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

时间:2022-02-03 07:2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美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美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张斌,杨北凡.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恩寰.建筑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学[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华.建筑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及技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12]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WWW.133229.cOm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精神;模糊空间;继承与发展

1.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文化基础

1.1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正如明清家具,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及其内含物(如隔断),虚空形象显著,其风格蕴涵着朴素的哲学精神,象征意义深奥超凡,现在仍在流行。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化,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不仅形成了完备的造型审美体系,而且融入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哲学根基其实就是佛法与老庄哲学[1]。落实到建筑上,就是虚空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的一面即为“中道”。这其实是指有与无之间,是与不是之间的一种中间领域。道教与佛学哲学上在中国发展相互渗透,二者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性的哲学根基[2]。中国传统建筑从来都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将这一思想看作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其实,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基于“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最高审美境界。[3]

1.2美学基础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是深深懂得传统艺术审美观念的,他们强调虚实相生,以空灵静谧为醇美趣境,以虚静超然为最高境界,以实写虚为艺术,寓“有”于“无”,无中见有,在“空”“无”“虚”的境界中表现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虚实结合是人类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含蓄的、不定的美感。这就涉及到与建筑本质密切相关的建筑美的模糊性这一问题了。在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的美学精神,这种层面与西方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注重完整性,非常有序,偏爱含蓄性(模糊性)和喜欢情节性,其中含蓄性也是东方美学的核心特征。

2.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形态独特,隔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民族性特点浓厚。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室内建筑空间的划分方式,底蕴深邃,极具美学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是木构架结构,大屋顶、侧廊,自然产生了屋檐下的空间,也就是模糊空间(如图1)。这样的空间的最大特点就是“虚”,也就是模糊性,如此也为室内隔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且,这种模糊空间普遍存在,也是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魅力所在。建筑的本源在于空间,对于建筑意境的营造最终也必须以实体存在的方式表现出来。建筑中的“模糊”并不等同于“混乱”和“不存在”,相反,它应该是一种更积极意义上的存在。这种建筑中的存在,可能表现为造型的部分缺失,形态上的无形之形;可能表现为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空间感受的含蓄性。图象的不完全、不完整,形成空缺,不确定,它是一种“不完全的符号”[4]。

2.1“四柱间”

中国儒教、道教文化体系,从未出现过对封闭、隐私、黑暗的空间追求的趋向,其核心空间,一般是由四周柱子限定的通透的“气”空间。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的形成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构建的空间形态密切相关,这也是框架结构发展的必然。中国建筑以“间”和柱布局和组织空间,而所谓“间”即指四根立柱所围合的空间。如汉代石刻中通透的“四柱间”空间形式以及四柱支撑的原始穴居建筑,半坡F21复原[5](如图2)。这种四柱支撑的空间即为最初的“模糊空间”。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四合院落,形式封闭型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内部空间是数量的组合,不是体量的集合,其建筑平面是以“间”为单位,间成为中国建筑的基本单元[6]。一幢建筑空间由一间或若干间组成。“间”的适应性很强,建筑空间具有显著的通用性。这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的“通用空间”理论相符。柱的灵活布置是形成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柱的排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室内空间的划分,立柱的位置一经确定,即使不安装隔扇、板门,室内区域也有了一定的格局。柱和“间”为隔断的产生、发展及空间的模糊性提供了原始基础。

2.2“隔断间”

这里说的“隔断间”是指由隔断围合、划分的空间。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就是模糊空间的典型代表。在宋代,室内空间的分隔称为“截间”,意思就是将“开间”分截开来。其后,所有分隔的形式和设施都统称为“隔断”,隔断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古代遗留下来的典籍文献以及图画十分清楚地说明,中国建筑最早用于室内空间分隔的设施是不属于建筑构造的活动性的帷帐、帘幕和屏风。即丛“隔断”诞生起,它就带有天生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矛盾性,隔而不断。隔断使室内空间层次丰富,其空间性明显且重要。如明代计成在《园冶•厅堂基》中所说的“深奥曲直,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的循环流动的空间特性[6]。这些隔断可以串联,可以并联;可以包容,可以穿插;可以规则,可以不规则……空间关系复杂、灵活丰富。

3.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审美与效应

3.1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室内空间的结构是统一的、和谐的,逻辑联系是通顺的、严密的,其木构架由于是以木为构,就发展了一种中国自古所独有的榫卯技术。木构架体系建筑的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墙体不过是一种填充物可有可无、可厚可薄,这就为创造灵活的室内空间提供了优越的技术条件。

3.2和谐

中国的建筑之道就在于“道法自然”,体现在“和谐自然”。除了塔以外,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是水平发展,从不“冒进”,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合理的自然观,也是一种时空观。自然和人是相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以“和”为宗旨的中国宇宙论,并没有把建筑及室内空间与自然对立,而是让其与自然和睦相处。

3.3模糊

中国传统室内的木构架体系讲求的是空间之间的配合、协调,这表现在思维意识上,即一种比较模糊、不确定的思维意识。模糊性是指事物属性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通过隔断的空间分隔,实中带虚,虚中带实,似隔非隔,似透非透,空间模糊性的性质确定了。如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子,几根柱支撑起顶而不存在墙体,空间形态通透开敞,亭子这种空间的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因此空间特点是模糊的。

3.4意境

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简明,中国人重物感,重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在构思立意上,往往根据绘画和文学的描写造景,借景物表现文学意境,或借书画匾额引导人们更深入地领会自然景色,即运用“诗情”和“画意”的设计方法,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室内建筑环境。这种意境的产生,和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有关,“框架”结构使室内空间通透,柱的支撑和“间”的并联,给含蓄的意境做了基础铺垫。[7]

4.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为模糊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说,模糊空间一种对构造关系的营造,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及传统空间观的必然产物。“四柱间”和“隔断间”是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其建筑结构严谨,讲究和谐,空间模糊,追求意境,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只有探寻其内在的空间规律、特征及精神内涵,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120,280-308)

[2]陆海鹏著.模糊空间的研究及对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9:(11-21)

[3]王振复著.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4:(25-125)

[4][美]保罗•利科著.哲学主要趋向(第二版)[M].李幼燕,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04

[5]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7.04:(6-13)

