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年拳教案

少年拳教案

时间:2022-07-16 06:16:47

少年拳教案

第1篇

为深入推进“太极拳进校园”和“太极推手进课堂”工作,进一步加快普及太极推手的步伐,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太极进校园系列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

通过组织校级、县(市、区)级及市级大型太极系列展示活动和太极拳、太极推手比赛,以展示促普及,以比赛促提高,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习练太极的热情和兴趣,推动太极拳、太极推手的进一步普及,在全市中小学掀起练太极、比太极的新高潮。

二、内容

1、市直学校展示活动

时间:月份

具体安排:(1)随机抽查学校自然班太极拳展示。(2)学校推荐至少30—50名学生进行太极推手展示。

2、各县(市、区)展示活动

时间:—月

具体安排:(1)各县(市、区)要组织城区中小学积极开展太极拳、太极推手现场集中展示活动,集中展示的学校小县至少6所学校,大县应为8—10所学校;对距城区较远的学校,可采用现场录像的形式报送光盘参加评比,但学校不得少于10所。各县(市、区)应将集中展示的具体时间、地点、参加学校及有关情况于展示一周前通知市教育局思政体艺处;采取录像展示的光盘应在9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思政体艺处。

3、全市集中观摩展示活动

9月下旬,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主管人员赴永年观摩永年县中小学太极拳、太极推手展示活动。

4、比赛

月份,举办全市中小学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比赛。要求每个县(市、区)每个拳种至少要组织一支太极拳代表队(中小学齐全),至少一支太极推手代表队;市直学校每校至少选择一个拳种组织一支太极拳代表队,一支太极推手代表队。

三、奖励

今年市教育局将对太极进校园系列展示活动进行专项评比,对活动开展好、水平高、普及广的单位将授予“市中小学太极进校园先进单位(学校)”称号,年终进行表彰,同时作为年底评选市思政体艺工作先进单位及“双爱好”示范学校的重要依据。具体评比内容见附表。

四、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展示活动,及早动手、积极准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切实做好展示活动的各项工作。

第2篇

据介绍,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打造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国际知名品牌、增加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而开展此次征集活动,希望这座地标性建筑气势磅礴、外形壮美,蕴涵温县独特的地域文化,突出太极拳文化的特色,具备国际化的审美创意。

这次征集于2011年9月26日结束,要求设计方案附图片及文字说明。经专家审阅后,评出创意奖5个,每个获奖方案奖励现金2000元。最终确定为建设方案的,奖励现金1万元。

首部《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出版

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太极拳工具书《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著名学者、太极拳文化研究家余功保主编,是迄今资料最为详尽、覆盖面最广的全景式太极拳图典。

《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分为综合知识、太极发展、重要活动、太极人物、流派套路、基础理论、名词术语、太极功技、著作文献和组织机构十大类别。全书约100万字,汇集了古今珍贵的太极拳图片3000多幅,对各太极拳流派的典型拳势均进行解析并配有该流派代表性人物的示范拳照,全部彩色印刷。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为该书题词:“身心和谐,文化瑰宝。”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书写了《太极拳论》书法长卷。

《陈鑫太极拳法图解》首发赠书活动

河南省焦作市体育局、焦作市武术协会和太极拳研究会在焦作市举行了《陈鑫太极拳法图解》首发仪式和赠书活动,焦作市武术协会和当地的太极拳传习组织接受了首发赠书。

《陈鑫太极拳法图解》由陈东山、陈向武编著,以陈鑫原著拳法为基础,增加过渡图像,以图说理,以诀示要,并且采用教学光碟分段详细示范和解说,充分展现了陈鑫拳法的练习方法和技术特点。

形意拳祖师李老能纪念碑在河北深州落咸

“伟哉祖师,创拳艰辛;搏击江湖,拳法称神;行侠仗义,抗侮御敌;扬我国威,造就群贤;祖师遗泽,瑰宝生辉;万代景仰,昆仑巍巍……”这是日前在河北深州落成的形意拳祖师李老能纪念碑的部分碑文。

河北深州武术文化独树一帜,清朝末年李老能始创的形意拳在当时名声大噪,是我国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深州形意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并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老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第3篇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所以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拳击和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以强健体魄而可以于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而在弓箭未面世前,人类则要以拳头和腿脚来进行自卫。这是拳击的雏形。最早见于历史记载是公元前四世纪的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十七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了古希腊。而考古学家在一个公元前五世纪爱琴海海岸遗址里面发掘出来的一对磁瓶上,则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并且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一千年)就通晓拳术,并曾玩^这种拳击。在古希腊,这项运动被称为角力拳击,据说拳击手套里面装有铁蒺藜,激烈的搏斗常常以失败者的殒命而告终。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考古发掘当中,也发现了一千七百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四个多世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受古罗马拳击的粗野方式影响而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洲各地时兴骑马斗剑,马上技术的发展抑制了拳击的发展。骑士体育这种体育方式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的运动体育方式,而且参与者必须是信奉基督教的教徒徒才能参与。而拳击作为一种自卫技术、娱乐活动,仍然在民间不断地流行着;虽然仍在持续流行,只是由于受到皇帝颁布的法令影响因此不能公开比赛。

到了公元八世纪,由于古罗马帝国被人为地拆分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由原来的古罗马帝国延伸下来的保留部分;在奥斯曼大帝执政期间;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并且规定: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的习俗;产生诉讼的双方以骑马、穿护身的甲胄进行西洋剑击决斗等方式来决胜负;而如果是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来决胜负。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时,所谓的“斗审”就是命令进行诉讼的双方进行决斗;最终决斗胜利的其中一方将可以向法庭提出一些诉求,法庭将接纳决斗胜利者的诉求并加以考虑;如果诉求合理,则法庭会将决斗胜利者的诉求作为判决的最终请求,因此作为决斗的胜利者会在法庭“斗审”时获得胜诉。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一千两百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因为看到当时有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便想设法推行以拳击决斗来代替西洋剑击决斗。因此他废止了以古罗马时代为训练标准的拳击野蛮训练方法,并向大家提倡赤手拳击;希望青年在练习过拳击后会喜欢上这项决斗方式,进而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为了推广这项运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并且亲自担任校长与拳击教练。在举办拳赛时担任拳赛主持,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如果遇到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经过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的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十六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十七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十八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一七一九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一六九五至一七三四年),并把冠军保持了十一年之久,因此他获得了“无敌将军”的美称。当时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后来他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一七零四至一七)则继承了他的拳击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他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一七四三年八月十六日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并被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在一七四七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了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为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同时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

我国拳击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拳击运动,称之为“斗”,是贵族和统治阶级进行军事训练的科目之一,后来到汉展为“卞”,是军人必须完成的科目。与西方早期拳击与摔跤混合在一起比赛不同,在我国商周时代拳击与摔跤就已明显的区分开了,而且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拳击的专著《手搏》。

第4篇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和自己长期地看书,对各式太极拳有一点了解。

在2002年5月份,由于我突然消瘦,经检查发现在肝区有一个11.5×10×8.5公分的巨型肿块,病理检查确定为原发性晚期恶性肝癌。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我做了右肝叶和右下肺的切除手术,手术后马上出现癌细胞转移,同时就开始了相应的化疗方案。

同年7月份,我在汕头结识了刘瑞先生的学生,有缘学习了赵堡承架太极拳。由于手术及化疗,身体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感觉。如原来充实圆活的丹田,手术后变得腹部绷紧,不能弯腰。在每次化疗后都会感到肠和胃好像结成坚硬的一团。但通过习练赵堡承架太极拳,在轻摇和徐行中,坚硬的肠胃得到软化,绷紧的腹部也得以松开,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胃口有了明显的好转,化疗初期,我的胃口很不好,不想吃东西,但我在练习完套路后,胃口大增,对我在化疗中营养的吸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化疗期间,身体的关节和肌肉会出现疼痛,经过多次套路的演练,疼痛感有很大的缓解,身体恢复得很快,不仅减轻了自己的癌症病情,而且还能长期坚持早晨班的太极拳教学工作。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还接触了来汕的郑悟清先生嫡孙郑转会等赵堡拳老师,对赵堡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在练习中品味着对各圈的体认和圆活、轻灵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在技击功法的领会上也体认了轻松发人的感觉,赵堡太极拳真正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用,也让一些练习南拳多年的青年朋友见识了太极拳奇妙的技击方法。

