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校教育论文

家校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08 03:4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校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校教育论文

第1篇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体现作者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对学术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品德,所以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非常有必要的,关注学术参考网,随时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3]崔相录.素质教育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玉华.大学生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J].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7.

[5]龚珊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观念之辨[J].基础教育研究,2006,(1).

[6]刘海.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7]于静.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8,(8)

[8]成亚梦.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8(1O)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管理[J].吉林教育.2015(22)

[2]王雷.浅析小学素质教育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3]潘旭,张勇.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

[4]张方明,陈蕾.金融危机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5-27.

[5]段丽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融合[J].安顺学院学报,2014,(3):73-74.

[6]林丽萍.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7-68.

第2篇

2008年11月15日,来自国际国内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共二百四十多人齐聚福州大学,参加“第四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暨2008英特尔杯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颁奖大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和福州大学的领导莅临指导,《计算机教育》杂志社奚春雁主编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到会的嘉宾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计算机教育》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未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全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吴敏生教授;《计算机教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周立柱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主任蒋宗礼教授;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袁开榜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软件学院院长傅育熙教授;台湾铭传大学资讯学院贾丛林院长、杨健贵学务长和国际学院王立天主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倪明选教授;《计算机教育》杂志总编焦金生教授。

另外到会的《计算机教育》杂志编委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马殿富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何炎祥教授;国家级名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系陈明教授。

开幕式上,李未院士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计算机教育》杂志出色的组织工作和福州大学细致的准备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本次论文获奖者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真诚的祝贺!在接下来的热情致辞中,李未院士详细解读了党的“十七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深刻内涵,指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在计算机教育领域引发的强烈震撼和深远变革,对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做了纲领性和前瞻性的预测。李未院士高瞻远瞩的精辟论述举起了计算机教育界的一面鲜明旗帜,引发了台上台下各位老师和同仁的强烈共鸣,引领着各位教育工作者坚定和执著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福州大学校长吴敏生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福州大学建校50周年来为福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所做的杰出贡献,肯定了计算机教育论坛的举办对福州大学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对计算机教育的促进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带来的巨大福音。

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袁开榜理事长在致辞中重点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机遇下计算机教育所必须经历的改革创新发展阶段,号召大家深入探讨计算机教育。他倡议:让我们中国计算机教育的航空母舰永远航行在世界计算机教育的前列!

《计算机教育》杂志焦金生总编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论文的评比过程,并宣布获奖名单。本次论文大赛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5篇、优秀奖36篇。在隆重的颁奖典礼上,主席台的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奖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他们能够踊跃参加《计算机教育》杂志组织的每年一次的论文评比活动,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我国计算机教育迈上新的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张铭老师代表所有获奖作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开幕式后,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正式拉开帷幕。李未院士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验证》、上海交通大学傅育熙教授的《构筑校企合作体系,全方位促进工程教育的实践》、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的《我爱教书,乐自讲堂来》、天津师范大学王立柱教授的《十年课程改革有感》、北京工业大学蒋宗礼教授的《瞄准定位,科学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殿富教授的《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香港科技大学倪明选教授的《香港科技大学的人才观》、台湾铭传大学贾丛林教授的《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与经验》、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的《IT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大学何钦铭教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改革实践》、北京大学张铭教授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课程改革思路》主题报告陆续展开。每位专家聚多年研究之精华,集毕生经验之大成,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独特新颖、热情洋溢的专业演讲大会,论坛迭起,反响热烈。

在第二天的分会场上,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分别在“专业组”、“基础组”和“职教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青海大学黄维通教授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关俊良教授分别担任各分会场主持人。

苏州大学徐云龙教授、复旦大学高峰教授、黑龙江工程学院孔宪君教授、四川大学陈杰华教授、台湾铭传大学王立天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David M. Arnow教授、北京大学张铭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周艳明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常理民教授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关俊良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引发大家的思考。因为报告都很精彩,很多老师在三个分会场之间“紧张地转换”,希望能够多听几个报告,接触更多更新的思想,开阔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组王立天教授的《上一门不用教科书的课――运用5段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和David M. Arnow教授的《CodeLab and Teaching――The Craft of Programming》分会场报告视角独特,贴近教学,引发了与会代表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提出问题,希望现场得到两位老师的解答,为自己的课程内容或课题指点迷津。王立天教授应老师们的强烈要求,在主题报告后又做了《通识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小报告,演讲结束后还被很多老师簇拥在中央,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育问题。David M. Arnow教授的演讲刚刚结束,就被几个教师请到会场外,共同交流中西方教学的异同及计算机程序教学的体会,并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便于继续合作,交谈十分融洽。分会场讨论一直持续到中午仍在继续,大有意犹未尽之势。

很多老师纷纷反映,“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加强了计算机教育界的交流和合作,拓展了计算机界与社会、企业和各方人士沟通的渠道,表彰、激励、鼓舞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赢得了良好的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计算机教育》自创刊之日起,一直秉承为行业“提供交流平台,挖掘新思想,发现新人才”的专业期刊宗旨。“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和优秀论文评比大赛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辐射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计算机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届论坛的召开恰逢《计算计教育》创刊5周年,《计算机教育》杂志的影响因子已经突破了1.0大关,跃居同类48份期刊第3名(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汇聚了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美国高校的教育精英,可谓盛会规模空前,惊喜接踵而至!

