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02:3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流行病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4-6450
国内刊号:11-2338/R
邮发代号:2-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遗传病以及和遗传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发育不全、癌症等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这些疾病也会发生流行,但它们的流行方式,流行因素和传染病等的流行有很大不同。对这些新问题的探索就是遗传病流行病学的探究内容。
遗传病流行病学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人类群体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探索的是和遗传有关的疾病的流行规律。它已经而且还将进一步阐明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的传递规律和发病原因,这是优生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目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复杂性遗传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失常和肿瘤)的遗传原因和环境因子,还可寻找其在中老年发病的复杂疾病的时态特征。
1遗传病的流行方式
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3大类。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在家系或由家系组成的群体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传递方式,此外某些遗传病的发生,还需环境定因子的诱发。遗传病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条件而发生流行的。
1.1单基因病的流行方式
1.1.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其流行特征是摘要:(1)患者的双亲中,往往只有1个患病,且大多数是杂合子;(2)患者的同胞中,发病患者的数量约占1/2,且男女发病机会均等;(3)系谱中,连续几代都可看到发病的患者,但是,有时由于内、外环境的改变,致病基因的功能不一定表现(外显不全)。
1.1.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其流行特征是摘要:(1)患者的双亲往往都是无病的,但他们都是携带者;(2)患者的同胞中,发病患者的数量约占1/4,且男女发病的机会均等;(3)系谱中看不到连续几代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表现为散发;(4)隐性基因的频率很低,为0.01~0.001。因此一个携带者或患者随机地和群体中一个成员结婚时,生出患儿的机会很小;但是若实行近亲结婚,则比例就会大大提高。
1.1.3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流行特征是摘要:(1)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家系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2)双亲都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假如发病,其致病基因是从携带者的母亲传来;(3)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可能是发病的患者,其他的亲属不可能是患者。
1.1.4X连锁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摘要:(1)此病代代相传,故患者的双亲一般有1人是本病患者;(2)致病的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女性患者和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女儿和儿子发病的机会都为1/2,男性患者和正常女性婚配,女儿全部发病,儿子都正常;(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症状上男重于女;(4)连续几代相传。
1.1.5Y连锁遗传病其特征是摘要:父子、兄弟、祖孙、远祖远孙、叔侄、堂兄弟、远房叔侄或兄弟的相关都是1,而祖母孙、母子、外祖外孙、舅甥和兄妹的相关都是零。当在Y染色体上存在致病基因时,从优生角度考虑,此类家系应只生女孩,这样就杜绝了该有害基因在家系中的蔓延。
1.2染色体病的流行方式
1.2.1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1)性染色体数异常摘要:如45,X;47,XXX;47,XXY;47,XYY等。对于45,X的由来尚未弄清,也就是XO核型的遗传病流行学有待探索。47,XXY即为小症,其母亲生育年龄过大或许是一个因素,是该病流行的一个原因。(2)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摘要:包括十几种综合征,在此仅举几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它们在遗传病流行学上的意义。①先天愚型摘要:患儿的核型有以下几型摘要:21-三体型摘要:母亲年龄过大是本病一个重要的流行因素,21-三体型先天愚型偶有能生育的,后代中约有1/2将发育成先天愚型儿,这是21-三体型先天愚型遗传流行的一个特征。嵌合型摘要:有的细胞核型正常,有的细胞核型为21-3体型。易位型摘要:其中较常见的有D/G易位,也就是14/21易位,患儿母亲核型常为D/G的平衡易位携带者,经常有自然流产史,所生小儿中约有1/3为先天愚型患儿,1/3为平衡易位携带者。G/G型易位,即21/22易位,频率比D/G易位低,这种易位型核型的产生,基本上也可经突变或遗传而来,和D/G易位型者基本相同。②18-三体综合征摘要:这种病也较为常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4500,即0.02%。③13-三体综合征摘要:这种病少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25000,即0.004%。
此外,尚发现过22-三体综合征等。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除21-三体征外,对其遗传病流行病学特征还很少探究,原因是病例罕见,患儿受到严重影响,经常过早夭折,因此难以进一步观察。
1.2.2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染色体结构异常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环形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等。平衡易位除了能从祖代往下代传递外,可能还是造成重复和缺失的原因之一。除平衡易位外,其他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对个体的影响则较大,经常引起流产等现象。据报道,有自然流产史、死产史或有畸形生产史的夫妇(一般仅其中之一有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包括断裂、碎片)和染色体畸变(包括断片、双着丝粒染色体、微小体等)数均较对照显著为高,可见有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双亲在遗传病流行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3多基因病的流行方式在多基因遗传病中,当一对夫妇生出了第2个该病患儿,表明他们带有更多的和易患性有关的基因,其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将会增加。病情严重的患者,其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性比病情轻的要高。当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一般群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时,发病率低的某一性别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高。假如已发病,其一级亲属的发病率将比发病率高的另一性别患者的一级亲属为高。
2影响遗传病流行的几个因素
2.1突变突变造成的最大危害性是使群体的遗传负荷增加。除少数突变外,对生物自身来说,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由于突变造成某些性状使个体在成熟前过早夭折,某些性状降低了结婚的机会,以及另一些性状使个体的平均产子数较群体为低。由此,突变产生的不正常基因比正常个体传给后代的机会要小,致使代代相传时突变基因的频率降低。突变新问题使人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致使人类基因突变率有增无减。
2.2隔离隔离的后果使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原因是隔离有类似于近亲婚配的效应。由于隔离,使纯合子的比例增加,而使杂合子的比例下降。假如在隔离人群内不实行随机婚配而实行近亲婚配,则遗传后果更为严重,实行近亲婚配隔离人群内的多种遗传病尤其是智力低下极为普遍。
2.3迁移迁移带来种群的混杂,迁移使大群体中的基因流向隔离群,从而打破了隔离的屏障,对抗隔离的有害影响。因此,迁移和混杂具有优生的功能。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和促学[3](图1)。“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综合性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一主”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三个层次,分别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学”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的导学、助学好促学支持服务。在“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导学”、“助学”和“促学”是教师提供的支持服务,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导学”是基础,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助学”是关键,学生对助学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促学”是保证,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一主”和“三学”相互结合,互动交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目标导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选择助学——评价促学五个环节。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在实施“一主三学”过程中,将从临床药学专业定位、药物流行病学自身特点和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三方面细化、深化、活化每一个操作程序。.
