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6:0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前台履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工作,有效化解各类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根据《南通市持续打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攻坚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通处置发〔2018〕1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在全公寓范围内开展排查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经济金融稳定、群众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谐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我单位成立了总经理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利用周例会、部门例会的时间,对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此次工作顺利开展。
二、形式多样,宣传排查并举
单位各成员部门既各司其责,主动作为,宣查并举;又强化协作,打组合拳,综合施策,有力有序推进排查工作。
一是全面清除非法广告。专项清理公共场所和公寓楼内出现的张贴式、印章式“应急贷款”、“民间借贷服务”、“贷款担保”、“大小额贷款”等发放贷款内容的非法小广告。
二是部门宣传形式多样。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和依法惩处非法集资的法律法规。及时向公寓内广大长者和员工通报非法集资的新形式和特点
三是媒体宣传全面覆盖。在前台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人进行保密承诺,做到非法集资无可乘之机。同时,通过短信、微信平台等向长者和员工公告非法集资的风险和危害性,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
四是成员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协作沟通,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防范和打击合力,构筑金融安全的“防火墙”。
三、履职尽责,开展风险排查
我单位主动作为,多渠道、广角度对非融资性担保、投融资中介、私募股权投资、网络借贷、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当行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排查。经查,我单位目前未发现融资机构、网络借贷等存在非法集资的问题。
四、常抓不懈,防范“非集”事件
防范化解、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一是进一步强化工作督导。加大督导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效率。
二是进一步夯实协调机制。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职责,建立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一、正视问题,构建金融合规管理体系。
邮政储蓄业务自恢复开办已经二十二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风险意识淡薄。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任何金融业务都有风险,只有采取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方法才能使风险得到有效释。二是不合规的现象较为严重。无数案例表明,当前邮政金融业务中出现问题和案件的最多点、最难控制点,莫过于前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出现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不强,不按流程办事、不按规定作业,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事件和案件。三是一、二级条线风险防范流于形式。前台本身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制度和规定,出现差错和问题没有及时整改,老问题老现象重复发生;业务部门缺乏对业务管理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四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不够。
尤其是在对二级支行二类网点和网点的管控上,出现了一些真空现象。针对这些差距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建立条线的合规风险防控体系,各部门、各业务线、各网点都要有明晰的操作流程和风险揭示以及对应的措施和办法;二是建立“三条线”的合规防控体系:一条是前、后台业务操作的自我检查、及时整改责任体系;第二条是业务部门对前、后台业务的监督、检查,指导、帮促整改的体系,第三条是专职稽查检查部门履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对合规风险防控的考核,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按照银监会提出“赔罚、走人、移送”的原则,实行业务线、管理线“双线”问责,上追两级。四是银企密切配合,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银企双方都应承担起管理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责任,不仅不能削弱管理的职能,还要充实稽查检查的人员,为稽查检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如此,邮政金融业务才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章立制,构建金融合规制度体系。
银行号称三铁:“铁制度、铁算盘、铁帐本”。正因为有了银行的“三铁”,银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赖的,我们的邮政银行,在金融业务发展上也应该是这样。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必须对无章可循或虽有规章但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基层行实际管理情况的,相关部门应进行专门研究,及时制订或修订;对于基层行和有关部门就规章制度建设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目前省分行建立的83项制度,就是我们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如果不知道或不懂得如何去做,就在83项制度中去寻找答案。
2、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就柜员而言,要从自己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检查,落实检查要求。就网点负责人而言,要按照要求和频次加强现场和非现场的监控,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稽查检查。此外,特别要严格检查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押运、双线核算、双人复核;支票印鉴分管、钱账分管、章证分管的“五双三分管”制度、三级密码权限制度、大额核保制度、日终互盘制度、缴协款制度、ATM机管理制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网点“人离机退、章证入柜上锁”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触犯制度严惩不怠。要在全行员工中灌输制度就是高压线,谁踩了这根线,谁就要受到惩罚。特别是要经常对“十种人”(涉嫌“黄、赌、毒”的人员、经商办企业的人员、大额资金炒股的人员、个人负债严重的人员、无故经常不上班的人员、交友混乱的人员、有犯罪前科的人员、累查累犯的人员、贷款收受回扣的人员、热衷高消费的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和排查,对有章不循的员工,要将其调离原岗位,并严肃处理。推行管理问责制,建立对违规违纪事项的举报制度,做到约束和激励并举。
一、储汇稽查工作总结
我局储汇稽查工作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遵照省州局对稽查工作的要求,以“抓安全、促发展,压案件、促成果”为中心,以“加强治理求效果”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
六个全”(全员内控、全过程内控、全方位组合式内控、全年内控、全系统信息交流与反馈、全网内控),在发展邮政金融业务和保障储汇资金安全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按照《*省邮政金融资金安全检查处罚试行办法》和省局《转发国家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储资金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邮传[]31号)传真电报的要求、以及《*省邮政储汇资金票款安全连锁责任制》、《*省储汇稽查方案》、《中间业务稽查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储汇资金安全管理“九条”规定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对邮政金融资金实施有效监控,促进邮政金融业务稳定、保险发展。
2、结合省局的“全省储汇资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银监局的“案件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州局安排的“挂失申请书专项检查工作”及“网点全面排查工作”,以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捍卫经营成果。
3、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订了《*县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办法》、《20*年储汇周转金定额明确超限提款审批权限的通知》、《邮储大额现金支付实行分级审批管理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管理内控制度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资金日终监控工作的通知》、《资金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县邮政储蓄柜员制管理办法》、《邮储联网网点业务管理实施细则》、《邮储网点操作流程》、《储汇资金缴拨流程》、《保险业务实施办法》、《代收国税操作办法》、《储汇网点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县邮政局基础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县邮政局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认真落实资金票款安全局长负责制,实行储汇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县邮政局金融资金安全责任书》。
4、严格按照省局和州局的要求的频次和内容开展储汇稽查工作,采取突击检查、专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局领导经常亲自带队到支局所进行夜间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资金安全隐患进行追踪整改、督促落实。20*年对全县*个储汇网点,*个监控岗,共出检89次,盘库58次,对帐66次。发出整改通知20份,收回整改报告20份,查出隐患23个,已整改20个(有3个属安全设施未达标,因资金不到位无法解决)。对相关人员“有规不遵、有章不循”,严格按照《*县邮政局综合管理考核办法》相关规定逗硬考核。
5、不足之处:(1)、未严格按照新的“州邮政金融内控制度检查评价、现场处罚标准”进行检查,检查深度、力度还未达到检查要求;(2)、班组、支局长的管理工作职责未完全达到要求;(3)、未按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4)、保险履行检查职责不完整,有检查记录,无检查报告书。
二、20*年度储汇稽查工作安排
一如继往,坚持不懈,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并有效地保障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金融保险法规和邮政储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预防和控制邮政储汇资金票款案件的发生,把各种资金票款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国家、用户、邮政企业利益,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完整。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严格对各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和班组、支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
2、加大对重点岗位人员的考核力度。
3、拟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
关键词:基层机构;内部审计;筹建问题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而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又是决定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基层审计部成立之初,由于是在本层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一是内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处于平行地位,彼此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利害关系,当内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内容对被审对象不利时,平级单位的被审对象会以各种方式干预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使内审的独立性就遭到严重的打击,同时也不利于内部审计与平级部门之间长期合作关系;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由本层最高管理者或者财务总监决定,往往要在他们的限制之下工作 ,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与省级企业最高管理者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向省级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提供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也不为省内最高管理者所信任,无法作为全省整体战略调整或决策的依据。
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审计人员意见和观点受到干扰和限制,难以有效、全面、客观地对审计业务进行监督和评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因此,在基层审计机构筹建成立之初,就应提前考虑和改善以上问题。
一、明确成立基层企业内部审计部的目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简而言之,成立基层审计部的目的就是在基本单元履行内部审计职责,为企业本身实现价值战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的。
基层企业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不足,对审计的认识不够,往往将内部风险防范的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线混淆,要求审计部参与企业的经营业务、制定规则、并能够控制企业风险。以某省级通信公司所辖的市分公司为例,该市分公司在成立审计部的请示中提到:审计部审查经济活动全过程,核算营业厅单厅产能,对比分析基站效益,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提出改进措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再如:审计部加强对公司各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规范成本费用管理等。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市分公司主观上是希望审计部承担更多的经营管理职能,这无疑会形成审计部和业务管理部门在职能上的诸多交叉重叠,违背了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要求。审计部既不能对各部门进行管理,也不能规范某一个业务运转过程,只能对一些不遵循规范化管理的风险点提出控制建议,要实现规范的管理,还需要业务部门根据风险点进行流程改进、制度完善、管理加强等。
省公司最高管理层受总公司董事会的委托,一方面要从战略角度对市分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从而对整体的投资方向、经营策略进行适时、合理地调整;另一方面,对各业务实施、战略落地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价,以便将领导者的意志和具体实施者的行动相结合,助力于经营管理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市分公司成立审计部,是要求内部审计可以近距离履行监督、鉴证、评价职能,针对市分公司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真实、公正、客观的建议,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健康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省、市两级公司成立审计部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必然会为新成立的审计部在今后开展内部审计业务时设下难以解决的障碍,为此,筹建市分审计部、并使其未来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首先明确成立基层审计部的目的,并达成共识。
在最初阶段,这个差异还需要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通过自上而下灌的方式对市分管理者的审计概念进行重塑,逐渐达到内化的作用。新成立的审计部也要在工作中与各部门之间形成人际互动,通过讨论、争辩、协商的方式,缩小或消除彼此对审计职能、审计权限、范围、方式、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差异,尤其是审计履职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关系,是在审计部成立之初就需要讲清楚的,这可以使具体实施工作的审计经理减少顾虑,放手做事,从而顺利开展审计业务。
二、确立地市分公司审计部在组织中的位置
确立审计部在组织中的位置十分关键,明确市分公司审计部在组织中的位置及报告关系,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独立、客观的鉴证和评价的职能。
如果审计部的组织关系和报告关系归属于市分公司,那么,其客观性、独立性势必受损,审计工作难免会受到市分公司管理决策者和平行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在遭受来自审计部门内部或外部的压力下,内审部门和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将会混淆,内部审计甚至有可能成为违规操作的合伙人、舞弊者,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弱化,审计质量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审计有效监督检查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正确评价、鉴证企业经营指标和财务信息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审计结果也无从作为准确信息的来源为省公司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审计作用尽失无遗。
因此,不论从组织地位,还是管理层次来讲,审计部隶属于市分公司管理的模式都无法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改变组织管理模式着手,根据西方国家经验以及国内审计制度改革的趋势,建立分层派出制的内部审计模式,将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式,市分公司成立的审计部在组织结构上应定位为省级分公司派驻的内部审计结构,审计人员的人事组织关系上收一级,分层派驻式审计模式能够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减少审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和评价职能的顾虑,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组织治理机制的职能作用。
