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23:4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进度失控:施工管理人员管不动施工班组,计划归计划,生产归生产,大部分是没目标没计划的,能干多快就干多快,业主感叹“自主施工,自由生产”!
施工工期拖延严重:第一合同段本应于2011年6月30日竣工验收,但至2012年5月30日尚未申请竣工验收,工期拖延近一年;第二合同段至今拖延工期约两个月。
质量失控: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监理单位下发的工程暂停令计10份;监理工程师质量隐患整改通知超过80份以上;关于质量问题的工程联系单37份等等;进场材料以次充好,先使用再报验;存在质量问题拒不整改或应付了事。
成本失控:施工成本居高不下:每月管理费用、机械使用费等达20多万元;现场水泥砂浆浪费严重。
文明施工混乱:施工班组不顾三令五申,仍违规住在在建建筑内;生活生产垃圾未集中收集处理;门卫有岗无人形同虚设,小商小贩等无关人员可随意出入工地等。
安全生产状况堪忧: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教育与检查可有可无,安全生产措施不力。表现为进入现场基本不戴安全帽、施工电梯可无证开机、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工棚内临时用电随意搭接等。
自由主义意识强烈:凭着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系好,不接受建设、监理监控管理,为所欲为,偷工减料,企业形象差,在社会上信誉不佳。
上梁不正下梁歪,施工班组同样混水摸鱼为所欲为:要钱就得给钱,否则给你罢工;质量问题不整改,能干多好算多好,做完等于干好,极尽扯皮推诿之能事。
企业对项目监管无力,家族管理无所谓公司层面的监督管理,也没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表面节约,实际浪费。水泥砂浆、砼浪费、管理人员富余、施工机械闲置。
原因分析
1、建筑市场行为的不规范是导致项目管理不规范的直接原因
1.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行为监管缺失,导致建设、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安装等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造成建筑市场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或是能较快地向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发展。
1.2建筑市场行为的不规范,导致建设、监理监督管理权利被架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工企业“无政府主义”,导致了项目管理极不规范、我行我素、随心所欲。
1.3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不规范,导致建设及监理在现场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对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监控管理几乎失控。
1.4建筑市场的成熟与规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所有相关单位一起努力,规范自身行为,促进社会发展与行业进步。
2、民营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是根本原因
2.1企业缺乏远景规划,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
2.2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家族式管理。老板说了算,没有民主集中原则,拍脑袋决策,不是科学决策。
2.3缺少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没有精气神。没有一种精神没有信仰,没有文化传承,没有优秀传统文化。
2.4老板介入项目管理,权力不下放或下放不到位,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管过头;要么什么都不管,要么事无大小皆过问;扰乱了正常的项目管理。
2.5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也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人为管理是最大特色。
2.6国家推行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在民营施工企业根本行不通。
3、项目没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是造成工程缺陷众多的重要原因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需负责任的没权,有权的不用负责任。
3.2外行管理内行,财务参与现场管理。
3.3员工福利待遇差、缺乏人性化管理:上班时间长达9个小时,没有节假日(除春节、中秋节外)、没有周六周日,没有轮休。
3.4须承担责任的项目经理不能到位履行职责(挂靠),到位履行职责的不用承担责任。
3.5老板介入项目管理,造成了项目多头管理,令项目成员无所适从。
民营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对策
1、思想对策
1.1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企业主(老板)既是民营施工企业的所有人,也是经营管理人,所以企业主对应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现代企业知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有长远规划、总控能力,顺应时代,改变观念。赚钱和为他人服务是一致的,企业主不能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赚钱是为他人服务的结果。
1.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向心力与凝聚力。
1.3重塑良好企业形象,创立企业品牌。一个企业,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树立,才可能持续发展。
1.4办企业最重要的动机是为他人提供服务,这一点应当是创办企业每一个企业的前提,因为希望借办企业赚钱或者希望借办企业“消遣”,都不会使企业长期生存下去。
1.5提倡创新思维,加大创新力度,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环境创新等。
1.6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1.7每个企业、每个老板以及每个职员都应有一个社会责任心与一份社会责任感。
2、制度对策
2.1建立与国际接轨富有民营施工企业特色的项目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代替人为管理:管理者只按已制定的制度执行就是,管理者要在一些框框条条下做事,接受监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2.2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经理专业管理优势,提高项目经理积极性与责任感。
2.3大力推广项目管理承包责任制,完善公司对项目的监督考核机制。
2.4引入职工入股模式,建立公司与项目及职工利益分享机制,提高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良好的积极的团队合作的工作氛围。
3、管理对策
3.1构建项目管理体系、规范项目运作机制。
3.2优秀挑选优秀的项目经理:仅有好的制度,好的规则,必须还要有一个好的人来执行。3.3监督和考核要制度化、数据化,避免考核随意性,有效掌握管理动态。
3.4建立有序、有效的良好的沟通渠道。
3.5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走一体化总承包,即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提高综合竞争力。
3.6强化项目管理,摸索出一套适合国情融合中国惯例的民营施工企业管理体制和动作模式。
4、技术对策
科技兴企、质量兴企、品牌兴企;高速低耗优质,树立企业品牌,精品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5、人力资源对策
5.1使人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5.2以人为本,强企富工,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人才管理新体制。5.3完善职工教育、培训、休假等福利制度,让每位员工有归属感。
5.4建立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程建设通常采用的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相关单位分工协作的机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也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但是,现代的工程建设项目与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越来越复杂的工程内容和技术要求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工程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其设计、施工、物资供应等主要环节的割裂以及工程效率低下的决策等问题逐渐被暴露,使其显得不再合时宜。所以,建立和完善与当前工程发展形势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我国的工程管理水平是当下工程领域的重大课题,具体到实施层面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工作和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建立起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工程管理的“法律准绳”,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便无从提起,更不可能实现。完善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须包括针对特定工程的计划、生产工艺、物资、财务等等所有方面的规定,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实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工程计划往往是一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前奏,也是工程施工的大纲,但是实际工程项目中往往不能保证工程完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归纳起来总共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工程管理者认为工程计划便是工程管理的全部内容,一厢情愿的认为计划的实施便是工程的保证;另一种是不将计划当做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将工程计划从工程管理中完全剥离出去。工程的管理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仅仅有了完备的计划并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一味的死守计划就是墨守成规,于工程无益,只有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灵活实施计划,处理好计划与实际的矛盾才是工程计划于工程管理的正确作用。同样的,工程计划虽不能作为“最高指示”,但是将计划随意抛弃的工程管理方法更不可取。这两种情况都是切实存在于当下的工程管理之中,显然都是走极端的错误做法。究其根本来说,出现这些情况都是由于相关企业没有及时建立起完善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来为管理者提供一个正确合理的约束、指导管理行为的准则。
完善的规章制度毫无疑问是企业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进行的基础,切实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以扩大管理人员权限、善于选用人才、严格考核和赏罚分明等为原则,建立起以严格的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其执行者实现“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结合,这两者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规章制度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剂良药,可以将工程相关的各方面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工程管理的效能,它本身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其一经确立便是工程参与人员在工程实施期间必须遵循的内部法规,约束着员工的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也能通过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利益维护与物质分配等手段调动工程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工程参与人员的创造性提供了沃土。工程承担企业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真正解决工程管理上墨守成规的管理瓶颈,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二、强化基础工作
