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

时间:2023-01-16 21:2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教育师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 师德 德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70-02

每每看到网上报道某地区某校某教师侵犯小学生,某教师惩罚学生方式不妥致学生受到伤害, 某地区学校学生食物中毒或学生自杀的新闻事件……作为一名培养小学教师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我的心在滴血。虽然我痛恨网上报道的这些负面的新闻事件,但这毕竟是令人痛心的事实。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有幸到国内一所重点高等师范院校进修。在进修期间,进修学校的一名学生不小心把我的脚烫伤了,可是,在我治疗期间这名学生居然对我不闻不问……更令我吃惊、伤心的是,这个烫伤了我的脚的学生对我说的那一番话:“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么自私,我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我顾不了你的感受,这是100块钱,这个够你后期治疗的了,你也不用担心有什么后遗症……”要知道,这名学生可是国内重点、一流师范大学培养的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啊!

“师范教育好比工业之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它是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师范教育作为实现普及教育和培养建设人才的工作母机,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名国内重点师范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所说的、所做的不得不引起本人对教师教育的思考,尤其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对小学教师的培养,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道德培养与建设。因为小学是儿童养成习惯、打好基础的阶段,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本人认为对于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德育的培养与建设,师范院校起着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由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创办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乃至研究生学历的小学师资,对不断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优化小学的教师队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每所高校都把德育看得很重,还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德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本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部分职前教师品德低下的现象,是因为我们的德育有些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理解范围,有些甚至是“假、大、空、远”,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或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各种不良习惯,最终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导致他们在为人处世时会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这又导致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和不满。我们的德育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空喊口号,应该是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从“小事”“简单的事”来体现的,是处处可见、时时渗透的,它需要榜样人物的引导,需要每个人以道德为准则,以法律为约束,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本人根据亲身经历及工作的经验,试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面谈谈自己关于小学教师职前师德培养的建议或想法。

一、优化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的生存之本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首先应该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教学水平,并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高校的教师,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未来的教师。

二、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现在有的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做得特别好,如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但有些院校还有待改进。这里本人提出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想法。

如在开学之初的两周军事训练后用2-3天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请来小学校长、名师、专家学者,介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经验、教改与发展及对未来师资要求,使学生产生专业向往,并树立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责任感,为养成良好师德奠定基础。

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至第四学期,通识课与基础课课时较多,这一时期主要学习理论课与专业基础课。有些理论课理论性比较强,要适当地与实践结合,如聘请小学校长、名师做讲座,或聘请小学校长、名师到大学任教,还可以组织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参观名校教学展示活动、地区教学名师的学科教学竞赛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感受到基础课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己将来的职业,为将来成为教师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职业道德基础。

第五至第六学期主要以见习为主,第七学期以实习为主,专业课和基础课相对较少,课程主要开设教学论、课堂管理等,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做准备。在见习或实习时大学要与小学共同进行。这期间要有专业的带队教师和优秀的小学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参加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研工作,参与学校及班级的其他活动。在见习和实习期间,专业的带队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们看到榜样的作用,看到在真实的学校及常态课下,我们的教师如何关爱学生,而学生是如何可爱,如何地对知识充满渴求,他们是多么地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由此培养了师范生对自己专业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对学生的爱,这也就对他们的职业道德产生了影响。因此,大学的带队教师和小学的指导教师要用行动使我们的师范生感受到教师的职责与荣誉,从而养成良好的师德。所以在见习和实习时,一定要挑选富有责任心、爱心和职业道德的教师来担当带队教师。