[6]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04:(290-337)

第4篇

关键字:贵州;吊脚楼;启示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吊脚楼的建筑形态分析

(1)苗家吊脚楼建筑分析

苗家吊脚楼采用纯木质结构组合而成,主要采用穿斗式结构设计,不需要钉或者铆,房屋的整个机构都采用木头制作而成,整个建筑无需一颗钉或者一颗铆,仅屋顶采用小青瓦片或者木杉皮。吊脚楼在设计上主要分为长力一形和二角形的组合。主要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组成,内部主要以柱、仿、梁、擦相互垂直相交所成,这样的组合设计呈现出二维空间的相互垂直网络布局,实现长力一形的结构设计,为此,吊脚楼这样的空间设计使得其在房屋的结构、通风和采光、日照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具有省地、通风好、采光佳和日照充足的特点。

(2)城市建筑借鉴吊脚楼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苗家吊脚楼,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建筑的优秀代表,无关是在外部形态上,还是内部结构都可谓是建筑界的典范,是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类型之一。吊脚楼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和民族习惯的特点所设计,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正在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农民建房正处于新的,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土地不断减少,建造出既方便又实用的建筑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苗族吊脚楼的结构和功能,对农村建房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国在乡镇城市住宅建设中有必要吸取少数民族建筑建设的有点以弥补城市建筑的不足和缺陷,以不断的解决我国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问题。同时,苗娇吊脚楼的建筑设计满足了现代人对日照、通风等建筑需求。

二、贵州少数民族建筑――吊脚楼对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

(1)吸取吊脚楼省地的设计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人哭最多的国家,随着人们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多,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的措施来解决我国土地逐渐减少的问题。为此,一个科学和有效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建筑占用面积大的问题,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山区,海拔高、地势十分险峻,适宜住宅建设的土地少之又少,为此,吊脚楼建筑设计正好解决了该问题,吊脚楼对地理位置的选择没有严格的限制,哪怕是在较高的山顶上也可以建立起一个极具实用价值和美观价值的建筑。不仅如此,吊脚楼的建筑设计在排污、取暖、光照和空气流通等方面都能满足居民对建筑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目标。

(2)采纳吊脚楼结构和空间上的实用性特点

为了尽可能实现对土地的节俭,吊脚楼在设计上往往位于地形较为险恶的山地上,这样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给建筑的过程带来巨大的麻烦,相反,为吊脚楼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为设计有效的利用了山地地层打桩和接柱的形式,有效实现了山地对建筑的限制和阻碍,吊脚楼的设计实现无论是对于人还是牲畜都十分便利的建筑形态。在吊脚楼的建造中,当遇到山坡等地面不平的情形时,吊脚楼的建造会通过向低级拓平的方式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建造位于溪谷或者是较为低洼的山地时,吊脚楼采用打桩或者悬空建楼的方法实现地形给建造带来的限制。在吊脚楼的结构设计方面,主要擦药木柱之间穿斗架式桦卯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各部分之间像话紧扣,实现建造的便捷。同时,由于结构材料主要是以木材为主,这样的设计使得房屋的通风效果特别好,环节对宅基地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同时,由于没有对土地造成过多的挖掘,地面基本没有收到建造的影响,对于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防治带来重要的作用。

(3)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弥补旧型建筑材料的不足

吊脚楼主要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广大的贵州黔东南地区,这里的苗族人民主要以当地丰富的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所建造的房屋一般都有着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筑主要采用钢筋和混泥土为主,这些材料一直以来受百姓的钟爱,钢筋和水泥虽然在运输商很方便,但使用期限非常有限,在柔韧性、通风性上都没有好的效果。 为此,我国社会主体新农村建设中有关村民住宅的建设应该逐渐吸取贵州吊脚楼的优势,这些建筑主要采用当地的天然的木材或者竹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正在防震上也有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这些农村地区在建筑取材上可以就地取材,尽可能寻找可替代性资源。

(4)要重视建筑美学观中的合理及实用价值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着部分村民住宅建设片面讲究地域风格或者建筑特色导致对城市建筑盲目效仿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地区在建筑构件上随意招办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甚至完全与当地的民族风情相违背,不但没有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也造成对巨大的资源浪费,对建筑的美感和实用价值没有充分的重视。通过观察贵州吊脚楼的设计我们可知,当地的建筑设计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和人文风情设计而成,当地居民就地取材,以木材和竹片为主要建筑材料,这样的材料所构建的房屋使得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十分适宜于人类居住。不仅如此,吊脚楼独特的“美人靠”设计不仅具有美观的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悠闲生活的苗家人民喜欢饭后就坐在“美人靠”上乘凉和歇息,既凉快又具有美观的作用。可见,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实用性基础之上的,脱离了建筑的实用性,就无法进一步谈其美学价值。

结语

目前,土地资源正在不断的减少,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农民建房新的兴起,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机关有必要对农村居民的建房作出一定的指导,为此,吸收和借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设计上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政府部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吊脚楼在建筑设计上节省土地、结构合理以及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所体现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新的建筑模式,这无疑是开创了我国各地区农村建筑设计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朱馥艺.干阑一中国西南传统建筑初探[D]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位论文.1997(8)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1文献标识码

目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带来的直接或衍生影响和破坏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危害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对能源的过度采伐导致诸如地面下沉、塌陷且还产生了大量的CO2和SO2等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造成生态恶化。因此,在传统能源枯竭之际,太阳能成为人类利用的主要新能源之一。

一、太阳能开发利用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太阳能具有: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利用的清洁性和经济性等优点,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从利用形式、环保节能和造价方面,太阳能都比现有的利用煤炭和水力发电的形式都较经济和无污染行等特点,通过主动式太阳能设备和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已达到优化太阳能应用系统使太阳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建筑能耗最大限度的降低,此技术与目前国家政策相适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能降耗,解决国内能源短缺等问题。

二、光伏系统与建筑结合的研究

(一)光伏建筑一体化

一体化是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太阳能发电设备对建筑外观的影响。它是“建筑物产生能源”新概念的建筑,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体系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同步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后期管理,是一种理念、设计、工程的总称。