结合某通信企业的内部实际情况,建议新成立的市分公司审计部只作为省公司的派驻机构,组织关系和报告关系应隶属于省公司,业务关系受省公司审计部的管理和指导。当然,为使成立的审计部与现实环境发展变化相适应,在日常的工作纪律、行政管理方面能蛴兴监督和管理,同时又尽可能地与市分公司实现利益解绑,目前较为合理的方式 ,就是在行政管理KPI指标方面赋予分公司合理比例的考核权重或考核建议权。
三、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审计队伍
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一方面是不断跟进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为提供有效的审计业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也为未来审计师的资历和专业水平提供合理保证。
目前,一些企业内部的一部分管理者一定程度还存在着“审计部是养老的地方”的刻板思想,难免欲将一些对行业知识缺乏了解、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没有任何计算机应用基础、坐享其成混工资的人塞到审计部,审计部要想切实发挥作用,并通过专业的、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客观评价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帮助企业实现经营或战略目标,就一定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关。内部审计师应具备与审计业务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标准等胜任能力。
一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选拔人才。审计部的人员组成及架构,应充分考虑成员的意愿、工作范围、责任层次、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行业知识、企业内部流程、个人学习能力、职业忠诚度等。因此,审计部的队伍组建,应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公平竞争,高级管理层应该充分赋予审计部负责人选拔成员的权利,并在人员到位方面给予支撑并提供绝对保证。同时这类竟聘应面向更广的范围,如:通信行业经验者、社会相关人士、第三方审计机构等。
二是建立学习型、合作型的团队。审计部成立后,期望每个成员都成为复合型人才,需要一个培养和学习的过程,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任务,团队成员需要精诚合作的精神,统一的审计价值情感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长短板块互补。同时团队成员应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同时鼓励内部审计师在一定时限内取得适当的专业资格证书和认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和实践操作,逐渐培养既熟练掌握审计专业技能,又懂公司生产及经营管理,作风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性和长远性。
三是为通信企业配备IT审计人才。现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通信行业更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各通信企业的集团总部对IT审计人才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受到人才紧缺的因素限制和审计就是搞搞财务的旧观念影响,IT审计人员难以到位,面对千万级以上的信息和通信行业庞大的数据库,现有的审计人员常常束手无策,甚至导致审计活动的失败。
本文作者所在的企业,在其他的前台、后台部门进行“横向人才复用”试点,从而解决各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那么IT审计人才,是否可以在省、市两个层面实现“纵向人才复用”,配备一名IT审计人员,通过现场支撑和远程支撑的方式,解决一直缺乏IT审计人员的现实问题。从而适应企业发展对IT审计日益迫切的要求。
四、建立内部审计章程
建立内部审计章程是顺利实施审计工作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审计机构也是按照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在执行、实践的,但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审计业务面对不同的人、事、机构或组织,审计目标、组织定位、审计标准、审计活动范围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因此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内部审计的章程是必要的。
内部审计章程不仅仅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利和职责的权威性指导依据,也是企业架构中其他组织认识、了解审计职能,支持配合审计工作,监督审计履职的过程的媒介,它可以准确定位内部审计为谁服务、向谁报告,有效解决审计与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之间三道防线的职能界定,明确审计目标,规范审计部的授权和报告关系,确立审计人员履职时,应规避的各种利害关系,确认内部审计活动所需要的资源配备,界定内部审计的活动范围、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程序、审计质量、应承担的责任等,也都进行明确规定,对被审单位的信息提供、人财物的接触配合、责任追究等也都一一规范。明文建立内部审计章程,有助于审计人员挺直脊梁开展审计活动、极大地解决了与被审对象的分歧和矛盾,有效地实现了组织之间各部门的沟通了解,最大限度地加强了组织的独立性,是顺利实施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
通信企业在基层审计部筹建之初,就能前瞻性地拟订好内部审计章程并提交省公司高级管理层审批,必将对市级基层审计部快速投入并顺利开展工作,有效解决审计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建立沟通平台。为基层审计部独立、客观地履行职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以上提到的成立审计需考虑的问题和制度外,还需要考虑与企业最高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与被审单位的保密承诺签订、必备的隔音工作环境和高效的审计工具等,这些在通信行业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不一一赘述,但希望其他企业借鉴时,纳入考虑范围。
只有将该考虑的因素预先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落实基层审计纵深覆盖的要求,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基层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适应新常态下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日,杨国有.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问题研究[J].市场营销,2016.2.
[2]董春诗,王鹤.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J].中国市场,2016.21.
[3]高培英.影响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17.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事后监督;效能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1-0065-02
一、内部监督体系的现状及事后监督的效应评价
(一)内部监督体系的现状
目前,基层央行的内部监督部门主要包括纪检监察、内审、人事和事后监督。纪检监督包括党内监督和执法监督,是纪检部门通过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廉洁自律执行情况,以及对个人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行监察,实现对本行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执法行为的再监督。
内审监督,是内审部门依据金融法规对本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基本建设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通过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和内控评审等方式对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情况进行再监督。
组织人事部门,对要害岗位、要害人员进行考核监督,是行为监督的补充。
事后监督则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每日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实现了对会计核算业务“适时、全面、连续、独立”的监督,在规范会计核算和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现行监督模式下,监督部门各自为政,各有侧重,监督角度、目的和内容有所不同,相互缺乏有效沟通,重复检查、资源废置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存在监督真空,不利于有效控制业务部门和个人道德的整体风险。
1.监督检查的组织协调部门不明确。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稳定的机构进行组织,许多监督协调工作很难到位,重复或多次的监督检查给被监督部门的日常工作带来不便。
2.监督检查的资源整合不充分。由于大监督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目前是各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计划自行安排、方案自行制定、监督结果自行报告,造成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监督检查效率低下。
3.监督检查的管理平台缺乏。一是现场监督检查平台缺失,无法整合各部门的检查需求。二是非现场监督管理平台缺失,无法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发现风险隐患,同时也导致了现场监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
(二)事后监督工作的效应评价
事后监督是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够和内驱力不足等问题。
1.监督定位较低。事后监督工作是“对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的审核、控制和检验”,偏重于结果的监督。但又赋予事后监督中心“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的职责。事后监督中心如果承担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职能,就不应仅仅是对前台业务的简单复核和前台业务的延续,而是全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风险防范的关口。职能定位与职责的矛盾阻碍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削弱了防范资金风险的力度。
2.监督重点不突出。以太原中支事后监督中心为例,国库监督岗和会计监督岗各配置3人,就需要完成国库和会计几十个人所经办业务的上机监督和手工监督,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目前,档案的整理、装订、保管和调阅工作量占到了事后监督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强)。非监督工作量大,使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和分析,难以达到防范资金风险的目的。
3.监督手段落后。目前人民银行只是开发推广了央行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系统,而国库和货币发行核算业务尚未开发事后监督系统,完全靠手工监督。就现已开发的会计核算业务监督系统看,事后监督过程只能是将前台核算的操作过程重复一遍,并没有突出监督重点,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没有凸现出来。
二、建立基层央行大监督体系的构想及事后监督的比较优势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内部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形成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即建设“大监督体系”。大监督体系将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内控制度与业务监督囊括其中,实现监督力量的整体性、监督过程的系统性、监督内容的全面性和监督结果的有效性;将促进监督视野的大拓展、监督资源的大整合、监督方式的大改进和监督效用的大提升,最终达到行政监督与业务监督的统一、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的统一、超前预警与事后惩处的统一。
(一)大监督体系的模式设想
1.统一领导。在现有体制下成立大监督办公室,由行长任主任、主管内部监督工作的党委成员任副主任,纪检监察、内审、人事和事后监督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或指定一名党委成员统一分管或协管纪检监察、内审、人事和事后监督中心的日常工作,以便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研究部署重大监督活动,组织协调各种监督力量开展专项监督,实现对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
通过搭建综合信息平台的形式,在大监督办公室设立监督信息库,各监督部门将检查过程中获得的信息通过该信息库,并同时获取所需的其他监督部门信息,避免重复检查。通过大监督办公室将同级各业务部门和各监督职能部门融为一个监督整体,监督结束后,各部门根据自身需要的信息完成各自的监督评价,大监督办公室可以将其综合起来进行公布和反馈,从而实现对被监督部门的全面监督和评价。
2.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是进一步规范大监督工作机制顺畅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每季召开一次大监督联席会议,通报各监督部门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内控联络员制度,纪检监察、内审、人事和事后监督各指定1名内控联络员,负责向大监督办公室报送各类监督检查信息;建立检查整改情况报告制度,及时上报上级行、本级行检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大监督职责等行为的部门及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事后监督的比较优势
在大监督体系中,事后监督工作“独立性、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重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央行其他内控部门本质上的差异,并为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防范资金风险创造了独特的优势。
1.专业性强。事后监督专门对会计、国库、发行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监督,监督人员一般是熟悉法律法规、精通会计业务的人员。
2.时效性强。不同于其他内控部门的不定期、阶段性监督,事后监督部门每日对上一工作日业务执行及时监督和连续跟踪,并及时反馈问题和差错。
3.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事后监督要对核算业务实施全面监督,而不是一般的抽查或专项检查,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涉及资金风险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审查,重点监控资金来龙去脉,促成监督网、监督链和监督点的有机结合。
三、增强事后监督效能促进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定位职能
在当前人民银行会计改革不断深入,新业务、新系统不断推出,风险隐患不断增多、防范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强化或提升事后监督中心的职能地位。我们认为应将其定位于“防范核算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专门业务机构”,作为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辖内会计监管工作,对辖内内部会计控制及会计监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等职责。这样有利于提高事后监督效力,保证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风险监督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66页)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统一风险评价标准,根据各项核算业务涉及的资金划拨手续、业务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内控机制建设执行等实际情况,再结合监督中发现的业务差错类型、存在的薄弱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等,将核算业务的基本风险划分为首先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等类型,并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防范的难易程度、风险所致损失大小等情况,将上述核算业务风险的具体风险事项划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风险评定后,依据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对会计、国库、发行业务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各种差错、问题进行识别归类,鉴定是属于哪类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突破事后监督的瓶颈制约。
(三)运用科技手段
一是加快监督工作电子化进程。建议上级行尽快牵头开发事后监督综合业务系统,采取网络化监督方式,与会计支付系统、国库、发行等相关核算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利用影像信息深加工。应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将影像信息中的有关要素由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直接引入监督系统,将采集的核算信息与转换的数字信息进行比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智能监督。三是充分利用光学识别技术。将票据凭证资料通过图像数字化技术设备输入到计算机系统,然后利用光学识别技术进行识别,自动建立凭证索引,改变目前事后监督系统中完全依赖监督人员手工录入凭证要素的现状,减少目前监督过分依赖监督人员的业务技能、责任心、心理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将监督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对风险点实施重点监督。
参考文献:
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同时,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应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为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把握形势,谋划新思路新举措
认清形势,是找准定位、谋划发展的关键。2013年,农村信用社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对资产质量的严重影响。因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企业资金会紧张,一些企业坏账率会攀升,一些企业会停产倒闭,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对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抢先谋划,确定好工作目标,找准工作着力点,把握好风险防控。特别要认真研究央行《中国农村金融金融服务报告》、银监会监管风险提示,制定好信贷政策,严把贷款投向,严防资金流向限控行业,严防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从源头上控制贷款风险;要密切关注行业、客户群体等系统性风险,仔细梳理,列出风险较大的企业和行业,列出参与高利贷的客户,制定退出计划和措施,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继续开展职工参与民间融资、非法集资行为大排查,严防案件发生。
