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感恩工作心得体会

感恩工作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2 04:36:57

感恩工作心得体会

第1篇

关键词 农民工,感恩,问卷。

分类号 B844

1.前言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社会人口结构中很大的比例。农民工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农民工心理现状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决策参考价值。感恩作为个体人际交往和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积极情感,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研究农民工感恩水平可以为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感恩(gratitude)又名感戴,源于拉丁语中的Rratia,意为优雅、高尚、感谢。目前对感恩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外关于感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年前(马云献,扈岩,2004)。感恩最初是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而受到了宗教、哲学的推崇。为此,感恩最常见的定义是一种美德。McCullourh等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通常源自道德行为,且可激发道德行为(Emmons,McCuUough,2003;McCullourh et al,2002)。有研究者认为感恩是一种将个体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积极情绪。是个体受到他人恩惠后于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个体做出回报,即做出对施惠者、他人及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董霞等,2008)。感恩也被定义为一种情绪特质或状态,感恩倾向可以降低体验感激情绪的阈值。具有强烈感恩倾向的人会有很高的生活满意感以及更多积极的情绪(黎玉兰,2008)。

虽然目前对感恩的定义仍有许多分歧,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赞同感恩在个体、人际交往和社会水平上都是有利的。即感恩不仅起着增进个人自身的生活满意度和与人交往的满意感,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为此,对农民工的感恩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感恩的测量上,在国外主要有McCullough(2001,2002)等人编制感恩形容词评定量表(TheGratitude Adjective Checklist GAC)和六项目感恩问卷(GQ-6),以及由Watkins等人(2003)编制的感恩、忿恨和感激问卷(GRAT)和由Adler和Fagley(2005)编制的感激量表(AS)。GAC由感激的、感谢的、欣赏的(grateful,thankful,and appreciative)共三个形容词构成,要求被试评定每个情绪形容词与自己的匹配程度。GQ-6基于感恩气质层面理论,指出感恩的四个层面分别为深度或强烈程度(intensity),频率(frequency),广度(span),密度(density)。GRAT从感恩个体的特征出发包括丰富感、感恩他人和简单感激三个维度。AS包括八个分量表:关注“拥有”、敬畏感、宗教仪式、当前时刻、自我/社会比较、致谢、失去/逆境和感激他人。

在国内主要有马云献、扈岩(2004)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以及赵国祥、陈欣(2006)编制的初中生感戴量表。大学生感戴量表基于McCullough等人提出的感恩层面理论,包括深度量表,频率量表,广度量表,密度量表等四个分量表,各维度内涵与GO-6问卷大致一致。初中生感戴量表从感戴的内容出发将感戴分为三个维度: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

中西方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不能直接用于对中国人的测量,非常有必要开发本土人格量表(包括感恩)(王登峰,崔红,2008)。而国内对感恩的研究也尚处于引进和零星探索阶段(石国兴等,2008;孙配贞等,2010;张利燕等,2010)。国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学生群体,主要探讨感恩与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缺少对成年人的研究。

鉴于感恩对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当前实证研究的缺乏,G0-6以外国人作为的样本编制的问卷,运用在国内尚需要本土化,国内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和《初中生感戴问卷》以特定的学生群体为样本编制的问卷不一定适合农民工群体。本研究试图从感恩的测量方面着手,对感恩的内容维度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物、环境的感恩认识。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借鉴McCullough等人编制的《感恩量表》(GQ-6)和马云献等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形成《农民工感恩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采用自编的农民工感恩问卷,从个体在感恩各个维度上表现出来的水平差异来探讨农民工的感恩水平现状,以期为提高农民工感恩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参考,进而促进农民工更好地完善自我,融入城市生活。

2.方法

2.1题目的收集与问卷的编制

首先向农民工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指导语为“请你说说你的感恩体验”。并对农民工进行个别访谈。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同时参照GQ-6和《大学生感戴量表》的项目,拟定出32个项目的原始问卷。

问卷采用李克特式的五点记分,即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有点符合”,4=“符合”,5=“非常符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问卷的指导语是:“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和填写这份问卷,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您的生活和工作一定十分的辛苦但又充满希望,而城市也时时刻刻离不开您的支持与奉献。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您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想法,答案无对错之分,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不会给您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您的回答将为深入了解并提高您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想法和感受作答。以下是一些句子,请您按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程度,依次在每句后合适的数字上打‘√’。再次对您的协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2.2被试

本研究采取方便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南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671人,回收有效问卷649份。其中男性368人,女性281人。20岁及以下的148人,21-30岁368人,31-40岁93人,40岁以上40人。行业分布覆盖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

2.3施测过程

施测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群体施测,在研究者指导下完成,并当场收回。完成一份问卷大约需要15分钟。

2.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Amos7.0和Microsoft OfficeExcel 2007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数据分析。

3.问卷编制的结果与分析

3.1项目分析

将测验总分作为内部效标,根据总分高端27%和低端27%区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选取总分低于104的被试174人作为低分组,总分高于130的被试175人作为高分组。对高低分组被试在各个项目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各个项目差异极显著(p

3.2探索性因素分析

随机抽取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值为0.8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590.64,p

3.3信度检验

该研究用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来检验感恩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2。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仅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达到0.60以上,表明量表具有内部一致性,是可信的。

3.4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7.0对3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见表3与图1。

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指数NFI、RFI、IFI、TLI、CFI值均大于0.90,CMIN/DF=2.12(理想的值在2-5之间),RMSEA=0.04(理想值小于0.08)。总而言之,模型的拟合情况十分理想。

从图1可以看出,3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48、0.37和0.78,各个项目与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1-0.70之间。根据测量理论,各项目和因素之间的这些相关,表明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农民工感恩水平的状况

4.1农民工感恩基本情况描述

运用描述性统计考查农民工感恩的基本情况,具体见表4。

表4表明,第一,在5点式量表中,农民工总体感恩平均分、各维度平均分明显超过中间值3分,表明农民工感恩水平较高;第二,在三个维度中,感恩频度方面的平均分与标准差最高,反映了农民工感恩频度方面相对较高,但个体差异也最大,采用方差分析来考察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显著(F=31.23,p

4.2不同人口学背景下农民工感恩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考查人口学变量(性别、文化程度)对农民工感恩水平的影响,分析人口学背景下农民工感恩水平的差异状况,具体情况见表5。

从不同性别的农民工来看,总体感恩、感恩的频度和密度方面差异显著,女性农民工在总体感恩、感恩的频度和密度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农民工(t总体感恩=-4.48,t感恩频度=-4.18,t感恩密度=-3.65,p

从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来看,总体感恩及感恩各维度差异显著(F总体感恩=18.57,F感恩频度=10.58,F感恩密度=12.13,F感恩广度=9.92,p

5.讨论

5.1问卷的维度确定

农民工感恩问卷的编制参考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感恩维度的探索结果。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后,编制了农民工感恩问卷初稿,经过测量和分析。最后形成了包含:频率方面、密度方面和广度三维度的16个项目的自评问卷。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工感恩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载荷介于0.49和0.78之间,因素累积变异解释率达到52.06%。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三因素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均较好地符合要求。此外,问卷还具有较好的信度,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达到0.60以上,表明问卷是可信、可靠的。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

本感恩问卷包括的频率、密度和广度三个维度几乎包含了感恩的方方面面。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不同个人的感恩程度。感恩的第一个因素包含6个项目,内容主要是感恩的频率方面:一个感恩的人每天可能报告许多次感恩体验,并且这些感恩情绪可能被极简单的好意或礼貌的举动引发,而不感恩的人倾向于把别人给予的帮助看作理所当然的。第二个因素包含6个项目,内容主要是感恩的密度方面,即对一个别人帮的结果,个人所感激的人数。如当被问到当获得某一好结果(比如说找到一份好工作、取得某种成功等)需要感谢什么人时,感恩的人可能列举出许多人,包括父母、朋友、家人、老师等等,而不太感恩的人可能对同一结果觉得没什么值得感恩的人。第三个因素包含4个项目,内容主要是感恩的广度方面,即在特定时间内一个人感到感恩的生活环境数,一个感恩的人可能对除了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之外,还对他们的家庭、工作、健康、生活本身甚至遭遇的挫折都感到感恩,如感恩广度方面高的人,即使对生病也心存感激,因为他认为生病让他懂得了锻炼身体的价值,生命的可贵,让他更加珍惜当下:而一个不太感恩的人则只对生活的某些方面感到感激。