现代工程项目极其复杂的施工内容为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同时也要看到,任何复杂的工作都是由众多的基础工作内容组成,在工程实施工程中紧抓基础工作不放松,通过基础工作的强化来加强管理力度是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重点。
1、狠抓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和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员工生活水平的保障,所以成本管理理当作为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来实施。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即是通过成本控制来计划和控制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工程实施中为做好成本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
(1)开展成本预算
做好成本管理需做到“预算先行”。施工企业须在施工任务开始前认真分析相关的各种技术经济条件,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多种针对分析调查结果的预算方案并择优选择一种,以此来提高工程的成本计划水平。
(2)加强成本控制
工程实施过程中需按照制定的成本预算方案严格实施,及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耗费进行计算与审核,确保项目经费正确的按照标准使用;同时也要防止“遵章过死”,根据实际灵活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在此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总的来说,加强成本控制便是需要工程管理者结合成本预算与实际,尽最大可能达到并超过预算目标。
(3)组织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及时组织,并且要在健全、科学的成本核算规程的约束下进行,切实保证通过严格、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真实的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水平,总结起来便是“及时”、“真实”。同时也要在综合研究工程技术、工艺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变化的原因,从而为节约成本寻找新的路径。
2、做好工程管理中的财务工作
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能够弥补工程建设当中许多的漏洞。工程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较于普通财务管理通常来说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所以在做到依照国家相关财经法律管理的基础上也应符合其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性的民主管理作用,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准确及时的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三、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维系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维系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和发展。工程建设中的项目质量管理更是比一般产品的质量管理重要,它是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评判标准,是企业信誉的保证。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来说更是如此。本文作者认为,工程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做:
1、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当前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为了提升工程进度,加快施工速度而忽视了质量要求,特别是工程工期短、任务紧的工程项目此类情况更多见。而往往结果是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企业的信誉和用户的利益都极大的获得了损害。所以,工程管理者应该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施工速度的关系,提前制定相应的合理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质量、速度“双赢”。
2、严格质量考核责任制度
工程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相关责任人重视与否,所以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建立起严格的与质量挂钩的责任考核制度,推行人事考核的质量“一票否决”制,严格追查相关质量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实行明确的奖惩机制。
3、严把检查关
施工企业与工程质量直接相关。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自查,并与专检人员联合起来严格执行首检、互检、巡检和终检等制度,将质量管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去,争取质量事故“尽早遏制,发现一起解决一起”。
结束语
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是衡量一个企业尤其是施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采取措施切实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现状
1)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效率低下。谈到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就不可避免的联系到社会上的焦点问题之一———农民工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城镇里面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之中,都会使用来自我国各个区域的农民工来进行施工工作。在这样的用人背景下,就很难保证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这些农民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的情况,并没有形成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基本意识,进而导致这些农民工在签订劳务合同的过程之中,不注重对于自身合法的法律权益的维护。除此之外,这些农民工都是通过包工头进行直接管理的,这些包工头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意识也不够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也并没有应用到相应的科学管理体系,这就导致这些农民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也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知识普及,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2)劳务工人流动性大,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目前,很多的施工团队在接到劳务合同之后,就很容易出现不服从施工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的问题,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很容易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给进行建筑工程承包的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声誉影响。具体的来说,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劳务市场的流动性太强,所雇佣的劳动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难以安全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需要针对我国的劳务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劳务管理体系的制定,以便于保证在合理的劳务合同的管理之下,工程承包企业合法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
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整完善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为了有效的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具体的来说,就是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首先,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对于企业的发展的标准的制定;其次,要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设备和物资的管理,以便于保证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的控制;然后,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严格的按照管理的具体职责要求,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的划分,设置项目管理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技术指导部门等;最后,要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物资浪费情况的产生。
2)选择合适的施工分包队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就要求在进行施工分包队伍的选择的过程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分包队伍的选择:首先,在进行队伍选择的过程之中,要选择专业对口,资质相对比较足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工作;其次,在进行队伍的选择过程之中,要对施工团队的信誉度和施工的管理水平进行调查;最后,要在承包给施工分包团队之前,进行对施工分包团队的安全教育工作,督促施工分包团队在进行施工之前,熟练的掌握各种安全生产技巧,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完善施工合同的执行管理力度。在与施工分包队伍签订好相应的合同之后,就需要在进行合同的签订过程之中,明确的在合同之中指出可能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合同之中进行相应的处理手段做具体说明。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如果出现了与施工合同不同的地方,要严格的按照合同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返工处理。
