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1:0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语言艺术 表演 参与 创作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与其它综合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在歌剧、音乐剧、戏剧、合唱音乐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语言因素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而在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却很少参与。
在国内的舞蹈作品中,语言与舞蹈的结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1、歌编舞
以歌编舞,舞尽曲意。歌编舞是以歌曲的旋律、风格和歌词的意境为基础创编的舞蹈。语言在这里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歌词加上音乐的翅膀,使歌声在所有乐声中最富于表情和魅力。用歌声作为舞蹈的伴奏最为自然、和谐。
歌编舞的几种创作形式。
(1)用完整歌曲编舞
选定一首歌曲,不加任何改变,以歌曲的旋律、歌词和风格为依据来编舞。过去,人们常常选用《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传统歌曲创编舞蹈。改革开放以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春天的故事》、《辣妹子》、《中国娃》等一批优秀歌曲又成了主要对象。
选用完整歌曲编舞是比较常见的创作形式。其原因:一是流行的群众歌曲较多,选择范围大;二是这些歌曲的旋律优美,适合舞蹈;三是音乐磁带比较容易获得,创编者不用为了请人创作或录音花钱费力;四是流行的群众歌曲大家都比较熟悉,用这样的歌曲作为舞蹈音乐有助于观众对舞蹈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产生共鸣。
(2)用改编歌曲编舞
以某首歌曲为基础,根据舞蹈表现的需要,重新组织和改编歌曲。
用改编歌曲创编舞蹈。编舞者可以根据舞蹈内容和表现的需要改变或重新创作新的音乐部分,使舞蹈音乐既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又有一定的新鲜感,同时还给舞蹈创编者留下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
(3)创作歌曲片断
根据舞蹈内容表现的需要,创作独唱或合唱的歌曲片断,安插于舞蹈的某个部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
舞蹈《飞夺泸定桥》在表现战士冒着烈火冲向敌人,舞蹈到达的时候,只用舞蹈已无能为力,这时,采用了歌声来代替真实生活中的口号和呐喊声。当桥头火起,战士突然静下来构成一幅持戈待发的画面时,响起了高昂的人声伴唱:“啊!熊熊的烈火,阻挡不了我们前进!冲上去!冲上去!冲上去!冲上去!把敌人消灭光!”雄壮的歌声表达了战士的决心。在这里,歌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舞之不足,以歌咏之。用舞蹈难以表现的东西,可以借助语言来表达。
二、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1、歌伴舞
歌伴舞是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它的特点是歌舞结合密切,歌词比较朴实、通俗易懂,歌词的语言音调和音乐曲调结合紧密。它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只是为了烘托气氛。这种形式以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手的表演为多。
2、说、唱、舞
这种表演形式在90年代越来越普及。表演者一边舞蹈一边用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抑扬高低的音调配合着音乐喊说出较长的语言段落,然后再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把同一语言段落表演出来。这种表演形式一般是舞蹈演员自己演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表演形式。
3、号子加吆喝
劳动号子在舞蹈中的使用较为多见,效果很好。它可以让观众迅速理解舞蹈表现的内容,明确舞蹈动作的表现意义,通过号子声还可以告诉观众关于舞蹈表现的地域和地方特色等等。号子很容易配合舞蹈动作,烘托气氛,把情绪推向。除了号子外,短短几个字的吆喝声对舞蹈表现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如一声“过年了!”可以马上把你带入春节的环境和气氛当中。一声具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可以让观众知道这是哪个民族,是山区还是草原,是塞北还是江南;也可以告诉你是什么节日,或是什么样的场面。这种声音对烘托某些特别气氛十分有效,颇引人入胜。
除以上所说的创作和表演形式外,还有一些尚待开发的新的创作方法。
三、语言参与舞蹈的新方式
1、配解说
利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贯穿剧情。语言在这里的功能是提供时间、地点、年代、人物及其目的等背景信息。
2、加吟诵
由单人或男女两人有节奏地吟诵诗文,烘托气氛,表达感情。可以根据舞蹈内容选择或创作一节诗文,语言要易于理解,富有韵律感。要保证观众能够听清、听懂。朗诵的配乐音量要弱或不配乐。
3、加对话
表演者利用对话直接交流,可以明晰地介绍人物关系和情绪,帮助观众了解舞蹈内容。这种形式在国外的舞蹈创作中已有尝试,在国内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领域,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4、插科打浑
使用幽默滑稽、妙趣横生的语言,或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音调,配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可使二者相得益彰,情趣盎然。二者的结合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这种形式可用在群众性的舞蹈表演中。
语言和舞蹈的结合方式还远不只这些,有许多新的结合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我们在运用二者的结合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正确区分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异同,既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要使二者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
语言和舞蹈最主要的差异就是时间拍节的不同。语言可以很快地把一些意象送到观众脑子里,而且严谨精确。而要求舞蹈演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概念和内涵传达给观众却是不可能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是要注重语言的易懂性,避开艰涩难懂的语言而寻求一些较为舒缓简单的词句;删掉某些词句或段落,改变语法结构,只保留最关键的词句,这样才易于观众理解。二是要仔细选择最有特色的语言,以体现其易懂性。无论是说还是唱,传进耳朵的声音要清晰可辨,标准是让听众毫不费力。编导不要受充满想象力的优美诗篇的诱惑,把它们引入舞蹈艺术之中,以为越多的想象力便会产生越多的神奇力量。人们可以从书本中随意地反复吟诵,最大限度地品味它的美妙。而在舞蹈过程中,当观众要想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词句时,他们多半会茫然若失。所以,语言必须简炼,删去模糊的隐喻,力避华而不实。
有些适合语言表达的内容,单靠舞蹈不可能完成,那就要放手让语言得到尽情发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一、播音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具有的语言艺术
(一)所应用的语言更加个性
从本质上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形式具有着很大的变化,而且也开始引进丰富的创新元素。但是,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却是十分独特的。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会随着节目的性质、现场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特点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不同的主持人,也具有着不一样的语言艺术和主持风格,而这,也是不同节目的收视特点。比方说,著名主持人何炅的语言艺术,就是诙谐幽默,而鲁豫在访谈中则是沉稳。这些不同的语言艺术和主持风格,也是这些节目的个性化优势。
(二)所应用的语言更加口语化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信息文化的消费也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电视广播节目也不例外。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口语化的合理应用,更加能够形象、生动地贴近人们的生活。播音主持人若是能够把握好语言环境,掌握好语速和语调,那么也能够增强观众的试听效果,并且加深观众的兴趣。比方说,在以往的新闻联播中,大都是官方语言,某些年轻群众对此无法提起兴趣。但是在央视新闻“荒诞的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怨妇心态、羡慕嫉妒恨”等接地气的词语开始在网络上走红之后,《新闻联播》的金句也开始被刷屏。众多网友都表示,这些词语不仅用词准确,而且当播音主持人用一本正经的语调说出来时,竟然让人感觉到忍俊不禁。对此,很多年轻网友也纷纷表示,自己已经成为了《新闻联播》的铁粉,每天都关注。从这个方向来看,以一种诙谐、舒适的口语形式去传达内容,往往会更能够吸引到观众的兴趣。
