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时间:2023-02-09 20:0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愁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愁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17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由此结合课堂研究和送教下乡活动,笔者谈几点体会:

首先,准确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是解决好“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一直倡导“一课三备”,其中第一备就是教师要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独立钻研教材。于漪老师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强调教师对文本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首先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做到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敏锐捕捉教学的难点。其次是对文本作用的感悟,思考以为载体要解决学生学习中的什么问题和培养什么能力。像《女娲造人》教师把“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且贯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

其次,实用的教学设计能力,就是解决好“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对课堂有这样一段论述:“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更应成为师生的互动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应成为引导学生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的场所,更应成为知识探究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要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

1. 流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知识到能力,由浅入深。

2. 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能力指向,通过活动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不能为活动而设计活动。

3. 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用已有的体验、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4. 拓展训练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与课堂教学重点紧密结合,使拓展训练成为课堂内容教学的自然延伸。

第三,智慧的教案执行能力,就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在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引领方案,另一方面要在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我们常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情况: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教师却因时间的理由将学生硬生生地从活动情境或思考状态中拉回来,这种不顾实际的学习情况而只顾教学预设的做法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其实这时也是最容易生成新东西的环节,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思考,课堂才能出亮点。

第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提供直观的教学效果,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其辅助作用不容忽视。但这些资源的使用其前提是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春酒》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入了《乡愁》视频朗读,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感受,学生就很容易听出《乡愁》凝重,《春酒》活泼;《乡愁》深沉,《春酒》生动;《乡愁》哀伤,《春酒》欢快。这些学生的真实体验是教师用语言无法达到的。

第2篇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只针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相对比较单调,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也缺乏动力和激情,实际效率也不太高。新课标要求教师多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整合,不断地对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根据教材知识、学生特点、课程要求等,通过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拓展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科间渗透,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利用课文资源,拓展故事情节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若想丰富教学形式,可先从教材内容抓起,教师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拓展,起到超越教材文本解读的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这课时,教师在讲述完整篇文章后,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续写结尾。在课文最后,作者鲁迅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结束了文章。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何去“结案”呢?这就激发了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便可利用这个点让学生们进行猜想并进行续写。其中,有学生考虑文中所描述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坚定地认为孔乙己肯定去世了,他饥寒过度,暴尸野外;有的学生却觉得另有其他可能,没准孔乙己遇到了一个救世主,他被救世主收留,衣食无忧,努力读书,改掉往日作风,考取了功名,回到了鲁镇真正为当地人民造福;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孔乙己精神顽固,生命力顽强,一直这样游荡和漂流着,并与和他思想一样迂腐的人在一起,终生过着这样的生活依旧作风不改。通过这种课堂活动,教师不仅启发学生对课文思想进行了相关延伸,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大脑,拓宽思维,真正增强语文综合素质。

二、利用经典资源,拓展学生视野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千秋,而相同主题、相同题材的作品,经过不同作家的思想和文笔加工,风貌也是各具特色。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同类资源,也可引导学生对相同主题或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搜集,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和拓展,体验语文这门学科的包容性、丰富性,增强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理解语文、发现身边的语文。

比如,在讲解中国古代诗中常出现的黄昏意象和诗人的日暮情思时,教师可将与此相关的诗句归结到一起,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和学习,不断吸取故事的精华,提升诗句鉴赏和分析的能力。比如,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相关的诗句,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白居易的“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等,如此,学生便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不同诗人对于黄昏日暮的描写,理解家园落日的温馨和诗人表露的感情。又如,在教学余光中的著名诗歌《乡愁》时,用席慕蓉的《乡愁》与之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在教学文言文《爱莲说》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屈原《楚辞》中香草美人的品质,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不局限于所学知识,注重学生的识记能力。教师要精心搜索类似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对比阅读和分析,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诗人、不同作家的作品内容和感悟,体悟语文的魅力和广博。

三、利用表演资源,拓展学生参与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拓展教学,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形式,不要局限于使用单调的灌输式,要适当开发有意思的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燃起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度。

在丰富教学形式时,语文教师关于拓展教学的预设要结合初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课堂上拓展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真正达到初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教案,将课文改编成一个小话剧,利用课上的时间组织同学根据剧本进行排练,然后分组进行当堂表演,选出最佳表演组。学生们通过演习剧本,结合课本内容,再辅以动作和场景创造,分配好各自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和领悟。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和思考,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帮助教师顺利进行了拓展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拓展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和应用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课堂形式,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具有实效性呢?

