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风险论文

生态风险论文

时间:2023-01-27 19:31: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风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风险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亚政治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55-02

一、国内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

国内对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在2007年达到高峰,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从哲学视角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第二种视角是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

(一)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哲学视角

从哲学视角来反驳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国内代表性学者包括庄友刚教授,刘岩博士和教授,这些学者分别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贝克风险理论的理论局限性进行了批判。

庄友刚教授首先梳理了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出发解析了风险社会理论,经过分析阐明了造成风险社会的原因,分别包括风险社会的存在论基础是实践的二重性,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构成风险社会的历史前提,在风险的形成和应对中,市场、科学等因素都是现实风险的不可忽视的成因,促成全球风险社会的直接因素是利益的分裂和对立,并且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的最高表现就是深度全球化的资本关系。庄友刚教授在其专著中针对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借助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解析方法对该理论进行了历史审视,指出该理论的理论困境与不足,贝克的风险理论正是缺乏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导致了其理论缺乏实践存在论层次上的基本的理论说明和理论保证。而且,贝克正是由于避开了风险与资本之间关系的分析而流于改良主义(庄友刚,2008)。

教授和黄承愈教授共同合作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以认识论为基本视角,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一种独特的从知识并非从实在出发的知识风险观,也正在于此这种知识风险观造成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困境。以至该理论分别在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的层面都存在着矛盾冲突(,黄承愈,2006)。教授和王晓宁学者共同合作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他们以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内容来作为参照点,提出贝克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对现代性异化研究的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王晓宁,2007)。教授认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以社会化的自然――自然终结观――作为该理论的本体论前提,他们认为虽然贝克的自然终结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缺少了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考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该理论具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最终不可避免会导致该理论倾向于不可知论和宿命论。(,2007)。通过以上论文可见,如果要克服以上所提出的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具体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律性历史过程。

学者刘岩立足于的实践二重性理论揭示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的两重性,这一理论缺陷导致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聚焦于人本身之外的各种不同因素的改造和利用上,忽略了风险社会中的人本身这一因素(刘岩,2008)。

(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内容的综合整理

国内的一些学者归纳总结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内容,归纳出贝克所提出的现代化风险具有不可感知性、整体性、人为不确定性、建构性、平等性、全球性以及自反性这些特征(赵延东等,2007)。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来临的关键原因是一直以来人们引以为豪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决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最后还有风险的无责任主体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最后是失败的现代社会管理(程新英,柴淑芹,2006)。贝克认为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生产―分配的逻辑逐渐向财富生产―分配的逻辑转变,因此风险生产―分配逻辑成了社会分层和政治分化的标志(闫顺利,吴晓梅,2011)。贝克建构的风险社会理论以新视角向人们展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变迁。现代化风险突破了地区的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以跨地域的方式传播,在此程度上,风险逐渐演变为全球化的风险,并在此意义上,风险社会也是世界风险社会。贝克认为风险是一种知识风险因此将现代社会的风险同全球化主题结合一起提出了“文明风险全球化”。(章国锋,2006)。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认为贝克对风险社会的出路探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包括倡导反思性现代化,建立完善的安全性策略和相关决策机制,建构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崔德华,2010)。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立足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科技、结构、政治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科学技术实践本身的不确定性潜存着巨大的风险,在风险社会时期,专家本身的科学实践会具有人为不确定性,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不同的专家会针对自己的不同利益偏好和不同的动机采取不负责任的行为(刘岩,2008)。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风险被科学化了(赵延东,2007)。贝克针对第二次现代的社会变迁提出了个体化,认为个体化是风险社会的新社会模式(刘秦民,2012)。针对个体化也有学者发表不同意见认为,从社会传统及文化层面的角度来看,个体化社会是无法容纳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它与传统之间的拉锯战将会使每一次的个体化过程都相应伴随着传统的再次整合,并且对于这种整合之后所形成的综合体却不是由原子般的人组成的(谢友倩,2007)。贝克认为现代化风险导致了现代社会中“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结果(刘秦民,2012),为解决现代化风险转型所带来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贝克特别强调了“亚政治”(刘岩,2008)。除此之外,贝克还强调世界生态民主政治,这是一种通过国际条约和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发挥作用的民主政治(王小钢,2007)。

