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听说课

英语听说课

时间:2022-08-26 02:3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听说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听说课

第1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说课 建模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83

1 什么是建模

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建立系统模型的过程,又称模型化。建模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建模是一种重要 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 。它也是一种从抽象中概括出本质内容的方法。

建模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①有关的理论依据;

②相关的教学目标;

③实施的条件,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等;

④操作程序和步骤;

⑤评价方式和标准。

2 中职英语听说课型建模的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斯金纳提出的“刺激――反应――强化”模式是英语听说课教学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在中职英语听说课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说话”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多说,同时教师也应该强化说英语的过程,从而刺激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且对于学生的语音错误应该及时指导并改正。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3 如何进行“模式建构”

3.1 “模式建构”是一个过程,有三种方法来“建模”

①根据“原型”来“建模”;

②针对“问题解决”来“建模”;

③从“理论”出发来“建模”。

3.2 教育建模的基本程序有二:定性建模与定量建模

3.2.1 定性教育建模的基本程序

①建模目的

②典型实例

③抓住特征

④确定关键词

3.2.2 定量教育模式的基本程序

①建模目的

②认识原型

③初步模式

④数学模式

4 中职英语 “听说”课型建模的操作程序

①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②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③机械性操作,模仿、背诵、套用句型等;

④意义性操作,扩展练习等;

⑤适度归纳讲解;

⑥交际性活动,活用句型。

5 中职英语 “听说”课型建模的实施条件

首先,学生应当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中职的学生虽然说由于知识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如高中的学生,但是他们对英语还是有一定的兴趣,很多的专业也是要学习英语,而且他们有初中的英语知识做基础。中职学生的英语学部分应以听说课型为主,虽然也学习读写课程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可是基于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结构,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听说课上。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在涉及英语交际的活动和商务活动中能够独立的完成交流。而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口语交际。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好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同时还应该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中职学生在自觉、自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应当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教书也要育人,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同时,中职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活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再次,中职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多媒体等辅助工具。

6 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

大多数中职生英语底子薄,基本未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认识音标,单词读不准,句子读不通顺,更不要说是写作了。同时,他们对英语没有动力,没有兴趣,他们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学习的压力,因此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应付式的学习,长此以往,基本无英语学习氛围,再加上教师单调的教学模式,渐渐地,厌学、弃学的现象不断蔓延,使学生怕学英语的心理越来越明显,整个英语的教学水平一直走下坡路。

7 中职生英语听说课型建模的策略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甚至在一节课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交流,积极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内合作可以使每名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小组内的学习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8 关于中职英语 “听说 ”课的评价

中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的综合运用的能力,组织参与英语课外的方式、积极性、效果等等。

总之,中职英语听说课型建模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需要广大的中职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为之努力,需要师生间的互相合作,我们要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大胆进行新的尝试。中职英语听说课型建模,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教师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在新时代的挑战下,中职英语发展的出路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4.

[2]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

近几日我参加了呼伦贝尔市“送课下乡”活动。在活动期间我进行了优质课展示,课型为听说课,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下面我就结合我这堂课谈谈我对听说课的认识。

一、上好听说课,首先掌握英语听力技巧

例如:我使用的教材为仁爱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Unit7 Topic1 Section B。在听力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Show the picture of Kangkang.

T: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guess what Kangkang will talk about.

Ss: birthday

T: What does Kangkang say?

I plan to have a party to celebrate it.

(1)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听力的语境铺设,让学生预测听力材的内容。通过对听力内容的预测,学生能在听材料之前,根据材料所给的有限信息如图画,标题和要求完成的练习等等,有针对性、趣味性地导入听力主题;充分调动他们自己原有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将要听的材料的内容进行猜测和推理,在大脑中形成他们自己的关于材料内容的构想。有利于学生从视觉得到的获得到的信息,在大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听觉形象。有利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证实他们的猜测是否与材料的实际内容一致。

(2)这一环节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生词,让学生通过图片感知新的词汇,短语。为即将听到的听力训练扫清障碍。从而进一步为解决听力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树立了听懂听力材料的信心。树立和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第一遍听听力材料回答简单的问题,整体感知听力材料内容

例如:T:OK!Let’s listen to the tape. When is Kangkang’s birthday? A: May 13th .B: June 8th 给出两个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在学生第一遍听听力材料,教师给出的任务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要简单,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不让一名同学掉队。树立学生听懂听力材料的信心。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体现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感知整片文章的内容。

(3)问题不要太多,一般应该不超过三个问题,因为这一环节我们是让学生去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而不是细节问题。

(4)如果学生完成问题有难度,可以再听一遍;或者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

(三)学生在第二遍听的过程中,进行捕捉关键词的听力策略的培养

例如:我的第二遍听的问题是: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Finish 1b。这一部分,我利用了教材上的问题。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设置要注意:

(1)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捕捉的关键词可以回答出来。

(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比第一遍听的时候稍难一些。

(3)问题的数量可以多一些,但一般不应该超过5个。

(4)较长的对话或独白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尤其一些关键词语往往较易混淆,即使听得清楚听得准,但是由于材料信息量较大,该记的东西较多,如表示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的数字,或是地名、人名等。这时可以让学生用笔以阿拉伯字或符号的形式记下,以便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断、选择正确答案。

这种听力策略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的听的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四)把听到的内容还原与文本

学生第三遍听,完成的任务是:T: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目的是:学生完全理解把握听力材料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听力材料,从中获取本节课的目标语言,同时为语言的输出打下基础。学生能够把听到的音频信息,转化成文字。有利于目标语言的记忆。

(五)Read after the tape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by yourselves

这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跟读,能够准确把握生词,短语,句子,以及断句,重音的读法。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练习学生寻找细节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整堂课的输入过程基本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听音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听力非常重要。在听音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的能力。学生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听力训练逐渐的把目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语言的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上好听说课,教师必须要持之以恒的营造轻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自由地会话,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

(1)让学生们放开说,大胆说,不要怕出现错误,只要学生肯说,就已经达到第一个目的了。

(2)要想让学生说得好,让学生们操练.例如:在本节课输出的环节我设置了一个活动。T: We know when Kangkang’s birthday is .Now we want to celebrate one of our classmates’ birthday. So please ask your partner’s birthday.

