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2:4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热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工作目标
年,煤电运保障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福民强市总目标,加强要素监测与调度,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一)煤炭储量。年我市7家统调电厂煤炭需求总量2574万吨。其中,签订重点合同量1339万吨,电厂自筹1235万吨。在电力迎峰度夏和保电度冬期间,各统调电厂储煤量不少于7天;在冬季供热期间,各热源点储煤量不少于1个月。
(二)电力供应。预计年我市最高负荷将达到630万千瓦,现最大供电能力为560-580万千瓦,负荷高峰时段缺口50-70万千瓦。在电力迎峰度夏和保电度冬期间,确保火力发电机组出力在85%以上;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全面提高电力保障水平。
(三)燃气供应。年天然气采购量累计3.01亿立方米;供气量累计3.03亿立方米。到年底,我市天然气日用气量达到100万立方米,其中市区日用气量达到45万立方米,伊川、汝阳等通气县日用气量达到55万立方米。
(四)运输保障。年洛阳辖区内铁路货物发运量803万吨。其中,洛阳车站发运量190万吨,洛阳车务段洛阳辖区内货物发运量316万吨,龙门车务段洛阳辖区内货物发运量297万吨。
(五)热力保障。采暖期我市城区(不含吉利区)供热面积将达到1908万平方米,其中当期新增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
二、工作措施
(一)拓宽渠道,提高煤炭供应能力。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供应量。市发改委、市工信局要积极向省有关部门汇报衔接,提高省内各矿务局对各统调电厂煤炭供应量,争取洛阳区域内煤矿优先供应我市统调电厂,提高电厂存煤量。
二是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按照省政府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具体要求,市煤炭局要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度,争取年中有一批兼并重组矿井复工复产,增加煤炭有效供给。
三是热力生产、经销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供热方案和供热工作机制,加强供热工作运行协调,做好热源、管网、热力站、阀门井等供热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并组织演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调度技术力量、物资储备等,提高整体保障能力。各热力经销企业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培训,及时解决供热投诉,不断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调度,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市发改委要坚持生产要素日报制度,跟踪监测煤电气运要素保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二是提高机组发电能力。市发改委、洛阳供电公司要督促发电企业尽快提高存煤量,保障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期稳发满发。在迎峰度夏、保电度冬期间,如因万基控股和伊川电力机组停运导致我市电力出现缺口,相应核减其用电负荷。
三是加快推进电网度夏工程。洛阳供电公司要加快电网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洛热改接、220千伏偃师北等输变电工程,提高洛阳电网输变电能力。
四是加强电力运行调度。按照“安全稳定、有保有限、注重预防”的原则,迎峰度夏、保电度冬期间洛阳供电公司要严格执行有序供电方案,把人民生活、农业农村和重点企业用电需要放在首位,切实做好电力保障工作。
五是强化电力应急反应机制。洛阳供电公司要完善电力调度应急预案,组织反事故演练,提高应对电网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水平。六是落实县(市、区)政府煤电保障责任。建立县(市、区)保电和用电挂钩机制,对电网工程建设、电煤供应和运输组织、电厂经营资金等方面协调工作有力的县(市、区)给予用电指标倾斜;对电网工程协调保障不力、辖区内发电企业缺煤停机造成缺电的县(市、区),要相应扣减其用电指标。
(三)搞好衔接,提高燃气供应水平。
一是做好应急保障。市发改委、新奥燃气公司要积极推进天然气置换工作,建立与用户定期沟通衔接制度,做好工业用气大户天然气置换的衔接指导工作;在义马气化厂设备检修期间,向省煤气集团争取气源指标,做好煤气应急调度方案,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运行。
二是积极开拓燃气市场。市发改委要根据县县通天然气工程进度,积极帮助新奥燃气公司开拓伊川县、汝阳县天然气市场,组织天然气供需衔接会,提高天然气用量。
三是强化燃气运行调度。新奥燃气公司要加强用气高峰前的管线、设施维修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合理、均衡安排企业生产,适时错峰避峰,努力做好供需衔接,实现有效供给。
(四)突出重点,确保我市运力供应。
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市发改委要会同铁路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进行工作沟通,分析运输形势、查找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二是突出保障重点。市发改委要突出抓好市重点企业产品外运,加强与省发改委和郑州铁路局的沟通联系,争取对我市给予必要的运力倾斜。
三是统筹运力组织。市发改委要加大对重点企业产品外运的监测,督促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合理安排产品销售方向,采用公路、铁路运输并举,尽可能减少积压库存。
(五)完善制度,提高供热保障水平。各热力生产、经销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供热方案和供热工作机制,加强供热工作运行协调,做好热源、管网、热力站、阀门井等供热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并组织演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调度技术力量、物资储备等,提高整体保障能力。各热力经销企业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培训,及时解决供热投诉,不断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工作机制
(一)加强煤电运联合调度。进一步完善煤电运联动联调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配合联动的良好局面,为完成煤电运保障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定期召开煤电运协调例会,分析运行保障形势,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全市煤电运供应的动态变化,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多部门协调时,由市发改委负责召集会议,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素保障单位负责人应按时到会,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负责贯彻落实会议决定。
(二)明确各部门保障煤电运职责。市发改委要完善全市煤电运协调机制,重点协调电热力生产企业燃煤供应问题,统筹全市电力调度工作,组织好全市重要物资运输工作,了解掌握生产要素供给的动态情况,负责工作部署的督促检查工作。市财政局会同发改委负责电热力企业奖励补贴资金的筹措、测算及拨付工作。市工信局负责协调并落实统调电厂电煤铁路运输计划。市煤炭局负责组织地方煤矿与电厂点对点供应。市交通局、公安局负责落实电煤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重点抓好节假日期间重点物资运力组织和旅客疏散工作。市公用事业局牵头做好全市冬季供热组织工作,加强城市集中供热行业管理,监督各热力企业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市政工程部门负责保证雨雪等恶劣天气期间城市道路畅通,重点做好结冰严重的路段、桥梁的溶雪化冰工作。市优化办负责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保障煤电运供应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履行责任不到位、出现重大过失、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洛阳供电公司负责电力运行实时监测,做好全市电力供应阶梯预案及有序用电方案,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供电原则供电。新奥燃气公司要积极推进天然气置换煤气、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制定燃气供应应急预案,加强与工业用户的沟通衔接,保障全市燃气正常供应。洛阳车站、洛阳车务段、龙门车务段要加强与市重点企业的沟通衔接,积极向郑州铁路局争取运力,确保我市电煤、重要产品的正常外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明确了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即参加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范围,并对考核标准、考核指标、功能区达标的评定等作了规定。
为做好我市的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实现国家提出的“一控双达标”目标,有效地改善环境空气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推进我市的城市化进程,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市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现状分析
(一)*市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l、空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情况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是根据HJ1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城市布局、工业布局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在参考*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一类区2块,二类区全市连成一块,不设三类区,在一类区设置缓冲带。该方案*年11月份完成,市人民政府于*年6月批准(杭政发〔*]78号),并报省环保局备案。
我市于*年建立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站,大气监测优化布点工作于1993年经国家环保总局鉴定通过。国家认可的*市“城考”5个大气监测点位为l一和睦小学(工业区)、2一朝晖五区(居住区)、3一浙江农大(混合区)、4一南星桥(交通稠密区)、5一卧龙桥(风景旅游区),除了5一卧龙桥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外,其余4个点位均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情况《*市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方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85)、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及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技术纲要,结合本市水域使用功能、保护目标及地方经济可行性等制定。该方案对市域内钱塘江水系〔包括:钱塘江干流(*段)、富春江、新安江干流、寿昌江、兰江、分水江、浦阳江]、笤溪水系(包括:苕溪干流、南苕溪、东苕溪、中苕溪和北苕溪)、京杭运河水系〔包括:运河干流(*段)、运河干流(余杭段)、余杭塘河、良洛港、西塘河、东塘港、禾丰港等支流]、城市内河、萧绍运河水系和萧山沙地河网、西湖、千岛湖、一亿立方米以上的所有饮用水供水水库及建制镇级以上56个水厂的水源地进行了划分,尤其在饮用水源地划定了陆域和水域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
该方案于*年完成,*年经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1g96391号《关于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方案的复函>批准。
经国家认可的地面水“城考”点位有:钱塘江七堡(工业用水区域),钱塘江渔山(渔业用水区域),京杭运河的义桥和勤丰桥(农灌用水区域),西湖监测点位西里湖北、湖心、少年宫(景观娱乐用水区域),中河的化仙桥监测点(景观娱乐用水区域)。
(二)*市城市环境功能区现状分析
