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本科论文

体育本科论文

时间:2022-09-07 23:2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本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本科论文

第1篇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了调查研究的需要,将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采用文献资料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黑龙江省图书馆电子期刊文献对关键字“教育实习”第二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进行检索,并查找湘桂资料的书籍为此论更好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实习地点、以及实习时间了解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3)专家访谈法

访谈本科学生实习管理方面专家,了解他们本科生实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的意义和作用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经历的环节之一,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好与不好将是学生以后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能力,是学校通过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学校就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出现学生只会讲解不会做示范,有的学生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快速的学习新内容。

(2)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课堂教学中讲解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

(3)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

2.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培养措施及方法

(1)体育教育的规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在壮大,而今天,体育教育专业也为社会体育培育了一批批体育专业人才,所以体育教育在社会上的位置也越累越重,然而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偏重于运动训练成绩的获得,大部分时间在不同级别的运动队训练,使他们有着诸如文化理论知识欠缺、思想品格较为单纯、理解性不足、脾性耿直、喜欢竞争、可塑性大等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其他区别。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将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性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将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掌握好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2)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结合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3)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

第2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4.增设论文写作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开课前,可增设“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有效的论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论文格式及内容的表述更加科学和严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整理和分析资料、依据科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通过公开的论文报告会评定成绩。

第3篇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然而,关于体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只有半个多世纪,如1966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建立了第1个应用型体育管理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设置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93所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作为全国39个专业学位教育之一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开始招收和培养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由单一的学位证书发展成学历学位双证齐全。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显而易见,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与非全日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比较,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阶段需积极探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形式及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相关政策文件、体育学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全国38所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等。

1.2访谈法

专门组织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层论坛,邀请国内12位专家共同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并利用全国体育硕士研讨会、全国体育学导师论坛等会议,调查访谈30多位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管理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当前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过程及措施,深入部分实习基地对体育硕士实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

2009年开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数量已达69个,占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2%。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短,作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虽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院校培养方案,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未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以下困境。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体育硕士学位论文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硕士缺乏认识,不了解体育硕士的培养类型及与学术型的区别,出现对体育硕士的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从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招生情况看,真正报考体育硕士的考生较少,许多学生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调剂而至,在生源质量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影响到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部分学校称他们为“小硕士”,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了解不深,出现选择时轻视体育硕士的现象。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3.1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强调通过教育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在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教育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种没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实践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根据体育硕士工作特点,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规范、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体育硕士培养要求,保证实习规范与实效。各个院校应结合培养领域,在各类学校建立体育教学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体育管理部门及科研所建立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此外,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胜任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导向,每个职业都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如: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社会指导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大众健身指导与健康管理实践能力。

根据指导方案,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较为明确,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大纲》的出版,从课程说明、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度、考核及参考文献等均进行详细阐述。各培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领域特色课程体系。如: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体育院校充分利用教练员培养优势,建立符合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体育硕士所设置领域建立特色优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这要求体育硕士课程内容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前沿,并能联系并反映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3提倡学位论文多样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学位论文也理所应当要体现其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要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形式上更加提倡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实践案例、赛事实施方案等,这些类型的文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提倡专业学位论文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为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提供制度导向与保障。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快速发展的现实,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意识,建立合理的、统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已迫在眉睫。在具体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选题的新颖性与实践性、理论的扎实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写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调查调研的科学性、技术方法的进步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4注重导师队伍建设,转变导师培养理念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习特点,采取“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短期内体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已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第一导师,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转变学术型指导理念,达到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体育领域社会人力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硕士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导师的应用型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专业学位标准进行培养,分工侧重明确,校内导师侧重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应用实践”。虽有所侧重,但是2位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即从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两位导师应该通力协作,全程负责好学生的学习、培养、实践、论文等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校外同行很有造诣的实践者,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达到一定的指导水平,也可聘任为第一导师。

3.5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严格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处于同—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教育,是对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同等地位等问题。现阶段,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单位需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传体育硕士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为体育硕士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硕士,报考体育硕士,克服生源相对短缺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士生源质量,改变社会对体育硕士重“学”轻“术”、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

