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证券公司工作计划

证券公司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02 23:37:18

证券公司工作计划

第1篇

随着市场行业的惊蛰力增大,证券公司只有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证券公司下年度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证券公司下年度工作计划1

为了20__年能够有目标、有目的、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

1、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保持良好的礼节礼貌,要从服务他人的角度出发,让客户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对客户思想形成正确的引导。

2、做好宣传,严格执行公司的服务规范,做好来电咨询和新客户的预约开户工作。定期联络客户做好客户的维护工作。

3、做好沟通汇报,工作无小事,对重要事项做好记录并传达给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做到不遗漏、不延误。

二、自身素质方面

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掌握证券从业规律,拓展证券知识,提高自己的证券业务水平。

1、多学习、学习先进的证券业务理论,学习公司同事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

2、多琢磨、以便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证券经纪人只有与客户之间相处得融洽,相处得愉快,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完成任务!

3、多反思、多总结。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于自己证券从业工作中的成功或失败,要及时总结,不断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从而不断进步,自己超越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中。我将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完成公司分配的工作和任务,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望公司领导和同事多多帮忙和指正。

证券公司下年度工作计划2

一、行政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于酒店各部门承上启下的地位,是联结董事长、总经理与各部门的桥梁,是协调各有关部门关系的纽带,是保持酒店内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在酒店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20__年度酒店工作来看,酒店的各项决策能否在各部门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酒店后勤工作是否保障有力,员工文化生活开展工作得是否有声有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合格、称职的办公室。

为了更大程度发挥酒店办公室的作用,在10年度,我将和同事们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办公室工作:

1、发挥办公室的参谋职能。

A、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在帮助领导全面了解基层情况、确定工作方向和重点、范围及程度上发挥参谋作用。

B、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在帮助领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强化控制上发挥参谋作用。

C、在决策实施过程结束后,在帮助领导正确总结经验、进行新的决策活动上发挥参谋作用。

2、发挥办公室的承办职能。

A、对上级领导部门交付的事项,如工作调研、信息反愧工作总结等,需要认真对待,按期完成。

B、对于酒店领导的决策,带领本部员工不折不扣地去落实(负有领导、组织、指挥和管理的责任)。

C、对员工需办理有关事项或对酒店的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

3、发挥办公室的管理职能。

A、文书管理。对文书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安排,负责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防止滥抄乱送和形式主义。

B、事务管理。对会议安排、部门用车、对外接待、办公用具以及为酒店员工提供生活服务的有关事项认真操办。使办公室真正成为中心枢纽。

4、发挥办公室的协调职能。

抓好纵向协调、横向协调和内部协调,即致力于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上令下行,下情上晓,上下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的协调工作。

二、人力资源部工作

人力资源是酒店最宝贵的资源,在酒店经营、管理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人力资源部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酒店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部肩负着为酒店实现战略目标,为员工创造丰盛人生的伟大使命。10年度将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下列9项工作: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工作的起点,是人事行动指南和工作纲领。前期,酒店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参照了济宁香港大酒店的方法来进行。但是离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效果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酒店在招、育、用、留人方面做到滕州市酒店行业的水平。将协助人力资源部设计出实用、简单的组织架构,编写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职务权限和激励机制。

2、招聘与配置: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在招聘方面,将协助人力资源部依据所有岗位先内部招聘、再社会招聘的原则,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在人员配置方面,协助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出合理的人员编制,并鼓励员工在酒店范围内适当的轮岗及合理的流动,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没有培养出接-班人的岗位不允许晋升或调换岗位。也就是说,想升职或换岗的人员,必须先培养接-班人。

3、培训

培训工作是酒店基业长青的动力源,是员工成长的充电器。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是酒店与员工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协助人力资源部建立实用完善的培训体系、编制专项培训预算、制定具体的培训目标,全面推进培训工作。

A、在培训内容上将分四个部分实施:包括文化与战略、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

B、在培训时间上,将力争做到全年人均学习时间累计达到十二天,即保证月均有一天的学习时间。

C、在培训层次上将分为四类:包括高管培训、中层培训、基层培训和员工培训。

D、在培训性质上将分为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晋升培训。

3、绩效与激励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命线。员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能够为公司带来绩效,员工就是资源、是资本、是财富。不管是直接创造价值,还是间接创造价值,只要能创造价值,员工的报酬就是投资,否则就是成本或者是浪费。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加油站。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组织的绩效。否则,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或者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企业必将难以生存发展。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甚至是绩效提升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的,也要根据强制排序、末位淘汰的原则进行末位淘汰。只有这样我店才能基业长青、稳步发展。将协助人力资源部加大绩效管理和激励的力度,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行为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上级评价相结合,季度评价与年度评价相结合,个人收入与公司效效益相结合,强化结果导向,注重行为控制。逐步加大绩效工资的比例,制作酒店短、中、长期的激励措施。