二是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作为支农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村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变化对业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支农新要求新任务,尽快明确新思路新举措;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应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创新业务与服务,推动农村实现“四化二同步”,特别要适应城镇化建设,开办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大病医疗、子女上学等消费性贷款,积极引导信贷需求,为农民居民化创造条件。
改进绩效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绩效考核办法是指挥棒,是确保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农村信用社应通过改进绩效管理,促进全员树立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以稳步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为契机,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科学设定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改进绩效考评,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对基层信用社,探讨试行模拟利润考核,引导基层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的统一。
三是完善会计主管员、信贷主管员(专管员)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和履职考评制度,强化考核评价,将个人收入与风险管理情况相挂钩;探索试行等级柜员、等级客户经理、等级管理人员制度,建立催人奋进的人事管理机制,激发全员的创业精神、创新活力和劳动积极性。
四是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内部借款,清理应收账款;强化头寸和存放同业款项管理,适度参与票据业务、债券业务,灵活调整约期存款期限、品种和价格,提高收益率。五是借助银行化改革有利时机,以规范股金为手段,积极吸收优质股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改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问题和矛盾的根本出路。农村信用社应面对困难和压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自我超越中推动经营管理再上新水平、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资金组织力度,为增强支农能力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改进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方式方法,准确评定农户信用,正确甄别农户真实贷款需求,实现有效信贷需求的《贷款证》全覆盖。
三是加快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建设,完善定价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小微企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农民就近成为工人,推动城乡一体化。三是加强科技信息建设,在提升信用社管理水平的同时,继续实施“三大工程”,提高自助机具覆盖面和运行效率;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万里行活动,提高城镇居民对信用社服务与产品的认知度,增加离柜式业务量,增强综合经营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着力清收盘活,尽快铲除改革障碍
不良贷款占比高、拨备不足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主要瓶颈。农村信用社应把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压降。
一是强化非应计贷款动态监测,完善预警机制,确实解决好非应计贷款时点性反弹和前清后增问题。
二是加强清收队伍建设,健全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提高清收处置的效益和效率。
三是深入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活动,将表内外不良贷款及利息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笔逐户落实到人,明确清收责任和时限,加强督促调度。
四是采取“绩效挂钩,奖励清收;行政协调,协议清收;以物抵贷,变现清收;诉诸法律,依法清收”等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措并举,提高清收处置效果。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清收盘活手段,通过债务重组、异地执行、政府购买、打包置换等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六是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的合作,通过张贴布告和电视滚动播放等形式,对不良贷款的借款人予以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刑事拘留等手段,推进清收涉诉贷款的进度,力争在处置诉讼未结案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着力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实现经营目标、确保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构建环境,完善机制,精细控制,防范风险。
一是对现有制度进行汇总梳理,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二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要针对信用等级评定、贷前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明确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操作层面实现硬约束,全面规范信贷管理。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制定《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法人治理,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增加家庭成员担保等措施,加大对个人贷款的风险防控力度。
三是在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合规免责制度,确定合理的贷款损失率,对新增不良超过“容忍度”的,严格追究责任,予以通报批评;对因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造成贷款损失的,坚决严厉处罚;对因系统性风险、借款人意外或经营不善造成贷款损失的,可以免于追究。
四是开展信贷客户风险大扫描,发动信贷人员和信息协理员,尽快摸清客户的风险状况,有的放失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五是加强账户管理,持续推广支付密码。安装反洗钱系统、新一代贷款管理系统,完善风险识别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不断开展突击检查、录像检查和账户管理、银企对账、重要空白凭证、反洗钱、授权、大额资金汇划等专项检查,加强会计辅导,规范业务操作,全面防范操作风险。
加强合规管理,坚决防范案件发生
案件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应完善惩治、教育、监督、防范一体的案防机制,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落实合规管理措施,开展合规教育、警示教育和案防培训,提高全员合规意识和制度执行力。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加强信贷、财务、资产、科技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严防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传染渗透。落实案防责任,推行一岗双责,健全各条线案防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对各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的全覆盖控制。应用“工商E线通”系统,防范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验资业务风险;应用凭证管理系统,及时维护系统数据,切实提高凭证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业务线条预警系统,做好风险排查、预警提示、持续整改、跟踪评价,全面提升案件防控能力。强化违规台账的综合运用,定期分析违规问题分布、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的频率,解决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问题,切实提高案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干部交流“四项活动”,及时组织离岗、离职审计检查,加强内部监督。开展风险大排查,实现案件风险排查常态化。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科学安排审计项目,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以信贷、会计为重点,扎实开展审计检查,揭示问题,狠抓整改,彻底消除风险隐患,严防案件发生。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客户满意银行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农村信用社要牢记使命,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十精神和新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范畴,促进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不断组织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素质教育、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考试,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实现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双提高”。
四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全员道德素质,创建家庭更幸福、事业更兴旺、品格更高尚、企业更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前台为客户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管理为营销服务”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活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支付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6-0049-03
一、目前事后监督会计核算存在的风险点及其隐患
(一)管理机制上的风险隐患
从目前各支行营业网点配备人员结构上看,主要是会计核算业务监督管理与会计核算主体和核算组织形式的变化不协调,岗位设置不尽科学、合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只对部分会计岗位职责作了原则性规定,具体操作流程未予以明确。目前旗县支行普遍存在一线业务人员偏少问题,不能按照各专业的职能要求有效解决岗位设置问题。因此,岗位交叉、一人多岗现象在大部分支行普遍存在。以赤峰为例,目前赤峰市中心支行所辖10个旗县支行共有会计核算业务专兼职监督人员10人,其中:专职监督员1人,兼职9人。只有敖汉支行设专职核算业务监督人员1名,负责会计、国库核算业务的监督工作,由于人员少其余 9个支行全部为兼职监督员,其中:5人由营业部主任、副主任兼任,4人分别由国库复核、现金会计、会计综合、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兼任。由此形成了:一是监督人员在被监督对象的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使监督人员地位不能超脱,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业务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监督力度弱化,监督效果不明显。二是营业网点主管既是会计核算业务主管又是监督员,违背了监督人员不能从事前台业务操作的制度规定,监督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人员风险
事后监督作为县支行会计营业网点的一个业务岗位,受人员配置不足的因素影响,事后监督人员大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岗。非会计专业人员对有关制度规定、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学习掌握的不够深入透彻,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导致其不能有效履行自已的监督职责,出现外行监督内行的现象。个别事后监督人员对会计核算中隐藏的风险点不能识别,很难发现一般性差错和问题。据事后监督中心监督发现,个别支行营业网点的事后监督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在监督业务方面存在着一些差错和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主要表现在:1.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凭证印章不清晰、漏盖个人名章、记账串户等现象;2.财政性存款划拨凭证、表外科目付出凭证、电汇凭证漏盖转讫章;3.错用发行基金往来金额凭证;4.发行基金投放业务,3200贷方凭证使用反方;发行基金回笼业务,3200借方凭证使用反方;5.同城提出贷方票据清单漏盖监督员名章;6.冲正补记业务,冲正凭证使用反方;7.国库存款利息当日未入帐,国库存款利息计付错误;8.个别农村信用社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9.迟录个别缴款单位的一般存款余额;10.电汇凭证收款单位帐号填写错误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使风险加大,造成资金损失。营业网点监督人员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核查提示和把关作用不明显。
(三)重点业务操作风险
面对会计核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事后监督工作应将涉及资金流出的重大业务事项作为事后监督的切入点进行重点、全面的核查,严格监控资金流向,如同城票据提出、现金出库、电子联行、大额支付等资金流出渠道,检查他们的合规性、合法性和准确性,逐一核查凭证和附件,并严格执行网点事后监督员实时监督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支行在制度执行方面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同城票据提出、现金出库业务存在未经事后监督员实时监督并签章确认就办理的现象。
(四)大额支付业务操作风险
随着县支行国库内部往来的启用和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成功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国库资金账务处理方式发生改变,国库的同城差额清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处理,加大了资金风险。同城差额的清算若处理不及时或有误,一旦支付窗口关闭,就会出现垫款垫支现象。如会计核算人员误将国库同城票据交换借方差额当作贷差录入发送,有可能形成风险隐患。
(五)事后监督自身的潜在风险
一是会计监督严重滞后。由于凭证传递的时滞性,事后监督的时效性不强,并在接收到各支行营业网点会计核算资料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事后监督工作。事实上,受地域距程所限,各营业网点会计资料很难在短时间内运送到事后监督中心。以赤峰市中心支行为例,目前赤峰辖区各营业网点上一日的会计核算资料均在次日下午4点左右由赤峰市邮政局专人将邮包送达事后监督中心。有的网点如遇异常情况,需要迟延一至两天才能送达,如遇节假日会计资料在途时间会更长,造成事后监督严重滞后,时效性作用难以发挥。若存在问题,到监督环节发现时为时已晚。二是事后监督现场性不强。事后监督工作与前台截然分离,事后监督人员对前台人员的操作行为、方式无直观的认识,只能依据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事后检查、核对,对前台人员是否严格按操作程序办理各项业务、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等无法验证。三是事后监督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仅对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对业务的风险性监督不够。
(六)系统性风险
计算机在会计核算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但也使会计核算风险变得更加隐蔽、难于监控。由于旗县支行没有使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对会计核算业务只能采取手工监督方式,每天在地市中心支行下达提交指令后,依据会计核算要求打印发出、接收业务清单后,与会计凭证逐笔进行勾对,才能监督当天核算业务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发现问题只能口头通知地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当天在系统中无法解决,监督效能滞后。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后,如会计核算人员未及时进行系统销号,造成重要空白凭证账实不符,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作案,带来风险隐患。另外,系统中有些重要事项由业务主管独立完成,不符合风险控制的原则,没有相应的换人复核程序,会计主管单独对各参数的设定和修改等。事后监督人员在整个系统过程中参与较少,不能很好地对系统进行全程控制和监督。
(七)会计档案管理风险
一是各支行营业网点的会计核算资料全部集中到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集中装订保管,通过邮政快递公司传递,使会计资料在交接、传递过程中,均存在着会计资料毁损、错漏、丢失、泄密的风险,不利于风险控制,使风险加大。二是会计档案的集中,为一些监督检查带来不便。如内审部门对旗县支行进行全面审计时,对会计营业部门的检查中除检查有关登记簿外,能够查阅的会计资料寥寥无几,一些会计资料只能到事后监督中心去查找,造成审计过程不连续、查看问题不及时,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整改。
二、预防会计核算风险事后监督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职责,规范事后监督行为
一方面结合事后监督工作实际,制定统一的监督模式和操作标准。对事后监督的内容、操作方式、事后监督人员的权限职责、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岗位职责,便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规范的事后监督制度管理体系,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改变目前监督滞后、靠经验判断的习惯作法和陈旧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监督方式,严密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事后监督在组织体制上具有超脱性,在监督工作上具有权威性,在管理模式上具有规范性,在制度执行上具有严密性,在差错事故的处理上具有严肃性。再次,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有计划的岗位轮换制度,并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严格坚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管理模式
各营业网点实时监督员应转变观念,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把各类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上级行应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推广到旗县支行,实现会计事后监督的一体化和电算化。推广《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事后监督岗位的工作职责和现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功能设计和运作方式。《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的运行方式可采用两种,一是作为《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附属系统,与其数据库共享,功能设计上,旗县支行实时监督员也能够手工录入当日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与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采集的数据核对。二是统一模式,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事后监督方式。人民银行可借鉴商业银行的事后核查方式,基层营业网点可采取集中事后监督,实施时间、空间、人员三分离。