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最后,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觉到新知识具有挑战性。

例如,学校一位教师在教学《长相思》时,从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开始的。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蜗牛的奖杯》时,设计了一段课外拓展环节: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空自由飞舞的蝴蝶,老蜗牛叹了一口气,他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假如你是那自由飞舞的蝴蝶,你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激情高涨,主动参与,纷纷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即兴表演。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含义,懂得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二、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教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

[案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燕子》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燕子有什么特点?待会我们进行交流。

于是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燕子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尾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翅膀又是怎样的……讨论得甚是热闹。

师:同学们,小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乌黑光亮的。

师:翅膀是怎样的?

生:俊俏轻快的。

……

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又有什么功效呢?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后,先闭上眼睛想一想,看看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小组内说说。”学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因此,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灵动。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注重自己的慎密引导。例如在读文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这大概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都是有必要的。如在教学《匆匆》时,我们就要非常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反复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进行诵读。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朗读中,能感悟到读书的方法,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三、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案例]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小木偶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于是,熊警官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远好远……

生:老师,我认为那是假的。

师:好,那请你说说为什么是假的?

生:因为扔那么远,小木偶早就摔烂了。

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让我们再想想童话有什么特点?

生:童话是编的,童话里有很多夸张。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又再一次体会到了童话这种文体的特点。

第4篇

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手段,可以解决很多难题。类比推理是人类的重要能力,几乎一切智能活动都涉及到类比,人们通过类比进行理解、推理、学习和概括。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不同,它是由“特殊过渡到特殊”的推理,也就是说,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客观世界的任何对象(现象)之间都有着普遍的联系,当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许多属性时,就可以推断这两个对象可能还有其他属性相同,这就是类比推理存在的客观基础。

类比推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推理,并非出自人们的自由创造、随意比附;在现实中其存在是有客观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但是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客观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这使得我们并不能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就必然地推出它们在另一些方面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因此,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也就是说,即使其前提是真的,由于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结论并不必然为真。

二、类比教学法概述

类比推理在教学中被大量使用。类比教学法就是类比推理的具体运用。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利用类比方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知识与记忆中结构相类似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的相应性质,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类比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是概念性类比,通过概念类比来揭示概念的本质性和非本质性,进而建立新的概念;也可以是过程性类比,通过过程性类比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是方法性类比,它可以借助别人发明创造的方法,通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类比探讨与研究;也可以是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类比,探求问题的变式与不变式。

三、类比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建构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类比教学法是创设真实生动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教师运用类比法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学生在类比教学情境中,可以将要探索的问题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找到类比的对象,进而运用对此类比对象的知识等进行分析比较,建构类比以寻求规律,作出猜想并找出证明思路。有老师在讲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通过故事类比引出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老师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猴妈妈去超市买了6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回来。刚进家门,猴哥哥和猴弟弟就蹦着跳着跑了过来,嘴里喊着:“妈妈,我要吃好吃的!”猴妈妈赶紧说:“别急,妈妈给你们分一分。”猴妈妈给了猴哥哥一个桃子,把剩下的5个桃子给了猴弟弟。这时,猴哥哥跳了起来,喊着:“妈妈偏心,不公平!”猴妈妈只好又在猴弟弟的桃子里拿了一个给猴哥哥。猴哥哥大哭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不公平!只疼弟弟,不疼我。”猴妈妈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又在猴弟弟的桃子里拿了一个给了猴哥哥。猴哥哥数了数自己的桃子,又数了数弟弟的桃子,高兴地拍着手说:“妈妈终于公平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为什么前两次分桃子,猴哥哥说“不公平”?为什么最后猴哥哥说“妈妈终于公平了”?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引出当堂课学习的主题――平均分。

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类比的思想设计教案,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知识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将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从而自觉地建构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类比教学法就是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类比变得容易理解,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类比变得清晰,把学生难于记忆的知识通过类比变得容易记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把类比法应用于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类比联想的科学思维方法。

有老师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将“物质的量”与质量、时间等其他物理量进行比较,减少学生对概念的陌生感,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学中教师从四个方面对“物质的量”进行类比。(1)量的类比:揭示“量”的含义,有了对“量”这个上位概念的理解,再把同处下位的“物质的量”与其他熟悉的基本量进行类比阐释,有利于增强对陌生概念的熟悉感和亲切感;(2)单位的类比:在理解了量的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类比其他计量单位的方法,来认识摩尔这个物质的量的单位,就能够理解得深刻;(3)集合思想的类比: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具有集合思想的概念,这完全是由于认识客观物质的需要而提出的,与生活中的“打”、“盒”相似;(4)摩尔质量的类比:运用类比方法来推出1摩尔其他物质的质量,这样的处理会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一些。经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对摩尔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清楚了:摩尔就是“一堆”,一堆数量就叫一摩尔,它实际上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说白了就是粒子“堆”数的单位。