做为病人,为了健康而习练赵堡太极拳的不单是我一个人,在汕头还有一位中年朋友,是一位做过两次肝肿瘤手术的病人,虽然是早期发现,但手术后身体垮了很多,并且每月需要很多药物维持控制。该病人是跟我一起学习赵堡太极拳的,他很认真,每天坚持练习多次。经过这三年多的练习,他用药得以减少,而我这种肝癌晚期病人能维持到现在,并且平时生活质量还这么好,虽然还必须靠药物治疗,但我想赵堡太极拳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做为一个病人,我真心地期望世上喜欢运动的人们能得以健康长寿,也郑重地向广大读者推介最具武当传统特色的赵堡太极拳。它较完整和系统地保留了武当张三丰祖师所创的三合一太极拳术,是人们养生的法宝。

第5篇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运动员成年累月的刻苦训练,都是为了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所获得的竞技能力,战胜对手,夺得比赛的胜利。

拳击比赛要想取得胜利,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拳击比赛是双方运动员之间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以及教练员指挥能力的竞争与较量。只有在赛前从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拳击比赛是紧张、激烈的,而且是相当残酷的。这里说的残酷,并不是指的伤病残酷,而是指比赛的规则是残酷的,一名运动员如果一时不慎输掉一场比赛,就会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也就根本谈不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所以,比赛对一名拳击运动员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比赛往往比的是心理和智慧,只有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技、战术水平。也就是说,拳击运动员必须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最佳的技战术水平投入比赛,必须对激烈而紧张的、同时又具有很大偶然性的拳击比赛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拳击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问题,对比赛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

所以,赛前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赛前抽签后知道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和以后可能遇到的对手后,这时就要和教练员计划安排相应的战略战术,制定出从第一场比赛到最后一场比赛的战略战术计划,针对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对手的具体情况,考虑确定相应的对策,使自己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付不同的对手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不论对什么样的对手,都要有正确的心理准备,不能对实力明显弱于自己的对手就轻视他,而对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就惧怕他。这样一来,会使自己心理上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导致产生不可意料的后果,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位对手,首先在心理上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正确安排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是赛前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形成和培养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途径。拳击赛前训练的时间约为1―1个半月。赛前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运动员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恢复、智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赛前训练除应遵循各种训练原则外,很重要的是从实战出发,练是为了战。

赛前战术计划的制定,一定要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要保证自己能依靠不断打点得分而取得胜利。如果想靠一次性击倒对方而取胜,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有被动挨打的可能性,因为对手并不是都能轻易被打倒的。相反,他也正在想法要战胜对手,一旦自己急功冒进,就完全有可能处于被动,或落入对方的圈套,从而失去机会。制定出战术计划以后,拳手就要利用赛前较短的时间,进行短暂的专门训练,将战术计划中所选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战演习,有条件时可与对手风格近似的同伴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在实战中进一步完善预定的战术计划,提高熟练程度和应急性,把赛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而又切实可行。

赛前一般身体训练的量和强度应明显减少,基本上只保留一些紧密结合拳击专项特点的力量性练习和灵敏性练习,目的是为调剂运动量,让运动员进行积极性休息,以及保持肌肉的爆发力量和关节的柔韧性,从而更好地迎接比赛。

赛前力量训练在适当减少总负荷量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强度,使身体各部位力量能保持在最佳水平,以迎接比赛。内容应少而精,注意突出重点,适当兼顾一般。对于主要的力量性辅助动作(如推举、深蹲、上位等),必须予以保证。而对于次要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动作(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山羊挺身等),也可根据运动员的特点给予适当兼顾。

赛前技术训练应增加完整攻防组合拳动作的练习比重,特别是竞赛攻防实战技能拳法的强度训练比重,以便在大强度或极限强度竞赛负荷情况下,保证竞赛技术战术发挥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勇气。尤其在赛前3―4周内,应保证每周有1―2次训练课同时安排实战比赛,与比赛相适应。并逐步选定比赛时的每一回合应用的技术战术。而且要强调严格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来完成动作与战略战术。此外,还应根据比赛的需要,适当变换训练节奏和间歇时间,以适应比赛的变化。赛前训练量的分配是:一般身体训练占10%,专项身体训练占30%,技战术训练占40%,实战训练占20%。

拳击比赛的战术手段和内容很多,但运用得好坏对比赛胜负的影响比较大,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足够重视。教练员不仅在平时训练中给运动员灌输各种战术思想和战术意图,讲解各种战术手段在比赛中的运用方法,而且在赛前训练中,应更加有意识地增加战术的训练比重,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承受各种战术变化的良好心理品质,并且和运动员一起分析主要对手的情况,制定战术实施的方案。这样,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自觉地贯彻教练员的战术思想和意图,与教练员密切配合,成功地完成比赛任务,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三)细致进行思想教育

教练员不仅在平时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赛前更应该重视和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因为这时候运动员往往会围绕着比赛的胜负、对手的强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以及比赛级别的确定等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反映和心理矛盾,他们或因想赢怕输而背包袱,或因对手太强而害怕,或因对手太弱而轻敌,或因减体重而怕吃苦……因此,教练员应及时深入了解队员的各种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使运动员端正比赛态度,明确比赛目的,调动积极性,团结一致,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共同完成比赛任务。

(四)统筹确定参赛级别

拳击比赛是按运动员的体重分级进行的,且报名后级别不允许再变动,因此,赛前许多运动员须严格控制体重。但是,由于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多少、方法、条件、习惯各有差异,时间不尽相同,故应及早做好准备。教练员应根据本队的需要、运动员的实力和其他队的水平,统筹兼顾,全面衡量,认真研究比赛对策,拟定运动员的参赛级别,然后再进一步从思想、训练、控制体重、营养保障以及战术上做好准备,不可麻痹大意。

(五)尽早拟定比赛方案

拳击比赛方案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而其中主要的一环则是回合技术战术计划方案的确定。教练员从进入赛前训练开始就应在脑海里逐步酝酿比赛回合战术方案。根据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体能、技术、心理、恢复等情况,不断评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酝酿他的比赛回合战术方案。当然,教练员在确定方案的过程中,应发扬民主,与运动员个别交换意见,并取得一致,然后到比赛时,再根据运动员的体力、体重、竞技状态以及对手的情况等各种因素,灵活掌握,最后确定。

(六)确立比赛任务

恰当地确定比赛任务和形成积极的比赛动机是比赛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任务怎样才叫恰当?笼统地说,就是从运动员的实际出发,经过顽强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就是恰当任务。如果任务定得太高,即使经过最大努力也无法实现,这样就会挫伤运动员的积极性,削弱自信心,反而不利于对自身潜能的动员。反之,如果定得太低,比较容易达到,则也不利于运动员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太高太低都是不恰当的。从拳击运动员的比赛实际来看,教练员一般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对运动员提出比赛任务:一是一般性地要求尽最大努力夺取比赛胜利,取得第几名,或夺取什么奖牌;二是具体地提出要求达到若干指标,如技术战术的应用,要求成功率,同时技术动作正确熟练协调。比赛实践证明,如果主要从第一个层次来确定任务,效果往往并不好,因为运动员对众多对手并不一定都了解,而比赛中又有很多偶然性难以预测,运动员会觉得心中没有底,容易诱发消极的害怕失败害怕完不成任务的心理,不利于对自身潜能的动员。第二个层次的任务非常具体,只要求技术战术应用成功和技术战术发挥好,对比赛成绩和名次并未规定多少指标,这样有助于减轻运动员比赛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指标要恰当,一般来说所提的指标应该是运动员平时较为稳定的最佳水平,只要所提指标恰当,往往会激发起运动员较为强烈希望成功的动机。而实际上技术战术发挥得好,比赛成绩自然就好,比赛成绩发挥好了,当然也就会取得按你的实力所可能取得的最好名次。这样确定比赛任务,有助于激发希望成功的动机,能够更好地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同时会把运动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注意技术战术的应用上来,而不会过多地去考虑比赛的结果、比赛的胜负。拳击运动员的比赛动机往往表现为希望成功和害怕失败的两种动机同时并存,因为拳击比赛的对抗性质本身就包含着成功和失败两种机率。因此,正确地确定比赛任务,从各方面努力培养和诱发运动员希望成功的动机,这是拳击运动员赛前准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七)合理安排赛前生活

