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铸造实训总结

铸造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31 15:0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铸造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铸造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精密铸造;项目;学习情境;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38-02

0引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由一系列教学技术组,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用,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精密铸造技术》是材料成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精密铸造理论基础和精密铸造成型工艺,能编制精密铸造工艺规程卡,了解精密铸造车间的管理和生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该课程改革中,有利于实现该课程的人培养目标。

1确定《精密铸造技术》课程的能力目标

由中铸协牵头、行业企业主导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职业职责以及职业培训与认证几个方面进行定义和界定,并设定相应的类型。从而确定精密铸造技术课程的能力目标。

1.1 专业能力对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有:①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②掌握典型精密铸造工艺特点及方法选择;③掌握熔精密造理论基础和精密铸造成型工艺,能编制精密铸造工艺规程卡;④掌握精密铸造浇注系统的设计、模样的组焊、制壳、焙烧、后处理等精密铸造工艺过程;⑤了解中频感应电炉、电阻坩埚炉熔炼、浇注工艺、机械化及自动化铸造技术。

1.2 方法能力对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方法能力有:①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②分析、总结;③制订工作进度表以及控制进度;④方案设计与评估决策。

1.3 社会能力对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能力有:①容忍、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②团队合作能力;③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④劳动组织与实施能力;⑤遵守劳动纪律的自律能力。

2《精密铸造技术》课程设计

2.1 学习情境项目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该学习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精密铸造技术》课程设计中引入了三个精密铸造典型的完整学习情境,三个学习情境承载了《精密铸造技术》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如下:

情境一:水玻璃型壳熔模铸造;情境二:硅溶胶型壳熔模铸造;情境三:复合型壳熔模铸造设计与制作。

2.2 课程设计本课程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工作岗位(考虑迁移岗位)和后续课程要求为课程定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和课程目标,构建学习情境。

3《精密铸造技术》课程内容

3.1 内容选取针对铸造工国家职业岗位标准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精密铸造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选取教学内容(见表1)。

3.2 内容安排本课程是在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第4学期进行,教学安排7周,每周8学时,共计56学时。教学内容按照精密铸造生产工艺安排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表1。

4《精密铸造技术》课程实施

4.1 教学模式按照“铸造零件不断线”,工学结合的原则来设计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注重实训过程的可操作性; 使教、学、做一体,课堂与实训一体化,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以“生产零件”为载体,实施六步法全真教学模式;内容侧重生产实际应用,生产案例,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

4.2 教学方法在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时,根据教学单元的特点主要使用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分数激励法、引导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评价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教师教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之中。

4.3 考核标准以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试为重点,结合课堂表现、实践环节情况综合的对学生能力进行评定,见表2。

5结论

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学习活动是在具体相关联的项目行动中进行的。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到《精密铸造技术》教学中,促进了该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 口腔工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40-02

订单式培养即学校与某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下学期还要共同组织教学,最后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因此,在实验室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创建与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的先在教学楼上理论再到实验楼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先操作再进行理论总结或同步进行,全程构建技能培养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

口腔工艺技术是以生物力学、材料学、冶金学等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各种修复治疗为目的,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技术制作方法,制作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一种专业技术。以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材料学等课程为支撑,为口腔修复、正畸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通过在实验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整合了口腔工艺概论、牙合学、材料学等专业基础课与口腔修复专业课的界限。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每个工艺实训项目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为培养顶岗实习的工作能力打下基本功。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讲教师(模头)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

1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思路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以口腔技工全口义齿修复、固定修复、可摘修复、活动矫治器等的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技师职业素质相融合为教学目标,深化工艺技能实训的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同时开展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一体化。每周在黑板右下角注明每周每次课的操作项目任务和目标,左下角标注每次操作项目参考教材第几页,通过运用讲授、演示、个别学生单独指导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制作、考、交”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实验任务,明确实验项目目的、要求和步骤。

在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教学环节中,专业理论和实训操作循序渐进,抽象和直观相互交替,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重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操作潜能,在实验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统一考核标准,提交实训作品。

2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步骤

课程目标的制定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覆盖面较广,内容涉及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口腔修复、正畸和美学等,为学生将来走上口腔技师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齿科工艺加工流程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将课程分为四大工作模块(见表1)。

课程学时的分配 根据课程实际需求,采取的教学安排如下:3年制学生接触专业课第一学期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总共28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256学时。

课程教学实施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使用卫生部规划的必读教材有材料学、口腔牙体解剖、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正畸、口腔修复学等课程专业内容,知识面广阔。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口腔修复工艺技能实训为主线,以实现和完成口腔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工艺技能操作为目标,遵循口腔工艺流程“程序全面系统性”和“训哪个模块就学哪个模块;结合生产技术现状和加工企业用工需求,有什么技术需求就强化什么技术”的原则,把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授课计划按四大模块划分,每个模块结合不同的缺失类型,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法,教会学生铸造技术、冷弯技术、打磨技术等,并掌握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设备的使用;由教师把学生分为3组(8~10人为一组),与实验师同步对每个实训项目操作任务的要点、步骤、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解并进行操作演示,并在步骤演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作规范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实训课演示前先组织本组学生针对前次实训课后的实验作品从好到差依次排列,引导学生相互点评、共同纠正,取长补短,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迅速提高学生自我测评、自我纠错的水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演示步骤进行操作为主线,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最后由模头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为辅助,总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

除了以上这种将操作演示、发现解决问题、学生实训练习、理论总结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布置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与操作模块内容相关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询相关资料,巩固操作模块理论,使学生完成文献检索,改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巩固每次实训课所学的专业模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惑

1)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探究理论,一样能全面掌握技术。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但是形式和内容比较统一,更注重实效。在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每周只有2节,更多穿插在演示教学中,能否做到强化实践教学,有待于后期进一步验证。

2)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规范,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章可循,否则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考核办法和督导等容易出现问题。

3)尽管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整合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不适合所有医学专业,除非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原有教学模式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添置配备全新防尘教学设施,如多媒体、电子实验室教学软件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实验室。

4)口腔工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表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但是该教学方法更适合高职学生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仇恒佳,蔡健,成海钟.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农业类专业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22129-22131.

