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时间:2022-10-07 02:4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第1篇

文·诗词整理/无矩

再过几天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绝句,似乎应是对于清明时节情景的最好描述,清明,是一个沉重的节日。祭祀已故亲人,是一种形式,追忆,才是实质,有思、有感、有悔、更有痛。“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你是情愿还是心有所不甘···这就是现实,实实在在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因此,我们只有祈祷,逝去的亲人一路走好。因此,我们只有做到,活着的我们更加珍惜,珍惜亲人、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现实中拥有的一切··· ···

面对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也实在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以示纪念。整理了部分古今对清明节描述的诗词歌赋,表达一下对清明节日的情怀。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有关清明节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节诗歌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第2篇

关键词: 李白文化的由来 内容 现代价值

一、李白文化的由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诗歌一千多年来盛传不衰,其传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堪称第一。明代的进步思想家李赞曾说:李白“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

一千多年来,李白其人其诗历久不衰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了文学诗歌的范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文化现象,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应不应当称为李白文化?或者说,一个人的影响能否构成一个文化单元?以个人命名一种文化是否妥当?笔者认为,文化有集群性、广泛性的特点,但文化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创造的,当某个人创造或者说参与创造某种文化,而这个具体的人又在其中起了主导的作用,这种文化以这个具体的人命名又有何不可呢?何念龙先生说得好: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代开始,与李白其人其诗相关的历代故事传说,甚至直到今天有关李白的文艺作品(如小说、电视剧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内容十分广阔、历史异常悠久的文化景观。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这几乎是一个绝无仅有、极为奇特的个案。从生时的无比辉煌和轰动效应,到死后广泛、巨大久远的影响,再加上历代文人和普通民众不停地对李白予以接受、阐释、传播,特别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美学理想对李白加以改塑、再创……所有这些,就传播地区之广泛、传播层面之多样性、传播内涵之再创性而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有哪一位文学家能与之相比较?何先生得出的结论是:“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所产生影响之广泛和久远,的确是无人可比的特例。”

二、李白文化的内容

作为历史人物的李白,他的生平、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他创作的诗歌,是李白文化的原生体。李白在世时已经闻名全国,他的诗歌在全国各地传唱。李白去世后的千余年,其诗歌愈传愈广,人们在崇敬李白、接受李白、传播李白、研究李白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李白生平事迹及其诗歌进行研究的各种著作,宣传李白及其诗歌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还形成了崇敬李白的民俗文化,这些可总称为李白文化。按文化结构来说,李白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物质文化

能用视觉和听觉感知到的物质实体,指在李白的遗迹游踪所及之地的纪念李白的祠堂、庙宇、雕塑及其传说、戏剧等。李白一生漫游全国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遗迹游踪,人民出于对李白的崇敬和怀念,在这些地方建祠、立庙,供李白塑像,挂李白画像,传说李白的故事,上演李白的戏剧;文人墨客前来凭吊,又留下怀念李白的诗文。经千余年来的积淀,形成了若干李白文化景观。

(二)行为文化

民众为表达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李白的典礼和热闹的庙会。据马鞍山市的地方志记载:每年清明节有上万民众到当涂青山李白墓祭祀、扫墓。南宋绍兴年间,郡守赵松年规定每年清明节前一天为李白墓的扫墓日,此后当地士庶前往李白墓祭祀扫墓成为习惯性的民俗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在李白故里江油和李白的终老之地马鞍山,多次举行国际李白吟诗节、李白文化节,恢复了李白祭祀典礼和群众性的纪念李白的诗歌吟唱会。

(三)精神文化

李白之所以受到中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崇敬,产生李白文化现象,是因为他光辉而传奇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的诗歌所表达的精神感动了人们。究竟李白精神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应有以下几点:(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深情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国家统一富强,“寰宇大定,海县清一”,国泰民安。为“安社樱,济苍生”的宏伟抱负而积极进取,奋斗终身;(2)人本主义精神,以人为本,关心民众疾苦,任侠好义,扶危济困;(3)刚正不阿,敢于蔑视权贵,笑傲王侯,同腐败黑暗势力抗争;(4)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5)热爱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善于博采众长,创新独具特色的作品。

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或者说是高层次的不可直接感知的抽象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李白文化的本质部分。李白文化的物质层面与行为层面是李白文化的现象。

三、李白文化的现代价值

李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倡诵读李白诗歌,学白精神,弘扬李白文化,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李白写了许多关心祖国命运、渴望为国效力的诗篇。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李白诗歌中充满人本主义精神,关心民众疾苦,歌颂普通劳动者的勤劳、质朴、好客等优秀品质,如《宿五松山下荀娠家》、《秋浦歌》、《越女词》、《赠汪伦》等,表达了对普通民众深厚的情感。李白视富贵如浮云,任侠好义,扶危济困,同情和支持弱者,而对于祸国殃民的腐败黑暗势力敢于蔑视,并与之抗争,表现了李白的铮铮铁骨。

李白的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当然是我们今天必须提倡的。2006年春,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头两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李白的爱国爱民精神,正是中华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继承并发扬之。总之,我们的时代需要李白精神。

经千余年的积淀而形成的李白文化,不仅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体现出它的重要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也能体现出它的重要价值。李白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即李白的遗迹游踪及与之相关的诗歌、传说,纪念李白的民俗活动都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都有吸引力,可以作为旅游者游览、观光、参与、考察研究的对象。李白文化中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则是“李白文化之旅”的灵魂,使旅游者通过李白文化之旅感受李白精神,眼界得以开阔,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李白从小热爱大自然,崇尚大自然,酷爱旅游。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更是出色的旅行家,自述“一生好人名山游”,“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一边读书写诗,一边旅游,走遍了祖国各地,所到之处都是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有些地方还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美丽的传说。这些本来就很美的地方,经过他那如椽之笔的描绘点染,再加上神奇的传说,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因此,李白文化旅游资源既是高品位人文旅游资源,也是令人陶醉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高度融合的特点。

四、结语

人类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凡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李白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李白文化不仅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有重大的作用和功能,而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志.李白与民俗文化,《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黄山书社.