(二)建筑结构对节能的影响因素

对建筑设计方面研究建筑体对节能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太阳能建筑应建在太阳能辐射丰富的地区,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宜选在向阳的周围无遮挡的山地、坡地及位置较高的地方,以便于更好地接收太阳光,增大辐射量提高发电率。

2.建筑朝向的影响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我国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我国居住采光的朝向是南向的,这是因为我国位于地球北半部,一天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

3.建筑间距的影响

日照间距是影响太阳能建筑辐射量的重要因素。建筑类型、建筑朝向、用地地形、当地地理纬度位置等因素影响日照间距。其理想的间距:D≥Hctg。

4.建筑外形的影响

太阳能建筑一般采用的屋顶,这是因为光照条件不受影响,可自由接受太阳辐射。目前遮阳板常选择pv材质,其材料不但具有很好的遮阳功效,还能够光伏发电。

(三)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利用各种光伏电池特殊的特性与建筑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考虑环保、节能、美观、安全和经济实用等因素。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建设造价、楼层高度、日光的控制、美学和冷却等问题的影响,建筑师在设计时就需要平衡、协调、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1.美学要求

建筑应该从初步设计时就将太阳能系统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设计,将其包含的各个部件融入建筑之中进行一体设计,使其成为建筑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达到其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的目的。

2.屋顶倾角的要求

太阳电池方阵倾角影响方阵面接受太阳的辐射量。固定的光伏方阵若倾斜面设计的未达到最佳合理角度,就需要靠太阳电池组件来补给。对倾角固定的屋顶满足负载用电的条件,而平屋顶要确定方阵的最佳倾角。

3.建筑形体的要求

太阳能辐射量集中在每天的9:00-16:00,地面反射对建筑的影响约为32%。所以,为了使太阳能辐射热量更多地获取,常把建筑墙体设计为东西轴朝向的长方体,正方形次之,南北朝向的长方体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4.光伏系统及光伏组件的要求

将光伏系统和建筑这两个独立的系统有机结合,涉及诸多方面,如建材的隔热性、抗风、绝缘性、美观、抗老化能力以及强度和刚度等性能要求。

5.光伏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对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在不断的改变,要使光伏建筑设计、结构和技术的问题达到一个平衡比较困难。为了把光伏系统与建筑能更好的整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下一些因素:1.如何与建筑有机结合;2.如何增加建筑美感;3.光伏板色彩和肌理;4.注意通风降温设计、光伏板维修与扩容和建筑结构与光伏组件电学性能的配合等问题。

(四)光伏建筑的结合方式及应用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按结合方式不同可分为:独立安装型和建材安装型。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建筑构件即可用做建材又可以发电,是光伏和建筑的完美融合。

1.与建筑外墙体结合

对于多、高层建筑,为了使墙面更多地收集太阳能。目前,常从墙体构造和材料两个方面分别考虑,将光伏板及玻璃幕墙集成为PV玻璃幕墙,即可屏蔽太阳的热辐射有效减低建筑墙体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物室内空调冷负荷;另外,也增加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与建筑屋顶结合

光伏阵列安装在建筑屋顶可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辐射。同时,为了减少夏季屋顶的热负荷兼做屋顶的遮阳板,或者做通风隔热屋面,综合使用了材料节约了成本。

3.应用与建筑天窗

在新建或改造建筑中采用光伏板代替天窗玻璃。通过利用光伏采光天窗和中庭间接采光,白天可以减少或者完全不需电力照明,大大节约了电能用量,节约了运作成本。

4.其它建筑元素中的应用

建筑中遮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构件与光伏板集成一体化用于建筑构建,在满足美观性要求的情况下,建筑构件应满足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三、结语

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结合应用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美学两方面考虑,分析与建筑集成的光伏系统技术性和光伏建筑美学性的设计,建筑与太阳能有机结合应考虑的因素和措施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上述方案措施,已达到解决如何将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更好地进行有机整合的目的,从而为其很好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唐莉芸.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其节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郑诗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04.

[3]候岱.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3]纪献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J].阳光能源,2005(4):2-3.

[4]龙文志.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J].建筑技术,2009.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地域;文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40-01

在经济飞奔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好像失去了方向,城市建设也失去了传统文脉。时下,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建设时代,可以说热火朝天,房地产业势头强劲,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加之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给国内的建筑业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大批的建设项目层出不穷,以神奇的速度展现在这片热土上。其中许多城市面貌如同翻版一样,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也遭受猛烈地打击,使得老城特色付之一炬。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先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些“现代化成果”,它们真的满足每个城市的需要吗?真的符合传统地域文脉吗?近些年也出现了一批带有地域文脉特色的“优秀”建筑,对地域文脉的传承与尊重,使得这种建筑设计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好评。

建筑师贝聿铭深信不疑的重视地域的历史文脉精神,他认为设计建造应从地域历史文脉中汲取养料,让建筑在场地中自然生长,并具有文化认同感和人文亲切感。其设计精神是追寻历史根源,充分借鉴传统建筑样式,使传统建筑的精神与现代建筑的功能融合,并融入自然环境。

一、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位于京都自然公园保护区,建筑的百分之八十埋在地下。美术馆设计中贝聿铭以“桃花源记”般的序列组合升华了区域环境质量,使所有访客陶醉于仙境般的“自然界”中,空间组合徐徐的展开,设计师将建筑形体隐于群山中,呈现出东方山水画的美学艺境。首先进入访客视线是一座三角形“亭子”,这里是餐厅及迎宾处,穿过略弧的拱形隧道豁然开朗,峡谷之间的一百多米长的钢拉索桥映在眼前,桥的对面就是这座闻名遐迩的美术馆。由于气候因素,美术馆屋顶被抽象化设计成日本神社和农舍传统的样式――入母屋造(歇山式屋顶),构成有传统特色的山墙侧面剪影,空间框架的突出部分,叫人联想起日本传统寺院建筑的轮廓线,硕大的弦杆与承重结构抽象表现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梁与柁,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元素”,正是日本古建筑的入母式屋顶与出挑的构成是最符合日本古典建筑美学。美秀美术馆是以日本传统建筑为原型,外形有日本传统民居和寺院的意蕴,但都以现代的面貌展示出来。日本人视木材是“神木”,有魂灵而且尊贵的,但从技术上使用木材存在难度,所以使用铝合金的格栅条百叶表面贴木纹,仿木材料给人亲切感,体现日本人的审美标准。根据日本法隆寺建筑上的纵向格子,在美术馆屋顶空间构架上安装了可调节的铝合金“木百叶”,使空间产生向上的延伸感,格栅可以过滤光达到柔和的空间氛围,透明的屋顶让人的心灵得到放松,仿木格栅除了审美上得到认同外,其影子也给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带来无穷的变化与魅力,正与日本传统的“影子文化”相呼应。这座著名的美术馆取得业内良好认可的原因正是――扎根日本地域,传承日本传统文脉,并充分展现了“现代化”。

