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6 06:1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少年拳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网络技术;优势;应用
在现代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已越发明显。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将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翻译成直观、生动地画面,可以将体育教学中的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并通过视频或图解的方式供学生反复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和视觉器官。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推动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技术课程化的优势
1.网络技术课程化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兴、优势明显的新型技术。网络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重要影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众比较广。但是在所有受众群体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最大。青少年对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利用网络与他人交流,利用网络沟通信息,网络已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教学网络化恰好顺应了广大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欲望,因此,他们对网络教学青睐有加。
2.网络技术课程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窗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有限制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有严格的时空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网络技术课程化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或没有学会的动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自由反复学习。网络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3.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浓厚
网络技术可以将声音、图片和语言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对这些声情并茂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相学生传递更多的、更有价值得体育信息。而且每一种体育信息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视觉、听觉和感觉器官的充分调动下,学生对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也充满了兴趣,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海量的体育信息,让学生超出书本知识的限制获取更多的知识。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有价值的体育信息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体育方面的尖端成果,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体育知识,实现优质体育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理解自己课本上的体育知识,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技术课程化的具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网络技术课程化的直接体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网络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轻松地工作,也能迅速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1.利用网络技术制作微课视频
微课以生动灵活、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有点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制作成视频供学生学习。例如:在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要动作或要领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视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也可以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放在班群中,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便利,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技术书写授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具体规划。传统教学中,教案以教案本的形式呈现。在技术网络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中的WORD或者WPS编写电子教案,可以利用网络中工具进行绘图,也可以下载有利用价值的图片,并保存在电脑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子教案相比于传统教案更容易保存,修改起来也比较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比传统教案更加简易,可以用多媒体将教案放映出来供学生观看,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管理
网络技术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网络技术在大学生选课系统、成绩统计和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基本信息、成绩查询等环节实现有效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形成的学生管理系统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4.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评价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学生课堂达标状况利用FOXBASE数据库软件把学生的情况输入进去,在需要的时候可直接将所需数据打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建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此系统记录学生体育测试成绩、课堂表现等与学生成绩评价挂钩的评价指标,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登记工作,并确保所登记数据的准确性。这个系统只是教师单方登陆系统,学生不可随意进入更改数据信息,教师可以设置登陆密码,无密码则无法进入。在期末考试时,教师可以根据登陆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此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准确性和效率都比较高。
三、结束语
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的方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技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明显得优势,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环节、学生管理环节和学生评价体系中都有广泛地应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进,张姗.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技术课程化的优势及应用[J].才智,2016(01).
[2]宋海宾.析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特色与优势——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3]王忠瑞.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0年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培智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子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认真组织每天的课间操和课余训练工作,精心计划、筹备每次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尽力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时刻为学生的活动安全着想,及时维护有隐患得体育设施和场地。
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
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2跳跃技术的基础知识。
1、跳跃运动包括哪些项目?
2、最早兴起的跳高姿势是什么姿势?
3、跳远技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田 径
一、跑
通过学习途中跑和弯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质。
1: A、弓箭步走路20米×2 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 D:游戏:听数找朋友。
2: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变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学习弯道跑技术。
4: A:50米×(2---4)次 B:越野跑1200---18000米。
5: A:圆周跳绳接力练习。 B :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跳跃
通过各种练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1、A:学习蹲踞式跳远。
2、“腾空步”练习。
3:复习“腾空步”技术。
4:学测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5:复习蹲踞式跳远。
6:考核:蹲踞式跳远。
三、投掷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2、原地对实心球。
3、A:双脚跳跃练习。
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
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练习。
B:单手推墙练习。
2、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
B:蹲撑、抱腿、挺身跳。
3、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A:复习(同上)。
B:助跑练习。
5、屈腿腾越跳箱。
6、复习(同上)
7、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五、篮球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
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 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学习急起急停。
5、A:学习跨步和转身。
B:复习急起和急停。
6、A:复习跨步和转身。
B:综合练习。
7、篮球教学比赛。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A:复习移动。
B:复习传、接球。
2、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4、发、垫球练习。
5、A:复习体侧垫球。
B:传、垫球比赛。
6、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8、排球教学比赛。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一、二段。
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八、民族传统体育
1、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A:复习青年拳1---5动。
B:学习6---9动。
3、A:复习青年拳1---9动。
B:学习班10---16动。
4、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
B:学习14---17动。
5、A:复习1---17动。
B:l学习18---20动。
6、复习青年拳第一段。
7、(同上)
形体训练
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基本手位。
2、基本脚位。
3、综合形体训练。
4、复习形体训练。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为引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构建学科教学联合体,开展以振兴教育教学问题为本的研究性教育,完善教与学行为,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新课程在我校扎实有效的推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抓好教研组建设。
每周四第一节课全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文件,提高和改进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崭新教学模式,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重视体育教学常规工作。
开学初二至四周重点抓好学生队列和广播操质量,新生一年级学生按照“市教委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愉快的游戏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体育常规和广播操,用两个月时间让学生学会广播操。
3、开展好“健身一小时,快乐每一天”的活动。
学生上午8:05——8:30广播操和室外活动,下午3:15——3:45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室内外体育活动,并排入课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一起组织学生活动,保证每一位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做法是:
(1)由校骨干教师引领开设体育教学讲座。
(2)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
(3)积极参加市、区、署和学校的体育教学比赛活动和论文、教案、案例交流评比活动,使我组教师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5、组建好学校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田径队的训练比赛工作。
