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时间:2022-05-14 00:3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第1篇

(一)盈利返还合作社成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经济组织,是区别于普通企业的经济组织。在盈余分配的决策和处理上,遵循的法律法规也不相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最优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立足本社社员、服务本社社员,通过合作社将拥有共同目标的农民组织起来,完成单个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事情。盈余分配是处理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成员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核心,盈余分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量化给每个社员,计入社员个人账户。

(2)可分配盈余按社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其余部分按照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

(3)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二)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活动与普通企业一样,就是经济组织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实质就是合作社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财务关系。与普通企业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盈余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财务会计制度区别于普通企业的会计准则。例如:合作社是特殊的经济组织,对成员提供服务,对外开拓市场提高业务量。因此合作社与社员的交易价优惠于合作社对外的交易价格,这就要求合作社在会计账务处理上要分开进行核算,不能混为一谈,这样会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合作社法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对内对外的销售情况,也会影响成员账户的记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内容

(一)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集资金活动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合作社的基础财务活动。合作社的主要筹资渠道是对外筹资和对内筹资。这些都表现为合作社资金的流入。在各种资金的筹集过程中,需要偿还到期贷款,支付借款利息和其他一些筹资费用,是筹资引起的资金流出。

(二)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合作社进行了资金筹集活动,资金一旦到位,即可开始进行投资活动。合作社首先将资金投资于内部建设,用来建造生产场地,购买生产设备和原料等,这些都是合作社的对内投资。待合作社资金充裕拓展外部业务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对外投资。这些投资活动引起的资金活动是合作社重要的财务管理环节。目前,海南合作社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局限,大部分还没有对外的投资活动。不管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会引起合作社资金流出,而投资获得的收益同样会引起资金流入。

(三)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合作社与企业一样,期末要进行会计利润的核算。利润分配是合作社与社员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财务活动。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合作社产生利润要向税务机关缴纳所得税,并且提取公积金,提取一定的比例向社员分配利润。提取公积金分配到社员各个账户,增加社员账户积累,提高社员投资的信心。这些是合作社产生利润后发生的资金流出。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财务管理,为了让合作社规范的发展,2007年国家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该法对合作社会计业务核算、财务会计制度等都做了明文规定。同年,国家专门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颁布并实施了与合作社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有法可依,合作社正朝着健康和规范的方向发展起来。2013年8月,为了响应和执行党的“十”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提升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和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条例,海南省农业厅出台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说明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重视合作社的管理和发展,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有资金,主要包括社员缴纳的股金和留存盈余;另外一部分是外部资金,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民间借贷以及政府扶持资金。内部筹资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在我国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能够从内部获得资金的话,将缓解其所面临的外部融资压力。

(二)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决策机构设置情况

合作社社务公开是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按照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中应当设有社员大会,作为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监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监督机构。根据调查问卷情况整理出以下(表1)合作社财务决策机构的设置情况。

(三)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情况

根据《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方法有三种:一是按社员交易量(额)返还利润;二是按股金分红;三是成员享受股息。第一和第二种分红方式容易理解,第三种分红方式是指合作社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对内投资新项目时,如果社员投资该项建设,那么这些建设资金就形成投资股。这些投资股不承担经营风险,不参与股金分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按高于银行利率支付利息给社员。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区别于公司制企业的收益分配。通过对屯昌县100家合作社的调查发现,有小部分合作社没有建立收入分配制度,分与不分由理事长说了算。提取公积金的只占35%,大部分社员只是享受到购买生产原料、出售农产品等方面的优惠价格,合作社与社员实行内部优惠交易,社员很少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就算有分配,也只是象征性地拿出小部分收益按交易额进行分配。有些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不经过社员大会批准,存在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收益分配现象。

(四)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的来讲是“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问题也较多”。目前,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松散的财务运行模式导致合作社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以下(表2)为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调查表,该表体现了合作社日常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执行是否到位。合作社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合作社的相关培训、监管和扶持等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做到足的重视。

五、建议

第2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引导不够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个新型的农民组织,各级领导和普通百姓中还存在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而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渐进的过程。合作社从领导到社员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陈旧,对财务知识的掌握比较少,意识不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指导、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二)财务管理体系有待规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财会人员配备不健全,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匮乏

合作社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会计、出纳岗位由理事长、监事长或本社社员,或者聘用村会计、出纳兼任,而有些聘用的会计、出纳大多来自社员,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知识。他们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懂会计核算,不懂基本的财经政策法规,根本无法发挥财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合作社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财务移交不及时,手续不规范,此现象极为普遍。为以后的会计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档案不健全、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1)首先有的合作社没有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有财务管理制度,但没有按制度执行,其次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非生产性开支没有标准,理事长一人说了算,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成员意见多。再次资金管理上的不规范:有些合作社没有建立正常性的审批制度,收付原始凭证不全,甚至使财政直接补助资金通过银行转帐的,合作社无银行入帐、支取原始凭证。

