时间:2023-02-07 09:0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一学习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进入大三。最开始我想到的并不是马上该学专业课了,而是意味着我将要退出学生会。在前两年里,那里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社会经验。在离别之前,特意上了几次系办,换了很多东西。可能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进那间办公室了,但我会一直记得曾坐在那里的人,曾静躺在那里的一份份资料…
离开学生会后,我进入了另一个群体,那里也有更多的事让我感觉到新奇。九月,我成为了XX届XX班的助教,开始了我新的工作。面对七十多张陌生的面孔,第三次迎接新生,第一次开班会,我自认为我是成功的。面对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我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去苛求别人,也不会去无缘无故的骂人。在他们面前,我可能会给他们的印象是“好欺负的”,所以也导致了现在有的同学肆意妄违,对班上的活动无太大兴趣和积极性。做助理的两个多月里,经历过了军训、团组织生活、辩论赛等等。我只能说,我做到了我能做的。但也因我的执着,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让班上在辩论赛中失去了夺冠的机会,仅仅是个第三名而已。虽有遗憾,但也让他们锻炼到了、表现了。今晚最后一场因为上课没能去,最后知道结果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欣慰,我也算是成功了吧……
除了工作,其他时间窝在寝室里。课本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定位。我有我的目标,但我胆怯地逃避,心思也并不放在学习上,整天拿着手机看小说,还标榜自己是在学习“电子书”。回到寝室就知道打游戏,并不是没有其他事做,而是不想去做。
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打击太大。现在的我萌发不出新牙……
大一的时候,生活是一个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二的时候,生活是一群人,朋友兄弟恋爱都像要;大三的时候,剩下几个人,我希望不要忘记。
有一天,有人对我说:“感觉好久没看见你了哦”,我只能笑笑,假假的回答只是没时间遇到而已,却始终无法说出真实的感受。
有一天,当和你亲近的人突然消失,所有的联系方式都用尽也找不到的时候,你会怎样?这样的痛,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能了解。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
现在,我失去了很多,得到的也有很多。反反复复的经过,终于也把自己磨平了一点。也许我的观点不正确,但我也坚持着走下去。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力(1956-),男,重庆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仲卿(1984-),男,山东滕州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021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54-02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1,2]在教师主持下,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对新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帮组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学术方向、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3,4]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设计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并不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重庆大学从2009年起,面向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设立了面向本专业新生的研讨课。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2011年重庆大学又推行了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打破了各专业新生研讨课的专业限制,面向全校本科新生,采取网络“抢课”的方式取得学习资格。“能源、环境与社会”为校级示范课程之一。
一、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1.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1)小班教学便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5-7]在研讨课上,通过课程的组织,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能源、环境与社会”选课人数32人,采用小班教学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选课学生的覆盖专业范围广,教学过程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作为全校性新生研讨课,采用网络选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能源、环境与社会”的选课同学来自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和各专业开设的研讨课不同,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注重新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
2.课程的设计
“能源、环境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共16个学时,课程从哲学、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个视角,结合科学与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的社会学观点,以认识快速改变着的世界及应对中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发展清洁能源的成功案例,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各种应用条件,共同探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途径、经济分析和政策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以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认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理解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人文社会原因,并能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激发学习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3.组织及教案的编写
结合笔者在热能专业新生研讨课中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了便于全校性研讨课的有效开展,本次研讨课设计为4学时每次,共授课4次。
新生研讨课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激情,并启发、训练学生的学术表达方法与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氛围。教师从不同的学术视角,与他们分享和探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本次新生研讨课在组织教案编写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四个单元,采用“专题报告与讨论”与“专题研讨”相互穿插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专题报告与讨论”;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
关键词:化学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动机问题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可以说,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落实到学科上,可以认为化学学习动机是决定化学学习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当然是研究化学学习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习动机与学生、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有不断分析、不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试图从近十年国内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在化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化学学习动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化学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筛选了2003~2012年间的论文,得到73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54篇,学位论文有19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2.3.2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全部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者常参考和借鉴前人关于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编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研究学生的动机状况及其水平差异。如申宝爱(2004)在借鉴刘克文等学者的问卷基础上,修改调整问卷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性动机是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且部分动机类型在男女生、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3]。赵秀梅(2005)借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自编问卷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兴趣、归因、毅力与态度等进行调查,得到与申宝爱不一致的结果。一方面高中生学优生与学差生只在浅层次的受迫动机、依附动机等化学学习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差异显著[4]。吴江明(2008)则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主项目中分别设定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重点中学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极为显著,男生在部分动机和动机总分上明显高于女生[5]。