Ask your friend’s birthday. Like this

A: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

A:When is your birthday? B: It’s……

A:Where were you born?

B:I was born in……

A:How do you plan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B:I plan to……

①这一环节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语境,同时联系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排除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的困难。他们在练习中有基本句型的帮助,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练习过后让学生们站起来说,部分学生就会表现的很活跃,先让准备充分的学生演示给没有准备好的学生,在学生们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参与到学生们中给予指导,在学生展示中,要多给学生们鼓励,让学生们更加有自信。

③同时也给基础好的同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A: How do you plan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B: I plan to……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的设想。这时语言就真正成为学生们沟通的工具了。

三、听说课不但培养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而且还要巩固了学生们的语法,为读写做铺垫

例如:在语言的输出过程中我设置了两个活动:

(1)Fill in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able.

Name Birthday Birthplace How to celebrate it

(2)The students make the report about a classmate’s birthday.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把语言交际得来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把语言转化成关键的短语。为下一步过渡到写出小短文打基础。培养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活动是把的一个活动中的表格信息转化成小文章,这部分涵盖了Section A当中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所学的新知,把听说得到的信息转化为文字,使这堂课的到了升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3篇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接触到标准的、地道的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英语发音标准化,因此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听说课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下学习英语知识,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十分重要,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高中英语听说课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英语发音,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Journey to the Antarctic”为例,教师在进行听说课教学时,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的动画,呈现出南极的特色,一睹南极之旅的各个场景,动画内容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标准的英语语言情境,学生在此情境氛围下能够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发音更加标准,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在英语听说课中,会有一些课程适合学生利用表演的形式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利用表演体会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印象,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表演时学生既需要理解别人所讲的内容,又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What s in the Papers?” 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根据报纸交流表演的情境,一个学生观看报纸,而另一名学生则询问这名学生在报纸上看到了什么,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让另一学生了解到了报纸上有什么,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趣味化情境

创设趣味化的情境是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效果较好,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Relaxing”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首英语歌曲,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教师播放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引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地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小段电影,电影同样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电影既有剧情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又有标准的英语发音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利用电影创设趣味化情境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英语电影一般都有中文字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到的内容,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听力水平,还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创设趣味化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说课 翻转课堂

近几年,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个性化的进行学习,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了自己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教育技术的进步又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近几年翻转课堂成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在一次高中英语听说课的实践中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下为笔者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描述

1.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大庆实验中学高二(5)班学生。全班英语平均分在100分左右(满分150),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也十分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部是走读生,周末在家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英语教材(外研版)必修五第五模块的听力部分,听力内容是以电视采访的形式让受访者介绍他们心目中最伟大的体育明星,三位被采访者分别介绍了Ali, Kip Keino, Pele。听力材料难度适中,分为四个部分,共610个单词,生词共7个。

3.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了解听力文本的内容。

(2)学生能掌握听力文本中部分重点词汇和有关“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

(3)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介绍一位伟大的体育名人。

二、 教学设计

1.课前设计。笔者在课前把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课前任务单以及听力文本发送到班级的QQ群,并告知学生们回家自行下载,并完成任务单中的各项任务。微课视频主要讲解听力文本中出现的生词,让学生们了解这些生词的词义、词性及其基本用法,为自主听力扫清词汇障碍。课前任务单(见附录)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指南,让学生们明确自主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对自主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并对课堂上的活动进行了预告,为学生自主学了明确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具体学习任务。

2.课中设计。

(1)自主学习情况检测。

Step 1

How many great sports personalit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listening? Who are they?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并让学生快速开动脑筋,回顾课前学到的内容,为下一步活动做铺垫。

Step 2 Check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hree great people one by one

1)introduction to Kip Keino: finish the following form

An extraordinary__________________

Events he entered Results Accident that happened

2)introduction to Ali: introduce him with the help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won a gold medal at…

became a world champion in…

dominated the sports for…

changed his religion and…

was known as…

3)introduction to Pele: what do these numbers stand for?

17 4 1,280 1974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活动的主要意图在于检测学生们课前任务单的完成情况。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们对文本信息有了更加细致和准确的理解。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还穿插了对重点单词的提问和讲解,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文本中的重点单词。

(2)小组讨论协作学习

Step 3 Discussion: From what aspects did they introduce the greatest sports personality?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也是对课前任务单的检测,但与step 2 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问题难度更大,学生们很难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需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因此,这个活动的设计既是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让学生们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一位体育名人,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课堂展示做好了铺垫。

(3)展示学习成果

Step 4 Introduce the greatest sports personality in your opinion from these aspects.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活动的铺垫,学生们应该已经学会了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位伟大的体育名人。所以,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Step 5 Dialog:

Vote for the greatest Chinese sports personality in the last ten years (the candidates are Liu Xiang, Li Na, Yao Ming and Sun Yang.)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让学生们以对话的形式对自己心中国内最伟大的运动员进行交流。通过对这个活动的准备和展示,学生们学会运用听力中学到的知识去介绍一位体育名人,同时也操练了相关的词汇以及“同意”或“不同意”的表达。

Step 6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to describe the greatest sports personality in your opinion.

三、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笔者第一次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但通过检查学生们课前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笔者发现教学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个人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将传统课堂中的集体教学变为以课前教学资源为依托的一对一学习,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就本堂课而言,听力好的同学在课前只听一遍音频,就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对听力水平稍弱的同学,他们可以反复多次的对文本进行听取,直到听懂为止。其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在传统的听说课堂中,需要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听文本然后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而在翻转课堂的听说课中,这部分活动已经放到课前完成,因此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教师而言,必须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多的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并能及时有效的对单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这也是笔者做的不够的地方。对学生而言,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和同学进行协作探究的能力等。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翻转课堂的本质原理,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学生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探索,并及时总结和反思有效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9):18.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3):8-10.