拳击运动员的生活安排包括:衣、食、住、行、医、用六个方面。这些工作非常繁琐,但又十分重要。一旦考虑不周,往往会带来诸多不便而影响比赛。为此,事先必须认真细致地准备好训练、比赛及平时必须穿用的服装鞋袜、护头、手套、护手绷带、护裆、护齿等用品,比赛时保暖用的大衣和浴巾;到外地比赛,更应事先落实好车辆、吃、住等问题,而且适当地自备一些葡萄糖、水果、维生素、食盐等食物营养品和常用药品,做到有备无患。此外,由于参赛的大多数运动员需要降体重,教练员、领队应加倍关心照顾,合理安排他们的赛前生活。

二、拳击运动员赛前常遇到的问题和预防方法

(一)心理阴影

1、控制体重是拳击比赛时的特点之一,也会引起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大多数运动员经常要在赛前人工减轻两三公斤甚至四五公斤体重来参加比赛,降脂减重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因为要控制饮食尤其是水分的摄入,要通过桑拿浴排汗、跑步出汗等等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常常会有很多心理活动。常见的如“口渴难忍想喝水”、“腹中饥饿想进食”、“怕万一减不下来白辛苦”、“感到人发软心发慌”、“怕减体重后影响体力”等等。这种痕迹效应的影响是很深的,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阴影,从而影响到今后的比赛。因此,教练员必须针对这些心理活动可能造成的“心理阴影”及时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

2、遇到损伤也会带来明显的心理阴影,这种心理阴影既表现在动作上,也表现在技术应用上,比如说在做摆拳时受的伤,虽然伤愈,仍常常有一段时间训练就是不敢做摆拳动作。另外,如在比赛时受到勾拳攻击时受的伤,而对手则擅长应用勾拳,遇到这样的对手时,心理就害怕再次受伤,技术动作就做不好。因此,教练员对待伤后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必须考虑得更加仔细周到,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诱导方法和训练手段来消除这种伤后的心理阴影,使运动员尽快地从这种阴影中解脱出来。

(二)空闲病

从赛前最后一次训练以后到比赛开始前的这一段空闲时间,对于拳击运动员来说是比较难过的,常常会出现兴奋、紧张、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乃至失眠等各种现象。有些心理学家称其为“空闲病”或“旅馆病”。所以,如何合理地消磨这一段空闲时光对于取得比赛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拳击运动员都习惯于赛前完全休息一天(停训),因此空闲时光比许多项目更长一些,而且多数运动员要降体重参加比赛,这种机体内部机能的变化更加快了赛前状态的提早到来,所以拳击运动员的赛前空闲病往往具有时间较长、反应较强的特点。尤其体重减得较多的运动员,最后一两天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如何消磨这段空闲时间,最主要应把握三个原则:要很好地保存体力;不要使运动员空闲得难受;要尽量使运动员少想比赛。一般来说,安排一些打扑克、下象棋、看小说、看电视、听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三五成群一块聊天说笑,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有助于使运动员的注意力从比赛、降体重等方面转移开去而得到一定的放松调节。这段时间教练员最好能和运动员在一起;也可安排没有比赛的队友与其相伴,尽量不要让运动员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那样只会加重运动焦虑状态,过多地消耗精力,不利于比赛。

(三)运动焦虑

运动员比赛前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容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影响运动员情绪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赛的环境,如比赛的地点、气候、温度、饮食、观众、裁判、对手等;二是比赛的竞赛条件和生活条件,如场地、器材、设备和饮食、住宿、洗浴等条件的好坏;三是媒体及周围人士的影响。而影响情绪变化的内部因素则有:一是赛前训练情况;二是自身的伤病、疲劳状况、减体重、睡眠、主观感觉等;三是比赛任务和比赛动机是否恰当。拳击运动员的赛前情绪变化除一般运动员的共性以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受到控制体重的影响。由于大多数运动员赛前要控制体重,而体重的人工控制往往从赛前一周左右就要开始,并且体重的轻重又对比赛时技术战术的运用乃至比赛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就使得拳击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激活状况往往会因控制体重而较早地出现,并且常常会以运动焦虑表现出来,这种特点无疑是教练员在进行赛前准备工作时应该注意的。

三、赛后总结工作

在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技术、心理、思想等方面不管发挥得好坏,总有其深刻的原因。好有好的原因,这就是经验;差有差的原因,这就是教训。然而这些经验教训,不通过认真的总结是无法深刻认识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尽快地成熟起来,为了今后更好地比赛,在每次比赛以后,都应该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

赛后总结的目的在于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以利于进步。总结是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应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认真细致地去回顾分析研究解决比赛中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收到发扬成绩、纠正缺点、明确方向、以利再战的效果。

第6篇

看到《精武》杂志1998年第11期署名黄林鹏、其题为“杨式太极长拳”一文。其文章下半部分,黄先生对《杨式秘传129式太极长拳》一书有不同看法,这些看法意味着三个方面:1、社会上别人也有太极拳何说秘传;2、褚桂亭先生当时不可不知此拳;3、129式长拳传系不清楚。总的概括起来就是针对“秘传”二字而来。黄先生虽然对各式太极长拳情况知之不少,但是他对129式长拳的来历却不太清楚,因此,其见解也在所难免。

为了对129式长拳的历史与师承脉络清晰起见,能使广大的长拳读者进一步了解“129式长拳”的来历,阐明其何谓秘传,本人作为老师赵桂恒叙述该拳的来历的直接见闻者、继承者、该书的作者,有必要将该拳的来历阐明。

在129式长拳的命名上,其中有“秘传”二字,放上这二字,作者是否企图把这本书神秘化,或用“秘传”二字去否定社会上其它太极长拳存在?其实都不是,而是尊重历史事实,秘传就是秘传,并无虚假。

社会上确实也有太极长拳,比如陈微明先生的108式长拳、59式长拳。作者在别的地方还见到过98式、103式长拳。但是他们都与129式不同。拳是人编的,也是人练的,只要有一定经验的拳师,都能编出类似的套路来。一个拳有一个拳的来历,各有其师承,不能因为看到某地有太极长拳就武断地去否定129式太极拳的真实来历。

129式太极长拳,是一代宗师杨澄甫先生所创编,早在1910年后期,杨公将此拳秘传于陈月坡。陈月坡何许人也?他是杨公澄甫最早的拜门弟子。在杨门众多的弟子序名中陈月坡排为第一。这可在杨式太极拳传人傅钟文先生和傅远声先生所著的《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的一书中找到答案。

老师赵桂恒对我说:陈月坡在二十世纪初就拜杨澄甫为师,由于他为人忠厚,好学肯吃苦,尊师重道,而且他具有练武的天赋,所以深受其师的厚爱。因此,杨公就将一套自己创编的快慢相同、刚柔相济,还留有陈式太极拳痕迹的129式长拳秘传于陈月坡。当时杨公并未教于他人,这岂不是秘传。陈月坡在20年代初期就离开其师去北方一带传授杨式太极拳。至于后来杨公有无向别的弟子教了太极长拳,或者别人也编排了什么太极长拳,命名什么套路几式,风格怎样,那应该另作别论。这不能与当初杨秘传于陈的129式太极长拳混为一谈。

陈月坡于30年代由北南下到达上海,因当时人地生疏居住其师弟褚桂亭家,后因种种原因离开,有缘遇到在沪的同门师弟赵桂恒,赵接到家中热情相待。为了感谢赵对他的忠诚厚待,以传教129式太极长拳予赵以示报德。陈月坡在上海一年多时间中未将此拳传给别人,而独传于赵,这也可称之为秘传。

