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2:3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植物保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的功能发挥,通过对部分城市园林的调查显示在园林设计和植物保护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1园林设计模式单一,病虫害频发
在园林设计中,普遍存在着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园林设计的效果,部分园林设计植被整齐划一,但是植物的种类较少,植物年龄、层次等趋于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造成了地表土壤肥力损失,增大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概率。例如在某些园林中种植了大量的冷季型禾本类草坪,从而造成了蝗虫等害虫的频发,而部分地区种植的金丝柳,如果在某一区域种植了大量同类型的植物,植物极易发生腐烂病等,甚至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
1.2盲目引进新物种,造成了树苗的水土不服
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建设加快,部分城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过度的追求标新立异,引进了很多外国的植物物种,虽然在短期时间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部分引进的物种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温度和气候,从而造成了新植物的死亡,甚至有些植物会收到严重的病虫害侵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外来物种的引进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当地动物群落和鸟类群落的正常生存。
1.3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
由于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缺乏专业的生物规划,造成了设计方面缺陷,甚至存在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各种植物之间的相克现象,降低了植被之间的相互保护作用。园林树种配置的不合理,还会造成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采取的措施
2.1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植物设计,尤其是注重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群落之间的相互保护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在提高植物的多样性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各种植物属性的研究,形成一个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要结合不同环境和不同树种之间的生态学特征,选择最佳的物种组合,实现园林植物的多样化。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应当注重植被植物、草木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层次分配,保证生态链的完整性,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修复功能,并减少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
2.2植物栽种密度适宜
适宜的植物栽种密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这是园林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在部分城市园林的设计中,为了追求绿化面积和艺术造型,忽视了植物栽种密度,不仅浪费了树苗资源,也造成了植物群落的生长空间拥挤,出现了争水争肥的现象,甚至造成了植物死亡。因此在植物设计的初期可以进行适当的密植,以保证景观的效果,经过几年的生长期后,要及时的进行空间结构的规划,保持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增强树体抗病虫害的能力。
2.3注重病虫害防治,提高植被的免疫力
园林植物在维持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住舒适度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植物的保护不力,从而造成了植被病虫害灾害频发,因此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建立病虫害防治部门,根据园林内部植物的生态属性,建立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时的监控植物变化,确定发病的机理和规律,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3总结
英文名称:Plant Protec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29-1542
国内刊号:11-1982/S
邮发代号:2-4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标本室;建设;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29-02
植物保护专业是以植物的病、虫、草害为研究目标进行综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个专业。在教学中,标本的质量与数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挂图和浸渍标本让学生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但浸渍标本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其颜色、质地、形态往往会发生变化。同学们不能观察到其真实的特征。植物保护专业的实验课程,是科学理论、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的实验教学需要大量的植物病害和昆虫的实物标本,实验标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课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植物保护专业建设中,标本室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标本室建设与管理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因此,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植物保护专业标本室的硬件建设
植物保护专业的标本主要为植物和昆虫两部分。植物保护实验课所用的实物标本主要是病害及虫害标本,一般分为浸渍标本、干制标本和新鲜标本。储藏保管是标本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植物保护专业的标本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理化性质,很容易受外界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方面的影响引起变异现象,从而影响标本的质量和实验课教学效果。如叶类和浸渍类标本放置在光照环境中,原有的色泽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与错觉。干制标本对环境要求较高,标本室要求达到防潮、防虫、通风、凉爽、避光的要求。从管理角度来说,标本室还需要取放方便、快捷。因此,干制标本可以选用档案柜来保存,便于取放;盒装标本和浸渍标本可以选用玻璃文件展示柜。为了便于现代化管理,标本室要配备电脑、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显微镜和塑封机等。标本室标本保藏过程中防腐一般都采用卫生球,还有定期杀菌和消毒,对人体有伤害,不宜与办公室同在一起。只有科学合理的硬件建设,才能保持良好高质的标本,才能切实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标本室的管理
由于病、虫、草的标本种类多,标本的性状差别大,标本室要设有专人管理。入室验收是标本保管的首要工作。标本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验收制度。标本入室要记录入室的日期、标本名、拉丁名、数量、采集地等。每种标本都要有电子档案,标本的数量和质量实现进出有记录,方便查询;以便及时补充、更新和完善。同时,标本室管理要有完善的制度,标本的使用数量及类型要有规定,这就要求标本室管理人员与标本室使用的教师及时沟通和协调,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保证标本室正常有序的运转。
三、标本室标本的来源途径
标本室的标本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标本室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标本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因此,标本的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补充与完善:一是通过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来补充与更新。在实习期间,学校要规定每个学生上交标本的数量、种类和质量,作为实习的考核标准之一。教师与标本室的管理人员对标本进行验收。二是教师和标本室管理人员定期、有针对性地采集,这是高质量标本来源的主要途径。这需要制定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充分调动采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标本室建设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到相关兄弟院校和机构购买标本、更新和补充标本及种类。四是与兄弟院校标本室建立良好的关系,互通有无,进行交换,更有利于打破标本室标本种类的地域性差别。五是成立学生课外学习小组,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六是教师进行科研专题研究时提供部分优质标本。
