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4 05:0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促进我校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我校教育教学要求,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培训管理规则要求,结合我校新教师实际情况,教科处决定对**年新进校的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新教师师德水平,以抓新教师基本功为重点,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全面贯彻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通过自学、讲座、指导、检查等手段,促进新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快速提高。
二、组织机构
组长:刘建忠
副组长:李慎保孙荣春林运斌罗刚洪小玲
三、培训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高中教育政策法规,熟悉高中教育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熟悉新课改理念和基本要求,了解校本教研、课题的实施方法。
四、培训形式
采用专家讲座统一培训与个人实践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自学感悟相结合的形式。
五、培训对象
**年新调入教师。
六、培训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讲座)
2、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讲座)
3、教学技能培训(骨干教师、优质课获奖教师示范课;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
4、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教育政策法规(自学)
5、教研能力培训(讲座)
6、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7、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七、培训要求
1、新教师必须按照《新教师培训日程安排表》的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2、新教师听各种讲座必须认真做好笔记(教导处收集归档);
3、新教师在培训结束时上交1000字左右的培训总结。
4、主讲教师要有讲稿(教导处收集归档),建议使用课件;讲座结束前可以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新教师自由提问,主讲教师认真作答。
5、新教师培训期间听课不得少于35节。
6、培训结束时每位新老师上一节汇报课。
八、考核方式(共计100分)
1、讲座出勤计20分。缺勤一节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2、备课计20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
3、听课记录计20分。缺一节扣1分,听课记录各项内容记录不完整者将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4、新老师汇报课计20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
5、培训总结计20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
6、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不合格。教导处将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本次培训成绩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优、聘任的依据。
九、其他
1、本届新教师培训班班长由李录生担任。
2、本届新教师培训班班主任由万保生担任。
新教师培训方案(二)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认同度,尽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缩短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二、培训对象
**年9月以后进入我校的新教师。
三、培训形式
教务处集中指导和教研组“以老带新”个别指导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自学感悟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四、培训内容
1、师德修养培训:着眼于加强新教师对当代教师职业、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素质的认识,确立敬业爱岗、为教育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正确思想。
2、教学常规培训:着眼于使新教师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规范、要求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规范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教学技能培训:着眼于培养新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和掌握教学基本功的能力,进行备课、说课方法的训练。
五、基本做法与要求:
1、对新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业务两手抓,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新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
2、为新教师配备一名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具体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新教师在培训期听指导教师示范课不少于15节,并写出听课感想;指导教师听新教师课不少于5节,并要对所听的课给予点评指导。
3、学校利用星期六的时间组织新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使其在短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检查)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工作,养成自觉钻研业务的良好习惯。
4、新教师要制定好个人计划,根据学习的内容,写好学习笔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新教师要加强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运用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尽快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各项技能。
六、培训考核验收
新教师培训考核验收工作由教务处、学校共同进行。考查考核内容侧重于政治表现、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集中培训期间的考核采用案例分析、笔记、总结并结合出勤、作业等方式进行。分散实践培训的考核,采用上汇报课,编写教案、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进行。
新教师培训方案(三)
根据北碚区教委和区教师进修学院安排,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我校各项制度要求,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培训管理规则要求,结合我校新教师实际情况,特制定新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新教师师德水平为先导,以抓新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重点,通过自学、讲座、指导、检查等手段,促进新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快速提高。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
组员:xxx
执行机构:教导处德育处
三、培训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育教学内容;熟悉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熟悉新课改理念和基本要求,了解校本教研、课题基本的实施方法。
四、培训重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学教研能力及要求,德育能力及要求。
五、培训形式:采用统一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自学感悟相结合。
六、培训对象:**年分配到校的新教师。
七、培训内容及时间
(一)师德修养、日常行为规范培训(10学时)
基本内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育行为的六条规定》,认真学习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校本培训。
目的:师德修养培训着眼于加强新教师对当代教师职业、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素质的认识。促使新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明确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二)班主任工作培训(20学时)
