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08 02:4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 根据汉字学原理认识“街”等生字,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阳、园、因”。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

3. 初步感受作者画太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受作者的美好心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激趣导入

1. 出示图画?摇 ,学生猜猜画的是什么字。

师相机解说:“阳”字表示太阳从山上升起,“阝”表示土山,不是耳朵。

2. 指导书写“阳”。

3.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太阳有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笔画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又能让学生形象认识“阳”的字形,可谓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 认读带音节的生字。

(1)指导读准舌尖后音:熟、尝。

(2)指导读准前鼻音:伴、甜、脸、因。

3. 认读带音节的词语:挂、街道、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脸、该、因为、季节。

4. 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认“伙、伴”。

①出示古文字“?摇?摇?摇 ”,让学生猜字,师相机讲解:“两个人手拉手一起走”就是“伴”,所以“伙伴”两字都带有“亻”。

②学生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并说说哪些人是自己的小伙伴。

(2)认“冻、温、熟”。

①学生认读后,课件演示:

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复习偏旁“冫、氵、灬”的形义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偏旁的形义关系识字:“冻”是水冻成冰了;“温”原来是一条河的名字;“熟”是食物用火烧煮后可以吃的样子。

②练读句子: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③认“脸”字,并交流课外积累的带有“月字旁”的字、词。

④师相机小结:这些带有“月字旁”的字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将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放进句子里进行说话训练: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摇?摇?摇?摇)。

(3)认“挂、街”。

①学生认读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字都有“圭”字,“挂”是手的动作,所以带上了“扌”,“街”指的是宽阔的十字大道,所以“圭”放在“行”中。

②演示“行”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街”的形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相同或形近偏旁,采用归纳类联法,使学生以简驭繁地识记带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

5. 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交流: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出示情境图,小组合作想象说话: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高山?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田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街道?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校园?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 交流讨论:这时,你的心愿是什么?文中小朋友的心愿呢?

3. 练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绿绿的太阳带给大家清凉舒服的感觉。

4. 出示情境图,拓展想象说话: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处一片清凉。

5. 尝试背诵,同桌互背,指名展示。

【设计意图:将观察、想象说话与朗读相结合,创设乐读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充分感受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2. 出示秋景图,学生看图说话:

(1)果园里,果子熟了,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田野里,庄稼熟了,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师小结:果园里,成熟的苹果、柿子、橘子,田野里,成熟的高粱、稻子、小麦都像被火烤过了一样,金黄金黄的,火红火红的。用带有“火字旁”的“熟”来形容植物成熟的样子,再恰当不过了。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图、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再认“熟”,进一步理解“熟”的意思。】

3. 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让小朋友们尝到了水果的香甜。我们来看看,好客的落叶在做什么事情呢?

指导读长句: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4. 假如你是落叶,你会邀请哪些小伙伴来品尝水果?怎样邀请?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落叶”“蚂蚁”“小鸟”“小鸡”等,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 小伙伴们,落叶这么好客,我们赶快用朗读来回报他的这份盛情吧!

【设计意图:创设落叶与小伙伴的情境对话,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并学会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这种情感。】

6. 用引导背诵法指导背诵一、二段。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挂在哪里?(生接背——)我画了怎样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怎么样?金黄的落叶在忙什么?(生接背——)。

(三)“摘果子”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园、因”,学生观察两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学生猜想偏旁“囗”所表示的意思,给“园”组词。

出示“因”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像长方形席子上仰卧着一个人。所以“囗”在这儿表示席子,但后来“因”再也不表示席子了。

学生用“因”组词。

3. 指导写“囗”,提醒学生第二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先把“囗”里面的字写完,最后才写一横。

4. 学生写字。

5. 展示评价学生写的字。

第2篇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从教学目标出发并以目标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最早由皮连生教授在其《智育心理学》中提出。笔者根据相关课题的研究,将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概括简化为两个基本步骤:一是设计精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二是基于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1],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和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教学活动后,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和部分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行为结果具有相对统一或共同的最低标准。

    例1.在观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或熟鸡蛋、熟鸭蛋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其分界面,简要说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各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的具体活动或任务,但不规定学生在活动中应取得的具体结果或统一标准,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部分难于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一般也是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活动主体、活动情境、行为动词和表现性任务。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学习活动或任务是具体的,但活动结果是开放的或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行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或体验性特征,如经历、参观、访问、考察、感受、分享、参与、尝试、调查、绘制、讨论、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合作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选择一种方式向同学介绍这次观测活动的体会或成果(如特征、规律等)。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也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媒体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2]。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可用图1表示,即目标决定内容、目标决定策略、目标决定评价;每个教学目标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子目标的过程。

    1.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学校环境条件等。但是,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在之前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已经充分并综合考虑到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和直接依据,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为有效达到目标提供支持。

    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其次,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改编。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重组或改编教学内容时,一般应以学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地理图册)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替换或补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内容或学习材料。

    例3.阅读教材并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例4.运用太阳系示意图(或太阳系模拟动画)和行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比较表,概括说明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感受天体运动的规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标来组织教学,只要学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能在教材中找到并说出相关结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例4目标来设计教学,在使用中图版教材的学校,则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阳系示意图”的基础上,将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补充并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个数据表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显然,例4目标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此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适当补充或改编一些教材外的学习材料,如地理学最新成果、时政热点等,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补充或改编策略和方法,有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地方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图表化、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及教学内容试题化等。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3]。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等。

    (1)教学方法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和学校环境条件等。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与组合的最重要依据。在精确设计与表述的教学目标中,其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往往隐含有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要求。

    例5.运用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对行星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

    从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分析,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识记三大类行星的名称和特征,更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星的相关数据,即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都应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学习方式最好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式学习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读图(表)启发式教学,或发现教学法等。