1、大气功能区现状分析受考核的5个监测点位,分别代表一类和二类功能区。199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一类功能区监测点“卧龙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3个考核项目的年平均浓度均超过一级标准,该功能区达标率为o。
二类功能区监测点除“朝晖五区”和“浙江农大”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达到二级标准外,其余项目均超标,根据考核规定,二类功能区达标率也为0。
2、水功能区现状分析1998年的监测结果按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考核指标,用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进行功能区达标评定表明,七堡和渔山点位的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l凹%、勤丰桥的水质的达标率为8。34%、义桥水质达标率为0、西里湖北水质达标率为66.65%、西湖湖心水质达标率为62.5%、少年宫水质达标率为58.34%、化仙桥水质达标率为100%。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功能区达标评定的方法,“城考”点位中,II类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III类水功能区达标率为25%,V类水功能区达标率为33.33%。
3、工业固体废物现状、由于经济、技术原因,目前仍有大量固体废物达不到国家处置要求。
二、*市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
上述情况表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任务十分艰巨,今明两年主要是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全面实施“碧水、蓝天、绿色、清静”工程,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力争到*年底,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规定的标准。
(一)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要确保在*年10月底前投入试运行;七格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0万吨的一期工程,到*年底要基本建成;萧山市、余杭市、富阳市、临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扩建或新建工程,要在*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2、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一污、二污管网的纳污能力,加快三污管网的建设步伐,特别是要采取鼓励性的政策措施,抓好“分支管网”的建设,到*年底,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形成较为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城市污水的截污率达到60%以上。
3、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是国家环保示范工程,*年底前要完成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基本建成。
当前,要抓好废弃电池的收集和危险废物的贮存。
4、集中供热工程及管道煤气的推广使用*协力公司承担的5.16平方公里的集中供热工程要加快建设,确保在*年9月底前供热,在此范围内的新建项目一律实行集中供热,原有公建单位限期接网;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使用管道煤气,减少市区锅炉总量;抓好*市引入天然气的可行性调研。
(二)坚决控制新污染源
1、严格项目环保审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产业导向目录,对污染严重而又无法治理的项目坚决拒批,行使环保否决权,从源头控制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项目和对环境有害产品的生产。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违反者要从严查处。
2、调整和完善工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布局,鼓励集中连片开发。限制北部地区发展有污染的工业,并逐步向下沙开发区搬迁,今后,在非经过批准的工业园区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三)加大老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1、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市区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必须在*年底前达标排放,逾期不达标的,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在具体实施中,实行分类指导,能连片治理的实行连片治理,能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限期纳管,能进行单个治理的实行限期治理,对治理无望的,提前作好关停或转产的准备。
2、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市中心或居民集中居住地的工业污染企业,要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条件的要实行“退二进三”。原有的化工行业应逐步向精细化工发展,限制污染严重的原料药制造工业的继续发展。*沥青拌和厂等严重扰民的企业,要抓紧落实搬迁方案。
3、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半山发电厂、*热电厂是市区二大空气环境重点污染源,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半山发电厂2125MW机组脱硫工程,要在*年5月底前完成;*热电厂312MW机组脱硫除尘工程,*年底前,完成一台除尘脱硫,另二台机组的除尘脱硫在*年底前完成。
4、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重点要抓好全市13条直径2.2(含2.2米)以下的水泥机立窑生产线的拆除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底前限期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名录。
(四)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运河和市河整治运河和市河整治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要通过截污、驳坎、疏浚、绿化、引水、保洁等综合措施加以治理。力争到*年底前,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实现运河水清起来的目标。
2、西湖清淤去除底泥100万立方米的一期工程,要在*年底前开吸,并抓紧落实去除底泥16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的准备工作,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清淤。同时,加快三条入湖溪流的整治,控制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
3、“禁硫”监督管理*年6月底前,市区三产所有燃烧设备必须使用管道煤气、石油液化气、低硫轻质柴油、电等清洁燃料;其他行业小于2吨/时炉、窑和位于I类空气质量区域内的任何锅炉,均不准燃用煤炭;2吨/小时至6吨/时炉、窑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0.8%的固硫型煤或其他清洁燃料;6吨/时至35吨/时炉、窑,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0.6%的优质煤或其他清洁燃料;35吨/时以上燃煤锅炉必须达标排放并实施总量控制。
4、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鼓励发展城市轻轨、高架列车等快速轨.道交通,变平面交通为三维空间交通,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要优先发展电车,优化车型,压缩柴油车比重。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整治,提高车辆流速。大力发展绿色交通(LPG),到*年,新建LPG加气站10座,改造营运车辆*辆以上。
加强尾气监测,对超标车辆强制安装净化装置。加快制定*市机动车辆环保准入制度。
5、城市绿化今、明两年,市区新建绿地每年要确保100万平方米以上,抓住拆违有利时机实行绿化,到*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建成区范围内基本做到泥土不露天。
6、建筑、拆房工地和道路扬尘控制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建筑和拆房工地的扬尘控制,做到围护施工,洒水拆房,净车出场,加强对运输渣土车辆的管理,实行密闭化。
(五)实施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各级政府要确定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重点污染源,并下达总量控制计划。无排污容量区域,要严格控制新上污染项目。各重点污染源,要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建立排放污染物总量报告制度。环保部门要建立排污总量增量、减量台帐和重点污染源动态档案,加强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控制并实行排污总量年终考核,以控制和减少城市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
三、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市政府已建立了由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市“一控双达标”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落实责任。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承担起责任。对完成情况优异的要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影响达标工作的要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追究部门领导的责任。
3、加强联系。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向环保部门通报,环保部门要及时反馈环境监测等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一、健全制度、严格把关,强化源头环节的节能监管和政策导向
(一)建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源头把关制度。各级质量技监部门及相关机构在锅炉等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监管过程中应当把能效指标作为监管内容之一,对已列入国家和省淘汰目录的特种设备应责成相关企业停止制造和安装。特种设备设计(含系统设计)、制造单位应积极开发研制高效节能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选用高效节能的特种设备,并充分利用装置或系统的余热余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在审核锅炉安全技术指标时,应当同时审核锅炉的结构型式、能耗指标、额定出力等与节能有关的性能指标;对不符合节能指标和安全技术指标的,不予通过设计文件鉴定,相关企业不得制造、安装和使用。锅炉和换热容器制造企业生产的新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国家或省质量技监部门认可的能效测试机构测试,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方可批量制造。型式试验机构在对电梯和起重机械新产品进行型式试验时,应当对其能效进行测试,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方可出具合格报告准予制造。省外企业生产及国外进口的特种设备,无法提供有效能效测试或型式试验报告的,应当在设备投入使用的三个月内予以补做;测试结果不符合我国相关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应当予以整改,未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当依法责令其停止使用。
(二)建立健全特种设备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贯彻有关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国家标准,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特种设备,要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到位。省质量技监部门要会同经贸部门,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制定有关锅炉、电梯节能减排方面的地方标准,各地质量技监部门要督促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按照治旧限新、逐步淘汰的原则,尽快出台简易升降机地方标准,并用3—5年时间使我省建筑物井道内新装运货特种设备基本采用相对节能、安全的电梯。