笔者老师赵桂恒是一个十分朴实忠厚的老人,他没有扯谎的本事,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都非常尊敬他。他绝不会向别人学的拳说成是陈月坡教的,从任何角度去考虑都没有这个必要。陈月坡又是响当当的杨门大弟子,太极造诣很深,又有雄厚的功夫,否则他也难以走南闯北。他除了向杨公澄甫俯首勤学之外,绝不可能以失掉杨门大弟子的资格,另向他人去学什么太极长拳。129式长拳的传系非常清楚,结束语是:杨澄甫创编,秘传于陈月坡;陈月坡在上海秘传赵桂恒;赵桂恒授予若干徒弟(包括“长拳”一书的作者)。

第7篇

狂热的“上帝使者”

强硬镇压是袁世凯“剿抚兼用”两手策略的第一手。袁世凯在宣布这个强硬手段时,还采纳徐世昌的建议,宣布对那些接受政府劝告,自动遣散,自动回家,自动退出拳会、刀会等一切非法组织的人,既往不咎,从者无罪;对于那些能够向政府提供拳会、刀会首领行踪的,能将闹事头头押送至衙门的,政府还将给予适当奖励。

袁世凯运用奖励“献首”、悔过自新为诱饵,对刀会、拳会民众进行分化瓦解,以比较宽松,甚至相当优惠的政策,来劝说原本心地善良的乡村居民回到家中,其效果是明显的、便捷的。对于那些犯有命案,或者在幕后一次又一次策动武装冲突刻意残害教民、抢劫教堂的,袁世凯下令缉拿归案,以清祸根。对于那些敢于暴力反抗,拒不投降拒不解散的极少数骨干分子、走火入魔的会党领袖,袁世凯施展铁腕清除,武装弹压,彻底消灭,毫无妥协余地。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剿抚并用两手策略影响下,山东局势渐趋平静。大批拳会、刀会首领被抓捕被枪杀,许多刀会、拳会被解散,只有极少数极端分子出于各自特殊原因坚持下来,但他们的处境一般都比较困难。作为一个运动,刀会、拳会的历史大约应该就此终结,山东秩序应该很快就能恢复。

然而让袁世凯和他的智囊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强硬的不妥协的镇压政策竟然出了一个大纰漏,英国传教士卜克斯竟然因为这个强硬政策而丧命。卜克斯之死是对袁世凯两手策略的当头棒喝,引发了此后一连串政治变动,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走向。

卜克斯为英国圣公会牧师,是庚子年间第一位死难的传教士。卜克斯1897年春天抵达中国,年仅二十二岁,刚刚从伦敦圣奥古斯丁神学院毕业。来到中国后,卜克斯被分发至鲁西平阴,追随马焕瑞牧师传教,并开始发愤学习中文。由于卜克斯年轻气盛,具有宗教狂热,工作积极,不到两年,就提拔为马焕瑞牧师的助理。

然而,或许是命该如此。就在民教冲突激烈时,卜克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回到了母校奥古斯丁神学院,走进了一座纪念堂。纪念堂的墙壁上有一块碑文,碑文上写有神学院殉道毕业生的名字。最奇怪的是,卜克斯竟然在这块碑文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究竟是个凶兆,还是个吉兆,卜克斯有点弄不清。

政策牺牲品

卜克斯注视着碑文上自己的名字究竟想到了什么,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我们知道卜克斯在随后的日子里比较谨慎,处处小心,时刻担心梦境成真。这或许是他后来遇到危险拼命反抗的原因。

距平阴东边数十里的泰安,同属英国圣公会教区。在泰安传教的圣公会牧师伯夏里与卜克斯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卜克斯的姐姐是伯夏里的未婚妻,此时从英国赶来。1899年圣诞节,伯夏里牧师与卜克斯的姐姐在泰安举行了婚礼,卜克斯理所当然要从平阴赶来参加盛典,因为不论局势如何紧张,姐姐的婚礼毕竟是一件大事。

婚礼结束,伯夏里夫妇度蜜月去了,卜克斯在泰安百无聊赖,遂决定尽快从泰安启程返回平阴。

由于当时山东正处在新旧巡抚交接过程,老巡抚毓贤尚未离开,新巡抚袁世凯还未上任,局势动荡,平阴、泰安一带尤为严重。泰安地方官员听说卜克斯将要出发的消息,赶忙劝说其暂缓启程,耐心等待时局好转。然而卜克斯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传教士,对于宗教近乎狂热,因而也就根本不在乎什么紧张局势。

卜克斯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他执意要在如此动荡中返回平阴,并坚决拒绝中国方面派员保护。好像如果有了中国人保护,就会使他显得胆小害怕似的。卜克斯的宗教狂热、英雄主义,还有他那可怕的梦境害了自己,也连带着改变了中国历史。

1899年12月29日,星期五,卜克斯从泰安出发,骑着一匹骡子,带着行李;还有一位骡夫随行。第二天,卜克斯骑着骡子继续前行。中午时分,卜克斯抵达距平阴只有二十里的肥城张店。在张店,卜克斯不幸与孟广文、吴方城、吴经明、庞蒸木、李同官等十三名中国人不期而遇。

孟广文等人究竟是刀会、拳会会众,还是一般中国民众,其实都不太好查清了,因为稍后中外之间对此有不同理解和坚持。

卜克斯在平阴教区比较有名气,但在肥城却没有人知道他。所以当孟广文等遇到卜克斯时,知道他是外国人,知道他是传教士,但不知道他就是英国传教士卜克斯。孟广文等人见到卜克斯,毫不客气地令他站住,试图绑架他。

第8篇

目前有关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起源和文化特征的探讨。就起源来说,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武术起源于战争和原始狩猎活动;也有学者提出少数民族武术与其传统文化关系紧密。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的探讨,主要体现为民族性地域性强、浓烈等方面,例如李德祥《中国哈尼族武术文化初探》(1994)、张延庆《从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管窥其内在特点和形式体现》(2006)、邓以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武术研究》(2011)等文章,都从某个侧面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体来看,相关研究主题还比较局限,只是触及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之冰山一角,缺少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起源、发展、流变、传承、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化生态及其文化空间等作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

二、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构想

(一)从文化发生学的视角解析少数民族武术的发展脉络

研究少数民族武术首先必须廓清少数民族武术的源与流,对其发生与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与掌控,这样才能高屋建瓴,使研究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武术的起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般来说,战争是武术的温床,而原始舞蹈则成为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催化剂。具体而论,诸如原始狩猎、部族战争、生产实践、模仿巫术以及原始舞蹈等都可成为少数民族武术发生的源头。同时又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决定了孕育于其中的武术文化的产生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研究者洞悉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发生做出客观真实的判定,任何人云亦云或者主观臆造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研究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发展,则要注意梳理少数民族历史上与武术相关的典型历史事件,因为这些都是促进少数民族武术发展流变的重要因素,往往决定着武术的发展走向。例如对土家族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来说,东南抗倭战争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土家族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为患,而当时的明王朝军队武备松弛、军心涣散,战斗力极其衰弱,时任浙江巡抚御史的胡宗宪认为:“短兵相接,倭贼甚精,近能治者,惟湖广兵之镰钩枪弩之技”,必须动永、保二宣抚(慰)司精兵,于是湘西永顺、保靖以及鄂西容美土家族土兵乃奉朝廷征调开赴苏浙沿海抗击倭寇,他们在抗倭战争中屡战屡捷,以其独有的镰钩枪弩武技和作战阵法使得倭寇闻风丧胆,成就了“东南第一功”的传奇。后来戚继光在土兵阵法的基础上创立了鸳鸯阵法,魏源在《圣武记》中即指出:“谭伦、戚继光之鸳鸯阵法,即土兵阵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为土家族的武术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对回族武术史的研究则应该以其民族的形成为主线,从其民族的迁徙历程以及后来明王朝对回族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回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等史实,来阐释回族武术文化的发生、传承、发展和演变的脉络。

