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3:4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欣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文学欣赏课与一般的阅读课不同,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式的兴趣浏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阅读、探讨、欣赏、感悟的过程,是情感和情感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进而陶冶情操,升华情感,提高文学和思想修养,提升审美水平。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文学作品,与作家同喜同悲同欢愉同愤慨,唤起学生无法言说的情感冲动,“不但获取语义内涵的信息,而且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影响人的个性和品格的形成”。
文学欣赏课分两种类型:
一是语言欣赏课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精神外衣,最具魅力,最值得回味,也最值得鉴赏,令人受益无穷。而且可以通过语言之美来涵泳情感之美、体悟精神之美,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大花园中涵泳,领略它的含蓄、它的壮美、它的朴实、它的清新、它的无穷韵味。我们的文学欣赏课应该帮助学生揣摩语言,发现弦外之音,了解言外之意,品味韵味之致。
二是情感思悟交流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文学作品是传情达意的,都会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文学欣赏无论是技法还是形象的欣赏,它的落脚点都应该归结到对情感的思悟上。例如《端午的鸭蛋》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而《藤野先生》使我们感受到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之情。这样的课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以灵魂的真善美,情感的美好和高贵,引领学生一生做善良的人、真诚的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坚毅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不管是哪一种文学欣赏课,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充满美的张力而成为审美的对象,为读者提供了无比阔达的审美空间。文学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大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教师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体现语文魅力的最佳领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领略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作品,能够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滋养丰厚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品德,提升个人修养。同时丰富人的想象力,拓展延伸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激励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做人和做事,为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我们都知道,囫囵吞枣与细嚼慢咽收益大大不同。文学广阔而弥深,内蕴丰富,往往具有模糊性,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环境、不同职业的读者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开设文学欣赏课,一定要想办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鉴赏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表达冲动,激励他们释放心灵,和文本交流,与作者共鸣,师生心灵共振,让课堂灵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情感丰富、思想深刻。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初级中学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完成作品的认识、审美和再创造过程,以追求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形象的再创造是所有心理活动的所指和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怎样促使并完成形象的再创造,本人提出以下观点,以供飨飧。
一、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
开放的观念易于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形象再创造是文学欣赏中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可以说,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接受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储备、满足期待视野和落实科学的训练步骤外,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革命。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1]钱梦龙先生也认为:教师“教”的重点“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2]从根本上说,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对文本的形象再创造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情感相互激活的积极的协作状态。各种心理活动构成的心理能力影响着欣赏的形象再造及创造能力的发挥。富于形象再创造的文学欣赏实践,是以接受者积极主动认知的状态为基本条件和导向,在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和良好学习情感的驱动下,接受者以高涨的热情从事学习思考,探索深藏的奥秘,形成新颖独特或达到更高认知领域的结果,根据台湾学者贾馥茗的分析,这—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为能力,其二为心理过程,其三为行为结果,他综合三者认为,“创造为利用思维能力,经过探索的过程,借敏锐,流畅与变通的物质,做出新颖与独特的表现”。[3]这一表述同样适合于文学欣赏过程中形象再创造的内涵特征。
二、形象再创造依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
开放观念支配下的文学欣赏实践,其形象的再创造培养依赖于接受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也是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立足点。文学欣赏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往往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六个方面着手,同时思维品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思维的深刻性是—切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延伸的,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的认识、缜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做出判断,也只有在不断批判中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欣赏者更深刻地揭示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价值。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是以其它几个品质为必要前提,同时又是其它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文学欣赏的形象再创造还应当具备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按照发散思维特点进行再造想象和感知训练,在认知层次上,会形成较强形象再创造能力。人想象的触角是以形象感知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延伸的,发散想象能力是欣赏者必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鼓励接受者应用文学想象力,特别注意营造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等。文学欣赏中的形象再创造,如何保护创造性火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我们营造出开放的内外环境,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
三、良好思维品质依赖于营造开放的内外环境