基本内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常规要求;班主任工作方法经验等;学科教师育人方法(与学生交流沟通方法、学生思想工作方法等);学科教师课堂管理方法、要求。
目的:德育工作培训着眼于使新教师树立育人理念,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还要肩负育人这一重要职责;着眼于使新教师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的本份,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体现一个完美的教师生涯;着眼于使新教师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常规培训(20学时)
基本内容:同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系列细则。
目的:通过培训使新教师具备严于律己的意识,熟悉教学常规业务要求并能自觉贯彻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四)教育教学研究培训(10学时)
基本内容:教育教学论文撰写培训;校本教研培训;课题立项、研究培训。
目的:教育教学研究培训着眼于使新教师明确教研之于教学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教研的基本方法。
八、培训要求
1、新教师应把培训看成自己成长的捷径,按时参加培训活动。
班主任帮带工作计划【1】
根据校情,新老师居多的特点,本学年学校制定了以老带新制度,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作为相对较老的老师也对应带领了一位新老师为此,制定‘老带新’的教师培养工作计划如下:
一、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实行集体备课,能够使新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学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集体备课要求必须由年轻教师进行表述,然后老教师加以指导,直到形成完整的备课教案。每周二下午进行。
二、不定期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
经常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讲课,特别是教学名师的讲课,将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三、开展教学法研究
要求新教师每学期要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总结教学法的心得体会,在教研室内进行交流和研究。每年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写出1-2篇文章。
四、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针对青年教师自身的不足,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五、建立教师教学水平纪录
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记载并长期保留。老教师结合纪录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使得新教师能直观看到成长过程。
班主任帮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使作为新教师的我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新教师顺利启航,为将来在教海劈波斩浪、远行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重点工作
1、抓学习,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抓考核,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要求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至少5节,取长补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四、具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天湖
组 员:张青青
一、专业引领方向
1.从理念到实践。重视课程改革的理念引领,让新老师接触新理念,并指导新教师怎样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新教师在经过反复的激烈思想碰撞中专业得到成长。
举措:观看全国劳模孙维刚的师德教育录像,听取新课标的解读,让“领雁工程”学员与新教师座谈,使学员有明确的道德素质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2.专家引领。重视专家引领,与大师零距离对话,激活教师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行为。举措:邀请卢教授作《教育科研》的讲座,傅教授作《有效教学》讲座,引起教师共鸣。同时聘请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为新教师“会诊把脉”课堂教学,研究指导“常态课”,相关学科教师全程参加,深受启发。
3.案例引领 。教育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价值的资源。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并借助他人的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往往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提升明显。
举措:请新教师观看“领雁工程”学员的课堂实录,分析实录,反思提升。请新教师参与“领雁工程”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第一天请学科带头人上作文评改课,学员们观摩、评课、交流,第二天请“领雁工程”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另一学校上同一节作文评改课,进行再设计,再试验、再反思。通过交流,学员们受益非浅。
二、专业带动求生成
重视骨干带头,发挥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各级三级评优优胜者的表率作用,让新教师借鉴骨干教师的成长轨迹,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
举措:在示范小学培训新教师两天,第一天示范小学听语、英教师的示范课,上课教师从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各级三级评优优胜者中产生,并听取上课教师的说课,组织新教师参与式讨论,指出示范课中值得学习之处,并剖析不足,在实践中反思。第二天,听“推门课”,示范小学的教师上课原汁原味向新教师开放,课后相互交流切磋。
三、专业推动获动力
1.制订计划――从参与到认同。新教师培训初期,制订一年培训计划,调整教师努力方向和确定培训侧重点。
举措:下发小学新教师培训计划、指导教师任职资格通知、指导教师推荐表、指导教师指导职责、新教师第一年培训学员守则等。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可望不可及的,是教师触摸不到的。即使我们讲授的理论再先进,理念再前沿,也只能帮助教师把学习的内容以概念的形式存储起来,不可能内化成自己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做“实在”的教师培训,就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把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统一起来。只有把“学中做”和“做中学”结合起来的培训才是学员感兴趣的培训,也是学员认可的培训。
这几年,我县精心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并以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龙头,引领各个培训项目的培训工作,包括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科教师教学研究主题培训、小学校长研修培训、中小学校本研修培训、新教师培训、普惠性民办幼儿教师培训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县域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骨干教师的培训是我县最有实效的培训项目,对全县学校最有促动的项目,也是我县在县内外有着较大影响的项目,多年来,我们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不断研究、总结、完善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目前,我县实施的“三五”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基本形成,成为我县教师培训项目的示范项目。
“三五”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就是整个骨干教师培训由“五”大环节组成,采用“五”种培训方式,完成“五”次活动,历时两年。
“五”大环节,包括集中研修、自主研修、合作研修、成果鉴定、效能考核等环节。内容由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组成。目的是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种方式,包括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影子研修、链式指导、异地交流等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增长学科知识、更新教学理念;远程培训提升专业理论;影子研修积累专业能力;链式指导提高引领水平;异地交流开阔学科视野。