4)确保施工进度。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就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充分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首先,要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制定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表,并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施工计划表的规定进行施工;其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要严格的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并采用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施工劳务团队积极施工;最后,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建立好相应的施工信息反馈机制,并及时根据施工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反应,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
3结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为了充分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签订劳务合同的过程之中,一定要重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劳务管理体系,防止施工劳务团队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团队的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作者:李丽红单位: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关键词:土建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基层设施建设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无论是在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数量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但在各项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开展的过程中,土建项目中的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增加,并且逐渐成为制约土建施工进程的一大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的开展土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业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土建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
1.1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施工人员尤其是从事在一线施工的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主力军,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其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往往是凭借着以往的实践经验所得,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学习或培训,使得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给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除了施工人员素质偏低之外,农民工出身的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强,这个安全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由于人员松散不固定,即使施工单位或企业组织安全技能培训也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2安全意识缺乏
安全意识缺乏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内容:①农民工作为施工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文化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违规、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人员无法接受系统、完备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安全意识难以提升;②就工程项目负责人而言,同样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的情况。为了赶超工程进度,节省施工成本,他们对安全教育投入力度不大,对违规、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跟进不及时。所有这些安全意识的淡薄不仅给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也迟滞了项目工程的进度。
1.3安全管理不完善
管理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我国长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在经济实力上得到的巨大的提升,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出现了滞后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并未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国家法律法规,内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利润比较高,部分企业见利忘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给建筑工程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足以有效查处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等现象都可归结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
2土建工程项目中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2.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可以通过后期的教育培训加以提升,各施工单位或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张贴安全生产警示标语,严格培训考核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效果,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努力提升,着力避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同时施工单位或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奖罚机制,提高施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提升其安全知识和技能。
2.2增强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或企业应在项目现场张贴明显的安全生产警示标语,使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得到警醒和提示。结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各项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安全标语评比等活动,使施工人员在这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作为项目负责人更要以身作则,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周围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进而在企业上下行为保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2.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括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包括人员、财力、政策等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主要内容:①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具体到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突发事故应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安全标示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等。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使每项安全管理规定都能落到实处;②要加强安全管理人才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的安全管理队伍;③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安全防护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作业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结束语
总之,土建工程项目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前预防、及时处理,尽可能的消除隐患,以此促进土建工程的发展。
作者:赵英龙 单位:卓尔发展(沈阳)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科技;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是集中统一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维护水利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实现水利科技档案在水利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利用[1]。不同于一般的档案资料,水利科技档案对科研项目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为了更好地管理利用水利科技档案,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分析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水利科技档案数量大、种类多、技术性较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就目前水利科技档案管理来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难以达到要求,通常需要科技项目人员负责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而科技项目人员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但是却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所以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存在因归档资料不齐全、档案资料遗失导致的归档率低等问题。对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档案存档现状的调查发现,近十年来科技档案归档率平均为78%,但不同项目归档率差异较大,有的业务部门归档率能达到100%,有的业务部门归档率甚至不足50%。归档率低主要是因为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档案管理工作操作不规范
部分科技人员在归档过程中,由于缺乏档案管理意识,经常出现不按科技档案管理流程进行操作的现象,这是导致科技报告前期管理与后期存档衔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比如科技报告未领取编号就进行打印,而科技报告与合同也未建立对应关系,致使存档时对科技项目核对产生困难。调研中发现,近十年内有近四分之一的报告编号是后期补齐的,这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2.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科技档案资料是伴随着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然而在项目开展阶段,很多科技人员没有按照科技档案归档规章制度收集、整理资料,往往是到科研项目即将验收或者结束需要进行存档时,才从已有的科研资料中查找、整理所需要的归档资料,这时就会发现材料缺失,如合同、评审材料不齐等,无法在规定时间补齐档案资料,最终导致存档困难。