(三)建立新增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制度。全省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中有新增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由经贸部门会同质量技监部门对特种设备先行进行节能审查。除特殊工艺要求外,在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新增锅炉项目,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四)建立节能型特种设备导向目录制度。省质量技监部门要会同经贸部门适时节能型特种设备导向目录,积极引导使用单位选用节能型特种设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鼓励省内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申报“节能产品”的国家认证,省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向财政部推荐已通过省级认证的产品,并争取列入国家《政府采购清单》。各地在政府采购特种设备时,应当优先采购列入《政府采购清单》的特种设备。
二、加强规划、加大步伐,强力推进集中供热和在用设备节能改造
(一)积极推进区域性集中供热。各级政府要加强区域性综合规划,对于产业集聚、用户集中、符合联片供热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集中供热。有关部门在政策引导和行政审批工作中应加强配合,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在对新建、扩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的规划审批中,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用热情况,确定是否把集中供热设施作为一项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对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内用锅炉相对较多、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园区管理部门应制订锅炉集中供热的具体规划和推进工作方案,并在2012年前完成集中供热改造。对于新建锅炉房等集中供热设施的,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地下空间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尽量满足其对用地的合理需求,投资主管部门应予以支持。要完善城市供热价格形成机制,集中供热的价格原则上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有条件的地区热价可由供求双方协商确定。供热企业应当保证稳定供热,不得随意或故意停减产而影响用热单位的生产生活;如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停产的,须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二)加大在用设备的节能改造和依法取缔力度。各级政府应当制订在用锅炉等特种设备节能改造计划,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在2012年前基本完成本地区高耗能工业锅炉节能改造任务并全面推进其他特种设备的节能改造工作。要着力推进节能潜力较大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和排烟温度高于280℃锅炉的改造工作,积极鼓励钢铁、石化、印染、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采用余热锅炉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大力推广循环流化床燃烧、水煤浆燃烧、分层燃烧、热管传热、变频启动、冷凝水低温回收和能量反馈与变频等技术在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提高燃烧效率,增强传热效果,减少污染排放。要重点开展额定蒸发量1—35吨/时、采用层状燃烧方式且从未经过能效测试的锅炉和2000年前投入使用的换热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工作,能效测试工作由经贸部门会同质量技监部门组织实施,由国家或省质量技监部门认可的能效测试机构承担测试;能效指标测试结果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使用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投诉、举报及奖励制度,依法查处和取缔制造、安装、使用能效测试结果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且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到位和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目录的特种设备的行为。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使用单位节能减排的主体作用
(一)推动使用单位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管理制度。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责任主体,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锅炉水质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等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在用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能效监控记录、节能技术改造记录,并确保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配备率和完好率达到100%。各级经贸、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节能减排管理规定,完善设备操作规程,促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二)重视和加强锅炉介质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锅炉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介质处理方法,科学排污,防止或减缓锅炉结垢,并强化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除水垢、泥渣;额定蒸发量4吨/时以上的蒸汽锅炉一般应装设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以达到节能、节水、减排的目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要加强对锅炉介质抽样监测和水处理效果的检验工作,督促锅炉介质不符合国家标准和锅炉结水垢厚度平均超过1.5mm的企业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清除水垢。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在用锅炉的介质监管力度,强化介质监测和化学清洗监管工作,提高锅炉水处理有效性和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三)强化对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节能技能培训和考核。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节能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经济运行的管理与操作水平。各级质量技监部门和有关培训机构在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中应增加节能降耗内容,提高节能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率。
(四)重视和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重视和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工作,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做好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工作,确保能源统计数据能追溯至有效的计量检测记录,保证能源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完整。计量技术机构要加大在线计量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能源计量检测方面的实际问题。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依法开展能源计量执法监督检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五)积极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提高节能水平。各级质量技监、经贸等部门要支持锅炉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单位和科研院校开展特种设备节能设计、改造、改进等新技术的咨询服务,帮助相关使用单位掌握设备用能状况、提出节能措施与改造方案、建立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度与机制,提高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落实政策、积极扶持,大力发展特种设备节能减排项目和技术
(一)实施对特种设备节能环保项目的税收优惠。企业从事符合规定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加大对集中供热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对锅炉集中供热企业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项目,财政相关专项资金应当给予适当补助;环保部门应当将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适当补助现役锅炉集中供热项目的污染治理。
(三)实施对拆除自备锅炉单位的财政补贴。经改造实行集中供热后,凡在有效供热范围内的单位,除有特殊工艺要求外,应当拆除自备锅炉。对于在限期内拆除自备锅炉的单位,当地政府应当根据财力可能,给予拆除单位适当的财政补贴。
(四)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财政相关专项资金应当对特种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适当补助。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信贷支持,优先提供低息贷款。
(五)支持和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于特种设备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开发等项目,财政相关专项资金应当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和鼓励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开发特种设备节能减排新技术。经市级以上鉴定具有良好节能效果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特种设备,有关部门应积极予以推广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五、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形成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合力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垦区的场县共建始于20世纪70年代,200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垦区农机技术、装备优势,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地方农村辐射,带动农村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共建双方不断拓宽共建领域和升级共建规模,在农业、农机、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实行统筹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推进了我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