[2]董晓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8-19.

[3]冯薇.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电子制造工艺与管理》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J].电子世界,2012(12):169.

[4]刘会娟.“产品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42.

第3篇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应从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实践。

一、机械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断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同时在不断的提高,现代企业中大量机器设备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的数量、质量、成本、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为设备所左右,机械设备日益向大型化、精密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然而,机械自动化专业价值观念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人才匮乏,已经不适应目前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等项工作。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的转移,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就教学培养目标而言,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就教学模式而言,是以提高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的素质教育。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工业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调试与维修机械电子自动化设备技能的生产第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械电子自动化设备及数控设备的操作、保养、调试、维修、工艺编制、运行管理,一般复杂程度机械、电子设计工作。周济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是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使办学贴近市场,其优是能最大程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订单式”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能够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高职教育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则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其专业内涵应体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按照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为依托,以高职教育改革为契•59•机,适应天津市工业重心东移的战略要求,以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支持为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艺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任务,培养适应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以能否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做好加强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向、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等工作,从而使教学改革以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源头,增加改革的力度,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加强学校的师资建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应具有实践性。

4.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训。企业为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提供便利条件,使学生有条件接触企业正在运转的设备,走向“第一线”实习岗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至2004年分别为14人、37人、55人、94人。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机电系机械自动化专业同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订单式”培养关系。我校于2004年年初正式同该厂签定了实习协议书。该企业将作为我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机电工程系机械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支持本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所进行的专业改革,在此将我们所做的点滴体会进行总结,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三、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的实践

1.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

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塘汉公路0-10号,成立于1992年11月,资本金额两千零五十万美金,是滨海地区的一家具有生产开发能力的台资现代化铸造厂。面向全世界各企业生产汽车用铸铁制品、电动机铸铁制品、机械用铸铁制品、手工具铸铁制品及建筑工程用铸铁制品等多种产品。该公司具有世界一流的软件环境,具有国际先进的硬件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等。实现与企业的“订单式”合作关系,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起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建设为

模块式,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灵活适应企业“订单式”培养的需要。

(2)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制订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细则及考核标准,渗透职业素质培养。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训练性和实用性。

(4)强化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能力训练方法。我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及其它实训基地进行理论与实践课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第三学年在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实习;目前2005年毕业生已有三十多名学生在该厂进行实习锻炼。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们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对原教学计划中的一些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公差与配合、互换与测量技术、模具设计基础、数控机床及编程、液压传动原理与实践、铸造工艺及实践、CAD/CAM实训等课程,删除了原教学计划中理论性较强、不符合企业需要的一些课程。本专业总课时为2510学时,理论课为964学时,占总学时的39.0%,实践课为1546学时,占总学时的61.0%,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1:1.6,加大了实训实习课时比例。

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订单式”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它的建立和实施主要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由单结构的理论型转变为多结构的复合型。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有计划地选派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到现场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职业技能,使之尽快具有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能力;2004年暑假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机械自动化教研室共有三名教师深入到天津港务局四公司、一航局一公司机械队等企业进行调研和社会实践,使专业教师在生产实际岗位上学到实用操作技术。

(2)从生产一线聘任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2004年4月我们聘请了天津一航局两位精通液压技术的总工程师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液压实验台进行现场维修和指导,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3)积极鼓励见习教师以实验室、实训室为主要见习岗位,让他们参与本专业的实训实习环节,熟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逐步培养双师素质。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强调要加强•60•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推进产学结合,加强职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建立以结合所学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训练基地。另外,还可以强化职业技能,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取得一定的上岗能力。为此我们在校内建立专业化的实训室的基础上,基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除了与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签定了订单式合作意向之外,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石化机械制造安装工程公司与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2003级学生的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于2005年9月实施。另外,我校还与诸如天津造船公司新港造船厂机械分厂、天津港务局第六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合作单位均有先进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并可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除了与企业合作之外,机械自动化专业还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机床电控及PLC实训室、电工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电拖与电气控制实训室、绘图室等实训基地,另外还有金工实习车间和钳工实习车间。为配合职业技能训练课,今后我们还应该逐步筹建数控设备调试维修技能训练室、CAD/CAM模具设计实训室、材料实验室等。

4.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学生在学期间应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电工安全上岗证”和“计算机力应用技术证”等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普通高校英语等级3级的考试,使学员毕业时能同时具有岗位需要的多种专业证书。大力实施“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在学校课程学习和实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以能力为核心,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为学生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方便。机械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在新调整的2004级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取证培训列入了职业技能训练模块,使取证培训纳入正常教学环节。在机电系与产学研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机电系于2003年10月、2004年5月分别对机械自动化专业2001级、2002级共51名同学进行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和电工安全上岗证取证培训,两次考试通过率为100%。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设计;兴趣教学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高职院校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机械类学科重要的必修课程,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在社会加工制造业、机械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材内容的缺陷,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繁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生源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过于定式,大专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理解力、想象力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

3.实验设备的不足,大部分学校中只有部分实验设备,而且还多是一些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换和补充新型设备,使得教学与实际社会生产上存在差别。

