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跌倒不良事件

跌倒不良事件

时间:2022-12-14 00:3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跌倒不良事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跌倒不良事件

第1篇

[关键词] 跌倒;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77-04

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之一[1-2]。跌倒不仅导致患者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而且是致患者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2]。近年来,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3-4]。预防跌倒,在管理层面上,先要做好跌倒的监控工作,如何高效实施对院内跌倒的监控,更准确评估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做到提前预防、提前介入、持续监测,是新时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5-6]。本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采用人工非惩罚自愿手工上报方式,2011年开始按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14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结构化的自动上报,与信息科人员合作,研发了基于根本原因分析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2012年1月始投入使用,在医疗不良事件(包括跌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705张,临床科室30个,年住院患者达3万人次。2011~2013年发生跌倒72例,其中2011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发生跌倒18例,2012~2013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发生跌倒54例。

1.2 方法

1.2.1 成立跌倒专科小组

本院于2008年成立跌倒专科小组,对跌倒管理实行“护理部主导,跌倒专科小组配合和实施”的形式。跌倒专科小组由17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7名,其中1名为赴香港学习的老年专科护士。跌倒专科小组主要职责是对医院内跌倒患者进行会诊、治疗、追踪和协助护理部制订预防跌倒指引等。

1.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1 系统功能模块

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在线上报模块(包含医疗、护理、设备、后勤、其他);②管理者审核模块;③管理者模块;④系统自动生成各种结构化表单;⑤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任意时段统计报表和分析图表,显示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及关系;⑥自动生成事件等级及根本原因分析;⑦用户管理模块[7]。

1.2.2.2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分为3个部分:系统登录模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和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8]。全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通过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进行填报,填报内容尽量使用表格并备注选项(结构化),尽量使填报人缩短填表事件,增加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同时便于统计分析。

1.2.2.2.1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陆提供用户验证功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系统。

1.2.2.2.2 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 提供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的录入功能,当发生跌倒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报。①上报的基本信息:科室、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对象、与事件发生过程中有关人员和上报人判断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等。②跌倒事件信息:发生前的情况(如最近一年跌倒次数、是否跌倒高危人群、独立能力情况、有无陪伴、日常辅具使用、床栏使用);发生时情况(进行何项活动、意识);科室有无预防措施及规范;造成的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生理因素、流程设计、人员因素、器材设备、环境因素、药物等);发生后的处理等。

1.2.2.2.3 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 不良事件进行提交后,护理部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进行评价审核,及时反馈意见,同时将上报材料整理不良事件信息。

1.2.3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3.1 上报流程处理

护理部每天收取数据,如果判断为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和引起医疗纠纷的跌倒事件,电话上报,8 h内补录。护理部即时将跌倒信息转交给跌倒专科小组,跌倒专科小组根据科室上报跌倒的严重程度,对严重跌倒或需要会诊的患者,在2 h内进行现场会诊及处理,未造成伤害的跌倒事件在24 h进行会诊,并对跌倒结果进行追踪和监控。

1.2.3.2 上报数据统计

可按报告科室、发生时间、事件类别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并生成各种图表格式。

1.2.3.3 上报数据分析

每月护理部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每月护理质量报告和护士长例会中通报;每季度护理部根据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对跌倒数据进行分析。

1.2.3.4 持续质量改进

跌倒专科小组在每年初进行跌倒事件分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协助护理部进行全院护士的培训以及制订跌倒指引和相关表格设计,如制订预防跌倒工作指引和流程、跌倒评估单、跌倒护理单、跌倒指标巡查单、跌倒事件回访单、回访标准化作业流程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以2012年19例跌倒事件为例,说明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见表1。

表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上报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上报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3,P

2.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3,P

3 讨论

3.1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使跌倒的上报信息更加完整

使用手工和电话上报跌倒不良事件,会因为上报人的主观原因和专业知识等,造成上报的跌倒信息不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后的建立,里面包含了发生跌倒和跌倒处置等的相关信息,上报人可以根据提示逐项进行填写或打勾,使上报的跌倒信息更加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也随时根据跌倒的最新知识等及时更新上报信息,从而做到信息的完整性。

3.2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跌倒上报率

本结果显示,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后提高了跌倒的上报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护士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科室发生的包括跌倒在内的不良事件,使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上报采用自愿非惩罚性方式,只是作为警示和不断持续改进之用;护士也可以通过上报系统查询到本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作为参考和学习[9];在实施不良事件上报的初期,护理部还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护士上报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这些方式都提高了护士上报的积极性。柯晓华等[10]研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与报告主体、管理者和报告系统性质、报告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等有关,说明实际跌倒发生率的统计还存在很多问题。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方式,既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又能及时、准确地上报信息,真正做到对患者的不间断监控。

3.3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本结果显示,使用跌倒信息化上报系统后,跌倒发生率降低。护理部和跌倒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跌倒进行不间断监控,发生跌倒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11],并进行PDCA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制订指引各种评估量表和全院分享等措施[12-13],使预防跌倒深入每个护士的工作之中。责任护士及时评估跌倒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预防跌倒的措施,及时上报管理层,是跌倒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夏春玲等[14-15]的研究表明,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无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理念、信息技术支持和一线护理人员的科学配比等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发生率是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如何针对系统中发现的不合理因素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组织护士学习、总结和改进,避免同类跌倒事件的再次发生,需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是管理者仍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能调动护士参与跌倒管理的积极性,降低跌倒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从纸质化办公转变到自动化办公模式,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及时反映和处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燕萍,刘雪琴.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4):77-79.

[2] 刘荃珍,王瑞.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3] 韩月红,刘淑梅,杨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49-51.

[4] Peden M,Magee K,Sarma G.The injury chart book:a graphical overview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injuries[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8.

[5]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信息化管理在压疮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3.

[6] 董敏.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9,13(9):60-61.

[7] 张建荣,黄艳芳,张淑清.基于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79.

[8] 张建荣,黄艳芳.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100-112.

[9]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26-727.

[10] 柯晓华,陶红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1):61-64.

[11] 伍晓莹,章秋燕,李爱素.根因分析法在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94-496.

[12] 罗淑娴,徐春芳,陈章艳.PDCA循环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04.

[13] 王岚,仪伟.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保健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37.

[14] 夏春玲,范玲,肖适崎,等.预防跌倒管理的新方法及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2):70-71.

第2篇

[关键词] 跌倒事件;脑卒中;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4-0086-04

跌倒事件作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引起跌倒事件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表明[1],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与年龄、跌倒发生的时间、跌倒时的活动状态及药物的使用情况有关。为了降低本院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我科开展了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课题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通过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过程及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对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挖掘跌倒事件的影响因素,最后锁定目标,针对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23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2],其中23例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发生率18.7%。跌倒患者中男13例(56.5%),女10例(43.5%),年龄36~80岁,平均(60.2±12.6)岁。从表1可见,91.3%发生跌倒的患者年龄≥60岁;跌倒事件主要发生在00:00~06:00和18:00~24:00这两个时间段,分别占26.1%和47.8%;从跌倒地点来看,47.8%的跌倒事件发生在床边,有43.4%发生在厕所、浴室及去厕所的路上;从活动状态分析,有21.7%跌倒事件的原因是由于患者下床活动,43.5%由于下床上厕所,26.1%由于下床拿东西;跌倒事件中药物使用情况表明,60.9%的患者服用降压药物,26.1%的患者有服用降糖药物,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分别占4.3%和8.7%。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知识培训 通过品管圈的理论知识学习,使科室护士对品管圈临床护理管理有一定的了解,逐步让其意识到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2.2 成立品管圈组织 本品管圈活动小组共11人,评选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组织筹划。圈员由本科护理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活动的实施。