可见,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状况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关注。研究者往往采用调查法,并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由于研究依据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虽也有相似之处,但也常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
2.3.3 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研究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法主要也是调查法。颜红芹(2008)以初三、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1383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价值观等3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成败归因、师生关系2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外部动机产生影响,并指出上述4个影响因素相互影响[6]。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2012)采取自编问卷,对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强度为:价值观>成败归因>师生关系>自我效能[7],其结论与颜红芹的研究不一致。还有学者研究实验对学习化学动机的影响,如石郦、朱汝葵等人(2006)采用ARCS动机策略调查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发现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动机[8]。
可见,在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因素上研究者同样主要采用调查法,并进行统计分析。但研究者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尽一致,不同研究之间常出现互相矛盾或差异性较大的研究结论。
2.3.4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经验法。综合这些文章的结论,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引发求知欲、启迪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成志高(2010)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四个原则:①设置的问题小而且具体;②问题新颖,有吸引力;③具有适当的难度;④富有启发性[9]。
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动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调查发现,认为化学实验有趣而喜欢化学的人占大多数。赵礼明(2012)、杨晓珍(2012)等认为应该:①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以兴趣激发动机;②深化实验教学思维——以情境引领动机;③挖掘实验素材——以过程强化动机;④变革实验教学——以变化拓展动机[10];⑤揭示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11]。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动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价值要素[12],而要打动学生的心,就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李奎芳(2008)、钟角金(2011)等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3~14]。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避免和消除消极的归因。如柳彦梅、张存良(2012)指出,帮助学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学生智商高、能力强、学习努力等因素,可使学生拥有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将失败的原因归为稳定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弱等),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等),则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15]。
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如于湛慧(2004)提出“在定向环节中使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强化”、“在实施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评价与反馈环节中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培养适当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等具体措施[16]。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反馈要及时,鼓励学生主动反馈,充分利用批语等,更好地发挥成绩对学生的反馈效应,提高化学学习动机。
3 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化学学习动机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关注度有所增加。尤其在激发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方面的研究,为许多研究者,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这一方向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大。调查法和经验法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因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笔者认为,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后续研究进行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研究内容失衡。目前的研究过度集中在化学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上,虽然有实践的需要。但缺乏基础研究的结果就使研究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泛泛而谈,揭示规律性不够,方法上没有重大突破,结论也缺乏可迁移性。
其次,方法上不够丰富。动机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个案观察、问卷、访谈、实验等。但目前化学学习动机却以经验总结为主,至多使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法无法深入探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因而结论常流于表面。
第三,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抽样是否规范,所得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对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有极其重大影响。由于问卷编制与应用较为随意,使得研究信度与效度难以保障,在不同情形下常常得出不同结论,缺乏推广价值。
第四,对干预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化学学习动机,最终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但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在研究中关注教师因素较多,考虑学生主观因素较少,总体上缺乏更深入、更规范、更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界或是教学第一线都应当对这一领域保持较高的研究兴趣。在研究中应克服低水平重复,提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理解性和可迁移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13.
[2]彭彩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申宝爱.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2):47~48.
[4]赵秀梅.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学,2008,(11):24~27.
[6]颜红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2,(5):28~29.
[8]石郦、朱汝葵、周虹、吴颖珍.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6):48~49.
[9]成志高.化学教学中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8):93.
[10]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2~14.
[11]杨晓珍.新课标下如何点亮化学课堂的智慧之灯:用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技信息,2012,(32):360~361.
[1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6.
[13]李奎芳.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4):26.
[14]钟角金.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J].中学生数理化,2011,(1):4.
【关键词】同辈导师 新生 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
近年来,为了让大学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一种新型帮学手段“朋辈辅导员”“导生”制度在一些高校陆续推出。2011年开始,上海大学在大一新生中推行“同辈导师”制度。
同辈导师制是在以往“迎新导生”制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朋辈教育、同伴导师、同辈群体等理论,根据上海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特色,推出的一项工作制度。同辈导师制是上海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帮助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在同辈导师制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一、同辈导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同辈导师制以同伴教育为其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它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