韩沛伦学者不仅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而且还批判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局限性。首先,该理论未能深入揭示现代化风险的根源所在,其次,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的出路探寻明显带有乌托邦主义的色彩,最后,因为贝克的风险社会文化批判就理论上而言具有片面性,导致了该理论最终没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取向,也没能深刻批判现代性理论的核心缺陷(韩沛伦等,2007)。

以上述国内学者们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来看,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仍然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理论化及系统化,其研究主体有待进一步凝练,特别是该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险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发展。

二、国外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

第2篇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APH;MATLAB;GIS;名山县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干预最强烈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评价是农田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能够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1-2]。本研究利用一系列监测实验仪器与方法在雅安名山县周边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监测站,监测水文指标、水化指标、生物结构指标[2]建立数据库,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模型对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3-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102°58′~103°23′E29°58′~30°16′N),海拔548~1456m,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在1200~1700mm。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4]、层次分析法[5]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6],采用MATLAB、SPSS软件对测试点的数据进行相应分析。

2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评价模型建立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1)将“名山县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设为目标层,水文指标、水化指标、生物结构指标建立为准则层,土壤含水率、大气质量、土壤退化度、水体质量、土壤肥力、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植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9个影响因素设为准则层[7]。2)按Saaty等建议[7],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对重要性进行程度赋值。3)进行一致性的检验,一致性比例为C.R,当C.R

2.2 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安全等级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

1)确定模糊评判因素集,设模糊评判因素集为U,则U={土壤含水率+大气质量+土壤退化度+水体质量+土壤肥力+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植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字母表示为U={u1+ u2・・・+ u9};2)确定因素集的权重向量,评判因素集的权重向量W,由2.1得知;3)确定每个因素的评语集,对各因素集中的每个元素按风险度划分成5个等级,安全、良好、敏感、风险、恶劣。则评语集为V={安全、良好、敏感、风险、恶劣};4)获得各个地区模糊矩阵,列出监测点模糊矩阵数据,同理可得其它模糊关系矩阵Ri(i=1,2…20)。5)经过MATLAB编程计算,获得归一化后的20个监测地点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模糊评判集Yi=W.Ri,利用等级赋值法解模糊[7],即为对该的等级加权求平均值。等级赋值如下:环境安全赋值5、良好赋值4、敏感赋值3、风险赋值2、恶劣赋值1,值赋值矩阵为A=(5,4,3,2,1)。经过计算雅安名山县各地区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等级值为Si=YiAT,得知等级值Si越大则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越安全,反之则越差。

2.3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风险

规定风险度为Mi,按式Mi=5-Si(i=1,2…20)得到各个地区的农田生态环境的风险度值,农田生态环境越好则风险度越小。根据研究地区用GPS定位仪测定的地理坐标,可在ArcGIS9.0上生成农田生态系统风险分布图,以例为据,从而判定总体安全风险完成度,根据ArcGIS9.0所得分析结果,农田生态环境系统安全风险度达到风险级需要预警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6.55%,风险度为敏感级或敏感级以下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的83.45%。得出结论为,名山县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总体较好,人类活动干预不明显,但是局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较差。

3 结语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克服了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中的水化指标、水文指标和生物结构指标相互之间复杂的影响和安全风险评级具有模糊性概念的问题。

利用MATLAB、SPSS和ArcGIS等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处理分析,可较为立体、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状况,为深入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环境预警、应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傅伯杰,刘世梁,马克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1,21(11):1885-1892.

[2]杨曾平,张杨珠.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2):137-139.

[3]温冰,康利荥,李建熹.沈阳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卷),2013:3046-3050.

[4]方丽婷,张俊平,胡月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封开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179.

[5]付爱红,陈亚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9):11-15.