(三)所应用的语言更加具有时代性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也开始来到了全新的时代,并且也开始散发出极为浓郁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化精神。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也开始与时俱进,将满足社会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放在了重要位置,并且也注意将社会上的重点问题体现出来,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对策
(一)注重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如今,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播音主持人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这一行业中所存在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具备强硬的主持语言功底,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各项信息。另外,在这种激烈的环境下,播音主持人还必须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节目的风格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将整个节目的新颖之处传达给观众。比方说,网红界达人李佳琦,他在推荐各种产品的时候所用的语言就是比较犀利、诙谐、幽默的,他在为大家介绍产品的时候,总是一副超级热情的样子,让观众很难忍住剁手的欲望。去年双11,他与马云一起PK直播卖口红,5分钟就卖出15000支,秒杀马云。而这,也离不开他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二)注重语言的感染力
要想提高语言艺术,那么播音主持人就必须要积极地增强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虽然提高专业能力是促进播音主持人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情感的合理融入,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只有在保证自己专业能力过硬的基础上有效地融入自己的感情,那么语言才会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从而更好地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也只有这样,节目才会更为观众接受,从而为收视率、口碑提供保障。
语言对于营业员的重要意义
售货员对顾客的接待,首先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用语不当、词不达意、语汇贫乏,往往会引起顾客的误解和不快。因此,话说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着我们服务好坏的问题。
话说的好坏,不单凭我们的主观愿望。售货员一天要接待上千的顾客,这些顾客又各有不同的要求、习惯和爱好,这就要求售货员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根据具体顾客、具体商品的情况,把应说的事情说完,使自己的话发挥最大的效果。因此,掌握语言艺术,对于一个人民的售货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事。
我们所说的售货员的语言艺术,和旧社会商店要求的一套“应酬”本领有本质的区别。旧商店的店员要“会说话”,是为了说住买主,把货卖出去。说不住买主,老板会收回你的饭碗。而我们所说的掌握语言艺术,则是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各种商品介绍给广大群众,使群众买到称心的东西。
售货员应当掌握怎样的语言艺术呢?根据我们的体会,售货员的语言应当作到热诚而有礼貌、简练而又明确,给人一种既亲切又愉快的感觉。
一位顾客来买皮鞋。
问:有41号鞋吗?”
答:“没有!”
问:“什么时候有?”
答:“不知道!”
这个回答倒简练、明确,可是不热情、不礼貌。这样的回答,第一、表明售货员不关心顾客的需要,第二、给顾客一种生硬冷淡的感觉。这就引起了顾客的不满,他边走边说:“白吃饭,自己卖的货还不知道啥时候有!”
还有:一位顾客走近柜台,售货员忙逼上去问:“同志,你想买皮鞋吗?”顾客生气地说:“不买还不许看看!”弄得很不好。
这些,都是因为售货员在说话时没有很好考虑,说的话生硬,使人不容易接受,有时还引起反感,这就是“不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售货员把话说的很艺术,很受顾客欢迎。
一位售货员同一位走近柜台的顾客说:“同志,你要看这秋衣吗?”
顾客说:“随便瞅瞅。”
售货员便拿了两种样式的秋衣给他看,说:“请多给我们提意见。”顾客亲切地笑笑。交易没成,他们之间已有了友好的气氛。
一位同志来买鞋,穿了好几双都不合适,埋怨地说:“我这脚真。怪,哪里也没有合适的鞋?”售货员把他的脚形划下来说:“不是您脚长的怪,是我们工作没作好,使你穿不到合适的鞋。”顾客满意地走了,感到商店是无微不至地关心顾客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怎样才能把话说的艺术?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对于同一种情况,人们的思想不同,说的话、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就不同。
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售货员,他的每一句话,都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支配着,他的话就会说得诚恳、亲切,而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不管怎样,在接待顾客时,总要流露不满的情绪。
一位老大娘来买布,问:“同志,这布多少钱一尺?”
“五毛!”
“啧啧!这个丧门神!”老大娘不满意地走了。
这是因为那位售货员同志正在闹轻商思想,认为售货员的工作低人一等,他根本没心思答对顾客,就站在那里气冲冲地:“五毛!”,象要和人吵架,把老大娘气跑了。
当然,诚恳、亲切,不等于言之无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对人民负责。
一位顾客问:“这热水瓶能使住吗!”售货员草率地毫不在意地回答:“使住了!”顾客看他一眼,走了。即使这种热水瓶质量很好,顾客也不会信任他的回答,因为他是以不负责的态度来回答的。如果这个售货员把热水瓶保温、耐久的特征,认真地告诉顾客,顾客是会买这种热水瓶的。
转贴于
诚恳、亲切也不等于不必要的客套和说空话。有的同志在顾客离开时说:“不送了”,顾客只好说:“不用送”。其实售货员是不能送顾客的,如果真要送,他一天就不用卖货了。所以,“不送了”就是一句空话,不但不能使人感到亲切,反而使人感到有点虚伪。
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对商品性能的了解。
过去在售货工作中很少说开头语和告别语,即使说也就是两句老话“来了!”“走啦!”。一个顾客从一个商店到另一个商店,从一个台柜到另一个柜台,到处听“来了”,“走啦”,就会觉得老一套、干巴巴、走形式。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面语和告别语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许多很艺术的说法。
同样,在接待顾客的时候,如果除了说“你买点甚么?”而外,就没话可说,我们的服务质量也就不能算好。
百货商店都写着“欢迎参观”四个字。如果我们只会说:“你买啥?”顾客会体会成“如果不买就请走。”如果你说“同志,你想看看什么?”虽然只是“看”和“买”一字之差,顾客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掌握关于商品性能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一个卖床单的售货员向顾客解释商品说:“同志,这床单好哇!往床上一铺多好哇,快买吧!”
谁还不知道床单往床上铺的!不用说这是句废话。床单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没说出来,这就是没落实。从这话可以听出,售货员本人对这床单的性能没有掌握。
售货员说话不但应该尽量简练、明确,还要注意语气,否则就容易把好话说坏。
比如一位顾客问:“鞋多少钱一双?”
“15元8!”售货员说的很快,声音很大。
“多少钱?”顾客根本没听清楚。
“15元8!”售货员照样回答。
“多少钱?”还是没听清。
售货员很忙,没注意语气,结果反而更忙了。还弄得顾客不耐烦。如果声音大,说得稳重一些,就不会有这些麻烦。
顾客离开时,有时我们说一句“再见”,如果把语气放得很重,就不合适。
对于称呼,也不能不加考虑地运用,要因人而变。比如:一般见到上年纪的人,叫一声“老大爷”和“老大娘”很好,但如果对年龄较大的干部、工人或知识分子,这样称呼他就不一定喜欢,还是称呼“同志”合适。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马洪玲
民事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作好调解工作对于迅速彻底化解矛盾,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法院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调解工作是通过法官与当事人之间通过语言沟通进行的,这就需要法官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的用语言抓住当事人的心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拉进与当事人的距离,从而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共识。
一、法官的语言在调解中的重要作用
“言为心声”,语言常常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语言的表达既可以充分展现一名法官的知识、阅历和修养又可以展示法官成熟的职业魅力。庄重、严谨、热情、幽默的言语,能够使当事人产生尊敬和信赖,拉近与当事人心理距离的作用。特别是法官在主持调解过程中,语言运用得好,不仅可以让双方当事人产生好感,更主要的是有助于案件的顺利调解。可见,法官的语言表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当事人容易和愿意接受偿的观点和建议,从而达到案件最佳的调解效果。那么法官在调解中应当掌握哪些语言艺术呢?