1垦区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现状
1.1农机跨区作业顺利推进,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从近年来各地场县合作共建实践来看,共建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方面:一是通过发挥垦区农机装备、科技示范推广等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为周边农村提供跨区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及承租农村耕地;二是农场通过广泛参与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全过程,以整村整屯推进的方法,将农垦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复制到农村,将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扩展到农村,加快了我省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1.2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提供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
垦区拥有健全的农业科研体系和新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国的巨大成就,因此也就产生了垦区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引领地方农村的空间。一方面,垦区依托农业生产科技优势,向地方农村推广和示范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垦区通过向地方农村出售良种、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方式,切实提升地方农村农业生产水平。
1.3创新机制共建园区,深化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建
近年来,垦地双方通过破除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垦地基地、龙头企业成为有机整体,农垦和地方实现了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带动项目和各类园区,截至2013年,垦地双方合作共建工业园区达到25个,农业科技园区92个,畜牧养殖小区29个,合计投资16.1亿元,共同招商引资项目39个,引资合计31.3亿元。
1.4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农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
目前,垦地在合作组织共建方面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主,且运作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探索农业、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建立。2013年,共建双方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组织150个,其中当年新增合作组织24个,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社126个,共建种植业合作社76个,养殖业合作社46个,当年共建合作组织合计投资1.57亿元。
1.5教育、卫生、文化共建,社会事业合作发展惠及垦地
在教育共建方面,共建双方通过在招生不足地区合并学校,在学校不足的地区共建学校,以及相互放开招生地域限制、取消借读费、减免书本费等措施,使各地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卫生共建方面,截至2013年,垦地双方共建或合并医院35所,互为医保定点医院95所,当年地方到垦区就医13.9万人次,分别比2010年增长20.7%、6.7%和64.8%;在文化共建方面,为进一步丰富垦地双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建双方积极推进文体设施共享及文体活动交流。截至2013年,垦区拥有向地方开放文体设施253处,比2010年增加13处,举办文体交流活动470次,比2007年增长2.1倍。
1.6深入整合建设资源,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为了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垦地双方积极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截至2013年,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垦区与地方共建通乡通村公路598公里,共建灌区覆盖面积44万亩,共建堤防4.4万米,农田排水工程210公里,旅游区22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垦地双方共建城镇道路272公里,城镇排水工程45公里,供热工程38公里,环卫工程23处。
1.7建立合作共建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案,场县合作共建工作开展有序
开展场县合作共建,离不开组织领导及制度、协议的规范和约束,为了确保共建工作有序开展,共建双方积极推进共建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的建立,并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截至2013年,共建双方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121个,对接单位708个,当年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154个。
2进一步做好场县共建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2.1场县共建的机制和平台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从场县共建这一理念提出以来,虽然垦区各地和地方政府积极构建合作平台,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沟通和指导,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不够,共建形式仍然以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为主,而近年来提出的农业标准化作业、农牧产品加工、先进农业科技应用,以及文教、卫生、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共建双方在认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各自为政思想,另一方面是垦区和地方在体制政策上的不同,导致共建双方无法打破各自行政区域的界限,无法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2.2农民陈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制约场县共建进一步深入开展
从各地共建实践来看,我省农村农业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农民观念落后。虽然部分农民已经享受到了共建的“甜头”,但多数农民仍然抱着“传统耕作、经验种植、靠天吃饭”的观念,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家“小四轮”一样种地,将其闲置并花钱请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耕作是浪费,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场县共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共建”就是“援建”,认为农场的农机具是政府提供的低价或免费的惠农“福利”,主动配合农机人员实施“三代”作业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观念给农场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阻碍了场县共建发展的可持续性。
2.3农村土地规模小且分散经营制约农机跨区作业大规模开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快速推进,耕地流转实现了很大突破,但总体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还没有根本改变,有的一个农户耕地就有三、四块,条块分割种“花花田”使得农场大型农机跨区作业受到一定局限,造成农业机械空运转时间长,耗油量增加,增加了作业成本,农机户蒙受经济损失。
3深入推进场县合作共建的对策建议
3.1营造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环境,构建科学共建工作机制,推进垦地合作共建深入发展
在共建过程中,农垦一方应摒弃以“老师”自居而高高在上的心理,县村一方也应敞开怀抱而不把农垦当做“外人”看待,树立共建是为了实现互利互惠的观念,地方与农垦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日常联络、举行例会、共建情况通报、高层互访、干部兼职挂职、联合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垦地合作共建顺利深入开展。
3.2积极推进社会事业融合,实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加大垦地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融合力度,积极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管理体制的合作融合办法,优化合作共建的政策环境,力争在学校和医院等社会事业共建后的持续发展问题上实现突破。在人员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变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探索新的管理体制,进而实现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共建共享面进一步扩大。
3.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土地承包面积,释放农业规模化经营潜力
一、总体要求
以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点评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为目标,以“挑大梁、做标杆、走前列”凝聚共识,以“三好、两到位”提振信心,以“三个不适应”自加压力,以“三个要求”奋力赶超,着力实施“大干一百天、实现双翻番”攻坚行动,在全市上下形成大干快上、进位赶超的工作局面,确保年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实现“双翻番”目标,带动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8%,其他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通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以项目建设的集中突破,带动全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六项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按照思路不变、力度不减、措施不松、任务不欠的要求,注重培育首位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新能源及高载能产业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任务分解落实,进一步明确分工,靠实责任,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关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1、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落实招商引资年活动任务目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招商,筹备召开广州经贸洽谈会,组团参加厦洽会、广交会、西博会等招商节会,集中组织三至五次大规模赴外招商洽谈活动,重点推介优势资源开发项目、现代高载能项目、高端制造业项目,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情况大检查活动,建立招商项目落地考核机制,全面提高招商项目的合同履约率、开工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重点抓好长三角地区经贸协作洽谈会、合肥经贸合作座谈会、三峡集团资源综合开发合作签约项目和兰洽会、新展会、酒洽会、文博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开展前期工作的104个合同项目年内全面开工建设,促进引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力争下半年引进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确保全年达到500亿元以上,实现当年翻番目标。