三、师范院校加强与小学合作

众所周知,小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小学教学需要来自大学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小学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与大学共同培养和指导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职责。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与小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学校基地,加强彼此的了解和互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这一方面有的师范院校做得比较成功,如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但对于一些地方院校来说,与小学合作仍存在各种困难,还有待于改进。本人认为在建立学校基地时要选择一些条件艰苦的小学,当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去这些条件艰苦的小学见习、实习的时候,以现实的案例教育那些即将为人师表的学生,使他们的心灵有所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的师德。同时,师范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在这些小学参与教师研讨活动,组织实习生讨论,或根据实际需要在小学的课堂中执教或支教,一方面为这些学校的小学教师带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改善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把这些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种问题反馈到大学,加强大学对这些小学真实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策略。此外, 呼吁国家和相关部门关注这些条件艰苦的小学,呼吁我们的大学生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艰苦地区的孩子到这些学校去支教。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磨炼大学教师的意志,提高大学教师的师德。同时,这些学校优秀的小学教师也可以在大学选修课程,更新知识和观念,参与大学教师的科研课题,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并反思教学,使自己处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甚至可以将优秀的小学教师聘为大学的兼职教师,将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带入大学课堂。这能够让小学教师看到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的职业感也会更强,从而也间接地培养了他们的师德。在校的大学生可以感受到优秀教师的风采,同时也可感受到只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努力工作,最终就会得到认同并有所收获,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职前德育,为形成良好的师德打下基础。

总之,德育是处处渗透的,不是一两门课、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不是一个榜样、两个榜样就能起到作用的,它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在其位,谋其政”,让我们每个教师都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孩子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 参 考 文 献 ]

[1] 胡艳.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学报,2005(5).

[2] 王雪光.高师院校应建立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基地[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3] 韩法宝.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鲁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

[4] 袁美荣.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J].大学教育,2012(1).

第2篇

编者按:社会发展正由单一走向多元,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汇,观念的融合,环境的变迁,使得社会愈来愈丰富、复杂,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多样、细化。在社会发展变化下的学校教育必然地要适应这种变化,顺应这种趋势,学校管理也随之细化,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

2008年7月,原六灶中学、六灶中心小学由于撤乡并镇和其它种种弊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不能为继。东台市教育局为了维护千名学生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其两校依法更名为六灶学校,按照九年一贯制的模式运作,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新路子。三年多来,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思索,外出考察,认真总结了外校的办学经验找出了我校管理中的不足,致力于科学管理提质效,务实创新上品位,使六灶学校面貌大变,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抛砖引玉,现将摸索出的点滴做法总结成文,以图专家、同仁赐教。

一、上派与竞选相结合的管理班子。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两校合并而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显得十分重要。校长又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东台市教育局经过反复筛选,任命了既懂中学教育管理,又懂小学教育管理人员任该校的校长。其他班子成员经过民主推荐出肯干工作、事业心强、熟悉业务、作风正派、师德高尚的同志差额竞争上岗,为学校工作与时俱进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统一与分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上对领导班子成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既懂中学教育管理,又懂小学教育管理,统一领导分条块管理还暂不具备。所以根据我校的校情提出了统一领导分块负责有分有合的管理模式。即:校长室(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块负责),教导处(教导主任负总责,两个副教导主任负责中学教导工作,两个副教导主任负责小学教导工作),团少部,总务处。这样的管理模式,条目清楚,有利于每个管理者找准自己工作的坐标,务实创新的开展学校工作;有利于精兵简政,把减少的行政人员,充实到教学的第一线;有利于在每月一次的校务会上商定重大事宜,有利于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上协调周内工作,有利于每个教师都能看到管理者的工作业绩。

三、重建与保留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管人人服心不服,制度管人心服口服。”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由两个原独立的行政单位合并而成。为了减少管理者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把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到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才能奏出和谐工作的交响曲。所以需要重建的制度统一重建。如教职工的学习制度、办公制度、请假制度、申购制度、考勤制度、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作息制度;如果按原来小学是40分钟一节课,初中是45分钟一节课来安排,在一个校区里,一是课间学生活动频繁交叉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上下课发出的信号杂乱无序,叫人无所适从,于是我们经过合理的安排统一为40分钟一节课,这样全校作息分明。为了便于领导的单项工作检查,保留了小学教导工作评估细则。这样使每个教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管理策略。刚性的学校管理制度如果是一种催化剂,那么柔性管理就是一种剂。其管理的真谛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挖出人的潜能,只有把握了全体教职工的心里脉搏,采取符合教职工心里需要的管理思路,才能实现管理上的最大效益,形成办学育人的整体效应。我们采用了“三动”的工作思路。领导带动。管理人员都能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雷厉风行的作风,主动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经过多次民主测评表明,管理班子深受教职工的信赖。活动促动。教职工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具体的载体,学校适时开展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师德业务水平的提高。先后在教职工中开展“讲政治、讲师德、讲奉献、讲实绩”及“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每个教职工明确“老年教师当模范,中年教师当示范,青年教师上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树样子,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结对子”的方法,让每个教职工走向成功。关心感动。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管理者要从教师的思想进步到帮助解决工作与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教师的心坎上,用一颗真心去感化他们,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把他们中蕴藏的积极性发掘出来。