4.教学方式的不足,目前,主流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记忆,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一些抽象概念,缺乏师生互动。

5.考核机制不合理,主要的考核方式还是卷面考试为主,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突击背重点,一样可以合格的现象。

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中对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因此课程设计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改变,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教学内容设计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提供给生产一线。教学内容应突出技能型、实用型知识点,知识点要结合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讲授。对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要结合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总结出相关知识的理论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式设计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老师教授的教学形式,要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式的设计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兴趣教学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发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特点,在实验内容和方式上作了改进,如在砂型铸造成形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实体模型,将原有的零件模型换成学生自己设计的有趣的实体模型,比如鱼形模型,虫形模型等动物模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铸造成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边做边学,边观察中来学习知识、了解知识。同时学校应注意社会生产中的变革,及时更换老旧实验设备,用新型设备来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生产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培养操作型,技术型人才。

(2)实践结合教学设计

使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传统的书本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网络上的新的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中的不足。

学校要加强与工厂的合作,把课堂搬到工厂中,以现实生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如锻压成形这样在学校现有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以工厂相应的生产车间的生产视频来作为实例教育学生。

实训课与理论课的结合,这样让实训与理论同步进行,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老旧设备的结合,在教授一些设备的教学中,以老设备来讲原理;用新设备来教实践,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用性,科技性,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的现代化生产。

(3)角色互换教学设计

适当的进行角色交换,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查询一些相关生产实例,并做成相应的课题,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其他学生及老师进行讲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引导下去解决。这样做,学生与老师的角色时常调换,亦教亦学,有助于共同进步,共同制定良好的教学形式。

(4)相关选修课

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的形式来更深入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以选修的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进行补充学习,也可以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考核方式设计

传统的卷面考试,考核内容片面,所以要将单一的考核制度变为多种考核制度结合的考核方式,建议将卷面考核、实践考核、出勤考核、创新设计考核等方面同时结合在一起,对各部分的权重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的一个综合性考核可以同时考核学生的理论、动手实践能力、出勤率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短板,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精力,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职业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革是个系统复杂的工作,它的核心宗旨是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达到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创新,应用型,科技型的高素质的人才为一线生产做贡献。本次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当下社会现状,机械生产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所制定提出的,提出的相关改革最终实现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学生爱学,推动全新的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杰.《金属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丁建生.《金属学与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3]赵忠,丁仁亮,周而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5篇

(一)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

充分利用学院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行业学会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加强培训班学员的企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北京法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德国DMG公司给学院投入实训设备,共同制订建设方案和培训方案,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东风商用车公司铸造二厂等企业共同制订专业教学培训方案,参与教学培训的全过程。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为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得到培训班学员和派出学校的高度认可,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二)赴相关国培基地开展学习调研

组织调研小组赴省内外相关国培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积极开展对外学习和调研活动。先后多次赴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电子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进行调研和专项交流。赴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东风汽车公司专题调研,了解企业基地对学员的培训、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对本科、高职、中职和企业各个方面的国培基地进行走访交流和学习调研,对改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搞好师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地。

二、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一)启动专业点建设项目

学院基地申报的“2013年度职教师资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中央财政给予200万元支持建设,学院配套680万元。学院焊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原有设备160台套,设备总值480余万元,但先进、高端焊接设备数量偏少,不能完全满足校内实训和社会培训的需要。以购置高端设备为主,建成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训练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服务学校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内涵的立体式实训体系。

(二)推进专业教师培训包开发项目

2013年,学院基地申请了陕西省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训“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两个专业的培训包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完成相关培训资源建设,通过陕西省教育厅的项目结题验收。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013年,学院基地申请了陕西省2013年度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陕西省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并划拨项目经费3万元,学院配套3万元。该课题已经完成研究工作,通过项目结题验收。

(四)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训

两年以来,学院基地共承办了十期各类职教师资培训任务,培训学员859名。承办三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四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两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两期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二期西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班,三期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三、提升水平,凝练特色

(一)强化组织管理,建立管理机制

学院师资培训办公室全面负责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各二级学院配合协调开展工作。每期培训班均配备辅导员和班主任,组建班委会,形成三级管理体系,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二)坚持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方案

学院基地始终坚持深入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研,每年选数10所中职院校,与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和派出学校进行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了解中职教师现状和培训的需求,形成培训工作反馈机制,为提高培训质量打下坚持的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的任务要求,精心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三)突出技能训练,增强培训效果

在教学实施上,坚持把技能训练放到第一位,重点突出实践应用,依托学院实训基地优越的训练条件和精良的设备,加大实践教学课时,讲练结合,强化了学员动手能力培养。根据学员实际,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开展分层培训。组织学员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企业实践,增加生产实际经验,保证培训目标任务的实现。加强对培训学员的安全教育和督导,强化安全意识。根据培训学员的不同专业和不同需求,提早落实学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事宜,并组织会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强化训练。

(四)加强信息反馈,满足学员需求

每期培训班开班后,及时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学安排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加强课后交流,了解学员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满足学员需要,为学员办理图书阅读卡,申请专用上网账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

四、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

第6篇

一、一体化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师生双方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通过边教、边学、边做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将素质教育融于整个人才培养活动中。在边学、边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提高其专业能力。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例如,学校在开展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时,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数控技术实训室,教师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和制作;学生按教学要求,学习编程、练习编程,并当场进行加工。它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小组讨论为一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企业生产现场,仿真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使参与者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并与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或围绕某一案例、某一主题,采用讨论、辩论等实际参与的方式,以加深感受、深化认识,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法的本质在于运用模拟情境,使参与者产生互动,从而达到掌握并运用知识的目的,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难以安排实习任务的生产过程,可改用现代化的仿真设备进行教学与操作训练。