1.2.3 确立主题 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患者自身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因此,从多方面深入分析跌倒事件的促成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圈内全体成员的研究讨论,最后确立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

1.2.4 原因分析 患者主要因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跌倒:①年龄因素。从表1可见,91.3%发生跌倒的患者年龄≥60岁,说明年龄偏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出现衰退,行动的灵活性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大脑反应迟缓,缺乏避开危险的时效性[3]。②环境因素。从既往资料的跌倒地点分布可见,47.8%的跌倒事件发生在床边,有43.4%发生在厕所、浴室及去厕所的路上,这可能与从床边到厕所的路上及厕所内路面湿滑而且缺乏扶手有关,老年人不合身的病员服及易滑的拖鞋也是造成跌倒事件的重要风险因素。③心理因素。部分老年患者个性固执,过高估计自身能力,对危险性认识不足,当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的时候,就不愿麻烦家属和陪护,最终造成跌倒事件的发生。④直立性低血压。通过既往资料活动状态结果发现,有21.7%跌倒事件的原因是由于患者下床活动,43.5%由于下床上厕所,26.1%为下床拿东西,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人体由卧位突然改为站立位,由于动作过快而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而跌倒[4]。⑤药物因素。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常给予药物治疗,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下降而敏感性增高,加上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服药不规律,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既往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表明,在跌倒事件中60.9%的患者服用降压药物,26.1%的患者服用降糖药物,提示当患者服用这两类药物时要加强护理。⑥责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易跌倒患者的评估不正确或者是评估不及时、不到位。⑦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风险意识淡薄,未及时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包括跌倒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安全健康教育,且没有对安全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⑧夜间时间由于值班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巡视病房不及时,造成夜间无法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部分患者自行下床解决增加了跌倒事件发生的风险。表1时间段结果显示00:00~06:00和18:00~24:00这两个夜间时段跌倒事件发生率高达73.9%。

1.2.5 对策制定实施 根据上述分析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具体对策包括:①加强跌倒风险评估 根据品管圈活动所挖掘的因素,制定跌倒事件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入院诊断为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患者的性格倾向及精神状态、药物使用情况、行动能力等。在评估时护理人员应全面客观了解卒中患者的病情,如果遇到神志不清患者时,应向家属了解真实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为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制定防护计划,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建议家属为其配备专门陪护人员,在其床边挂上防跌安全标示,并提醒家属及陪护者之该患者为跌倒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②优化病房环境 对刚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科室的布局,让其尽快熟悉环境。在床边至厕所的路上及厕所里加设扶手,并要求患者家属及陪护在患者上厕所时加以牵扶。嘱咐科室保洁人员增加工作量,保持病房内及厕所路面的干燥,防止意外发生。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病床的高度,在床头及厕所设置应急呼叫铃装置,以备不时之需。根据病人的身材,发放合身的病员服,更换病房内易滑的拖鞋为防滑拖鞋。③健康宣教 针对性格固执且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的老年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沟通,通过鼓励、安慰、细心交谈等多种方式,耐心地让其认识到跌倒事件发生的严重后果,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积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此外,还应加强自我保护培训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跌倒事件,主要内容包括:起床时动作要慢,可以依靠床边的扶手或陪护人员的帮助起身;起床时要分阶段缓慢进行;过久睡眠后不宜突然起床。④加强用药护理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不断退化,容易忘服或漏服药物,加之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下降和敏感性增加,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5]。因此要通过与患者的深入交流,逐步建立起患者对按时定量服药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叮嘱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者停服药物。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疗效,若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师和临床药师,防止跌倒事件发生。⑤加强防护 特别在夜间护理人员少且陪护人员又进入睡眠状态时,要加强配备护理人员,增加夜间巡视次数,排除夜间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尤其加强对跌倒风险评估高的患者的监护,做好床边交接班工作,主动做好基础和生活护理。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跌倒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通过外送进修、专业培训会、自主学习考核等多种形式强化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时补充新知识;外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是组织院内具有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定期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会,针对如何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等集中进行培训;通过多媒体、板报、演讲、模范表率等多种形式,逐步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1.3 统计学方法

既往资料123例跌倒事件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跌倒患者的年龄分布、跌倒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跌倒事件发生的地点分布、跌倒事件发生的活动状态和跌倒患者药物使用情况;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取α=0.05为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针对品管圈活动所挖掘的跌倒事件危险因素,采取一系列护理改进措施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生跌倒的仅为4人,发生率下降至3.0%,与去年同期的18.7%相比较有显著下降,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1,P

3 讨论

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在我国呈增高趋势,仍是当前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6]。跌倒已被确定为脑卒中康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后可造成患者身体伤害、活动受限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把住院患者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7]。然而不同环境、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品管圈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组成一个小团队,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8]。我科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剖析造成本科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主观上有患者自身年龄、疾病、心理等因素;而客观上存在科室环境不到位、药物质量及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欠缺及人员配备不足等外在因素,这与相关报道趋于一致[9],说明了品管圈活动对问题的分析作用值得肯定。之后总结经验,按照品管圈活动制定的干预对策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结果显示发生跌倒的脑卒中患者仅为4人,发生率下降至3.0%,与去年同期的18.7%相比较有显著下降,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1,P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妙霞,蔡有弟,陈华丽. 94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因素的调查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14-16.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3] 李蕊. 脑卒中后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l):12.

[4] 邵聪文. 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疗前沿,2013,8(2):111-112.

[5] 刘艳.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5):46-47.

[6] 王颖,齐晓飞. 我国各地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近况[J]. 包头医学,2010,34(1):1-3.

[7] 倪栋梅.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70-72.

[8] 林荣瑞. 品质管理[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811-1812.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2(b)-0173-03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all of inpatients in geriatrics department

LIN Xia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Maom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all of elderly patients in geriatrics department.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6,10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of 500 cases and 50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opted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fall prevention knowledg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ho,as well as fall preven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scores,fall incidence were analyzed.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Geriatrics inpatient;Fall

近年?恚?临床上的不良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其中对住院患者来说,跌倒是报道最多的事件,其中以老年患者人数最多[1]。我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约占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30%,根据权威数据显示,老年跌倒现象较普遍,尤其是住院老年患者,其跌倒发生率是正常老年人的两倍以上[2]。跌倒[3]主要是指,患者发生自主、非故意的改变,倒在比初始位置低的平面上或地面上的行为。由于跌倒对老年患者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护理干预的手段,强化防跌倒风险意识,避免临床上出现跌倒[4]。本文为分析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跌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的1000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0例和实验组50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63例,女237例;年龄65~91岁,平均(78±3)岁;病程1.6~12.3年,平均(6.95±0.36)年。实验组男259例,女241例;年龄62~92岁,平均(78±4)岁;病程1.3~13.2年,平均(7.25±0.24)年。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以及患病时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①参与本研究前,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除了常规护理未进行其他护理;②愿意服从本研究的患者;③所有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且均为住院患者。排除标准[6]:①患有先天性疾病及传染病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对药物过敏以及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在行护理干预前均出现跌倒。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监护,避免出现摔倒,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避免其情绪激动。实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①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给予高危跌倒患者(行为紊乱、年老体弱、药物副反应、意识欠清等)以重点关注,在必要情况下,在患者的床头做好标记引起重视;②患者跌倒可能是由于病房环境,如光线较暗、无扶手、地面有水等,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病房光线充足,避免光线昏暗引起患者摔倒,检查病房及走廊内的扶手是否完好、地面是否干燥等;③医院健全医护人员安全文化体制,对医护人员行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患者跌倒现象发生;④要针对护理环节进行控制,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做好排班工作,降低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⑤对患者护理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性地对患者行健康教育,耐心为患者讲解防跌倒知识,以及跌倒后的严重性,提高患者对跌倒的认知,从而强化其防范意识;⑥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消极情绪要及时疏导,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以及生活烦恼、安全问题,鼓励和支持患者,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患者完成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⑦针对患者的嗜睡、步态不稳、反应迟钝以及头晕等,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为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于患者的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跌倒预防的态度、行为得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跌倒的伤害程度,跌倒伤害程度参照《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4版)》[7]判定,严重伤害事件均是骨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预防认知情况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跌倒预防态度、行为得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预防跌倒态度、行为得分情况、跌倒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至严重伤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第4篇