证券公司下年度工作计划3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平时细心的工作,能够坦诚地与客户交流。为了201x年能够有目标}方案范文.库.整.理^、有目的、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1、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保持良好的礼节礼貌,要从服务他人的角度出发,让客户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对客户思想形成正确方'案的引导。

2、做好宣传,严格执行公司的服务规范,做好来电咨询和新客户的预约开户工作。定期联络客户做好客户的维护工作。

3、做好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汇报,工作无小事,对重要事项做好记录并传达给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做到不遗漏、不延误。

二、自身素质方面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掌握证券从业规律,拓展证券知识,提高自己的证券业务水平。

1、多学习、学习先进的证券业务理论,学习公司同事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

2、多琢磨、以便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证券经纪人只有与客户之间相处得融洽,相处得愉快,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完成任务!

第2篇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将逐步受到市场的认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将成为各资产管理机构的重点业务方面,本文将对基金公司子公司参与首单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基金公司子公司

0 引言

在中国证监会支持业务创新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子公司尝试以地方政府平台对地方政府的债权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此业务模式是基金公司子公司第一单资产证券化业务,该业务模式不仅可以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供低于信托融资成本的资金,拓宽政府融资渠道,而且可以使政府债务显性化、透明化,增加政府负债透明度;同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高收益的政府信用金融产品。

1 产品设计背景介绍

1.1 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需求强烈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也随之高涨。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的报告指出,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要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逐步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2012年以来,随着监管部门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力度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纷纷收紧了平台贷款,而债券市场准入政策相对宽松,城投债很快成为地方融资平台新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监管部门对于城投债的发行主体有明确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在拿不到贷款、发不了债券之后,纷纷转向信托。2012年以来信托市场异常火爆,特别是基建类信托,全年发行量近500款,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000亿元。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未能通过中介机构筹资,而是直接向当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借款”。

1.2 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创新融资模式

针对地方政府对资金的强烈需求、融资成本高,渠道单一等问题,基金公司子公司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交流,研究创新融资模式。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证监会出台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6号),规范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业务规则。

经过与律师对《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和基金子公司业务上位法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仔细研究、论证,公司认为在满足基金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设立条件的同时,基金子公司可以参照《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设计产品交易条款,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

以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为试点,深入开展尽职调查工作,选择优质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并申请于交易所挂牌交易。此方式不仅可以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使政府债务显性化、透明化,同时又为投资者提供较高收益、流动性强的政府信用金融产品。

2 资产证券化模式及背景介绍

2.1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或流动性不强,但具有可预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集合成资产池,通过对资产池中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和风险进行结构性重组,并出售给特殊载体,然后发行证券产品的过程。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成为了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2.2 为什么要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企业进行再融资的一种途径。具体来说,进行资产证券化有如下益处:第一,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产品与发行人的风险隔离,可能提升产品信用评级从而降低发行利率;第二,合理地优化财务状况。资产证券化能够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表外证券化融资可以优化财务杠杆;第三,融资规模灵活。融资规模由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决定,不受企业净资产限制;第四,资金用途灵活。在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可由企业自主安排募集资金的使用,不要求公开披露其用途;第五,信息披露受限制小。资产证券化产品仅需披露计划账户财务信息,不涉及企业财务信息。

2.3 我国的企业资产证券化

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应收账款;第二类是未来收益的权益类资产。从2005年至今,国内累计发行了12单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总计307亿元。已发行项目的基础资产包括高速公路收费权、电厂未来电力收益权、污水处理收费权、BT回购款、公园未来门票收入收益权等资产,这些基础资产主要偏向于市政领域。每一单项目交易结构的个性化强、差异化较大,交易结构的复制比较困难。

3 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地方政府平台资产证券化产品

3.1 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基金公司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融资方: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主体评级AA)已发行企业债券:09镇江新区债和12镇江新区债

发行期限:1-3年期产品组合

基础资产:经发总公司依据特定的BT项目合作协议所合法享有的自专项计划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于各BT协议划款日向债务人(镇江新区管委会)应收的政府回购款债权

增信情况: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AA)为本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提供担保

担保人已发行债券:09镇城投债,10镇城投债,12镇城建MTN1/2,12镇城投CP001/2

信用评级:计划份额信用评级AA+

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拟用于镇江新区静脉产业园工程、姚桥夹江码头等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2 产品涉及问题与解决方案