3.6构建合理质量评估体系,提高体育硕士培养质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它是一个环形通路,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必要条件的支撑下,经过内外协作的培养过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社会对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评价、反馈以及提供外部协作,培养部门再据此调整培养目标,如此循环,在此过程别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招考入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外部协作、学位论文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影响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一个复杂培养体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就要始终以培养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既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对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考虑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意见等评估指标,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4结束语

第4篇

1.安徽省本科院校间排球联赛的可行性研究 

2.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  

3.广西本科院校气排球联赛运行效应研究 

4.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5.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排球运动队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6.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7.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排球教学内容现状调查 

8.对全国部分体育院、系本科排球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分析与研究

9.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

1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排球俱乐部教学的实践研究 

11.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12.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排球课程为例

14.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排球教学中乐的诠释

15.高师体育函授本科排球教学刍议

16.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排球课程为例

17.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18.体育系本科排球专修课考试内容及成绩鉴评初探 

19.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沙滩排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

20.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质量评估探讨

21.体育教育专业自考试点班(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初探

22.四人制排球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24.高校排球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的现状调查——以张家口市高校为例 

25.将气排球运动引入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26.高校体育排球普修课教学分析

27.排球普修课72学时最佳教学程序研究

28.串连技术和提高学生比赛技能的研究 

29.对函授排球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30.安徽体院排球队2届毕业生情况统计分析

31.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程教学改革动因探析

32.长期排球训练对男大学生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

33.高校学生课余排球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排球垫球教学应用图示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35.体教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6.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37.近3年山西师大排球专修学生论文选题的研究

38.致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心系排球运动发展——访北京体育大学葛春林教授

39.对师专体育系排球普修课教学的探讨

40.排球传球技术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

41.浅谈我校高考体育班的管理策略

42.排球普修课课时压缩后的教学对策

43.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研究

44.图示教学法应用于排球垫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45.排球普修课中促进基本技术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46.影响排球基本技术的身体素质分析

47.山东体院排球专选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

48.对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49.防守反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50.现代排球防守战术原理及应用 

51.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海南现象”研究

5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53.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

54.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

55.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56.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各期段图示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57.对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58.膝关节损伤对排球专项学生急停纵跳的生物力学影响 

59.我国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60.对高校排球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讨 

61.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新思路 

62.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促进因素 

63.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和部分身体素质特征的研究

64.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65.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 

66.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 

67.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

68.我国气排球运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69.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70.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7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72.全国排球联赛看台文化研究 

73.排球二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74.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 

75.“攻防链”理论解读发球在竞技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76.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下肢专项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77.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原因分析

78.我国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情况调查研究

79.实行新规则新赛制后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规律

80.2003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进攻特点分析

81.对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研究

82.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83.浙江省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强攻扣球手臂挥摆动作运动学与表面肌电学分析 

84.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出路

85.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86.排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调查分析  

87.广西气排球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88.论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

89.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90.对我国排球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  

91.陕西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

92.气排球与室内排球技术的比较分析 

93.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动态分析

94.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排球运动改革现状

95.跳高、排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生物力学的特征

96.安徽高校排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97.论排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98.排球竞赛中战术行为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 

99.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100.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特征及其评价  

101.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02.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103.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 

104.盘点排球运动弹跳力训练 

105.排球教学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06.广东台山学校排球运动研究 

107.技战术创新对排球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108.现阶段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状况调研报告 

109.2009—2012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现行排球比赛的影响 

110.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11.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之我见

112.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113.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 

114.排球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 

115.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116.广东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117.美国排球竞赛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18.论排球竞赛竞技战术节奏原理  

119.文化学视角下的现代排球运动——浅谈排球文化之“内”与“外” 

120.排球、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比较研究

121.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研究 

122.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123.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4.世界排球运动的新发展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启示

125.浅析气排球运动的锻炼审美价值 

126.对沈阳市部分学校排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27.我国排球运动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128.执行新规则后排球比赛技战术特点及世界排坛格局变化——2000年奥运会排球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129.中国排球市场失效与市场规制——兼论中国排球产业的发展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WwW.133229.coM

