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21:4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经济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经济论文范文一: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关系
一、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我国能源利用的软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低,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一)我国地大物博,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存储量丰富致使我国工业发展首先以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二)我国虽然是经济发展大国,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不高或者意识不健全,没能充分意识到新型能源的重要性。(三)我国对核电的开发相对落后,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明显滞后,而核能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消费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逐渐强调协调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出口工业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以进口替代政策,实施优先发展经济工业的策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发展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另外国家加强了基础工业的投资力度,引进外资和控制物品价格来促进工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二、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以上内容和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能源消费形式、耗源类型和能耗比重都与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工业要求运用科技提高工业经济产能,建立自动化的高效生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避免工业生产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十以来,国家一直在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目的是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二次飞跃。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工业能源的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电能、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能源科技是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创新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摆脱过分依赖能源消耗换取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能源的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工业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耗需求;传统意义上,工业经济的增长一定会刺激对工业能源的消耗,例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从而对煤炭和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工业科技和工业技术创新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优势,能够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由单一能源消耗到多次能源消费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消费的持续稳步发展。
三、总结
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不仅为工业生产提高能源动力、能源产品和能源科技,而且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保障和改革创新,避免工业经济增长对工业能源形成过分依赖。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工业能源利用创新来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的电气化、机械化和能源的均衡利用是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关键。
工业经济论文范文二: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及科技创新
一、原因分析
1.1市场问题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企业家的问卷调研,49.7%样本企业反映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22%样本企业反映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以内外销为主的企业,占七成以上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1.1国际市场需求下滑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2年上半年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72.1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2.31%百分点。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7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26个百分点。据日本海关数据,2012年上半年日本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15525.36亿日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78%。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1206.85亿日元,同比下降0.4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49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72.18%,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据欧盟海关数据,2012年上半年欧盟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29.84亿欧元,同比下降6.8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76个百分点。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59.9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7.7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23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35.36%,较上年同期下降0.35%。
1.1.2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缓,产品价格提升乏力
2012年1月~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2.46%,较上年同期下降20.34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7月份专业市场内服装产品平均单价同比下降6.71%。我国纺织企业出厂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明显。据调研数据分析,43%样本企业的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均较上期有所下降。从分行业来看,83.7%的化纤企业、52.8%的棉纺企业、52.9%的长丝企业、56.5%的麻纺企业、46.7%的针织企业等产品平均售价均较上期有所下降。
1.2原料问题
1.2.1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
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从数据来看,328棉花价格与国际1%关税后的棉价差已经达5000多元/吨,再度冲破了5000元/吨的高价差线。持续大幅度的国内外棉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1月~6月美国从我国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同比下降了5.50%,而从印度、越南、孟加拉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同比分别仅下降了4.36%、3.46%和2.05%。其中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下降了1.39%,而从印度、越南进口的棉制织物却大幅提升了20.50%和23.44%。
1.2.2化纤产品价格走低
2011年以来,我国涤纶短纤、粘胶纤维等产品的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处于振荡下行态势,产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虽然目前有的行业采取了限产方式,使得价格得以稳定,但总体来看,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产品的价格仍较上年有大幅走低之势。据有关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7月我国粘胶短纤价格平均为14870元/吨,同比下降17.08%;同期涤纶短纤价格平均为10300元/吨,同比下降18.53%。2012年以来,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呈现价格振荡走低的态势。一方面与市场需求疲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上年同期的价格基数密切有关。2010年年底棉花价格暴涨带来了相关产品的价格暴涨,也带动化纤类产品价格高企。2011年下半年以来,化纤类产品价格随棉花价格回调,也一路走低。也正是由于其价格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化纤行业利润降低较快。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企业家调研问卷数据结果,74.4%的化纤企业表示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居于各分行业之首。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一、高校材料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人才市场需求。一方面,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注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只满足在现有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不能使用知识大胆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创新主题,从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质量和能力方面,似乎严重不足。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在中国发展迅速,许多高等院校材料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淡化专业个性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科”主题共用知识,培养面宽,在高质量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果。对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可能很适合,但对于生源差和科研实力不高的地方高校而言,不能盲目地复制其他重点大学的改革模式。