    该目标后半句提供了两个行为动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如果选“归纳概括”,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读图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并简要表述即可;如果选“列表比较”,则要求学生能在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列表比较。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5]。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以读图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或多选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2)教学媒体的选用

第3篇

关键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开放;自主;探究

《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突破了以往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本文从一节课的两次教学设计切入,阐明笔者对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案例分析:《土壤中有什么》

本课教学内容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植物与土壤》一章中的一节。教科书从土壤生物的调查开始,直至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获得对土壤生物的初步认识和对土壤中非生命物质的了解。

设计一:

教学准备:学生桌上已放好实验仪器和药品,还有一张探究实验报告单。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直接引入课题:“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1)土壤中可能有水(2)土壤中可能有空气(3)土壤中可能有无机盐(4)土壤中可能有有机物。

2.分组合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12小组,每小组4人,按照教室前后左右位置分成A、B、C、D四大组,A组探究问题1,B组探究问题2,依此类推。

3.布置任务

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探究问题,讨论实验方案,商议实验步骤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后操作实验,汇报现象,得出结论。

4.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教师分配任务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也可参与学生讨论。约过30分钟后,学生实验基本完成,教师要求各小组派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实验报告单,并汇报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教师可征求学生有无意见等。

设计二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将实验所有仪器和药品放入水槽里,放在桌角上。学生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自然引入课题“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学生纷纷提出猜想:可能有空气,有水,有无机盐和有机物。

师:怎样用实验方法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分钟后组织小组汇报、交流。

生A:把土壤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放在太阳下晒,如果有小水滴出现在袋壁上,就说明土壤中有水。

生B:取一块土,先称出它的质量,后给它加热,再称出它的质量,看一看质量是否有变。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可是老师带来的仪器有限,怎么办?

生C:把土块放在烧杯里,再放到石棉网上加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上,看玻璃片是否有水滴出现,有,则土壤中有水。

生D:把泥土放到试管里,再用酒精灯加热,看试管壁上是否有水滴出现,有,则土壤中有水。

师:几位同学都说出可操作的设计方案,谁的方案最好呢?你们自己选择器材做实验探究,看到明显现象的就举手!

(约4分钟后有许多同学举手,再过1分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是用D同学方案的,很快就看到了现象。(兴奋举起刚加热过的试管)

师:(教师走到一个学习小组前,指着他们的仪器)我发现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与众不同,请你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装置?

生:我是在盖烧杯的玻璃片上加一些水,这样可以加快土壤里出来的水蒸气的液化,使现象更加明显。

师:这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大胆改进,还将学过的液化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土壤中确实有水,我们能否也用实验来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气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方案。(过了1分钟,很多学生举手)

生:只要把土块放到水里,有气泡冒出,就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师:为什么这样就能说明呢?你能说得更明确一些吗?

生:空气原来躲在土块的空隙中,放到水里后,水钻到了土块的空隙里,把空气赶了出来,我们就看见了气泡。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可行吗?还有没有更好的?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随后按这种方案分组实验,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多媒体展示了无机盐的一些特点,教师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进行实验、汇报交流结果。实验完毕后,展示蒸发皿中固体时,学生都说蒸发皿中只有黄色固体,没发现其他什么?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蒸发后,同学们惊奇地看到蒸发皿底下一些白色细小的固体,边缘上也有黄色的固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实验进行对比,帮助分析原因,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无机盐的存在。

二、案例分析:来自于课堂观察

笔者通过对课堂的观察,记录了大量的课堂原始数据,从而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1.对教学设计一的课堂观察与学习方式的采用

该教学设计中教师针对四个探究问题都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在分配探究问题时难易不等,各个小组的探究机会不平等,而且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有4个,而每个小组参与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这样导致在实验结束后的汇报交流中对方案设计的优劣评价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质疑或认同,学生参与度大大降低。教师还采用了全面开放的学习方式,表面看起来每个合作小组都是“热热闹闹”,但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热闹形式掩盖下的胡乱探究。很显然教师只关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盲目探究,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获甚微。2.对教学设计二的课堂观察与学习者建构

(1)分层设计,优化方案,注重实效

针对不同的探究问题,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由浅入深地逐个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事先定性探究土壤有水,采用半开放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再探究土壤有空气,教师要采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方案”。最后探究土壤是否有无机盐,教师采用全面开放式的自主探究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土壤中可能有有机物的实验放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堂上要探究问题很多,教师最好将多个问题逐个设计,由浅入深地解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发挥和收获。

(2)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力,关注互动交往促进动态生成

教学设计二中探究土壤中有水,对于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提出的7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将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评判设计方案的对错和实验操作上的可行性,以防学生在做实验时走入操作的误区。如把土壤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放在太阳下晒,如果有小水滴出现在袋壁上,就说明有水。又如在土壤中加些无水硫酸铜,若变蓝说明有水。这些方案都是教师预期没想到的,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思想碰撞,思维互补,课堂智慧得以生成。教师也能及时把握学生实验中的亮点和生成点。总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们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使课堂“鲜活”起来。

三、讨论: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思考

从以上案例中看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对“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合作与开放学习。

1.灵活运用合作学习,避免消极合作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要运用合作学习应注意三个性:

一是选择性。对于较浅显的问题,应提供学生个体思考的天地,而不要走入“合作探究”的形式中。

二是方法性。如果在教学中要应用合作学习,教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如何提高思维深度,如何开展讨论。

三是有效性。在活动中教师要将小组合作与个人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消除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表演化。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按这样的步骤: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2.合理调控探究学习的开放度

在教学中主张“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方式时,要注意避免在提出问题后“放”得太开,过分强调运用学生目前并不具备的能力,而忽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

学生的能力应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创新”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应当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确立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确立探究的开放程度,把握好“放”和“收”的尺度,不要盲目过度开放。