2.3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第6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部 特殊性 研究生 培养 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近八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设立了公共体育部研究生教育,促进了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专业体育院校和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相比,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具有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研究生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部分体育院校专业学科单一状态,显示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但也存在科研潜力不足、研究生培养不均衡、学科队伍不够完善、研究方向设置繁多、特色研究方向比例不高等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具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非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且无完全体育本科教育的普通高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关高校的校园网等,收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硕士点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等信息。

专家访谈法。电话访谈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现行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的解读。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因及优势

2.1.1 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新需求是体育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拥有多学科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所急需,而普通高校恰恰拥有多学科、高层次、强能力的众多优势,同时又具有对社会环境与发展需要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社会发展新需求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机会、动力与平台。

2.1.2 建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建设特色学科方向和新兴体育交叉学科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制胜法宝。在高校日益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寻求新兴学科增长点的大背景下,普通高校能以非传统体育院校的教育模式,依托已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通过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建设新兴的体育学科。

2.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招生机制生源数量是硕士点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招生规模较小,每届允许招生人数大都在10人左右,受报考人数的影响,实际招生规模可能更小。与专业体育学院相比,公共体育部硕士点的生源主要来自外部,如专业体育院校或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报考母校或同类学校。在现行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专业本科生,通常被保研或报考专业体育院校或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在研究生选材显然处于生源下游,可供选择的优秀考生资源更少。

2.2.2 培养方式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基本上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方法上,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辅之以指导小组或副导师,这种指导方式对于培养以学术型规格为目的的硕士生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指导小组的作用较难充分发挥,学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毕业论文选题、资料信息提供、写作指导、评阅答辩,大多由导师全程操纵,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中20%的学校实行了师生互选制度,即在招生报名时不确定导师,在复试结束后或第3学期开始进行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双向选择。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既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又对于促进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从文献资料和部分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选择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双导师制度或多导师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学相关研究的趋势朝向跨学科、跨专业方向,这样既有利于人才的多方面发散发展,又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就业面。

2.2.3 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课程设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现有的36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虽然各高校公体部的学科优势、教育资源特色、招生等存在差异,但采用的课程体系应贴切普通高校公体部硕士点的特殊性。

2.2.4 科研学术和学位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除了课程学习是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外,另一个检验的指标就是论文与科研。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和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无疑是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论文选题领域逐步扩大,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分布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格局已趋于稳定,各专业选取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与比赛方面的课题占大部分,重复性研究较多,主要受限于研究

条件。

3 结语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不具备生源选拔的先天之利,应积极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扩大招生视角,选择从更加广泛的领域中招生。拓展生源,建立安全的招生体系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的重要任务,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招生方法拓展途径招生,如对内、对外的保送、鼓励其他学科生源报考及调剂等。

(2)普通高校公体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以弥补研究生招生选材的不足。将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特色知识、社会需求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公体部硕士点蕴含的特色教育资源的培养价值,使之培养的研究生形成排他性的特色专业素质。还应从校内外选聘优秀教师教学,保证较高的课程教育水平,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师资

 

2006年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一大力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尤显重要和关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乒乓球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落实,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作为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高校公体课的选项课教学无疑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做出重要贡献。但是,河南省很多院校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借着近年来教育部的本科院校评估的机会才加强了场地设施建设,增建了学校的场地。当然乒乓球这个项目也不例外,而且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公体课中的乒乓球选项课都没有开设多久。所以说河南省普通高校的乒乓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能否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在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河南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河南省高校乒乓球选项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郑州的所有普通本科高校(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开封的河南大学、洛阳的洛阳师范学院、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及新乡医学院、南阳的南阳师范学院及南阳理工大学、信阳的信阳师范学院、商丘的商丘师范学院,共18所高校。学校的乒乓球选项课授课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编制完成后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免费论文参考网。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教师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达到100%有效率达100%;学生问卷发放560份,回收550份,回收率达到98.21%,剔除无效问卷1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40份,有效率达到98.18%。

1.2.3实地考察法

准备在本科高校数量比较集中的郑州市的高校中进行实地考察.