感恩问卷中的频率与感恩的特质理论具有一致性,感恩可以影响感激体验的阈限值,高感恩倾向者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频繁出现而变得熟视无睹,也不会因为别人长期的付出而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能长时间维持较低的感恩阈限,从而获得内心长久稳定的幸福感。感恩的密度和广度方面符合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感恩的认识,感恩总是与感恩对象联系在一起的,离开施惠者和施惠行为,受惠者的感恩是不存在的,感恩作为一种认识,一种积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在获得别人的帮助后产生的。

5.2农民工的感恩特点

表5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性别的农民工来看女性农民工在总体感恩、感恩的频度和密度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农民工。这可能是因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所导致,一般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来讲是弱势群体,她们理应从他人那儿获得帮助,这是社会认可和默认的,因此女性在寻求帮助时也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同时女性在感情上的敏感性和丰富性,使得她们也更可能产生感恩体验。而男性的社会角色是理应坚强、独立、感情内敛,当男性遇到困难的时候,社会更多的是期望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其实,即使男性遇到困难也需要向他人寻求帮助,并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怀有感恩之心。

从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来看,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在总体感恩及感恩各子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这可能是因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自省能力更强。感恩的意识也强一些,因而感恩水平也相对较高。这启示,文化程度对农民工感恩水平有重要影响。可见受教育程度不仅增加个人的发展机会,也增强了个人的全面素养,有利于感恩水平的提高。

5.3农民工感恩问卷的应用价值

可以借鉴本研究结果反映出的感恩包含感恩的频率、感恩的密度和感恩的广度三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和宣传让农民工学会感谢帮助过、关心过和鼓舞过自己的人,如父母、亲人、朋友、工友和陌生人;学会感谢社会、国家和大自然,感谢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周围的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且,还要鼓励他们将感恩回报作为处世信条,强调并非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是报恩。有时即使是一声简单的道谢,甚至一个微笑或者点头示意,都会给施恩者带来愉快的回报。如每一个人都能对他人细小的帮助,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反馈,如微笑、点头、“谢谢”等就会激励更多的人做出善举。每一个人也不要忘记随时随地的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他人帮助,如“当人提着笨重的箱子上不了坎时,你搭搭手”:当“乘客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买票够不着售票员时,你伸伸手”。一般来说。心怀感恩之情的人会有回报的愿望和行为,回报行为和施恩行为也可以鼓励更多人。

通过农民工感恩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成年人,尤其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感恩的认识和期待,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更合理的感恩教育内容,引导他们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让他们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唤醒爱心,学会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的氛围。只有当自己在对他人时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自己才会更多地得到他人的关怀,也才能够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更能体会到人情的温暖,促进文化融入,同时当自己在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自己也能得到他人的关怀,从而体会到更多生活幸福感。这样感恩教育必然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第2篇

【关键词】资助体系 医学生 感恩教育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医学院校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免”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许多知名企业在高校也设立了不同种类的奖助学金来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资助育人中感恩教育的思考。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医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人深入分析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利用资助的平台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以期构建受助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作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属医学院校五个年级共100名受助学生对感恩意识的认识:97%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医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只有3%的大学生回答否或不确定。此外,分别有35%和57%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感恩意识缺失严重或正在缺失,而只有8%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的感恩意识没有缺失。感恩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待父母

一些学生认为,养育子女是父母亲的责任,不需要感谢;打电话给父母只是为了要生活费,从不主动关心父母;回到家中不帮忙做家务等。

(二)对待老师

一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对老师严格的教育无视或抗拒;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而有些学生欺骗老师,夸大经济困难程度以制造“伪贫困”现象,以求获得资助。

(三)对待同学

一部分学生认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不主动帮助同学,同学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对其他同W获得资助的结果不信任,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应该获得资助。

(四)对待学校

一些受资助的学生会产生“等、靠、要”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1]。他们往往在学校给予资助后,毫无感激之情,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些学生将助学贷款视为社会福利,毕业后抱着侥幸心理不积极按时偿还贷款而出现违约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校助贷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对待社会

有些学生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他们认为自己的成绩或者奖励是自己争取的,与社会无关;社会公益活动与自己无关,绝不参加;艰苦地区需要医学生去支教、支医也绝不考虑。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

在感恩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识层次上不报恩[2]。自尊心和自卑感是受助医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加之长期的物资匮乏导致好胜心理的产生,甚至演变成嫉妒、虚荣的心态。他们错误地看待别人给予的帮助,不能正确地理解资助行为,从而难以产生感恩的意识。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

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感恩意识的薄弱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困难家庭的父母不求回报的宠爱,重智轻德的思想和对情感教育的轻视让孩子们成为冷漠的一代。

(三)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学校原因

学校对升学率和就业率的过度重视,使医学院校的教育倾向功利化,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严重。此外,高校将大量精力投入困难认定、资助申请、资格审查、民意测验等一系列资助之前的工作,往往淡化了资助之后关于感恩导向与教育方面的工作[3]。医学院校作为资助体系的执行者,没有让资助制度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开展的感恩教育不系统不规范,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情景体验,进而逐渐淡化了受助医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原因

医患关系被物质化,医生对患者的情感淡化;各地医院因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医学生的感恩意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使他们片面地看待社会,产生功利思想,不懂得去表达对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感激之情,更不会将感恩之情落实在行动上。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状况

(一)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目标模糊

近年来,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焦点之一。有心人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院校对感恩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教育目标的模糊直接导致了高校感恩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4]。

(二)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构成复杂,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参差不齐。医学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对教师的培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导致感恩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能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更是极少,这也是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一大缺陷。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方式偏差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偏重于对受资助学生的理论教育,内容偏离实际且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感恩教育形式单一,开展诸如感恩征文、受资助学生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只不过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难以保证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缺乏

由于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教育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效地统一,无法将学生的感恩意识内化为积极的心理状态,无法形成长效机制。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资助体系中的具体环节,感恩教育没有融入资助工作中去,削弱了资助育人的效果。

四、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讨

(一)改善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感恩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其次是开展系列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常规的有奖助学金颁奖大会、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座谈会、感恩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氛围,能唤醒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践证明,节日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感恩活动载体,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抓住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新颖的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活动,寓教于景,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小事中做起,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要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在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社会生活中感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开展如 “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做一件报恩事”“写一封思家信,算一笔求学账,寄一份殷切希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报恩之事。

(二)构建家庭、专业、社会的感恩教育网络,全方位渗透感恩意识

在医学生的感恩教育里,家庭、专业学习和社会的教育缺一不可,要努力地建立三者之间的纽带,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教师可利用假期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中,了解其家庭的实际困难,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提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情感教育误区,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因材施教,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使感恩教育的气氛充满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使他逐渐将对感恩的认知内化为品质,使感恩之情扎根学生的心灵[6]。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里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系统规范地进行感恩教育。医学院校要做好感恩教育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感恩教育的师资水平。首先,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感恩教育师资的基础环节。此外,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的第一线,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感恩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和情感层面,更关键的是要内化于心,通过实践的平台切实地体验感恩。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义诊敬老、三下乡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巩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帮助的施恩过程,让感恩教育“知恩、感恩、施恩”良性循环起来。

(三)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感恩教育常态化

要使医学生感恩教育常态化,必须将感恩教育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要动员学生处、团委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为受助医学生提供有效的感恩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申请、审核、获得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有效渗透感恩意识,建立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申请环节,将学生是否有承诺履行应尽义务,回报社会、学校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条件。在审核阶段,将是否具有感恩意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7]。在获得阶段,树立资助育人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总之,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每个环节,让资助体系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

五、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医改实施阶段,提高民众对医疗系统的满意度,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关爱。当医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就能将关爱传递给他人,并落实在服务病人的工作中去。医务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医患纠纷的减少,利于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精神道德素养,从而为创建更为美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震然,陈友洋.关于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2).