唐春花: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唐春花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警示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警示报告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策。结果:通过对2013年度上半年护理安全警示事件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有了正确、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起到警示作用,有效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降低错误的扩散。结论:实施护理安全警示事件分析制度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 神经内科;安全警告;分析;对策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56

神经内科患者多患有脑血管疾病,病情较为严重,且年龄较大,常伴有意识或精神障碍,因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高[1,2]。我院神经内科采取护理安全警示报告分析制度并实施风险管理,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质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上半年我院神经内科护理安全警示报告19起,其中发生意外拔管5起(26.32%),跌倒4起(21.05%),核心制度执行不规范造成用药错误6起(31.58%),信息录入错误等其他不良事件4起(21.05%)。

2安全警示报告事件的识别与评估

对客观存在以及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好归类,同时对产生安全警示事件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突发意外事件

2.1.1意外拔管患者睡眠中意识朦胧、感觉有异物感,翻身更衣时解除防抓手套、约束带,小便、躁动、情绪低落等多种情况下不慎将管拔出。

2.1.2跌倒患者情绪激动无法自控,自我评估过高自行下床,留有运动障碍者行走不稳,平衡功能差,伴有并发症突发头晕等不慎跌倒。

2.2核心制度不规范,用药错误更换补液错误,将一种液体贴成另一种液体,将此患者的药用于彼患者,摆药机因程序错误、卡药机故障、手工摆药等造成摆药错误,护士未核对出;信息系统不完善,摆药单、药房未生成发药的安全漏洞造成药物漏服;药品规格变化,摆药机内尚有剩余,造成剂量错误;多种规格的药品,输入方式设置不合理,电脑上字符限制显示不完整,导致电脑输入药品和医嘱不符等出现用药错误。

2.3其他患者信息输入错误,患者请假外出在院外发生意外,运送不及时导致检查结果延误等情况影响患者的安全。

3安全警示报告事件的分析

对安全警示报告的事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护理安全警示报告事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为人为因素和系统因素[3]。

3.1人为因素

3.1.1患者及家属因素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惯性习惯不易改变,对于病房环境、病床位置、高度等不习惯,如再合并偏瘫、行走不稳等,易发生跌倒、坠床等危险;患者患病后未适应新的角色,自我评估过高,不愿寻求帮助;患者及家属信息缺乏,对危险因素重视不够或不能有效配合。

3.1.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任务重,还要承担过多的非护理工作,如记账、催款、领药、送修设备、领用物资等,使护理人员危险分辨能力下降,不能及时进行输液巡视、病情观察、耐心告知和健康教育。低年资护理人员比例偏大,尤其实习生经验缺乏,又因责任重大,易导致精神紧张出现错误[4];高年资护理人员习惯性思维,简化服务流程,基础护理流于形式。

3.2系统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事件评估制度、预防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工作职责、流程不合理,病区设备、环境存在缺陷。

3.2.1制度不健全学校学习课程和临床脱节,没有安全护理的相关培训,没有统一的制度、流程及评判标准,各家医院做法不一,导致理解做法不一致,护士在执行中无所适从。

3.2.2环境因素病区设施陈旧,缺乏相关防护装置,如病房面积狭小,通道不畅通,尤其夜间躺椅搭建后更为拥挤,患者行走时易致跌倒意外;浴室洗手池边无扶手,患者在洗漱时易发生头晕,如病情发作无法找到扶靠工具时而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地面清洁后,积水或过度潮湿等,易发生摔伤、跌倒等;由于病情需要或其他工作需要临时拉设电源线,电源线横跨地面绊脚致跌倒等现象。

4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

4.1制定非惩罚性护理安全警示报告制度鼓励主动上报,对于主动上报的给予奖励,延迟或隐瞒不报的给予惩罚。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后,病区护士在24 h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重大事件立即口头汇报护士长),护士长在晨会或科会上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及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填写在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提交科护士长;大科接到报表后,审核原因及措施是否合理及执行情况后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例会上讨论分析,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下发到各病区进行警示。

4.2加强培训新护士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将护理安全警示报告相关内容列入培训项目。入科1周内由护士长对新入科成员进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的责任感教育,并将发生过的安全事件进行分享,使护士从思想上认识到执行核心制度的重要性,指导护士有效做好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掌握不良事件发生后如何应急处理。教育护士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害怕风险,要学会规避风险,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认真评估患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和各项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对于异常心理状况或有安全风险的患者,应严密观察,严格交接班,并将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共同加以防范。

4.4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多换位思考,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并有效地参与到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中来,共同保障患者的安全。

4.5加强设施设备防范在明显位置悬挂警示标识,如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烫伤等,患者的各种管道也要有明显的标识,走廊、卫生间及洗手池边安装扶手,病床放置到最低,地板为PVC软地垫等。增加各种约束工具及固定装置以降低由于约束、固定不力导致的安全事件发生。

5小结

通过对护理安全警示事件分析,护理人员对护理事件有了正确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起到警示作用,有效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再次发生,降低错误的扩散。由此全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合理配置人员,改善环境,护理人员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服务意识,从而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曦.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北方药学,2013,10(2):97.

[2]崔福英.职业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83.

[3]张红霞,白如雪,孙青娟.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6-67.

[4]张桂琴.分层次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371-372.

第5篇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3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发生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护理不良事件均属于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中护理不良事件要求上报范畴。

1.2方法根据北京地区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中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分类类别(口服用药错误、静脉用药错误、压疮、管路滑脱、跌倒和坠床)进行统计和分析。所有资料均输入管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4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有管路滑脱,主要以胃管脱出为主,其次为尿管脱出,深静脉导管脱出;跌倒不良事件中发生在洗漱间,病人未遵守住院规章制度私自离院而发生跌倒,病人去水房打水时跌倒,病人进行功能检查时跌倒,病人自取尿壶时不慎跌倒;静脉用药错误因护士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发生,护士交接班不清导致,护士告知病人不到位发生,带教不严而造成;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未及时给病人采取加床档等安全措施造成的,发生均是由于陪护人员看护不当所致;口服用药错误中护士查对不严造成,由于护士告知病人不到位而导致病人连同药物外包装服下的事例;,压疮事件均发生在年龄偏高的老年卧床病人,其中在入院时已有皮肤压红。其他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机器故障、留置针折断、热水袋烫伤、血标本采集错误、药液外渗、紫外线照射伤及病人眼结膜、血压计汞外漏等,均为个例事件。

3原因分析及对策

3.1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格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证每例病人的安全是2013年病人安全目标中的又一明确规定。但在临床工作中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的事件却屡屡发生。具体表现在加药时不检查药品的质量及有效期而导致给病人应用过期药物;用药时查对不到位,到病人床前不核对床号及姓名就应用药物而造成的错误用药;更为突出的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事例是1名护士将病人胸腔引流管误当成静脉留置针将液体输入了胸腔。这些事件的发生均给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也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将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查对制度落实到位。首先,护理部要求在进行各项操作过程中,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病人识别的方法。为此,规范了住院病人腕带佩戴制度,以利于护士在进行操作过程中作为识别病人身份的一种有效措施。其次护理部在全院科室范围内要求使用各种管路标识,以利临床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明确核对。护理部加强制度执行度的检查和督察。