总之,合作学习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探索,认真寻求恰当的方法,就能真正用好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教育二重性;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14―04

一 什么是教育的二重性?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还有人说: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到底如何看待教育的基本属性?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如何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如何评价教育教学成效。笔者认为,教育既具有科学属性,又具有艺术属性,就像光具有波粒二重性一样,教育也具有二重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呢?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根据《辞海》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艺术”(art)在英文里本义为“人工造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笔者更赞同这样的定义:艺术是“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

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等;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艺术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等。

笔者试将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比较如下: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性。科学与艺术,一个求真、一个求美,但殊途同归,都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正如卢贤生[1]在《艺术与科学散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太阳在几何学和数学中可能是个点和圆,在天文学中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星球;对艺术家来说,太阳是光明,是火炬,是一切欢乐生命。这些定义中哪一个是正确的?都是正确的,它们之所以正确,是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目的去描述太阳的某些方面和特征。科学与艺术就是对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述与研究。”

那么教育又是什么呢?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本质和规律,已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是它的科学性所在。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提升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活动,因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教育不仅研究人,而且还作用于人,对人施加影响,因而又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有所不同。例如,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尽管也研究人,但都不像教育一样直接作用于人、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而只是发挥间接影响。

由于教育是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教育的成效离不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动机与情感,而艺术正是激发动机、表达情感的最佳手段与工具,因此教育应该也必须依靠艺术的技巧与手段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这也就是教育的艺术性之所在。例如,一个充满激情与魅力的教师上的一堂课,要比一个面无表情平淡机械的教师上的一堂课效果要好得多;一个生动活泼、富于美感的课件与教材要比干巴巴的课件与教材要吸引人得多。

二 现有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的缺陷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学科,各家定义不尽相同,如史密斯和雷根1993年在《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何克抗教授[2]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采用某种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来指导具体的教学设计工作。所谓模式是一种理论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就是在教学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何克抗教授等[3]将国内外众多的教学系统设计归纳为三大类:(1)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2)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

从教育二重性的观点来看,目前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及过程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1)把教育(教学)过程看成是机械的、固定的、程式化的、可预测的过程,总是试图通过事前的设计解决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大多数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是线性的,一步一步、有先有后、按照某种逻辑顺序进行的,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缺少循环与互动,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存在距离;(2)把教育(教学)看成是为完成某种学习任务、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目的)的一个理想化的封闭过程,而不懂得任何真实的教学都是在与外部世界不断互动、结构不良的环境中或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因而缺乏对意外事件与未知因素的预测与应对手段;(3)把教育(教学)仅仅视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思维、品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4)把教育(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对被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例如只有对学习者的分析,没有对教师的分析,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么是控制者、主导者,要么退回到帮助者、促进者的地位,忽视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忽视学生的意志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作用,忽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因为这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模式将教育(教学)活动仅仅视为一门科学,而忽视了其艺术性的一面。事实上,教学设计,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设计是科学、艺术和工程的交汇融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其本质特征。科学是设计之父,艺术是设计之母[4]。因此,教学设计,不可能离开艺术。

三 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在对现有教学设计理论及过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二重性观点,笔者提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新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是在一定的教与学理论及人文思想指导下,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和艺术化设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定义,笔者提出了新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见下图),这一模式以“教与学目标”为中心,由“教与学分析”、“教与学艺术”和“教与学评价”构成的三角关系组成。试分述如下:

(1)教与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所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第一步,在本模式中,分析并不是在教学活动的前期阶段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分析中包括对教学活动中“教”的一面的分析,如社会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人员特征分析、现有教学条件分析(如已具有的教学材料、设备、环境、时间等)等;也包括对“学”的一面的分析,如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学生兴趣爱好分析、学生起点水平分析、认知风格分析、学习条件分析(如已具有的学习材料、设备、环境、时间等)等。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改变,例如通过采取某些教学策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条件等;也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不断加深教师对学习者特征(如起点水平)的认识等,因此,教学分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适当的教与学目标,同时,对教与学艺术设计和教与学评价设计也发挥重要影响。

(2)教与学目标:目标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以往的教学设计模式只重视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大都处于“失语”的地位,缺少参与机会和话语权。本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努力寻求教学目标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平衡与契合。如果在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笔者主张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主,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次,本模式所指的目标,并非单纯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还包括情感目标与思维目标,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偏颇。由于教与学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教与学目标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因应情况的变化而改变。例如,由于出现特殊情况,上级要求缩短教学时程,提前结束课程教学,教学目标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目标的调整还受教与学策略及评价的影响。

(3)教与学艺术:这是本模式与其他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所谓艺术,就是技术(策略)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是技术(策略)的高级阶段;而技术(策略)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艺术化[5],是很有道理的。当一个人将技术(策略)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时候,就到达艺术的境界了。但既然是艺术,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而应该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把每一次教学设计过程都视作一次艺术创造过程,从艺术创作中获取灵感,借鉴艺术创作手法和想象力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感染力。这里,笔者提出艺术化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和五项基本策略。四项基本原则是:①创造性原则。艺术讲究的是求新求异,教育也一样。任何教学模式与方案无论多么完善和成功,都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适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也难免让人厌倦。高明的教师要懂得经常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创新,既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才能始终保持新鲜感与生命力。②个性化原则。艺术与科学不同,它与创作者的个息相关。教学设计也一样,要体现教育者与学习者自己的风格与个性。③审美性原则。艺术是人类创造美的技术与产品,追求美是它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努力发现美创造美。因为只有美,才更能打动人、吸引人、影响人。例如我们要注意教学活动中的语言美、行为美,教材设计的装帧美、色彩美,课件设计的结构美、界面美;在讲授科学知识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内在美、理性美等等。④情感性原则。艺术是要诉诸情感的,只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同样,教育也要打动人心,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那种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只是传授知识、与情感无关的看法是片面的。优秀的教师的教学大都是充满激情的。

