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科技论文

初中科技论文

时间:2022-03-26 13:0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科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科技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实践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背景

现行科学教材(朱清时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每一册中均安排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但现实教学中,几乎没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也成了摆设。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编写过于简单,缺少指导性,因此可行性不强,研究不了。

2.广大农村初中科学教师缺少指导经验。

3.教学理念上认识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费时、费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不大。

4.学生对教材中的课题兴趣不大,不愿研究。

而本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对于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初中科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科学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

本人利用省级立项课题《农村寄宿制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探究》(编号SNQ8,其主题为“关于草莓种植的研究”)为平台,尝试了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课题

(1)了解学生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针对以上关于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难以实施的分析,本人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题感兴趣,才能自主地研究。在决定进行以“草莓种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后,本人在所任教的八(15)班中招兴趣小组成员时,全班50人,共有45人报名参加。对此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喜好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研究性学习的动力。

(2)搭建研究平台,提供物质基础

在省教科院的指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在学校行政楼的露台搭建了草莓种植实验室,种植了134棵草莓。这就为我们进行以“草莓种植”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3)组织活动,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发现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人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到草莓种植基地参观。

(4)问题分析,确定研究课题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都既有研究价值,又适合学生目前的研究条件,为此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的分析,最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本人指导的科技兴趣小组经分析后,最终确定的课题是:关于人工授粉对草莓果实发育影响的研究。

2.组建合作团队

(1)合作伙伴组建,明确分工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性格和知识能力组建合作团队。由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强的4名学生组成采访组,负责采访记录;由善于观察的6名学生组成观察组,负责草莓生长的定时观察和记录;由仔细认真的4名学生组成资料整理组,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类,另外还有草莓种植组、天气观测组等。各小组均有明确的分工,并作好计划,按计划实施。

(2)邀请指导教师

科技兴趣小组邀请草莓种植大户杨风高作为草莓种植指导,校教科室主任作为科技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教师,本人作为负责人除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以外,还作为种植、学科知识指导教师。

3.制订计划,进行研究

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人指导学生制订了如下计划:

4.收集实验数据,形成实验报告

从开展科学研究性学习至今,积累和收集了天气观测、草莓果实质量、草莓株高观测等数据。学生撰写了《草莓花观察》《温度对草莓生长的影响》《人工助草莓授粉》等科技小论文和实验报告共计10余篇。在下一阶段中将实行成果展示活动,以展示学生的作品,推广科学研究性学习步骤和从中获得的经验,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科学研究性学习中来。

三、科学研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1.科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本人带领学生以草莓种植为主题进行科学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了这一点。

2.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和反思

如,“组建合作团队”教学设计。

以上教学设计通过组建一个团结、互助、分工明确,并且在性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互补的合作团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应对挫折的能力。又通过邀请指导教师的师生互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流与倾听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3.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又如,学生对“蜜蜂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的分析。

确定课题为:关于人工授粉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的研究。

从以上学生对“蜜蜂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的分析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我校草莓种植实验室中没有蜜蜂,且只有一个大棚,如果放了蜜蜂,整个大棚中都有蜜蜂,不利于做对比实验,这又怎么办?本人组织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用人工授粉代替蜜蜂传粉。从中不难看出分析问题、确定课题这一活动中整合了“花的结构和种类”“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以及“对比实验设置”等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之后的“草莓花的观察”“草莓花的人工授粉”“草莓果实发育的连续观察”等活动中又加以应用,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成就感,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学生为冻死的几颗草莓而神伤到收获第一颗又红又大的草莓的惊喜;从学生亲自挖土、运土到每天坚持记录观测结果和关注天气变化;从学生一次次地为草莓浇水到入冬以来每天的盖棚、掀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5.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6.有利于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习科学知识

如,学生栽培草莓、观测草莓、交流研究心得、撰写科学小论文等。

四、科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

1.缺少理论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模式的借鉴,可谓是“摸着石子过河”。因此整个过程颇为艰辛,但也快乐着。今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科学研究性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2.初步摸索了一条科学研究性学习之路,但过程略显粗糙,有待细化。

3.对学生和本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总之,依托课题平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所学知识,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和反思,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大超.研究性学习.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第2篇

2014年人大入学途径:

点招:早培160,人本实验班120,人分实验班120

推优:80人

特长:108(管弦乐30人,舞蹈10人,声乐12人,科技6人,为全市招生。体育特长包含男足、田径、乒乓球、男篮、武术、健美操、游泳共50人

政策保证:100多人

派位直升:主要为子弟

高中直升要求:

数学实验班:90%直升本部高中或国际班

英语实验班:60%直升本部高中或国际班

普通班:班级前三

关于神测:

2012、2013年是中科院心理所神测

2014、2015年基本均为约5000人参加入营1100人左右56道题,以ppt为主,近年来数学题目难度有所下降,比重也有所下降,思维百科类知识、初中下放类知识有所上升,语文英语较为稳定。

考试时间

小学知识

初中下放

思维百科

语文、英语

2014年6月21日

复杂分数计算

复杂行程

图形问题割补

数独问题

排列组合

有理数

整式

概率与期望

实数虚数

图形推理、数学智巧、一笔画

声光热常识、力学问题

元素周期表、地质及污染问题

食物链、气候、生物圈、孟德尔遗传与基因

常规阅读

常规文常

(英语为议论文阅读)

2013年之前

染色与抽屉

数论

平面展开图

应用题

坐标系

立体几何

杠杆原理、热胀冷缩、电与磁

二极管、物理实验

光的传播及反射与折射等

力学问题

常规阅读

常规文常

关于夏令营:

2013年7月11日-7月13日

第一天:

8:30-10:15考语文300字读后感两篇(冰心作品及寓言故事)

10:30-12:00学习了生物课程(DNA)

13:20-14:00进行40分钟生物测试(较难,上午新学内容考察)

14:00-16:00

(1)智力、记忆力测试

(2)学员中英文自我介绍

(3)4人一组的团队协作考察(吸管相连谁的高,橡皮泥牙签载重物谁的重)

第二天:

上午讲数学(有理数、坐标系、虚数)、物理(光学)

下午考试物理40分、数学60分辩论及表演

第三天:

上午讲数学(构造论证、图形)英语考试

下午考数学60分钟,基本认知能力60分钟辩论

第四天:

上午收看早间新闻、学习物理(运动)化学(晶体构成)

下午:物理测试50分,化学测试40分学员才艺展示

2014年6月29日

1天:

上午讲课概率立即考所学内容

下午考了百科综合(生物、化学),英语单独考试一门40分钟85道题,小组活动。

2015年5月10日

数学:讲课讲的计数,考试20道题包含几何、数论、计数等小组辩论:(1、推荐你看过的书中的一个人物作出1分钟介绍;2、三人一组讲小组之最;3、辩论上课外班好不好;4、给了李白、陨石、博物馆三个词编一个小品)