四、标本室建设的资金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标本室建设和发展的坚强后盾和保证。标本室建设是个日积月累的工程,因此,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植物保护类标本室的建设资金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的专项资金建设。这部分资金一般用于硬件建设与更新,且多为一次性投入。二是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会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可以用于硬件建设,也可以用于标本的采集,是标本室标本补充、完善和更新的重要途径。三是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其部分资金来补充和完善标本室标本。四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标本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特性。一些职业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农药营销部门等需要高质量的标本,而自己又缺乏采集、鉴定和制作的专门人才和设备。学校通过对其出售标本可以获得标本室的建设资金。另外,还有昆虫标本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将其制成精美的盒装标本,可以作为纪念品出售获得建设资金。因此我建议可以以标本室管理人员为核心成立标本制作中心,合理制作和开发标本获得资金。可以部分作为奖励,这样更能调动制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资金的补充方面达到持续、良性的补给。
五、标本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
植物保护专业标本室管理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因为标本的采集与鉴定需要较深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准确鉴定标本。这是制作良好标本的前提和基础。建议引进的实验室管理者应具备硕士以上的学历,特别是需要细心和耐心、手工制作好等优点,因此更适合于女性。另外,实验室管理者还要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便标本电子档案的建设。
综上所述,标本室的建设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加强重视,积极创新其建设方法,完善其管理模式,保证其良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完善标本室建设,优化标本质量,使标本室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学校要提升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和技术交流活动,以此达到互相促进,资源共享的目的。提高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以强化标本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基础,以注重软硬件建设为根本,调动各种资金、人员和技术,充分保证标本的多样化和更新速度,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会,杨广玲,张卫光.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3,16(6).
[2]杨广玲,张卫光,董会,赵春青,霍学惠.加强植物保护实验中心建设构建高效实验平台[J].实验室科学,2012,15(4).
[3]黄艳花.利用实物标本提高植保实验教学效果之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4]白玉昊,时银英.中药标本室标本质量管理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
[5]徐亚君.加强动物标本室建设为实验教学服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8,(1).
英文名称: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925
国内刊号:35-1279/S
邮发代号:34-1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传统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调整植物保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1],要求既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又具备实际技术推广和应用的能力,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适合教学或科研工作,而缺乏有效的推广技能,实践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是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课程体系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忽视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1)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和学术,造成理论与实际需要脱钩的现象;(2)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点。(3)课程比例失调、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2]。以上因素严重偏离了应用型本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而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1.3 实践教学疏松,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造成实践教学弱的主要原因有:(1)传统教育观念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实践教学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2)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不全,教学质量难于保证;(3)学生对专业兴趣淡,主动性和进取性差,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1.4 学生专业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
植保工作环境苦、待遇低,许多学生不愿投身植保事业,但成绩限制又不得不报考农业院校。这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坚定、学习动力不足,加上近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形势严峻,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自主择业与人才供求市场化问题、树立学农爱农思想,是农业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1]。
1.5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最好的老师,创新观念有无会影响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和探索的发挥;(2)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或创造的基础和核心;(3)大学生科技创新机会少,缺乏条件。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2+2+2”培养模式[1],将专业人才培养拓展为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3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3],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贯穿于教学各环节,造就既掌握广博的先进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强化专业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教学内容以专业或技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生产中正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的技术为主,增强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为目的,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6],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
2.3 强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存在的一大通病,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不错,但动手能力差。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强化实践教学的手段有:(1)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场所;(2)合理进行实验内容整合和规划,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4)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学校应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保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4]。
2.4 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
