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5:55: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红白喜事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厨帮和红白喜事办酒席
沙朗人将娶媳妇、嫁女、老人做寿(六十岁以上年年做)、小人过满月、过百日、认寄亲等,都叫红喜事,请人吃饭,叫吃喜酒;老人死,叫白喜事,请人吃饭,叫吃米饭。从前,沙朗人从来不在街上借饭店做红白喜事,有条件的喊一个厨帮到家里来办席。由于沙朗人来自四面八方,饮食习惯不一样,口味不一样,自己在家请厨帮办席,自然好按自己的要求来烧菜。
所以在沙朗,替人办红白喜事的沙朗厨帮,与其它地地方的厨幫不一样,因为他要会烧各地帮派的菜,才能满足沙朗人的要求,所以他们自称通江达海‘野帮’。当时沙朗的厨帮是划分地段做生意的,是在沙朗青洪帮主持的吃讲茶上规定的,那个厨帮可以在哪个沙头上做全包桌酒水,可以在哪个沙头做清包桌酒水。越界了,造成纠纷,重的沉尸海里,轻的不许再做厨帮,打伤,所有行头傢什打烂。
所谓厨帮,要有三种手艺人:厨师、案桌头、跑奔,缺一不可。其中厨师要有出身,即必须拜过有身份的厨师为师,学野帮厨师,要学六年才能满师出台,独挡一面;案桌头不仅负责盘灶头、置案桌、洗菜、配菜,还要负责杀众牲,剖、分、理肉,最主要的是在“芦课”(税务所)里有备案,宰了大众牲要马上如实上报,“芦课”(税务所)要到主家收‘割头税’;跑奔的身份一定得在青洪帮,拜某某堂主、舵主为师父干爹,否则,厨帮不能做生意。
厨师备带自己上灶烧菜、炒菜的锅、铲、勺、瓢、发干货的大木盆和独门佐料,案桌头师父要备大锅、蒸笼、蒸菜大容器、案桌、刀具, 跑奔负责各种碗、盆、匙、筷、茶具、果盘。跑奔还要负责主家红白喜事的全部礼仪、烧开水,招侍贵客上茶水、果盘。逢到大户人家,三人各带一到二名徒弟,一挡厨帮,最多好烧三十桌,主家要派丫环、佣人做下手。一般情况的人家,十桌以下,厨师带一名徒弟,主家派二、三个下手也好对付,若主家言明没有下手,则厨帮要自带。这种大喜酒,都起码要八道冷盆加大拼盆,八炒、八烩、八蒸、八烧、四道点心、全鸡、全鸭、全鱼、整蹄膀四大汤。有的大喜酒要上十二炒、烩、蒸、烧八道点心八道汤。
以一般情况人家(小地主、二地主、富余自耕农)为例:主家晚上到厨师家上门请厨帮,言明自家的打算要求,家里有什么准备,何时办?吃几顿?办几桌?全包桌还是半包桌还是清包桌。厨师向主家开价线、提要求。第一天一早,厨师、案桌头、主家在街上碰头,按计划采购。厨师、案桌头带上自己专用用具、工具,在上午就要赶到主家。厨师一到,马上开始发干货、海货,案桌头盘灶头、置案桌。下午案桌头杀众牲,剖、分、理肉、配菜,厨师煮、蒸咸肉等做冷盆的菜,开油锅,做蛋饺、做鱼、肉丸,将鸡、鸭、鱼、肉、肉皮等,全加工成半成品,做汤料等,几个人要忙好了才能休息,一般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跑奔桃碗、盆、盘、匙、筷前来,准备茶水、酒水,招待人客。厨师上蒸笼蒸菜、蒸汤,先烧要烧时间长的菜,如红烧蹄膀、红绕肉、红烧鱼、荤、素什锦等,配冷菜盆,案桌头继续配菜。开席一个时辰前动手炒菜。吃米饭时,要看死者年纪,六十朝外,白喜事酒席和红喜事酒席相差无几,只是豆制品、青头菜多些,除猪肉外,牛、羊、驴,骡不能上席,酒水三巡,跑奔控制。
为什么沙朗青洪帮要控别茶馆、厨帮?现在想来让人很理解,这些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做尽坏事,心怀鬼胎,怕人报仇毒死他们……
沙朗的回教(穆斯林),和信“基督”“天主”教的,他们红白喜事的酒席,是有他们的规矩。
做吃食的师父
除办酒席的厨帮,沙朗专们为大家做吃食的手艺人还有许多:他们大多在街、镇上有一个固定的作坊,有固定的工具器具。
沙朗很早就有专门内行做黄酒、老白酒、甜酒酿、黑杜酒和做酱、酱油的叫“酒坊师父”。
用鸡、鸭、鹅,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加工咸、风、腊、糟货,做咸蛋、皮蛋、卤菜的叫“糟坊师父”。
沙朗专门有人种酒药草,开花后,采花加工成做甜酒酿、老酒的酒药,叫“药师父”。他每天早、夜二市在茶馆店里卖甜酒药、老酒药,卖自制甜酒酿,有几种大小不一的广口小陶釉笨头,买甜酒酿的客人自带容器,倒回去吃,或用同样的小笨头换回去吃,叫去街上“置甜酒酿”。他还教别人做甜酒酿的法路。
沙朗有专门的加工豆制品的豆腐坊,叫“豆腐师父”。专门有人做士腐(乳腐)出售。因将老豆腐切成小方块,沙朗人将小方块叫“士”,叫“士腐师父”。
杀猪、宰牛、杀狗、宰羊买肉的叫“肉庄师父”。冬天专门熬羊肉汤卖的,叫“汤锅师父”。
早市上做馒头、包子、烧饼、油条、油馓子、油麻花的叫“点心师父”。
专卖面条的叫“面师父”。开饭店烧菜的叫“厨师父”。替集体开伙食烧饭的叫“饭师父”。
茶店里倒茶的叫“茶博士”。过年到人家家中专门替人家发面做馒头、蒸糯米糕的人叫“馒头糕师父”。
还有挑着担子走埭穿街圈生意的做吃食的手艺人:
沙朗人家家制酱,酱熟后,有磨酱师父挑着磨子、木桶走圩窜埭代人磨酱,加工辣酱、甜密酱,叫“酱师父”。
在较大的镇上,有挑着豆腐花担子、小馄饨担子、下面担子、芝麻糊、藕粉糖稀担子,赶早、夜二市,晚上专门赶妓、赌、烟、茶四馆生意的,叫“担子师父”。
在较大的镇上,有专门为人家挑水的、又帮老虎灶送开水的,叫“桃水师父”。
有做了茶叶蛋、馅饼,麻花、馓子、鸡头、鸡脚、发牙豆、油氽花生、带一大壶酒,几只酒杯,小碟子,装在四角篮里,挽在手上,用沙布盖着,在夜深人静时,专门进妓、赌、烟馆兜生意的,叫“茶叶蛋师父”。
揑吹糖人的、卖糯米糖的、卖棉花糖的、做了秦糖(麦牙糖),挑着担子走圩窜埭换破烂的,都叫他们为“糖师父”。
其它挑担走圩窜埭圈生活的手艺人
修洋伞、补胶鞋、修锁、配钥匙、开锁,叫“小铜匠师父”。(以区别开修脚踏车行的外国铜匠)。
补铁锅子、补碗、补缸的,叫“补碗匠师父”。修、定做油布钉鞋、修竹骨油布伞,竹斗笠、蓑衣(有棕、关丝草、茅草、稻草)的叫“蓑衣匠师父”。磨剪刀、菜刀、柴刀,叫“磨刀匠师父”。
替人修散箍的木桶、木盆、木盖的园作木匠,叫“箍桶匠师父”。挑带了各种尺寸的竹篾,替人修理坏竹器傢什的“篾匠师父”。挑带工具,替人修木质家具、修木门窗、木地板的“木匠师父”。修理、整理红木家具的,叫“红木木匠师父”。挑带着洋灰、水石灰、白石灰等替人修补外砖墙、上房屋顶上筑漏的“泥瓦匠师父”。带着工具替人修凿石磨的“石匠师父”。
挑着担子走圩窜埭圈生活的还有剃头师父。挑着担子收布鞋子上帮的、收定做布鞋子的“鞋匠师父”。
“雇事人”一般都是当地农民,除了务农本业,还学得一手吹、拉、弹、唱的本事,以此挣钱补贴家用。在旧社会,“雇事人”被视为下九流,生前不为社会所看好,死后不许葬进家族的墓地里,而且收入微薄。解放后至“”前,“雇事人”虽然还活跃在陇东各地,但收入与社会地位仍然与旧社会相差无几。由于此,鲜有青年人操此业。
改革开放之后,陇东“过事”又逐渐盛行,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雇事人”不仅东山再起,重现生机,而且在人数、社会地位、性别结构、技艺水平、个人收入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每个乡镇都有好几十个“雇事人”。他们以青年人为主体,组成几个班子,有男有女,吹、拉、弹、唱、演,样样精通。“雇事人”已经发展成为陇东农村一个颇有影响、令人羡慕的职业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和尊重,在传承、弘扬民间民俗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过事”时,“雇事人”丰富多彩的演奏、演唱活动,展现了陇东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
一是吹唢呐。陇东唢呐艺术久负盛名,是陇东民俗文化“五绝”之一,吹唢呐是“过事”时的传统和主打节目,也是“雇事人”必备的技能。过红事时,“雇事人”吹奏出那种欢快、高亢、嘹亮的唢呐曲目,充分地张扬着黄土地的旷达、雄浑和陇东乡民豪迈、奔放的原始个性,把喜事渲染得格外热火朝天、喜气洋溢。而过白事时,吹奏的那种低沉、苍凉、哀婉的祭奠曲目,则强烈表现出家人对亡故亲人深切的思念、感怀和倾诉之情,使哀伤与纪念的气氛分外浓郁。
二是唱秦腔。秦腔是陇东人最喜爱的剧种,演唱秦腔也是“雇事人”的看家本领。每个“雇事班子”都有好几位精于此道的男女唱家和“打板”、拉胡琴的高手。近年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少班子开始粉墨登场,进行化妆彩唱,生旦净丑,一应俱全;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在整个“过事”过程中,“雇事人”除了要自始至终进行上述吹、拉、弹、唱之外,还必须按照“过事”的性质、程序与传统礼仪,着力完成以下几项重点仪程:一为“迎客”。凡主客莅临,主人必须出大门施礼迎接,此时,“吹手”须吹起唢呐,随主人把客人迎接到家。一般宾客到来,执事的高喊一声“看客”,“吹手”闻之唢呐声起,以示对客人的欢迎。二为“接礼”。一些红白喜事,客人送来幛、匾等礼品,“吹手”也必须吹起唢呐,配合主人到大门外接礼。三为“娶人”。结婚娶亲时,“吹手”与男方“大客”一起到女方家去接新娘,叫作“娶人”。吹手坐在敞篷首车上,穿村过镇,唢呐声不绝,直到将新人娶回,完成拜天地、入洞房等一应程序。四为“奠仪”。老人仙逝,遗体入殓之夜,有“奠仪”一俗,孝子、亲戚一一为亡人敬香烧纸。此时,“雇事班子”要在现场奏乐、演唱,至“奠仪”结束。五为送葬。老人下葬,从起棂到墓地,再到入土为安,锣鼓声碎,唢呐声咽,丝竹低回,“雇事班子”全程陪同演奏。六为“请主”与“送坟”。老人去世三周年时,要过“换服”(换去孝服)的“大事”,“换服”时,孝子到老人的坟墓去“请主”和“送坟”(意即请回和送走老人亡灵)。“雇事人”要随孝子一路往返奏乐。“雇事人”通过上述种种礼仪性演艺活动,把陇东“过事”的传统民俗、风情与礼仪,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古色古香,意蕴悠长。
“雇事人”的雇事,虽然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主、雇之间并不乏陇东人固有的古朴、敦厚、儒雅的世故人情和周到礼数。“过事”期间,“雇事人”尽职尽责,绝无半点敷衍和懈怠。事主对“雇事人”的答谢也颇为有礼和大方。过事一毕,有一项重要礼仪,叫作“端花红”(付劳务费)。事主要用盘子给“雇事人”端上用大红纸包好的“花红”,并馈赠烟酒,以表酬劳和感谢。“雇事人”亦礼让有加,多不会悉数笑纳,而要当众打开红包,抽出几张钞票,退回给主人,谓之“退礼”。为此,客、主两方常常你推我让,体现出当今商业社会难得一见的人情味,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陇东乡民世代绵延的遵礼、尚义、重情的古老民风。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不良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关于移风易俗倡新风的倡议书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两节将至,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逐步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共同提升我县文明程度,县文明委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婚俗新风、节约之风,倡导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以参加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一个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提倡生育、升学、生日、乔迁等喜事俭办,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