第3篇

为了营造科技创新型建设氛围,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通知“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2015年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为《节约、创新、发展》的要求”,为了把此项活动办成我区的特色和精品项目,经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区教育局、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研究,拟在2014年11月份,举办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庐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及相关学校。

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主席:黄|

副主席:姜鸿杰刘芳王翠英

执行主席:殷硕景董召奎谷云岳彩莲

大赛执行:闫如成邹磊

大赛组织协调:王碧波尹亮鲍妮娜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庐阳区青少年科普协会(区电化教育馆408室)。

二、大赛宗旨: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

三、大赛主题:《节约、创新、发展》,科幻画不单设主题。

四、大赛参加范围:庐阳区范围内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在校学生和民办机构辅导的学生。

五、活动内容: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优秀论文评比和科学幻想画比赛等。

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所有中、小学生。

2)参加发明创造比赛的作品应是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评选委员会依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项目。

3)科学论文要求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参加科学讨论会的论文可以是中小学生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选委员会依据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论文。

4)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5)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6)竞赛类作品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3年7月1日后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5、评审标准。作品按照自主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具体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6、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六、活动要求: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和实施。要围绕主题,以立足普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新实践为原则,广泛开展活动。

七、参赛要求

1、严格规范竞赛工作。坚持“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的“三自原则”,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三性原则”。

2、注重能力培养。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作者人数规定。同一项目(竞赛项目)的作者不得超过两名,否则不予申报,两名作者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按10%的比例参评。一个项目的辅导老师不得超过两名。获奖项目只表彰第一辅导员。

4、科幻画作品要求

1)作者要求:5—14周岁的少年儿童。

2)作品要求:

①、参评作品要求符合主题,充分体现科学幻想;

②、参评作品一律在规格为38M×54M纸或其它材料上绘制,不需装裱;

③、作品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画种,作品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画类的美术品、工艺品;

④、参评作品仅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

⑤、参评作品要注意构想的独特性、新颖性。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3)评审标准: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统一要求。

5、科技辅导员竞赛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5)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八、申报材料:

1、科幻画:科幻画原件、申报表一式2份,一张张贴于作品背面,一张用回形针附在作品上。

2014年9月15日前,科幻画申报材料、汇总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逾期不接受申报。作品资料请自行留存,作品不退。

2、学生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3、教师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4、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作品1份、附件1份(电子版同时报送)。

九、专家评委:为了提高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水平,本届大赛由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将邀请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肥科研院所专家和市科协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比赛进行评审。

评委会顾问:黄|(庐阳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姜鸿杰(庐阳区区委常委、科协主席)

刘芳(庐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翠英(庐阳区政府副区长)

评委会主席:董召奎(庐阳区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局局长)

殷硕景(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评委会副主席:岳彩莲(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谷云(庐阳区科协委员、科技局副局长)

评审组组长:徐楠桔(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组织成员之一)

郑军(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二室主任兼、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负责人)

评审组评委:韩德民(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

孙怡宁(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合肥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评委)

王刚(合肥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

十、作品评审方式:采取专家评委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十一、作品征集对象:庐阳区区域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

十二、表彰奖励:区级竞赛根据不同项目设置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社会实践奖,另设优秀辅导奖和优秀组织奖。

十三、奖项设置:

1、科技创新特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00名

2、科技创新一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50名

3、科技创新二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颁发获奖证书

4、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6名

5、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小学10名

十四、活动依据:依据庐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考评标准》的要求开展本次活动。我们将庐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的参与率作为对学校科普工作考评重要条件之一。

十五、工作日程安排:

1、筹备:2014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

2、2014年10月15日成立第六届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3、2014年11月18日上报作品;

4、2014年11月22日专家评审组对作品评分;

第4篇

关键词:中考试题;初高中生物教学;教学衔接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对初中阶段教学效果的一次综合性检测,作为选拔性的考试,由于它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而对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中考生物学科考试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选拔具有较为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学习潜能的学生作为高中入学的对象,因此在中考命题中往往都体现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可见,在搞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问题上不能忽视了“中考试题”这个指挥棒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这个棒,让衔接更具有导向性。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方面

初中生物学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向学生介绍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和现象,教材内容是以简单的生物学现象和基础的结论为主,通俗易懂,总体难度较小。而高中教学特别是浙教版的生物教材大都采用实验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抽象概括、科学假说和实验验证来揭示生物学现象的本质。

2.教师“很难教”

高中生物教材课时总量少,而且每课时容量相当大,初中的教学大多采用呈现式的讲解方法,虽然新课程安排了很多生物实验,但是大多是一些观察性、验证性的实验,而高中则要求他们自己去探究,大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且高中由于课堂容量大,所以学生往往觉得老师讲的课很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没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

3.学生“很难学”

初、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情感特征与性格特征上,学生为什么觉得“很难学”,因为他们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高中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认真听讲,课本也看得懂,可就是题目不会做,成绩上不去,为什么呢?这主要还是学生对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是以为像初中那样记住了就可以了,缺乏综合分析和整合归纳能力。所以学生觉得“很难学”便不足为奇了。

二、“中考试题”让衔接教学更具导向性

绍兴市教育考试,研究院的陈胜钢老师曾对近几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回顾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他强调科学卷命题不仅要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所考查的知识点要分布均衡,没有偏题怪题,而且更偏重与高中科学分科学习密切联系高中的后续学习的知识。可见,在中考命题时也关注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

纵观这几年的中考科学试题,更多地关注了各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实验与探究题所涉及的知识的要求不高,但均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核,在科学结论与现象是可重复、可验证以及符合逻辑推理等科学本质上对学生进行了考查。

1.重视生物实验题,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特别是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光合作用等经典生物实验题在每份试卷中都会出现,也增加了探究性的实验题和科技前沿的信息实验题,同时强调实验设计。

2.注重学生能力考查,与高中教学接轨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体现对两方面能力要求的考察。命题时,要关注学生实际水平的状况,注重获取知识能力、分析探究综合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考查。这些能力的具备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基础条件。

(绍兴)2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1)肿瘤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传染病。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一个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的过程,利用该抗体进行治疗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其次,在分析综合能力方面,命题是关注学生对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等信息,在陌生环境下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3.降低部分难度,高考试题(或高中课本内容)重现于中考试题中

(台州)34.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 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___________。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这些中考题目有直接来自于高中课本,由此可见,初中的教师要关注中考命题,因为从中可以了解高中生物的内容要求和难度要求,知道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和高中更好地接轨。

总的来说,生物学的教学应该十分注重初高中的衔接问题,而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教法、学法等多方面的衔接,因此,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工作,高中生物教师任重道远,初中生物教师也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顾巧英.生物教改贵在“活”.教学思想录中学生物卷.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第5篇

如果老蔡印名片,他一定会在正面印上:蔡笑晚,职业:父亲,背面印上:

长子蔡天文,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次子蔡天武,由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A博士研究生,获激光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现在国内发展;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筹备私立医院;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蔡天西,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考入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父亲,不得不做的事业

老蔡是医生,在瑞安当地也有些名气,为什么还强调自己的事业是“父亲”?个中缘由,说来话长。

1941年,他出生在一个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1962年,父亲病逝,他从杭大物理系退学回家。那时,家中连一日三餐也成了问题。兄弟姐妹十人,留在家中的属他年龄最长,不能不分担家庭的重担。

那时他22岁,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年龄,但现实让他却一次次陷入绝境。他一个人跑到父亲坟头,跪在父亲坟前暗暗发誓,身上要有一滴血冷下来就不是人!他一定要让自己振作起来,让整个家振作起来!