(1)足球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坚持普及及提高相结合。一年级学生每周一节足球课排入课表,让每一位学生喜欢和学会足球。同时,开设各级别的足球兴趣课,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足球水平。积极筹备和举办十月在我校举行的足球比赛和接受区“体教”结合的验收工作,使我校的足球工作更上一层楼。
(2)田径队从第三周开始进行训练,由四位老师担任教练工作,做到训练认真,争取在十一月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6、认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
体育组确定课题,学期结束撰写论文,并做好学校教育教学资料搜集工作,使我校体育工作有新的进步,新的亮点。
一、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
1、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特征
(1)生理机能变化的特征
水平四阶段对于13-15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阶段,女生由于进入青春发育期较早,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副性征,有了经期的困扰,体态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身高增长速度放慢,体重开始增加,但由于处于发育的旺盛期,内脏器系工作水平不断上升,大部分女生仍保持着很强的活动能力;男生则正处于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男生性发育时间相差较大,但在水平四阶段或早或迟也都陆续进入了青春发育期。此时,男生在体形上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身高在这一阶段会有明显的增长,肌肉则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使得肌纤维拉长而显得纤细乏力,内脏器系工作能力增长显然跟不上骨骼增长速度。上述分析说明,水平四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男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对课堂教学的安排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发育较早的女生,体态上的变化会使得女生产生与男生的距离感、产生了运动中的羞怯感,发育正常的女生则仍然显示出她们的活泼好动性格;男生由于发育较迟,在此阶段心理上的变化并不大,只是由于进入发育期,显示出了成年人争强好胜性格的萌芽。
以上两方面反映出水平四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差距是不大的。在设计课时计划时,除了对女生经期需要多加关注外,从设置学习目标到选择运动项目、安排学习内容,甚至组织教学等各方面都是可以兼顾的。
2、学习主体的基础
(1)认知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是体育学习的动力。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未知,是教师通过传授的形式,使学生接受未知的事物,这种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是陌生感与疏远感,其实也就是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课程标准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因此,这里的认知基础是指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认知基础。
(2)学习基础
课时计划前必须了解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基础,这是参加学习的前提与保证。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也十分重视教学的前提,并且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来加以保证,但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绝大多数人的基础,只是用技术上的渐进、难度上的逐渐提高作为教学的依据,并没有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否真正地起了变化,因此,在很多时候,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
例如在传统的投掷教学中,我们只是注意了铅球重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重,又注意到了男女生力量上应有的差别,因此,从初中一年级时男女生都推掷3千克重的铅球到初中三年级男女生都推掷4千克重的铅球。技术上,则是从初中一年级的正面原地推掷到初中三年级的侧向滑步推掷。这种教学上的安排,并不考虑人的差异和基础,是纯粹以竞技运动观点来学内容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而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学习基础应该有较深的理解。
(3)情感基础
设计、制订课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主体的需求常常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传统的体育教学并不关注学生需求些什么,只是关注应该使学生接受什么,不管学生是否需要。因此,这样的教学谈不上“学生是主体”的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在设计课时计划中就应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应该给学生些什么,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健康的体魄。这种人性化的教学,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因此,在设计课时计划时,教师要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活动、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唤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情感,注意这样的依据,才能制订出良好的课时计划。
3、学习主体的兴趣爱好
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时必须注意主体的兴趣爱好。主体的兴趣爱好有两个层面的,一个是原始的兴趣爱好,即在学习前就具有的兴趣爱好,另一个是学习后培养的兴趣爱好。应该承认,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动”本身就具有兴趣爱好的成分,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应该从主体身上发掘的重要资源。水平四阶段的学生,不仅具有好动的天性,还具有好奇的特征,这又是培养兴趣爱好的良好基础。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从好动与好奇的特征出发进行设计,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环境因素
在进行课时计划设计与制订时,当然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其它环境因素。教学环境是指的场地、器材设备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极大的,立足于本校的现实状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是最明智的做法。当然教学环境是会有所改善与提高的,但是课时计划却不能等待到条件设备改善之后再制订,因此,如何因地制宜选取最适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与方法、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其他环境因素,这也是教师必须十分注意的重要条件。这里较多的指气候、季节、地理环境、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等。传统的体育教学对气候、季节等环境因素已经给予较大的重视,这是我们仍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如地理环境,指的是地域差异、地势差异、纬度差异等;校园环境指的是非运动场地条件、与教学大楼距离条件等;人文环境指的是平行上课班级数、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教学场地的合理分配等。
因此,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时,不能盲目地去抄袭别人的教案,不能随意去模仿一节别人行之有效的公开展示课,而要将自己和学习主体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来设计自己的课时计划。
5.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管理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计划拟订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身。《课标》为我们设置了一个目标体系,分别是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是我们设计与制订课时计划的最根本依据。在水平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中,我们已经将水平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分配,形成了前两张教学计划表,现在,在设计课时计划时,单元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由内容标准引伸出来的学习目标就应该是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到上面两级的目标设置,使得我们在实现课的学习目标时并不偏离总目标。
二、课时计划构成的要素
1、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以目标体系管理教学内容,这是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最大的本质性的区别。传统的体育课时计划中也有教学目标这一栏,每个教师在备课时也都认真地填写了这一栏的内容。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学内容写在教学目标的前面。
但是,再往深处探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的教案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很差的,有时甚至是虚设的。例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如果某一位教师准备上一节50米跑考核课,他很可能在内容栏里填写上“50米跑考核”,而在教学目标栏内填写上“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检查学生速度素质提高情况。”但是,在这节课结束前,教师在进行小结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这时,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他的成绩记录册上是否记下了每个学生50米跑的两次成绩,在队伍面前教师会问:“某某同学,你怎么只跑了一次?还有一次成绩呢?”这说明教师关心的只是教学内容是否完成,而不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虚设的了。从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如果同样是这节课,教师在最后应该讲的是:“从这节课所有同学的表现来看,现在即使还没有统计,大家都可以看出来,我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展自己的速度,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应该都有了进步,进步了多少,甚至是进步不大,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2)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不同
在传统的课时计划中,我们频繁地使用了“教学目标”这一概念,现在,我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经常出现的则是学习目标。这两个目标是否就是指的同一件事呢?是否可以通用呢?其实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并不是一回事,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值,是教师期望通过教学达到的结果,而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每个人奋斗的目标,是学生个人的期望值。由此看来,教学目标是一种整体性的期望,而学习目标则是每一个学生相对自己而言的期望。例如:
一个篮球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为所教的班级设置一个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这就是说,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提出期望,是每人都应学会和掌握一两项基本技术,至于哪一两项是有选择性的。
为此,教师在单元教学前,为学生制订了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学生在明确了这个学习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基本技术进行练习,一个单元结束后,每个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人掌握了变向运球和行进间高手投篮,有人掌握了背后运球和行进间低手投篮,有人只掌握了原地中距离投篮和运球急停急起……可是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两项基本技术,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以上例子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表面上看只差了一个字,但反映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课程标准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习形式,因此,我们更偏重于学习目标的这种提法。
(3)学习目标的确定
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我们其实已经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了,因此,在课时计划制订时,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很明确的。但是有一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就是学习目标的主次应该分清,也就是说,这节课可能会有多重目标出现,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范围,那么,本节课哪个学习目标是最主要要达成的,应该写在最前面。
例如某一节课中,一位教师采取了接力跑的教学手段,但是他的本意并不是利用接力跑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而是期望通过接力跑这样一种形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那么,应该把“提高合作能力”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时“发展速度”已经让位给了“合作”。
其次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学习目标一股脑儿都搬了上去,认为多写些总没错。我们应该知道,学习目标是可以向学生公布的显性目标,教师甚至可以在每一节课上都用小黑板把学习目标书写上去,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手段来实现目标,那么,如果教师写上了一大堆目标,让学生怎么办?