3.有助于发展学生求异性思维的能力,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类比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经过对事物多角度的分析批判性分析之后,会对事物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类比不仅是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比较,也可以从思考“同”中开始,在思考“异”中推进,在类比的断裂中,发现出新的意义来。有老师在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要求学生把这首诗同席慕容的《乡愁》相类比,找出两者的不同,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发现席慕容的《乡愁》单纯是思乡却没有对祖国的思念,而余光中的《乡愁》则把家愁与国愁粘连一起,更有凝重感。由此可见,类比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加以展开或者收敛,但是只有把类比的事物中不可比的一面解释出来,思路才能向深度突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这些新知识中多少都会带有旧知识的痕迹,在新授课时,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类比给学生创造“最佳思维环境”,可以使学生猜想出新授知识的内容、结构、研究思想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有老师在讲授“球及其性质”一部分时,先是请同学回忆圆的定义,通过先行组织者构建新知识,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球面的定义,由于定义中将球的定义与圆的定义进行了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圆与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自然由圆的性质联想出球的类似性质。这样,学生通过细心类比,在课堂上能主动驾驭学习内容,自觉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再创造”新知识。这样的类比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敢于猜想,善于挖掘,大胆证实,学生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教师的讲授记忆深刻。

四、运用类比教学法注意的事项

类比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得到的结论有一定的偶然性,不一定是科学的。若类比使用不当,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增加后续的教学难度。这是因为类比事物间只是在某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甚至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相同或相似,而不能泛泛认为二者的所有属性都可以不加任何约束的一一对应。因此,“限制不明”的“类比”会使学生在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因分不清谁是谁非,而将二者的概念、性质等混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导致出错。因而类比教学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运用类比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

1.类比要恰当。类比不能局限于表面相似性,更不能“望文生义”,否则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预测与结论。比如学习“速度”的概念之后,常常是借助研究“速度”的方法,类比引入“密度”、“压强”、“功率”、“电阻”等物理量,如果没有说明类比的特征依据,学生只会注意公式的形式,在类比模仿中产生很多歧义,如有些学生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认为导体的电阻是由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的。

2.类比的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类比推理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能力,年龄小的学生和没有经验的学生对于这种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深感困难,他们很难将类比中相关的部分与不相关的部分区分开来,容易错误地理解类比中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 交互性 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必须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可能有同感:每当一节课或一个学期结束后,有的教师像卸掉包袱似的说:“我总算完成了这节课(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说的教学任务即是指在这节课里把文章教完了,在这学期里把三十几篇课文教完了。这是对“课程”一种片面的、肤浅的认识,以为“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就是系统的知识,由此形成了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观。“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任务观提供了依据。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面旗做引导,就可以使我们走出语文教学观的误区,着眼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培养。

一、不应仅限于完成任务,更应重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只教课本,是教教材的表现,是对教材的一种弱化与窄化,这怎能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课本是课程的载体之一,也是实施课程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演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剧目。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最大利用。

况且语文课本中也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教”,比如说综合性学习,你怎么教?没有师生努力互动,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就根本谈不上“综合性学习”。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了课本之外的社会实践,没有了大量的阅读实践,没有了大量的语言实践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

因此,语文学习既要重视课堂上的心灵体验、情感体验,也要走出课堂,走出狭隘的校园,到社会中去,到现实生活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去运用。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要求课程的建构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要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转化。要求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语文学习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既要关注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标牌广告等,也要关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学生日常生活等。同时要有意识地促进语文生活实践活动与学生心灵产生强烈碰撞,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不应为完成“教”的教学而教,更应注重师生的交互性

教师备课一般说来都是很详细的,且不说教学环节,就连每一步的教学时间,学生可能的回答都在教案中反映出来。因为教师认为,一堂课,教学程序按此操作下来,就是一节完美的课。也就是说教学是按“教”的方案进行的。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怎样,那就不得而知了。实际上,“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学”全是按照你的“教”去进行的,那么试问一下,学生的“学”是真正的“学”吗?学生的主动性怎样发挥?这样的“学”使学生怎样“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学生之间的互动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切磋的方式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手段。首先,在这一互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畅说欲言”的机会;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使他们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有“教”的设计和“教”的行为,更要有“学”的设计和“学”的行为,这样,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6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札记;练笔