三、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将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到工厂向工人学习铸造技术、焊接技术、车工技术,认识车床等设备,然后亲自动手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动手能力,体验到创造的价值。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判断和评价。这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能力。笔者学校在市场营销课程中,通过教师讲案例、学生议案例、把课堂模拟为“商场”等教学环节,从典型的营销案例引出教学内容,透彻分析,发散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得出案例的分析结论,并引伸出相关的教学内容,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五、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为达到教学目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会获得信息、学会计划、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判断检查完成任务的质量、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收集信息资料,找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其次,让学生对找到的问题,自己制定出详尽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方案给以指导和完善。第三,让学生按照制定的方案独立完成任务。第四,让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估,按照任务目的进行自我检查,检查是否达成目标。最后,要求学生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把实际的学习操作过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更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这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根据任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言.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1999(5).

[2]崔夕月.浅谈技工学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2009(6).

第7篇

仅仅靠这一个月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社会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技术员个人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技术员个人工作汇报一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半年多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大发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对公司各级领导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而自豪。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____公司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在5月中旬我来到了____公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招聘,经过几轮面试和笔试,终于能够有幸加入了____公司这个大家庭,在我进入公司时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公司介绍和新员工入职说明,当时只是觉得公司很正规,很强大。在和部门领导以及项目经理交流后,感觉公司很亲切,很温馨。对其它方面就不太知道了,特别是对视频监控几乎一无所知。通过三个月的亲身体会,对智能交通和公司有了一定了解。公司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以及项目开发时体现的淋漓尽致,本人对公司的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____公司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发展的确很不容易,在智能交通行业深入发展是____公司的雄心壮志,也是凝聚人才的核心动力。现在公司在视频监控以及安防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后还将更加辉煌。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半年来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参与公司软件项目的开发与测试;

(2)负责安徽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开发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技术能力、较强的逻辑处理能力、灵活的应变问题能力、有效的对外联系能力。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技巧。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虽然加入公司这个大家庭已经半年有余,对开发技术掌握的还不是很深,对发现问题的处理还不是很全面,对分工的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计划。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也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迅速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好开发人员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项目的开发以及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技术员个人工作汇报二

在过去的一年里,软件研发部团结协作,以及在公司这充满奋斗的环境下,我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百折不饶的精神,努力的完成了公司的各项工作,在软件研发、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公司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特向公司总结汇报如下:

一、软件研发

根据公司的安排,项目的需要。在自身的努力、伍经理的帮组,团队的合作下,克服重重技术困难,增长了工作经验,收获丰盈:

1、asp.net开发

以前我在其他公司也做过一些开发,但是底层和架构与页面样式我都是没有涉及到的。通过这一年在本公司的的这些项目程序中的锻炼,我成长了,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首先,面向对象语言的收获。对于当前编程的主流思想是对象,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对象来表示。以前理解这些话很费解都是从表面上理解,没有从深入的体会,通过这次asp.net项目的深入,不管是数据还是外部一些条件我们都可以抽象成对象,都可以用对象来表示,具体可以用语言中的类方等。asp.net如此,c#如此java也同样如此。

其次,具备独立完成vb.net知识方面的能力。以前没有做过vb的东西,加上这次深入的做,这次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常用的重要的都有涉及,并且还补充_ml,javascript实际操作中空白的部分。通过这一年的开发,在.net方面我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能独立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再次,c#方面存在一些不足。LocALhOST通过c#这次软件的开发,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编程整体思想。这些都是需要在工作中完善和改进的。

2、数据库开发

数据库是伴随着项目以来用的最多最平凡的技术。以前对数据库只是会一些简单常用的操作,经过这一年项目的实战,对数据库的操作增加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经验的积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项目中还用到了oracel与access数据库,这是我的收获。

优点:能熟练的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开发。特别是对sql数据库的操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基本上能合理的设计和新建数据库,同时在数据结构上也加强了对数据库的理解。通过项目的实践现在能熟练使用和编写多种sql语句。还掌握了一些关于数据库优化sql语句优化的方法,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化。

缺点:数据是一门比较先进的技术,并不是你会写一些sql语句,能建几个数据库你就是数据库工程师。要成为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积累。针对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接触,多运用新的知识点。充实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二、团队协作

上面的成功与收获,除了自身努力外,以及公司的支持。是这个团队铸造了我。我们这个团队也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拼搏协作的队员,使得它成为一个具有务实、拼搏、创新精神的团队。我与软件研发小组是一个整体,这里的团队总结也就是我在这个团队中的收获。

务实:公司下发的任务,下发的工作,件件都是用心去做的。我们这个团队中没有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做了工作以外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做跟工作相关对公司有益的事情。相信在伍经理的带领下现在是这样,以后同样也是这样。

拼搏:公司给的每一个任务不管它多难,如果工作没有完成我们会晚上加班,也要尽可能的完成当天的工作。如果工作实在忙,为了赶进度我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也要尽可能的使项目提前。

创新:现在我们开始项目的时候都会进行研讨,一般都会进行一个效率和逻辑的分析与讨论,保证程序正确的前提尽可能的提高程序的效率。

互助:我们小组内只要任何一个人出现技术或其它的问题,我们都会彼此都会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拖住整个项目滞后。

交流:我们在项目中会及时沟通自己的收获,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技术问题。这样可以省了很多重复研究的时间,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时间。

