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02:23: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从研究内容看,关注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
儿童,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家。他们用眼光看待世界,质疑世界的本原问题。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周边的生活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问题,并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将学生的研究问题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保证研究课题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当今社会、当地政府的发展与目标紧密结合,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等。也有不少研究课题来自于学校的传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纷纷进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领域,课题呈现出多样化的选项。
2.从研究形式看,体现实证研究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研究性学习成果是由中小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问、文献资料检索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也有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获取数据材料,并检验假设。两者都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结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建立在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上生成的知识与技能,将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突显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3.从学生研究过程看,关注并享受活动过程
作为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在三维目标中,研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中的实践与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带着问题进入研究的现场,通过师生、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活动,掌握并验证固有知识与技能,实践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从现有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看,学生详细记录了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和过程中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感悟,充分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4.从成果看教师的指导功能,关注课题确立和成果表达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研究活动的参与者、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活动指导系统中的合作者。教师的指导功能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引导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确立活动主题或课题,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从现有成果看,教师指导功能主要集中于课题确立、研究方案及物化成果的指导,而对于过程性的指导和研究后的反思指导显得不足。
二、从研究性学习成果逆推教学指导实践
1.课题确立指导窄化
研究性成果中普遍采用的是观察、调查、访谈等关键词,呈现单一化的倾向。是学生有意回避实验、探究、设计、制作等研究探索行为,还是教学指导功能发挥得不完善,导致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缺失?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其他领域一样,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行为应当成为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指导的目标行为。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方法的指导与研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全部。中小学生研究性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学习内容既可由学生自行确定,教师也可提供选题建议;可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需要教师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
2.过程方法指导弱化
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同的。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上位概念。虽然同属活动,两者内涵不同,外延有差异。只有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不是活动的简单总结,而是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报告。没有在活动中注重问题意识,活动还是活动,无法上升到研究性学习的层面。缺少学生生活经验支撑,没有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没有对搜集的资料概括与提炼,活动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并不是完成一项任务的简单布置,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都需要教师参与其中,贯穿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始终。
3.学习成果指导美化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指导的美化,掩盖不住指导欠缺的两个极端表现。一个极端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达指导过度。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人化倾向。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有一种实践知识,并且都将它运用于他们的日常活动之中。儿童具有儿童特有的语言系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虽然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其一定的格式规范,但规范并不是约束儿童表达的手铐脚镣。如果让儿童带着脚镣跳舞,那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亵渎。童心童眼看世界,童真童趣话世界,应该是表达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基本范式。二是引用过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被传播,被学习,被借鉴。引用固然是捷径,但过度的引用将会形成连锁的反应,且不论学术道德问题,至少会失去研究求真之本意。教师能做的、应做的是,指导学生用相关的理论来诠释分析思考探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用相关的理论来启发指导引领研究的整个过程,思考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三是娱乐化倾向。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娱乐能力。研究过程中的些许娱乐行为会被理解为率真,倘若以娱乐的心态表达研究成果,导致的结果是研究的严肃性丧失。科学的要义在于求真。严谨的中小学生研究,来源于生活的直接经验、资料来自研究现场,没有必要盛装出席。
另一极端是指导缺乏,直观表现为研究成果中资料的堆积。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缺乏必要的分类整理与归纳,犹如杂物库。教师的指导功能从发现问题的指导到成果的整理,贯穿始终。在成果整理阶段,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或提出建议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价值,并为学生研究过程的完整提供保障。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决定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成人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显著差异,即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心理成长的忠实记录,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中要做好三个适度,即指导时间要适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广度要适度、指导的深度要适度。
三、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1.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理念
厘清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才能遵循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课程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和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但又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弥补学科课程之缺憾,是学科课程的深化。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合作、探究型课题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开放性的评价等特点。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研究性学习既不同于知识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也不属于简单意义的活动课程,更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改造和充实,建构新的理解,获取自己的意义,在问题研究中达成课程目标的课程。
作为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或个别学生,学生只有选择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权利,却没有选择不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理由,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体验,在现实的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2.研究性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领域,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而言,是实证,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主题生活化,才会焕发课程的生命力;指导全程化,才能延续课程的生命力;成果扩大化,才能展示课程的魅力。研究主题的确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化的研究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中发现的问题。在确定课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反思等一系列的行为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信息,更多的是获得研究的方法与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研究性学习指导:丰富研究的生态
社会生活是我们应该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去研究的,但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变得机械化。个人的经验和其他非系统材料的来源必然引导着探索进入微观层次。后现代主义彻底地解构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崇尚多元化思维,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在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把指导和监控有机结合,从内容、方法、成果表达加以丰富,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开展研究活动。