刚性的制度,柔性的管理。我校全体教师在成长着,成熟着,成功着。三年多来有五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一名教师被选为市级党代表,八名教师参加市级赛课获二、三等奖,发表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活动获奖200多人次,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论文三十多篇。

五、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科研是学校腾飞的翅膀。两校合并后我们采取了强势互补,互相渗透,把中小学音乐、英语、美术、体育、物理、生物、科学等学科的老师渗透使用。教师原有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优化整合了教师队伍。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编排体系不够了解,教学要求还不够掌握,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障碍。我们以科研为先导,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狠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强烈的研究意识,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一定的创造教育能力。学校组建了教育科研网络,组建了课题中心研究组,课题实验组等机构,制定了《教育科研奖励办法》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建立了教科研的管理机制,要求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勤耕耘,锐创新,树特色。以科学化的管理为学生奠定成才的基础,以高水平教学为学生建造成才的空间。学校开展了科研沙龙、集体备课、上课评课、集体反思、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带科研,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要进同类学校的前列,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仁的赞誉。我校有市级课题一个,个人专项课题《矫正低效行为,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受到同仁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教师思想立在育人上,功夫下在教研上,本领显在课堂上,精力用在创新上。

总之,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缓解小升初的压力。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较高。但是也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边实践边研究,探索出一套完美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江台市头灶镇六灶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

第3篇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四性一体”的要求。所谓“四性”:一是体现基础教育学习的完善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体现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基本技能课程、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体现高等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体育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四是体现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一体”即按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六年课程体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即:整合学科专业课程、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适应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从课程体系来看,一师范体育系课程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专业辅修课程六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高中所有科目文化课程)、教师技能课程(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音乐基础、基础钢琴、形体舞蹈、美术基础、小学实用美术、书法、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中外教学思想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学班级管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法规学)、实践教学课程(入学教育、军训、社团活动、俱乐部、课外文化活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专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58.8%,专业课程占16.5%,选修课程占9%,实践课占15.9%。第一师范体育系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教学计划表从课程结构的课时分配比例上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选修课程程的学时比为:8:3:2:1,通过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综合,着力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积累,同时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一师范体育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课程的安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三年制、四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没有突出其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资源有待优化整合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各个系部教师,对于六年制课程任课教师应设置相应的“教学部”统一管理:对课程有机编排,对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注意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调整,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有序衔接。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教师技能形成的特殊性,遵循集中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递进提升的方式[4]。1.2专业理论课时偏少,不能覆盖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开课顺序有待调整教学计划仅开设了6门与体育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不能涵盖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学专业学科构建不能反映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后的发展,建议增加《体育史》、《体育伦理学》、《体育营养》课程,以增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的《学校体育学》、《小学体育教学论》针对学生学校体育授课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应在调整到大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学生具备完善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构)开设,教学计划中把《学校体育学》放在大二第一学期,而且六年制的课程计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养三年制、四年制课程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学生用书相同,不能体现初中起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特点。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授课教师深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基本上都是从理论角度传授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小学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只有注重教师培训与学历的提升,全面提升系部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有一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不再仅仅只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而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来感受教师这一角色,为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打下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得尤为重要。如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4注重学生师德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初中起点培养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是第一师范就初中起点免费培养农村小学教师采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正确的引导管理就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在强化师范生从教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增强学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钟小燕石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第4篇