我再一次阅读《学记》,愉快之情油然而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想起多年以前自己刚刚跻身于语文教师的行列中时,也体会到作文教学是语文工作中的重头戏,写作是很伤广大师生脑筋的艰辛劳动。所以,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推广的大背景下,也不甘示弱进行了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实验研究。可是,匪夷所思的是并未如愿以偿地使写作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反望文生畏的心理像感冒一样在班级里发作和传播。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反思和探索,把札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才有了生机和活力。现在就用《学记》中的几句话总结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失与得。

一、教学误区

1.“或失则多”

贪多务得,刚性作文篇数多,弹性练笔少。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固执地认为老师必须多布置作文让学生写,功到自然成。因此,盲目追求作文篇数,想要靠数量取胜。每学期布置作文篇数将近三十篇。作文数量远远超过了《大纲》(课程标准的前身)的要求;却忽视了诸如观察日记、读书心得、生活体验随笔等富有弹性的练笔环节。

2.“或失则寡”

平时积累少。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初一的作文中写妈妈雪天送自己上学或接自己放学,到初三还在用这个写作素材,如此这般黔驴技穷,令人尴尬。而有些学生头脑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语言表达能力,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也有的同学从初一开始抄袭作文直到初三。作文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寻根究底,那就是生活体验少,素材积累少,词汇库存少。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无异于揠苗助长。

3.“或失则易”

轻视作文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我通常是这样做的:课文教学,计划清晰,教案翔实。上课,我会使出浑身解数,很怕遗漏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点。而作文教学,通常是在周四或者周五时把作文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双休日完成,周一上交。如果适逢小长假就多布置几篇作文。若非公开课抑或面临中考,作文指导课能省就省了。批阅学生作文是很卖力气的,写得好的作文,老师有眉批有旁批有总评;差一点的略批;字迹潦草语句欠通顺者则一“阅”字了得。这种重视课文教学而轻视作文指导的做法,我当时并未介意,以为这是很正常和普遍的现象,没有意识到作文指导课给学生带来的正能量。

4.“或失则止”

避重就轻,目光短浅。作文指导,费力多,收效慢,事倍功半,老师放任自己,没有迎难而上,认真教好每一节作文指导课;写作文,伤神耗时,似乎得不偿失。一部分学生感觉到考试时作文分数不相上下,就认为无需在作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气力。因此,并未引起学生的重视,或背几篇现成的作文,或者写几段空话套话敷衍了事。老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处理不当或未加以处理。当学生发现自己作文成绩落差的时候,奋起直追就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了。写作任重而道远,教师原本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姿态和良好的视角,可是适得其反。

二、札记实效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经过几年的摸索,自己又把札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方走出曾经的教学误区,渐渐沐浴到作文指导的春风。

课文和作文是一对孪生姊妹,联系紧密。札记就是二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平坦的途径。

1.札记形式灵活,适合练笔

关于札记的概念,清代王筠说:“或学而有得,或思而有得,辄札记之。”查找过资料,这样概括更加全面: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读书札记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心得式、评论式、存疑式、减缩式。教师利用这些灵活的札记形式,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师布置的刚性作文与学生的练笔结合起来,既能双赢,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2.札记使用方便,便于积累

关于他的札记,他是这么说的:我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用作一种“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我自己发现这种思想草稿很有益处。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都可以自由的札记之;阅读或交流时,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发现的好词好句抄录下来,熟记于心,丰富语言积累。学生有了“思想草稿”和丰富的语言这些写文章的根本,也能妙笔生花。

3.札记操作简单,利于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札记的优势在于它不难掌握,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灵活使用,写的文字多也好,少也好,能写就好。我们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培养着写作热情和兴趣。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4.札记记录见闻和感受,更容易坚持长久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贵在坚持。札记因为形式灵活,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诸多特性,因此更容易坚持长久。叶圣陶老先生说:“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札记所起的就是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写,坚持写,写到永久,达到最有精神的地位。