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动力,不热爱专业,精力就不可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除课堂宣传外,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有成就的专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业、机关科研单位参观学习,请那里的专业人员介绍创业经验,使学生看到专业希望,增强对专业的热爱[1]。
2.5 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
建立科研小组,就生产问题拟定试验方案,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通过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此外,毕业设计应为创新型设计,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上各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学生在创新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00-103
[2]刘煜.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高教论坛, 2009, 7:53-5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48X
国内刊号:37-145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农业大学主办、《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发行。
1 IPM理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何真正做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一是要明确有害生物不能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措施和方法运用。做到这点,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农药的使用者及技术指导者观念的转变,必须向社会输入具有IMP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农药概论》主要讲授农用药剂学概论,其主体是农药。要培养具有IPM 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
2 将IPM理念设计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中
根据新的形势,对农药学概论课程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传统课程中的化学部分做了适当精简和合并,增加了生物、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比重,比如增加了生物技术在农药研发中的进展、农药抗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农药的应用、农药如何在环境中转变为友好行为;此外,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其他与农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书籍阅读范围,诸如基因工程进展、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毒理学。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更容易产生创新思路,也能更好的将多元化融入农药学概论课程中,除了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更能将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入到教学中,将IMP理念深深树立于每个学生的观念中,使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得到提高。
3将IPM理念体系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
毕业论文是对一个本科学生4年学习考量的一个综合体,毕业论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运用理论知识,总结问题经验,锻炼的是“学中用、用中学”的综合能力。以往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往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某一特定问题,确定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药剂筛选试验”,学生和老师在设计试验方案及实施试验过程时,更多的关注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及环境友好的这一理念。现今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及答辩中,IMP理念已深深植入每个老师及学生心中。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已从原来的单一的防治效果,转变为对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农药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除草剂对杂草生物群落的影响等”不但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农药,而且能更为完备地进行综合防治。不但使IMP理念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更能使其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上把IMP理念带入到工作中,成为具有IMP理念的植保人才。
4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多样性建设,强化观念碰撞
教师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新型理念学生的培养,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国内外对于IMP理念的应用,并能将其通过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案例如“DDT的兴衰历史、色质联用在农残分析的使用、生防菌研发等”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将IMP理念融入进农药概论课程的每节课中。还积极邀请具有影响的学术名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及学术沙龙。使学生都不出学校即可学习当前本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知识、最新方法和最新进展。
5将IPM理念应用于农药概论实验课设计中
采用必选实验和任选实验两种选课方式。《农药学概论》实验项目共设有8个,其中4个必选实验,4个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以基础实验为主,所有学生必须独立或协作完成。基础实验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农药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包括:杀虫剂的内室毒力测定、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峙法、抑菌圈法)、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制剂加工配制和质量检测。以上4个实验是为基础实验,在对学生实验考核时,加入了IMP理念的考核,如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对天敌生物影响的观察。完成必选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在4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实验,2个实验老师在设计实验大纲时,只给出实验方向,不给出具体内容及步骤,任选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得研究性质,学生主要结合理论所学及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综合进行实验。如同学在实习中发现三叶草周围很少生长其他的杂草,故在任选实验中,设计对三叶草提取物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实验。这是很好地对IMP理念的理解和研究。将其融合进了实验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6 IPM理念促进教学方式改变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通过动画、表格、视频、对比等形式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从原来枯燥的板书及教师说教中更为形象生动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也参于了课件制作,实习的时候去农药厂参观,学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除了对生产设备及农药制作过程的拍摄,还对农药厂周边环境、水体进行了拍摄,这些图片都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上展现,学生除了对农药加工方法加工剂型的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学习,更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分成2组进行自由辩论,更加深刻的理解农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提高了学生对农药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将IPM理念真正的融入了整个理念中。
参考文献
