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页 精品范文 词汇教学论文

词汇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04 01:4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词汇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词汇教学论文

第1篇

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词汇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在对学习者、教学目的、目标词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下面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呈现方式。

(一)直接呈现

直接呈现指利用实物、手势、图片等来展示词汇,具体包括如下几种方式:1.图片、简笔画。直接为学生展示图片或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直观的优点。2.实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可以利用实物来呈现。3.动作与表情。通过教师的动作与表情来呈现一些表示动作或表情的词汇能大大加深学生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单词线标

单词线标是一种以图画、标记等为手段的呈现方式,常用于展示同类单词的语意差别。下面是单词线标的具体操作步骤。1.确定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词汇;2.将学生提供的词汇记录在黑板上;3.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单词进行排序;4.对学生的排序结果进行点评;5.给出参考答案,并进行讲解。

(三)趣味呈现

单词的学习过程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对单词的第一印象将对单词的学习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呈现单词时应有意识地提高呈现方式的趣味性,要利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和词汇学习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词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coin,keep,as,moment,tell等5个 生词时,为了增强趣味性,教师可编一则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问题呈现

问题呈现指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来展示新词。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提问可适当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如图片、实物、情景假设等。下面是一段与购物分类有关的展示对话(欲展示内容在括号内)。

(五)多媒体呈现

多媒体呈现是一种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展示方法,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优势。多媒体呈现可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1.播放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对欲学材料在大脑中建立粗浅的印象;2.将多媒体资料再次播放,当遇到欲学单词时及时停顿,并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其含义进行猜测;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展示文字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解释与说明。

二、结语

第2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教学A类词汇

将阅读文本不足以提示其含义但又影响学生阅读过程,学生猜词亦有困难的词划为A类词汇。将词汇表中的这类词尽可能地归入到以主题词或核心词为中心的语义场中,为学生创设一幅幅形象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问题讨论等形式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语境教学这一类词汇,为阅读适当地减少障碍,降低难度。

二、根据上下文语境教学B类词汇

1.将学生可以依托上下文语境理解的词划为B类词汇。英语中有些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想确定这些词的准确含义,语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使用的新目标七年级-文本中出现的和属初中阶段较为常见的一词多义词汇。我不急于阅读前就教这两个单词而是让学生借助文本语境来猜测具体词义。小姐B.思念C.错过希望B.祝愿对于这类词,教师应在复现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意义入手,根据相关信息选用词汇,同时提供多个不同的语境拓展目标词汇的用法。只有学生学会在语境中正确选用词汇,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2.还有一群词汇教师也不用急于在课前呈现,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借助各种构词来推测词义学会语用。现行新目标八年级下册。我围绕话题设置情景以旧带新,呈现词汇继而设计有效的读后任务,尽量提高目标词汇的复现率,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目标词汇和已学词汇的不同语用。3.词汇不仅是单词还包括由多个单词组成但表示整体意思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作为融合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体现出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对它们的学习能够促进语法规则的发展,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教师可以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凸显它们,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聚焦词块。现行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课时词汇表中出现了7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编者很注重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教材阅读文本后刻意设计.这一环节学生会依次输出:我在阅读教学中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效仿编者对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教学做类似的简单而有效的处理。

三、设计有效教学任务,输出词汇

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词汇。心理学告诉我们,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被遗忘。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课内课外及时复习,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词汇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表达,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活用中提升。我在2012年使用的新目标七年级的最后环节趁热打铁改写课文内容,设空填词,使学生在语境中进一步领悟本节课新词的意义与用法,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对词汇的有效输出。当然词汇的输出还有更多其他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图片(适用于复述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表格(适用于观点对比类的课文)、关键词(适合于课文内容多且结构不太明显的文章)、流程图(适用于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逻辑关系呈现的文章)等帮助学生复述课文,或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所学词汇。经过将近两学期以来的努力,学生感觉学习词汇不再枯燥,词汇掌握明显有了进步!更可喜的是学生做阅读题时已不再“逢新词,必先问”,而是阅读后很兴奋地问我他们对篇章中新词地意义的猜测是否正确。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将词汇学习与阅读教学分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阅读中进行有效词汇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将继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帮助学生化解阅读教学中词汇学习的难度,提升词汇学习的有效性。让令学生和教师头疼的教学任务变成快乐的学习体验。