二、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古城苏州的东北角,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明代拙政园及清代忠王李秀成王府相邻。新馆是在忠王府遗址上新建,整个建筑群分为西轴、中轴和东轴三条主线,其中主轴是西路,各主要的展厅分布在轴线上。新馆的建筑设计以白墙黑瓦的中国苏州古代民居和中国古典园林为模本,以现代的设计建造手法对古典语汇进行重新演绎,带有强烈的符号性,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城苏州的地域文脉特色。既保护了古城的历史,又体现了“新中式”的现代建筑特色。新博物馆整体结构为混凝土,用灰白色系涂料粉饰,给人以大方明快之感。屋顶采用深灰色石材菱形格铺设,其视觉感受与苏州传统民居屋顶的“瓦”呼应,道路两边的景观灯非常简洁大方,非常的现代,但给人以古朴之美,好像“长信宫灯”一样。大门入口、“湖中亭”和格栅顶长廊处均使用金属玻璃建造,但所表现的确是传统建筑的“悬山屋顶” “重檐四角攒尖顶”和“长廊双坡顶”。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庭院景观正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延续,湖面、曲桥、平台、海棠冰裂纹漏窗、六角窗、圆洞门和植物等全部采用传统的造园手法,通过对景、借景和框景等来达到以小见大、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观效果。特别提出的是其景石的布置,以宋代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在白墙前以石子为底,使片石分不同层次、高矮、前后排列,加上片石本身的颜色,做成近实远虚的空间效果,真是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现今苏州博物馆新馆既是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又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展现其现代性的一个榜样,成为中国建筑体现地域文脉特点的楷模,也是中国古典造园手法的传承和新的尝试。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阐释研究”(项目编号:A12057)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7篇

随着各种建筑思潮的推动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数字技术革命。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以及解构建筑,其中都有数字化技术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师经历绘图方式和思维方式转变的同时,对于数字化预制装配护体系的尝试也在悄然的进行。

1963年,电脑具备了绘图能力,很快就应用到建筑领域,出现了电脑辅助绘图。1964年,克里斯托分·亚历山大就在《形式合成简注》(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中指出:“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边缘,这种变革能像19世纪机械扩展人的体力一样,使人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得到同样的扩展……”亚历山大认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再被理解为纯粹的直觉过程,计算机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师的创作能力。他提出,在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际操作方式中,关键的问题是将设计过程理性化和逻辑化。

20实际90年代,电脑的数位影像处理及动画模拟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进入电脑辅助设计的繁荣时代,1995年以后,虚拟现实技术渐趋成熟,人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在虚拟世界的到实现的同时,改变了对传统空间的认识。进入新世纪后,数字技术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更成为一种新的设计理论,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影响了建筑设计,改变了传统预制护体系的设计模式。

当代建筑中预制装配式护体系的大量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对于预制装配式外墙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字技术下带来复制的真实性和快捷性以图像复制为例,机械时代的图像是原创的,惟一的,机械复制以图像为中心,复制时将一个真实的对象既复制对象作为一个静止不动的图像画面,虽然这个画面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表达,但是画面本身可以脱离它的媒介而存在,因此可以用其它媒介进行再一次的表现即复制 由于机械复制的损耗,最后的图像画面和原始的图像画面会越来越远,而数字复制以图像为中心的观念逐渐瓦解,所有的图像都是以信息流的方式呈现出来。数字复制实现的是无限的没有损耗的数字复制,能够制造虚拟的真实,从而给预制装配式外墙构件在重复设计带来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例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埃伯斯沃德技术学院的新图书馆,墙体是由拓印一系列照片图案的预制混凝土板装配而成,让人不禁想起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们的印花预制混凝土也直观的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建筑理念。正是他们对混凝土这种传统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才创造出了如此别具风格的建筑作品。

2)数字技术下带来重复单元弹性的模数原子时代的工业化和标准化,意味着整齐划一的生产线,统一一律的配置,高效率的批量生产,缺乏个性的产品,那时候的社会提倡模数化生产和标准化单元,因此产生了大量形体和组合极为单调的建筑。当代社会的数字时代将这一切都改变了,由于电脑日益强大的运算功能,模数可以是弹性的,基本形不再那么整齐划一,而是具有弹性变化的模数,原子时代无个性的标准化的批量定做,通过数字化使具有个性化的批量定做成为可能。例如:9.11 事件世界贸易中心纪念碑的设计中,使用基本单元材料非常规整,就是普通的条形板材,搭接方式也颇为简单,就是通过线条的节点连接,在基本元素和组织方式极为简单的情况下,通过这些条形板材的大量重复组合,建成了凌乱的界面,如同数字化的标准单元是 0 和 1,组成了千变万化的信息流。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在数字技术下重复设计存在的广阔的创作空间,无论重复单元是规律的,还是异形的;无论组合方式是规律的还是无规律的,都可以数字化技术产生无限的组合形体。所有的这些在电脑技术下都不再那么困难,数字技术给建筑预制构件带来了强大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3)数字技术下的切割技术带来的预制构件的个性化和精确化,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思潮发生了转变,数字技术不在仅仅是建筑设计的辅助工具,同时也在改变建筑施工。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创作条件,但是如何建造和施工却成为各国建筑师的难题。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学院与事务所把计数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的最新数码科技包括激光扫描(laser scanning)、激光切割(laser cutting)、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RP)、计算机数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等新技术的集成作为研究与实验的重要方向。例如在Milgo/Bufkin公司的研究当中,考虑到复杂曲面建筑在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建造需求,首先通过数字程序将复杂曲面转化为二维的简单几何面体,然后通过激光切割工具加工建筑材料(不管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最后在将加工好的材料进行无缝化的连接,以求最终达到预制化的目的。