(二)以文化三层次理论梳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内容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历史上以及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所存在和发生的一切与武术相关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总和。为了体现出研究的条理性,我们可以借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内容概括为物器技术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心理价值文化三大类。具体而论,物器技术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各种武术套路、武术器械、练功方法、练功器具、岩画遗迹、武术著作、武术人物等主体武术文化,以及图腾信仰、神话传说、宗教巫傩、丧葬习俗、传统舞蹈、节日庆典等民俗文化中的相关武术文化;制度习俗文化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武术的结社组织、规章制度、教授方法、传承方式、武德礼仪、比武方式等内容;心理价值文化则主要指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所反映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情感等内容,包括民族的自强不息、坚韧顽强、崇武尚勇、忠贞爱国等优秀品德。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内容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既有抽象的文化又有具体的文化;既有显性的文化又有隐性的文化;既有表层的文化又有深层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表层的挖掘、整理某一拳械技术,而应该透过现象寻求本质,进行对深层的文化内涵的探析,不仅要研究少数民族本体武术文化,还应深入探究少数民族相关武术文化,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武术文化现象的研究,要透过武术文化现象能够看到其民族的优秀品质。

(三)从民族性格与地域文化两个层面提炼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

少数民族武术是在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氤氲而成的,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印迹,同时少数民族武术又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其本身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由此而论,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特征带有明显的双重性,即民族性格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

1.少数民族武术的民族性格特征

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性格是由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例如北方的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长期过着游牧生活,迁徙不定,逐水草而居,其生活大多离不开草原和骏马,从而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民族文化性格,“那就是慷慨悲歌、豪气任侠,存在着一种浓厚的尚武遗风”。北方民族的武术多表现为工架舒展、放长击远、豪迈奔放的技术风格。而南方少数民族诸如傣、瑶、苗、哈尼、纳西、傈僳、土家等民族,由于长期生活于丘陵、山地之间,地势复杂,交通不便,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因而南方少数民族的武术多注重防守动作,讲究防中带攻,动作紧凑是其特色。以苗族武术为例,苗族武术的历史与苗族的历史是紧密相连的,而苗族的历史从某种程度来说既是一部迁徙史,同时也是一部敢于反抗斗争的英雄史。在历史上苗族被称为“苗蛮”,一直摆脱不了被强盛部族或封建王朝讨伐与征剿的厄运。苗族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逐渐养成了机智灵活、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由此形成了苗族武术以防守为主,防中带攻的技术特色,其技术讲求“三十六攻、七十二防”与“两防一攻三变五合”之技巧,充分反映了苗族人民安身立命的心理特征。由此可见,南方民族武术与北方民族武术所体现出的民族性格特征是大相异趣的。

2.少数民族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气候水土不尽相同,北方广袤的草原大漠不同于南方的丘陵高山,西南喀斯特地貌迥异于江南的水网田埂。地域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少数民族武术又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各地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拳兴于齐”、“剑起吴越”,这些拳谚本身就充分体现出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生活于草原大漠,地势开阔,一马平川,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决定了其武术以骑射著称。而西南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沟壑纵横、草茂林密的山区,野草、杂石处处掣肘,其武术则突出地表现出山地民族以短兵格斗为主的特征。由于地势的险要,习武者要在狭路、险峰、绝壁之处克敌制胜,故其武术只可能表现为动作紧凑、灵巧快速的特点,体现出“拳打卧牛之地”的特色。例如土家族武术多贴身短打、动作迅疾,一般起腿不过腰。苗族武术注重桩功、拳型紧凑、动作严密。而“拉祜族、布朗族的武术,不管是拳、棍,还是刀术,咫尺之内便可完成整体动作,是适应山地丛林狭隘环境格斗的拳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此外,少数民族武术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百里异习、千里殊俗”,各地少数民族在生活习惯、节日礼俗、思想意识、等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的多样性。例如土家族先民以狩猎为生,土家族地区“现今广为流传的‘十二埋伏拳’,就是由设卡捕猎的狩猎技术演变而来的一套古老拳术”。云南傣族“泼水刘尧峰蔡仲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探微节”上表演的孔雀拳,彝族“火把节”、藏族“望果节”上的武术表演等,则带有浓郁的节日文化特色。又如西南少数民族武术多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巫”、“舞”、“傩”往往是其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遵循技术反映文化的原则进行少数民族武术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即“麻雀解剖法”,它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比较成熟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同样需要选取典型拳械进行实证性的个案剖析。因为典型拳械是在本民族长期历史文化浸润下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印迹,通过对典型拳械的研究,可以透视该民族武术文化的共性特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武术文化及其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但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其武术文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某些民族武术文化宏富,典型拳械较多,例如由回族人所创编的查拳、弹腿、八极拳、劈挂拳、心意六合拳等都是享誉海内外的优秀拳种,而某些民族独自创编的典型拳械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典型拳械的选取上可以是本民族土生土长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拳械,同时也可以选择从外面流入本民族并已发生文化交融且受众较广的拳械为个案。对少数民族典型拳械的个案研究不能只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技术层面的探讨,而应该通过对技术的分析从而窥探其文化的内涵,分析其文化现象的成因。例如张延庆等在对回族武术研究中,通过对“汤瓶七式”的研究即认为回族武术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情结。而当我们在研究土家族武术时,通过对土家族武术中有关“虎”的拳械套路、动作名称、拳术口诀、技术风格的探讨,即可窥见其民族有着浓厚的白虎崇拜文化,“白虎”作为土家族的图腾信仰,在其武术文化中同样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结束语

第9篇

咏春是二百年前广东的一位美女的名字,姓严。年少时,花容月貌,且行动矫健、磊落大方,有男子大丈夫之雄风。他的父亲为避诬告之祸,携此独生女躲避于川滇边区的大凉山脚下,在小集市上以开豆腐店维持生计。因咏春之慧美,当地一土豪便强行说亲欲娶其为小妾。父女二人忧心忡忡,无计可施。此事被隐居山上且常来严家购豆腐的五枚师太所关注,她便带了咏春上山,让其父对土豪拖延敷衍。

五枚何许人也,年轻时亦为美女。因常被人欺凌,于是许身佛门,出家于嵩山少林寺。后学得一身少林武功,被称为少林“五老”之一。因避当时官府火烧少林寺之祸,逃隐至此。她得知严氏父女的命运后,便义无反顾地带咏春至山上,向她传授一种以训练藕手为主的拳法。此拳系五枚师太对少林拳法的革新。为了让咏春学拳事半功倍,五枚保留了少林拳的刚猛、沉雄、迅疾的风格,训练中着重借力、步法轻盈、不失稳重,改变了原训练中繁复、死板的动作,将百余种招式经过拆解后,形成精锐动作,简短确当、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因五枚教之以秘,咏春学贵以专,不到一年,便功夫上身。五枚让其回到孤单的老父身边。

那土豪欢喜过望,恨不得立刻揽之入怀中,于是又派人提亲,强行订下婚期。严咏春并不回绝,只是提出―个条件,要土豪与她比武,如胜则嫁。土豪身高粗壮,力大如牛,且学过拳脚,周围百里有名,如今一纤纤弱女提出比武,以为实在荒唐可笑,谁知比武的结果令土豪大出意外,咏春轻易取胜,使他折服。那土豪虽好色却也吹过武门的几天信风,于是立下誓言,不再骚扰咏春。随后习武尝有甜果的咏春便继续求教五牧师太,三年苦练后得以大功告成。并嘱其不可外泄。后来她回佛山嫁给了丈夫梁博俦,并将拳术传给了他。梁博俦学习刻苦,在妻子的训导下,得以承继其技。并将从妻子学来的拳术命名为咏春拳,传给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传梁二娣,梁二娣传梁赞。梁赞系儒医,温文尔雅,洒脱休闲,他不喜吆喝腾翻、刚猛硬拼之武术。对咏春的刚柔相济,充满智慧之武艺,情有独钟,并将其技传给陈顺华(绰号“找钱华”),华晚年收了弟子叶问――咏春拳的当代巨擘。

二、叶问一拳天下知

叶问出身广东佛山的豪富之家,举止儒雅,个子矮小。但身怀绝技。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人称二少爷三玩,“玩枪、玩鸟、玩拳”。他16岁时,就读香港。此处中外杂处,洋人瞧不起华人,但他们都知道叶的厉害,不敢小觑。岂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有一天他竞被一个叫梁壁(梁赞之子)的人打败。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的师叔。他便拜在梁壁门下,刻苦练拳,终于业精技谙。待他24岁回故里佛山时。有三件事,使他声名大振。