“五”次活动,包括展示课交流、论文答辩、成长论坛、课堂开放、微电影展播等。一次次的参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就是一次次的磨砺,更是一次次的成长。
总结,骨干教师培训“三五”模式的实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了我县教师培训的亮点。
一是突破瓶颈,突出培训的实践性。缺少行为的培训,缺少实践的体验,培训中容易出现只有“感动”、“激动”和“心动”,而没有“行动”的现象,这样的培训效果将会弱化、衰竭,甚至消失。我们在骨干培训的五个环节中,几乎都设计了实践环节,突破了大规模培训实践环节的瓶颈。比如在集中培训中,学员参与了小组合作建课、上课、议课活动,对真实的课堂进行深入的研讨;在自主研修中,我们设计了“链式”指导活动,就是市县级骨干教师指导骨干学员,骨干学员指导新教师的“链式”指导,学员在接受骨干教师指导的同时也要指导新教师,要求相互听课交流不少于8节课;在合作研修中,我们组织所有学员分组分片到全县各中小学进行“展示课”交流,还分层次分学科远赴市内的名校去观摩、学习、交流,今年4月,我县308名学员分四批分别到重庆十八中、北碚江北中学、江津聚奎中学、永川红旗小学等12所市内名校交流学习;在成果鉴定环节中,每位学员要在本校完成课堂开放活动,并要求刻录成关盘,既是学员培训成果的展示,也为全县提供了丰富的课例资源。每位学员的参与,突破了大规模培训实践环节的瓶颈,突出了教师培训的实践性。
二是加强交流,增强培训的反思性。教师的教学经历只有经过反思内化才能成为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学习,也就会促进学员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从而相互之间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整个骨干培训中,我们为学员组织了多次的交流学习活动,包括“链式”指导活动,“展示课”交流活动,以及到市内名校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鲜活的课堂、真实的名校、热诚的师生,学员们不但开阔了眼界,更实现了与名校的交流、与名师的切磋。学员收获的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有教学理念的提升,关键是还会促动行为的转变。
三是强化带动,彰显培训的辐射性。在影子研修中,学员与基地学校的领行教师“同行同乐、共同发展”,带动了基地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分赴全县中小学的“展示课”交流活动,向全县中小学展示了骨干学员蓬勃的朝气和课改的热情,在全县掀起了骨干教师“展示课”交流的热潮,触动了各中小学学科教师的课改神经,这次活动在全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反响,显示了骨干培训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个、影响一校、带动一片”的培训效能。
“三五”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在我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县其他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工作的“示范”,特别是她所秉承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一直是我们做有“实效”教师培训工作的方向。
2012年10月,在新任教师培训中加大行为培训力度,突破实践瓶颈。在集中培训阶段我们组织了两次到基地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次是参加“基地学校课堂开放活动”,基地学校将所有课堂开放出来,让学员自主选择课堂观课,并与指导教师现场议课。二次是参加“学员课堂开放活动”, 基地学校将开放出所有课堂,让345名学员联系班级进课堂上课,并接受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和评价。通过这些有效的实践方式,让新教师不但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学,还实现了动手做,提高了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
2013年4月,我们组织开展了“校本研修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培训”,此次培训重在交流、研讨、总结学校校本研修经验、模式。此次培训,我们采取了“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我们称为“两会模式”。学员通过现场观摩、亲身感受、小组交流、大会研讨、聆听讲座,既丰富了理论知识,积累了研修经验,更提高了研修水平,赢得了学员们的赞赏。
当前,教师培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 整合县域教师培训、科研、电教等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的发展。
二、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完善对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教师培训工作的考核和奖补机制。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走上教师这条道路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满怀信心,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使我获益良多。现在我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因为回顾走过的路就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作为一名新教师,当然在教学方面还欠缺很多的经验,但是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决定一定要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地把我的学生教好,于是无论多么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都会经常挤出时间去听本校年长有经验教师的课,还去听优秀教师观摩课及讲座,并且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忙碌伴随着充实,我一共在校开过两节公开课,到林溪乡校开过一节新教师汇报课,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开课真的很能磨练人,前辈老师的指点让我受益很多,不管从教学方法上还是课堂管理上都有很大的感触和提高。
在这一年里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的举止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自己的品德非常重要。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新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尽量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之余我还不断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在教学中,我每次都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好课后反思,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平时我还虚心向学校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并及时向他们请教。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外,我与学生一起玩、一起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姐姐。我努力用一颗平等、博爱及宽容的心去看待、教育每一位学生。
经过一年的工作与学习,我自感收获颇丰,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去提高。首先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待提高;在处理已有的知识与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时还不能很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部分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全面。其次论文意识不强。最后,有时自己的脾气太过孩子气,在处理有些事情时过于急躁,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经验。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我相信在反复的总结与反思中,我会不断地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越做越好的。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
一、教学常规力求规范到位
1、强化单元备课,规范学习目标
在经历了去年一年建立单元导学训练体系的基础上,教研室进一步明确单元备课的要求,从整体着手,结合导语、泡泡语、连结语、课后题、我的发现等教材内容,明确每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提炼、归总出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正确、全面地制定学习目标。
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教材分析时,各年段教研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规范性的要求,强调从三个维度去思考——
1)、与字词句有关的基础知识目标
2)、朗读、默读、背诵等基本技能目标