第3篇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4篇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学生亲身感受,身临其境以后经觉悟产生的内心需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用纪律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规范的过程中实现领悟、觉醒、滋生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本学期主要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刚开学,就向全校学生提出要求,并召开了反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安全督查,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都有老师值勤,在课间督查,在楼梯处疏导,在放学时整队。

3、开展抗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根据教育局和农场通知精神,我校于4月2日下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员有关火灾逃生的讲座。

演练前,由政教处制定演练方案,经学校管理人员讨论修改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对参加演练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对学生撤离路红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完成。

2日下午3点整,学校拉响警报,开始演练。学生都能自觉成队快速撤到操场,报数给总指挥,经清点,无一人摔倒、受伤。演练后,又举行了一小时的火灾逃生讲座。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防震自救逃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简单的逃生常识,掌握逃生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团队的基础教育建设

1、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每周都有班级认真准备好演讲内容,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抓养成教育,坚持不懈。监督岗、值周师生对纪律、卫生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发放流动红旗,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我校团队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班主任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班主任的有关政策,为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

三、强化团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中、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团员、队员不规范言行。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站姿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守则》与《规范》的宣传,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团员、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团员、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在小学部深入开展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争卡”活动继续得到加强。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目前所有的中队都已开展了“争卡”活动。,除学校的红、绿卡外,各中队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特色卡。全员争卡,全员进步。星卡制度目的是教育引导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少年。

4、组织学雷锋上街便民活动,掀起学习雷锋新风尚。充分发挥团委主阵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感动心灵的力量,强调日常规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并通过手抄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

5、为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政教处,和学校体育组相互配合,做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在五一举行了校广播体操比赛;在五月中旬迎接学区广播操比赛,并在五月底把广播操的光盘送到县里参加评比,全面展示了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1、第二周是安全教育周,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班会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小学生应知应会50条》活动,还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与安全意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宣传火、水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告诫学生清明节将至,上山祭祖时,不得在森林山地地带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结合其它学校以前发生的溺水事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2、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回报亲情,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少先队配合政教处在第四周举行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情感体验大放送活动。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分钟夸夸妈妈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写一首小诗活动。通过在家里开展“以给妈妈过节日”为题目,在3月8日那天紧紧拥抱妈妈,在妈妈耳边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并给她捶捶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无私奉献,传达对她的养育之恩的感谢。特别是四(1)班,师生携手,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妈妈的诗歌。

3、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大队委组织了“争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3月12日早上,大队辅导员邱爱素老师带领各班的安全小卫士来到白水岩庵山植树。此次开展的植树节活动,加深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钱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积极制定了“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方案,以“缅怀革命先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会、大队部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3月22日,大队委干部、学生会成员在团队的组织下,冒着纷飞的细雨,来到平阳山门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圆,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祭奠英灵扫墓活动。大队委、学生会还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倡议:网上祭英魂,牢记民族历史,明确时代责任,共铸中华精神。全体同学、老师以网上献花、在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月31日下午,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以“清明忆先烈”为主题,开展意义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各班以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内心深出明白学英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

5、艺术节、读书节活动里,政教处做好讲故事比赛、作文现场赛工作,并辅导陈思思、叶蒙祥、陈宗益等参加县里读书节活动。

6、五月份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各班级组织学生以节约资源“四个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各班级还设置了节约班长,督促同学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组织大家交流节约信息,开展节约活动等。发动学生开展资源节约监督活动,对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进行及时举报和纠正,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7、从这学期开始,政教处和体育组配合,力抓学生的新操学习。从制定广播操比赛的方案入手到比赛程序,从校比赛到学区比赛,再到县的比赛,现在已圆满结束。

8、举行了庆“六一”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进行了学校首届合唱比赛,让全体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

9、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我们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月5日,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件身边的好事,开展“学雷锋教育日”活动。

在“六·一”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25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六·一”儿童节,政教处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并有组织地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第5篇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华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汉语言。它作为人的交际工具,并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使我们的学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

一、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美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育学生,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所倡导、所尊崇的文化主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种古今文化相契合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去感悟、去体味。从而使他们的心灵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便成为他们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标准。

例如,当我在教学《小儿辩日》时,可以让学生去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韵味;在教学《论语》时,教师提到孔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慈祥的长髯老者,带领一群门徒,风尘仆仆,辗转各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孔子那似一棵坚忍不拔的树,虽经历贫困、饥饿、嘲笑、驱逐的风风雨雨,却能始终坚毅地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凡此种种,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使他们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来,进而能够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

二、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毋庸讳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扬光大,而且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几乎是空白,那种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所剩无几,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和缺乏公德的事例倒让人常常感慨人心不古。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而庄严的社会重任,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课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本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识,增强自身的民族观念。

如我在讲授古诗《青松》时,在讲述古诗含义时,适时插入讲述的民族气节,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何等刚毅和坚强。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英雄们的气势,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比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来得更为重要。

三、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对学生性格的塑造

春秋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文学大家。说到庄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在山间云游的仙人,是一个濮水边钓鱼的老者,是一个思想奇幻的思考者。在做“宁其死为留骨而贵”的神龟与做“宁生而曳尾于涂中”的活龟之间,他毅然地抛弃了前者;而在文章里,他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大鹏展翅万里,北海虚怀若谷,盗跖声色俱厉,庄周幻化蝴蝶,文思跳跃,开阖无端,令读者恍惚迷离,唏嘘不已。显而易见,在教学中这样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我们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之前,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诵读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时节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深入了解和挖掘出来其中的内涵,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第6篇

(屏幕)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学习目标:

1、深入朗读课文,掌握倒叙的写作手法。

2、找到文章有关“灯光”的语句,说说与题目的关系。

3、通过阅读文章,感受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回顾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信义小学六年一班同学的回答吧。

(屏幕学生音频)

电视机前的你也一定回答对了,快为自己竖起赞美的大拇指吧!

2、本文的写作手法和以往我们学过的文章有所不同。

(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3、(屏幕)同学们可真仔细,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像这种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叙述情节发生、发展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这种写作方法能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自主学习

1、文章的题目是灯光,面对不同的灯光,文章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多好啊!这短短的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它就是揭示主旨的文眼。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句话展开学习吧!