2.临床药学专业的正确定位
临床药学研究重点是药物合理应用,即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但临床工作中常是针对具体问题权衡利弊、寻求最佳平衡点[4]。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需针对临床药物应用展开广泛的研究,通过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促进合理用药;因此,临床药学是技术性很强的创新性活动。这一部分的“一主三学”以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为主,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为辅。临床药学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以患者和药物使用环节为关注对象,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5]。但药物使用受众多因素影响,所以临床药学必须科学严谨的分析鉴别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充分利用。在具体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也需要在思路、方法及结果解释上运用药物流行病学对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经验进行客观严谨地吸取。
3.充分理解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是病因研究的一门工具学科,着眼于医学、药学科学研究的全面设计,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侧重传达一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药物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都是药物流行病学创建的学科基础。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的工作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用药人群时,便自然进入了药物流行病学领域。目前,药物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关注,药物流行病学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6]。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传统流行病学的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药物流行病学需要调查、研究、评估人群中药物使用的源头、分布、利用和效果,其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有其特殊性;药物使用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和选择因素,药物使用后疗效受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分析有其复杂性。因此,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加强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操作环节,着重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药物流行病学在新药临床试验、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或非预期作用、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调查药物利用情况、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生命质量中的具体应用。
4.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4.1学生能力的培养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其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药师主要取决于是否学会终身学习,在校期间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已难以适应医药信息量剧增的现实,因此,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至关重要。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其对专业课程兴趣的提升,因此,药物流行病学的“导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目标导学的授课内容需要与专业结合,授课案例、习题均应贴近临床具体问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药物流行病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授课内容和授课案例的合理安排,学生可以自己重复或揭示临床药学某些专业领域的规律;通过临床药学科研实例的剖析,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药物流行病学在设计实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授课内容都是药物流行病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过程的灵活运用,加之教师的评价促学,可以进一步促进专业兴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4.2教师能力的提升
药物流行病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即提高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药物流行病学的授课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药物流行病学基础及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体系,重视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药物流行病学相关领域如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物评价、科研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从宏观角度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7-10]。
4.3实践教学的实施
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强化理论课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的流行病学实践多以课后习题课和统计软件上机操作为主,尚未见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我们结合流行病学实践,倾向于药物流行病学实践采用统计软件上机操作、网络操作及药物流行病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网络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通过目标导学,创建药物流行病学案例情景,将药物流行病学理论与临床药学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自觉进入主动自学状态,以小组互学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和经验,展开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药物流行病学的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上机操作和案例分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但软件分析无法对方法学适应性作出判断,分析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依赖于使用者对药物流行病学资料的了解程度和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此时自由选择助学方式,参考教师支持服务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物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结束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总结评价,巩固强化学习成果,既可以调控“教”与“学”的过程,避免实践教学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也可以激发学生使用新方法的积极性,降低遗忘率,提高其应对临床药学数据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5.小结
关键词: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概况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主要针对的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等的影响,大脑功能受到干扰,出现认知、情感、意识及行为等异常障碍的现象[1]。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障碍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便有一系列关于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研究[2]。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困难重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超过了心血管、癌症等高发病。且精神障碍占所有由疾病和伤害导致的伤残及生产力丧失的比例将上升至25%[3]。Gelder认为,单一的住院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患者增长的需求,而且长期住院对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及病情已经好转的患者来说,会影响其整体机体协调及恢复状况[4]。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整体研究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精神障碍疾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给政府及卫生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1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近期研究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根据美国Dohrenwend被分为3阶段[5]。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主要任务及目标位整理分析临床档案资料及数据,但由于临床病例的特殊及有限性,使得所得人群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是二战后直到8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对社区所调查的样本进行等级评定,但样本是调查对象自我评定的心理测量量表,这种方法只是对调查对象精神心理的一个维度进行登记评定,并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精神障碍。上述方法从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争论,如灵敏度、条目偏倚、症状覆盖范围的限制等方面。第3阶段是80年代初至今,随着方法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诊断工具及分类方法出现,例如80年代出现了可供非精神专业的调查员使用的专业诊断访谈方法,如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设计的《诊断用会谈提纲》(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DIS)[5]最先用于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ECA)研究项目中。在DIS基础上,陆续编制出其他诊断访谈工具,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CIDI)[6]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
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虽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断的交流合作,现在也位列世界潮流。我国流行病学的发展史也可划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此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是线索调查方法,即筛查出对象后,直接由精神科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或者挨门逐户的普查。第2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此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筛查和诊断工具,并采用了抽样技术进行调查。第3阶段是本世纪初至今,采用ICD-10、DSM-Ⅳ为诊断标准,使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IDI)等国际通用得访谈工具作为诊断工具,运用复杂多层的抽样技术如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两阶段的连续调查,找出精神障碍不同级别的危险组,然后第2阶段分别从上述分组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由精神科医生进行定式或半定式检查。