2、可选择的学习内容
(1)学习内容的选择
一旦学习目标确定,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打算,这就是课的“设计”,随后完善课时计划中的细节,我们称之为“制订”。教师在课时计划制订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设想各种可能,如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内容是否能为所有学生接受、难度如何、兴趣性如何等等。
如果更进一步来思考学习内容的话,就会发现,学生的爱好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设计时的内容并不一定能让所有的学生喜爱或接受,因此,如果学生提出来要另外选取其他内容来替代教师设定的内容,是否可以允许学生的选择?
从传统的教学观点来看,这是绝不能允许的,这样的做法要打乱所有的课堂秩序和教学常规,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而从新的教育观念来看,学生如果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来实现学习目标,这是应该得到鼓励与支持的,这正是我们要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允许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来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在同一目标制约下,灵活地选取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们还将详细介绍。
(2)学习项目的选择
就学习项目而言,从管理的角度上讲,越是单一,越是容易管理。如果教师选择了足球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将尽力地组织各种有关足球的设备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不希望其中会有学生不参加足球学习而更换篮球项目。
但是,如果从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讲,无论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或者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讲,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应该采用硬性规定的方法来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你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教材学习。前提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是否同样能够达成这节课设定的学习目标。
许多教师会担心,这样做是否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这样做是否会形成实际上的“放羊”?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几十年来,我们一贯强调的是统一,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练习手段……今天,在一种新的课程观下、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下,如果说,我们的学生将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形成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在教师为他们设计的学习目标制约下,自主地选择运动项目,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同一的学习目标,这不仅是体育学习上的获得,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教师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任务
1,办好体育课堂,家庭体育课堂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喜欢体育课堂的目的。
2,做好的课间广播体操的教学训练工作。
3,用教育成就学生的人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三,具体工作步骤
1,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努力提高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意识,加强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师德师风的良好氛围。
(2)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学习,沟通,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3)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现、积累、收集体育教学经验,开发自己的知识材料。
3,严抓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
(2)认真、精密规划新学期体育教学任务。
(3)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工作当中逐步完善教学工作。
新的学年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大致如此,希望各班体育任课老师按照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
一、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现时很多体育专家主张体育课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实践效果,还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主。学校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这一点还可以从调查中反应出来:86%-89%的老师认为,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教学,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最好途径,许多国家都强调学生应懂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运动表现自我与发展社交能力,促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互助意识与团体学习精神。
三、结合育人的总目标,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
学校体育既然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就必然要承担教育的一部分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品质。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体育教师应把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作为美的因素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外形美和内心美,并注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四、引进创新教育理论,构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体育新方法
将创新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多样性体育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中学体育课程虽有统一的纲要,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习俗、环境等不尽相同,学生的个性也均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往往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某一运动技术或某种标准而去教学,过分强调体育教学效果的显性指标,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等作出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体质等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多样性的体育课程形式,使学生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
2、对体育课进行分化和综合。近年来,在体育课程中出现了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趣味体育等等。因此,体育课程就产生了分化和综合的矛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门别类,并充实新的内容。如把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健身操、广播体操等综合为体操课程,并融汇体育文化、体育审美、体育韵律、军事锻炼和形体训练等,以及其它课程内容来加强相关联系;把太极拳、长拳、剑术、武术基本功等融合为武术课程,并融汇传统文化哲学和武德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结构完整,不致产生课程有割裂的感觉,使体育课程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既重视增强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价值与社会需要的联系,又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青少年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
在学校董事会和管委会的领导下,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以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学生习惯养成为重点,加强老师培训和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队伍建设
1、中层干部坚持每周一次的交流学习制度,主要是交流上周情况,商量下周工作和全体教职工会的主要议程,提高了学部领导的集体领导力。
2、利用周一学习会议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1)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每次由一名主讲人,校长、教学处主任、教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分别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或领学先进人物事迹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2)经验交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向全体老师介绍自己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经验。
3、生活老师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校长与分管主任定期参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认识高中学生的特点,了解高中学生的教育方法,使他们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生活。
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了解学部德育工作动态,安排班主任工作,把握班主任工作重点,明确班主任工作方向,增强教育效果。
强化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以及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进一步改进了《班级量化考核办法》。
4、利用周一全体教工会时间,强调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礼仪知识,从工作、生活、交往中的每一细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
5、定期进行教研组长会和年级组长会,及时传达布置各项任务并对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6、加强了班主任培训和面向全体教师的学生管理培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管理后进生的能力,善与学生沟通、能与家长交流。
7、每周三进行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为双语上课作准备。
8、利用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9、学期末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和教师互评活动,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项目。
10、组建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11、组织了“我对学部做贡献活动”,学期末每人把取得的成绩和对学部的贡献以表格的形式写出来,存入业务档案,并作为领导考评教师的依据之一。
12、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经常找老师谈心,特别是对情绪有波动的老师,请他们吃饭、座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中困难,和谐教师间关系,努力使全体老师达到“累但快乐着”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