二、法官在调解中应当掌握的语言原则
一是法官的语言要体现出对当事人的尊重。第一,要掌握好谈话的语气。不能用傲慢、咄咄逼人、讽刺、挖苦、过激或明显偏袒另一方当事人的语言。第二,法官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亲近、明朗、通俗,语速要中等,以给自己和当事人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法律术语的使用应深入浅出,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解释,使当事人能听清,听懂。第三,法官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要耐心听取当事人谈话。既然为了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和看法,就应该让他们“言无不尽”,耐心听完他们的叙述,而后表述自己的看法第四,法官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要给双方当事人留有余地,不至于让当事人尴尬。特别是对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在表达同情的同时,要学会引导被安慰者的情绪,让他们从愤怒的情绪中发泄出来,理解安慰的话能够让双方当事人增强了对法官的信认和好感,这样就很容易拉近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调解的难度也就会减小。
二是法官的语言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首先,法官在语言态度上要平等对待当事人。一方面,不歧视任何当事人;另一方面,要根据当事人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
心理素质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言方法。其次,要灵活发挥语言的魅力。法官的语言既要让当事人感到温暖和亲切,又要保持法官的严肃性。就是说,做思想疏导工作时说话要平易近人,要诚恳、耐心;但对一些无理狡辩的当事人,批评教育要严肃,这样才能既不违背原则又能被当事人欣然接受。第三,法官的语言要沉着冷静,不与当事人争高低。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接触为数众多的当事人,当事人中不乏素质高、懂法律、主动配合者,但也存在个别心存偏见、素质不高者,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具有宽阔的胸怀,有“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肚量,时刻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责任,凡事须冷静沉着,避免或减少情绪波动,要通过自己耐心讲解和劝导,以真感动人、以理服人,从而博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三是法官的的语言既要坦诚又要谨慎。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前提是以诚相待。在调解中法官要用真实感人的语言与当事人进行交谈,态度要积极、稳重,意见要中肯,观点要明朗,使当事人听了所说的话后,感觉是透心暖人的,从而达到感情上的融合,潜移默化地缩短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达到调解的最佳效果。对于疑虑重重者,先与他们拉家常,推心置腹的谈心,然后再引入正题。对于情绪冲动、急躁易怒者,不能以怒制怒,先和风细雨倾心交谈,正确疏导,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切入正题。但也不应事事都向当事人坦诚相告,尤其是涉及案件不家宜公开的意见和措施,更应谨口慎言,避免违反审判纪律,造成不良影响。
三、法官应如何提高语艺术
一是刻苦钻研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开拓视野。熟练的业务能力和渊博的知识,是构成语言交流的纽带和取得当事人信任,建立与当事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环节。
二是要耐心细致,乐于倾听 。鉴于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与当事人交谈中,法官要认真倾听当事人的陈述,保证其语言的逻辑连贯性。在交流中重视情感特点,针对当事人的具体问题,必须耐心解释,给予尊重,体现出法官平易近人和平等地对待当事人。
三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与当事人交谈时应把握好尺度,要用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双方直接谈论敏感话题而造成针锋相对的僵局。要用友善的态度,从理解的角度来疏导当事人,使之心情舒畅:也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以朋友、晚辈或长辈及下级的身份称呼当事人,使之感到亲切,为缓解矛盾、增进信任打下良好基础。
从春秋末期提倡“仁者、爱人”的孔子,到明代汤显祖笔下迂腐、严格的先生,再到如今的人民教师,无论历史如何更替,也不论时代怎样变迁,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有限时间内传递知识信息,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的教育。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人格、世界观、价值观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教育语言是全面完成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说过:“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教育语言运用得好,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运用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管在课内课外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都要有艺术,教育要达到目的、起到效果,教育语言就要而且应该讲究艺术性。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表达,关键在于语言的艺术,心灵的交汇与融洽,往往是教育的最佳契机。笔者在师范院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验下,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要实现这种艺术性,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了解教育语言的基本要求
1.要有思想性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就必须注重教育语言的思想内容。教育语言的思想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比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知荣明耻等等。当然,这些思想内容不能空洞地说教,而应根据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着种种差异,他们的年龄、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模式化的语言肯定会失去功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教育工作者要凭借敏锐的观察,迅速做出反应,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比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多诱导多鼓励,点到为止;对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可以明言不讳,直奔主题。正如荀子所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狭隘褊小,则廊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3.要有情感性亚里士多德说过:“说服是通过听众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或欢乐中、在爱和恨的波动中做出不同决定的。”卢梭也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所以,与学生谈话时,态度要亲切中肯,力求沟通顺畅,达成共识。教师、学生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美好的,而不是对立的,不可简单粗暴地大声呵斥,更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教育语言应该讲究语言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促进转化。在师生双方的言语碰撞中,千万不能忘记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情感的交流,情通而理达。
二、明确教育语言艺术的内涵
1.尊重和宽容是主旋律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当下的学生自我意识成熟很快,他们人格自尊、精神自主,迫切需要平等和信任。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平等待人,对学生就像对朋友一样,重视他,欣赏他,倾听他的意见。教育运用平等性的语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实现双方心理上的平等,教育者的观点、思想才容易被接受,才有可能取得实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对学生偶尔出现的错误在感情上应给予理解,并及时启发、劝导,鼓舞学生奋发向上。即便是确实需要批评,也得实事求是,不能无限上纲,揪住一点小错就借题发挥。当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无论是管理还是教育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2.擅用赞美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发现、理解和肯定。正确地运用赞美,则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发现学生的优点,赞美学生,他就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爱,他就能感觉到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无形中就会促使学生进步,形成健康的人格。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赞扬的话语可以让我愉快地生活六个月”,我们的学生同样也会从中受益无穷。赞美要注意时间和场合,要善于联系、结合特定的环境择机而发。学生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受到不同外界环境的刺激,场合不同,心情不同,赞美的效果就不一样。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语言交流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创设相应的情境,充分发挥赞美的独特功效。