2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2.1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和诊断工具 疾病分类学的目的是把种类繁多的疾病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归类 。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精神障碍并无国际公认的分类。这可能由于很多精神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导致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生通过与患者的言语交流、行为观察、精神心理测验和知情者的描述。诊断一致性较低是制约精神障碍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对精神障碍采用统一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是基本的要求,具体标准有。
2.1.1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 《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由WHO制定, 该分类可从不同种类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它重要的但特异性较差的有关特征均进行了描述,为大多数精神障碍提供了诊断要点,现已被很多国家采用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7]。
2.1.2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于1952年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Ⅰ),1968年版的DSM-Ⅱ与ICD-8保持一致。1980年版的DSM-Ⅲ中,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的初步的概念。1994年出了第4版(DSM-Ⅳ),该版本广泛应用于临床,被众多发达国家所广泛使用。DSM-Ⅴ于2013年5月正式推出,DSM-Ⅳ列出了5个诊断轴 ,最佳状态及功能为100分[8-9]。
2.1.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我国于1981年正式公布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1989年进行改版(CCMD-2)。199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对17种成人及7种儿少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分析[9],出版并发行了CCMD-3,该版将在后缀的括号中列出ICD-10编码、名称,以便对照。CCMD-3是从我国文化背景出发,符合我国人民的心理症状表达方式[10-11]。
2.2 精神障碍诊断与筛查工具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国际性精神障碍筛查及工具的不断更新及进步发展上。
2.2.1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IDI)是美国诊断工具表(DIS)和精神现状检查(PS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得到ICD-10及DSM-Ⅳ调查工具。CIDI是一种完全定式的访谈调查表,我国现在使用的CIDI已经有中文第3版。经过国内许多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测试,证明CIDI中文版的信效度都比较高,可供各类调查员诊断使用。
2.2.2 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 1969年出版的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主要被用于对DSM-Ⅳ轴Ⅰ主要诊断的半定式检查。SCID既可以用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也可用于社区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SCID具有一些以前诊断工具所没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有利于在精神障碍的研究,例如,设计了整体回顾部分,让研究者清楚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并通过适当的设计使研究者能够排除与研究目的不相关的个体[12-19]。
SCID的信度、效度及其良好的适用性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肯定。1994年华西医科大学将其按原文翻译并校订成中文版SCID。
3 精神障碍患病率的研究
3.1国外患病率及疾病谱 1980年NIMH开展的ECA项目[20]中,首次采用DIS作为调查工具对20291位18岁 人群进行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各类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20 %, 终生患病率为32 %,随后一项加拿大报道显示[21],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为33.8%,两者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美国在1990~1992年首次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随机抽样,共计 8098人参与[22],结果显示各类精神障碍总的终生患病率为48 %,特定精神障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重性抑郁障碍(占17.0%)、酒精使用障碍(占14.1%)和社交恐怖障碍(占13.3%)。重性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3.2 国内患病率及疾病谱 有学者[23]采用分层整群随机三阶段的多级抽样方法,共调查51982人,以精神病筛选表、神经症筛选表、儿童智力筛选表、PSE等为调查工具,诊断采用ICD-9及DSM 。结果表明,各类精神障碍的总终生患病率为1.1%,神经症除外。另有调查研究显示 [24], 除神经症外,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4%,高于第一次全国流调的数据。
石其昌等[24]利用扩展的GHQ-12对14 639人进行筛选并按精神障碍的危险程度分组,然后在各组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对象再由精神科医生按照DSM-Ⅳ诊断标准,采用SCID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7.3%(95%CI=15.97%~18.67%),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心境障碍(8.65%,95%CI=7.87%~9.50%)、焦虑障碍(4.26%,95%CI=3.56%~5.08%)和物质使用障碍(2.99%,95%CI=2.37%~3.77%)。
一项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25]终生患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酒精使用障碍,比例分别为1.15%、0.78%、0.69%;另有流调[26]结果显示,上述三项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32%、3.94%、2.95%居前三位。其中,男性的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分别为2.44%、4.46%,明显低于女性的4.43%、9.90%),而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8.18%)则显著高于女性(0.37%)。
纵观国内外大规模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地间调查结果的波动范围逐渐缩小,各类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各地进行流调时采用的诊断标准和诊断工具日趋统一,还有调查方法的改善以及调查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疾病谱不尽相同,但仍能发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在精神障碍中所占比例增大,这可能与经济水平提高、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但从上述国内外的流调数据能发现女性在患心境及焦虑障碍上比例高于男性,而男性则更容易患物质使用障碍。
3.3国内精神障碍的地区差异 1993年中国7地区精神障碍调查[25]指出:终生患病率城市为1.3%,农村为1.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各精神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乡 为1.1%,农村为1.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城市特定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0.0%,明显低于农村特定精神障碍的患病率(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05年辽宁省城乡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调查[26]结果为:心境障碍患病率城市为4.1%,农村为3.0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城乡间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水平是否有差异还倍具争议。可能与各地的调查方法、选取样本、使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及诊断标准有关,也可能与当地城乡间的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不同有关[27-2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可能使各种患病水平渐趋一致。
4 发展方向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进行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较多,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抽样方法逐渐科学,样本越来越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出当地社区人群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及分布特点。同时,各国间也越来越注重交流合作,调查员的培训越发专业规范,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和诊断标准日趋统一,上述各种发展进步使各地的调查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我国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给予统一化的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化的调查工具,结合本国实际国情,从病因进行分析,注意长期的预后研究及干预措施。由精神科专科医院作为业务指导,在社区康复机构的配合下,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管理模式,使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早日康复,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提高个体机体的恢复质量,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此道路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及大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2]Demyttenaere K,Bruffaerts R,Posada-Villa J,et al.Preval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JAMA,2581-2590.
[3]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疾病杂志,2004,30(1):1-10.
[4]Gelder MG,Gath DM,Mayou R,et al.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3 red[J].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644-662.
[5]Robins LN,Helzer JE,Weissman MM,Orvaschel H,Gruenberg E,Burke JD,Regier DA. Lifetime prevalence of specific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ree sites[J].Arch.Gen.Psychiatry,1984,41:949-958.
[6]Kessler RC,Katherine A,Gonagle M,et al.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M-Ⅲ-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4.51(1):8-19.
[7]陈彦方.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一)[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1):1-3.
[8]曾瑞想,张宁.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变化要点[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4):G1-G2.