第3篇

1.行政会。8月23日下午、24日上午。

2.全体教师会。8月28日。

3.教职工大会。8月29日。

4.学生报到。8月31日。审核住宿学生情况。

5.完成学校计划的制订工作。(8月23日)

6.行政会:周二下午3:00。总结开学工作,查找问题。

7.全体教师会:周三下午3:20。

8.教师节活动准备。

9.完成xx年秋季苏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

德育工作:

1.开学典礼,9月1日上午10:00——10:30。

2.教师导护值日安排。(8月31日前)

3.完成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9月2日)

4.班主任完成班级工作的制定工作。(周五前)

5.加强学生常规教育。

6.召开家长会。(9月4日,下午3:20开始)

7.班主任进行板报更新。(9月3日下午放学后进行检查评比)

8.做好家校路路通资料统计更改工作。

教学工作:

1.教师课务安排。(8月25日前)

2.完成教导处工作计划的制定。(9月2日前)

3.组织教师制定各学科计划。(9月2日下班前上传于ftp上教导处下面的“教学计划”文件夹内。)

4.进行备课检查。(9月2日下班前将两周备课上传于ftp上教导处下面的“备课”文件夹内。)

5.做好学生教材的选用工作。

6.教研究活动:周三放学后磨好课活动。

7.太仓市xx-xx学年教师市级公开课申报。

8.完成xx-xx学年太仓市中小学任课教师一览表的填写上报工作。

9.“我与经典有约”征文上交。

科研工作:

1.教学片段案例评比与上交。(8月31日)

2.上交研修手册检查。(9月4日)

3.上交“师陶杯”参赛论文。(9月4日下班前将论文上传于ftp上教科室下

面的“师陶杯论文”文件夹内。)

4.完成教科室工作计划。(9月3日)

5.创建资料的完善。

6.做好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评选参赛工作和《苏州特教研究》第

28期征稿工作。

总务后勤工作:

1.制订总务处工作计划。(8月26日)

2.制订和完善宿管员、厨师、保洁员工作职责及考核要求。

3.宿管员招聘和培训。

4.后勤人员会议。(8月31日)

5.做好学生住宿安排,相关住宿物品的发放。

6.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7.做好开学物品的添置和发放工作。

8.完成免费教育统计工作。

人事工作:

1.做好xx—xx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收集工作。

2.做好聘用合同书的签定工作。(8月28日)

3.核对、修改教职工花名册。

第4篇

一、论文的格式要求

1.论文用A4纸打印;

2.论文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一般中文标题在二十字以内;

4.副标题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5.论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正文均统一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大段落标题加粗;

6.页码统一打在右下角,格式为“第×页共×页”;

7.全文行间距为1倍行距

8.序号编排如下:

一、(前空二格)――――――――――――此标题栏请加粗

(一)(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二、内容摘要、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选用3-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身要求用[关键词][内容摘要](综括号、四号、宋体、加粗)。

三、正文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字要求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15年不能写成15年。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其他部分统一使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参考文献”本身要求用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五、致谢

致谢

两字本身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

范文赏析:

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037

在小学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心理教师以及相关设施的配备不全,加之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完整,因此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仅依靠专职教师或者为数不多的几节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应当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挖教学资源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内容来看,课程内容中可深挖和利用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准确把握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生活等社科类学科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显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仅从课程内容以及题材中即可挖掘很多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北师版《镜子里的我》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懂得如何悦纳自己,引导他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学过程为:(1)课程导入。教师向学生说:“大家都是好学生,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新朋友,但是它的心情并不好,大家一定要帮助它。”(2)学文明理。采用播放录音的方式,给学生将课本上的故事和内容,然后让学生对小黄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教师做好录音工作。(3)总结课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正确找到个人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贴在床头上,每天都要看看个人的长处以增加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虽然内容上没有明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演算等教学实践,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细致严谨以及科学认真的态度。再如,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倾听和领悟音乐过程中,既要调节学生的生理,又要改善学生的情绪,无形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倾听。这既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又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体现。实践中,我们应当深挖教材内容,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時,我们还要加强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二、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内外渗透

挖掘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后,若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内外渗透是关键。