[3]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附录

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必修五第五模块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listening and speaking

2.达成目标:

(1)掌握听力文本中部分词汇

(2)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了解听力文本的内容

(3)学会如何介绍某位体育明星,并能恰当使用“同意”和“不同意”的相关表达

3.学习方法与建议:听每段材料前要把问题读明白,带着问题听;每段材料最少听两遍,第一遍弄清楚文本的大概内容,第二遍完成练习题;听的过程中要做笔记,记下关键词;如果听完两遍后,仍有填不上的习题,可以反复多听几遍直至听清楚为止。

4.课堂形式预告:

(1)检测自主学习情况:介绍听力文本大概内容,并对相关词汇的意思进行提问

(2)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协商课前任务单中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3)展示:介绍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体育名人;以对话形式讨论谁是中国近十年最伟大的运动员。

二、学习任务

1.word study:Fill in the form

词形 词性 词义

vote

champion

Muslim

dominate

extraordinary

final

score

2. Listen to the first material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is this program about?

A. To let audience guess the names of famous sports personalities.

B. To let audience say what famous sports personalities did.

C. To let audience vote for the greatest sports personality ever.

D. To let audience ring the program and speak to journalists.

3. Listen to the second material and fill in the blanks:

He was born with the name Cassius Clay, but he changed this to Muhammad Ali when he changed his _________ and became a _________. That was just after he became world _________ in 1964. He became a professional _________ in 1960 after winning a gold medal at the Rome Olympics, after that he _________ the sport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Outside the ring, he was known as a _________. He wrote poems about his _________.

4. Listen to the third material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How many events did he enter in the 1968 Olympic Games? What are they?

(2)What are the results of these games? What happened to him?

5. Listen to the forth material and complete the facts:

Job before playing football (1)________

Age in his first world cup (2) ______

Number of world cups (3) ________

Total number of goals scored (4)_____

Year of retiring (5)_______

6. Based on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try to conclude from what aspects they introduce the greatest sports personality.

第5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 1+2+1模式 构建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渗透,大学英语的教育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2007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步构建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思路,转变教师角色和观念,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模式成为一线英语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成为重中之重。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历程

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而国内关于自主学习思想的阐释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均经历了自主学习思想的提出阶段、初步试验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庞维国,2007)。但是,自主学习思想在外语教学领域只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首先是Holec(1981)在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中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而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自主学习的特征,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兴起,将外语学习者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到了首要地位。

然而,传统教学方法重“输入”轻“产出”,外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差,形成了学习“哑巴英语”的现象。为此,如何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语言学习中心或是自主学习实验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并为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然而在众多优点的光环下,缺点也凸显出来。学生人数多,学校提供的学习设备和资源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众多学生同时学习和交流的需要;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不足,依赖心理重,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学习效果的发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山东大学外语教学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首先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英语学习先导课程,进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设一系列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课程。利用视频会议设备和专用MIRC网络交流系统,与不同国家的高校连线,进行讲座、对话、讨论等活动。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增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交际技能,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也对听说课程进行了调整,以网络为基础为学生搭建起1+2+1模式的学习平台。

三、听说课程1+2+1学习模式阐释和理论依据

1+2+1学习模式中的1分别指听力课和口语课。与传统听说课程不同,新模式中将听和说分开。听力课由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心自主完成,口语课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各种课堂活动和训练。新模式中的2是指校园英文广播和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学习的时空局限,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提问,师生、生生之间在线交流等。

网络环境下听说课1+2+1模式主要基于两大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具有独特品质的人的学习,学习者的需要、情感、意愿必须得到充分重视与满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以及学习者的自主性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华维芳,2001)。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并且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听说课1+2+1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学习者分析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并加以分析。问卷内容包括学习者听说起始能力、学习观念、学习方法、感兴趣的话题和技术素养等。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先导课和口语课内容设定的科学依据。

(二)先导课程

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制定符合学习者实际需要的先导课内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转变语言学习观念,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实施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使用能力,信息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先导课程中,教师还要对1+2+1学习模式加以详细介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它的优点和实施的必要性,同时将本班学生分成A、B两组。A组学生在本学期的单周进行听力训练,双周进行口语练习,而B组学生单周练口语,双周练听力。

(三)听力课程和口语课程

根据分组和单双周,学生按时进入语言自主学习实验室进行听力训练。学生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到网络学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根据自身的水平设定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进行补充练习。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指导和评价。

一组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同时,另一组学生则进入到专用教室进行口语强化训练。教室中配有移动桌椅和电子黑板,方便教师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和学生的自由讨论。使用电子黑板可以展示影音资料,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语言环境。口语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规定话题的学习,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穿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如故事复述、图片描述、双人对话、辩论赛和达人秀等。课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选择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活动,控制时间和检查结果。但是,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则是交由学生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协作,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热情,鼓励每一位学习者积极参与。每学期末教师要根据本学期训练重点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并参考先前成绩和课堂表现对学生作出形成性评价。

(四)校园广播和虚拟学习社区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增加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仅凭每周两课时的听力或口语课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其他有效工具。而校园广播和虚拟学习社区则是两个不错的选择。山大威海分校大学外语教学部于2008年建立校园英语广播电台,由2名教师和5名学生负责,播报内容涵盖空中英语课堂、时事要闻简报、英文歌曲赏析、校园人物访谈等。学生每天可在固定的5个时间段内在校园的任何角落收听。