五项基本策略包括①教与学策略;②教学管理(或组织)策略;③资源开发策略;④媒体应用策略;⑤环境建设策略。所谓艺术化设计就是在上述基本原则指导下,对教与学策略、教学管理、资源开发、媒体应用、环境建设等进行系统设计,使之在有限条件下达到最佳组合效果。如教学策略包括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研究性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有机组合,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艺术化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4)教与学评价:评价也是贯穿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全过程的一项任务。从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到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再到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都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例如,诊断性评价是教学前期分析的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又会影响到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教学艺术设计要根据形成性评价进行修改,而教学艺术(方式、策略的运用等)又会对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提出要求;总结性评价对新一轮教学提供了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教学评价还要重视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是否满意,对衡量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评价要注意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好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所收获,还要能促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四 教学设计中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比例关系

教学设计分为微观设计与宏观设计,从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看,可分为从微观到宏观的三个层次:课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体系设计。笔者认为,在不同层次的设计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相同的,一般而言,在微观设计中,艺术性所占的比例较高,因为微观设计要更多地面对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变化性较大,对教师的临场发挥与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对教育艺术依赖更多;而宏观设计关注大的方面,较少涉及具体的情境,更容易受教育规律的影响,因而科学性较强。因此,笔者提出微观重艺术、宏观重科学的设计原则,供大家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二重性理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体现了下列几方面特点:①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规律,也重视教学艺术,强调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②将教学设计看作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事前一步到位的计划;③更加重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而不是把教学设计视为直线式过程,因而能更灵活地应对真实的教学;④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要求,将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置上,将激发学生动机与情感视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卢贤生. 艺术与科学散论[EB/OL].

[2]何克抗. 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 (4): 3-10.

[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主编.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221.

第5篇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够上出精彩的好课,可许多老师还是徘徊在优质高效课堂之外,下面我以《夕阳真荚》为例,谈谈如何备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

首先,语文老师要做好读书工作,读出课文特有的语文味。这样的好处是:能把课文的表达方法摸个一清二楚;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能够更好地用感情感染孩子;能让孩子更精妙地学语文。

我初读《夕阳真美》,一是发现课文线索明了,是按“去看日落一日落过程—赞美日落”来写的;二是课文语言简洁准确。但是,我却不能从简洁明了的语言中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来。于是再读时,我把《夕阳真美》和《火烧云》放在一起品读,去寻找《夕阳真美》的语文味。《火烧云》中云彩颜色的变化丰富,而《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为什么写得简洁易懂准确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在疑问中一次次品读,我发现了《夕阳真美》的妙处:文章简洁易懂准确,适合给二年级学生学习;文章结构清晰,是很好的写景的范文,文章简洁明了处很适合进行补白训练。补白可以达到和《火烧云》异曲同工的效果,而且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丰富的补白,会比《火烧云》的形象描写更加丰富。就这样,《夕阳真美》浓浓的语文味就在一次次品读中诞生了{为高效课堂做好了准备。

第二,教师要有准确地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能力。平时教师就要肯钻研大纲,肯钻研所有的语文教材,研读各年级段的教学任务。

我上《夕阳真美》一课,实施备课方案时,发现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备课方案中有这样—个设计:我设想让孩子欣赏“夕阳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一幅图,说一幅图,目的是:不仅会欣赏美,还会表达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是试教后发现这介教学的设计,超出了低年级段学生的能力,学生根本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一幅幅画面,使教学效果犬打折扣。自己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就是自己对教学大纲年级段的要求,解读还不够到位。后来我把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学生赏析美景。教师用一句句精炼准确活泼的句子做解说,使孩子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句子,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三,设计能促成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流畅,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实施更加严谨和科学。无论你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设置什么样的教学环节,都要看是否贴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地凸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适应教育教学的核心与学生当前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在《夕阳真美》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一是巧妙过渡,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复习的词语用先写……再写……最后写……句式说话,感知课文是按照太阳西斜—下沉一落山的顺序来描写落日的。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又引出了新课)。二是细读欣赏,感受美景。(分别精读二一四自然带,配合课件,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在读电感受夕阳的美)三是整体品读,培养情趣(在美妙的音乐中,听老师范读,回味夕阳下壮丽的西山、五彩的云朵和灿烂的霞光,然后大家在美妙的音乐中品读)。四是情景交融,升华主题(教师引出最后一段,体悟满面红光,体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但是他们带着小孙子去看日落,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啊)。这种总分总的教学设计不但结构简活,富有美感,而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四。根据孩子和教材确立巧妙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教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是杏得当,有四个主要的根据:一看是否服从教学目的;二看是否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既重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又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三看是否符合傲材内容的特点;四看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夕阳真美》这课的词语教学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和学生互动学习的方法。比如理“解刺眼”是用做中理解的方法,“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什么时候的太阳是“刺眼的”?看着它时是什么样的感觉?你来做一做,说一说(生做后说,眼睛都睁不开了)。我说,对,那就叫“刺眼”。理解“连绵起伏”是用画中理解的方法,“什么样的西山呢?(生会说连绵起伏的西山)怎样才是连绵起伏呢?拿出你的手儿,跟着老师画一画(老师边画边说),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几十里,一眼望不到边,这就是——连绵起伏,”理解“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中的“涨红”,我是用的感受体验法。小朋友们,什么时候你们的脸会涨红啊?(生答:开心、激动、生气、运动后……)那时脸是什么样子的?(生答:通红通红的),夕阳呀,也跟人一样,这时的它,也涨红着脸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让语文课绽放光彩,教师就要做好备课士作,‘预设课堂上会出现哪些意外,怎样快捷地利用这些意外促成精彩的生戚等等。充分的备课才会是高效课堂不是一句空话,让好课从容地流出(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63-02