1.2.4数理统计法

把有效问卷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逻辑分析法

运用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学者及访谈专家的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2.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教龄、职称结构和学历水平情况分析

表1 工作年限现状情况(N=60)

第8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在社会上的看法。方法:就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五个方面对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较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城乡居民教育水平与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不存在必然关系。

认知是指个体经由意识活动对事物认知与理解的心理过程。社会认知一般涉及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推理等心理成分,涉及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推断圈。体育的社会认知是指运用体育社会学的观点探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看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肴州、台州等地区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状况为研究对象。

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得分为依据,得分者越高者代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认知程度越高。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是以Howard L. Nixon }j and H. Frey所写的《运动社会学》(A Sociology of Sport)为基础发展出的17题目,采用Liken式量表法,由被调查者依据自己对每一个题目所表示内容的同意程度,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没意见”、“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以1,2,3,4,5给分,分数越高者表示越同意。由每个人所得项目的总分来表示人们对体育的社会的认知水平。本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17题目组成,涵盖五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

1.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还运用了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间题开展研究。发放问卷914份,收回866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727份,有效率为83. 1 %。对调研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SPSS 12.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2结果与讨论

2. 1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现状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度在五个层面上的认知都比较高(见表1)。不论是“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还是“体育与行为偏差”每题的平均分都大于3分,其中以“体育与性别”的得分最高,达到3.%分,其次是“体育与文化”( 3. 90分),认知层面较低的是“体育与经济”,每题得分为3. 78分。从总量表上看,每题平均得分达到3. 87分,表明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程度在中等以上的水平,认知程度较高 转贴于

2. 2不同性别与教育程度的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情况

表2是以“性别一教育程度”为参考的社会认知表。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认知平均分值为65. 82分,认知水平最高的是大学本科文化水平的人群,得分67. 27

分。得分排序情况是:大学本科(67. 27分)>初中及以下(67. 17分)>高中(包括中专、职高)( 66. 75分)>大专(64. 28分)>硕士及以上(60. 00分),得分最低的是硕士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54. 00分)。所以说,并不是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社会认知的水平也提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平均得分是66. 43分,女性是65. 36分,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除了大学本科的女性体育的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大学本科的男性外(66. 42>64. 98 ),其余其它教育程度的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

3结语

1)就整体而言,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较高,得分高于平均分。在五个不同的层面上得分也都高于平均分,其中“体育与性别”的得分最高,“体育与经济”的得分较低。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科研

[作者简介]顾健(1956-),男,江苏南通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科研管理。(江苏南京21117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LA010108)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45-03

一、高职院校体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体育科研论文少。笔者对13家体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2005~2008年13家体育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刊载论文13783篇,而其中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与的论文只有444篇,仅占论文总数的3.22%;如果按照第一作者统计,高职院校被刊载的论文数量则更少,所占的比例则更小。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2005~2008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所占比例来看,2005年体育教师的发文数93篇,仅占2.61%,2008年体育教师的发文数上升到133篇,占3.84%,虽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体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能被体育核心刊物刊载的论文数量还很少,比例还很低。

2.体育科研课题少。笔者对全国和江苏省数量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仅2007年有3项高职体育课题被立项,占2007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3.53%,占2001~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0.85%;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2009年仅有2项高职体育课题被立项,占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28.57%,占2001~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5.7%。

高职院校体育科研存在的问题说明:第一,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薄弱,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弱,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不实用的“形式科研”还未得到解决,这与高职院校应发挥的作用相去甚远。第二,高职体育有待研究的问题较多,有待开垦的研究领域较大。

二、高职院校体育科研问题出现的原因

1.体育科学研究管理的认识模糊。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这为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建立了组织保障,但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不少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着,科研管理的指导思想比较模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浓缩论,认为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后的科研自增大了,但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还是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上传下达、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课题结项、成果统计、过程管理等,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只是学院科研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学院科研管理的浓缩和具体延伸。二是困难论,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既不如体育院校或本科院校的体育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弱,难以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级的体育研究课题,更不要说进行高层次的体育研究;同时,又不如本校其他专业系部的科研,缺乏专业系部与企业的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比较少。这两种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对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认识模糊,没有积极思考体育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疏忽了体育科研管理除了常规的课题管理外,还与高职院校体育规划、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体育社会服务等体育科研都有紧密联系。