丰富研究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体现学生认知特点的层次性不足,重复、雷同的研究较多,特别是指向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固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来丰富。如果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适合于小学生的话,那么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无疑更贴切于中学生。三个方面内容存在着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也导向中小学生的分层研究。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观照儿童生活,还原儿童的生活世界。
丰富研究的方法。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观察、想象方法,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可做比较、分析,体验感悟,意在培养科学意识。中学生则可以实验探究、实践反思,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完善人格。研究方法,随着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经历而扩展、改善。也需要指导教师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信息,以使研究结论接近事实本身。不同研究主题应有其合理的选项,随着研究进程的变化,需要不断地修正,允许多种方法并存,以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
在数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大多数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仍停在浅层次、形式化层面,操作层面的偏差已经成为当前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战术性缺陷。另外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获取知识的技能差、意志力薄弱等,研究性学习开展起来困难重重。这些误区与客观因素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透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误区,寻找走出实施中的误区及对策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误区分析
(一)急功近利,流于形式。目前各地区各学校争先恐后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而且只会成功、不会失败,验收之时自然是“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没有过渡,也没有波折,其实结果并非如此。该误区的产生,缘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人们对功利和实用的片面追求。
(二)不闻不问,望天盼收。部分教师对认为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是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忽视了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差强人意,教师与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评价陈旧,新瓶旧酒。现实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实在是一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课程。”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观念评价学生,在评价中仍主要使用侧重甄别的量化评价,测验题目固定、统一,测验题目孤立、非情境性,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缺乏联系,以教师单方面评价为主,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这样的评价严重滞后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对策思考
在数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建立可行、有效的操作方式,如何深化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的关键。
(一)坚持理性思路,加强指导力度。首先要使实施教师真正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实施不是应时即景,而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是实施教师必需的心理品质。再次,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复杂性,不能简单生搬硬套。在条件好的学校,可侧重尝试实验创新,条件一般的学校可重点推广有成效的实验,先模仿,后改造。
(二)转换教师角色,力促顺利进行。在研究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习者与参与者。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首先应是研究性学习启动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情境,自然地引导学生发现要研究的问题,并及时地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指导学生确定研究的子课题,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图,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相应的资料,如何整理与筛选资料;随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鼓励与指正,保持学生的热情与研究的兴趣;捕捉活动中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持久的研究问题。最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的小节工作,及时记录活动的体会和感想,在活动结束时开展整体性总结工作,启发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讨论与反思,营造有利于讨论的气氛,帮助学生流畅地表达,协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找出活动的成就与不足,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体验、分享活动成果。
(三)坚持多元评价,体现过程价值。研究性学习评价也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即对研究成果的报告、论文、作品、制作也进行评审。当教师评价学生研究成果时价值取向的重点是学生的参与,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时,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也重视评价的主体与目标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一群教师组成的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社区或部门;评价中还要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创新勇气和综合能力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也是全面推进跨世纪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经过实践和反思,我们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使这门“亮点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了常态。积极构建了三种课型,即:行动指导课、汇报交流课、体会反思课,使课程的实施逐步规范和有效。随着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的核心问题。
一、行动指导:“自主”与“引导”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可遵循“亲历实践、深度研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年龄段,为此,他们会想出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点子”,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常常会碰到想像与现实脱节的现象,由此给学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地发挥指导作用:第一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选题方案的指导:第二是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是指导课题组进行交流和总结,不断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进行自主研究学习;第四是指导课题组协调进行各项工作。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第五是指导阶段内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变化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
二、汇报交流:“获得研究的量”与“提高研究的质”相结合。当研究接近尾声时,既是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的时候,也是体现学生阶段研究成果的时候,为了使各研究小组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选择了“写研究报告――制作手抄报――自由展示”的模式进行。
1.研究报告。指导学生按一定要求撰写研究报告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目标任务,如何让四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采取了四步法进行:(1)交流――让孩子将研究中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在组内交流;(2)提取――在小组成员说的基础上,提取主要的发现与收获;(3)组稿――请小组中能力强的学生。将发现与收获串联起来。组成研究报告初稿;(4)审阅――由教师对学生的初稿进行审阅,最后定稿,学生将研究报告写到表格上。
2.制作手抄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会有许多收获与感想,光凭一份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常常不能表达学生的研究成果与价值,而让学生将所有的资料都进行展示又常常抓不住重点,为此,我们选择了手抄报的形式。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小组各成员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自由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表达的方式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多种方式,例如: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展示、小论文、观察日记、实验演示、文艺小品、辩论会,等等。在这些展示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实物等加以整理进行,也可以根据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编排成有情节的剧目进行。多种方式有效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组织力、创造力、表演力、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生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充分体现了“快乐研究”的内涵。
三、体会反思:“成果共享”与“评价多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也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解和宽容、赞美与分享,而且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成果共享。评价的多元化,不但表现在评价的主体上,评价者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有关的社区、企业、校外辅导员或相关部门。还表现在评价的方式的多元,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最终还要统筹管理注重评价的整体性。