二、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倡导丧事简办。要弘扬孝老敬老风尚,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三、树立环保新意识,倡导文明祭奠。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大力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等方式进行。严格遵守《禁火令》,不在山头、林地、墓地进行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祭祀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
四、树立过节新风尚,倡导文明节俭过节。节假日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做到不酗酒、不赌博、不沉迷网络、不搞封建迷信。提倡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抵制“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提倡低碳文明的出行方式,城区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开车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企盼和责无旁贷的义务。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将移风易俗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管好自己、教育亲属、影响他人,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广大青年朋友要身体力行,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农村群众要自我约束,做社会新风的营建者。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建新风习习、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也祝愿广大干部群众过上文明健康愉快的元旦、春节!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范文广大干部群众:
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尚往来、宴请客人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是亲朋好友之间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近年来我县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之风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加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为反对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节俭操办,控制规模。提倡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尽量控制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 尽量减少邀请对象和范围,人的一生红白喜事宴请的次数最多不超过5次,每次宴席最多不超过20桌,既体现礼仪之风、人文之风,又彰显文明之风、节俭之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倡议在生儿育女、升学、入伍、生日庆典、乔迁新居等喜庆事宜时,自觉抵制盲从攀比、跟风宴席,做到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尽量不请客、少请客,不送礼、不收礼,用其他积极健康的庆祝方式代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自觉除陋习、树新风。
三、干部带头,做好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率先垂范,自觉反对铺张浪费,不滥发请帖,不大操大办,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要动员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积极行动起来,不大办宴席,不过量饮酒,反对奢靡浪费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习惯需要我们自觉养成,社会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文明节俭为荣、大操大办为耻,以艰苦朴素为荣、爱慕虚荣为耻,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为营造清纯简朴的社会风气,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全体干部:
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苏巷自古以来民风淳厚,重情尚礼。但近年来,这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逐渐异化变质。办喜事请客赈酒之风已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人身在其中,不堪重负,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危害。为改变这种局面,镇党委、政府、共青、妇联、工会等单位号召全镇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移风易俗办喜事,争作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我们要做到:
一、提高认识,增强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紧迫感。民谚说,“人情大于债,头顶锅来卖”,这句流行语反映了请客送礼之风盛行的情况。近年来,铺张浪费办喜事的陋习有所抬头,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已成风气。有的人因此负债累累,给家庭、给亲友、给自己都带来了难言的苦恼。我们要深刻认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重要性,以喜事新办为荣为美;我们决不为落后的舆论压力所动摇;更不被他人的“时髦”做法所诱惑,把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抵制这股歪风!做到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既体现礼仪之风、人文之风,又显现文明之风、节俭之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切实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做移风易俗的先锋。
二、作好表率,争当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带头人。全镇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办文明喜事,做文明新人。孩子满月、生日、六岁、老人过寿等小事能不办就不办,大事必须办的由镇干部赞助礼金不准招待,这样大大减轻镇干部负担,也减少了不必要浪费,大力破除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为村干部,为全镇党员,为苏巷镇群众,为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带个好头。
一大早,喜事开场,东家拿出一条烟交给支宾。支宾胳膊肘底下夹着烟,站在院子里,面对一大堆捞忙(指乡下红白喜事时过来帮忙)的年轻人开始训话:“兔崽子们都长点眼力件,干活麻溜地,听到我叫马上过来!”说完一人甩给一包烟,捞忙的小青年接过烟,连连承诺:“您就瞧好吧!”
支宾安排好捞忙的,就去接待前来贺喜的宾朋,点头,握手,往屋里请,告诉大家随礼的账房在哪。西邻的堂屋炕上,已经摆好了帐桌,写礼人和收礼人都已坐在桌前。烟、茶水、礼薄、笔,支宾都给准备妥当。随礼的人们纷纷进屋随礼,喝茶,抽烟,闲聊。
东家这院,在光彩照人的主持人精彩的主持之后,婚礼仪式结束,新亲(指新娘娘家的亲人)入席。四六八碟端上来,支宾面对新亲开始演讲:“尊敬的各位新亲贵宾,现在开席啦!大喜日子大吉利,多吃多喝别客气,时间多多别着急,好酒好菜包满意!”接着,引领新郎敬酒。锣钹鼓乐在院里吹奏得很嘹亮,热闹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这时候给新亲加菜,在预定的酒菜以外,厚待新亲加俩菜。按照规矩,新亲赏钱给N师,支宾高举着赏钱200元,扯着嗓子喊:“新亲有赏厨师,双报人民币400元!”屋里屋外都听的真真的。接着一溜烟跑到厨房,把钱交到大厨师手里,大厨师用勺子磕磕锅沿,放开嗓门朝新亲坐席的窗口喊:“谢新亲赏!”
这时候,东家喊支宾,说门口来了两个吹喇叭的,支宾从东家要了几元钱,到院子大门口,看见两个流动贺喜讨钱者正腮帮子鼓鼓的吹唢呐,便忙着把钱分给他俩,扯扯他们:“快走吧,快走吧,到别的屯转转去!”两人钱到手,立即停止吹奏,嘴里喊着:“给东家贺喜了!”转身离开。
支宾回到院子,拿了一个大茶缸子,沏了一大缸子酽红的浓茶,稍微凉凉,就咕嘟一大口。往屋里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新亲领队喝多了,就是不拉桌,眼看着日头往中天挪,老亲们挤满了院子,新亲再不撤,耽误老亲开桌。东家急的团团转,支宾看在眼里,三步两步奔到新亲那桌,满是笑脸:“老哥,要不让亲家公再给您满杯酒?”新亲领队说:“别亲家公了,就你了,咱俩划三拳,要是你赢了,结束战斗!”支宾袖子一撸:“来吧!”三轮拳,支宾赢了,领队喝了最后一杯酒,立即下地,高喊一声:“新亲喝好了,离席!”
新亲一群人纷纷离席到院子里,支宾喊人从厨房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离娘肉篮子,交到新亲领队手里。姑娘是娘身上的肉,被人娶走了,给一块肉权当补偿,这是乡下的风俗。柳条筐里大块的猪肉条子,大葱,粉丝,被大红纸一裹,特别晃眼!支宾吆喝着,新亲拎着离娘肉合影,擦擦眼泪,然后上车。
送走新亲,支宾吩咐捞忙的收拾碗筷,开始招待老亲(新郎家的亲戚)。老亲们刚开始坐席的时候,一般都是关系比较好的、熟悉的、酒量都很好的或者是一起来的坐一桌,支宾站在喜棚门口拿眼一撒摸,有好几张桌是四五个人、五六个人、七八个人,这样开桌浪费酒席。支宾知道必须拆散那几桌,保证桌桌十人。这看似简单的事,其实也并不简单,谁也不愿意被拆散坐到其他桌上。支宾近前,先拿一桌做为突破口,巧舌如簧,连哄带劝,好说歹说,整合人员,终于把每张桌十人凑满,东家暗中点头称赞,宴席得以开席。
老亲的席面要开四五轮,每轮席开席前,支宾奔跑在厨房和宴席之间,等到厨房说可以开席,支宾命人放一排二响,然后站在喜棚一端,开始吆喝:“各位老亲少友,我代表东家,感谢大家前来贺喜,东家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赵本山说了,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一片笑声中,流水席开席。开席后,这张桌子缺酒,那张桌再加个人,都喊支宾安排。东家对厨房有啥要求,也通过支宾传达。支宾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脑门子渗出了汗,依然满脸兴高采烈。流水席吃着舒服,但是大家都知道凝聚了支宾的几多操心,几多劳碌!