作者:黄玲莉 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三中学

第3篇

1.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应付差事。

因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非教育部直接隶属,而是属于省市直属的院校。这些院校在教学的师资以及设施配备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也相对有限。因此在进行教学开展的时候相对落后,从而造成了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忽略。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都是高校的一项必修课程,许多的国家重点高校在开展的时候还相对有效,但是落实到地方院校的头上就会造成重视程度大打折扣。这些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英语教学缺乏重视,认为只是一门大学必修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就算交差,所以往往都是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真正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2.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低。

目前,多数的地方性院校在教师的师资队伍配备与建设上还是比较欠缺的。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则因为相关部门对人才的配备也比较缺乏,最主要的是缺乏支持的力度,所以必然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整体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够,会造成自身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无从感知。这些教师可能只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书本讲解,而对于课后的词汇也只是进行朗读就草草了事,起不到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作用。

3.少有的词汇教学方法枯燥,教学质量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逐步的重视英语词汇的教学,但是选择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枯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低下。有的地方院校甚至认为让学生重视英语词汇学习,就必须要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完全忽略记忆的规律,这就造成学生形成较为严重的学习排斥感,对英语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不能够有效的记忆单词。即便个别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了一些词汇,可是学生对词汇的具体用法等都一无所知,这样就起不到教学应该有的作用。

二、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措施

1.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为地方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因此要想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的整体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其次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让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和改变。

2.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关的责任部门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格外的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只有领导层面给予了重视,教师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支持,教学的开展才会更加有效。词汇教学是开展大学英语的重点,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考试,更是离不开词汇的学习。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其他内容的核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并且对这些词汇的用法以及含义有了更多确切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英语阅读,完成英语写作,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整体水平。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某一个单词的读音,更应该包括这个单词所有的用法,还可以列举其在特定语境之下的含义,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这些单词的具体含义。

3.创新词汇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4篇

一、高职高专词汇教学现状

教学环节薄弱。在词汇教学上,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领读单词,讲解单词的用法。学生对常用词汇的基本含义掌握不好,也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因此词汇误用、滥用现象很严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培养,用于词汇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少。

二、改进词汇教学的对策

1.利用语音巩固词汇教学。词汇习得无非是熟练掌握其音、形、义。语音是单词呈现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能帮助学生记住词的形,即拼写。大部分英语单词的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讲解发音规则,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单词中的“音形对应关系”,促进学生英语语音标准、英语单词解码、朗读与拼写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构词规律。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构词规律。学生掌握规律,词汇习得自然是事半功倍。英语单词是由词素构成。词素是最小的语法和语义单位。词素中表达单词主要意义的部分叫词根。据统计,85%的英语单词可通过词根来分解记忆。词素中只有语法意义而没词汇意义,或只在词中表达次要意义的部分叫词缀。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能决定单词的词性。了解和掌握词缀、词根,词缀与词性、词义的规律,能很大程度帮助学生习得单词的形和义,积累和巩固了单词,词汇量大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树立语境意识

研究已证明,词汇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将词汇习得融入语境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并增强语境意识,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线索和猜测词义的能力。这样,对词义的理解更深入。

1.比较词汇的文化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能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由于学生缺乏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这无疑是英语学习中严重影响学生交际、阅读理解的一大障碍。因此,词汇习得中渗入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掌握其在不同语言中的深层含义,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2.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巩固词汇。学得快,忘得快,词汇学习更是如此。复习才能克服遗忘。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描绘出了一条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及时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教师鼓励学生掌握记忆规律,及时巩固,以达到最佳记忆效果,成为长时记忆。英语词汇习得是个长期的过程,在高职高专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总结与尝试,引导学生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学生也应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提高自己的词汇水平和各项语言应用能力。总之,探索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是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

作者:苏可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一、读前感知词汇

要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通过多渠道输入进行词汇教学。教师可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简笔画、身势语、动作、表情等,创设情景,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词汇。例如,在学习初一级表情词汇happy、sad、angry、tired、excited、worried后,笔者叫一个学生做动作,其他同学猜,也可以通过brainstorm学习新词汇。笔者让学生先小组内进行brainstorm,然后通过图片展示,把阅读材料中需要掌握或已经学会的进行归纳分类。通过多种不同渠道学习新词汇,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读中理解词汇,培养阅读技能