[1]滕春红,陶波.农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2-63.
[2]李海平,李灵芝.关于农业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58-159
[3]宋宝安,赵德刚,杨松,等.农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2014,31(1):130-13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扬州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扬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652
国内刊号:32-1648/S
邮发代号:28-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业研究》、《江苏农学院学报》,2002年更为现名)是扬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
英文名称:Crops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283
国内刊号:11-1808/S
邮发代号:82-22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实力雄厚,获得累累硕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病虫害防控团队组建于2015年,前身植物保护研究室,成立于1958年建所之初。主要开展北方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控研究工作,侧重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时积极面向“三农”。曾在陈策、王金友等老一辈果树植保专家带领下,先后开展果树重大病虫害的流行和防控技术研究,为我国果业安全做出了一定贡献,获得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团队内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9人: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6人,高级职称7人,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4人具有国外博士学历或留学经历。流动科研助理8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同时和巴基斯坦信德农业大学开展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为团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应用基础研究,包括重大病害致病分子机理、抗病基因挖掘和寄主-病菌互作研究;果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研究;病毒脱毒机理和高效脱毒技术、高效检测技术、病毒基因变异与多态性分析等研究。二是防控技术研究,包括重大果树病虫关键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治,制定区域性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培育果树优良品种和砧木无病毒原种,构建无病毒苗木培育体系。
“十二五”以来,该团队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农业部国际交流(对外技术培训)、国家外国专家局人才引进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40余项。
团队依托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平台,在果树所砬山和温泉实验基地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初步建设专业实验基地100亩,承担农业部药检所和药厂委托试验500多项。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意大利巴里大学搭建的中-意果树科学联合实验室平台,开展了人员互访及学术交流;通过农业部国际交流项目,培训国际学员5期,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等签订果业科技合作协议7份,广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研究等工作洽谈。
自2015年组建果树病虫害防控团队以来,已经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院选核心SCI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33篇(院选核心中文期刊14篇)。农业行业标准2项,申报发明专利2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农业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农业部亚专资1项。有效促进了我国果树科技事业的发展。
创新不止,为果树健康护航
通过不断潜心研究和科学试验,周宗山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团队开展了果树真菌病害诊断、病原菌分类鉴定及重要病害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果树病害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针对果树重要病虫害开展了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包括拮抗菌筛选、生防制剂研发及生防菌抑菌机理研究。其内容为2015年筛选获得病菌拮抗芽孢杆菌6株,研发稳定悬浮剂2种,明确了1种菌株树皮内定殖特性、腐烂病疤高效治疗能力、促生长和提品质能力。
在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过程中,团队利用农杆菌介导技术构建了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等突变体库,筛选产孢及致病性缺陷突变体并开展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工作。
中心建有人工气候室及条件良好的昆虫饲养室,能够周年大量饲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二斑叶螨等害虫,每年可提供桃小食心虫及梨小食心虫各5万头以上,二斑叶螨10万头以上。
通过对果树害虫毒理学、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发现桃小食心虫与农药、光照、温度相关抗逆基因1000余个,克隆完成6个基因。明确果树食心虫RyR基因的功能结构域及抗药性潜在位点;完成了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对桃小食心虫生殖和行为的研究,发现光、温度等环境条件对桃小食心虫的生殖交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初步开展了5种抗生素对果树食心虫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心还承担着苹果、葡萄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培育任务,长期开展优新品种脱毒工作以及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已获得无病毒苹果品种100余个、无病毒葡萄品种40余个,可为生产提供无病毒母本树、采穗树、插条、接条等基础性繁殖材料及苗木。研发了重要果树病毒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了热处理、茎尖培养等高效脱毒方法。承接果树优良品种脱毒、病毒检测、组培快繁等委托业务。在主产区建立无病毒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
周宗山和他所在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不仅为我国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创新精神也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交流合作,促进发展
一、转型发展目标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科建设对接产业链群发展、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调整升级”的原则,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构建植物生产类(含农学、植物保护和园艺3个专业)、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制药和生物教育2个专业方向)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含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检测与研发和营销3个专业方向)3个专业(群);按照“课程体系对接人才规格标准、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的原则,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完善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构建多元的、动态的、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摇篮、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社会“三农”服务平台3个目标。
(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重点加强学生“三基”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真正做到“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确保毕业生就业创业率、专业对口率和就业创业质量稳步上升并高于同专业平均水平。
二、转型发展路径