每轮席喝酒吃饭时间很快,因为有不少人等着坐下一轮席。但是有一桌客人,和支宾的关系好,喝酒气氛热烈,不愿意早散,就和支宾打个招呼,请求宽限时间。支宾虽然劳累,但是也有一定的权力,他吩咐捞忙的:“别的桌都撤,就这张桌不撤。”接着他到厨房和厨师商量,给那张桌加了俩菜。这张桌的朋友强拉硬拽让他坐下,敬了好几杯酒。
忙碌了大半天,支宾的嗓子喊哑了。直到下午最后一轮席,支宾才和厨师、捞忙的人员,一同坐下来吃饭。这时候东家给大家满酒,连连说:“各位受累了,为了我家的喜事办好,都受累了!”厨师拿到了老亲新亲双方赏钱,喝的很高兴。可是支宾,东家只给拎了点烟酒,支宾也是心满意足,他看重的不是钱,是圆全场面,东家满意,他也开心。
东北乡下大地活跃着很多支宾,在喜庆的舞台上,演绎一幕幕活色生香的场景,把喜事糅合得顺意而又圆满,让东家和宾客都开开心心,非是老百姓信得过,又相当聪明机灵的人,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他表示,“我今天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都是得益于我父亲,我父亲是厨行里的一个大家,他不止是在菜品上,而且在清真的礼仪上也是很有造诣的,既是厨师又是茶坊(回民礼仪主持人)。我的好记性也是遗传自父亲。”
名师出高徒
舍增泰的父亲舍崇禄不但是个厨师,也是一个茶坊,在当时很有声望,那时候只要有人家里办红白喜事,舍崇禄常常都被邀请负责安排宴席。舍崇禄常说,“拿别人家的事情要当自己家的事情办,决不能马虎。”他强烈的责任感更是影响着自己的子女。舍崇禄做了多年礼宾主持,主持丧事是要背逝者家谱的,要是把人家的辈分介绍错了或忽略了谁,在过去弄不好是要挨打的。舍崇禄办事从来都是认真得体,凭借他超群的记忆力和优秀的宴席组织能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尊称为京城“小舍辈”。过去北京办清真宴席是个行当,叫厨行,那时牛街、德胜门、王府井等干这行的一共二十几家,如今却只剩下了“厨子舍”一家了。更加可贵的是,他带领儿子们从1956年至今从来没有间断,业余传承了半个多世纪。
舍增泰的好记性也是遗传了父亲的好基因。过去露天搭建的简易大棚、数张大号圆桌、棚里客人觥筹交错、棚外厨师有条不紊…… 1971年从切肉学起,舍增泰还记得父亲拿块羊后腿,边选边切边讲解,这是哪个部位、怎么选,哪个部位适合做什么菜,这个菜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学做小吃、砌灶、配料,最后才能学炒菜。此外还要学宗教和民俗方面的知识,舍增泰光砌灶就学了四五年。砌灶包含了化学和力学的原理,如果砌不好,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塌了。“现在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宴席不存在了,所以我是幸运的,我见证了清真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是一个实践者,是我父亲给了我机会,也把这种责任交给了我。” 舍增泰感慨,“过去我们四兄弟一起接下制席的活儿,都是分工合作,有专门做压桌的,有专门供辅料的,因为长期合作配合默契,制作过程中精神集中,几乎都不需要说话。”不过随着兄弟们年岁已高,现在这样的情景似乎难以重现。
过去穆斯林葬礼办白事,从去世到下葬不能超过72个小时,但夏天天气热,一般24小时内必须完成下葬。办喜事的话,一般接下来活儿,就要提前一个礼拜去看场地,看看风向、地理位置。冬天要躲开院子的风口,夏天要躲开房檐的排水,计划应该在哪里砌灶。夏天赶上伏天特别热,有时候本家也来不及搭棚,厨师就那么晒着,通常都是上边晒着,底下烤着,脖子上放条毛巾;冬天刮着大风,手都冻裂了还要砌灶和泥,有时候倒上开水,取个铁锹的工夫土就冻上了,但是不管多累多苦,只要答应下的事情,不管严寒酷暑都得尽心给办下来,而且家还必须让本家满意,这就是诚信。
舍增泰回忆说,舍家八子五男,也只有四个兄弟学会了手艺――70多岁的老大舍源泰和老二舍恒泰、69岁的老三舍利泰和50多岁的老八舍增泰。“虽然当时我父亲舍崇禄在这个行当已经称得上非常著名,但他也认为从事这行太辛苦,只要求我们学会手艺,不要求我们进入饭馆从事饮食业。”所以过去舍家几兄弟除了偶尔做一下清真宴之外,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老大在中学教书,老二在矿冶研究院当焊工,老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技术,老八在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做行政工作。
奥运期间,作为奥运人家,舍增泰接待了美联社记者史蒂文和欧斯曼。他们吃了老舍家的菜,欧斯曼便成了这家的常客,只要到北京都会过来拜访。为了感谢老舍的盛情款待,欧斯曼还专门托人给老舍家送去了圣地麦加的彩色电光壁挂画。
对于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在大棚里办红白喜事流水宴席的场景已经十分陌生。随着城市平房大院的消失,“厨子舍”五代传承的清真宴席手艺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份珍贵的平民记忆。
精雕细琢下的真功夫
“‘厨子舍’曾以做百人以上的 清真宴席著称,没有店面,都是在办事人的家里。”舍增泰说,但如今在高楼大厦之间,连个砌灶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要是指着这门手艺生活,十分困难。这些菜点共有150多道,被誉为“舍家秘方”,从古至今,不编菜谱,不留文字,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全靠强背硬记。
清真菜品在用料上有诸多禁忌,所以即使是最常见的菜,厨子舍都会事必躬亲,从订料、备料开始,负责砌灶、制作烹饪,直至摆出几桌到几十桌不等的席面,因此这也是对厨师功夫的全面考验。根据主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季节上不同的菜,“厨子舍”光是牛肉一种材料就有多种做法,如番茄牛肉、红蒸牛肉、炖肉、孜然牛肉、酱牛肉、红煨牛肉等10多种。另外,舍家在用料、做法上都极为讲究,像许多清真餐馆常见的豌豆黄、驴打滚、山药卷、江米藕、糖卷裹等这样的小吃,在口感上也绝对不同凡响。最常见的食品豌豆黄,在这里最快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完工,要经历选豆、泡豆、煮豆、捣碎、过箩、定型、切块等至少10道工序的纯手工打造,程序缺一不可。但在慢工出细活的同时,还必须懂得充分利用时间差。
与普通的大棚宴席不同的是,由于宗教饮食习惯的禁忌,清真宴席一般吃饭的时间都很短,要求上菜快。“清真宴席不备烟酒,从落座到起座一起宴席只有25分钟左右,然后接着换下一拨儿人。”舍增泰介绍说,“清真宴要求在十几分钟里上20多道菜,厨师几乎要连续做出蒸、炖、炸、扣炒等菜品。如果同时开10桌以上时还要求菜量大,因此需要厨师准备充分且精神集中,一般的厨师是无法应对的。”这种技巧和经验都是祖辈传承下来的。
清真宴上的菜品上桌都是有讲究的,顺序依次是压桌、扣菜、汤菜和炒菜四类。最先上桌的压桌食品一般是以面点、风味小吃为主,会提前预备好,这样能为后面的菜预留下烹饪时间;接下来是扣菜,这是从笼屉里蒸出来的菜,扣到盘子里必出汤,再浇上汁上桌;然后是汤菜,汤菜是在锅里炖熟,连汤带菜上桌;最后上桌的是炒菜,一般3分钟就要出道菜,大概4至6样。清真菜有严格的规矩,厨师要深知古兰经的教义和很多禁食规定,所以做清真菜有很多的限制。“一般的饭馆20分钟上菜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清真宴席上如果出现‘亮盘’让客人等着的情况,对厨师来说就是最大的失败。”舍增泰介绍,一般清真宴会上有6个压桌、4个扣菜、4个汤菜和4个炒菜就足够了,还可以根据宴席的规模、吃的程度随时决定炒菜的多少。
传承的不只是技艺
现在,舍增泰和他的哥哥们只是业余在做,传承了半个多世纪,沿袭了清真红、白宴席的历史,实现了对文化的传承。由于父亲舍崇禄从小的教导,他们对清真宴席的制作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执着和热爱,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继而成为精神上的追求。孩子们就沿着父亲的道路走到了今天,这才有了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舍家四兄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非遗证”,正在培养“厨子舍”第六代传人……
舍增泰说,“厨子舍”的菜做法复杂,仅一道芙蓉鸡片就要做两个多小时,所以顾客很难在饭馆吃到。“再有就是学艺的艰辛。”舍增泰说,他16岁正式随父学厨艺,光学选材、刀功、砌灶就用了五六年时间,“真正能够做主厨,没有十年的时间根本不行。”
重拾“棚行”生意
1982年,一个外国男人要迎娶一个中国媳妇,这个男人非常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以一场中式传统婚礼迎娶自己的中国新娘。然而,一场正宗的中式婚礼该如何操办呢?