[9]陈彦方.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二)[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83-85.
[10]徐琼,池森,罗贤文,等.上饶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225-227.
[11]詹荣庭,鲁文兴,黎世泽,等.普洱市精神疾病现状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55-1012.
[12]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山东省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1-167.
[13]宋志强,杜欣柏,韩国玲,等.青海省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8-174.
[14]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15]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36-40.
[16]魏赓,刘善明,张伟,等.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重型精神障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0):601-604.
[17] Lesage AD,Cyr M,Toupin J,Cormier H,Valiquette C.Training of interviewers in the utilization of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in psychiatry:studies realized with the 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J].Acta Psychiatry Belg,1991,3:129-144.
[18]Dohrenwend BP,Dohrenwend BS.Perspective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The 1981 Rema Lapouse Lecture[J].Am J Public Health,1982,72(11):1271-1279.
[19]钟宝亮,张建芳,何民富,等.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的分析和评价[J].中国精神科杂志,2010,43(4):235-240.
[20]Eaton WW,Regier DA,Locke BZ,et al.Th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J].Public Health Reports,1981,96(4):319-325.
[21]Bland RC,Om H,Newman SC.Epidemiolog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Edmonton[J].Acta Psychiatr Scand Supp,1988,77(338):24-32.
[22]Jenkins R,Lewis G, Bebbinbgton P,et al.The national psychiatric morbidity surveys of Great Britain:initial findings from the Household Survey[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7,27:775-789.
[23]张维熙.国内十二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86.15(6):187-188.
[24]陈,胡斌,陈宪生,等.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3):172-175.
[25]李淑然,沈渔,张维熙,等.中国七个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80.
[26]潘国伟,姜潮,杨晓丽,等.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05-1507.
[27]Judd FK,Jackson HJ,Komiti A,et al.High prevalence disorders i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2,36:104-113.
一、国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调查动物种类及病种
牛:口蹄疫、布病、结核、炭疽、狂犬病、痘病、病毒性腹泻等7种;
羊:口蹄疫、布病、炭疽、狂犬病、痘病、小反刍兽疫等6种;
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布病、炭疽、狂犬病、痘病、猪伪狂犬病等10种;
马属动物:马流感、布病、炭疽、狂犬病等4种;
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白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痘病、禽白血病、结核病等7种。
(二)调查内容
上述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动物种类、存栏数量、发病数量、死亡数量、疫情处置情况、免疫情况等内容。
(三)调查时间与范围
调查时间:从20*年3月开始,每月调查一次。
调查范围:每个乡镇调查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20个散养户,同时调查规模猪场、羊场、牛场和禽场个1个,当发生动物疫情时,扩大调查范围。
二、国外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调查病种
牛瘟、牛肺疫、疯牛病、羊痒病、蓝舌病等我国已消灭或目前我国尚未出现的疫病及突发的其它重大动物疫病。
(二)调查内容
同国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范围
调查时间:20*年3月开始运行。
调查范围:活畜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及从国外引进的牛、羊、及其它动物和动物产品。
三、调查乡镇
县站将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月25日至29日按乡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乡镇站要积极配合调查人员完成工作任务。
3月份:*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小儿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al,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白蚊为媒介,是分布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的虫媒传染病,其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drome,DSS)病死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对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首都维拉中心医院工作2年,收治的480例小儿DF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8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270例,女210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5.7岁。<1岁41例,占8.54%;1~4岁95例,占19.79%;4~7岁144例,占30%;7~10岁142例,占29.59%;10~14岁58例,占12.08%。
1.2 发病季节:全年都有发病。1~3月49例,占10.21%;4~6月60例,占12.5%;7~9月180例,占37.5%;10~12月191例,占39.79%。2008年~2009年有198例,占41.25%,2009年~2010年有282例,占58.75%。
1.3 地区分布:本组患儿农村188例,占39.17%,城市292例,占60.83%;境外输入病例23例,占4.79%,本土病例457例,占95.21%;散居患儿176例,占36.67%,群居患儿(包括幼儿园、学校)304例,占63.33%。
1.4 一般症状:本组480例,均有发热寒战,为最早出现症状,一般持续5~7 d,伴全身毒血症状:皮肤潮红384例,占80.7%;疲乏无力377例,占78.48%;骨关节疼痛252例,占52.4%;球结膜充血364例,占75.83%;浅表淋巴结肿大209例,占43.54%,肌肉疼痛342例,占71.35%。
1.5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本组480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F-IgM及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阳性率为100%。327例行B超检查,肝脏肿大209例,腹水22例,肾积水17例;X线检查:肺炎9例,胸腔积液26例,胸膜反应28例,肺脓肿4例;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194例;89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呈病脑改变39例,正常50例;头颅CT脑水肿39例,64例正常;脑电图(EEG)40例,呈弥漫性慢波活动29例,正常11例。
1.6 治疗及结果:本组480例,尽早查RT-PCR及DF-IgM确诊,行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对DHF/DSS,补充血容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和控制出血,及时处理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监护观察。本组DF 296例,占61.66%,DHF 163例,占33.96%,DSS 21例占4.38%,3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占0.63%,469例治愈,占97.7%,8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占1.67%。
2 讨论
DV经蚊虫叮咬及气溶胶传染给人,人对DV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都发病,尚无人传染人的报导,DF患者和感染者是本病城市型的传染源,发病前1 d至发病后5 d传染性较强,在流行期间,非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重要传染作用。
DF的流行有地方性分布特性。凡有伊蚊滋生生物区带的亚热带,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有密切关系,当伊蚊密度达一定水平,自然条件合适时,一旦有DF病原传入,则引起DF局部暴发,地方性流行。加之本病通过现代化变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交通沿钱及对外开放的城市,在城市流行一段时间后,逐渐向周围城镇及农村传播,在同一地区,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及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周期性,间隔多年后疫情集中的区域相同或相近。
有季节性特点: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有关。气温高而潮湿亚热带地区伊蚊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流行高峰与雨季一致,从时间分布上1~6月散发,为输入期;7~12月为流行期,8~10月为高峰期。如为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赖输入时间而转移;有其突然性和自限性,DF流行突然发生,发病疫情与输入口岸流行程度相关;本土病例与输入极可能出现交叉感染,造成遏止的困难;DF在缺乏免疫力的地区往往发生暴发流行,迅速广泛传播,地方性流行区取决于流行强度的累积[3]。一个地区大流行后,虽然有媒介等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但一定时期内也极少再有发病,此现象称自限性。
DF依然流行原因:主要是人对此病易感,尤其是少年儿童;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快速增长,国际旅游流动人口增多,引起输入性病例增多;CO2排放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夏秋季变得越来越热,间歇性雨季雨量增加,从而蚊媒数量增加,导致繁殖扩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而延长每一季的传染期;加上本地DF病种传播出现变化而攀升,及防治方法有待于改善,尤其是地区间的合作问题,造成DF流行病因的国际化。
由于DHF/DSS防治较困难,加之DV有4个血清型,目前尚无成熟疫苗上市。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及东南亚国家的防治经验,伊蚊感染DV后终身携带并经卵传代,应做到消灭蚊媒滋生地,将其密度控制在不引起流行范围内为最有效策略;其次密切注意境外疫情,加强疫区流动人员观察,新发疫点的患者住院隔离,从病日起不少于6 d,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接触者要进行15 d的医学观察,积极治疗现症患者,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就地治疗,防止疫情蔓延;加强疫区群众自我防护及医护工作者DF知识培训,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3 参考文献
[1] 罗会明,何剑峰.广东省1990年~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2(1):66.