一是过元宵节,他与表亲三四人带着花枝招展、花容月貌的女眷到大街上看热闹。不想几个无端生事的大兵想趁机混水摸鱼,叶问便随势教训这些亡命之徒。一把抓住滋事者的衣领,予以申斥。谁知那兵痞竟拔出左轮手枪,叶问眼尖手快,飞速地擒住枪托,手指在枪轮上运气一顶,枪轮飞脱于地,这手绝技把对方吓呆了。后来人们误传叶问功夫如天,机灵如神,一根手指将大兵的钢管枪筒截为两断。

第二件事是来佛山教拳的北方关外拳师金山茂,诋毁南方武术、蔑视两广武林。于是人们共推叶问与之一决高下,可是,比武结果令人们失望,一分钟结束了战斗,叶问完胜。中国人的比武鉴赏习惯是大战几十回合,然后分个高下。此次比武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欣赏心理。

三是他因功夫在身,被聘到刑侦队办案。一次与众人合力追匪。逃匪躲进一大屋将大门反闩,此种大门横栅以坚木制造,粗若巨臂。叶问见状,猛然起脚向横栅扫去,三根木栅一时俱断,逃匪被擒。

这三件事,使叶问声名显赫,其武功在南方首屈一指。但他并不张扬,不卖不传。直到1949年,已56岁的叶问再次来到香港。因生活所困,不得已教授咏春拳以谋生。从此,一个被封闭了近二百年的崭新的拳种――咏春拳得以公之于众,传之于世。尔后不到二十年时间,咏春拳便在港九两地开枝散叶,扬名立万,门徒广布。

1967年,香港咏春体育会成立。

1970年,由叶问爱徒命名的咏春梁挺武术馆成立。

1972年12月,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与世长辞。

如今,以叶问为主人公、以其生平为素材创作的电影已在热播中,不久还将有相关电视剧出台。

三、梁挺这个人真挺

在叶问所授徒众中,最有成就的是梁挺先生。梁挺的特点是文武双修、武哲两精。他于上世纪70年代获香港浸会学院学士,1979年获美国某学院哲学博士,1997年获保加利亚国家运动学院搏斗艺术教授衔。

梁挺少年醉心于武术。对武侠电影《方世玉》、《西游记》、《黄飞鸿》等痴迷。13岁时,开始学习咏春拳。梁挺对武术的热爱,渊源于被打伤。一天梁挺与几个好朋友在逛街,他的朋友惹怒了一群顽童,他们便围殴起来,梁挺见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扑向闹事者。谁知,二十余顽童竞相扑向梁挺,拳脚如雨点,将其打成重伤,而他的好友竟逃之夭夭。从此,梁挺便下定决心,习武自强,以敌百人,他在其叔父的帮助下,苦练咏春拳五年。后被师兄郭强引荐、拜师叶问门下,钻研武技。1968年,他20岁,便独立开办浸会学院咏春班,并获得好评。

1969年1月梁挺以咏春同学会名义,主办了盛大的咏春拳表演会,创造了三项纪录:自叶问从香港发扬咏春拳以来首次公开表演;其优异技术让与会者赞叹,会上,梁挺以肉掌劈开竖直的厚砖得到喝彩;叶问宗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席这种表演会。

1975年,国院咏春梁挺拳术总会成立。

1988年,该会更名为国际咏春总会。

其间馆务蓬勃发展,学员众多,1978年梁挺著《咏春拳》英文版问世(并主办了畅行的《真功夫》杂志),1979年,该著被美国媒体评为16本武术畅销书之首。

1982年,该著中文繁体字初版。

2001年,该著中文简体字初版。

至今,世界上咏春拳训练组织达数百个,级次较高的教练员数以千计,训练场地涉及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训练人数达百万以上。有关资料表明,被称为武功盖寰宇的传奇人物李小龙也曾吸收过咏春拳的营养而创立了截拳道。

人们惊讶的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教练者当他们收徒结众时,一律在挂有叶问宗师(玄士一咏春拳顶级职称)画像前,按中国礼节顶礼膜拜。叶问使梁挺成才成杰,梁挺使咏春拳光芒四射,咏春拳使国术发扬光大。

四、咏春拳的启示

梁挺对咏春拳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1 在大面积、现代化的推广与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便是统一组织形式(如总会、分会、支部)――培

养种子――普遍下种――四海开花―~五洲结果――再培养种子。他独创性地订立了教练员的三段十二级的晋升制,另有十二阶的学员晋升制,并分别印制不同色泽的梅花徽章以标显,让教与学规范化、序列化、哲理化。

2 重视咏春拳理论与技术研究,他以实训――与浓缩――提高实训为主线,不断总结提升。

3 在咏春拳实训技术的系统化、程序化、概括化方面,走继承――革新与创造――在发展中前进的路。

4 对原有招式进行系统改组编排使死招变为活招,使复杂变简洁。梁挺先生将“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基本训练形式编订出基本教授法,将“藕手”编定为七节基本功,将器械训练的“六点半棍法”与“八斩刀法”确立为基础锻炼、基本套路与致用三级次程序,使繁杂的拳术套路变得精简清晰,使深奥的拳理、拳法变得易懂好学,使训练层次清楚,台阶有序,使世界性的推广卓有成效。在此期间,梁挺先生经受了误会、嫉妒、攻讦、诽谤与人生攻击的压力,但他挺得住,耐得心,步不停。终于开创了咏春拳向世界发展、弘扬的新局面。

第10篇

霍氏八极拳源于罗疃八极拳,早在清乾隆年间,罗疃人张克明和李大钟自吴家得八极门武功及六合大枪之术。此二人武艺精湛,技艺高超,在武术界名闻遐尔,二人授徒传艺,使八极拳在罗疃得以广泛传播,且历代名人辈出,武林轶事更是层出不穷,在中华武林影响极著。

张克明之徒黄四海曾以高超武艺荣立战功,获六品顶戴。到了同治年间,河北省沧县王南良村(今属盐山县)出现了一名武林奇人李书文。李自幼随黄四海习艺,又得师祖张克明的精心指点,技艺精湛,一时间无有出其右者。他重招势,轻套路,特别反对花法套子,删繁就简,还八极拳以古朴、简捷、实用之风貌。他主张八极、劈挂应兼而习之,因此他所传授的八极拳都参以一套劈挂掌,拳谚“八极参劈挂,神鬼都不怕”即由此而得。李书文是罗疃八极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身材短小瘠瘦,貌不惊人,却功力奇大,交手以招狠手重著称,其武功令人叹为观止。最精之艺为大枪之术,其喜枪入魔,人称“枪痴”,武术界尊之为“神枪李”。其徒也多以八极拳闻名于世,但传艺很严,拳械皆精者以大弟子霍殿阁为著。

霍殿阁自幼酷爱武术,曾随一李姓拳师学拳,十七岁时拜李书文为师,苦练八极拳、六合大枪一十二载。艺成,随李书文行走江湖,在比武中积累了丰富的临阵经验,使技艺更为精湛。初时师徒在天津一带活动,并在天津建国道、中心公园教徒,后被奉系黑龙江省驻军第一师师长许兰州聘为军官学校武术教官,随军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教授八极拳术。在这段时间里,传授武功的任务便由霍殿阁负责,而且教授了一大批弟子,又屡次与人交手较技,但总是赢人不伤人,又能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很快在东北侠名远播。

1924年,奉军人关后,霍殿阁随许兰州来到天津,乃携侄霍庆云盘桓于许兰州、李景林(直隶督办)等处,传功授艺。1926年在许兰州公馆,霍殿阁根据李书文一生交手时惯用的技法,择其精华,又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组编了实用价值很高的“应手拳”,又将原来的“六大开”加上霸王折江和朝阳手,成为霍氏独有的“开”。在此期间,霍殿阁结识了来自武当山的高仙云道长,从他那里吸收了“板功”和“球功”等功法,充实了霍氏八极拳的内容,并广传弟子。不久,霍殿阁便以精湛的武技、高尚的武德而名噪津门。