[2]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3]张园,孙宇,付昌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4]张静.医学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19 .

[5]付军,曹建强.论高校感恩教育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

第3篇

感恩企业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掘井人”。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的文化行为里,包涵着仁爱的精神,包涵着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施恩者是对爱的传播,感恩者是对爱的回报。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使之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我特别欣赏这一段话:“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出迷人的光彩。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态去工作,不仅是因为知恩图报是美德,更因为我们在感恩的同时也在传播着一颗仁爱的心。

公司需要懂得感恩的员工,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是最好用的人。一个企业如果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活力、有生机、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萌生感恩公司的意识,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学习、生存的环境,岂有不感恩之理?

从人生观来看。工作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找到自己倾心相爱的工作,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努力的干出成绩,它会让你感受创造的欢乐,一种体现自身价值的畅快,也同时以优秀的业绩回报了公司对我们的信任和栽培。

我们要懂得感恩,知道如何去感谢一个组织,知道如何去感谢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其做好工作的一个起码的基础。我们对公司的感恩,不是指世俗的那些,直接给予的物质回报,而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干出骄人的成绩。同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搞好和周围同事之间的团结,做到谦和、谦虚、谦让、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要当一个劳谦君子。一句话,我们对公司的感恩主要是通过自己优秀的业绩和优秀的道德素养来表现。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会发现,其实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老板没有想象中那么苛刻,获得远比想象中的丰富。

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因为感恩,才会体会到工作所带来的欢乐。

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生存的空间,感谢父母给予了我们健康的生命,感谢社会培育了我们丰富的知识,感谢公司给予了我们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我们要感谢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让感恩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吧,因为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学会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没有埋怨,没有嫉妒,没有愤愤不平,你便会拥有一颗从容淡泊的心,你便就会拥有积极的心态,快乐和幸福的人生。

谢谢大家!

感恩企业演讲稿篇【二】

朋友们:

大家好!

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古以来,“知恩图报”一直是种美德,所以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这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感恩,一个常挂在我们嘴里的字眼;感恩,我们经常歌颂的字眼。是的,在这个世上,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恩:因为有了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因为有了社会安定的环境,我们一天天学会了各种知识;因为有了企业的平台,我们获得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因为有了工作的机会,我们获得了物质与精神的回报。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今天,社会在飞速发展和进步,而同时竞争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打开网络输入“求职”两字,就会发现需要工作的人远比招聘人员的要多的多。本科生、研究生,需要一个工作的人多的是,他们也会面临求职难或失业的风险,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可是,我们由于习惯了在中铁四局按部就班的工作,慢慢忽视了现实的这一切,慢慢的不再珍惜自己现在的工作了。有的人整天牢骚满腹,充满了对企业、对工作、待遇等的抱怨,或者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或者是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就是为了混日子拿工资,还觉得奖金少了,拿着公司的钱,骂着公司;甚至有的人,坐在公司提供的重要平台上,却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做着坑害国家和公司的事……所有这些行为或认识,都说明了有些人忘记了企业培养我们的代价,忘记了该珍惜工作的机会,忘记了因为有了企业和工作我们的生活和家庭才越来越美好,也就是忘记了要去感恩。

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上苍、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不是来苟且偷生的,是通过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更加美好,同时也是为了给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好。这一切是需要我们辛勤的工作做前提的,那么,谁给了我们的工作?谁在给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让我们生活、家庭更美好?是的,是企业!生存需要工作,生存需要付出,工作丰富了生存的内涵,工作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我们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本能需要,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工作来实现,工作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有工作,并不是表示因为我们有本事而能够获得工作,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单位的信任并获得了单位给我们体现回报的一个工作平台及给予我们能够继续生存的一份机会。工作意味着责任,感恩让我们担负起责任。企业是平台,工作是礼物,珍惜它吧,是它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感恩,首先从我做起,来到这个单位,转瞬间已二十年了,回想当初,自己从偏远的乡村,通过努力,考上了中专,被分配到四局这个单位。那时,除了随身的行囊,一无所有,而今,有了自己的大房子;有了自己的幸福的家;有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收入;有了企业给予的越来越重要的岗位。这一切的所有,是企业给予的。拥有的这些,需要我们回报、需要我们感激。

感恩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今天的美好是谁给的,仔细想来,就会得出简单的道理:企业。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报,也就是如何珍惜工作。

1、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因为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激发工作的清热。大家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来之不易,我们的岗位是多年努力的成果,要珍惜它。也许,我们的工作条件不一定优雅;我们的工作强度有时很大;我们的家庭经常会离多聚少,但是,我们有团结和睦的团队;我们有相互关心的集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收入;我们有越来越好的明天。所有的收获都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后才能获取的,老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了感恩企业的心,我们的工作热情自然就会高涨,有了积极的工作热情,才会尽心尽力的去做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每人的工作都做好了,企业自然也就会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壮大了,我们的收获也会更多了。企业与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是互动的,相互促进。

2、尽自己所能去回报企业:既然感恩,我们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在项目艰难时,我们要学会坚守,既然在这么艰难时,公司放我们在这,那是因为领导的信任;而且,越是艰难的地方,才会激发我们的斗志,更好的展示自己才能。每个人都能顺利做好的事,那不算什么,别人都很难做下去,你能做好,岂不是更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感谢,感谢有了挑战自我、展示才华的平台。在项目组织中,我们要创造业绩,丰厚的回报是公司给予的,而公司的盈利根本在项目,每个项目都做好了,公司自然也就发展,在工作中,不但要把每一件事完,而且要力求完美,一件事,做的完美和做的不完美,其实多付出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或者几乎没有,有了回报的心,我们就应该在每一件事中追求完美,一件件完美的结合就会成就一个完美的项目;在企业困难时,我们要与企业同在,每一企业发展,都会经历苦难期,这时,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不离不弃,与企业同在,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团结,我们共同的智慧是克服困难的法宝,企业也就会再一次的辉煌壮大。

第4篇

所谓“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的意思,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它是一种感激的心情,是一种关爱的表达,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者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常怀感激之心。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认知层次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得到内心的肯定;在情感层次能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体验;在实践层次,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西方人提到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是一个心理道德都过关的人。因而我们 从感恩入手,让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层楼,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抓好“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为父母多做事,与父母多说知心话;感恩师长,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感恩社会和祖国,激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互助互持,携手前进;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班级层面,班级利用班队活动两周举办一次,学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为父母做的,为同学做的,为班级做的等;家庭层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社会层面,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分层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针对不同性格品质学生的特点,坚持重感知;抓诱导、重习惯;抓养成,重体验的原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

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召开班级干部思想道德座谈会,充分听取同学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制订出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发动宣传到位。在学校艺术节上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开展签名、倡议等活动。三是阵地到位。班级开辟专题、专栏等抓好舆论引导。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报《绿色世界》中进行宣传,让学生强化感恩之心。

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主题作文比赛。以“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全初二组同学参与,收到文章217篇,评出40篇获奖文章。二是开展“感恩标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队”等评比。三是开展量化考核。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之中,评出优秀。

实现“三大结合”。一是与学校平时开展的《守则》、《规范》等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二是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规》,学生都会背诵,里面的教育理论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了《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将感恩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从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加强内心的“道德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必须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感恩教育载体多样,活动丰富,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广大未成年人所接受。这让德育活动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让德育活动过程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德育评价更贴近发展实际,这样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感恩教育”面比较广,而且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在学校中,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唱歌、诵读、平时的举动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还可以是家长、同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一切人员进行互动。只要引导得当,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贯穿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改变以往学生德育以老师为主的狭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不高、实效性不强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说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学大都是课堂集中灌输,学生对空洞枯燥的说教兴趣不高,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只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难以真正成为自身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识走进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感恩体验中来,在亲历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渐提高。

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有机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的。通过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第5篇