2、确保完成投资年度任务。立足优势资源开发、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全力以赴做大项目体量、做多项目数量、做优项目质量。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着力发展大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精深加工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全力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难题,确保年内新开工项目达到2000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重点抓好敦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60个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完成肃阿二级公路路基桥涵工程,开工建设桥红二级公路和清嘉高速出入口扩建工程,建成客运枢纽站,确保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实现当年翻番目标。
3、加紧谋划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和吃透国家宏观政策,抢抓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时间差,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尽快取得支撑性文件,使项目达到批准或核准实施的程度,为明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打好基础。加快项目报批进度,加强与省上和国家相关部门汇报衔接,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年内拿到白明高速、酒航高速、敦当高速、敦格铁路、酒航铁路、敦煌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的审批核准文件,开工建设白明高速、酒航高速和酒嘉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充实优化项目库,把项目谋划与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风光电及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建筑建材、冶金新材料项目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项目,着眼提升城市品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谋划一批市政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力争到年底项目储备规模超过1000亿元以上。
(二)关于培育首位产业和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1、着力培育市域首位产业。坚持把培育首位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育做强以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首位产业,引领调峰电源、电网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形成清洁能源和优势资源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新型现代工业体系,强力推进区域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力争到年,全市首位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12.5%提高到35%以上。
2、积极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建成65万千瓦大型风机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核准批复的风电二期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加快跟进后续500万千瓦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明年获得批复并开工实施200万千瓦,提前实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目标,年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加大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光伏、光热发电和风光互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促已经拿到路条的光电项目尽快全面开工,确保年内新增光电装机1000兆瓦,力争明年累计装机达到2000兆瓦。
3、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业。按照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经营集约化的思路,完善发展机制,推进“飞地建园”,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园规模化水平。坚持资源换装备、总装带配套,大力发展以风电和光伏光热发电装备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支持华锐科技、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重点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主攻关键设备,提升产品档次;年内建成京城控股风力发电、正泰晶硅电池生产、敦煌力波大功率储能电池研发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积极推进阳光电源、晶澳电池、赛维科技、海润光伏电池组件等合肥光伏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在年产风机整装400万千瓦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年产300兆瓦的光电装备制造能力,力争到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4、加快电网和调峰电源建设。在提高与新疆联网的河西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外送能力的同时,加快建设敦煌--鱼卡--格尔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确保明年建成投运,形成西北地区750千伏环路电网,进一步完善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加快推进--株洲±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争取尽快拿到国家能源局“路条”。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支持,加快推进调峰电源建设,近期重点抓好肃州电厂2×60万千瓦、瓜州常乐电厂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强疏勒河、党河、“引哈济党”河道等流域水能开发,积极开展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促进风、光、火、水多能互补,满足调峰电源需求。
5、着力抓好电能就地消纳。研究出台促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措施办法,深入实施找矿突破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冶金、煤化工、有色金属、硅材料开发等高载能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三新硅业、东方铝材、楚雄煤化工、恒亚水泥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力争年内实现高载能产业增加值100亿元,消纳电力达16亿千瓦时以上。积极争取新能源基地特殊电价补贴政策,探索开展电力局域网建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三峡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支持亨通矿业铁合金、浩海煤业煤化工、东升矿业电石、源森矿业钒钛合金、西脉公司电解铅锌等高载能项目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明年全面开工。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500强等大型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新建一批科技含量高、消纳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载能产业项目,力争年高载能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
(三)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和服务业发展
1、力促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深度开发敦煌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强同国家和省上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积极申报敦煌争取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园区,尽快将敦煌文化旅游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敦煌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总投资达60亿元的“龙行天下”国际旅游度假庄园和色目坊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支持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动漫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敦煌年内入驻文化产业项目20个以上,“十二五”末建成总投资达100亿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唱响“敦煌飞天、航天”两大品牌,进一步改造提升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雅丹地质公园和瓜州锁阳城、西汉胜迹等景区建设水平,尽快将玉文化产业园申报为省级文化示范园,加快奇石博览园、丝绸之路博览园建设进度,确保夜光杯博览园年内开工,酒文化博览园、瓜州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年内建成投运,抓好风光电观光旅游、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沙漠胡杨旅游等项目开发,办好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飞天文化旅游节、酒文化博览会等节会活动,着力打造现代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力争今年全市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亿元;年旅游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2、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按照大通道、大物流、大市场带动大产业的思路,加快实施通道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综合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冷链运输、第三方物流、散货运输、航空快递等新型物流经济,年内争取将酒嘉国际物流园、柳沟大宗物资物流园、阿克塞石棉交易集聚区等物流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规划,尽快完成酒嘉综合物流园区、公铁联运站、巨龙农网物流园区、柳园煤炭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改造升级,促进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扶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和网络化管理。