【案例】 《7的乘法口诀》

走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7”。“嗯?什么意思?”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测。“与7有关的?”“是7的乘法口诀吧!”“7的口诀,我早就会背了。”有人这么一提醒,孩子们一下就说开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虽然孩子们说得有些纷乱、结巴,但我还是非常肯定并有力地在黑板上写出了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这些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喜欢哪一句口诀吗?”我提问道。

生1:我喜欢一七得七,一个七就是七,想都不用想。

生2:三七二十一,我经常听别人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生3:二七十四也挺简单的,二个七加起来就是十四,比如一个盘子里有7个鸡腿,两个盘子就有14个鸡腿。

生4:老师,我可以讲个故事吗?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22个太阳。地面上很热很热,禾苗枯死,土地裂开,玉皇大帝看着不行,就派一个叫后羿的人去射太阳。后羿拈弓搭箭,一口气射了7个太阳,一连射了这样的三次,这时天空中只剩下一个太阳了,玉皇大帝这才哈哈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都听得入神了,末了七嘴八舌地大叫道:三七二十一,原来有二十二个太阳,射了二十一个,当然只有一个了。

那一刻,我心里暗自表扬他能将新知识融进神话传说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是一种整合。课继续着,孩子们依然激情高涨,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在举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为记忆口诀找到了一条捷径,当学到七七四十九时,另一个孩子再也忍不住了,高高地举起了双手。

生:老师,我这也有个故事。齐天大圣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压在炼丹炉里整整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

师: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那你们的眼睛亮吗?(投影了11月份的日历表)你们能找到今天所学的有关知识吗?

生1:上面有数字7、14、21、28,都和我们今天学的7的乘法口诀有关。

师:这些数字怎么都刚好排成一排?

生2:我知道了,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就有14天,三个星期是21天,四个星期就是28天了。

生3:这个月有30天。

师:对,11月是小月,有30天。其实有些年份的二月份就刚好是28天的,有兴趣的,课后你们可以了解一下。

课堂已进入了,孩子的发现和表达如此的丰富,而那一刻我所能享受的大概就是他们所赋予的一种所谓的幸福感觉吧。

【反思】

一、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原起点和已有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由此展开的教学才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如片段中“七的乘法口诀”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特别是前面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学习经验,有的学生早就从文具盒上或生活经验中有所收获,有的学生可能倒背如流。所以,这节课上学生一看到数字7就开始背7的乘法口诀,因此我就顺势在他们说出7的乘法口诀后,让他们直接理解和记忆口诀。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喜欢从加法算式中导入,再改写成乘法算式,从乘法算式中编口诀,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虽然孩子也掌握必要的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可以讲个故事吗?”在他们的发言中,学生的认知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见识到了他们平时数学课上看不到的另一面。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受到:尊重他们的已有认知,充分相信学生能行,这样的信念会让教学设计更简单,会让教者、学者更快乐,会让学生思维的浪花汹涌澎湃。

二、课堂教学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上,教师的话语、活动并不多,而是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数学本质的时间、空间,在他们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展现他们的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师生双方都因这样的课堂而拥有了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师不用无数的框架约束,不用看似需要活动思考的过程走形式,学生完全可以做课堂的小主人,演绎一节精彩的课堂,让思维的火花处处绽放。可见,教师简洁明了的语言引领,像一把万能钥匙,轻松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一堂课下来,老师可以很“沉静”,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述,但学生的理解似乎更加清楚、深刻。

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不仅有学生的顿悟,也有学生的茫然;不仅让教师有教学引导的机会,也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仅解决了问题,也产生新的问题。最朴实的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教学环节,能留给学生更为广阔的自主探索空间。

三、使课堂更具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课堂中重要的东西很多:巧妙的设计、精心的铺垫、积极的引导……但一堂真正美妙的数学课堂,它的魅力之处绝不在于此,而在于数学的思维活动,在于数学课堂的数学味。片段中,教者从刚开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7”到接下来提问“这些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喜欢的那一句吗?”都在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赋予这些乘法口诀鲜活的生命意义,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地完善知识的建构。我们所需要的课堂不是让学生看似思考实则表演,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看似学生聪明了实则思维机械了……这需要教师的真功夫。一支小小的粉笔,一个引人深思的设问,一句巧妙的点拨,一次激情的升华,都能演绎出无限精彩。

真实、朴实的课堂能更深层次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领悟原汁原味的数学知识,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不断地反问自己,有没有戴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数学边际”的数学活动?

第7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思路;完整;主次;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30-03

在作文课上,学生往往写事写得不具体,文章也写不长。其原因是思路狭窄,写作的思维受阻,这是学生写作的通病。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能享受思维,教师必须引导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的写作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一、找准材料,明思路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找不准材料,而偏离了主题。所以“找准材料,明思路”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环节。找准材料就是在学生写文章前,先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所写的内容,把它定下来,即要讲清什么。它是写具体的主要方法,但这也是学生感到最难的。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先制作一些图片、幻灯、录像等来点燃学生的思维,其次可通过情景创设来“再现”生活中发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往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次,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巧设一些找准材料方面的问题,使再现的往事能比较顺畅地说出来,达到预设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如在教《童年趣事》时,教师可设计几张小时候的爱迪生孵小鸡、华盛顿砍树等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享受着中外名人的童年趣事而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教师可请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为了能使学生能再现往事的思维,并以写具体为目的,明确选出的趣事要表达什么意思,要写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并找出事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这样,学生对趣事的“趣”有了更好的把握,对写趣事就有了一定的思路,思维得到了训练,这是把事写具体的基础。

教学案例:

在作文课上写《童年趣事》时,有一学生受到中外名人趣事的启发,结合自己童年的往事,想出了小时候曾给塑料娃娃打针的一件趣事,闹出的一段笑话,使至今想起来还感到可笑。突出了“趣”字,明确了思路。

读幼儿园小班时,一次考试我考了100分,妈妈开心极了,给我买了一个塑料娃娃。这个充气的娃娃戴着一顶简爱帽,穿着一条背带裙,活像电影里的小公主。当时,我真高兴,把那个充气的娃娃当做无价之宝,晚上睡觉,也要它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睡觉也不要妈妈陪了!