二、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1.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定位。金属材料工程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航空航天工业、能源化工领域、国防军工方面、冶金机电行业均发挥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依托地方,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背景知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目前国内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地方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基于地域化目标定位,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并通过突出地方特色培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江西省新材料产业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江西省材料产业和工程技术发展储备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增进学校与政府、与金属材料表面技术行业、金属材料热处理行业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互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创新实验项目为载体,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工程应用意识,提升工程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出于这种原因,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定位是:具备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材料制备与质量检测分析、金属材料热处理、钢铁冶金与机械加工企业和相关行业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培养模式。金属材料工程建设将学校的现实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技术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而有效地开展错位竞争、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较大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体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各种教学过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仔细研究适应未来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趋势,根据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能够充分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创新创业精神,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能整体增长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新时代新特征的多样化应用型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的工业发展,九江学院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主干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学、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失效分析、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与此同时,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1)金属材料塑性成型与模具方向: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CAM软件应用、模具制造工艺学、Pro/E造型及模具设计、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2)金属材料热处理与测试方向: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粉末冶金原理、无损检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冶金质量分析、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材料表面技术工程、先进复合材料。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大量安排实践性课程与之配套,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实践性教学课程主要包括金工实习、金属材料专业实验、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粉末冶金原理课程设计、材料表面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三、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1.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作为地方性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地方性区域工业经济未来发展对自己学校所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确实需求,根据该本科专业的定位和特色,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要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根据目前九江及周边区域工业经济与本专业相关单位的现状及发展,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将原有的一味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过渡到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多层次培养,避免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技能的技术人才,根据学生的特色,因材施教,拓展专业培养的发展空间,形成专业的办学特色,形成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型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2.授课体系进行改革修订。为了能更好的对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进行改革,我们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了以下准备性的工作:在相关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专业内容集成优化,访问有关材料企业,了解社会对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能力和高素质要求,对九江学院近几年毕业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系列性的跟踪调查,了解就业单位对我们学校该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以及该专业毕业生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知识点的意见及建议,邀请校内外知名教学专家,召开系列专家指导会,制定该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知识点方面改革的确实可行的方案,撰写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大纲内容将随之进行整合优化。专业主干基础课程建设得以加强,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设置相应并可行的必修课程,同时形成金属材料热处理与测试方向、金属材料塑性成型与模具方向两个具有一定地域工业特色的专业方向,使该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基础性知识及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知识。
3.配套平台进行改革探索。为配合模式及课程改革,必须对教学及研究平台进行更新建设,充分并有效地发挥本专业的专业实验室设备优势。近两年,本专业在原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项目经费购置了200多万元的教学兼科研实验设备,满足了本专业各种专业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践性教学需要。目前,九江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实验室有:表面技术实验室、粉末冶金材料及工艺实验室、材料化学制备实验室、材料物性检测实验室、材料热处理实验室、金相制样及分析实验室、铸造技术实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和材料微纳结构分析实验室。通过这一系列实验平台的建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发展将得以支撑。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在九江和周边地区与九江新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九江森源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博德新材料研究公司、九江奥盛钢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质性地合作,建立产学研及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得以较好的培养。
四、结束语
论文摘要: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服务业发展加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转变时期。本文依据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趋势,而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对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就业人数和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样化需要,同时也是关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1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服务业越发达,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也基本代表了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目前,在世界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己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然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到2004年仅为31.18%,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为30%,与国外相比,显然比重过低,整体水平滞后,明显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逐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促进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依赖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但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铜等国内自给率日益下降,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同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优势,并且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新技术的应用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业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如信息技术含金量较高的现代金融、通讯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可以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就业结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在继续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使其与经济整体发展相协调。
3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细分及深化。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赖于工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医疗领域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在检测和治疗上的新突破要求有更高的生物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推动工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具有社会基础性质,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如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结合,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是投资的载体,而投资是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金融业也就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行业作用,它的运营状况直接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因此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织、持续运行在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未来几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服务业门类众多,各种类型的行业并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容纳不同层次的就业群体,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5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受到经济学家的日益重视,这带动了对城市化功能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郭克莎等对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工业在城市化中前期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 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 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是服务业对城市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作用,服务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是保证城乡人口顺利转移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总之,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加快发展服务业必将推动我国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扩大对外贸易、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经济研究,2001(12).
[2]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财贸经济,2004(1).
[3]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2).