(屏幕)根据自学提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共有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

(2)你能不能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

同学们可以画出印证你想法的句子并作出批注。开始吧!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来看看文章哪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吧!

(屏幕)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地点是天安门广场,路人看到广场上千万盏灯感叹道:多好啊!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战斗前夕,在交通沟里,郝副营长看到书中插图孩子在灯光下学习,他不禁说道:多好啊!

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虽然这句话在文章出现了三次,但是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让我们深入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吧!

4、请同学们找到第一处,大声朗读。

(屏幕学生音频)

这么美的灯光,让人不禁赞叹“多好啊”。除了感受灯光的美,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这是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赞叹,为后文埋下伏笔

5、请同学们继续分享第二处。

(屏幕学生音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郝副营长此时的心情,那莫过于羡慕二字!然而一盏普通的电灯,为什么会引起郝副营长的羡慕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当时环境想一想。

(屏幕)因为在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所以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郝副营长此刻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请同学们思考:他在沉思什么?(屏幕)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电灯下读书;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6、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分享第三处吧!

(屏幕学生音频)

请同学们体会郝副营长说话时的神态,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屏幕)郝副营长希望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先辈们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

让我们带着郝副营长满心的期待,美好的愿景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屏幕)“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三、深入研究

1、 不同的灯光,引起了不同人的感叹。为什么文章要以灯光为题目呢?

有的同学可能在想: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但是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文中其实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了吗?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

(屏幕)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2、可是火光暴露了自己,他被敌人的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这样做的结果,可他却毫不犹豫、勇往直前。这样特殊的灯光象征着什么?

(屏幕)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四、拓展延伸

1、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灯光”式的人物,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屏幕)他被囚禁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时,就用一首名为《囚歌》的诗歌,道出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视频来感受这首诗歌的情怀!

(屏幕将军)

2、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就如我们今天课文中的郝副营长一样,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

3、(屏幕)让我们通过图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文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围绕灯光二字展开,通过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引起对郝副营长的回忆,按照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的发展顺序进行描述,在结尾又想起战友,照应开头。刻画了一个不怕牺牲、无私奉献革命先辈形象!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本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为了巩固学习内容,同学们需要完成以下作业:

(屏幕)

1、阅读精彩片段,完成作业单中的习题。

第7篇

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

新课程标准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诗词的教学篇目,显著提高了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小学生感受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诵读经典材料,蕴藏着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正能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作品,短小精纯,文质兼美。那一首首小诗,或表现胸怀大志,或抒发浓浓乡情;有豪放有婉约,有喜亦有悲,无不蕴涵着浓郁的文化。它们对于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常常令读者终生铭记,并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及文化素养的形成。比如《 长歌行 》(二年级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少壮及时努力,避免虚度光阴。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正是在运用它所蕴涵的丰富文化意蕴滋润学生的心田。

2.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1)曲解目标重文言释义,让学生对古诗词兴味索然。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除了因为古诗词跟今天的生活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不当,曲解教学目标。一些教师以为,“识字、释词、译句”就是古诗词教学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一味强调词语解释,重视串讲,甚至于将一首古诗词一句一句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完全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美,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想象、体验和品味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仿佛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全丧失。

假若我们把孟浩然的《 春晓 》用白话文翻译成:“春天睡觉很香,天亮了都不知道。一觉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叫的声音。昨晚吹风又下雨,院子里的花儿不知道打落了多少。”这时,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将会完全丧失它的意蕴,读来让人感到味同嚼蜡,学生也不会对它产生喜爱之情和探究的兴趣。用教学文言文的方法来教学古诗词,显然是曲解了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2)走近经典而不能深入,学生无法获得体验的乐趣。有人说,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让学生距离古诗词很近,但是又可以说很远,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仅仅是“走近”而已,并没有“走进”古诗词,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仍然很遥远。

其实,很多教师都明白,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应该以“诵读”为基本方法,这是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诵读指导却不够理直气壮,不够细致入微。他们的教学程序一般就是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教师再“讲一讲”,就算完成了古诗词的教学。这种读,只是一种如流水般的自由朗读,缺乏教师的悉心指导,结果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依然不懂得诵读的要领,不能从诵读中获得乐趣。连节奏、顿挫和声调等,都不知所以然,学生怎么可能从中获得对诗词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还有一些教师,比较钟情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带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喜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的意境,结果造成了对作品缺乏深入思考的新问题。朗读诗词作品之后,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应用形象思维再现诗词作品描绘的画面,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也有助于学生对诗词作品进行品味和深度探究。但是,如果在朗读之后,教师立即播放课件中的彩色画面,这就是在让学生品“图”,而不是品味意境了,学生失去想象的空间和品味的机会,怎么可能领略到诗词的意境神韵?

二、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途径

1.强调诵读,激发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反复强调了诵读,强调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学都要以诵读为基础。经验告诉我们,诵读诗词不仅能够体会到诗词中的情感,而且能够唤醒诵读者的内心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理解诗词内容会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诵读是小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可见,诵读应贯穿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始终,成为沟通古诗词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

强调诵读,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诵读示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对古诗词情感的初步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古代读诗词的方法是吟诵,类似于歌唱,今天我们要求小学生吟诵古诗词,有点不切实际。但是,教给他们诵读的方法,却并不难。

诗词之所以有轻重缓急,全在于它的节奏。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把握诗词节奏的方法。一首诗中,每一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诵读起来能给人一种舒适感;一首词的节奏显得错综复杂,诵读时则给人一种新鲜感。苏教版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以绝句为主,律诗和词很少,学生掌握节奏并不难。比如五言诗基本是“二/三”和“二/一/二”两种形式,七言诗也基本是“二/二/三”和“二/二/二/一”两种形式。难的是掌握处理语调和声调的方法,语调有高低、升降和节奏的缓急等几种处理方式,不仅和声调有关,还与平仄有关。一般来说,平声流畅舒缓,仄声雄健挺拔;重读要落在关键词上,比如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此外,诵读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情感的投入,要准确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或恬淡宁静,或痛心悲愤,或低沉悲凉,或昂扬激越。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充分诵读,悉心指导学生掌握诵读要领,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体会到诗词的思想美和情感美,进而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情感因素,形成健康的情感认知。