3.科技人员档案意识薄弱
科技人员在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但部分科技人员没有意识到科技项目存档对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存档就是资料文件的存放,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时,更是忽略存档。科技人员这种薄弱的存档意识也是造成科技档案存档率低的原因之一。
4.档案管理人员参与科技档案过程管理较少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档案的整编和档案借阅,工作时间精力有限,且科技档案专业性较强,档案管理人员科研知识有限,未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给予科技人员科技档案整理方面的专业指导。
二、加强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制定《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科技档案存档流程》等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水利科研项目周期长、资料多、涉及面广,结合这一实际,可建立基于项目不同阶段的归档制度,让归档工作细化到项目周期的每一个过程。从项目申报、立项开始,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步骤进行。在项目的每一个周期开始前,档案管理人员规划这一阶段需要的档案资料,并注明档案资料所需格式以及获取来源;每一周期结束,科技人员提交当期所需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审核资料的完整性。二是建立部门档案管理考核制度,实现档案管理责任化。强化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建立科技人员档案管理责任制,让每一份档案资料都能找到相关负责人员;并且在此基础上可设定考核标准,科技人员要达到一定的存档率才算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部门档案工作激励机制,适当奖励存档工作优秀的科技人员,提高其档案管理热情。三是建立档案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伴随着项目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因此要从制度上保证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围绕科研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将项目管理与档案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同时规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
2.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
一是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一方面,从档案价值角度大力宣传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科技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及其在档案工作中的价值,更好地发挥科技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能动性;另一方面,积极宣传《档案法》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让科技人员充分了解档案工作中的制度与流程,更好地推进科技档案归纳、整理工作,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提高科技档案的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工作提供更多信息。二是系统培训科技人员档案管理专业素养。档案管理人员要尽可能了解、掌握科技项目相关情况和专业知识,科技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需要提高相应的档案管理意识,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可定期系统地针对科技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减轻其档案管理工作困难,以便更好地推进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参与科技档案过程管理。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档案管理的流程与档案资料收集工作中的要点,编写档案收集目录,在科技项目各周期开始前发送给科技人员,在周期结束前及时提醒科技人员归档,并及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四是建立帮扶团队。针对归档率过低的部门建立专门的帮扶团队。抽调档案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帮扶团队,跟踪科技项目的整个周期,协同科技人员共同建立科技档案;同时找到归档过程中科技人员的具体困难,提供解决方案,以便科技项目档案归档进展顺畅。
3.提升档案管理技术水平
一是档案数字化。借助信息化、电子化设备对新档案进行收录、整理、存储,同时对旧档案也应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健全数字水利科技档案库,为档案的检索、利用提供便捷条件。二是操作便捷化。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便捷的归档服务。一方面,简化存档方式。当今时代众多资料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相较于申请获得档案编号再将文件进行打印,在移动数字化存档进程中,科技人员可以直接将资料提交到相应类目下的档案中获得档案编号,同时进行存档工作,简化存档步骤。另一方面,简化归档方式。从传统的手写移交目录,找相关项目负责人签字,逐步转变为网上申请目录移交工作,相关负责人网络审核确认,档案归档入电子库,同时保留纸质资料入档案室。以便捷的线上操作代替传统线下确认,省时省力,方便管理。三是提示智能化。在科技人员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小程序等应用,在特定需存档周期设定提醒,避免科技人员在存档时漏存资料,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四是宣传移动化。除了借助传统的宣传栏、宣传册以及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还要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构建宣传平台,让宣传不再是“一次性”活动,使科技人员可以在相应的移动平台快捷地了解科技档案制度,实现宣传工作无处不在。
4.充分开发档案价值
优化档案资源,将传统认知中仅用于保存的档案,通过分类、组织等知识化工作,转化为服务于水利科学研究的科技档案知识库,提高档案资源的价值,把存档工作变成服务于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提高科技人员的建档热情。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方法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房地产工程管理不合理,将会给房地产工程项目投资规模造成影响,进而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等现象,这样不仅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威胁,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建设。文章根据工程管理中的实际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方法。
1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意义和内容
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管理就是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开发单位进行的全面管理。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是房地产开发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每个环节的操作进行集中性管理,其中也有项目工程的管理。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对这个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和工作进行协调、控制、检查、计划、指挥,同时也要与社会、市场情况进行协调。房地产管理工作包含工程的竣工验收、配合协调、质量监督、施工单位的招标、整个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等。房地产管理的意义:因为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关系到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杂事也非常多,而且自身也需要具有很好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管理工作要科学、有条理、系统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从而实现参建企业的最大效益。
2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2.1前期市场考察不充分
一般项目设计出现延迟情况,和没有可行性的项目分析报告有关系。计算随便参考一些方案进行概念设计,也会出现市场情况分析不准确、评判标准不明确、目标不明确等造成决策不果断,从而出现项目决策效率低和慢的情况。很多高层开发商都是拿“市场是动态的,项目定位不能台固定”等作为理由,对前期项目规划的可行性不够重视。因为项目管理对市场产品相关情况了解不足,从而影响最终的决策,造成错过项目投资最佳时机。一般都是考虑很长时间,最后匆忙做决定,最终出现的工程项目决策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不够全面。
2.2项目决策存在的问题
对于前期过于匆忙的决策将会给后期项目的建设、销售和交付等环节造成不利的影响。凡是基础问题没有做好后期将会存在很大隐患。比如:有些项目决策可以达到半年的时间;有些项目在销售时期,才能发现户型偏大、户型单一或是市场地位存在偏差等问题;有些项目将住宅型功能转变成商务公寓型;还有对项目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或是设计的;领导层的人员总是为建设中出现的材料颜色、户型更改、装修效果、车位摆放、窗型等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当项目进行实施时,有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进行概念设计时花费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使用时才急忙做决策;工程现场经常出现等图情况,总是出现没有图纸、需要改图,或是工程交付不明确等问题,这样会造成工程延期,而且修改图纸人员也会急忙赶工,毫无科学性,在没有工期目标时就是等,有工期目标时就是着急,最终造成项目管理落空。
2.3项目施工监管和管理存在缺陷
在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时,一些施工单位只是关注项目开发进程,对建设中存在的细节问题也不够重视,最终出现建设管理漏洞。对房地产项目检查的不认真,也会对房地产工程项目质量造成影响。有些是监督部门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及时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从而造成问题没法解决,最终影响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2.4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对房地产项目管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房地产开发商不要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减少施工人员数量,这样会严重影响施工监督工作,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中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施工规章制度主要是来保证房地产项目质量。但是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际情况中并没有严格落实这些规章制度,因此开发出来的项目质量有待考究。