(三)确保事后监督人员的准确定位和良好配备
一是辖区各支行应加大事后监督人员的配备力度,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事后监督队伍,保证监督岗位的合理组合以及人员配备的数量要求;二是事后监督人员应加大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力度,潜心研究随着业务的变化发展新出台的各项制度、办法、实施细则、操作规程、业务标准等相关内容,在有效施行依法监督、依规核查的前提下,确保监督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实行责任追究是加强事后监督,防范风险和案件、确保内控制度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首先应赋予实时监督人员检查前台账务处理及督促操作人员更正差错的权力,尤其是对重大会计事项实行实时跟踪、重点监督核查。其次,事后监督人员应有相对较大的独立性,改变目前大部分支行事后监督岗设在会计营业部门,受会计部门的领导,监督人员在被监督对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地位不能超脱,直接影响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监督力度弱化,监督效果不明显,监督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利于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第三,对在业务处理中发生的各类差错和事故
实行责任追究。
(五)完善内控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保障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落实
基层人民银行事后监督部门应按照上级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适时根据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变化,研究制定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制度办法,为新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以保证监督质量,提高监督效率。事后监督人员要对会计核算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全面复审和检验,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检查方式,督促事后监督人员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对在监督过程中有章不循、有据不依、擅自越位操作等违规现象,要按照有关制度从严处理。事后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职,严防资金风险,保障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落实。
(六)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事后监督人员的防控能力
为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基层人民银行必须以人为本,抓好事后监督人员自身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要加强对事后监督人员进行相关规章制度、业务操作规程等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和学习,特别是要重点学习和领会事后监督方法和技巧,使事后监督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用以开展监督工作所需的有关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使其不断提高处理各项业务的操作技能,堵塞会计核算链条上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的能力。
(七)加强能力培养,树立全方位的监督长效意识
事后监督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克服“怕得罪人、当老好人”的思想倾向,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制度在执行上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要积极主动地提出来,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以利于工作的改进与完善。事后监督人员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事后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差错,要及时向会计主管和分管行长报告,并对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事后监督人员要善于加强与被监督部门会计核算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和探讨会计核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发生的各类问题和风险部位,提高抵御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能力。
述职报告是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助于了解自身的工作能力,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呼叫中心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叫中心述职报告1
大家好,我是呼叫中心的__,下面是我的述职报告:
一、掌握员工状态
作为一名质检,首先要了解每个员工的姓名、工号和服务质量等情况。
准确的叫出每个员工的工号、姓名或妮称,可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与重视,可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便于日后开展工作,做为管理人员,别忽略这一点。
在项目开展初期三天内应对现场每个员工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可按监听评分结果将员工服务质量进行分类,可分为:优、中等、差;然后有针对性监听,对服务质量保持较好的员工,我们可以少监听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全面保证好服务质量。
二、质检监控的方式
实时监听、抽查录音监听、成功单复核和旁听。
对新员工而言以上四种方式都适用,首先在新员工上线拨测时主要采取实时监听和旁听,由于新员工无外呼经验且对业务技能方面未能完全熟悉,因此实时监听和旁听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存在问题,可做及时补救工作;同时采取提查录音和成功单复核能确认员工的保存状态是否正确,因为新员工对保存状态容易混淆。
对老员工而言,在新项目开展初期,由于员工对业务还未完全掌握,可先采用实时监听,当员工对业务基本掌握和熟悉后,可采取抽查监听或成功单复核,这样可以提高监听效率,加大监听的力度,全方位监控服务质量。
作为一名聪明的质检应该学会分析报表,结合报表进行监听工作。许多时候很多新上任的质检或综援只是单一性的从录音系统中随机抽查录音进行监听,这是一种较盲目和片面的方式,很难发现员工存在问题。
话务员工作统计表:通过话务员工作统计报表可以一目了然掌握每个员工拨打量、接通量、成功访问量、成功办理量、拒访率、工作时长、工作时效等,从报表中可以体现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及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个员工某天的的业绩起伏过大,那么我们应该例为重头监听对象,不可忽视。
拨打明细表:通过拨打明细表,可以清楚知道每个电话号码的通话时长,拨打次数及保存状态等,对于通话时间过长或过短的录音,往往容易存在问题,所以应加以留意。在进行成功单复核,主要通过明细报表进行核对。因此在进行时我们可以先导出一分话务员工作统计表和拨打明细表,然后结合报表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监听,这样不但能更直接、及时发现员工存在问题,同时可以提高质检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录音分析的技巧
录音分析是质检日常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做好录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养成收集录音的习惯:在每天的质检监听中会遇到许多较典型的录音,不论好与差的,只要有代表性的都可进行收集,可建立一个文件夹对录音进行分类储存,比如建立一个存放好的录音夹,一个存放差的录音夹,便于随时使用,而不是到了要做录音分析时才匆忙找几条录音,这样的录音往往没有什么代表性。
录音分析的目的:针对监听中员工存在的问题,经常安排时间为服务质量及业绩较落后的员工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且每周至少安排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案例分析点评,通过借鉴优秀员工的录音,让员工从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沟通和销售技巧,最终提高整体员工的服务水平。
录音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首先要告诉员工我们是对事不对人,目的是让大家通过案例在以后的工作如何扬长避短,同时点评录音应该从录音的优点和缺点相结合进行评价,如果把一个录音评得一无是处,可能会伤了员工的自尊心,同时会影响你跟员工的沟通;同时做录音分析时要有层次的进行,对于过长的录音,我们要分步进行点评。比如录音中某个地方存在着不足或好的地方,可先暂停播放录音,就此先进行点评,这样可以加深员工的印象,而不是等一个录音全部播放完后再进行点评,这样员工往往只能记住其中的部分,难以全面的分析,效果不太明显。
五、质检扣罚种类与技巧
质检扣罚可分为口头提醒、口头警告、质检提醒单、下岗培训、经济扣罚,严重的给予辞退。
质检扣罚可能是一件较头疼的事,特别是对一些新上任的质检或综援,往往显得很棘手,经常碰壁,首先怕得罪员工,其次会遇到员工不接受处罚,自己变得措手无策。通常对于员工监听中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视情况轻重,第一次可给予口头提醒或警告,如问题较严重但又未造成太大影响的,可以让员工签质检提醒单,如下次再犯同样错误,则直接进行扣罚。
在扣罚时不要马上就拿出扣罚单,且不要一味的进行指责,可先让员工听回当时录音,让他自己找出问题,如他找不出,你再诚垦的给予指出,要让他心服口服的签单,同时要让员工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扣罚,而是让他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加以改善,避免犯同样错误,取得更大的进步。
密切留意受扣罚员工的工作心态,通常员工在接受处罚后,会出现情绪低落,我们要对其进行开导和谈心,当发现员工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找回自信。
六、质检间交换监听对象
由于目前现场项目较多,且规模较大,会分成几个区进行监听,质检或综援不要固定的对某个区域进行监听,时间长了会觉得都是老问题,因此可以轮换区域和监听对象,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证好服务质量。
七、端正工作心态
作为一名质检,不是机械和应付式的完成每天60条的录音监听和质检日志,同时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挑出员工的毛病,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帮助员工服务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何改善和提升员工的沟通、挽留和销售技巧,提高整体员工的服务水平,从而保证好整体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减少投诉的发生;同时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过于在乎员工对你的评价,而影响了工作状态。如果有10员工对你进行评价,假如10个全说你好,那你可能是过于偏向员工,而不太敢于管事;假如10个员工都说你很差,那么你应好好的反省和检讨一下自己,是哪方面做得不足,及时改进;假如10个员工有一半说你好,一半说你差,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人无完人,塾能无错。
八、多向其他管理人员学习
每个质检或综援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常言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在平时我们可以多向身边的其他同事请教和学习,取长补短,经常性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同时可以买一些有关如何管理现场和员工的书籍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到工作中进行举一反三,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避免少走歪路,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管理人员。
呼叫中心述职报告2
大多数人在提及培训心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场甚至若干场培训下来后,会总结出什么,有什么需要分享和提高,而我在想,其实,站在一个培训师的角度来说,如何做好一个培训师,不失为一个更有交流价值的培训心得。跳出来看待这个过程,也许我们有更多的发现和感触。
我的心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训目的和目标
这两点是不同的,可以说目的是短暂性,目标是长远性,或者说目的更关心实际培训后的效果,而目标更关心培训工作对于人成长的连续性作用。概括为:
达到项目培训要求,帮助项?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碧岣?/p>分享和感悟由项目引发的思想感受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诸如此类的具体的、实质的、专门的目的和目标。
二、培训展开和过程
培训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结合培训目的确定中心思想和大致的培训计划;
搜集相关专业或项目资料;
制作培训课件,制定最终培训安排,并提交项目审核;
依据反馈更改课件;
确定培训方式,酝酿培训情绪。
如何通过培训实现作用
培训课堂气氛的随时把控
结合实例来解释及描述;
相互学习及归零的培训法;
不挑剔学员,不另眼看待学员,学员在你眼里都是最优秀的;
语速、语调的规范;
利用自己的特长,结合学员的实际临场发挥;
经验分享(自己成长的过程及历史);
引用一些名人及名事来引起听众的认同;
在说话与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保持中立及多角度的来分析看待;
说话不要过于主观,更不能武断的下定义;
换位思考,多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他们的承受力;
观察学员的听课状态(通过讲课时选准一些状态比较好的学员来配合你);
学会处理学员现场的提问,特殊问题可采用传纸条及其他方式;
讲完后有必要再重复一遍;
中场休息的时间要利用好,适当放些音乐调节气氛。
以上两部分可概括为: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专业的东西实用化。
如何与学员现场互动
请学员们作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调节氛围;
不时的对一些学员进行表扬;
提问、解答,幽默、笑话,角色扮演;
用一些名人、名事作案例来引起学员的共鸣;
用一种激励的方式(如主动发言者可得到礼品等);
结合游戏的模式,寓教于乐。
有效做到这些的时候,就可以对整个培训过程运筹帷幄,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闭环,在培训后期,及时跟进培训效果、适时更改培训资料、总结培训经验也同样重要。当然,这些培训心得多是我个人的主观想法,也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实战中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成长。
呼叫中心述职报告3
从事客服工作已接近七年,在七个春秋冬夏的轮回交替中写了好多次总结了吧,感觉总结就象是一个驿站,可以静下心来梳理疲惫的心情,燃烧美好的希望,为下一段行程养精畜锐。不管客服工作是多么的平凡,但是总能不断地接受各种挑战,不断地去寻找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总在不断地告诫自己:做自己值得去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对于一个客服代表来说,做客服工作的感受就象是一个学会了吃辣椒的人,整个过程感受最多的只有一个字:辣。如果到有一天你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不再被这种味道呛得咳嗽或是摸鼻涕流眼泪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员工了。我是从一线员工上来的,所以深谙这种味道。作为一个班长,在接近两年的班长工作中,我就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企图能够找到另外一种味道,能够化解和消融前台因用户所产生的这种“辣”味,这就是话务员情绪管理。毕竟大多数的人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在每一个新员工上线之前,我会告诉她们,一个优秀的客服代表,仅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服务技巧还不够,要尝试着在以下两点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作为一个客服代表的职业心理素质,要学会把枯燥和单调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学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首先,对于用户要以诚相待,当成亲人或是朋友,真心为用户提供切实有效地咨询和帮助,这是愉快工作的前提之一。然后,在为用户提供咨询时要认真倾听用户的问题而不是去关注用户的态度,这样才会保持冷静,细细为之分析引导,熄灭用户情绪上的怒火,防止因服务态度问题火上烧油引起用户更大的投诉。
另外,在平常的话务管理中,我一直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为了防止员工因违反规章制度而受到处罚时情绪波动,影响服务态度,一种比较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在处罚前找员工沟通,最好的方式是推己及人,感觉自己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只要用一定的心胸和气魄勇敢面对和承担自己因错误而带来的后果,就没有过不去的关。俗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所范下的错误长久的消沉和逃避,“风物长宜放眼量”,于工作于生活,这都是最理性的选择,同时这也是处理与员工关系最好的一种剂,唯有这样,才会消除与前台的隔阂,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稳定员工情绪及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当然,在不断地将自己以上的经验和想法得以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在这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更象是一颗螺丝钉,同本部门的前台、后台、组长、质检及部门经理之间作着有效的配合,同时也与其它各组或各部门之间作着较为和谐的沟通和交流,将话务管理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在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份内事情的过程当中,对团队二字体会特别深刻。曾经被这样一个故事感动:
在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好象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过来,大家正准备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有一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入水中。但只要蚁球能上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蚁球里层的英勇牺牲者。他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他们的尸体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于是,我开始为此而努力: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应该象在遇险境时能迅速抱成一团产生出惊人的力量而最终脱离险境的“蚁球”,在我们呼叫中心全体员工的互帮互助与精诚团结下,不惧用户的无理纠缠,不惊投诉者的古怪刁钻,嗬,一大堆骚扰用户又何防!