(一)教学内部渗透

1.目标渗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级,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借鉴和根据各级目标要求,并将各学科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合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情感态度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快乐的人。上述三级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

2.方法渗透。各学科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渗透,属于“内部渗透”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谈话法、讲授法以及演示实验法和讨论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常规方式外,还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移情以及做游戏等方法。在组织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分享和感受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这有利于他们更好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二)教学外部渗透

1.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特点,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客观公正,多利用一些肯定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课后会主动整理运动器材。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做文章”,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2.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渗透。除教学评价方法外,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是非常好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在教学课堂管理过程中,可采用民主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倾听学生的内心,采用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愉悦的情绪,以此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需自然渗透,切忌强硬渗透,而且,还要注意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应当张弛有度。心理健康教育,切忌喧宾夺主,讲究循序渐进。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科研 科研能力 职业教师 教育教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的角色较之以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成为研究者”正是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种回应。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均已表明,教师致力于教育研究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职业教育科研则是指职业教育工作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要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应是全面、综合、创新型的,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必须要有从事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跟上改革发展形势,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提高科研素养。

本人经过接触和学习,对职业教育科研有了一定的感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研究,促使人们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提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使和提高教育效益与教育质量。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素质。如何提升职业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自觉养成这一行为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职业教育研究的参与,提高职业教育研究的意识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调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参加教改立项研究活动,以高水平、有影响、有经验的教师为导师,跟随听课,虚心求教,并把自己的学习,成功与困惑及时汇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刚开始接触立项,满头雾水不知东,感觉职业教育研究对于老师来说是不着边际的事,费时间、费精力,让教师搞科研,成为科研工作者,太不靠谱了。我在2009年参加了校商贸科的教改立项《以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主持项目的科主任简单扼要地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教育研究,教改立项方面的内容。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参与到课题申报、设计、实施过程。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大家的科学创造性,把教改立项工作做好,获2009年广西区教育厅二级立项。立项促教师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研究方案,做出准确判断。教师有意识的参加讲课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撰写教改论文、教学设计,参加课件比赛,及时发现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参加培训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升职业教育研究能力

参加培训,与外界联系。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形势。2011年7月,我参加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班”的培训学习,认识到教育研究不是高深莫测的神秘领域,是有法可循的。教师开展教育研究需要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及执着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本次“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班”学习,使我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教学需要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之处,之后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理论性是教育科研深度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多读教育理论的著作,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教育专家对教育的论述等,去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和研究。

2012年5月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教学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一些优秀教师,与他们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理念。网上研修,不仅给予了教师知识发展的便利,也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发展的需求。教师更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去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原动力。要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努力去接收各方面的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凭借优良的素质和很强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要勤学善教,创新进取,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不断地反思与积累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化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才能为人师表,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和享受到教育者的快乐!

三、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是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体会到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多读书:勤动笔、多思考、勤实践。打破传统模式,开创更好更快更新的教育天地,使教育回归本真。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可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研究具有获得快乐的精神体验,使教学实践充满激情又理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消除职业倦怠感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也就没有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指向是:立足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育科研的目的与功能正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征与本质,以利于我们科学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极富创造性和学术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实践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去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教育科研是相通的,之间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科研课题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参与教育课题研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扎实研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一样,只要我们投入最大的热情,付出刻苦的努力,我们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要真正确立符合学校实际,对自己和学生发展有利的课题,并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总结,勤交流,挤时间读教育理论文章,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育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坚持经常写教学后记,写教育论文写作,坚持经常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有益启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论文写作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然选择。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质量;认识;管理;文档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80-0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将学习、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过程,是对英语专业学生4年所学英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于学校来说,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可以说,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1、就业的冲击。目前人才交流市场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冲击最大。而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在第7学期就开始找上作,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主要精力开始偏离,学习成绩下降。第8学期一开学应是本科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大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因此求职择业对学生在校学习和人才培养的冲击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规章制度不健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无要求更无检查;缺乏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机制。3、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教师从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到毕业论文写作结束,其精力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英语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已经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其他时间还要用于科学研究和自我充实。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使部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较少、精力不够。4、学生重视不够。由于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考虑毕业论得如何,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忙于择业又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因而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毕业论文成绩无关紧要,应付了事,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而成,论文质量可想可知。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1、提高认识。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要通过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教育,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毕业论文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研与工程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2、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各类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针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先后完善了《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进程安排》、《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制定了《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及相关规定》。3、在教师方面,选拔对工作高度负责、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指导教师,并对指导工作有具体、规范的要求。《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及相关规定》对选题、指导、定期检查、评分、答辩、总结等各环都明确的规定。要求论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严格按照《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检查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评价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中的评分要素,逐项逐条地对学生的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在对论文质量和答辩过程中,对学生论文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衡量后,给出论文答辩成绩。4、毕业论文后期文档应该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毕业论文的后期文档管理工作,建议由专人负责制。包括收集答辩过程中的一手资料,按照答辩名单和顺序,收缴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并按年级和班级归类成论文设计集,并要附有编号和目录、页码,刻成光盘长期保管。对于被评为优秀的论文,可汇编优秀论文集,起示范作用。并将这些资料和往届毕业论文分类保存,以便后面的复查和借阅。

结论:总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整个英语本科教学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环节,与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密不可分,它使学生通过在整个大学本科教育期间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训练,从而获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技能和素质。它需要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知识积累和言语技能训练,需要指导教师的资深引导,也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因此,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论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密不可分的。院系应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有效实施教学管理的改革,确保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家新.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43-44.