(2)在会计核算方面,外来的原始凭证和自制的原始凭证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会计资料。表现为支出没有正式发票、白条入账普遍、缺少经办人审批人签字、收入不及时入账,或是直接由理事长个人办理,或是年终留给财务人员一大堆票据,让他们根据实际需要来“做账”,从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另外,绝大多数合作社不能结合自身业务的特殊性设置内部科目,会计科目设置混乱,公开的财务信息也是令合作社成员看得一头雾水。大部分合作社建账也不及时、不规范,只有内部收支流水账,根本发挥不了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3)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监事不干事,民主监督管理成了摆设。合作社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处于空白状态,无章可循,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约束体系,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4)许多合作社根本没有办公共场所或设置在村办公楼,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只好长期放在会计或出纳家中。一些会计人员不按规定装订发票,年终将账本和单据用报纸一包,随便乱丢,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

3.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各环节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经营筹集资金方面看,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合作社的初始注册资金基本上不能开展什么经营活动。运作后,合作社又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组织,对外交易量少,盈利少,自我积累能力相对不足。而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资产不足,担保难以落实,加上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贷款持谨慎态度,造成向金融机构融资难的问题。虽然民资丰厚,但民间借贷的财务成本较高。狭窄的资金渠道和有限的资金积累,使得合作社不能扩大经营规模,不能及时地更新技术设备,从而极大的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2)从投资方面来看,资产保全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混乱。

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农业资产、兴办服务设施等,形成对内投资。目前,由于合作社发展的局限性,很少有对外投资活动。资产保管制度不健全,一些合作社的资产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等缺乏有效控制,如在财物管理上职责不清,理事会成员间乱插手现象时有发生,对财产物资的收发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从而不能保证做到账实相符,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流转信息不一致,不能确保资产完整无损。

(3)从收益分配方面看,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存在分配制度混乱的现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由理事会提出具体分配方案,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有些地方,合作社的分配方案就由某一领导自行决定,社员毫不知情。有的合作社的领导及很多社员不知道什么是利润返还,股金分红和股息,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对这三个概念混淆不清。即使能区分的,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给不出制定比例的依据和合理的理由。不少合作社没有实行股金分红,却把付给社员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更有一些合作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收益分配制度,对社员不进行利润返回,从而违犯了办社宗旨和相关法规。

二、针对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重视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氛围

第3篇

关键词:农村;账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09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通过合作社进行管理是国外农村大多数采用的方法,于1995年在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上制定的“合作社七原则”是此方法的理论基础。韩国主要通过实行“造村运动”,建立村民会馆,通过提高人民的道德来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日本通过“新村运动”由地方到中央改革农村财务,政府支持村民寻找大家关心的财务管理的议题,提出新的方案,激发村民的管理意识,寻求农村的自身发展;美国主要通过遵照规范、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形成的“合作社”,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保证农民既可以取得很高的经济利益,又可以行使民利。无论是韩国的“造村运动”、日本的“新村运动”,还是美国的“合作社”,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上都体现了自身治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特征,都为我们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党和许多农民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和制度上的漏洞,我们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丁康耕和陈彩庆(2009)在《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指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完善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则是努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积极实施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模式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等。于楠楠(2007)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农村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理财落实不到位、财务公开效果不佳和农村财务队伍不稳定。而解决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的重视水平、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理财的落实、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稳定性等。

2 调查设计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的进行实践,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制作调查问卷,为了可以深入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把调查表分成了四个部分――观念意识层面、技术操作层面、人员素质层面与外部环境层面,每个部分设置了大约5~6个问题,总共23个问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2.2 调查地区的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为了更具体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本文把河北省XX市作为调查的对象。选择XX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XX市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把它作为样本有实际价值。XX地区面积较大,南北差异明显。南部经济相对发达,北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组部分成员来自XX,又来自农村,对XX地区的农村相对比较熟悉,也容易接触到农村的财务人员,选择XX调查数据相对简单也更能了解到实际情况。这些条件表明,本文选择XX地区作为调查对象是非常可行的。

2.3 调查问卷的分发、收集与整理

把制作好的调查问卷复印了200份。通过个人分发、走访、找人等方式把调查问卷发到了XX地区的农村中。调查的范围以双桥区的六个镇为主,其他区县也有涉及,共70个村子,包括双桥区的48个村子,其他各县的22个村子。让各个村里的财务人员真实的不记名填写,在半个月内陆续共收回了157份完整问卷,对这些问卷的答案进行了整理,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百分比的统计。并且把四个部分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单独整理,汇集成表格作为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依据。

3 数据的调查、来源和分析

为了准确地了解XX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把制作的名为“农村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调查表发给了XX各区、县200个村子中的财务人员,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真实、正确的填写了问卷,最后共收回了157份完整的调查表。根据统计和分析本文把数据总结成了以下四个表:

a:其中“自我满意度”是指财务人员对自己的评价。

在收回的农村财务管理调查表中,本文找出三个代表观念意识调查的问题。表1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在观念意识调查中的情况,从表中三个指标分别来看一下农村财务制度的现状。上级部门对农村财务制度重视程度还算可以,虽然有45.54%的人对其不满意,只有7.25%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很满意,但是超过半数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表示认可。自我满意度调查结果不错,有29.65%的人认为非常满意自己的管理,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财务人员的自信,可仍然有大部分的人对自己表现感到一般甚至有10.43%的人很诚实的表现出对自己管理的不满意。从村民的满意度调查来看,只有9.36%的人很满意现在的管理状况,32.52%的人都不满意,可见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有很大的成见,58.12%人持中立态度,可见他们有些顾虑,村民没有真正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表2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中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在逐渐完善的,因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37%的村子还经常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而62.51%的村子已经完全杜绝了这种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做法。会计账簿是否完整的调查暴露出现在还有31.26%的村子还存在会计账簿不完整的情况,这个漏洞也是这四个指标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出纳与会计不分开也是农村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目前为止17.74%的村子还存在这样的现象,看来这个问题较棘手。现在22.66%的村子还存在报销发票不规范的情况,而只有39.19%的村子没有这种情况,说明这一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控制。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财务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初中水平占到了84.54%,高中水平10.34%,大学学历只有5.12%,比例很低而且很多从业人员的大学学历基本上都是在职考取的。在农村会计人员中有38.75%的财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这种现状非常糟糕,对于农村财务制度非常不利。应该对这些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同时依靠政府出台一些强制措施双管齐下改变这种现状。不过,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会计人员变动情况不是太频繁只有8.49%的村子出现会计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这个结果是很可喜的。这说明了我国近年来对农村财务制度的关注和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会计人员随选举变化而变化的现状有所好转。

在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外部环境调查中,本人认为以上三点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从法规数量的各个比例来看,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法规数量偏少,由此可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立法。同时有26.47%的人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太松,而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很紧的人只占了11.97%,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我认为以此来看,上级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村财政的监管,必要的时候记账也不失为改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好办法。表中第三项数据显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也很弱,有39.23%的人都这样认为,只有5.98%的人认为村民有很强的参与管理的意识。由此看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真的有待于提高,我相信如果农民的意识提高了,对农村财务管理将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4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本人认为当今农村在财务管理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由于人员素质不够高、技术操作的不规范和外部环境的不够重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已经相当混乱。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法:

(1)做好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由于当前许多农村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上级财务部门应该坚持定期对下属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渐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规范财会人员的会计操作。

(2)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当今我国农村财务制度还存在很多漏洞,政府应该及时立法弥补这些政策上的不足。各级单位也应该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的把新规章制度传递给下级部门,让各项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3)推行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

群众上访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财务状况不公开,推行财务公开可以交给群众一本明白账,减少农民对农村干部的不满有利于增进党群关系,也有利于群众对财务的监督,使农村财务的许多弊端暴漏无疑。

4.2 展望

本文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易懂的研究。本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查,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践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真实的了解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这对以后怎样去它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财务制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志伟.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6,(6):1719.

[2]王秀琴.当前农村会计管理的对策思考[J].农村财务会计,2005,(4):2324.

第4篇

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1、认真学习、宣传《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办法》于20__年1月1日起实施,将组织农经干部认真学习,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印发张贴到各村,通过宣传,达到家喻户晓。

2、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一是做好暂缓村、组土地承包完善发证工作,除涉及滩坑移民及重点工程征地未完成乡镇外,今年对已完成重点工程征地任务的村、组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主要在新路湾、北界、应村、黄沙腰、妙高等乡镇的部分村;二是规范土地流转,重点抓好流转面积5亩以上,流转时间一年以上的合同规范的工作;三是抓好土地承包调整后的权证变更、换发。

3、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3至4月份完成试点的有关文书资料、聘任好仲裁员;5月份以后正式受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9月份进行总结,汇总各类资料上报。

二、探索建立减轻农民轻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1、抓好县级20位农民负担监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2、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明查暗访。重点对涉及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村水、电收费,农民进城务工收费,向基层组织摊派,惠农、贴农资金政策及土地征用费到位情况等领域进行检查和治理。认真履行建设“平安__”有关工作职责,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农民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浙委办[20__]118号《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办发[20__]17号文件要求,对县级《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并重新公布。

2、开展创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根据浙委办[20__]118号、浙纪发[20__]27号、浙农经发[20__]3号、11号文件要求,制定好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好创建任务,并组织对创建工作的检查验收和考评。通过创建工作的实施,使全县90%的村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农村财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开展“百村审计”。按照浙政办发[20__]110号文件要求,全年完成135个村的审计任务。妙高等9个镇和三仁、湖山乡由县农村经济审计事务站委托审计,其他乡按片集中审计,审计报告交县农村经济审计事务站审核后下发。审计重点围绕村级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村级项目建设资金审计以及反映突出问题的专项审计。

四、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__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翻印,下发到乡村及各合作社,同时利用农技110、农民信箱等平台发送到各用户;利用《新__》进行宣传;纳入20__年普法内容。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时间和法律的具体内容。

2、抓好规范和发展。20__年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条例》规范__县绿山沟果业合作社、__绿保果蔬专业合作社、__金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__西乡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和__县安口乡碧谷农副产品产销合作社等5家,新发展2家。

3、开展“评星”和“十社五化”活动。按照丽水市农业局[20__]3号文件要求,组织合作社申报“星级”评选,力争我县“二星级”合作社达到2家,“一星级”合作社10家。开展“十社五化”活动,即在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行运作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五、抓好集体薄弱村的项目扶持,进一步坚固强基