2.5权责不明确
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来说,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系到很多部门和单位。比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建立单位等,这些单位平时的工作情况决定着房地产项目建设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来说,如果这些单位的工作协调力度不够,将会直接应县最终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效果。因此将责任具体到单位个人,这样才能提高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多房地产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管理情况混乱、模糊等情况,从而造成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出现各种冲突性问题。
3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3.1提高项目决策前期市场分析
提高前期项目决策的可行性,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没有科学有效的图纸设计,建设项目是无法进行的。首先对前期市场分析部门要提供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对决策的支持性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通过考察完善决策内容,从而提高决策水平,促使市场项目向市场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对于项目的总布局图,将其划分为专业市场团体、办公团队两部来完成,并实现独立的交通系统,避免人流和建筑功能的影响。办公区使用低配的布局,高层根据北侧布置原则,避免遮挡日光等。对于这些事情项目建设基本需求都要进行分析,可以规划项目。
3.2加强前期工程项目管理计划
设计单位对于招标、整合、项目匹配设计资源等问题都要严格按照可行性项目研究报告进行图纸设计,之后根据科学报告的预设对评价、审核阶段中的各种设计文件进行规范。在这个阶段要严格根据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文件编制等对项目管理进行计划,从而完善招标资料。对工程变更情况要严格进行控制,特别是关系到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变更,一定要经过决策程序才能进行。
3.3提高项目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在进行房地产项目建设时,要严格根据开发规定进行,不要只追求施工的速度。只有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加快施工进度,科学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必须要做好监督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对于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上报,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从而保证施工工作正常运行,这样才能提高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3.4提高各个单位之间的配合度
想要提高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就要在房地产项目建设之前,实现各参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可以相互配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房地房产开发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沟通,并提出科学性的解决对策,各个单位实现统一协调的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参建队伍的高效率工作,进而提高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施工质量。
3.5完善工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实际的项目施工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房地产开发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对房地产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根据国家规定制定进行,落实施工监督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项目高效运行。首先,建立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在管理方法科学有效、责任分明、组织制度健全的前提下,做好项目竣工、建设、分包等工作的审查;其次,建立全面的项目考核制度。对于经营目标、超额盈利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出现项目亏损、安全事故等问题,进行惩罚;最后,就是建立组织监督和民工监督制度。通过群众管理理念,实现项目经营透明化,实现民主监督的目标。
3.6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关于房地产工程项目安全问题每年都会出现,而且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非常严重。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重视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以此来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节省成本投资,保证房地产项目建设的质量。企业也可以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从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改变,从而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比如: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时,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对房地产安全问题的认识,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整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让安全监管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措施;最后,就是强化工程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从而培训他们一些危险问题应急逃生技能。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也要进行提高,减少出现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
3.7做好项目建设收尾工作
在相关管理的收尾阶段,可以由开发商主管领导进行牵头,对整个工程管理、材料供给、开发、技术、销售、无业管理等工作进行整合,建立工程项目收尾临时机构,并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协调工作,一起完成工程项目的收尾任务,认真完成工程项目的交付和移交工作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涉及到的单位和问题比较多且复杂,想要实现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就要建立合理、完整性的管理制度体系,对于每个建设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管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也要及时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向,这样可以保证建设环节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进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淼芳.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是指对于工程项目资金与成本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在不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的情况便进一步减少项目成本,从而为地质勘探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实现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改革意义重大,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质勘探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做好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使地质勘探单位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全面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地质勘探单位的发展逐渐朝着企业化、商业化的方向进行,边坡治理、房屋地基勘探等业务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中,要想实现地质勘探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应当努力提升其市场核心竞争力,而通过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做好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单位资金流动、减少项目管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工程项目的造价,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要想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应当对自身的市场定位进行明确,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来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当前我国很多地质勘探单位并没有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专业化的研究,其产品的生产格局也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并没有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等现象。此外,在地质勘探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在项目的立项、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也不尽合理,这些都是阻碍地质勘探单位产业结构优化的不合理因素。
2.预算及财务资金等问题
财务资金与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当前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需求是该类企业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一些地质勘探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很多地质勘探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从而导致预算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最终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部分地质勘探单位并没有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且没有制定出科学的财务处置程序、岗位责任制度以及职责权限制度等。