3)、通过什么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4)、领会表达特点和效果等写作方法上的目标
5)、落实本组训练目标(重点训练项目)
6)、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情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重视作业书写,评改习作有效
根据学段的不同,我们对作业的指导、批改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低年级注重书写规范率的保证和提高,重视教师的课上书写指导;中高年级强化习作批改要有眉批和总批,批语凸显针对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二次修改。各校均采取有力措施,以保证学生作业质量。民生大街小学的多元化作文评改、舜耕小学的个性化作文集的使用,南上山街小学的撰写习作提纲,从整体上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质量。
3、完善资料建设,用足教学平台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各学科建立内容丰富的资料库,使网络教研落到实处。语文学科就单元导学体系、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的上传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由语文主任把关审核,根据教材进度提前一周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共享的空间,择优而学。
二、教师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1、新苗教师培训,多渠道高起点
开学初,教研室明确提出培训计划,给新教师更多学习的机会,以期尽快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听省评优选拔课、区首席教师风格展示课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引领新教师学会评课、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研员下校广泛听取新教师的随堂课、研究课、同课异构课等,指导新教师深入解读教材,规范上课。通过新苗赛和赛后总结会,从备课、上课、听评课、随笔札记总结等角度,全方位进行指导,并且提出具体要求。使新教师学有方向,做有方法。
2、乡镇教师培训,理论实践结合
本学期的乡镇培训工作重点是扶持七贤学区。借助首席教师风格展、支校交流课、新教师研究课、送课下乡、送教研下乡等活动,扎实落实乡镇教师的培训。因为培训活动落实有效,新苗赛中三位七贤学区的教师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文庄小学的董蕾老师在区新苗赛中综合考评成绩优秀,被评为了语文学科“教学新苗”,并且在区业务校长支校总结会上上了展示课;后魏小学的张琳琳老师的课堂教学片段在新苗总结会上进行了展示;双龙小学的吕洋洋参加了区首届讲述大赛。
3、骨干教师培训,关注教材研读
加大对教材研读的重视,请江老师为全区骨干教师进行教材研读培训,辐射到全区。将课标要求与具体文本相结合进行学习和培训,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关注学情分析,梳理教材重点训练项目,进行现场教材解读、课标学习论文大赛。一系列的培训使骨干教师提高了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完善深化了对课标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语文素养。
三、专题研究提高教研能力
1、国家级课题引领,研究走向深入
我区三所实验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单元整合 比较阅读 拓展训练”的研究。老师们深入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并且以理论指导具体课堂教学,深入研读教材,精心选取一组教材进行解读和设计。在几次三番的商讨中确定设计方案,并且进行试教。通过近一学期的深入研究,该课题实验学校在阶段性展示中均有质量较高的成果展示。课题总负责人江老师针对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存在的困惑,提出了具体而操作性较强的建议。相信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各校思路更清晰,研究更有效。
2、中心组活动有专题,提高教师思考力
在阅读了关于读写的相关理论之后,中段中心组确立“读写结合”活动专题,老师们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挖掘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系统梳理出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明确设计意图,进行读写指导,切实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3、联校教研组有主题,解决问题求实效
各联校教研组详细制定学期活动计划,根据学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确立研究主题,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老师们结合具体课例和专业理论学习研讨,从教材解读和各年级教学策略研究入手,让联校教研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好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四、活动比赛深化教学研究
好课需要打磨。这个打磨的过程就是深入解析教材,发掘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内涵和表达的过程。借助“省评优”“市乡镇研讨”“区新苗赛”等活动平台,各参赛老师在比赛中磨砺自己的意志的同时,也在磨砺自己的课堂。经五路小学李雅老师获得省评优一等奖的好成绩;罗而小学的陈萍老师获市乡镇研讨优质课奖;有七名老师喜获市中区语文学科“教学新苗”。
参加新教师培训结束后总想着要给自己个总结,关于自我职业的规划。此段,终于忙完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的竞赛活动,终于能静下心来细细梳理。
面对我们这些刚刚上岗的新教师,安吉县教育局的领导替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到。从师德学习到教科研专题讲座,从班主任专题培训到少先队工作专题讲座,从有效课堂教学规范到学生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方方面面都对我们加以培训,让我们树立起师德观念,规范教学过程,从而迈好第一步。
教育局领导的始业教育让我们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对教育的重视度越加明显。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之路。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些而努力。
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师德教育。什么是师德?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没有爱是谈不上尊重人的生命,“爱”是师德之源,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教师的责任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对象上要关注全体学生,在教育目标上要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在教育途径方法上要关注教育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师德在教师生涯中的重要性,让我把自己的教学态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重视学生,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自我全方面的方展。这是当好一名好教师的基础,也是关键。
为了给我们增加经验,培训学校还给我们安排了关于班主任、少先队工作、有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深一步的提高。而且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也就是选择了终生都要学习。时代在改革,社会在进步,我们只有选择不段的学习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在教学常规方面进行了学习,这些常规对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规范我们的授课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作用。
开学已经四个月了,在这段期间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解读。而这次的新教师培训不但解决了许多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困惑,还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新教师培训不但让我迈出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步,而且让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艰巨的,要快乐的走下去的话,必须要用自己的爱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养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我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做个出色的教师。
水,无形无色无味。然而就因其无形,才可以无孔不入地滋润你干渴的心田;因其无色,才可以了无痕迹地洗净你眼中的迷尘;因其无味,才会不知不觉渗透你原本苍白的灵魂。师心如水,如水般真,善,美……