1928年,潜居在天津日本租界张园的溥仪,对两个日本保镖心存芥蒂,又想效仿祖上做个“功夫皇帝”,便提出要请中国武师,日本人要求必须比武招聘。经许兰州、商衍瀛(清末翰林)二人介绍,霍氏叔侄前去应试。霍殿阁仅以二指神功很轻松地战胜日本武士工藤,霍庆云则一招猛虎钻裆举起日本武士出口岩田。溥仪大喜,聘任霍殿阁为自己的武术教师,任霍庆云为御前侍卫。

1932年,溥仪来到长春(当时叫新京),做了“满州国”的傀儡皇帝,霍殿阁随之到了宫内府,并以霍家弟子为骨干组成“护军”,保卫溥仪的安全。霍殿阁除在伪皇宫内教授溥仪、溥俭及皇后等人习武,同时又在宫外开场授徒。霍庆云作为御前侍卫,统领扩军中的霍家弟子。由于霍殿阁宫内事务繁忙,加之身居高位,传授霍家弟子武功之重任便由霍庆云承担了,这也是武术界不成文的规矩。

两年后,沈阳戳脚翻子名家“铁胳膊”周馨武(霍殿阁之义兄)也来到长春,投奔霍殿阁。霍殿阁帮助其在三马路开场收徒,使之能够维持生活,并派霍庆云协助周馨武,专授八极拳,这样三马路就成了霍家八极拳的又一个传播站。霍庆云从此往来于皇宫内外及三马路“把式房”,培养了―-大批弟子。

1937年6月 30日,护军中的部分霍家弟子到大同公园游玩,与日军发生冲突,打伤了一名日本关东军上校和几十名日本兵。日本关东军极为恼火,以“反满抗日”的罪名,捕杀霍门弟子,整编护军,霍庆云被逼到奉天(今沈阳)故宫避难。霍殿阁本人也被排挤出宫内府,气结成疾,经多方医治无效,于 1942年初秋含恨辞世,时年57岁。

霍殿阁人虽逝去,但他一生广收弟子,精心授艺,门徒不计其数,具有霍家风格特点的八极拳早已广泛流传于世。他一生不畏、行侠仗义的高尚品德和动人故事也永远留在了人间。20世纪八十年代长春电视台拍摄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就是叙述霍殿阁的生平事迹的。

霍殿阁去世后,霍氏八极门的重担自然落在了霍庆云的肩上。霍庆云是霍殿阁的亲侄,因幼年丧母,当时霍殿阁有女无子,便过继庆云为子,带在身边。其秉性纯朴,且酷爱武技,练功扎实刻苦,深受叔父和李书文的宠爱,指点尤为精心。1921年,霍庆云随叔父到天津,使他在少年时就接触了很多武林名人,耳濡目染,武功更为精进,且深得技击窍要。当时的直隶督办李景林深爱霍庆云,征得霍殿阁同意收庆云为门而弟子,并昵称其为“霍黑”,以后凡有武林高手来访,今即让:“霍黑”动手。到18岁时,霍庆云就战胜了几个著名拳师,小小年纪已经名满津门了。待到打败日本武士,做了溥仪的御前侍―卫,比武的事更是屡有发生,曾先后与蒙古王爷的摔跤手、日本武士多次较量,由于技艺高超、功底深厚,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比武方式,总是稳操胜券。溥仪非常得意地说:“还是中国功夫厉害。”

霍庆云随溥仪来到长春后,便承担起了教授霍家弟子习武的责任,后来又被霍殿阁派去帮助用馨武教授八极拳,师弟们与他感情至深,亲切地称他为“黑哥”。

1942年末,霍家弟子杨斌在长春东站慈善堂创办练功房馆,邀霍庆云去辅导,―方而广收门徒传授八极技艺,同时又为霍家弟子研习拳技创造了条件。长春光复后(1946年),曲一心(霍殿阁之徒,当时公主岭法院院长)在公主岭创办了国术馆,邀请霍庆云任总教练,教练还有高理和等,前后培养了近百名学员。1950年,霍殿阁之徒赵炳南发起成立了春市武术研究会,由霍庆云任主席,赵炳南仟副主席,推动了八极拳在吉林省的普及和提高。霍庆云又往来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地,教授了数百名学生。1987年10月27门,霍庆云病逝,享年82岁。

霍殿阁到长春时,霍氏八极拳在习练内容、步骤、风格、特点上都已基本定型,共传播已经遍及东北三省,后来又经过霍庆云及众多弟子们的努力,形成了以长春为中心,遍布东北三省的局面。因而,武术界称东北八极拳为霍氏八极拳。

二、霍氏八极拳的沿革

霍殿阁的弟子有四种类型,―是早期亲自教授的;二是后期霍庆云代为传授的;三是周馨武的弟子,霍庆云教授的,因为练的是霍氏八极拳,后来有一部分列到霍殿阁门下的;四是慕霍殿阁之名虽认师而未习艺的。到目前为止,霍殿阁亲传弟子多已辞世,健在者较少。

霍殿阁有两女两子,长子霍青锋,次子霍青山;霍庆云有三女两子,长子霍文伯,次子霍文学。此四人得自家传,是霍氏八极拳的主要传人,家族巾现在称为“老哥俩,小哥俩”。

霍殿阁中年得,霍青锋、霍青山视为掌上明珠,疼爱备至,自幼便悉心教诲,授以衣钵。二人既得家传武功,又读书习文。且多才多艺,经过多年研习和揣摩,对霍氏八极拳的领悟自有独到之处,霍殿阁辞世后,兄弟二人相继返归故里。解放后,分别在家乡沧州小集学校任教,同时继续研习家传武功。

霍青锋(1926年生),现居河北省南皮县孙小集乡,原在中学任教,多年来在家乡教授弟子。现虽已年愈古稀,但身体硬朗,出手奇快,功夫纯正,每试手皆令人猝不及防,对方往往还未反应过来,已被击出或翻滚摔倒,且分寸掌握极准,可达触而不伤之境界。其知识渊博,对八极拳及六合大枪的研究极为深刻,每当谈及武技皆恰中窍要,使人顿然而悟。老人家现正在整理《对父亲的回忆笔录》以便更为真实地再现霍殿阁形象。其家有两子,长子霍树新,秉性纯朴,性情率直,因幼承家学,是乃父武学的继承之人。

霍青山(1932年生),现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八屋镇。前在家乡任教时,因一冤案株连,愤而出走。案情大白后,又逢“”,学校停课,其冤情无人问津。无奈之下,再度出走,几经漂泊,历尽艰辛,最后来到吉林省公主岭市(原怀德县)八屋镇落户,任民办教师,从此,隐其家世,勤勉工作。霍师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有造诣,其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同事邻里相处和睦,如此二十余载,众皆未知其武功在身,虽有两子,却皆未习武。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市工会干部李树栋公务前往,偶遇霍师,经彻夜长谈,甚为投缘,钦慕霍师之人品武功,提出拜师习武之意,霍师被诚恳所感,诚心所动,破例收为开门弟子。自此,霍青山家世渐渐公开,并开始收徒传艺,其教授甚得其法,每语皆言简意明,切中要领。20世纪90年代初又在习拳者中择其优,收王吾等人为人室弟子。1992年在其倡议下,由其首徒李树栋发起成立了公主岭市八极拳学术研究会,霍师出任会长。

霍文伯(1935年生),现居长春市,其幼承父技,根基扎实,功架准确,功力深厚,技术精微。一臂伸出,有力者撼之不动,马步站任各方击打摔靠,而稳如泰山;其手劲奇大,拿法巧妙,只要抓到对方手臂任一部位,即令对方全身酸麻,痛入骨髓,失去抵抗能力;擒拿时,你只觉着之即空,无处着力,而他微微一点,即使你有骨断筋折之感,难以忍受。其在长春居住至今,授徒颇多,且家有六子,皆具忠厚纯朴之家风。长子金铃,承乃父衣钵,为霍氏家族下一辈之首;次子金胜功架整齐,技法细腻;三子金锋功力深厚,酷似乃父;四子金平文武双全,自然有别于几位兄长。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霍文伯每年到公主岭和八屋,帮助叔父霍青山传授技艺,90年代又在公主岭传授一批弟子。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55-03