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文学欣赏中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则是一个再现形象、并进而再造形象的过程。培养欣赏热情离不开优良环境的影响,这是欣赏实践和许多实验都证明了的一条规律。人是在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的,人要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也能控制和改造环境,所以环境和个体的影响是双向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就提到了环境是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个体的智慧和认识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生长和发展的。加拿大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作是相互影响地联结在一起的一个系统。文学欣赏实践中,环境的优劣对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环境主要是指创设各种有利于文学欣赏实践顺利开展的外部环境。如采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文学欣赏的空间;优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文学欣赏的心理环境;组织轻松愉快的欣赏实践活动;激发欣赏情感;营造良好的欣赏舆论环境;成立欣赏兴趣小组;组织读书报告会;参加欣赏文评;组织欣赏心得经验座谈会等。营造有利于文学欣赏的内外环境,对欣赏者思维品质的培养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顺利进行说到底需要提高欣赏者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感受力。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了解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创造性地进行形象再创造,这正是文学欣赏需要加强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幼儿;文学欣赏;审美教育;规律;特点;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幼儿进行文学教育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美育因素,将审美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本文通过对幼儿文学特点进行分析,从幼儿文学欣赏中对审美教育的启示,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从文学欣赏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和兴趣。
二、幼儿文学的特点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其接受对象也可包括为0—3岁的婴儿,并兼顾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编的文学。
幼儿文学是一种具有特殊传播方式的儿童文学。由于幼儿自主能力不强,识字不多,幼儿文学采取了以成人为中介的问接传播方式。在指导、帮助接受幼儿文学的成人中,幼儿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幼儿文学是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而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是课程重要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为幼儿文学特殊的美学特点使其在看似简单浅显的文字表面下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对它的鉴赏需要用更规范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作基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势在必行。而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要求幼儿文学的鉴赏者更应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方能真正进入幼儿文学生动多彩的世界。因而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幼儿文学活动的启示
人类的幼儿文学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原始基地,人类拥有优良的幼儿文学传统,比如大量的“童谣”因其纯粹的审美特征,比成人的文学作品更为真切地展现着世界的真实、揭示着最基本的真理。回顾并重新审视幼儿文学活动,是因为幼儿文学为人类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幼儿文学的审美特征应在各种现代教育媒介中得到发扬。
幼儿文学最突出的审美特征是超越“常理”、超越成年人的习惯思维而真切感知世界,这一点对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的。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尽管描述的形象是间接的,但它总引导幼儿更为真切地感知世界而不是按成年人的成见去感知、理解世界,这一点是值得使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的教育者深思的。现代幼儿教育有一个如何克服现代传媒的间隔,引导幼儿真切感知真实世界的任务,在这一点上传统优秀的幼儿文学是值得借鉴的。
(二)国学启蒙切不可伤害幼儿纯朴天性。
主张国学教育者往往认为国学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伦理观念,但对幼儿而言,必须在愉快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情感、形成有道德的行为规范。各种知识、规范、观念、情感均须在审美化的教育中才可能让幼儿真正接受。让幼儿或稍长的儿童背《三字经》《弟子规》之类,并不符合幼儿的活动特点。如果《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教材的内容真的需要向幼儿传授,也应该做审美化的处理,让这些国学教材中的精华融人幼儿自由的活动(游戏)之中,至少要以优秀的幼儿文学的形式面对幼儿。同理,在其他科学知识、政治知识、人格养成等方面也不可忽视审美化的教育方式。
(三)审美化教育的要义在于让儿童真切感知世界。
语言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制约着人的思维,控制着人对世界的感知,所以为了让儿童更为真切地感知世界,幼儿文学活动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活动。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的媒介并非能够取代传统媒介,而图像化的媒介应与传统的语言媒介构成真正的多媒体,全方位地呈现真实的世界,让幼儿超越成人的偏见而真切地感知真实的世界。
要真正实现幼儿文学活动的价值。
关键的一环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首先,在幼师普师教育中,应该让师范生充分认识到审美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自觉发挥幼儿文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其次,培养师范生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阐释能力,不因为幼儿文学的单纯、易懂而轻视幼儿文学,在深刻理解幼儿文学的基础上具有引导幼儿通过文学活动真切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
四、幼儿文学审美教育的原则
1.整体形象性原则
幼儿文学的欣赏第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整体形象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首先必须处处注意将抽象的理论化作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者生动活泼的模式。幼儿文学的形象或者模式具有和谐、对称、节奏等形式美的特征,将严肃的道德教育和枯燥的知识学习化作审美欣赏,能够引起幼儿的审美注意并且带来审美愉悦,出现“乐教”与“乐学”并举的情形,充分显示审美教育的“美”的特性。
2.情感交流性原则
情感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者在向幼儿传达文学作品时,不能把文学作品当成识字和常识教材进行单纯的智力开发和客观的知识传递。所有的文学形象都饱含作家的情感,凝聚着相应的审美情感,如果无视这些情感,那么审美教育就会失去自己的根本特征。我们认为,文学欣赏中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利用文学艺术这一媒介,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使一般感情升华为艺术情感,又从审美情感的高度去体察同情别人的情绪并反观自身,自动地调节自己的一般情感和行为,达到个人和他人的和谐相处,也为今后对美的理想追求播下种子。幼儿的情感具有易感染性和弥散性,他们非常容易受客体某些情绪特征的影响,产生频繁的情感共鸣或者情感转移。
3.兴趣诱导性原则
所谓兴趣诱导性原则,就是指审美教育必须采取诱导的方式,以不同形式让受教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对审美教育的强烈兴趣与主动性,自觉自愿地加人到受教育的过程中来。愉悦性的情感体验使人的自我知觉处于最为快适与自由的状态,审美教育能广泛引起人的这种愉悦情感。幼儿文学的音乐性、美术性、游戏性和戏剧性几乎囊括了审美教育的所有形式,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愉悦,而幼儿思维想象的独特性也使他们对充满神奇色彩的幼儿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五、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由鉴赏客体的审美艺术特征(符合美的规律)满足主体审美需要所产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情感是文学审美活动的枢纽。