在实践过程中,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学长制,即通过学长对学弟、学妹进行各方面引导、帮助、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它最早起源于15世纪英国的伊顿公学(称为学长辅导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将其作为一种学校的领导机制。同时,学长辅导制度在欧美高校也逐渐流行,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能力的机会。
18 世纪英国学者兰卡斯特创立了班长制度,就是老师先教育“班长”,然后由班长再教育其他学生。在美国,同伴导师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为新生服务的高年级学生,亦称“朋辈导师”[2]。
上海大学同辈导师制借鉴了同伴导师新生服务功能、朋辈导师的心理辅导功能、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功能,从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中选拔同辈导师,充分挖掘朋辈教育的资源,以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为服务对象,从新生适应、活动参与、心理素质、理想信念、目标树立、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阶梯式的指导、培养、塑造,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自我定位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二、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及效果缺失
从“新生导生制”到“同辈导师”制的探索,加强了学生群体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发挥了大学生主体性,提升了自我教育能力;搭建了新生与辅导员的桥梁,探索出教育管理新模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在选拔制度标准化、同辈导师的个体差异性化、培养监督体系化方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同辈导师选拔标准不一,制度不够完善
社区学院两届的同辈导师选拔制度方法不一,标准不一。两届的同辈导师选拔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选拔组织比较分散,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选拔组织和人员,各组织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选拔制度规范性不足,选的同辈导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其次,选拔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要求不明晰。同辈导师的选拔以主动报名为主,在报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核选拔。由于选拔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每个选拔组织标准不同,造成同一批的同辈导师选拔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对后期同辈导师工作的失效运行埋下伏笔。
(二)同辈导师的经验传授易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大学生活经验传授、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传授、价值观引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个体的经验传授前提是同辈导师个体对大学的自我认知和积累。而作为学生个体的同辈导师的认知与价值内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偏好,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在同辈导师与新生的交往中,易将自身带有主观色彩的喜好和所谓的“攻略”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新生。新生往往对同辈导师的经验深信不疑,一旦达成价值认同,形成思维定式,就很难改变其固有思想。这样新生在学习中很可能通过所谓的“攻略”走“捷径”,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同辈导师培养机制简单,定向跟进及反馈制度不足
同辈导师选定后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同辈导师培训计划,存在匆忙“上岗”的现象。在工作要求、责任划分、沟通技巧、语言把握等方面没有完善系统的培养方案实施,一般在开学迎新生前,辅导员进行简易操作,短期培训。这种辅导员包干统筹培养的方式往往造成同辈导师对自身工作内容不清晰、同辈导师群体间工作指向不明确等缺陷。
在同辈导师服务期方面,每个辅导员不同,有的同辈导师只是迎新工作期间,完成新生适应性教育及军训导生任务;有的同辈导师则在整个秋季学期坚持同辈导师工作,在新生活动课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同辈导师的服务期限没有统一规定,一般由辅导员自行把握。
无论服务期长短,对于同辈导师的定向跟进机制缺乏,没有及时反馈渠道,不利于同辈导师向辅导员系统传达新生情况,也不利于同辈导师工作效果的优化进步。
三、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效果优化策略
上海大学同辈导师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一)优化同辈导师选拔标准,规范选拔制度合理性
同辈导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推行同辈导师制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同辈导师的选拔工作。
首先,要明确选拔同辈导师的标准。优化选拔机制是培养优秀同辈导师的基础。同辈导师是新生入学期间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对新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把“选拔”关。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选拔程序。选拔可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亦可由从事学生事务的专职干部或者任课教师联名,实名推荐,经过各院( 系) 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报学生工作处批准并正式聘任。
再次,在选拔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亲和力、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同学思想过硬,能力很强,就是在沟通时亲和力不够,往往会给人留下老师的“帮凶”的不良印象,不仅不能起到伙伴作用,反而给管理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该同学的群众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完善培养制度
虽然同辈导师具有学生的身份,但却承担着引导低年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重大责任。开展持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培训是他们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同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不断加深同辈导师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掌握必备的工作方法。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培训。不同专业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乃至思维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要相应地设计实用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提高其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最后,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取专题辅导式、案例分析式、难点诊断式等教学形式,根据同辈导师自身的特点,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及时跟进工作开展情况,建立良好的效果反馈
同辈导师大多是老生的优秀代表,大部分都能积极完成任务,与新生建立起融洽、亲密、互相信任的关系,得到新生认可,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指导、帮扶新生,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但也有少数同学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工作上虎头蛇尾,由积极变消极,而此时学院对其工作的跟进力度不到,就很难及时掌握情况。因此,加强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进和监督非常重要。
首先,制定同辈导师管理制度,召开工作交流会,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个朋辈教育者的工作效率、个人风格、工作方式,定期做工作情况交流,将工作开展中的遇到困难、难点等问题及时讨论、总结,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学期末进行考核总结。
其次,将同辈导师组成一个团队――同辈导师团,借助团队的平台,使同辈导师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合作共进的关系,通过必要的行动协调,发挥团队的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提高工作的效果,营造一种工作氛围,使每个同伴导师都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使得每个成员感到在为团队努力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起更强的工作动机。
(四)健全考核机制,调动同辈导师能动性
同辈导师制要求同伴教育者在与所指导学生的广泛交往中,协助和指导受教育者顺利开展大学学习和生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同辈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既可保障同辈导师制的顺利推行,又可激励同辈导师再接再厉,将同辈导师教育引向深入。
首先,要坚持激励的考核导向。将考核与经验总结、表彰先进相结合,激发同伴导师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考核内容上,可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作为考核重点。即要重点考核导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其次,要坚持自我考核与他人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体性考核与差异性考核相结合,强调受教育者参与考核的广度,强化同伴导师工作过程考核的精度。在途径上来说,需要通过辅导员、新生代表、学习导师、全体同辈导师来进行集体评议。在考核形式化上,建议可以采取个人总结――同辈导师内部互评――新生评价――辅导员评价――同辈导师工作组评审的操作模式,对同辈导师进行360 度测评。