三种常态课的实施,构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在不断的研究中,我感受到研究性学习最应该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体验,更重要的是研究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牢牢地根植于现实生活,结合实际,面向本土,走进学生,注重实践,才会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和必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倡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倡导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倡导探究性的学习,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近年来,教育界课程改革专家一致认为: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将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通过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就需要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设置新的课程,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如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特别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两种模式在美国的大中小学最为普遍。而我国“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课程改革中起到积极的现实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必修课,周课时3节,高中三年总授课时为288节,仅次于语、数、外三个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对“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指一类课程。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收集处理有关资料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应当明确的是:中小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上说,大多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所以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多地依赖“接受性学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赋予“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位置。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当渗透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这种学习活动。因此说,“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定位
“研究性学习”课程总的目标是:通过初步的科学研究,使学生获得结论性的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和特长。同时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这里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或书本知识,而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或集体研究获得的学习成果(陈述性知识)和对科学研究的性质、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性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行动和实践,能够撰写出相关的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陈述性材料。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视为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所实施的这种课程,并不以研究结果的数量为评价标准,而是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探究技能和探究精神的养成与提高。
探究技能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技能、思维和推理技能、操作技能、传达和交流技能以及合作技能等。其中资料收集技能包括倾听的技能、发问的技能、观察的技能、记录的技能、访谈的技能、调查的技能和文献检索的技能等;思维和推理技能主要是包括对材料分类整理、归纳概括的技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技能,对调查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解释的技能,正确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理和预测的技能等;操作技能包括怎样使用、保管仪器,制作、测量、演示的技能;传达和交流技能是指能够有效地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可以通过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吉、口头报告等形式进行;合作技能包括能对小组研究工作进展发挥推动作用的技能,能调解小组内的冲突与纷争、与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有效交流的技能等。随着这些能力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逐渐增强,具备了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心理习惯,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和尊重差异、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汲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
首先,“研究性学习”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挖掘学生自身潜力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与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得到满足的人。所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那种强制学生适应学校,重视智育,不重视整个人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目标;提倡教育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应该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所以,为实现这种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营造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研究性学习”正是以这种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努力去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以一种崭新的课程形式促进我国整体的教育改革。
一、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教育注入互联网基因,实施包括从人才培养目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全程的变革,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变化,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教育,以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实现教育全局性发展、战略性转型。简单地说,“互联网+教育”就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中引入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强大网络能力和大数据搜索能力,为传统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动力,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拉开序幕,于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中小学生学习的课堂。
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来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与传统的教育形式不同,研究性学习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强调“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活动来发现问题,并由指导老师来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学生继续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产性、过程性等特点。这一点,为“互联网+教育”的引入提供了可能和必要。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研究性学习受制于研究的指导者、研究的场地、研究的资源、财力物力等的限制,难以真正开展起来;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将互联网引入研究性学习课程后,师生的教与学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均必须有互联网终端设备:教室里一般要有一网的多媒体设备,有利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电子屏幕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r下,学生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有利于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实际操作。
三、“互联网+教育”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有了互联网后,教师可以从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引入网上的丰富资源:全国各校关于研究性学习均有大量的备课资源储存在网上,名师在线的优质教育资源也都在网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围绕某一个教学点到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解读,进行资源的扬弃,整合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这种资源的引入既适用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也适用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1.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利用互联网探讨、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感受研究探索的过程是关键性的一环。课堂学习内容可以通过网上公开课聆听全国各地名师的精彩课堂,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上名师在线、微课等解答疑惑。而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用得最多的是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如何将查找到的资料形成自己的文档?如何将资料文档整理成研究性学习中的“文献综述”?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这个搜索过程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教室联网的多媒体设备上进行操作,教学生利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二是学生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搜索。搜索结果出来之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网页内容进行筛选,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没有重复的网页,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将电子稿存进电脑硬盘或移动优盘内;也可将电子稿发送到自己的邮箱中保存。之后,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阅读和研究,整合成自己所需要的文献综述。例如,学生选取研究性学习课题《新化古台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先到百度、360搜索、搜狗等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找出其中有价值的网页,解答两个问题:一是看其他人对古台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二是看古台山到底有哪些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找到这些资料后,学生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写成了《新化古台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文。
2. 将“互联网+教育”引入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评价,形成积极的评价互动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赖纸质文本,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在“互联网+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方式。
(1)形成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业布置到微信、QQ、博客等网络媒体上,学生在这些媒体上完成作业,教师对之进行作业批改,写下评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既可以做到即时交流,也可以进行留言交流,使评价的方式多元化。