妻子小湘怀孕了。这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孩子。从那时起,他决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让一个26岁的热血男儿抛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将希望寄托在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听上去多么荒唐可笑,但在当时,这却是他不得不作的选择。他深知自己必须韬光养晦,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

于是,他改名为“蔡笑晚”,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从杭大退学之后,有人建议他到生产队做会计,到车木厂当车木工,到二姐夫家里做篾工,到学校任代课老师,思前想后,他重拾了父亲的职业――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对于从医他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个体医生,他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实施早教、早读、跳级的家庭教育方案。

对于早期教育的理念,不少人持反对态度。但是,他从第一个孩子开始就坚信并奉行这个理念。为了使农作物有好的收成,农民必须要抓住农时,该耕地播种的时候就耕地播种,该施肥除草的时候就施肥除草;教育孩子也是同样,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至关重要。他早早就为孩子们的成长规划了一张清晰的蓝图。

刚行医那几年,他们一家人住在九里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16平方米的两层楼,坐南朝北,夏热冬冷,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房间龟裂老化的木板壁上拉开一条两厘米宽的缝隙,完好的墙壁上贴着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他只要有空,就辅导孩子们学习读书,晚上更是雷打不动的自习时间。他和妻子小湘几乎牺牲了一切娱乐活动,连亲戚朋友的婚宴喜酒也很少参加。一到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灯下,他看他的专业书,孩子们看他们的课本,有不懂的就向他提问,每天自习到深夜。

孟母三迁为择邻,而他们多次为孩子读书举家搬迁,从莘塍搬到南陈桥头,又搬到九里村,再搬到瑞安,为的是让孩子尽早入学、顺利跳级。孩子入学时年龄小,正规小学不让进,他就找简陋的农村小学,让儿女入了学再转学。

大儿子天文6岁进了瑞安莘塍当时最简陋、甚至连围墙也残缺不全的九里村小学,随后转入莘塍五七小学就读。天文成绩好,他打算不让他读“过渡班”就直接跳级上初中,但莘塍中学对年龄有限制,他只好先“曲线”将他转到另一所中学读初一,然后再转回莘塍中学继续学业。初三分快慢班时,成绩优异的天文被分到了慢班,他心生疑惑,分到慢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于是他又一次为天文办了转学手续。

在老大的影响下,老二天武只有4岁就吵着要跟哥哥去上学,哥哥在教室里听课,他就站在教室窗外旁听,放学后跟哥哥一起回家。5岁他设法送他正式上学,10岁考入瑞安中学初中部。

对许多家长来说,让孩子上中科大少年班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他,从老大开始就为孩子设计好了这条求学路。老大没有如愿,等到老二念高一时,他自己就壮着胆子,写信与中科大少年班联系。7月7日考试,他们3月5日终于得到参加少年班考试的通知。在四个月零两天的时间内,他陪天武啃完了一年半的书,天武顺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两个哥哥给弟弟妹妹树立了榜样,他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入学早,到小女儿天西,14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22岁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常有家长问他,你的孩子个个成才,有什么秘诀吗?他想,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准备更早更长远,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的确如此。

做个成功的父亲,需要艺术

在他的抽屉里珍藏着小女儿天西的一封家书,信里抄录了一句诗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当时有人问女儿,从小这么高强度的读书学习,会不会累,会不会后悔?女儿用这句诗做了回答。女儿的回答令他感动,更令他骄傲。

现在的父母总抱怨孩子的逆反心理太强,不愿和父母沟通。在他看来,这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子女的自觉行为,需要技巧和艺术。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儿,一天之中的清晨是他们家最热闹的时候。6点钟光景,他开始在楼下拉二胡,二胡的声音悠悠扬扬地飘进孩子们的耳朵里。不用多久,楼上开始人声渐起,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起床。那时候清晨广播里播放英语、日语节目,他把广播声音放大,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就干脆每天用外语广播节目来叫孩子们起床。

他们家还有个传统,六个孩子每人都有一张他给他们制作的“存折”。

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而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逢年过节,孩子们就把“存折”上的数字兑换成零花钱,高高兴兴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

当然,在与子女的沟通上,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就像现在流行“超级女声”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霍元甲》、《少林寺》等武侠片风靡大陆,李连杰成了老四天润崇拜的偶像,天天嚷嚷着要练功习武、除恶扬善,周围人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

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老四郑重其事地向他们道别,独自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正宗武术。对于儿子的决定,他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提心吊胆,但他没有阻拦他,而是告诉他:做自己想做的,做有个性的你,但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留心体察社会。个性倔强的老四当场写下保证书:今生绝不后悔。

老四走后,他们父子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终于有一天,他在信中写道:“习武虽有用,但是未来社会,还是先掌握知识要紧。”离家一年以后,老四又回到了高三课堂,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

出人才,不出书呆子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如今,他的孙子孙女常围在膝前用童稚的声音朗诵这首儿歌,这是他当年教儿女的第一首儿歌。

如今,六个孩子个个成才,成绩不俗,多少人投来艳羡的目光,多少人称他们的孩子为天才。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诸如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

他的六个孩子,之所以个个成才,而不是成为书呆子,关键在此。

鼓励孩子们从小立志,是他教子的第一步。他的六个孩子个个都有小名,依次叫孟子、孙子、荀子、润子、曾子(后改为君子)、西子。有人说他给孩子取的名字狂妄,但是他就要用这些不平凡的名字来激励他们从小立大志。

年轻时,他最崇拜爱因斯坦,因为崇拜,他如饥似渴地研习他的相对论,还曾经把写成的厚厚一沓论文投寄给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科学家钱学森就曾回信鼓励他。所以,孩子出生以后,他们家里到处贴有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头像,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耳熟能详。小女儿天西5岁就口口声声对他说,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要做“居里夫人”,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行。孩子刚出生那几年,“”还没结束,他每天战战兢兢偷医几个病人,挣得一点钱,买回满满一篮子既便宜又新鲜的海鲜,让孩子们吃个够。家里没有运动设施,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一张多功能乒乓球桌,撑起来是球桌,放下来就是张床。放学回来,兄妹六人常常围着这张桌子鏖战一番。