在我个人的教学中,有计划的作文训练和学生札记活动相结合,一学期学生的写作在四万字以上,一年下来,假期包括在内,大概将近十万字。其中有摘录的“文笔精华”,有课文仿写,有读书心得,也有言简意赅的置疑,还有俨然大家姿态的评论,更有生活中的见闻录。这些林林总总的笔记中,有现实版的孔乙己、范进、小公务员;有属于自己的《麦琪的礼物》《过节和观灯》《在梦的远方》;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也有《乡愁》《秋思》《沙与沫》。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先贤在谆谆告诫我们:“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这就是我记录“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的理由。合上《学记》感慨良深。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完美    真实    有缺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从这些课呈现的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拿这些公开的语文课来和我们平时上的语文课作对比,前者是否多了许多“演练和功利”,而后者则更多了许多“真实和有缺”呢,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比对语文教学中的“公开课”和“非公开课”,就会凸现出这样一个矛盾:语文教学中该追求“完美”,还是允许“真实却有缺”。 

    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现象只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把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和谐地实施运用,以达到有效的、创新的教学局面。 

    而“完美”只是相对来说的。教学是一种有别于机械运动的“动态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传递是速时生成的,教材的内容有难易,学生有差异,教师的素质也有高下,课堂即时产生问题、生成知识、出现“意外”。一堂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知识“运动轨道”,但不可能是直线行进的,能“基本完成”已然不错,达到“完美”的境地更是难。因此,我们不一定要追求难以寻觅的“完美”,而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难道不能算是另一种“完美”吗?那些在教学中师生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天然和精彩的瞬间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我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运用于平时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我们常常遇到问题:公开课中的许多方法和策略我们无法贯彻。那我们何必要寻求公开课上内容的完美呢,我们平时的课有许多内容上的有缺,但不是上得很精彩吗? 

    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 

    如果说这堂课有缺,那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目标的整合教学,如果这是堂公开课,未必是堂好课,但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这未必不是一堂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乐于参与的好课。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从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 

    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因此,我想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泛的用教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不成则要打折扣。 

    于是我们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我们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我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 

    在上述课例中,如果我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 

    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这后续性学习得借助于延长课时来满足孩子的探求欲望。这样的课才有了生长性,课堂中的语文文化生活才得以丰厚起来。 

    这样的课例我们常常碰到,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事物,当然语文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课时内应该完成的内容,如果有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地延迟一个或几个课时,但并不等于每堂课可以拖延。 

    第二,教学时间的延误出发点都是学生去自信地、快乐地学。这就需要教师各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与教材的关系。努力去寻找教材、教师、学生的契合点,真正把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在同一价值观的认同下则会形成一种规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规范:别人朗读、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静听;与人合作交流时要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不错,良好的课堂常规会引领着师生向文本、向生活迈进。而我们语文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实现也只有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教学常规中才得以落实。 

    但是孩子是活的生命个体,不同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情感基础,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总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持否定态度,不自信,想表现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式,往往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了课堂常规,我们不应该漠视他们,他们的反差行为有损课堂常规,但只要做好引导,也无妨。 

    例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临近结束,我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了课文后的感想,这下成了班里××学生自由放松的时间了(他上任何课注意力都不能集中,还要捣乱),他一会儿望望窗外,一会儿请同桌看他带来的那盆金鱼(劳动课带的),还用手把金鱼捞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玩起来。同桌则兴师动众地叫呀、笑呀。课堂顿时有些乱了。我于是停下来,笑眯眯地请他来谈谈刚才玩金鱼时的发现。小家伙还真说出了许多有关于金鱼的颜色、外形、动作,我请其他孩子来评价他,大多数孩子认为他观察仔细,但同时也指出他不守课堂纪律的不足。我就问他:请××自己选择做一个让同学喜欢的人。××听了马上放好金鱼,认真、快乐地与同桌参与讨论活动,不再随意活动。 

    上述课例的课堂常规“有缺”,但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乎常常碰到,可公开课上却比较少见。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孩子长期处在外界对他的低评价中,缺乏自信,反而希望通过自己越轨的行为来引起它存在。公开课上完美的课堂常规有很多情况下都是课前“演练”、“彩排”的结果,有许多不和谐的课堂音符已在诫告、嘘头中藏匿起来,但其不安分性还是在心里涌动着的。我们应善于去引导,捕捉类似上述课例中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诱”,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体验成功、被肯定的喜悦,而不仅仅是漠视、批评。只有这样有心地关注每个孩子,欣赏每个孩子,才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才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放飞个性的天堂。 

    但如果这种不和谐的课堂插曲经常发生,还置之不理,那么良好的课堂常规将无法建立,会引发孩子情绪的混乱,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允许课堂常规有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让他们知道守纪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来敷衍上课。 