一方面,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可以被欣赏主体的情感系统同化,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使审美对象具有和主体相同、相通的情感,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而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含量更丰富,更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可辨认性,常常用形似的情感基调的作品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世界,可以使其主体原有的情感模式得到调适、充实和净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行为趋向于真、善、美。
语言符号将无形的情感形迹化构成完整画面,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引起人们的情感和想象。作家将其投射到具体事物的物质形态上,诸如色彩、节奏、旋律、语词,甚至自然界的自然现象身上,使万事万物在作家笔下具有情感因素。幼儿文学里这种情感因素表现得很充分,首先,幼儿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结构的对称、均衡、和谐、重复变化、多样统一等特点与客观事物的美有着同一性:韵律优美的语言,循环反复的结构,优美对称的形式等顺应了自然的特征;
其次,就每篇幼儿文学作品来看,语言所具有的明亮色彩和音响效果,情感的纯真美好,意境的优美纯净,形象的鲜明生动等等,都是作者情感的外化。读者通过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体验另一种生命状态,将有限的人生放到无限的文学环境中去多样化地体会。审美情感培养更强调审美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识别和情感转移的动态过程。如果让儿童经常听到、看到并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就会使他们体验到许多高尚的情趣,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人如何理解、感受、体验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的中的美与丑、高尚与卑劣,善与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品行、思想境界,因此必须从小开始对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教育者在向幼儿传达文学作品时,不能把文学作品当成识字和常识教材进行单纯的智力开发和客观的知识传递。在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的不同表现以及相互的沟通性,受到情感上潜移默化的培育和陶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幼儿文学欣赏来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和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对幼儿审美的引导意识还不是很重视,需要不断的学习,将审美教育逐步的导入幼儿的感性认识和习惯中,激发幼儿潜在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孔起英著.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俊华.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初探[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文学欣赏课程要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其次,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第三,探索文学欣赏课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即,教师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发挥文学欣赏想象力。
【关键词】
文学欣赏;主体;教学模式;理念
文学欣赏课程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在这个主要阵地开展一定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文学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丰富文学感情体验,完善文学素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感悟,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道德情操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当前的青少年一代,受到市场经济变革,社会不平等现象,等问题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甚至部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现象。本文通过阅读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阐述文学欣赏的诠释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文学欣赏主体模式化教学进行探讨,试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
1、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中提出: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
2、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中提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
3、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
通过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实际上是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1、《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2、《文学欣赏与创作》绪论提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
3、《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三、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
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
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迪光.文学作品欣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马跃,刘,王志伟.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4]袁勇麟,冯汝常.文学欣赏与创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何红梅,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培养新途径[J].文学教育( 中) ,2011 (9).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英语文学作品是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发展的文学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英语文学作品对时代的反馈,为读者描述的西方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有利于学
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积累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知识。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文学作品激发想象力除了有助于英文写作之外,其文学素养也会随之提高。因为英语文学作品总是一段时期社会历史的综合反映,通过高超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描述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人文风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潜意识。而跨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知识熏陶,会使学生在文学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另外,典型人物当中的优秀代表也很容易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文学作品是集合了历史、民俗风情与语言的艺术表达成果,受汉语环境影响的英语学习,需要营造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纯英文氛围,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语感。同时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跨文化交融,能够使英语教学通过知识性内容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眼界,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的表达,更获得了了解国外文化的途径,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的来说,英语文学作为外国语言与艺术的结合,传递了异国的历史和文化。一是通过纯粹英语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应用能力。二是学生通过欣赏英语文学,领略中外文化差异,逐渐加大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三是英语文学欣赏课程融汇多种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