很幸运的是,我们呼叫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的团队,而且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动力支持中积极地参予着这个团队的建设。在与另外一位班长良好而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彼此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再加上部门经理的大力支持和富有亲和力的微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团结一心,寻求到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渡过难关,将话务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地进行下去。众所周知,公话业务历来是用户争议和投诉的焦点,公话及卡类用户每月因业务上的原因在呼叫中心的投诉率是最高的,班长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压力就是来源于此,所以在处理此类投诉时总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唯恐因处理不好而引起越级投诉。而每每每遇到难以决定或影响较大的投诉时总少不了上级领导的帮忙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班长的工作减轻了压力,那是一种“天塌下来有人一起扛着”的踏实感。记忆中有好几起这样的投诉,但都有惊无险,最终成为锻造我们能力的经历而不断丰富着我们的客服生涯。
呼叫中心述职报告4
对于客服呼叫中心来说,培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因为客服代表的服务水平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只有对客服代表进行持续地业务及技能的培训,才能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公司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014年第一季度我部门的培训工作始终以“客户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为理念,以全面提高客服代表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积极建设学习型中心、培育学习型员工。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职员工培训工作情况
2014年第一季度我中心共举行内部培训18场。其中业务培训占78%,系统操作培训占5%,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培训占11%,服务技能及心态培训占6%。共举行考试3场。
其中业务方面的培训,着重点为省分每月下发的培训质检重点业务及总部拨测的热点问题。如3g合约计划、沃家庭、国际漫游业务、校园1+、灵通转g等重点业务,这些业务培训既有效保障了拨测成绩,也满足了客户的咨询需求。
系统操作方面,因3月中旬客服呼叫系统由原3.0升级到6.0,系统在操作界面及功能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我中心及时组织了客服代表培训,保证了客服代表对新系统的操作熟练度,实现了系统操作的平稳过渡。
为提高客服代表与客户沟通能力,我中心针对日常录音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的对沟通技能及语言表达技巧做了培训,通过培训客服代表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做出了改进。
为更好的规范员工的行为,创建和谐班组。我中心对2014年公司及部门规章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做了培训。通过培训大家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的本岗位要求,对于日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了准备。
二、建全了新人岗前培训流程
2014年第一季度,我中心共进新员工9位。因之前的新人培训流程不太完善,在中心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建全了新人岗前培训流程,完善了培训资料。具体如下:新人培训第一阶段为理论培训。课程主要有:公司简介与部门规章制度、员工绩效与激励管理制度、客服中心业务流程范。第二阶段为业务培训,课程内容是:移网基础业务、固网基础业务、融合业务及3g业务。第三阶段为系统及技巧培训,内容为:客服系统的操作、营账、朗新等系统培训,沟通技能培训。第四阶段为现场培训,内容为:第一周以跟听带教老师接电为主,
并要求学员每天记录来电。第二周以新员工试接电话为主,带教老师负责跟听和工单审核。
通过新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建全,使得新员工培训工作能够有步骤、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缩短了新员工的学习历程,使其能更早的实现独立工作,以解决中心的人员少,话务量大的困难。
三、在岗员工考试分析
第一季度我中心共举行三次大型考试,其中实操类两次,卷面类一次。通过考试发现员工无论是在业务还是技能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水平参差不齐。平均水平在90分以上,但有个别员工成绩总是在70分上下,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展开分析,发现这类员工学习积极性较低,集体荣誉感不强。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开展个性培训,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加大考核,做到有培训就有抽查,有抽查就有考核,有考核就有提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以上措施,部分员工已在思想上重视起培训工作,学习积极性也有了些提高。
呼叫中心述职报告5
20__年7月至9月,我在__电信公司10000任职客服话务员。两个月的工作,使我对客服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就将我的感想及对客服工作的认识作如下总结:
1.客服人员所需的基本技能及素质要求:客服人员所需的基本技能需要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普通话流利、工作认真细致、需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协作意识,纪律意识强及良好的有良好的心态。
2.作为客服人员,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
(1)学会忍耐与宽容。忍耐与宽容是面对无理客户的法宝,是一种美德,需要包容和理解客户。客户的性格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同,因此客户服务是根据客户本人的喜好使他满意。
(2)不轻易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客户服务人员不要轻易地承诺,随便答应客户做什么,这样会给工作造成被动。但是客户服务人员必须要注重自己的诺言,一旦答应客户,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到。在电信公司作为话务员期间,公司规定在接到客户投诉问题后,要在48小时之内必须做出处理,这是一种信誉的体现,也是对作为客服的基本要求。
(3)勇于承担责任。客户服务人员需要经常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和失误。出现问题的时候,同事之间往往会相互推卸责任。客户服务是一个企业的服务窗口,应该去包容整个企业对客户带来的所有损失。因此,在客户服务部门,不能说这是那个部门的责任,一切的责任都需要通过客服人员化解,需要勇于承担责任。
3.作为客服,需要一定的技能素质: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普通话流利,语速适中,用词恰当,谦恭自信。
(2)丰富的行业知识及经验。丰富的行业知识及经验是解决客户问题的必备武器。不管做那个行业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仅能跟客户沟通、赔礼道歉,而且要成为此项服务的专家,能够解释客户提出的问题。如果客户服务人员不能成为业内人士,不是专业人才,有些问题可能就解决不了。作为客户,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服务人员的帮助。因此,客户服务人员要有很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3)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在考虑自已利益的同时也要会客户着想,这样是维护客户、留住客户最好且最有力的办法,在遇到客户投诉时如能换位思考可以平衡工作情绪,提升自身素质。
【关键词】结售汇 展业三原则 思路 方法
当前,外汇管理正由以往的“规则监管”逐步向“原则监管”过渡,“展业三原则”(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逐渐替代了以往繁琐具体的监管规则,增强了外汇监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既体现了银行真实性审核由形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转变的要求,也将成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外汇局对银行外汇业务监管的重要准则。但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 银行存在“展业三原则”执行力不强的现象。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银行的主观能动性和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有效落实“展业三原则”,成为当前外汇管理领域的一大课题。
一、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贯彻“展业三原则”的必要性
(一)“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是国际上银行业已有的“规矩”,银行经营外汇业务遵守展业原则是必然趋势
“展业三原则”并非外汇局对银行提出的要求,而是银行业展业的基本要求,国际上对银行展业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对银行展业三原则的应用并没有停留在原则表面,而是从相关定义、实施情形、审查措施、银行内控、外部执法等多个角度赋予了银行展业三原则许多具体内容和明确要求,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审慎风险管理中。所以说,展业三原则是国际银行业已有的国际惯例,外汇局只是将其引入对银行外汇业务经营及管理中并进行强调。
(二)以往的行为监管已不能适应当前涉外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展业原则是推进“五个转变”和简政放权的内在要求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演变,银行开展外汇业务的复杂度、自由度大幅提升,以往外汇局提出明确具体要求、银行照章办事的监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为此外汇局不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五个转变”,其中展业三原则是原则性监管在外汇管理领域的有益尝试,有利于银行防范自身经营风险、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能够尽快适应外汇局减少或取消外汇业务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新的管理要求,是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和重点领域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银行从表面形式审核向实质审核转变,更有利于遏制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改革以前外汇局规定银行审核具体单证,单证齐全就合规,单证不全就违规,实际上是形式性审核,实际审查效果不佳而可能导致的政策风险包揽在身。“展业三原则”的目的就是使得银行的义务与权利一致,银行办理业务时,审什么、怎么审、何时审、谁来审,都应由银行自主决定。同时,银行在审核过程中觉得交易真实性不清楚、没有把握的业务,可以向客户追加材料进行审慎审查,而不拘泥于以往外汇局所规定的单证范围,以确保进一步“了解客户”。由此审对是应该的,而审错或没审则应承担责任,保证了银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更有利于发现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四)有利于银行业务良性有序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对于同一笔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结售汇业务,若按规则管理,责任心弱的银行可能只从表面真实性审核单证业务,并受理业务获得收益,而严格履职银行由于拒绝客户反吃亏,长此以往,所有银行受利益驱动都不愿意严格审核业务。而原则监管,就要求银行根据“展业三原则”的要求尽职审查,若银行仅是通过表面真实性办理业务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就促使各个银行主动进行真实性审查,使得涉外主体在任何网点都办不了异常结售汇业务,有利于外汇业务市场良性有序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二、目前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贯彻“展业原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展业三原则”落地缓慢渐进,落地程度不均衡
从辖区各家银行执行展业三原则的情况来看,各银行对展业三原则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银行对展业三原则有了认识上的提高,实际行动上采取措施深入落实情况不一,实际办理业务中完全遵循展业三原则不够,不同银行落实展业三原则的效果也不同,单设国际业务岗或部门的银行对展业三原则的执行情况相对较好。不同外汇业务种类执行效果不同,如涉及到资本金、贸易融资、转口贸易购汇及付汇业务较个人结售汇业务审核相对严格。
(二)银行展业原则落实缺乏可行的内控制度保障
银行内部尚未针对“展业三原则”落实制定专门性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操作规程仍停留在业务流程、业务操作表层,系统性不强,有规定无依据、直接照搬或转发其上级或外汇局文件作为业务操作规程的现象较严重,规程与实际业务结合不紧密,操作性不强,更新较为滞后。更多是为了达到外汇局要求而对制度进行罗列,没有结合银行内部的部门分工、岗位职责等实际进行细化,未建立问责机制。
(三)银行自身对展业原则认识模糊,落实比较难
展业原则落实缺乏明确标准。了解到何种程度才是“了解到位”,“尽职审查”审查到何种地步算是“尽职”,现在仍缺乏明确的界定,无指导性操作意见,银行对展业三原则义务认识不清。在此情况下,每个银行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自解读“展业三原则”,对展业原则落实易浑浑噩噩,流于表象。同时,因本地区客户资源量少,银行内部绩效考核压力大,银行之间竞争激烈,导致银行在客户营销方面,容易忽视风险,未保持适度的谨慎,了解客户、了解业务不够深入。
(四)银行前台业务人员和后台管理人员分离,导致落实展业原则脱节