【关键词】成人麻疹;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84-02
2011年5月,宣汉县农场发生一起麻疹疫情,为了查明此次疫情爆发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四川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疫情和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宣汉县农场场直地区逐户进行麻疹发病情况和8月龄至7岁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状况调查,对3例麻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麻疹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1.2 病例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规定:凡有发热、出疹,伴有卡他症状者均为疑似麻疹,实验室早期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即可确诊麻疹。
1.3 免疫史判定 以儿童接种证和延军农场疾控中心的预防接种卡、入学查验接种证补种记录为依据。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宣汉县农场场直地区总人口4673户,13685人(含流动人口),距萝北县15公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山区。场直地区免疫规划工作主要是由农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其它相关卫生所来完成。
2.2 病例的分布
2.2.1 时间分布 3例病例分别发生在2012年5月5日、14日和25日。
2.2.2 空间分布 3例病例均发生在农场场直地区。
2.2.3 人群分布 病例中一名女性,两名男性。首发病例,女性,23岁,系在外上学的大四学生回家,5月5日因发热、咳嗽、皮疹到农场职工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麻疹病人接触史不详。次发病例,男性,30岁,系农场运输公司职工(第一例病人回家乘座该车),5月14日因发热、咳嗽、全身皮疹(未到医院就诊,是其后发病的哥哥提供后采用回顾性调查而得),发病之前未到过任何麻疹疫情地。第三例病例,男性,33岁,系农场某单位职工,是次发病人的哥哥,5月25日因高热、咳嗽到农场职工医院住院治疗,后因自面部至四肢出现斑丘疹而被诊断为麻疹,经治疗于6月2日痊愈出院。
2.3 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3例病人都以发热、咳嗽、结膜炎、皮疹等症状体征为主,症状均非常明显且严重,按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根据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可以诊断。首发和第三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白细胞降低、心肌损害情况,都经萝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4 麻疹疫苗接种史
3例病例均为成人,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农场场直地区8月龄至7岁儿童有624人(含流动人口,下同),其中444人接种过两剂次,178人接种过一剂次,4人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2.5 既往发病情况
宣汉县农场近5年未发生过麻疹疫情。
2.6 处理措施
2.6.1 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给予相应治疗。
2.6.2 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人员开展麻疹专项流行病学调查,检疫3周,排查有可能被传染的潜伏期患者。
2.6.3 在2011年12月对8月龄至7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的基础上,于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生开始又组织了一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两次接种共接种618人,包含接种空白的4名儿童,接种率为99.04 %。另外扩大密切接触者的接种,分别对患者家属中8岁、10岁两名儿童补种了一针次麻疹疫苗。
3 讨论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呼吸道传染病,但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已经成为少见疾病。与此同时,成人麻疹却多起来,甚至在一些地区超过了幼儿的发病率,并不断出现暴发流行。麻疹病人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具有传染性,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因此,该农场在传染周期内发生3例麻疹病例,且三例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机会,可以认定其间存在传染关系。按照《四川省麻疹监测方案》相关规定,确定为一起麻疹疫情。成人麻疹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早期均有发热、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刺激性咳嗽、咽部充血、麻疹粘膜斑,典型的红色斑丘疹,出疹顺序多从头面部开始,且可以未过膝而皮疹消退,容易被误诊而错过隔离时机,造成流行。因此如发热并出现结膜及咽部充血、咽部刺激性咳嗽等卡他症状为100%,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应早期处理。另外,三例患者均可能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结合各地成人麻疹疫情的报道,可以考虑从扩大接种麻疹疫苗范围的渠道彻底消除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焕章、毛东波、朱建琼等:东莞市2004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华南预防医学,2006,32(5):32-33;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
为掌握凯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凯里市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信息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凯里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个案调查资料及重症病例调查资料。人口资料由凯里市统计局提供。
1.2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疫情概况 2012年凯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128例,报告发病率为245.81/10万,比2011年(67.32/10万)上升265.12%;报告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为0.18%。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 2012年凯里市15个乡镇街道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平均水平以上的乡镇街道依次为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洗马河街道、湾溪街道、炉山镇、西门街道,占全市病例总数的85.73%。凯棠乡报告发病率最低为27.56/10万。
2.2.2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病例818例,占全年总发病数的72.52%。1~3月平缓上升,到5月达到全年最高峰,6月后开始迅速下降,至8月降至低谷;9~12月后再次平缓上升,见图1。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分布 男性发病734例,女性发病394例,分别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65.07%、34.93%,男女性别比为1.86∶1。
2.2.3.2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1个月~14岁;病例主要集中在
2.2.3.3职业分布 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733例,占病例总数的64.35%;托幼儿童366例,占32.13%;学生40例,占3.51%。
2.3疫情处置
2.3.1聚集性病例 2012年凯里市累计处置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6起,主要分布于城区有32起,占疫情总数的88.89%。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23起,占疫情总数的63.88%;其次是家庭聚集12起,占33.33%;学校1起,占2.78%。
2.3.2重症病例 2012年凯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7例,占发病总数的0.62%,其中重症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为0.18%,重症病例的病死率为28.57%;城区重症病例5例,乡镇2例;散居儿童4例,托幼儿童3例;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其中5月4例,6月2例,7月1例。
2.4病原学监测 2012年全市疫情处置及常规监测采样134例,结果显示,134例中检测阳性数为93例,阳性检测率为69.40%。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35例,占37.63%,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23例,占24.73%,其它肠道病毒(EV)35例,占37.63%。7例重症病例阳性检测数为5例,阳性检测率为71.43%,其中EV71阳性4例,CoxA16阳性1例。