二、英语文学欣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英语文学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而结合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一,将英语文学作品的优美句式放在英文句式学习中,通过英文句式的分解与组合,了解文学作品句式的结构,欣赏文学句式的特殊用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英文句式的理解与应用。第二,可以将英语文学段落植入英文阅读理解之中,通过对文学经典桥段的阅读与分析,了解其文学架构手法,为英文写作提供框架思路。第三,可以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整体性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欣赏文学艺术的价值。换言之,通过英语文学的句式、段落与文学整体的解构,在英语教学之中融入不同层次的英语文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学艺术性。但应该注意的是,英语文学欣赏融入英语教学需要一定的步骤,逐渐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控制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的节奏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英语文学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在规范性学习过程中通过营造英语语境、交融国内外文化以及英语语言内容的综合推进,实现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句式等英语学习内容的传授。如果一开始就将英语文学欣赏作为全部的英语教学内容,将大段大段晦涩难懂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一般而言,文学欣赏在教材中有具体的进度安排,要遵循教材内容的设计,使文学作品不脱离教学目的。所以,应该注意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的节奏,如在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将文学欣赏有计划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熟悉某部文学著作,并在一定阶段对著作进行全面解析,通过逐步推进学习,实现文学与教学的整体结合。
(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文学欣赏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书籍的阅读直接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对文学名著的形象化再造为英语学习营造出纯粹的英语语境,还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桥段的戏剧化表演,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文学作品内容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成为必需。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通过文学内容进行语言训练,既改变了纯粹的死记硬背式教学的单调性,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结合,文学是提炼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缩短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理解作品过程中增强人文意识,更便于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嫁接艺术与生活。
(三)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创造性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挑战,也是突破教学瓶颈的途径。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引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自身也要注意培养对英语文学的理解力,通过加深对文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点拨,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改良往往需要教师能动性地创造,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三、结语
“言为心声,音为心语。”①“文学语言的语音和音乐性质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是思想和语义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这些说法皆体现了音乐与文学艺术的互通性,因此,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在保持音乐特性的基础上,寻找音乐与文学的契合点,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相关学科的互相学习与提高,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潘梓年先生曾在《文学概论》中说:“人们的生命是一个流不断的向着一个永久流去,也有时聚成大海,波浪拍天;有时汇成小河,慢声低唱;有时受着太阳吐金光;有时常对明月发笑;更有时蒙了云雾,显出凄惨的颜色。然而,它究竟是个流,永远不停的生命之流。这个流反映在声音上成为音乐,反映在色彩上成为绘画,反映在形体上成为雕刻,反映在动作上成为舞蹈,而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为文学。”③音乐与文学皆属艺术范畴,虽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却相互影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音乐、历史和文学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音乐史诗体小说”。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被毫无名气的奥地利女作家摘得桂冠,是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拥有音乐般的韵律。而柏辽兹曾就《罗密欧与朱丽叶》说到:“何等样的题材啊!这一切都是为了音乐而写得。”④因此,在具体的音乐欣赏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学内涵去感受音乐本质。比如,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奥涅金》是在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基础上谱就的,对此他曾写道:“如果说我是以火一样的热情来创造的话,那这把火是普希金点燃的,如果我的音乐能包含了原美的十分之一的话,我将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了。”⑤所以,在欣赏《奥涅金》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通读一下普希金的那部诗体小说。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了解到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了解那个时代俄罗斯青年的思想和苦闷,了解在沙皇主义专制制度下俄国真实而丑陋的一面。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工作,等到真正去欣赏音乐的时候,学生会很容易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而在欣赏法国作曲家比才音乐剧《卡门》时,同样有必要让学生先了解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的短篇小说《卡门》(《嘉尔曼》),当音乐声响起,吉卜赛女郎生性无拘无束的形象和刺激冒险经历会同时涌现出学生的脑海。
诗歌隶属于文学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具有音乐的诸多精神气质和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说是音乐促成了诗歌的产生。音乐与诗歌融合的最优秀成果莫过于赏乐诗歌的出现。我国的赏乐诗歌的兴起比较晚。汉末以前只在辞赋等韵文中略有涉及,诗与乐还没有明显的分化。直至汉末,诗与乐才得以形成独立的艺术种类,并产生以“义”明用的诗和以“声”明用的乐。同时,在桓、灵时,出现了最以《西北有高楼》《今日良宴会》为代表的最早赏乐诗。到了魏晋时期,俗乐兴起,但因统治者追求享乐,蓄妓成风,形成了一批艺术成就并不高的以“听妓”为主的赏乐诗歌。直至唐代,诗歌的发展才达到鼎盛时期,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清人方扶南曾言:“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⑥这些诗歌不仅在意境上富有深意,也在节奏、韵脚的变化、叠韵等的运用上营造出旋律,堪为诗与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典范。
由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也应加入诗歌的元素。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先引导学生鉴赏古诗《春江花月夜》原文,从诗词句式中感悟其意境,这将有助于学生音乐欣赏时把握音乐教材,激发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首古曲。又如,在欣赏古琴独奏《思乡曲》时,我们可以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入手。除此之外,一些流行音乐也是基于诗歌而产生的,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徐小凤的《别亦难》、安雯的《一剪梅》等等。对于以上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 “诗”去欣赏“歌”。当然,这里所说的诗并非限指于古诗,目的也并非为鉴赏诗,而是希望通过诗的韵律,达到诗与乐的“通感”,进而更好地感悟乐。
