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9:0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项目申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查条文.筛信息。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了解关键技术、合作社自身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来了解政府的补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自身的补贴类信息,从而向对口部门申报相关的农业补贴。
2.申报材料结合当地.突出带动性。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如果申报材料不规范,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专家不能充分理解不能评判,造成申报失败。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应该从人员安排,文件解读、规划计划、机构对接甚至资质准备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准备。
3.多找政府,加强沟通。项目要提前立项给政府报告,项目实施过程要汇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验收工作也做充分,补贴类都是“先建后补,先千后奖”,验收关系到最终补贴是否能最后到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信息畅达,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展开项目实施工作,提高申报成功率。
二、找谁申请,怎么申请
按照分类,不同的政策覆盖范围不同,申请流程不同,对口部门不同,按照政策要求、特点、标准,按照相应的流程申请政策。
1.优惠政策类。此类是合作社普遍可以享受的,在工商局注册后,合作社对自己项目建设完成,可以找相关的政策部门申请。
2.补贴类。此类基本都是先建后补类,在项目建设前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得到当地的政府支持,做好项目报备,然后再申请补贴,等项目验收通^,才能拿到补贴。
3.专项扶持类。此类是国家对某些农业项目或者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资金额度较大,多要求带动性强、可行性好,社会效益好,能引导当地产业发展,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无害,获取此类项目申报材料是重点。
三、如何成功申请项目
1.及时获取项目申报。通知九大部委及其省、市相关网站上多浏览,及时获取项目申报通知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部分之一。
2.筛选适宜项目。项目很多也很好,但是不一定合适你,要筛选适宜的项目申报。
3.项目申请报告编写。项目申请报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是项目申报成功的重中之重。
4.按时呈报相关部门。农业部门很多、项目部门也很多,要按照项目通知要求,准时呈报给对口的部门。
[关键词] 创新基金 科技服务机构 职能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技术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福州市创新基金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州市作为科技部指定的直接从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服务的服务机构,只有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两家。前者主要为除孵化器内企业外的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提供企业申报注册、材料形式审查、项目申报、申报咨询等科技服务,并接受项目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而后者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孵化器与各科技创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功能类同。两家服务机构自赋予创新基金服务职能以来,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至2007年共受理并推荐了200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61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
福州市科技型创新基金申报工作开始于2003年,由于科技部该专项基金刚设立不久,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该基金的申报要求及操作程序均不甚明了,对创新基金申报的规范运作存在畏难情绪,加之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本身也缺乏材料的审核经验,未能给予企业及时明确的指导,以至于2003~2005年3年间,福州市仅有28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经过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2006年福州市设立地方科技创新资金后,进一步拉近了与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条件的距离,福州市每年争取到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方面,无论从申报项目的数量上看,还是从争取基金的规模上看,我们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沿海兄弟城市,这无疑将导致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造成创新基金申报工作成效的差异。但除此之外,拥有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以2006年、2007年福州市、宁波市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情况(见下表)进行说明:
从上表可以看出,宁波市2007年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7项,比2006年增加14项,增长61%,2007年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2045万元,比2006年增加995万元,增长95%。而同期福州市仅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项,比2006年增长36%,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1035万元,比2006增长116%,虽然进步明显,但与宁波市相比,无论从项目立项数量还是从获得创新基金额度,宁波市都是福州市的近一倍,这与宁波市多年来重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家创新基金申报程序和管理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一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提供从申报材料组织到技术、管理、财务方面技术咨询的全程专业技术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机制,对促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作用和定位
2.1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
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自1999年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创立起,就严格按规范的申报程序运作,它相对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材料准备工作难度会大一些。福州市负责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监理、验收等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于人员编制配备等客观原因,在上述工作中难以统筹兼顾、面面俱到;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对项目申报程序、要求等相关事宜了解不够,项目材料难写,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要求高,提出了申报材料的深度不好把握、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对网上申报及附件录入上传等申报环节不熟悉等问题。因此,利用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聚集的专业人员优势,来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的各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导入、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等知识服务。在以往长期的科技服务中与不少中小企业建立了联系,比较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在科技查新、项目咨询、可行性分析等业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初步组建了一支稳定、可靠的专家队伍,能够胜任各个技术领域的咨询、调研任务。所以,在帮助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不但能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优势,也会极大地提高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业务定位
2.2.1 规范项目申报材料,把握编撰技巧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的唯一依据就是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网络上传的申报材料,不进行实地调研,也不约见项目当事人,材料组织的完善与否,是影响项目立项的关键。项目可以进行适当的包装,但包装不是弄虚作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以及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申报材料的撰写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一个项目有时既可以申请贷款贴息又可以申请无偿资助,这时企业就要判断申请哪一种资金支持方式。二者在资金数额上没有多大差别,但相对来说,贴息容易获得,因为贴息涉及到银行贷款,能达到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目的,起到了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
创新基金申报材料要求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产品质量、资金流量、应收应付、债权债务、发展规划等,因此申报创新基金不仅要了解一个项目,而且要了解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要证明企业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而目前福州市有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孵化器里的企业,第一次操作,不知从何说起,申报材料普遍存在过于简单、技术创新点不突出、项目成熟性把握不好、项目投融资阐述不完善以及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等问题。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对当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掌握项目指南变化情况、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的必备要求与限制条件等,指导企业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把握优势领域,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组织申报;其次,还要指导企业从研发力量、技术依托和产品性能等方面考虑问题,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项目进行申报;此外,申报材料还要体现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项目成熟性、市场可容性,以及企业经营业绩及债权债务等经济指标、技术创新及激励机制、营销策略、人力资源情况等,材料应充分展示企业资源优势与完成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2.2.2 善于捕捉项目推荐申报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善于利用自身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密切的优势,从工业高科技计划、农业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科技合作计划以及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中选择优秀项目;从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及专利成果中挖掘项目;还可以从企业委托查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中寻找好项目,另外还可以从各行业技术中心创新项目中挖掘项目推荐上报。工作中,应围绕创新基金申报条件,在不违反相关限制规定的情况下,灵活应用申报规范,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申报条件,争取尽量多的项目往国家推荐申报,遵循“以数量求质量,以质量促立项”的原则。
2.2.3 履行服务机构职责,推进项目实施
科技创新基金要求具有创新基金工作职能的服务机构协助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组织单位)做好项目的征集、筛选和认证工作,并接受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要组织专家对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促进地方、企业、专家、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实现,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项目申报、实施、监理、验收工作逐步落到实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要严格监督企业匹配资金到位情况,包括创新基金支持是否按计划到位,省科技厅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匹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筹及其他资金是否落实。
2.3 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对策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正是基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为切实提高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的服务能力,需要从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业务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做努力。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可以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这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在产学研合作、与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密切及熟悉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程序与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特色服务,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拓展科技服务机构需求空间。可以采取:
(1)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联合县(市)区政府及地方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网络计划。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地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创新服务只有植根于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性的网络,才能卓有成效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培训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创新基金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可采用编辑宣传材料或制作多媒体,召开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技术讲座,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报刊进行宣传等方法,使更多企业真正了解创新基金的作用意义、性质特点、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对参加评审的专家进行宣传,使他们在了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申报及评审要求的基础上,对自己手中的项目进行评估,考虑是否提出申报请求。
(3)在政府推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如生产力中心协会、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沟通双方,由行业协会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确定对整个行业有用的共性技术,然后再经由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研发;或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吸收专业行业协会、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参加,通过他们与企业界以及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海峡信息网、福州科技信息网、福州农业服务信息网等已有设施,建立科技项目、专家数据库,建设全市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创新和服务意识强、富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科技服务机构人员应注重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关注并了解国家创新基金工作动态及变化特点,熟练掌握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及相关操作规程,提高服务能力,对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限制条件应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各种咨询提供及时的指导帮助。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基金服务机构首先是一个市场主体,是市场竞争的一份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敢于面向市场。因此,如何认真研究市场,深入了解市场,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市场定位,是广大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普遍面临的课题。科技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服务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特色服务、精品服务、有效服务去占领。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主导业务,拓展新兴业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有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人事处:
根据《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关于实施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市教委2021年上海高校教师培养计划有关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根据预算安排,结合本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培养计划,严格个人资助范围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者进行初审,注意避免多个项目重复申报,择优向市教委报送。
二、申报对象原则上为2021年可成行的教师。
三、报送要求:
1.报送材料包括:学校报送函一份,各计划《推荐情况一览表》一份及电子版、个人申请表一式三份。
2.请在4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审核盖章后送上海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3.“上海教卫人才网”网上申报要求请见附件。
四、“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产学研践习计划”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个人申请表通过网上申报自动生成。
五、“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申报另行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
上海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章)
2021年3月26日
材料报送地址:上海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延安西路900号)
310室
联 系 人:王乐,鲍文彬 电话:62518018,62523031
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上海高校
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网上申报要求
市教委2021年“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申报工作即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有关高校根据上述计划的工作要求,启动2021年度推荐选派工作和完成网上申报程序。
二、即日起学校可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在市教委指定网站“上海教卫人才网”上申报,个人用户帐号由学校统一发放。
三、申报流程:
1.计划申报请登录上海教卫人才网(shjwrc.edu.sh.cn/passport/login.aspx)。
2.学校管理员通过管理员账户登录进入后台系统,进行账号添加,然后根据生成的账号下发给需要申报的教师(学校人事部门管理员帐号与去年帐号相同,如需查询,请致电鲍文彬老师)。
3.申报教师通过学校下发的账号选择普通用户登录网站,点击申报项目进行申报。
4.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申请教师所填信息,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上报,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15日。
2021年度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推荐人选一览表
序号
学校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年月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所在学科(岗位)
践习单位(可多选)
践习时间
践习形式
导师/合作者
填报学校(公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2021年度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推荐人选一览表
序号
学校
姓名
现从事专业
性别
出生年月
年龄
专技职务
政治面貌
学历/学位
申请类别
访学单位(可多选)
访学专业
访学期限
填报学校(公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2021年度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推荐人选一览表
序号
学校
姓名
所在院/系/所
性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其他职务
学历/学位
所在实验室
现岗位类型
申请项目类型
申请项目名称
备注
填报学校(公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1 用人机制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少,独当一面的人才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少。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培养人才的实施计划,改变用人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要注重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挖掘现有人才的聪明才智,拓展其才能,提升其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发挥聪明才智的积极性。在用人上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尽其才;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建立一整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用人奖励机制,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到企业与员工在利益上的共赢。在用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基础上,也要招聘企业急需的大学生,充实到各部门,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同时也应考虑高薪聘请专业管理人才进入管理层,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形象。
2 完善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责任与利益相对等,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对积极工作、任劳任怨的员工和消极怠工、满腹牢骚的员工要从经济收入上拉开档次,在工作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企业内部出工不出力的人员,调离现有岗位。
3 种子销售
必须增强市场经营观念,围绕市场求发展。一是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竞争意识。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为目标。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质优价廉的种子,过硬的品牌,优质的全程技术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增强效益意识。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的种子企业的一切活动应以盈利为目标,企业要做大做强,最后的支撑一定是利润。
4 种子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已是产品占有和保持市场份额的首要因素,抓好种子质量管理,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提高种子质量,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应从芽率、水分、净度、纯度四项指标上严格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要从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方面实行全程质量管理,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做到每一个技术环节、每一个具体参与者都要对质量负责。
5 项目申报
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项目资金的支持,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把项目当作主要工作去抓。要成功申报项目,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一个申报项目的年度计划,然后根据这个计划确定哪些工作要做;二是申报材料的准备一定要专业,不能匆忙写作,小项目可以自己准备,国家级的或其他大项目,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可委托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来协助完成项 目材料的准备工作;三是项目上报以后,要及时跟踪,积极与相关部门交流,获得关于项目申报的最新进展情况。
6 实施责任追究制
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管理者的责任,将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绩效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完不成任务或达不到要求的自动提出辞职申请,并将责任追究制与经济处罚相配套,逐步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建立起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的新型管理模式。
7 提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中的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种子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中要提倡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工作和学习作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能打能拼能胜的团队。
经过几年的“质量工程”建设,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能够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层面和学校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目标出现偏差“质量工程”项目的初衷是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使建设目标逐步出现了偏差,他们将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集中到了如何获得更多的和更高级别的“质量工程”项目,从而疏忽了学校自身在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要素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忽视了“质量工程”建设过程的意义,并对“质量工程”背后的教育精神挖掘不够。
2.重申报,轻建设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对“质量工程”各项目的申请,认真组织材料,并聘请专家为其进行预评估和指导,但当项目申请下来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研究,从而导致了“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
3.团队的合作和建设力度不够在一些“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过程中,为增加“质量工程”项目通过评审的机率,一些高校将各有关方方面的专家和教师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项目团队,但通过评审后,在项目建设中,这一项目团队就从整体分散成独立的个人,进行“单打独斗”,使之前为项目申报而组成的优秀的团队和资源未能发挥作用。以“精品课程”为例,一些学校在申报这些项目时,集合学校优秀教学资源组成团队,并将知名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列为团队的带头人或负责人,以增大其竞争力,但评审通过以后,在以后的项目建设时,并未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和建设,而是又独自分散开来,个人进行各自的研究。
4.申报材料不实部分省市或高校,千方百计为了获得“质量工程”项目,在申报材料中进行了虚假的信息提交,这些信息参杂在真实信息里,令评审专家也难以分辨。由于评审专家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官员或高校的教授学者,对被评审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很难做出很深入的了解。大部分信息只能通过被评审单位提交的文字材料或示范项目进行走马观花似的评估,难辨真假。
5.把获得的“质量工程”项目作为炫耀资本在“质量工程”项目中,如“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等项目的评选不仅是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些项目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而一些教师甚至高校将获得的“质量工程”项目仅作为了一种长期的荣誉称号,或者变成本校炫耀的资本,并且认为一旦通过评审后,这种称号就可以一直使用,相关部门也从未对评审后的项目建设是否达标进行审核,从而难以体现“质量工程”项目更深层次的意义。