第3篇

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101-02

我国环境工程的风险评价存在特有的特点及趋势主要有:一是由污染物数量角度出发,已从简单单一的污染物作用延伸到了多种污染物之间复合产生的作用;二是由环境研究的风险评价焦点角度出发,已从人体健康变成了生态环境;三是由环境风险才类型角度出发,不单单考虑化学污染物、有毒害的化学物,还重视非化学因素造成的有害影响;四是由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角度出发,已从局部发展成到区域,甚至全球;五是在风险评价技术上由南定性发展成了半定量或定量;六是生态风险的内容不限于生物个体及生物群体,还对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1 环境工程风险评价含义介绍

对于生态环境事件其受到影响的除了人群和生物,还有环境的介质,如水、土壤、空气等等。而造成环境工程受到影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个因素:一是管理层决策,使环境处于长期较差质量,如环境监管部门根据环境的法规审批的项目在正常及非正常的情况下排放污染物;二是客观环境出现的事故或偶然事件,如地震、海啸、设备技术等;三是主观因素导致出现突发性事件,如人为破坏、施工管理不当等。因为化学品的特性及进入方式不同,自然中扩散、传递、转化途径也不同,而且对环境影响时间也不一样,可能是长期、短期,也有可能是一瞬间的事情。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以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的。因此环境工程风险评价广义上的内容有,环境质量、人体健康、社会影响、、资源需求、产品使用、产品终结处理。狭义上主要内容有,环境资源及质量、人体健康[1]。

2 环境工程风险评价重要性分析

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工业、建筑业等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化学品带来的爆炸、泄露、辐射等时间不断的侵扰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存环境的污染等产生了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成为当代各个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之一。因此对存在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工程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人类安全及生态循环得以保障的最为急切的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对建设项目进行前期飞风险评价,如可能突发事故原因与概率分析并对后果危害进行预测,提出能够避免或减少的对策,这样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损失到最低[2]。

3 环境工程的风险评价的问题分析

3.1选择风险评价终点

对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终点一般为一个物种,受体是人,无需选择。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终点却不一样,不仅仅一个,因此需要进行终点的选择,这个选择也决定了风险评价过程。终点选择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环境组织中,选择的原则根据生态系统及污染物的特性进行选择,了解越多选择越准确。鉴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情况以及评价员的主观性,因此选择的终点不尽相同,对此现在缺乏一个统一的选择方法与标准对评价终点进行选择。

3.2优化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环境风险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人为活动造成环境影响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而该过程是通过对已有资料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后果,其中涉及到大量数学计量模型的使用。因此数学模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涉及模型有:污染物的环境转归模型及时空分布模型、外推模型、暴露模型、风险计算模型等。风险评价是多种模型的有机组合,并通过计算机进行连接组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风险评价变得日益复杂,准确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对数学模型的完善与优化是风险评价研究重点工作。

3.3暴露评价

对人体风险评价过程中暴露评价主要是指预测人体的暴露值、暴露时间、频率、途径,表征为受到暴露群体。而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生态暴露评价比人体暴露评价要有难度,特别是暴露群体表征的确定,主要原因是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的栖息地环境,且该环境差异大,如陆生环境、水生环境等。生态的暴露评价属于风险评价中基本组成部分,且因为暴露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特性,因此当前仍缺乏一个可以适用于全部生态风险评价的暴露描述。对生态暴露评价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成为当前本行研究工作者研究重点项目。

3.4处理不确定性风险

处理不确定性风险作为风险评价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不确定性来自于多种外推的结果,如,非同级生物之间的外推、实验室对野外状况的外推等。对不确定性风险进行定量化的处理,是当前风险评价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需要研究与发展多种外推的理论,并建立科学外推的模型。

4 风险评价的应用

风险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目的是有效科学的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质量进行提高。环境风险评价首先就工程进行分析,从中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并对项目原有风险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有工艺、包装、运输、原料及燃料用量、贮存等。其次在确定了风险源后,根据选择的模式进行风险评价,最终确定该项目风险的级别,同时对事故造成进一步污染后果进行预测[3]。

5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工程中的风险评价的发展进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状况改善及质量提高的速度。现在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风险评价将会给人类更加健康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者,更应该不断发展提升自我素质,研究创新新的评价技术与方法,为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雷炳莉,黄圣彪,王子健.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J].化学进展,2009,Z1:350-358.