第7篇

首要工作与业绩:

1、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纲要。搞好本质教育,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平常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精心预备好地舆课件,备好每一节课。课上认真组织教育,从学生的实践动身,不断改良教育办法,坚持常识联络实践,采用多种教育办法,激起学生自力考虑和创新思想,在培育学生获取常识、使用才能以及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才能上下功夫。教育手段上增强直观教育,可以纯熟的运用录像、投影、电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育,加强了学生学习兴致、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课下积极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耐性的教育协助他们,使学生喜好本人所教的学科,每年本人所教班级学生测验成果均处于油田范围中上等程度。本年年七年级地舆测验油田第二名,年与年我校八年级参与天津市地舆会考,地舆成果首屈一指。悉数达标,其中年八年级的学生地舆会考绩绩90%为优异与优越的最好成果,提高了我校的地舆教育程度。

2、开展本质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全国地舆科技大赛

自己积极的组织本校的学生参与年—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舆科地舆科技大赛,竞赛继续两个月的时间,自己认真组织,细心指导,我校师生积极参加。活动获得学校指导大力支持,在此次竞赛中我校成果优异!经由自己的努力

我校被授予全国地舆科技大赛优异组织奖;全国地舆科技示范基地的称号,并授予牌匾为我校争得了声誉。自己也在全国地舆科技大赛荣获全国优异指导教员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异科技指导员的称号!

我校中小学生近150人报名参赛,其中15人在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舆科技大赛中取得一、二、三、等奖

3、积极参加各项教育研讨活动与竞赛。不断提高教育程度,

平常自己积极参与教育基本功与教育公开课的竞赛,积极撰写教育论文。结合地舆教材内容,常常制造地舆教育课件并运用与教室教育,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年我撰写的《浅谈初中地舆教育精神的培育》论文,取得区海滨和研讨教法教育中心年“教育创新”论文区级三等奖并取得区级效果认定奖。

1998年12月由自己设计制造的录象教材数学《圆锥曲线界说》取得市市教育局颁布的三等奖。

2000--2001年,取得校级教研公开课评选二等奖。

2005年,取得教育中心教员公开课竞赛二等奖。

2005年,我撰写的论文《在地舆教育中培育学生创新思想》取得国家级一等奖。

2006年,取得教育中心初中教员基本功大赛地舆学科三等奖。

在我兼任电教员工作时期在1999年12月,我校在油田获得了《应用现代教育技能优化教室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

1999年和2000年延续两年,我取得了《教育处关于应用现代教育技能优化教室教育》的先进个人称号。

4、自觉完成指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兼任电教员其间还为学校作了很多的其它有益的工作,如每年共同学校的团队活动、学校的活动会、艺术节的文艺上演,学生会操等大型活动,自动做好播送设备的装置和录像、摄像等工作。多年来,先后为学校任务维修了各类教育、电教电路等无数设备。为学校节省了很多的教育经费。

第8篇

那么,创新教育到底做得如何呢?冷眼观察,我们并不乐观。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高考是分水岭,这是中国的教育的基本特点。虽然近年来,大学迅速扩招。上大学已不再是难事,一考定终生的就业体系也已不复存在,但是,高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巨大的魔力。现在,高考仍然是分水岭,只是它分流的不再是“干部”和“群众”,而是“一本”和“二本”,是“名牌”和“普通”。

要上名牌大学,就得上名牌高中,要上名牌高中就得上名牌初中,依此类推,瞄准高考的教育已提前到了娘胎,人生的马拉松从孕期就开始了冲刺。

由于高考题量越来越大,知识面越来越宽,考生答卷时根本来不及思考,中学教育为了应对这个指挥棒,不得不走题海战术,通过增时补课的方式,三年的课程用两年时间完成,接下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和模拟考试。高考前训练的目标是机械反应和死记硬背,学生要练到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的水平,不能思考,更不能推演,因为高考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时间。由于高考题中的超纲题目,导致了高考前的教学中必须补充大量的超纲内容。这样,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却被压缩,双重的挤压,除了囫囵吞枣,学生别无选择,这使大量学生的课业做成了“夹生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没完没了的疲劳战。长期严重的睡眠不足。这就是高中学生的常态,