几经辗转,新娘家人找到了臧鸿。臧鸿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出身于“婚庆”世家,祖上一直居住在京城四九城里,七代都是经营专门操办红白喜事的帐棚房。从小,臧鸿就跟着长辈去新人家操办婚事。婚礼喜宴中的规矩讲究,臧鸿耳闻目睹,烂熟于心。
臧鸿应下请求,开始为这对新人筹备一场地道的中式传统婚礼。大红花轿,开道锣、开道旗、喜牌、羽扇、牛角灯、凤冠霞帔、红盖头、手牵红绸、龙凤帐、供桌、太师椅、香炉、天地神牌位……臧鸿开出一张长长的清单,找人四处置备齐全。
那日清早,八抬大轿、旗锣伞扇,一一亮开。吉时一到,臧鸿用洪钟般的声音喊出“吉―时―发―轿――”。八个轿夫抬起轿子、十二个锣鼓手开始奏响锣鼓,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式婚礼就拉开了序幕。
花轿娶亲、拜天地、入洞房、三朝回门……一系列繁琐但充满庄重仪式感和喜庆氛围的婚礼流程,让新郎官大开眼界,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婚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场婚礼之后,臧鸿把家族传了七代的“棚行”生意给拾了回来,来找他操办中式婚礼的人也络绎不绝。20年间,臧鸿操办的大小婚礼已有几百场,其中大半都是中式婚礼。这些具有中国情调和喜庆氛围的婚礼为臧鸿赢得了“中国民俗婚礼一代宗师”、“婚俗泰斗”等称号。
“中式传统婚礼,非常气派,为的就是讨个彩,讲的就是个面。体面可是老北京特讲究的事儿,从婚宴举办的排场就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兴衰,从婚宴的现场就可以得知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轿子有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无论是多少抬大轿,在新郎出发前都要顺成一排,停在门前,用行话讲,这叫‘亮轿’,为的是显示气派,也为告知街坊邻居。”
聊起婚俗来,已80高龄的臧鸿精神头儿特足,像一本传统婚俗的活字典,讲得头头是道。“婚礼上的作揖,一定是要右手握拳,左手搭在右手之上。如果是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则是说明家中有老人过世,在向别人报丧。在起轿娶亲前,在轿子左右射出三箭,边射箭主婚人边喊,‘一箭新娘子喜临婆家门,二箭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金玉良缘,三箭定乾坤,乾坤福寿镜,祝新郎新娘五福临门。’这就叫‘三箭定乾坤’。”
臧鸿常说,一场中式婚礼就像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可以让新人学到很多。
中国婚俗文化传播者
汤永青是臧鸿的大徒弟,其嗓音高昂嘹亮,主持婚礼现场气氛喜庆热烈,有“京城金嗓”之称,在婚庆界与臧老同样享有盛誉。
出生梨园世家的汤永青从小学评剧和京剧,嗓子好、台风好。参加工作后,他就成了单位里各种活动主持的不二人选。后来,一个同事结婚,请他做婚礼主持人。他就此与婚礼主持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从小学戏剧,汤永青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深,踏上婚礼主持之路后,他迷上了传统婚礼习俗的研究。他翻阅大量典籍,将描写婚礼的文字整理成册,然后进行分析梳理,还原了汉代婚礼、唐代婚礼、清代皇帝大婚等一系列婚礼仪式的流程和习俗。
很多影视剧在演绎古代婚礼的剧集时,都会聘请汤永青去做文化顾问,喜欢表演的汤永青常常在剧中客串一个角色,过一把戏瘾。但比起演戏来说,汤永青更迷恋做婚礼策划和主持。
这些年来,他不仅为数不清的中国新人主持了喜庆的花轿婚礼,还为很多外国人操办了凤冠霞帔、点红烛、拜天地的中式婚礼。2009年,他还应北京天人配婚庆公司的邀请,策划了一场名为“梦回大清”的主题婚礼秀,一系列经过考证的仪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清代皇帝大婚的高贵和隆重。
“解放初,人们生活水平不高,那时候不讲究穿红戴绿的大操大办,结时都穿蓝制服、列宁装。期间,很多年轻人崇拜,结婚时特流行装军装,表达对革命的一腔热情。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渗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新娘改穿婚纱了。不过有的新人一直在说自己办的是西式婚礼,可你一敬茶,这就是中式的了。”汤永青对中国婚礼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他还说中国人的婚礼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最近几年,有很多婚庆公司都推出了中式传统婚礼方案,其实,在费用上,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相差并不大。然而,大红花轿、凤冠霞帔、拜天地……体现的是中国的礼仪文化和民俗风格,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和文化传统。
2006年8月,在汤永青和宗少山等人的积极努力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婚庆文化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了。“通过一个平台把全国从事民间婚庆工作的同仁都聚集起来,一起搜集、研究中国婚俗艺术,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婚俗文化。”该组织的宗旨也正是汤永青的心愿。
而在中国婚庆界,像臧鸿和汤永青这样的传统婚俗文化传播者,有很多。
对话
《中华手工》:传统婚俗文化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汤永青:大红喜字、大红花轿、红蜡烛、红盖头……营造的是吉祥的喜庆氛围和中国式独有的浪漫情调。无论是婚礼上的新人,还是参加婚礼的来宾都会被这火热吉祥的红色点燃喜悦的情绪。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也是中式婚礼上的一个重点,拜天地、合卺酒、敬茶等情节,常让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至深。
《中华手工》:在你眼里,传统婚俗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是什么?
汤永青:在西方,婚礼重视的是“承诺”;而中国人的婚礼围绕着“敬”和“祈”,敬天、敬地、敬长辈、敬来宾以及新人间彼此互敬,这些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风尚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
在我看来,婚礼的目的就是通过庄重的仪式让新人在步入婚姻生活之前明确并肩负起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而传统婚礼形式其实能够让新人领悟得更深。
《中华手工》:你认为我们现代人该如何汲取传统婚俗的养分?
汤永青: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很多传统婚礼中的规矩不得不简化和改良。比如:按传统,结婚的轿子不能落地,一路上无论多远都靠人力抬着,然而现在婚礼只有一天的时间,所以轿子就可以简化为只抬迎亲、娶亲的场面,中间的路程可放在汽车上,这样才能保证婚礼仪式赶在午时开始。
婚俗也要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终要被淘汰。求变,改良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我把改良后的中式婚礼叫“老式新办”。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每每登高远眺,我都会想起韩磊演唱电视剧《康熙大帝》主题曲的一腔浪漫豪情。高远澄澈的蓝天下,江山绵延起伏,青山如黛,江水如练,一切都没有丝毫的改变。远方的炊烟,摇曳着温暖的召唤,家园实在难舍。纵背井离家,去国万里,终究割不断这份血脉深情。古老的四大文明历经千年,大多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华夏文明仍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众多中外学者都为之叹服。一生家国情,代代赤子心,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的内在根源或许正是在于华夏文化的血脉相承。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注重宗祠家谱文化,近年来更是兴起续写家谱的风潮。一本家谱绵延数百年,是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及风云变幻的记载,也承载着子孙后代寻根问祖的浪漫情结。无论长幼,不分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讲述着、演绎着祖宗先辈的故事,探寻着、企盼着后代子孙的福泽。家国相依,家族血脉需要延续,民族与国家的血脉亦需要传承。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华夏千年,一脉相承。创业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后来者继往开来、风雨兼程,哪一项丰功伟业离得开世世代代的辛劳付出?孔子周游列国十几载,累累若丧家之犬;秦始皇一声令下,焚书坑儒使得文脉尽断;千百年来,多少代儒生牺牺惶惶,寻寻觅觅,才终有后来的儒学盛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应由我辈肩负重任,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进。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穿着华服,守着礼仪,文质彬彬,这便是华夏儿女的气质。鲁迅先生曾说,明哲之士理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固守血脉,难免腐朽,但若完全抛弃甚至加以诋毁,又怎么称得上明智呢?称中国为“支那”,公然在议会上倒插五星红旗……不久前,香港多名年轻议员在庄严的宣誓仪式上的种种行径激起国人的公愤。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生物,家国文化便是这网络的纽结。对于家国文化的执着与栖守,才是生命的意义。侮辱自己的祖国,抹黑自己的血脉,哗众取宠,岂不悲哉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何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呢?简言之,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在原先语言、审美能力的基础上,现行的语文教育更强调思维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语文不是纯粹的工具,它还要承担起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使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岚中华文化的感情。
本期主题既有厚重的历史韵味,又有浪漫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回望中华文明的同时,又启发学生反思个体生命,在追忆中升腾起挚爱家国的赤子情怀,在展望中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
题目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仅凭文字、书籍,传统文化如何飞八寻常百姓家呢?这就有赖于仪式的世代传承,仪式是更为生活化的文化展演形态。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仪式,村寨民族有祭神礼,家庭宗族有祭祖礼,个体生命也有诞生礼、冠笄礼、婚嫁礼、丧葬礼等仪式。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颇为古老、也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血脉由此得到了更加清晰的传承。
那么,什么是仪式?原始部落猎捕并分食一头野山羊,这种行为是他们为果腹而进行的日常活动,不能称为仪式。当这群人用羊血洒地,将羊尸焚烧,将羊肉埋于地或沉于河来祭拜天地神明、四方百物,这才称得上仪式。仪式是典礼的秩序化形式,是约定俗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序列。对于群体而言,仪式一方面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强韧着民族群体的纽带。它赋予群体独特的标记,使得群体成员更容易彼此认同,从而消弭冲突、巩固关系、维持秩序,最终增进群体的凝聚力。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外同胞依然少不了新年舞狮、元宵张灯、清明祭祖、重阳登高等仪式。没有仪式的社会如同浮萍,无根无常,聚散苍茫。仪式通过不断重复的方式,逐渐强化群体认可,在不同个体生命间搭建起意义的桥梁,编织成日益牢固的血脉网络。
对于个体而言,仪式作为早期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帮助个体获取自然规律、了解社会规范,从而更为清晰地界定、确认自身在其间的位置。清明时节的返乡祭祖提醒人们缅怀先辈、光耀门楣;洞庭湖畔的牧鱼纳福告诫人们应感恩自然、敬畏神明;藏民以天葬来安身,传达舍身布施的信念;傣族用泼水来浴佛,回归清明澄澈的本心。人是感情动物,除了理性认知,仪式还能帮助个体疏导情感。红白喜事分工明确,婚礼负责开心幸福、展望未来,葬礼负责追思逝者,缅怀过去。那些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仪式,通过营造特定的熟悉情境,引导我们表达内心的喜悦与创痛,安抚我们那颤抖不安的渺小灵魂。
[关键词] 人情文化;消费种类;消费意愿;影响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35-02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重人情、讲礼节,可谓是好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无可厚非。然而,随着不良风气的弥漫,讲关系、讲面子的人情消费愈来愈严重,一些人为了充阔气或是获得利益而颠倒了人情消费的本质,甚至让人背上沉重经济负担。“婚丧嫁娶”、“小孩满月”、“金榜题名”这些存在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情消费,都是对中国人情社会的充分展现。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情消费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38%,人情文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影日趋明显。