现代音乐中,诗歌仿佛已离人们的生活远去,实则不然。在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流行音乐中,我们依稀能够看到诗歌的影子。说到这我们有必要说一下在我国近代流行乐坛享有盛誉的词作家――方文山。他被喻为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周杰伦的成功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笔者曾看到过有关方文山的访谈,那是一个略带腼腆的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可正是这位看似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引领了全新的“中国风”。他的音乐作品既传承了诗词的意境,又运用现代的创造技巧对其进行转化,不仅在听觉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在意象上凸显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因此,在欣赏周杰伦的《发如雪》时,有必要先让学生吟唱一下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欣赏《娘子》时有必要先让学生读一读《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音乐中获得的东西比物理老师给我的多得多。”⑦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Plato)则认为,“节奏与乐(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最深入。”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很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传统的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大多关注的是怎样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怎样让学生在综合的学科领域中获取音乐体验。新课改的颁布,学科综合的强调将有望改变这一现状。相信通过以上五个章节的阐述,大家对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学科融合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那就是:多学科融合并非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手段,旨在通过这一手段,来丰富音乐课程,拓宽学科视野,增加教育途径。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视角,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其目的不是要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的禀赋,培养对艺术创作的能力,以便使他们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就其直接性来说,音乐的美感当然是由音乐形象所引发的,但是,对于缺乏足够的艺术修养的人,有许多高层次、高品味的艺术却不能引发他们的美感,所以才需要艺术教育。但是,艺术教育如果仅仅讲到形式层面,也不一定能够引发他们的美感,因为形式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关系,而美感则涉及关系背后的内涵。文化正是这种最深层的内涵之一(另一方面的内涵是生命),对它的阐释必然会有助于艺术美感的产生。文化阐释能够激活美感的机制不仅是因为文化本身可能具有美,更重要的是,这种阐释能够改变人的认知内容、感觉结构和评价态度,能够开掘人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灵与艺术形式形成同构,发生共鸣。因此,音乐教育如果不将各种音乐现象同产生它的文化(包括文学)相联系,不从特定的文化模式出发对它加以阐释,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阐释获得深度和卓有成效,自然也就难以引领学生“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非常值得每位音乐教师深思。
注解:
①金亚文:《音乐课程内容标准》,《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版第1期。
②希穆涅克著,董学文译:《美学与艺术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③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张承漠:《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上海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
⑤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关键词 文学欣赏文学活动欣赏对象心理过程
文学理论认为。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型”。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因此,对文学欣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极大的实际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作品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欲取得文学品的资格,还有待于欣赏活动。作品倘若不与作者以外的人发生关联,就如马克思所说,对于其他人,它只是一个“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对于与它无关的人,它相当于不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品必须是物态化的存在。但它并不仅仅是物,它将某种有别于物的东西呈现于人们面前,它明显是不同于物的一种存在。当人们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作品时。它才区别于普通物品而成为文学品。一件作品能否取得文学品资格不仅取决于作品,而且取决于欣赏者,作品为欣赏提供了可能,欣赏者则使欣赏成为现实。欣赏者的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决定了他能否从作品里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愉悦。欣赏能不能实现,除了作品自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欣赏者自身的素质。由此可知,作品如果没进入欣赏过程就不能取得文学的资格,每一件作品只对把它作为欣赏的对象的人才是文学品,而对于从不知道它和从未欣赏过它的人来说,它或者相当于不存在,或者只等同于普通物品,并非文学品。一个作品如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就不可能成为文学品。无论它的作者是谁,也无论它曾经怎样辉煌。没有天然就具有文学资格的作品,任何作品只有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才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什么时候不再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它的文学生命也就此得以终结。如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某些时候认为非文学品的作品,在另一些时期则成为公认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认为不好的文学品――如《红与黑》。陶渊明的诗歌――在另一些时期则被视为杰出的文学品。某些时期被视为优秀的作品――如《巴黎的秘密》卜命运则相反,不是这些作品本身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是欣赏它们的人变了。文学欣赏不是简单的观看,而是一种复杂的价值选择,在看似简单的观看活动之下,是人类整个文化价值心理的流动。
作品为作者所创造,对于作品。作者如同上帝,是创造者,作品是被创造者。作者是本质性的存在,作品是非本质性的存在。其本质由作者所赋予,作者是自在自为的,作品则是非独立的:对于作者来说,作品永远处于非完成状态。他随时有权进行修改。作品与欣赏者的地位则是相等的,都是独立自在的,同为本质性的存在。欣赏者只能对作品的好坏优劣提出看法,对作品的修改提出建议,但无权修改作品。
从表面看,作者可用与欣赏者一样的眼光看待作品,但实际上,两者的眼光根本不同。面对作品,欣赏者面对的是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他有着各种各样的预测和期待,在欣赏过程中,他的某些预测得到证实,另一些则被,某些期待得到满足,其他时候得到的则是失望,他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填补作品的空白。他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与另一个生命相碰撞。在撞击中成就作品,在撞击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作者则不然,作品是他的创造物,他早已熟悉一切,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没有预测,没有期待,更没有空白,他走进作品,是走进自己的庭院,走进自己创造的天地里,他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一路上遇上的都是自己,他检查自己的构思、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效果。作者与欣赏者永远不可能用同一种眼光,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作品。除非作者成为另一个人,否则他不可能成为自己作品的欣赏者。创作和欣赏只能由不同的人进行。作品只有交给作者之外的人,进入欣赏过程才可能取得文学品的资格,作者没有赋予权。所以说,文学品本质上就是公众性的,不存在纯粹个人性的文学。就在这个意义上,萨特说,作品是一种期待,一个呼吁,一份渴望。同样的原因,文学创作并不等于文学活动。文学创作不可能是文学活动的全部,缺少了文学欣赏,作品永远是悬挂在半空中的等候。如果有人问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那就是对欣赏的强调。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欣赏活动的重要性,把欣赏看作是文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说,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欣赏包容于文学活动之中。