3、繁荣活跃商贸流通业。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优化商业布局,抓好城区商贸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创新流通营销模式,激发城乡消费活力,力争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加快建设组团式商业集聚区,新建大明商业金融中心,培育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支持商业老字号和服务名牌企业快速扩张,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联盟发展,提升富康博览中心、洪洋购物广场、世纪新天地等五大商贸区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商贸服务体系,在酒嘉新区规划建设以大型商场、综合市场、商务楼宇为主体,以品牌店、精品店、连锁店为补充,集交易、展示、购物、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商贸聚集带,努力建成立足本地、服务周边、辐射西北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四)关于做精第一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1、大力发展精品珍品农业。深入实施百万亩高效蔬菜及特色产业、草食畜牧业和枸杞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肃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敦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肃州万亩戈壁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敦煌莫高万亩高效节水园区、瓜州万亩优质蜜瓜产业园的示范带动效应,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钢架拱棚等设施农业,狠抓畜牧设施改造和技术提升,强化农产品市场培育和销售服务,着力提高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确保今年万元田达到22万亩、5000元田达到60万亩、3000元田达到70万亩,高效田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00元以上。
2、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加快巨龙食品科技园、敦煌种业玉米种子烘干、亚盛啤酒原料产业加工、玉门绿地果蔬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年内建成投产,扶持西部农业、西域阳光、葡萄酒生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53%以上。到年,全市发展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到65%,努力形成依托龙头带基地、依托基地建产业、依托产业兴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3、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好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积极向上争取移民扶贫项目,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低产低效田改造及社会事业,重点发展符合移民乡镇发展的特色种植、日光温室、暖棚养畜等高效产业,年内移民乡新增特色经济作物2万亩、调引良种羊2万只,肉羊饲养量达到30万只,输转富余劳动力2万人,确保移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2700元以上。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0.6万人,年全市移民年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
(五)关于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
1、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按照传承历史文明,富于现代气息,完善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的思路,高标准规划城市,高水准定位城市,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使地域风情、历史遗存、人文景观同城市发展互惠共生,敦煌市突出历史文化特色,肃州区突出现代航天和都市气息,其它五个县市突出地域特色,让城市组团、建筑群落和单体建筑彰显国际明星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的独特魅力。进一步补充完善酒嘉新区、新城区二期、老城区改造、酒嘉快速通道等12个控制性详规,争取尽快报批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方案,谋划部署年市区园林景观建设任务,确保新增绿地180万平方米以上。
2、突出抓好城市建设。以建设“国际明星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为目标,谋划实施一批提升城市品位、体现地域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加快推进新城区二期、敦煌新区建设等城市扩容工程,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实现市区联网供热,北大河生态治理年内完成调蓄补水、河道景观、防风林带等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尽快完成肃州区行政中心搬迁工程设计和招投标,力争年内破土动工,抓紧开工建设城市博物馆,继续抓好路网改造、供水供气、电力通讯、亮化美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黄金大道、国宾馆、义乌商贸城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年按期开工。进一步整合城市公共管理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城管进社区,强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环境卫生整治,延伸城管触角,消除管理盲区,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千方百计跟踪落实国家和省上配套资金,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年内完成党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和生态监测中心主体建设,加紧做好引哈济党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明年全面开工,并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和河道恢复归束等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防风治沙、封滩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推进疏勒河、党河、黑河流域生态治理及重点水源地治理,积极开展国家生态补偿实验区、荒漠化治理示范区和湿地补偿试点工作。加快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强重点耗能企业预警监测,完成金塔、玉门、瓜州、敦煌等城市污水处理和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整治项目,确保实现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三、强化措施落实
目前到年底仅有一百多天了,实现省、市委确定的任务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在此次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点评会议上、受到王三运书记充分肯定的“领导示范作用到位和产业导向作用到位”的成功做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一)加强目标管理。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对照年度任务目标,认真进行梳理和排查,明确差距和不足,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层层抓好落实。对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继续落实领导包挂和部门包抓机制。发改、工信、能源、商务、农牧等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形成重点工作推进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走在全省前列。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发展动态。
(二)强化责任落实。要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项目包抓责任制,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和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继续晒“成绩单”、亮“排行榜”,逐月督查通报,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分解任务指标,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本实施方案中涉及的责任领导和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管,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配合单位要树立全局意识与协作意识,主动加强沟通衔接,使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负责,形成合力抓落实。
年,是我县发展遭遇困难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0.5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23万元,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3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602元,同比增长16%。
(一)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深入开展工业生产督查和工业品促销活动,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户,产值过亿元企业1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30%。21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文泾水力发电等8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成立了富元小额贷款公司,银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8条措施,全县新增中小企业82户,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2.5%。
(二)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持续丰收,畜菜果“三个1万”工程扎实推进。新增蔬菜面积1.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100亩;成功举办第二届蔬菜节,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高校后勤集团蔬菜供应基地。新改扩建奶牛养殖小区10个,建成省奶牛中心,新增奶牛1.03万头。新栽酿酒葡萄8000亩。建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水利工程,完成土地治理1.2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
(三)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发展优势进一步确立。永乐等5镇纳入西咸新区,被提升到省级层面来推进。泾河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高泾南路、正阳大道等市政道路启动实施。工业园建成南北大道北段延伸工程。园区实施项目23个,完成投资21.3亿元。明珠原点新城完成投资9.6亿元,罗浮宫开业运营,龙安居、灯饰城开工建设。加快建材产业园建设,启动凝易固砂浆项目。
(四)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30.2%。招引项目26个,总投资31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6.3亿元,引进原点家具生产园、中国原点农港等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36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波士特等9个项目全面建成,明珠原点新城等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4亿元,超任务6.7个百分点。
(五)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城建设完成投资1800万元,中心街中段升等改造,桥北一路建成投入使用。建立村改造拆迁基本完成。竹林居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加快推进。云阳振兴大道建成通车。新建新农村示范村13个,改造危旧房850户。云蒋路改造加快推进,新建通村水泥路27公里。5个镇114个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处置。