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网络的一种学习环境,是在线学习与网络社区的结合,是学习社区在网络空间的映射,也是一个满足知识时代教育要求的强有力工具(谭敬德,2008)。社区成员能够通过e-mail、MSN、QQ等信息工具进行交流学习经验,发送、接收资料或作业,可以在社区BBS上发表个人建议,探讨热门话题,还可组织net-meeting进行小组学习,互相评定彼此的学习情况。每周都会有一名英语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作为社区核心成员与其他成员进行学习交流,每月底则是由两名外籍教师做客社区讲述异域文化与风情,每学期末进行优秀社区成员和最佳社区版块的投票和评比活动。

大学英语听说课1+2+1学习模式改进了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单一模式,以网络为基础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了双基双主的新模式,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构建和优点可用以下图表加以简单阐释。

五、结语

以网络为基础的1+2+1学习模式平台搭建三个月后,山大威海分校大学外语教学部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说课新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它有效的解决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学习时数少,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口语练习环境,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加强交际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新模式真正体现了以网络计算机和课堂为基础,同时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双基双主教学理念,符合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文件精神。

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部分问题,例如,听力课教师监管力度不够,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待提高,学习评价方法需更科学化、合理化等。这些为大学英语听说课1+2+1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谭敬德,陈清.大学英语听说课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8(3):33-37.

[5]陈雅莉,梅强,贾卫国等.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6):22-26.

[6]于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解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0,134(7):68-69.

第6篇

一、听说教学中的两种图式

1. 语言图式

听说教学中,语言图式指听者已掌握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基本知识。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语音方面有爆破、连读、弱读、同化等。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如:

W: What kind of books are you interested in?

M: My favorite books are those about detectives.

Q: Which book do you think the man like best?

在这个对话中,如果听者没有掌握detectives这个词汇,就无法正确作出选择。又如:

W: I think working on the farm is very interesting.

M: I can’t agree with you any more.

Q: 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s working on the farm.

在这个对话中,如果听者不明白短语I can’t agree with you any more的含义,就无法正确判断说话者的态度。语法知识同样是听者必须具备的图式。如:

M: Did you cheat in the exam?

W: I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Q: Does the woman cheat in the exam?

在这个对话中,如果听者不具备有关情态动词和现在完成时连用的图式,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个对话。

2. 内容图式

英语听说常见的话题有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日常生活、购物、饮食健康、旅游交通等。这些话题都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学校、商场、餐馆、机场、车站等。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即为图式模型。如:

M: Can I help you to take your coat, madam?

W: Thank you.

M: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before you order your meal?

Q: Who is the man?

当听到drink, order your meal这些词时,听者就会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就会联想到这个场景是发生在餐馆,就可以判断The man is a waiter.

二、图式理论在英语听说课中听前阶段的运用

无论语言图式还是内容图式,对于听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学生的英语听说呢?笔者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本为例,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听说课的听前阶段中。

例1:Module 5 Shopping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本课的听力内容是Lingling在商店购买衣服以及在市场购物食物。在听力之前,首先我会通过设置以下两个问题“Q1: Do you like shopping? Q2: What do you usually buy when shopping?”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购物场景图式。

然后,我会设置几个问题,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购物场景图式。

Q1: What do you usually buy in a clothes shop/ in the market?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1]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听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

1.大学英语听说课现存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不重视听说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训练过程中要不无法开口,要不表达的语言形式太过单一、缺少变化。

1.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氛围不足

教师和学生已习惯于“填鸭式”应试教育,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空间有限,学生缺乏锻炼,听说能力也停滞不前。一部分自学能力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加不会主动学习,因此只依靠短暂的课堂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模式单一,使得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气氛单调呆板、紧张压抑,进而使学生理智活动水平下降,不适应感增强,从而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心理上的对抗,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较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够充分。

2.大学英语听说课改革措施

2.1更新教学观念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听说课的最终目标是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口语活动。任课教师要将传统的听说课程改革为集视、听、说为一体的能让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课,引导学生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效果。

2.2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善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把凝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学生的言语行为,让生活自然融于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全情投入,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情景、情感与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应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并及时调控,在体现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同时,通过“感知―理解―迁移”,克服听说教学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2.1课堂组织形式

“语言学习是学习者对目标语建构自己对之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语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语义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者,是语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语义的灌输者”[2]。因此在听说课课堂上,应选择“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实践,比如进行小组活动展开讨论,进行成对操练有问有答,开展辩论各抒己见,等等。再比如进行各项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及测试,帮助学生有侧重地发现并纠正问题,同时利用良性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课外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上还远远不够,且语言学习,尤其需要循序渐进。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才能积极、认真、长期地自觉参与课外学习。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开展各种演讲、辩论和沙龙活动,建议并监督他们开展日常小练习,利用歌曲、故事、文学、新闻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感到英语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从而达到改革和完善大学听说课、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另外,听说课课程教材在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和特点,选择内容丰富、编排科学、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使课堂学习既能培养能力又生动有趣。选好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协助教学,将新颖、有趣,又有深刻含义的内容配以灵活的形式,全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既想听想说,又有内容可听可说。课后再辅以系统全面的训练和有益的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针对他们在听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专项强化训练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目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充分。这样,有可能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如何根据英语视听说课的特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日益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课内课外,教师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听说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改革和完善大学听说课课堂组织形式,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以达到学生能听能说之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努力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109 -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在2006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自此,许多高职院校迅速行动,开展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的协作,能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经过广泛的实践与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引企入校、办校入企、半工半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任务驱动等。学习期间,高职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相关行业企业完成一定的生产实践性任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能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专业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都过硬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和遵循高职教育特色及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全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理论尚未建立,实践基础比较薄弱,工学结合背景下对商务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以来即招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迄今已培养了六届共1000余名毕业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人才。十年的历程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改革的基础。新形势下,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已经启动