(2)形成生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模式中,学生的作业很少或没有相互之间的交流,利用互联网+却可以完全突破限制,可以在网上形成生生互动。例如,让每个学生构建自己的博客平台,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研究日志、研究反思、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文献综述、研究报告及录制的视频、拍摄的照片等活动资料挂在博客上,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在组外进行跨小组、跨班级交流,形成班内学生、校内学生的相互交流。
(3)形成校际互动。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要在学生中进行校际同类学科的学习交流,必须要两校联动,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付出一定的交通、餐饮等交流成本。引入了互联网后,这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只要两校之间任课教师通过微信、QQ、博客预先联络,将这些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和研究资源互相开放、互通有无、彼此评价,就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校与校的交流,既快捷简单,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一举多得。
3. 将“互联网+教育”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包容性极为广泛,学生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来进行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几乎涉及和涵盖了所有学科。因此,学校管理者如何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及其研究课题进行管理、如何对指导教师进行管理、对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指导也是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而引进互联网技术后,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做到研究性学习课题管理、教师服务学生、学生评价教师的自动化、快捷化、个性化、智能化。例如,学校可以利用统一的校园信息平台,及时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构建研究课题库;全校师生可以统一在平台的留言板上留言,提供学习建议,进行学习交流。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评价及时将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困扰和问题反馈给学校领导,学生可以将研究过程的难点、焦点及时反馈给教师;学校领导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育活动进行相应的监控和评价,保证学校、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发展。
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1 营造“研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1.2 正确选择探究问题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小学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要使研究性学习产生的效果,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既要注意生活实际中显示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选择一些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体现数学方法的问题。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里倾向,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并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功。
1.3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它关注的不是“懂不懂”而是“能不能”,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沿着前人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例如在教《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要求同学们为学校一块长40米,宽24 米的空地设计一个花坛,花坛面积是空地的一半。学生踊跃参与,拿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设计花坛,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要用智慧和知识为学校设计出既美观又经济的花坛,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在设计、计算中,系统地复习、应用了所学知识,体验了主动参与的快乐。
1.4 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说教为组织引导
学生“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首先要搞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及时掌握“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从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2.1 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形式等产生问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2 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有的小组中两人拉尺、一人看尺寸、一人记录;有的小组三人分别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一人把前三人概括出的特征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研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2.3 实践――注重内化体验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经历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也许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没有多大价值,是稚嫩的,甚至不完全正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思维的果实,并使知识得以深化,发展。故教师应多设计那些同学们在讨论中遇到困难的,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对基本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
2.4 延伸――分享创造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一直处于“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窘境,而研究性学习更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史小芳老师提出的“结合本土文化特点,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选题,教师指导实践,对研究成果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方式,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方。这种实践方式切合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同时,由学生身边的生活积累入手,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也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不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迫感。值得广大教师的参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140-02
研究性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提升,从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学有所获,进一步培养研究的兴趣与探究的热情。
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受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文化的局限,难度颇大。但是,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等综合能力,而且也是情感培养与个性塑造的良好契机。但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习惯研究,更怕研究,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从而形成新结构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既有助于解决以后教材中所遇到的问题,又有助于解决课外所遇到的问题。笔者以为课本所学的应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原始资料,而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也理应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源泉。
绍兴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人文积淀十分深厚。笔者结合绍兴的地域文化特点开设了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跟着课本游绍兴”,并就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增加知识铺垫
创设情境是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开展活动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现实环境中,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感受情境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以往所没有了解的东西,从而发现他们自身感兴趣的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加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笔者做了精心的准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了课本中与绍兴有关知识的学习,并作适当拓展。如教学生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之一》,就让他们拓展学习《回乡偶书二》,研究“少小离家”的原由和“老大回”的事件。学生学习《少年闰土》时,就让他们通读《故乡》,了解《故乡》的情感基调与《少年闰土》一文有何不同,又是为什么?学生学习陆游的诗时,就让他们走近沈园,了解主人公与唐婉的故事。我们还创设了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情景:通过平时的综合实践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说说绍兴的往事;我们为学生购置绍兴旅游年卡,让他们节假日时在家长陪同下到市区周边景区游览;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历史故事,探寻古越文化的踪影;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绍兴文化知识抢答赛,让他们广泛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知识储备丰富了,问题也就更多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就激发出来了。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脑中回响: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做医生而要去写文章?一生来绍兴去了哪些地方,他来绍兴的目的是什么?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有卧薪尝胆的故事,事件发生的地点又在哪里?“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怎么被人偷走的……
二、精心选择主题
1.以学生为中心选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宜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寻找身边的历史;而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一个个课题,并在教师的点拨下逐步完善课题的研究范围与题目的表达。“贺知章描写绍兴的诗词知多少”、“先生在绍兴的行踪调查”、“王羲之的《兰亭序》在绍兴的失传”、“鲁迅外婆家乡俗与《故乡》描写的对比研究”、“以徐文长在民间流传的故事看徐文长的为人”、“从绍兴桥名看绍兴文化研究”、“柯岩佛教文化研究”等一大批研究课题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这些课题都是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不像作业那样带有强迫性,学生也就有了参与的动力。