6.示范效应不明显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建设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社会认同方面,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社会认可度也有待于提高,并且许多高校只是将“质量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单一的项目来建设,未将其与学校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联系在一起,也缺乏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宣传,使整个社会对“质量工程”认知很少,导致“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在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和竞争优势方面未能发挥作用。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例,特色专业点建设是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而建设的,许多高校获得“特色专业建设”之后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学校项目进行建设,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加强,形成品牌优势。
二、建议和方法
针对以上“质量工程”在申报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特提出一下几条建议:
1.加强对“质量工程”内涵的认识“质量工程”建设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它影响和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全局工作,其收益范围覆盖全国700多所本科高校,1000多万学生。其根本目的是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申报和建设之前,应认真理解“质量工程”的内涵,即形成特色专业,培训优秀师资教学团队,推动研究性教学,完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管理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只有了解了“质量工程”的内涵,才能确定项目建设的目标,防止目标的偏移。
2.提高“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高校在项目开展之前,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对项目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设立项目管理负责人,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对项目的实施和进展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防止“重立项,轻建设”、“重局部,轻整体”、“重个人,轻集体”的现象出现。
3.设立奖惩制度通过设立相关的激励制度,学校对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或对项目建设具有较大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以及违反相关条例的人员给予适度的批评和处罚。
4.完善项目质量评估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组建专家小组,对项目的申请和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咨询,建立内部质量评估机制,对项目建设前各个步骤、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项目验收时的各项成果进行实时评估,以保证能快速准确地发现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同时加强项目小组的定期研讨工作,小组负责人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将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等内容。向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小组进行汇报,使专家小组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避免“质量工程”项目在申报材料中有虚假和不实的信息,确实做到实事求是。
5.加大投入,扩大宣传通过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的投入,保证“质量工程”各项目在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下,使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优质资源为学校、本地区甚至全国领域的共享。同时“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时应注意其建设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加大对“质量工程”的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对“质量工程”的了解,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契机,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逐步形成区域优势,打造出专业品牌,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总结
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纺织服装行业创新创业项目
“产教融创”对接活动方案
为落实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具有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纺织强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按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年初工作部署,制订了2021年“创客丝路”中国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纺织服装行业创新创业项目“产教融创”对接活动方案。
一、 活动内容
1. 活动名称
2021年“创客丝路 创新设界”中国纺织服装中小企业
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纺织服装行业创新创业项目“产教融创”对接会
2. 主题及意义
“发现新生力 Discover Fresh Force”。
以“发现新生力”为导向,以金融投资为活力,以成果转化和创客项目落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或园区)为目旳,汇集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动力,助推纺织服装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 专题领域
聚焦“产业数字化(供应链)”、“产业数字化(消费升级)”、“材料科技”、“设计创新”等四个专题方向。
4. 申报主体
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高职高校等,重点吸纳中小微企业和创客工作室等。
二、 活动组织
1. 主办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 承办单位
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上海设界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3. 协办单位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纺织》杂志社、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等。
4. 评审委员会
行业专家及投资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并拟请工
程院院士俞建勇为主任委员。
三、 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双创”项目的网络征集、初赛评审、专题复赛、现场决赛和项目“产教融创”落地对接推广五个步骤。
四、 参赛要求
(一) 参赛主体要求
1. 企业组
(1)具有法人资格、与纺织行业有关的所有企业;
(2)参赛项目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4)无不良记录。
2. 团队组
(1)遵纪守法的个人或团队(含注册时间不满1年的中小微企业);
(2)团队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
(3)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 机构组
(1)具有法人资格、与纺织行业有关的所有院校或科研单位;
(2)参赛项目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4)无不良记录。
(二) 参赛项目要求
每个参赛主体限报3个项目(作品)。
五、 申报项目要求
(一)申报内容要求
申报项目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标题、专题领域、项目简介、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团队能力以及包含吸纳外部投资的商业计划等。申报样表及说明详见附件1。
(三) 申报材料
通过报名网站申报电子版材料,同时邮寄一份纸质版材料,并在封面和承诺页加盖公章或签字(团队组)。
(三)时间安排
申报时间:2021年3月20日—2021年5月31日;
在线初审: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10日;
专题复赛:2021年6月11日—2021年8月20日;
现场决赛:2021年8月21日—2021年8月27日;
项目“产教融创”落地对接推广:2021年8月底。
参加专题复赛和决赛的企业或团队将在评审结束后公布到网站上及微信群;专题复赛、项目“产教融创”落地对接推广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 大赛奖项
一等奖1名,奖金:100000元(含税);
二等奖2名,奖金:50000元(含税);
三等奖5名,奖金:10000元(含税);
另设项目优胜奖、组织奖、创新企业家等奖项若干名。
一、二等奖项目将被推荐到工信部有关部门,参加工信部创新推广项目库;
七、 参赛费用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 赛后活动
召开第二届纺织服装行业创新创业项目“产教融创”对接活动(另行通知),邀请40余家投资机构(见附件2)参与,争取产业资金支持,并落地产业园区、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项目落地。
九、 联系方式
1. 中国纺联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
联系人:王贵宝 010-85229671 手机13366819929
任姝瑾 010-85229514 手机17611671509
联系邮箱:texhr@126.com 13366819929@163.com
申报网址:cnmaker.popshejie.com(3月20日上线)
2. 上海设界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 温丽霞 手机13774408946
附件:1.参赛项目申报表(样表)
2. 本次活动拟参与投资机构名录
附件1. 参赛项目申报表(样表)
一
项目
名称
要求
说明
1. 专题方向可选择“产业数字化(供应链)”、“产业数字化(消费升级)”、“材料科技”、“设计创新”四类
2. 注重科学术语,避免口语化。
主要
内容
二
项目
简介
要求
说明
1.突出项目创新特性;2.可用附件上传跟项目有关的获奖荣誉;3.项目成熟度自评
主要
内容
三
商业
能力
要求
说明
1.表述现有市场性;2对未来市场研判
主要
内容
四
团队
能力
要求
说明
1.核心创客学识背景、专业特长;2.核心团队人员分工及协同性优势;3.创新机制
主要
内容
五
技术
能力
要求
说明
1.核心技术、专利属性;2所处行业水平(国际、国内);3.专利特性
主要
内容
六
有关
需求
要求
说明
1.融资需求。包括额度、周期等;2.落地园区需求;3.其他需求。如政策、人才、行业资源等。
主要
内容
说明:1.每项主要内容,不得超过3000字,超出部分,可以附件形式支持。
2.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指产业链中的数字化应用,偏向智造类,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提供生产效率服务体系和系统、供应链效率服务体系和系统;
3.“产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包括电商的营销渠道变革、网红渠道变革和营销类服务体系和系统,比如虚拟模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附件2. 本次活动拟参与投资机构名录
序号
机构(简称)
1
帮实资本
2
北京同方厚持投资集团
3
大观资本
4
点亮资本
5
东玖资本
6
纺织之光基金
7
高腾资本
8
光速中国创业投资
9
杭州同策云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0
华纳时代(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11
聚卓基金
12
昆仲资本
13
龙华星朗
14
民生银行
15
宁波仁弘投资
16
璞聚资本
17
奇财务资本
18
启赋资本
19
谦石投资
20
谦石星网产业基金
21
杉杉创投
22
上海东证桔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3
上海开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4
上海通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5
深圳市德迅投资有限公司
26
十方麟玺创投
27
思得投资
28
腾石资本
29
梧桐高创资本、1617科技孵化器
30
易津资本
31
寅辰资本
32
永柏领中创投基金
33
原点创投
34
浙控金诚
35
正海资本
36
知卓集团
37
中冶集团投资部
38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推动科技工作上水平
五月份,接到省科技厅关于申报2009-201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评通知,我局立即组织落实。各科室按照考评细则要求,收集两年来的工作实绩材料,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工作,申报材料汇总装订成册,报省科技厅并通过考核,待国家科技部审批。
(二)优化服务,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1、积极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工作。不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科技网等给类媒体,及时转发省厅和市局的文件,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深入企业宣传科技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邀请省市专家对我县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精尖产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减少能源消耗。
2、着力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扶持企业发展,深入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龙塘工业园等企业集聚地开展项目申报工作。指导丰华、中南光电等4家企业申报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燕之坊的天然高钙及五谷益生等专用杂粮粉加工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入省2011年度科技计划;华星、环瑞等8家企业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并推荐燕之坊、景坤、华星等10家企业申报市爆发性增长企业,推荐的中南光电、鸿汇、景坤新能源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了市高新技术企业。
3、努力打造企业研发平台。积极申报各级各类企业研究中心,搭建企业研发平台,加强与高校联系,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荐凯利、特立洁、华星3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荐美菱太阳能等8家企业参加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其中鸿汇、海源2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技术研发中心,获得10万元奖励。
(三)精心组织,科技下乡及技术服务呈现新气象