3.恰当地运用幽默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启发思考,它能给生活带来情趣。幽默的语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不但能调剂调节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能缓和紧张的气氛。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去表达一个即使是极为严肃的思想主题,也会令人轻松、愉快,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适当用些幽默的语言作为剂,避免枯燥、单调乏味的说教,寓教于乐,这也是启发学生、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教育语言中幽默的运用,方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欲贬虚褒、寓庄于谐;可以蕴藉含蓄、旁敲侧击;可以坦诚率真、以示警戒;也可以活用譬喻、生动活泼。当然,艺术不是做作,也不是虚伪。教育语言的幽默绝非油腔滑调、插科打诨。我们在具体运用之时,必须以朴素文明为前提,以准确传递教育信息为目的,幽默却不能轻浮。
三、加强自身修养,切实实现教育语言艺术化
在了解教育语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其中的艺术技巧,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开拓创新,提高个人修养,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体地、艺术地支配语言,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1.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教育者自我素质的养成,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作为培养人才的职业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对学生更有着深刻的熏染性。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并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并强化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时刻牢记在面前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栋梁,他们身上正承载着无数人的殷切希望。#p#分页标题#e#
2.储备扎实丰富的知识雄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不断创新的意识……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技能。见多识广,博闻强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用学识和睿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鉴于知识结构宽泛性、综合性的需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文、史、哲著作的大量阅读,因为它是建构良好的思想教育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其次要自觉地用教育学、心理学充实自己,使“博杂”开放的多种知识能在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各尽其用。再有,对新的管理理论、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理论、社会学等等都应广泛涉猎,它们对提升思想教育语言的品位,丰富我们的语库,无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加强学习,储备扎实丰富的知识,提高文化修养,以便更科学、更准确地把握教育语言艺术。
声乐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无论是文学的作词、音乐的谱曲或是歌唱的表演,都始终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感受与表现。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声乐艺术的形象表现。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对声乐艺术的语言教学有足够的认识。我国民族传统声乐艺术十分重视对语言的学习,而不是孤立地只讲求声音美。因为声音的美必须蕴含着丰富的感彩,而丰富的感彩只有通过语言才可能得到准确生动的体现。这种声音的训练最终必须以表现语言的情感为目的,才可能获得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声音美。
人类的语言或语种虽然不同,但不同民族的声乐审美情感是具有共同性的,因此很多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或声乐学派,在声乐的艺术实践教学中同样重视语言的创造功能和声乐的语言教学与训练。意大利学派的著名作曲家兼歌唱家培特罗?托西(1647~1727年)曾经这样说:“如果一个歌唱者咬字不清的话,他就无法使听众获得歌唱中来自歌词的大部分美妙之处;这样一来,他的歌唱也就失去了感染力。如果歌词唱不清的话,那么人的嗓音和小号或双簧管的声音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缺点是很严重的,但是现在不少人都有这个缺点。然而歌唱者不应当忘记,只有借助于歌词他们才能够胜过器乐家……纠正咬字方面的缺点这一工作过去从未像今天这样必要。”又如19世纪的意大利学派的杰出声乐教育家弗兰切斯科?兰培尔蒂(1813~1892年)在《歌唱的艺术》一文中写道:“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需的天赋资质,但他若设有掌握正确的咬字,他仍然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很多优秀的民族歌唱家,所以创造了完美动人的声乐形象,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各自民族语言美的特质与规律,运用精确、熟练的韵技巧,以清晰、生动、优美的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表达了生活情感的结果。声乐的民族风格民族化问题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它的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不同的民族声乐与声乐学派所形成的特殊风格与色彩,关键还是语言的作用。声乐语言是音乐化的艺术语言。所谓共同性是指声乐语言与舞台艺术语言有着共同的表现规律。
声乐语言本身也属于舞台语言的范畴。因为就舞台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说,基本上是两种形式,即一种是说白式的舞台语言;一种是歌唱式的舞台语言。在说白中则包括散白和韵白,韵白则主要包括吟诵与板诵,吟诵主要是指戏曲或歌剧中的韵白,它比散白有着更加明显的韵律感;板诵主要是指说唱艺术中快板、快书、数来宝之类的韵白,这类韵白则更具鲜明强烈的节奏感,它的节拍规律更加明显突出。而歌唱式的舞台语言则突出了它在表现上的音乐旋律性。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舞台语言,它的创造材料都必须是有声语言,这样在语音基础的咬字吐字的基本技能上,在声、韵、调、音节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上,在语调、语气的情感体现上,在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的语言处理上等等都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这就是说,说的语言与唱的语言有着共同可以依循的创造方法。而唱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建立在说的语言的表现基础上的,它是说的语言的音乐化。因此,声乐语言教学的内容应重视基础训练与基本理论的学习,即说的语言的创造基础,也是唱的语言表现的基本功。像语音正音的规范化教学,只有首先说念准确了,唱才能准确;又如语言的思想意义的挖掘与表现所依循的分析方法也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不少声乐演员(主要是指艺术歌曲演唱者)只会唱,不会说。他们有时借助旋律节奏的拖腔、拉音变化掩饰了语言的缺陷,然而一旦说白,这些缺陷就暴露无遗。如字音的错误、发声缺乏力度共鸣没有支持点等等。如果只能进行所谓的“艺术的唱歌”,却不能进行“艺术的说话”,那么,作为一个主要以有声语言的创造工具的艺术创造者来说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缺陷。传统的戏曲与说唱艺术的语言教学训练有着十分成功的经验,这不仅因为唱功与念功同样是艺术表现的工具,并把念功做为唱功的基础进行训练。“千斤话白四两唱”虽过于夸张,但却说明说比唱难。只有说好了,才更能唱好。传统的戏曲与说唱演员大都有坚实的艺术语言基础,他们的说和唱在气息的控制与共鸣的发挥、声音的造型与音色的变化、咬字的力度与吐字的圆润、语言的处理与情感的体现等方面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不同特点,但都能做到唱念和谐,行腔自然。然而我们的歌剧演员或歌唱演员往往在念白的功夫上就远远不及戏曲与说唱演员。这说明要造就一个民族的声乐演员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舞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使他们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的修养。