一家三口外出旅行在当今司空见惯。但是,在1978年夏天,他和小湘就自己设计旅游路线,带着天文、天武、天师、天西四个孩子走遍了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并渡过松花江登上太阳岛,接着又去了赤峰、锦州、北京、天津、秦皇岛、北戴河、青岛、上海。1985年的旅游更是与众不同,他们一家人带着干粮和饮用水,一路风餐露宿,浩浩荡荡向杭州进发,在岳王庙“尽忠报国”的题词前,一家人庄重地留影纪念。

像这样大规模的关内关外、大江南北的旅游,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虽然在班级里,他们年纪偏小,但是在见识阅历上,他们并不稚嫩。相反的,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显示出一般孩子所不具备的自强自立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经受得起漫长岁月的各种考验。

总之,他们把教子成才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去追求,做了一些人们没有想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牺牲了一些人们不愿牺牲或者不敢牺牲的东西。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所谓“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优酷,视频网站,长尾理论,市场

 

一、优酷——强大的视频网站

优酷网(YOUKU.com),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于2006年12月21日正式推出。该网主要为用户提供视频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互动需求和多元化视频体验需求。高端的技术水平、产品服务和品牌认知等优势让优酷网在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视频领域屈指可数的能够获得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的网站之一。世界级的风险投资给优酷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让其能从容地去发展网络视频业务。除此之外,创新的营销策略也成为了优酷飞速成长的驱动器。优酷将长尾理论的营销策略与中国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赢得了高位的品牌影响力,使其始终处于视频网站的领头羊的地位,高居行业之首。

长尾理论(见图一)由《连线》主编安德森提出,他认为以前大热门或者大规模生产统治了一切,而如今大热门不再是唯一的市场。“大热门正在与无数大大小小的戏份市场展开竞争,而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多样化市场”。[1]安德森对在线音乐公司Rhapsody一个月的顾客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曲线头部几首大热门被下载了无数次,曲线随着流行度的降低陡然下坠,但它一直没有坠至零点。它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市场,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2]

长尾理论模型(图一)

二、优酷的成功关键:重视长长地尾巴

2010年据中科三方调查显示,优酷在未提示品牌第一提及率及最经常使用率两大核心关键指标维度,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从而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3]优酷视频网站巧妙利用了这条长长的尾巴,在追逐热门吸取大众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小众产品,用丰富的视频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民,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多元化的视频种类使得用户各得其所

优酷视频种类多样,除了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主要视频以外,还有原创、娱乐资讯、科技、财经、体育类等多种视频。按地区,电视剧包含大陆剧、韩剧、港台剧;按类型,有言情、都市、家庭、古装等16个类型。电影分为强档专区、影视热点、港片精选、最新华语片等多种类型论文格式。新的供给需有新的需求相伴,2008年,优酷相继推出了专业旅游频道,母婴频道、游戏频道、汽车频道,从大众化向分众化进军,吸引有专业需求的视频用户。详细的分类方便用户选择视频内容,既满足了主流受众又为小众需求者提供了特产品。优酷视频不仅类型多元,还在风格上融入了青春、活力、怀旧、复古、创新、趣味、另类等多种元素,可谓是视频的集合器。

(二)原创的力量贴近“新兴势力”

在优酷网站的受众中,不乏追求原创作品的爱好者,这部分人群多为80后青年。他们关注创新也热衷于创新,这一群体成为优酷视频网站备受关注的“新兴势力”。从2007年开始,优酷多部以青春为题材的原创网剧作品,如《嘻哈4重奏》、《天生运动狂》成功进入80后市场。2010年正式优酷推出了“优酷出品”战略思路,在内容选择上倾向于青春主题,短小精悍的特征加之网络发行方式更加贴近青年群体的网络观看习惯。[4]青春系列的电影短片不仅具有新颖的传播方式,还以80后为主题的故事唤起这一人群的集体共鸣。2010年初,推出的“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以“这个时代的青春”为主题,展现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奋斗、自我表现和青想。短片之一《李雷和韩梅梅》以上世纪90年代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两个虚拟认为原型,将现实中的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呈现出来。一幕幕童年的美好回忆市场,让80后怀念着懵懂、叛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面对如今残酷的社会现实,他们共同分享80后熟知的故事,感叹80后的无奈与辛酸。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80后对此类视频表现出了强烈关注。据统计,“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总播放量超过6000万次,其中压轴短片《老男孩》单片的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主要受众年龄为19到30岁,职业多为学生、白领,学历集中于高中到本科。(图二)足以说明,“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已经成功的进入了80后用户的视野。

此外,时尚、旅游、游戏、搞笑、汽车、原创类视频迎合了年轻人自主、时尚、前卫的群体特征。他们将独特想法,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了一群追求新奇、敢于突破的拍客一族。优酷的视频空间超越了博客、传统非视频空间的功能,具有动感、立体、表达力强、创新空间大的特点。牛人空间、拍客空间、原创空间、资讯空间等多种类别让具有不同特长的用户能在专属的平台上展现自我。原创视频的流行让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还成为了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这既符合年轻人表现自我的欲望也让其在点率中获得了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搜索引擎——长尾的助推器

就如安德森所说要创造一个繁荣长尾市场不仅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使客户的选择面更加充分,还要帮助消费者帮找到产品,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怎样连接供给与需求将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从而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右移动。如Google的“群体智慧”搜索引擎,iTunes的好歌推荐,消费者的博客、空间都能够达到引导消费者快速获得信息的效果,它们主要就是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搜索成本就是指任何妨碍你寻找目标的东西,如时间的浪费、争论、错误的时机或迷惑之处。[5]如果能让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节省时间,减少迷惑、避免被误导,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优酷视频网站的优酷指数正是降低搜索成本的利器。优酷指数以搜索、播放量为标准,对亿万用户的网络收视行为进行了分析。向用户提供电视剧、综艺、电影、动漫、音乐等视频的Top50排名参照。优酷指数分为搜索指数和播放指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指数排行来选择热门的视频,还可以通过数据报表、指数曲线、多指数对比更全面了解各类视频的使用情况。此外,优酷真情季则通过新版面的设置、logo冠名的方法引导用户浏览,主动推荐产品论文格式。在按条件搜索产品时,不仅可以输入视频全名或者关键词来搜索,还能根据地区、类型、发行时间等条件筛选市场,为用户省掉了豪无头绪寻找的麻烦。无论视频推荐还是视频搜索都有利于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找到目标消费产品,将用户的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

三、对优酷的建议

消费者的行动和反应往往是最有用的指示信号,优酷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和工具,不能单一的以点击率来判断消费者的喜好,还应通过用户的评论、使用反馈、市场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做出最贴近用户需求的策略。企业不能仅限于自己的观点,二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产品对消费者以为着什么,能够意味着什么。[6]只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提供消费者最期望的产品。

鼓励将微视频发展为微电影,注重新媒体电影的长尾效应。传统电影具有庞大而复杂的制作发行方式,巨大的投资风险,使得很大部分电影最终未能走上荧幕。新媒体电影以互联网络为传播载体的优势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网络短片加电影的创意、制作、发行模式集中了互联网与电影的双重优势。既精工细作又短小方便的特点使之能够快速融入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

优酷的信息搜索方式还需向人性化、精确化改进。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来浏览这些视频以找到符合需要的。冗余的视频即浪费了网络资源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如果在搜索视频时,不仅能搜索出包含所有关键词的结果,还能对网页关键词的接近度进行分析。按照关键词的接近度确定搜索结果的先后顺序,优先考虑关键词较为接近的结果,这样就不仅可以节省用户的时间,还避免了用户在无关的结果中徘徊。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9(4):5.