1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物流对经济拉动作用的研究较早,针对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物流推动论,即随着物流的发展能够从整体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拉动论,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也会拉动区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如Brewer(2001)曾经从供应链角度研究了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是物流推动论的研究成果之一。国内针对物流对经济拉动作用的研究,自2003后开始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2003年后,不少专家和学者发表了许多有份量的论文。谭清美(2004)等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计算出物流能力对区域GDP增长的贡献率。李爱彬(2011)等通过引进弹性的概念和曲线回归分析建立了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石飞(2012)通过对物流业和经济增长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两个指标,测定了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程度。国内这些研究物流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成果仅仅考虑了物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投资和劳动力要素等,因此存在缺陷。把资本投入、劳动力等各种要素考虑进去,在多要素条件下建立模型,研究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才能更符合现实。
2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模型的构建
2.1模型的构建为了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辽宁工业总产出和辽宁工业劳动力数量、辽宁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及辽宁物流投资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借助计量经济学方法求解和检验模型参数,确定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H.Douglas)在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基础上,对生产函数做出了改进,提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如公式(1)所示。公式(1)中,Y用来表示特定经济体的总产出,A表示当时的技术水平,L表示一定期间内劳动力的投入,K表示一定期间内投入的资本,α表示当时技术条件下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表示当时技术条件下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由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包含多种要素的生产函数,又考虑到了当时技术水平,且有α和β等相关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所以能满足在多要素条件下建立辽宁工业总产出模型,并能表示出某种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即这个要素的产出弹性。为了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假设辽宁工业总产出由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和辽宁物流投资规模3种要素决定,得到的模型见公式(2)。公式(2)中,Y表示辽宁工业总产出,A表示当时的技术水平,W表示辽宁物流投资规模,L表示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K表示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α为辽宁工业总产出的物流投资产出弹性系数,β为辽宁工业总产出的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χ表示辽宁工业总产出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这就建立了多要素条件下辽宁工业总产出模型,为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建立了模型基础。公式(2)是个复杂的模型,直接求解参数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求解其参数的目的,在不改变原有数据关系条件下对其两边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公式(3),使得可以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求解出模型主要参数。最终,公式(3)可以帮助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
2.2数据的来源与处理依据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择1995年至2012年间的数据来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具体的变量来源与处理如下:一是用辽宁工业生产总值表示辽宁工业总产出;二是用辽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辽宁物流投资规模;三是用辽宁工业职工人数表示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四是用辽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并且辽宁工业生产总值、辽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辽宁工业职工人数和辽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数据来源于1996至2013年间的《辽宁统计年鉴》。
3模型的估计结果与检验
3.1模型的估计在进行模型估计前,根据模型的需要,先把所有的样本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其中lnY为对辽宁工业生产总值进行自然对数变化的结果,lnW为对辽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自然对数变化的结果,lnL为对辽宁工业职工人数进行自然对数变化的结果,lnK为对辽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的结果。这种变换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需要,二可以达到减少数据波动性和异方差的目的。
3.2假设检验对公式(4)进行理论假设检验时,得到拟合度R2值为0.981,模型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水平小于0.05,各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见表2。对公式(4)进行假设检验时,发现很多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上述结果为假。同样,对公式(4)进行经验假设检验时也发现问题,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是负值,这与人们的经验相违背。所以,公式(4)是伪结果,不能在实践中应用。
4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模型的构建改进
4.1模型的改进对公式(4)进行经验假设检验时发现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是负值,这与人们的经验相违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了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分析了1995年以来辽宁工业职工人数的变化规律,做了辽宁工业职工人数的时间序列图。从中发现,辽宁工业职工人数在2003年以前一直呈现下降态势,而在2003年以后才从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辽宁工业企业负担过重,人员严重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经过长期的减负下岗后,辽宁工业经济才恢复了活力,促进了辽宁工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2003年后辽宁工业经济增长带动实际就业人数的逐渐上升。由于工业职工人数非正常的变化,导致在公式(4)中辽宁工业劳动力总投入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是负值这一违背经验规律的现象出现。对公式(2)进行改进,剔除辽宁工业的劳动力因素,假设辽宁工业总产出由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和辽宁物流投资规模两种要素决定,得到的模型如公式。公式(5)中,Y表示辽宁工业总产出,A表示当时的技术水平,W表示辽宁物流投资规模,K表示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α为辽宁工业总产出的物流投资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辽宁工业总产出的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这就建立了两要素条件下辽宁工业总产出模型,为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建立了模型基础。同样,公式(5)是个复杂的模型,直接求解参数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求解其参数的目的,在不改变原有数据关系条件下对公式(5)两边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公式(6),使得可以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求解出模型主要参数。
4.2改进后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公式(6)的参数进行估计。其结果见公式(7)。对公式(7)进行理论假设检验时,得到拟合度R2值为0.980,模型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水平小于0.05,各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见表3。对公式(7)进行假设检验时,发现所有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所以理论假设检验的结果为真。同样,对公式(7)进行经验假设检验时发现,辽宁物流投资规模和辽宁工业资本总投入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是正值,这与人们的经验相符合。所以,公式(7)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能在实践中应用。公式(7)仅仅说明了某个时期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情况,并且在这个时间内,该贡献率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在不同时期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可能是在变化的。
5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的动态变化