在交流中只要我会的,我懂的,我不会去吝啬。我会积极的去与你交流,我的团队名言“人强团则强,人弱团则削”。

三、个人成长

通过公司这快一年的锻炼与学习我真的进步了很多,不管从技术上还是做事上,都不像以前那样了。我在公司学到的懂得的使我飞速成长。

技术上:不管从语言上还是做事的逻辑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的提高。现在在软件小组里面自己能独立完成一部分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

技术员个人工作汇报三

短短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

在这一个月里我学到了有关JAVA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关于软件开发的流程。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回顾这次的实训,这次或许是最后的实训机会。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明年或许就要出去实习了,所以我很珍惜这次的实训机会,因为它能够让我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以后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能让我了解软件开发的流程,增加一点软件开发经验和社会经验。让我在以后的实习中会更好的融入到其中,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因为纵观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不让人乐观,由于之前的经济危机,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就业也越来越难,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是没有真本事,就业岗位就无从谈起,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好好努力。

通过这次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对JAVA识比以前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我JAVA学的很不好,编程我几乎写不出来。但经过这次的实训,我对JAVA的理解,虽然还有很多都不懂,但我会在今后的实训和学习中加以学习了解,力求弄懂,增强自己对JAVA的理解。

其次,在这次的实训中我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一点的提高,刚开始的时候JDK的配置,数据库的安装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JAVA 可实话开发工具的不熟悉, 所以开始的时候进程很慢,时间都用在了JDK的配置,数据库的安装以及熟悉JAVA可视化开发工具上,但付出有了回报,成功的配置了JDK,安装了数据库,熟悉了JAVA可视化开发工具,总的说来,自己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因为自己的动手操纵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后是团队协作。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团队协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在刚拿到项目时对项目的分析到最后的项目完结的都有一定的体现。刚拿到项目时,我们团队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当我们其中一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其他人都会去帮忙,效率提升了很多。但可能由于不是一个宿舍的,大家彼此间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交流中还是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合作模式 科技社团 订单培养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总体规模小,产业层次偏低,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其中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管理落后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培训条件不足,如岗位操作工人往往在师傅的带领下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十分困难,而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完备,教育理念先进,技术理论水平高,两者合作可优势互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企业员工带着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帮助下针对性地学习,高职院校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

按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将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划分为中小微型企业标准,沧州地区目前已经成形的肃宁皮毛,孟村弯头管件、盐山管道输送装备、泊头铸造及汽车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基本由中小企业群构成。经调研,其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工作常以命令代替计划,随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级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日益暴露,因此,如何从自身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优势,分享研究开发成果,促进科技转化,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

长期以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广为流传。该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学校为学生传授基本理论与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场所,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这种做法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在此基础上,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但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校企之间务必形成积极互利的关系。校企合作的前提是合作模式应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相适应。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企业一方生产车间占地面积不大、产品生产周期也不长,可以将生产性实训项目引入校内,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员培训;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企业一方施工占地面积较大、工程周期较长、项目数量较多,不宜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合作模式将生产性实训引入校内,必须采用其他形式。

高职院校与本地中小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需要进行具体合作方式的调查、分析、实施和总结。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办学形式分类可分为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等;从师资队伍建设分类可分为聘请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工程师、合作研究、蹲点调查等;从教学角度出发,最常见的是“请进来,走出去”,按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及其任职要求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遵循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共赢,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价值在于培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利用企业提供的人员、设备和场地作为学校的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学校在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培训的压力;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价值在于可以提前招募到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解除用人的后顾之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就业的渠道更加畅通;对社会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实现人才供需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地处以沧州市为中心区域的部分中小企业就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促进了沧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好服务于本地区域经济,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其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组建订单班培养。订单班指学院和企业用人单位签订订单教育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走“校企深度融合,双方互利共赢”的办学之路的一种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能够促进双师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且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实现了学生零距离就业,是一项多赢的办学之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与河北华晨药业组建的“华晨班”订单班学员已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并逐步成为华晨药业的中流砥柱。畜牧兽医系和中粮肉食(天津)有限公司组建的“中粮班”采用“2+1”、“课堂+养殖场”的培养模式,完成了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后,以“学员+员工”的双重身份入职天津养猪基地,由公司为每位新员工安排一位师傅,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对子,经过三个月的帮带后,学生再正式上岗。

②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指学生基本完成大部分课程学习后,到专业对口的生产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沧州市金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电气工程系电气专业2008级学生在为期两个月的节能型配电柜项目实习中完成了76套不同种类的节能型配电柜和控制柜的装配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按时交工,使学生达到了强化技能、体验实战和毕业设计的实战检验的目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操作熟练,能够认真实践,听从指挥,显现了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潜质,为工学结合和课程开发探索了新的模式。

③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不同于脱产教育培训,学员不离开企业工作和工作现场或在高职院校校内模拟学员工作和工作现场环境中,由企业内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的模式。这种模式针对性强,能够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并弥补操作人员技能缺陷。机电系承担河北宏业机械股份公司新职工上岗培训任务、电气系承担南运河河务管理处电工培训任务等企业的集中培训。

④组建科技社团培养。科技社团培养是对组建订单班培养模式的补充和延伸。中小企业受限于规模,往往单个企业所需招录专业技术人员数目不多,形不成规模,不适宜组建订单班开发针对该企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可通过学院系部,和所需专业在校生双向选择,达成协议,由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学生实习时可到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优先到该企业工作。企业可提供设备和资金,学院提供场地和技术,供科技社团学生训练和学习。中奥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电线电缆故障探测技术研究及专业探测设备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企业提供该公司部分设备交付电气系科技社团“DIY电子爱好者协会”用于培养四名有到该公司就业意向的2008级学生。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应不一而同,以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为原则,实现为本区域经济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钰.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