一、从*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二、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

三、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四、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五、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省级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六、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七、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部属师范大学要抓住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良好机遇,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要安排名师给免费师范生授课,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建立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度。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学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的根基。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 困境 突破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职前职后一体化、开放性和综合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逐步推行,相应的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一、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的现实障碍

(一)师德建设囊括的宽度过宽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专指教师这个社会角色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师的道德标准被提高。教师具备教育工作者、社会常人双重身份。师德是针对教师身份而言的,相对于社会常人即公民这个身份,对之束缚的应该公民道德和法律规范。当前,教师不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还是社会生活中,身份被一重化,师德是评价教师这个社会人的唯一标准规范。

(二)师德建设要求的高度过高

我国支持“教师是道德家”的人认为,教师必须是高尚道德和完美道德的化身,是“人之至者”,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与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中所列条目都以最低要求不同,我国师德要求大多以高标准来要求教师。由于这些规范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将教师圣神化,操作性不大,只能作为鼓励性口号,对教师群体不容易真正发挥其道德约束作用。

(三)师德的社会评价标准欠合理化

为使每个学生健康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改革为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自然成为师德评价的主要标准。然而,在我国教育氛围下,师德规范内容的各方面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如果教师违背素质教育理念,那么他的师德水平很难被社会认可。

二、师德建设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管理体制、评价制度不健全

当前,在强调量化指标的教师管理体制、师德评价制度中,教师是否潜心育人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很难考评因而往往被虚化的指标。大多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之后,将教师待遇与班级分数、科研成果紧密结合,这使教师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公开课评比之中,而相对忽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师不仅没有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自身角色也没有把握好。

(二)社会伦理道德转型的束缚

师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当前,社会正处于伦理道德体系的转型期,强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肯定民众对于正当权益、物质利益的追求的合理性。教师身处伦理道德体系转型的进程之中,待遇正在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很多教师正在告别一贫如洗的生活,更多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2]。然而,就全社会而言,从圣人道德向常人道德的转型[3],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当前评选各级师德标兵时,仍然重点考查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情况。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前,素质教育虽然赢得了话语上的优势,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很大。“口口声声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学)的实际情况。取得出色的高考、中考成绩的学校即使管理严苛、气氛压抑、遭到学者批评仍然招生火爆,被社会和家长高度赞赏,并且顺利挂上“素质教育改革先进校”的招牌。推行应试教育,取得的教育成果被冠上素质教育的美名,在这种情形中,师德建设就缺乏健康的环境。

三、师德建设障碍的突破思路

师德建设中存在的对教师角色认识不清楚、要求过高,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素质教育改革、社会伦理道德转型、教师管理评价体制等方面究其原因。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议。

(一)创新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坚持“无为而治”的核心理念

“无为而治”是我国教师管理和评价急需重视的经典智慧。自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4]。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5]针对我国当前教师缺乏自由空间的现状,需遵循“无为而治”的理念。一方面,我们需倡导取消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挂钩的做法。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等方式,督促教师潜心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削弱科研成果在教师量化评比中的分量,以鼓励教师写随笔、展示学习笔记等方式来引导教师的在职研修。

(二)关照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稳步提高教师工作待遇

尽管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待遇存在很大差距。在倡导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时代,政府和社会应该稳步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不能一味地用无私奉献的口号向教师提出“圣人”般的要求。而且,政府和媒体应该调整道德转型背景下师德标兵的评选标准,适当关照那些扎实教书育人、积极探索创新、享受教育幸福的优秀教师身上,使师德标兵更加普通化、实际化。

(三)正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重塑教师的职业尊严

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性文章中,王策三先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各界“正视应试教育在现阶段现实存在的基本国情,给教师适宜的舆论空间”[6]。可见,我们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正确看待素质教育改革。现阶段,应试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在给教师一定自主放松空间的基础上,开展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此外,学校需要严格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上限,打击教师片面追求高分数的行为,以确立教师工作和教育的底线,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

参考文献:

[1]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 ――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25-30.