3.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同层次的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要求并不能完全适应。一些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权限混乱,权责难以统一,甚至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通常来说,我国的地质勘探单位受到国土资源部门的管辖,但是地方税务、工商以及财政等所属的农林业存在的问题则使得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做好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1.优化与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
要想切实做好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有效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地质勘探单位应当通过自我经营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应当首先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依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出自身特色的产品。例如,不仅要做好地质勘探等基本工作,还应当针对市场化产业的不同,承担起边坡治理及房屋地基勘探等工作,从专业知识与专业服务的角度传授新型的产品,并且尽快占据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2.强化管理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强化管理力度,就是对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使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实用价值,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对管理的模式进行更新与完善,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与网络技术提升管理模式与管理设备的先进性,从而使地质勘探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3.不断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
切实加强对地方勘探单位的预算财务管理工作,使资金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科学的规划。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制定出科学的勘探项目管理规定,重新调整可能对经济管理效率产生影响的内容;及时解决负盈利及负债等对单位发展不利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账务处理程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等,最终促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 测绘;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测绘项目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以实现项目目标全过程管理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本文对测绘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测绘质量控制的过程。
一、测绘项目管理内容
根据测绘标准、规范中的描述,测绘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7个部分组成。
1、项目策划: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定测绘项目的产品内容;根据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要求,分析判断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等资源。
2、项目技术设计:按照测绘项目的要求,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
3、项目组织安排: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以及有关人员的技术背景和工作安排等,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参加项目的各个工序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4、项目实施与质量控制:依据测绘项目要求,对各个专业技术设计书的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选择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手段,督促检定测绘仪器,明确质量检查方法。
5、项目测绘技术总结: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
6、项目产品成果整理:根据测绘项目的性质、周期及有关法规,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存放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制定信息安全预案。
7、项目检查验收: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T 1002―95)以及《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
二、测绘工程质量控制的方式方法
1、质量控制方法
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指在测绘生产过程中,监理对工程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质量控制方法一般包括审核技术文件、旁站监理、签发指令性文件、召开各种协调会议、日常监理、实地精度检验、现场巡视等。
2、测绘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1)测绘工程的数据检查
测绘工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地形建模和数据库数据正确性的基础,这里的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风格检查、拓扑检查这几个方面。
(2)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测量是测量人员进行的一组操作。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是对测绘过程的控制。每个过程有三个阶段:输入、操作、输出。因此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所有《测绘记录》均应按照表格栏目规定执行。
(3)记录和标识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有关的记录应进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有记录表格,包括操作记录、检查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均按统一规定的系统进行统一编号。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记录应由记录部门或个人保存,特别是书面记录应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清晰。计算机硬盘和光盘贮存的记录在备份好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采用科学分类的统一编号或编码或计算机软件储存,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记录。根据记录的用途,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规定。一般记录的保存期为1―3年。
三、测绘项目管理过程就是测绘产品质量控制过程
测绘产品质量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过程监控。质量工作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测绘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测绘产品质量。
1、 发挥质量监督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近年来,国家测绘局对质量立法工作非常重视,从全国行业管理的角度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但是由于着重点不同,有些文件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另外制定的检验实施细则尚不齐全,至今只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控制与地形测量)、地图制图与印刷产品中部分项目的监督检验实施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使制定的法规、规章更加切合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法规的基础上完善质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适合测绘单位的测量监督细则,使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2、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测绘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测绘队伍分布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虽各有特点和差别,但是共性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各种基础地理信息。为确保质量,测绘行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实行综合质量管理。对国家指令性基础测绘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视验收结果结算经费。质量保证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去监控产品质量比较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抽检程序,改变监督检验资料保送办法,在行业单位街道监督检验项目的通知后,两天内报送资料,扩大产品质量抽检的数量和范围,严格监督抽检结果的后处理,抽检结果一律对社会公布。对一次抽检不合格者要组织复查,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和舆论曝光,对质量特别低劣的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取消部分业务范围,直至吊销资格证书,对质量违法行为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惩处。
3、 建立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
测绘工程监理的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服务性的性质,能够很好的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规范工程相关方的生产行为、保障工程质量日标的达到。同时,测绘过程监理通过生产过程的监督,提出工作质量记录、质量报告,既是测绘工程成果验收质量评定的客观依据也是测绘工程合同执行状况的客观证据。测绘工程监理工作中要向建筑工程监理方法借鉴,结合自己行业的技术特点从而逐步形成自己完善的工作体系。今后测绘工程监理要以市场为规律,运作监理企业的行为;以政府有效管理,规范监理企业和人员的行为,建立、完善测绘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和注册管理相关制度,保障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单位工作的一条主线,测绘产品质量控制是测绘产品合格的保障工程.它需要有思想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以及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支撑。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范作业程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测绘项目管理更好地为测绘单位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龚新云 浅谈测绘项目管理.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2]袁世中.现代测绘GPS技术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上海测绘,2004(1):6~11;