第9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工艺 教学改革 原因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42-01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因

1.教学质量

我们的学生通常是在小学初中里就没有打好学习的基础,属于对学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学习方法和知识的积累。加上社会对 “职校不是读书的地方”的偏见。造成我们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况且现有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也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借鉴一套更先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2.生源流失

生源流失问题对于中职院校是非常严峻的,原因多方面。原因一现今社会中职类院校虽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但所提供的岗位,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普遍不高,造成生源的流失。其次招上来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全新的学习环境,模式化的教育,难免顾此失彼。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其潜意识产生自我逃避、自我淘汰,严重起来就是辍学,这一点是生源流失的主流。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要提高针对性,让学生在我们的学校里乐学、会学、继而学有所成。以教学质量刺激招生和保障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3.学生就业压力

前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大。而中职学生的就业率却年年攀升,成为职业教育的亮点。但我们不能只注重就业率,而应该关注的是就业质量,这才是对学生认真负责,学校长期发展的关键。要让我们的学生毕业有高薪,高技能,高素质的新“三高”人才。那么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就需要根据企业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出企业最需要的人。

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

教学内容改革如何实施?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此处只介绍其中的几点。

1.引进德国牙科技术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

深入企业调研,企业为使利益最大化,将工作过程过度分割,使每个岗位只涉及很少的专业知识,学员只要经过少量专业知识培训就能上岗,这种模式下制作的产品是由多人的思想缝合而成,整体性差,缺少灵魂,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很难再提升。德国标准加工出的高质量产品,需要知识系统化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国内义齿加工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故2008年与德国牙科技术教育协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引进了牙科技术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性,在德国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口腔修复工艺基础技能培训,依据德国牙科技术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将《牙体雕牙技术》从《口腔解剖学》中分离出来,将《固定义齿蜡型技术》从《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中分离出来,将《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从《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中分离出来更名为《全口义齿修复基本技能》。故《牙体雕刻技术》、《固定义齿蜡型技术》、《全口义齿修复基本技能》列为三大核心课程,大幅增加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特增设《素养》课程,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使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协调性好,到企业技能提升快,深受企业欢迎。

2.以“三联动、两对接、一转变”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依托学校、行业、企业合作为平台,创新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

以“三联动、两对接、一转变”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与德国牙科技术教育协会联合办学,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管理理念和牙科技术行业标准,又经多家义齿企业调研,选定国内一家高端义齿企业校企合作,与德国牙科技术教育协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指导下,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按德国牙科技术教育协会的高质量标准,合作企业进行标准化流程及产品质量标准的整改,提升职业规范性和产品质量,学校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课程对接岗位,学习任务对接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实施以上两个对接,建设真实实训环境,重组教师队伍,一线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及经过企业顶岗锻炼一年以上的校内专任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让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进行相互转变。

第10篇

关键词:指导教师 岗位练兵 技能比武 工程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40-02

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指导教师队伍的编制复杂,相对大多数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来讲,还显得年轻和不够成熟。从国家到地方高校一直没有一个较好的政策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工程训练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问题。按现行的高校用人计划及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只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而工程训练的教学更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工人技师队伍。面对这样的形势,开展岗位练兵及技能比武活动对增强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指导教师业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训练中心除设备资源外,还有更重要的资源是师资队伍。近一些年各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都加大了资金投入,重在硬件建设,购入了许多用于学生操作训练的仪器设备及计算机软件配置等;工程训练中心也都很重视文化建设及教学文件的建设工作,建立或修订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核心更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方案的关键。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应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要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基础作用。承担工程训练教学任务的指导教师业务水平要高,实践操作能力要强;并应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岗位的需要。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为迫切和重要,努力构建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

2 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现状

依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教师队伍普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1)学历层次偏低。

(2)职称结构不合理。

(3)年龄结构不合理。

此外,对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缺乏系统的培训制度,多数高校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还是立足于在该单位边学边练边提高,但培养环境远不如生产企业,因此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教学任务重、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很难抽身去培训,制约了教师业务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主要从事工程训练教学及指导,而且教学工作量较大,科研能力相对较弱。而按照目前的职称评定制度,即便教师指导教学的任务再多,也难以晋升高级职称。

通过几年来人员的不断引进,目前我中心工程训练有34名指导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5人,专科生5人;技师10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2人;年龄分布:50岁以上12人,35岁以下17人,年富力强的中间年龄段人较少。40 岁以上的金工指导教师大多是从生产企业第一线调过来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相对比较差。

3 工程训练中心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从国家到各个高校都更加重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制定了建设目标,加大了建设力度,提升工程训练教学水平。要建设好工程训练中心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高且业务能力强的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工程训练的师资队伍。

现在我们的工程训练指导教师还是主要以技术工人及青年教师为主,企业经验不够,能力较弱,要完成高质量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科研任务,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指导教师队伍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特别是一些高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尽快提升业务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 提升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具体措施

4.1 提升道德修养在教风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教研水平,教风建设就是要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规范教学活动。建设一支爱国爱校、教育人、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中心教职工应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以追求学术创新、探索科学规律为己任,中心教职工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教师职责。要刻苦钻研,认真总结和把握教学规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授课、批阅作业、复习考试、阅卷、答辩等教学环节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衣着整洁得体、内在修养高尚的个人形象。坚持教书育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自己的优良品德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克难奋进、求真务实的学风,养成恪守学术道德的习惯。廉洁从教,不谋取私利。树立关心集体、顾全大局、维护学校荣誉的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增强团结和协作意识。