高中生为了高考而战,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们状态又如何呢?初中生要为考个好高中而奋斗,小学生要为考个好初中而奋斗。孩子们除了在校的学习,还必须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为了全面的“素质”,为了在高考中能加个“特长”分,更要参加各种课外班。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就是中国孩子的基本状态。玩,对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已成为奢望;累,已成为中国孩子们的常态。

事实上,在整个教育环境唯笔试成绩论的大势下。教师个体搞创新教育,是很难的。靠个别有真知灼见的老师搞创新教育,也难以有实在的成效。因为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教育的创新,所以说,只要应试教育的现状得不到真正的革命,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中小学教育为了高考分数而战,那么,没有了统考压力的大学,创新教育又搞得怎样呢?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对于知识和技术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当时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等等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教材中没有,教师也不讲。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对这些重要内容也不了解。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死知识,没有了解到这些知识和技术所体现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所产生的闪光的思想,更没有领会到科学伟人们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创新意识,

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很多大学老师,特别是基础课老师,几十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多年使用同一部教材。大学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各门课程考试的题目稳定性极高。每年的试卷只是在前一年基础上稍作改动。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大学老师也习惯于“教书匠”的工作和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创新的能力与动力都严重缺乏,创新教育也就不可能在大学常规教学中体现出来。

近年来,有些大学设置了《创新学》类的选修课,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置了“创新”学分,也有几部关于创新的书如《创新学》、《创新学教程》等教材出版,但大学中的创新教育并未真正“热”起来,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是被动的,就像高考中的物理“实验”题目仍用笔答一样,大学中的创新学分往往也是用笔回答问题来完成的。就像很多教师只是在面临职称或考核问题时才制造论文一样,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也是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创新”,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三、对创新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浏览创新教育方面的论文,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完成的创新教育论文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数量不同,中小学教师写的论文远多于大学教师。其次,论文角度不同,中小学老师写的创新教育论文,基本上都把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而大学教师中只有少数人把创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这些人成为创新学专家,而其余大部分人却与创新教育无关。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体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论文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都具有超重的地位。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以教学研究为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内容,在考核制度特别是职称的压力下,中小学教师很自然地会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这样的口号引入自己的教学,形成这样的论文也就成为自然。而我国大学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教学研究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中小学,大学要求的论文要有“大学的水平”,偏重于“学术”,要“科研”成果,大学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的人不多,写教学论文的更少,要研究创新教育,也必须把它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成果要么叫“创新学”要么叫“创新论”,似乎只有达到“学”和“论”的水平,才算达到了“大学的水平”。

任何能形成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都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前引力和后推力。前引力的基本特征是“引领”,就像羊群需要领头羊一样,人群也需要领头人。通常,前引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主动的。后推力的基本特征是“推压”,主要来源于制度和行政推力,在这样的推力下,不论是否愿意,都得去做某些事。后推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被动的。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不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创新教育都缺乏前引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职称的压力,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会大幅度减少。事实上中小学老师搞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尝试,大部分没有合作团队。也没有“科研”立项,更无经费支持,自己在教学中试了,能够写成论文,如果能发表或评个什么奖,最终为职称评定创造了“条件”,就算“圆满”了。而大学教师要搞创新教育,则一无前引力,二无后推力,因为大学的评价体系中,目前很普遍的是重科研而轻教学,科研工作与培养学生分离,文章与教学分离。没有几个教师对创新教育真正有兴趣。在高校搞创新教育,按现在的体制,合适的做法就是把创新教育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要立项,要经费,最后完成一两部专著,才算有始有终。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创新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最初级的起步阶段,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对创新教育的探索道路完全不同,体制上严重缺乏创新教育的前引力和后推力,师资队伍本身目前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教育的理念,也缺乏创新教育的动力和能力。

四、对推动创新教育的构想

创新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终生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是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全社会的责任。

首先,必须为创新和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前引力。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前引力具有更大的作用,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让创新者能够得到创新带来的实在利益,如果老百姓能看到大量创新创富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就会激发出无尽的创新动力。如果人们认识到创新能够创富,创新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创新教育的理念也就自然在民众中形成。但要真正解决创新前引力的问题,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制度体系的支持,必须很好地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完善,而且要有很好的执行力度,新闻媒体的宣传、社会力量的促进,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校搞创新教育,也要解决前引力的问题,在目前没有太多创新教育成功经验可起引领作用的情况下,要出相应的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大兴创新教育之风,要把创新教育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成果予以认可,将创新教育的成果予以大力的宣扬和推广,树立榜样,形成引力。