一、人情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出现的人情文化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理念,分别表现为消费者在购物结构和购物行为等方面的价值理念,是消费者在长此以往的购物行为中所形成的一种逐渐固化的理念,是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和购物喜好的一种意识标准,换言之可以称它为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然而从小接受的育和普世价值观,国人在购物行为中也产生了不少礼数共性,比如“礼尚往来”、“人情往来”等。通过观察,“人情消费”在国人的购物生活中占比不小,是我国消费者在消费中表现出的突出现象。人情文化可以合理解释国人诸多行为表现方式,更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意愿。
人情消费是基于居民自觉情愿的基础上因其人际关系而并非个人所需的非间接给予其他人的支出,民间多用随礼或是随份子来形容。现代社会生活里,人情往来活动越来越多,人情消费可以保持和推动人和人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从维系感情、人情往来的方面来看,人情是居民从情感作为出发点、社会关系作为渠道维系关系平衡的一种行为。人情是一种相对来说脆弱的情感,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基于彼此互利和有偿交换的,也可以说和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外的方面可看出,人情并非感性产物,而是综合了利益、资源、关系等多重方面的理性计算,在遵循基础伦理道德的前提下,通过交换礼品实现人情交际的创建和维护。在我们国家,人情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具有很大的弹性变化,人情交往对象包括亲戚、好友、同学、同事等等,甚至还存在于不相干的而有利可图的社会对象中。在人际交往中,人情被奉为一种社会潜性规则,也是一项资源互换互利的有效途径。
二、人情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消费意愿的表现方式
消费意愿在某种程度上很大的影响着居民能否实施购买动机以及购买形式。消费意愿体现了购买者个体购买某特定商品的自发性计划的强烈程度,它被看做是购买者能否产生购买动机的主要衡量指标而非间接影响消费行为。消费意愿可被分为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消费总量意愿代表着购买者总消费支出意愿,是花费的所有支出的月均总和。消费种类意愿体现在购买者愿意为某类商品所付出的金额数量。消费时间意愿指的是购买者希望尽早的得到某种商品的强烈度。而消费档次意愿是购买者对购买的商品的档次(低、中、高)的渴望程度。
(二)消费意愿受到人情文化的影响程度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域的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在独立生活环境中成长的购买者受其生长环境中的习性和文化影响,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购买心态、购买行为。在偏远乡村,“红白喜事”是反映当地人情消费方式的渠道之一。研究表明,村民在红白喜事的随礼时,有他们既定要遵守的“乡土人情”,衡量其在村里的地位和势力,权衡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也结合之前的人情往来具体情况来给出礼金。经济形势的发展、生活层次的提升、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情的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不单是类别增加,人情交际的金额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人情交际的范围也不局限于往常,过去更多的是以血缘、姻缘关系为主要范围,现如今人情交际还向地缘、业缘呈发展态势。在都市中,人情消费比在乡村的同比要更多。无论是参加婚礼、祝贺孩子周岁还是恭喜考入了好学校、搬进了新家等等都会根据自身情况给对方准备一份礼金,礼金数额相对于农村自然会是高很多。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奉行礼尚往来,也就是说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还要求有相对应的回报。那么,我们先收到别人给的人情礼物或是礼金,等到相应合适的时候,再给别人等量对的甚至更多的回礼。如此偿还人情的行为在很大一方面会刺激消费的增长,人情消费已日益成为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而且支出的份额呈增多趋势,支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消费者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每个人在维系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时会权衡自身的实际收入情况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程度。笔者将着重分析研究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针对消费意愿,可剖析为以下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其中消费档次划分成低、中、高三档。在我们的研究分析里,消费种类遵照我国统计局规定的消费支出种类为依据,将消费种类归纳为13项: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种类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我们假设其最初都会产生正相关影响,即人情文化对(a)食物、(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g)医护、(h)其他消费、(i)教育培训、(j)旅游、(k)人情支出、(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意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
(三)消费意愿的测量
我们把平均月入额设置为控制变量,从表1可以看出,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总量(实际)、消费总量(计划)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此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影响,人情文化对于购买者购买高档物品有明显的关系影响,然而对消费者消费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假设只在部分程度上合理成立。把平均月收入设置为控制数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消费、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各自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154、0.155、0.150、0.141、0.177、0.154、0.017、0.197、0.180、0.178、0.094、0.060。D-W值都大于1.6而小于2,即都在2左右。这说明,这些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数值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现象。VIF值都小于1.1,其说明以下模型中各自的自变量彼此没有突出的共线性问题。由此说明,以下回归模型的假设可行,能够成为接下来解析模型中独立变量系数的统计参考值。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回归模型中,变化后的判定系数是0.004,所以,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解释能力可以忽略。所以,假设不支持。通过表2中的数据能够看出,在0.01的明显标准上,人情文化对于假设4中的(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k)人情支出等的影响通过了明显性检验,得出假设项成立;不过,人情文化对于假设中的(a)食物、(g)医护、(h)其他购买、(j)旅游、(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的影响却没法通过明显性检验。
三、居民消费意愿受人情文化的影响综述
其一,消费总量受人情文化的影响变化。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日增高,人们的观念也与时俱进的发生了很多改变。人情消费被贴上了越来越重的功利标签,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通过物质赠送的方式来表达和衡量人际关系。因而,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也不同以往,过去的婚礼、祝寿、得子等送人情礼发展到如今搬家、高就、参军、拜师、就业甚至是求医、职场打点等更多方面,在官员和商人中人情消费则更甚。以上这些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等的增多直接导致了消费总量的增多。其二,消费档次受人情文化的影响。高档物品的消费受到人情消费的影响更甚。当然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友人之间重感情等因素也是息息相关。佳节假日和一些特殊日子被认定为沟通感情、维系人脉的好时机,中国人的理念中,小一辈的为了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孝心,通常会挑选档次高、质量好的礼物作为消费对象。更多体现在职场中职员对领导的礼品选择,朋友之间关系亲密的如此人情往来,自然就会选择以质量更好甚至达到某种虚荣心,以精美的包装的高档次礼物为首选。然而人情文化对于中、低档商品的消费影响不是很大,基于以上的分析,中、低档的礼品不再作为人们人情交往的商品首选,所以没有受到正相关的影响。其三,研究显示,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可认为,在发生人情消费行为的时候,大家更多会依据送礼对象做出因人而异的挑选,最终决定更为合适的消费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贪图潮流和时髦。最后,居民消费类别受人情文化的影响。从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人情文化对衣服、保养保健类的消费意愿有着相当明显的关系。在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在很多人情交往的社交场合,穿着得体被认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礼仪的表现。为了出席特定的或是重要的社交场合,购买者会特意定制或购买服装以及做保养保健等来表现场面上的礼节和风光。另外,人情支出、通讯、娱乐受人情文化对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源于我国居民好讲究人情往来,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乔迁新居、孩子满月、生日寿辰、金榜题名等,大家都会相互送礼来表达情感,这些都是人情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生活中,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联络感情、维系人情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必须见面,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达让电话、微信、短信的运用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在如今文化产业逐步兴旺的情况下,社会风气里尤其是年轻人当中更是奉行“娱乐至上”。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不再是拘泥于吃饭喝酒聊天这些简单往常的人际交往方式,也会通过在KTV唱歌、玩桌游等娱乐方式沟通感情、加深情感交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在信息通讯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毋庸置疑,人情文化对于促进我国国民消费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丰富了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和活力化。不过凡事必有两面性,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就必然有不利的消O的影响。凡事讲究适量、适度,一旦过了合适的度,积极的人情消费就容易变成攀比消费和不正风气的消费。也有不少死要面子、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情况存在,变成了人情消费的负能量。很多家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有的因为不合理的人情消费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伤感情,让本该和睦愉快的事情变巧成拙。也有的因不当的人情消费,受贿行贿,最后落得牢狱之灾。
只要积极健康的对待人情消费,其积极作用还是大于消极影响的。人际交往、人情消费,也应该坚持“绿色健康”的概念。遵守“低碳往来”,不讲求盲目物质攀比,讲求心意,既社会风气蒸蒸日上、不浪费资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却又不失礼仪之风。这是“世风日上”,不攀比、不浮夸,社会能更多重视和关注精神的纯洁、情感的细腻、心灵的感知,让崇尚清新成为社会主流,让人情文化成为居民消费、娱乐、教育、社交中给予自己和他人希望的人文文化。
[参 考 文 献]
[1]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00(1)
[2]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2012,9(12):356-359