3.2.1如何降低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

尽管近年来镇江新区可支配财力不断提升,但镇江新区管委会对园区开发建设主体经发总公司的大量欠款和未来大规模的计划投资,将加剧镇江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其对本专项计划BT 回购款支付能力。截至2011 年末,镇江新区管委会应付经发总公司各类款项117.01 亿元,而2013 年和2014 年的初步拟定的建设投资支出达112.28 亿元。

为降低此风险,基金公司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商后达成一致。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审核同意将专项计划涉及的各BT项目的政府性回购款纳入相应年度预算,作为项目的增信措施。该应对方案一定程度上为兑付资金提供了保障,降低了违约风险。

3.2.2如何避免BT 项目初审和终审工程造价差异过大风险

本专项计划 BT 项目回购款为已确定回购款。已确定回购款是根据BT项目初审报告确定的BT 项目工程造价的70%并加上相应收益而定,若终审报告发生在专项计划存续期内,且确定的工程造价低于已确定回购款,则最终会影响到本专项计划BT 回购款的顺利支付。

为此,基金公司子公司通过筛选,最终选定已经上述3个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最大限度避免BT 项目初审和终审工程造价可能存在差异的问题。

3.2.3如何改善资管计划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或资产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投资人可能无法迅速、低成本地调整投资计划,从而对计划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为解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基金公司子公司参照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案例,经过与经发总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沟通和论证后,决定将该资管计划产品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使产品投资者能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大的流动性.

3.2.4如何应对担保人担保能力下降的可能

本计划担保人镇江城建为镇江市投融资平台,一半以上营业收入均来自于镇江市政府,同时资产流动性较弱。担保人能否为专项计划提供有效信用增级值得进一步关注;担保措施对本计划的增级效果,是否仅为流动性支持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计划说明书中需要对担保的范围、触发条件等进行明确。

对此,基金公司子公司邀请上海新世纪资信对担保人和本计划进行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对本计划担保人(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针对担保人财务、经营、业务优势及风险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担保人长期信用等级为AA 级。

同时,针对担保的范围、触发条件等内容,在《投资说明书》详细说明了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项目的担保情况;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做了充分的分析;以表格及流程图表的形式,说明了收益分配的各个时间节点及担保触发的条件及时间安排。

3.3 产品的意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产证券化可以集中社会资金,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短缺,使本要花费大量政府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变成了资本市场上众多投资人的投资行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缩短投资回收期,实现市政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融资。通过资产证券化,相关单位能及时把长期资产在资本市场抛售变现、或自己持有变现能力很强的抵押证券,可解决其面临的流动性约束。

三是资产证券化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破产隔离,将项目现金流的风险与企业的风险分离开来,与发行企业债券相比,提高了债券的信用等级,降低了融资成本,优化了政府负债结构。

四是响应证监会支持证券化创新思路:响应证监会支持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导向;丰富交易所创新类金融产品。

五是丰富投资者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较高收益的政府信用金融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不同种类的固定收益投资产品;此产品基础资产为直接对政府的债权,信用等级高于政府平台企业债;

六是基金公司业务模式创新:丰富了基金公司子公司盈利模式;提升基金公司在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力,有助于解决基金公司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 沈炳熙 《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2-01

[2] 苏莱曼贝格 《资产证券化实务精解:资产抑押证券交易架构及交易(项目)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01-01

第3篇

1 “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1.1 “营改增”对证券公司收益的影响

“营改增”的施行对于证券公司的显著影响体现在收益方面。而从具体收益来看,有三个表现:第一是,营业收入。在营业税制度下,价税是不需要分离的,但是在“营改增”施行之后,价税产生了分离,按照现在的计税方法进行计算发现,进行“营改增”之后,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会发生下降。第二是,成本费用。在施行“营改增”之后,证券公司的成本支出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其一是,证券公司的成本费用包括了业务以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和其他的业务成本等。因为这些项目无法全面的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一些小规模的供应商更是无法提供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所以员工的成本等无法进行扣除,由此导致了基本支出费用的增加。其二是,证券公司纳税人力成本的增加。“营改增”的实行需要进行计税管理的改变,所以企业需要组织员工进行相应规范和操作的学习,这使得企业的培训成本有了提升。第三是,利润。在施行“营改增”之后,证券公司的利润变化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充分了解“营改增”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措施的采取,公司的利润会上升,而如果度“营改增”的内容了解不投,导致报税细节的问题出现,那么公司的利润会发生下降。