根据了解,地市银行客户营销与维护由经理及行长负责,前期调查了解客户的工作由其负责。业务经办、复核等业务操作人员并不参与。但营销成功的客户办理外汇业务,由前台经办、复核等人员负责。其不够了解客户,而且前台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敏感性、责任心、对外汇管理政策的熟悉程度均有限,在尽职审查方面只能停留在表面。另外,缺乏动态了解客户机制,银行对客户的了解基于前期营销阶段,缺乏动态、全面了解客户的机制,展业期间更注重客户业务办理满意度及银行服务质量,以此维护客户。
(五)银行内部操作系统缺乏关联性比对,银行间缺乏信息互通机制,外部缺乏有效信息共享,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了解客户、了解业务的客观难度不断加大
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难以掌握客户全面真实信息,如,企业提交单证及信息是否真实,企业是否涉及民间融资,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为某银行重点审查企业,是否为海关关注企业等,由于缺少内外部及银行业间的相关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银行对客户真实性审查困难较大。又如,对于非居民个人客户使用的护照、通行证等证件,由于无法进行联网核查,只能表面核对,真伪问题无法得到确认。
(六)银行尽职审查面临合规与利益的冲突
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收益率和风险的可控性是银行履行审查义务的出发点。因此,银行对业务的审查注重于影响资产安全、收益的单证、资料的真实性,而对交易本身的真实合法性,由于市场竞争、审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缺乏明显的约束机制,银行则往往关注比较少。如,对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的使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项下提前购汇后账户资金是否挪作他用,转口贸易收、支规模、频率变化等情况的后续跟踪则较少涉及。
三、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的总体思路及路线
(一)总体思路
银行作为贯彻“展业三原则”的实施主体,通过自身内部管理、控制、协调、分工、问责等措施建立内部实施机制,并从银行间、银行外部等获取审核涉外主体结售汇业务真实性所需的全量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审查涉外客户和结售汇业务,切实落实“展业三原则”;外汇局通过监督激励处罚措施指导、督促银行贯彻展业原则。
总体原则:公平性、客观性、可操作性、效率性、持续性、差异对待性、责任可追性、主动适应性、可监督性。
(二)实现路径
图1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贯彻“展业三原则”路线图
四、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的具体措施
(一)银行层面
1.如何在制度层面将“展业三原则”嵌入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外汇指定银行在原有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将“展业三原则”具体化,要将“展业原则”转化为“办事规则”,一是明确内部管控岗位设置、职责及管控方式。二是识别客户制度。明确识别客户的方法和依据,建立客户等级评价体系。三是识别业务制度。明确业务办理依据、资料清单、操作流程,划分业务风险等级。分类对国际贸易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结售汇业务、国际收支申报业务、对内对外直接投资等业务的各个环节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尤其加强对贸易融资、资本金收结汇等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排查。有助于银行员工深入了解所办理的业务。四是审查机制。人员之间要求经办、复核、审核分离、权责清晰,相互制约。
2.如何识别客户及业务。通过直接与沟通、侧面了解、识别证照、章程、报表等资料,对客户经营范围、规模和发展方向、财务状况等作为识别客户的依据。根据客户初次办理业务、老客户、所属行业、历史业务办理情况、客户评价结果以及业务风险等将客户由低风险到高风险分类;依据政策法规及操作规程是“了解业务”的主要方式。例如,对于贸易融资业务,加强对物权单证的审核,通过进出口合同、融资标的(如信用证、票据等)来了解贸易融资业务;对于转口贸易业务,要求提供第三方凭证,并通过网络、电话传真、查册、船公司证明等措施逐笔核实真实性;对于违规、可疑业务的认定和报告,执行更为符合外汇管理要求的大额、可疑交易认定标准。将业务由小额常规到大额关注交易分类,落实尽职审查强弱程度,采取从便利化到强制审核的松紧程度不同的审查方法与措施,将“展业三原则”内涵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真正落实到业务经营中。
图2 客户、业务识别及差异化分类管理象限图
3.如何尽职审查柜台业务。根据客户具体申请业务特点,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单证,对交易不符合以往惯例、合同、商品或发票价格严重偏离市场规则的客户,应认真核查客户结售汇交易背景,对提单、仓单、船单等单证进行认真甄别。要重点核实客户的主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进出口政策、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销售价格是否比较稳定、近期是否有过贸易或质量纠纷、是否存在反倾销或惩罚性关税、是否具有信用证要求出运货物的履约能力、在银行是否有不良业务记录、是否被相关涉外管理部门处罚等等,对客户相关信息,运用多样化的单证查询方法进行比对识别,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中心对客户资质进行核查,通过航运公司网站查验海运提单真伪;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出口合同等了解经营范围、财务状况;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直接向交易对方或者单据提供方询证。严格做好审批前的业务受理、专业审核等工作,加强事前、事中风险把控。同时,做好事后监控,对客户开展持续监控,包括持续跟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结售汇资金的流向和用途情况等;持续跟踪货物和销售情况,包括所购货物的到货处理情况、出口货物的生产情况、货物流转情况、货款回笼情况。
4.如何管控非柜台业务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银行真实性审核带来挑战,企业和个人可通过互联网办理结售汇业务,无需到银行柜台办理。在互联网外汇金融及资助终端领域落实展业原则是摆在面前一项重大课题:一是加大系统非柜台业务办理系统的功能完善,使得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区分不同业务,并能够通过外汇系统间及其他部门共享数据的自动比对和异常业务识别功能,并对不合理的业务拒绝办理;二是在网上系统和自助终端显要位置进行政策和风险提示,如在业务发生前通过弹出字幕、对话框等形式告知客户的权利和义务,提示其如实填报信息,警示误报信息的后果;三是非柜台业务要有后台人员定期核查,对于可疑交易,要求企业和个人提交相关资料,进行人工审查。四是定期对互联网结售汇业务进行调查评估,排查互联网方式下结售汇业务的审查缺失功能及环节,对存在明显缺陷、不符合展业三原则要求的互联网办理方式,完善系统审核功能。
5.建立完善内部数据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综合共享平台,为银行落实展业三原则提供系统支持。为便于银行利用系统直接查询、提取内外部相关数据信息,为事前了解客户和业务真实性提供预警和参考,应整合外汇监管信息数据资源,建立和完善内部数据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具体方法有:一是专门开发银行信息查询模块,以主体为单位对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货物贸易外汇监测、资本项目信息、账户资金划转等外汇业务进行全流程监测,对交易主体、资金性质、交易对手进行分析,及时甄别筛选出异常交易资金信息,并及时在外汇信息查询系统内预警,便于银行通过系统进行实时查询,以此作为“银行展业三原则”的辅佐依据。二是协调建立人行、外汇局、海关、商务、公安、工商、税务、审计、物流等多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银行信息查询渠道,促使银行准确获取企业、个人的财务经营情况和社会信用情况。
6.加强风险意识,落实可疑违规行为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外汇指定银行采取人工识别与系统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大额、可疑和异常外汇交易。规范内部识别、分析、报告流程、明确责任人、报告方式,确保能够根据外汇局的统一标准,及时报告可疑违规行为及重大事项。同时,规范留存客户身份资料、业务审核材料、尽职审查材料等档案备查。
(二)外汇局层面
1.制定外汇局监督规范措施,出台“展业三原则”总体纲领,给予政策指导。通过部门规章甚至更高一级的行政法规等形式出台外汇领域“展业三原则”纲领性文件,确立“展业三原则”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加快“展业三原则”在外汇领域的推广速度和宽度,引起外汇指定银行的重视,让“展业三原则”真正深入人心。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展业三原则”的概念、目标;外汇局和银行双方在贯彻“展业三原则”的权利和责任;外汇局对“展业三原则”落实情况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等。
2.完善核查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对银行落实“展业三原则”的约束机制。外汇局通过“非现场-集中分析-现场-评估评价”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外汇业务定期和不定期核查、现场和非现场核查制度,加强对核查方法的研究创新,提高监管效率;对于核查结果,不但要进行系统内通报以及列入银行考评体系,而且要作为对其调整后续外汇业务核查强度和频度的依据,从而对银行形成较强的监管压力,倒逼银行提高合法合规经营外汇业务意识,确保“展业三原则”执行效果。
3.改进外汇局检查处罚机制。理清部分法规条款,明确执法依据,切实解决核查检查中出现的取证难、定性难、处罚难问题。避免银行在执行展业原则上打球,加强外汇检查部门对银行是否有效落实“展业三原则”的监督检查。
4.协调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建立银行间、外汇局与银行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公开查询各种有理由贯彻“展业原则”的数据信息,如对于审核有问题的主体,在共享平台披露,提示风险,使有问题的主体业务在任何银行网点都办不了业务。
5.加强业务准入管理,建立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外汇局审核银行开办结售汇业务备案资料的,不仅注重核对银行相关批准文件,还要着重审查银行报备的内控制度,评判银行在人员素质、场所设备、技术支持等方面是否具备依法合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资质和能力。此外,针对外汇业务的专业性以及监管的便利化,对外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测试和备案,并建立针对银行外汇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普遍提高银行人员执行外汇政策水平。
(三)其他涉外部门提供外部数据信息支持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1我满怀着对金融事业的向往与追求走进了红旗岭分理处,在这里我将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事业的梦想。时光飞逝,来红旗岭分理处已经25个年头了,我始终保持着良好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银行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着,为我们的银行事业发一份光,贡献一份热。忙忙碌碌的2020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的所有工作令人欣慰,在支行分理处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本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学习《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和《员工守则》等。增加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做到优质服务,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我知道我所在的岗位是一线服务窗口,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因此,我时刻提醒我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细心,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客户耐心解答客户在输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问,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使客户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大力宣传新业务品种,积极营销中间业务,全面完成分理处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营销正德保险32万元,太平洋保险3。4万元,办理网银开户85户,借记卡开户388户,为本行创造了中间业务收入。
四、增加安全意识,及时杜绝安全隐患,做到全年安全无事故,业务要发展,安全是基础,工作中能够坚持及时上下班,进出门能做到即开即锁随手关门,坚持做到一日三碰库,杜绝自办业务,及时避免业务操作风险。回顾2020,展望2020,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加紧学习,更好地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2一年来,本人认真贯彻国务院金融改革的方针、政策,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根据人行和上级联社下达的年度任务指标,带领员工开展各项工作。
一、本人能够认真学习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学习有关信用社业务规章和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廉洁自律教育,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员工业务习,加强员工廉洁自律教育,法律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使本社各项工作遵章依法运行.
二、努力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不仅按照上级规定的执行,同时又能根据本社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准则和业务考核办法,做到工作有制约,又有相互促进,达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又取得一定的效益.