3.2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各项护理操作都有相应的流程和规定,护士在工作中如不能很好地执行操作规程,势必会出现不良事件。本次调查中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因未执行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有下列几种情况:护士在治疗台上摆放的液体未按医嘱顺序执行而造成的两组抗生素连续输注,导致病人误解为错误用药而引发的护患意见分歧;输液袋中未配药而事先在药袋外注明病人床号、姓名、药物及剂量,造成的未加药就给病人输注的事例;发药时未发药到口,造成病人将带有外包装的口服药一同服下,导致病人经历两次胃镜下取异物的痛苦。其次,护士在交接班过程中因粗心大意,抱着以为有人查对过了或者还会有人再查一遍的心理从事工作,体现在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这些事例的发生,都无疑说明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此点,护理部要求质量控制护士长及临床科室护士长,要动态修订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使之真正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执行力度;病区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护理行为。

3.3病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管理是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缺陷控制,通过缺陷控制使医疗护理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紧张繁忙,加之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风险大,突发事件常见。护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许多护士在工作中有疲惫不堪的感觉,出现工作注意力难于集中,易扰,最终使护士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产生不良事件。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要关心、支持护士,减轻护士工作的心理压力,提高护士适应能力,要了解护士,除通过沟通让护士宣泄自己的压力外,还要采取有效的减压方法,减少此类原因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带教老师由于不能严格要求护生,未尽到责任,对不良事件认识不足,把护生当成减轻工作的帮手,让护生独立执行医嘱、执行护理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护生由于渴望尽快掌握专业技术,往往较主动实践,尤其是性格外向、大胆、主动性强的,他们常过于自信,此时带教老师过于放手,由于他们临床实践过少,错误判断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7月在我科透析患者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能独立行走或者须借助助行器行走,且意识清楚,跌倒评分>5分。其中男80人(66.7 %),女40人(33.3%);伴有原发性糖尿病15人(12.5% ),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学历,理解能力及记忆力尚可。

1.2实施方法与健康教育内容

1.2.1首先由本科护士质量控制组(以下简称质控),根据职责查找相关资料,针对跌倒常见原因从人、药物、环境进行头脑风暴,分析跌倒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对策及跌倒应急预案等一整套方案,由护士长对护士进行跌倒预防知识培训、考核,使之能正确掌握跌倒高危因素评估方法,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预防跌倒措施,并能熟练运用护理干预技能,进行多重护理干预,防止患者发生跌倒。

1.2.2将透析患者的防跌倒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根据跌倒原因分类显示,患者健康因素引起的跌倒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0%~70%。故患者首次透析由责任护士根据疾病种类、用药及病情状况,综合评估跌倒危险因素,内容包括:年龄>60岁(1分),跌倒史(1分),活动障碍(3分),营养不良(2分),睡眠障碍(2分),服用镇静、催眠、麻醉抗精神类药(3分),视力障碍(1分),意识情况不佳(1分),无陪伴(1分)。综合得分>5分属于跌倒高危人群,进行首次宣教时,告知患者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让患者和家属在"跌倒/坠床预防告知书"上签字。然后发放宣传图片和宣传单,提高患者的跌倒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明白跌倒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此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主动性,同时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跌倒防范措施记录单,方便相关的质控宣教小组跟踪评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关文献[2]显示,护士的宣教方式和态度对健康教育效果影响显著,护士对患者的口头宣教效果明显高于书面宣教。因此,本次研究中每周组织透析当日的患者及家属学习1~2次,由责任护士及质控组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以保证每个患者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内容包括跌倒的常见原因、危害、预防措施、跌倒后补救方法等,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尽量把跌倒的预防安全知识教育由书面转化为图片或视频形式,尽可能的做到简单易懂,记忆深刻。由于有的患者记忆力差、理解力降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评估不足,小组式健康教育多次分阶段、分重点地实施防跌倒安全教育,重点从环境、用药、营养、运动四个方面进行防跌倒安全健康教育。

环境质控组负责管理和改善透析间及患者通道的内外环境及设施,引导患者熟悉环境。例如:透析间及通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关注重点放在地面是否保持清洁干燥、无水渍;"小心地滑"指示牌是否放在醒目位置;床头是否有"防止跌倒"警示标示;卫生间是否有扶手及扶手高度是否合适;走道扶手有无松脱;通道有无障碍物、是否宽敞;物品摆放是否有序;光线是否充足;生活物品是否放于方便之处;床脚是否处于刹车状态;床边护栏功能情况等。并教导患者在家亦应遵守以上规则,防止跌倒的发生。

用药质控组负责患者用药情况及对跌倒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健康教育,加强用药指导。由于慢性尿毒症常合并较多并发症,出现低血压、心衰、失眠、便秘、视力下降、精神和神经异常等,因此,对使用镇静剂、安眠药、麻醉抗精神类药、降血糖药、降压药、缓泻剂等药物的患者,应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告知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使用降血糖药的患者透析前不使用药物,并告知低血糖的症状及预防方法。指导患者改变时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s,坐起30s,站立30s再行走。居家如感头晕、服用镇静安眠药、降压药、卧床时间较长等情况时,下床前先坐于床沿,再由照顾者扶下床;告知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在服药前应完成洗漱,必要时如厕亦要协助,防止服药后活动发生意外。

营养质控组负责患者饮食及营养补充的指导。尿毒症和透析患者几乎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一些患者的营养不良处于早期不易被察觉或不被患者所重视[3]。许多研究表明,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有关[4],所以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护士应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对跌倒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例如饮食要求做到"三高一低",即: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必须氨基酸、低磷。并补充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注意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量。根据透析次数、肾功能情况等作适当调整,尤其是水和盐的控制,要保证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或每天不超过1kg,以免超滤过多引起低血压,告知患者水分控制的技巧,尽量每天早晚测量体重。

运动质控组负责患者的日常活动监督及安全工作。运动治疗作为康复医学中最基本、最积极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规律的身体锻炼或功能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等。告知患者要穿大小合适的鞋,鞋底应防滑,系紧鞋带,裤子也应长短合适。行走不能过长时间和距离,不做剧烈运动。如患者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要使用轮椅时应检查轮椅制动情况,教会患者及家属安全使用轮椅或步行器,并交待患者活动时由家属陪同。

除此之外,医院还建立了"护理部-护理安全质控组-病区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体系来监管患者跌倒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由质控员每月汇总填写患者跌倒记录本,如发现问题,进行上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由当事护士进行补充宣教,及时地消除了危险因素,保证各项安全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3跌倒应急预案及讨论 患者院内发生跌倒后,护士及时赶赴现场,查看患者,了解情况,同时报告医生,查看患者的摔伤情况、受伤部位,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同医生处理,使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立即报告护士长,查看是否有外伤、骨折情况及患者出现跌倒后的精神状况等,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作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护送患者到住院部继续治疗,并详细交接班,将事件发生的经过及时、如实的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立即了解患者病情,作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书面向护理部报告。院外发生的跌倒,护士详细询问跌倒经过、原因、后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各质控组一起分析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和消除发生跌倒的有关因素,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1.4评价工具和方法 根据透析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和预防知识,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①发生跌倒的个人因素;②发生跌倒的药物因素;③发生的的环境因素;④发生跌倒的心理因素;⑤发生跌倒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总分为100分。对2015年6~7月于我科透析患者120例进行小组式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2 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