那些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一般“正音课”的范围显然是不够的。声乐艺术语言方面在全面系统的教学训练中有与一般舞台艺术语言教学的共同性,而另一方面它又必须从声乐艺术综合性的特点出发,在语言的呼吸共鸣与气息运用上,在咬字吐字拖腔、拉调的旋律上,在语言形象的性格化与声音造型上,在语言的技巧运用与情感表现上等都必须有助于声乐艺术形象的完整体现、必须符合歌唱的艺术规律。也就是说,要求语言的教学不能脱离整个声乐艺术的教学,音乐与语言的教学虽具备独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而又必须把握它的综合性与相辅相成的共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声乐艺术的教学任务。声乐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首先,以语音学基本知识为主导,结合声乐语言在行腔中的表现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发音,正音、咬字、吐字、引长、归韵、收声的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并分别根据说与唱在语言表现上的不同与舞台语言的艺术要求,着重掌握行腔运字基本功。掌握辨音审字的方法,在辨证方言、使语言规范化的同时,使字音在行腔中喷、弹、点,送与开、齐、合、撮变化自如,结合呼吸共鸣的不同表现,掌握发音、发声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使语言逐步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其次,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与音色特点,使他们掌握声音造型的基本方法,扩大他们的声音变化幅度,以适应不同声音的造型任务,增强他们在说与唱中的描情叙意的形象性与人物语言和歌唱的性格化表现。此外,掌握语言节奏、韵律、轻重、快慢、抑扬、顿挫、连断等语调、语气表现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基本训练,增强与丰富声乐语音的音乐性。另外,掌握运用声乐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规律,提高他们分析、体验、感受与表现语言的能力,以便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与逻辑力量,增强语言表情的动作性,使歌唱逐步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较系统地掌握声乐语言的理论知识,提高声乐语言的理论修养;使学习者具有分析声乐语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声乐艺术的创造。声乐语言教学是技能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教学,为此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数学的实践性、针对性与协同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声乐语言教学必须进行循序渐进的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炼实践,声乐既然是音乐化语言艺术,通过有声的基础训练实践是锤练基本功的最重要的途径。
有声语言或音乐化语言的表现既是生理机能的发声器官的协调动作,又是心理因素的思想情感的直接体现,前者具有一定的语音习惯动作的适应性,要改变发音器官的习惯动作,不加强训练实践是不可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言的简单再现,它具有艺术美的创造要求,尤其是音乐化的语言,它的一字一句、一声一腔,气息的运用,共鸣的发挥,语言的处理,声情的表现,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而创造成功的,即便是像传统戏曲声腔中一些程式化曲牌旋律也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一定润腔手段达到词曲的和谐适度,而心理因素的准确反映也必须对语言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与体验,不断实践,才可能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作为艺术创造,歌唱演员需要对语言具备专业的敏感,生理的或心理的,既然是有意识的活动,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的生理与心理的反射。如口腔共鸣要求母音在不影响词义的条件下,口型可以有一定夸张的开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它的分寸。此外,教学实践必然与演出实践相结合起来,才可能逐渐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学的针对性,是指必须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人各有声,方言各殊,声音、语言素质都各有特点。比如有的人n与I不分、有的人en与eng不辨……这样就要在正音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辨音训练。为了掌握每个教学对象的语音状态与方言习惯,可以做方言检查,以便找出对应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把大课与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互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此外,不同声乐形式有着不同的专业艺术要求。戏曲声乐的唱词不同于曲艺声乐的唱词;民歌的歌词不同于艺术歌曲的歌词,不同民族与地方语言的差异,演唱中语言的处理,声腔的表现不同,对语言的训练与实践必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要求。教学的协同性,是指声乐语言的教学要与其他有关声乐艺术的教学联系起来,协同一致。比如声乐的歌唱教学与语言教学虽各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但教学目的应该是一致的。语言教学为歌唱教学奠定基础,歌唱教学应该为美化语言服务。为了培养与造就声乐艺术人才,—切有助于声乐艺术完整全面体现的教学都要协同起来,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言在声乐艺术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声乐艺术的综合性本身所决定了的,然而这个问题并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我们的声乐语言教学中,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我们一些音乐院校声乐专业仅仅把这个教学,看成是一般的“正音”课,认为能掌握拼音字母,辩证方言,学会说普通话就可以了。从五六十年代起至现在,一些院校虽然也相应地开设了“曲艺说唱”等课程,以帮助咬字、吐字的练习,但由于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由于师资缺乏也渐渐取消了,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声乐人才与传统戏曲声乐人才在语言的基本功与表现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不足。歌剧演员的念白功夫表现力就更差,咬字、吐字不清晰,缺乏韵律节奏感,唱、白衔接不和谐等。为此,我们的音乐学院的声乐、歌剧演员的培养,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声乐教师的培养,应该认真研究声乐语言教学上根据不同的对象完成什么任务,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的问题。其次,声乐语言教学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在声乐艺术研究中虽也涉及些语言的内容,但都十分不足。传统的声乐理论或唱论中的语言艺术论
作者:陈美芳 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
目前在进行播音主持当中,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境,语言也更加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含义深远。经由播音主持者的艺术表达,能够让受众产生心理共振,直接震撼着受众的内心,这就是目前语境下的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播音主持者的口语化语言表现
人们在平时相互交流时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一般比较自由,谈论的内容也很大众化,而在节目中对选择的内容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要求节目具有规范性、娱乐性、时效性、社会性等,它在反映出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作为主持者不但要传播信息、知识,激励受众不断地拼搏进取、努力奋斗,而且还如同纽带一样连接着国家管理者与普通大众。虽然主持人主持时需要体现节目内容的时效性、规范性,但面对受众,需要将语言表达体现口语化。比如,在《梦想剧场》里,毕主持就体现出了他大众化的特点,即热诚、朴实。另外,他还具有诙谐、搞笑的特点,能够在节目主持当中用貌似平常的话语,给人以诙谐搞笑的感受,人们会在他诙谐搞笑的话语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
(二)主持语言时尚化
“时尚”这个词汇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也就是由人们精神生活的一般性中显露出的特殊性。若一般性所体现的是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则特殊性所体现的就是自我在强烈的表现中所产生的动力。追求时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初通常是由从众、模仿开始,然后陆续从各种时尚潮流中甄别、挑选出精华部分来达到完美境界,从而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与情趣。追求时尚不仅要具有理智性,而且还须具有主动性。个人觉得,主持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既要有灵活多样性,又要符合时代的特征。通常来讲,将个人风格与节目风格二者协调一致,即可体现出主持者的语言风格,且能够增强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播音主持所表达的语言亲和力
亲和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增强播音主持语言的吸引力。据统计,大部分的受众都喜欢语言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因为他们觉得在节目中感受到亲和力的语言后,与主持者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在目前的语境下,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主持者在节目中要多应用口语化的语言,因为采用这种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节目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受众和主持者之间进行平等地沟通,而且可使双方的交流更加顺畅、密切。但须注意播音语言的口语化不能过于随意,要远离低俗。
二、增强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措施
(一)符合受众心理的语言时尚化