二、文学欣赏对象的生成及界定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品是否文学品。决定权在于作者,其隐含的前提是把作品等同于文学欣赏对象。既然作品是文学欣赏对象,欣赏者从中看到什么,获得什么完全取决于作品,而作品是由作者创造的,文学欣赏的目的就是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古典文学理论以作者为本位,以作者的本来意图为准绳,认为欣赏是一个由文达意。因辞索志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准确无误地领悟作者的意图。文学品独立于欣赏者而存在,作品的意义由作者创造,先于欣赏而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出。传统文学理论的一个潜在前提是:欣赏者是白板一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了这一假定,任何人在接触事物之前,已有其特定的视界和思想框架。欣赏者的视界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欣赏的首要条件就是欣赏者的先行理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欣赏都是如此。同是卡夫卡的作品,萨特发现了存在的意义,博罗德悟出宗教意味。精神分析学派窥见潜意识的奥秘,当代中国学者则从中看到资本主义的异化。鲁迅先生说:同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L・Q・柯林伍德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是看不见的,也听不到的,而是想象出的某种东西。”厨川白村把文学欣赏称为“二重的创作”,认为文学作品“刺激了读者”,“使他自行燃烧,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欣赏者不可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作者所给予的一切,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欣赏作品,不同的欣赏者也不可能 以同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否则,作品便不可能进入欣赏者的视域,更不可能为欣赏者所感知,把握。
朱光潜先生曾以“物甲”、“物乙”来辨析事物与事物形象的区别。人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事实的结果,它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走进一个文学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学品,我们不可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这些文学品,而必须时时改变自己的观察框架以适应这些完全不同的对象,否则就几乎欣赏不了这些文学品。
R・茵加登说:“一件文学作品的发端不仅需要作者,而且也需要读者和观赏者再创造的接受经验。”作品自身决不会建构出任何意义,它只有通过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而产生意义,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我们所见所闻的物质载体,它还包括欣赏者将其具体化的过程。传统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是一种“主一客”认知模式,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文学欣赏则是一种“主体一主体”的交流模式,认为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活动,不仅作品自身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内涵,而且欣赏者也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得作品意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越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空白和虚点就越多,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就越可能形成不同的映象,而这个映象并非作品本身固有,是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的。
作品作为欣赏活动的一极,作为参与交流。建构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一方,直接指向欣赏活动的另一极――欣赏者。文学欣赏对象和意义的最终形成必然依赖欣赏者的生成和构建。因此,作品必以其充满虚点和空白的空框结构来召唤另一方,激起欣赏者相应的文学感受。作品里的虚点和空白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作为作者的创造物,作品包含了作者有意留下的虚点和空白,表现了作者的召唤,唤起欣赏者的期待、预测和想象,引导欣赏者填充这些虚点和空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文本,作品本身就有许多的空白,在进入欣赏活动之前,作品的意义始终未定,它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向所有时代所有社会所有文化的欣赏者开放。正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未定形态。否定和引导欣赏者参与,创造和深化着审美感受的丰富主题。
由此,我们必须明白这样几点,1、文学欣赏对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产生。2、文学欣赏对象由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3、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它依存于作品的物质媒介和欣赏者的心理结构。4、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主客观的同一体。
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一)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
文学欣赏始于对作品的物质媒介的感受。对作品的感受与对自然的感受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品具有一种力量。迫使人们去看它,因为它自成整体,从日常生活的对象中分离了出来。它不再从属与现实世界,自身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态度往往是被动的,而对作品的审美态度则完全不同,作品引起的审美态度在欣赏者初级感觉出现以前就以一种期待的方式存在着,作品是一种有待于欣赏者去填补的实体。借用萨特的话来说,文学作品是那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客观对象,它使环境带上了一种魅力,因而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它。我们的知觉必然会对它建立起一种适当的联系,一种空间的界域,尽管它在时间和空间的世界里延伸到我们的知觉之外,但在文学欣赏时我们把其它一切方面都忽略了,仅仅注意到它的外观,它的某些特质例如色彩、形状、节奏唤起了欣赏者的一种特殊情绪,正是这种情绪引起了整个文学欣赏过程。
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是从作品的物质载体开始的,但并不限于物质材料,我们欣赏舞蹈时,舞者的身体,服装,音乐,灯光等固然是欣赏的基础和前提,但欣赏对象并非它们,而是它们组合而成的“虚象”。这“虚象”是超越了物质材料的物理性质才产生的,在《雀之灵》中,我们似乎忘却了杨丽萍的存在,与此同时忘却的还有舞台上的一切,只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精灵。越完美的作品,越让人忘记它的物质载体,而使人沉浸在文学幻觉给人的审美愉快里。在文学作品中,材料与形式融为一体,因此材料退隐了,只浮现着完美的形式,超物质的倾向淋漓尽致地得以宣泄。
在媒介材料的感受阶段,欣赏者在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的同时,还产生了情感上的跃动,得到一种审美愉快。
(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文学欣赏所产生的必然的或直接的心理效果,那么,对作品意义的判断,就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所谓判断,是对作品意义的确认及其价值的判定。一旦欣赏者从审美感受状态中走出。理性恢复过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这种判断。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学欣赏
1.高中英语教学文学欣赏存在的问题
1.1阅读教学侧重于技能训练
当前的英语教学,传统教学中的阅读技能训练仍是重难点,只注重获得阅读技能的目标,强调在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过分注重词汇和句子层面的教学,忽视语篇语义教学;对课文处理过于粗放,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严重忽视阅读效率;阅读后的练习和活动多为表层信息检测,而且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完成语言教学目标,能够胜任考试,教师很少突出讲解课文中呈现的思想和情感内涵,这种对语言之美的忽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因不懂文学欣赏,体验不到语言所蕴含的艺术、思想魅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1.2学生缺乏文学作品阅读动力