最后,要注重强调工作日志和工作总结的考核,鼓励同辈导师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受教育者。在考核时间上,学校往往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对同辈导师中的“军训导生”进行表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对面向全院大一学生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采用团队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探索并开展有益的尝试,将教学改革重点放在课堂实践教学上。经过几年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行之有效的课堂德育实践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一、概念界定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为动力和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学方法。目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程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借鉴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以及该课程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创设了德育实践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老师们创新教学手段,整合提炼教学资源,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期望能体现和符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1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问题和思考问题,不要拿老师自己理想的学生水平和标准来衡量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切忌一刀切、标准化。
(2)激励原则。教学中多使用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动力。多找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实践中闪光点,无论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只要是认真勤奋,敢于思考问题就要多给予正面的激励。
(3)深化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这可以说是关键能力的关键部分。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还要按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原则,锤炼学生更高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素质。
(4)适度并快乐的原则。高职生毕竟不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深化过程中要适度。在制订任务和探讨过程中要适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等条件,要以在高职大学生接受的范围内且又不断提高他们的关键能力为准则。同时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到探讨过程和完成任务的快乐,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个性得到尊重的幸福感等。只有乐在其中,才有可能有创新,使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2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与高职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相结合,符合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目前,在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主动性欠佳和自控力有待加强的缺点;但是他们形象思维活跃,而且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基于此,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可盲目地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
(2)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学习动机,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将授课内容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直观、形象的感受。
三、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
组织形式
目前,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的是合班授课形式,普遍班级人数在一百人左右。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兴趣相近、特长互补和规模适中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主要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1确定题目
2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不少于10题,不多于15题
3具体实地调查:利用上课时间以本班同学作为调查样本,问卷以PPT形式呈现
4数据统计
5数据分析
1总结、得出结论
2将调查结果制作成PPT柱状图
3公开汇报(课堂进行,不少于十分钟)
任务主题拟实现的任务目标知识目标可展示的任务结果
2整体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以任务作为驱动实现教学目标,分小组按照设置问题、研究问题、搜集资料、探求方法、得出结论和汇报交流的基本流程进行设计。我们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德育实践教学分为三个任务模块:课堂调研报告、课堂微话剧和课堂案例宣讲,每个任务模块下设不同的任务主题。
3
任务驱动项目设计
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具体实施根据授课内容按章节来展开,比如以下是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项目设计(见下表)。
4评价体系
在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对评价体系做了相应改革,以适应实际情况。具体做法是变过去注重期末书面考试为注重平时过程考核,我院从2013年开始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由30%提高到了60%;期末考试占40%,期末考试方式改为随堂开卷考查。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把注意力由过去的“考好试”转移到“上好课并完成好实践任务”。
过程考核即平时成绩除了一些常规的考核,如完成作业和上课出勤等之外,主要内容就是任务驱动下学生分组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况。考核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老师指导下的组长负责制”:老师制订和任务并指导每个小组的选题、实践过程和考核;组长负责每个小组的管理,包括任务分工、进度跟踪、成果汇报等,每个小组的成绩评定依据成果汇报情况、现场答辩和小组合作情况综合打分。
5
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我们团队的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这个平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网络上”的任务驱动教学:已经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建立了包括立体红色展馆、榜样人物馆和善行馆等一批具有海量信息的开放式的德育实践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平台;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更多网络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如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和德育实践网络教学系统的深度整合,构建体现学生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德育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拟建立德育实践教学任务库,基于教学计划,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并实现向学生的云空间自动分发学习任务。学生可在自己的云空间中自助查阅目前的学习任务安排,在指导老师同意的前提下,能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调整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时,可全程与指导老师互动。通过任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领取任务后实时了解自己的完成进度,提交自己的实践成果,教师则实时掌握学生任务的完成进度,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在线评价。
四、经验总结
第一,它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书本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为完成每一个模块任务,要先研究课本,编写任务计划流程,设计相关环节,还要总结经验。其结果就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其实,很多孩子,只要合理护理,正确引导,症状随着年龄就逐渐减轻了,有资料表明,大部分孩子在青春期过后就自愈了。所以作为家长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足够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与医生一起,共同面对现实,一起努力,让孩子早日康复。
建议父母
调理好自己的心态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家长自己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家长带孩子来就诊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焦虑倾向,常常提出许多问题,如怀疑患儿脑内是否有问题、是否因自己的养育失误所致、预后是不是很差、甚至有了绝望的心情等等。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大一点的孩子,更是比较敏感,如果过度指责孩子,反而会加剧孩子的症状,甚至影响其社交能力,比如会出现孩子孤僻、强迫症状等等一系列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刻意关注和制止患儿的抽动,甚至训斥打骂孩子则更是不可取的。孩子抽动的时候,其实孩子自己不一定知道,他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生活并不受影响,如果家长这时候指责孩子或过分关注孩子,这些反而会加重孩子症状或增加家庭内紧张感,容易造成病情加重,或者使症状持续存在,也是治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家之言