三、工作方面:1、根据本社区域的经济特点,及时抓好存款组织工作,做到全员有任务,全员齐抓吸储存款.今年前三个季度,存款年增数稳居全区第一。2、及时抓好”清非”化险和收息工作。年初做好”清非”总布署、总动员,根据季节性收入情况及时落实清收工作,并于对虾收入旺季组织了”百日清非”大行动,不良贷款得到了有效控制,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效益业绩方面:年底存款余额7430万元,净增额324万元,完成计划的85.3%,各项贷款余额5696万元,增加129万元,存贷76.66%,控制在合理比例之内;不良贷款余额2735万元,下降16万元,占比48%,下降1.4个百分点;利润帐面数为25.2万元,(实际数为34.7万元)完成计划的347%。
五、不足方面:本人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不高,业务发展缓慢,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清收速度缓慢,”两呆”贷款上升,潜在风险加大,有超比例贷款企业四户,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账面273万元的亏损额,办公条件,防范设施及员工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没有改善。
六、改进措施: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大”清非”力度,尤其是清收”两呆”贷款,努力扎实支持”三农”贷款,压缩大额超比例贷款,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抵补率,尽快降低和化解风险.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3当日历一页页撕落,只剩下最后一页,一年就这样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度过。在这一年里,每天记账,结账,做传票,写账簿,虽然没有赫赫显目的业绩和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我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我用这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工作勾画出生活的轨迹,收获丰收的喜悦。
一、立足平凡踏实工作
在禾加支行,我从事着一份最平凡的工作——柜员。也许有人会说,普通的柜员何谈事业,不,柜台上一样可以干出一番辉煌的事业。卓越始于平凡,完美源于认真。我热爱这份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一干就是十八年。作为一名农行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柜台服务是展示银行系统良好服务的“文明窗口”,所以我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用心服务,真诚服务,以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顾客的信任。
是的,柜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群体,柜台是展示农行形象的窗口,柜员的日常工作也许是繁忙而单调的,然而面对各类客户,柜员要熟练操作、热忱服务,日复一日,用点点滴滴的周到服务让客户真正体会到农行人的真诚,感受到在农行办业务的温馨,这样的工作就是不平凡的,我为自己的岗位而自豪!为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一是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时刻不放松业务学习;二是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四是清醒的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银行工作需要的是集体的团结协作,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老员工,我不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干好,还注意做好传、帮、带的作用,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新来的同事适应新环境,适应新岗位,适应新工作,使他们更快地熟悉相关业务,较好地掌握业务技能。结合我自己做新人时的经验,我注意引导他们从账理出发,而不是教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菜单操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我想,这样的教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会让他们学到业务知识点的本质,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今年相继有三名新同事加入,他们虽有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但对于临柜操作技能来说,尚有欠缺。为了能使他们尽快上岗,我对跟班实习的新同事耐心进行操作章程的培训,特别是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办事,人走章收、抽屉锁好、电脑退出画面等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于他们的薄弱环节—技能,也将自己平常练习的心得告诉他们,供他们参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双向努力,他们已能熟练进行单人上岗操作了。
银行新进人员渐渐增多,在帮助他们同时,我也看到他们的优点,时时让我有危机感,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能满足现状,要甘于平淡,但不能流于平庸,既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将手中的工作完成,也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以迎接未来的挑战。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银行工作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前台柜员应该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将工作干得更好。
三、业务全面进取向上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具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娴熟的业务能力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向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支行举办的各类培训和技能考核为我尽快提高业务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始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坚持认真听课,结合平时学习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着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一是学习不够。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学不断问世,面对严峻的挑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工作方法等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二是在工作较累的时候,有过松弛思想,这是自己政治素质不高,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不好的表现。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对前台金融业务的熟悉,不能取代对提高个人素养更高层次的追求,必须通过对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金融业务知识,相关政策的学习,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增强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4我怀揣着对农信社事业的向往与追求走进了栏垅信用社白水分社。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做了近8个月的柜员。还记得刚分配到白水信用社的时候,我为信用社网点的覆盖之广之偏折服。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学习了也学会了很多,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努力做到从一个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我做了如下的述职报告:
一、工作上,业务技能不断提升
柜员一职,看似每天重复着简单的事情,但要做好柜员的工作,首先就要集中精神,沉着冷静。作为一线员工,我深刻的体会到柜台服务是展示农信系统良好服务的“文明窗口”,我们的工作需要配合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磨练,我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业务以及规章制度,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手。
二、心态上,对工作的认知日渐成熟
柜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群体,柜台是展示农信形象的窗口,柜员的日常工作也许是繁忙而单调的,然而面对各类客户,柜员要熟练操作、热忱服务,日复一日,用点点滴滴的周到服务让客户真正体会到农信人的真诚,感受到在农信社办业务的温馨,这样的工作就是不平凡的,我为自己的岗位而自豪!
为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一是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时刻不放松业务学习;二是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四是清醒的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参加工作以来,我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只有这样,才能确确实实干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业绩。
三、工作责任心上,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这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我在工作责任心上有很大的提高。在银行工作自己所担任的就是一名工作职员,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对公司负责,对储户负责。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进步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点上我在银行工作的一年中深有体会。现在银行属于服务行业,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题目尤为重要。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学习工作的道路上有成长和收获,但仍在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业务虽熟练但但办理业务的速度还比较慢;二是学习主动性不强,闲暇时间比较懒散,没有把时间用在学习和提高自己上。针对自己的不足我给自己计划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学习,虚心求教,克服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将工作做得更好。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把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完善自我。
银行员工述职报告范文5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忙忙碌碌的一年又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所有工作令人欣慰。在支行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不到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
一年来本人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及支行文件精神,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之余狠抓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学习《员工守则》和《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增强了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做到优质文明服务,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我知道我所在的岗位是一线服务窗口,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这就要求我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细心,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客户,耐心解答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问,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使客户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大力宣传新业务品种,积极营销中间业务,做好存款揽收工作,全面完成支行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
我是一名新同志,在新的环境,新的单位工作,我的一切从零开始,我更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新的环境下,通过我自身的努力,至年末组织存款38户,金额达585.5万元,其中2户余额达100万元以上,营销保险11.8万元,其中--保险6.8万元,---保险1万元,--保险4万元,--基金7.55万元,办理网银开户35户,电话银行18户,借记卡开户486户,电费签约36户,为本行创造了中间业务收入。
四、增强安全意识,及时杜绝安全隐患,做到全年安全无事故
业务要发展,安全是基础,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安全。在抓业务的同时,时刻不忘安全第一。工作中能够坚持及时上下班,进出偏后门做到即开即锁,随手关门。班前班后及时检查安全。在办理业务操作过程中,能够按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及时做到库款,帐,证,表,卡的安全,坚持做到一日三碰库,坚决不办理自身业务,及时避免了业务操作风险,我作为atm机的b岗管理员,能够做到班前,班中,检查atm机安全,班后营业终了加钞,保证了工作质量,使业务操作安全有效。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打算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和打造一区三基地的目标任务,通过三抓一促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工作作风、工作状态五个明显转变,行政效率、服务水平、执行能力、整体形象、干部队伍素质五个明显提升,促进领导方式转变、行政效能提升,全力构建依法行政、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工作任务
(一)抓具体,提高执行力
抓具体,就是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具体化、把重点工作具体化、把各项发展指标具体化、把工作责任具体化。
抓工作落实。把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工作要求,落实到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中,逐项梳理分解,明确责任时限,细化具体措施,逐个推进,逐个攻克,逐个做成;采取定期考核、按季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执行到位,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抓项目建设。把项目作为综合性抓手。强化招商引资,对于既定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亲自跟踪、亲自协调,逐项目落实。加强产业集聚区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采取现场核查、季度测评、年终考核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和考核评比。开展效能监察,为项目创造良好建设环境。
抓民生改善。对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就业、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抓好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和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掌握任务完成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抓工作细节。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具有行政审批、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岗位以及基层站所,要严格认真细致地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规范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从抓工作细节中提高执行力,在全市形成细致到点、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
(二)抓规范,提高公信力
抓规范,就是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把遵循规则作为一种习惯 ,做到严格执行、依法行政。
规范工作机制。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联审会办、责任追究、社会评议和行政效能绩效考核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对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领导小组(指挥部)进行调整和完善,理顺工作关系,建立责任、有序、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规范办事程序。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在市级权限范围内取消一批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对精简后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结时限。各级各类审批事项,实施要件齐全的即时办结,要件不齐的一次性告知、明确最短办结时限,实现程序最简、用时最短、收费最低。
规范会议制度和公文运行。严控会议数量和会议规格,压缩会议时间 ,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以套会方式召开,能集中召开的会议集中召开。严格发文程序和发文记录,严控发文数量,特别是市政府各类文件,要严格程序,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加强各类公文运转处理的速度和效率。规范从政行为。把严守规则作为一种境界和习惯,健全廉洁自律承诺制、报告制、责任制和追究制四项制度,将《廉政准则》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重点考核内容,强化一岗双责,严肃查处违反《廉政准则》8个禁止和52个不准的行为。
(三)抓创新,提高持续发展推动力
抓创新,就是坚定不移地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