1、做好调查摸底,制订项目扶持实施意见和办法。

2、做好村级扶持项目上报资料的审查、论证,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监督、验收工作。

六、抓好农村经济统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做好调研,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解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导性指标。

第5篇

乡镇农村经济工作交流发言--推动“四个重抓”实现农经工作新突破

县十四届六次党代会强调要深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经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工作部署,始终围绕XX后发再起总定位,重抓监管、服务、管理、队伍等四大重点工作,以创新促管理,跟管理要效益,提效益上台阶,实现农经工作新的更大突破。

一、重抓监管,提升“三资”增值率。

一是明确监管原则。严格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办事,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与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农村经济审计等管理制度协调配套,相互促进。要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高“三资”运作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健全监管制度。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有关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明确人员职责,明确推进举措,明确责任追究,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规范、长期运作。三是强化监管功能。切实优化监管手段,推进民主管理,确保农村“三资”管理监督有力,运行有效。

二、重抓服务,发展专业合作社。

一是服务要优先。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二是政策要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在成员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更多地承担各级涉农项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三是培训要优先。以提高合作社质量为目标,加强培训工作。大力开展以经管干部为主的乡业务辅导员培训、以理事长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以会计为主的理财能手培训。

三、重抓管理,注重财务规范化。

一是注重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及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各村票据年检工作。二是注重债务管理。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锁定村级债权债务总额并逐步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测体系,推动村级经济良性发展。三是注重减负管理。继续宣传、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方针、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涉农收费的规范管理,继续抓好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向村级组织摊派问题,努力构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四、重抓队伍,增强发展执行力。

一是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始终把不断提升为农服务实力、努力提高农经人员素质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二是增强执行落实的能力。在工作中,层层递进,狠抓落实,做到勇于担当,既看过程,更看结果,用最终的业绩说话。三是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面对“三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寻找为“三农”破题的途径,为农经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一整套符合我镇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把做好“组账村”工作作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让群众积极参与组务监督,提高办事透明度,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最放心的事,以此进一步提高村民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

实行“组账村”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组级财务管理,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组账村”将坚持“三不变”原则,即坚持组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

三、主要内容

1、各村民小组集体资金收入要及时、完整地上交村组账中心入账,严禁坐收坐支或挪用集体资金。

2、规范支出程序,一切单据都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人签字,方可报销入账。支出在元以下的,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元之间的,应先报村经济合作社审核,同意后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重大开支(元以上的)应先报村经济合作社审核,再提交村民小组会议公决,同意后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

3、各村组账中心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对各村民小组账务每半年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

四、工作步骤

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对组级财务进行规范整治,具体工作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月日——月日)

主要是召开各村村民小组长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为做好“组账村”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成立机构,配备人员(月日——月日)

1、各村选聘总会计、总出纳。总会计原则上由村报账员兼任,总出纳可从村两委成员或原村干部中择优选聘,二者报酬各村视实际情况按每组每年元计付。

2、各村民小组建立财务监督小组,组成人员为3-5人。

第三阶段:财务交接(月日——月日)

1、各村民小组在结清账目的基础上,开展资产账务自查。

2、各村组织人员对移交前的组账进行审查,重点查收入入账的完整性和支出的合法、合理性。

3、原小组会计、出纳向村中心移交账目,会计要做到资料完整,账账相符,出纳要做到账款相符。

第7篇

自担任农经师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学习,努力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在本职工作上尽职尽责,为我镇农村发展稳定、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指导村级搞好财务核算,狠抓了农村集体经济"四监管",现已代管集体资金820万元,账本、凭证320余册,村级公章118枚,合同5万余份,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审计力度,共审计集体资金1900多万元,查处违规违纪金额36万元,压缩非生产性开支220万元,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几年来,共培训农村会计1200余人次,通过管理和审计,夯实了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认真搞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资源清理与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镇"三资"清理方案,搞好培训,认真进行清理,共清理农村集体资产5970万元,资金960万元,资源7.5万亩,清理后,使集体资产增加近1000万元,资源增加1.6万亩。同时建立了"三资"台账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农村"三资"交易和拍卖制度,切实使农村集体资产保本增值。

(三)依法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圆满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数据的摸底、核实、录入、打印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按时发放到户,共发放土地经营权证2.2万本,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2万份,几年来,共调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67起,完善农业各业承包合同860余份。依法建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心,完善制度,共土地流转信息1200余条,指导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4万亩,通过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认真、积极、全面地落实了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到按规定落实、按程序发放。几年来,共落实发放农民各项补贴1.2亿元,坚持了农民负担五项制度,查处了坑农、侵农案件10余起,挽回农民损失200多万元。积极做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严格程序、严格政策、严格手续,使全镇22个村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争取奖补资金800多万元,带动农民出资、社会捐资、集体投入2000多万元,使受益村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五)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全镇指导成立51个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3300余户,发展畜牧、种植、苗木基地32处,入社社员年增收3万元以上,带动、辐射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同时,规范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

第8篇

摘要: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销合作社原有的单一购销业务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改革之路。文章从财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供销社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会计变化。