在教育部《意见》的要求下,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各专业都狠抓实践性教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已经组织了5批次近千人的学生赴上海、南京、宁波等各大涉外酒店、外贸企业和培训机构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每次顶岗实习都持续半年时间,共涵盖了商务英语专业四个年级、90%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11月起,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两重一再(重塑工学结合新课程、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再造教师职教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开发,涉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近20门课程进行了重塑。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的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也在此背景下进行了课程开发,并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虽然在大气候下,商务英语听说课程进行了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的实施。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工学结合教学的实施没有先例可循,专业教师企业经历不足等原因,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尚未完全确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主导听说课堂,听说课教学任务的设计依旧侧重语言形式的操练,能适应时展需求、体现工学结合理念的听说教材十分匮乏。这些既是听说课程发展的不足,也是其课程开发努力的方向,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大有可为。

(三)企业需求与课堂教学脱节较为严重

近四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和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实践和理论教学架起了桥梁,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然而,由于普通的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够深入且与其相关的调查研究流于表面等原因,企业对学生听说能力的真正需求并没有引起理论教学的重视。同时,由于专业教师的企业经历普遍不足,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开发存在着脱离实际、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落后于时代等缺陷。一方面,企业十分需要适合自身需求的、具有高水平听说能力并且能对工作立刻上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另一方面,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在专业教师或教科书想像的工作环境中朝着脱离实际的目标前进。企业的需求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也不能在听说课堂上真正学到用得上、用得好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较为落后

在很多教学管理者甚至专业教师看来,听说课程虽然是商务英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但其重要性要远远低于综合英语、商务英语精读、泛读、翻译和写作等其他课程,因而对它的重视度不够。一本教材、一张光碟、一台录音机就是上课的全部,上课时听听说说就是训练的方法,有的专业教师甚至都不用仔细备课就能把一学期的课程顺利教下来。同时,听说课程所需的良好的教学条件又往往得不到保证,存在着多媒体设备简陋、语音室软件落后、教学资料缺乏等问题,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听说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向包括商务英语在内的所有高职专业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商务英语专业各课程也应在此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凸显工学结合的要求,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听说课程要深入研究,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之路。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工学结合背景下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此背景下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改革的基础。“双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既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又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和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范围内施行“访问工程师”制度。按照专业对口、企业就近的原则,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本行业有影响的龙头企业或是有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参与为期半年的生产实践或是管理,为理论教学积累实践经验。通过此项制度,商务英语专业共有近十名教师获得了“双师”认证,为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扎实推进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根据项目式任务来设置教学模块并组织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专业技能课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操作步骤包括由教师设计项目任务书,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任务、完成项目,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对项目完成的过程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开发要在前期课程重塑的基础上,克服项目设置脱离实际、实践性不强的缺点,专业教师要积极走访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准确把握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真正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听说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出切实符合实际的、能实现项目和学生合理搭配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课程开发项目,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的课程重塑才能是真正的课程重塑,只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到用得上、用得好的英语听说技能。

(三)做好听说课程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工作

教材是体现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如何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实现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现有商务英语听说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商务英语》系列教材的听力和口语分册,其内容基本涵盖了商务活动中可能遇见的方方面面,也为广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但就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看来,这些教材还存在着与实践脱节、教学任务性不强、内容较陈旧等缺点。

商务英语听说教材应根据学生的职业面向,在对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于学生职业要求和职业成长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的结构和内容,应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任务设计,教师还可以自编教学材料,条件成熟的可以出版成书。优选和自编相结合,商务英语听说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所需和职业所需,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

(四)强化第二课堂对听说能力培养的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它指的是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针对提高英语教学的语言习得和实际运用语言的环境和活动。第二课堂一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其主要形式包括:外语角、外语文化节、各类英语竞赛、校内外实习实训等。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每周举行外语角活动,自2007年以来每年举行一届外语文化节,这些都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新建的外语角活动场地建有模拟的各商务活动场景,并定期更换,每周的活动有固定的主题和流程,主要围绕商务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场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学院投资近两百万建设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改善了第二课堂的活动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商务英语听说教学。

(五)建立科学的多元化听说能力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应突出考核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考核更是如此,要摈弃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观念和只采取统一期末考试、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将学生平时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参与度、项目的完成情况等与期末考试的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同时,考核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这有利于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完成教学项目所设定的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总之,工学结合背景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高职商务英语听说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广大专业教师要解放思想、充分调研、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听说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真正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海锋.论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0,(04).

[2]苏文秀.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的新型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中国人才,2010,(22).

[3]汤晓,朱建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8,(37).

[4]叶宇.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01).

[5]喻艳莉.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6]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现状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 Temperly的统计,在人类交际活动中听所占比重为45%,说为30%。在交流中能否领会谈话者的真正意图(intentions)或含义(implications),以及如何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是对有效的人际交流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在各种重要考试中引入听力和口语考试的成分,试图利用考试的反拨作用,促使在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听说,但是收效甚微。听说技能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和教学能力的施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多样性。

教与学双方对这种教学环境、内容、手段及效果都不满意。课题组对2005级非英语专业400名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现有教学内容和模式是否对提高你的听说技能,应对真实语言环境的能力有帮助。调查中只有9名同学认为有,约占调查人数的2.25%;5.25%的同学认为一般,约92.5%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由此可见, 现阶段TEFL教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改革听说课程,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培养其交际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工具介入听说教学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并遵循语言教学特点的。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主义为多媒体语言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Structural Perspective)理论主张学生是认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作用和促进作用;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学习环境对形成意义构建的作用。

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两大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多媒体听说教学为外语学习提供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把多媒体教学信息按照教学要求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呈现在屏幕上,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三、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实验假设。在实验前课题组成员对本次研究有以下设想:①多媒体听说课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②多媒体听说课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③多媒体听说课不会降低英语学习效果。

2.实验方法:问卷调查和测试。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和英语教师对听力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我们分别设计了一份包括20个问题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以便获取充分的数据。

3.研究对象。2005级机电学院、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人文学院400名同学和30名大学英语教师。