要想推进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校企合作教育、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依托现有的植物保护和作物育种2个农业硕士培养领域、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农药学”省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和作物育种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农药无害化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紧密结合湖南省和娄底市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对照行业产业标准和岗位人才能力要求,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同行专家座谈、教研室专题讨论、毕业校友信息反馈等措施,合理设计专业及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良、专业技能娴熟、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完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转型发展大讨论,深化师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以创业就业和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教学内容安排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设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2.构建“2+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开展校企、校所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并践行“2+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2年完成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学习,以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基本素质为主;后2年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学习,以突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因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对接各专业岗位人才需求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和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4.构建分层次、模块化、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关系确定层次,根据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确定模块,以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为内容,构建分层次(包括基本素养层次、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和综合训练层次)、模块化(含素质拓展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综合实习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以及4年实践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上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少于35%。所谓4年实践不断线,是指实践教学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活动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贯穿。包括:课程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实习、野外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5.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大纲要求、贴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机整合一些课程,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更具有系统性。专业基础课要做到因专业施教,注意侧重点。结合转型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组织校内专家、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及技术人员,编写适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本教材,把企业的技术需求、教学科研人员的技术服务项目作为真实案例和教学内容引进课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三基”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适度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思维和创新的能力;确定野外实习、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含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并制订相应的实纲。(2)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或“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选择性开展案例教学;采用项目引导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赛促练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聘请政府、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学者到企业或科研院所现场讲学。6.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践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1)校企联合办班模式与关联企业合作,组建企业冠名班,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提供理论教学场地,企业提供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2)“3+1”合作教育模式前3年在学院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相关科研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在企业(主要指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或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的企业)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毕业实习工作,真正形成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使人才培养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校企共办专业实体模式把部分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验室、实训场地建成具备经济能力的企业、公司等专业实体,在教学组织上依托实体基地,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师生共同承担实体的生产经营服务任务。教师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人员,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学生从事生产、经营与服务;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此达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三)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采取合并、调整、新建等方式,加强实验室改造;推进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把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合理规划为专业实践平台;将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为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学生课程实习与实训的平台;巩固现有实习基地,积极拓展相关校外实习基地;规范昆虫标本室、杂草标本室等设施建设。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内培外引,以培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知识过硬、结构合理、能教善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1.加快现有师资结构调整与转型针对各专业现有的师资学缘、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双高”教师分布不均的特点,培养或引进人才时应更加注重学缘的广泛性和专业平衡性;找准教学、科研人员的切入点,做好融合文章,充分发挥整合优势;进一步重视省级、校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英才工程”人员和学术骨干的培养。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同时出台政策,把是否具有行业背景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职称评定要求。对现有教师中凡达不到双师型要求的教师,按照“按需派遣、重点培养、保证质量、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专门培训、定向研修、企业兼职(挂职)、基层任职(挂职)、自主考证等方式,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特聘、兼职、兼课或课程、教学内容、研究项目招标的方式,积极从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教学科研专职或兼职人员,确保“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3.建立教学与科研团队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基础,以项目合作(研究)为牵引,以对口帮扶企业为契机,以科技服务“三农”为切入点,优化现有师资组合,组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植物保护”等一批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