[2]杜时忠.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J].中国德育,2010(2):74.

[3]余展洪.从“圣人道德”转向“常人道德”――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的哲学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0-14.

[4]卢先明.略论公民道德的层次性[J].道德与文明,2005(4):47-49.

[5]康德.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

第6篇

基于实践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PBL在《心理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知识对法学教育教学的作用

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

教育译著的导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中国民生教育学会会刊《民生教育》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幼儿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特质推理研究

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分析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索

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课外阅读中应用的行动研究

陕西地震灾区灾后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学学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维度

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女大学生的影响

浙江省大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研究

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词典使用个案分析及启示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人体组织学实验课中学生绘图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

关键期假说与高职英语教学

高校校报的隐性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医院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下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转变

找准切入点 优化课堂教学

诺瓦克意义学习教育理论初探

国内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述

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国际化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宁波大学中澳MBA项目为例

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技术的某些新进展

形容词效价翻转与自我参照效应关系的初探

高中生人际信任问卷编制研究

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的编制

整合的前景:进化心理学及其分支

美、英、法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及其启示

宁波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对策

多媒体环境下成人英语学习策略与效果探析

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服务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及保障机制探略

教师职业的角色期望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高校辅导员师德心理结构研究

少子老龄化下浙江教育的生源危机与转型研究

承接传统美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刍议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他评研究——兼谈知荣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改革

智性与才情的引导——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观问题探析

英语听力自选学习项目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连接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

第7篇

一、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发展潜能。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行政班子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坚持做好三个“强化”。

1、强化师德建设。我校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规定,全面加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通过师德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师逐步形成爱岗敬业、勤学乐教、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为了教育、为了学生,许多教师在教育的岗位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涌现出一大批责任心强,思想素质高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2、强化理论修养。新的课程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新的突破。学校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能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及发展观,教育教学理论显著提高。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撰写教学论文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3、强化业务研修。为加快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我校拟定了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在教师群体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搭桥铺路。本年度组织培训的主要学习活动有:①暑假里的班主任工作培训。②开学初的新课程学科培训。③平时的“周末名师”课堂教学和讲座。学校还通过校本研修,让更多的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理论有效融合,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有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稳抓落实学校教研工作及教学优化。

为深化课堂教学,贯彻落实学校各项教学教研工作,我们坚持做好四个“稳抓”,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稳抓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准。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科教研组分别组织了全校探索课研讨,使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大大得到提高,教学能力逐渐增强。

2、稳抓学科教研。学科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及教师素质的发展,学科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提高方式,努力完善学科校本教研评价制度。通过学校优秀科组评选,全面评估和反映学科教研的工作落实和质量水平,有效促进科组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带动教师整体提高。其次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以校本研修为契机,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

3、稳抓过程管理。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

第8篇

新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以科研为先导,在质量和内涵上求发展,扎实有效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德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居核心地位,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各校要认真贯彻实施“县德育整体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创“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德育水平全面提高。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贯穿民族精神教育,要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以各种教育基地为依托,大力宣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

2、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礼仪礼貌、交通文明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

3、努力创设文化氛围,注重育人环境。各校要逐步实现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橱窗、板报、红领巾广播室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开展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活动,用以展现学生新才华,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中学习成长。

4、加强德育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小学生每学期原则上要有10天的时间参加各科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内心发展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6、加强少先队建设。少先队是学校的主体,辅导员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少先队工作要配合学校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校园文化生活。要继续开展“手拉手”、“达标争章”活动,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有广度、有深度、有特色。

二、加经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1、学籍管理。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宣传周活动,一年级实行6周岁半入学,入学率和巩固率要求双达100%。学籍管理要严格规范,资料要齐全、数据人头要相符。各校不得存在无学籍学生,不得接收未经教育局批准的借读生和转学生。严格控制留级率(中心小学1%以内,完小及初小学3%以内),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应分别达95%以上、且各种资料齐全。

2、课程管理。认真贯彻省教育厅闽教〔2001〕基教54号《关于印发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端正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安排课程。