2.参与科研的体育教师还不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参与科研,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然而,高职院校大部分从中专校升格或合并而成,教师的科研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弱,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缺少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升格后体育教师们普遍对参与科研不适应,存在片面认识。教师对“要不要搞科研、是不是所有教师都要参与科研”的问题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重,还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哪有时间搞科研;有的认为体育教师科研是弱项,让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从事体育教育科研。结果是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埋头教学,不愿意参与科研;另一方面,极少数擅长科研的教师远离教学,不愿意接受教学任务,出现教学和科研分离的现象。对体育教师来说,他们因为科研任务比较繁重从而感到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他们来说在申报科研课题方面感到一定的压力。

3.体育科研评价标准的重心偏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通常采用成果计数法,到年底按照体育教师的刊物级别、课题研究的级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给予奖励,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奖。有些体育教师在名利的驱动下,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搞科研,其研究成果往往脱离体育教学实际,缺乏实用价值。有些体育教师进行“形式上的科研”,停留在理论假说阶段,得出的是未经实践检验的结论。加之一些机构卖书号、卖版面、卖奖项等做法,更助长了一些体育教师在科研中的投机行为。究其根源,在对体育科研评价认识上,科研是高职院校体育部获得声誉和资源的重要手段,科研是体育教师获得晋升的重要依据,科研是锦上添花,有科研成果总比没有强。在科研管理实际操作上,存在体育科研评价标准“重数量轻质量、重研究轻转化”的重心偏移现象。

4.体育教师科研的条件欠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要比单纯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然而,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启动难度大,一是缺科研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教授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体育教授则更少,有的学院无体育教授,体育科研团队的科研力量薄弱,很难研究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仅仅局限于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省部级课题极少,国家级课题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参与的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也只能在其中承担一个子课题或作为一般的实验院校参加,科研质量整体不高。二是缺培训。不少体育教师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经验,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上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体育科研项目。三是缺科研仪器。体育教师因仪器、设备等的严重缺乏,不得不以体育理论方面的课题为主,真正解决体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科研则很难开展。

5.体育教师科研的高职特点不明显。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本应有自己的特色:其一,高职院校为企业第一线输送高技能人才,行业的定向性和职业性要求体育教育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其他高职院校,结合本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理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点。然而,部分院校的体育科研脱离本校实际,没有体育改革研究的激励政策,久而久之,体育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而进行科研,这样的体育科研成了做表面文章的集合地,不仅不会给学院体育带来好处,还会给学院的体育科研带来隐患。其二,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往来和长期合作关系,理应有面向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体育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科研课题却少之又少。除了教学任务繁重,无暇走出去的原因外,更主要是缺乏体育科研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

6.科研团队奖励的度难以把握。有些体育教师虽然有科研能力,但还停留在埋头于个人单一研究的层次上,缺少与人合作、沟通的意识,攻关意识不强。体育与许多学科的知识有融合,体育科研仅仅靠一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科研团队的集体努力,若缺乏合作与沟通很难成功,更不要说取得好的科研成果了。为了鼓励团队集体研究,如何引导教师们变个人研究为团队研究,如何组织和发挥体育科研团队的作用,科研管理的奖励政策的调整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操作上,团队集体研究的科研考核分比个人单干研究的考核分究竟高多少?科研团队的科研考核分如何分配?然而,几年的实践,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

三、高职院校体育科研问题的对策

1.营造讲实效的体育科研氛围。高职院校形式上的升格到内涵的升格需要一个过程,而内涵的升格必须以科研为依托。不是几个专家、学者就能完成过渡的,必须是全体教师的全方位提升。只有将营造科研氛围作为体育科研管理的突破口,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并建立激励机制,才能引导教育教学第一线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科研、主动研究。因此,高职院校营造体育科研氛围须做好三个到位:一是舆论氛围营造到位,通过宣传、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全体体育教师充分认识体育科研与学院体育发展、与教学改革、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科研的氛围;二是鼓励应用研究的制度政策到位,通过提高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引导体育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搞科研;三是以校本研究、职业特色研究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标准到位,形成有成效、能转化的研究有奖励,“假大空的形式科研”无市场的良好科研氛围。