(五)改革毕业论文(设计)
1.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和答辩时间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同时,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可提前进行[6-7]。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第4学期由有关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在部分来自科研课题的论文选题中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第5至第7学期完成试验研究,第8学期答辩;而对于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由培养方案中的第8学期前移至第6学期,在专业实习或实践过程中完成论文研究工作,论文答辩时间设在第8学期,或根据情况可在实习或实践现场进行答辩。2.改革论文(设计)组织形式毕业生既可以做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做项目;既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团队中所起的作用分别评分);教师的指导形式可以“一对一”、“一对多”,也可以“多对一”、“多对多”;根据教师在项目团队指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工作量,也可以聘请校外相关企业人员联合指导毕业论文。3.完善免修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如具有下列规定情形之一者,可申请免修毕业论文(设计)。如: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栽培1种经济作物或生产出1个产品,获得专家认可的;以第1授权人提交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授予专利的;申报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性项目或科研课题,具有经结题验收后的科研作品的。
(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行业、学生、家长和学校参与的多主体、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开放性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考核包括教学过程考核和教学绩效考核,其中,教学过程考核以教学过程文件为标准,教学绩效考核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依据。学生考核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结合职业资格考证相关要求,将课程考核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毕业实习考核实行实习业绩考核与实结相结合,以实习业绩为主。1.评价方法多样化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一线专家评价相结合。2.评价主体多元化实行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包括行业协会、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及同行等多方参与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职业综合素养、学习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价。3.“三基”能力检测一是改革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二是加强过程考核和中期考核,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动手、勤动脑。通过构建多元、动态的评价机制,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组织、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4.技能考核按照行业通用规范和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证要求,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考核。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农艺工、果树园艺工和农资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考试,同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5.人文素质测试以自我介绍、面试、主题演讲等方式,由学院组织进行。6.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相对应,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6个创新创业学分,每获得1个技能证书,减免1学分;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对学生在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发明创造、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奖励相应学分;对于创办了正式注册的实体公司或者组建了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场地的学生,可视情况奖励学分;相关技能竞赛(如师范生技能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荣誉者,可免除毕业实习。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拓展专业国际视野、丰富师生国际培训学习经历、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现有“海外名师”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支持教师出国交流和提升学历层次,保持与现有国际高校间的长期友好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教育。
三转型发展保障
(一)思想保障
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内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等,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做好转型发展宣传引导等工作。
(二)组织保障
1.成立院转型发展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学院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和合作企业、行业或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成立院转型发展领导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联络协调,处理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成立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会由校领导任顾问,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院班子其他成员、教授代表、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代表、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植保站、农业推广站的领导或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企业领导或技术人员等为成员,成立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会,确保校外人员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1/3,并定期开展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专业建设委员会分会负责学科专业建设方案的研究、审定和实施。
(三)机制保障
1.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学业导师制管理办法》《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教师教学科研资助和奖励办法》《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建设管理办法》《实践教学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2.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按照对接终身教育的要求,创新学院大学生管理机制。实施大学4年一贯导师制,如,借鉴研究生导师制方式,适当聘请部分校外导师;完善校内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将学生导师业绩列入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范围。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融学业辅导、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就业引导、生活指导为一体的学生指导服务中心。3.创新教学与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制进一步创新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以学生评价为主,探索建立专职科研人员基本工作量标准,逐步探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量互通机制和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工作量互通机制。