1、每周一次教研活动。主要进行集体备课、评课、课题研讨、业务学习等活动。
2、组织了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示范课,和全体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并及时评课。
3、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语文组开展着市级研究课题,数学组、英语组、理综组、文综组也都进行着区级课题的研究。
4、教研组开展了各种活动:英语组组织学生进行了英语演讲比赛活动、英语节演出活动、编写了部分英语短剧。语文组的书法小组、太极拳协会、文学社等社团组织正常进行活动。生物组的绿野协会,在校园东北角上种植各种蔬菜,并两次去校外考察。能力组的电视台录制了三期节目。各教研组齐动手,较好地组织了“科技节”活动。
5、积极进行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研究。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五环节”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各自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重点突出了“自学研讨”、“成果展示”、“巩固练习”三个主要环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 大增强,逐步向“乐学、会学”迈进。
6、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除了组织“论坛”,进行“案例”交流外,每个教师还建立了个的博客网页,记叙反思性教育教学故事,大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学习。
7、配合市区要求,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走班制”的教学实施方案,着手对配套的排课系统软件、学分制管理软件、教学管理软件进行学习研究,并初步完成了学生选课工作。
8、完善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已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全面实施课程方案迈进了一步。
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加大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力度,增加成绩分析通报透明度。教研组下发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考后及时召开分析会,通报情况,比较对比,对成绩不达标的个人、班级、备课组及教研组,将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原因、查摆问题、制订措施。成绩分析至每一班级、每一备课组、每个学生、每个教师。
2、落实会议学习制度,每周三次培训会。全体教师培训会、教研会、英语培训会。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学部领导、校级领导、教研组长不定期不打招呼,推门听课。
3、各项检查制度化。1)考勤与抽查相结合,确保正常出勤。实行上班签名制,中间进行抽查,以防出现个别失控现象。2)每月一次考核检查。作业、教案情况月底检查,并将其它检查结果汇总,发现问题及时在教师会上预警。3)重点检查了 “五环节”教学法的落实情况。4) 从办公纪律、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都作了严格规定,并加大了经常性抽查和常规检查力度。5)加强检查,及时反馈。每周对各班的教室卫生,学生仪表,学生出勤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督促整改。
4、组织提倡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推动班主任努力摸索教育规律,不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风格。有四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成功教育案例被推选到博山区参加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
5、组织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课课,并将班会公开课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6、重视学生会的自我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会同学开展工作,在卫生、两操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6、实施行政管理承包制。班教育组成员负责一个班的全面管理,级部组长、包级主任负责级部管理。班教育组的全体成员与班主任共同召开班会,做好班级稳定工作,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落实“导师制”,班主任向各任课教师明确转差培优任务,建立跟踪卡,由任课教师记录具体工作内容,在培优辅弱工作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7、加大了对高三级部的管理力度1)召开了师生誓师大会,调动起了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了师生的工作和学生心态。2)认真组织了市两次模拟考试,开好每次考务会,作好每次考试的成绩的统计和成绩分析工作,通过分析找到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基本做到一步一个台阶,为高考再创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认真组织好高三考前心理调节工作,班教育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稳定工作的同时,特别邀请了总校心理辅导教师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调节,保证了学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从住宿、饮食到自习、上课都为高三学生创设了适于高考的氛围。4)认真组织了高三送考、高考各种材料的征订和分发、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等工作。5)为实现总校制定的必须有考入清华或北大学生的升学指标,把高考任务分解到每个班,确定重点学生名单,分析到每一科,要求哪一科必须提高多少分,以确保尖子生总分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6)与市教研室保持经常联系,争取获取第一手资料、得到及时指导,避免在备考中走弯路;要求老师们经常登录淄博教科研网、英才苑、金太阳等教育网站了解高考的最新信息;要求老师们仔细研究20__年各地高考试题,写出分析报告,预测20__年的命题方向,编写一套模拟高考试题,并传到学部网站上,最后与高考题做一对比,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还提高了教师本人的知名度。(有的老师没有及时传到网上。)
8、加强了宿舍管理,坚持日检查、日反馈和日公布制度。对严重违纪和屡教不改者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宿舍区的生活秩序有了很大改善。
9、做好高考分数统计及填报志愿的工作。组织安排六辆大客车运送学生高考,分管领导和班主任跟车带队,每一场为每名学生准备一瓶矿泉水,细心关注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点一滴,保证了每名学生轻松进入考场。
10、计算机老师调整网络、下载程序,确保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当好每名学生志愿选择的参谋,力争让每名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让每一名家长放心满意。
四、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1、三月份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青年”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四月份组织了以“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师生,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五月份组织了 “感恩教育月”活动,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到万杰老年公寓献爱心活动,为母校绿化种树活动。六月份组织了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2、开展班级 文化建设,各班级发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对各班教室进行美化装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部宣传橱窗进行了多次更新,学部内部的教室走廊上增加了对毕业的优秀学子的宣传材料,配以座右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班级都有班级誓词、班歌,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班歌比赛。
3、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教育处多次召开班主任会、生活老师会、宿舍长会,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事宜;并在有的班级开设了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组织了逃生演练。
开展预防春季传染病、手足口病、腮腺炎,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的知识宣传;做好接种疫苗工作。
4、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篮球比赛。利用周末时间,联合体育组,在高一和高二组织篮球赛,活跃了学生校园生活。
5、绿化美化校园、培养爱校、保护环境意识。学部各级管理干部带头义务植树,他们去校外山上把过于稠密的火炬树苗移栽到校园南面的荒坡上,从此拉开了高中部师生捐款植树的序幕。各教研组、各班级都捐款从集市上买来树木,种植在操场东侧的荒坡上,并按时浇水养护,所有树木都基本成活。有的班级还制了不锈钢牌子挂在树上,标明班级、树名,很有纪念意义。
为了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学期成立了多个社团,比如:文学社、篮球社、书法社、绿野协会、沙画轩、电视台等,通过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聘用两名教官对09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每周拿出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军训。通过军训,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军训,使参训学生重新思索人生的价值,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使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增强。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通过军训,使大家更加互助互爱,礼让谦恭,相互关心,真正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使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准军事化管理以它别具一格的方式改变了同学们的面貌,开拓了他们的人生道路。
五、取得成绩
1、20__年因高考成绩突出,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今年我校高考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普文普理高考的学生共有147名,其中有57名达到了一批本科线,120名同学达到了军检线。无论是一批上线率还是军检上线率均达市第一名。更可喜的是邱崇同学以682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3、08级学生王振宇和09级学生孙鹏昊在指导教师张谡的带领下于20__年6月8日参加淄博市教育局举行的淄博市首届中小学虚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高中组第二名,并取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资格;在博山区20__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吕胜同学获市一等奖,李蒙、饶纳新、孙鹏获市级二等奖,魏玉清、李冠运、张乾、谢江涛张丕沛获市三等奖;20__年5月在博山区第14届百灵艺术节上由谢可学老师指导的太极拳表演队获一等奖。
4、曹载武老师获20__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三等奖;高占和老师获20__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中获优秀辅导员二等奖;20__年10月高占和老师撰写论文《体验式教育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初探》在全省生物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高占和老师《做学生“亲”的老师-----浅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于20__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曹载武老师20__年在淄博市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辅导工作中执教公开课两节;孔圆圆老师的《爱,就是责任》20__年在《英语周报》第11期第6版上发表,并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孔圆圆老师指导学生孙艺、丁铭在20__年12月13日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分获高二年级组一二等奖;郑彦刚老师撰写的《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究》于20__年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新旭老师在09年10月博山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5、文宣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师生积极撰写稿件一百多篇,其中十多篇被省新闻网采用,五十多篇被区教育信息网采用,既锻炼了师生的写作能力,又宣传了我们的学校。