[2]韩志国.长尾理论和网络媒体的兼收并蓄[J].中国传媒科技,2007,(8).

[3]中科三方调研显示:优酷品牌影响力再占鳌头.优酷动态,youku.com/about/cn/news_youku_view_1193.html,2010-12-24.

[4]“优酷出品”战略全新登场.互联网影视综艺“整合出品”时代到来.优酷动态,youku.com/about/cn/news_youku_view_291.html,2010-04-20.

[5]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9(4):21.

[6]道恩?亚科布奇.凯洛格论市场营销[M].海南出版社,2003(6):133.

第7篇

摘要: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是我国教育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中对该素养的认知、开展存在着不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公民的科学人文素养起着基础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科学人文素养;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少年关乎国家盛衰。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培养关乎到民族复兴的大局,因此,素质教育、科学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其中,农村小学数学对养成和提高科学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有自身的文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何谓科学人文素养

部分学者把科学素质分为科学精神、科学观、科学能力、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分为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格完美。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狭义上,科学人文素质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科学人文素养要高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包含五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我国科技部等五部门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教育部认为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述五要素按紧密度分为三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含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科学观念(含科学本质和STS)。这是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定义。科学素养高于科学素质,包含了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在宏观上来思考科技。

其次,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致等同, 但有自身特点。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各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因此,它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典型标志。

人文素养自身的特点:1、人文素养有内隐性。文学、科技、艺术等物质载体隐含着作者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况,是人类思想展现与情感流露的空间和场所。人文素养(如人的意志品质)是无法完全复制在物质性产品中的,一旦脱离主体就不能独立存在。因为数学等知识体系已脱离了创造主体而成为独立的学习和研究对象。这就要学生去探究、体验、挖掘知识本身隐含的精神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2、人文素养体现了人性本质。人类的发展是生物性不断弱化、社会性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社会性的升华和确证,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养成中的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和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科学人文素养是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未得到体现。

1、教学理念对科学人文素养的认知不足。我国数学在竞赛中取得了成绩,这归功于注重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但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认为学好数学就是得高分。搞不清数学是什么?有何用途?学到了什么?有人认为数学是概念、法则、公式的堆积,因而死记硬背、反复做题,不会变通不会创造。而且,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知识产生的历史过程;例如,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反复做题,轻视了过程教育、人格塑造、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缺乏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只在表层的知识、技能上,缺乏对数学人文价值的挖掘,仅重视数学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引导。合二为一的数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被割裂,使学生“谈数色变”。

2、对农村小学数学的科学人文素的资源配置的缺乏或失衡。在农村,数学资源大多数是课本、教参、直尺等,缺乏关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配置。在数学史、数学的人文反思等方面上失衡。在教学中少有提及教参上的数学史知识。

3、农村学校的其他问题不利于科学人文素养的工作的开展。农村是劳动力输出地,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一边是有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老师流出,一边是有科学人文素养的人不愿进村执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重了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负担,占用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关注。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养成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高科技人才很多,若我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可能犯罪。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同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价值判断的能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1、农村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我国现行教育受前苏联凯洛夫教学的影响,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这种教学加上中国的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是一种不完备的科学教育。人们已经注意到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理解了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们证逐渐摒弃“纯科学主义”的理念,回归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点。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克服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忽视了成绩背后的负面影响。如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片面理解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三大能力”,导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了学生厌学、惧学的现象。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严重的后果。学生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学习,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造成了新一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养成的片面和薄弱。(作者单位:土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廖卫新.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2012.6

[2]郑向玲.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

第8篇

邓中翰从小就是一个精力旺盛、能学会玩、不甘人后的人,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每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都会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因此,高中毕业时,他报考了当时比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的中国科技大学。

大学是邓中翰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在那里,他“夯实”了基础知识,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的机会,大量的科学实验培养了我的科学精神,可以说,我的科研之路就是在大学确定的。”邓中翰说。

邓中翰所学的专业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大二时,他对教科书中的一个理论产生了疑问,于是多方查找资料,寻求正确答案。经过反复论证后,邓中翰向老师递交了一份长达8页的报告,报告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对该理论的质疑和证明自己观点的5种实验方法。邓中翰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老师把他推荐给了该领域的权威专家黄培华教授。

黄培华教授以考古为主业,学术研究跨了好几个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第一批教授。黄教授看了邓中翰的报告后,特意邀请邓中翰到家中做客。得知这个消息,邓中翰非常兴奋,连续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在他看来,能够得到学界泰斗黄培华教授的指点可是非常幸运的事。黄教授与邓中翰谈得很投机,黄教授那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格令邓中翰倾倒。黄教授把一大摞英文资料交给邓中翰,并约定一个月后和邓中翰讨论相关问题。那一刻,邓中翰心中的科研之“火”被点燃了。

从此,邓中翰学习更加刻苦,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是他最爱去的地方。1990年和1991年,邓中翰分别在《国际应用核物理学》杂志及《中国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1991年,他获得了及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理学的前沿科学,1992年,邓中翰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专修物理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一所出过1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校,校风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邓中翰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勤于学习,善于求知,把满腔热情化作奋发求知的强大动力。

由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于硅谷附近,邓中翰常能获得有关集成电路、芯片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他非常向往这个领域,因此,向学校申请学习电子工程系的专业知识。从基础知识结构来说,物理学和电子工程学并不兼容,因此,导师并不赞成邓中翰的想法。但邓中翰的执著与坚韧使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知识结构的转型,顺利通过考试,并以较强的实验课题研究能力“征服”了电子工程系的老师。

不仅如此,邓中翰还选修了经济管理学。在他看来,通过研究经济管理学,他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物理学和电子工程学的发展方向。

那时候,邓中翰几乎没有一点儿娱乐时间,在他的日程表里只有学习。早上7点,他便去学校学习物理学专业知识。中午,吃过午饭,他又匆忙赶到电子工程系,学习电子工程学的专业知识。晚上回到宿舍,他又学习经济管理学研究生的课程。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学到夜里两三点钟,有时候他要学到夜里4点。到了早上7点,他又开始新的奋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邓中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造了奇迹――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管理学硕士、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130年历史中第一个拿到横跨经济学、理学、工学三个学科学位的人。

1999年10月,邓中翰应国务院之邀回国参加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观看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勃勃生机强烈地吸引了他,党和政府的爱才、惜才之心深深地打动了他。邓中翰决定回国创业,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祖国。