2.品味意境,体验诗词的美好情境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也能够依据诗词的意象对诗词的意境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我国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说理,或抒情,大多是“诗中有画”。教师如果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意象开展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出诗词中描绘的多彩画面,势必会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领会到诗词的丰富内蕴,也会大大增强小学生探究古诗的兴趣。比如张志和的《 渔歌子 》(六年级下)描绘的是一幅简约的江南垂钓图,但却营造出一种恬淡优美的意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西塞山、白鹭、桃花、箬笠、蓑衣”等意象,然后用这些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清丽的江南春景图,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的图用笔画出来,或者用语言表达出来,开展交流活动。这样做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体验了诗歌意境之美,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对古诗词进行再创造,为古诗词学习增添乐趣

要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让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乐趣。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鼓励学生对这些经典的古诗词进行二次创作,具体的方法,可以将古诗改写成儿童诗,也可以让学生就诗改诗,还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在多种改写方式中让学参与到古诗词意义的阐发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第8篇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不和谐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1. 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家庭教育已形成只重“分数”,不重视孩子全面发展的错误观念。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致使学校素质教育得不到广泛的支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面前,顾虑重重,举步维艰。改革教育方法、改革评价制度,在现阶段家长还没有完全接受。在家长心目中,孩子的考试成绩代表了一切,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就看孩子能否考个高分。

2. 部分家庭教育成了学生的课外“补习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在违背教育规律的情况下望子成龙,使孩子成了“池中鱼”、“笼中鸟”。学生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负作用,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

3. 教师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主动性沟通。有些家长认为教师家访是找麻烦、是告状,所以并不欢迎。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我教学到位,家访不家访没有关系,这样致使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导致了一批学困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学习困难而丧失信心,转化困难。

4.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从和谐的角度看,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处于相对游离的状态,社会重教氛围不够浓厚,青少年活动场所设备不够完善。星期天、节假日,学生没有开放性的活动场所,由于各自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因而使得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着身心素质差、自理能力弱、性观念薄弱、享受意识强、迷网废学、诚信失缺、漠视纪律等种种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和谐的缺憾。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不和谐现状的成因

纵观目前我国儿童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五多五少”:

1. 多依赖学校教育,少家长、社会参与。传统的思想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至于社会非到用人时刻否则根本无关系,因而家长、社会很少关心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只注重成绩的进步与否。

2. 多教育理论,少实践活动。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层出不穷。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几乎就没有实行。

3. 多重视智育开发,少加强德育培养。目前由于高考等种种原因,学校、家长、社会上的人们只要读书好、分数高,而包括“三观”在内的其他素质教育,则少得可怜甚至忽视。

4. 多纵向发展,少横向联系。一个少年儿童,除了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之外,除了学校,还是学校。

5. 多书本知识,少社会实践。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在书中大都有触及到,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许多少年儿童却不懂得屈原到底是谁,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失于空洞。

面对这些影响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只有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用健康的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活动锻炼学生,努力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才能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着力教育资源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培养合格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自身就是一个道德机构。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性、系统性的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抓好德育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系统性的教育功能。应从以几方面入手:

1. 坚持贯彻“三观”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自身就是一个道德机构。学校德育工作是奠定学生“三观”的基础工程。因此,学校可利用德育课、班队会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占领思想阵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教育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把自己的成材和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懂得自己肩负历史重任,是跨世纪的人才。

第9篇

田效益

陕西,多年前倒是去过两次:一次是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去咸阳参加新课标培训,由于培训期间天天下雨路途多有不便,加之培训结束之后归乡心切,故而,虽然离历史名城西安咫尺之遥,却没能成行。还有一次是陪表弟去陕西兴平市董应龙医院看病,一门心思全在查病诊治抓药上,全然没有兴致去考虑游历大秦这块令人神往的热土,不得不又一次与西安失之交臂,不可谓不遗憾。

一、旅途

今年清明节放假三天,朋友老于热情相邀,借着他们亲戚专程去西安保修车辆的机会,我和他们夫妻俩一块搭车顺道去陕西一游。虽然仅仅一天时间,行色匆匆,走马观花,没能一一饱览这座城市的多处自然人文景观,也没能充分感受当地悠久厚重的文化民俗,但是那珍存于相机里的数百张留影,以及内心里那股激越奔涌的怀古情愫,却无不记录着我们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好多天过去了,回想这段旅程,内心冲动之至却又无从说起。然而闲暇时候,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却都是大雁塔、古城墙、贵妃后花园、寒窑、芙蓉园……一切的一切都使人不能不一吐为快。

那天,一大清早天气就显得阴沉沉的,只见一阵阵透着寒意的春风呼呼地吹着,漫天的尘土随风肆虐,树冠是斜的,天空是灰蒙蒙的,而干冷的空气中似乎还挟裹着丝丝湿意,难不成真应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境,天要下雨了吧。大概老天爷也在感念先人们像那蜡烛一样,忙碌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儿孙的幸福燃尽自己的恩德,准备用感恩的眼泪表达自己对先辈的怀念之情吧。就在这普天民众感怀祖先恩德期盼先人恩泽的氛围中,六点钟我们就启程了。