2.树立重视应用的体育科研导向。一些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有畏难情绪,认为普通体育教师搞体育科研困难多,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皆是。这就需要体育科研的管理层去引导,一是引导体育教师增强科研的应用研究意识,掌握应用研究的科研方法,树立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鼓励体育教师将科研与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围绕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大学生心理保健相结合,体育教师在研究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心理差异施教,使其身心健康均衡地发展。二是引导体育教师在问题中找研究课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和探索体育教育教学中明显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将教育理论和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教学反思中所发现的问题。总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一旦解决了又会产生出新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科学纵深研究发展的“动力链”,形成不断创新良性循环的动力源。三是引导体育教师科研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推广研究上,坚持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小、实”上下工夫。“小”就是面向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着眼于小课题的研究;“实”就是紧贴体育教学实际,解决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中的应用问题。四是引导体育教师重视成果转化,无论是科研课题的审批还是科研成果奖励,均将科研成果能否被应用作为重要指标。鼓励教师们实现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将体育科研成果用于改进体育教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鼓励教师们实现科研成果的间接转化,由于体育科研成果具有境域性、特殊性、个案性,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能搞简单的模仿和移植,或盲目的照搬照抄,能给人以启迪借鉴并能促进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是很大的贡献。

3.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成立高职院校体育科学研究所,从信息收集、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成果转化四个重要方面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建立符合本学院实际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以保障学院的体育科学研究质量。高职院校体育科研以校为本,不是简单地模仿本科院校,更不是机械地管理,而是以解决学院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第一线服务为目标,解决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师科研意识的养成,将科研工作量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体系中,给体育教师定科研任务,压科研担子,给参与科研的教师在时间上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以一定的选择权;第二,引导体育教师重点研究解决本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选题、研究,其成果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可行性,使科研更有针对性,研究成果更具有推广价值;第三,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应用研究和推广研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一些改革方案、方法、手段,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具体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修正、完善,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在实际中解决各种突出问题。这种课题一旦得到解决,将会直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第四,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科研管理人员做好超前服务工作,提供预测性情报,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源,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保障学院的体育科研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循环。

4.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科研团队。体育科研管理不仅仅是靠行政命令、规章制度及控制管理,还应在激励导向上做文章。在体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中,充分考虑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接受能力,以调动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使命感、成就感。尤其是要形成多支研究型教师团队,实现从零散的自发研究向有组织的团队研究的转变。主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有团队目标,专门研究具有本校职业特点的课题,紧密结合本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实际,每年研究和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发挥体育科研对学院体育工作的支撑作用。第二,有团队平台,为体育科研团队构建学术沟通和学习的平台,营造民主的学术讨论氛围,引导成员培养团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求实精神,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重视成员的培训和开发,开阔成员的眼界和思维,培养成员对研究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科研任务的高度适应性。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第三,有团队激励,将科研成果是否应用到本校的体育实践中,作为科研项目能否结题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将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并在实际中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将科研成果适时反映到教材的更新上,反映到体育教学改革中。第四,有团队指导,将体育科研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尤其是结合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安排学生参与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病预防体育保健的研究、职业体育锻炼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职业体育训练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信心,培养实用型人才。

5.增加服务社会的体育科研管理内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争取国家各类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及时了解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力所能及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这类横向课题的确立,为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学院为办社会服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凭借着多年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高职院校有着独特的优势。体育科研工作如何从自身实际和企业的需求出发,课题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融入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同时紧贴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中小企业、农村和基层服务,着眼企业预防职业病的体育保健和职业体能训练等应用课题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服务的特点。第一,管理体育教师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的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及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的方法与途径等,寻找新的研究课题,从科研立项的源头抓实效。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互通渠道,从体育课题的立项、研究过程到课题结项,均有企业人员参与,使体育课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搭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平台,来自企业第一线的体育课题,最终又应用到企业第一线,研究只是服务的一种手段,应用才是研究的目的。体育科研所应积极为体育教师服务,在机制上打通选题、研究到应用的体育科研服务企业的通道。鼓励体育教师研究完成后去企业推广科研成果,指导企业的员工应用,使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实效。