数字化建造体系在生产模式上同传统建造体系有了根本上的变化。早在1934年,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和文明》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刚刚过去的机器时代是“旧技术的”、硬质的、“人适应机器的”,而即将到来的机器时代是“新技术的”、软质的、“机器适应人的”;在同一时期,赖特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他在《消失的城市》中说建筑的工业化并不意味式样的标准化,所有的形式皆是机器生产的结果,但不一定相同。当代的数字化建造体系正努力在统一性和唯一性、共性化和个性化、集配式和特殊式之间实现平衡。这是一项颇有诱惑力的模式,在满足批量生产的同时,每个产品都可以成为新式的、非标准化的、定制的和个性的、更优质、更廉价的产品。正如克里斯· 亚伯在2003年所说:“从让消费者适应机械,转而让机械适应消费者”。

虽然数字化建造体系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具体现实性的数字化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字化预制建筑护体系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的室内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敞、通透、开放、暧昧,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字化时代特征的预制建筑护体系将不断的挑战新时代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2. 俞传飞.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李元荣.数字建筑设计概念与实践——以大连电子深圳总部入口改造设计为例.城市建筑.2010.06

第8篇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and building internal modelling from the aspec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Light plays a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role indoors modelling. In an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shape, color or light can serve as a kind of "thematic elements" to use. The emphasis on one is not said that only this aspect can finish the whole atmosphere, they must be integrated, and they just have the order like which is primary and whaich is secondary.

关键词: 光;空间造型;材料质感;建筑形态

Key words: light;spatial shaping;material texture;architectural form

0 引言

建筑学里面所谓“光”的概念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光现象,而是指美学意义上的光现象。因此,我们的讨论基本上不涉及光的物理性质之类的问题,而着重分析光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形态塑造的作用。

1 建筑中的光

建筑中的光可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类,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源直接照射或经过反射、折射、漫射而得到的。古代建筑是以日光和火光来照明的,而火光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人工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光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了。阳光的变化很大,强烈而有生气,常可使空间构成明晰清楚,环境感觉也比较明朗和有气魄。人工光可产生极为丰富的层次与变化,设计的可能性相对较多,也有很多不同的效果。

对建筑内部来说,最初光只是为了照明。不可否认,照明是最基本的功能,因为视觉对象的形状、大小、轮廓、细部、材料的肌理、色彩、相互关系以及位置等等都是由于光才使我们得以觉察。物体的不同的面所受光度不同,同一个面不同质感的材料表面反光效果也不同。而且物体离光源的远近关系、光源的性质、特点等等都会在物体上反应出来,所以,光的照明有助于我们观察与认识空间环境。但是,采光与照明不是建筑设计师的最终目的,利用它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来创造更完美的环境才是目的。

2 光在室内造型中的作用

光在室内造型中起着独特的、其它要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修饰形与色,使本来简单的造型变得丰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对形与色的视感;它还能为空间带来生命力、创造环境气氛等等。仔细分析许多著名建筑,它们之所以能给人完美的感受是与充分利用光的表现力分不开的,有时光本身甚至不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主题出现的,建筑史上有许多“光的大师”,像阿尔托、莱特、柯比西耶、贝聿铭、康恩、荷莱茵等等。特别是对建筑内部的用光效果,被评论家说成是“意昧深长的、动人的”、“独特的”,造成了各种不同的意境,是“把光引人内部空间的这种建筑造型词汇的必然结果。”尽管他们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具体手法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注重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善于控制与把握光的效果,并认识到“建筑师在设计时应理解各种光线的质和量对空间所引起的影响以及对人所产生的效果”

那么,光对室内造型究竟有哪些主要作用呢?首先,光能表现室内构成物的形的特征,这里形不光包括其整体形状、造型结构特点,也包括其表面的肌理等。如果没有适当的光,一些实体部件的立体感显示不充分,相互的关系也交待不清,会使设计中许多富有美感的特征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例如有些很美的结构线脚或是凹凸起伏的墙体造型,若不是有精心考虑过的光的衬托,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的。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往往在漫射的天光(或顶光)中再加上局部的、适合于作品的照明,以求更好地表现作品的特征。

至于材料质感的表现,则更要借助于光的作用了。人们常常惊奇好的摄影师可以将一个面貌普通的人物拍得出神人化,富有吸引力,而一个普通的摄影记者可能把些名星名模拍得平常甚至丑陋,事实上摄影师在利用光的造型作用,光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塑功能。而对于建筑材料质感的表现,光无疑是最得力的手段了。除了对形体、质感的表现外,光还具有装饰作用。这一方面是指光影本身的造型效果,它往往是与实体形共同作用的。例如本来平淡无奇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除了结构本身的立体感明显了,也为墙面或地面洒下一条条阴影,这种明暗变化形成了视觉上的虚实对比,也强调了建筑的节奏感和空间的深度,往往给人明确、单纯的印象。

光对空间造型亦有很大作用。建筑师冈纳·伯凯利兹说:“对于我,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波恃曼也认识到:“在一个空间周围的光线能改变整个环境的性格。”光的强弱虚实会使空间的尺度感改变,比例与形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还会改变空间的心理中心,因而使人对相同形体而光的设置不同的空间产生迎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光还可分割空间,创造子环境并给人区域感。也许这种分割的限定性比不上实体的强,但可以说是最便当而且灵活的处理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用尽可能少的实体,而用光来打山区域,演员是这一区域的中心,灯光强化了这一中心的效果,同时它自己又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似乎是很明确的、有边界的区域。

不可否认,有时在一个建筑环境中,形、色或光可以作为一种“主题要素”来使用,也就是说,创作者想突出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欣赏者也的确在这方面得到了明显而强烈的感受。例如阿尔瓦·阿尔托常将光或波形面强调出来,柯比西耶喜欢突出巨大的构件和粗糙的材料质感,米斯致力于表现流动的空间和精确的结构造型。但尽管如此,某一方面的强调不等于单单这一方面因素就可以完成整个环境气氛的创造,它们一定是综合使用的,只是有主有辅罢了。