关键词:供销社企业 改革改制 财务变化

天水土特产品公司是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53年4月,是甘肃省供销社系统最早的二级批发企业之一,在其60多年的发展中,曾经为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扩大城乡经济交流,振兴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有的我坏纳唐范级批发业务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逐渐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未能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仍沿用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企业经营陷入严重亏损、面临倒闭的窘境。2003年,天水土特产品公司按照当时的政策启动了全员“买断”的改革之路,但由于公司连年亏损,财务恶化,资金紧缺,买断费无从兑现。面对这种情形,绝大多数职工都选择离开企业自谋出路。

2008年9月,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改制组建了由甘肃省供销社控股、全体职工参股的新型企业――天水华阳实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重组、改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企业股份化、公司股权多元化,理顺社企关系,建立起以产权为纽带,系统管理、行业管理和出资人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新公司充分发挥原有资产和渠道优势,开展多业经营,在不断扩大供销社原有的农资化肥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房地产、物业服务等热门行业业务,企业的经营也向全新的领域渗透,逐步走向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路子,也把供销合作社企业打造成为联结市场更紧密、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会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完善财务管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方式,助力企业改革改制。

一、会计核算的变化

会计核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方面。由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具体内容也相应变化,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科目、规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企业改制前

企业改制以前,经营业务主要是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农资化肥和日用工业品的批发和零售,会计核算执行的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以及会计核算方式都是依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虽然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但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基本维持不变,会计记账仍然以手工为主,会计电算化工作处于尝试阶段。

当时的会计核算业务主要是商品的购销核算、零售核算及库存商品的核算。批发业务按照商品品种进行明细核算,按照加权平均法结转商品销售成本;零售业务以商场柜台销售为主,以柜组为单位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月末结转商品进销差价。在实行增值税以后,零售企业销售商品的售价是含税售价,即在商品的售价里包含了增值税销项税额。由于零售业务“库存商品”科目是按售价记账的,在设置“库存商品”科目的同时,要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商品销售时也按售价借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即在平时暂按售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到月末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后,再对“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进行调整,将平时按售价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调整为商品销售进价成本。

(二)企业改制后

企业改制以后,房地产和资产经营业务成为了企业的主营业务,会计部门就要相应建立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改制后新成立的企业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了能与企业的实际经营业务结合起来,在会计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1.增设一级科目。主要是核算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会计科目,主要有:(1)“开发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的费用和成本,包括:开支的拆迁补偿费、土地出让金或受让价款及相关税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备费等费用;开发采用出包方式的,根据预付给承包商的款项和工程进度估价的开发成本;工程采用自营方式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分配应由开发产品承担的公共配套设施费、计提应上交有关部门管理的维修费和分摊的间接开发费用;应予资本化计入产品成本的借款费用等;结转开发完工并验收合格的房地产成本。(2)“开发间接费用”科目。本科目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核算为开发产品而发生除应由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费用以外的各项间接费用。(3)“开发产品”科目。本科目核算已开发完工、经验收合格的房地产。(4)“出租开发产品”科目。本科目核算用于出租经营但尚未转为固定资产的土地和房屋。(5)“周转房”科目。本科目核算安置拆迁居民周转使用的房屋。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以上5个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均计入报表的“存货”项目。

2.增设二级科目。(1)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设置了“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销售收入”“商铺租赁收入”“物业管理费收入”“仓储收入”五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收入,并按部门进行明细核算。(2)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下设置了“商品销售成本”“房地产销售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商品销售和房地产销售的成本。(3)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下设置了“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房地产销售税金及附加”“资产租赁业务税金及附加”“物业管理业务税金及附加”“仓储业务税金及附加”五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业务应负担的税金费用,并按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3.基本核算方法(流程)。房地产业务发生的所有开发费用都在“开发成本”下核算。开发成本下一般设置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以及开发间接费用等明细核算与商品房开发有关的所有费用支出。取得的银行贷款在长短期借款里核算,借款和银行贷款的利息支出计入开发间接费中。一般房地产投入资本达到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就可以预售商品房,而预售的房款在预收账款里核算。在客户用预收款发票换正规的商品房销售发票时,再将预收账款中相应部分的款项收入结转至销售收入,同时按比例从开发成本中结转销售成本,并计算缴纳增值税。

房地产业务是按预收账款和销售收入预缴所有税金(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整个开发项目完成以后,再进行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项目汇算清缴。

二、会计制度的变化

在企业改制前的较早时期属于计划经济,供销社企业基本采用的是统购统销制度,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统一的供销合作社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管理的原则,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以及由供销社严格控制实行统一管理,所有购进量和供应量、购进标准和供应标准、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等,都由国家计划来确定。在会计核算方面,企业在发生农副产品销售业务时,按收购价格计算的价值(部分农副产品加收购税金)进行出库,即作为销售成本,而发生的大量生产性费用,却全部归入商品流通费。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和管理体制的复杂性是其特点。