第4篇

开拓创新,首推生态毒理学五大原理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土壤,江河、湖泊、湿地、农田、草原,都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最终创造了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毒理学是环境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有毒物质进入环境对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所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机理。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后,促使传统的毒理学从研究毒物对生物个体所产生的效应扩大到研究毒物对生物群体所产生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法国学者R.特吕豪特于1969年提出了生态毒理学的概念。

周启星教授对生态毒理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总结、归纳并提出了生态毒理学的五大基本原理:(一)环境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原理;(二)环境毒物的结构-活性相关原理;(三)毒理作用的多层次效应原理;(四)毒理生态动力学原理;(五)环境毒物的生态适应性原理。以上五大基本原理的提出,对于深化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多层次应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周启星教授等在石墨烯的健康与生态系统风险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结果被国际著名刊物《Chemical Reviews》刊出,此研究结果堪称为国际环境界的一项重大进展。

周启星教授通过对金属-金属、金属-有机、有机-有机等污染物之间复合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微观机理系统而深入的实验研究,不仅阐明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与污染物之间的复杂定量关系,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联合效应广义理论:复合污染生态效应决定于污染物暴露的浓度组合关系而非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它不仅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有关,还与其作用的生物部位有关;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是矢量而不是标量,它不仅存在“毒性倍增”机制,还会发生“危害延时”和“危害增时”风险。在此理论指导下,他还进一步归纳出“互作态”的新概念并赋予定量化内涵与定义,并通过实验修

正了教科书中一直沿用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原有定义中不完整甚至错误的提法,并得到有关方面认可。

周启星教授还首次从理论上提出未污染区也有存在超积累植物的可能性,并以沈阳未污染区40科160种农田杂草为筛选对象进行系统的室外盆栽试验,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龙葵(Solanum nigrum)、球果蔊菜(Rorippa gobosa Turcz. Thell.)和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为镉超积累植物,从而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先进性,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以及生态修复理论上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周启星教授还成功地进行了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实际应用,并对其超积累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实践上,周启星教授以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为重点目标,兼顾农药、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对镉超积累杂草进行其技术性能的多方挖掘和强化。为了解决生物量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周启星教授率先开展了超积累花卉的系统筛选,首次发现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为镉超积累植物。以根际圈理论为指导,较为系统地开展污染排异型杂草植物筛选研究,首次发现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为镉和铜污染排异型植物。这些重要工作和重大科学发现,为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植物修复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开展环境调控实践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污染生态修复这一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尤其是他领衔所著的《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作为国际上迄今为止系统论述污染土壤修复基本原理并全面介绍相关方法及其进展的学术著作,已对该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亲力亲为,为生态环保鼓与呼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周启星教授还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为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他成功组织了三届污染生态学国际会议、五届全国污染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还成功地组织了“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此外,他还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和“环渤海地区复合污染、生态退化及其控制原理”的973项目建议,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有关方面的批准。

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社会转型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其中生态风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风险的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 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 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第6篇

台风类期刊发表有哪些?很多专业作者在写作好了论文之后,都是会选择合适的期刊来进行发表的,而台风类的期刊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择的,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台风类论文在撰写后可以进行投稿的刊物有以下这些方面:

《气象灾害防御》(季刊)是创刊于1983年,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气象灾害防御》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理论、观点和技术交流,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的栏目有:气象灾害、灾害防御、风险评估、适应工程、农业与气象、气象观测与网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与生态等等。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质量奖、编辑规范奖、办刊条件奖”;1995年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大气科学技术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气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有关领域的科研成果

国际期刊的话,一般气象类的都可以,比如JOURNALOFCLIMATE、MONTHLYWEATHERREVIEW等等。

第7篇

【摘要】科学技术对伦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风险,通过系统的伦理教育,形成对他人和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激活伦理教育的功能,形成对后代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伦理世界观。科技视野与伦理教育视野亟待对接,伦理教育既要应对现代科技风险带来的伦理难题,也要及时的调整教育向度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3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要及时应对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第8篇