6、07级学生杨华东、孙军、周风雷在20__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二等奖;07级学生王海峰、焦凯、赵秋涵、王子文、李建伟、姬生兰在20__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获省赛区三等奖;07级学生王鑫、于闯在26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王强获优秀辅导员;20__年4月我校09级张文鑫、肖庆李虹希、谢明君等4名学生参加淄博市“卓越杯”青少年双语大赛初赛顺利过关,全部进入复赛。
7、在20__年博山区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活动中,谢可学老师辅导的太极拳《太极神韵》获一等奖,韩冬萌老师辅导的校园剧《农民才艺秀》获一等奖。
8、认真宣传发动,做好招生工作。通过招生动员会、和招生经验会,激发起教师们的招生热情,全体教师投入到招生工作中,有的老师招生数量达十几人。通过招生工作,使每个老师体会到招生的艰辛、家长的嘱托和身上的重担,从而促使教师更加关心学生,和谐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的学风还不够浓厚。许多老师只是满足写好教案或研究试题,而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方面动力不足,在学习、研究学生心理方面尤其欠缺。
2、还没有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存在“说做脱节,做查脱节”的浮漂现象。尤其是对学生仪表检查和要求还存在不严不细的地方;准军事化管理遭遇瓶颈,明显表现出领导和筹划方面的不足。
3、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符合“生本理念”下的“五环节”教学要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题海战术、死记硬、作业质量不高、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
关键词: 体育院系学生;教学专业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4280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30226
作者简介:宋超美(1960),男,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作者单位: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4
Xiame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Xiamen,Fujian 361004,China.
高等体育院系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一些新办的中小学和高校体育院系也随之增加。由于高师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和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属于2个不同层次的系统,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培养规格,怎样实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需求的完美对接,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厦门市近年来3次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过程所进行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为解决目前高校在培养体育师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1 2009—2011年厦门市3次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考试情况
1.1 2009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1.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
2009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210人,其中6个项目优秀率占10.08%,良好率占26.11%,及格率占44.29%,不及格率占19.52%。6个项目中,篮球行进间左右手运球低手上篮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16.67%;6个项目中的自喊自做10个健美操动作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4.76%;其他分别是,30 m后蹬跑不及格率占24.43%,武术不及格率占23.81%,跳山羊不及格率占18.10%,篮球不及格率占15.24%,30 m高抬腿跑不及格率占13.81%,见表1。
1.1.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
参加考试人数160人,其中6类内容优秀率占18.96%,良好率占29.27%,及格率占17.19%,不及格率占34.58%。6个项目中,提问与解答优秀率最高,占考试总人数的25%;6项内容中的课堂组织教学不及格率最高,占考试总人数40.63%;其他分别是,把握重难点不及格率占36.88%,教态不及格率占35%,提问与解答不及格率占34.38%,示范不及格率占32.50%,讲解不及格率占28.13%,见表2。
1.2 2010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2.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
2010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165人,其中5个项目中,优秀率占了17.50%,良好率占29.50%,及格率占33.88%,不及格率占19.13%。5个项目中,武术少年拳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2.50%;5个项目中的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3.75%;其他项目分别是,跳横箱不及格率占25%,排球自传自垫不合格率占16.88%,武术少年拳不及格率占15.63%,自喊自做健美操不合格率占14.38%,见表3。
1.2.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
参加考试人数125人,其中6个项目优秀率占12.67%,良好率占26.67%,及格率占38.13%,不及格率占22.53%。6个项目中:教学态度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7.20%;讲解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30.40%;其他项目分别是,组织教学不及格率占23.20%,示范不及格率占20.80%,教学态度不及格率占19.20%,提问与解答不合格率占19.20%,把握重难点不及格率占16.80%,见表4。
1.3 2011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3.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表5)
从以上4项运动技能考试统计表中看出:2011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158人,4个项目中,优秀率占16.14%,良好率占28.64%,及格率占32.44%,不及格率占22.79%。4个项目中:武术健身拳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0.25%;侧手翻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8.48%;其他项目分别是,跳远助跑起跳腾空步不及格率占25.95%,足球运球绕杆不及格率占22.15%,武术健身拳不及格率占14.56%,见表5。
1.3.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表6)
从以上6项教学技能考试统计表中看出:参加考试人数158人,其中6个项目中,优秀率占13.33%,良好率占25.14%,及格率占39.86%,不及格率占21.67%。6个项目中:示范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17.50%;把握教材重难点不及格率最高,占了测试总人数25.83%;其他项目分别是,组织教学不及格率占24.17%,教学态度不及格率占23.33%,提问与解答不及格率占21.67%,示范不及格率占20%,讲解不及格率占15%,见表6。
2 2009—2011年厦门市3次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2.1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表 7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
从3次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以技评为主)结果的数据分布中可见,优秀率分布在10.8%~17.5%,良好率分布在26.11%~29.50%,及格率分布在32.44%~44.29%,不及格率分布在19.13%~22.79%。从以上4个等级的分布来看,及格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这说明了考生在高校4年里对运动技能的目标定位不高,且投入时间也不足,因为运动技能的提高靠的是日积月累。
2.2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表 8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从3次招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以技评为主)结果的数据分布中可见,优秀率分布在12.67%~18.96%,良好率分布在25.14%~29.27%,及格率分布在17.19%~39.86%,不及格率分布在21.67%~35.58%。从以上4个等级的分布来看,及格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这种分布极为不正常应引起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考生教学技能不扎实,如果考上,它直接影响到校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需要高校体育院系的领导和老师共同来研究对策。
3 从3次组织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考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
为更好地招聘优秀体育人才,厦门市教育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对参加报考厦门的考生进行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考试,通过近3次的考试结果统计,考生成绩处在及格范围所占的比重最大。这充分说明了一些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院系在办学过程仍存在着问题。一些考生在校期间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没有学好的主要原因如下:1)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的要求脱节;2)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3)学校的教学与考试制度的管理不够严格;4)学校缺乏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等。
3.1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的要求脱节[1]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校主要依据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了各类课程结构比例。例如,福建、湖北、辽宁等省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学制4年;学校提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学校对各类课程结构比例作了规划,对“知识内容、能力内容及素质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规格要求;规定学生在校需修满专业课程(如福建师大体科院的课程比例为,公共课程占24.79%,专业课程占53.01%,教师教育课程占10.85%,实践性环节占11.45%[2])166学分左右和素质拓展15学分左右,方可毕业。这种设置方式从表面上来看,对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将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针对性,但从另一角度来审视,中小学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据了解,有些体育院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要求方面脱节,学生就会感到学校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不能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学就没有意义,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