从临床观察上看,抽动症的孩子、很多是过敏体质,有部分病例是由物理刺激如结膜炎、鼻炎、颈部不适、鼻咽炎症等引起;还可以由应激因素诱发,如双亲不和、过度干涉、分离焦虑、转学、遭受训斥等。母亲过度保护、期望过高、神经质、动辄斥责等特别容易诱发或加重儿童的抽动症状。而理性的关爱、心理的支持、适度地对抽动症状“视而不见”是可以帮孩子减轻病情的。总之,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点非常重要。
经验之谈
在网上,看到一个家属对自己孩子治疗的经验总结,非常感动,我将其截取下来,希望对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也有帮助:
我的孩子5岁出现抽动症的症状,主要是受孩子的父亲保护过度、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的影响。孩子得病后,我们快崩溃了,丈夫自责不已,却又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经过阅读大量的育儿书籍,我主要从几方面调整养育孩子的方式。
1、淡化病情。
2、在生活中告诉孩子人生的道理,让孩子学会保持一种平和的人生态度,同时经常就孩子焦虑的话题进行分析,让孩子知道生活并不完美。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忧郁、焦虑的倾向,我每次都试图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用自己的乐观、大度来感染孩子,逐渐恢复孩子的安全感。
3、夫妻不正面冲突,为了孩子的健康,多忍让,背后多沟通,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相爱的,永远会爱着他,这样孩子的安全感会明显得到改善。
4、可以参加感统训练,练习专注力。
5、孩子是上天送来的特殊礼物,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同时要加强教育,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多给孩子讲道理。
6、减少对孩子的过多关注和溺爱,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肩负责任,培养他的责任感。
7、不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更多地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快乐了、阳光了、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了、生活习惯改善了,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学习好了,孩子的自信强了,他的病自然就减轻了。
专家建议
抽动症家庭护理办法
1 带孩子看医生,检查脑电图等,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
2 避免孩子长期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地看电视,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3 有目的地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以此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4 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或唱歌(以娱乐为目的),陶冶孩子性情,同时增加孩子接触各种环境的机会。
5 家长自己调整好情绪状态,心理干预比药物更重要,切记不要在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用语言呵斥甚至体罚的方式进行纠正,或表现出过分担心的样子,多拥抱鼓励孩子。
6 到学校跟班主任老师说明孩子的病情,请老师们不要看到孩子的怪动作误解孩子。
7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药物和调整剂量,不要擅自增加药量或停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或增加治疗的难度。
8 营养均衡、不挑食,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避免可能过敏的食物。防止孩子便秘,如孩子反复便秘,一定要想办法改善。
党莉芳坐在布置简单的办公室,穿着一身深色套装。气温很低,我们都觉得有点冷,但她笑着指指身后的窗户:“中午的时候,有阳光照进来,很暖和。”她脸上是享受的表情,仿佛阳光已照在身上。
从零开始不累
2003 年,党莉芳刚刚加盟的时候,眉州正从个人独资企业改制成公司,财务体系一片空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给了党莉芳施展拳脚的天地。
“此前我在通讯和IT 行业都做过,那里人才济济,虽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管理的职位,但还是不能满足我。恰好眉州需要一个财务总监,老师就把我介绍过来。餐饮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一个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舞台,机会难得。”
这一干就是5 年多。
“因为此前是个人独资企业,交的是定税,我想要以前的报表都没有,只有简单的流水账,只能自己搭建财务体系。”
如今的眉州已经有将近30 个门店,仅财务核算人员就有80 多名,他们的工作不仅是此前简单的核算,而且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断拓展。同时,随着财务软件的更新换代,整个集团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开始向ERP 的方向迈进。
谈到这些,党莉芳很有成就感:“我对自己的团队成员说,你在门店的地位不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的工作很有成效,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有所推动,你的价值就可以很明显体现出来,这一切,都是做出来的。”
党莉芳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一段时间的工作比较悠闲,她反而会难受。财务体系建立后,她将自己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制度建设上,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拟一个制度出来,有时,也会和第三方的顾问公司交流。除了日常审计外,每周她至少还要有两次到门店的巡视和督导。“如果你不到一线去,制订出来的制度肯定不是切实可行的。”
除了每天超过10 个小时的工作,每当能抽出一点时间,党莉芳都要用来学习。工作、学习、家庭,什么都要兼顾,我以为在这个过程中,她会非常累,毕竟工作量放在那里,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但她却不以为然:“只要你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到很好,而且,一点也不会觉得累。”
财务管理琐碎
眉州是一个专注于餐饮的企业,现金流比较大,每天都有100 多万元纯现金的进账,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资金管理的工作量比较大。
“做餐饮企业的财务总监,肯定比其他企业辛苦,因为餐饮是个‘勤行’,你必须关注特别细微的地方。尽管我们涉及到的财务专业领域不多,整个业务都是很简单,很常见的,但管理起来非常麻烦,非常琐碎。”
以库房为例,作为一个餐饮的连锁企业,眉州的库房里有成千上万种产品,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起伏都比较大,而且流动也比较快。
资金管理也是一件很琐碎的工作,尽管核算体系比较简单,但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餐饮企业管理制度,从收银台到银行,这中间的现金流管理非常琐碎。从别的企业,包括餐饮企业转过来的员工向党莉芳抱怨:“你们平常干的活,就是我们月底才干的活。”
融资也是财务总监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一般的餐饮企业都会采取同行拆解的融资方式,但这样企业的发展速度就要受到限制,一年只能开一个门店,最多开两个。2003年,随着党莉芳的加盟,眉州开始向附近的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尽管那时候,银行对于房贷给餐饮企业还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因为距离近,可以随时看到餐馆火爆的经营情况,农村商业银行还是决定借给眉州500 万元人民币。随着企业发展和商业银行观念的逐步转变,开始有银行主动联系贷款给他们了。
到现在,眉州的银行贷款额已经接近1 个亿。2007 年,他们开始与PE 接触,并着手对公司进行重组。党莉芳笑言:“PE 介入的下一步必然是上市,我可能就没这么悠闲了。”
未来怎样随缘
2007 年8 月10 日,党莉芳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如今孩子已经会在她要上班的时候帮忙拿鞋子过来,党莉芳说到这里,满脸的幸福要洋溢出来。“孩子是妈妈和阿姨在带,但因为餐饮企业上班时间比较晚,每天早上,我会等她起床后,陪她玩半个小时再走。晚上如果不加班,我一定会回家陪她。”
党莉芳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无论工作还是家庭,我没有疲于应付的感觉,每天特别高兴地来上班,回家看到孩子,还是特别高兴。”
她说,自己骨子里还是想追求一些东西,但具体要追求什么,她又想不出来。事业是她的信仰,但她只想专注于财务工作,把这一行做好,做到极致。
【关键词】学生角度初中音乐教学研究
一、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这一学科区别于其它文化课科目,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传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身投入感情,对它有一种向往。初中的语文课本就很贴近生活,老师要学会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以趣为教,很多同学都希望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能使人放松,忘掉了烦恼,不仅心情愉悦,也能培养一种艺术情操。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更多的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看看学生们热衷于哪些音乐,对这些音乐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寻找学生平日里不常感受的音乐,进行多样性的音乐感知,能更好地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在课堂中对不同国家的音乐进行展示,例如流行电影、电视剧中的曲目,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得到课堂关注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音乐教学内容,就能很长效的保障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真情流露,让学生通过兴趣对音乐的持久热爱