3、教学过程管理。各校领导要把精力用在研究管理、开展教研、指导和服务上经常深入课堂指导工作,解决难题。校长、教导主任应经常下班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课要达40节以上,同时中心小学将组织人员下校进行随堂听课、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情况,通过检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指出问题,促进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开展。

4、结合新课程改革,转变课堂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的讨论与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上下功夫。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方案。加强对各年级、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探讨,领悟标准内涵,要求各校根据课改要求教师模拟备课、上课、评课,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要有学习新课标专用学习笔记。

5、加强教科研工作。⑴各校要进一步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思想。⑵加强教科研的领导,健全组织网络,使教科研活动正常化、经常化,本学期我校科研课题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各校应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的相关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注重过程和资料的积累,通过不断实践、研究,争取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推广运用。⑶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有质量的论文、案例、争取有更多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⑷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6、创建特色学校工程,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各校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根据本校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校舍、场地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把学校办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学校。

7、加强质量监控,严肃考风考纪。各校要不断完善质量监控机制,进行经常性的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要在转变溥弱学校、薄弱年段、薄弱学科、薄弱班级等方面上下真功夫,狠抓提高率。严格各类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以良好的考风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8、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⑴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水平,多渠道宣传健康知识,把上好体育课和两操、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抓好体育达标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开展经常性的学生体育活动,认真选拔运动员,强化训练,参加县第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⑵加强卫生教育。各校要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做好学生体检,认真做好常见病防治和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加强学校饮食卫生的安全管理,防止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⑶认真开展艺术课的教学研究,不断探索艺术教育新路子,要在提高全体学生艺术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提高艺术质量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艺术竞赛,展示学生的艺术新才华。⑷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开展环保活动,培强学生环境意识,丰富绿色内涵。

9、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各寄宿制学校对寄宿生要实行专人管理,要认真做好寄宿生的服务工作,对寄宿生学习、生活有困难的要热情地给予帮助解决,使每位寄宿生感受到在校好像在家一样,老师像爸妈一样的亲。

10、加大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计算机、图书的管理与使用。实验课教学要有计划,实验要做好记录,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与作品制作能力的培养;图书的使用率要提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借书不少于10册、并有借书记载。

1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杜绝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认真开展民主行风评议活动,保证民主行风评议达到“良”以上。

12、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各校要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让教师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为办好学校出谋献策,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把我们的学校办成学生满意、这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积极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每学年召开教代会一次,民主评议校长一次以上,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

13、计生工作。严格按照镇计生办工作布置,各已婚女教师应准时参加计生“双查”,未婚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行晚婚晚育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班子人员要齐心协力、团结教职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较强的组织观念,起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实践教育改革,带头撰写科研论文,带头举办讲座,带头调查研究、听课、评课。

2、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的引路作用,开展师德十项承诺活动和师德征文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爱岗敬业,教师育人的自觉性。使全大教师达到师德建设“八要、八不”的基本要求和师德规范的八项较高要求。推进以德执教,以法治教,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出现。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要求3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达到大专学历,鼓励大专学历的教师参加本科的学历进修。

四、综治、普法、创安工作一起抓。

1、各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维护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实行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制度,做到各负其职,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监督检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交通、溺水、消防等事故。要重视和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校园治安特别管护区的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各校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每学期举办法制讲座2次,促使师生人人知法、守法、护法、用法,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幼儿、成教工作。

1、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学前一年,三年入园率分别达80%、50%以上。加强幼儿班规范管理,树立目标意识、提高幼儿办学效益,搞好“幼小”衔接,克服小学化倾向。

2、成教工作。努力办好镇文化技术学校,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六、加强后勤工作,服务教育教学。

1、抓好后勤队伍建设,做好后勤人员思想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9篇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我课的。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8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科常规性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但是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地监督,作出批评指正。