一、指导思想

跆拳道作为韩国国技,被世界称为“腿的艺术”,由于腿法飘逸、呈现形式简单,深受众多青少年的喜欢。本课就是根据这一特点,依据“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发展需求出发,安排“跆拳道—横踢”知识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习。旨在通过教师的诱导与激励,促使学生的行为和情感双投入,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通过跆拳道礼节文化、技术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恭敬谦虚和互学互助的作风。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跆拳道选修水平五阶段高一(基础)模块中腿法单元第一课次,学习内容是横踢。横踢是跆拳道项目中最基础、实用的腿法,也是实战和自卫最常用的招式。其中提膝、送胯、翻胯是技术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横踢实战配合运用的时机、准确度、力量是技术学习的提升,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以身心各个方面素质为基础。

由于本课是借班上课,学生缺少对跆拳道的了解,缺乏跆拳道运动的文化和技能基础,但由于跆拳道是现代流行的健身项目之一,学生接触本教材可能会有新鲜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同时可能会过度兴奋,难以自控。

三、主要教学策略及特色

本课以小垫子器材设计和技术发展为教学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条件作业进行技能迁移学习,促进学生对技术方法与原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教学效果。

1.准备部分采用绕小垫子慢跑和利用小垫子作为条件限制进行下肢转换练习,在进行专门准备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主教材作好准备。

2.围绕横踢技术、技能主线,利用小垫子作为规范、限制、强化条件促进行为和情感双投入,提高技术的掌握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

3.本课辅助教材的素质练习安排了“推垫子”“两替”等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偿、追加和拓展,一方面力求一物多用,另一方面通过趣味性的“推垫子”练习,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发展上下肢、腹部肌肉力量,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4.由于本课学生身体活动有较大负荷,采用以小垫子为“台阶”引导拉伸和“注意力”平衡练习调整的全身放松练习,让学生减缓疲劳,放松身心。

第12篇

太极拳原名“十三势”、“长拳”,源于河南温县。长期以来,仅以家族形式一脉相传,本无流派之别,是为“萌芽状态”。清末,杨禄禅、武禹襄将这一技艺带回永年时,当地人称为“绵拳”、“粘拳”、“黏拳”。虽然杨、武二人师承不同,但毫无门派之见,互相切磋交流,过往甚密,禄禅之子班侯曾师从武禹襄,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及其传人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结合实践,深研拳理,对原有拳势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终使太极拳发扬光大。尤其是武禹襄,首先打破家族垄断的陋习,不拘一格传太极。前三代主要代表人物: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三代三姓,后人称之为“武、李、郝本为一体”,而且,各代均在继承中有创新,有发展。

杨、武两家的探索各有千秋,杨家传人致力于拳术的传授与推广,武、李、郝则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讨与研究。因而,同源温县的拳术,经再创造后呈现两种不同的风格。那时,广府南关多是杨家传人,拳架较低,舒展大方,人们称之为“杨架”。城内则是武家拳的天下,拳架较高,结构紧凑,因多为郝为真传人,习惯上被称作“郝架”(武、李家资殷实,不以教拳为业,罕有传人)。“郝架”因其轻灵圆活、步法多变、虚实分明、开合有致,又叫“活步架”、“开合架”。当然,这些名称多出现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之中,史料上鲜有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正孕育着太极拳流派之雏形。

根据《从古城走向世界》一书中记载,太极拳得名的由来是这样的。

杨禄禅携子进京传拳,有一次,著名书法家、帝师翁同和观杨禄禅与人比手时,赞叹日:“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随欣然手书一联赠禄禅: 手捧太极震寰宇, 胸怀绝技压群英。 “太极拳”之名由此而诞生。 那么,太极拳有了流派特征,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始于何时呢?它最早见于清末民初。马立伯先生在《体育旬刊》之《太极拳派别》一文中写道:“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日永年杨禄禅;三日永年郝派,即为真先生,而师事李亦畲先生者也。”太极拳鼎峙而三,有了流派之分,称为:陈沟、杨派、郝 (武)派太极拳。这种称谓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响应,如王新年、陈炎林、徐震、唐豪等撰文均以“派”相称,一直延用到建国前夕。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唐豪先生根据陈、杨、武、孙四家的记载以及实地考察后,把太极拳细分为十一个类型,基本勾勒出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之轮廓。

新中国成立后,“国术”改称“武术”,成为一项体育运动。政府为增强人民体质,首先从推广太极拳人手,编制了易于学习掌握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后又编制四十八式太极拳,并印成图书和挂图在学校和机关团体推广。这些拳势基本上以杨澄甫先生所传拳架为蓝本。这一时期,散居各地的太极拳家也纷纷出山传艺,使传统太极拳得到长足的发展,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关部门委托顾留馨、傅钟文、郝少如、徐致一、孙剑云等编写传统太极拳谱,并沿用国家定名“二十四式”、“四十八式”之方法,分别称为: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从而形成国家认可的五大太极拳流派,这是传统太极拳术称某“式”之伊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悄然出现了以“氏”命拳的迹象,并逐渐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其实,“陈氏太极拳”之称,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3年,河南开封出版社再版陈鑫《太极拳图说》时,出版社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说》。因非陈家之本意,无人呼应而昙花一现。如今,又重新起用,显非明智之举。

上世纪末,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史专家吴文翰老师经深思熟虑,倡导“某派太极拳”之称,并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沿用。影响所至,形意、八卦拳界也不乏响应者,如尚派形意拳、程派八卦掌等。时下,太极拳界可谓某“式”、某“氏”、某“派”兼而有之。

综观太极拳发展史,初期本无流派之别,至永年杨、武两家介入后,特别是杨氏父于进京传拳之后,太极拳崇尚技击,作用于搏击。清末民初,随着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技击的拳术也相应地淡出历史。而太极拳此时一枝绽放,实有赖杨、武传人,特别是杨澄甫等人对拳术革新之力最巨。其强化了健身、养生功效的太极拳迎合了大众品味,而得到广为流传。太极拳从武士的专利演化为公众的强体健身术,进而升华为一门人体力学艺术。这顺乎时代潮流的创举,开辟了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然而,许多太极拳家因为对太极拳理解不同,所传拳势各具特色。“一个流派的形成既有着社会因素,也有本身因素。成为一个流派其本身离不开师承独立的教学手段、拳理、拳法和大量的练习者。”(引自芦苇荡先生文《郝为真与武派太极拳》)无“流”难以成“派”,只有广为流传,才能演为一派。拳术通过个体的传承而繁衍,每个人的形体条件、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知识层次等不同,使传承者的拳势呈现千姿百态、各有差异的“样式”。自由发展的传统太极拳不可能像比赛场上的规定套路一样,有不变的模式标准。俗话说“一个师父教了十个徒弟,练出来的拳十一个样式”,即便是老子教儿子,手把手言传身教,也不可能父子之拳一模一样。郝月如先生说过“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样式不尽相同,但共同具备一定的基本准则,当属一个流派。也就是说,在一个流派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支系共存。“样式”千姿百态,不足为奇。在一定的拳理、原则指导下,每个人可以充分阐释自己对拳理的不同理解。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样式”差异,而引发的“谁是正宗”的无谓纷争。一个流派有许多支系组成,越流越窄最后可能会枯竭。许多支脉汇在一起形成江河,就可以汇成澎湃汹涌之气势而奔流不息。

因此,以“式”命拳名,明显的单薄而有局限性,难以准确地反映一个流派的全貌。

那么,“氏”字呢?就更狭隘了。无论哪一流派太极拳不是某人、某家族的私有财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它绝不像文物一样不可改造,可以据为已有,以武禹襄所创太极拳而言,武家后代至今再无练拳者,皆因其他姓氏之大力弘扬,难道这还是武氏之祖产吗?郝少如先生胸怀坦荡,在定拳名时,不忘创拳始祖,称“武式太极拳”,其高风亮节,倍受后人敬仰。各流派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都倾注了不同姓氏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如王西安、蒋家骏、刘常春、马岳梁、马海龙等。所以,简单地用一个带有封建家族思想倾向的“氏”字命名,更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