(六)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完成全县旅游整体规划和郑国渠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李仪祉纪念馆完成主体工程,崇实书院等修复工程基本建成。举办国际家居文化节等活动。成立了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有力推动了茯砖茶产业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户,总户数达到31户。认真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全县销售家电4.53万台。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14%。
(七)节能减排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公共节能不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削减。北部沿山石灰石资源整合扎实推进,全县采石企业整合为19家。河道禁采工作成效显著。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扶贫路两侧绿化5131亩,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10个。开工建设泾河花池渡段和马家尧段防洪工程。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7平方公里。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民计进一步改善。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为农村和农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开工建设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公办幼儿园7所。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图书馆完成主体工程。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计划生育保持低生育水平。“三告别”工程提前完成任务。解决了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平安创建深入推进,一大批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年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防止经济下滑,稳增长”成为年的首要任务。中央连续出台小幅上调信贷规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等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更大支持。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最近,国家又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这为我们争取上级投资,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从省级层面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建设,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目标,给予政策、资金、土地、项目等方面扶持,这是我们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机遇。
同时,还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县提出争创强县目标,要求我们每年前进1—2位。今年我县经济指标增速减缓,争先进位显得非常困难。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不够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三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聚集承载能力明显不足。四是建材产业受市场影响,产值和税收明显下滑,使本来紧张的财政雪上加霜,给我们加快发展、更好的改善民生带来了巨大压力。五是城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群众的行路、安全饮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六是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安全生产和稳定的形势非常严峻。对于这些,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基于对形势的把握和判断,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既定的工作思路,以强县建设为统揽,以泾河新城建设为契机,抓工业、强农业、活三产,促进结构优化;抓项目、建园区、优环境,促进发展提速;抓大事、解难题、保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实现强县建设的新跨越。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5%(含泾河新城);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含泾河新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5%(含泾河新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今年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民生改善。要加快发展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关系民生的重点工程,尽最大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是要突出结构调整。要立足我县实际,按照“巩固提升一产、全力壮大二产、积极培育三产”的思路,大幅度提升二、三产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加速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三是要突出板块建设。要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北部建筑建材产业板块、中部农业板块、泾河生态旅游板块、东部制造业板块,推动产业聚集发展。
四是要突出项目推进。要围绕县上确定的重点项目、城建重点工程、旧城改造项目、民生工程和为农村农民办的十件实事,强化推进措施,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以项目带动发展。
五是要突出新城建设。要抓住西咸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转变观念,全力配合,强化保障,加快泾河、秦汉、空港3座新城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
六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在加快县城建设的同时,重视小城镇发展,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三、突出增速提效,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以板块发展为平台,加快建设工业强县
要加快工业板块建设。要打造北部建材产业板块,按照“深加工、科技型、环保型”的要求,建设建材产业园,年内建成凝易固砂浆项目,实施冀东住宅产业化项目,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推进北部矿山采石企业整合,尽快出效益、出环境。要打造东部制造业板块,重点实施黑马重工、德容单晶硅、宇德汽车装备制造等项目,形成先进的制造业集群。要打造南部家具产业板块,大力发展家具研发、制造等产业,推进家具产业园建设。
要提升工业运行质量。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年内实施陕建钢构等工业重点项目10个,完成投资23.9亿元。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声威皮带长廊等技改项目5个,完成投资1.8亿元。要加大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户、规模企业5户。要坚持把企业改制同项目招引结合起来,新改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2户。要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18条措施,重奖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要建立健全银企政沟通协调机制,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新增中小企业100户。
(二)以农业设施化为方向,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壮大产业规模。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稳步提高粮食产量。要积极实施畜菜果“三个1万”工程,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举,抓好千头奶牛园建设,推进集约化发展。新增奶牛1万头。要突出发展设施蔬菜,集中力量建设3个千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园,新发展设施蔬菜6000亩。要采取“种植公司+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建设万亩酿酒葡萄现代农业示范园,新栽植酿酒葡萄1万亩。
要提升产业水平。要按照“生产园区化、流通品牌化、服务专业化”的思路,完善畜菜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园区建设。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户。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20个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要办好第三届蔬菜节,扩大蔬菜品牌的影响力。要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开展科技、信息、农资等社会化服务。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产权改革试点,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
要完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改善全县水利基础条件,重点抓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国家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要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抓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以泾河新城建设为契机,全力融入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建设是发展最大的机遇。要把泾河新城建设作为突破口,带动西咸新区区域的快速崛起。
思想上要真正融合。要牢固树立泾河新城发展就是发展、建设泾河新城就是建设的理念,唱响“服务新城、共谋发展”的口号,以长远的眼光、全局的观念,主动同泾河新城融合,让省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最迅速、最有力的落实。
工作上要密切配合。要强化泾河新城服务协调工作力量,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全力做好规划衔接、项目衔接和工作衔接,做到沟通对接无缝隙、项目建设无障碍、工作推进无阻力。要加强县城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泾河新城规划的衔接,做到协调推进。要把泾河新城的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等工作纳入各有关镇和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项目上要联手推进。要继续加大签约项目的对接力度,推进落地项目建设。要把泾河新城的项目纳入全县重点项目,落实责任,加快建设。年内泾河新城实施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58.2亿元。建设正阳大道、县东路、高泾南路、沣泾大道,实施华轩国际饰品城等产业项目。要加快崇文重点镇安置区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安置房。
(四)以完善功能为核心,加快城镇化步伐