关键词: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 EPC总承包 管理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petrochemical, water and electricity industries such as petroleum have adopted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 mod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 obtained certain result. But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 firms, normally by the design unit rebuilds and be become, and foreign first-class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 firms, in the organization, personnel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level has a certain gap,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ichuan Shi Huayi ene extens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on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 a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Key words: Sichuan petrochemical ethylene changes extend project to always contract management; EPC;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 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概况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80亿元,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是中国石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优化西南地区油气资源配置,推进炼化业务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工程于 2009 年 4 月开工建设,计划 2013 年建成。
2.对该项目 EPC 总承包管理提出建议
2.1优选 EPC 工程总承包商
EPC 工程总承包商是建设工程的主体,EPC 工程总承包商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优选EPC工程总承包商是工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业主应从资格预审、技术标评标和商务标评标三阶段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有能力胜任本工程、可靠的、优秀的 EPC 总承包商。
2.2严格合同文本审核
在进行招投标时,承包商修改招标书的合同条件的机会较小, 但可以在投标书中针对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澄清或者要求删除。在 EPC 总承包合同中, 承包商的风险贯穿合同的每个条款和每份附件。因此在审核合同正文条款和有关附件时,应该从头到尾仔细审核,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
2.3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
2.3.1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按照已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设计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解的投资限额控制各专业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突破,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2.3.2设计、采购、施工有机结合
EPC 总承包商应充分发挥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的整体协调优势,在项目设计初期,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对采购和施工的影响,优先安排完成订货周期长、制约施工的关键设计控制点工作。根据项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设计进度计划,设计节点应满足项目总体计划要求。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设计图纸,按照管理要求履行审批程序后,交付采购和工程实施,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在项目总体网络计划中体现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合理搭接,实现深度交叉。设计人员编制订货技术规格书后,参加订货技术评审。合理搭接有利于设计提前接触采购,及时处理供货商和设计之间的问题,加快设计进度;通过技术评审为选材方案做进一步优化降低投资创造条件,减少设计失误,加快供货速度,保证供货质量。与业主设计管理的沟通主要是通过召开定期的协调设计会和信函往来的形式,确保设计文件的审批质量与速度;同时加强与采购等的联系,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反馈,并提交订货资料,优化选材方案,降低工程费用。
2.3.3注重设计审查工作
EPC 承包商是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必须高度重视设计资料的审查工作,把设计失误造成的“错、漏、碰、缺”等设计问题消灭在工程开工之前,不仅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缩短施工工期,而且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省工程费用。设计资料审查不仅要对设计技术可行性审查,还要对其材料选用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向业主递交设计资料前,EPC 承包商要完成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工作,结合采购信息,统一设备选型和材料选用意见。
2.4加强分包单位管理
2.4.1建立和完善分包管理体系
总承包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分包管理的组织体系,公司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分包管理,设立一个分包管理的主控部门和项目部对分包实施具体管理。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订相应的企业内部分包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分包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分包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分包合同管理办法》、《分包单位工程预付款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落实分包管理职责,责任到人。
2.4.2建立总包分包一体化管理机制
通过总承包单位的分包管理组织体系的有效运行,把分包单位纳入总包单位的管理体系之中,形成对分包单位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分包单位在从事分包工程期间,必须执行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以及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度。总承包单位要通过生产调度会、工作例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做好项目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4.3做好分包工程的过程控制
一是做好施工方案的管理和控制。分包单位应按分包工程的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提交总承包单位审核,经监理、业主批准后实施。总包单位跟踪检查分包单位是否按照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这也是作为分包工程款结算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二是做好分包工程技术交底工作。在分包工程每道工序施工前由总包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分包单位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重点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以及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使分包单位的每个参建人员都清楚所施工工序的各项内容。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项目部要实施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及时编制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确保质量目标实现。四是加强施工现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控制。重点从两方面进行控制: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落实HSE管理措施,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响应,根据《应急预案》要求,落实具体措施;当遭遇不可抗力或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防止事态的扩大,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卢有杰.现代项目管理学[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行业道德要求和 服务公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文明管理;
二、工作中不弄虚作假,严格执行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如实收集整理好各 类资料、档案,并对自己签认的各种资料负责。
三、不以任何形式向施工方、材料供货方索取回扣、好处费、礼金、有价证券 和其它财物馈赠,不在施工方、供货方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四、严格管好身边人,不接受任何的施工单位或供应商为自己住房装修、婚丧 嫁娶、家属和子女的工作安排或其它私事提供方便。
五、自觉执行本工程项目实行的回避制度,不从事向施工单位介绍亲属、朋友 经营的与工程有关的材料、设备供应及工程分包等经济活动。
六、不接受施工单位或供应商的礼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贵重物品。
七、不能因施工单位拒绝本人的不合理要求,而故意刁难施工方或其它分包单 位。
八、不与承建方就工程承包、工程费用、材料设备供应、工程量变更、工程质 量等业务活动在私下商谈而达到相互的利益,不干预承建方自主施工及工 作安排,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准则。
九、遵守社会公德,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共资源进行营利性活动;
十、不参加施工单位或供应商邀请的可能对公正管理有影响的宴请和娱乐活动 及其它消费活动;若确有工作需要而须主动宴请及其它出差事宜,可提前 向公司申请获准,费用可向公司财务实报实销。
十一、严格执行现场签证的“量价分离”制度,遵守现场签证的程序,尤其是 针对需重新分析组价的项目,须严格把关,确保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准确 性和时效性。
十二、针对项目结算工程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合同及规定办理,结算资料必须 经过专业管理人员的认真审核和批准,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有效,结算时与施工单位有较大分歧时必须经过集体分析研究后做决定, 不能个人许愿或承诺,更不能采取加价给回扣的办法索要好处。
十三、按照聘用协议的规定在日常项目管理或监理工作中,不擅自离聘,对因 个人擅离职守给项目造成损失,须按情节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特此承诺,若有违反以上行为愿接受公司处罚!