其次,必须为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后推力。就是用制度和行政的力量去推动、督促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尝试,在制度上鼓励和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把创新教育作为对教师的一种考核指标。笔者认为,在目前教师队伍普通缺乏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后推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状态下,要真正让创新教育热起来,这种后推力是主要的动力。

如果创新教育有了前引力和后推力,那形成创新教育的大好局面就为时不远了。

五、对大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构想

在大学搞创新教育,可以使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推行,一是组织力量专门从事创新研究和创新教育,开设创新学课程。二是把目前中小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方式引入到大学教学中,即把创新教育融合到大学其他课程之中。经过一定的发展,如果形成既有专门的创新学教育,又有所有课程都蕴含创新教育的局面,创新教育就真正蔚然成风了。

目前创新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譬如对产生创新思考、创新过程、创新规律的研究,还没形成较系统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已出版的教材和专著较少,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教学训练的方法步骤等,值得研究的内容还很多。笔者构想,创新学课程应该以大量的案例为基础,通过解读案例,使学生得到启示与启发;创新学的规律应该不是死板的,而应该是多样的;创新学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创新学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而不是“填鸭”的。创新学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意识,激励创新欲望,总结创新规律,启发创新灵感,寻求创新方法。

第9篇

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合自身的客观条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价值有创新。课题选择直接关系到科研是否能如期进行、如期完成。

1.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大多学校都订有各种教育报刊,多看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有助于选择课题。这样既可以避免选题与人重复,又可以参考别人的科研成果,积累各种资料,为论文写作准备材料,还可以分析别人的失败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正自己的思路,避免相同的失败。关注报刊稿约、征文等,有助于我们的选题,按要求写作,还可以提高论文的投稿命中率。

2.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研部门经常有大量的科研课题提供给大家选择,这类课题,虽然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完成后意义也重大。另外多看各种教研杂志或其他县市的教育论文集是大有裨益的。

3.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教材教法的探讨、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学活动的管理等都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便会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是科研,发现问题同样是科研。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多。

4.寻找空白领域。科研课题的选择是与我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好,研究容易,结果也更精确。我们基层学校教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避开难度大、理论性强、需投人人力物力较多的课题,有时还必须避开热门话题,去寻找那些别人忽视的领域进行研究。如,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便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大胆实践、开拓创新

1.实践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为辅。基层的中小学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文献资料,要参与教学,也无太多的时间投入到文献资料研究中去,理论性强的各种学术问题的探讨对我们来说难度较大。由于直接参与了一线的各种教学,我们拥有宝贵的亲身实践经验,对于实践性问题,我们最有说服力。

2.充分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基层教师都有众多的同事、同行、同学、亲友和广大的学生群体,可以广泛利用这些社会关系进行问询调查、问卷调查及信函调查,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获取丰富的材料。

3.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基层教师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对素质教育迫切性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特长,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4.认真积累各种第一手资料。任何一个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手头便会拥有众多的教案、教后感、教学计划、辅导计划、成绩册、学生素质表等各种各样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自己的实践结果,就会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和存在的问题。

观点新颖、具有价值

教研的结果,最终都将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报告。要在众多的论文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新颖的观点,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哗众取宠或随意修改结果、数据,为新颖而新颖,会使科研失去意义。

1.说别人所未说。科研结束后,结果需要公布,经验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吸取。怎样来阐述呢?首先,那些别人已经说过或者众所周知的内容,尽管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也应该少说或不说,避免给别人“新瓶装旧酒”“千人一面”的感觉,也可以使论文言简意赅。避免人云亦云,要说出别人未研究的或研究过但未曾说过的问题。

2.认真处理并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你辛苦实践所得来的,是充分证明你的论点(或结果)必不可少的证据。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云计算,智能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章节中,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的同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1]

由此可以看出,由国家投资,建立中国的国家教育信息平台已经呼之欲出,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为中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电大基础上建设开放大学是最好的途径。但建设开放大学要适应社会和学习者需求而定,面向地方、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在办学的基础上,开放大学还应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而云计算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和虚拟化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2],是一个庞大的虚拟化资源池(由硬件、开发平台和服务等组成),上述资源可以动态地依据各种规模的负载进行自动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所以,可借助云技术,为开放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云计算提供3个最基本的特征[3]:第一个是基础设施架构在大规模的廉价服务器集群之上;第二个是应用程序与低层服务协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第三个是通过多个廉价服务器之间的冗余远程教育论文,利用软件获得高可用性。而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和答疑系统便是其中的第二种特征,即该系统与低层服务协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云计算在教学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4],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构架,包含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开放成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关乎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开放学员一般是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长期脱离理论、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不可能完全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而在课程教学中,面对的学员学习背景、层次多样化,造成学员知识点出现断层现象,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学员建立个性化智能化的辅导流程,进行虚拟答疑,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二、已有教学辅导形式及其特点的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自身教学经验在固定空间(教室)、固定时间(统一上课时间)面向受教育者(一般在30人以上)进行讲解的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般依据大多数者的可接受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