英语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读中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领会、理解核心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在上下文语境中对新词汇进行再认和初步运用。例如,通过不同阅读任务,巩固重要词汇。阅读中设计不同阅读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而且通过阅读任务可以重现课前导入环节出现的重要词汇。如7BUnit1Read-ing1Franceiscalling的教学中,在阅读过程的第一步,笔者让学生采用略读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着重指导学习如何抓住句子的关键词(keywords)和段落里的主题句(Topicsentences),以便更快地了解课文大意。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找配对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快速略读全文,找出每个文段所谈及的内容。在对文章进行大意理解时,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文深入细致阅读,了解课文各段落的主要思想和文章中的细节等。

三、读后灵活运用,巩固词汇教学

对于刚学过的单词,加深记忆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口头与书面表达进行运用。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文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围绕话题,组织形式多样的任务型或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选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汇,然后改写阅读课文内容,再对改写后的短文设空,以考查所学的重点词汇,使学生在语境中不仅巩固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还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内容视学生的能力与基础而定,若基础比较弱,可以给予首字母提示这种练习,以阅读课文内容为情景语境,涵盖了课文中出现的核心词汇及重点短语,一方面能让学生较为容易地回忆起课文中所学的词汇,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记忆,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而词汇是阅读理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词汇知识,就没有理解。因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成功地实施词汇教学,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与词汇运用水平。只有把文章和词汇及语言点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以阅读带动词汇,以词汇促进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作者:杨林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第6篇

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是理性和想象相结合,这是人们理解不能直接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需要明确的是,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可以是整个篇章,可以是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还可以是一个词。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细胞,和隐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中都有大量的隐喻词,这些隐喻词既反映出两个民族在认知上的人类共性,也反映出认知上的民族个性。但很多词的隐喻意义经过无数反复的使用和联想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本民族的母语使用者已意识不到其隐喻性,而对非母语的学习者却会造成不少的困惑。因此对维吾尔族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观及隐喻思维意识。为此,笔者想从词汇的隐喻认知特征入手,谈谈如何进行汉语隐喻词汇的教学。

二、对比分析语隐喻词汇特征进行汉语词汇教学

语词汇中都有大量的隐喻词。当我们进行汉语词汇学习时,不仅要注重语词汇在隐喻认知上的共性,更要注重它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即注重培养学生对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差异及隐喻表达的敏感度,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言理解与运用上的失误。

(一)语隐喻词的认知共性

民族都不约而同地以人体词的不同部位喻指事物的不同部位,如“山头、瓶颈、桌腿、山脚”;以颜色词中的“红”喻指喜庆;以味觉中的“甜”与“苦”喻指生活的甜美幸福与艰辛痛苦;以动物词中的“老虎”喻指人的凶猛、勇敢,以“狐狸”喻指人的狡猾;以植物词中的“花草”喻指女性的柔美;以日常用品中的“蜡烛”喻指人具有的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精神。此外,语还都可以用“上下”、“前后”、“高低”这样的空间概念喻指时间、数量、等级等概念。时间在先的为“上”为“前”,时间在后的为“下”为“后”,如“上午/下午”、“前年/后年”;数量增多为“上”为“高”,数量减少为“下”为“低”,如“(工资)上调/下调”、“(谷物)高产/低产”;地位、品质高为“上”,地位、品质低为“下”,如“上级/下级”“、上品/下品”等。因此,在汉语隐喻词汇教学中,要让维吾尔族学生明白隐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语虽然属于不同语言系统,但是许多隐喻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不同语言里的隐喻概念中隐藏着人类相似的认知思维基础,正是这种相似的认知基础为不同语言中产生相似隐喻概念创造了机会。

在学习这些隐喻词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这种隐喻中的普遍共性,培养学生拥有这种隐喻思维意识,学会将维语中的隐喻词与汉语进行比较,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准确、快速记忆和理解运用这些汉语隐喻词。

(二)语隐喻词的文化个性

两个民族分属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受制于各自的文化。隐喻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语境,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往往左右着词汇中隐喻的选择,使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语词汇有时喻指的意义相同,但隐喻的喻体的选择不同。如:喻指自己很喜爱的孩子,汉语用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心脏、肝脏喻指,说“(我的)心肝儿(/我的)宝贝”,维语也可用人体部位中的肝脏加第一人称喻指,说“我的宝贝”,更常用游牧生活时家庭中最重要的财产骆驼喻指,说“(我的)驼羔”;喻指女子漂亮的眼睛,汉语出于对龙凤的尊崇,说“丹凤眼”(古代“龙”喻男性,“凤”喻女性),维语出于对家庭饲养的羊、驼温顺秉性的喜爱,说“羚羊眼”、“驼羔眼”。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喻指胆小,汉语说“胆小如鼠”,维语说“胆小如鸡”或者“胆小如兔”;喻指浑身湿透,汉语说“落汤鸡”,维语说“落水猫”;喻指雨下得很大,汉语说“倾盆大雨”,维语说“倾桶大雨”;喻指多此一举,汉语说“画蛇添足”,维语说“画驴添角”;喻指蠢笨,汉语说“蠢笨如猪”,维语说“蠢笨如牛”。还有些词语隐喻选择的喻体是相同的,但词语喻指的意义不同。如:“飞蛾扑火”汉语是喻指自取灭亡,维语是喻指追求光明;“兔死狐悲”,汉语是喻指“狐”对同类之死“真伤悲”;维语是喻指“狐”对同类之死“假慈悲”。