4.问卷调查结果及讨论。①调查结果显示:74.6%的教师一致认为听说课实行多媒体教学有必要,有益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22.7%认为只有正确使用多媒体,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2.7%教师认为完全没必要。当问及大学英语听说课实行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时,93%的教师普遍认为此方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被调查的30名教师中约86%的认为多媒体介入到大学听说课堂是利大于弊,还有大约14%的教师认为弊大于利。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听说课教学的态度总体表现积极,100%的学生认为听说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能,而且必要;100%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和有些提高;98.61%的学生认为课堂信息量有些增加和大大增加;9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介入听说课堂有益于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并且对自己听说技能的提高充满信心。

5.测试分析报告。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抽取课题组一位成员所带的不同班级作为实验的对象,采用同一套试题,且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测试听力部分分值为35分,均是客观试题,每个1分;统计成绩分别以30分、25分、20分为基点。

此次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兴趣较以前浓厚,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增加,学风大为改善,出勤率有所提高。同时,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尽管多媒体听说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多媒体听说教学将会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工具,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克服存在的缺陷,才能形成一种基于多媒体的新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 二语习得 动机因素 应用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得到了普遍重视的事实不容置疑。根据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虽然在此《课程要求》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在英语听说课上大学生厌学现象依旧较为严重,无论是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听说能力都不容乐观。所以如何剖析这些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已经迫在眉睫。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传统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重点从二语习得的动机因素出发剖析大学英语听说现状的非智力因素,并建议把对这种动机因素的分析应用到大学英语听说课上,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实效性更强的教学对策。

二、大学英语听说现状及其分析

《课程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入校时的语言能力将他们归入三个不同层次。这样一来,那些进校时英语基础非常不错的学生能在有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教学班级里得到进一步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高,而无需浪费时间继续基础英语的学习。然而,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学生被归入到一般要求的教学行列中来。

1.统一的教学安排。一般要求的教学中,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都是统一的。一般高校的大学英语是每周4课时。以《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其中读写4课时,听说4课时。在每两周有限的4课时听说课堂上,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只能是“学生听,教师对答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力策略的培养,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说”的训练。

2.师资紧缺与校园环境的限制。大学扩招使得班级人数居高不下。大班授课不利于听说训练的进行,教师不得不因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的拼写、词义、短语结构及短语意义、句子结构及语法表现、课文翻译、用课文里出现的词或短语造句等。这些授课内容在精读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教师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而学生则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在历史上曾起过较大的作用,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性方面的基本功较扎实,但口语交际能力相对低下;在英语的书面测试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可在口头交谈方面却差强人意。另外,我们的教室只有固定的桌椅,容纳的学生比较多,有利于讲座式的教学,但不利于口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进行的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也不乏有的教师表达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听和说的兴趣。

3.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就业的压力,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尤其是听力课教学大多以通过英语四、六级为目标,试图通过大量强化试题的训练追求提高应试能力这一短期效应。因此,听力训练方式与许多考试中的听力测试部分基本相同,无形中把听力课变成了听力测试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在教听力,而是在测验学生的听力。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听力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而学生作为学习者,也有认为考试过关、成绩及格就完事大吉这种不考虑社会竞争要求、不能提高能力的人,也有其自身因素。

三、二语习得的动机因素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他们学习英语的速度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同样,他们花在学习上的实践和精力也有不同,最明显地表现在他们学习动机方面的不同。二语习得的动机因素被定义为学习者的态度、情感状态或学习动力,是一种语言能力作用于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对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所作出的努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有四种类型的动机得到了确认,工具性动机:它出现在人们为了达到通过考试、获得财金奖励或事业上的提升等外部目标而学些外语的时候;综合性动机:人们希求确认目的语文化而学习外语的动力;结果性动机:学习者为了外部目的而学习第二语言;内在动机:学习者为了获得学习所带来的享受或快乐而学习第二语言。所有的动机都能促进学习,而且彼此互补。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兴趣、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动机可能会时消时涨。强烈的动机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同时学习上的进步或成就又会反过来增强他们的语言学习动机。尽管每位学习者都可能在多种动机的驱使下进行二语习得,但外语能力很高的学生内在动机更明显,学习效果出众;外语能力较高的学生的综合性动机占的比重较大,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下(如课堂上)学习成就优良。而外语能力一般的学生工具性动机更突出,在应试教学测试中效果明显。所以针对我国大学英语听说现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意识的认识,结合各自的实际,在听说课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杜绝“一刀切”或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以利于推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相辅相成,从而把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造福于学生、教师和国家。

四、二语习得动机因素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应用

结合二语习得动机因素的理论和大学英语听说现状,我们在改进大学英语听说课时要特别重视二语习得因素的应用,具体做法如下:

1.听说课小班分级教学。在教学大纲设置上,在教学形式安排上要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和推行小班分级教学。入校时英语基础非常拔尖的学生能在有更高要求的教学班级里得到进一步的听说技能的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动机,而无需浪费时间继续基本的听说练习,否则会降低他们对英语听说的兴趣和要求,起到相反的效果。英语听说能力优良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在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班级里,激发他们的综合性动机,挖掘他们的潜能。一般程度的学生可以归入一般要求的教学行列中来,结合他们多为工具性动机和结果性所驱使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以满足他们实效性的目的,从而相应地让他们对听说练习倾注更大精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2.创造外部条件,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动力。以课本为听说课堂的主要教材,辅以必要的课外资料。首先,应该选择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在教材的纸质课本、教学软件、电子课件,课堂的组织,话题的新颖性、实效性等诸多方面严格把关,并结合大量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新闻报道、故事复述等。这样既可以避免了形式单一造成的枯燥,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充分发挥潜能,加大学习动力。其次,讲究课外资料的收集。通常来说,教材的选用标准同样适用于课外资料,同时还要注意其趣味性,以及和课堂内容的相关性。最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课本练习的形式大多讲求综合性、灵活性,题材难度大多适合当代大学生,而且大多与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相似,所以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任何教材都有某些弊端,如话题和题材有限,练习形式稍显单一,因此,课外资料的多样性可以及时发挥优势,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保证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的素质建设和动机因素意识。提高教师自身听说能力的修养,避免由于教师听说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密切关系。教师若能把当今二语习得动机因素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到英语听说教学中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肯定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习树立信心,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动机意识,让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产生持久动力。无论大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动机是什么,教师都应充分肯定。因为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哪一种动机是适合所有学生的“最佳动机”;而且无论哪一种动机,只要在正确的引导下,都能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除了保证做到肯定外,更多的是正确引导,使其认识到学习动机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相互关系和重要作用,能确保其实现动机的平稳过渡,从而更多地从工具性动机和结果性动机向综合性动机和内在性动机转换,以达到对英语听说练习持久的甚至永恒的兴趣。