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后期,豫剧逐渐兴起,加之其他原因,导致曾经风靡一时的宛梆艺术逐渐衰萎,只剩下内乡县一家国有宛梆专业剧团还在艰难地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火种。为了保护这门传统戏曲艺术,国家在2006年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引起了广大专家和学者对这一传统艺术的重视。本文中笔者将对宛梆的礼俗语境、学术语境和开发语境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宛梆艺术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宛梆艺术的礼俗语境解读
宛梆艺术兴盛于清朝中叶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宛梆艺术是豫西南、鄂西北及陕南的主要流布剧种。随着历史的发展,宛梆艺术的流布范围最终局限在以南阳盆地为主的区域中,传播空间狭窄,加上其草根属性,少有文人学士对其进行加工和提升,因此宛梆艺术主要依托于南阳的礼俗传统而存在,礼俗语境是其生存本源。
南阳地区的礼俗传统主要存在于南阳地区的农村、山区等乡村地带。在这些民俗礼仪中,既有社会参与性质的传统庙会、信仰祭拜等,又有属于小众群体的红白喜事、祝寿、祭祖等民间礼俗。这些乡村礼俗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仪式组成部分和娱乐组成部分。尽管各地庙会期间通常都请戏班演社戏,民间许多祭神仪式也请戏班演出酬神戏,但其中的戏曲是独立的演出形式,和仪式表演没有直接关联。在乡村礼俗中,宛梆艺术主要参与在娱乐组成部分。当地人在礼俗仪式中乐于邀请宛梆艺人进行表演。通过当地百姓熟悉的戏曲增强礼俗仪式的隆重程度和规模。而宛梆艺术参与到这种礼俗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酬神祝祷还愿祭祖祈福等各种礼俗的名义外衣。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礼俗发生了改变,其表现形式具有了娱乐性,因而在今天宛梆艺术更多地体现出了娱民功能。
二、宛梆艺术的学术语境解读
南阳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这里既有秦文化的阳刚旷达,又有中原文化的正统平和,还有楚文化的流畅清新。其周围多山,呈盆地地形,自古相对封闭,变革元素流入较为缓慢,文化环境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性。宛梆艺术正是对这里世态风俗、信仰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认知观念等的艺术体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基于这种意义,宛梆艺术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学术探索,形成了其学术语境。
从1956年开始,在当时的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南阳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宛梆艺术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对代表性剧目进行录制,为后来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2006年宛梆艺术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后,对其研究更成为我国文化价值建设中的必要课题。研究者以学术文章、理论著作、科研项目等各种形式对宛梆艺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解析宛梆艺术的学术价值,发掘其文化价值,强调其生存价值。
三、宛梆艺术的开发语境解读
宛梆艺术的开发与利用表现在实用和实效的价值需求方面,后工业化时代中,文化已经演变成为商品化存在、工业化量产、信息化传播的形式。在此环境中,非遗文化保持自身文化品性的同时,要争取与时代语境结合。在避免现代式开发对非遗文化建设性破坏的前提下,找出其本身最为恰当可行的开发方式,从经济层面体现其价值,惟其如此,才能赋予非遗文化时代的活力。
对宛梆艺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前提下,应对其经济价值综合开发,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这种古老的地方剧种注入新活力。宛梆艺术产生于南阳地方文化中,在该地区有着较好的社会认可度,是开发其经济价值的社会基础。注重宛梆艺术与南阳特色的经济项目相结合,利用特色经济,做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代结合,是对非物质文化现代化传承的方式之一。南阳有张仲景医药文化、玉石文化,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张仲景医药节玉雕节、暨经贸洽谈会,号称两节一会。每届都会有一些文化演出活动来助兴,宛梆艺术可以借机在开幕晚会或以其他方式向与会宾客展示其艺术魅力,并在这种商贸环境中谋求其商业价值的合理实现。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旅游文化资源,做好其与地方戏曲的有机结合,如在内乡县衙的旅游景区内植入内乡宛梆艺术的实景戏曲表演,以增加文化旅游的内涵,实现宛梆艺术与旅游资源的项目合作,获取良好的经济收益。
总之,对宛梆艺术的认识和研究要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来理解,更要立足于时代,以开阔的视野来对艺术的本体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宛梆艺术的生存状态,认识宛梆艺术的构成体系,形成更成熟、完善的针对宛梆艺术的非遗保护思维。
面人是明清时期华北、西北等地农村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或老鼠节(农历正月初十)宴飨孩童的节庆美食。所谓“面人”,是以精白发醇面团捏塑出各式人物或动植物,用干果蜜脯(如红枣、赤豆、瓜干、柿饼之类)点缀装饰,蒸制而成的造型花点;大的高约一尺(通常是九寸),主要物象有虎头娃、娃头鱼、羚羊、刺猥、老鼠、蝙蝠、花卉、珍果之类。动物是五官生动,头大身短,四肢肥胖;植物是根茎叶蔓丝丝不乱,花果几可乱真,具有北方民间工艺品浑厚、朴拙的艺术特色。“面人”主要是馈赠幼辈和亲邻好友,也有人在街头巷尾售卖,烘托节日气氛。现在在华北、西北的许多旅游景区,经常有农村老大娘手挽柳篮出售面人。篮上覆盖的白布绣着“民间工艺、绿色食品”8个红字,馋得中外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少人家因此而致富。
古书中有关“面人”的记述较多。如乾隆时的《大同府志》:“七月十五日,蒸面人,为小儿献。”光绪时的《左云县志》:“中元,家家携酒脯拜祭先茔,如清明。又以麦面蒸羊形、孩提状,曰面羊、面人,互馈戚之幼辈。”蔚县农家每逢是日必蒸九寸高的面人数个,留给孩子把玩;冀中和冀南则是在老鼠节时制作面老鼠,一方面供奉鼠神,一方面让人玩吃,表现出一种奇诡的图腾信仰,展示了中华神秘食俗文化中的特异气质。
至于这些习俗的起因,扬州大学旅游烹饪系的邱庞同教授作过研究。他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教育后代,促使种族蕃衍昌盛。如《怀乐县志》载:“相传天狗下降食婴孩,民间蒸面为人,令小儿自抱,俾作替身。”又如《怀来县志》载:“市上蒸面人,与孩童分食,谓遇凶年不至相食。”此食俗定在中元节,也有道理。因为“中元节原本是为纪念死者的;纪念死者,希望亡灵能安生,亦含有希望逝去的先人能保佑生人之意。再加上保护、教育孩子的内容,正是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的。”(见《中国烹饪》1993年第8期第20页)。
有趣的是,现今的农民虽然不再为“天狗食婴孩”、“凶年相食”而担忧,但是中元节和红白喜事中食“面人”的食俗依然。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儿子做周岁,摆放着许多面人。其中有一个套在小寿星颈上、大小酷似救生圈的圆环馍,特别引人注目,它寄寓的是长命百岁的殷殷祝福。电视片《望长城》中,府谷农村的那位老奶奶腿脚不便,便执意恳请电视节目主持人将“面人”捎给她在榆林读书的孙儿、孙女,希盼他们早日能够金榜题名。
二、做面人和送面人
山西省五台山一带,民风俭朴,“麦如珍珠,非祭先供客,婚丧不用。无故而食白面,人以为不祥”(徐松龛《五台新志・风俗》,光绪九年版)。但是,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却大捏面人宴客,并互相馈赠。节前,福寿双全、模样端正、心灵手巧的妇女都是东家接、西家请,大显其能。一连几天,她们夜以继日盘坐炕上,先将白面发酵和好,用剪子、木梳、锥子等工具捏成各种物象。禽兽类的如猪、羊、兔、鱼、蛤蟆、老虎;瓜果类的如桃、梨、瓜、柿、石榴、佛手;人物多是站、卧、爬、坐的大头娃娃,一个个憨态可掬,人见人爱。成型之后以红豆、黑豆安眼点嘴,用山丹花片、玫瑰花片装饰其身。接着入笼急火猛蒸,再涂以红、黄、绿、紫(均系天然色素)诸色,便大功告成。面人制好,一部分摆放家中,供人观赏并宴请戚友;一部分赠送乡邻亲朋。送面人亦有许多讲究:晚辈送长辈的,多系梨、桃,以祝健康长寿;大人送小孩的,多系虎、鱼,以祝长命百岁;“干兄弟”、“干姐妹”之间互相赠送的,多系羊、瓜,目的是增进友情;恋人彼此表达情意的,多系鸳鸯、石榴(前者表示恩爱不离,后者表示多子多孙),每个长约二尺,重达两三斤,用红漆木盘托,相互盛装登门,暗藏求亲或允婚之意。这种面人,在五台山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保存时间颇长。它晾干后又酥又脆,既可冷食,又可泡食,还能烤食。许多人家将其作为缺奶或营养不足的孩子的补品,倍加珍视。
三、送羊节的舅甥情
三晋和冀南一带汉族农村,每年新麦上场后的五月十三日,还有一种外甥送活羊或“面羊(麦面蒸制的羊形馒头)给姥爷、姥娘、舅舅、妗子的习俗。届时舅家置备丰盛筵席,款待外甥,当地称为“送羊节”。相传这个节庆源自《宝莲灯》中孝子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当时暴怒的沉香坚决要杀掉伤害三圣母的舅父杨二郎,被贤慧的三圣母苦劝阻止,后改为二郎每年送活羊一对给沉香作为抵罪,如有遗误,便受惩罚。多少年以后,杨二郎年迈体衰,腿脚不便,三圣母不忍老哥哥再奔波,便说服沉香,让他送羊去舅家看望。舅甥相见,抱头痛哭,旧怨冰释。从此,舅家向外甥送羊就变成了外甥向舅家送羊,并形成节日,并由五月十三日延伸到七月十五日;有钱者送活羊,无钱者送“面羊”,皆取“大吉羊”之意;舅家则盛情款待,还备回礼。对其始因,《广平府志》的解释是:“(七月十五)蒸面羊馈外孙,曰‘送羊’(盖取羊羔跪乳之意,教以孝也)。”现今的山西、河北等地农村仍然秉承舅甥相互送“羊”的古风,其目的依旧是加深姻亲之间的血肉深情,演释着“人种出自姥姥家”、“诸亲眷娘舅为大”的永恒主题。
四、缤纷礼馍大看席
面人和面羊之属,在现代民俗学中都被统称为“礼馍”。广义上讲,礼馍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创制的一种工艺造型馒头,已有2,000余年的流传历史。它广泛用于民间婚寿喜庆时的馈赠,也可作为农家四时八节祈祷还愿的供品以及营养品。民俗学家认为,中国礼馍的根是女娲用黄土和清水塑造生灵万物的神话,于是祖祖辈辈中的能干女性便仿效其法,用面团揉制出飞禽走兽和花果虫鱼,再造“生灵”。这样,在纷繁万状的礼馍世界中,既有远古神话和图腾膜拜的积淀,又有民间礼仪和面点工艺的升华,还有历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人畜兴旺的美好祝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摘要: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首先应当归属于某个家庭,然后才属于某个社会组织。因此,家庭是组成任何社会最重要的单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家庭文化也存在着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家庭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本文就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中西方的家庭文化。希望通过对中西家庭文化的交融来给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某些启示。
关键词:中西家庭文化;家庭观念;家庭关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1-0000-02
引言
一个国家的家庭文化,不仅受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深刻影响,还受家庭长辈和主要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影响。来自千家万户的人们构成了我们整个社会,社会的和谐包括家庭的和谐,家庭的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家庭的思想文化建设包括家庭成员思想品德的进步、文化教养的提高,它不仅是家庭文明的象征,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一、中国的家庭观念
1 中国的家庭观念
中国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和亲情伦理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梁漱溟先生曾经说:“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特见重要,尽人皆知;与西洋人对照,尤觉显然。”“大家庭”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家族越大越好,家庭成员越多越好。从历史的角度看,这跟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人多力量才大。直到现在这种观点在农村还依然突出。例如,以前在农村大多是兄弟姐妹四、五个,有的甚至七、八个。这种观念还表现在我们常见的家谱上,家谱是主要记载本家族的历史,包括祖辈们的家庭成员,也有记载祖上重要人物的事迹等。虽然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正趋于淡薄,但毕竟还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观念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在农村人们仍然对家庭或家族成员的多少特别讲究。如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流行着相亲这一习俗,有人相亲时,当初次见面男方的基本条件符合女方的标准后,那么女方的父母就要私下对男方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摸底,也就是采用多种渠道,多是利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更多地了解男方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家族成员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女方的父母认为家庭成员多,帮手就多,遇到麻烦事情就不会被欺负或者受苦等。如果男方的家庭成员少就意味着帮手少,遇到麻烦事就会困难。假如男方的家庭成员不是很多,那么,这门亲事就很有可能告吹。从此可见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婚姻幸福。另一种表现是中国人还奉行家庭至上的原则,一切以家庭为重。传统文化将传宗接代看作为人生的重大要义。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的血缘观念特别强烈,总希望家族的香火永远不断。如果说某个家庭到了某人一代时,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断了香火,这被认为是无法容忍的,它是对祖宗的大不敬。那么往往这种现象就产生了,一些人现在无视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若所生第一胎为女孩时,他就会接着再要第二胎、第三胎等等,直到所生为男孩才肯罢休。