3 结语

总之建筑形态是对建筑视觉感知及对符号理解的客观前提,对建筑视觉形态的认识及将其整体形态抽象地解析,以掌握其内涵。本文初步分析了建筑形态的基本视觉要素,希望通过这种分析使得对建筑的理解更加深人、细致与全面,也为构成研究、综合感受研究等打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古戏台;技艺;建筑

古戏台的建筑形制自唐、宋以来就已经逐渐形成,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戏台的建筑技艺表现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境地,其戏台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南北各地的戏台无论在建筑形制,还是戏台建筑中的艺术表现所折射的人文内涵却大不相同。

浙江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各地市县的乡野村镇之间,至今为止还遗存了一些古戏台的建筑。这些古戏台作为婺剧,甬剧、湖剧、瓯剧等诸多具有浙江地方特色戏曲文化和曲艺表演的载体,其建筑特色鲜明独特,极好的体现了当地民间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典范。

可以说,旧时的浙江古戏台既为人们在茶余饭后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又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古人精神娱乐的重要场所。古人一方面受封建礼仪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又为了体现对先人的尊重,所以古时的浙江人对戏台的设计和修建都是极费心思和财力而为之的,所以经过精心设计的“浙派”古戏台无论在建筑形制、布局选址还是空间形态设计表现,以及古戏台中的装饰艺术手法体现都极大的凸显了浓郁的浙江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在中国古戏台建筑中也是十分夺目和闪耀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兴娱乐文化的兴起,曲艺文化在当今时代逐渐衰落,自然古戏台也渐渐受到冷落。与此同时,由于古戏台自身木构的建筑制约和以及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古戏台的破坏也日趋严重,因此对浙江古戏台在建筑形制技艺和人文历史装饰内涵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浙江古戏台的建筑艺术形制技艺

1.体现在平面布局上面

浙江古戏台大多与宗祠结合在一起,以显示其重要的地位。浙江宗祠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沿着古戏台宗祠建筑中轴线两边工整对称,中轴线上由南及北依次分有门厅、前厅、天井、堂屋、后厅几个部分。

戏台位于前厅和天井之间,面向堂屋,与堂屋遥相呼应,在堂屋的位置观赏戏曲表演,所呈现出最佳观赏角度。

天井两侧设有厢房,厢房共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敞开的普通观众观演区,上层也为观演区,但是用木制隔扇进行封闭,其功能相当于包厢,一般为有一定身份地位或贵宾等准备的观赏区域。

此外,面积较大的戏台则在前后各增设二根辅柱,其与主柱间有一定的夹角,故不会形成明显的三开间。古戏台在具体形制上一般前面部分为舞台表演区,后面部分为演员准备区,准备区同时也为乐队的安置场所,前后区域的隔板上绘有彩绘作为舞台背景,两区之间设有上下场门,可供演员出入之用。

2.体现在空间造型上面

浙江古戏台主要有砖木与木结构两种样式,在空间造型上分为基座、舞台、屋顶三个部分。砖木结构戏台的座基部分以青砖或青石砌成墙身,内部用泥土填实,上面再用青砖或木板铺地形成舞台,此舞台离地约1.5米左右,四周同时用青石围成围栏,约高一般不超过50厘米,这样既可以界定空间,同时也让演员安全得到保证,而且也不会影响观众的观戏视线。

戏台的屋顶一般用木质衍架结构设计,其前方屋顶的挑出空间较大,浙江古戏台都在前方增设两根立柱并与前方双角柱形成八字形制,顶部覆盖青瓦。古戏台顶部的最上方是屋脊,屋脊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戏台内部结构不受风雨侵蚀,所以在建筑时屋脊主要用砂浆砌青砖和青瓦和成,然后再配以屋脊装饰物进行修饰。

二、浙江古戏台的人文艺术表现

浙江古戏台建筑的人文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和创造。然而,由于浙江古戏台具有与其它建筑类型不同的功能特点,所以浙江古戏台在艺术表现上就较为重视装饰表现性,这种表现性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古戏台多以木结构为主,木雕技艺是戏台最重要的装饰表现之一,其主要体现在舞台部分。古戏台中的梁柱、封檐板、藻井,匾额屏风等木质构件都题材丰富,雕刻精美。

1.梁柱多为四角立柱,是主要构成戏台表演空间的构件。戏台一般以木柱为主,亦有少量石柱。但是由于观赏视线原因,木柱装饰较少,多在柱面悬挂对联。其装饰重点则集中在石柱础上。柱基各面均刻有浅浮雕图案,题材多为花草或狮子、鹤等动物。

2.为了增加观赏效果和戏台外形的美感,古戏台中的封檐板和藻井采用斗拱结构来设计,并刻有各种题材的精美图案。此外,藻井还具有提升空间,并同时对舞台的音效有一定的提质作用。

3.为了保证演员的安全,在戏台四周设有围栏,这些围栏多以青石条砌成,同时在刻上线条,已达到强化形制轮廓的独特装饰效果。在刻线条的间隔处辅以各种题材的浅浮雕的精美图案,题材内容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祥瑞神兽等为主,并运用谐音和象征等手法赋予其特殊的寓意。

4.浙江古戏台在屋脊的装饰性上面非常讲究,因为它能体现出特殊的象征寓意并展示出较好的视觉美感,尽情地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图腾特色。

如:屋脊上以青砖、青瓦排叠而成,极富肌理感的屋脊曲线。正脊的中间和两侧各设有大型泥塑装饰物和宝壶,寓意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三、总结

浙江古戏台作为一种民间公共艺术建筑,承载着浙江先民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意蕴,也承载着教化民众、寄托理想、娱乐生活的多种功能,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的精神凝聚和见证,是人类宝贵的特殊文化财富,具有极强的人文内涵和建筑美学特征。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影视的普及早已成为人民大众的的休闲娱乐的常规载体,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新型媒体网络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承载了人们的娱乐生活的功能。而先人的娱乐载体――看戏则被无情的快速取代,古戏台正在被肆意拆除,或因年久失修而破落,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莫大损失。因此,只有真正建立对浙江古戏台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才能将古戏台中的技艺和人文内涵的精神美韵起到较好的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浙江民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张小平.花雨弥天妙歌舞:徽州古戏台,辽宁人民出版社