第10篇

一、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常见问题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农村教师不足,城市教师富余。由于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差、工资待遇较低,很多教师不愿在农村任教,导致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而城市绰绰有余;其次,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以中老年教师居多,缺少青年教师,导致不能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很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不少教师观念滞后、思想方法落后、专业能力不强、纪律性不高、课堂驾驭能力与文化修养较低,教师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一些老教师往往凭经验组织教学,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另外,转岗教师多,一些中小学校为弥补教师的空缺,主科教师兼任其他课程教师,譬如语文教师教历史,教师严重缺乏专业训练。可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教师管理力度不够

有些中小学校缺少科学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普遍不高。例如有些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师德走下坡路;有的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成绩为主要指标,导致不少教师唯分数至上,只顾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另外,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较低,加上政府的投入不足,不少中小学校无力发放业务奖励、政策性补贴和课时津贴,难以执行奖优罚劣制度,因而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继续教育实效性不够

在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数量少,任务繁重,教师无法抽身去参加培训;一些地方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够,学校与教师无力支付培训费用,无法实现继续教育;有的学校仅仅采用本校培训,甚少有外出考察与学习的机会,培训只是在原地打转,收不到实效;有些教师观念滞后,尽管参与了培训工作,却只将重点放在提升学历上面,并不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

以上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想要强化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须认真解决以上问题。

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关部门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合理配置,注重人才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首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针对师资队伍流动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老龄化等问题,有关部门须依据相关规定,强化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统筹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第一,合理分配骨干教师,建立完善的师资配置机制,促进均衡发展,保证各中小学都能配置合格专业的教师队伍;第二,鼓励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如江西南城县制订与落实“三定向”农村教师培养计划及“特岗教师”计划,给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三,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问题,要依照教师的需求情况,采取择优培训、择优招聘的策略,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从而解决中小学师资队伍中青黄不接的问题,优化师资结构,发展素质教育。第四,注重人才引进。在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部门须根据学校与专业需求,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注重教师培训,包括校内与校外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另外,还可以制定教师转任交流制度,例如城市教师去农村中小学支教,向农村输送城市骨干教师,或者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学校交流学习,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师资分布不平衡和教师素质过低等问题。

2.优化管理,完善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若要强化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须建立完善的教职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纪律,严格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其次,强化岗位管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当前许多学校用人机制不活、教学管理困难、赏罚不明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改革人事制度,构建健全的教师评价、奖惩与考核机制。如湖南古丈县中小学制定了“四定四挂钩”的教职工岗位管理制度,“四定”就是定员、定岗、定编、定责,“四挂”就是强化岗位考核,将考核结果和与岗位聘任、评先评优、职务评聘以及绩效工资挂钩,这样的政策将提醒教师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另外,组织教师专业培训,让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第一,学校应选出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参与省级或者国家级的教育培训,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强化中小学校长培训,如乡镇中小学校长可到城镇挂职锻炼,吸取最新的信息和管理经验用于学校的管理,旨在造就一支治校有方、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第三,强化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与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同时,中小学还可以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论文竞赛、课堂教学达标评优等活动,建立竞争协作的平台,鼓励教师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在长期的竞争与学习中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用自身的进步来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任务。

3.强化保障,保证经费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经费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因素,不论是教师的工资待遇、津贴,还是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都离不开经费。因此,政府部门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地检查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促使各级政府科学地投入经费,保证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另外,有关部门须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惠及人才,从而稳定师资结构。在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待遇低、条件差而流失了不少优秀教师,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开展。因此政府部门须采取措施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设置支教教师交通补贴、村校教师岗位津贴,给予评先评优的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到农村任教;第二,根据相关规定,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一律享受高于原工资1~2个薪级的工资;第三,解决好农村教师的生活问题,开展送餐灶、送温暖、送健康活动,即给每所村小、教学点配备锅、碗、瓶、液化气灶等生活用品,给每位教师安排免费体检,定期走访慰问支教教师。在行动上帮助教师,在感情上体贴教师,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温暖与实惠,从而保证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稳定。

此外,学校应分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强化宣传教育,促进师德建设:第一,制定、编印教师师德规范手册供教师阅读;第二,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评优奖励、职务聘任、年度考核等考核中,督促教师提升师德;第三,组织“社会、家长评教评校”“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教师师德的评议与监督,构建“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多位一体的教师道德建设监督网络;第四,开展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引导教师及时反思,多做教学随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第11篇