爸爸回来了!他听说我考了好成绩,决定带我到绍兴去玩。我有多高兴啊。爸爸驾驶的船刚好走绍兴到钱清的线路。我带上自己心爱的娃娃去旅游了。途中路经华舍的医院,医院托爸爸带五瓶葡萄糖去那里。我最怕打针,也不喜欢挂盐水,但我特别喜欢针筒和输液器,于是我对爸爸说“:好爸爸,你给我拿一只。”爸爸起先不答应,但经不起我再三纠缠,还是答应了我。我拿了一支针和爸爸出了医院。拿了针,当时,我总是想尝尝给别人打针的滋味,但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当我扫兴时,一眼瞥见放在椅子上的洋娃娃。对!就给它打针吧。

我用粉笔和水拌成药水状,用针吸了筒“药水”,没有酒精棉球,我灵机一动,从棉被里扯出一团棉花,蘸了点水。我怕洋娃娃哭,不断地哄它:“乖,阿姨给你打针,不疼的,这样病才会好。”其实哪有什么病,是我自己骗自己呀。我拿了针筒,摇了几下,试试,还行!我用一块棉絮擦了擦洋娃娃的小屁股,然后,我扎了下去,我还哄着它:“打完针,阿姨给你吃糖。”

“啊,洋娃娃,你的病好了,可以吃糖了,瞧!多壮实。我去给你拿糖。”我转身,一看,傻眼了。娃娃呢?娃娃呢?怎么不见了?咦,这是什么?我捡起地上的一张塑料皮,真像那个洋娃娃,是我的洋娃娃。“呜—”我哭了起来。

哭声引来了爸爸,他一看,明白了八九分。爸爸说“:算了,爸爸以后给你再买一个更棒的。”说完,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朋友们,你们看,童年的我是多么有趣啊!

二、确定材料,写完整

在作文课上,教师在学生确定了写作材料后,如何根据文章体裁的要求,合理地找到写作的素材,这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导学生写具体的关键。由于学生在写作时,只看到事物的一个面,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这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受阻。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按不同文章体裁的教学设计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写事的,可从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同时找出同事情有关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如何。写变化的,可从吃、穿、住、行的对比来设计。写景色的,可从春、夏、秋、冬的演变来设计。这为文章写完整提供了一定的写作材料。

如在教《家乡的景色》时,由于题目抽象,要想写好文章,实在是有点难度。对这类题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景色进行有目的地分解成四个季节,因为在不同的季节里家乡的景色是各不相同的,有各自的特色。对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的情趣和爱好也各有不同。通过这样分解,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了训练,文章能写得更具体了。

教学案例:

在一次写《学校的早晨》的作文课上,学生们一时都感到学校的早晨没什么可写,都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找到要写的材料。教师在写前设计了春、夏、秋、冬的学校早晨景色的图片,学生就感到有写不完的材料。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学校的早晨是风景如画,书声琅琅的。

第8篇

一、转变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并没有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很多教师认为创业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创业意识缺乏、教学模式落后的状态。所以各个高校应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基准,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走上创业之路。

如某高校的创业教育方案设计如下:教学主题:创业技术培训;教学目标:认识到企业的四个主要法律方面;确定要自己企业的法律形态;了解一个企业应该负起的法律责任;知道办企业必须依法登记注册,必须依法纳税;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投保是业主的责任;懂得区分办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能够估算出创办企业所需的资金量; 教学内容: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要自己企业的法律形态;预测启动资金需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课后巩固:预测启动资金。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作为项目驱动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突出学生爱好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另外,项目的选择也应该有别于传统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它应该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项目的选择还应该根据实际的地域环境和生活实际。

如某高校依托于创业项目撰写的“多功能太阳能光伏充电藏式台灯的设计与实现”获得了多项奖项。如“全国大学生学术年会十篇优秀论文”,且其中与项目有关的歌曲也登上当地的晚会。最重要的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另外,学生根据此项目还研发了其它多种多功能台灯,如“太阳能路灯”等等。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正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便会积极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远比教师传统的说教方式教学更有成效。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创业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创业金点子大赛”“创业规划大赛”,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激活自己的创业能力。

三、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化创业理念、借鉴其它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创建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创业教育课堂学习气氛。

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时,高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邀请成功企业家和教育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使教师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获得创业教育的最新资源,进而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或者也可以让邀请企业家进入教师队伍,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经历分享给学生,这样能避免学生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如院校举办的以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解读、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指导活动、创业项目来源与选择、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创业市场定位与推广、创业资源整合与利用和创业项目推演与答辩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9篇

关键词: 中学地理 科学探究 活动设计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对于广大一线老师来说已不陌生,然而在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名词:科学探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1]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中开展科学探究学习。[2]

地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然地理科学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地理科学方法体验地理研究过程,尝试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学习活动。[3]

“科学探究”在国内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近年来国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等从理论视角进行研究,而从理论运用到实践,还鲜有人涉及。[4]本课题以地球科学探究为例,研究内容涉及《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两个主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七个基本模式。国内外对“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只局限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或对某一方面(地球仪、地球运动)的研究,如此全面的、系统的探究活动设计,还不曾有人研究。其中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为教学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2012学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学生做实验对比。

(二)实施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设计科学探究方案。

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开展探究活动。

3.用统计法检验活动效果。

(三)实施计划与目标。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通过科普讲座、到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进行参观等活动,丰富师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利用每周三第八节课外活动,实施地球科学探究活动、科技节展示活动,宣传和展示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实验班级,开展地球科学探究活动,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引进课堂学习,并通过学校和区级公开课,推广和检验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资源和本校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施方案。