在企业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适应企业主营业务变化的需要,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按照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会计制度。做好房地产财务的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资资金,有效控制和合理配置公司的财务资源。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度高、开发周期长、区域差异大、受宏观环境影响大、产业波及面广等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应对,就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因此,在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1)筹集资金的管理。为了保证公司经营的需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合理运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各项支出统筹安排,分别轻重缓急,严格控制,注重节约,防止浪费,既是会计人员的责任,也是财务管理的重大课题。(2)经济核算的管理。通过财务活动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消耗,增加积累,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3)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推行财务预算管理,首要工作便是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确保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制定会计信息化实施办法,全面实施会计信息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学习和运用专门的会计软件,将公司所有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信息化核算范围。

三、结语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企业在为农村商品流通、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天水土特产品公司的改革实践可以看出,供销社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指导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会计核算必须紧跟企业的业务经营而相应完善和调整,才能充分发挥好会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在当前供销社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会计工作要积极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运用于供销社企业管理之中,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管理,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供销社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J

参考文献:

[1]鹿春平.供销社企业改制如何进行规范化操作[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2]林建,陈元忠.供销合作社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其会计处理[J].商业会计,2015,(04).

第9篇

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对于建设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发挥合作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可以有效联合广大农户,把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组织起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产业规模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生产周期长,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推广风险大。通过规范化建设,将能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协调管理和组织服务功能,使农业科技推广深度和广度有更大的突破,能够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水平。

3、有利于传递市场信息,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广大成员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有利于推进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自愿加入,民主管理。特别是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广大成员在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同时,合作社为广大成员学习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方面提供了平台,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参与合作社发展的能力。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困难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当前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合作社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质量还不高,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中还有一些不足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空壳,没有规范的组织章程、制度,没有发挥组织应有的功能。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虽有较大增加,但有实力、有活动、能有序开展工作的不到30%;缺少生机、勉强维持甚至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占70%以上。大部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保护机制。

2、合作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区现有合作社负责人基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意识较强的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热情较高。但由于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水平低,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合作社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带领全体成员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大生产、大流通的一流合作社能力欠缺。

3、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建设薄弱。大部分合作社缺乏信息获取的平台,对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了解不够,信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发展资金。多数合作社经费来源主要是有限的会费,且收缴困难,限制了合作社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电脑、冷库、冷藏车、检测设备等,无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储运以及信息的获得和传递等。

4、服务不到位,覆盖面不广。从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存在突击成立现象。大部分合作社既没有登记注册,也没有开展生产、经营、培训、服务等活动,徒有虚名。多数合作社服务比较单一,规模小,合作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较低,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多数集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个环节上,进行综合服务、搞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很少,远远不能适应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利益联结机制较松散。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小、实力差,绝大多数没有实行二次返利,没有与成员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目前的合作社多数是通过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供应生产资料、种禽种苗等形式,与成员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有的合作社尽管与农户签订了合同或契约,确定了最低保护价,但由于缺乏规范性,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双方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是合作社发展工作的重点。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现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

1、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经营机制,增强合作社自我生存能力。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从规范组织机构着手,民主选举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监事会、会计人员等,建立健全合法、合乎合作社实际发展情况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会议制度、会费交纳制度、责任和奖励制度、股金管理等制度,提高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民管”原则;积极参照现代企业 制度,探索合理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社应对市场竞争的生存和适应能力。

2、规范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明晰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建立健全合作社总账、分类账、固定财产账等账薄,为每位成员分别设立成员账户,准确记录成员的出资、交易、公积金变化等情况。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盈余分配,可分配盈余主要按成员与本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依合作社实际财务每半年要向成员及时公开一次,年底编制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15日前,在合作社固定的办公地点张贴,公开接受成员的监督,确保成员对合作社的控制权。监事(监事会)负有财务监督职责,重大财务活动要通过成员大会进行决策。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公开化、盈余分配合理化。

3、规范服务内容,开展经营服务,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合作社应统一组织农业投入品的采购、运输、储藏和供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统一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验监督等制度;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生产技能和素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切实解决一家一户的“卖难”问题。从产前、产中、产后切实开展经营服务,成为开展具体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在同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4、规范质量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合作社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把农产品质量管理作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基石,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规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农产品质量抓实抓好,靠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1发展现状

勐海县自2005年成立第一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来,各种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特别是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法》颁布实施后更是迅猛发展,覆盖全县11个乡(镇)85个村委会,截至2014年8月全县已登记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50个,总注册资金达4.41亿元,共计成员28330人。合作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及相关加工销售等业务。农村合作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等基层大农业方面的难题。

2存在问题

2.1组织管理不规范

目前勐海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只需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就可以,但备案制度较混乱,有的在农业部门备案,有的在供销部门备案,有的在乡镇财政部门备案,有的在林业部门备案,还有的直接到工商部门办理,不在任何部门备案,存在多头管理和管理不全的现象,使县委、县政府无法掌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2.2总体实力较弱

多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规模较小,多由一个种养大户或种养能手牵头组成,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除个别合作社社员达几百人之外,其他合作社的人员基本在几十人至一百多人之间,致使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3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

虽然勐海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较快,但“重创建、轻管理”,功能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较严重。如一些合作社为了得到国家补助资金,成立了徒有虚名的合作社;由于市场监管缺失,有些合作社存在着打着农业合作社的牌子,进行违规代开或虚开发票,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偏离了创社宗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财务会计核算不透明、不及时、不准确,财务上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大部分合作社对社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4科技支撑乏力