从全国5地12所高等体育院系(含部、省属学校)240名参加应聘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在公共课程方面,至少有2/5的学生不喜欢上此类课程,主要原因是这些课程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需求没有紧密相联;在专业课程方面,至少有1/5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缺乏结合将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把教法和学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到很单调;在教育课程方面,至少有1/5的学生感到任课教师课堂教法和手段单调、死板,以致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在实践性方面,至少有1/4的学生感到学校对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指导和考核方面缺乏严格管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稳步提高。例如,教育见习期间没有抓好口令、领操、写教案及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以致造成教育实习期间上课、组织课外活动,以及抓运动训练等方面不能尽快适应,给教育实习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困难。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效果,也影响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将来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极其不利。
3.3 学校的教学与考试制度的管理不够严格
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用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从近3次厦门市组织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考试中发现,有近半考生的综合运动技能仍相当薄弱,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水平令人担忧。如田径专项的考生除了田径类项目的运动技能较优外,其他的体操、球类、健美操或舞蹈、武术等项目很一般,有的项目甚至比较差。访谈了解到,学生在校有近半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公共课程的理论课,不感兴趣的现象比较普遍,以致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打盹、睡觉等现象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项训练,忽视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在模块学习结束之前,有些教师对待考试要求不严,放松标准,有的甚至打人情分,失去了公平性。对于实践性教学技能,大多数学校只在教育实习期间突击训练,以示开设了这门课程,这样就很难在短期内提高学生制定教学计划、队列队形、讲解示范、组织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技能。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影响到高校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目标的达成。这些问题应引起各有关高校体育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
3.4 学校缺乏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当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仍处于两极分化之中。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校胸怀大志,充满信心,很想在大学4年的时间里学好每一门课程,因此,学习主动性很高;另外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无所事事,对前程很迷茫,不知要做什么,只好混日子,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持观望态度,学习态度时好时坏摇摆不定,主要受2个因素的影响:1)各地对高校优秀毕业生应聘没有激励机制,况且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的空间小、需求量少,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2)这几年应届和往届学生要进入教师队伍之前主要以笔试、面试为主,但有些地市在组织应聘考试过程中“人为因素”仍然存在,故造成在高校中流传一种说法“学习成绩再好不如爸妈有关系”,这种歪风邪气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高等体育院系,肩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任,面对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社会招聘中的不良风气,要如何改变这些问题,在校园里营造学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需要花大力气,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来关心并改变。
4 完善高等体育院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4.1 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立足于中小学体育的需要进行设置和编排。要做到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就需要各高校要从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目标出发,对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研,通过广泛听取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新上岗教师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依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对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补充、完善,以满足高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培养目标打下基础。
4.2 开设的课程要结合中小学体育实际进行教学
目前,中小学体育任务繁多,教师每天除了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之外,还要承担早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队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工作。由于当今高校开设的课程有近半没有对应中小学体育的某一工作进行研究和训练,学生在高校4年虽然有安排学习体育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但要如何提高在校学生这些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方法很少、力度也不大,使这些毕业后新上岗教师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能力等素质,不能在高校4年里得到强化训练和提高,造成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后要组织开展的一些学校体育工作有困难。那么,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院系,特别是每一课程的任课教师要面向中小学体育实际进行研究,针对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体育实际,研究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还要研究课程的对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怎样组织教与学,怎样组织练与导,怎样组织展示与交流,促使学生爱学乐学并转化为主动去学,并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3 加强教学与考试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在学校能否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这跟学校教学与考试管理好坏有直接关系。各高校应针对学校现有的教学和考试情况,找问题,查原因,研究对策,尽快制订有关方面的整改方案。在教学管理方面,先抓纪律,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的现象,养成守纪的习惯;再抓教学规范,从教师做起,课前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布置好场地与器材。理论教学要有内容、要有实例,避免空洞、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要处理好准备活动、讲解与示范、教与学、练与导、纠错与帮助、讲评与小结、收拾器材与整理场地等关系,引导学生在高校4年能够接受以上各方面的规范训练,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毕业后能够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带到教师岗位。在考试管理方面,要严格各门考试程序。教务处要严把考试关,各模块考试前要统一管理。考前各科要确定考评小组,让学生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考试过程中各门课程至少要安排3位考评人员负责考试;严明考试纪律,杜绝不良风气,对考试过程发生的违纪现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只要违纪均要严肃处理。只有严肃考纪,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并提高学生各项运动技能和各类教学技能的水平。
4.4 营造学习气氛齐抓校园学风
学校的学习风气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各高校要针对学校的现状,结合中小学体育的需要,发动全体员工齐抓校纪校风,特别要抓好学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荣”,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氛围。院系领导要抓正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设“公平进取”的竞争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理论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任课教师要树立责任心,积极配合院系领导齐抓学风共管纪律,严格教学和考试制度,扎实抓好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体育教师岗位作好充分的准备。
4.5 研究制订优生激励机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学校考试公平和社会招聘公平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促进学习,培养优生,服务学校,各高校要针对学生在校的情况,从鼓励优生出发,制定“优秀毕业生的激励机制”方案,争取有关人事部门的支持,并共同研究制订“优生招聘的激励机制”政策,为在校学生创设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平台,把各科学习成绩优良,平常乐于助人,团结同学,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乐于承担公共事务的优秀毕业学生,作为优先推荐参加应聘考试的条件,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争取在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体育课程改革为高师体育院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办好高师体育院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各高校应研究中小学体育。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竞赛等)进行研究,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对应的要求[3]。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上,要研究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方法,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出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类课程的管理上,要规范考试内容与标准,把好考试关,体现公平性,共同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爱光,杨忠伟,崔颖波.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11(3):59.