2.注重可行性论证。课题的提出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可以减少研究上的弯路,避免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如果课题的研究没有意义或者没有条件,要尽早更换课题而使研究更有实用性。如果是学生的知识基础所不能解决的研究课题也应该尽早退出。如“贺知章描写绍兴的诗词知多少”这个课题,由于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后发现贺知章的诗不如陆游那样多且流传广泛,是否描写的是绍兴人文面貌更是不得而知。于是,我们就将课题改成了“陆游一生爱国诗词知多少”;再如“对于柯岩佛教文化研究”也由于无法从一些地方志和网络资料上读懂佛学的文献而选择了放弃,改成了“绍兴农民佛教信仰研究”。
三、指导实践操作
1.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过程的控制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小学生受年龄特征与知识范围的限制,很多东西都得教师引领。教师应引导学生写开题报告,教给学生如何分工,指导他们参与实践,提供合适的网站与资源。教师的引领对学生顺利开展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起着铺路搭桥的作用。
2.倡导同伴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提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相互讨论与交流,一起外出考察,分担喜怒哀乐。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这样,一个人的智慧就可以被整个小组所享用,减轻了研究的难度。协作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
3.广开资源的收集渠道。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不少查找数据的网站;还经常为他们的调查研究联系单位,提供方便。另外,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也都提供恰当帮助,以缓解学生研究中的畏难情绪。
四、引导情感体验
1.了解名人童年。名人之所以成名,与他们的童年足迹密不可分。小学生受认知能力与兴趣的制约,对名人成年后的贡献往往不太感兴趣,但对他们的童年则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广泛收集绍兴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要求学生阅读,让他们感受到名人曾经的可爱与不平凡。比如,鲁迅先生早年在私塾读书时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他还和“闰土”有着纯朴的友情,这些话题都是学生所津津乐道的,成为他们为人处事的潜在力量。
2.亲身实地考察。有些教师喜欢把一大堆资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搞材料拼凑,然后以写作水平来检验研究的优劣,这种做法极不可取,因为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培养。笔者将孩子们带出教室,走向社会,追寻前人遗迹,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记忆,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一次,我们去大通学堂了解秋瑾的事迹,很多同学在导游的讲解下,对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佩之情,当讲到秋瑾不幸被害后,很多同学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这样的感受是他们从书上难以获得的。
五、注重结题评价
学生探究课题和探究方法、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探究成果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成果的展示形式更是各种各样。这就决定了评价的价值取向要多元化,在重视学生探究成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 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学习内容 设计策略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一、城乡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差异
“研究性学习属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但它的开发和管理属于学校。每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不同,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①。因而,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关注的主题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所体现的特点也不同,在目标的定位上也各有侧重。
城市与农村实际情况差异对比如下表所示:
一般来说,普通乡镇也属于农村,研究性学习是否适应乡镇高中的语文学科呢?带着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这两个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所有任课的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但实施研究性学习后,学生焕发出从来没有过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我的做法得到校领导肯定和表彰。因此,我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上海可以开展,大城市可以开展,只要用心去思考积极想办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乡镇高有的优势,乡镇高中可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只有在语文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乡镇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才能提高乡镇高中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是乡镇高中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关注与乡镇相关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活动。特别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乡镇高中指的是经济不是很发达乡镇的普通高中。这样一种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一)凸现语文学科的特质
1.树立“言语本位”的语文意识
关于语文的性质,有人主张“工具性”,也有人主张“人文性”,此外还有“实践性”、“言语性”等。本人更倾向于“言语性”,因为语言是工具,语言被运用和被运用的语言便是言语,可见“言语教学观”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的;同时,“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运用语言便是传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承文化,“言语教学观”同样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不用说,运用语言就是语文实践。以上说明“言语性”具有理论上的包容性,是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语文科的研究性学习也当然应该体现这一点。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以言语教学为本位,否则,就不能区别于研究性课程,就不能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2.体现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照
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这在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1)选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2)在课题评价上实行动态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研究能力差异进行评价。(3)研究与语文相关社会生活和文化专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化品位。
(二)凸显乡镇的地区特质
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三、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因此,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成为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问题。
(一)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的内容很多,如作品的题材、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表达技巧、文化心理以及作品中所展示的风土人情等。并且还可以分得更细些。如研究某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风格等,就选修课《红楼梦》来说,可以研究它的人物形象及意义、语言特色、思想意义、塑造人物的技巧、诗词的研究、服饰、饮食文化等。
(二)作家研究。
可以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对作品的影响,作家的思想观、人生观,作家的语言风格等。如学习余秋雨的《听听那冷雨》,可以自读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研究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自读鲁迅的杂文集,研究他杂文的语言风格。当然中学生对作家的研究,不同于专家们的研究,例如一位学生的选题为《我看鲁迅》,从一个现代中学生的角度来谈及对鲁迅的看法。
(三)语言运用。
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这里语言运用指的是社会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而不是指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新课改所配套的苏教版新教材,为了培养社会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设置了许多专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提问与应答
提问与应答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应答准确、简明、得体。
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写作实践”采访身边的对象,设计问题,倾听并整理他们讲述的生命的故事。
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调查与发现”板块,安排“访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口头形式向调查对象搜集信息资料的研究方法,创设便于沟通的谈话情境,提高发问的技术,耐心倾听并记录。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是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问答之间”板块活动设计的出发点,记者们精心设计的问题,杨立伟倾听口语信息的素养与应对作答的风格,给同学们的提问应答以示范。
2.演讲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的效果。③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积累与应用”安排“读书报告会活动”,“报告”是“演讲”的形式之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积累与应用”安排举办以“我的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英名与事业”板块,安排“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著名的演说词体会其鼓动性与感染力;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演说词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分析不同演说家的风格差异,体会演讲者的个性与风度。在“写作实践”中,安排学生写演讲稿,要求根据演讲特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在演讲厅”板块,集中安排“演讲”与“倾听”实践活动。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辞,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作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能力。
3.讨论与辩论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方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④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体悟人生”板块设计了两项“讨论”活动。选择“分析两代人矛盾的成因”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组织专题讨论会。要求学生采用记录发言要点等方式学会倾听,在交流中捕捉信息。