1、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15日上午,我县在一中举行科普知识讲座,拉开了科技活动周的序幕。活动周期间,利用县电台、电视台、报、科技网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省市《科技进步条例》、市政府《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施行)》合政[2011]54号文件、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东发[2011]1号文件、《县科技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在县城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条幅,展示宣传画板40多块,介绍我县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工作;并与县科协、卫生局等县直单位合作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活动,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材料3000多份,宣传了环保、防震减灾、安全自救、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申报专利、节能减排等相关知识,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等活动。根据“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活动主题,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我局组织了华信知识产权机构的技术人员深入凯利、佳宝、亚龙化工等多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宣传活动,向企业通报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市及我县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成就。
(四)严格管理,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绩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专利申请工作。为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县科技局把知识产权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我局邀请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配合我局工作人员到企业帮助申请专利,截止9月底,全县专利申请353件,专利授权501件。对所到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就省、市、县专利申报奖励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并就申请事宜进行了讲解。4月15日,在我县岱山湖召开了全市县区知识产权工作会议。
2、积极组织兑现《县专利资助办法》的相关规定。为贯彻《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合政[2011]54号)文件精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根据《关于印发县专利申请补助暂行办法》(东政[2008]42号)的相关规定,我局积极开展专利申请补助的兑现工作,已向20家企业及个人兑现专利申请补助费36.49万元。
3、继续开展打击侵犯专利权和假冒专利专项行动。自2011年3月,国务院和省先后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以来,我局迅速启动了“双打”专项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确定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宣传、举办培训班和执法检查活动,重点打击“群体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
(五)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1、加强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在各乡镇的积极支持下,我县于4月底完成了18个乡镇、2个开发区的防震减灾助理员的选配工作。
2、加强抗震设防监管。一是严格审批,按照程序,上半年依法核准了50个单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二是严格执法,我局组织人员对重点工程进行了执法检查。
3、加快白马山地震监测中心建设步伐。我局于5月份2次向县政府上报《关于要求解决地震监测中心建设用地的请示》,经李向阳副县长、宋琪副县长批示,国土局已安排建设用地,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二、2012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科技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利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2、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继续做好自主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资金,扶持企业进一步发展
3、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管理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引导具有科技潜质的私营企业,申请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和民间科技组织队伍,形成一支振兴经济的主力军。
4、加强农科教工作。进一步做好科技进村入户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利用农科教统筹协调职能,促进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农科教示范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提高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18-02
一、引言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的建设任务。其中科学研究是每一所高校工作的重心,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而高校科研管理综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科学研究实力的强弱。因此,根据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富有成效的科研管理是重要前提,如何扎实提高科研管理综合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科研人员多产出高水平成果,以不断地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一位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的行政工作思想的影响,部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管理的含义就是行使权力,把科研管理工作当成行政管理工作来做,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被动服务的现象,表现出对待上级部门领导的积极配合,对服务对象的消极和冷漠,以及对工作责任的消极逃避态度,给高校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2014年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为例,有655项不符合申报条件,其中因“申请人或课题组人员未签字”而被初筛的达285项,比例高达44%,其他未通过审核原因包括“有国家在研项目”、“超龄”等问题[1]。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服务意识的匮乏有关。
2.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岗位技能。高校常以科研人员的到位科研经费、科研获奖、科研项目等为高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却忽视了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性和岗位技能的要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已开设科研管理硕士学位点(Master of Science),用以培养高层次的科研管理人才,总结和提炼科研管理的工作经验,为美国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2]。而我国至今仍也没有开始培养有关科研管理专业的人才,国内大多数高校也还没有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差别,即使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只是将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条件作为进入科研管理的门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的要求。同时,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学习,出现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对岗位工作流程不熟悉、在使用新更新的系统分析数据时出现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的工作效率。
3.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落后。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对科研项目申报流程不清楚,对科研信息不能及时的掌握,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奖励不满意,等等,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事务繁多,工作量很大,重复性工作多,尤其在年底对所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和考核时,使得工作效率大幅的降低[3]。因此,基于以上的问题,引进科学和完善的现代化科研管理制度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必然选择。
三、应对对策与改进措施
1.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创新科研管理理念。科研管理工作看似是普通的管理工作,实际上对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人”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将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单一服务转变成过程服务,尽心尽力地为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还需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摒弃官僚作风,将服务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的环节,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为广大的科研人员优化和改善科研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项目申报初期,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项目申报信息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并通知有关科研工作者进行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准确掌握项目申报的起止时间、注意事项、填写规范要求以及盖章等工作,在项目申报者有疑问的时候应主动准确回答,避免他们在申报过程中走弯路;在项目立项后,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者还应该不断地关注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动态和进展情况,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2.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校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影响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服务,使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
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是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执行者。在承担高校大量的科研管理事物工作之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先进的科研管理知识,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的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定期组织科研管理交流会,向具有丰富科研管理经验的专家请教,着重熟悉并掌握国家及上级项目管理部门最新的科研政策,做到与时俱进。科研管理工作者还应主动地学习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3.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引进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科研管理制度关系到高校科研的质量。在科学研究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向有经验和能力的兄弟院校和研究单位学习、借鉴并引进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工作者。
首先,应健全科技信息统计制度。高校常统计的科研信息有纵向项目、横向项目、校级项目、科技获奖、论文、专利、著作等。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队伍的壮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数量的提高,过去的科研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高校的科研环境。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本校的科研管理结构,借鉴其他高校的科研管理经验,引进一套适合科研管理的信息统计服务平台。
其次,应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科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为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能蚧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增加高校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高校的科学研究实力,并服务于社会。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高校的财政情况,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力度。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状态,促使他们从内心的努力去工作,挖掘他们的创造力[4]。
最后,应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的重复性很高,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审核和填写,还需对科研工作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一遍遍的详细讲解,出现了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效率却不高的现象。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统一简化和规范工作流程,专人专管,分工明确,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咨询、项目申请渠道、成果交流等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不仅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关系到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加强综合素质培养、规范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做好科研管理工作,为提高高校的科学研究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公布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情况的通知[Z].教社科司函[2014]62号,2014.