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辅导,一般依据在线平台,进入课程中,在该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教师管理、教学资源、师生互动、网络服务等。

(1)在“教师管理”模块中,一般是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说明、课程考核方案和其他教学信息等。

(2)在“教学资源”模块中,一般是供学习者下载浏览各种学习的资料论文提纲怎么写。

(3)在“师生互动”模块中,最为常用的便是BBS,一般供学习者和教师进行网上留言。

(4)在“网络服务”模块中,也只是提供电子邮件、数字图书馆等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导是一种实时互动、同步交互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当时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模式等,与此同时,该方式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不适合开放学员特点。

现有的网络教学辅导虽然通过网络作为媒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为多数开放学院所接受,但明显缺乏实时互动与同步交互。往往是教师上传资料多日,学员才注意到,或是学员在BBS中留言,想要及时得到回应却未能实现。实际上,现有的网络教学是一种“大同步、小异步”的形式。

三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规划

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开放教育辅导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本身特点,可以将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向开放学院提供智能型云计算服务。现介绍远程教育智能辅导平台的架构。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基础设施模块、应用接口模块、教育应用模块、学员应用模块等。

(1)基础设施模块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和虚拟服务器、虚拟网络等。

(2)应用接口模块主要涉及开发环境、公用的应用程序接口、网络服务等,主要是由开发人员进行的系统管理操作。

(3)教育应用模块主要提供教学平台、学习跟踪和学习记录数据库、教学专家系统等。

(4)学员应用模块主要面向开放学员远程教育论文,用于远程登录开放平台,在线学习、查阅教学资源,智能辅导系统记录的学员个性化学习数据,制定出适合该学员学习进度,为每个学员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间知识点的链接,方便学员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在云计算模式下,首先由课程专业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课程重、难点以及学生对各要点的领悟掌握情况,建立较为初期的辅导数据库系统,并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目前已实现)和知识点链接系统,依据学员测试结果,判定该学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知识点是否存在断层,同步更新辅导数据库,针对每一学员生成专属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四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的可行性

云计算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构架,为开放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服务。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智能辅导系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而言,各市属院校已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创建辅导数据库的能力和开发智能辅导系统的实力。利用该系统,不仅保留了原有网络教学辅导的优势,同时增强了教学辅导的实时性和教学个性化要求,最大程度提高学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开放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新一论教育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一)》.[J]国家远程教育,2010.4

[2]Youself,L Butrico,M. Da Silva, D.Toward a Unified Ontology of CloudComputing [J].Gri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orkshop 2008.GCE 08.

[3]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陈康,郑纬民,2009.20,(5):1337-1348

[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技术应用,章泽昂,邬家炜,2010.6

第11篇

学校女教师不仅积极参与各项政治学习活动,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参与率达95%以上。两年来,女教师的教研课与各种形式的文体竞赛活动频频开展。首先是业务交流与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通过听课、评课、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与竞赛活动。我校女教师中,有教坛新秀,有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有被评为校级、区级或市级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数十篇由女教师撰写的教育论文和课题在各级各类发表或获奖。

文明友爱蔚然成风

女老师们自觉地把学得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学校里,她们处处为人师表,埋头苦干,来的最早的是她们,走的最迟的也是她们。中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耐心地给差生补课。在她们的精心教育下,学生成绩进步很快,所带班级的合格率、平均分位于同年级前列。在巾帼建功示范岗中,中青年教师占80%,有的为人妻,为人母,但她们坚持工作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孩子能托给老人或丈夫的托给老人、丈夫。示范岗中有15名女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们把为学生服务当作是乐此不疲之事。

力争创新巾帼不让须眉

当前的教育现状正在呼唤时代的改革,课堂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课堂改革已然迫在眉睫。课堂改革应如何进行,方向应如何发展?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学科都在探索着控讨这一问题,语文学科组的成绩尤为显著。这其中浸梁着巾帼们多少汗水和心血啊!

爱心中更显女性风采

**中学的女教师对待学生亲同儿女,她们有母爱般的博怀,以自己的纯洁和爱心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对待贫困生更是倾注了一腔浓浓的爱意。她们先后为特困生捐款近八千元。**中学内处处充满着文明、和谐、爱心。她们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老师是“巾帼文明示范岗”成员之一,担任班主任,她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她所带的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在各类活动及历年中考中成绩突出,她本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及教科研活动。获得大比武一等奖及教学能手称号,在教科研领域上更是领头羊。在她的倡导下,教科研工作蓬勃开展起来了。

**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深入细微,在教学中认真打磨,她所任教的班级学风良好,特长突出。她本人获得了大比武一等奖及教学能手称号。她还笔耕不辍,所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上获奖。