指导教师要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教师应该追踪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科学把握本学科前沿的知识,把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与工程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讲课方法要新,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采取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4.2 加强培训

工程训练指导教师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培训;一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培训;二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三是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

工程训练中心制定了指导教师的培养计划,主要是两条腿走路,一个途径是立足内部的培养,实行导师制,一对一转帮带,收效明显;另一个是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体验和提高业务水平。

4.3 按照“一岗多能、一精多通”的要求,提高年轻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水平

中心基础工程训练机械部分有训练单元,包含有:钳工、车工、铣刨磨、锻压、铸造、焊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教学大纲中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不同的训练模块,各模块涵盖的训练单元不一样。指导教师相对一段时间从事一个项目的训练指导,围绕此项目进行业务研究和提高,业务能力单一,不能适应整体发展的需要,既不利于新形势下对中心教学及对外科技服务的能力需要,也不利于指导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同时不断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了相应的检查督导计划,要求掌握第二或第三技术工种的理论与技术,并利用教学计划的空闲时间观摩听课,从而促进指导教师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4 通过技术比武,进一步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

打铁还的自身硬,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普遍缺少现场实践经验,实际加工经历很少。要想指导好学生的工程训练,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信服,就必须苦练基本功,提高技能水平。除了完成好日常的指导训练教学任务外,还要有能力接过老教师的班,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对外科技服务工作,真正达到岗位的需要。

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这一平台所提供的软硬件条件,通过指导学生训练和对外加工服务的渠道,立足岗位练兵。制定青年指导教师培训计划,开展技术比武,激发激励指导教师专研业务,提高技能,全面提升技术水平。首先在普车、数控加工两个工种开展技术比武,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工种,最后将进行综合性技术比武,这样有利于实训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至关重要,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工程训练中心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不能操之^急,要持之以恒。工程训练教学单位要制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会进一步引领高校的制度变革,朝着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方向迈进,期待着工程训练教师队伍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朱建军.普通高等院校实训基地设备更新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6(3):30-31.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应用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练习、教师随机辅导纠错的方法,这往往出现教学方法单一、刻板、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表现为计算机作为公共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作为专业课,学生专业性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等问题。随着电子科技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I-Pad、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全面推广,美图秀秀等惠民软件普及,计算机这门学科、技术或者技能也变得不再神秘。随着国民信息技术素养日渐提高,掌握信息技术的手段与能力逐步增强,出现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日渐萎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热度降低的局面。如何维系甚至提升计算机学习热度,展现信息时代计算机学科新的“魅力”,让计算机教学变得多彩而有趣,成为摆在我们中职计算机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二、计算机教学的几种策略应用

1.采用情景式教学,强化实战能力体验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摆设、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类似岗位工作的课堂教学情景与环境,营造仿真的工作氛围,把社会实践环境中的一些鲜活题材作为任务引入实训课堂,学做合一,工学结合方式引导训练学生,实现在校学习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所需技能的顺利接轨。情景式教学充分利用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典型职业场景和工作情境,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结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实现现场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熟悉其未来社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结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环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Photoshop教学为例,它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广告创意公司的一名职员,制作并打印一个关于某商业楼盘售楼部的宣传装饰广告,楼盘名为“新景茗苑”,要突出文化、休闲、宜居的主题,设计应具有古色古香、清新优雅的风格。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实训环境模拟成企业环境,由学生充当设计师,教师扮演主管角色,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每组搭配组织能力较强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学生先对这个项目进行构思,认真思考宣传标志的象征意义及颜色、元素搭配,细致选择并收集素材,然后写出具体的广告方案,确定执行计划的步骤,明确成员分工,进行项目实施,完成项目后教师对其及时作出评价。整个过程,在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完成了熟练运用办公设备的岗位能力。

2.采用任务式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效果

把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项目任务,由教师下达任务,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以此达到灌输、领悟、掌握所需知识与技能的目的[1]。计算机的任务式教学把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以教学来操练,通过任务前的设计,任务中的协调、执行,任务后的评估分析,强调任务达标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主题清晰,学生通过目标性的教学使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针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赛项的比赛要求,笔者适时地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Word文档图文表混合排版》知识,给学生布置了“策划未来,铸造金色人生———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作任务,要求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搜集图片、数据等素材,认真编写方案,用Word文档图文混排、编辑知识合理布局排版,独立完成作业。刚开始学生对制作这样一个类似个人推介的“名片”显得手足无措,觉得困难重重。但经过鼓励和对往期获奖作品的展示、讲评,学生变得信心十足,一周之后全部完成了制作任务,随后还专门留出两节课让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展示和说明。作品提交赛委会后,其中2篇获二等奖,3篇获三等奖,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的热情。

3.采用竞赛式教学,促进竞争意识培养

竞赛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提前拟定竞赛方案,营造竞赛环境及氛围,设定竞赛题目,按照竞赛规则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竞赛,使学生向着教师制定的目标或者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奋进,最后通过竞赛评价、激励手段完成目标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为落脚点,利用竞赛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把课堂教学真正演化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的同时,运用激励等手段,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其潜能、提升职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水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将来在社会就业能力方面作用显著。在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时,借鉴部队军事训练中的枪械组装比赛,学校教导处牵头,计算机教研组制定方案,组织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微机组装调试竞赛。学生在竞赛前做了大量功课,做了无数次赛前拆装练习,竞赛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高度自信,跃跃欲试,评委组按照速度、熟练度、整机无缺陷等指标进行评判评分,对优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了移动硬盘、多功能音响等。通过竞赛,学生总结了自己学习的优缺点,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也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及常用软件安装、故障排除、系统恢复还原等知识及操作的情况有了掌握,并进行统计归纳,为完善教学、查漏补缺提供科学依据。