俱进,甚至能够引领潮流,因此深谙时尚的创新,才是有基点的创新,同时追求“时尚”的创新也是需要考究的一门“艺术”,在时尚语言的追求当中,能够让受众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而且也能够在追求时尚的过程里,间接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受众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中,其心理层面与审美方面也在追求语言的时尚化,而主持者运用时尚化的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顺应现今的娱乐潮流,并可符合受众的审美观念,这极大地促进了播音方面的创新,如果离开人们的需求来创新,那么创新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被广大受众所接收、所喜爱。
(二)加强生活品位和个性特征的锤炼
播音主持者须加强生活品位和个性特征的锤炼,以形成独特的气质与神韵,并符合时尚化的工作要求。在现阶段,播音主持者的语言由于受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的影响,而出现了很大的时尚化创新,这使信息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内容也更加的全面,不但可为各个层次的受众提供适宜的节目,而且还可大幅提升主持效果,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因此,仅需控制好正确的播讲目的,在合乎情理的基础上融进适合的创意与理念,且结合人们的需求与目前的潮流,体现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就会使播音的效果变得更加理想。
三、结语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此诗作于行役之中,诗人从记行的笔调入手,为庐山的出场安排了突兀而震撼的背景。“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随着曙光的来临,宏伟的庐山在毫无准备的诗人面前出现了。它在江流之畔高耸入云,青黑的山石,在晓空中突兀峥嵘。“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一句中一个“喷”字就表现出极强烈的震撼力,把庐山在朝阳中的勃勃生机灵动传神的展示出来。庐山,这个在古往今来的文章诗作中最常用的意象,此时又一次生动而新鲜地展现出令人惊心动魄的魅力。诗作从行役的平淡入题,更强化了奇景乍现的惊异,在语言一前一后、平淡与震撼的交织中,诗人开拓出了奇特的诗境。
长安求仕不利期
身在生机勃发的大唐盛世,孟浩然也对社会对人生怀有积极的抱负和理想,曾到长安应举,并在《长安早春》中抒发及第后的欢喜,然而事与愿违。落第之后他不仅没有立即返回家乡反而选择留在长安等待新的机会,三载过去也终无结果。但他写下了《岁晚归南山》《留别王维》等不朽名篇。《岁晚归南山》北阕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是一首困顿失意之作,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叹息里可以体会出孟浩然的独特个性:感叹自己是因为“不才”而见弃于明主。唐人对人生穷通的思考谈得最多的是“时”“才”“命”,没有对自己的才华失去信心的他此刻没有伤时叹命,只把失意归为“不才”足见他的胸襟和气度。“多病故人疏”一句既是作者对于得不到荐举的牢骚话也表达一种与世疏阔的情怀。本诗前四句语势陡健,后四句转入回味深长之笔。清人朱之荆称:“结句是寂寥之甚,然只写景,不说寂寥,含蓄有味。”(《增订唐诗摘抄》)总体来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进仕无门的穷途失意之悲,但语言温厚,语意没有流于狭隘的怨刺,显示出盛唐士人慷慨磊落的精神风貌。经过了仕途磨练的孟浩然此时的诗歌创作风格虽无太大变化,但语言更加高妙,诗作内涵更加深厚,反映的精神面貌更加健朗。
漫游与短暂入幕期
长安无意而归家的孟浩然在家中闲居一年便再次离家,先北上洛阳后南下吴越,游历山水排解心中不快之意。吴越的青山碧水陶冶了他的心胸,使他对隐居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放弃功名的诱惑,在家园里保持人格的纯洁。此时的诗作也无不呈现出清旷的意境和高洁的品格。《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这是作者溯浙江西上,行近富阳时的一个清晨,面对江潭晨景而创作的诗歌。夜色尽,晓色来,人间任何一个清晨的魅力都在于生机的复苏。徒有生机尚不足言其妙,只有在倦怠中逐渐复苏的生机才是清晨最动人的地方。诗人在惊禽拔桡的声响中感到了晨光初至的脚步,其中一个“暗”字用得最具功力。船家清晨起航,本无需遮掩,桡声之暗,是诗人在清晨初醒时,睡意尚未完全褪尽,听起声来不免朦胧断续。一个生机盎然的清晨在诗人残睡未消的朦胧中拉开序幕。接下来的诗句,将生机复苏的晨意点染得更加开阔。在初日的照耀下,夜间的雾气散开,诗人这才发现江面竟是如此开阔,一个“始”字,写出了诗人在夜晚不知江面宽窄,而在清晨才发现的新鲜感受。接下来写女子梳洗,猿猴饮水等更是在进一步渲染清晨的勃勃生机。表面上看,诗的语言平淡,构思也似乎没有奇特之处,所以明代钟惺曾说:“浩然之诗常为浅薄一路人藏拙。”(《唐诗归》)但诗出古体,并且都押仄声韵,又运用典故,就使诗在平淡中具有了高雅脱俗的品格。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说:“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首诗正是一个最生动的代表,平淡的语言却能表现出无尽的生机,足见诗人才力之高。
回乡归隐期
从王维在《送孟六归襄阳》的归劝中以及孟诗《留别王维》的内容中都可以看出仕途的无意促成了他回乡归隐。而他的隐居绝非有意避世,只是一种“适性”的表现。“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夜归鹿门歌》就是诗人向往恬淡,高雅世外生活最好的写照。《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作品,诗中满是浓郁的田家气息,诗人和友人宾主欢洽,充满爽朗高雅的情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运用了五言律诗的“二二一”句式,同时将“绿树”、“青山”放在句首,而结尾的“合”、“斜”带有动词性,这就不仅仅是描写,而仿佛绿树的环绕青山的横斜,都是出于“绿树”、“青山”的主动情意。诗的后半部刻画了宾主高雅的情趣,诗人和故人虽然说的是桑麻之事的农家语,但使人不觉柴米油盐的琐碎,只觉恬然快乐。结尾重阳赏菊的相约进一步显露了诗人与友人的高雅意趣。一个“还”字说出了诗人的恋恋不舍,这种留恋又以极亲切自然的态度流露,没有故作高雅的意味。而末句用得最妙的是“就”字,清人朱之荆云:“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矣。(《增订唐诗摘抄》)究其原因,一个“就”字写出了诗人对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情,不是故作名士风度,这与诗中恬淡融洽的田园风情十分协调。此时的孟浩然正在家乡鹿门安享宁静高洁的尘外生活,诗作的语言越发归于典雅恬淡,诗意也越发清旷、淡然。
结语
本文从修辞入手,以炼字、炼句为主体,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分析了不同时期诗作的语言艺术,《唐诗归折衷》道:“浩然清姿淑质,风神掩映,乃在淡若无奇之中。初读无奇,寻绎则齿颊间有余味。”孟诗继承了建安风骨的峻健及魏晋风流的清真自然,并将两者融合为清旷超迈的独特诗境,成为盛唐诗歌美学理想的典型代表。
作者:杜雪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4-0237-01
播音主持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今年来备受关注,发展迅速,作为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较强的交流和说服力能用情感作为工具来进行沟通,播音主持人能够适当的煽情言语来诠释。
一、播音主持中语言艺术魅力的定义
艺术魅力是艺术作品对观赏者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语言艺术则是艺术表达中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是播音员、主持人用语言的表达形式传递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想象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过程。受众则通过听觉或者视听结合的方式来享受这种艺术的魅力。播音主持中的语言艺术魅力包含了很多方面,如丰富的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力不是照本宣科的读稿子,是需要我们的播音主持人员将内容用自己的头脑进行理解,在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资讯以及受众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还要考虑播音主持人的音色等辅助特点。一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长长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从纯粹的收听节目转变成一种享受。要想在播音主持中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需要注意很多的方面,如播音主持人员的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在播音中,尽可能的采用口语化的形式进行播报,同时在播报中语言要尽量的精炼,不拖沓,尽可能的简明扼要,要时刻将观众放在心里,在较短暂的时间内表达清楚。然后要想让短时间内被受众喜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表达要有特点,适度的幽默感将受众的专注点牵引到自己的节目中。
二、播音主持中语言艺术魅力何以展现
语言表达是人类沟通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人类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语言推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播音主持专业这门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对语言艺术的表达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当前各类媒体如此剧烈的竞争形势下,播音主持人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的充实自身,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为学涵养,一边更好的展示语言艺术魅力。
(一)增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
语言隐藏的艺术魅力其实从语言内涵上来看就是语言的内容要丰富,要赋予感染力、震撼力、创造力。要想做到这点,我们的播音主持人,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学习钻研,在平时就需要大量的积累。在播音主持人也是众多文艺工作者中的一员。需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语言组织能力、经常培训和练习。此外,播音主持人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能遇到一些突况,特别是某些对专业知识较高的知识型节目,更需要我们的主持人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工作的空余时间多多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既能在节目主持中,对节目内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恰当的时候给予合适的点评,在过程中更好的找到受众关心的话题。