承诺人(签字):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问题主要措施
一、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施工进度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财务监督职能较弱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职能均不能充分体现。有的施工企业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财务的监督职能弱化,给企业经济造成了一定损失。
(三)企业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从债权融资途径来看,由于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使得施工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各家银行都不将施工企业作为信贷资金发放的重点;从融资途径来看,吸纳股权投资受国家法规、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外部股权融资很难成为施工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途径。另外,当前施工企业行业利润率偏低,税后利润留存基本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施工企业既无法在市场上融资,又难得到银行贷款,融资难成为施工企业的普遍现象。
(四)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管理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频繁,高度分散,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一方面,个别单位多头开户,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却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有的企业内部单位经营状况好的时候自行其是,总想摆脱公司总部的监督、控制,当经营状况恶化时,又回过头来寻求公司总部资金的支持。企业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在有新工程的同时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五)项目成本控制力不强,企业效益难以保证
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管理水平没有提高,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按照经验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的现象,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导致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企业效益隐形流失严重。
二、现阶段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建筑市场外部环境的持续低迷,对每一个施工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合理投资。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最终达到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二)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施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资金运营展开的。由于施工生产周期长,流动程度大等特点,容易导致资金使用管理分散,加之各个工程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同,使资金协调运作比较困难。为此在新时期下,施工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资金运作上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由于资金的分散和闲置所带来的浪费,降低了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真正落实会计委派,强化企业财务监督
由于施工企业流动性强的特点,项目疏散远离驻地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不便。实施会计人员委派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处理财务业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强化财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所有者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抑制腐败,促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既是企业管理的突破口,也是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相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层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中,以点带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也是经济效益的源泉。企业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健全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抓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形成一个施工管理与财务核算、经济与技术有机结合的管理组织。其次,落实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责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班子,设立预算、财务、材料、质量、安全和工程技术等职能部门或专职人员,全面履行工程项目的成本责任,负责对成本定期进行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完整的组织,合理的人、财、物投入,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针对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财务管理来带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本文作者:崔卫国 单位: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质量法律意识不强。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义务及质量管理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不遵守操作规程,不照图施工,不按规范操作,缺乏有效技术措施,有的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工程质量低劣,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和招投标管理等相关部门对《招投标法》和市场准入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建筑市场不规范,在招标投标中使用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施工队伍,更有的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工程,有的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还有的违法转包、肢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缺乏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具体性、指导性。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但有的项目部却照搬照抄方案,对重大方案不组织专家进行有效论证,内容空洞化、笼统化、形式化。对材料供应商不进行有效考察评价,使用无资质或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过程检验控制不规范,作业人员以赶工期为目的,忽视工程质量管理,而项目质检员和工程监理人员又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责任;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不合理、不规范,关键、重点部位有失控现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及时等。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
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具有复合型、综合性、专业性的特点。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班子队伍,是建筑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项目班子主要由项目经理、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职能的主要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具体实施者,施工企业要根据项目规模等特点择优选用、优化配置项目班子,充分发挥总体目标功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项目经理的要求。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总指挥,除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要求项目经理应具备良好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资源优化组合能力,需要德才兼备。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
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对所承担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终身责任。要认真履行《工程施工合同》对业主的质量承诺,积极制定实施工程项目创优目标计划,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把质量指标作为考核项目和有关人员的主要指标。建立并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现阶段,随着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已通过并建立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企业质量管理方针,编制了《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依据体系文件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持续不断开展并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企业内部要自上而下建立总经理—总工程师—质量管理部—项目经理—质量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兴企”战略和以质取胜的“质量品牌”战略,不断增强企业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建筑施工企业应要适应项目管理的新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力量和水平,有计划地经常组织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工艺流程、企业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等知识培训,特别是对新员工、技术系统人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质量人员要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做到“写下要做的、做已写下的、记下做过的”,真正按规范程序要求实施运作,按程序要求做好记录。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每年组织进行内部工程项目质量大检查,并要求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不间断进行循环检查。为使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必须制定一系列质量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原材料检验试验制度》《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技术安全交底制度》《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和特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材料和设备供应方评价制度》《工程竣工验评制度》《工程质量奖罚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施工项目部应建立三级检验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终检”;建立跟班旁站制度,对隐蔽工程、特殊工程部位、特殊层面施工等重要部位应有质检员、监理跟班旁站监督,消除工程质量隐患。
建立交接班制度,使工程质量状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工作是做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支撑。主要是掌握分析建筑工程特点、进度、工艺、质量等方面要求,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场地环境等客观条件,积极为项目施工组织创造有利条件,使施工保持连续性、均衡性,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具体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加强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编制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制定质量创优计划,编制网络计划,加强技术安全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时检查施工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做好施工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确保与施工进度同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实施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劳务分包方等诸多合作方,建立一个互信互利、合作双赢的和谐外部环境,也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优质高效完成项目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