[2]魏海燕.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6):133-135.
Abstract: Taking the filing scope and requirement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le formed by process construction,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 carrier classification. It briefly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filing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es.
关键词: 质量工程;专业建设;档案工作
Key words: quality engineer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file work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265-02
0 引言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标志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正式开始实施。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可见,“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仍是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十一五”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有所提升。“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等类别的建设项目、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等等,其内涵涵盖了高等教育诸多方面。“质量工程”经过几年的实施,各级各类高校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多级“质量工程”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有效记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开展情况,发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十分重要,建立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及要求十分必要。
笔者拟以专业建设项目为例,来探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归档范围和要求。
1 选择以专业建设项目为例的原因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较之于其他类别的建设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涵盖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质量监控、社会服务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各项关键环节,而专业建设的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选择以重点专业项目为例,有足够的代表性并能对其他尚未进入归档阶段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产生典型的示范效应。
2 专业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过程分类产生的归档材料
专业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十一五”期间,各地高校主要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进入“十二五”,教育部又开展了“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施工作,江苏省教育厅也启动了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
专业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厅择优建设、在省级专业建设项目中再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的“三级递进式”建设方式。因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有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而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较之于院级专业建设项目,不论从建设内容还是建设层次上来说材料更为丰富,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本文多以省级重点专业为例,来探讨专业建设项目档案的归档。既然把专业建设项目列为“工程”项目,则必须按照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建设要求来进行归档,即从申报、评审、过程运行与管理、验收的整个过程来进行管理。
专业建设项目申报阶段的材料一般有:按照相关通知要求填写的申请表、说明材料、专业上网的网址等材料以及评审过程当中产生的评审材料。因为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审一般采用网上评审的方式,除个别需要学校举证和委托专家到校现场审议的外,基本不产生需要归档的材料,但只要有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的情况,其过程材料必须归档。项目建设过程中,部分学校要实行过程监控,期间的各类检查活动,都要将相应材料归档。经过一个周期的建设之后,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会组织对专业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这个环节所产生的专业建设情况报告、自查总结表、各类信息表、网站信息等材料均须归档。
3 专业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建设内容产生的归档材料
专业建设项目牵涉到一个完整的材料体系,单从江苏省《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品牌、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来看,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改革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能力、品牌特色优势等6个一级指标,共计16个二级指标,并通过10个重要观测点监控专业建设的成效。以上所有指标的支撑材料都应作为专业建设项目的档案材料进行归档,由所在单位的教学档案部门进行归档。每个一级指标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后,其相应的材料也应作变更并进行归档备查。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内容每做一次修订,都应当有学校教务部门同意其调整的备案文件;教学条件每年不断在改善,相应的变化情况要及时进行备案;经过建设所取得的各类成果材料也要及时进行归档;另外,围绕专业建设所产生各类调研材料、各类记录、各种文件、各类数据都应该系统整理,以存档备查。
4 专业建设项目按照材料载体分类产生的归档材料
按照专业建设的申报、评审、运行建设以及验收整个过程来看,其材料分为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两种。
电子文件主要是专业建设网站中的各类材料,这类材料处于网络环境运行状态下,而专业网站建设也还是由各个学院自己掌握,比较随意,由于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这类材料的管理一般要有专人进行整理后存入电子存储设备当中,并做好备份,以防不测。因网站上的材料随时会更新,还要定期将更新的材料进行备份和存档。除网络环境运行下的材料外,各类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课件等电子类教学资源也应保存。纸质材料主要包括各类重要的公文(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各类专业建设项目的批文、函件)、各类签章完整的申报材料与验收材料、专业建设过程中各种审批材料、会议记录等均应归档,另外对于处于网络环境运行下的电子材料,条件允许的话也应该将相应的纸质文件进行存档。
5 关于专业建设材料归档的要求及做法
仍以省级重点专业为例,专业申报与验收过程中的各类申报材料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存档外,所在院校也要进行保存;专业建设过程中各类材料则由各院校按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管理办法及各院校有关“质量工程”项目材料归档的有关要求进行归档。
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按照文件求进行部门归档,要形成专业负责人、院系、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各司其责、流程清晰、共同推进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其中,专业负责人要对该专业的材料进行总体把握,专业团队中要有专人具体经办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和预立卷工作;各院系要加强对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并督促其按照学院档案部门及教学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按规定对项目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督促,并对项目建设材料进行完善;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有关专业建设的要求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等要求,提出专业建设项目全程需要审批、备案和告知的事项,按规定开展好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监控,要求项目建设团队及各院系做好专业建设材料的积累、预立卷和报送工作,并按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要做到专业建设档案与业务同步开展,按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开展情况提出档案工作要求,要充分发挥档案专业的优势,拟定归档范围供项目建设团队和教学管理部门参考,明确归档材料的要求,并进行业务指导,提高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并加大档案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高永青.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归档范围及要求[J].档案建设,2011(5).