显然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这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贫困的家庭有多个孩子,孩子们的吃穿要花很多钱,等他们慢慢长大后还要上学更得花钱,这就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对于社会来说,这种大家庭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社会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人口的过快增长又造成了一系列的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总之,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西方的家庭观念
与我们中国人相比,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却不同,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血缘关系和亲情伦理也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强烈。中国人所谓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西方人的社会中很难出现。卢梭说:“在所有的社会中间,最古老而且唯一自然的,乃是家庭这个社会。连儿女也只是在需要父亲抚养的期间,才保持对父亲的隶属。这
种需要一终止,自然的联系就立刻消失。于是儿女解除了对父亲应有的服从,父亲解除了对子女应有的照顾,彼此同等地进入独立的状态。如果他们继续保持结合,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自愿的,家庭本身只是靠约定来维系的。”很明显西方的这种传统的观念与我们大有不同。基督教倡导人人都是平等,当然也包括父母和子女。在西方社会里,子女一到成年后,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那么,就更别说“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
在西方社会里还有一种被称作“丁克家庭”的家庭潮流,这是从“Dinky”一词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收入高且无子女的夫妇。他们重视夫妻问的生活,完全追求的是夫妻间的幸福,他们同样认为如果生下孩子会影响到夫妻间的幸福生活。有了孩子两个人要分散一部分精力和感情来照顾孩子,当然还包括花费在孩子身上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积蓄,那是很不明智的。这样我们的家谱在西方也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在西方是没有我们所谓的家谱的。
不同的文化铸就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念造就了不同社会现象。当我们对于西方社会出现的“丁克家庭”不可思议时,殊不知,西方人同样也正为我们的大家庭不可思议。不难看出,中国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充满了家庭亲情的温暖,但是,如果它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持续下去,势必会加重我们社会大船的承载量,最终不利于社会发展。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处于新时代下,我们应摒弃那种旧有的观念,赋予家庭于新的观念。
二、中西家庭关系
1 中国的家庭关系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大致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家庭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家庭成员与家庭之外的亲族之间的关系。在此列举有关家庭关系的一些称呼,它体现了我们错综交织的关系网。对长辈的称呼有:祖父(爷爷)、祖母(奶奶)、伯父(伯伯、大爷)、伯母(大娘)、叔父(叔叔)、叔母(婶婶)、姑父、姑母(姑姑)、父亲(爸爸)、母亲(妈妈)、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舅父(舅舅)、舅母(妗妗)、姨父(姨丈)、姨母(姨姨)。对平辈间的称呼有:哥哥(兄)、嫂嫂、弟弟、弟妹、姐姐、姐夫、妹妹、妹夫、表哥、表嫂、表弟、表弟妹、堂兄、堂弟。在这样的中国大家庭中,每一种称呼代表每一种伦理关系,而每一种关系有象征着一种亲情。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注重礼尚往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亲朋好友之问遇有红白喜事都有往来,往来之间需要送礼或上礼。送礼是有讲究的,如遇到红白喜事时,根据亲戚关系或辈分不同,谁应该去,谁不应该去,去时带什么东西,带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以前,人们上的礼大多是吃的或用的东西,现在大多变成了钞票。有人说,在某种程度贪污受贿就是从这方面发展起来的。当然,送礼在复杂的人情关系中,也经常失去他原有的意义,送礼也就变 了味。
依照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家庭关系的中心与核心是父母的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它家庭关系是这种关系的扩展与延伸。“君为臣之纲,父为子之纲,夫为妇之纲。”这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三纲,在我国古代还有人伦“十义”,也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古人用这十个道德规范来处理基本的人伦关系,认为在社会中只要都能做到这几种要求,就能够实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古代传统的社会中,夫妻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夫为妇之纲”,意思是妇人要听从丈夫的,这主要是由于在古代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她们要遵守“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传统的观念几乎不存在了,夫妻间的地位也越来越趋于平等,但在一些家庭中这种传统的余温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十分重要。由于我们特殊文化的影响,它被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冲淡了。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
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承担着抚养自己子女的义务,而子女也有赡养他们父母的责任。“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互相表达‘心意’的方式,就是轮流‘养’对方,亦即是哺与反哺。既然‘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为了有别于此,因此对人的‘养’遂多了一重‘慈’与‘敬’――亦即是――‘心’的因素。上一代必须怀着爱心地哺育下一代,下一代也必须用侍奉问好的方式关怀上一代的‘身体’。上一代对即使已经成年的下一代,仍然继续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常常弄一点东西给他们吃,冷暖变幻时提醒他们更衣,叫他们少抽烟饮酒、早点睡眠、保重身体等等”在子女未成家之前,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要依靠他们的父母。甚至在他们成家之后也要依靠他们的父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社会上的“啃老族”。而父母也大都会满足他们的索取。当父母年老后,作为子女也应尽孝道,赡养老人,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论语》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至今仍有很强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孝”,不只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情感。既要使父母在物质上有保障,更要使父母在情感上感受到天伦之乐。儿女对父母不能仅仅有孝行,更重要的要有孝心。
2 西方的家庭关系
同我们中国相比,在西方社会里大多是小家庭,家庭关系也不像我们的家庭关系那样复杂。在对待夫妻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上,大都是采取一种平等的观念。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夫妻之间的关系,强调夫妻间的和谐,更加注重夫妻间的幸福生活,有时后,为了夫妻之间的幸福生活他们往往以不生育孩子为代价。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丁克家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西方文化中是强调个人本位的,个人的幸福生活他们崇拜的对象。
除了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大特色。由于西方人在处理自己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上大都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有时表现出来往往是不和谐的。“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的代问关系并不是很和谐的,两代之间也不是很亲的。在六十年代以后,这种倾向就更为显著。在美国,当儿童到了十三四岁,即将转入少年期之时,亦即是他的个性即将形成的关键时刻,与父母闹
矛盾的情形就特别严重。有时甚至达到视之如寇仇的地步。到了十八至二十岁左右,下一代就多半会迁离父母的家庭,自寻个人发展的途径。在有些情形中,一旦分手就互不往来,连婚丧大事也不与闻,当然,并非所有的情形皆如此。有不少人与上一代的感情仍然是很好的,但是一般都是出自心中的真感情,而不是一种承担义务,或者在社会观众面前表演的孝道。在这类情形中,代问关系就演变为‘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友谊关系了。”有人要说西方是个冷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只适合强者的生存,在这样的社会中,性格软弱的、感情上过分依赖别人的人是很难生活下去的。在这样的社会里,父母们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独立的培养,以至于他们的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当他们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父母就会把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从而独立于社会,做儿女的也不认为父母的行为是冷酷的,相反他们也大都习惯或者喜欢这样的生活。到了独立的年龄如果他们还呆在家里靠父母养活,他们也会瞧不起自己的,认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当父母们年老后,他们也不会依靠于他们的儿女,甚至有的父母将依靠自己的儿女视为一种耻辱。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积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中国的家庭关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尽天伦之乐。在家庭成员中无论谁有困难,其他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渡过难关。但这对个人的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年轻人这会使他们养成一种过分依赖的习惯。西方的家庭关系给人以冷漠之感,但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建设包括家庭文化建设。我们在家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借鉴西方的家庭文化,吸取西方家庭文化的精华来为我们的家庭文化注入营养,新时期下,我们应从思想上赋予家庭文化于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7).
[2]孟子.离娄上厦门大学出版.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宋均撰礼纬含文嘉清同治13年(1874).
[5]礼记.礼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孙隆基(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2006,(94).