一、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课题组对保定某高校20xx届财经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大致了解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一)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与专业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相符,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

2.选题的来源与内容。课题组统计调查问卷时,将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分为几个方面:(1)对社会某个经济现象或热点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大学生网购市场营销对策研究》《康师傅方便面大学生市场营销对策研究》等。(2)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丰宁富兴大酒店内部控制问题研究》《L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建议》等。(3)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涉县花椒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顺平县桃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满城县草莓产业化经营研究》《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等。(4)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提升对策研究》《华谊兄弟融资问题研究》等。(5)泛泛地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目标相一致,而且绝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者实习单位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撰写的,这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硕士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硕士毕业论文的定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符的。

 

(二)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1)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4%为互联网,44.8%为统计年鉴,39.2%为实习单位,16%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5%通过政府部门获得,13.9%通过亲戚或朋友提供。(2)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难度。调查结果显示,23.3%的毕业生认为难度较大,74%认为难度不大,2.7%认为比较容易。(3)论文撰写时间的充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9.7%的毕业生时间充裕,47.9%时间够用,2.4%时间不充裕。(4)撰写论文期间哪些事情耗用了毕业生的大量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各种考试如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分别为24%、25%和11.8%,20.8%的毕业生选择其他。(5)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毕业生态度认真,17%态度一般,0.3%态度不认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论文的写作难度。调查结果显示,11.8%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写作难度很大,55.9%认为写作难度较大,31.9%认为写作难度不大,0.3%认为论文容易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实际数据资料的难度不大,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取过多地依赖互联网,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对待论文的态度认真,感觉撰写论文有一定难度,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等牵扯了毕业生的精力。

(三)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

1.撰写论文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28.8%的毕业生收获很大,66%收获较大,5.2%收获较小,没有收获的毕业生为0。

第9篇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 W.J.,Jorgensen S E..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 by John 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 R.V.,D.L.DeAngelis,J.B.Waide,et al.A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Ecosystem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 J.G.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a forested Wetland 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第10篇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生产上的创新,也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思想上的创新。因此,企业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才干,具有创新意识,要善于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新产品能够占领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把握市场的脉搏,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实行产业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除了要依靠制度创新外,还需要狠抓科技创新。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弱,主要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而这一切的原因又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滞后。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数量方面增长很快。从科学论文在国际三大权威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文献索引(EI)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所占总数的世界排序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5年我国一直在15名左右徘徊,之后稳步上升,到2002年已跃居第6名。从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来看,我国2001年分别达到16万余件和近10万件,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263%和364%。近些年来,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如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成功、13.1万亿次并行机研制成功,TD-SCDMA被确立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等。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在当今国际许多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了产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赖的程度较高等问题和矛盾在近年来开始凸现。这种现象不尽快解决,必将使得我国众多企业未来不仅面临发展权问题,还将面临生存权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论文产出比较,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重仍然较小。从占世界SCI论文数量的比例上看,美国基本稳定在30%左右,英国、日本也都在8%左右,而我国仅占3%左右。更重要的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英德日等国相比距离较大,只与我国台湾和韩国接近。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不同领域分析各国科学论文的影响力,得出的结论类似。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走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所共同存在问题,即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在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矛盾。

技术知识生产的最重要指标是专利数目及其类型。专利是由各个国家自主授予的,很难进行全世界范围的比较。但我们可以从我国和美国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专利战略的实施,我国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起大幅增加,2001年比1999年增长51%,从1999年的近11万件猛增到2001年的16万余件,在高技术领域内我国机构和个人发明专利的申请尤其活跃。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发明专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在目前近5万件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外公司占了60%。2001年,外国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总数的52.5%和66.9%。特别是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以科技立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坚定地切实地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克服所有困难的关键。这种战略的实施已经是我们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是决定我们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决定我们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的根本。切实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我们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保证。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蹊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企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另有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当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半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这三大持续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和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我国企业的进步非常大,但这个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进推动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最强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劳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科技企业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科技创新离不开继承、科技创新离不开坚持、科技创新离不开积累,科技创新离不开借鉴,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还离不开落实。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最终目的。勇于坚持才能有所创新,不能坚持就难以创新。科技创新,谋求的不是表面的华丽,而是一种实质性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价值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观念贯彻于科技政策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天人互惠共生的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价值准则,在科技政策中充分体现生态思维互利的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周小川.独家专访:周小川谈“金融生态”[N].人民日报,2005-03-28.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4]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4.