培训半年工作总结
2007培训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本学期培训部的工作围绕教育现代化的主题,,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重点,加强对培训观念的理性思考,确立了“力求观念创新,探索以教师为本的开放式、校本式全员教师培训模式”的培训策略,加大培训调控力度,引导各校主管领导带头学习,体验学习,立足自主培训,带领本校教师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基层学校继续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全中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了新突破。
一、以新课程、新教材为重点的新一轮继续教育,本学期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3——6月中旬,以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培训部采用学分制,抽检教师学习笔记的方式调控各校的新课程的学习。这个阶段,基层各校见缝插针,学习形式百花齐放,有专家报告,校长辅导,教师自学、汇报等。七校、一中等学校为每个老师买了一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七校领导还用考试答卷的方式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实验小学的领导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研究确定了自己学校的培训理念,将新课程的信息资料、教育教学案例印发给每位教师,引导老师看了学习材料后,你怎么想,该怎么做。新课程的学习,以校本的形式开展,不仅扩大了培训面,更重要的是,培训的内容方式接近了老师们的需要。突破了以往专家报告,少部分教师代表受训的做法。第二阶段:6月下旬——7月中旬,组织培训者分期分批参加省、市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小学、初中校长、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共50人参加了市级培训,另有17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培训,为进步一开展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准备了师资。第三阶段:七月中旬以后,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小学、初中起始年段的各学科教师进行再培训,8月份进行有关新课改的考试。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我们从校长到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思想上、观念上的准备。但是,也有的学校没有充分利用《继续教育资料》和有关新课改的材料,组织安排教师学习,新课程的学习还存在死角。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全面铺开。培训了33名主讲教师,暑期前培训完454名学科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有效应用而设计的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性教师培训项目。培训过程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学员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培训目的是让学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活动、参与为主,以信息化教学为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与新课程的培训目标一致的。为了使我们的培训“原汁原味”,产生“震撼”,避免走过场,我们的做法是二级培训,先搞主讲培训:1、请来长春市仅有的接受过两次英特尔公司培训的老师,给我们每所学校都培训了2名主讲教师,2、各校主讲都保证一名副校长或主任或优秀学科教师,3、为了使大家尽快进入角色,举行了开班式,中心、进修学校、培训部从不同角度宣讲“英特尔®未来教育”,使学员少走了弯路,做好了吃苦、痛苦的思想准备。4、成立班委会实行自主管理。5、学习结束,举行结业式。座谈学习感受,研讨下一步“英特尔®未来教育”校本培训的方法。学员们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吃了不少苦头,也尝到了甜头,正如学员们总结的那样:我们的学习经历了一个“难、苦、变、甜”的过程。另外从培训的组织形式上,学员们在座谈中也谈到体现了参与性、合作性、研究性,资源共享。总之这次培训让学员明白了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体会了怎样探究性学习,为新教材的使用奠定了一定的观念基础。
三、骨干教师工作。重新考核上报市级骨干教师,经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全中心现有小学、初中市级骨干教师33名。并分3次组织他们通过了市继教办的“Frontpage”考试。
召开骨干教师“带头辐射作用”经验交流会。这是继骨干教师“四个一”经验交流会的又一次会议。会上于颖、杨晓民、周云英、杨红英、南丽华老师,分别从教育科研、日常教学、班主任工作、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思考等几个侧面介绍了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的带头辐射作用,他们的发言,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骨干教师一年多来艰辛探索取得的成果,同时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计算机高级培训。利用寒假时间继续举办高级培训班,4月份组织了“Frontpage”、“Photoshop”考试,220人参考,双科合格率约70%以上,是长春市其他各区合格率的几倍。目前全中心约有300名教师拿到高级计算机两个科目的5学分,其中160人拿到10学分。
五、新教师培训工作在上学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本学期配合人劳科对初中、高中新教师进行了一轮的课堂教学、自学情况的检查与了解,同时也看到各学校对新教师的岗位培养十分重视,54名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好于往年。
六、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284名教师进行了培训与测试,其中280人取得二级乙等以上合格证书。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把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督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有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抓好常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
学校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既集中学习了有关自身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学校学期内还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研讨,研讨内容包括:学科教研、班主任经验交流、名师讲座等。这些培训方式和内容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帮助很大。
抓好校本研修,组织好学科活动。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培训结束会有经验分享。
三、榜样引领课堂、反思持续进行
(一)榜样教师用课堂引领思想。教研的效果如何,通过课堂来反映,教师的收获如何,通过课堂来体现。我校的教研思想,课改思想,首先榜样教师来体现,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校榜样教师能够用课堂说话,用自己的学生说话。我校每星期安排一节行政课,用他们的课堂实践为全校教师传达新的课该理念,引领教师走进新的课堂,感受新的理念,实践新的课堂模式,为学校校本培训提供现场。
(二)总结反思,让教师听到成长的音。我校不但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反思,还重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
1、通过工作总结来反思。我校教师,不管年龄大小,教龄长短,资格高低,兼职多少,人人都撰写工作总结,人人都重视工作总结。
2、通过交流的课堂来反思。每学期我校都会开一些教研课,包括榜样教师引领课、新教师的观摩课。在这些活动中,较大程度地促使全体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从而促使榜样教师更加成熟,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四、创造条件,让培训迈上新的台阶
拓宽交流的平台。我校每期都派多名教师培训,如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另外还有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我们这所经济比较薄弱的学校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活动更是拓展了教师的眼界。
充分利用教育网络为教师选取优秀的教师培训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网上学习,使教师能够与专家交流,开拓视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培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我们在开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視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六、2021年培训计划