一路上,大概是因为车主是我们多年的老领导的缘故吧,我们旅途中全然没有了以往出游时的轻松愉快、欢歌笑语,连平常幽默风趣,走到哪里就一路搞笑到哪里的老顽童一样的老友,似乎也没了以往的激情,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我们拉着闲话。而我呢,因为以前很少和老领导在一块扎堆谈笑,感觉上总是有点放不开,所以对老领导始终有一种敬畏之感。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坐着人家的车子就好像欠着人家什么似的那种说不清的别扭。说起来也可能有点搞笑吧,也许别人倒根本没什么想法,我自己心里却老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看来和人相处也是对人性的一次考验啊。因为假期里高速公路收费一律停止,所以从泾川县城一出来,转上福银高速公路,我们就一路疾驰,除过在永寿梁的一处服务区稍做停留方便一回之外,沿途基本上没有停顿。下了永寿梁,进入彬县境内,这时透过车窗望去,只见路边的树木一闪而过,徒留一路“刷刷”的风声忽远忽近地穿过窗玻璃,使人对“风驰电掣”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沿路的风景,在飞速前行的车辆中,根本没机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只有那远方隐隐约约的群峰,以及山脚下树木环绕、云雾缭绕的村庄,才使人对八百里秦川约略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原本我们打算到乾陵一游,亲眼目睹武则天陵寝的宏伟雄峻,也把我们对武则天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王的书本印象,与现实的皇帝陵寝的历史记忆做一近距离的对比契合,印证历史,感悟轮回。然而,老领导曾游过乾陵,提到光门票就要两百多块钱,老于就提议干脆到西安游一回算了,我也觉得太费钱,就一口响应。就这样,又是一路狂奔,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终于到达西安。

二、游踪

对我而言,初到西安城,真的是有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般,看着啥都觉得新鲜,可是透过车窗望去,前瞻是高楼,后观也是高楼,左瞥是街道,右瞧还是街道,加上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车子每逢红绿灯就得走走停停,左拐右转,弄得我还真的是连北都找不着了。有意思的是,老领导曾多次来过西安,按说应该轻车熟路,然而按着车上“GPS”导航系统的指点,走过来不合适,走过去也不合适,也是折腾了好大一会儿才到达修车的地方。以往我从没去过4S汽车专卖店,那天跟着老领导进到里面,首先感受到的是店里有很多分区,有保养车辆的,有专修车辆的,还有专门给客人提供休息消闲的场所,可真是全方位配套服务。其次,就拿休息区来说,那里面既能上网,又有健身器材,还有专门的服务员接待客人,送上免费的饮料,进门有接,出门有送,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可见大都市里的商家经营有方、服务到位,难怪生意这么红火。因为老领导还要等着保养车辆,所以我们几个享受了一杯饮料之后就和老领导分手直奔城区的几处景点而去。

我们参观的第一处景观是著名的钟鼓楼广场。因为近距离观赏也要买门票,所以我们只能站在广场上,通过肉眼和相机,粗略地从外形上对钟鼓楼进行瞻仰了。只见钟楼和鼓楼相对而立(初到西安,没方向感,辨不清东西南北),建筑结构都是砖木结构,从下而上依次由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青砖砌成的,四面正中各有一孔拱形门洞,与四条大街相通,应该是有四通八达的寓意;楼体是木质结构,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红色明柱回廊,四面的门扇、窗棂、斗拱、梁柱都是雕花或者彩绘的,图案优美,古色古香;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檐角有兽吻,屋脊有异兽,均为重檐;宝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金壁辉煌,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不同的是,钟楼的楼层正中悬挂着一口铁铸大钟,而鼓楼上则一字儿排列着数面大鼓,两座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体现了“晨钟暮鼓”这一主题,两楼遥相辉映故有“姊妹楼”之称。唐代诗人李咸用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即是对两楼的精恰写照。欣赏了钟鼓楼堪比天工的建筑艺术,感受了“晨钟暮鼓”的来自远古的幽远余韵,西安小吃一条街美味佳肴的香味,似乎也是香飘十里之外,惹得我们饥肠辘辘了。

到了回民巷小吃街,眼前的景象可真是令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长长的街道上,各种特色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整个街道上空都充溢着饭菜的香味,不由人不馋涎欲滴,唯有饱餐一顿为快。慕名而来的各方游客摩肩接踵、挨挨挤挤,或驻足品味,或摄影存念,简直就是人的海洋,香的世界。诸如老孙家羊肉泡馍、凉粉、酿皮、擀面皮、麻辣烫、锅盔、手工面、烤肉串之类的小吃倒算不上新鲜,可是像“裤带面”、打糕,土耳其烤肉夹馍等等这些特色小吃,要么就是只闻其名,要么就是见都没见过,可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好不容易挤到老李家面馆,(面条的名字有特色,可惜字库里找不见,只得用上通常的叫法——裤带面)又是买号,又是等叫号,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吃到了西安有名的小吃——“裤带面”,好大的粗瓷老碗,既宽又厚的“裤带面”,确实有特点,但吃起来口味也一般般啊。我觉得我们甘肃的“大头片片面”,特色口味和裤带面有一比,只是面条的长短不同,没有竖起牌子而已。

西安是有名的帝都,历经多个朝代的轮回更替,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盛唐时期经济文化都是一个鼎盛时期,无疑会有很多时代的遗迹,值得我们去欣赏,值得我们去感怀。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更使这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的繁荣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融合,大唐芙蓉园、贵妃后花园、王宝钏寒窑等景观,更是引人流连、浮想联翩 。我们搭乘了一辆出租,那个女司机很是热情,也很健谈,一路上她边驾车边给我们介绍西安各处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也确实受益匪浅。站在**大桥上,极目望去,只见贵妃后花园浩浩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轻舟流连,湖边绿树成荫、柔柳轻拂,一条巨型神龙昂首扬爪、口喷龙涎,似普降甘霖、救济苍生。湖心岛上有一座屋顶形如飞燕的屋子,据说是当年唐玄宗金屋藏娇专供杨贵妃游玩娱乐的深闺,又名“燕子屋”,无疑都会使人联想到帝王贵妃旷世的浪漫与激情。桥的另一面则是爱情主题公园,石砌的墙壁上尽是象征爱情主题的浮雕,虽然离的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隽永的爱情浮雕,“孔雀东南飞”令人感佩凄惶的幽幽情愫,还有那情坚如磐,苦守寒窑的王宝钏的爱情传说,传递给人们的只能是——爱,并不是传说。有趣的是,这一路上,女司机为了替商家做宣传,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几次把我们带进玉器专卖店,服务人员的那份热情周到,讲解促销的细致入微,还真是令人佩服。只可惜我们囊中羞涩,加上对玉器一窍不通,生怕上当受骗,所以尽管店员们使尽浑身的解数,极尽热情,最终我们还是没买一件。现在想起来,东西没买,可是我们饱览了那么多精美的玉器,了解了那么多的有关玉器的知识,也算不枉此行。