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前,患者对跌倒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认知评分较低,为35.4分,干预后平均分达到87.7分,说明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我科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后,患者院内外跌倒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均较低,2015年6~7月仅发生1名患者院内跌倒,院外跌倒2名,均为轻微伤且未出现重复跌倒。

3 讨论

第7篇

【关键词】 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已引起高度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随着人口年龄的逐渐老化,住院患者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系数在增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事件、将伤害降至最小,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发生了5起跌倒事件,通过分析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发生跌倒事件5起,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0~59岁1例,60~69岁 2例,70岁以上2例。跌倒发生地点:床边1例 (长期卧床改变),洗手间2例,下楼1例,病区走廊1例(长期卧床下地活动)。跌倒损伤情况:1例无任何损伤,2例软组织损伤和皮肤擦伤,2例骨折。发生时间:7:00~8:00期间1例,15:00~17:00期间2例,18:00~21:00期间2例。陪护情况:4例有陪护,1例无陪护,跌倒时3例陪护不在身边。用药情况:1例用降压药,2例用镇静药。

2 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

2.1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首先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正确认识,规律把握不足,安全监管指导不利。平时的安全防范管理教育中对跌倒的危险因素如:视力减退、站立不稳、意识模糊、近期有意识丧失、癫痫史、年龄≥60岁的患者重视程度高,积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而忽略了睡眠障碍、长期卧床改变、使用降压药等因素。改变时发生性低血压患者头晕容易出现跌倒。其次,工作中过于依靠陪护,放松对护士的要求,致使各项监督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科室没有形成配套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本组发生跌倒的时间段,护士单独值班期间发生3起。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对护理工作安全隠患缺乏预见性。另外可能与夜间护士少,巡视病房不到位有关。

2.3 护理安全防范不到位

防护措施不到位是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 5例跌倒事件中在洗手间发生2例,洗手间地面湿滑,患者身体虚弱,应增设安全设施。

3 管理对策

3.1 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护士容易产生BS综合症[2],即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主要体现在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社会地位低,护士缺编,工作超负荷运转。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引起护士人际冲突增多、工作效率降低、各种事故和缺勤率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积极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构建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和整个组织系统关注患者的安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例如: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要一味处罚科室、当班护士,出现问题采用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3]进行分析,无论事件如何,首先80 %找系统(管理)原因,使护理人员在问题发生后主动上报,力争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手段消除不利思想因素,从而调动所有人员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只有人人参与安全防范,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护理差错与纠纷。

3.2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实现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陪护人员共同参与的4级安全监管制。护理部实行全院统一领导,对患者安全防范措施随机抽检,每月召开1次护理安全会议,对安全问题分析讲评;护士长重点加强科室各班次护理安全工作的指导、协调好各班次的人力资源配备,抓好制度落实,随时保持与在班护理人员的联系,可利用跟班作业及早晚间查房对患者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督导,每日晨交班对病区患者的安全情况进行讲评,每周进行1次分析总结;护理骨干临床经验丰富是防止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富贵财富;积极听取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意见,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发挥好家属陪护人员的作用。护士长每月召开1次患者和陪护人员座谈会,积极听取患者和陪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是预防跌倒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3.3 制定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流程

将护理工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安全措施。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全面评估发现跌倒的潜在危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评估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如视力减退、站立不稳、意识模糊、镇静期间、近期有意识丧失、癫痫史、年龄≥60岁、睡眠障碍、诊断为低血压、使用降压药等,患者有跌倒的高风险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对跌倒的高危患者高危预报,重点巡视、交接班。床头放置“小心跌倒”温馨提示标识,责任护士重点对患者和陪护人员教育指导防跌倒知识、方法,护士长跟踪检查,必要时病房放置通俗易懂的安全画册。

3.4 营造安全就医环境

病区地面装修采用橡胶地板,病区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地面平坦、防滑无障碍物,卫生间内设置扶手,地面放置防滑垫。(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后及时擦净洒落地面水渍,放置“小心地滑”警示标识。(2)保持通道通畅。医疗仪器妥善放置,中心吸引挂置墙上;患者物品放置物品柜内,减少地面放置,保持人行道畅通。(3)其他安全设施。病床设有防护栏,床高度适合患者需求,床旁设有呼叫器,床头小灯;病区光线照明充足、柔和,避免闪烁、暗区。

总之,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重视安全管理文化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有效的防跌倒措施、管理流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患者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勇祥.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39.

第8篇

方法:回顾2000年至今我科上报的5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原因、时间、特点及直接责任人的职称工作年限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事件排前3位的是跌倒等意外事例件。新生儿产时锁骨骨拆,产时会阴Ⅲ°裂伤,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其中护理人员为规操作又是主要因素,助产士护工资历与不良事件发生有关,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白班。如果加强安全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强化年轻助产士,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助产士,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产科不良事件、分析、对策

产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产科助产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产妇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新生儿的骨拆会阴Ⅲ°裂伤以及其他产妇婴儿安全相关的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1)。产妇的安全是产科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作已成为当前母婴安全面临的重要难题,国家投资大量的人力,财力就是希望孕产妇住院分娩保障母婴平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产科的护理不良事件,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对母婴安全造成极大的威协,不仅影响到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医院的荣誉。

因此认真追究每起产科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2)。针对2010年至今我科50例不良事作进行回顾研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特点、探讨如何减少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提高母婴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至今产科护理单元全报的不良事件50例。

2、方法:通过科室自查自报和安全小组检查上报获得资料分析找出导致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记录事件直接责任人的职称和工作年限及事件发生时间。

结 果

2010年至今产科呈报不良事件50例,从4个方面归纳分析,第一按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分析,其中发生跌倒等意外事件17例占34%,其次发生婴儿生儿锁骨骨拆事件9例占18%,会生会阴Ⅲ°撕裂事件6例占12%,见表1。第二按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按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的高低进行排序和分析,主要包括具体项目如下(1)护理人员助产士因素;①护理人员助产士违规操作;②护理人员查房不严,③助产士护理人员评估不足;④护理人员助产士沟通不良;⑤助产士护士知识欠缺,经验不足;(2)设备与设施有关的因素;(3)产妇自身的因素;(4)与医嘱有关的因素,见表2。第三,按发生不良事件护士助产士的职称和工作年限分析,按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的高低进行排序和分析,主要包括具体项目如下:护师、护士占29人占55%,其次助产士14人占27%,其次为主管护师6名占12%,副主任护师和助理护士分别有2人占4%和1人2%,见表3。第四按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析(3)。发生在白班的比例最高,共26例占51%,其次发生在小夜班共15例占31%,发生在大夜班共9例占18%,见表4。

表1 50例不良事件

表1显示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排前3位的是跌倒等意外事件,新生儿销骨骨拆,产时会阴Ⅲ°裂伤主要因为护理人员的因素,其次护士助产士资历越低,工作在白班等均是产科护理事件的高发因素。