勐海县多数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很多合作社对发展加工、销售高附加值产品信心不足。

2.5闯市场能力弱

由于农民合作社市场信息及品牌意识不够强,制约着市场的开拓和合作社的发展。农民合作社不缺乏产品的种植及供给,缺乏的是市场的拓展及营销,其主要原因还是生产者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对接不准所致。由于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市场服务不到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市场恶意竞争,合作社生产的产品无法及时打入市场或造成生产过剩,给合作社及社员带来损失。

2.6对资产管护意识低

大量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在建成后得不到合理规范的管护,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对财政扶持项目形成的资产管护意识低,认为不是自己投入的东西,坏了政府会帮助修缮或能重新申报建设等错误认识还广泛存在。此外,缺乏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确保农产品质优价廉的意识,让社员放心、安心、省心的氛围还不浓厚,社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合作意识不强,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致使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

3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管理

建议今后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通过县农委办审批备案后,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以方便管理

3.2强化宣传培训

农业部门应通过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各种形式,着力抓好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财务人员等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合作思想、合作原则、财务管理等知识;供销部门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市场拓展、农产品营销等技能培训,引导培养和发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乐于奉献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

3.3加强业务指导

县农委办要根据全县合作社发展情况,分类别、分行业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探索专家或龙头企业单点联系挂钩帮扶制,根据合作社类型、发展层次和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加强分类指导。对发展良好的示范社,指导其树立现代经营理念,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对已具备一定规范发展条件的合作社,指导其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密切利益联结关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对略有差距的合作社,指导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组织运行。

3.4强化动态管理

1)大力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认真总结推广依法办社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标杆和样板,营造规范办社、比学赶超、争创先进的良好氛围。2)着力打破合作社的终身制。探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首先通过严格财务月报表上报、信用登记备案情况的审查;其次结合项目申报加强对合作社运行的考察;最后是根据审查、考察情况对合作社名单进行相应调整,或给予一定观察期进行整改,根据整改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名录,让真正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改造、自建研发等方面得到更多扶持,通过优胜劣汰的办法,提高合作社规范运行的积极性。3)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对保障合作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严格按照《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合作社示范章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员个人账户,定期公开财务报表,接受成员监督,形成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合作社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发展。对利用工作之便进行偷税漏税的合作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5强化政策扶持

1)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联动协调,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扶持,精准发力,侧重于对示范型、骨干型、品牌化、规范化的农村合作组织实施重点扶持,尤其对潜力大、前景好的合作社,起步阶段要合力帮助解决其发展面临的土地、用电、信息、技术等困难,为合作社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根据县财力的不断发展,逐步加大安排专项扶持发展的资金量。2)强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现有的涉农税收优惠进行宣传、指导,按照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和优惠。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的措施办法,科学量化并分配财政补助项目所形成的财产份额给社员,建立发挥财政项目资金扶持作用的长效机制。3)加强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提供各种无息、低息贷款(红色信贷),帮助农村合作组织解决启动资金、购置设备等环节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强合作社的信用文化培育,引导守法经营,大力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和诚信氛围,规范开展对经营主体的信用评定工作,将信用评定结果与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贷款授信结合起来。

3.6强化土地规范流转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立流转数据库,积极引导各村集体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田等集体土地资源,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反租、转包、转让和互换等形式,由村集体统筹进行有序适度流转,实现统一收包、统一经营,为进一步扩大集约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基础。

3.7加大科技投入

第11篇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健康发展,优化高原夏菜、西甜瓜和林果品种,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以质增收;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以价增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农作物产品,实现以量增收。发展和规范头营、民族、二营、大洼山等村现有50多家农家乐,加大对农家乐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农家乐软件档次。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与集约利用,促进农民多元增收。

二、主要任务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高原夏菜产业,在街道积极推广雪洁70、雪霸等适宜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优良菜花新品种,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真正实现以品牌增收;加大农业技术指导力度,在继续进行日光温室统一育苗,鼓励农民利用自家日光温室自己育苗,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真正实现以量增收;在街道碱水沟、湾、杨家湾沿黄三村实施沿黄灌区特菜生产5000亩,在湾引进向阳春萝卜、花红苋菜、油麦菜、上海青、特级四九皇菜心、香芹、苦苣等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进一步提升沿黄灌区蔬菜质量水平,真正实现以质增收;进一步增强湾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以价增收。

2.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在街道民族等5个村和街道石沟村推广全膜双垄玉米沟播生产2000亩,大力推广适宜高海拔山区种植的玉米良种。积极引进鲜食玉米新品种食葵新品种,在地区试验示范;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打造西甜瓜生产基地,在街道道石门沟村推广西甜瓜2300亩。

3.加大农民科技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通过外请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包村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输转农村劳动剩余力,真正实现务工增收;发展和规范现有50多家农家乐,加强农家乐服务人员和厨艺培训,进一步提升农家乐软件档次,以“人家”项目建设为依托,提升头营村农家乐硬件档次。同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到农民经合组织办的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先进经验,促使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更合理、更科学,真正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