作者:吴建国 卢建华 何健勤 吴彬江
论文关键词:科研竞争 管理道德 道德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科学研究的任务和经费主要通过各种渠道在公开招标的竞争中取胜或得到企事业单位的信任并予以委托才能获得。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大的智力竞赛场,是思维活动方面的一种较量。对于科研管理人员来说,积极为科研人员铺路搭桥,及时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在竞争中获胜,并督促保证每一项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然而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知识产权的法律约束又不允许科管人员和研究人员不择手段地获取信息,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得资助。既要尽可能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这种浪费,又要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还要保护好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对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加防范,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还应采取精神激励和道德约束手段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在规范操作、发扬民主、依靠专家、公正合理、择优推荐和资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道德和道德管理的水平。
科研管理道德是与科研道德管理紧密联系的一种职业道德,是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科研人员应具有科研道德,这是众所周知的,科研道德要求科研人员有献身科学,造福人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如何对待名和利的问题是科研道德的实质,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科研道德的灵魂;探索求知,创造新知是科研道德的特征。
而这些科研道德的实现,是一个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现在的科研工作,不再是科学家凭兴趣进行的个人行为,已成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大范围竞争的群体行为,科研管理的介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好,情操高尚,作风正派,进取心强,敬业勤业,对整个科研群休的科研行为和科研过程影响甚大。由于科研管理的内容涉及到科研项目的招标投标,科研方案的审定批准,科研经费的分配安排,科研成果的申请奖励和转让开发,甚至延伸到职称晋升、住房分配、经济收入等科研人员比较敏感的焦点问题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工作稍有懈怠和偏差,都容易造成科研效益低下的极大浪费和败坏学术风气、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阻障科学进步的严重恶果。所以,科研管理不仅仅是做铺路石子的被动服务,而且要深入进行科研管理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在自觉贯彻执行国家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的同时,卜动去启发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南京医科大学在组织“食过癌的现场可疑病因和致病因素的预防研究”这一“八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的投标工作时,听说设立这一攻关项目对承担单位是已有意向的,不少单位就不再考虑投标,甚至有学校已准备好申请标书也就没有报送,认为已无可能承担任务。我校科管人员却不泄气,而是一与科技人员一起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抓关键,提方案,展开以技术论证为主的讨论,摆出大量的情况和足够的依据,对自己申请的研究内容进行质疑,认为所谓意向的地区和研究单位确实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客观所限,仅仅是地处丘陵山区的发病情况,而对于地处平原水网地区的高况不能互相涵盖,发病因素和干预措施都有待联系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互相补充,才有可能全面、客观地得出结果,而我们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建立的现场研究基地已有相当好的积累,资料完备,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就能够为国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作出别人替代不了的应有贡献。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对设计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反复修改,完善标书,投标后果然得到评审专家和主管部门的重视,进行了合标,下达了任务,并给予巧万元经费资助。
由于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独立思考的特征。有些科技人员在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以后,非常忌讳别人提意见,项目申请书的论证往往只是形式一下走过场,常常会使一个非常好的方案设计因为某些完全可以通过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弥补的不足而失去竞争力,导致机遇旁落。科研管理的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如果做得比较细致、扎实,这些不足是能够发现并说服和帮助科研人员补充完善的,有时甚至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使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帮助科技人员在竞争中获胜。当然前提是科研管理人员也是懂行的专家,以及科研管理人员责任心强并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江苏省在组织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活动中,南京医科大学以学科为组织基础和条件基础申报了三个,普遍看好的是医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这两个,基础好,人才多,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应用毒理学学科无论是队伍、设备,还是研究基础都明显处于弱势,但在组织申报材料时,发现两个强学科的申报材料组织得都不理想,没有完全按照布置要求落实,请他们改时,几乎产生对立情绪。因为材料已经搞成,确实很不容易,经过耐心的说服动员,细陈利害得失,客观地权衡利弊,终于使其中一个方案得以修改完善,达到申报要求,顺利通过评审,获得了28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另一个则因为没有按要求修改,评审时未获通过,成了无效劳动。至于最弱的应用毒理学,反而不甘落后,在管理人员指导下共同分析研究,对方案设计反复论证修改,充分突出已经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同时又客观地
考虑如何通过短期奋斗依靠可能获得的资助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实实在在地达到了申报要求。评审中,专家们认为切实可行,最后顺利通过,为使这一个实验室改变低起点,建成时达到与其他重点实验室相同水准的目标,省里还加大了投资强度给予40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这一成功不能说不带有偶然性,但是这偶然中也存在着必然。如果甘于落后,不作努力,象征性地搞一份材料,轻轻松松地应付一下,这偶然的机遇肯定就错过了。但由于没有放弃这次偶然,付出了可以想象得出的艰苦劳动,终于使这个偶然变成了必然,取得了成功。现在这个实验室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正为科教兴省、科教兴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其中包含着管理道德中崇高的奉献敬业精神。争取到项目任务,对科研发展有利,对科研人员有利,科研管理人员得到的是增加工作量,并没有什么利益,但是为了科研事业,苦口婆心,不怕被误解,竭尽全力为科研人员提供方便,提供服务,提供思路,形成1+1>2的效能,这一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管理道德对科研事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道德管理水平的高低。道德管理是法制管理的补充,按照知识产权法规法律认真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这其中受委曲,被误解的频率会大大增加,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也会大大增加。
科学研究成果在未公布之前都是属于保密范围,同一个方向同一内容的研究,先行研究项日一经批准,后续再丫f人中报时就不能批准,以避免重复浪费,任何形式的照顾都是错误的。同时,解释未获准的原因也不能将先行获准项目的内容、进度及要达到的目标告诉后者,使后者得以清楚前者的科研情报,而一举超过前者。科学研究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研管理要及时为科研人员铺路搭桥,提供信息,但不能变成信息拍客,帮助和驱动科研人员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如果因为拒绝重复立项和一些不正当的获知信息要求而受委曲和误解,就要有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正确处理好与科研人员的关系,并继续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实事求是做学问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功。我校曾经有一位教师申报的一项课题与前两年就有人获准立项的内容有重叠,在当年早些时间向另一渠道申报后,初审时即被筛除,现在再次申请,科研管理部门建议他进行调整和修改,但该教师认为这是跟他过不去,有意挑剔,甚至反映到纪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管人员在向纪委说明情况的同时,既坚持原则,又主动提出两点具体建议,或是更换内容重新申报;或是向已获准立项的科技人员咨询,争取取得指教和支持,确定新的突破点,修改标书,这样就能避免重复,避免浪费。最后这位教师终于理解,认真修改标书,并在申报后获得批准立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拓展,科研设计中的创新突破点不断被捕捉,被完善,被取代。在同一领域内的研究者,只要稍一得到启发,就能抓住要点,取得成功。一项新的创造有时刚刚构思出来,在申报评审的过程中就变成了别人的东西。因此,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既要反映其创造性,提高申请获准率,又要防范不正当手段的竞争,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在投送项目申请书的同时,将不能在申请书中明确表述的内容附给受理申请的管理部门,让他们了解,掌握这一情况,说明这样做主要是担心评审环节多,容易泄露,失去首创。而如果仅就未言明的部分被人否定,则正好从另一角度证实其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管理部门一般是能够客观处理好的,只是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有时简直让人磨破嘴,跑断腿。成果鉴定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类问题,一项科研成果刚刚报送材料,就被人抢先申请了专利并转让出去,接受这种教训,也要求科管人员及时了解各方面动态和各个环节的情况,为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作出最大努力,甚至帮助科研人员先申请专利,再组织成果鉴定,尽量杜绝泄密和侵权纠纷的发生。