5.1分析方法的选择为了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的动态变化,假设辽宁工业总产出仅仅受辽宁物流投资的影响,而不受其他投入要素的影响。以这种假设为基础,可以利用曲线回归分析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的动态变化。各种曲线模型可以看成是研究不同时期自变量X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影响因变量Y的变化的,有着时间因素蕴涵在里面。只要我们考察各曲线的切线斜率就可以考察当自变量X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而改变的量,即边际量。因此,只要我们能拟合出因变量辽宁工业总产出和自变量辽宁物流投资的曲线来,就可以考察不同时间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贡献的变化情况。
5.2分析结果为了研究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情况,我们以因变量辽宁工业总产出为纵轴,以辽宁物流投资规模为横轴,做散点图。对公式(8)进行假设检验时,其R2为0.945,F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结果为真,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分析应用。通过曲线拟合,并研究拟合后曲线的斜率发现,辽宁物流投资与辽宁工业总产出的拟合曲线斜率倾斜度逐渐变得陡峭,说明辽宁物流投资对辽宁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正在逐渐增加。
6结论
一、负责工作情况
(一)在政府任职工作情况
2004年1—7月份,我在旗政府分管常务工作,为确保旗委决策落实,推动政府工作健康发展,我重点抓了三件事。
一是办公室工作。主持制定了《乌中旗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接待工作制度》等规章规范,主持起草了《政府工作报告》、《旗委扩大会议报告》等重要文件,受到主要领导和各级干部的高度评价。重点规范加强了办公室工作,制定了《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例会制度,实行挂牌上岗,公开接受监督。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会议和文件数量。重新制定接待标准,创新接待形式,使接待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乌拉特宾馆成功升级为国家二星级宾馆。二是财政税收工作。全面调研、论证并主持实行2004年财政零基预算和苏木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在提升财政运行质量、调动苏木乡镇增收节支积极性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在担任旗税收秩序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组织开展了税收秩序整顿工作,查补漏税款1300万元,不仅规范了纳税行为,做到了应收尽收,而且有力推动了全旗矿业秩序整顿进程。
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政策法规,对执法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进行了从严治理。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56项,发文取消57项。并于7月份正式启动了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审批项目89项。为推进政府公开、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在旗委任职工作情况
城镇经济工作:
1、抓服务,力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一是按照旗委、政府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年工作首要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意见》,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对现有企业分类排队,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分析研究,查找问题,搜寻症结,提出对策。二是先后多次深入重点企业了解情况,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组织研究论证供热公司转制方案,成功实施了公开拍卖,完成了供热公司国有转民营的体制改革。四是充分协调金融、税务、工商、电力、邮政、电信、国土资源等部门,努力促使各条管部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五是狠抓城镇和中心集镇的建设工作,会同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规划,论证方案,制定相关政策。先后聘请专家对海镇、甘其毛道口岸建设进行了规划编制;对金泉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基地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完成了蒙古国资源合作开发项目的配套规划工作。六是深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研究制定了《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教师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和《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流实施方案》,共撤销学区4个,中小学17个,分流教师803人,新录用222人。同时积极探索卫生系统、自来水厂等公益事业改革。
2、抓调整,力求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并重。一是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优化资本结构,重点培育了电力、焦炭、高载能、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努力构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三优”联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以矿业秩序整顿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我担任旗矿业和税收秩序整顿领导小组组长,对全旗的矿点和矿山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制定实施了《乌拉特中旗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实施方案》,依法对全旗81个矿点和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打击无证开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2处,对12户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为地方财政增加可用资金2800多万元。积极整合铁矿资源,提高了高载能工业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低水平的项目进入,积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二、身建设情况
一年来,我从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入手,重点抓了“学习团结、作风、廉政”四个环节。
(一)加强学习,创新领导能力
在认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地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同时,利用早晚、周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坚持不间断的自学,坚持从实践中学。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学习方法,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把学习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二是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结合起来;三是把学习理论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本年度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及学习论文6篇,读书笔记近5万字。
(二)讲求团结,创新领导方法
一是搞好与正职的关系,做到了“三不”,即尊重而不吹捧,请示而不依赖,服从而不盲从。二是搞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做到了“三不”,即支持而不拆台,分工而不分家,通气而不封闭。三是搞好与基层的关系,做到了“二不”,即信任而不干予,爱护而不庇护。四是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不同意见,指出不指责,帮助不讥讽;对自己的不足,剖根寻源,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批评。
(三)求真务实,创新领导作风
一年来,针对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战略性问题、热点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基层和分管各部门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全旗矿产资源开发、税收征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摸清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本症结,应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了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注重对各地、各部门典型经验的挖掘研究,并有意识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推广。一年来,共深入基层调研3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4篇,形成指导性文件6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15次。
(四)勤政廉洁,创新领导形象
论文关键词:工业化,战略支撑产业,河南
而战略支撑产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现实支柱产业,它是面向未来、同时具有引领作用和支柱作用的产业。培育这样的产业,不仅要关注一般微观意义上的高增长、高关联、高劳动生产率和高技术水平等要义,还必须着眼于国家和区域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的眼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方位感中选择和把握产业,以期总体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产业成长方向,倾向于发展那些高新技术支撑的、需求潜力巨大的前沿产业,或者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引领某个阶段的主流产业。如,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电子信息产业、生命产业等,我国沿海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倾力发展的石化产业和汽车工业等。然而,长期以来我省在这方面的觉醒和把握是不足的,先后错过了诸如消费类电子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通讯设备、软件创意产业高速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我省丰富的石油资源则长期成为邻省石化工业的原料,以至于在的国内产业演进及地区竞争中多处于下风。同时在我们大步迈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战略支撑产业也隐蕴其中、并大放光芒。