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感受碰撞”板块,召开模拟法庭听证会,控辩双方展开辩论,其余同学倾听记录。
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交锋时刻”板块,活动形式是辩论。两个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分析、借鉴辩论基本规范与一般方法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了展开辩论实践的背景与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倾听”与“表达”两方面素质的机会与条件。“交锋时刻”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更是去度与修养的展示。相信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儒雅风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辩风,更会影响学生的精神。
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同学们研究的问题。如口语交际中如何做到“得体”?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同时,还可以延伸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现代生活中“日新月异”的生造词:“帅呆了、酷毕了”,应如何看待?关于歇后语的研究等。
(四)文化现象。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因此,文化现象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就是指过去和现代的种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包括民俗、服饰、饮食、园林、建筑、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甚至包括文化审美心理等。在学习必修三中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根据我们乡镇的实际情况,带领同学进行“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过节习俗研究”、“乡镇赶会场的研究”、“小商贩吆喝的研究”等。
四、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原则
研究学习学习的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基调来进行选择和组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关心学生个人经验的原则。
关注学生个人经验是指从学生的兴趣、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个性心理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因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浓厚兴趣,不仅是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而且是挖掘他们创新潜能的前提。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才能使学生倾注全部热情,认真地进行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问题,中学生则逐渐重视社会性强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人际关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中学生心目中的家长研究”、“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研究”等。
(二)关注社会生活的原则。
关注社会生活是指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寻找规律、寻找对策。选题力求把握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例如“燃料与生活”、“水资源研究”、“植被研究”、“风土人情演究”、“乡镇农产品的研究”等。
(三)关注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原则。
关注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原则是指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的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的途径和机会。应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试验,少一点书本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思维训练。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参与实践,在获得某种体验的基础上,内化成个人的心理特征。
五、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设计策略
(一)先扶后放,选择课题内容。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高昂的兴趣爱好,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激励,这就需要为问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趣向,分析研究后,精选出可以唤起学生心灵深处蕴藏的求知欲望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若干主题或课题,建立课题“超市”,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引导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然后逐步扩大选题的范围,或者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心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变“厌学”为“乐学”。课题的设计要避免成人化、理性化,避免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神秘感和畏惧感。
(二)因地制宜,选择课题内容。
“因地制宜,选择课题内容”,是指在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时,不能脱离当地实际情况,要结合当地人文地理、自然风情实际,兼顾学校的软、硬件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化”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比如,地处横溪镇的陶吴中学附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甘泉湖度假村”,那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还有能体现各民族风情的民族村,带领学生游览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民族与服饰”、“傣族风俗习惯”等主题,从而引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千万不能只从“易”、“简”入手,既不进行必要的投资,又不开发当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更不能只翻翻资料,写写文章了事。要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的材料的利用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的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来源和母体,没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也就没有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的重大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要面向社会,拓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开发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注释:
①邹尚智编著.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56.
②高民等.研究性学习的差异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5:11.
③丁帆,杨九俊主编.高中语文培训手册(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22.
④丁帆,杨九俊主编.高中语文培训手册(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23.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主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升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3]高民等.研究性学习的差异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5.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要求学校根据相关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开发活动主题,其运用学校个性化资源校本开发课程的属性,为创建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可能;该课程的发现域、方法域、活动域、社会域课程属性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征和属性形成了差异,这些特征符合学校特色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拓展更新、积累沉淀、形成成果,可以转化为有学校个性的特色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技术路线。
一、学校特色课程的界定
1.学校特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学校特色课程内涵及特征的适当性界定,将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给予明确的指引,以有效避免盲目开发、失位开发。石鸥认为:“所谓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1]朱治国认为:“所谓学校特色课程,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2]在这些界定中,均突出了在特色课程开发资源运用的特性、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及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阐明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关键特征。依据上述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的分析,本文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规定性定义为: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课程开发的学生本位取向,运用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的具有独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核心校本课程。其特征表现为:第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采用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本土、本校特征,切合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第二,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摒弃“文献式”与“拼盘式”的校本课程开发窠臼,力求课程组织的规范性、新颖性。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校特色课程在规划设计上预设与隐含了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强化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第四,课程实施的持续性。学校特色课程能在学校长期、持续实施,经过课程评价检验,呈现出强大的课程生命力。第五,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校特色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收益,能有效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不断发展。
2.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图景中,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视为学校特色课程,将学科延展型校本课程视为特色课程,将杂多的校本课程门类视为学校特色课程群等,均反映了对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二者关系认识层面的误差,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特色课程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采用共通与普适性的课程资源,特色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学校的校本课程门类多种,特色课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因由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改变而存亡更替,特色课程则能持续实施,不断释放出良好的课程功能,通过修订在学校滚动使用;特色课程本质上是学生本位取向的课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咨询者,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二、以生为本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