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帝王们娱乐消遣的皇家园林御苑,它既是建筑艺术的大集成,又体现水天一色的自然风貌,还向人们展示民俗、茶艺、唐诗宋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大唐芙蓉园,巧妙地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充分、自然地展示盛唐文化。进入芙蓉园,每个建筑和各个景观都有着迷人的典故传说。漫步其间,高大的古典建筑与粼粼波光让人目不暇接,似乎自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便已扭转时空,梦回唐朝。那天我们进的大概是西门,也是芙蓉园的正门,门口水榭四周伫立着许多好像是用单片透明塑料做成的仕女像,或搔首弄姿,或沉静肃穆,尽显古代仕女的优雅风姿。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侧卧的巨大的金黄色印章,上面篆书“大唐芙蓉园”五个红色的大字,大气精美,集中凸显了皇家权势的威严,同时也是大唐芙蓉园的标志性景致。

站在广场上,远远望去,可见西北方向矗立着一座方形锥体七层的楼阁式砖塔,气魄宏大,气势雄伟,这就是当年专门收藏供奉唐玄奘带回的佛经典籍以及佛骨舍利的大雁塔,只可惜那天没能亲身登阶而上,凭栏远眺,饱览古城胜景。紧挨着大雁塔,有一座假山,清冽的水流顺崖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下方是音乐喷泉,水流随着音律的变化不断地变换着形状,似雾、似雨、似花,引来游人阵阵欢快的叫声,真是美不胜收、人在画中。广场上那座唐僧塑像,一手礼佛,一手执着禅杖,面朝大雁塔肃立着,大约正在虔诚地默诵经文,超度天下芸芸众生吧。由此往北,沿着湖边一路走去,园内各种树木浓荫匝地,满树的梅花和樱花开得正艳,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树荫下有很多雕塑,你看,那群绾着抓髻,穿着精干短衫的孩童,有踢毽子的,有玩斗鸡的,有赶陀螺的。。。。。。尊尊青铜雕像栩栩如生、憨态十足。那反映古老民俗的雕塑,更是准确生动传神地将古代农工学商的生活场景,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还有那依照贵妃醉酒的情态塑成的多尊贵妃汉白玉塑像,婀娜多姿,翩翩起舞,惹得老于童心大发,凑到跟前做出萌态十足的姿势,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忍俊不禁。儿童游乐园里,直径一米见方的黑白棋子组成的围棋阵最具特色,既方便孩子们玩乐,又富有文化氛围。古老的水车依旧永不停歇的旋转着,引来大批的游客驻足拍照,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似乎把我们也带入了难忘的童年。湖岸边停泊着一艘凤凰画舫,明净浩瀚的湖面上,只有零星的几只小船在少男少女的欢呼声中荡漾着。水边的回廊中有很多的游客,边走边拍照,还有的游客往水中撒着鱼食,引来大群的各色鱼儿争相觅食,翻腾的水花和彩色的鱼儿霎时间形成一朵美丽而生动的大花,游客们不由得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在靠近游舫的岸边,就是陆羽茶社,最为醒目的莫过于岸边的那只微微倾斜的大茶壶,壶嘴里不断流出水来,溢出大茶杯之后,又顺着石板流入下面的水池,构思精巧,巧夺天工,非常生动形象地彰显了我国悠久而灿烂的茶文化。

顺着岸边的回廊一路走去,穿过水中的木质小桥,就是有名的仕女馆,每一层都有多座或大或小的仕女雕塑,大的塑像在楼层的正面,大多有历史渊源,如二层中间的武则天身穿皇袍,头戴金冠,端站龙椅前,挥斥江山,侍立一旁的是太平公主和一个手拿圣旨的太监,身后则是一个打着万民伞的宫女,恰似与群臣在朝堂上议事。小的雕塑高约两尺有余,都装在玻璃罩子里边,只是有的仕女低眉顺目,面容姣好安祥,而有的仕女则横眉立目,脸孔上有一股杀气,为何这样雕塑,实在不明其所然。站在仕女馆高处的亭台上鸟瞰芙蓉园,无边的美景尽收眼底,远远看去,碧绿的湖面上,景物的投影与岸边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遥相辉映,真是妙不可言。

芙蓉园中,最能体现文化色彩的莫过于唐诗峡和茱萸台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明珠。以诗魂及唐诗峡为代表组成的诗歌文化区,高明之处就在于,不仅用雕塑的形式展示了唐代诗歌文化,让我们在观赏雕塑艺术的同时,领略唐代诗人的旷世风采,唐诗的内在精髓。而唐诗峡中,有山有水,崖壁上用娴熟而又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为人们呈现了唐代很多著名诗人的优秀诗篇,我们不能不为艺术家们叫好,能将诸多的艺术领域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一场文化的盛宴,不简单。至于茱萸台,顾名思义,就是取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人造的景观被赋予了高雅的情感因素,景致也就有了勃勃的生气,这也许就是自然与艺术契合的创造力吧。

三、回程

时间匆匆 ,不知不觉间已到下午五点多了 ,还有很多景点没来得及欣赏,未免有点遗憾。看看天之将晚,我们和老领导一商量,决定还是连夜回家。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还未关闭,四个小时就可顺利回家了。没想到回程的路上,车子按着导航系统的指引,竟然一连在原路上转了三圈,浪费了好多时间。老领导就调整了卫星定位,按着设定的路线一直走,结果又走岔了,竟然一气走到了咸阳。好在咸阳也在回乡的顺风路上,并未偏离大的方向。

在咸阳的饭馆里,我们随便吃了点饭,稍作休息之后,就又转道上了福银高速公路,这才算顺利走上了回乡之路。一路上,看车前方只有两道灯光,看车旁那是漆黑一片,车里面也黑乎乎的。老于刚开始还和我们拉着闲话,可是没过多久就只听见如雷的鼾声,早已进入沉沉的梦乡了。没人说话了,瞌睡虫就很容易的袭来了,我也是难以坚持,就睡睡醒醒,朦朦胧胧,时不时的和老领导说几句话解闷。我就佩服老领导的精力,走那么长的路,车子又跑得那么快,可他愣是一路清醒,独自一人把车驾了回来。