1.选取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自然地理,是青少年了解地球的必备活动,是初中地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多年教学经验证明光靠老师讲、课件和教具演示,效果不理想。需要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和相关活动设计指导。但是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缺乏相关活动设计指导,只有一个活动“制作地球仪”,过于简单和枯燥。[5]而且目前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

2.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本课题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为两个主题、四个活动,配备操作简单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研制简易教学用具,设计《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等,见下表。

三、研究的成果

(一)《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

旧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探究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制作地球仪,另一个是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

新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在原来基础上有如下创新和改造:

1.改造探究材料。新器材包括自制地球仪、《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演示盘》、《公转动态示意图》等。

2.删除无关内容。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删掉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活动(应该放在下一节探究地图活动中)。

3.增加探究活动。新的探究活动有两个主题、四个活动,主题一:认识地球仪(活动1―画经纬线,标注经纬度;活动2―制作地球仪);主题二:探究地球运动(活动1―探究地球自转;活动2―探究地球公转)。

4.增加有效指引。原有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只有简单的说明,没有有效的活动指引,增加《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

笔者负责2011年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于2013年已通过验收和结题。

(二)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并开发相关案例。

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6]

四、结果评析

在2012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利用《活动检测》做前测和后测,结果如下:满分100分,前测平均分为56.9分,后测是87.3分,有明显差异。结果分析:初二、初三学生已在初一地理学过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对于抽象的知识,如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基本遗忘,所以前测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完成地球科学探究过程后,再做《活动检测》,成绩理想,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

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入学学生做实验对比,实验班15、17班,对比班11、13班,这四个班学习能力等基本没差异,在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11、13班按常规教学,15、17班采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最后进行《活动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从总分看:实验班15、17班平均分为:84.5分,对比班11、13班平均分为:68.9分,分差15.6分,存在显著差异。从检测内容分析:基础题:一、二、三、四、五、八题差异不大,而较难或抽象的题目:六、七、九、十、十一题分差较大,进一步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是有效的,能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不足与展望

(一)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添置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一定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为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实施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并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四)学生的成果比较难以体现。除了反映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外,学生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思路已基本清晰,轮廓初显。前面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需延续,我们一定会克难奋进,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2]顾绍琴.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研究.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夏志芳,张建珍主编.地理案例教学论[M].2011.12,第六章自然地理教学:在探究中弘扬科学精神.

[4]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5]张建珍,夏志芳,汤瑷宾.中学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地理教学,2013年第10期8-11页.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TPACK模式

一、理解概念

TPACK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K)。

CK:即学科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该学有关的概念、理论、观念、组织框架、证据和证明,以及获得学科发展的实践和途径等。

PK:即教学法知识,通常是为所有学科所共享的一般教学法,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程序、策略及教与学的方法的认识,包括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及对学习过程的知识。

TK:即关于技术的知识,包括对传统技术(如黑板、粉笔、教科书、投影器等低水平技术)和现代技术(如电视、广播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PCK:即学科教学法知识,由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综合而成。

T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是由技术与特定的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相互作用产生的。

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是由技术和一般教学法相互作用产生的。

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TPACK涉及各门学科内容、各种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等三种知识要素,但并不是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和相加,而是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法知识当中去。TPACK是整合了三种知识要素以后形成的新知识,因为涉及的条件、因素较多,所以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每位教师灵活应用三种知识在结合与交叉中寻找。

二、TPACK整合模式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对学科内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除了对本学科内容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应全面掌握以外,还涉及三项要求:一是要了解学习当前的主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或先决条件;二是要了解当前所学的主题和实际应用之间有哪些联系;三是要了解学习当前主题之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何帮助。

(二)对教学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除了要懂得一般的教学理论、方法以外,还要对本学科的学科教学论,特别是对当前所教主题内容的教学方法、策略应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三)对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中学课程教学涉及的技术很多,要求中学教师掌握所有这些技术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应当要求所有中学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基本技术能力。

(四)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主要应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制定既符合当前内容主题的教学目标要求,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三、TPACK整合模式学科中的实施案例

以《“光学”中的本影与半影》的教学为例。

TPACK的最终目的在于使教师明确在教学主题中的什么地方可以使用技术促进教与学。在科学中进行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形式的教学关键是知道何处、何种、何时使用技术。

(一)何处使用技术。技术的使用应该用于“如果不用技术就很难甚至无法完成的事情”中,在“光学”的本影和半影教学中利用Flash软件或是几何画板拟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转动情况,借助学生熟悉的日食(全食和偏食)、月食(全食和偏食)分析本影和半影的形成,进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使整个教学形象、具体。

(二)使用何种技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了解针对主题内容知识的特点进行各种媒体、软件的筛选,最终通过比较技术的可供性和限制性确定需要使用的技术。针对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创建Flash动态模拟不仅呈现了长时间、细致的实践观察过程,而且以突出、形象的形式再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转动过程中的日食、月食现象。

(三)何时使用技术。在学生处于“困惑”或“扰乱”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环境的创造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授“光学”的本影与半影一课时,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表情等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处于这一阶段,通过调查的结果决定何时呈现图片和Flash模拟动画。

在TPACK不断融入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实践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了解TPACK的内涵概念和其发展过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概念融入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除了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外,其他诸如电子白板、电子教学平台等教学技术都是教师今后学习和运用的有益手段。

参考文献:

[1]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04:78-87.