学校课程版图历来以教师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为主导,其典型特征为专家编制,教师执行;以人类文明的经典成果作为课程核心内容;教材呈现具有严谨的体系化;课程学习以传授、记诵、理解、练习为主要方式。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需由教师本位取向转向为学生本位取向。
学生本位的特色课程开发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编制技术、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以“问题解决”作为课程核心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在教育目标设计上“必须以诸如‘问题解决能力’之类的‘21世纪生存能力’直接挂钩的形式,把教育目标加以结构化”。[3]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追求需紧紧围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探究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要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运用生活资源作为课程素材。学生本位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学生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及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遴选、生成课程内容。第三,非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开发不以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主张,强调以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探究实践行为、探究实践的成果和结论由学生完成。第四、形成学生个人成果。教师本位取向课程的学生成果在考试竞争与功利主义教育的挤压下往往凝结为分数与排名。在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中,学生的个人成果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完成的活动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创意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反映与客观证据。
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及课程功能为开发建构不同类型的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依据,不同类型的特色课程均能在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和特征。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主题统合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和社团驱动型课程五大类,每类课程均有自身的目标指向、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
1.主题统合型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主题领域,分解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小主题,形成课程结构,学生通过主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形成课程。如,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以社区瑞狮活动与习俗为资源,构建“灵动瑞狮”主题领域,开发“爱狮、颂狮、寻狮、悟狮、秀狮”等系列小主题,形成《灵动瑞狮》特色校本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实施的环节和阶段,以课程实施的常规课型、变式课型和创新课型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
2.科技创新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小学经常性开展的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包括:科技研究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体育、科技创意思维训练等,这些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建构学校科技创新型课程的主要来源。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育人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果中遴选、加工和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计划性、正规性和持续性,为学校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源泉。[4]
3.服务学习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服务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服务学习型课程具有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活动过程的体验性、活动参与的社会性及人格培养的有效性等特征。服务学习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保障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注重与学校德育整合及与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实施;强调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让学生参与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亲历活动过程、形成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反思、交流与评价。
4.心理建构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存在以咨询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型课程主张克服片面与单一化的倾向,整合三种取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功能,形成学校心理建构型课程的四大领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知识教学活动;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心理疏导与调节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心理障碍的专业性咨询与矫治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性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深化学生心理认知与评估、促进学生心理的主动建构有重要作用。如,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与焦虑情况的调查,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中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探究,中小学生网络交友现状的调查等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养老院的慰问活动,走进特殊学校的交流活动,走进社区的宣传、演出与劳动活动,春秋游研学旅行活动的等实践性活动,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社团驱动型课程。所谓社团驱动型课程,即以学生社团为平台,规划、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内在驱动实施的课程学习活动。学生社团具有同质性、自治性与拓展性特征。同质性表现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是组成社团的基础;自治性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活动项目,自主开展活动,自我管理组织;拓展性表现为社团活动内容与方式具有可拓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其中,自治性是学生社团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是社团驱动型课程的核心目标。社团驱动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为:体系化、多样化的社团类型及活动内容规划设计;社团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在社团活动中融合主题探究活动和服务学习活动;通过社团平台形成优秀的学生作品。
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编制策略
教材是课程的实体呈现,是学生修习的主要工具与材料。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编制的特色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达成教学的基本规范,利于学校系统持续实施课程,不断积淀、彰显学校特色。同时,相对稳定的教材,也有助于学生基于教材设计的主题与活动方式形成丰富的系列个人成果。
1.以主题扩展建构课程框架。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制运用主题扩展型式,将知识集点、能力发展、活动方式、学生成果形成融合在主题实施中,通过主题扩展为子课题,各子课题的渐进实施推演学生活动,形成课程实施过程。
2.以环节推进展开学习过程。教材体系依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五环节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总结评价”展开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设计与主题关联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展示与交流活动等,并隐含相关的常规课型。在环节推进范式教材体系中,学生成为环节推进的主体,教学由教师传授转型为学生生成性的自主活动,学生在不同环节带来的多样化课程履历中,促进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单元组合串联课程内容。根据主题实施的不同环节设计教材单元,使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差异,教学课型差异,教学成果差异形成不同单元的教学个性。单元结构的一致性与耦合性,形成课程的整体性。
4.以方法指引强化课程特色。方法体系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体性知识体系,包括思维方法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设计制作知识和成果表达的方法知识。[5]活动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要件,强化方法指引及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的鲜明特色。在教材编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级分布、铺设不同的主要活动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及如何撰写小论文与研究报告等多种方法的学习、运用。在教材设计中,注重融合案例指导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方法掌握的成功率。
5.以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不以系统的知识呈现为教材主体,主张在教材中以“资料袋”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索引,使学生获得再活动的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教材设计者主动供给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资源探寻的盲目性,保证学习资源的前沿性与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3-25.
[2]石鸥.普通高色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5.
[3]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14-16.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质量和效率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早在我国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合性和实践性。所以说,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不是缺乏有关资料,而是缺少具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呢?