针对上述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1.加强领导监督,定时定量地检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项工作。
2.结合我校实际情,制定各类考评方案,对广大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学期末、年终公开考评结果。
3.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例会说明。
一、“研训合一”模式取得的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调研,精心设置继续教育课程,顺利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认可,基层学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在访谈中,许多校长也对以往研训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取得很大成绩。
二、“研训合一”模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
1、“研训合一”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正在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机构中广泛地推行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刚走出师范学校、教学经验尚浅的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他们的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即便是在“研训合一”的大模式下也应该有所同也有所不同。针对新教师与老教师在经验与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进行区别教育,可以提高新教师“研训一体”培养模式时效性。
2、“研训合一”首先是一种教师继续学习发展方式
其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结合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教师的发展融合于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使教师的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工作转到以校为本的轨道上来,建立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带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弥补不足、培育优势、发挥特长,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的目的。
3、“研训一体”其次是一种管理方式
“研训一体”管理方式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和学校两个层面。以往的管理方式是进修学校、教研室等机构独立存在,与学校教师缺乏紧密联系。采取研训一体的培养模式后两者可以按照各自分工,强化进修与教研的紧密结合,密切配合,实现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
三、“研训合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专业教师实训基地急需建设
学校教师实训基地缺乏,虽然建立了部分专业实训基地,但其中的设备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实训的需要,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无法落到实处。
2、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与工作需要不太相适应,课堂教学理论化倾向较突出。目前专任专业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3、教师的反思习惯没有形成,科研意识需加强
一些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研训主体的位置,没有形成自我反思习惯。由于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再加上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教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也无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外,许多教师在长期的自我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周而复始,最终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感,不愿进行自我批判,有的教师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不愿及时总结提炼,导致教师反思习惯难以形成,也不理解“反思”的深刻内涵。
4、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应引起重视
“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文规定的必修内容,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但从调查中了解,教师对此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大,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有此需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教师教育机构牵头,学校狠抓落实
现在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将培训处、教研两个部门合二而一,这样每个专业人员变得一身二任、一岗双责了。既要承担师训任务,又要承担教研任务,将两项工作集于一身了。在县教师进修的带领下,各个学校积极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校本研训。因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活动,是整个研训工作体系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单元。学校是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教师生长的沃土,成才的基地,实践的故乡,理论的源泉。教师遇到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要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而在学校内部,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探究想法。因此,将研训一体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基层学校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制度和有效运行机制,并根据教师实际和需求,帮助他们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为其达成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2、专家下校,指导合作
“研训一体”要取得成效离不开专家指导。现在一些教学名师、教研专家以“送培下乡”等形式深入小学教育实践,与小学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对新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出指导建议。专家与新教师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尽快地将教育理论不断得到修正与发展,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增强了其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新教师; 校本培训;
农村小学教师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一些新教师上岗,为了尽快地让新教师适应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解决农村小学新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新教师强化培训”项目。
一、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强化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对新教师而言,胜任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需求。为此,农村小学成立由校内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带教组,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强化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采取师徒共同建立“新教师发展档案”的方式,为新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新教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材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等。因此,学校可多让新教师上汇报课、展示课,带教教师可采取听评课、备课、观摩教学、说课和磨课等形式指导新教师;还可由带教老师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的形式来磨炼新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学校其他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带教老师的专业示范引领,新教师借鉴到带教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能力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引领新教师在职业道德素养及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自主学习