尽管阅读在教学中受到重视,但绝大部分阅读内容,仍拘泥于那些实用性强的豆腐块文章,缺少英文经典美文的学习,文学鉴赏教学无从谈起。除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外,学生主要靠做与考试题型一致的短文来增加阅读量,以至于原本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变成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英语教学中操练性阅读大行其道,各种选择题耗时太多,学生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当前中学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吃力。文学经验和尝试极度贫乏,词汇量不足,语感缺失,语言表达能力只能依赖语法,生搬硬套,或死记硬背,既不流利也不准确。
1.3教材选文文学作品较少
文学欣赏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把文学作品的教学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应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教材对文学欣赏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或提出要求。新教材选文涉及范围虽广,但选文多为说明文,且侧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人文性体现不足,难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而且,高中阶段课时紧张,迫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挑选“最有实效”的“考点”项目,文学欣赏既然不是显性项目,自然就可有可无了。
2.通过阅读教学提升文学欣赏水平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阅读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阅读的核心问题是意义和价值的获取与建构。阅读的真正目的是读懂隐含在文本里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形成阅读共鸣。事实上,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高中生来说,英语文本的阅读是书面信息与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是阅读环境与读者互相作用、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是从字面被动地理解文本,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就能够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境界,享受阅读带来的美感体验。
2.2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挖掘。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主渠道,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文章,挖掘教材背后的阅读鉴赏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来促进文学欣赏教学,使教材成为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的载体。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也可适当选用一些外语教学资料,比如说美国语文课本 The Eclectic Readers 里的经典名作,《书虫・牛津英汉系列读物》等,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3加大文学欣赏水平考察
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大对文学欣赏教学的考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对文学欣赏能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利于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指向不应停留在对文本的文字表层信息加工处理上,而要进一步结合阅读文本的题材和文本特点,多渠道地拓展教学资源,对文本深层解读。周钰良教授回忆说:(中学时)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活泼多样,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他在班上组织朗读剧本,曾用过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Lady Windmere’s Fan),由学生分担剧本中的角色,寓学习与欣赏之中,效果良好。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策略,提高文学欣赏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建议在阅读部分加入专门对文学欣赏考察的题目,教师在教学当中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学生在学习当中也会有目标地重视起来。
2.4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新课标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能否有效利用一切机会去使用或操练二语,它也决定着学习者参与二语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学习者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阅读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发展是与兴趣分不开的,兴趣和动机既激发阅读行为,也支撑阅读的全过程,离开了兴趣和动机,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英语阅读兴趣是阅读过程的内在动力,也是阅读心智活动的内在力量。因此,学习兴趣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情感因素,是学好外语最有效最直接的内部动力。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通过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外在动机,这种动机或压力甚至造成了他们性格中的特质焦虑,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寻语言的内在魅力,发现英语语言蕴含的多方面的美,获得美的享受,唤起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内驱力,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
3.结论
虽然新课标对文学欣赏有所重视,教材中也选编了一些文学作品,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人文素养培养的现象较普遍。在文学欣赏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能需要承担多种角色。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欣赏和能力的同时,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文学欣赏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文学欣赏的过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为文学欣赏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欣赏教育;幼儿;误区
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瞩目,但幼儿教育中的欣赏教育不受重视。更多人关注的是结果,而忽视了儿童参与艺术的机会。虽然很多教育人士曾经对此进行了积极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离预期的还是太远。
一、忽视幼儿的欣赏地位
多数人把幼儿当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对幼儿提出问题,并且预留完备的答案给幼儿。教师不仔细观察幼儿参与作品时的活跃度和情感的积极性,将本该妙趣横生的文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对文学的欣赏并非是单纯的反映,而是主动再创造的过程,相互吸引,相互交流。幼儿通常在反复听的故事中,挖掘新鲜感,将自己融入其中,体验快乐。
二、对于幼儿审美感知缺乏培养
一般的感知是为了目的感到满足,而审美感知是一种主观的想象、体验,加以理解中产生的映象。当幼儿看到一幅图,其不会去看色彩的亮度、构图原理、质地所在,看到的是故事的完整性。文学欣赏主要是让幼儿拥有审美性,但这点往往被很多教师忽视,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文学作品为适合儿童阅读往往会加入想象、梦幻,而教育中,教师看不到这些梦幻性。
三、审美态度的忽视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非审美价值的地位远远高于审美价值,这是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方面,这归因于教学思想偏差;另一方面,广大教育者本人也未形成完善的审美态度。幼儿需要完善的审美态度,学生需要被引领,他们需要从一粒米看到农民伯伯的挥汗如雨,从而节约粮食;幼儿需要透过孤立的事物看到万物的衍生。审美理解有别于实用理解,一个普通的碗从实用角度来说不过是炊具,但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它可以上升到许多不同的境界。