关键词: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6-02
本届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组委会从全国数百节体育课中精选出44节于湖北武汉市举办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其中38节体育教学展示课(健康教育课除外)的内容包括球类、体操、田径、武术、跳绳以及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基本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透过这些展示,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思考之一:如何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要求
1.存在的问题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有小学科目14节,初、高中科目各12节,在观摩中我们着重考察每一个教师如何针对和围绕教材预设的教学重点、难点,合理而有步骤地突破和解决教与学的关系等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有9节课没有明确设立教学重点、难点;有18节课虽然设立了教学重点、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有11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设定比较准确,执行力较强。在本次观摩活动中发现以下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一些教师没有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混为一谈。
(2)一些教师没有理解教材会因每一节课所完成的目标不同则教学重点与难点也不同,仅凭借教学经验和固有的思维定式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3)一些教师在重点和难点表述过程中用词不准确,语言不精练。
(4)一些教师设定教学重点太高,教学难点太大,在教学中学生无法达到标准。
(5)一些教师设定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没有区别。
2.怎样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针对教材如何准确地确定重点和难点是完成体育教学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课堂结构的主线,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青年教师们不仅要从概念上了解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更要从内涵上理解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合理设定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才能更好完成体育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武汉市长虹中学刘庆老师的“跆拳道360°转身横踢腿”教材,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方向感、距离感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此动作有一定的难度。他所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两转一看一顶髋”;教学难点是“转身与横踢连贯,出腿有力,能踢中脚靶”。在上课中,老师能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了本次课教学目标。又如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姜伟老师的“女生跨栏摆动腿教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摆动腿抬、伸、压”;教学难点是“上体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克服恐惧心理”。课上,她为了消除女生对跨栏存在的恐惧心理,把栏板改成宽皮筋,让学生们很好地达到了本课学习目标。
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指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技术动作内在结构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文化和体育素养,如重要的概念、规律、方法等。如本次观摩活动中北京第六十五中学王玉中“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及还原――后摆下”一课重点是推杠移重心同时摆腿。把握教材的核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重点问题。难点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水平以及技术动作本身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完成而造成的。我们应该清楚,在教学中重点是对全体学生而言,是要求每个学生通过锻炼努力掌握和达到的目标,难点只是少数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出现的问题。如王玉中老师了解学生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推手不及时,以及身体重心控制不好的问题,并提前预定解决方法及时区别处理等措施,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可以说,体育教学中重点是一个面,难点则是一个点。
3.制定体育教学重点的要求
(1)从教材本身结构和特点及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出发来确定重点。
(2)先考虑教材,后考虑学生。如上海市第二中学郑旭忠老师“弯道跑”教学,利用各种圆和图形体会弯道跑技术动作,克服离心力,让学生感受到在弯道跑时的身体变化。
(3)在重点表述中可以是一条也可以若干条,要容易理解和操作。如东北师大附小华方红老师根据“少年拳第一套1-4动”,重点:每个动作都路线正确,动作规范,刚健有力。她制定的重点表述有路线的、动作质量和对武术所具有的阳刚之美的若干条要求。
4.制定体育教学难点的要求
(1)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教材的理解与教材内容实际来确定教学难点。
(2)先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后考虑教材本身难点。如浙江省永嘉县水临中学孙阳老师“踢墙式二过一”教学难点是传、插时机,这是足球战术中学生对跑位时机的把握的一个难点问题,制定得很准确。
(3)在难点表述中可以是一条也可以若干条,要容易理解和操作。既要适应学生学,也有利于教师教,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思考之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负荷
近年来忽视体育课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还说,体育课中运动量过大还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体育锻炼必须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它不仅刺激学生身体某些方面的变化,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也是学习动作技能所必需的,因为在体育活动中人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才能掌握动作技术,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健康水平。本次观摩活动全程对每一节课的运动负荷的生理数据中的心率进行测试。同时在38节课的教案中对其中30节从平均心率、练习密度以及强度等指标进行设定。
1.加强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和密度的研究与探讨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强度,影响负荷量的主要因素有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重量等。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负荷强度的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学生锻炼过程中平均心率应在120~140次/分,这是最佳的有氧代谢的中位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运动,身体各组织器官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能力最强。如在技术教学或新授课以及体操课对运动负荷的要求一般为中下等运动负荷。在本次观摩小学3节体操课中,有一节设定平均心率130/分,教材内容是“垫上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大连市姜伟老师的跨栏教学中,栏下训练强度设定为中等,其中跨栏的专门性练习用时9分钟,在栏侧练习用时16分钟;在栏上练习强度设定为中、大,用时10分钟,平均心率为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70次/分。不同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对运动负荷就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身体素质练习运动负荷也不尽相同,不同教学形态的体育课对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也是不一样的。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也称为一般密度。体育课的活动可分为五种:教师的指导(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学生练习、互相帮助与观察、练习后的休息、组织措施(整队、调动队形等),这些活动中某些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之为练习密度。体育课运动负荷主要测定的数据是全课平均心率和全课的练习密度。如何设定运动负荷,技术复习、练习课运动负荷应设定中等以上是一门科学。例如身体活动课通常运动负荷较大,而合作教学、自主学习运动负荷变数较大。
2.评估课的密度应建立指标
(1)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在本次观摩活动中上海市的郑旭忠老师执教“弯道跑”课,课堂教学组织一环扣一环,非常科学。田径课组织教学看似简单,但要调动合理需要认真琢磨。
(2)各项练习时间、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武汉市解放中学赵晨老师“双杠”课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次数与时间上都有所不同,场地布置合理有序。
(3)教学方法运用是否灵活、合理、有效。南通市顾老师“原地运球”在上课时讲解示范准确,方法运用恰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大了练习密度。
(4)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成都市锦华中学李超老师在“蹲踞式跳远”一课中,利用自制器材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中职学生正处在体格、体能增长的青春期,如何克服职业学校现行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增强体育教学改革意识,加强体育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对我区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结果令人堪忧,主要有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为无序状态,学生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教师倦怠情绪严重,学校体育功能严重弱化等七个方面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合理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关系,经常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忽视终身教育的培养或轻视体育技能的学习都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需求。
(二)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调,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缺乏与专业结合的实用内容
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单调、教法乏味,大多数的传统教育内容与专业相结合的实用性内容十分缺乏,一节课"一投到底"和"一跳到底"等;加上初中升学时不断的重复中考练习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体育基础也差,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部分体育教师不了理解、不结合学情,仍然按统一难度的教学内容授课,缺乏与专业结合的实用内容。这就违背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专业特点,导致出现中职学生在集体活动时逃课的现象.