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判定
“十五”时期以来,河南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构调整等,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环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终高端产品,拉长产品链条,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多策并举,全省工业经济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十五”时期,全省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0%,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7.0和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并基本确立了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
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反映工业化进程的衡量指标,在国际上常用的指标和方法有:(a)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5%以下;(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c)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农业增加值比重极不协调,这是由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率低下造成的,因此,在参照国际通用指标和方法确定我国所属的工业化阶段时,一定要考虑我国所具有的特殊性。
河南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大省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大省。“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仍需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实现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统一,目前我们首先要正确判断全省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方向。
第一,从产业结构看,河南省工业化进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早期(a)H·钱纳里提出的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按1970年美元价格计算),见下表1:
人均收入水平
工业化阶段
140--280美元
初级产品生产时期
280--560美元
工业化初期
560--1120美元
工业化中期
1120--2100美元
工业化成熟期
2100--3360美元
工业化发达期
3360--5040美元
发达经济阶段
据《2008河南统计年鉴》,河南人均收入水平达到20935元,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4932元,河南在全国的排名是23位。从这个数据上按照H·钱纳里的划分标准来看,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早期阶段。
(b)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等专家经研究后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在农业与工业“二元结构”之间转化。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当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表2:全国和河南省部分1978-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参照《2008河南统计年鉴》)
年 份
全 国
河 南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39.8
42.6
17.6
1980
30.1
48.5
21.4
40.7
41.2
18.1
1985
28.4
43.1
28.5
38.4
37.6
24.0
1990
27.1
41.6
31.3
34.9
35.5
29.6
1995
20.5
48.8
30.7
25.4
47.3
27.3
2000
15.9
50.9
33.2
22.6
47.0
30.4
2001
15.8
50.1
34.1
22.3
45.4
32.3
2002
15.3
50.4
34.3
21.3
45.9
32.8
2003
14.4
52.2
33.4
17.5
48.2
34.3
2004
15.2
52.9
31.9
19.3
48.9
31.8
2005
12.4
47.3
40.3
17.9
52.1
30.0
2006
11.7
48.9
40.4
16.4
53.8
29.8
2007
11.3
48.6
40.1
14.8
55.2
30.0
由表2看,河南省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8:55.2:30.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已降到14.8%,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5.2%,超过全国水平,尤其是工业成为河南经济的主导产业,表明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早期。另外,从下表也可得出,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5%以下,符合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标准。
第二,从就业结构看,河南省人口就业程度呈现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特征
表3:河南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比例(参照《2008河南统计年鉴》)
从业人员产业结构
19
95
1997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第一产业
62.4
60.3
64.0
61.5
55.4
53.3
50.6
第二产业
20.6
21.0
17.5
18.8
22.1
23.6
25.8
第三产业
17.0
18.7
18.5
19.7
22.5
23.1
23.6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从1995到2007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近10%,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都明显增加。
第三,对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整体判定
根据工业化实现的标准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我们给出评价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的计算表4。
表4: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分年表
年 份
非农人口比重
二、三产业
从业比重
二、三产业比重
工业化实现程度
1978
8.07
19.40
60.20
32.15
1985
11.48
27.00
61.60
36.70
1990
12.86
30.70
65.10
39.84
1995
16.24
37.60
74.60
47.09
2000
19.00
36.00
77.40
48.55
2002
25.80
38.50
79.20
52.62
2003
20.17
39.80
82.40
52.20
2005
21.75
44.56
82.10
54.42
2007
22.83
49.47
84.51
56.33
从表4结果看,从改革开放以来,即从1978年到2007年间,非农人口比重逐年提高,且第二、三产业从业比重和所占产业比重也在逐年提升,工业化实现程度由32.15%提高到56.33%,29年提高24.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表明河南省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综合分析,整体上河南省目前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据此,虽然河南省总体趋势是向工业化逐年迈进,但将河南省放在全国的大环境中看,河南工业化进程还比较落后。2007年,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为56.33%,远远落后于排在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天津。河南省工业化实现程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比重大:2005年河南省非农产业劳动者的比重和非农人口比重在全国分别排第27位和30位。这严重制约了河南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提高。
二、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统一
1、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情况
“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使工业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水平大幅提高,总量连年稳居全国前列,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十一五”时期以来,是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既好又快的一个时期。此前三年,河南工业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从河南工业统计指标看,原油、原煤、发电量、成品钢材等,雄居中部六省工业“龙头”地位,在全国排名也不同层次的保持在前六位。
第二,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指数快速提高。到2007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高达7508.34,同比2000年提高了5463.19亿元,工业增加值指数提高了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一位。(单位:亿元)
表5:
年 份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工业增加值
2045.15
2508.73
4896.01
6031.21
7508.34
工业增加值指数
111.6
112.3
118.7
118.7
119.6
资料来源:《2008河南统计年鉴》。
第三,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逐步增大。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提升,特别是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7年的55.2%,快速拉动全省GDP的增长。
由此可见,河南省在调整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工业经济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已基本确立,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统一