讨 论

1、分析原因,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的前6位分别是违规操作,查对不严,评估不足与设施设备有关产妇自身因素(4)。主要是年轻护士助产士责任心不强,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对胎儿大小估计不充分,发生肩难产,接生手法不准确,用力不适中,会阴侧切的角度不适合,侧切大小也不适中,婴儿的床号,性别也忘记再次核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经验,对产妇不负责,而造成严重后果,对新分娩转产后的产妇未进行床头交接班,子宫收缩乏力,阴道流血增多不能及时判断通知医生不及时,下床解小便而发生跌倒,甚至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医院近几年发展较快,每年新的助产士、护士多,年轻助产士,护士所占比例重大,低年资的助产士、护士业务技术掌握不熟练,安全意识不够,制度执行力差,没有形成思维方式,缺临床经验不会运用评判性思维,心理紧张度高,急躁易出错,助产士护士的沟通能力会直接影响产妇整体护理的质量(5)。环境因素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中白班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各项护理操作年轻人员多,交接、干扰大,加上计划分娩,工作量较大出错率高于夜班,而中午分娩人数较多,更是高危时段投诉所占比例大。中午换液体高峰,工作量大,巡视观察不到位,助产士护士疲惫感重,容易出错。夜班环境相对安静,工作量小,护士的注意力集中,差错较少。

表2 50例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分析

表3 发生产科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职称和工作年限分布

表4 产科50例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

2、对策:(1)应关注的人群。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的护理人员助产士,更是造成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的护理人员培训助产士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同时培训他们的风险意识,工作年限短、职称较低的助产士、护理人员是承担产科临床工作的主体,因此合理的进行产科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调配是护理管理者应关注的课题。护理人员助产士的工作年限以职称结构进行合理搭配,以更好的提高和保障母婴安全性。(2)规范产科护理行为,制定合理流程,注重流程改造(6),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完善工作措施和操作流程,通过层次管理,充分发挥科室和医院质控小组的作用,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逐级落实重点监控,各护理单元针对产科的实际情况细化每个制度的流程措施,使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逐步规范化,减少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事件发生的时段看,产科临床护理工作集中时段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提示护理管理者要制定科学的护理工作流程和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行为。这是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保证产科护理工作的连结性,优化护理工作的流程。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的重中之重。在采血、输血、婴儿的护理过程中应至少同时使用床号、姓名、性别等2种以上的识别方法,对手术指导无自主能力的重症者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使用“腕带”来识别患者。产科护理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执行,落实查对制度,查对时可采用“呼唤应答法”(7)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使产妇在整体护理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加护患合作取得产妇的信任。(3)增加护士人力配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白班产科护理事件发生率最高,可能以白班分娩人数较多人手不足有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新老人员的搭配,医院行政部门加大对产科护理人力资源的支持,让产科护士、助产士有更多的时间对产妇进行交流沟通,减少产科不良事作的发生,是保证母婴安全的根本,如何对现有人力资源下改变现状,则是对护理管理者的一项挑战,改革护理人员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产科护理风险,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3、强化对产妇的管理。产妇也是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不容忽视的群体,产妇自身因素占22%,提示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告知要有重点、明确、清晰、安全文化宣传较多,贯穿于医护人员和产妇接触、沟通的整个过程中,(1)入院时教会产妇指导安全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待产妇,产妇突然改变可能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告知产妇在改变时动作要缓慢,提醒产妇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2)入院后努力以待产妇达成安全共识,将产科医疗护理中潜在的危险及防范措施的要点告诉待产妇,进行潜在危险因素的评估,如压疮的评分,潜在跌倒危险的评估新生儿的安全措施,心理状态等。告知私自离院的潜在危险,介绍环境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地板滑如何应注意的安全等,并设置警示牌。(3)进行各种操作前告知产妇程序,指导其如何配合医务人员。(4)详细介绍各种不遵医行为而引起的风险,如待产妇跌倒的发生,引导待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4、有预见性采取措施减少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服务过程标识的巧用、活用及严格管理,如病人环境区域性标识,警示牌的使用,人员标识,消毒隔离标识,药品标识,护理级别等。总之护理安全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措施,提高护理效果是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护理人员对待护理不良事件的态度。

(1)提倡自愿报告护理不良事件,使用无惩罚性原则处理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不良事件,积极主动发现报告,不良事件采取补报措施把不良事件引起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2)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要内容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差错或事件发生的背景,人员地点,时间等进行系统的详细的分析,探讨直接原因相关的辅助因素所起的作用,要根据所占比例更确定各类根源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确认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最后列出改善计划,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3)凡是人就会犯错务即使最好机构内最优秀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犯错误。因此,对当事人同行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包容、与当事人共同承担学习,分析找出恰当的处理办法,避免同类事件发生。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表明医学发展进入了理性思考阶段,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专科知识的学习。关于观察分析和总结专科护理经验,消毒隐患,全面提高素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玮琳,叶文琴,加拿大Mcgill大学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南方护理学报2003(10):94

[2]梁梅菊,张兰兰,327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周医学创新,2012,1(9):70—71。

[3]黄水清,张小庄,聂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医院管理论坛,2008,25(8):39—40。

[4]宋慧娟,刘雪琴等,第43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8,8(7):56—57。

[5]苏美云,黄碧清,26例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临床护理。2012,4(5):439。

第9篇

中图分类号:R544.1;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4 _0327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36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跌倒是老年患 者发生损伤性疾病的重要单一因素和公共卫生问题[1],可能导致永久性活动度丧 失。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风险的因素,增加护患预防跌倒的共识,从而采取积极的护理 防范措施,以有效地防止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心内科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诊断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3 32例,其中男167例,女165例,年龄60~91(74.91±7.21)岁。将332例分为有既往跌倒 史14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70例,女73例,年龄64~91(79.42±7.03)岁;无跌倒史189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7例,女92例,年龄60~83(72.00±7.08)岁。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跌倒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国外Tinetti等1990年研制的老年跌 倒风险评估量表[2]与国内修订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作为临床测评工具[3]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包括14项条目,表1内前9项为老年人室内日常活动,后5项为室外活动。评估在实施14项活 动时不跌倒的信心,进行定量分析。每个项目0~10分,共11个等级。0分:完全不能;5分 :一般;10分:良好。各项分数的累计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整个量表的填写时间为5~10mi n即可完成。量表测评人员由本科室3名在职护师组成,分析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表格记 录。

1.3 跌倒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根据国外跌倒学术委员会标准,将跌倒损伤严重程度分为5 级。1级:跌倒未发生损伤;2级:跌倒伴有擦伤;3级:跌倒导致皮肤撕裂;4级:跌倒损伤 需要急诊科处理骨折或可疑骨折;5级:跌倒伴有需要急诊处理的头部损伤[4]。

1.4 统计学处理:先将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筛选和预处理,然后将数据 转录到SPSS10.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 -±s)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 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跌倒风险评估得分比较:见表1。有跌倒史观察组143例的跌倒风险评估平均得 分(5.31±2.36)明显低于无跌倒史对照组189例的跌倒风险评估平均得分(9.35±1.6 3),P<0.01,后者平均年龄小于前者。

2.2 不同次数跌倒史的分组跌倒风险评估的比较:将143例分为既往有1次跌倒史的入院 老年高血压患者组80例和既往有2次或2次以上跌倒史的入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组63例,比较跌 倒风险评估得分。结果见表2。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前跌倒损伤的严重程度:本组中跌倒损伤严重程度为1级、跌倒 未发生损伤者105例;跌倒后出现损伤者共38例,占跌倒事件的26.57%,其中2级:跌倒伴 有擦伤,26例;3级:跌倒导致皮肤撕裂6例;4级:跌倒损伤需要急诊科处理骨折或可疑骨 折5例;5级:跌倒伴有需要急诊处理的头部损伤1例。

2.4 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前跌倒事件发生地点的回顾:129例跌倒事件发生在室内,占143 例的90.21%,其中86例在房间,43例在卫生间;14例发生在室外(9.79%)。跌倒发生时1 12例无陪护者在场,78.32%的跌倒事件在患者独处时发生。

2.5 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防护效果:在采取积极的防范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的 护理措施,通过改进护理管理办法,持续提高质量,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情况得到控制。在 2年期间,入院老年高血压患者332例中,均未发生跌倒事件。