[5]闫涛,刘静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J].经济师,2008,2.

[6]闵静.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金融经济,2008,6.

[7]马荣镖.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金融管理,2008,6.

[8]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8,8.

[9]王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10]李诚丁.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西南金融,2009,4.

[11]刘伟.个人理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2]黄晟.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12篇

4篇论文分别从网络舆论场域、中国电影文化表达的认知和使命、娱乐节目后期包装对花字的使用、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媒体同仁参阅。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的出版,认为本书是网络舆论研究领域中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本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舆论 场域 研究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景象。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转型的加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结构失衡、体制摩擦、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的现世景象相伴而来,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生,极大考验着转型中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范严重、环境风险提升等问题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频发、社会负面心态蔓延,社会风险在公众层面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格局,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的表达体系,成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具有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等特性,具有快速聚集民意、迅速拓展传播影响力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语境,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由刘艳婧博士撰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无疑是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此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将这一理论切入到网络舆论研究中,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一、理论与视角:场域理论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创新使用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不同利益主体、价值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及争论此起彼伏,利益、诉求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成为常态,社会舆论十分活跃。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下,传播行为再次拥有了人际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与多元化的交流模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由互联网络开辟的新的舆论场,也使得两个舆论场中的差异与分歧被放大。同时,作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场中充满了利益、权力的纠葛,其表达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层理论和“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代表,“场域”理论提供了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范式。依据布迪厄对“场域”的概念界定,本书首先给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定义,即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网民、组织、机构等)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围绕着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的客观关系网络,并借助“场域”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所搭建起的研究框架,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解决网络舆论场域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资本构成和运行逻辑。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网络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观察与解构:深入解读网络舆论场域的特征与构成

现阶段,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态,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广泛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的网络自媒体,因其海量信息和开放性,不断形成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集群,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捷的互动与传播。巨大的信息流使得这种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舆论的产生机制、内容及其语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它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的重视。在这里,要想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需要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深入观察与准确分析。

本书对网络舆论场域的元场域进行梳理,在廓清该场域所处位置和生成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观察所研究场域的客观关系构成和特殊逻辑规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三大元场域,即以执政理念更新、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基层政府公信力式微为现阶段特征的政治场域,以社会转型的加 ⑼络社会的崛起、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为现阶段特征的社会场域和以媒介生态的改变和传媒功能的演进为现阶段特征的媒介场域,一并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网络舆论衍生和传播的宏观环境。

三、分析与建构:客观评述政府舆论监管实践与策略

对网络舆论场域构成、运行规则、效应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和推进对于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能够廓清对于网络舆论的误解,从而帮助党和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为此,本书针对网络舆论场域内包括网民和政府在内的两类不同行动者的惯习及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的网民群体在进行信息生产时存在“开放性领域中的意见多元”“匿名性传播中的自由表达”“陌生人环境中的自我暴露”“共享性空间中的隐私窥探”“平权性语境中的话语狂欢”“同质化社区中的群体极化”和“拟态化交流中的理性缺失”七种惯习。同时分析指出了一些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中的几大惯习,即“维稳意识下的消极打压”“管制思维下的硬性钳制”“官僚作风下的封杀堵塞”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下的拖延回避”。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建构了保守、继承和颠覆三种类型的网络舆论监管策略,并指出,目前网络舆论场域正以其特殊的运作逻辑和游戏规则迫使政府摆脱传统舆论监管惯习的影响,不断更新网络时代舆论监管的理念和策略,使网络时代政府舆论监管惯习,从“严把关”和“堵为主”的硬性管控转向“巧指路”和“疏为重”的隐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