在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如能引导他们挖掘和比较词汇中的大量隐喻词反映出的文化的异同,定能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这些词反映出的文化异同要作有针对性的点评,不能有失公允、褒彼贬此,同时还要避免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受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另外,语言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功能,当隐喻词语不带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时,也可以将之从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种语言。如现代科学术语中的词“电磁波、声波、电子场、语义场、磁场”等词语来源于英语,后被移植到汉语和维语中。改革开放后,汉语中的一些新词语作为一种流动变化着的符号表征,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和人们的心理变迁,如“下海、炒鱿鱼、白领、分流、发烧友、网虫、高考移民、经济软着陆、绿色产房、学术超男、韩流、黑哨、零距离”等等,也大多被移植到维语中。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维吾尔族学生遇到这类词语时,可以先利用母语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学习这些隐喻词。

三、总结

第7篇

一、学习正确的构词法掌握词汇

目前,我们中师的英语词汇教学仍然是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即“自读—跟读—纠错—记忆”,加之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基本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一些来自条件差的地区的一部分学生语音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这些因素造成了他们记忆单词的硬伤。我们知道,虽然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构词法,是记忆词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如最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即合成法、转化法和派生法,帮助学生做到了如指掌,触类旁通。例如,合成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sightseeing,radio-e-quipped,outgoing”等大量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bath,proof,quieted”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派生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actor,leadership,acceptance”等名词。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他们记忆词汇的能力。如果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在词汇学习中举一反三,将一个个孤立的单词联系起来,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他们深刻记忆单词,从而极大地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二、利用对话练习强化词汇记忆

在培养学生掌握了英语正确发音和构词法的基础上,适当加重对话法的教学力度,可以强化学生的词汇记忆。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自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互相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法非常适合英语中的词汇记忆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把要学习记忆的单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创作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记忆词汇,就应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教师在创设的特定语境中,让学生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让学生造句,正确发音叙述,活跃对话氛围。在发言讨论中,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流,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记忆词汇的效果。

三、通过口头、书面写作,巩固词汇记忆

中师生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正确发音、词汇丰富、写作简炼、教学得法的小学英语教师,其中的重要部分是词汇记忆的养成,而口头、书面写作是其巩固记忆的重要步骤。词汇是讲话和书面表达的基础,它是句子的基本单位。如果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那么他就拥有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要使学生把大量的词汇永记脑海中,并且能够灵活正确的运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丰富的词汇遣词造句,多写文章。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朗读和背诵英文文章,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有针对性地选读一些英语的精品短文,或书面表达优秀的范文,把它们中精美的句子背诵下来,使“英语表达法”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让词汇在脑海中扎根成长。二是坚持时时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随机出题目,让他们口头作文,随时指正,以巩固词汇记忆。三是实施学生互评。在教师对个体学生程度全面掌握的情况下,让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口述和笔述讲评,好的肯定,错的改正,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在中师英语词汇教学中,不同的教师会教给学生不同的词汇记忆方法。但是,对于课本中要求的基本词汇,不仅要求认知记忆,更要求熟练运用,特别是要培养他们如何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运用词汇,还要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学习巩固词汇,以将来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小学教育工作。