3 讨论

3.1 跌倒风险评估得分越低、越易跌倒:本文中,入院老年高血压患者332例,既往有跌 倒史的143例(占43.07%),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跌倒事件的高发人群。文献报道,65岁 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一次或多次,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高龄、慢 性病病人、服用影响精神和行为药物是易发生跌倒损伤的多发因素,这类老年人作为跌倒的 重点防护对象[6]。

3.2 跌倒风险评估得分与跌倒次数有关:本组资料提示,有跌倒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室外 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而有多次跌倒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平均得分只有( 4.22±2.33),说明得分越低,跌倒的风险越高。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能反映老年高血压患 者 的跌倒风险,建议在临床常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测评,以测评条目平均得分小于5分 ,为高风险警示的界限。老年人跌倒事件的相关因素中绝大多数来自内部与外部危险因素的 相互作用,这些因素中的许多因素是可以改变的[7]。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的 发生,重在预测及预防,住院病房环境采用各种安全设施,是必要的。

3.3 采取护理措施防范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跌倒是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 ,是威胁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8]。通过老年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早期识别老年高 血压患者 的跌倒风险,为防范跌倒措施的实施,提供客观的依据,临床效果好。采取防范老年高血压 患者跌倒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责任护士宣教保护措施到位,将跌 倒的危险因素告之家属、陪护;安排有临床经验的护士值夜班,做好交接班;加强巡 视,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对跌倒事件执行逐级报告制度和跌倒应急预案;采用《预防跌倒 警示牌》警示标识,加强住院环境安全;对跌倒危险病人重点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老年高血 压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跌倒带来的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1]Montero_Odasso M, Levinson P, Gore B, et al. A Flowchart System t o Improve Fall Data Documentation in a Long_Term Care Institution: A Pilot Study [J]. J Am Med Dir Assoc,2007,8(5):300-306.

[2]Tinetti M, Richman D, Powell L. Falls efficacy as a measure of fear of fall ing[J]. J Gerontology,1990,45(6):239-243.

[3]郝燕萍,刘雪琴.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 志,2007,42(1):19-21.

[4]Detweiler MB, Murphy PF, Kim KY, et al. Scheduled medications and falls i n dementia patients utilizing a wander garden[J].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 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2009,24(4):322-332.

[5]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 :143-144.

[6]夏文君.住院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 (11):54-55.

第10篇

【关键词】 PDCA循环; 预防; 跌倒;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10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striking effect on using PDCA to prevent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Method:Introducing PDCA management mode,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patients fall and proces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fall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Result:Since applying the PDCA loop to manage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 the falls rate has dropped from 0.083‰to 0.039‰. Those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falls could be assessed more correctly; moreover, patients or their relatives know more about taking precautions against falls. Conclusion:PDCA loop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prevention of inpatients fall in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Plan do check action; Prevention; Fall; nursing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16,China

质量管理工具(PDCA)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nting)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模式,尤其在质量管理中有着显著的成效,因此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础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2月开始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引进PDCA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于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中,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502张。2012下半年(7-12月)实际占用总床日数72 628,根据住院报表统计,住院期间共发生患者跌倒事件6例,发生率为0.083‰(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跌倒发生率=实际发生跌倒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0‰)。其中经坠床/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评分≥4分的跌倒高危患者占22.22%。

1.2 方法

针对住院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

1.2.1 P计划阶段

1.2.1.1 根因分析 对2012下半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情况,护理部运用柏拉图80/20法则找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鱼骨图进行根因解析,发现在护理管理上主要问题是:(1)运行中的的评估表不适用于高龄患者多的情况;(2)护理部对患者跌倒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管不力;(3)护士长安全管理意识不足;(4)护士长对护士落实防范措施日常督查不力,对护士正确掌握高危跌倒病员评估知识培训不够,存在高危患者漏评估及评估准确性差的现象;(5)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到位,未积极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安全防护,患者及家属没有很好掌握防范跌倒的措施。对此护理部多次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运行中的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制度流程等进行再修订。

1.2.1.2 修订评估量表 笔者所在医院沿用的《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是否有跌倒史,是否有意识障碍、活动障碍、烦躁不安、视力或听力障碍、自理能力下降,是否服用镇静安眠药或麻醉镇痛药、利尿剂、降压扩血管等影响意识、活动的药物等[2-3]。评分≥4分的患者为跌倒高风险患者,其中评估内容中患者年龄在80岁:3分,增加了高风险患者的筛查范围和评估分值。

1.2.1.3 健全和完善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工作制度和评估流程 (1)护理部根据根因分析整理出的患者跌倒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问题,修订《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要求护士长定期检查护士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的及时性、准确性及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将跌倒坠床高危患者数量在每月底上报护理部。要求护士运用《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并对再评估时段进行了细化。①初始评估:凡新入院患者责任护士均需根据《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工作当班完成,总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②再评估:对评分≥4分的患者为高危患者,均须每周进行再评估,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评估分数、干预措施、家属配合态度等,并在床头挂“防跌倒、防坠床”标识牌;③转入患者、病情变化、跌倒/坠床后或跌倒/坠床风险因子项目发生改变等情况下要及时评估,每次评估后总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和《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上。(2)护理部成立了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小组,制定出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对全院各科室在患者跌倒防范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督查。

1.2.1.4 加强对护理管理层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护理部对全院护士长进行护理安全意识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后的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等相关制度的培训,使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执行在全院达成共识。

1.2.1.5 加强对护士进行培训与督查 护士长接受培训后对科室临床护士进行再培训,保证评估表使用的正确性。护士长对各层级护士进行防范患者跌倒等风险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能正确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对跌倒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加强对护士落实防范措施日常督查。

1.2.1.6 开展多形式的宣教 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要因人施教,合理选择教育方式。(1)护理部制作图文并茂的《住院患者防跌倒健康指导宣教单》,便于主管护士执行健康宣教,也方便患者自行阅读;(2)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对高龄或者行动不便患者,在下床行走时必须有人陪同,指导患者下床时缓慢起身,衣着鞋码适合;(3)规范病区环境:将患者的生活用品放在易取放的地方,将患者的物品收纳于柜中,保持通道通畅,地面有水渍,及时清除,告知高危患者卧床时拉上护栏;(4)随处可见的警示:病房醒目位置悬挂相关防跌倒警示牌,制作防跌倒十决宣传画,贴于走道上,标示清晰、醒目,达到告知的效果。

1.2.1.7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防跌倒安全管理 全面落实防范患者跌倒的健康教育,积极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患者安全防护中,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防范跌倒的措施,共同参与防范工作才能有效能减少跌倒意外伤害发生。

1.2.2 D执行阶段 护理部根据修订的住院患者防范跌倒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要求,对护士长进行全面培训,护士长再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演练、考核,培训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能正确识别高危人群。按修订后的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防范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进行患者跌倒的日常风险防范,护患共同参与。护理部责成跌倒坠床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以达到人人知晓,个个掌握的目的。

1.2.3 C检查阶段 跌倒坠床管理小组定时到各护理单元进行抽查,检查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运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护士健康宣教是否到位、患者及家属对防范跌倒的措施是否掌握,是否在护士的指导下主动参与防范跌倒。检查护士长是否对科室规范执行防范患者跌倒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日常督查。