第11篇

王在恩老师执教《夏感》一课发现文中出现的“着”字特别多,就从“着”字切入,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读这些有“着”字的句子,你感受最强烈的是什么?为什么?②去掉“着”字再读,感受有什么不同?③你能不能也用一个“着”字句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总体感受?学生在朗读、品读、仿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着”字中表现出的夏的生命的热烈、旋律的奔放。巧扣一个“着”字设计教学,使课堂表现出灵动的智慧。

(选自《教育学·下半月 》 2010年第2期姜飞琴《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词语切入法初探》)

《夏感》一文的教学,可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边“读”边“思”,做到“读”“思”结合。熟读课文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 “夏感”题目的含义是什么;2.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致;3. 找出文中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其表达效果;4. 课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15分钟后,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读思”结合的过程。

(选自《科教创新 》2009年第7期龚思卫《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与“思”》)

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于欣赏品味词句能停留在修辞的层面就已经不错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识别妙词佳句。所以教师在开始阶段可以提供一个例子,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如《夏感》中“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提供两个赏析的角度:

1. 这里用人们常见的“绿烟”“长墙”两个比喻,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这是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来赏析的)

2. “凝”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带的颜色由浅淡变得深沉厚重的过程,突出了夏天树林的枝繁叶茂,表现了夏天的旺盛生命力。(这是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来赏析的)

提供一个范例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来说,有一个思路和方向。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师赏析的例子,这对于学生规范答题也是一个训练。

教师也可以只出示赏析的方式角度:准确、生动使用词语;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动静结合、景物衬托、虚实相映等常见的表现方法。将这些赏析角度提供给学生,可以帮助他们不断积累赏析的方法,还可以新旧勾连,取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选自《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王芳《初中写景类作品语言赏析的有效教学策略》)

《夏感》,单就词语的使用,就很值得去品味。现列举几例。

1.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长成”写出了山坡上的草由小到大,由稀到密的过程;用“凝成”来形容山林的长势与颜色,与句末的“长墙”相配,形象而生动。两词把夏日的到来,热烈而激情的态势写了出来,同时也为下文写麦的成熟张笔蓄势,正应了文章开头“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句中的“挑”似乎让我们听到了棉苗均匀有力地生长发出的喘息;“举”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生动形象地写出瓜秧腰肢抖动,伸茎张叶的态势。三个动词用拟人手法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夏日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了夏天的热烈,又紧扣课文开头。

3.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连用了四个“快”字,形象地写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对劳动的歌颂、对农民的赞扬寓于四个“快”字之中,使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此文的目的更加突现。

(选自《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3期向明华《析词巧学〈夏感〉》)

陈敏老师在教学中则采用追问的方式。如在学生回答了“作家梁衡对夏天有着怎样的感情,紧张、热烈、急促”后,追问:“文中哪些句子写出紧张的旋律?”学生回答:“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陈老师又追问:“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出紧张的气氛呢?”学生异口同声答:“快割,快割;快打,快打。”再追问:“为什么只想着‘快割’‘快打’呢?”这下学生可热闹了。陈老师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挑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最后,他们归结为也许天黑快要下雨了。陈老师抓住这有利的契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这个句子时,增添几个词语,在快割前加(乌云来了),在快打前加(要下雨了);于是原句就变为:只是想着(乌云来了)快割,快割;又想着(要下雨了)快打,快打。(全体学生读句子,老师读括号里的词语。)学生齐读后,整个紧张气氛就如画面般重现在我们面前。

(选自《成才之路 》2008年第30期庄青青《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梁衡的《夏感》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句:“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如果说“麦浪翻滚”还是实写的话,那么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写麦浪“扑打”远山、白云、汽车和“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则完全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了。

(选自《第二课堂(中学版) 》2010年第1期吴卫星《跟名家学写景》)

本课的教学,应该着眼于“美读与美教”,也就是充分利用课文优美生动、情感热烈的特点,组织起课文教学中“美”的阅读品析活动。

大致上安排四个教学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用一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其教学设想如下。

美读,整体理解课文

美辑,识记一批雅词

美析,精读一个美段

美说,运用一些美句

第12篇

关键词:愉快学习、诱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课堂上,怎样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主动学习愿望,教师就应该充分了解教材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巧改教材,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对例题的改编,也要让其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后发现,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自然的引入小数。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让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知识有效的迁移。

二、精心安排,在教学中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诱发其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让学生时常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试一试!”的心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可利用愉快的游戏、生动的故事、激烈的竞赛、入境的表演、热情的掌声等创设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在理解分数概念时,决定其理解质量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一半、半个”等不完整数的理解,而这些不完整数正是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获得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来辅助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请你拿出或说出“半个”物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活经验,并由学生呈现各种生活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大多都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切割活动,如分月饼、分梨、分西瓜,等等,安排这一环节,就很自然的唤起了学生的经验,并突出“平均分割”这一情景特征。但在这一教学设计中,课堂上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因为学生在“切月饼、切西瓜”时,他们的数学思考很可能被淹没在月饼、西瓜等色香引起的其他想象中,而把“平均”之类的数学思考抛在一边。生活情景的干扰因素会破坏生活经验的转化。第二个环节,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拿出“一半”的物品。目的让学生对“单位1”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三个环节,讨论:你认为“一半”多还是“半个”多呢?比“一半”小是“一小半”,比“一小半”还小呢?怎么表示?这样,逐步让学生呈现生活情景,并体验经验在特殊情况下的局限,从而激起他们的认知欲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经验出发的同时,还需思考怎样让经验得到提升,这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三、捕捉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教学融入生活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新知的教学时,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密闭不可分的联系,并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实际,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辨认方向》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让学生在操场上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和左、右手联系起来,很快地分辨这四个方向。后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学校、家、超市等进行分辨方向和设计一些路线的练习,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虽说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而我就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了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疑问,引发他们思考。学生们看到熟悉的生活环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设计好的教学环境中去了。之后学生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的知识,掌握了新本领。最后我又让学生们指一指,认一认让他们形成小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即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获得了数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