3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凯里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①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5个街道,与人群密集、人口流动频繁有关[1]。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符合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的流行特点[2]。③发病主要是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手段,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做到:①各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落实、完善每日晨午检、巡检、因病缺课的病因排查等防控措施,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②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让"常通风、勤洗手、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 的预防知识家喻户晓。③医疗机构做好重症、危重病例救治工作, 坚持关口前移的救治原则,及早发现、准确诊断重症病例。④疾控中心继续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实时监控,提高预警预测能力,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以及对重症、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政府决策和研判流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⑤卫生部门加强与教育、宣传等部门合作,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马有祥.2008-2010年山东省东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2):955-957.
[2]郁会莲,郭晓荣,邱琳,等.2008-2011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6):443-445.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单纯糖尿病、单纯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各97例,依次设为A、B、C组,对比分析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最后整理总结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不同组别上各病症的表现不同,病毒性肝炎分布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数最多,占50%以上,重叠感染均为乙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类型分布上,合并组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病例数多于单纯肝炎组,但其慢性肝炎病例数仅为单纯肝炎组的50%,而糖尿病型别分布,均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约占总数的65%以上,在年龄、性别分布上,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多以40~60岁的男性为多。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多见于中年男性,且出现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
【关键词】
肝炎;糖尿病;病毒性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若其出现病变,产生病毒性肝炎,致使肝细胞受损,那么其后对于葡萄糖的代谢将会产生阻碍,随着病症的后延,极有可能向糖尿病发展,进而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而且,在临床医学的治疗记录上,对于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数量对比于同期有着上升的趋势,这样的一个不良的状况对于患者来说,无疑会给其身体以及心理造成双重的打击。当然,对于诊治医生来说,也将是一个亟需得到解决的医学命题。对此,为能够更好的为临床医学诊治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提供医学借鉴,本文作分析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单纯糖尿病、单纯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各97例,依次设为作为A、B、C组。A组患者中男58例,女39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49.00±4.36)岁;B组患者中男60例,女37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47.00±6.21)岁;C组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48.00±7.68)岁。
1.2方法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临床分型,按照患者的不同症状,对三组进行检查,并记录其肝炎或糖尿病的病例人数、病学特点,随后对比分析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最后整理总结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结果
临床症状分布显示,B组和C组的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各占72.16%(70/97)及69.07%(67/97),重叠感染均为乙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类型分布上,C组的肝硬化(39例,40.21%)和重型肝炎(18例,18.56%)例数多于B组的12例(12.37%)、13例(13.40%),但其慢性肝炎(29例,29.90%)病例数仅为B组的50%,两组的急性肝炎所占比例相似,分别为11.34%(11/97)和12.37%(12/97)。糖尿病型别分布,A、C两组均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约占总数的65%以上;在年龄、性别分布上,C组多为40~60岁的男性,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但平均年龄方面,A组最大,其次为C组,最小为B组。
3讨论
就当前来说,病毒性肝炎、糖尿病的治疗仍在不断的出现新的挑战,不论是病症的治疗人数,还是病症的病发机制等,在临床上都有着较大的增长增幅,而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则将变得更为难以治疗[4-6]。不过,在这些病症的迫使下,有关人员通过实际的研究以及结合历史相关数据意识到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的某种联系,即两者互相矛盾,却又互为因果。在此次的研究统计分析之中,各组病症的表现不同,通过对比B、C两组的病毒类型,发现C组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较少,重叠感染均为乙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类型分布上,C组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病例数多于B组,但其慢性肝炎病例数仅为B组的50%,而通过对比A、C两组的糖尿病分型发现,糖尿病型别分布均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约占总数的65%以上。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血糖的控制,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作。
与此同时,相关报道指出,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或者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的不同,会同各地区病毒性肝炎人群特征的差异有很大的关联,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病史、腹型肥胖等,而糖尿病方面,还有可能是因为糖耐量测定时的数据不准造成患病比例差异等[7,8]。因此,对于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分析其流行性病学特征时,应当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完整性的诊断流程,按照相关的医学准则进行严格的分型检查,按照殊途同归的目的采用多样化的测定,比如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糖尿病情况测定,就应在空腹前测定血糖,餐后血糖还需要测定,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等的测定,进而获得更为全面的患者资料,这样才能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性病学特征做以全面的分析和整合,进而更全面的为此类病症的诊治提供医学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大凤,冉兴无,王林,等.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8-31.
[2]范蕊璿.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丙型肝炎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昆明医科大学,2013.