6.加大体育科研实效性考核指标的权重。发挥体育科研管理的实效性,还必须经常调整有利于体现体育科研实效性的考核指标。其一,增加体育科研任务的制订、紧密结合体育实践的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应用于体育实践、横向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企业服务的经历等考核指标。其二,通过与年度业绩、职称评聘结合等考核方式,让体育教师体验到压力与动力并存,认识到科研不仅仅是完成科研工作量,对学院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教师个人的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从而真正解决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动力问题。其三,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简单地以论文和课题数量多少来评价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的做法,而将体育教师是否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应用科研成果,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列入体育教师科研考核的范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定性指标尽可能进行量化,以便于评价工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和费用,便于计算机处理。

高职院校体育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科研管理重点,只有始终结合本校的职业特色,不断调整体育管理策略,才能发挥本校的体育管理特色,不断研究出新的体育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元俊.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9).

[2]赵振东,袁芳,姜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3]汪康乐,邰崇禧,陆升汉.创新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体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4]金琼.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5]郝登峰,刘梅.基于团队凝聚力结构的科研团队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第10篇

一、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工作需要正确的办学思想

西安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体育高等院校,始终坚持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根据不同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主动适应社会各个领域对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修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保证了学校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体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学院通过全面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认真总结多年办学历史经验,把学院准确定位在:立足陕西,辐射西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立足体育,面向社会,为发挥新时期体育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以教育为本,教学、训练、科研三为一体,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体育教育、训练、管理、健康、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和竞技运动人才,服务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把学院建成以体育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竞技特色突出、科研创新能力较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体育大学。并确定了“体育为本、人文为基、科技创新,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新的办学理念。这一定位使学院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为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明确了发展思路。

二、完善和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

本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改革求发展”的方针,努力探索适合学院实际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并已取得良好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招生方面,积极探索适合的研究生招生录取方式,规范复试工作程序,强化系、部在复试工作的作用;在培养方面,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培养口径,增加了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通开课,规范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与成绩考核;在学位授予方面,加强了对学位工作的监控,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严格要求,对抽取的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与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研究生导师队伍也是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根据本院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学院制定了《西安体育学院关于遴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暂行规定》,对导师进行严格遴选,按照硕土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按需设岗、宁缺毋滥”的原则,实行了导师遴选和聘任制,实行导师竞争上岗,与定期遴选和定期聘任结合起来,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取消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同时对新聘任的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中青年导师的培养与提高,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形成了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队伍。对在岗导师的学术成果每年进行一次汇总,向学生公开,供学生选导师时参考,以此来保障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能力不下降。为积极应对用人单位对体育研究生的新要求,积极增设新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实施双导师制,具有专项技能的教练负责研究生的技能培养,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和学位论文工作。

四、突出体育特色,带动相关学科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发展之根本,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本院学科建设以体育学为核心,突出体育特色,带动了相关学科,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育学学科建设伴随西安体育学院的诞生而创建,迄今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特别是自1979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0年前本院只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3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进入新世纪之后,学院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本院拥有跨教育学和医学两个学科门类的7个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学位授予权,即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医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并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门类及数量已居全国体育院校前列。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部级重点学科,并被陕西省确认为省级重点学科;田径和体操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五、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机制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在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以“突出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质量”为原则,以“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各学科专业根据培养目标,拓宽培养口径,增加了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通开课,规范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学位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十分注重合理设置研究方向,科学、合理、规范设置研究生课程,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

2.加强学术活动,强化实践环节。研究生部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我院作专题学术报告,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交流学术思想,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并把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次数作为申请学位答辩必修的学分。同时鼓励研究生向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对发表学术论文质量高的研究生进行一定奖励。