(三)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却没有其真正内涵。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制度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体育考评依据主要是理论知识考评、运动技能考评及上课的出勤率等相关方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进步过程,强调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导致身体条件不好、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即使努力练习也达不到好的成绩,而自身条件好的学生不需努力也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五)学生体育认知能力差,进取动机差,意志品质薄弱 ;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只重视技能学习,忽视身体锻炼。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属同一层次,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比普通高中差异明显。在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中,中职学生进取动机差,情绪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缺乏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在很多场合或活动中,表现出意志品质薄弱,如在体育教学组织的中长跑考核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缺乏那种咬牙坚持跑完全程的毅力,而是明显表现出一种怕苦怕累的厌烦心理。职高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农村中学设施简陋、师资缺乏、器材不足,学生的运动起点低、基础薄,学习中担心同学笑话,因而缺乏主动性。
(六)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怠倦情绪较严重
对于体育教师倦怠情绪,民办学校体育教师不甚明显,而公办学校的体育教师这方面的问题较严重。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责任感强了,另一方面是以前正规的中专学校生源质量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好管理,现在生源质量下降,出现了很大的落差,很不适应或很难适应。尤其是进行室外体育教学时,由于一些学生纪律性差,不服从管理,怕学生出现纠纷,怕学生出现伤害事故,教学组织的工作难度大,因此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大,时间久了,倦怠情绪更为明显,更为严重。有些体育老师缺乏责任感,体育教学缺乏规范性,无教学计划、无教案,上课内容随心所欲。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上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安排中内容单调、方法简单。另外,一些学校对体育老师的偏见或待遇低于其他科目老师(同工不同酬),也是导致体育教师怠倦情绪的原因之一。
(七)部分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公办学校尤其以前是正规中专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较完备,但很多民办学校及县级中职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较缺乏,体育运动场地严重不足。一些中职学校体育师资缺乏,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少,只有从其他科目的老师中抽人上体育课,使体育课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必然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体育新课程理念及要求
新课程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围绕新课程理念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加强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意识、转变角色,提高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
教师观念的更新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氛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运动兴趣,掌握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在专业方面,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知识,尤其是多增加营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中职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式教学、分层式教学、自主学习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除此之外,中职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是中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教学科研仍然是中职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体育教师应多组织学术报告、讨论会等活动来进行体育科研。
(二)针对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导向和保证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强健身体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都学不成干不了,更谈不上将来工作。让学生将现在的体育锻炼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要我学" 向"我要学"的转变。其次,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纪律,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对学生上岗就业保持良好的纪律性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将影响学生上岗后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和为之奋斗的事业奠定基础。第三,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比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与人沟通合作、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鼓励学生拼搏创新,为他们将来上岗就业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第一线技术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中职课程理念的依据。
(三)结合"职业性"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1.结合职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编和搭配
由于职业学校具有职业的专业特点,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将来从事电脑、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职业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售货、烹调、纺织、建筑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间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对于以后从事诸如机器维修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综合型工作的学生需要身体各部位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专业的体育课程可以多增添球类、健身跑、游泳、引体向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课程,以便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身体畸形,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提高身体机能,预防职业病。还要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处理意外损伤的基本知识。结合专业选编和搭配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各专业的中职学生发展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适应本专业工种的要求,提高对职业的适应力,能够很好地就业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另外,选择或者编写教材不仅要结合专业特点,还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和学情为出发点。中职体育教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实用技能项目和娱乐、休闲、健身项目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不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比如跆拳道、网球、街舞、滑板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改编学生们的教材,教材的改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2.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是改革的出发点。由于中职学生个性比较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角色,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另外,中职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中职学生崇尚新潮的心态,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新颖的、多变的、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体育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述教学技巧。在进行篮球投篮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NBA投篮大赛,通过这种情景教学使学生充满投篮的兴趣,跃跃欲试。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和训练,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选择、编创一些体育游戏。例如:在球类教学中,可进行"传球"、"接力"、"打点"、"绕物"、"对抗赛"等游戏练习;在短跑教学中,可采用"接力"、"跑城"、"你追我赶"等游戏练习。课堂中插入游戏可以使学生"乐学"、"爱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体育教学应探索多形式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将其选择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已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可以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的体育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锻炼项目、让每个学生进入一个俱乐部,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根据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师资情况,可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街舞等丰富的项目,通过"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经常性的身体锻炼、不仅能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知识、技能、技术从到理论到专门学习,熟练掌握它的运动技术,真正体验体育的快乐,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五)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摆脱人的烦恼和痛苦,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紧张的学习或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以促进健康,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友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被人们广泛认同。在体育教学中可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有进步应及时给予用肯定和表扬,消除学生自卑、害怕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团队合作,克服各种困难,达到争胜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乐观向上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培养良好的心态和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的体育课考核制度具有检查、导向、激励作用,通过考核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锻炼效果。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教育学角度讲,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根据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强化激励作用,把握评价方向,注重综合体育素质评价。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评价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基础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改变过去单一的技术考核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注重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达标状况、学习态度、理论考试、将学生自我、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评定,这样不仅能激励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在具体实践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训练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教师评定、学生评定、学生互评、阶段考核、个别考核、开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等等。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从而做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以形成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
(七)多渠道提高中职体育教育教师素质
中职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渠道也不顺畅,严重影响了职业体育教育的质量。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参考国外职业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做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积极从社会上聘请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学校体育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化功能,尤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体、德、智诸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由于缺乏良好的督导机制,在认识上有偏颇,体育教学无位置,教师无活力,学生无兴趣,致使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功能严重弱化。这些应引起有关部门、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体育投入,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以使学生、教师、学校能同步得到良好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