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家长又都注重学业,从而学生心理在学业上就已经有很大的负担了,再加之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逐渐的影响了对音乐的热爱。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对于课堂上时间把控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前十多分钟学生匆忙赶到教室,心神不定,不容易静下心来,在课中也是随时随地的被外界物体吸引,又盼望着下课,一节课真正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在上音乐课的之前我就会提前放一些音乐,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音乐的氛围,让他们身心放松,提前进入音乐的世界,把他们心境带入音乐的世界,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渴求,从而对音乐的兴趣。
2.真情鼓励换自信
现在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宠爱中长大的,使他们每每与外界接触都是脆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和他们有感情的沟通,让他们得到温暖,多去鼓励并给予肯定,让他们每一节音乐课都有成就感。
3.营造一种幽默和谐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想培养长久牢固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客观饱满的精神学习氛围。”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很轻松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适当的幽默能活跃课堂,也能调动积极性。
4.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发展
现在初中生在学习上是伴随着生理上的发展而成长,他们在心理成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思维上也在不断变化,在认知上也有很大一步的提高,对于自己也有独特的认知,自我意识也在自我加强。
5.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在改变
身体上在不断的变化,青春期也随之而来,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有好感,好奇,他们会有自己的标杆,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同时他们也需要老师对他们不仅仅是教授知识,也需要老师对他们拥有尊重,可以平等的交流。
1、陈老师说:外企凡事都要有数据,每个数据,都要有出处,都要购买而来,而不是从网上随便找来的。他们从来不用没有依据的数字,一方面是怕担责任,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工作的严谨。他们通常是购买尼尔森的数据,并经常有尼尔森的讲师,来公司给他们专门培训,告诉他们市场调查报告上,各种数字的由来,和相互的逻辑关系,帮他们解读市场调查报告。
我记得哇哈哈的宗庆后说过,他从来都不相信市场调查公司的数字,而他对市场的感知,都来自经常性地,对超市,对小门店的拜访,对他和经销商,和店员的访谈而得知,这就是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不同吧。
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讲究科学理性,一个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讲究的是灵机一动,讲究的是感性。看那些广告就知道了,跨国公司的广告正规中举,本土企业经常天马行空。充电两分钟,待机两小时,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些都是本土优秀企业广告的典型。
2、陈老师说:外企的销售管理做到极致,毕竟在国外有百年的营销经验,在国内有30年的营销实践。他们甚至会研究卖场手推车的运动路线,停留时间,以此为依据做好陈列。他们把陈列的生动化做到了极致,千万百计地想怎么吸引客户的眼球。
建议本土企业,盯着奥利奥,奥利奥在超市哪里摆放,你的产品就追随进去,陈列在旁边就好了,把陈列面弄大一些,把陈列的生动化做好一些,更吸引眼球一些,准没错.因为奥利奥是花了大价钱,研究过的。记得有些本土快餐店,就是跟着肯德基开店,也是一个意思。
3、陈老师说:外企的销售人员手上有移动销售工具,他们到了门口要拍照上传,还要拍摄货架相片上传,直接在手机上确定是否补货。老早以前销售人员有个小本子,活页的,要拜访一个客户,就带着这个客户的这一页出门,拜访完了就让客户签字确认。负责直销的销售人员,每天拜访15到20家大卖场,经销商的业务人员,也有这样的拜访记录。他们的思路是凡是工作,都要有记录,方便追溯,方便总结。
我记得看过的美国战争片,在战斗的间隙,连长在打字机上,打字汇报,总结本次战斗的经验,和提出下一步的作战建议。听说美国的学校也是这样,讲师除了授课以外,还有很多时间,写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相对来说,国内的企业在档案管理,经验总结方面,就差了很多,我们一直在冲锋,很少有停下来思考和总结的,不过优秀的企业,也逐渐开始萃取企业内部经验了。
4、陈老师说:外企的培训很细,而且做的很规范,甚至可以细到见到客户的第一句话怎么说,陈列有几种方式,不同的产品如何组合,更不用说销售技巧,销售管理等的培训了。
我记得1995年我在海信做销售时,没有任何培训,一个人就提着包上了市场。我深刻地记得,第一个月我的迷茫和无奈。我不知道怎么找客户,不知道见到客户后要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要客户打款,不知道我们电视的性能,也不知道怎么管好卖场导购,所有的一切全靠我自己摸索。
后来我做培训讲师,发现大多数本土企业都是这样,他们说销售要靠销售人员的悟性,而不是培训,销售要灵活。我就奇怪了,你不在公司培训好销售,那就是送他去客户那里,接受客户对他的培训。
5、陈老师说:外企的电脑系统和卖场的电脑系统,很多都完成了对接,双方实现了数据共享,厂家随时知道卖场有多少货,随时知道卖场销售。经销商的电脑也装了他们的进销存软件,甚至经销商销售人员的工资,都是厂家发,经销商给提成,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的风险,双方共同管理区域销售。
我记得联想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大联想的概念,经销商上了联想的经销存管理系统,把经销商也纳入到了联想的培训体系,也有当地的联想销售,辅助经销商销售,靠这些办法,联想成为了国内第一,进而走向了全球。其实联想是和惠普学的,把联想是惠普时,惠普对联想的做法,移植到了经销商身上。
我们两个聊了2个多小时,我也分享了我在培友汇的创业经验,我总结的互联网获客方式,微营销方面怎么做,线上获客加上线下成交的套路,陈老师说也深受启发。
可能是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各个市场都在飞速发展,对外扩张比对内提升更重要吧。我们本土的企业在销售管理上真是天地悬殊。有的企业还在原始社会,老板不管销售的过程,只看销售的结果,以成败论英雄。销售人员们还是电话拜访、上门拜访、参加展会、巡回培训、邀请客户参观考察,这些传统的套路。甚至有的公司没有销售管理的系统,连钉钉和销售易这样的工具也都不用,还是Excel表来管理客户档案,各种纸质文件满天飞。他们的销售管理还停留在2000年左右。
外企就不说了,如上面陈老师描述的,很多管理已经动作化,流程化,数据化了,总部的领导打开电脑,就像开车看仪表盘一样,就可以看到全国的,各种产品的,各个销售区域的各种销售数据。任何一个销售,任何一个商,任何一个总经理不干了,新人都能快速上手。
但还有一些本土企业,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已经远远超越了外企,走进了互联网时代。比如你叫快递的时,你叫美团外卖时,你观察一下他们的快递员或送餐员。他们的手持终端无所不能,扫码、查询、电话、打印,客户信息管理,所有的一切,都在手持终端上完成。我估计也有定位吧,老板要想知道的话,可以随时知道每一个快递员,当下在哪里。记得10几年以前,我做销售管理的时,我们让业务人员用座机,打经理的手机,经理看区号就知道业务人员是不是去了某地。
更不用说同样是消费品的江小白、竹妃、尚品宅配这样的企业,他们的公众号吸引了上千万用户关注,他们有在线商城,他们有线上的三级分销系统。他们的公众号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吸引用户参与。他们除了卖了产品给用户,还把用户变成了产品的推广者,利用各种平台和用户持续互动。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 课堂讨论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①合作学习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对学习和学校、教师和校长的积极态度,形成更高水平的推理策略、更加娴熟的合作技能及从他人角度审视情境的能力,提高批判性推理能力、解决冲突的技能,改善合作小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明显成效,正是由于其具有如此诸多优点,故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课程改革专家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实验、经验总结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笔者所带高一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存在问题:他们大多不愿意张口讲英语、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而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被动背诵和练习,从而使得其所学英语大多为应试英语和哑巴英语。针对上述问题,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本人开展了基于合作学习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验,探索提高学生的英语说写能力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新课堂模式。在一年的实验和探索中,针对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本人经过多次反思和策略调整,总结出以下方法,请各位方家同行指正。
一、加强对课前准备的指导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如在学习新内容之前预习的习惯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在对本班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愿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14名学生反映其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甚至根本没有做预习,在课堂讨论中由于对讨论问题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其因胆怯而不敢参与讨论。对此,除了向同学们强调课前准备预习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还应在预习的内容和要求方面下大功夫,力求让预习内容更具吸引力,以便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模块三unit 3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一课之前,笔者首先选择一段极具吸引力的关于庞贝古城的视频在全班放映,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庞贝古城有一个直观印象,以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然后请历史老师给学生作了简短的庞贝以及亚平宁半岛的有趣民俗风情,让学生进一步对意大利古代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情境探究题,在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情境探究力求新颖、有趣,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进而提高预习的效果。