作者:姜新萍 单位:塔城地区师范学校

第8篇

1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英语文化意识

一国的语言是该国文化的重要反映,同时文化也能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了解该国的文化常识,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背景知识,更有助于他们对相关词汇的理解。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为学生有效地输入一些必备的人文背景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领略到国外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在讲授职业英语中有关这一话题的相关词汇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先给同学们放一段关于介绍西方国家建筑特点的视频,或者给同学们展示一组关于西方国家建筑风貌的图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词汇的兴趣,又为学生增加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帮助学生降低英语词汇识记中的困难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英语词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人文背景知识,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降低英语词汇识记中的困难,从而可以降低他们对词汇学习的畏惧心理,还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识记英语词汇的技能。比如,由于学生对于建筑专业方面的词汇并不熟悉,对于记忆这些英语词汇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讲这方面的专业词汇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人文背景知识的输入,为学生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讲解什么是假凝聚力(apparentcohesion),什么是引道,什么是阿拉伯式花饰(arabesque),凯旋门(archoftriumph)的结构是什么,如何有效利用太阳能(solarenergy),目前世界上对于太阳能的运用领域(useofsolarenergy)有哪些等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词汇学习,学生还可以从这些图片和视频中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一些词汇,获得一定的人文背景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3帮助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词汇

对于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词汇学习只停留在了对相关词汇的死记硬背上,然而,这些学生却缺乏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只记住了这些词汇的表面意义,却并不清楚相关词汇的内涵意义,引申意义以及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英语的词汇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有关这些词汇的人文背景知识,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从多个层面了解一个词汇,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的能力。比如,在讲解appearance这一词汇时,教师不仅需要关注这一词汇的表面意义,还要告诉学生在建筑行业中,这个词语还可以特指建筑物所表现出的外在特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appearance在中英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意义,从而能够确保自己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中运用该词汇。

4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文精神的教育是职业英语教育的核心。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人文主义的教育,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和最终目标,英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人文背景在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采取恰当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整合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输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英语文化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降低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困难,并帮助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这些词汇。

作者:覃琴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一、语言理据性与二语词汇教学

生成语言学注重语言的特殊目的功能,从而与人类认知和语言的使用相脱离,CL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弥补生成语言学在这方面的不足。CL把语言及其习得看作是基于用法的(usage-based),是能让我们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Langacker,1987)。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具体语言现象就体现出了理据性(motivation)。在语言中,人类对某些表达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其与我们的感知认知经验更接近。如,我们通常不认同Thetablewasbeingrunaround这样的句子,主要原因就是它与我们习惯用来感知场景的图形—背景结构不一致,因为在这一结构中,我们倾向于把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即运动的或“鲜活”的事物作为图形。又如,Aglassofalcoholcontainingwine,please这句话也会使我们感到困惑,原因是这句话中的特指信息与我们以原型成员来组织范畴的方式相矛盾,后者的主要特点则是界限分明。Alcohol是它所在范畴的中心而非边缘成员,因而不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此外,在给别人提供帮助时,我们为何不说ShallIgiveyouafootwiththat?因为语言的理据性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认知经验中,通常是用双手去处理事务而不是用脚,这种人类共有的联想能力使我们能够运用转喻理论去理解大量非特指信息。再者,由语言的理据性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健康快乐的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从人类体验认知来看,他们微笑时嘴角总是向上的,所以我们总是把快乐心情和“上”(up)而不是“下”(down)联系起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会用到Allthisgoodnewsisgettingmedown这样的句子了。Lakoff&Johnson’s(1980)在其奠基性著作MetaphorsWeLiveBy中有力地证明了大部分日常语言都具有比喻性,即语言使用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隐转喻表达方式。随后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参见Lakoff1987)也指出,人类正是通过隐喻性思维(在不同经验域之间建立类比关系)才使其在第一时间能对抽象的经验域进行推理和表达。CL提出语言是有理据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可预测的(predictable)。我们能推理出对某个特定信息的思维方式为何在语言中能被常规化,但这并不等于我们能正确预测语言中的哪些话语能被常规化,正是语言的不可预测性才突出了其个性,也正是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学习者没有充分意识到语言的理据性,CL才提出把它作为词汇习得的前提,以此来促进二语词汇教学。介词和语言的理据性也有着紧密关系。它表现为同一个词表面上“新”的用法与其原型用法共同形成一种放射性网络,即从中心原型范畴向扩展(参见Brugman,1981)。其中某些意义扩展是和其字面义相关的,如,某个介词通常指“临近性”的话(thebookonthedesk;theclothoverthetable;thebulgeundertheblanket),那么它有可能具有某种相对应的“旋转”意义(rotatedsense)(thepictureonthewall;theveiloverherface;theskinunderhisshirt)(Boers,1996)。介词的某些扩展用法也能通过隐喻来突显其理据性,如,介词beyond在Whysheevergotmarriedtohimisbeyondme和He’dchangedbeyondrecognition中的用法就来源于与它字面义相关的不可及性概念,如,Theballfellbeyondthehedge(andsoitwasbeyondourreach)。此外,情态动词的多义性也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关注(Sweetser,1990)。如,我们习惯的情态动词must的用法(Thelightison,sohemustbehomenow)就是由其强制性意义(Youmustcomehomebeforemidnight)扩展而来的,其中的关键条件就是基于推理,即如果你强制某人做某事,那么这件事就很有可能做成。作为CL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隐喻揭示了人类如何把生活中具体的、熟知的知识投射到抽象域中以使对后者的理解更清晰。随着始源域在结构上向目标域转移,相关的词语也产生了比喻义。如,我们可用生活中的“吃/喝”这一始源域来表达学习中的思考或互动:Janehasagreatthirstforknowledge;Thesestudentsareexpectedtoswallowalotofnonsense;Goodteacherstrytospiceuptheirclasses;Icannotdigestsomuchinformation和Don’tjustregurgitatewhattheteachersaid等。基于语言教学的CL倡导者们用各种方法把上述对多义词和多词单位的论证用到了二语词汇教学中,下节将归纳出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