一、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产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2]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来看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旨在倡导感恩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充分保证感恩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校管理者感恩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感恩教育工作的理念直接影响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感恩教育的内容、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在理念设计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忽视感恩教育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来指导或保障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容设计上,高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主动放弃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善。第二,学校教育者感恩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推进力度不足。教育者直面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努力尝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教育途径的有效。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创新性,没有科学设置系统周密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没有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感恩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致使教育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不强。第三,大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被教育者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尊重和满足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被教育者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条件。”[3]当下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性更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厌倦教育者“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厌恶参与各类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他们一旦发现个体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常会消极对待,甚至选择逃避,感恩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原则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倡多元、差异和宽容的承认姿态,旨在转变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课程、民主的教育。”[4]高校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才能脱离困境,感恩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和体现。第一,主体间性理念倡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全新的教育者主体体系。主体间性理论重视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知识的接受,更注重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注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对学生提供全面贴心的爱心保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下,感恩教育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知层面的感恩意识、情感层面的感恩情怀和实践层面的施恩善举也就能顺利实现。第二,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紧扣“师生共通”的目标,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环境。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灌输,让受教育者达到“知恩”和“识恩”,但是这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物化教育”或“占有式教育”过程。“主体间性就是对片面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进行的重新认识与理解。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6]主体间性强调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共生”性,倡导过程中的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相互理解和和谐通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知识上的互通,更是角色上的转换和情感上的共融。“互识”和“共识”的背景下,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或者知识的传输,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式的互通,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三,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坚持“贴近生活、面向生活”的原则,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全覆盖。“教育即生活”,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抽象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不断感受和体会,“感恩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7]。主体间性下的感恩教育模式更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面向生活。教育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成为感恩的榜样和示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身上学到感恩。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等。感恩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一单一的舞台,家庭、社会、自然等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互动式的感恩体验和施恩善举的积极反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三、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实现途径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感恩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密切联系,转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互识”,同时对感恩教育的教育实践内容达成“共识”。要实现“互识”和“共识”,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实践育人、榜样示范和家校互动等途径进行有效推动。第一,将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大学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恩状况,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触及学生的灵魂。感恩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要符合大学生精神诉求,还应该注重与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课程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既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也符合大学生的现实要求。高校除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道德讲堂”、“感恩论坛”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学习感恩知识的主动性。第二,建设和谐的感恩教育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既能让学生懂得知恩、识恩,又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营造一个处处充满感恩元素的校园氛围,可以在校园里树立一些感恩圣贤的雕塑,悬挂或张贴一些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推送感恩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正能量。同时,管理者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感恩教育的有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标准。譬如把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实践的考核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测评的导向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激励大学生投入到感恩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师生友善共进,同学互帮互助,和谐校园内无处不感恩,无处不施恩。第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被教育者的美德是内隐于其观念和人格之中的,它只有通过被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才可能得以外显和实现。如果不见诸具体的行为,只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感欣慰的阶段,被教育者的美德就没有应有的实际意义。”[8]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提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成学生的施恩行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看望慰问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开展“写一封感谢信”等感恩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感恩、学会知恩;通过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等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在社会实践锻炼中,使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从感性到理性,进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升华为施恩行善的主动行动。第四,发挥教师感恩的表率和引领作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感恩教育时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要精通书本知识,有渊博的知识,有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教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研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提高个人素养,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身边学生,富有魅力的师德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影响。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配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同事和邻里的互助和照顾),要对学生体贴关心,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心理有障碍、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施爱与帮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第五,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高校应重视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形成立体式的感恩教育系统环境,搭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保障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有效塑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的积极性,邀请家长和家庭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环节,譬如通过“一封家书”、“读书成本账”、“我给父母洗洗脚”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实现“共融”。高校也要高度重视调动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引入社会爱心力量设立奖助学金、邀请感恩模范开展公益讲座、挖掘校友会资源进行捐资助学,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爱心暖流,同时在农村、社区等设立感恩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巩固大学生知恩和施恩的行为。

作者:徐剑波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第6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感恩教育;角色

感恩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作为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那么,辅导员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应承担哪些角色呢?下面拟从辅导员承担示范者、引导者、示范者和监督者四个方面角色进行探讨。

一、感恩教育与辅导员工作的关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便有“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道德警句。“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所给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给他人”。推而广之,感恩应该是个体感受到自然、社会、他人对自身的恩惠,并在内心对恩惠产生认同感,从情感上产生感激,从行为上体现出真诚回报的过程。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让使受教育者学会怎样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正如陶志琼先生说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重塑我们时代的精神,使道德教育更具魅力和活力。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主流依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感匮乏、理想信念模糊、感恩意识薄弱等令人担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养育之恩;对老师缺乏教诲之恩,不懂回报之恩;对同学、朋友缺乏关爱之谊,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对集体、母校缺乏感恩之情,集体意识的淡漠,不知母校培育之恩;对国家社会缺乏感恩之责,不能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对人类自然缺乏大爱,不懂得感恩自然,过度浪费,不懂节约;对自我生命缺乏珍惜之态,轻视生命、不懂欣赏生命、感恩生命。这些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及问题,都充分说明了,及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三、辅导员在感恩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一)示范者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辅导员自身不仅做感恩教育中的垂范者也积极做德育的实践者。辅导员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会感恩,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因此,辅导员在感恩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不但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学校、感谢家人、感谢学生对其的每一点帮助和支持而且要树立“感恩”的工作理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学生提供心里健康、成长成才、就业指导和服务等各种帮助,积极做好感恩教育示范者。

(二)引导者

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通过教育发现生活中潜藏的各种恩惠,从而懂得知恩、感恩、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甚至主动施恩。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导者,应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引导作用。首先,辅导员可以合理利用各种思政课的开设,确定感恩教育相关主题,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对感恩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辅导员可以召开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影像播放、图片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再次,辅导员可以开展一系列感恩专题活动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各种感恩活动开展和社会实践中,让大学生从实际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

(三)沟通者

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完全移交给了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监护者、教育者和服务者。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业、衣食住行等,更应该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辅导员应该成为家长与学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教师教育的主动性,尊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感恩教育当中,辅导员可以通过座谈会或电话、QQ、博客等网络手段,寻求一条“零距离”沟通之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践相结合,争取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监督者

首先,辅导员创新班级的考评制度,将感恩实践量化为考核指标,以此作为选拔班干部、发展党员,评定奖、优、助学金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约束学生、监督学生。其次,有效发挥班干和党员的监督作用。班干和党员其他同学同吃同住,不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在感恩实践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协助发挥监督作用。最后,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为了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督,辅导员可以为每位学生建立“感恩成长档案袋”。记录各自身边感恩教育的典型事迹或人物和参加每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等。这样,辅导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监督中看到自身在感恩教育中的成长轨迹,从而达到学生自我监督的理想效果。

高校辅导员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感恩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他们就能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从而施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艰难而持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辅导员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爱心、信心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中华民族的美德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2]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11-14.

[3]徐燕婷.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及辅导员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5)90-91

[4]付春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14

作者简介:

第7篇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在当下》。刚刚我坐在台下,除了紧张之外,还很用心的欣赏了这么多同事的精彩演讲,真的很感谢总行能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于我个人来说,结果不重要,因为这个过程已经锻炼了我,同时也滋养了我。所以非常感恩,谢谢!