二、增强组内学生的依赖感、信任感和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目标,这就要求他们有很强的依赖感、信任感和合作意识。“积极的相互依赖有两个特征:对于小组的成功,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整体的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其特殊的贡献。”②根据组内异质的原则,笔者将全班四十五位同学编成9组,每组5人。在小组分工完毕后,倡议并指导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小组名称以及口号目标等,有的小组成员还创造性地设计出小组标志、共同准则等,这些看似很小的活动一方面使大家的合作协同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小组内部的凝聚力、自豪感和相互依赖感。让“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简而言之,正相互依赖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②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笔者以提高小组成员间的依赖感、信任感和合作意识为目的,也做了很多辅助工作。比如在活动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成员绑腿跑、瞎子背瘸子等趣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放松了学生的身心,又增进了组内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合作意识。这些信任感和合作意识对课堂小组讨论的帮助巨大:组内成员通过培养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默契,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出于小组自豪感和自信心,每一个成员都极力完成各自任务,为小组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进行了近一年的课堂实践并在课后积极反思总结,在课前准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实践证明他们对提高学生的课堂讨论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J] .走进新课程,2004(1).
[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 .学科教育,2000(6).
[3]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 . 外国教育研究,2003(5).
关键词:涉外护理;口语;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21-01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其中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尤为突出。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保健以及健康的维护越来越重视,国内外的医疗护理事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鉴于这种良好的职业形势,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涉外护理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目标,期待有一天可以走出国门,在国际医疗市场上博弈。因此,如何加强涉外护理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了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加强涉外护理学生的培养势在必行。
既然谈之涉外专业,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首先是块敲门砖,英语水平不过硬,在国外无法立足,甚至于难以走出国门。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更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未来的职场和生活中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应将口语教学纳入到首要的教学体系中来。学生的学习要有得当的学习方法,而教师的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任务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者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一种英语教学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英语教学法。其核心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此教学法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各种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理论知识的结果。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询问等形式来完成所布置的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来获得新知识并提高技能。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要贴近生活,尽量还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接近真实环境,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情境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的应用。教学中可以模拟国外的医疗环境,如接诊,医疗处置等,让学生进入工作角色,准确使用护理口语的表述方法,完成医院的各种工作或任务,懂得面对医生及患者时用实用型口语来进行顺畅的沟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这样的情景模拟任务,也会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通过练习可以获取知识、处理各种状况,锻炼英语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的教学活动场地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去临床医院进行课间实习,真正投入到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二、创新性原则
无论教学方法发展到怎样高级的阶段,教学任务的设计都不能脱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一味地追求知识性“拔高”也只会“拔苗助长”。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兴趣点,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呢?那就只有提高任务型教学的创新性了。创新无论在哪一门学科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学科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布置教学任务活动时,应让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协作力和创新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例如,让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及常用表达方式自行设计一个医疗场景,病患的状况由学生自己设定并且参与表演,其间可以融合进一些年轻人的思维和网络语言,使其更具趣味性。通过这种创造性的任务设计,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本次教学的知识。
三、目标性原则
教学中应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来进行学习,让学生秉持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开展口语练习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所布置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通过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来巩固要点难点,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学习兴趣。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职业需求而推进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目标明确,教师应在教学任务中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转学生身份为护士,变学习过程为工作,用目标性的角色扮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完成任务中学到所需知识。教师除了完成教学设计者的任务之外,还要做任务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入设定情境,导入性要强,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任务的训练,从理解语言的功能性向理解语言的实用性方向转变,最终在工作中应对自如。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最大的误区便是脱离了语境,脱离了功能,功能性建立在真实性原则之上,应将其与语言的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化,让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涉外英语口语重要性的理解。
自我效能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是教学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任务型教学法无疑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拥有无穷的教学热情,教学者与学习者才能共同提高,达到涉外护理专业未来的职业目标,实现涉外护理人才在国际医护事业上顺畅的口语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学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员工培训的基本定义与方法
广义上的培训定义是指与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培训,其中每一个培训的环节都是通过深思熟虑,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在一起,是整个创造智力资本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狭义上的培训定义则是一项与日常工作业务区分开来的,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与自身素质的一种单独活动。