二、基于CL的二语词汇教学方法

学者们就如何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应用CL(尤其是概念隐喻)的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如,Danesi,1992;Maclennan,1994;Scott,1994)。还有学者基于CL理论为学习者(Rudzka-Ostyn,2003)和教师(Lindstromberg&Boers,2008)研发了相应的教学资源。总的来看,基于CL的二语词汇教学方法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在掌握某个多义词基本用法的前提下,通过联想的方式来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其非基本用法,即遇到某个词以约定俗成的意义出现时,他能根据该词的字面义进行推理。如,根据rake的字面义推理其在Thebankswererakinginalotofprofits中的意义;根据dodge的字面义推理其在ThePMdodgedallthequestionsaboutthewar中的意义等。此外,我们还能通过让学习者对隐喻性用词的意义进行推测来提高他们的认知参与度(cognitiveengagement)。如,推测Afledglingdemocracy中的fledgling,前提是他们了解该词的字面义——表示幼鸟。这些都属于较为基础的介入研究方法,在CL的教学模式中也是很常见的。但CL对高频多义词的处理方式更为复杂,首先需要识别其原型意义;然后对该原型的意义扩展进行逐步的说明;最后是建立由该词主要用法构成的语义网络(参见Tyler&Evans2004对介词over的解释;Lindstromberg2010从教学角度对介词进行的分析。

其次,CL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特点是通过分析习语和动词短语例证概念隐喻的方式来讨论更为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如,Jackdown;Heblewupatme;He’shotunderthecollar;Shewasfuming;He’sblowingoffsteam和Don’taddfueltothefire等表达式都可被范畴化为THEBODYISACONTAINERFORTHEEMOTIONS和ANGERISHEAT等隐喻的例证。习语也能被范畴化,前提是了解其字面义使用中体现出来的始源域(经验域)。如,Clearthedecks;Onanevenkeel;Givesomeoneawideberth;Walktheplank;Takeonboard;Outofyourdepth和Aleadinglight等短语都能和“航海”建立类比关系。此外,教师也能通过提供其他刺激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参与度。如通过引导来让学习者思考某个特定概念隐喻“有意义”的原因。比如引导学习者体会人类经历激烈情感时特定的心理变化,让他们理解我们为何要把诸如愤怒等情感和“热”这一概念联系起来,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该概念隐喻范畴内习语的记忆程度。学生还能通过把目标语词汇表达与他们的母语相比较,从而思考二者间是否具有隐喻共性,以此来促进词汇记忆(Deignan,Gabrys&Solska,1997)。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去思考某个始源域在目标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原因。如英语中大量有关航海的表达就可以和英国历史上曾经是航海大国相联系。学习者也能思考如何对某个隐喻概念下的不同表达进行分类或是去识别它们共同的始源域。如,通过Setthestageforsomething;Bewaitinginthewings;Takecentrestage:Inthelimelight;Playtothegallery:Behindthescenes和Thecurtaincomesdown等一系列表达来识别“戏院”这一始源域。另外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对习语字面义进行图片说明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Boersetal,2009;Szczepaniak&Lew,2011),前提是该图片应和习语表达的隐喻意义相关。此外,通过对习语表达的意义进行有根据的猜测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度,如,学生能通过始源域“拳击比赛”来猜测Beingontheropes的意义。基于CL的词汇教学法认为要让上述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目标语词汇的记忆产生积极影响需满足三个前提。首先,刺激并提高学习者对目标语词汇学习的认知参与度需要和记忆的处理水平模式(Cermak&Craik,1979)相关联。该模式认为对深层信息(包括词汇)的处理有助于提高记忆,对该信息的语义阐释也应包含在整个处理过程中(Craik&Tulving,1975)。其次,CL教学模式下的语义阐释包括心智意象(mentalimagery),该意象能促进对词汇的记忆主要是借助于记忆的双码模式理论(DualCodingmodelsofmemory)(Sadoski,2005),即把抽象词汇与心智意象联系起来,使前者更为具体,从而有助于记忆的巩固和提高。再次,以认知方式把词汇呈现给学习者能使他们认识到词的系统性,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如果能把所学词汇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那么提高记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如反映相同概念隐喻的不同短语动词或共有相同始源域的各种习语表达等。