五、结语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考虑智力因素,以动机因素为主要特征的非智力因素也应考虑在内。如今,二语习得动机因素领域的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所以我们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这些理论,改进我们的教学,使听说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Jacqueline Norris-Holt.Motivation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OL].省略/Articles/Norris-Motivation.html,June 2001.

[3]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第11篇

随着国际经济体系的不断融合,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国际交往中越来越重要,而英语教学在高校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英语教学越来越突出体现在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如今的高校教学,已经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放在了教学的重点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才能摆脱以往应试英语教育的束缚,从而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满足现代化的社会需要。

2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优势

英语视听说教学法又称为情景教学方法,就是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语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情感,弱化母语在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干扰,它采用的是以日常会话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耳、眼、脑等感官的作用为语言的运用建立感知的材料,英语视听说教学以生活中的情景为主要内容,因此又称为情景教学法。高校英语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因此掌握英语的交际能力才是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而视听说教学法就是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通过为学生创设视听说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说英语、听英语,用英语交际,视听说教学目前来讲比任何一部多媒体教学视频都能更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为学生的英语形象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视听说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1]。

3如今我国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视听为主,一般都是由教师自己选取一些英语听说材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通过学生对听说材料内容的了解,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可以说课堂的模式比较固定,而且缺乏趣味性,普遍的课堂效果也不理想,英语是一门语言知识,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而学生仅仅通过观看影音材料,是对头脑记忆功能进行唤起,而没有锻炼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样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很难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因此视听说录像,仅仅对学生的看英语和听英语起到了教学的效果,而没有注重学生用英语会话的能力。

3.2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是以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为主,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总是对知识很被动地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因为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很难被唤起,并且英语视听说教学过多地以教师作为中心,这也不利于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没有互动,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就不会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对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也产生了影响。

3.3对视听说课缺乏重视

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对视听说教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很多学生包括很多教师对视听说课不够重视,认为视听说教学就是学生的消遣娱乐时光,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播放几段英语对话资料,就算是上了视听说课了,首先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会给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导向,没有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导致学生对视听说课的重视更不够,还有的教师在视听说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的英文电影还配有中文字幕,这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锻炼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甚至有的学生把试听说课当成一堂看电影课。

3.4评价模式单一

以往的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也比较单一,并且有的学校受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影响,试听课常常是几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教师根本就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并且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也比较单一,仅仅用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例如不是单一的听力测试,就是英语作文的写作或是英语口语的测试,这样单一的考评模式不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英语真实能力展开分析,并且没有将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列入到考核标准之中,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没有帮助。

4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设研究

4.1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校英语的视听说课是一门实践课,教师应当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创造充足的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教学情景,在逼真的视听说情景中感受英语语感,透彻地理解英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模拟、将英语情景进行再现,将英语情景的主要思想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将视听说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英语交际中。在视听说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播放不同的英语影像资料,例如运用多媒体大屏幕将英语情景放像出来,并通过分段放像、定格放像和无声放像等等,加深学生对英语情景的印象,通过播放的英语影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英语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通过这样大量重复的训练,最后达到学生英语熟练运用的目的。

4.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视听说教学主要锻炼的是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而教材中的英语听说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并且教材的内容大部分脱离实际生活,对学生真实英语语境的培养不会产生什么帮助,教材中的英语视听材料体现的听说环境比较抽象,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内容,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听说内容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注意丰富高校英语听说教学内容,注意课外教学内容的延伸,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题材作为听说教学的材料,在课外材料的延伸中,教师还要注意与教材内容建立紧密的联系,也不能完全背离教材的设计初衷,例如现在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走遍美国》,这部英语录像片中的英语地道通俗,十分口语化,并且内容丰富又富有幽默性,其中逼真的表演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工具越来越广泛的走进高校的英语课堂,并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且多媒体设备呈现的教学资料十分的生动形象,能够为学生建立形象的英语思维,学生利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能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加深印象,例如教师可以在英语听说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电影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并且电影中的台词设计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加强学生英语语感的建立,例如《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音乐之声》这些经典的英文电影,都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并且电影寓意深刻,学生在看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英文电影的选材上,既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还要注重以学生的听说学习需求为主。

4.4拓展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活动

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拓展课外英语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拓展英语的学习空间,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英语知识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积极地为学生开展一些以英语为主题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英语的学习,并且课外生活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一种实践性的锻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英语比赛或者英语演讲活动,例如,英语戏剧表演比赛、校园英语角、英语电影社团、英语俱乐部等等,通过这些丰富的英语课外互动,能够为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可以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互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认知评价理论 视听说课程 动机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58-03

英语视听说课是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刺激,同时感受语言信息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达到“说得准确和流利”的一门课程。近年来,英语视听说课程因将视、听、说三者结合,突破了过去传统教学仅局限于听或者说的单个维度,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它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英语视听说课程成为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课程的必设课程。在这个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中,课堂的多维度特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考验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具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源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参与某项活动,他们会以探索、锻炼和扩展自己的能力为目标,在活动中寻求新奇和挑战(Ryan & Deci,2000:70)。因此,如何强化学生在视听说课堂的内在动机,以此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是有效进行视听说课堂的保证。