曾经收到过这样一条短信,是这样说的“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这条短信把一颗感恩的心列为人生幸福的第一个条件。

我的一个朋友和他先生结婚前,他的先生答应她了十件事,到现在为止做到了九件,而我每次见她,她都会埋怨说他先生没做到的那一件事,而且一直耿耿于怀,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很多,但自己却看不到。生活是公平的,当你觉得世界上理所当然的事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得到的就越来越少了;而当你觉得这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事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得到的也越来越多。

关于曾经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罗斯福的家失盗,被偷走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给安慰他。他给他的朋友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静,并且非常感恩。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走了我部分东西而并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都是不幸的,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了我,让我思考,应该如何的感恩生活。

我感恩我的父母,(感恩父母 )我的先生,领导同事以及身边所有的朋友。感恩我的工作单位,不仅仅提供了我就业的机会,使我的生活有了保障,还为我创造了免费学习的平台和展现自我的舞台,这里不但同事友爱,工作气氛和谐,而且我上班的同时我的家人还能收到行里发的慰问金。非常感恩。

生活当中值得感恩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发工资扣了不少税,我感恩,因为那表示我工作得还不错。我的行服越来越紧,我感恩,因为那表示单位的伙食好。家里的窗户需要擦了,门口被贴了小广告,我感恩,因为那表示我有个家。早上开车我停到了离电梯最远的停车位,我感恩,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而且有幸能有辆车开。家里一堆衣服要洗,我感恩,因为那表示我有很多衣服可以穿。一大早被闹钟叫醒,我感恩,因为那表示我还活着……

所以,请

感恩养育你的人吧,因为他给予了你的生命;

感恩教育你的人吧,因为他丰富了你的心灵;

感恩伤害你的人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

感恩欺骗你的人吧,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良知;

感恩批评你的人吧,因为他拓宽了你的心胸。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敏感的,这种敏感是能体会别人的感觉,体会鸟儿、花朵及树木的感觉,一旦处于这深切的敏感之中,很自然的就不会打扰花朵的美,你会自然产生不想伤害任何人、任何事物的渴望,也就是具有真正的尊重与爱的能力。当我们投入工作与生活,我们除了拥有各种技能外,更重要的要拥有这样一颗仁爱的心,才能体会并传递感恩。

生命是段旅程,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面对,你将看到最美的风景,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就在每个当下发生,著名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曾说过一句话,就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也就是说你所感受到的外在世界是由你的内心投射出来的,同样一件事物,你看他是丑的,他就是丑的,你看他是美的,他即是美的。所以,请在每一天,不愤怒,不担心,并心存感恩,投入你的生活和工作,和善的对待他人。

第8篇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身份和内涵的共产党员更应该走在感恩的前列,将感恩践行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做感恩行动的先行者。

关键词:共产党员;感恩教育;积极作用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近年来,在整个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及各个基层单位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符合时代特点,适应企业需求,是目前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团队的有效载体。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方方面面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感恩的人和事感染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矿区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我们十一矿举办的“感恩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来自不同岗位的八名先进代表中,有五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一个骄傲而自豪的名字和身份,“共产党员”一个集先进性、觉悟性于一身的先进群体,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身份和内涵的共产党员更应该走在感恩的前列,将感恩践行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做感恩行动的先行者。

首先,党员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才会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先锋作用。抚今思昔,我们的党走过了多少艰难的岁月,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无数老一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经受百般磨难、不惜流血牺牲,上下求索,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发展。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无畏与献身精神,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的欢声与笑语?谁能想到,现在的高楼大厦曾经是破墙烂瓦,现在湛蓝的天空下,曾经硝烟弥漫、血流成河。当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时,他们却永远的长眠与地下,许多的革命先烈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和姓。如果我们的党员没有一颗感恩之心,不去感恩革命先辈们的坚强毅力、斗志,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胜利成果,那他就不会珍惜今天这幸福而祥和的生活,就不会心平气和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中。反之,当我们的每一名党员以一颗感恩之心追思先烈、感恩因他们的奉献而为我们换来今天的没好生活时,我们的心灵才会得到洗礼,才会变得平静而宽容,才会多了务实而不了浮躁;多了满足而少了抱怨;多了脚踏实地而少了牢骚怨言。只有这样,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觉悟性才能得以体现,才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其次,党员的追求决定了党员可以在感恩活动中大有作为。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入党之时都会面对党旗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那是一个长期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人具有高尚的品德,人与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而这些也正是感恩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于此可见,党员身体力行的践行感恩活动,就是在一步步向着自己入党时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迈进。只要我们的党员率先做感恩活动的践行者,以一颗感恩之心干好本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和谐家庭、和谐班组、和谐区队、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就一定会加快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进程,为我们党实现最终目标增添动力。

感恩活动强调四个层面的感恩,企业感恩职工、职工感恩企业、职工感恩家庭、人与人相互感恩。作为企业,既要以经济利益为前提,更要以感恩职工的创造性以及推动企业发展的辛勤付出为宗旨,更好更多的回馈、造福职工,使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企业里各级党政正在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我们煤矿企业来说,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加大劳动保护用品投入、加强井下安全投入,加大地面美化、亮化建设、棚户区改造、职工宿舍楼修建等等,均是企业感恩职工的具体体现。作为煤矿企业的党组织,进一步结合实际,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提高矿井应对各种灾害的侵袭、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将是企业感恩职工一项迫切、长期而具体的大课题,更需要我们的党组织、党员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做细做实,落实好。就职工感恩企业来说,我们的党员更应该大有作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首先离不开企业党组织的培养、离不开职工的帮助、领导的爱护,是企业党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个人理想的平台,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的许多党员成长为劳动模范、先进职工、技术骨干、区队干部、矿级领导。在各自的岗位上,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尽职尽责干好工作、回报企业呢?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离不开公民道德与精神的推动。共产党员,作为思想觉悟高于一般群众的先进群体,更应该是生活中道德的模范,在家孝敬父母,与兄弟姐妹亲情相处、与邻里和谐共处,在外与工友、同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们所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安全岗”、“ 党员争先创优”等活动,都是党员感恩企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载体。就职工感恩家庭来说,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元,都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正是由于亲人在身后默默地付出,为职工营造了稳固的后方,所以职工才能安心的、全心全意的将满腔的心血扑在工作上,才取得了个人事业上的进步、单位的的良好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工感恩家庭是感恩企业、感恩他人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职工、我们的党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定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先感恩家庭,再感恩企业、感恩社会,其实这也是在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人与人相互感恩中,我们的党员也总是走在前列,汶川地震,党员缴纳的特殊党费让灾区人民倍感温暖,当我们身边有困难职工与群众时,我们的党员也总是力所能及的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一份力、奉献一份爱心。党员因其思想觉悟高而入党,党组织则进一步培养了党员优良的品质与高尚的道德,感恩教育活动正是在倡导人们的道德境界和心灵“大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在呼唤更多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企业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发展,国家提升公民素质,展现国家气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批批具有感恩意识,具有“大爱”胸怀的人,党员做道德的先锋,感恩的实践者,就是在履行党员义务,实现自己的承诺。

再次,党员的先进性也决定了党员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应该成为先行者。所谓党员的先进性,是指党员应始终走在群众的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那么,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做感恩的先行者,做企业感恩职工、职工感恩企业、人与人相互感恩的楷模,既是感恩活动的要求,也是党员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党是由全体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由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而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则由党员的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体现,我们的许多党员正是在用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的承诺,用一颗感恩的“大爱”之心,回馈着社会和人民。当代共产党员的楷模――郭明义创造的一个个爱心奇迹,显示的正是这种模范“大爱”所迸发出来的“道德力量”。 郭明义有“三样宝”:53本献血证、140张汇款单、200封感谢信;现代人也有“三样宝”:手机、钱包和手表,同样是三件宝,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现代普通人所谓的“宝”是物质享受的反映,而郭明义的三件宝则是精神追求的象征,是一个共产党员感恩组织、奉献社会的体现。我们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先进典型――吴如,就是一名怀着一颗感恩企业之心,从来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是想着煤矿安全生产、成本节约的优秀共产党员。20多年来,吴如仅回收的物资就达110余万元,应得奖励20多万元,可他一分也没要。“煤矿就是咱的家,回收点东西还能再要报酬?”这是吴如质朴的话,也是是一名煤矿党员对企业的感恩情怀。

一个人,会感恩,才会产生感情;有感情,才会产生激情;有激情,才会不懈地去创新、去拼搏、去奋斗、去成就。我们要感恩父母给予了我们的生命和培养,要感恩家人给予了我们的理解和支持,要感恩组织给予了我们的机会和舞台,我们要感恩领导和同事给予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常怀感恩之情,才能豁达、快乐,才能在知恩图报中收获成长与成熟。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感恩教育活动中,理应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成为感恩的典型和先行者。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党旗增光添彩,用我们的品质为创建和谐社会,早日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