要着力提升县城品位。要推进文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县城建设。一是抓好旧城旧村改造。实施建立村、崇文大街、土产公司、工业品市场、泾都壹号等项目。二是抓好广场绿地建设。实施县医院门前广场、体育场改造等工程,启动县城绿化项目。三是抓好县城功能完善。实施县城东区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渠道改造和供水管网修复工程,完成张家山泉水入城和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前期工作。四是抓好县城街面整治。全面完成中心街改造工程,实施先锋大街等路段亮化,做好县城临街房屋改造。五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190套、公租房500套、棚户区改造300套、限价商品房2000套,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逐步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切实推进镇区道路、给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等市政设施建设。要推进云阳示范镇建设,开工建设振兴大道污水管网。要加快王桥建材城、永乐现代工业城、高庄家居物流城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要鼓励有条件的镇建设安居小区,吸引农民到城镇居住、就业。完成农民进城落户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要加快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建成云蒋路改造工程。要实施宽带网络“有线无线一体化”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数字合疗、数字城管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要不断强化城镇管理。要牢固树立规划立县的理念,完成县城总规审批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调整完善建制镇规划,重点明确公共设施的布局。要加大规划执行力度,更好地发挥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要全民动员,各方参与,大力实施“创卫”工作,全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要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划行归市、规范经营。要把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县城规划,大幅增建停车场、停车位。要健全完善城镇管理制度,强化措施,推进城镇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要以泾河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生态治理与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加速形成泾河生态旅游板块。要加大郑国渠水利风景区开发力度,加快入口形象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项目核心区绿化,优选项目,加快建设。要弘扬水利文化,建成李仪祉纪念馆。要推进安吴青训班旧址景区开发,完成景区整合和绿化,举办安吴青训班75周年庆典活动。要抓好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包装策划红色旅游线路、水利文化体验线路、科普人文观光线路,提高对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要积极发展物流商贸产业。要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抓好玉源物流、国际钢贸城等物流项目建设。要扶持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新增2户限额以上企业。要大力推动餐饮业发展,加快四星级酒店建设。重视茯砖茶、酒、顶麦食品等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业品牌。要继续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实施“镇超”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农家店信息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
(六)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要调整思路引项目。要牢固树立“理性”招商的理念,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重点招引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等产业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低于30亿元,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企业上实现突破。要加强对外联络,定期举办联谊活动,鼓励各界人士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紧贴政策争项目。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重点,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计划盘子。要重点做好旱腰带地区连片开发、滨河大道等项目的争取工作。完成滨河大道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建设。
要强化措施促项目。今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670.2亿元,年度投资93.8亿元。要加大环境保障和协调服务力度,促进枫鹤湾旅游度假等11个续建项目建设。要积极主动,采取一切措施,确保FC1等25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要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促开工、促进度。要深入开展投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严肃查处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做到过错绝不放过,问责绝不留情。
(七)以提高承载能力为根本,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要大力推进集约发展。要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力度。要督促水泥企业落实节能措施,城镇新建筑全面实行强制性节能设计标准。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集约节约用地。继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督查,着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值。要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完成兴隆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要积极实施生态再造。要全力抓好“三北”、天保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营造林1.8万亩。要完成西铜高速、西铜高速复线段和扶贫路两侧绿化,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10个。要结合北部矿山采石企业整合,启动北部矿山绿化工作。要建成泾河花池渡段和马家尧段防洪工程,完成泾河湿地绿化6000亩。要继续加大河道管理力度,巩固禁采成果。
要切实强化生态治理。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切实提高环境保护监管能力。要加大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收缴力度,保障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要加快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项目,积极创建市级环境优美村镇。要按照“一户一桶、一村两箱、一镇一车”的标准配备设施,全县实现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
四、努力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
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规划安排、资金保障和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事业发展。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布点调整,建成中学,完成电教中心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个镇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将学前免费教育由1年扩展到3年,全县实现12年免费教育。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育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会管理的校长队伍。要高度重视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要发展人民需要的公共卫生事业。要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药品“三统一”管理覆盖面,逐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卫生监督所和太平中心卫生院住院楼等项目建设,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切实增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共服务能力。要提高新农合县内住院政策报销比,扎实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要大力实施“母亲健康”、“优生促进”和“计生家庭创业”三大工程,新建3个镇中心服务站,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要健全人民期盼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要认真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加强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工资待遇。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0.5万人。要继续做好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要真情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要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灾后重建等补助发放标准,对享受城乡低保的群众实行免费体检。要实施移民搬迁100户、500人,脱贫4000人。要抓好住房公积金的扩面工作,在非公单位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要切实发挥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助残作用,落实孤儿发放生活费、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政策。要集中办好农村水、电、路、气、医、文、住、养、教、改等十个方面的事情。
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建成广播电视塔、图书馆和10个镇电子阅览室。要加大政府买服务力度,实施文化资源共享、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要鼓励创作文艺精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个。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完成郑国渠首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做好八路军总部旧址和省委旧址的修复工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要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食品药品安全、人员密集场所、民爆物品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校车管理力度。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预警处置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完善镇村综治维稳长效机制,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治安巡逻,让群众白天能见到警察、晚上能看见警灯。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和重点案件包案制度,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实现“一控双降”。
五、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