    第二,巧用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来优化课堂秩序。教学中,及时与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情感交流、适时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教学设计要富有活力,让孩子乐于参与,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是很难实现的,是理想,是境界,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要以“科学”作路标,以“真实”为前提,我们更不能回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缺”,这种“有缺”,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处理时,也会成就另一种“完美”,一如那断臂的维纳斯。我们不要让“有缺”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而是应以“有缺”为原型,去塑造语文课堂教学中另一种残缺的唯美,追求一种原汁原味的本真的语文课堂,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 

    《小学德育》    2005年7月上 

    《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出版社 

第8篇

父母的爱点燃她的梦想

1981年冬天,谭维维出生在四川富顺县永年镇的一个普通家庭。谭爸爸是当地的法官,谭妈妈章存坤是小学老师。由于不能天天在家照顾她,维维8个月的时候,他们就在婴儿床上挂了一部收音机。当谭维维一岁多的时候,只要一听见收音机和电视里有音乐,便会高兴地摆动着小身子。有一天,不知道她从哪里找到了一个手电筒,把它当作话筒,一个人在屋子里边唱边跳。

谭维维4岁便上小学一年级,母亲在上面讲课,她就在下面捣蛋或者睡觉。为了让她专心听课,谭爸爸经常到学校“偷袭”――拿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从窗户外伸进课堂叫醒她。从那以后,谭维维上课时再也不敢分神了。

谭爸爸最大的爱好是听音乐,还精通很多种乐器。也许是由于遗传的影响,谭维维也逐渐喜欢上了音乐。谭爸爸知道她喜欢听流行歌曲后,不像别的家长那样扼制孩子的爱好,还帮她找邓丽君、刘欢的磁带。知道维维爱听Beyond乐队的歌后,谭爸爸跑了不少地方专门去买磁带。为了理解女儿的想法,缩短与女儿的距离,他还试着听这些流行音乐。最后,Beyond竟成了父女俩共同热爱的乐队。

谭维维还在上小学时,谭妈妈带着她去参加县里的歌唱比赛。谭维维唱了一首《中国大舞台》,几个家长还以为她受过专业训练呢。谭维维上初中时,参加自贡市一个歌唱比赛,演唱了一首《青藏高原》,让所有的人都异常惊讶。

在她6岁的时候,谭爸爸得知自己患上肝癌后,辞去了法官的职务,改行做起了运输。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不允许太劳累的,但为了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为女儿赚一些学费,他一直克制着病痛。一天傍晚,谭维维去给跑车的父亲送饭。灯火通明的货场里冷风嗖嗖,谭爸爸穿着背心和几个工人正汗流浃背地把一货物从车上卸下来。他头上包着毛巾,肩上的货物压得他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把货物放下后,谭爸爸顾不得擦一把汗,又一溜烟跑过去,“抢”货物扛……谭维维一动不动地看着父亲,泪水流满了她的小脸。

一个小时后,货物卸完了,谭维维走过去拉着父亲的手说:“爸爸,我们回家吧。”见到女儿,谭爸爸愣了片刻,接着兴奋地说:“孩子,爸爸今天晚上又挣了几块钱。”父女俩踏着夜色往回走,谭维维始终把父亲的手拉得紧紧的:“爸爸,我以后要当歌唱家,那样你就不用背货物了。”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人找中医、找偏方,一直持续好几年,他的身体维持得不错。“我觉得爸爸一定会陪着我长大。”这是谭维维心中永远不变的想法。高三上学期,谭维维面临人生的转折点,谭爸爸惟一的心愿就是让女儿读大学。为挣钱给女儿交学费,他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原来120斤的体重累得只有90来斤了。没想到,超强的劳动让他的病情加剧,而不得不住进泸州一家医院。

1997年腊月二十九,家家都忙着团圆,医院里冷冷清清的。谭维维对病重中的爸爸说:“爸爸,过年了,我们也回家吧。”为了不让女儿失望,他同意了女儿的要求。从医院到小镇,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后,他们终于到家了。可是,因为沿途辛苦,谭爸爸陷入深度昏迷。到了大年三十,苏醒过来的他望了女儿最后一眼后,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别让天堂里的爸爸失望

谭爸爸的离开,让谭家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以前父女俩每天晚上都要单独地交流一会儿,维维才会去睡觉。爸爸去世后,谭维维很悲痛,悄悄地一个人哭过许多次,但是她从不让妈妈知道。

文静的谭妈妈再也无法平静,她既要忙教学,又要照顾孩子和家庭,体力和心灵上的疲惫让她不堪重负。当时学校的老师都忍不住心疼地感叹:看这孤母寡女的,不容易啊!