三、结语

本文从CL的视角分析了语言理据性与二语词汇教学的关系,指出基于人类的认知体验,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后者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本文总结了基于CL的二语词汇教学法所具有的两个特点,并指出了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这些特点所应具备的三个前提。尽管CL框架下的理据性理论给二语词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语言的流动性和词汇家族的庞大,词汇理据教学的局限性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在二语词汇教学中,有些语言表达是无理据的,这些形式-意义的关系本身就是任意的,所以也需要通过“硬背”去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者识别那些有理据的语言表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和对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其次,由于形成语言理据性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对二语词汇的理据产生模式进行准确的预测与运用。语言理据性虽然能有助于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但他们的目标语输出能力却不一定能因此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语言的任意性,即有些成分是有理据的,而有些却是任意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记忆。

作者:马滢颖 樊宁 单位: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10篇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就词汇而言,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词汇学习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能力的和核心元素。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已被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需要进行启智性教学。以此,在构建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能够突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确保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利开展。

1.重视“启智”的原因

在新课标下,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工具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其核心目标。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英语属于一门能够开启学生心智的学科,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在此基础上,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情境教学中,更好地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异,不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学会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交流思想、思维的重要工具,情感教育是其首要因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情感分为三种类型,即美感、理智感、道德感。重视“启智”,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好的品质。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解不同国家文化,具备跨文化意识,能够吸取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学包含了多种组成元素,比如,语音、词汇、语法,重视“启智”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记忆等能力,更好地学习英语学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埋下伏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英语是交流思想、思维的核心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能够开启初中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发现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初中英语启智性词汇教学

2.1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的学习属于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实质上,英语的学习是学习一种全新的思维体系,构建全新的词汇网络框架,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词的派生、复合、转义,比如,词的语法特点、隐含意义。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协作者角色,揭开英语词汇教学神秘面纱,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具有的特点、规律,构建适合自己的英语词汇知识体系。

2.2初中英语启智性词汇教学

(1)借助联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单词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联想在一系列心理活动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记忆、现象。在教单词的时候,教师要对英语词汇自身的关联性引起高度的重视,采用合理的记忆方法,比如,串联归类、辩解分析,让学生展开联想,在脑海中构建对应的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缩短记忆单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单词“long”学习为例,可以这样进行联想对比,long(长的)—short(短的、矮的),short—tall(高的、长的)。这种联想对比方法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单词。以“luck”学习为例,luck—lucky—luckily—unluckily,在比较联想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意思,形成不同层次的词汇积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复习巩固、学以致用学得快、忘得快是学习英语词汇的通病。以牛津英语教材来说,其词汇量非常大,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否则真正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为基础,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复习小游戏。比如,猜游戏,把相近的单词、音、形、义相反的单词分别进行汇总,坚持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原则,复习这些单词,把孤立的词汇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构建完善的词汇结构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有些单词是音译过来的,以cool为例,可以充分借助这点,说某某看起来很酷“cool”。它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结语

总而言之,词汇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突显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启智性词汇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并改变初中词汇教学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以此,不断优化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标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彭美娟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第11篇

一、注重教学氛围的和谐和丰富,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打好基础

正因为如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氛围,尊重、关爱、信任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教师也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给他们更多的鼓励。教师要懂得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了解他们,用欣赏与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用宽容的心态包涵学生犯的每一个小错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而不让他们感受到太多的负担。只有在这种丰富、和谐的氛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够达到既定的效用。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缓解他们思想中还存在的压力。

二、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词汇学习的辅助工具

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词典的辅助。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词典,如《金山词霸》、《Roboword动态英汉词典》等等。这些电子词典使用起来是十分准确、快捷的,学生可以随时将需要的资料拷贝使用。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到网上查询有疑惑的生词,教会学生电子词典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电子词典进行记忆与练习。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单词。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升词汇教学的人文性