开展培训的方法各式各样,但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创新。然而,样式多并不意味效果好。实践中,常见很多企业过多的依赖传统培训方法,忽略“因人而异”的关键因素。殊不知,一次可行且有效的培训活动,需要事先做出详见培训分析与调查,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来选择相适应的培训方法。而每一培训法又是各具优缺点的,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具体情况与适用范围来“对症下药”。基于此,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以下两类培训方法作简要探讨:
第一类,体验法。即使学习者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完成一次任务的过程,或模拟处理工作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比如,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模拟行为等。通过这些方法,令员工通过亲身体验,把握和处理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或用到的部分技能或事件。
第二类,演示法。即引导员工演示培训信息的事件经过、解决方法及思考路径等,这其中又包括视听法和讲座法两类。视听法是一种灵活具体的培训方法,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培训信息的再现,对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事件做出直观解释。但容易扰乱员工学习中心,对于老一辈经验丰富的授课者来说,培训课件的制作也存在一定难度。讲座法是最为传统的培训方法,通常以直接讲授的形式,将方法经验、思考心得等教授给员工。虽然这类方法操作简单,培训成本低,但无法达成与员工之间的思想或经验的交流分享,是一种单向且被动型的培训法。
1.2 员工培训体系主要内涵
企业要实现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就需要配备发展所需的各类型人才,并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人才战略。简单的说,员工培训体系就是企业围绕其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与自身素质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就必须理清其构成内容,即“要干什么事”“要怎么干”。
2.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从事教育培训事业的经验及对目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情况的了解,就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关于培训的比例。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前都必须接受入职培训和入企培训。在一般员工中,约有九成以上接受过专业技术操作知识和企业文化等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约八成接受过岗位特殊技能的培训;约四成左右接受挂职实践学习或者是外出交流学习。另,九成以上的管理人员也都接受过管理技能培训。
其次,关于培训的频率。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员工,每年都会不定期地参加很多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对于各个单位各自展开的培训,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最后,关于培训效果。经过多方调查,大多数电力企业员工对培训的普遍认知是培训形式太过于单一,大多数培训的内容脱离工作实际,无法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我大概总结出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第一,培训需求调查缺乏有效性。目前,我们调查培训需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内部网站来和收集各类专业人员的需求,同时,每年各基层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会定期上报《培训需求调查表》。表面上看,这种需求调查的目标性和目的性是比较明确的,但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最普遍的原因即所有培训需求调查基本上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填写,难以真正普及到各个员工。再有,教育培训信息系统使用频率很低。虽然每年都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但是由于事先对需求的调研并不充分,从而导致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实际不相符。
第二,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缺乏创新。在我们组织的各种培训中,多数都是采取“老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提起员工的学习兴趣,造成培训过程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再有,由于目前开展的培训是基于不完全了解广大员工的培训需求而开展的,员工自然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
第三,培训过程执行力缺失。在工作实践中,虽然我们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历来很高,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但由于一大部分员工需要承担重要的管理以及生产任务,亦或是存在着结构性缺员的现象,所以很多员工无法离岗参加培训,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真正想参加培训的员工没有机会,而“凑数”参加培训的员工也无法学以致用。
3.实例分析――某知名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经验
美国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是“道?琼斯工业指数”自1896年设立至今,唯一一间仍然留在指数榜上的企业。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规模巨大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其涉及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发电设备、医疗器械,甚至航空航天仪器等多重领域。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其对人才的培训体系一定很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克罗顿?维尔是世界级的管理开发中心,也是GE著名领导发展中心,负责GE对遍布全球的经理人进行培训和考核,每年均有数千位“GE”高级管理人员在克罗顿?维尔接受培训,其曾多次被《财富》杂志称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
据分析,“GE”员工培训体系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具有影响的相关课题,如,领导力、品质、电子商务等。其中培训重点是对培训继任人才的选拔和后备管理梯队人员任用,选择有领导潜力的员工作为培训对象,并时常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培训讨论或亲自授课。对于新员工培训内容主要是让他们能承担更多的、具备挑战性的工作,帮助其建立自信,并勇于接受挑战。而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是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团队机会,从中学到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则主要是以提供全球化的学习环境和开放性的视野为主,令其在通过经验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逐步提高。
4.完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我总结几点能够完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有效策略,如下:
4.1注重培训需求分析的全面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收集手段各式各样,借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等一系列的平台和方法来拓展员工对需求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收集尽可能全面、系统、且有效的培训需求信息。之前,由于员工和管理者或多或少的存在没有准确表达自己培训需求的机会,导致培训效果欠佳。因此,如果能够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获得较为准确的需求调查结果,以便满足一些不适应信息化手段的老员工,那么,最后形成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就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为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2培训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储备;其次,我们再结合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来具体分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其中应包括具体的培训项目名称、主要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项目类别、培训人数、培训天数、培训期次、培训地点、经费预算等内容;最后,形成完成的培训计划。与此同时,应发文告知全体员工知晓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最大程度地防止培训内容盲目、工作开展随意,充分满足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性需求,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结构性缺员问题。
4.3培训理念要有创新因素
员工培训要坚持传统可取的理念,同时,也要敢于借鉴和运用新型的培训理念,要明白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就是在强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重新定位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将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4 强化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团队的建设,根据相关要求来结合实际地及时完善和修订企业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规范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班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流程管理的完全规范化。另外,还要大力加强师资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系统设计,以提高本企业的执行力、创新力与技能操作水平。
4.5敢于创新和尝试不同的培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