在业务学习中,开展新教师对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定期举办名师及专家讲座,在讲座中新教师可以学习到前沿的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让新教师通过专业学习来提高教育理论能力。
为了充分调动新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举办“教师读书会”活动,在读书会的沙龙活动中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结合实际经验,交流讨论对书中教育思想的领悟及感想,为每一位新教师全面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开展校际协作联动培训新教师
在同一教学行政片区内,校际之间在资源共享、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协作培训新教师的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片区内几所学校以某项竞赛为载体,组织新教师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说课、上课、反思,并借此开展相应的集中研讨,一般过程为:校际(说课、上课、反思)竞赛――研讨式点评――专家讲座,整个过程就是新教师个体经验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不断交替反思的过程,新教师参与竞赛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的过程,一个协同成长的过程。
摘 要: 新教师成长研究已经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作者从自身实践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影响新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从自身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新教师成长的环境建设。
关键词: 新教师 成长环境 环境建设
“新教师”一词的界定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指具有0―3年教龄的上岗不久的教师[1]。新教师处于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型期,通常缺乏足够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师职业认同感,这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初期和适应期。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对新教师成长状况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其目的在于研究新教师学习的特点,探究新教师的成长模式,从而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和制定有效的职前及在职培训。
新教师的全面成长,就是新教师在学校组织环境中,不断地与来自该环境的各种要求发生互动,从行为态度到专业表现逐步达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进而最终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个体经由学校工作环境直接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具有社会学的含义,所以又称作教师社化[2]。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曾指出,教师的社会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二是环境因素,如家庭影响、生活环境中榜样的影响、所在学校的校风及各方面的条件等;三是国家和社会因素,如国家的教育政策、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尊师重教的气氛等[3]。
笔者将结合相关文献、日常调研及自身感悟,浅述新教师成长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将其分为自身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三个主要方面。
一、自身环境建设
自设环境建设指的是新教师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程度及为实现自我成长所秉承的态度。自身环境的建设是三项建设的前提基础,只有自身环境建设良好,才能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且在有利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积极地寻求发展。进一步地笔者认为自身环境建设一方面要求新教师持续保持进取心,另一方面持续性的教学反思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1.进取心的保持
新教师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伊始,怀揣满腔的抱负和工作热情,并且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上进心,这是新教师的优秀特点之一。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这种进取心和上进心非常容易减退,原因可能包括新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坎坷,感受到现实教学情景与理想教学情景相差甚远,比如课堂上学生难以掌控,工作环境与期望值有差距,对于职称晋升体系不了解等,还有可能因为新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个人情感及婚姻家庭的组建,事业心逐渐减退,从而不再关注自身的成长。
对于新教师来说,应该长久保持一颗强烈的进取心,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学历、理论和思维优势,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建设良好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快速长久发展。
2.教学反思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教学反思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4],新教师经过一到两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如果不对这些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新教师就难以取得成长和进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且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5]。教学反思的第一步是自我剖析,这一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必需的。教学反思可以通过写反思笔记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在学校和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教师将自己的课程进行音频或视频录像,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在专家和经验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对新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效的途径[6]。
教学反思是介于实践与调整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反思发现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创设反思―调整―实践―调整―再反思―调整―再实践的平台,让反思有效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可以帮助新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中质的飞跃。通过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是新教师成长过程中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二、学校环境建设