[3]张国民,孙校金,王富珍,等.中国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探讨.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3):266-270.
[4]李铭,李卫,黄敏,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53例临床分析.安徽医学,2009,30(6):646-647.
[5]刘莹,林潮双,蔡庆贤,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基因型特征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7(4):70-73.
[6]郭异凡,冯志伟,刘志萍,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52-1454.
[7]刘大凤,冉兴无,王林,等.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12-1114.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Deyang City,to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Methods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outbreak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Deyang in 2014.Results The city of Deyang in 2014,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a total of 5537 cases were reported,the incidence rate of 141.24/10 million;the peak incidence is 10~11 month,each county(city,district)have reported cases,the male was higher than female,male and female incidence standardized ratio was 1.45:1,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incidence of minimum the age of 2 days,a maximum of 60 years old,the cases occurred mainly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97.58%of the total,were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intestinal virus nucleic acid testing of 363 samples,the total number of positive was 267,the positive rate was 73.5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Deyang City,is the peak season obviously,5 years of age and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5 for high-risk groups,scattered children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s the focu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bjects.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to improve the health consciousness,is the control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y;Analysis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1]。其中以EV71型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2]。为了解德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更好地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策略,现对德阳市2014年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4年德阳市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德阳市统计局。
1.2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病例诊断及标本的采集、检测按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有关标准执行。
1.3实验室检测 医疗机构采集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毒株采用EV71、Cox A16和肠道通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
2 结果
2.1概况 2014年德阳市总人口为3920369人,共报告手足口病5537例,发病率为141.24/10万,男女发病率标化之比为1.45:1,重症病例52例,占0.94%,死亡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267例,临床诊断5270例。
2.2时间分布 2014年每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从3月开始呈上升趋势,4~5月快速增长,第一个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7月开始呈下降趋势;9月开始,病例数再次上升,11月份发病数达到全年最高峰,曲线整体呈双峰分布,见图1。
2.3地区分布 全年共报手足口病病例5537例,报告最多的是广汉市(1770例),其次依次是什邡(1334例),绵竹市(691例),中江县(673例),旌阳区(657例),罗江县(412例)。
2.4人群分布
2.4.1性别分布 德阳市2014年男性人口共2002574人,发病3332例,女性1917795人,发病2205例,男女发病率标化之比为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80,P
2.4.2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2d~60岁,年龄分布以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7.58%;其中又以1~3岁的婴幼儿居多,占87.00%,见图2。
图2 2014年德阳市手足口病年龄分布
2.4.3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病例3482例,占病例总数的62.89%,幼托儿童报告病例1959例,学生80例,其他16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5.38%、1.44%,0.29%,见图3。
2.5实验室检测结果 全年共采集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363份,德阳市网络实验室对363份标本开展了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总数为267份,阳性率为73.55%。其中EV71阳性60份,阳性率为16.53%,占所有阳性标本的22.47%;CoxA16阳性160份,阳性率为44.08%,占所有阳性标本的59.93%;其它肠道病毒阳性47份,阳性率为12.95%,占所有阳性标本的17.60%。
3 讨论
3.1疫情分析 德阳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曲线显示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6月与10~11月份形成两个发病高峰,最高峰在11月份,这与某些文献报告的夏秋为高发季节不一致[3,4]。发病高峰在10~11月份,可能与德阳市这段时期的外界气温和降雨量适合该病流行有关,加上气温温和适合小孩外出玩耍,增加了相互的接触机会,可能使发病人数增加。
德阳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7.58%;其中又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5],占87.00%。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同男孩天性好动,活动范围广,因而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职业分布则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27%,因此,应重点加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大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德阳市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各型肠道病毒的检出比例以CoxA16所占比例最(59.93%),其次为其他型肠道病毒(17.60%),EV71型病毒最低低(16.53%),因此临床表现都以轻型病例为主,德阳市本地报告的1例死亡病例,经检测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这与有关资料报道的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生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较高一致[6]。由于EV71型与CoxA16型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其临床经过及预后的差异均较大,故早期的病原诊断应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以协助临床作出鉴别诊断。
3.2预防措施 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发病:①充分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病高危人群的知识宣传,尤其要加强对散居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宣传;②加强对辖区内的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诊断,治疗和报告,积极做到“三早”;③落实托幼机构、小学的每日晨检、巡查、缺课登记、病例报告、预防性消毒、健康教育等工作;④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利用医院报告加强疫情监测。
参考文献:
[1]Blomqvist S,Klemola P,Kaijalainen S,et a1.Co-circulation of coxsack ieviruses A6 and A10 in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outbreak in Finland[J].J Clin Virol,2010(48):49-54.
[2]Weng KF,Chen L L,Huang PN,et a1.Neural pathogenesis ofenterovirus 71 infection[J].Microbes Infect,2010(12):505-510.
[3]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730-732.