一、引言

H公司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成立,距今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H公司在诞生之初,就肩负起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责任,几代人拼搏奉献,挥汗如雨。在H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崛起也为H公司的成长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H公司不负众望,虽几经坎坷,最终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成为中国化工业的骄傲,曾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天的H公司,已经从一个配套车间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家控股公司集团化的企业,逐步实现由专业化向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跨越。未来,H公司将按相关多元化的原则发展五大产业平台:以聚氨酯为核心,建设自主创新的化工平台;以生态板业和节能建材为两翼,向下游延伸绿色产业链;以安全稳定的上游原料平台以及资本平台,保证H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H公司的企业文化在H公司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沉淀,如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河、海洋,形成丰富的H公司文化。H公司文化的形成也经历了无意识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两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H公司明确提出“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的目标;2001年,提出“以共同愿景和价值观为核心,逐步营造企业文化”;2002年,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目标:2005前完成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框架,并具有H公司的发展特色。在经历多次反复提炼之后,最终形成以“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以人为本、责任关怀、诚信正直、团队致胜”为核心的H公司文化体系。近年来,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完善、与时俱进。H公司的感恩文化就是文化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产生的,感恩文化也是H公司核心价值观中以人为本、团队致胜的体现。接下来,将就感恩文化的提炼与落地谈一谈我的观点和实践。

二、感恩文化的产生背景

企业文化的产生都是其有历史背景、战略需要以及精神土壤的,感恩文化的产生也和这些因素分不开。H公司在努力提高经营业绩的同时,始终秉承其“五为”使命,坚持高标准的商业道德,承担起对员工、股东、客户和社会的责任。H公司始终相信,要想成为好企业,先要成为好公民。H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各界,致力成为诚信负责的企业公民典范。

2005年,H公司连续七年实现销售收入和净利润50%以上的增长,正处于急速膨胀的发展时期,展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健康快速发展的H公司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加盟,H公司员工中也出现了多种层次,新员工、老员工,华人员工、欧美员工,大家共同为H公司服务,但也存在着年龄、司龄、地域、知识水平等背景的差异。此时,公司管理层意识到:要实现H公司的宏图伟业,就需要全体H公司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H公司事业的感召下,在H公司文化熏陶下,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

因此,H公司在2005年年末提出了倡导感恩文化的号召,公司董事长发表了《保持感恩心态 凝聚团队力量》的讲话,在表达公司对员工勤奋工作的感谢的同时,倡导部门之间、员工之间换位思考、相互欣赏,并深度阐述了提倡感恩文化的背景及内涵,初步定义了H公司的感恩文化。

三、感恩文化的内涵提炼

H公司感恩文化的提出,得到公司各层次员工的响应与认同。为准确且丰富地定义感恩文化的内涵,公司管理层亲自参与感恩文化的研讨并多次撰文,同时通过部门研讨、内网公布、管理层讲话等多种方式与员工展开沟通,形成自上而上,自下而上的充分沟通之后,再由企业文化部门经过多次的推敲与提炼,最终形成了H公司感恩文化的内涵表述。

感恩文化上上下下的研讨过程,本身也是感恩文化深入人心的过程。员工亲身参与研讨提炼出来的内涵,要比公司直接发布、让其执行的内容,员工会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万华感恩文化主旨:

感恩凝聚力量

万华感恩文化内涵:

万华感谢祖国与社会

万华感谢客户与伙伴

员工与公司相互感谢

部门与部门相互感谢

员工与员工相互感谢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H公司感恩文化的五重内涵的部分内容:

1.公司感谢祖国与社会

H公司是一家中国企业,是一家依靠中国发展而走向辉煌的企业。H公司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公司崛起的机会。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快速,对MDI的消费需求在快速增加,给H公司带来了可能崛起的机会。同时,H公司要感谢社会,社会各界给了H公司无数的支持与帮助,“孤木不成林”,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H公司发展到今天。因此,我们要感谢祖国与社会。

2.员工与公司相互感谢

H公司作为一家企业,要衷心感谢我们的员工。H公司认为,创造H公司价值和辉煌的第一要素是员工和人才,而不是资产的作用。公司“五为”使命中的第一条,就是“为员工创造机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经济基础,搭建事业舞台,还要让员工在实现H公司蓝图中提升价值、成就事业。

作为H公司员工也要感谢公司,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发展平台。公司员工包括管理层成员,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公司这个平台给了我们提高自我价值的机会。H公司不少员工都与公司管理层坦言:相比其他同学而言,他们在H公司非常幸运,不仅得到稳定的物质保障,更加重要的是,公司快速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很多难得的锻炼和学习机会。

3.员工之间提倡互相感恩

H公司在快速蓬勃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公司里出现新员工、老员工,华人员工、欧美员工,虽然大家的年龄不同、司龄不同、地域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背景不同,但都共同为公司服务、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价值。

新员工应该尊重和感谢老员工。今天的H公司是老员工们创造出来的,从最初的一套落后的装置,到今天的现代化工厂,中间凝聚了一代老H公司人的汗水和艰辛。新员工今天的广阔舞台,也是老员工们一块一块搭建起来的。

老员工也应该感谢新员工。新员工更朝气蓬勃,思维更加活跃,是公司未来的希望所在。老员工应该有欣赏和包容的心态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融入H公司。这样,H公司的事业才能够朝气蓬勃、后继有人!

海归员工和本土员工应该相互感谢。海归员工首先应该感谢本土员工,因为目前H公司的阵地都是本土员工一个一个据点、一个一个碉堡打下来的。同时,本土H公司人也要向海归员工学习,公司要打国际化的阵地战和攻坚战,就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流程制度来做事,这些是海归H公司人所具有的优势。

四、用仪式传播文化,感恩文化的落地

任何一种思想或理念的传播都要有其媒介或者载体。H公司为了让感恩文化深入员工内心,真正发挥“感恩凝聚力量”的作用。从2005年开始,公司借用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D?D“感恩节”,这个舶来的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倡导感恩文化,并将其定为“感恩文化节”。每年的感恩文化节,都在力求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持传统有利于形成感恩节的节日感,有利于强化感恩节的仪式感;不断创新,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内涵,一方面有利于地吸引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来。

2005年,H公司以“我们行动,因为我们感恩”主题首次向员工推出了“感恩文化节”,以征集感恩故事、组织感恩故事会、感恩生日会等活动,在H公司掀起温情的浪潮。2006年,以“发现感恩之星,寻找感恩大使”为主题,在继承征集感恩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佩戴感恩徽章、寻找感恩大使、感恩节里说感谢等环节,感恩节的活动得到了丰富和充实,也吸引了更多员工的参与。2007年,以“感恩凝聚力量”为主题,在保留征集感恩故事、佩戴感恩徽章传统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温情的BBS、高管送祝福、感恩团队评选等活动,我们也看到员工们在活动举行期间互致感谢动人场面。到了2008年,H公司感恩节举行到了第四届,为了让感恩文化得到强化和固化,对前三届的征集的感恩故事进行了整理、对感恩文化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出版了《感恩文化手册》。同时,为了适应公司多地发展的情况又新增了“E网传情”等网上活动,使得分散在各地的子公司能在这一时刻聚焦,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与此同时,每届感恩节中获奖员工和团队,都将在一年一度的公司周年庆典上给予隆重表彰,由公司管理层亲自授奖,并请获奖代表发表感言,使感恩文化又一次得到更加广泛的弘扬。

多年以来,感恩文化正在点点滴滴的融进H公司人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并且通过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感恩文化得到不断的强化,传统项目,如表感恩、佩戴徽章、走访员工等的保留,给员工留下了深深的感恩印象,就像中国人的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一样,令人记忆深刻。采用活动的形式活跃文化氛围,使用仪式感的行为固化文化表现,这对将理念渗透进员工的行动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在感恩文化的培育有所体现,而且也体现在公司的HSE文化、创新文化的建设中。将理念转化为仪式,用仪式催生员工习惯的方式,对文化理念的落地十分有价值!