1.2.4 A处理阶段 护理部在每月护理质控反馈会上对跌倒坠床管理小组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在下一个月里对上一个月存在的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检查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013年1-6月实际占用总床日数76 923,根据住院报表统计,住院期间共发生患者跌倒事件3例,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039‰。对进行PDCA循环管理前(2012年7-12月)和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2013年1-6月)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跌倒防范措施掌握率进行比较分析。2012年7-12月护士评估患者跌倒风险78例,评估正确57例,正确率73.1%,2013年1-6月护士评估患者跌倒风险94例,评估正确86例,正确率91.5%。2012年7-12月抽查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措施掌握情况56人次,其中基本掌握36人次,掌握率64.3%;2013年1-6月抽查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措施掌握情况68人次,其中基本掌握58人次,掌握率85.3%。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正确率、患者及家属对跌倒防范措施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4],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带来身心的痛苦,影响到患者安全,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同时也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甚至产生医疗纠纷的隐患[5]。患者安全是护理安全的核心,保障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预防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护理质量管理中预防住院患者的跌倒具有重要意义。

PDCA循环是从找出问题到采取管理措施改进工作,不断延续下去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循环而不是终结[6]。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帮助护理管理人员认清问题的主次,使护理工作改进措施有的放矢,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中,经过PDCA模式的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由PDCA循环管理前的0.083‰下降至PDCA循环管理后的0.039‰,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运行,护理管理人员找到管理中存在的短板,有目的地促进护理人员地学习跌倒有关的知识,指导护理人员主动地对跌倒高危病患者进行评估及宣教,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正确率和患者或家属跌倒防范措施掌握率明显上升,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跌倒防范的意识加强,护患共同参与更能加强患者跌倒防范效果。PDCA循环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明显效果,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为高危跌倒住院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斯楠.PDCA循环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12):1984-1985.

[2]朱诗林,蒋谷芬,黄辉斌,等.防范跌倒护理评估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7(11):115-117.

[3]张景兰,王燕,尹莉,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3,9(11):2850-2851.

[4]刘荃珍,王瑞.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5]董敏.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9,13(9):60-61.

第1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科室共发生不良事件52件,我院为三级乙等医院开放床位1100张,设护理单位25个,护理人员650,人,其中三年内护士195人,占全院护士的30%。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管局《不良事件管理法》中不良事件分级标准,2012年1月至今主动上报给护理部的不良事件中一级以上事件35起。

1.2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各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填写的内容逐项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种类原因,涉事人员的年资,不良事件的处置情况等,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结果

2.1不良事件的类型分布情况①给药错误占69%,其中口服给药占7%,输液注射占62%。②医嘱处理20%,包括医嘱漏处理,错误处理,疏漏输入多记,少记,漏记。③管道管理,包括病人自行拔管,错接到流管冲洗管,以及未及时开放引流管7%。④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跌倒,烫伤等4%。

2.2不良事件的涉事人员年资分类见图文。

3讨论

3.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分析①给药错误:24例,包括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用错床号用错剂量,用错方法,用错药品,如病人出入院,未严格核对病人姓名,如阿托品0.5mg,如肌肉注射却静脉推注等,给药途径、药物的复杂性等等原因,护理人员给药差错的发生怒高,且直接面对患者,其拦截率低至2%。②医嘱处理错误,12例,包括转抄医嘱未严格执行经2人核对,二发生漏抄医嘱,电脑输入时而发现少记,多记,漏记的现象。③管道管理方面,包括病人自行拔管,接错引流冲洗管,如晨间护理为病人更换引流袋后,未处理,及时开放活塞。④意外事件发生,患儿弄倒开水瓶发生烫伤,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热水袋烫伤,老年患走失,跌倒,以及肿瘤病人自杀等。

3.2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有关输液注射占70%,医嘱处理占20%,口服药占7%,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只查对床号,没查对姓名,只查对药品没查对剂量,只查对姓名没查对床号等等。

3.3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的资职有关近年医院发展迅速,护理队伍不断扩大,年轻护士偏多,3年内的护士所占比例偏高约30%,在本组不良事件统计中,新护士发生不良事件占50%,1-3年护士占35%,可见,低年资护士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漠,执行制度不严谨,操作流程不规范等,任何一个环境疏忽都会造成隐患。

4防范措施

4.1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成立管理小组督导员(科内资深的护士)―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形成四级护士质控管理小组,督导员定期督导,护士长随机督查,护士长每月对科内不良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大内科,大外科,门诊科,各科科护士长,督导员每月,每季,每半年组织科护士,护士长,分析,讨论,可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2强调核心制度的重要性我院自2009年,人手一册《核心制度与风险防范》,并在医院的各项考核考试及知识竞演中都有涉及,近年来,对原有的护理安全管理都制定了可操作性的预防处理流程。如对老年人,儿童。术后病人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告知家长,家属可能发生的烫伤,跌倒,走失,等不良因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烫伤医院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住院环境,如警告标识,温馨提示卡,及防护栏努力消除不良因素,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医院后勤部门定期听取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意见,听取,收集不良事件因素,不定期下各科室检查。并反馈到科室,在科室月后勤的沟通努力,制定要改意见,采取整改措施,能起到共同关注,共同警示的作用,为病人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从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12篇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措施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发生的事件,更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问题。跌倒所导致的伤害,轻者为擦伤、瘀血或软组织损伤,重者可能为骨折和脱臼、脑部损伤或颅内出血,甚至发生死亡。跌倒导致患者身心压力,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外,还可能因心理上害怕跌倒,更限制其活动或依赖性,逐渐演变失能。同时,也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单位的信赖。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收治住院患者中,共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12例,12例均为软组织挫伤。

1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

1.1外在原因

1.1.1环境因素 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室内灯光昏暗,路面湿滑或不平坦,步行途中的障碍物,物品摆放位置不恰当,环境中防护设施不全,跌倒最易发生在床边和厕所。还有,老年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造成跌倒。

1.1.2衣着原因 患者穿着过长过大的衣裤或穿着易打滑鞋底的鞋子,在行走时,极容易发生跌倒。

1.1.3缺乏协助 有些患者自我评估意识缺乏,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不想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所致跌倒。

1.2内在原因

1.2.1年龄因素 老年人生理功能随着年龄逐步衰退导致的平衡功能、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等下降,从而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1.2.2疾病因素 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病,导致患者机体虚弱,反应迟钝。如脑梗死后患者由于偏瘫肢体无力、脑锥体束受损出现平衡失调、步态不稳而致跌倒发生率较其他疾病明显高。

1.2.3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如有些可使反应变慢,有些可导致低血糖或者低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的发生[2]。

1.2.4心理因素 个别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情绪不稳定,判断能力下降而致跌倒。

2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防范措施

2.1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对其进行高危跌倒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跌倒患者。对于评估跌倒危险因素高的住院患者,应做好宣教工作,填写《防跌倒告知书》,详细告知跌倒摔伤的后果及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及家属签字,留置陪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床头悬挂"慎防跌倒"或"绝对卧床"牌子,并拉好床栏做好防护工作。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2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宣教 制订预防跌倒保护性措施,印成宣传单,入院时分发给每位患者,并严格监督遵守。

2.3建立适合老年人特定的生活环境 病房布局安全合理,呼叫器和生活日用品置于患者床头,触手可及,方便患者使用。地面应保持平坦干燥。夜间保证照明,护士应及时巡视各病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2.4 加强夜间巡视,增加薄弱时段的人力资源 针对子夜至凌晨为跌倒发,护士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2.5心理干预 老年患者因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增加心理负担,更导致跌倒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护士要给患者心理上给予疏导、鼓励,帮助老年人建立自信,学会适当活动,提高患者和生活质量。

2.6制订患者跌倒应急预案 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护士立即至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跌伤的患者要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

总之,引起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很多,有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应从多方面、多渠道抓起。尤其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增强护理人员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防范意识及重视,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