第10篇

《水浒后传》中,“混江龙”李俊率领一众好汉以及梁山英雄的遗孤,“流亡”海外,在“暹罗国”称王,给悲剧性结局的《水浒》增添一点光明。有意思的是,泰国在1939年前都称为“暹罗国”,在1945年还曾恢复过“暹罗”古名,1949年才又再次定名为“泰国”。可见,李俊称王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泰国。当然,“海外称王”说不过是作者陈忱(生于晚明)把明代中泰交往(泰族人正式建国是在13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元代)的某些情节嫁接到南宋末期罢了,因为整个宋朝并无文献记载中国人与泰国人有联系,元朝的记载也很零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暹罗国的“阿瑜陀耶王朝”开始与中国有频繁交往,曾派人到南京的“国子监”学习。万历年间,明政府在“四夷馆”设“暹罗馆”,还招收了马应坤等12名儒生向泰国派来的“通事”及使臣学习泰语。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潮汕地区的中国人开始大量移居暹罗。中泰之间,逐渐形成了斩不断的血脉联系。

“暹罗人之血统与华人混而为一”

《水浒后传》出书100多年后,还真的有―个华人在暹罗国称王:当时暹罗国“阿瑜陀耶王朝”内乱频繁,而缅甸人大举入侵,国难当头,移居泰国的第二代汉人郑信挺身而出,领导泰国军民抵抗侵略,收复国土,然后称王,建立泰国的“吞武里王朝”,并得到清朝皇帝乾隆的册封。虽然15年后郑信被弑,“吞武里王朝”也被“曼谷王朝”取代,但是建立“曼谷王朝”的拉玛一世,原是郑信的大将和少年时的好友,因而,他对死去的郑信保持了礼仪上的尊重,对郑信的祭祀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泰国的吞武里府还有壮观的郑王铜像,1954泰国政府还决定于每年的12月28日举行郑王朝祭大典。而且,继起的“曼谷王朝”为了得到清朝皇帝的册封,甚至几代泰王都用郑姓的中国名字上报,如郑华、郑福、郑明等。实际上,曼谷王朝的历代拉玛诸王本身就有中国血统,拉玛七世就曾经说过,“暹罗人之血统与华人混而为一,以至不可分化……就朕而言亦含有华人血统在内。”

在清代,虽有“海禁”,但仍有大量华人乘着“红头船”,不惧风浪,移居泰国,与泰国人友好相处。数百年来,这种迁移绵延不绝,因而,当代泰国人中到底有多少是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人,已经难以统计。而且由于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高度融入泰国社会,已经不被认为是泰国的“少数民族”,即使政府的人口普查,也没有针对华人的专门统计,更无针对性特殊政策。这与同样有大量华人移居的东南亚其他各国,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那些国家,华人被视为少数民族,而且,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还出现过大规模的暴力“排华”事件。这在泰国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可以说,移居海外的华人与本地人相处最为融洽的就是在泰国。虽然曼谷有“唐人街”,但并不意味着如在其他国家那样,是华人聚居区,其实质性的含义应指“商业区”,其中的“耀华力路”更是曼谷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实际上,华人与泰人是完全混居的。

而且,泰国的华人在各个领域都高度活跃。据报道,泰国医生中有90%以上是华人,前后有好几任总理都是华人后裔。例如前总理川・立派,中文名字叫“吕文基”;前总理挽限・信拉巴阿差,中文名字“马德祥”;在泰国造成极大的他信实际上姓“邱”;他信之后的沙马自称姓李,泰国华人都称他为“李沙马”;而现任总理阿披实是袁姓华裔,祖先是从越南移民泰国的袁氏华侨。

在泰国,中国文化的表现常常令人吃惊。在中国国内有些已经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仍被泰国华人坚守。例如,泰国“关公庙”的密度不但远远超过中国大陆,而且朝拜者络绎不绝,并连带着祭祀张飞,以及“桃园三结义”之类。闽粤一带的“天后圣母”、“清水祖师”之类随华人移居泰国后,在泰国各地,尤其是中部和南部落脚,建庙设宫。如宋艾哥乐的护国宫、普吉的天后宫、曼谷的顺兴宫等都是建筑宏丽,香火鼎盛。每逢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圣诞,还要举行游行盛会,舞龙唱戏,锣鼓喧天。真有点“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味。

与中国大陆相同的是,泰国华人仍把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当然就泰国本土而言,按照泰国习俗,最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泰国华人按照泰语发音称之为“宋干节”。如就影响而言,中国人的春节可排在第二位。在泰国历史上,甚至春节曾被定为法定假日。1950年代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微妙原因,春节作为法定节日被取消了,但是对于华人来说,春节是非“法定”的“法定节日”。学校一般会放假,政府机关、公司商铺中的华人会用各种方式“放大假”。而且,泰国春节的“年味”毫不逊于国内,鞭炮焰火,舞狮舞龙,“新年发财”、“新正如意”的横幅当街悬挂。泰国报纸还曾报道“诗琳通公主驾临曼谷唐人街过‘中国年”’。另外,泰国华人对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也照过不误。

中国文化对泰国的影响

泰国华人除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外,更重要的是,逐渐将这种文化融入泰国本土文化之中。可以说,中国文化已经是多元文化的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代,华人与华裔高度活跃,受教育程度也较高,因而,对现代文明感受更为深刻。台湾学者戎抚天研究泰国华人多年,得出结论:“甚至可以说泰国现代化的努力大都是华人在推动。”泰国本土学者则认为,印度文化对泰国的影响表现在宗教,西方文化对泰国的影响表现在物质,而中国文化则影响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实,就宗教而言,中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泰国从最早建立的素可台王朝起,就尊佛教为国教,建立素可台王朝的拉玛甘亨王的孙子吕泰,即拉玛甘亨三世,曾放弃王位出家。“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在继承王位之前,曾出家27年,法号“金刚智”。泰国的王朝虽几经变更,但始终以佛教为国教。1932年改政制为君主立宪制后,尽管宪法规定宗教自由,但“上座部”佛教仍然享有特别尊崇的地位,而且90%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笔者在泰国教书,就曾被告诫在泰国有两点不可议论,一是泰国国王,一是佛教。“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推崇印度原始佛教教义,但随着中国人迁居泰国,自南北朝以后流行中国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律宗也被带入泰国,一些高度“中国化”了的太乘佛教的特色逐渐影响到泰国的佛教,最明显的是“观音”信仰和“弥勒佛”信仰。“观音”在中国,已经由印度佛教中的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而在泰国的“观音”也为女性。“弥勒佛”在中国逐渐演变为“大肚和尚”、“笑和尚”,而当代