调查研究显示,新教师感到最重要的社会压力之一是职业压力,一方面感受到现实的教学环境与理想的不一样,另一方面发现做教师需要许多职业技巧,而不仅仅是满腔热情,还有人际关系压力和晋升的压力等[7]。新教师所在学校要为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教学和科研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环境,是新教师赖以生存的根基,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不仅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而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新教师的发展成长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1)建立合理的帮带机制
帮带机制即新教师入职后与老教师之间结成的帮带关系,带教教师是新教师入职成长中的直接引导者。帮带关系可以有效地帮助新教师在情感和技能方面快速地融入学校,但是帮带或带教关系的建立和形成不应是随意制定的,合理的带教制度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发展。国外不少研究指出,带教制度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合理选择、配备带教教师,二是要系统地培训带教教师[8]。
(2)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团队学习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9]。吴宗杰等人认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安排,职业教师学习群体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师发展途径和促进学校文化和发展的潜在策略[10]。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块基石,尤其对于新教师的发展更加重要,在学习共同体中,新老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合作的群体中,新老教师间要相互理解,加强信息交流,从而促进教师的认知、动机和情感的整合及教师的全面发展。
(3)建立有效的科研时间和空间体制
现在的新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接受过专业的研究培训,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新教师的优势,为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一方面,学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书匠”理念,不把教师过多地束缚在课堂和教室里,束缚在学生身上,而应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时间,让教师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调整,有精力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充电,这是有效开展教学教研的前提保障。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资源保障,开通基本的科研网络数据库,使教师方便及时地了解和获取科研前沿知识。有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保障,教师的教学有感而研,科研反过来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就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职称体系建设
职称体系的完善和建设对各个学校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且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师资配备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
据调查,新教师往往对整个职称体系都不甚了解,而某些学校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新教师错过或者延误职称等级的评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职称体系的完善和建设,出台明确的职称评定要求,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时就给予明确的指导和要求,督促新教师完善自我,不断发展和进步。
3.人文关怀环境建设
在通常情况下,新教师就职的学校是新教师毕业后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新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新教师会努力在就职学校寻求一种归属感,校方如果给予新教师较多的人文关怀,就会对新教师社会观的养成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校方可以关注新教师在校内的人际交往情况,有些新教师工作一年多后既不被他人知晓,又不熟悉他人,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师生活会,不仅可以了解为新教师熟悉认识老教师创造环境,而且可以为老教师老同事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此外,新教师多为适婚青年,而且以外地毕业生居多,校方可以适当关注青年新教师的恋爱和婚姻状况,关心新教师安家落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为新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校为新教师提供温暖的人文关怀,可以促进新教师认同学校,帮助新教师在学校找到如家般的归属,培养新教师的进取心和奉献精神,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三、社会环境建设
社会环境建设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地位的定位及新教师发展的关注。一方面,教师职业受到的社会尊重越多,新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就越强烈,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就会越多。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建设包括国家和社会相关部门是否专门为新教师开展相关培训,能否区别对待新教师群体和老教师群体的特点。
蓬勃发展的新教师成长研究已经表明社会对新教师发展的关注,有关新教师的成长研究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并开始对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培训实践产生影响:基于新概念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方案正在形成,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的教师行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1]。在最近召开的两会中,有人大代表深入校园关注新教师入职后的成长发展,将调研结果反馈,从而进一步优化师范类毕业生的在校培养方案,这些都表明国家和社会在为新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新教师成长研究及新教师培训项目多关注基础教育,而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甚少,对职业教育新教师发展的关注更少,因此呼吁社会关注职业教育,关注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关注职业教育新教师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教师的发展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国家与社会、学校体制、学校氛围、教学小组和部门,以及教育权威人士、学校校长、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等,都应对新教师的成长给予支持和协助,这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外部保障。在良好外部保障的前提下,新教师应该珍惜和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严格要求自我,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勤于教学反思,实现自身快速长久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法.新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什么――关于新教师培训内容和模式的思考[J].教师发展论坛,2008(9):9-11.
[2][8]X扑.新教师成长的环境影响因素剖析――兼谈美国对新教师社会化问题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9):19-23.
[3][7]陈S.新教师成长:困境与突围――来自于个案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42-45.
[4]魏林灵.教学反思――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中等职业教育,2005(18):21-23.
[5]Posner. G. J. field Experience: Method of Reflective Teaching[M].New York: Longman,1989:22.
[6]顾勇革.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几点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23.
[9]潘孝泉.试论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外部机制[J].双语学习,2007(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