1999年10月,在中科院的支持下,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在北京中关村的一栋小楼里诞生了,邓中翰任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出任“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总指挥。

在邓中翰看来,通讯工具、家用电器和计算机芯片的合流是一大趋势,而数码摄像处理芯片就是这一合流的体现。占据了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的市场,就有可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因此,邓中翰瞄准了芯片设计领域,把突破口定在了数字多媒体芯片上。

中星微一开始就按照国际化方式运营,市场、技术、人才与管理都是国际化的。邓中翰借鉴微软公司的做法,从世界市场空白点着手,进行公司主要产品的战略布局。他将中星微的市场切入点定位为:以CMOS数码技术为依托,研发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码摄像处理芯片,因为这种芯片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个人消费的数码相机、工业上的质量检测和生产监控、天文器械、医疗设备,还涉及交通、银行、视觉玩具、通讯等方面。

那些日子里,中星微的办公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因为上班的时候太忙,邓中翰率领的中星微核心团队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开会,他们称之为“碰一碰”,有时候这一碰就碰到半夜三更。

2001年,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码摄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研制成功,其集成度达到英特尔公司开发的“奔腾”系列的水平,一个纽扣大小的空间里集成数百万个晶体管,光刻尺度0.25微米。这标志着中星微已处于数码摄像处理芯片领域的领军位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亲笔题词,表示祝贺。

随后,“星光二号”、“星光三号”相继研制成功。如今,中星微又成功地开发了计算机多媒体数码拍摄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数码图像处理、压缩、存储和高速传输的单芯片,研究出第四代产品“星光四号”。这是国内第一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彩色和弦芯片,终结了国产手机的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

第9篇

关键词:课程学习;实证研究;大学生就读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专业理论学习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大学的课程学习来实现。本文基于大学生就读验问卷调查,以实证的研究方法试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分析。

一、研究工具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工具是《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该问卷的设计主要依据“美国大学生就读经验”(CSEQ)、“全国大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NSSE)、周作宇修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以及鲍威的“北京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等成熟调查问卷,问卷中选取能反映就读经验和学习收获的问题,同时收集了学校类型,专业,家庭年收入,成绩等级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背景信息,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就读经验及自身发展程度设置问题,主要分为基本信息、校园活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对校园环境的感知、对自己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四个部分,共计92道题目。在问卷修订时得到了教育学专家、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指导,这些都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该问卷的两套变量上:一、大学生基本信息;二、课程学习活动。在《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课程学习参与情况通过14道题来测量,包括每周分配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的作业、利用电脑及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或辅助学习;主要课程作业的性质;近一学年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课程学习变量的克朗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2,作为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信度。[1]

本研究的分析素材来自笔者对湖南8所高校实施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首先将湖南省高校区分为“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三类,进行院校抽样,再分别在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不同学科院系中分别从大二、大三、大四三个不同年级进行样本抽取。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数量1358个,其中男性为48.1%,女性为51.9%;92.0%的学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院校分布结构为“211工程”院校22.6%、一般本科院校56.6%,高职高专院校20.8%;年级分布为大二39.6%、大三38.7%、大四21.7%;专业分布为人文社科32.3%、理科41.2%、工科26.5%;66.6%的被测学生来自乡镇;研究对象父母的学历以高中、初中及以下为主;家庭年收入基本上在5000到10万之间;95.8%的研究对象住在校内宿舍;学习成绩在70-90分的研究对象占83%;有60.3%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追求更高学历;89.1%的研究对象学费来源于父母。

本研究依据以上数据资料,运用SPSS21.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考察大学生基本信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二、调查数据与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各指标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参与的频率。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多,而在课外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少,这在统计学意义上验证了目前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高课堂投入低课外投入”的普遍状况。近一学年每周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程学习上的学生有48.15%;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外学习上的学生有16.74%,而22.97%的学生却表示每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不足5小时,面对大学普遍比较大的课业压力,想要“术业有专攻”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每周不足5小时的课外学习时间,即平均每个工作日不到一小时的课外学习似乎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压力,这样的学习情况令人堪忧。

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具体内容来看,课堂学习中参与频率最高的是“完成课堂规定作业”,次之是“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这两项活动的参与频率不高,频繁或非常频繁参与这两项活动的学生不到20%,甚至有15.1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在课堂上做过口头报告。课外学习主要考察图书馆学习的情况,“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的参与频率不高,主要以“偶尔”和“一般”为主。此外,从互联网的利用情况来看,有42.93%的调查对象“频繁”及“非常频繁”地利用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这符合对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认知,与目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学生积极接触网络信息的主动意愿相关。

从阅读量、写作量和参加考试的数量来看,参加课程考试和自由阅读的频率较高,而阅读指定参考书、撰写论文和报告的参与状况不佳。近一年无论是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还是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基本集中少于10本(门篇),其中参加课程考试11门以上的学生为29.77%,自由阅读书籍11本以上的学生为26.27%,阅读指定参考书和完成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数量超过11本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仅为13.19%、13.41%,甚至有12.2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写过课程论文或者其他书面报告。调查发现,湖南省被测高校的课堂作业性质以考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其次是考察组织综合能力。其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教育目标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能使课本知识更生动,更深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吸收。从课堂作业性质可见被调查的湖南高校对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非常重视,这也符合目前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图4.1课程学习维度的基本情况汇总

注:图中选项 1-5 分别对应各题目中的 1-5 选项,如“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题,选项1-5分别代表“≤5”“5-15”“16-25”“26-35”“35以上”这5个选项;“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等题,选项 1-5 分别代表“从不”“偶尔”“一般”“频繁”和“非常频繁”这 5 个选项;“课堂作业性质”的1-5选项分别代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组织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而表中“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书籍”、“课程考试”及“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 1-5 选项则分别代表“没有”“少于 5”“5-10”“ 11-20”及“20 以上”这5 个选项。这样处理能够更集中更直观地反映出课程学习维度的回答情况。

(二)学生背景信息对课程学习参与情况的影响

为了了解学生的不同背景特征对课程学习参与的影响,笔者将性别、民族、年龄、所在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在读期间住宿情况、成绩等级等这样一些背景信息作为自变量、将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及课程学习变量看作各自独立的因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学生背景特征与课程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表1数据显示学生背景信息与课程学习这一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将课程学习作为单独的因变量时,学校的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成绩等级、更高学历追求以及学费来源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有显著的相关性(P*

从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具体来看,第一,学校类型与课程学习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堂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所需资料” 、“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参加“课程考试”的数目;第二,学生的年级与分配在课堂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资料或自习、利用互联网辅助学习、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等方面存在显著影响;第三,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课程学习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如认真做笔记、参与讨论、做口头报告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参加课程考试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的数目等方面;第四,学生成绩等级除了在课堂作业性质及自由阅读书目上之外,对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其他12个方面都存在潜在的影响;第五,学生是否追求更高学历与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以及阅读书目(指定参考书或自由阅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以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这几方面(见表1)。

三、总结

本研究仅从整体上对大学生课程学习状况及学生背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上进行研究分析,没有就课程学习的参与情况对就读经验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学生背景特征的具体分类对课程学习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没有对学校类型的具体分类进行研究,因而无法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譬如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里课程学习现状。这些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湖南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度较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且学生所在学校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等级、是否追求更高学历、学费和生活费来源等背景特征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相对来说重视课堂学习,投入在课堂学习上的时间较多,参与也较频繁。但是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如在课堂上讨论或做报告等参与不佳。课外用功学习的比较少,投入的时间很少,很少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读书数目有限,风气不佳。这与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模式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应该在保障课堂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独立研究,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而教学模式则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因而,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参与度,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课外作业和学生独立研究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中增加双向互动和课后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超,邹滢. SPSS15.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37.