一、教育科研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育人”的教育科研战略方针,以“观念引领、课题带动、行动研究、问题解决”为思路,开展校本教科研工作。

1、进一步推进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组人员或邀请有关专家对XX年新立项课题再进行一次论证,对课题进行梳理,细化课题研究的方向,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重点、路径和研究的分工,确保每一位教师或者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使课题的研究活动常态化、正常化。建立起动态的电子管理档案,并逐步上传有关研究资料和活动信息。

2、认真做好台州市教研系统课题的结题工作。4月中旬完成结题工作并在4月底上报相关材料,材料包括结题申请表、研究成果报告和其他相关附件。

3、夯实教科阵地,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工作。大力提倡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不断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选送上报优秀论文,在为学校争光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培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校本研训为基础,以终身学习为目标,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及整体素质。

(一)培训对象。

1.教师全员大培训。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和《温岭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实施细则》,学校教师通过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积极接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宽视野,丰富教育知识储备,优化教师专业思想。

2.新教师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培训与自练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学习的质量和实效性。使新教师尽快巩固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教学环境;重点理解所任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帮助新教师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骨干教师培训。坚持“以师带徒”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结合“xx”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对骨干教师实行“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着力提高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二)培训形式。

1.校本集中培训。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性校本研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为教师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紧密相连,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校本研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2.网络远程培训。它跨越了时空距离,让广大教师得以实现与同行、与能手、与精英、与专家共同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通过观看视频课程、教学案例片段,进行话与话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思想和思想的共融,让我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深入研讨,在交流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信息。

3.小组分散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诊断活动。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开展合作,通过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客观细致地记录、归纳、梳理、总结,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到教学理论中查找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以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提出诊断方法和教学建议,以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完美融合,最后回归教学理论,以教学实践推动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相互交流,借他人之长,补已之智短,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合作建筑工业群体的共同提高。

4.个人自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三)培训内容。

1.继续师德师风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就是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程改革神实质,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3.科研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科研促教研,培养专家型教师,建立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4.教学基本功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把教学的各环节分解开来,逐项进行培训。本学期校本培训的重点,是市教育局重点“有效课堂”的相关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讲评、命题、评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四) 培训重点。

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和《温岭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实施细则》,全面开展省“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1.通过参加上级培训,积极接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宽视野,丰富教育知识储备,优化教师专业思想。

2.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网络学习制度,扩宽教师的专业成长渠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学校自培体系,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资源保证,精心打造一支乐于奉献、精于业务,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群体教师队伍,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3.结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在教师中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集中培训,以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结合培训活动,在全镇教师中开展示范课、引路课、探索课的评选活动,同时结合叙事研究,小课题研究,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要求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行动研究的学习交流模式,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

教师专业发展网上选课学校审核

各教研组拟订小组培训计划

四级课题立项公布

三月份

各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台州市XX年教研系统课题申报

台州市电化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结题

骨干教师外出汇报讲座

小组分散培训

四月份

1.台州市教研系统课题结题(4月6日)

2.小学班主任30学时培训

3.小学语文90学时集中培训(b班)

4.小学数学90学时集中培训(b班)

5.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主题培训(4.16----4.18)

6.体育动力损伤与按摩主题培训(4.18------4.20)

7.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短期专题培训(4.16----4.18)

8.校本集中培训

9.小组分散培训

五月份

大溪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汇编

学习新课程标准

小组分散培训

六月份

组织参加温岭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比并上送

组织参加台州市教科论文评比并上送

一年期新教师考核

集中校本培训——省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操作说明

小组分散培训

七月份

第12篇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胡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花木文化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花木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本地的花木文化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校本课的。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吴建平、谢小忠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丁归根和张永苗老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8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科常规性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教导处安排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竞赛学能积极的配合上课教师作好赛前准备工作,能帮助教师修改论文案例的。学生学科竞赛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