一、视听说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针对本校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做了相关的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英语视听说课程没有很好的将视、听、说三个维度有效的结合。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重“听”、“说”,忽略“视”,或者只有“视”、“听”,忽略“说”的现象非常广泛。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是,英语视听说课因设有电影或者视频观看,相对其他课程更有意思。但课堂的表现却是大部分学生喜欢“视”,不愿意“听”、“说”,以至于英语视听说课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娱乐课堂。其次,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主,学生对教材很难提起兴趣。再次,教法单一,多数教师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沿用听力教学中听音频、做习题的方式,造成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过短,学生课堂上分神、嗜睡的现象较为明显。

二、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也称为内在激励理论,代表了当代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是Deci&Ryan(1985,1991)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论。该理论强调通过外部环境对人的满足来达到强化内在动机的目的。Deci&Ryan(1994:7)指出:使人们的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有机会得到满足的社会环境因素将有助于激发内在动机的形成。因此,该理论强调社会外部环境应满足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需求(autonomy)、能力需求(competence)和归属(relatedness)需求。自主需求强调个体的自我决策权及选择权,指的是个体需要感受到行为出自本人决定而非他人控制;能力需求强调个体对能力的感受,是指个体知道如何实现某一目标并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归属需求强调外部环境及关系,涉及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即个体需要和他人建立一种安全、愉快的关系以产生归属感。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通过教师对外部环境的操控,即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以此达到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目的,那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视听说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因此,认知评价理论对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具有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三、对有效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的理论指导,教师在设计英语视听说课堂活动时要满足学生自主、能力以及归属的需求,才能全方位激发学生在英语视听说课堂的内在动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依靠真实、及时的多样化视听材料,激发学生自主需求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市场上教材教辅资料的不断完善,现在的教材也都提倡利用真实的语境材料,然而很多教材设置都是根据不同的话题设置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强调真实性的同时忽略了材料的及时性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激发作用。根据Ellis(2003)的观点,熟悉的主题能够引发更流利的交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文化、时事、经济、娱乐等各领域都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因为“触屏时代”的到来能在第一时间感知、了解到这种信息变化,如果能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将这些信息纳入视听材料中,将大大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自主需求”,也能增强学生的交流意愿。

在依靠材料来激发学生自主需求方面,有两点值得思考:其一,真实、及时的视听材料能激发学生的需求欲望。真实的话题材料能有效创建一种跟学生比较贴近的情景,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刺激学生的交流欲望。比如,现在的学生对娱乐新闻、明星比较感兴趣,如在英语视听说课程辅以一些明星访谈,明星们流利的英文表达则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大大激发学生在“视”、“听”、“说”方面的兴趣。其二,通过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来满足学生的不同自主需求。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爱好与需求,单一的视听材料无法兼顾到不同个体的喜好,因此,丰富的视听材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总之,真实、及时的视听材料构建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有效的把英语视听说课堂变成一种自然的、充满生气的语言氛围,缓解了传统教学依托教材、练习的枯燥,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自主需求。

(二)合理设计课堂任务,适应学生能力需求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10),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学”、“思”结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任务型教学法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和实施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自我激励、自我探索和自我评价,即学会高等教育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推行任务型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课堂任务既是达成英语教学总目标的合理途径,又是适应学生能力需求的基本保障。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综合能力的锻炼。教师在推行课堂任务时,要依靠任务的实施对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进行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以及终身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育人目标。因此,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注意:首先,任务设置遵循阶梯式的原则,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难易搭配;其次,任务要具有可选择性,即学生自己选择、决定任务,由学生享有主动性,以便满足学生自主需求。再次,设置开放式、思辨型的学习任务。在多元信息交流中,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其思辨能力(李霄翔、鲍敏,2009)。开放式的任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能锻炼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能力感。最后,任务设置要“视”、“听”、“说”三者平衡,通过“视”、“听”激发学生“说”。英语视听说课堂的多维度特性使得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督促学生进行语言交流。

(三)依托小组自主合作,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

随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广泛流行,颠覆了传统教学讲授式的授课方式。“课堂不是教师讲课的地方,而是师生思想共振、智慧碰撞、心灵会话、共同经历获得新的经验的地方”。(夏纪梅,2012)自由、愉快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课堂良好情绪的形成,通过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被认同的身份感达到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教师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我中做,自我中发现。

其次,合理利用合作小组学习,倡导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小组合作形式化、组长化,让小组成员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贡献,营造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共同协作的探索氛围。

最后,教师要科学、及时的反馈及评价学生表现以及小组成果,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应该在形式与内容上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评价形式上看,采用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个体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参与及取得的进步;而小组评价则侧重于以小组为单位的表现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要让学生形成自己与自己比较的意识,强调个体的进步及成员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以此形成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归属感。

四、结语

英语视听说课程将“视”、“听”、“说”三者合为一体的多维度现状决定了教师的组织以及学生的参与,是有效进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师没有操控好课堂,学生很容易在教学中处于游离状态,将“视”变为课程的一种娱乐,“听”、“说”进而被忽略。认知评价理论注重学生的内在激励,即内部动机的形成,强调满足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来达到内在动机的形成。在认知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将学习动机的培养纳入课堂,通过教师对课堂的操控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以此增强学生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参与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这为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机遇,同时也存在新的挑战。

[ 参 考 文 献 ]

[1] Deci, E. L. &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 Plenum,1985.

[2] Deci,E.L.& Ryan,R. M.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A].In.Dienstbier,R(ed.).Perspective on Motivation[C].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

[3] Deci, E. L. & Ryan, R. M. Promoting self-determined education[J].Scandinavi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4(38).

[4] 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5] Ryan, R. M. &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10.

[7]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OL]. http://edu. / news / detail-2010-07 / 30 / 185314-0.shtml.

[8] 田丽.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