[3]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数码时代 建筑理论与实践 形态变化

在新世纪之初,信息科技正在重塑世界,数码技术将不仅更新建筑师手中的工作,而且也将更新建筑师头脑中的观念,工业时代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起建筑文化的反应,如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因此数码时代也必然产生新的建筑文化。什么样的空间能反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成就.生活和文化?数码技术将怎样改变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如何面对和创造怎样的未来生活?这是建筑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得迫切。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 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 A提出了整体建筑(M 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头(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

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第11篇

【关键词】创造性;建筑装饰;文脉传承

一、不破不立谓之新――新艺术运动之求新之道

在我国《词源》中,“创”字含有“疮、伤、损、惩”等意思,其共同的含义是“破坏”;“造” 字包含有:“作、为、始、成”等意思,共同之涵义则是“建设”,而两字合起来,“创造”就是“破旧立新” [1]。

新艺术之所以至今仍然那么令人赞叹和回味,就在于它将自然形态之美创造性地应用与技术发达的社会之中,寻求同科技一起和谐地缔造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最佳方式。回望大师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新艺术对唯美的追求具有某种程度的唯美主义倾向,甚至会有某些乌托邦式的情结。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的圣家族大教堂(Sagrda Familia)那四个棒棒糖式的尖顶,带有显著的突尼斯风格,以及尖顶上令人称奇的空与实的花纹图案,还有更加令人惊叹的尖顶外形构成了高迪勇敢无畏,大胆创新风格的永久性纪念碑[2]。比利时大师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ta,1861-1947)把这个时期的创新成就推向了更高的境地,在1983年他设计的比利时苔锁住宅(Belgian Tassel House)中,他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语法。它的设计线条优美,与装潢融为一体。建筑物从内到外都装饰着由建筑材料和钢铁铸成的曲线和藤蔓图案,形成完美和谐的统一体[3]。为了探索新的道路,新艺术的先锋们走上了“东学西渐”的道路,这也是向旧的哥特审美倾向的势力决不妥协的表现和宣言。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版画形式就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这成为西方艺术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外来的远东绘画“触及灵魂”,才使他们抛弃了对往昔传统艺术的参考,直接向自然中去找寻创作的灵感,真诚地探索自然之美,并终于发现了曲线、非对称之于妩媚的关系法则,开始大量使用植物花茎、叶片和纹样作为编制美妙图景的基本元素,捕捉和展现大自然的风格与韵味。

新艺术运动时期并不是欧洲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们缺乏大规模实践的机会,许多设计却都局限在建筑的室内和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便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结束。但它的影响至深,成为艺术史上不可跨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的价值就在于对“新”的探索和努力。

二、吸纳与扬弃――对新艺术运动建筑装饰的反思

建筑作为整合了多种技艺的中心艺术,在19世纪时“已经发展为空洞的常规”,那些无意义地仿照古典样式的柱子、飞檐、壁柱、线脚等以及其它各种无聊的装饰,经常表现的过分矫揉造作。艺术家多年以来习惯并满足于那种状态,完全丧失了新鲜的创造力。因此,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师们以全新的材料和钢铁、玻璃、混凝土等制造崭新的形式与装饰,在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在他们的设计下,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使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很柔和,显出结构的韵律感。

1968年,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发表了《装饰与罪恶》的论文,抨击建筑中装饰的滥用现象,对当时的新艺术等装饰主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他写道:“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不能产生新的装饰了” [4]。上述非装饰的思想与其说是卢斯的个人意志,不如说是当时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因此,引起了整个建筑、设计乃至艺术界的强烈震撼,从而为确立建筑和设计的现代形式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藕断丝连的文脉传承――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

提起新艺术运动,总让人想起工艺美术运动,虽然两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的成就不同,但是两者仍有着密切的关联。新艺术运动得到普遍的认可,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谈起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艺术运动完成了对其之前传统的超越,并且这种超越的价值和利益能够为我们所感知,我们受惠于这样的超越。于是,今天有关于两者关系的探讨,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艺术与设计的新启迪就变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了。

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的作用于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在历史主义与现代运动之间的“过渡”的东西。如同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一样,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具有复兴手工艺与装饰艺术的优点。基于这个原因,在欧洲大陆人们从来没有把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对立起来看待。与此相反,它们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那些拥护新艺术运动的人同样也拥护工艺美术运动,反之亦然[5]。

如果从上面对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的思想、文脉上的传承性的解读聚焦到当代中国,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现阶段拥有高速增长的GDP,但回眸过去,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文脉的“断层”和“苍白期”。在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中,由于操办者的偏颇以及中国某些同行们的哄抬,那位建筑师扬言“对待传统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逼到危险的境地”,今天试看遍地“欧陆风”建筑的兴起,到处不顾条件地争请“洋”建筑师来中国创名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种种现象都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茫然[6]。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们真正的荣耀――我们企图占有,却不似创造。这样的困境在百年前的欧洲同样存在,他们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桥,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段桥的历史,重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脉并很好地传承下去,直到找到我们的出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重新探讨新艺术运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结 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过:“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我们需要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去努力探索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民族复兴”之路。但这条道路充满崎岖和坎坷,但我们不能懈怠,只有行动才能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韩德田.创造学概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2](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王申祜,王晓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6.

[3][5]Robert Fitzgrald .浮想联翩――新艺术运动风格[M].赵立丹,译.Michael Friedman Publishing Group,Inc.授权,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2:16,71.