晚上,她搂着女儿蜷缩在房里,呼啸的北风从房顶掠过,谭妈妈内心有一种无法抵御的恐惧和寒意,常常彻夜难眠。但是,她明白,要努力调适心理,无论生活对自己多么不公,都要以自信的微笑面对孩子,否则将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谭维维也很懂事,安慰妈妈说:“妈妈,你不要难过,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在谭维维学业最紧张的时候,谭妈妈有时会失眠。有天晚上,她翻来覆去总是难以入睡,为了不影响女儿,她悄悄披衣下床,借助编写教案打发漫漫长夜。第二天早晨,谭维维起床时,发现妈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晨曦洒在妈妈的脸上,她眼角细密的皱纹是那么明显。谭维维忍不住鼻子发酸,妈妈身上所背负的压力,绝不比自己轻啊!

1998年,谭维维准备报考四川音乐学院。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老师让她放弃考试的念头。当听到老师的批评后,她瘫坐在音乐学院大门口。谭妈妈鼓励她说:“维维,坚持你自己的梦想,不要让天堂里的爸爸失望。”于是,谭维维毅然参加了考试。结果,由于她出色地演唱了《青藏高原》和《我爱你塞北的雪》,最终在几千人的竞争中胜出。

那天,谭维维和妈妈一路哼着歌儿往回赶。暮色四合、炊烟渐起,谭妈妈仿佛看到女儿的前途就像这袅袅炊烟一样渐升渐高……转眼到了即将开学的日子,她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学费。当时谭维维的成绩与录取线差几分,加上艺术考生的特殊教育费用,学费需要4万多块。这笔钱对谭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谭维维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谭妈妈听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丝丝凉气从脊梁骨冒起。她拉着女儿的手,泪流满面:“爸爸最大的心愿是让你读大学,你现在怎么可以放弃呢?想想爸爸,你应该高高兴兴地准备去上学。学费的事,由妈妈来想办法。”

爷爷听说谭维维为学费的事不想上学,坚定地说:“一定要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去上学!”不久,谭妈妈背着女儿将房屋作为抵押在银行贷了款,并在亲戚那里借了钱才凑够学费。爷爷把自己每月的退休工资拿出来,供孙女上学。

临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早上,谭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谭维维清晰地看见了妈妈头上的几缕白发,眼眶湿润。她想,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妈妈与她一起欢笑一起流泪,那飞舞的梦想牵扯着她的心,更牵扯着妈妈的心!那些白发在谭维维的心头织成了一张灰白的网,令她心酸无比。或许今生今世,无论天涯海角,她都无法走出母爱这张网。

刚入大学时,谭维维的心头常常弥漫着浓浓的思乡愁绪,尤其是节假日,她更备感孤独与寂寞。谭妈妈担心女儿因为失去父爱而自卑,经常写信委婉地告诉女儿:“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庭情况,有的家庭健全,有的家庭不完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不轻视自己,梦想总会离你越来越近的。”

大一时,谭维维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但她牢记妈妈的教诲,后来夺得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拿到成绩的那一刻,她的心像潮水一样无法平静,妈妈微笑的面容在她眼前挥之不去……

大学期间,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谭维维经常跑到酒吧唱歌。到了每个月寄生活费的时候,她总是打电话对妈妈说:“妈,你把钱留着,自己用吧,我现在能挣生活费了。”那时,谭维维想着能为妈妈分忧,言行举止要比同龄人“大姐”好多……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里的冠军

日子像水一样流过谭维维的大学生活。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谭维维完成了学业。在她的毕业个人演唱会上,张惠妹曾经的制作人涂惠元亲临现场,为她伴奏了一曲《听海》。

当唱到“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夜夜陪着你的海心情又如何/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而漂泊的你狂浪的心停在哪里/写信告诉我今夜你想要梦什么/梦里外的我是否都让你无从选择……”时,一幕幕场景云烟一样在她眼前闪过,这唱的分明就是妈妈啊!谭维维觉得自己不是在比赛,而是在与妈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毕业后,经过几年的努力,谭维维没有让妈妈失望。她获得亚洲音乐节十大金曲奖,四川省“十佳”歌手称号和第10届全国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优秀奖等荣誉;她曾担任大型音乐剧《未来组合》《金沙》女一号;她录制了音乐专辑《高原之星》,还到过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