五、企业文化的落地路径

透过H公司感恩文化建设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看到企业文化由虚入实的过程。接下来,就将感恩文化建设中提炼出来可以供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普适性原则一一列出,这些原则将有利于文化理念的落地。

1.文化理念产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企业日益发展过程中全体员工认同的,或是战略、业务发展需要而催生的。因此说,文化理念本就从员工中间来,再回到员工中间去,落实员工行为上去,是一个自然回归的过程。文化理念一定是长期经营发展中得来的,切不可凭空臆造,或者直接拿来、模仿他人。

2.文化理念的提炼一定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研讨,才能称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因此,很多学者认同这样的定义:“企业文化即是指在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只有充分的沟通,才有共同的认同和遵守,提炼的过程一定是经过充分论证和探讨的,不能凭空创作,不能闭门造车。

3.文化理念的传播形式要能受到员工的喜爱,愿意接受,愿意参与。传播的形式要能够打动人,同时,传播要有持续性,不能虎头蛇尾,时断时续。通过不断的强化,才能逐渐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4.文化理念最终都要以一定的形式固化下来,有的表现为制度,有的表现为仪式,有的表现为经营策略,有的表现为人力政策。如感恩文化一样,最终落脚在感恩节来支撑,使得理念不虚。

第10篇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感恩的思想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羊羔跪乳、义鸦反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割舍,点击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俯首皆是。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也是一个人健康性格的表现。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青年感恩意识严重缺乏的现状,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感恩教育的理念。感恩教育,顾名思义,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品性教育。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指受教育者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得以肯定;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受教育者生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体验;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

二、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1、“感恩教育”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所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本人着想、为家长着想、为社会着想、为国家着想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家长的这一中心思想。

2、开展“感恩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是德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劳动观念,拉近了与父母的亲情感,使学生懂得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懂得了如何勤俭节约,将来如何回报父母。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了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报效国家、报效父母。

3、开展“感恩教育”,对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学校良好的校园氛围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品格,成为一名当代优秀大学生。同时,教育活动将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活动的开展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学校与家长之间起到了良好的互动。

三、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感恩教育”

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首先,大学生应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寸草春晖,感恩父母”活动。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其次,大学生应感恩师长。当今尊师重教是全社会的美德,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在大学校园内,尊敬师长理应成为大学生最起码的具备的道德品质。

再者,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向社会奉献爱心,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感恩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今后,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 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通过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 通过社会、 家庭、学校, 建构完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先锋模范榜样作用, 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3、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十分薄弱。其一,一些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优越舒适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而且大多家庭为独生子女,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其二,一些学校的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由于一些学校及家长只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成绩成了他们的惟一追求,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进入中学教育教学范围。考入大学后,家长关心最多的是就业、考研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一些中学的感恩教育没有做到位,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第11篇

感恩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恩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心怀感恩,才能温暖。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这也是一种道德法则,是一条黄金规律。

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感恩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伟大的父母亲从不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父母。

前些天在围脖中看到一个外国拍的科教片,介绍婴儿在母体生长发育到出生的过程。幼小的孩子常常会问,我是怎么来的?父母也许会告诉孩子,母亲接受了父亲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母亲的肚里慢慢发育成婴儿,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你就从母亲的肚子出来了。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嗷嗷待哺的宝宝,到我们成年,付出多少辛劳?用泰山比高?用大海比深?很多人都要自己做了父母后才能真正品味父母养育的艰辛。才能体会父母那宽阔无边的爱。最近看了网友博文题目《世上最极品儿子,叫自己父亲去卖肾》,是石家庄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情感密码的视频,题为“我给儿子当孙子”。许峰小夫妻俩为了爷爷生前留下的房子拆迁的补偿款,“今天不给我打欠条,否则,法院上见”……数落父亲一大堆不是,说父亲抠门,结婚时给彩礼钱时讨价还价,让他在丈母娘面前没有面投不起头……大学毕业的儿子儿媳都没有工作,儿子说“大热天,我去哪找工作……”父亲却要去做搬运工养活他们。小夫妻的观点:“谁生了儿子就要养”儿媳妇连内衣裤都要公公洗……儿媳毫无愧疚“这有什么奇怪啊,在家都是父母给我洗的啊”。父亲说“为了他们结婚,我都想卖肾去了”儿子“我现在缺钱,现在就给我卖,现在肾值钱”……主持人实在忍耐不住了,“儿子是大爷,父亲是孙子”……看的寒颤啊。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所作所为,脱离了最基本道德与人性……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感恩一辈子感恩默默付出恩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老师那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给了我们知识,从26个拼音字母开始,到我们认知人生哲理,一路走来,凝聚了老师多少辛勤的劳动,灌注了多少心血。老师就像就像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学生。熟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父母般默默奉献的恩师,由衷的说一声“我尊敬的老师,辛苦了”,您的教诲,您的恩情,学生永记心中!

感恩我们的国家,我们中国共产党。党给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换来的和平安定。感恩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幼年生活艰辛,但比起我们的革命先辈枪林弹雨,流血牺牲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学文化学知识,目的不是我们为了今后能够有能力更好工作,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吗?美国哈弗校训:“入学是为了知识的增长,毕业是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和人民”。

感恩工作。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无比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锻炼我们成长,挖掘我们潜能,施展我们的才华。快乐积极的工作充实我们的生活。工作,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工作分工不同而己。公务员来说,人民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服务国家与人民就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出生成长在美国的美籍华人,英国剑桥与美国哈弗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安田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政治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安田说:“为人民服务很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态度提高到品格认识,当作择偶的条件。广交会上,一位可爱的外国老人,给一名在烈日下站岗的武警战士擦汗,他的爱心让我感动,他们才是真正懂得感恩的人。许多人将自己的提拔,升迁归咎于领导,老板的不公,任人唯亲,嫉贤妒能,甚至认为是故意打压自己。不管领导,还是老板,谁不想用人之长,为自己分担担子,为企业创造效益呢。没有人比领导(老板)更加求贤若渴了。年轻人往往忘记了领导(老板)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着你,考验着你。领导会仔细分析你的工作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兴趣爱好……领导要承担责任,老板要创造效益,人才就是关键。所以我们不能计较一时的个人得失。斤斤计较,只会给自己的人生之路设置无形的障碍。于是,调动,跳槽,换工……感恩是会传染的,只要你心怀感恩,把工作当做生活来享受,把工作当作爱情来追求,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也就无愧于心。领导(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样会感恩于你,回报于你,给你一个更好的发挥才能的平台。同时还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会感谢你的付出与服务,收获情感与友谊。感恩,需要表达。施恩别惦记,感恩不能忘。只有内心的感恩是不够的,必须用行动,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你可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事也得心应手。

感恩与慈悲是近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之路无坦途,走出困境天地宽”。人生路上谁能风平浪静?面对种种失败、无奈,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不埋怨生活,别意志消沉,不萎靡不振。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热爱生活,生活如灿烂的阳光;你怨天尤人,只有失落与伤感。遇到困难,需要慈悲之心滋养。救人于危急之时,助人于患难困境,那是慈悲,危难之时显身手,雪中送炭。有善心、爱心的人,是慈悲的,乐于助人的。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能拧成一股劲,度人走过险滩。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我是典型的例子。当年我停止呼吸最长一次时间是八小时,值班医生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医院的一值、二值领导都到齐了,与本科室的医生围成一堆人,手忙脚乱,我全身插满了管子,同病房的病友吓跑了,医生多次催促家属要马上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名。我用微弱的声音说“别吓到我家里人,我还死不了”,医生们逗笑了。我能够活到今天,我敢于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我坚信坚强意志的力量。我豁达乐观的面对,我创造了奇迹。当然,我的生命是众人爱心与慈悲筑造的。踏足我国好几个省,众多朋友帮助,单位领导给予全力支持,直到今天,我都是家人,朋友,单位,领导,同事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爱护着。我每次过年过节,我都会自己起草短信,发给我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医生,感谢他们恩情,感谢他们的慈悲,感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感恩”己经深入我的骨髓里了!