第12篇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郡治江州…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这是对重庆地区建筑形态描述最为久远的记载之一。充分说明了地形对山地城市建筑格局的深刻影响。

洪崖洞为明初重庆所筑十七门之一,洪崖洞为闭门,筑有城楼,却不能出入,上筑炮台,为军事之用。也是重庆开设通商口岸以来重要的纸盐码头,为明末清初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后几经风雨,时代变迁,至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人口猛增,洪崖洞成为小商小贩、船工乞丐的聚居地,吊脚楼层层叠叠,沿江而上,错落交织,成为重庆特色的建筑景观。

解放以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临江门等沿江码头逐渐衰落,洪崖洞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也成了亟待整治改善的危房。直到近年,重庆政府在延续传统建筑特色、保留传统文脉的基础上对洪崖洞做了彻底的整治。

现重庆洪崖洞商业步行街全长约1.2公里,商业建筑面积逾50000平方米,以最具巴渝传统特色的吊脚楼为建筑主体,形式高低错落,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层叠等山地建筑手法,将巴渝文化、码头文化、山地民居建筑文化并入现代的商业范畴,形成以集合了餐饮、娱乐、休闲、传统特色购物等功能。

旅游景区色彩设计的作用及重要性

色彩是形成系统性和可识别性的重要因素,在营造氛围创造意境方面具有,,直接反映出某一空间环境的具体风貌,时代气息,,作为一种富含表情和情感的语言色彩无疑是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整体协调性。旅游区色彩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与周围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对于人类来说,木色、岩石、土黄色等自然原生色总是亲近感最强、最易于接受的,因此整体色彩把握中应力求保持和突出自然色,强调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相协调。

易识别性。景区中某些需要通过色彩来强调所要表达的空间元素与对象可以利用色彩设计来强调其识别性,用适合的色彩来着重塑造特定的空间环境氛围,但同时应注意与整体色调的协调,做到明显而不突兀,个性又服从整体。

地域特色及象征性。不同的民族、地区色彩运用中具有其特定的地域特色,景区规划中应予以充分考虑,尊重民族习俗与当地文化习俗禁忌。充分发挥象征色彩的深层表现力,提升整体设计格调。

洪崖洞景区建筑色彩分析

洪崖洞改造在设计之初就以传承历史文脉,展现传统民俗风貌为基调,并注重新颖感、现代感,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充分融合。旨在建立城市的标志形象,体现重庆山城特色。

重庆传统民居色彩讲求淡雅清新,以木色等自然色为主,讲究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统一。其主色调通常由深棕色、灰色和白色构成,如柱子、梁等通常饰以深棕色漆,而墙体则用白色粉刷,与黑色的青瓦形成跳跃的对比,在周围的浓绿遮掩之中,黑瓦白墙透露出宁静与祥和。

统一与对比

洪崖洞色彩设计中秉承重庆本土建筑特色,仍然采用典型的灰色基调来统领整个建筑环境,且整个环境中用色统一,柱、梁以及门、窗框、屋椽等木质构件采用原本的深棕色,墙面采用白色与灰色两种颜色,大面积的白墙以灰色格栅分隔,打破大面积墙面的单调、突兀感,注重秉承重庆传统吊脚楼轻灵悬挑,格调素雅的特色。远观犹如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穿插有度,别出心裁。

建筑基础部分采用自然石材砌面,深灰色的自然粗糙机理与光滑的木格扇、精致粉白的墙面形成质感与色彩上的对比,极大的丰富了立面造型,丰富了空间的细节和气氛,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整体效果。点缀与灰白之间的红灯笼,不仅在视觉上起到亮点的作用,更是将重庆传统民居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节奏与韵律

由于洪崖洞大坡度的地形特点,整体建筑落差大,立面造型需协调、有韵律才能达到统一又不失单调的整体色彩效果。洪崖洞建筑形式以传统的脊顶为主要形式,墙面以白底灰格和灰底白棂窗为基本元素,构成感强烈。丰富之中又统一,形成自上而下的层叠变化的景致。

街区之中,以立面的柱子和铺装的青砖为构成要素,形成统一、协调的韵律美,局部点缀代表重庆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浮雕和线客图案,如青石铺装中铭刻的洪崖洞历史故事传说等。注重文脉的传承。

夸张与含蓄

洪崖洞作为一个集民俗与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传承传统文脉、体现巴渝风土人情的基础之上,也注重商业元素的运用与发掘。

漫步街区之中,往往被颇具特色的小店招牌、某处细致入神的细节刻画所感动:于白色棕色中随风飘摇的古色古香的幔布招牌、某处城门楼上悬挂的造型夸张的雕塑、人面像等。节奏活泼,生动。丰富了空间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

洪崖洞景区导视系统色彩分析

在洪崖洞这样的特色山地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实际上具有在视觉上的“标识”意义和文化的“符号”意义上的双重属性,在提供给人们具体的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征的认知和识别的帮助的同时,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去展现其背后蕴含着的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成为向公众揭示其内在文化脉络和时代风格的符号。

行人导识系统首先需要保证在这样地下两层、地上11层的立体交通格局下的综合商业和民俗展示功能指示。该导识系统在主要流线上采用横向悬挂和竖立放置的方式,布置了黑底、白字、黄色楼层标识和标准符号的标识,具有较好的规范化和可识别性,尤其注意对上下楼层的导向及其功能的说明。在每层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引上,采用贴挂的指示牌,显得中规中矩。在地域性和文化性方面,该导识系统设立了统一的隶书变体“洪崖洞――中华悬崖城”标志;在行人路径上镶嵌了统一的地面符号,引导行人体验不同的民俗展厅;在上下扶梯的起止段悬挂有木刻的楼层功能标识,以其带花格的深色木质底板和白色阴刻字体很好的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当然最能体现山城特色的,还是标识中不断变换的楼层数字和举目望去不断变化的层层叠楼。这些标识的材质古朴、色彩醒目、字体典雅、版面富于诗话感,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洪崖洞保持了“三横八纵”的立体步行交通网络,在沿街改建和原址重建的小开间建筑入口处都设有门牌,这些门牌都是长期以来该门面沿用的门派号码,成为留存了历史记忆的特殊符号,是该标识系统的在保存历史信息、展示地段特色的点睛之笔。可以说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在这小小的符号中流露出对城市文脉的尊重,对城市昔日记忆的珍惜。总体来看,该导识系统比较好的组织了周边车行和内部步行交通的转换、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衔接,主要功能的指引明确、公益指示得当,尤其在体现“山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上与整个历史街区相得益彰,不仅比较方便使用,同时也给行人特别是外地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结语

在城市生活中,商业步行街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也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历程,是城市特色重要的表达着与参与者。洪崖洞在秉承传统、商业改造过程中也为重庆留下了对于老山城人文景观的回忆。

参考文献

[l ]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李轩:建筑形态的色彩雕塑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美]哈罗德・林顿,谢江,张根林译.建筑色彩,北京:知识出版社,2005

[5]周皓:高校校园色彩景观初探,[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陈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时代建筑,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