未来的教育以及发展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探索,认识到教育的误区,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是必须做到的事情。只有这样“未来的希望”才会越来越优秀。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外国文学中,英美文学文化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过透视《圣经》剖析英美文学的来源及文化背景,研究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以期提高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要了解外国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圣经》,中世纪的文学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经故事,如《亚伯拉罕潘祭献子》搬照了亚伯拉罕祭献以撒的故事,《挪亚及其儿子们》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们主要演绎圣经故事,宣传教义,间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弥尔顿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三孙》的主体材料都得自圣经,其中《失乐园》的题材主要取自伊甸园神话,《复乐园》的题材取自《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对读者来说了解这些成果无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点就国外文学中的英美文学谈谈与《圣经》之间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着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着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着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着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着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
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圣经中的语言,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西方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学都是在圣经翻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时圣经阅读和宗教活动就是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因而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到处渗透着圣经的因素,小到一个词,大到一个句子,一段话,甚至是整个篇章。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以各种方式援引圣经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比如,简·爱被舅妈送到劳涅德学校后,虽然生活条件恶劣,但却赢得了自尊和自信,于是感叹道:“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在和罗切斯特深深相爱时,她说自己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当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时,她描述自己的心境就像《出埃及记》中埃及一夜之间家家被杀尽第一胎男婴的一片哀号。这些语句都恰当地表现出了简·爱的感受,而语句背后的圣经背景更强化了它们的表现力。
一、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
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二、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
(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早,对于理工科的高校学生,人文素质较弱。而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我国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把文学欣赏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范畴,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人的灵魂,造就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欣赏课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赏析课的开展能使学生形感悟,并促进经典的人文魅力。在文学赏析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典型的文本知识,使学生从内心热爱自然、掌握对文学知识的欣赏。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徐元杰“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在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中,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在文学知识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包含的意境美、思想美,还能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形成较高的情感、智慧。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知识,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通过对文学欣赏课,还能使学生明确人性美的表现形式,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形式。
二、文学欣赏课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课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于高校学生修身养性,自省慎独、自尊尊人的人格风范的培养,对于至善至美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孟子》中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品格,从而使学生从这些名言警句中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通过在文学欣赏课中与古人的交流,学生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重视,净化学生心灵,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感方面奠定了基础。
文学欣赏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该课程的开展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一定的精神力量,不仅能够使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准确的人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论语》中强调了“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关理念,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联系起来,以研究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发展价值。学生通过赏析一些名人作品,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使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一种乐观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文学欣赏课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做事难免会急功近利,文学欣赏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逐渐净化心灵。况且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的文学经典都是人类艺术的精华,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里饱含了对人文精神的宣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杜甫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还能由己及人的博襟和崇高愿望;孔子的《大学》强调以 “修身为本”,就是说没有修养好自身的人,谈不上齐家、 治国、平天下;读屈原的《离骚》,我们就会被 他执著的理想信念所震撼,为了祖国的统一强大,不屈服干险恶势力的,虽然希望渺茫仍就奔走呼号。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只有知识,没有情操是对社会潜在的危险。大学生通过对古典典籍的浏览和欣赏,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使大学生逐步自省自身,完善人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具有非常人的意义。
四、文学欣赏课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