一 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
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翔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的文化积淀,是语文与历史契合点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整合的着手处;数理化学科的定义定理的表述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长短句变换等语文能力的支撑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强调道德法制的规范性作用,前者强调熏陶渐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语言学习的外国语教学,我们应充分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重点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上。总之,找准“契合点”是学科间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
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舟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压缩(概括)能力、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由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 大胆探索,努力实践
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组织辩论会
如围绕“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一论题,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文综老师参加,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人类的进步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总结,最后再由地理老师做简短的综合性评价。
2.学写调研报告
语文老师可参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材,主动与该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语文主要应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实验过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让学生养成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的良好语文习惯。
3.再现历史,展示自我
课堂渗透应是“科际”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形式。如在讲述人物传记类课文时,可插入一些历史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说明文时可以联系一些其他学科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帮助理解课文。
4.成果展览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和升学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学科中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生物学。因此,生物教师要借助学科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几年来,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规定:“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结合“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什么呢?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们常常把自信比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我结合“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大脑的功能。人类的大脑重量约为1400克,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其中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对于这些特点,人人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构造上都与其他同龄人没有多大区别。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根据实验和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能儿童各占2%―3%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通过对大脑的了解,明确了大脑的先天发育情况基本相同,之所以成绩不同,和后天心理素质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激励其发奋读书。
2.结合“生殖与发育”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
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白性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性不是为一时之乐,而是为永久幸福;在认识世界之前,首先要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有所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基础,任何教育都是无本之木。青少年是成长变化的个体,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发展,性生理逐渐成熟,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思想观念交织在一起,在社会文化中黄毒泛滥,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以往的教育中,性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青少年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导致许多青少年的性困惑、性犯罪,以及婚前、性歧视、同性恋等不健康的社会问题。“生殖与发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的绝好时机。我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介绍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生理现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至于产生顾虑,陷入迷惑、恐惧、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中,从而避免了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珍惜父母之爱。对别人友爱,对世界关注,这本身就是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标志。
3.结合“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类必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只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对社会既要有索取,又要有奉献。“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有许多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可作为教育的材料。如在“种内互助”中的蜜蜂这个种群,各种工蜂分工明显,觅食、保卫、清洁、育幼分得清清楚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如果青少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只图索取与享受,在社会、家庭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形成冷漠、狭隘、自私的心理,甚至会仇视社会,危害社会。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认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和社会的依存关系,主动调整自己服务社会、适应社会。
4.结合“生物科学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企业工厂辛勤工作的员工,无论是知名学者教授,还是在经济浪潮中呼风唤雨的弄潮儿,都会经历挫折的考验,有些还是频繁又长久的痛苦考验。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致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生物科学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艰难曲折历程:经过整整8年的不懈努力,他发现并揭示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35年后,孟德尔的发现又被三位植物学家在各自的实验中予以证实,受到重视和公认,遗传学的研究从此很快发展起来。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明确受挫、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联系,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多么重要。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创设逆境,进行耐挫力训练和坚韧性格的培养。
5.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合作,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从课桌排列看,一律面向老师;从课堂活动看,强调的是教师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缺少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利于人际互动,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将研究性学习有机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例如,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一章之后,我开展了“牛场河污染情况的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实施时,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6―8名能力、性别、成绩不同的学生构成,并选出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查阅资料、访问、实地调查取样、实验分析等环节,写出调查报告。最后,举办成果交流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从中学到了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得到了不断内化,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激发“动起来”的欲望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主持人”的角色。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的活动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帮助其树立信心。每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时,我都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性地确定几个主题(例如,《走进恐龙世界》、《交通连着千万家》、《奥运五福娃》、《神秘的宇宙》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动起来”的欲望,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放手让学生干,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老师作为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必要的,但有时候作用显著些,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难题;有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入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就可以“退居二线”。
二、关注已有经验,提供“动起来”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围绕探索主题,展开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更灵活、开放的同时更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穿插结合,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于是我在“动”字上下工夫,进一步改革。如上《电与我们的生活》这一系列活动课时,就分阶段地进行教学尝试:(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融入生活,让他们涉及各种场所,商场、电影院、饭店、证券所……让他们通过看、问、用等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2)分类整理资料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如出剪报、写日记、画操作图、做调查表等活动让学生动流心得,进行资源共享,丰富资料储备。(3)确定主题研究阶段。活动小组商讨确定研究主题后,我与学生一块筛选他们手中的资料,根据重点再指导他们动脑进行深入研究。(4)成果汇报阶段。各小组确定汇报方式后,我在演练过程中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成果汇报课上,学生大胆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成功地体验快乐。(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开展“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大赛、“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的演讲比赛及做家用电器的主人的活动,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关注生活现状,创造“动起来”的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报告、图片、表演、作品等,并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为学生出谋划策,为学生的“动起来”创造条件。例如:针对小学生很少做家务的现状,我设计了《泉州美食节》一课,本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学做家务的意识和能力。活动开始时先让学生看一些介绍泉州美食的录像,为泉州美食节创设情境。再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泉州菜,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所以他们说的几乎都是饭店里的菜。然后我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家常菜,我估计学生都不会烧菜,因此让他们回家留意爸爸妈妈是怎样烧菜的,并学烧一个菜,下次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一手。学生一下子兴致盎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让他们在家做好以后再带到学校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带了菜来,带菜来的那天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成了一个节日――泉州美食节虽然有的菜并不好吃,有的菜外观不太好看,但到最后都被吃了个精光。这次活动既给学生提供了相互讨论、切磋“烹饪”技法的平台,在体验烧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做家务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烧菜的成功和喜悦,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搭建个性舞台,展示学生“动起来”的成果
如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则要求老师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在教学《迎新年》这一活动中,我没有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指导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由学生自己先了解关于新年的知识及不同国家过年的风俗习惯等,然后全班交流。说到我们国家过春节的传统风俗时,孩子们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盼望着马上放假过年。在交流有关过新年的趣闻之后,我引出制作新年贺卡这一话题。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学生动手又动脑,结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擅长画画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绘画;画画水平不高的学生剪剪、贴贴,效果不错;擅长电脑的学生干脆在电脑上发电子贺卡……这样一来,单一的贺卡制作因此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而且获得了个性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和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广大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向老师提出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最重要的一环是“动起来”,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