[2]孙庆雯.学生学习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的相关度分析, 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3]叶绍国,何英奇,陈舜芬.大一学生校园参与经验与收获自评―以淡江、清华、师大三校为例[J].师大学报教育类,2007.52(3).

[4]鲍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及其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情况的调研大学[J].大学研究与评价,2O08(3).

[5]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 NSSE“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l).

第10篇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应该从只注重知识的单调传授和技能的枯燥训练,转变为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重视;从只注重培养符合工业流水线的整齐划一人才,转变为培养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有人文素养也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越来越散发人性光辉。 

 

真正实现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英语教学应该从只注重知识的单调传授和技能的枯燥训练,转变为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重视;从只注重培养符合工业流水线的整齐划一人才,转变为培养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有人文素养也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越来越散发人性光辉。在学科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英语教师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可从以下几方面作过有益的探索。 

1、在教育观念上,强化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将人文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老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育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地完善自身,不仅要在学问上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自身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要对学生情感意志道德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英语教学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点,认真地研究教材,挖掘学科内容的人文因素,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尽可能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汲取其精华的方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在教学内容上,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优化教学的内容 

语言从来就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语言教学规律,讲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让学生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情意、艺术、情感等人文因素,优化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要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要关注实践性,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大胆地整合、挖掘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并渗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更新观念,结合课文,将人文教学列入教学目标,使人文教学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地进行;灵活地在教学的任一环节;适时地渗入人文意识;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跨人文意识和能力的大舞台、主阵地:同时把握好人文渗入的度,坚持实用性,切忌泛,太多太广学生不易接受:运用多种途径,与教材同步,有系统地介绍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语国家,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以人为本,由表及里,由近到远,由浅入深,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 

3、在教学评价中,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彰显人文精神 

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地关注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过多地关注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这种重结果、重甄别的评价,是一种无视每个学生心理感受、缺乏人文关怀的冷冰冰的评价。实施人文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评价方式,重过程,实施民主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要把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通过评价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采取了个别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标准来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始终占首要地位。英语教学中采用的各种评价方式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不是将它们分割开来。教师应该提供客观而详尽的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已学到的知识、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办法。教师还应提供全面综合的信息(罗少茜,2003:99)。由于多种评价方法的采用,保证了评价结果公平公正,使得评价结果有正确的激励作用,达到了评价的目的。课堂上除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肯定他们的学习结果等,还应该允许学生质疑辩解。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体现着人文思想的评价语言。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艺术性、针对性。 

对学习有困难自尊心强的学生,批评要少,鼓励要多点,树立他们自信心,鼓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评价时表扬带期望,通过评价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在学习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教师应该以民主作风和平等待学生的精神作为评价的指导原则。教师在给学生的评价时要体现多样性和艺术性,评价要像教师和学生促膝谈心,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这样的评价,学生心理上容易接受。这样,人文素质教育就不知不觉地展开了。 

4、在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人文与教学互长 

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对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具有适应素质教育全面型的人才。英语诗歌和音乐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的语言知识、风上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运用英语歌谣、音乐整合英语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人文与教学互长。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减负,备课,科学

 

现在许多学校都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要提高教学质量似乎就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本人认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最终防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应当以实现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为终极目标。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定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减负的目的在于提质,这个“质”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达到“轻负高质”,本人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初中科学“精致备课”入手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备课的前提

备课的思路是按照教育思想来构思,有了符合教育本质规律的教育思想,才会有备课时的正确选择。

(一)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交流重要的生命活动,是师生人生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的本质,敬重并遵循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育实践入手,从课堂教学入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把形成良好的人格落实在教育活动的始终。

(二) 要强化科学学科教育研究,畅通育人主渠道。就科学学科而言,在落实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善于观察和动手实验的意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科学家成功经历的榜样和影响作用;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养成个性;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用;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造。

(三)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认识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整体性”等教育生态意识始终贯彻其间。只要教师思想上真正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学生多方面成长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二、以学生为本是备课的核心

有的教师备课是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了完成所谓既定教学任务而展开的,很少顾及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殊不知,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核心内容。所谓“备学生”,就是我们为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包括在备课时,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一)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空间

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空间,就是平等地对待学生。21世纪教育体现的是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的选择。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堂科学课:当时我连续提问,就以座号轮流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发现接下去回答的同学基础差,不太可能回答出该问题。于是就果断的决定,叫该同学下面的同学来回答,结果那同学高质量的回答出了这个问题,我心理暗暗为自己做出这个决定而庆幸。殊不知,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没被叫的同学情绪低落,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的。我以为他生病了,于是关心的问他,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老师,你为什么那堂课不让我回答问题。”这句在接下来十几年的备课中一直提醒着我,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尊重学生,就是找准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起点。。

(二)给每个学生准备好成功阶梯

所谓成功阶梯,就是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或障碍后取得学习的新收获、成长的新起点、发展的新高度。首先要找准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起点,为了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预测所确定的预备技能和设定的教学起点,使自己的教学起点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有助于铺设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通往未来的成功阶梯,构建学生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其次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尉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在课堂、平时要善于用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然后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体现“做科学”的过程,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程中演示实验、结论、例题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科学活动。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经历的有关活动,获得有关知识的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三)给每一个学生放飞教师的期望

教师对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期望。然而期望是需要空间的。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给学生多一些自由,让他自己去选择,学生就学会了自主;给学生多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学生就懂得了珍惜;给学生多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学生就增长了勇气;给学生多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学生就增长了智慧、、、、、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防止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实际;只有了解学生,能防止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觉得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训练,建构教与学的和谐。

三、让学生喜欢科学是备课的主题

在现实教育中,大多数科学教师都只教科学一门功课。但面对同一批学生,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性、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失去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当学生精神萎靡时,你能否让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让他们平静?当学生无从下手时,你能否给予他们启迪?当学生得意忘形时,你能否让他们找回自己?