感恩是生活的恩赐。让我们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正确看待人生的得失。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我常常拿自己与那些患病后霎时离世的人比较,觉得自己好幸运。虽然跌跌撞撞那么多年,但我孩子有母亲,我有家有爱人,有亲人,有朋友同事,我感恩生活,生活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感恩就是珍惜。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我们没理由不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现在的80后90后对生活过多的抱怨,无车无房不能结婚,对生活的追求,比较着眼于物质。“宁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当然,有条件的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不择手段的追求金钱物质就不能作为人生坐标了。年轻人攀比的心态少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吧,不要让别人的生活状况左右了你的心情。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要迷失了自己。老一辈的人哪一个年纪轻轻就有车有房呢?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不要过多的强调生活压力,给自己一个空间。感恩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感恩是爱心的体现。一切情绪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爱心,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感恩也是一种爱,通过思想或行动,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好好珍惜上天赐给他的、人们给予他的、人生经历的。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快乐,请好好经营你的人生,让它充满了芬芳。有人以为我多愁善感,老爱写写悲戚的文章,我是心存感激,感激我人生路上默默为我付出爱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还有众多的人关心。记得我住院时,每月的电话费2000多元,有时真想关机算了,但想想,每一个电话,都是亲人朋友满怀关切温润的问候,也是我心灵的慰藉,是无价的亲情,友情。每次想起都深深感到人间真情太要重了!

感恩是发自内心感激之情。这是心底里涌动的真情。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地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必然会不断涌动着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你会感激别人的付出,善待别人,于是,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世界因和谐而和平安定,人生因和谐而绚丽多彩,家庭因和谐而幸福快乐。这一切,是在感恩与尊重的基础上诞生的。感恩创造了幸福,创造了美丽!

感恩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你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命会更加璀璨。

第12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立志成才》。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记忆里,天空的爱,宽阔无边,所以飞鸟盘旋,雄鹰翱翔。大地的爱,坚实深厚,所以花瓣凋零,落叶化土。父母的爱,默默无闻,不求回报,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因为是他们教会我们这种美德,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为有用之才。

我常常想,遭人厌恶,面貌丑陋的乌鸦都会不厌其烦的反哺自己的母亲,而我,却不能在我妈妈最累的时候为她倒杯水,不敢面对着她告诉她,我很爱她。我常常厌倦于母亲的唠叨,讨厌母亲过时的思想,跟她顶嘴吵架,叛逆的不往家里打电话,可我的妈妈依旧每天都会看武汉的天气预报,不厌其烦的叮嘱我,“天冷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相信每个父母都会对你说过这句话,可是又有多少人对父母说过呢?

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为大学生,父母从年轻到渐渐生了白发,二十年记忆里都是父母满满无私的爱:在爸爸肩膀上开怀大笑,拉着母亲的手学会走路,穿上爸爸出差新买的花裙子。母亲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父亲的爱,深沉如海,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对于涌泉之恩,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

我们很少去想父母的难处。

我们总是潇洒的在学校里逃课,上网,吸烟,或者逛街去买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这些似乎就成了你高等身份的象征,而我们的父母呢?他们总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给我们生活费,总是以很轻松的口吻说挣钱不累,总是以一种很幸福的表情对我们说拥有我们这样的孩子,她们很自豪。

同样的世界里,卢家德就能为了圆母亲看毛主席和天安门的梦想,载着不能走的母亲,登了六天六夜的三轮车,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田世国就能瞒着尿毒症晚期的母亲,不顾自己的虚弱多病的身体,毅然为母亲捐了自己的肾脏;刘芳艳就可以打工边上学,边照顾有病的母亲,而数年如一日……

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哽咽,让我们汗颜,更让我们惭愧。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甚至很清贫,可能让你曾经一度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觉得低人一等,可就是这样的父母,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起来,教你站立!在你难过的时候,给你拥抱,给你安慰,给你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们长大了,我们出息了,我们成材了,可是父母却消逝了青春的容颜。我们可以推演出许多高难的技术和数字,却无法计算父爱有多高,母爱又有多深!有人说世上跑得最快的是母亲,你相信吗?一个明丽的清晨,8岁的小娟牵着母亲的手,幸福的走向学校,路上要越过一段铁路,小娟本可以多走几十米路绕过停着的列车,今天她却没有,当她微笑着和妈妈道别要爬过列车时,列车缓缓地开动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妈妈完成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高难动作,扑过去,抱起女儿,在列车将要碾过女儿身体的一刹那,卧倒在车轨里,女儿得救了,而母亲的背部被刷得只剩下森森白骨……事后人们惊讶的发现,母亲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仅用了 0.38秒……

父爱如山,母爱是海!

让我们静静地凝视父母忙碌的身影,看父母消逝了青春光彩的身姿,看他们爬满鱼尾纹的眉梢,看他们忙碌的一举一动,看他们幸福的一颦一笑……然后撒娇地说,爸爸来我给你捶背,妈妈来我给你洗脚……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而感恩不是一件华丽的礼服,单单用来吸引别人的目光。它是草际间流转的一抹青翠,是朝阳初出时间氤氲的清新,是生命底色中沉积的真情流露。在人类的精神天空中,感恩不是飘忽而逝的云彩,而是云彩背后一片洁净的湛蓝。

感恩是一种生存智慧。学会感恩父母,你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人要去感谢。就如我而言,我要感谢这次演讲的机会,感谢为我加油打气的同学,感谢评委们向我投来充满信心的眼神。

斯托夫人说过:“母亲是天生的哲学家,父亲则是天生的教育家。”他们一起,教会我成长,教我立志成才,教会我什么是爱!

我们是雄鹰,总要感谢天空的高远,我么是鱼儿,不要忘记大海的深邃,我们是鲜花,怎能忘记大地的无私!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亲恩,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勇敢地真诚地对父母说一声:父亲,母亲,辛苦了,我爱你们!

谢谢大家!

感恩励志演讲稿范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感恩,是无处不在的。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

感谢老师同学的支持爱戴,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感谢母亲的培养,感谢我自己的付出。因为感谢着这些,我今天便站在这里了。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们感谢天神,感谢主。当然,我们感谢的,远比他们要多很多。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么?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么?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利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么?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感恩励志演讲稿范文三:

现在拥有的是一份平和的心态,是一颗感恩的心。

人这一辈子值得感恩的东西太多。父母给了我们身体,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朋友给了我们友情,家人给了我们亲情,社会给了我们成长的舞台———哪一种感情不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感恩是一种心态,真正的感恩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或许无法尽善尽美,但在此过程中所能体验到的沮丧、喜悦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怀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就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最好的感恩应当是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用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忠心耿耿,认真负责,就会每天激情飞扬、热情洋溢;用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就不会为名利所诱惑,任何时候都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任劳任怨;用感恩的心对待工作,你就会在意这份工作、在意你的同事、在意你的朋友、在意你的家人,就会真心实意地替客户办实事、办好事,就会真正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

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必要条件。米卢在执教中国国家足球队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是的,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事事成功,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你不能选择娇好的容颜,但你可以展现灿烂的笑容。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都能心存感激,便能充分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人间的温暖、人生的价值,就会使生命如夏花之绚烂。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会更加敬业至诚。当我们把身心彻底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敬业会成为一种习惯,个人的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事业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便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享受。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心态会更加平和。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看世界时,我们会达到人淡如菊、心素似简的境界,会拥有“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物利两忘,漫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与从容。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距离成功就不会遥远。也许你会说自己的工作平淡乏味,也许你认为自己的工作琐碎繁重,也许你会认为自己不过仅仅是一个很普通人等等……但人只有站在低处才有机会仰望高处的风景。只要你愿意怀着感恩的心,快乐地投入工作,那么你就会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淡定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以一份洒脱恬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你就会体验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易如反掌的转换,你会发现成功原来离你并不遥远。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百年前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大家能走到一起,是我们的缘分,是我们前世的承诺,是因为我们前世是一家人。

感恩是一种品德,人不可不懂感恩。感恩让世界充满真情,感恩让生活多姿多彩。我坚信只要把感恩的心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始终,生命的价值会体现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