选定全省战略支撑项目,必须科学审慎:一是导向性强。必须适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重点选择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化工业项目。二是竞争力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所选择项目应在资源、区位、技术水平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点。三是带动力强。从消费角度看,其产品应拥有很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容量,企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生产角度看,应当具有很强的产业延展性,能够创造出较长的产业链,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全省项目建设中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得出,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必须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统一起来。正确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能更快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也同时对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起了关键作用。以下是河南省“十一五”时期做大做强的六大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的单位数和工业增加值。
表6:
行 业
单位数(个)
工业增加值
合 计
7834
2790.51
食品
2238
747.9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88
384.87
食品制造业
419
160.18
饮料制造业
313
98.81
烟草制品业
18
104.08
有色金属
702
560.5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90
160.3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2
400.16
化工
1084
474.8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78
130.3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66
293.81
橡胶制品业
140
50.69
汽车及零部件
287
110.23
汽车制造
233
95.98
摩托车制造
54
14.25
装备制造业
2461
647.81
金属制品业
412
77.6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41
211.7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64
172.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0
18.3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85
130.1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9
37.89
纺织服装
1062
249.24
纺织业
851
195.9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78
34.35
化学纤维制造业
33
18.97
据此表可以得出,河南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建立了以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为主体,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努力发展具有河南特色的战略支撑产业体系,如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是中国最大农机制造企业,平顶山神马帘子布集团是中国最大帘子布生产企业。按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有选择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起重大作用的164个标志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加快了优势工业品基地建设和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拉长了产品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麦、畜产品和铝工业三大产业链,提升了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努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的规模效益。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相继成长壮大,“双汇”火腿肠、 “新飞”冰箱和冰柜、“金星”啤酒等相继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政新.河南战略支撑产业成长的条件与途径[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12)
[2]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杜瑞平. 支柱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撑分析[J]. 西部金融,2007,(12)
[3]章小军.关于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支柱产业的思考[J]. 新疆财经, 1999,(05)
[4]喻新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J]. 企业活力,2003,(01)
[5]邱恩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点思考[J]. 经济视角,2003,(05)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主导产业
一、引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依桐柏山-大别山脉,北有淮河,东连安徽,南临湖北,西、北分别与本省的南阳、驻马店接壤。人口780万,2013年GDP仅1408.70亿元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5:40.5:33.0,具体表现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工业自然资源严重匮乏,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
二、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1.信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经过前期的调整,现在的信阳市已经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了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化的阶段,需要朝着向高级化阶段迈进,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具体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农业方面的结构调整正在平稳前进。其中针对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在跟进实际情况逐渐优化,过去单一的散落在田间的农作物现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连片种植的格局,比较明显的就是茶叶、优质稻、中药材等等,这些非常合适信阳本地的优势农林作物因地制宜,在有规划有组织的发展中实现了产业布局;第二、工业经济结构优化效果显著。在中部六省中,信阳市拥有钢铁、煤炭等资源,在经济转型和调结构过程中,使得信阳市的工业结构随着优化使得信阳的经济增长步伐加快。
但是从整体来讲,信阳市的产业结构层次还处于很低层次,产业分布不科学,在其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大多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经济为辅;农业多在农村地区,工业多在城区,这样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现在的格局是比较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信阳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的阻碍,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信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来讲,越是相互之间很协调的,结构很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使经济的增长加速;相反,则会跟经济发展相矛盾,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相对高级的产业系统来讲,越是合理,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必须经过的流程。信阳市产业体系如下:
三、信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
1.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当地政府应从政策与融资方面对主导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促进由引进型创新到自主型创新的转变。也要增加关键技术开发费用的比例,使主导产业的企业具有技术创新、技术储备的能力,从而形成真正的市场优势。对构成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合理的税收区间与价格区间政策,使主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广大方便的融资渠道。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必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好基础设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必须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交通设施、通信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网络设施等。市政府应该做出相应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领导全市人民搞好这些基础设施,达到如政府向外宣传的“枢纽信阳”、“数字信阳”。
3.增加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何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是企业现代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而在当前经济下融资压力仍然较大,资金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拓展融资渠道。当地应该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三、结论
信阳市产业结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阳市要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现在的信阳市应该对产业结构进行以下调整:(1)调整产业布局,对于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企业,集中力量发挥好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对第三产业进行内部调整,发挥好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向高层次发展,把信阳市的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应文.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布局的思考,2005.12.