**老师多年来潜心于中学社会课教学的探索,在此注入了很大的心血,为学校的社会课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之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在于全体教师的不断进取,锐意创新。其中巾帼们更是率先垂范,事事带头,处处争先,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建功立业。岗位建功活动是一个非常有实效、有生命力的载体,它极大的调动了女教师的积极性,为她们在工作中大显身手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回顾过去,**中学参加巾帼建功的女教师实现了争创计划中的各项目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把取得的成绩作为继续奋进的起点和加油站,戒骄戒躁,加倍努力,巾帼们坦言:生命如歌,远方没有尽头,还要再接再厉,再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育科研;推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03-2

江苏省东台中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学校从2001年起,在全市率先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课程开设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素质教育成绩捷报频传。自学校的办学质量进入高位运行状态后,学校领导深深意识到,教育科研应该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2007年9月份从骨干教师中聘请了20名教师担任教科处的兼职教研员,建立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对全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引路作用,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的广度上和深度上均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2008年我校成为第一家通过了盐城市首批“教科研先进学校”验收的学校,201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一、以理念为引导,体现教育科研的生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搬入新校区后,学校明确提出“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这个与我们以前提出的“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而且它更为具体,更为形象,更为个性,也更为人本。“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包含我们每个东中人,老师、学生、职工,甚至每个到东中的人,都要在百年老校东中不断得到发展,进而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次上获得成功。我们所说的发展和成功是分层面、层次的。只要在你所在的位置、所在的层次上向前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是发展,就是成功。以前有许多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教研人员的专利,自己只要能够教好书就不错了。即便是借鉴别人的经验,由于没进行深入的思考,也常常是只学其形,而未领其神。为此,学校通过举行座谈会、举办教师论坛等多种途径,使大家认识到教学科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没有绝对的权威和专家,人人机会均等,只要自身努力,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二、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的生成性

课题拉动是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良好的方式。学校班子成员是教育科研的组织者、领导者与身体力行者。因此我们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积极为学校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亲自参与建立学校教学教研的导向、激励与保障机制,挖掘整合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一些研讨亲自参加,带头参与课题研究,大力解决了一些存在的困难,增强了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决心与信心。学校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二项省市级课题,完成的质量之高和数量之多在盐城市所有学校中是非常少见的。学校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等省级课题为抓手,在理念上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2011年3月份,由王兆平校长主持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将要进行结题论证,这项课题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三、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的成长

我们的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让生命活力与成长信息充盈我们每一堂课之中,全面促进教师成长。

1.开展每半月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

每半月我们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定主备课人。每次活动先由教师上研讨课,并说课,其他教师评课,研讨,肯定成绩,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之后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发言,主要围绕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等。每次活动,各年级分管领导都要参加,为教师搭建一个自主、宽松、平等的研究平台,努力让研讨会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相互交流、迅速成长的场所。走到研究前面的教师,我们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成为课改的骨干力量,成为我们自己的专业引领人才。

2.精心组织学术节工作

我们学校举办学术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二届了,内容分为教育论坛、教学论坛、“红烛杯”会教、对市内外开放公开教学、专家讲座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扎实教研,坚持有思想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围绕“与新课程同行”、“追寻教育的有效性”、“生态课堂与有效教学”、“课程能力与教育创新”、“课程基地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等主题,开展教育教学论坛、“红烛杯”会教和各级“十五”、“十一五”课题阶段性研究、结题等活动,为教师展示自我、碰撞思维、共享智慧提供平台,成为全体教师享受校本研究幸福的节日。学术节的开展全面推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研究探索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

3.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凝练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们树立科研意识、名师意识,全面科学地梳理、提炼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鼓励教师发表研究论文,参加论文竞赛,重视了对论文的收集工作,认真实施学校关于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①近3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师陶杯”论文竞赛,其中获奖论文50多篇,获奖情况居盐城四星级高中之首。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参赛人数和参评论文质量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60多名教师获奖。到目前为止,经过教科处统计,全校教师累计发表或获奖的文章达到了三位数。③为搞好我校教科研成果的汇总工作。我们还花了较大的功夫对2003年以来的教师在各级期刊上发展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汇总,收集完整了文章的复印件和电子文稿,并在此基础上汇编了《与新课程同行》、《追寻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能力与教育创新》、《思想决定境界》和《做最好的自己》等论文集。

四、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纽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很有效的途径。我们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研究课题,了解或掌握科研方法或手段,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十多年时间的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许多做法在东台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1.学校通过现场开放、网页展示、会议交流等途径,介绍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成果,努力发挥四星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专题经验在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等刊物发表。

2.一大批不同类别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校、市获奖;项目设计类《成绩处理系统》、课题研究类《透视当代中学生课外阅读现象》、《东台超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项成果获东台市首届高中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