道德管理水平的高低还表现为人道主义的管理。为了保护和鼓励科研群体的积极性,对有缺点而又不肯修改却坚持要求申报的个别项目,可以采取人道主义的管理,明知浪费时间和精力,白交一份学费,但只求得“一人吃堑,众人长智”的效果,则也符合系统方法中的“利取最大,害取最小”的原则。我校有这样一位科技人员,十年前向有关渠道申报可一个项目,管理部门在审阅中认为有些新意,可以申报,但需修改完善,于是找他商量,并提出一些修改建议。谁知他坚决不肯改,认为管理人员是外行,叫他改其实是刁难他,弄得人哭笑不得。为了不影响他的科研积极性,也是为了调动更多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取得更多的科技人员的理解和配合,管理部门决定准予申报。结果可想而知,该项目当然是不可能获准的。第二年他又原封未动地要求申报,管理部门仍然热情接待,并满足他希望再次申报的要求,当然还是未能获准。数年过去了,直到退休,这位科技人员终于一个项目也没获准,成了终身遗憾。但其他科技人员从他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和互相支持,通过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双方的合力大大提高了申请课题竞争力和获准率,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通过科研管理中的道德管理可以形成极大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快速向前发展,并富有成效地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医院 科研管理人员 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32-02
综合性医科大学往往基础研究实力雄厚,能为附属医院提供很好的技术平台支撑,但相对而言,也对附属医院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附属医院不光要像其他医疗机构一样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还要有很繁重的科研、教学等任务。科研水平是综合性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医院整体实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附属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研水平的竞争。为提高科研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各医院都加强了科研队伍建设,其中,加强科研管理成为重要一环。科研管理的主体是科研管理人员,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科研管理创新的关键[1]。为更好地从事工作,科研管理人员在具备医学、药学、管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及法规动向,并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洁自律的意识。
一、业务素质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研管理更是一门系统工程。现代科研管理是以哲学、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管理科学,它综合运用计划、管理、协调、控制等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进行最佳配置[2]。医院科研科管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如科技计划、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学术交流、科技统计等一系列工作,业务性、政策性都很强,这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是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在具备医学、药学、管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及法规动向,随时注意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既要加强对管理理论的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实现科研管理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又要加强对业务的学习,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和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工作技能。要掌握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了解各阶段国家及地方的科技工作方针、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规划,熟悉各级各类计划项目的申报程序及管理办法,以便在申报项目时能为医院科技人员做好指导,当好参谋,提高项目中标率;要懂得市场经济规则、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的申请、技术转让合同的签订等一系列的法规法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医院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才能达到既转化了成果,又保护了医院和科技开发人员的合法权益[3]。
二、服务意识
科研工作离不开广大的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工作的管理者、服务者和传达者,是科研人员的公仆。这种工作性质就决定了,科研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重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依靠完善的服务来激发整个医院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激情[4]。医院每一项科研成果的产生都凝聚着科研管理人员的汗水,但每一项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名和利都与科研管理人员无缘。因此,科研管理人员没有牺牲意识是做不好科研管理工作的。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正确对待奉献与名利的关系。
三、责任意识
在科学研究的竞争中,科研管理人员稍有疏忽或工作不到位,就会给单位和科研人员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
1.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意识。科研成果属于知识产权范围,受法律保护。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交流、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科研成果十分容易被窃用。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结项、成果转化过程中,特别要把握好尺度,注意保密,避免科研人员的利益受到影响。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过程中。
2.要树立保密意识。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强,保密意识缺乏等均会使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出现申报材料泄露,或自作主张,在未经申报人员同意的情况下,将申报资料转让他人,造成单位和个人申报不成功,使真正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得不到资助,研究工作无法进行,而投机者得到资助却做不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这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保密意识。
3.以高度的责任感管理好科研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部门都严禁科研经费挪作他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利用项目经费购买与研究无关的设备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项目经费进行监督和检查,坚决排除和抵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杜绝少数人不按规定办事,确保经费合理使用和项目圆满完成。在科研项目的奖励上,科研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讲人情,使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受到奖励,从而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
四、创新意识
科研管理担负着科技政策研究、学科专业调整、项目渠道拓展、项目管理和科研绩效评估等与科研发展前途相关的责任。同时科研项目申报、研究和应用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创新,管理人员需要多方面的创新。
1.观念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就不可能有创新的工作。当前的科研工作,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协作精神,在项目应用上,重研究,轻推广。其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出来的成果是以论文、教材和专著等形式出现,没有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产品,更谈不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是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进行观念的创新。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跑、请、合”的思想观念。“跑”就是走出去,在组织申报纵向课题时,多往课题立项部门跑。“请”就是请进来,请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及相关专家到单位来,加强了解。“合”就是整合科研资源,发挥整体优势。
2.机制创新。目前科研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滥用行政管理权,不尊重科研管理,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规律,科研管理必须遵循这些规律,适应和促进科研创新。当前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是科研管理人员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5]。科研管理人员要充分使用报酬、荣誉等激励措施,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特别对那些重大科研课题,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应该给予多的物质奖励,并且在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方面,优先考虑。
五、廉洁意识
科研管理人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何看待手中的权力,不仅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党性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特别是在项目申报上,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要廉洁自律,克已奉公,坚持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6]。
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效率。显然其成就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管理者所付出的劳动很难用具体指标来衡量,管理的效果总是随着实践的推移在无形中显现。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切实提高自我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桂秋,孟俐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12):181-182.
[2]徐巧珍.探索新世纪高校科研管理服务新体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74-77.
[3]钱毅.综合性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探讨[J].医学信息,2007,(8).
[4]赵丹娜,鲁超,戴晓支,等.医院科研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0).
[5]韩小强.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水平[J].医学信息,2011,(2).
[6]辛阔林,张新国,步晓冬.复合型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实用医药杂志,2011,(1):91-92.