(二)播音主持语言中注重声音魅力的表现
我们的高等教育中对在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发声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中间包含了发音是否标准,呼吸是否正确,以及坐姿和站姿的标准及优雅程度。这里面发音是否标准是衡量播音主持人是否合格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衡量声音是否富于魅力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播音主持人和普通人说话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其用丹田进行呼吸。能否控制好丹田呼吸的节奏是能否控制好语音语调的基础。俗语中所说的“站如松,坐如钟”就是一个完美的诠释。播音主持人的站姿与坐姿都充分体现了其内在的气质。
(三)播音主持人的个性魅力需要从亲和力、语言表达亲和力着手
随着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较之传统要求也有了提高,期望播音主持人有个性化的表现。以现今在各类媒体上比较受欢迎的主持人来看,鲜明的个性是受到关注和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播音主持人要想在播音主持中做到别具特色,口语化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周立波为列,他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博,涉猎面极广,但是在其主持节目的时候语言非常的接地气,朴实而简洁,用受众能接受的口语、方言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他的节目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缩短了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
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中情感与语言艺术的融合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实时和受众进行情感的交流,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受众,与受众间形成共鸣,将在节目中形成,促进节目的成功。播音主持人只有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节目中和观众站在了一起,想观众之所想,才能成功。综上所述:不同的播音主持人因为自身的特色、受教育程度、知识面、知识的沉淀程度的不同,在语言艺术魅力中的展现的侧重点都略有不同。有的专注于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有的注重于用真诚的态度和语言来感动对方,有的注重于风趣幽默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的注重于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总的来说,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魅力不是简单的语言独白,而是播音主持人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全过程。当前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传媒业的高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更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审视自身,深挖自身,挖掘出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形式,提升自身艺术修养,最终形成自身特有的语言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琼.基于后现代语境的播音主持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3.
【关键词】班主任;语言艺术;科学语言;无声语言;应变语言;幽默语言
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语言交流的机会也最多。但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有时取得不了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分析,关键在于谈话时语言方式不当;或不能知己知彼,切中要害;或语言表达不佳,缺乏艺术性,幽默感等。因此,把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
现结合自己的从教实践,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运用科学语言
了解学生是教师关心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是很难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状态,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类型因材施教。同时结合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科学语言,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脾气暴躁,感情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对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感受力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暗示、旁敲侧击或警句格言的点拨式语言;对自我防卫心理强烈,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宜采用突击式语言;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有层次、有步骤,逐渐深入学生心灵的渐进式语言;对惰性心理和试探性心理突出的学生则要采用措辞尖锐,语调激烈的触动式语言等。
科学的语言第一要“言之有理”。“理”就是科学性,哲理性,实践性。有理才能服人。第二要“言之有情”。“情”就是真情,纯情。有情才能动人。第三要“言之有方”。“方”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寻找恰当的时机,适当场合,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说教。有方才能有效。第四要“言之有趣”。“趣”就是新意,风趣。有趣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听后难以忘怀,从而达到巩固,深化语言说教的效果。
二、利用无声语言艺术转化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批评是门综合艺术,批评的语言千姿百态,但有时无声的批评能顾全学生的面子,学生更易接受,其效果比大声斥骂要好得多。”班主任适时进行无声语言的渗透,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起来,有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为班主任,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能给学生产生巨大的震撼,无穷的动力,这的确是一门艺术。我深刻领悟到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了。也许班主任的一个小小善举算不了什么,却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之情、痛之切、责其真、望之笃的情感。
三、运用应变语言艺术处理突发事件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偶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讲究语言艺术。如果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中,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那么就可谈吐生辉,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促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醒悟,这有利于温暖、信任、激励的班级人际关系形成,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处于特殊境遇的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体贴,老师以满腔热忱的语言温暖对方,能使其在没有任何设防时,能够畅所欲言地倾诉一切,这往往会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热情。
四、运用幽默语言艺术造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运用幽默技巧,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说明问题,引起学生愉悦的心理反应,造成和谐的教育氛围。幽默的形式很多,可以正话反说,可以偷梁换柱,可以一语双关等。职业中专的学生,有很多染上了烟瘾,班主任准备在班会课上进行集体教育。但班主任并没有从正面去说教,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吸烟的好处,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是可以防小偷,抽烟的日子长了会咳嗽,令小偷不敢轻举妄动;二是可以永远不老,医学界早就有结论,吸烟史越长人的寿命就越短,当然活不到老;三是可以防蚊子,因为蚊子怕烟;……等十几个结论。这些结论让同学们不笑不行、欲笑不能,随之陷入深思之中。这种正话反说式的幽默,表面上否定了抽烟的害处,但实际上把其危害性亦暴露无遗,这比单纯的正面说服、批评、劝阻的效果要好得多。
幽默语言技巧多种多样,班主任可以加以运用,但应做到情趣健康,对象适应,富有教育性,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流于庸俗。运用幽默技巧时要注意不能表错意,不讲粗话,对应语境等。
在语言表达的实际应用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起来运用,才能便利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彻,抒情更加真切、动人。
一个优秀的演讲家,能完美地做到声未出而形先至,观其形而知其音,更能做到以声传神,以神驭音,让观众欣赏到无上的语言艺术魅力。我们的班主任又何尝不能做到呢?