在每一次获悉女儿的喜讯后,谭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妈妈非常高兴地恭喜你。我相信你会接到更多祝贺,但你要把握好自己,保持一个平常心,千万别浮躁。任何人站到舞台上都有他成功的原因,人要学会谦虚,学会做人,否则不会有太大出息!”这些话像烙印一样刻在谭维维心里。在之后的岁月里,不管前方风景如画,不论身边好评如潮,她都很少沾沾自喜。

那一年,谭维维正在北京参加青歌赛。妈妈为了不影响她比赛,就瞒着她,只说爷爷生病了。直到朋友打电话骂谭维维不孝顺时,她才得知深爱的爷爷走了。

等她匆匆赶回家时,映入眼帘的是妈妈憔悴的面容。谭维维哽咽着叫了一声“妈”,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许久,谭维维红着眼圈问妈妈:“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她曾经想,将来一定要让爷爷享受到自己给他带来的幸福,但是这已经不可能了。痛苦和失落如汹涌的暗流,使谭维维痛彻肺腑。但她知道,妈妈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给予她的不仅是关心和体贴,还有执著与坚强。

今年4月的一天,她打电话给妈妈说:“妈,我想去参加‘超女’比赛。”当时谭妈妈内心并不太赞成,因为她目睹了去年“超女”舞台上比拼的辛苦和残酷,更何况那段时间她已经半年没见着女儿了,哪个做父母的不想子女在身边?

于是,谭妈妈说:“算了,不去参加,等以后再去。”谭维维却在电话里十分干脆地说:“妈,这事你就让我自己考虑吧。”谭妈妈知道女儿是个有主见的女孩,一旦主意已定,就很难改变。果然,第二天,谭维维打电话告诉妈妈说她报名参加“超女”了。

5月28日报名这一天,谭维维从北京回到成都,参加了“超女”成都赛区海选,顺利拿到成都50强的直接通行证。她的参赛立刻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说专业歌手参加“超女”比赛无可厚非,有人则说她是在炒作自己,是专业歌手向业余歌手低头。

一时间,谭维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母女见面的那一天,谭妈妈看到女儿面色忧郁,双眼空洞无神,还不时发出轻轻的叹息。

知女莫若母,尽管谭维维百般掩饰,但谭妈妈知道,一定是那些非议让女儿难以承受。她慈爱地抚摸着女儿的头说:“孩子,只要你不放弃,你就是最优秀的。别人说三道四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你,天堂里的爸爸一定会听到你的歌声的。”

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谭妈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她。在“超女”选拔赛中,谭维维的表妹组织了最热情的“维生素”(谭维维粉丝的昵称)拉拉队,就连七十多岁的外婆也不顾身体的病痛,到现场来给外孙女加油。

9月22日晚8时,5进4比赛拉开帷幕。在首轮比赛中,谭维维披着碎发,身穿一条飘逸的浅绿裙子、白色皮靴优雅亮相。“呀啦索……”谭维维一亮嗓,便唱起了《青藏高原》。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大叹:“惊为天人,外表那么现代,民族歌却唱得那么好。”在第二轮比赛中,她献上了音乐剧《金沙》中的名曲《当时》。由于她声情并茂的表演,最终成功进入总决赛。

比赛结束后,谭妈妈按捺住内心的欣喜,平静地对女儿说:“恭喜你,只希望你不要骄傲。同时,应该找出不足的地方,以便争取在下次比赛中有好的表现。”

9月29日下午5点,距离“超女”决战还剩3个小时,一声声呐喊回荡在湖南卫视演播厅上空,“维生素”在为谭维维助威。谭妈妈、谭外婆也来到现场。谭外婆虽然身体不好,但拿着话筒仍然有力地喊:“维维,加油!”谭妈妈看到阵阵秋风中,孩子们忘情地呼喊、尖叫,完全不图回报,她情不自禁地眼圈一红,泪水夺眶而出,大声说道:“感谢你们,我代表我们全家,代表维维,深深道谢……”

当晚,“超女”决出三强,谭维维荣获亚军。评委春晓在评点谭维维舞台上的表现时说:“我感觉不到这是在比赛,谭维维在这么紧张的氛围中,还记得感激钢琴王子的伴奏,感谢伴舞,她的歌声,她的人品,她从小所受的教养,一定会伴着她在音乐之路上走得更远。”

谭妈妈尽管心里有一丝遗憾,但是仍然激动地说:“维维今天表现非常好,尽管她不是冠军,但在我心里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每个孩子在母亲心目中都是最强的,冠军就是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