[2]新学术论坛杂志社,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分析与发展战略,2007.11.
[3]中国经济时报,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产业缺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05.07.
区域市场发育的过程表明,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发育水平越高,越是地区经济同质性高、市场流通范围小的地区,越容易形成统一市场。随着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流通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扩及毗邻地区,从而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进而波及远方市场。同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满足商品生产规模扩大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正是区域市场结构变迁的动力。各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方面的禀赋条件、稀缺程度和分布组合特征一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优劣并存、长短互见、彼此都有所求的特征。这种资源需求与资源分布之间存在的不对称现象,是推动区域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内在动力和制定区域协作及联合政策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起步阶段,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相对差距扩大。因为市场是以效益为导向,那些经济基础好、交通运输便捷、信息灵便的区域投资效益高,必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那些经济基础薄弱、地处远离经济中心的边缘区域,在竞争中势必失去更多的发展机遇,进而强化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中心区域产生的前提。与生产力区域间分布不平衡相一致,市场发育在区域间也表现出不平衡,使社会资源得以重新配置,从而改变过去区域市场的格局。
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分工的结果。地域分工、专业分工为区域市场形成的必备条件,通常来说,区域市场是以专业分工为原则向专业化市场方向发展。关于这一点,建立在市场发育基础上的“斯密动力”理论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如果区域农业条件优越、粮食产品丰富,那么当地就可能形成粮食区域市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区域,则可能形成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等。
区域贸易(包括区内贸易、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三个部分)的繁荣是区域开放的结果,同时又成为区域市场变迁的动力。不论是区内贸易、区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均相应地增加了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与商品数量,促进了商品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刺激,极大地带动了商品市场的发育。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所论述的那样:我们先假定有这样一个团体,贸易已在其中获得某种社会价值;而最容易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东西的是对外贸易。如果对外贸易要赢得这种重要地位,它所提供的机会就必须大于国内的机会。因为有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原来囿于生产地或地方性市场交易的农副产品突破了过去的交易圈,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工业原料流向城市集散市场或口岸市场。同样,由于多边贸易的兴起,原来进口商品仅限流通于口岸市场或城市市场,现在能够沿着商路网进入内地,悄然影响、改变内地市场的流通与消费。
贸易业的兴盛,使区域经济能够突破原来的市场边界,从而纳入一个范围更大的新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中,这就势必引起区域市场差异缩小,形成某种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区域市场的变迁过程。
2外在动力:工业技术变革与交通技术革命及运用
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同早期大多数经济史学家宣称技术变革是西方经济成长的主要原因一样,促进了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而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变迁。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意味着制造业的发展是为了一个比特定地理区域更大的市场。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在商品生产和服务中引进了机械力以代替人力和畜力,大多数使用现代机器生产,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生产技术含量高。先进机器设备与现代技术一旦进入生产领域,就导致了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迅速增长。原因在于先进机器设备与现代技术加速了制造的过程,比过去任何时候多得多的工业品被生产出来了,技术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正如洛克伍德所强调的那样,1868年以后日本丝绸工业的市场组织和质量控制以较少的现代技术内容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而广泛的效果。在此,我们还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现代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传统手工业经济同样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原因在于传统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潜能还没有全部释放出来。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生产力去替代传统生产力,而是在培育现代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生产力中有价值的东西及其对现代生产力的互补作用,才可以避免既有生产能力受到破坏,才能使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现代工业产品及传统手工业产品量的扩张,增强了商品的供给能力,改善了商品市场结构,直接推动了区域市场结构的变迁。
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变革及运用对区域市场产生的影响与对欧洲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不谋而合。欧洲经济所有主要的历史性变迁,都是伴随着(或首先是由于)运输与通信基础设施的革命而实现的,欧洲13世纪至20世纪的经济发展状态的变迁归结为四项运输与通信的革命:13世纪内河水运与城市的兴起;16世纪期间的海运与东印度及西印度间的贸易;19世纪中叶由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铁路等新运输方式导致了工业革命和市场范围的扩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产生了及时生产系统(JIT)等高效的生产与分配系统。正是运输与通信技术革命及运用,使欧洲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统一市场逐渐建立起来。
落后的交通运输及通信设施对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影响,使区域自我封闭起来,仅依靠农林产品及少量的手工业产品维持生计,使区域封闭、地方市场彼此孤立、极少往来。当现代交通运输与通信网络开始建立并获得了快速发展以后,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运输成本的降低是借助现代运输方式来完成的。这必然要求有相当的运输系统作为前提条件,并花费生产和交换活动中能够承受的运输费用。交换费用是市场范围的函数,一般来说,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越大,或者说,交换双方的距离越远,交换费用的数额就越高。由于投入到交换活动中的资源和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是同样的资源,因此,将资源投入到交换活动中抑或生产活动中,取决于两种活动的边际生产率谁高谁低。当交换活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它的生产活动的边际生产率时,资源继续投入到交换活动中。在生产活动的生产率既定的情况下,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取决于交换活动的单位费用。因此,交换的空间扩张的历史,就是单位交换费用不断降低的过程。当然,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可能无限地扩张,是因为存在着正的(或不为零)交换费用。或者说既定的单位交换费用决定了既定的交换边界。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加速了商品流通速度,极大地便利了地方市场的货物流通,使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由此引起市场范围的扩张,提高市场的整合程度,进而形成区域市场。云贵区域市场形成与急剧变迁时期,正好是该区域现代交通运输大建设、交通技术大运用的时期。
现代交通技术变革及其运用对市场层级变迁具有重大的作用。距离和费用的摩擦限制了市场的供应与需求范围,为了方便起见,市场中心往往沿交通线配置。运输网络不仅促进客货的流通,而且决定着市场功能的边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在大范围内、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商路联系的方向,使一些传统商道在商贸联系中的重要作用渐渐被新兴的现代商道所取代,原来依附于传统商道旁的中心区域降级为次中心区域,依附于新兴商道旁的次中心区域迅速上升为中心区域,与之相对应的市场层级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同时,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地方市场的距离摩擦,由于到达一个大的市场中心更加便宜和方便,因而贸易活动存在着向少数大型市场中心集中的趋势,使边缘区域市场向中心区域市场迁移,中心区域的市场范围逐渐扩张。