(四)资源保障
(1浙江省温岭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温岭317500;
2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摘要:为了明确不同螺口密度和为害始期福寿螺为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于2007—2009 年分别在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通过人工定量投放福寿螺进行为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的时间越早,危害损失越大;投放的数量越多,危害损失越重。所有这些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之间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方程来描述,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计算,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 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 只/m2以下。福寿螺在早稻田的存活率在低密度下较高,而在晚稻田的存活率都不高,但是低密度下产卵量明显增多。建议要特别加强对水稻移栽后小苗期田间福寿螺的防控,最好能在移栽前对本田进行必要的防治,另外一旦断垄发生后要及时补苗,减少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水稻;产量损失;入侵时间
中图分类号:S435.11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544310058)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外来入侵危险性生物福寿螺灾变规律、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6C12120);温岭市科技项目“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发生规律、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温科[2007]21 号)。
第一作者简介:叶建人,男,1960 年出生,浙江温岭人,推广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通信地址: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街道鸣远路312号温岭市植物保护检疫站,Tel:0576-86223441,E-mail:nljyjr@163.com。
通讯作者:祝增荣,男,1963 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通信地址:310058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环组团C座1020,Tel:0571-88982355,E-mail:zrzhu@zju.edu.cn。
收稿日期:2014-05-31,修回日期:2014-07-08。
0 引言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是重要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之一,20 世纪80 年代初作为食品引入中国,后因其寄主植物广,入侵能力强,迅速在中国南方地区扩散蔓延,直接危害水稻、茭白和处于阴湿生境的菱角和水生蔬菜等,造成日益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1-2],并且严重威胁到入侵地的生态稳定[3-4]。在水稻田上,春花田、绿肥田或休闲田等翻耕后,本田土壤中越冬和随灌溉水入侵的福寿螺,大量繁殖,世代重叠,成、幼螺啮食移栽稻苗和分蘖苗,会造成分蘖数下降、有效穗不足,甚至整丛稻被吃光造成断垄,导致减产。近年来,国内积极开展对福寿螺综合防控相关技术的研究,如田间分布动态[5]和发生规律[6],化学防治[7]和生物防治手段[8-9],环境因素[10-12]、寄主植物[13]、化肥基肥[14]对田间福寿螺生长分布的影响,等等。但在田间实际应用中,福寿螺不同螺量及其田间存活率和繁殖力、不同入侵期等对水稻的危害及其造成的产量损失因素的研究鲜见报道,为了明确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笔者在浙江省温岭市的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于秧苗移栽当日至2 周内,对福寿螺为害最敏感且后果最严重的时间段内,通过分期定量投放福寿螺,系统测定其为害损失情况并做分析,旨在为今后各地在防控稻田福寿螺的植保工作中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07—2009 年的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温岭市(121°09´50"—121°44´0" E,28°12´45" —28°32´02" N) 新河镇岸头村(早稻、连作晚稻)、泽国镇打角村(单季晚稻、连作晚稻)和横峰街道后洋郑村(温岭市农作物病虫害观测场,单季晚稻)。供试小区面积3.0 m×3.5 m=10.5 m2,每一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试验期间除了不使用对福寿螺生存有影响的杀螺剂等药物[7],以及不使用碳酸氢铵作基、追肥[14]外,其他栽培措施、农药的使用与肥水管理按当地常规进行;供试的福寿螺采集自温岭市农作物病虫害观测场福寿螺饲养池内和试验地附近的水渠(沟)中,大小分级参考尹绍武等[1(0] 成螺≥6.5 g/只,幼螺<6.5 g/只)的方法。
1.2 试验方法
水稻移栽前,各小区四周用高度40 cm 塑料网(4目)相隔,网底部压入泥下,避免投螺后福寿螺在小区间互窜及逃逸;围网后人工捕捉各小区内的成、幼螺,达到各小区内无螺,然后移栽水稻,四周同期移栽相同的水稻品种作为保护行减少边缘影响。然后采集福寿螺投放作为入侵螺量,并设不投螺作对照(CK)。分蘖高峰期每小区间隔2~4 行调查1 行全行的断垄数、苗数(60~30 丛),确定断垄数,计算最高苗数;收割前在最高苗调查所在的行数内再次调查有效穗,并考查3~5 丛的经济性状,计算理论产量;然后收割晒干称重,计算损失率。
1.2.1 不同螺量对水稻影响
(1)早稻和连作晚稻。早稻前作休闲(冬季不种植任何作物),品种为‘金早47’,2008 年5 月6 日手插移栽360 丛/10.5 m2;2009 年5 月3 日手插移栽324 丛/10.5 m2;连作晚稻品种为‘秀水110’(常规粳稻),2007年7 月30 日手插移栽224 丛/10.5 m2;2008 年7 月29 日手插移栽300 丛/10.5 m2;2009 年7 月26 日手插移栽324 丛/10.5 m2;早稻和连作晚稻插种5~6株/丛。
(2)单季晚稻。前作休闲(冬、春季不种植任何作物),品种‘中浙优1 号’,2007 年7 月1 日手插移栽182丛/10.5 m2,单本插(带蘖3~4 个)。移栽后1 天,将采集的福寿螺按1、3、6、12、24 只/m2随机均匀投放到各小区,投放的福寿螺成螺(6.5~20 g/只)、幼螺(2.0~6.5 g/只)各占1/2;投放后每隔5 天或定期调查1 次各小区内水稻丛、株为害情况,全丛被吃光的记录为“断垄”。
1.2.2 不同投螺期对水稻影响2008 年,单季晚稻品种为‘甬优1 号’,7 月3 日单本手插移栽150 丛/10.5 m2;连作晚稻品种为‘秀水110’(常规粳稻),8 月3 日手插移栽300 丛/10.5 m2,每丛插4~5 本。在水稻移栽后0(当天)、3、7、14 天,将采集的福寿螺随机均匀投放成螺、幼螺各6 只共12 只/m2,相对应的每丛水稻的福寿螺密度为:单季晚稻(‘甬优1 号’)0.8 头、连作晚粳稻(‘秀水110’)0.4头。
1.3 计算方法
断垄率=(断垄数/调查丛数)×100%
最高苗数(有效穗数)/丛=总株(穗)数/调查丛数
最高苗数(有效穗、实产)减率(损失率)={[不投螺区最高苗数(有效穗、实产)-投螺区最高苗数(有效穗、实产)]/不投螺区最高苗数(有效穗、实产)}×100%
单丛理论产量(kg)=千粒重×单穗总粒数×单丛有效穗数×结实率/100/1000/1000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DPS ver7.55 软件多重比较Tukey 法进行显著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下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
2007—2009 年试验结果表明,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单季晚稻>早稻>连作晚稻。
2.1.1 福寿螺的断垄情况由图1可知,投螺量在1只/m2时,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都没有出现断垄;投螺量在3 只/m2以上时开始出现断垄,断垄率单季晚稻>早稻>连作晚稻。具体地说,2007 年单季晚稻投螺量相同的各处理断垄率高于连作晚稻,2008 年早稻出现断垄,连作晚稻则没有;2009 年出现断垄的福寿螺数量早稻3 只/m2,连作晚稻则为12 只/m2;单季晚稻、早稻和连作晚稻3 种稻作中福寿螺每平米不同螺量间的断垄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尤其是投螺12 只/m2以上与1 只/m2以下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但是,连作晚稻上断垄率差异显著性会因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2.1.2 福寿螺对丛、株危害程度丛、株受害程度在同一年份内单季晚稻重于连作晚稻,早稻重于连作晚稻(见图1)。具体而言,1、3、6、12、24 只/m2 5 个不同福寿螺投螺量处理水平下,2007 年单季晚稻全期受害丛率平均比同年的连作晚稻分别高47.3%、37.3%、42.5%、18.4%和20.0%;2008—2009 年早稻全期受害丛率平均比连作晚稻高1.6%、1.6%、2.5%、3.6%和4.1%,全期百丛受害株数平均比连作晚稻高1.7%、2.6%、2.4%、2.3%、5.0%。但是,单季晚稻、早稻和连作晚稻受害丛率和百丛受害株数随投螺后时间延长而不同,如:2007年单季晚稻投螺后1 天,1、3、6、12、24 只/m2处理区的受害丛率和百丛受害株数低于连作晚稻,而在投螺后5、10、20 天时则高于连作晚稻;2008 年和2009 年早稻投螺后1、5 天,1、3、6、12 只/m2受害丛率和百丛受害株数低于连作晚稻,而在投螺后10、15、20、25 和30 天则均高于连作晚稻;但是,投放福寿螺24 只/m2后1 天,早稻受害丛率和百丛受害株数低于连作晚稻,而其他各期又均高于连作晚稻。