一、课堂语言艺术分类和作用
课堂语言艺术的分类根据教学课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目的进行划分。教学课程不同,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也会有所不同,应该注意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教学对象由于年龄、学历、知识掌握不同,也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教学目的不同,教师使用的专业词汇和讲授方式也不同。
二、课程语言艺术
课程语言艺术是教师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模式。课程特点彰显课程的内涵,讲授的语言艺术体现教师的水平修养。比如几何学中的马鞍图、超立方体,学生很难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研究图中内在的性质,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将图形学、美术学、计算机等技术融入到数学概念的解释中,通过计算机构建动态图像或绘制仿真模拟图形,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的差别语言艺术
教学目的差别也要求教师使用符合目的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比如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就是教育目的差别非常明显的两种教育。成人教育基本上跟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人们认识能力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面授、函授、电视、广播、多媒体、实践、自学考试等既广泛又灵活,而且越来越成熟,适应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需求的人的需要。而职业教育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同时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在验证中发展能力,要求学生不但动脑,而且动手。教学结果有一定的成果或标准做参考,因此,其教学形式比较简单。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就使得两者在相同的教学形式上交叉。
四、教学对象语言艺术
教学对象不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素养、教学表达方式,遵循的语言规则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教育对象的教育的目的划分,有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博士教育等等,这种教育性质的划分,也就将教育对象清楚的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根据对象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执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另外,由于男生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可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在实施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提问语气,照顾学生的情感状态,尽可能使教学达到最好的状态。
五、课堂语言的艺术内涵
有关课堂语言的艺术内涵,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见解。王莉颖等人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科学性、教育性、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五大特点。孙利认为教学语言艺术应该注意:情感艺术、表达艺术、提问艺术和情感艺术。丁敏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审美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而钱威认为教学语言应具备一般语言的共性要求,更应把握自身的个性特征:从教学目的任务看,教学语言要具有高效的教育性;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具有专业知识性;从教学对象看,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从教学方法看,教学语言应有灵活的启发性。
六、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课堂语言的准确、精炼和流畅性上。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用词恰当、发音准确、语言流畅、言简意赅。用词恰当,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授科学事实时,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结果,用准确的词汇和语言向学生解释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无中生有。发音准确和语言流畅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保证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教师教授内容的基础,如果教师带有严重的口音或者说话结结巴巴,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和热情。有些乡村教师习惯于使用方言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的正确发展,甚至导致有些学生也不会讲普通话,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言简意赅,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教课时不要说一些废话、空话和大话。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教师,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却引用一大套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因此,课堂语言必须建立在规范性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必须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堂语言的系统性
课堂语言系统性要求教学语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系统性包含逻辑性,可以说逻辑性和系统性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坚实有力的整体,使得教学富有立体感。怎样才能让教学具有系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一是讲课之前必须要做好有条理性的备课,讲课时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知识之间的层次结构,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讲课内容;二是对于交叉学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衔接和拓展,构建知识层次树,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同一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三是教师讲课过程中遇到计算、推理、归纳问题,要做到概念清晰,判断准确,推理合乎规则。
八、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讲课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师生之间碰撞思想的火花,讲课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应用合适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灵,教师教学是为了开启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置疑问,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对结果从不同角度做出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时机施教,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优美,还要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教师的热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教学必须要融入感情,使师生之间既有知识上的共鸣,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都有极大的影响,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设置合适的问题,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九、课堂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语言是教师知识、涵养、品德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生动、形象的情景,不仅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听课更加有精神,精力更加集中。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轻“启”,因而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肤浅。老师如果语言呆板、无力、抽象、缺乏吸引力,学生听课也会有气无力,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也压抑,沉闷。有人说,幽默的人可以唤起心灵的共鸣,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讲课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体现教师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十、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主持人,应该是一个能渲染主题,调节气氛,掌握节奏,代表观众愿望,大方自然、亲切平易的人。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不仅是音质优美,字正腔圆,准确简洁,说什么,怎么说,所说的内容观众愿意听,喜欢听,这就在于主持人与观众交流时的种种应变技巧。主持人是直播现场、演出现场、访谈现场唯一在前台说话的“调度”。语言的社会规范,节目过程的语言控制、把握,对语言的特定要求,主持人语言的个性追求,这四者间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相互依存。主持人必须在四者的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自我与观众,表现与展示统一起来,如无相当的语言艺术功力作为底蕴是很难做到的。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应该是有声语言艺术和无声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和体现。
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规则首先必须是话语准确。我们广大文艺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节目主持人,节目的宗旨必须牢记,紧紧围绕主题每字每句代表传媒机构,代表民意,责任重大,所以话语准确至关重要。
有声语言在话语准确的前提下还要求话语简练。要用最简明精辟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正确而丰富的内容,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主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切合栏目宗旨、切合实际、切合语境、切合对象、切合时机说话。它不同于写文章可以在下面修改,一旦有错是无法收回来的。著名主持人叶惠贤老师说:“嘴里要想要,脑里先要有;要想会说,必须会写。”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过一个例子,在一次歌手大赛上,在一位有相当地位的音乐家点评后,节目主持人说:“您说的太全面了,我都没什么可说的了。”这话说的不恰当:第一,音乐家点评后,主持人对音乐还能说什么呢。“我都没什么可说的了”画蛇添足;第二,音乐家即兴点评不可能“太全面”,改为“您说的太好了,谢谢!”这既简洁又合乎实情。主持人语言简洁在“务去浮词”的同时还要注意给嘉宾或观众留以说话的空间,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有声语言艺术不单单是准确和简练,还表现在话语的形象即语言的韵味上。这就要求主持人传情达意的话语要有形、色、声、统一的个性魅力展现。高尔基说:“在我看来,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色彩、声音把你心灵中所自豪的优美的东西,都体现出来。”这首先需要主持人从语音的层面苦下功夫。词与词组句,句与句间因音的碰撞形成节奏、韵律,节奏与韵律协调,才能快慢有致,抑扬有律,铿锵有调,听起来清晰悦耳,韵味深长。语言词格很多,运用起来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它不是纯粹个体性的或仅仅个人感到有韵味,它应该是为受众普遍接受、普遍感到的韵味。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说话中运用修辞时,注意让受众有更多的惊喜的意蕴,要根据表达内容和题旨,与受众情感联系在一起,以增加交流的效果。
主持人有声语言的特征是以受众作为说话对象的主持方式,所以决定了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是舒展、大方自然亲切的。主持人在演出或访谈之前都会接到一些主持词、串连词等稿件以备现场复现,这就是有声语言的复现与再现问题。无论是稿件的复现还是现场的脱口现说都是适合当时的需要而提炼的精粹的口语,赵忠祥老师曾经说:“主持人的语言尽量贴近生活,不是贴近生活中不优美的东西,而是贴近生活中我们提炼的,我们找到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和最优美的包装。”这就需要主持人自身的修炼,只要下功夫、时间就可以改变一切。
主持人说话必然有说话的环境。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如果说话不考虑语境那么就会陷入被动无法显现话语应有的有效性。语境与节目对象有关,更与时间、地点、场合有关,前者称为节目语境,后者称为时空语境,两者都是主持人有声语言所规定的语境。首先,主持人说话的依据是节目,节目的性质、形态是主持人说话必先考虑的环境。其次,主持人说话还要看节目对象,节目对象就是主持人要考虑的语境。主持人同观众的交流也是一种心理互动,心理互动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主持人如果能找到与观众相似的有利于相互接受的碰撞源,就会产生心理感应,所谓异地遇老乡,两眼泪汪汪。任何言语交际都受时空语境的制约。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节目,与观众交流沟通应尽可能用时空语境与对象采取合作的方式愉快、有效的完成节目的播出。主持人主持节目也是一种角色把握。在言语交际中主持人除认知自己角色身份外,还应认知对象的角色身份,这样才能自然亲切,游刃有余的把节目做好。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同时也是无声语言的艺术。主持人在主持时的心态,体态的传情达意称为无声语言,是伴随有声语言的心理状态。从容、自信、收放自如是把握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心态是话语的先期显露。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主持人自身的语言基础训练和知识的与时俱进都决定心态。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戏曲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