3.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强化答辩程序,规范学位授予。研究生部建立和完善了学位论文的开题、论文质量抽查、预答辩制度,并制定明确的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强调学位论文的创造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确保学位论文的高质量。

4.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六、及时调整和合理安排课程,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它要求研究生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随着各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和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设置的变化,各高校对体育教师的素质和专项技能项目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并根据研究生新生的实际状况,研究生部及时调整和增加了选修课程,如网球、现代舞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选修课的内容和课时数。同一课程的内容可以不同、时数可以不同、要求可以不同,以满足学生普及基本技能或提高专业技能的不同需求。受现行招生制度的约束,新招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较以往研究生相比有下降趋势。针对此状况,研究生部积极联系场地和教师,大力开展身体素质锻炼和竞技比赛活动,明确提出:研究生必须掌握3-4项专业技术,突出2项专业技能,以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七、严格培养与学位工作的程序化,学生学习重心前移

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寻找工作,这在客观上给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带来挑战。为了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毕业生,毕业时又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研究生部在培养与学位申请的程序上对以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修改,使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严格程序化。在整体程序链中,合理地安排课程学习,严格把关开题,灵活处理中期考核和教学实习,严格硕士论文的预答辩和盲评工作。通过严格的开题和严格的预答辩,可以使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尽早得到提醒和解决。研究生可以在程序化培养过程中清楚自己的状况,灵活安排时间寻找工作。三年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程序化,在目标、时限和学习重点上能使研究生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必须完成什么。当一名研究生顺利完成程序过程中的各个目标后,硕士论文的正式答辩就变得轻松。

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因素

1.各学科专业之间甚至各学科专业内部不平衡。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研究过程中所以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学位论文还不多。

2.有些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学术前沿性不够,缺乏一定的深度。研究生的治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3.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尽适应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理顺。

4.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导师缺乏创新精神,难以胜任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

第11篇

原来,2005年12月15日,正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女子铁人三项集训队”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时,遭遇了严重车祸,造成一死八伤。

车祸发生时,普小云驾车第一个途经现场,立即帮助集训队急救伤员、疏通道路,并带领搭载受伤运动员的车队赶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减轻了集训队的人员伤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尽到了自己的救助责任,其高尚的师德,正是普小云教师生涯追求的目标。

30年的高校工作,普小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教书学习做学问”。

教书,他崇尚两句话,第一句是中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句是西语“给人以再多的金子不如给他一块点金的石头”。知识是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普小云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习跨度长达37年。就算华发尽染,他仍旧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做学问,他认为兴趣也是做学问最好的兴奋剂,理论的千头万绪,实验的重复单调,其实都很辛苦,但研究中的发现带给人的愉悦就是最大的快乐。

普小云在云南大学物理系讲授“原子物理学”、“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等课程,内容丰富清楚,注重思维启发,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对其任课的网上评教平均分是95,8分,位居物理学院教师得分前列。先后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云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先后5次获得云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普小云2002年以来共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36名,其中张远宪、祝昆和周丽的毕业论文,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硕博连读生李强获得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2009级博士生张远宪的学术论文获得2011年云南省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级博士生孙丽存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普小云每年都氖2-4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6年以来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次获得云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并发表于相关专业刊物上,已经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易红明毕业论文的抽查评价是“‘利用石英毛细管精确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一文,可以作为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范文”。

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更是引人注目。

第12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宣 扬苏州大学1966、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负责运动队训练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掷、跳跃及运动后的恢复手段

翟庆梅苏州大学1968、3本科中学高级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及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篮球队技术及裁判规则指导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1954.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1969.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田径裁判

张征兵苏州大学1973.3本科

中学一级投掷,中长跑,体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扬州大学1974、3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研组组长,长跑及“冬锻三项”

常玉春扬州大学1973、6本科中学一级短跑及跳跃,篮球队

於海燕南京体院1974、7大专中学一级教研组副组长,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及长跑

刘岳松江苏教院1967、1大专中学一级主攻方向:“冬锻三项”

张体成扬州大学1980.5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二级体育保健、篮球裁判及训练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