关键词:纳西族;丧葬文化;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41-02
一、葬礼的大概情况
案例一:旦前村和尚勋老人葬礼(火葬)
调查时间:2010.7.20―2010.7.21
地点:旦前村
调查方式:观察、参与、访谈
葬礼大概程序:
1.压寿:丧主家偏房火塘边,同族中年逾60岁的老人轮流坐在哪里。
2.杀鬼迎客:灵棚前两位东巴进行的一种仪式,每有亲戚到来分别从两边操着长竹柄铁铲样的工具,念着杀鬼并做着杀的动作,以杀死跟随亲戚们的到来而来的恶鬼。女亲戚临近祭桌哭并到灵前下跪;男亲戚作揖,得到孝布缠头后离开。整个过程,孝子们要在旁边答礼。
3.跳唱“喂蒙达”:正式葬礼前一天20:00时许开始跳唱,内容大概含三部分:劝子孙节哀,诉说照顾病人及治丧的一些情况,引领死者的灵魂与祖先团聚并和睦相处。
4.给安慰钱:出殡当天,亲戚相互给钱,以示失去了亲人后的彼此关心。
5.敬乡里:出殡当天村里人很受重视,席间、起灵前、墓地孝子们要轮流敬烟。
6.葬前预备程序:(1)逝者儿子手持引魂幡带路、一长者端祭品、两个杀鬼东巴护送、村人跟随直奔火葬场,先祭山神,再到火葬点砍和摆放木柴;逝者的儿子放火葬用的第一块木柴,再是负责火葬的人、村里人;村中每一户都要带来一根火葬用的木头。(2)下午三时许,由人领唱大家围着火塘跳唱“窝热热”。
7.葬礼:下午四时许,主持人示意停止跳唱,准备起灵,村里的男人们一手握着棺板一手拿着主人敬上的烟,在领唱者的带领下,唱着极高亢、粗犷的调子;在村边,孝男孝女跪成一溜,棺木从他们头顶抬过(做三次),称为“过桥”;到达坟地,给抬棺者逐个敬烟、敬酒;家族长辈领着死者的儿子祭山神,尔后由死者的儿子点燃火葬柴木;将死者彻底火化,并用完所有的柴薪。火葬后骨灰留在原地。据说有两个家族(关系密切,初为一个家族)的逝者在此火葬场火化。
据和尚勋①老人讲,在纳西族听到牛角声,就意味着有人去世,宗族人一起聚集到去世者的家中,按照从亲到疏的原则先后戴孝布,并开始守灵。口含②是非常重要的,未能及时放口含:逝者不能顺利返回祖先居住地和祖先团聚;对逝者的后代不利。
案例二:满下村和国模老人葬礼(土葬)
调查时间:2010.7.24
地点:满下村
调查方式:参与、观察、访谈
葬礼大概程序:
1.挖墓。挖前祭祖。该家族的墓地共分三层,从最上层右边起,葬者辈分依次越来越低,同一辈的人埋葬在同一层。祭奠的程序是:祭奠者在每个坟头前铺上松针,点燃三炷香,依次摆放豆腐、鱼、蛋、米饭、肉、汤、茶、酒,并告诉先前逝去的人有一个同伴要来了请他们和睦相处;现在献上祭品,请好好享用,保佑子孙后代平安等吉利话。
挖墓。祭祀结束后挖墓。该族人中每一家来一人挖墓,挖第一撅头没有特别的讲究。在墓坑内旁边的中心挖了一个放千年灯、万年油的小洞,又在墓地底正中间挖了一个放千年水的小洞,墓挖好后,一位老人用一种叫做七刺果的灌木枝扫了一下墓坑。
2.葬前准备程序。祭饭:大儿子捧三根香、跟在一个端着瓦片的老人后先酒三次、茶三次、饭三次、汤三次,再祭摆在灵前的其他供品;各执事组派人一手拿一根香,另一手端所祭的饭,在灵前背对灵,饭越过肩头倒出。
敬乡里:起灵前,孝子、孝孙依次向来抬棺梓的每一个村里人敬烟。
3.葬礼。棺梓抬至墓地,孝子、孝孙依次给下葬的乡里敬烟、敬酒。棺梓入土过程中,长子把衣服上所背的土边绕墓坑边撒绕行一圈,意思是这是最后一次向死者告别;孝子孝孙还要向村里人磕头,并说:“您们辛苦了!感谢!” 村里人说:“平安”。棺梓入土完备后,告诉逝去的人他们的房子盖好了后离开。
二、葬礼中的和谐精神
(一)和谐精神:民族认同层面
关于葬礼中的民族认同,大概体现在以下葬礼礼仪中:
“喂蒙达”与“窝热热”。出殡前一晚,人们要围着临时搭起的火塘跳唱一种叫做“喂蒙达”的舞蹈,由东巴或老艺人领唱,其歌词包括了引领死者的灵魂与祖先团聚并和睦相处的内容。参与葬礼前,有人介绍要“跳舞唱歌”时是自豪、欢乐的神态,笔者参与和尚勋老人葬礼的“喂蒙达”,每一句都能听见“喂蒙达”三字,寓单调中显古朴;歌声如哭,带着些许豪气、粗犷,很洪亮,显示了集体的力量。
告别歌:东巴传人满中村的和万里老人演唱,和继全同学(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纳西族)翻译,歌词如下:
“舒”氏族的女人你啊,
要回到舒氏族的居住地。
您的三代男祖,四代女祖,都会来迎接您,您的父亲,母亲回来接迎您。
您的前面有三条路,
上面一条是鹿和山
驴走的,您别走那条路;
下面一条是箐鸡和雉鸡走的,
您别走那条,您要走中间那条。
您要踩木木折,
踩石石碎地前去。
您的父系、母系、亲戚,儿女、侄儿,侄女,孙儿孙女都送您。
您一定要回到三代男祖、四代女祖那里。
口含:前文已叙,不再赘述。
(二)和谐精神:社区稳定层面
笔者参加的两个丧葬仪式中,这个层次的精神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每家出一根木柴(火葬)和族中每家去一男子挖墓(土葬)。在旦前村和尚勋老人的火葬仪式中,笔者看见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肩扛木柴到达火葬场:村中每一户都要出一根木柴,因为木头多,即使天下雨,死体也一定会烧尽。在和国模老人的土葬仪式中,于出殡当天早上才开始挖墓,家族中每一家主动去一名男子帮忙挖墓,整个过程中,挖墓、伐木(两小截放在墓上的两边,一大截放在此层和下一层墓地的隔边上)、背石头(墓冢的地面部分要用石头垒成方型)同时进行,大家齐心协力,下葬前的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村人在葬礼中得到特别的礼遇。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的村子这一点都是相同的。治丧期间,孝子、孝孙排队轮流向扶梓者敬烟至少有三次:席间、起灵前、抬至墓地后(在墓地不仅敬烟,还有酒)。丧葬后的第二天,孝子孝孙要向执事人、村里人一一拜谢。和国模老人的葬礼上,起灵前敬烟时一位村民的情况:最初接到烟别在耳后,很快拿在手里,眨眼之间手里拿不下了,只好又拿出一个空烟盒装,瞬间空烟盒也装不下了;棺梓入土后,孝子孝孙还要向村里人磕头,并说:“您们辛苦了!感谢!”村里人说:“平安”。
族人同在一个火葬场或同一块墓地。旦前村和尚勋老人火葬的火葬场,和继武同志告诉笔者,同一宗族的人都要在这里火葬,先人们骨血融在一起,彼此不分,每逢祭祖,大家聚在一起,祭奠共同的先人。
(三)和谐精神:人际关系层面
亲戚互相给“安慰钱”。两个葬礼中,笔者都看见人们相互给“安慰钱”的情况,你死了叔叔,她死了舅舅,大家互相给些小钱,再聊一聊,互相安慰,这对和谐人际关系有一定帮助。
纳西族人的人际关系网大。 纳西族人的亲戚队伍非常庞大,例如表亲的表亲;嫁出去侄女的本家的家姑、叔、伯等都是应该参加红白事的亲戚,总之,只要沾一点亲都应该参加红白喜事的。以满中村和秀花老人葬礼为例,和秀花老人是满中村人,本人又嫁到满中村,夫家情况:有两个女儿,一个早丧,一个嫁到小南溪村;有两个侄子,一个未成家,另一个有一个姑娘一个儿子,姑娘嫁到满上,儿子的媳妇是满上的姑娘。娘家有三兄弟,大兄弟有两个女儿,一个嫁满下,一个嫁小南溪;两个男孩,一个尚小,一个上门到大杨镇。二兄弟两个女儿,一个嫁满下,一个嫁小南溪。三兄弟尚小。由这些情况可知,和秀花老人葬礼的亲戚在纳西族中不应该算是特别多的。和秀花老人葬礼各村“人情”①~②的家数:小南溪18户,文平11户,拉市3户,白华1户,高龙17户,鲁旬1户,放牛坪8户,满上村31户,满下村37户,太安8户,天红19户,金龙村40户,五竹比1户,长水1户,鹿子村52户,旦都(旦前旦后两村)46户,行木龙村16户,吉子16户,本里课1户,高美1户,文华1户,东界词1户,汝南7户,自汉昌2户,大杨镇7户,不知名村12户,满中村27户,吾独1户,六子9户。参加何秀花老人葬礼的村庄共有29个(含一个村未具村名),共有户数395户,其中南溪村共有244户。又据南溪村前村主任和继满讲,南溪村八个村民小组户数分别为满中村36户,满下村56户,满上村38户,旦都95户(旦前56户,旦后39户),鹿子66户,文屏26户,金龙56户,合计共有373户。南溪村参加和秀花老人葬礼的户数占总户数的65.42%;参加何秀花老人葬礼的共有户数395户,而整个南溪村仅有373户。南溪村人际关系之和谐,纳西族人人际关系网之大,可见一斑。[责任编辑 王晓燕]
①满中村村民,云南大学纳西族研究基地工作人员,兼做南溪村的村志工作。
②把银(男九个,女七个)、米、茶放在即将咽气者的舌头下。
收稿日期:2014-03-08
作者简介:李会娥(1976-),女,陕西蓝田人,中级,博士,从事旅游人类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遗产管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