泰国寺庙中的“弥勒佛”,大多也是这般模样。可见,即使在宗教方面,泰国佛教也具有了一些中国元素。实际上,华人与泰人相处非常融洽,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佛教的宗教整合功能。

中国语言文学的强大包容性和丰富内涵,对泰国的影响就更为深入。美国学者约翰・F・卡迪曾经研究过泰语,他认为“暹罗语汇和广东、海南的方言有相同之处。泰语中有很多中国音的词汇,如铁、药、桌、你等等。”据统计,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约占泰语的1/3。而一些泰语词甚至与中国汉语发音一致,尤其是与潮汕话。如从一到十的发音,泰语就与潮汕话基本一致。而且,由于泰国商界华人甚多,而潮州话仍然是泰国华人使用最广泛的汉语方言,因此,至今在商业圈中,除了泰语,就是潮州话最流行。笔者曾在曼谷的“皇家萱律寺学院(RajabhatInstitute Suan Dush)语言中心”工作,也在这个学院的“成教院”兼职,就时常有一些泰国“成教生”要求我教他们“Jer Ji”,使我大为迷惑。后来才知道这“Jer Ji”在泰语中指的就是“潮州话”。

中国文学的传入也推动了泰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古典文学。最明显的是《三国演义》的影响。拉玛一世曾亲自下令本隆大臣翻译《三国演义》,其译本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构成泰国文学中的所谓“三国体”。泰国伟大的诗人顺吞蒲曾广泛阅读中国小说,其代表作叙事诗《帕阿派玛尼》,一些情节就明显与《三国》类似。例如,诗中的“请来医生治伤痛,毒汁去除用刀刮,止住伤痛用药敷,粘合伤口用针缝”,明显可见“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影子。而有些泰国文学作品直接就把中国文学作为材料。泰国著名戏剧家功帕叻差波窝维编的舞剧,直接取材《说岳全传》中的“兀术攻打潞安州”。而暹南的“六坤戏”,亦大都取材于《三国》、《水浒》、《西游记》等。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也被引进泰国。拉玛九世的女儿诗琳通公主就将王蒙的小说集《蝴蝶》、方方的小说《行云流水》翻译出版。她还用汉语创作了大量诗歌。她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琢玉诗词》、《诗琳琅》,深受泰语专业的大学生喜爱。

在日常生活、民俗诸多方面,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了泰国人的生活。泰国在中国的陶瓷大量输入之前,习惯用植物的叶子作为食器,而现在则普遍使用陶瓷的碗盘。泰人本无“祭祖”的习俗,当华人将这・礼仪带入泰国后,逐渐成为泰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至迟从拉玛四世起,王室就开始在宫殿内设立先王牌位;每年农历除夕,由国王或王族代表主持祭奠仪式。据媒体报道,前泰国总理克立巴莫也有华人血统,他在祭祖的时候说:“列祖列宗在上,请原谅后人不孝,我们已经不能用中国话祭祖了,只好说泰语……”

泰国的建筑,无论是佛寺还是皇宫,很多都具有中国特色。如曼谷的“云石寺”镶有琉璃瓦,玉宇飞檐。拉玛三世建造的“越叻差窝洛佛寺”,与中国佛寺大同小异,而与印度本土佛寺有较大差异。拉玛一世建筑的皇宫,明显地效仿中国的皇宫,因为建造者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的工匠。另外如拉玛五世曾大事扩建的、大城府的“挽巴茵御苑”,其中的“天明殿”(威哈甲隆殿)登殿石阶中央的长方形大理石上刻着太极图,殿前悬着中式灯笼,殿内用中文木刻的楹联装饰,摆放着中国的皇袍式样,四壁挂着泰王临摹的中国书法作品,使参观者几疑置身于中国皇宫之中。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流变

中国文化传人泰国后,在泰国生根开花。不过,数百年来,受泰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移入的中国文化本身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据一些学者研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相比,泰国华人被当地民族同化的程度是最高的。而且,由于泰国政府较早解决了华侨的入籍和公民权问题,泰国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也早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并且较为顺利和彻底。很多泰国华人,一方面以自己是华人而自豪,另一方面也认同自己是泰国人。一般而言,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喜欢坚持使用中国姓名,其他国家的华人常常同时使用两种姓名:中国姓名和当地姓名,而泰国的华人则普遍使用泰文名字。195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更为流行,甚至。一些华人去申请更换姓名,在户籍上更换成泰国姓名。据统计,仅1970年代,泰国每年申请更换姓名的约1万宗,华人占90%,基本上是将中文名改成泰文名。比较极端的,一些泰国华人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就已经没有中国姓名了。或许,这也与华人与泰人通婚较多有关,华人与泰人通婚一般都受到鼓励,尤其是华人男性与泰人女性的婚姻。美国学者斯金纳指出:“华人移民在暹罗居住5年以后,便会有一半的人与当地妇女结婚。”而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标准,族际通婚的人愈多,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愈小,民族关系就比较融洽。当代泰国一些名人就是混血人,例如,当代泰国最著名的佛教思想家佛陀达丘(Buddhadasa),父亲是华人,祖籍福建,母亲是泰国人。1975年为中泰建交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打开中国门户的先驱”、“泰国的基辛格”巴实・干乍那越,中文名叫许敦茂,现任泰国最大银行盘谷银行的董事长,其父辈的祖籍是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