词汇教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简单的单词教学。单词只有成为一个完整的话语,并且处于特定的交际情境中才能够发挥出其交际功能。因此,要学会每一个单词包含的意义,就需要更多具体的语境与情境,而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多媒体就能够轻松的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例如,当教师讲授到关于“Myschool”的内容时,就可以先将校园中的“gym,hall,office,school,library,classroom,playground,building”等场所拍摄成照片,再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时,就能够立刻集中注意力,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这样课上涉及的词汇量也会比教材更丰富。如果单纯根据教材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机械的来讨论“Ourschool”,“Myclassroom”,则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场景制作为课件开展教学,学生就会从心底产生表达的热情。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单词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

如果将单词比作砖头,那么英语学习就如同盖高楼一样,只有确保砌好每一块砖头,才能保证摩天大楼有一个十分坚固的基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单词的积累,而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工作。通过多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单词训练,如看图猜单词,看单词选音标,同义词与同类词的过家家,读单词音标归纳,反义词跷跷板练习等等,这样的单词训练有着极强的趣味性,操作也很方便,对改善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学习有着非常大的成效。

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复习与检测,助学生深刻的记住学过的每一个单词

初中生学习英语单词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导致英语词汇的学习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重复地学习才能将学过的单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学生接触单词的频率直接影响着词汇的学习效率。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反复播放、复习而有计划地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一些练习和检测的题目,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单词,从而加深对所学单词的印象。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开展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将死板的单词学习转化为同学们愿意去学习的趣味性科目。

作者:丁洁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沧口学校

第12篇

1.借助语境,确定词义要掌握词义,只能在词与词的相互联系中来理解。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导词汇的语义,而不是只从词汇的基本意义和语法意义上去理解。例:(2011重庆中考题)ShoppingontheInternetisbecomingmoreandmorepopular.WhydopeopleusetheInternettoshop?Somepeoplesayitismoreconvenient.Theydon’thavetoleavetheirhomestoordersomething;theycanshopforanythingtheywantatanytime.()TheChinesemeaningoftheword“convenient”inthispassageis“_”.A.时髦的B.较近的C.方便的在这里,根据上下文语境,网上购物不必离开家,而且还可以在任何时候买到想要的任何东西,显然,“convenient”是“方便的”意思。

2.借助语境,猜测词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掌握词汇用法,因为猜测和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解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时。例:CraighelpsFreetheChildrenraisemoneytobuildanewschoolinKenya.Heworksfortherightsofchildren.此处的“right”,显然不是“右边”的意思,也不是“正确的”的意思,肯尼亚的孩子不能上学,克雷格为争取孩子们的权利而工作,所以“right”应该是“权利”之意。3.借助语境,选择词汇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经常会遇到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使上下文通顺、连贯,合乎文理。例:(2011临沂中考题)Howdoyouusuallygettoschool?Bybus?Onfoot?RobyBurch,16,aUSstudent,getstoschoolalittle_——hegoesbyhorse(马).()A.normallyB.casuallyC.differentlyD.actually由下文语境hegoesbyhorse可知,这个美国的学生今天上学有点不同,故答案选C。

二、结果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语境词汇教学实践,本人现在所教的班级与过去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在年级12个班中,本人所教两个班英语成绩在人平均分、合格率、优生率三个方面都是第一,并且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实验结果表明,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用法,提高英语整体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之后都不断分析总结,对语境词汇教学法进行深刻反思,并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1.语境词汇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词汇的时候,其效果是明显的。在实践教学中,本人根据不同的材料背景创设出不同的语境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有趣,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语境词汇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单词学习,避免死记硬背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学习英语单词是枯燥的、低效的。而在语境词汇教学法中,由语篇构成的语境所表达的内容和语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能使学生更容易从他们的心理词典中提取词汇,这不仅有助于词汇的理解,也有利于词汇的记忆。

3.语境词汇教学法能提高学生选词用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全面意义词汇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记忆过程。不少同学背熟了初中英语词汇表,但是在考试中却不能联系上下文去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语境词汇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活动中发展了学习词汇的能力,在词汇的有效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收益甚大。

4.词汇能力与语境理解能力是相互促进的词汇能力与语境理解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语境的信息可以正确猜测不熟悉的单词意思,学习到新词汇,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词汇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英语水平。

三、结束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