这一切对科学教师来说,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告诉我为了让学生都能学到科学,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学生喜欢科学。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

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在课堂上,教师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使学生爆发思想的火花。例如,在设计《溶解》这一课时,叫学生想一个好办法,尽快泡一杯果珍。学生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都很踊跃,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动脑筋想办法。从生活情景出发,引入教学,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生活实际非常的亲近,丰富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提高了学生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与生活的结合,赋予了科学以生机和活力,赋予了学生以体验和灵感,

(二)、分析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起学生的惊讶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他指出应尽量在学生眼前展现暂时不理解的有趣的新事物,展现的越多,学生的惊讶就越多,从而产生求知的兴趣。例如,设计《摩擦的利和弊》这一课时,出示筷子提米以及让力气较大的学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本交错相叠科学书的实验。学生看了之后,就会先表示惊讶,继而发出为什么啊?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的进入思考、讨论状态。

(三)、把魔术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能结合教材内容变变魔术,那是学生最喜欢的事。在《探索酸的性质》课堂设计时,用毛笔蘸一种无色溶液在一张白纸上画上麦当劳叔叔的头像,然后再往纸上喷洒另一种无色溶液,头像显现了出来。。学生顿时惊叹,兴致勃勃想一探究竟。

四、课程资源开发在备课时不可忽视

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以为的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区、家庭中有大量与科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的利用,对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会大有好处。例如:设计《电能表》这一课时,设计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回家看电表,算一下一个月用了多少电费? 通过这一活动他们知道了怎样看电表和电费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又如在设计《食物与摄食》时,我设计了我们每天午餐吃进的许多食物可以进行怎样分类?家里的午餐是否有营养、是否合理?对于这些贴进生活的事例,他们的情绪都非常高涨,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强。

(二)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其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一些与科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例如:在设计《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这一课时,我设计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查找明天的天气预报,并和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又如在设计《物体为什么会下落》这一课时,我设计首先播放“神洲七号”在太空中遨游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提问宇航员生活的环境、生活状态和我们在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三)与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要注意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其表现为: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设计《月相》一课时,我利用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宋词“水调歌头”,边播放视频边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我们科学角度看,月球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是什么原因导致月球的圆缺变化呢?”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把课准备得充分具体,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科学、有序、高效,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高效的学习,学生的课业负担才会减轻。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2]王亚平.初中《科学》课堂情境创设实践与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B.

第12篇

关键词:上海中学;创新素养;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80-03

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寄宿制示范学校。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原为“江南四大名中”之一,现为上海市“四大名校”之一。2008年,上海中学获上海市教委批准,率先在上海市开展“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并设立40人规模(占同年级学生人数10%)的科技实验班,力图以“聚焦志趣”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新路。根据学校的特点,科技班可供选择的专门课程有生命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以及工程等五个方向。四年来,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效。本文着重介绍在生命科学创新素养培养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课程设置

科技班学生,在4学期内必须基本完成高中三年的常规学业。在此基础之上,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进行科技创新素养方面的教育。具体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基础课程、专门课程和探究课程。所谓基础课程,就是在中学常规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数学、物理、化学的双语、双课本教学。即安排一定时间,用英语讲授相关的原版英文教材内容。丛实际效果来看,此举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要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有利于他们潜移默化地提高科技方面的英文素养。两者相得益彰。所谓的专门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科方向。学生在学习一个主要学科方向的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旁听别的学科方向的内容。这些专门课程,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以及工程等五个学科领域,由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参与设计,并亲临讲授。从难度上看,相当于或略高于国外大学预科水平。本方面课程的目的,重在给学生以知识铺垫、方法指导、信息归纳、思维训练和志向引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专门课程,是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摇篮。所谓探究课程,即为课题研究。第2学期启动,第4学期结束,前后1年半的时间。一般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提出初步的研究目的、意义、题目。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根据实验条件、实验所需要的时间等,作出必要的调整。尤其在可操作性方面,加以细致的考虑。在此基础之上,安排合适的导师,对课题进行的全过程予以指导。让学生在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论文或专利的撰写等诸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关此方面的工作体会,将由另文介绍。从近几年的具体情况来看,高一入学新生对进入科技班越来越感兴趣。这不仅是因为在科技班里多了一些实验能力培养的机会,更加重要的是,科技班的课程设置及相关领域专家教授的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历程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有益的基础。

二、兴趣引导

毋庸讳言,在上海现行的“3+1”高考模式(“3”为数学、语文、英语,为必考课程;“1”为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学,三者选其一)中,生物学在中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尚不能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相提并论,也不如语文、英语等课程那样受到重视。但在所进行的4届科技班的同学中,选择生命科学作为专门方向的学生却是最多的。每届的40名学生中,都有12~13人,在所提供的5个方向中,选择了生命科学领域的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究其原因,兴趣乃是主要的动因。在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命现象这地球上的3大自然现象中,生命现象是最为鲜活的,容易得到学生“天生的”关注。同时,由于教育的进步和信息的发达,学生对当今世界科技的了解,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从能源、环境、农业、医药等方面,生命科学即将显示出来的积极作用,已经初见端倪。在这样的背景下,及时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请工作在生命科学第一线的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中科院院士等专家、学者,来系统介绍或专题讲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沿。内容涉及药物基因组学、现代生物技术对科学与社会的影响、遗传与疾病、微生物分子生态学进展、植物开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纳米生物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及识别、生物医学等。这些充满现实感和前瞻性的演讲,鼓励和巩固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自发性兴趣,并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科学的未来。在引导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中学本身生物学教师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基础。一方面,由于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各重要知识点之间缺乏贯通的能力,中学生物学教师要起到打基础、穿针引线、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对中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等缺乏充分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师在创新素养培育中,要起到辅导员和导师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创新素养的培养中,中学教师要起到主体作用。

三、思维拓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学前儿童向大人提问题不厌其烦、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最为踊跃、初中生与高中生举手频率下降、本科生举手寥寥无几、研究生非点名不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兴趣的下降,倒不如说是思维的逐次禁锢。在生命科学创新素养的培养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其实只是局限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面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个问题。这提示我们,在学生思维的拓展方面要下功夫。我们在教学当中有个例子:将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细胞的图片放给学生看,问他们,这属于什么科学技术领域?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大致能够归纳出:关于病毒本身的研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关于鸡鸭得了相关的病,属于农业领域;关于疾病传染到人体了,是医学的领域;人染了病需要药物来治疗,则是药学了。也许,这个例子不一定严密,但可以启发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尤其是“专业”思维的束缚,拓展他们的思想空间,初步引导他们建立学科交叉的概念。事实上,在中学阶段的创新实践中,学生选择生命科学方向的内容,并不意味着将来就攻读生命科学方面的学士、硕士、博士,乃至选择生命科学作为既定的人生目标。在2年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学生感悟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俱不可缺。这对打基础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生体验。目前,高考依然是高校选拔学生的主要依据。我国高校有600多个专业,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要对这些专业详加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的杠杆作用,人们无法撼动。但我们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拓宽思维,培育和提高中学生的创新素养,使其具有更好的认知力和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