4.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街道大浪沟村的蔬菜果品种植业和杨家湾村的畜类养殖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积极帮助和指导两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人员对合作社进行指导,搞好建章立制,健全财务管理、市场管理、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细则,监督其规范运作,促使合作社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切实帮助社员增收致富。

5.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农超对接”模式。针对目前当前我区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覆盖面不宽、发展不平衡,超市农产品经营水平还较低和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政策落实不力的现状,要进一步完善“农超对接”发展机制,提高“农超对接”质量。以湾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的“农超对接”模式为典型,帮助和引导其他合作社,做好农超对接工作,搭建农超对接平台,增加花色品种,内确保完成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的规范和扶持。

6.加强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财务管理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规范财务核算是合作社内部管理的核心,是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对此,今要着重做好合作社财务核算的工作,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处理核算业务。

三、实施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3月10—3月25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召开专门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12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些年来在辽宁省铁岭市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下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以期推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外部发展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1.1.1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合作社法》的规定中可以知道,成立合作社的门槛较低,只需要准备相关资料交由工商部门审核批准即可;第二,合作社自成立之后,有关部门对其监督与管理有所缺失[1]。如此导致了辽宁铁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合作社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而且有一些合作社仅仅是为了套取资金而成立的,并没有办理什么经济业务。

1.1.2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较为特殊,农村信用社或者银行在对其进行信贷支持时,很容易变成个人贷款,这样就会造成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会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效益。

1.1.3农经站的力量较为薄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后,就需要承接一些业务活动,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这就需要业务人员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另一方面还需要体现国家的政策。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队伍,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当前,指导辽宁铁岭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活动的是农经站,但是因为农经站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且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但对业务不够熟悉,而且还没有后期的培训,这样就很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也就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1.2内部运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合作社的运行不够规范

与国家所制定的《合作社法》相比,尽管辽宁铁岭的大多数合作社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所制定的制度不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在运行过程中,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受到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2]。另外,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实行民主管理,也未能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这之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许多合作社没有安排专职财务管理人员,对合作社的财务进行相应的管理,遇到一些重大的经营决策之时,通常是由少数人决定。

1.2.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利于不败之地,那么就需要拥有专业的人员队伍,要拥有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以便对合作社进行科学的经营与管理。但是在辽宁省铁岭市,许多合作社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农业大户或者是出资人来担任,而这些人员的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大多是依靠经营传统农业的积累,并没有学习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管理知识,这样就导致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1.2.3社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许多农民并不是非常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对其与普通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主要区别也不是非常了解,对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没有清晰的认识。有些农民尽管加入了合作社,然而他们的合作意识非常淡薄,他们之所以加入到合作社之中,是因为他们期望合作社能够在短期内带给他们丰厚的收益。还有一些社员加入合作社是抱着“搭便车”的心态,他们只想着得到回报,但是却不愿意付出,这种社员即便加入到合作社之后,也只能利益共享,却不能够进行风险的承担。也正是因为这些社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策略

2.1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合作社的重视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只有将弱小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才能够去购买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才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着国家的繁荣富强[3]。因为我国相关部门就需要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要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强对合作社的重视程度,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督与管理,来促使辽宁省铁岭市的合作社运营变得更加规范,这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力度

要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之中,让他们来壮大合作社的力量,进而发挥出合作社更大的威力,则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与指导。要让广大农户都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含义,了解到合作社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要不断的加强当地农经站的发展,安排专业人士驻足,随时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加入合作社的可行性,了解到加入合作社对自己的意义。

2.3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力度

2.3.1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

为了让合作社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都对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进行负责,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此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辽宁省铁岭市众多合作社所出现的管理混乱的现象,能够让这些合作社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3.2加强对合作社的登记管理与年检管理

许多合作社的创办并不是为了开展相应的业务,而是为了套取资金,对于这种“空壳社”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打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创办之初,有关部门的登记管理是其入口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要对提交登记材料的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当合作社成立之后,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其进行年检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回访,以确保这些合作社真实存在,而非“空壳社”。

2.4构建服务平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2.4.1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合作社要搜集一些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信息资料,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安排专业人士建立专业的信息服务网站,对农产品的产销市场预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对市场行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合作社成员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

2.4.2构建经营管理服务平台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这一战略,鼓励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引进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优良品种。此外,还需要组织合作社的相关人员开展学习考察,为合作社提供生产组织、市场开拓等多形式的服务。

2.5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制度建设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缺乏一个完善的制度建设,即便有个别合作社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是其贯彻实施的力度却不够,这样就削弱了制度的作用。因此,农民专业合作设要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来推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如,会计核算制度、理事会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等,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要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合作社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不能够由少数权威人士决定,而是要经过理事会最终投票决定,要正确实现合作社的民主管理。

2.6加强对合作社人才的培养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内培训工作人员,对合作社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培训,(1)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2)经营管理培训、(3)市场营销培训等,使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知识能力,更好的完成社内所安排的业务工作。此外,还需要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招聘一些农业企业家或者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这样就能够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在辽宁铁岭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促使辽宁农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大力宣传,让他们切实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与意义;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力度;要构建服务平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如此,能够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辽宁铁岭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史新文 单位:铁岭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淑芳.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J].中国商论,2016,(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