4.采用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活力

教师采用游戏设计思想开展教学,课前将所要讲授的计算机课程知识点归纳概括,然后蕴含在一种或多种游戏中,学生通过猜想、观察、竞赛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游戏任务,达到不自觉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按照“寓教于乐,以趣导学”的教育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对应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将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既在娱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娱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快乐、自愿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对于刚进入中职学校的新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因而在教授《汉字录入与排版》课程时,对于键盘打字这个重复性较强、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学生往往练习时会走神、脱离训练内容去做其他事情。于是,笔者把“金山打字通”这样一个很好的打字游戏软件引入到教学中,以游戏学知识、练操作、做竞赛,很好地改变了之前的教学状况。从简单的“打地鼠”游戏到复杂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满足他们玩游戏需求的同时,学生对键盘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指法越来越熟练,盲打操作越来越精准,打字的速度和准确性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2]。另外,在“警察抓小偷”游戏中,还可以通过联机设置规则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警察和小偷进行比赛,在学生中评选出打字速度快、准确率高的“最佳打字员”,并奖励U盘等学习工具。利用这种游戏式教学,学生厌学、上课无精打采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得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游戏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自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学效果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5.采用反转式教学,实现师生双赢互帮

采用角色变换,师生身份互换,由学生以个人或团体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准备原本由教师讲授的课题或实训项目,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作为参与者和体验者反馈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教学要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化解师生互不理解、相互为难的状况作为任务,力求实现教学课堂和谐融洽,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力的情境。反转式教学弥补了现有教学模式下的不足,学生反客为主,在教学中开始体现其主体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渗透”与“融合”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情感充沛、兴趣浓厚,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巩固所学知识,点燃头脑中的创新思维之火,施展个人才华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教师查找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针对中职生对口升学班的教学实际,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课时,提出师生角色互换,把班级学生分为7个小组,小组配合,提前梳理归纳知识点,进行备课,然后每组推荐1名同学扮演教师试讲。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提问在座的其他学生(包括我),每组讲授完毕则由其他小组作以评价,当7个小组全部讲授结束,教师和学生再从讲授者的仪态、表达、授课知识点的全面性等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小老师”。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很享受这种“地位”互换后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组成所涵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知识也真正做到了了然于胸。

第12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60-02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中职焊接专业为机械制造行业培养焊接一线技能型人才。但各中职学校更多的是关注热门专业,机械制造企业急需的焊接、铸造、热处理等专业,由于设置这些专业的职业院校较少,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我校依托“奥地利成都国际标准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开设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对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力求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CBE)简介

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其本质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地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

CBE中的能力指的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这四个方面均具备才构成一种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

CBE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而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负责按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各专项能力提供学习资源。CBE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的是社会需求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程可长可短,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发挥设备的作用。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可能凭空产生,其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课程来实现。不同能力的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课程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关键。我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在总结奥地利联邦商会经济促进学院(WIFI学院)焊接技术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焊接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构建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目前,中职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延续学科本位思想,讲究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理论课时太多,实践环节不足,未能与职业能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另外,现在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以学期为单位,周期较长,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我校焊接专业基于能力本位思想,摆脱学科本位的束缚,探索创新技能训练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工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将实践技能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合到技能模块中,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块。同时,以学习领域为单位来组织教学,每一学习领域由一个教师团队负责,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组负责整个专业的状态,形成了“学习领域+技能模块+教师团队”的教学模式。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构建过程包括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两个主要环节。

1.职业能力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焊接一线的生产操作。在分析中级电焊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形成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知识要求,其职业能力要求分析表见下页表1(以手工电弧焊为例)。

2.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遵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模式,进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等职业学校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职业文化素养学习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和职业拓展学习领域三个部分组成(见下页表2)。

职业文化素养学习领域贯穿第一到第四学期,主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促进中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该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法律意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以及团队协作、交际与沟通、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该学习领域以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知识要求为基础,通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划分的学习领域来引领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手工电弧焊学习领域、CO2气体保护焊学习领域等。每一学习领域又分成若干模块,包括掌握该种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如手工电弧焊学习领域包含了公差模块、力学模块、电工模块、材料模块、结构工艺模块、操作模块和检验模块等。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的排序原则,将各模块的内容整合、序化成一个一个的项目课程。所有模块(项目)的教学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焊接实训中心完成。一名教师难以通晓各模块的所有知识,所以每一学习领域均由一个教师团队负责。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安排在第五学期,主要是让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去追求更好的发展前途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施课程体系的关键问题

以能力为本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流理念。我们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了以学科为体系的课程框架,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融合进技能训练,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教师结构团队化、教材开发本土化,并且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该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教学资源的配置 由于所有的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均是在焊接培训中心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如果一名教师还是负责4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那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各种教学资源必须合理配置。实训场所的规模、实训设备的数量和水平都必须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需求。

教师团队的组建 每一专业技能学习领域都包含了多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可能由一名教师来完成,需要组建学习领域的教师团队。这对教学管理是个挑战:如何组建教师团队,如何组织教师团队开展教学,如何合理确定团队成员的收入?同时,这对教师团队中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是个挑战。

教材的编写 该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技能学习领域是以焊接方法来划分的,所需的各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都融合进了相应的学习领域。但目前还没有教材能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团队根据学习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校本教材用以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2]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3):116-118.

[3]刘吉敏.中职学校焊接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2009(10):18.

[4]周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45-46.

[5]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第2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6]张永平.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5):25-26.

[7]宋雅静.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