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遇到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资源、能源、环境同工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实力明显弱化。工业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重大的战略选择。能不能抓住时机,通过内涵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工业自身矛盾日趋突出
1.产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相当突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滞后,已经对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明显制约。
2.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条短、集约化程度低、装备水平落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是典型的粗放式的“见物不见人”的增长方式。
(二)工业外部环境竞争激烈
从国际竞争态势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大的发展、变革、调整之中,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一是面临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带来的压力。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将成为覆盖整个南北美洲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四国、欧盟和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印度洋经济圈等加快兴起,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突出区域化竞争与合作,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进一步扩大,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稀有金属、淡水等有限资源之间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正在加速由价值低端向价值高端流动,如果不能融入区域经济板块,经济利益将严重受损。二是面临全球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带来的压力。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创新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举措。
二、工业加快内涵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升级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科技研发服务
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节材节能、新材料等一些重点环节,支持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工业企业由“贴牌生产”向“研发设计生产”的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扶持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等分析检测服务,鼓励发展检索、分析、咨询、数据加工等知识产权服务,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科技研发服务体系。
2.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
加快重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环境投资以及风险评估等节能环保服务业,着力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二)深化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1.加强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改造是加快内涵发展的必由途径,项目建设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载体。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一根本抓手,实施一批影响大、带动力强、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工作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务之急,调整之要,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全力组织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集中做大做强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医药、汽车及机电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形成工业新的竞争优势。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不断地赢得对手,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必须站在产业链的高端,做价值链的组织者,牢牢把握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支持企业拓宽技术创新途径,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共建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联盟,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2.更加重视节能环保、管理创新、两化融合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重视管理创新。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能普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竞争压力空前激烈的条件下,管理水平高低成为了一个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问题。强化战略管理,提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水平,科学设计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优势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战略转移。重视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又是加快内涵发展的必由途径。以建设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级全面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覆盖渗透,着力提升融合硬度、融合软度和融合深度,继续保持信息化水平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营销策划、节能减排领域的覆盖融合,提高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任艳 来源:商情 2015年45期
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布局,资金供给,人民币汇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別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
摘要: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
关键词:新时期;发展经济学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各项贸易数量和金额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开始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作用的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斯特里顿((Streeten,P)就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及早地从全球的视角去考虑各国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力,从而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同盟关系。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新视角。
(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出现新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从过去同类型的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从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学家放弃了对普遍理论的研究而关注个别理论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或个别分析,从而改进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来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地区的差异来分类,主要是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类是以地区的发展业绩来分类,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点等;最后一类是以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种分类主要是考虑了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当地外部资源等。根据这种分组研究,不但对研究的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同一组内,也方便对各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促进了发展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结语
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因此,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危机及新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又是通过这些分析,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能更好地为发展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奠定一定的方向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