创新工作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跳出思维定势,摒弃僵化认识,切实转变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观念,大胆创新,对工作中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进行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手段,运用市场的、法律的、科技的手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扩大公开范围,重点公开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人事管理等工作;公开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许可审批、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等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创新服务功能。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做到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证。推行预约办理、延时办理,及时为申请人办理业务。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实行多元化申请,开通网络、信函、传真等申请方式。创新监管方式。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注重评议结果运用,对群众和社会反映较大的单位和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行政效能监测点和监督员制度,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抓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施动态监察,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透明运行。
(四)促转变、促提升
促转变、促提升,就是通过抓具体、抓规范、抓创新的深入实施,以思想观念、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的转变促进领导方式转变,以行政效率、服务水平、执行能力、整体形象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促进行政效能提升。
思想观念转变,行政效率提升。切实把思想观念转到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打造一区三基地的战略部署上来,增强效率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影响行政效率的突出问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工作理念转变,服务水平提升。把全市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现实条件、尊重群众意愿,进一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使全市广大群众得到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方式方法转变,执行能力提升。建立科学管用高效的工作机制,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抓落实、解难题,对于上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准确领会不跑偏,坚决执行不走样,创新方式求突破,以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岗位执行能力的提升为突破口,带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
CLO,一种新兴的公司治理制度
CLO产生于欧美国家。西方发达的经济、现代的公司制度、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严苛的市场监管等肥沃土壤孕育了现代CLO制度。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算起,已经发展了近20年的美国CLO模式逐渐成为全球公司治理学习的典范,而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公司正成为现代CLO先进制度的拥趸。总体上,欧美国家法律层面和公司管理层面均对CLO寄予厚望,促使该制度不断契合公司治理的演进趋势,融入企业管理框架中并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亚洲,CLO制度总体发展缓慢,这里面的因素复杂,因为融合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差异,亚洲公司很难照搬美国的CLO模式,而是要做大量的改良工作。
CLO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司治理制度,其理论框架必然建立在诸如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上。例如,委托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 认为因信息分布不对称而引起的所有人和人利益的偏离和冲突,就会产生内部人败德和内部人控制行为。为减少或避免上述行为或现象,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需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于是,CLO监督制度作为双方博弈的必然结果被推到前台;而公司治理理论 (Corporate Governance) 认为,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制衡的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权利的制衡,而CLO制度正好偏重于内外部的控制,CLO制度是一种董事会在经理内部建立的制衡机制,是董事会对经理制衡机制的一种延伸。
金字塔,CLO的权力结构
在公司治理中,现代企业已经意识到赋予CLO权力的重要性,在实践中,CLO的权力来自股东会、董事会或者CEO的不同授权,而最常见的是后两种情况。例如,根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CLO从CEO获得授权并向CEO 负责,36%的CLO从董事长获得授权并向董事长负责,这一比例比2007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在CLO制度内部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金字塔锥体,支撑起该制度的三个支点分别是一票否决权、律师豁免特权和独立合规监管,公司高管及董事会成员身份是锥体的顶端。一票否决权是指CLO对其职责范围内所负责的决策事项拥有否决权,律师特权保证了CLO特定情况下的豁免情形,而CLO的独立合规监管可以保证CLO的影响和监控覆盖整个公司的各个业务环节。
CLO的权力渊源直接关系到CLO的定位。CLO对CEO为代表的经营层负责的情况下,经营者履行股东受托责任,需要CLO作为法律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专家,通过其专业才能协助经营者保证企业安全;CLO对董事会负责的情况下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营者的“内部人”行为,使股东的利益得到较有效维护。KMPG一项2012年的调查显示,美国38%的CLO本身就是董事会成员,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来看,CLO最好由董事会直接任免,因为董事会是股东的代表,公司章程对CLO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但两种定位都有不足之处:第一种做法会让CLO对CEO言听计从,上市公司重大违规和舞弊由此产生。第二种做法经营层可能会排挤CLO,使其游离于企业的核心事务之外,很容易由于CLO与经营层面的沟通不顺畅而出现较高的成本。于是,CLO应从单向定位向双向定位协调转变,即CLO既要向董事会负责,又要向经营层负责,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三个层次的CLO受托责任:对股东、董事会和CEO的受托责任。
西风东渐,美国CLO的角色定位
自2010年起,以苹果、三星和谷歌三巨头为核心的专利世界大战牵动了全球TMT行业的神经,整体诉讼的金额已经超过千亿美金,但人们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操盘手正是各大巨头的CLO们,他们凭借专业的法律能力和果敢的商业判断帮助其东家赢得了一个个战役。美国CLO战略定位在业界堪称典范,他不再仅仅担当法律顾问一种角色。
战略规划的制定者
增强CLO的战略参与功能,促进公司战略实现,是现代公司治理对CLO的主要要求。CLO立足在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位置,是公司重要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CLO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参与战略制定分析具备很强的优势,成为CEO决策的得力高参和亲密战友。CLO已将关注的焦点由交易处理和控制,转向决策支持和更深入的参与制定全球化的战略。而CLO战略支持角色的发挥,就为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控制权的行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治理的设计者
美国的CLO的职业角色经历了一场变革,传统职能的地位已经弱化,从为CEO的决策提供顾问咨询转变为与CEO共同分担决策制定的合伙者。CLO从法务功能中转变出来,以前是在一个垂直的公司构架中提供意见和进行控制,而现在要在一个水平的层面上为公司治理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CLO被提升到与CEO同等重要的地位。CLO作为公司治理的策划和设计者可做的事情很多,公司董事会和CEO需要时时刻刻向CLO咨询公司治理的规划。
合规遵循的监督者
CLO对公司合规的保证责任起始于董事会,由于董事会对经理的授权经营,作为制衡手段,以达到和CEO或其他经理成员间的制约作用,降低经理舞弊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CLO合规监控角色与战略支持角色会经常产生冲突。公司必须抵制这样的倾向,即过分强调监督而仅仅把CLO定位为合规监控人,从而只关注风险管理、规范遵循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公司也须防止相反的趋势,即把CLO全部的视为战略家而忽视其还具有合规监控的重要责任。
风险管理的规划者
随着立法规模的井喷式发展、大数据与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全球化推动,现代企业风险管控遭遇空前压力。CLO既是战略的规划者,又是决策的实施者,因此CLO应该承担起企业风险控制责任,并能采取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CLO透过其独立的信息流,能敏锐探知附于公司之上的风险增量。现代企业战略规划流程中必须嵌入对法律风险的考量,并以此主导企业战略目标设定、评估及实施。
法人安全的保障者
CLO作为公司安全的守护人,从物理、信息和人员三方面对公司安全进行防护。在物理安全方面,CLO要建立物理安全的防护体系;在信息安全方面,更要建立攻防一体的控制体系。现代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信息安全保护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法人安全方面,CLO的职责更多,他要保证法人的角色安全。
无形资产的经营者
美国很多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都已超过所有资产的一半以上,无形资产的运作管理已成为企业法律部门的重要工作。出色的CLO应是多面手,能随时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专家、财产评估专家、商业战略家等角色间切换。企业中没有谁比CLO更适合担任公司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域名等的操盘手,他会识别企业无形资产中的关键价值驱动源,懂得无形资产价值增值与商业化的路径然后进行熟练的调配。
CLO在公司治理中的关系营建与冲突管理
不管将CLO比喻为公司的降落伞还是守夜人,CLO都会在职能上与其他部门存在诸多冲突,而且越是跨国公司这种矛盾会越明显,因此理清CLO与公司其他高管和机构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CLO与CEO
在亚洲(包括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CEO专权的现象非常突出,这把中国的公司治理推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发挥CLO等经理人在公司治理和企业经营方面的作用必须合理界定CEO的职权范围,并要求CEO尊重CLO等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边界。由于缺少政府中类似的司法监督部门,设置兼具合规监察和公司战略家双重角色的CLO就变成最佳选择。这是因为,董事会和CEO间的权力平衡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权力向CEO倾斜时,就出现CEO的专制行为并有过分扩张的危险,当权力过分的倾斜于董事会时,又往往会出现决策制定的。因此,双向负责的CLO,就非常有助于缓解董事会和CEO间的角色冲突,成为向董事会报告的合规监控人和向 CEO报告的战略家。
CLO与CFO
在公司治理中的很多方面,CLO与CFO的职能有相似之处,例如,他们是企业管理中专业性很强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内控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工作交叉,但相比于CFO,CLO在企业中的作用要被发现的晚得多,这可能因为公司财务构成一个企业运营的基本单元,离开它企业可能根本无法有效运转,但公司法务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并不是公司部门的必备单元。完善的CFO制度为CLO制度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在很多跨国公司,CFO和CLO共同肩负起股东的受托责任。
CLO与董事会
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履行经营监督权和决策控制权,经理层履行经营权,为了使对经理的决策经营授权不失控制,确保股东财产的保值增值,董事会必须对经理采取直接和间接的制衡措施,CLO制度为董事会对经理层的制衡提供了一种可能。CLO首先是董事会的专业智囊,在董事会拟定重大策略时预判潜在风险并及时提出预警,为董事会在公司具体业务运营体系中的风险防控提供保障,必要时行使监督否决权;其次是董事会的决策执行者,对董事会负责并按照其指令开展工作;再次,CLO往往是董事会的核心成员,直接参与董事会决策的草拟和签发前的评审,行使董事的职权。
CLO与监事会
监事会在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监事会更关心建立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在这一点上非常像CLO的监控职能,因此监事会非常依赖CLO从合规的角度为监事会提出建议,而监事会可以从更高位阶的公司章程获取明确的监督授权。有些情况下,监事会与CLO的职能仍会产生一定交集,CLO可以协助监事会制定监察制度细则,将监督职能落到实处,而且CLO本身经常担任执行监事,以增加监事会职权行使的权威性。
CLO与股东会
近几年来,股东与公司管理层的距离在拉近,股东开始对公司高管履职情况日益关注。CLO身处高管核心圈,其特殊和独立的身份更易成为股东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和贯彻者,而作为职业法律人,CLO又受到律师行业的监管,更有可能始终秉承优良的职业操守,所以比较容易得到股东的充分信任与青睐。其实,即使是股东会的日常工作开展也离不开CLO的支持,例如,股东会会议召开流程的展开、议案拟定、决议作出、决议执行公证等程序性事务均需CLO及其团队从法律及公司章程角度保证合规性。
CLO与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上市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监督机制,CLO经常会成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在重大诉讼、风险和合规等方面向审委会进行汇报。CLO与审计委员会的合作非常紧密,例如,CLO需要了解公司运转情况并探知可能的风险漏洞,而审委会掌握企业经营中方方面面的第一手数据与资料,CLO可通过列席审计会议等渠道掌握企业风险切口,及早进行预警防控,而审委会也非常倚重CLO在控制企业风险上得天独厚的法律思维和行动优势。
CLO与风控委员会
作为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之一,风控委员会按照其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风险管理、审议风险控制策略和重大风险控制解决方案。风控委员会制度功能的发挥离不开CLO的鼎力支持,对于风险的敏感性和卓越的法律素养赋予CLO游刃有余管控企业风险的能力。在很多跨国公司,CLO往往兼任企业首席风控官职务并主导风控委员会的工作开展。
中国CLO转型升级要素
CLO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会遭遇诸多障碍,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中国CLO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其中的佼佼者如阿里的蔡崇信、腾讯的陈一丹和华为的宋柳平都是从公司律师进阶成为董事会中的核心成员。
健全市场机制,创设有利CLO制度发展的新环境
就外部环境来讲,西方CLO制度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肥沃的土壤和环境,诸如自由竞争的市场、公平法治的环境、投资人和债权人较高权利意识和监管机构严苛的合规管制,这些因素都强烈地激发出企业对CLO的巨大需求和深度期望。如果市场竞争不充分,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董事会的构成不合理,CEO权力不受监督,监事会作用微弱,那么发挥CLO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只是一句空话,即从根本上否决了CLO 的存在价值。
制定CLO制度标准,使CLO成为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CLO的职责范围和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企业每一项重大的活动都必须经过法务部门的可行性论证,随着CLO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建立CLO制度的全球标准已经刻不容缓。没有CLO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但若使CLO制度成为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就首先要得到法律制度上的支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CLO制度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尽快修订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将CLO制度写入法律,把CLO提高到与CEO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时,法律要明确规定CLO由董事会甚至股东聘任或解聘,并对董事会负责,进而对出资人或股东负责。
赋权与CLO并规定其法律责任
没有权力的CLO无法履行职责,而不受约束的权利会使CLO滥用权利,导致CLO制度的失控。不同级别的授权产生的效果差别很大,CLO的权力来源的位阶越高,CLO的权力就越大,CLO的地位就越高。同时,为了防止CLO自身做违法的事情,CLO同样要受到外部和内部监管部门的同时监管。外部监管包括证监会、市场监督机构、评级机构、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委员会及媒体等,内部的监管则包括各部门的交叉监督,如管理委员会、审计部、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美国公司的CLO制度结构就是这样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展开,在如此严厉的制衡机制下,如果公司出现了违规违法的问题,CEO和CLO都难辞其咎,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要想蒙骗过关是很艰难的。
探索CLO 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框架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说:目前经济制度最难解决的就是道德风险问题。一个合格CLO必须在职业道德上自我约束,在业务上自我提高。CLO不仅应掌握法律专业技能,懂得会计、财务、金融、税务、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而且要拥有较强的逻辑能力、沟通能力和能够迅速做出决策的能力,并有执著的专业精神、良好表达能力及防范风险意识,最重要的是他应该是一个好人。因此,建立CLO职业资格准入及认证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CLO资格的认定,不仅能提高CLO水准和企业管理水平,规范CLO制度的建设,而且还能促使企业设立CLO岗位。
重视CLO制度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