[4]谢华萍,耿进妹,陈纯,等.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1):17-18.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 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现对洞口县2008~2013年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与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现住址报告的洞口县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共3659例。
1.2 方法
1.2.1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掌握2008~2013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分布。
1.2.2 病原学检测方法:采集自洞口县各基层医院诊治的典型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法行病毒分离与测定,阳性者纳入实验室确诊病例资料[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病例的时间分布 自2010年起,疫情出现急剧上升,平均发展速度为154.34% 。2012年达到最高峰,报告发病率为223.31/10万。见表1、表2。
2.2 2008年、2009年的报告发病率较低,流行曲线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期。自2010年起,每年的流行曲线极其相似,全年均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每年的5~6月及11~12月。见图1。
图1 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分月发病情况
2.3病例的人群分布 所有报告病例均为10岁及以下儿童,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02:1。其中3岁及以下年龄组共报告3278例,占总报告数的89.59%。1~2岁年龄组共报告2388例,占总报告数的65.26%。见表3。
2.4病原学检测 2008~2013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720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19.65%,EV71、Cox16及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差异较小。
综合分析2010~2013年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发现,EV71、Cox16毒株感染优势逐年交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26,df=6,P=0.00,α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2008~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总发患者数为3659例,高峰期为2012年(发病率223.31/10万)。分析原因可能是:自卫生部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中,洞口县疾控中心积极加强本辖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医师培训、疾病宣传以及资料上报等工作的管理,有效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就诊意识与基层医院的诊治能力,进而相应提高了疾病的发现率与确诊率[2]。且本调查得出洞口县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率在1.43%~5.67%之间波动,变化水平一直稳定在较低的水平。此数据可指导洞口县疾控中心后期疾病防控宣讲工作,减轻群众对手足口病疫情爆发的恐惧与忧虑,有效提高本辖区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
在本调查中,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洞口县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高峰期为5~6月及11~12月份,说明洞口县手足口病呈季节性发病,与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类似,进一步有效证实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3]。同时,手足口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本次调查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数量高于女性。且洞口县2008~2013年报告疫情资料显示,洞口县手足口病的主要发患者群为散居学龄前儿童,应加强对学龄期前散居儿童身体健康状态的监控力度,提高托幼机构晨检筛查质量。且本调查对洞口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365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感染病毒源主要是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且两者呈此消彼长检出趋势,说明控制病毒感染仍是手足口病治疗的主要目的。
综述,洞口县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检出率呈此消彼长增长趋势;主要发病时间为每年的5~6月及11~12月;发患者群10岁及以下年龄组人群,尤其是1~2岁年龄组。
参考文献:
[1]徐胜平.2008-2012年麻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01):54-56.
目的 分析麻疹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探讨麻疹防制对策和措施。方法 对本溪市传染病医院2005年4月~2006年5月收住院的118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疫苗接种与发病的关系。结果 118例麻疹患者中,成人占39%,6~8月龄占5%,外来人口占9.3%。无疫苗接种史11例占6.8%,其中3例未到8月龄初免年龄,另外8例为漏种,有接种史42例占16.9%,其中20例8月龄~6岁儿童只接种二针疫苗。22例7岁以上患者占18.6%;预防接种史不详者65例,占55%。结论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及时进行2针接种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
【关键词】 麻疹;免疫接种;防制
麻疹是who确定的继天花、脊髓灰质炎后第3个待消灭的传染病。我国自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广泛接种后,尤其是80年代初实施计划免疫政策以来,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1]。然而,近年来很多地区麻疹疫情都在反弹。流动人口发病增高,小于8月龄和成人麻疹的构成比迅速增加成为疫苗时代流行病学的新特征。现对本溪市传染病医院118例麻疹患者免疫接种与发病关系分析,探讨当前麻疹防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资料来源于2005年4月~2006年5月收住本溪市传染病医院的118例麻疹患者。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麻疹。
1.2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病例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城乡分布、接触史、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见表1。表1 118例麻疹病例发病年龄与构成比项目(略)
2.2 季节分布
发病集中于4、5月份,共107例,占总例数90.7%。
2.3 地区分布
本溪市市区59例(50%),本市农村23例(19.5%),城乡结合部25例(21.2%),外来人口11例(9.3%)。除1月份无病例外其他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2.4 麻疹接触史
34例患者有明确的接触史,占28.8%,其余患者皆否认有明确的麻疹患者接触史。
2.5 麻疹疫苗接种情况
未接种者11例,占9.4%;有接种史42例,占35.6%;接种史不详65例,占55.0%。见表2。表2 118例麻疹患者mv接种情况统计年龄段未接种(略)
3 讨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未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前,我国麻疹发病年龄以9月龄~5岁者高发。8个月以下婴儿由于接受母体抗体有一定抵抗力而不发病,成人因在儿童期感染获免疫力也不发病[2]。广泛采用疫苗后患病年龄有向大年龄推移现象[3],低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我院收治的118例麻疹患者中成人麻疹占39%,6~8月龄占5%,而传统的9月龄~5岁高发年龄段仅占22%。
1986年我国颁布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8月龄,7周岁加强1次。依据表2分析本组病例疫苗接种与发病的关系: 3例8月龄内儿童未到初种年龄,未接种mv。8月龄内婴儿麻疹发病增加,原因是目前大多数27岁以下的人麻疹免疫力是从疫苗获得的,按现行免疫程序接种获得的麻疹免疫力不能象自然感染野病毒那样持久[1],随时间的推移,育龄妇女体内的抗体水平会不断衰减,传给婴儿的麻疹抗体亦减少。绝大多数婴儿到6月龄时,体内的抗体水平已达不到保护作用[4]。未接种mv者未获免疫,而未得到保护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在有接种史者中,8月龄~6岁儿童20例有mv初种史,但未到7岁复种年龄,在原发性免疫应答失败后未及时进行第二次复种以致未形成保护屏障。有接种史的22例7岁以上,已达复种年龄,罹患麻疹可能是因为未进行复种或复种失败,在成人麻疹构成大的地区麻疹病例免疫史不详或无免疫史比例较高[5]。一种可能是接种时间太久不能记清,其二这些人即使接种过疫苗,也已超过15年,而疫苗人工免疫持久性在15年后明显下降[1],近年来麻疹流行率低,获隐性感染的机会减少,未能使体内麻疹抗体得以补充强化,这部分人容易患麻疹。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麻疹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提高基础免疫率。(2)减少原发性免疫失败。(3)适时强化免疫。开展入学新生查验接种证明工作;同时随着成人麻疹构成比的不断增加,为大龄易感人群确定一个恰当的强化免疫时机势在必行。为接近婚龄的青年接种mv是一个不错的设想,尤其是女青年接种mv对减少低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有益,故可考虑[6]。
【参考文献】
[1]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万禧炜. 53例麻疹的临床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7,34(4):236.
[3]王季午. 传染病学[m].第3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67.
[4]王联君, 孙丽英, 姜忠林, 等. 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控制对策探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