Analysis the Necessary Quality of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Staff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omprehensive Medical University
ZHOU Huan1,2
(1.Scienc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4,China;
2.MPA Center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52,China)
一、发挥优势,在整体推进中创建新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善用土地治理资金,巧用产业化财政资金,活用民间和金融资金,以扩能增效为主要目标,大力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建设,创建优势农产品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值增效。
1、传统农业与现念互补。农业产业化发展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却在种养方式上有回归传统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万载县顺潮流、赶趋势,提出“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战略决策,通过不施化肥、农药等传统耕种方式,已建立4.3万亩有机转换认证基地,2008年将达10万亩,经欧盟、美国、日本等认证的产品达16个,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为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不断注入现代管理经验和技术措施,通过引进三源、青叶、锦江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达到年加工各类有机果蔬19820吨,实现产值30420万元,出口创汇3700万美元,农民人均增收320元。
2、优质品种与高端产品并重。从养殖业角度看,有优质品种未必能养殖或生产出高端产品。因此,高安市从肉牛育种、养殖、加工等多个环节入手,育养并重,加销并举。一是培育以高安黄牛为基础的优质品种,配建20个人工授精站点,全面改良全市的肉牛品种;二是通过设施农业基地、牧草良种基地建设,使全市肉牛年出栏稳定在10万头左右;三是引进上海元盛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高安,其生产工艺和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上乘、高端,主打产品远销上海、香港、沙特、约旦、日本、欧盟等地。
3、单一平台与多重目标共赢。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这个平台,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土地治理项目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产业化项目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近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3675万元,扶持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资金12895万元,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粮、企业增效、干部增光的多重目标。樟树市积极推行“猪—沼—药—果—菜”模式,提出了“以药兴市富民”的发展思路,把生态治理、保护与发展药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市种植中药材16.8万亩,形成了20余片千亩以上连片中药材基地,药材品种发展到10多个品种,形成了“山上建银行,山下筑粮仓”的良好局面。
4、简单复合与梯度开发集聚。为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从1999的开始,根据各县、市、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确定了以药材、油茶、果业、大米、有机农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几年的发展,对部分发展快、规模大的产业实行了“一县一业”或“多县一业”的扶持政策。通过这种简单的复合,基本达到了产业集聚的目标。如万载、宜丰、铜鼓对有机大米产业进行了联合开发,形成了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带。同时,在产业归集的基础上,以省、市级龙头企业为纽带,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综合开发,如以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为龙头的高新科技企业对油茶的精深加工,极大地推进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企业的集群效应和产业的集聚效果。
二、以点促面,在动态管理中确立新体系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到现阶段为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对策,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公共财政扶持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以项目为载体和抓手,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逐步建立起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及管理的新体系。
1、以前期工作为主攻点,实行课题化运作。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为使我市产业化项目在申报时更具竞争力,如申报科研课题般程序,以严谨、科学、规范的运作方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做好项目库建设,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项目指南和信息,及时搜集和整理符合农业综合开展产业化政策的项目充实到项目库内,使项目库长年保持足量的备选项目;二是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水平和可研报告的质量,要求项目申报单位严格按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为使项目更切合实际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原则上要求可研报告的编制实行资质准入制度,使可行性研究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三是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评审,要求在评审过程中,对项目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市场竞争能力、项目经营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并以此确定项目能否申报立项的首要条件。
2、以规范实施为关键点,实行动态化管理。认真组织项目的规范实施是充分发挥项目长久效益的重要环节,一是要求有资质的单位认真组织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及扩初设计确保项目实施的技术、工艺及操作流程等各个环节能做到规范合理。二是严格执行“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制”,我市农业开发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及扩初设计全部委托市人才委员会专家组评审,专家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实施方案中的工艺流程,投标方案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开发办再根据专家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批复。三是参考土地治理项目的“四制”做法,对项目建的设中的工程建筑、设备采购等实行招投标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特别是财政无偿资金实行审核报帐制,对建筑工程实行工程监理制。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产业化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同时也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为项目建后经营发挥长久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以狠抓落实为切入点,实行科学化考评。为克服“重申报、轻建管”的通病,我市狠抓了产业化项目的综合考评工作。一是狠抓资金到位,包括财政有偿无偿资金的到位以及单位自筹资金的到位,确保各方资金如期足额到位。二是狠抓建设内容的落实,确保工程数量、质量与计划批复一致,切实实现开发目标。三是专门出台了《市农业综合开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我办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企业健康发展尽职尽责,确保项目资金不外流,开发任务不打折。四是在市委、市政府及开发系统内部综合考评中将产业化项目建设任务及效益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不仅开发部门绷紧产业化项目建设这根弦,而且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丝毫不敢懈怠。
三、主动转型,在把握方向中实现新转变
产业化建设按与时俱进的要求,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和边做边改的过程,实践在发展,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过去,我们在产业化建设方面还是围绕传统农业的框框徘徊,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过不断应用新观念、新思维、新举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进程得到改善和加快。
1、从单类项目向双类项目结合转变。产业化项目建设初期是实行单一的项目建设,产业化项目与土地治理项目结合不紧密,为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按省办提出发展主导产业的要求和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在年度土地治理项目计划安排上和产业化项目申报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带动龙头企业、外商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治理项目区,使之形成农产品种植基地和畜禽水产品养殖基地,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收的共赢目标。
2、从发展一般性项目向做大产业转变。在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建设中,全市每个项目区一般只安排一个多种经营项目、且资金额度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模效益的发挥。自国家及省调整产业化项目政策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考察和精选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好,增收潜力大的产业重点扶持。在计划安排上不按县、市、区平均分配资金,而是以产业发展所需,集中投入和使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3、从松散粗放型管理向集约科学型管理转变。在对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管理初期,我们注重的是有偿资金的合同管理和回收管理,而对其生产经营方面基本属于放任状况,经过几年的累积,有相当一部分项目亏损甚至倒闭,造成到期有偿资金回收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在政策充许范围内,经常会同财政部门从服务的角度参与项目经营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促进企业搞活经营,规范管理,保持长久效益。
4、从为偿债申项向为产业发展争项转变。由于选项不准及市场变化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困扰,部分项目有偿资金形成呆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区一方面不希望新项目立项后变成死项目,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新的项目资金注入,难以偿还到期资金,造成财政部门“惜放”和开发部门“怕放”的两难境地。自国家核销部分有偿资金呆帐后,为县级开发与财政部门解决了后顾之忧,腾出资金和力量,将产业化项目资金集中扶持油茶、肉牛、三水、药材等九大主导产业,目前各县、市、区已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雏形。
5、从被动应付向积极争取转变。过去个别县、市、区对产业化项目申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项目申报材料简单且申报准备时间不充分、不及时。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不断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和粘合作用,逐步形成了目前争先恐后争产业化项目及资金的良好态势,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开发部门积极争项目,企业及项目单位无动于衷的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而且通过产业化项目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对加快我市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放眼长远,在工作实践中调整新思路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项目及资金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的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前瞻性研究,及时发现、思考和总结项目实施及管理运行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新建议。
1、产业化项目扶持重点应根据市场及时调整。按国家农发办出台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指南》及相关政策,对部分产业实行限报。如生猪养殖业根据今年的市场行情,各地对生猪饲养项目申报积极性非常高,我市上高、高安、樟树等县、市有良好的养猪传统及经验,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对此类项目的申报只有放弃。建议及时根据国家鼓励政策及市场供求状况调整扶持政策。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模糊。农业产业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的参与,虽然国家农发办要求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扶持,但在政策和具体措施方面无明确指导意见,如计划如何申报、项目如何实施、资金如何使用,没有统一、规范、明确的制度和办法,致使各级开发部门有扶持意愿,但无从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