2.1.3 福寿螺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的苗期,啮食移栽苗、分蘖苗以及淹没(披贴)在水下(面)的稻叶。在水稻移栽初期,苗小,且需保持一定的水层护苗,福寿螺活动范围大,有利于取食危害;随水稻生长发育的进展,稻株长高,田间干湿交替灌“跑马水”,大大限制和制约着福寿螺的活动和取食,福寿螺的危害性下降,一般在分蘖期后基本停止为害。因而,福寿螺为害造成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的断垄率在移栽后随时间成直线上升,在投放后20 天达到了断垄高峰,之后不再产生新的断垄,而断垄发生后即使残留稻株基部产生分蘖也为无效分蘖。
2.2 福寿螺密度与早稻、连作晚稻产量损失
福寿螺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和千粒重降低,并随投螺量的增加而产量损失相应增加(表1)。福寿螺投放1、3、6、12、24 只/m2早稻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4%、6.2%、7.7%、13.4%和18.6%,连作晚稻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8%、3.0%、4.3%、8.0%和11.2%。图2 是不同螺量下最高苗数、有效穗和产量减率的关系图与方程式,y 为各种受害程度,x 表示每平方米的螺量。
图2 中可见:2008—2009 年的数据表明,年度间同一稻作上福寿螺造成的损失率有差异:2009 年的高于2008 年的(图2A,B);2 年的早稻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的损失率均高于晚稻。福寿螺投放1、3、6、12、24只/m2早稻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4%、6.2%、7.7%、13.4%和18.6%,连作晚稻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8%、3.0%、4.3%、8.0%和11.2%。所有这些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之间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方程来描述(图2)。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算的话,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 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 只/m2以下。
2.3 不同投螺期对水稻影响
单季晚稻‘甬优1 号’和连作晚稻‘秀水110’的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和入侵时间(即移栽后天数)的关系详见表2,表明:在水稻移栽后,投放福寿螺时间越早,苗数和有效穗数减少得越多,千粒重的降低也越大,减产也越严重,投螺时期与受害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移栽后当天投螺比移栽后3、7 和14 天的为害程度明显增高;同一时期投放,单本插‘甬优1 号’品种在最高苗和有效穗上的减率明显高于多本插的‘秀水110’品种,并随投螺时期的延后而危害损失下降。如移栽后当天投螺的最高苗数、有效穗、千粒重和实产的减率‘甬优1 号’分别比‘秀水110’高47.9%、38.9%、26.1%和26.2%,移栽后14天投螺‘甬优1 号’的最高苗数和有效穗减率比‘秀水110’高为19.2%和0.6%,而千粒重和实产的减率比‘秀水110’低71.3%和26.5%。总的趋势是随着投放日期推迟,秧苗日趋成长,最高苗数、千粒重、有效穗数、理论与实际产量均显著增加,相应的损失率也下降,其2 个品种的总趋势可以用一个改正的指数曲线方程来描述(图3),方程的拐点大致在4 天,即秧苗于移栽4 天后,投放12 只/m2,造成的产量损失基本在4.7%左右。
2.4 投螺区福寿螺存活与繁殖动态
从投螺区福寿螺存活率动态(图4)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活率下降;且同一时间段密度越高,存活率越低,这在早稻试验中尤其明显;早稻福寿螺死亡率低于连作晚稻,早稻在6 只/m2以下时存活率较高,投螺量1 只/m2区早稻死亡率为0%,连作晚稻投螺19 天后死亡率为10%,尤其是搁田之后福寿螺的死亡率比搁田之前明显增加;成螺、幼螺之间的死亡率差别不是很大。总的产卵量与投螺量成正比,总卵量高峰出现在投螺后14 天,但每螺的产卵块数在14~30 天期间较高,且也随着密度的升高而下降,存在典型的逆密度效应(图4)。经田间观察,产于水稻田内的卵块对当季水稻的危害作用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福寿螺喜欢取食植物的幼嫩部分,特别是芽和嫩叶[13],对水稻的为害主要是啮食移栽秧苗和分蘖苗,导致有效穗减少,从而造成水稻减产[15]。从3 年的人工控制福寿螺投入量作为入侵螺量试验结果看,福寿螺螺口密度与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为害损失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螺量增加,危害丛、株率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在水稻移栽后,入侵或受害的时间越早,损失越大,秧苗越壮、分蘖期后的受害较轻。
福寿螺在早稻田的存活率在低密度下较高,而在晚稻田的存活率都不高,但是低密度下产卵量明显增多。同一密度下,福寿螺在早稻上的存活率比晚稻上的低,但损失率却要比晚稻上的高,推测原因一是选用早稻品种秧苗相对2 个晚稻品种较纤细,易受福寿螺为害,抗虫性较差;二是早稻移栽时间段,福寿螺在田间可取食的寄主植物较少,会集中为害水稻。
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间相同螺量在危害上的差异性主要原因是稻田水层深浅和温度,影响着福寿螺对当季水稻的危害程度。长期灌深水的水稻田,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比浅水勤灌、干干湿湿的田块重;保水性好的水稻田又比保水性差的危害重。早稻移栽之后如果遇到低温寒潮,长时间低温低水温(最低气温在15℃以下,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会制约福寿螺对水稻苗的取食[8];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移栽后,处于高温季节,田间水温高、蒸发量大,若水层浅,也会影响福寿螺的活动和为害。
与此同时,在水稻田中,单一个体或低密度的福寿螺较能造成水稻的断垄;而高密度的福寿螺数量,随水流移动和稻田水的变化,往往集中在水稻田的某一水层较深的区域为害,很快造成水稻的断垄;单本移栽的受害程度远远超过多本移栽。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算的话,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 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 只/m2以下。建议要特别加强对水稻移栽后小苗期田间福寿螺的防控,最好能在移栽前对本田进行必要的防治,另外一旦断垄发生后要及时补苗,减少损失。
由于水稻受福寿螺为害是受福寿螺入侵时间、密度、田间存活率、水稻季节和品种等综合影响的,笔者分别就这些因子做了试验,找出了各自对产量组成的影响,可以做为各地植保部门在防控稻田福寿螺中采取各项综合治理手段及其防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受试验条件和经费限制,笔者目前尚不能开展大规模的综合试验来整合这些结果,形成一个年度内的全程防控决策系统,这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Joshi R C, Sebastian L S. Global advances in ecology andmanagement of golden apple snails[M]. Nueva Ecija:PhilRice,2006.
[2] 杨叶欣,胡隐昌,李小慧,等.福寿螺在中国的入侵历史、扩散规律和危害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5):245-250.
[3] 章家恩,方丽.关于我国农田福寿螺生物入侵需要加以研究的生态学问题[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85-1589.
[4] 赵本良,章家恩,戴晓燕,等.福寿螺对稻田水生植物群落实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4):907-915.
[5] 叶建人,李云明.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85-188.
[6] 俞小平,和田节,顾中方,等.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5):247-252.
[7] 叶建人,黄贤夫,李云明,等.常用杀螺剂和除草剂对水稻田福寿螺控制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8(5):598-599.
[8] 郑许松,吕仲贤,陈建明,等.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5(1):61-63.
[9] 叶建人,张桂明,黄贤夫,等.稻鸭共育对水稻田福寿螺的控制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14-116.
[10] 尹绍武,颜亨梅,王洪全,等.福寿螺生物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23(2):76-82.
[11] 潘颖瑛,董胜张,俞晓平.温度胁迫对福寿螺生长、摄食及存活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3):239-244.
[12] 朱丽霞,瑶,张泽宏,等.pH、食物和光周期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8),DOI:10.5846/stxb201306101610.
[13] 叶建人,冯永斌,林贤文,等.福寿螺的寄主植物及其对福寿螺体重的影响[J].生物安全学报,2011,20(2):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