1.2 “营改增”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营改增”的推行对于证券公司的影响还体现在公司业务方面。就具体分析来看,此种影响与三个方面有关:第一是产品的筹划。在“营改增”推行之后,新推出的产品要想在“营改增”制度之下进行获利,就需要对产品的税收做好筹划,换言之就是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在进行产品筹划的时候要增加更多的税收筹划内容。第二是合同管理。在过去的证券公司合同管理中不存在增值税的内容,但是在“营改增”推行之后,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要进行具体的增值税相关内容的增加,这就使得合同管理的复杂性有了提升。第三是多样性产品收入的确定。金融产品的多样性会导致收入性质划分的不确定,而不同性质的收入,在增值税处理方面又具有不同,所以“营改增”的推行使得多样性产品的收入确定变得更加的麻烦。

1.3 “营改增”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对于证券公司的又一影响体现在公司财务方面。从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来看,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确定预算需要对价税分离后的各项成本、收入和费用以及资本开支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增值税对预算指标的影响考虑进去。简言之,在实现“营改增”之后,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哟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二是在进行具体管理的时候,对于财务项目要进行更加具体的分类。因为在“营改增”之后,项目能否进行抵扣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分类标准,所以在这个分类标准上进行各项的单立,从而避免混合项的出现,这样,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才会大大的提升。综合而言,“营改增”推行之后,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会发生更加显著的变化,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更加的严格。

1.4 “营改增”对公司税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的实行对于?C券公司的虽无管理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在推行“营改增”之后,真股权公司的税制以及申报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种复杂性的提升,证券公司的税务管理问题出现频率会显著的增加。第二是外部监管更加的严厉。在事项“营改增”之后,证券企业自身的纳税不仅要受到监督,其纳税行为还会受到上下游企业的波及,所以整体税务稽查的严格性更加的强烈。第三是发票管理的严格性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发票管理有原来的地税局转变为国税局,而国税局对于证券公司的业务了解比较少,所以在企业税务处理方面的质疑较多,这就会导致发票管理更加的严格。

2 面对“营改增”,证券公司的具体应对策略

“营改增”对于枕骨铅企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要想在未来市场上进行更好的发展,证券公司必须要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够将不利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之内,从而保证自身的发展。以下就是证券公司应对“营改增”的三个主要策略。

2.1 提升管理,加强税务筹划意识

在证券公司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措施中,提升管理,加强税务意识是主要的一项措施。就此措施的实施来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是,进行税务管理团队的建设,从而使得税务管理团队更加符合多层次的要求。简言之,通过税务管理团队的科学构建,可以保证税务战略规划和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一致性。第二是,加强税务规划的设计。通过强化设计,使得公司的涉税事项和税务法规政策具有一致性,这样,税务实效会明显的提升。第三是,进行税务的规划实施。在具体税务措施中,通过科学的规划完成税务工作,使得税务工作的标准性和专业性得到提升,这样,税务实效显著的增加。简言之,通过税务筹划意识的提升来进行管理的提高可以有效的解决“营改增”对证券企业的影响。

2.2 加强人员培训,防范财务风险

在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措施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人员培训的加强和财务防范风险的增加。“营改增”的实行对于证券企业发展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好处,但是同时也带来的财务风险。所以为了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一方面是证券企业要积极的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另外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强化。通过这两方面工作的进行,将证券公司员工的财务规划意识培养出来,而在具备了财务规划意识的时候,工作人员对于风险的防范会有显著的进步。由此就可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规避,进而降低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率。

2.3 加强发票的管理,提升税务风险的规避水平

在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措施中,最后一项有效的措施是进行发票的管理强化,从而提升税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就此项措施的实施来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加强发票的管理。证券公司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实现工作机制的完善,各部门协同工作,从而共同做好对发票的管理,这样,发票管理工作的效果会得到强化。第二是根据业务流程进行税务风险的控制指引,这样就可以将税务事项的流程进行规范,进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第三是根据税务工作的内容进行风险梳理,然后进行重点的风险管控。

第4篇

何为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中国证监会监管下的结构性创新融资产品,具有表外融资、真实销售以及低融资成本的特性,可以盘活公司资产,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ABS的实质是把未来具有稳定收益的独立性资产作为支持发行证券的活动。原始权益人(卖方)将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者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以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理论上讲,可产生稳定且能可靠计量的未来收益的资产都能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原始资产,拥有这些原始资产的原始权益人都能开展资产证券化活动,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渐入佳境。2005年,“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掀开了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的序幕,两年内,共有9支产品相继发行,基础资产涉及应收租金、高速公路收费、BT应收账款、电费收益权等,累计融资262.85亿元。

2006年4月,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首期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这是国内首只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计划发行总规模4.86亿元,其中优先级受益凭证总规模4.76亿元,法定到期日2008年1月;次级受益凭证为910万元,法定到期日2008年12月。

试点期间,ABS的认购对象确定为有一定风险识别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受益凭证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挂牌交易。

2007年,监管部门对试点成果进行总结,暂时停止对相关产品的审批。2009年4月,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重启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

2011年8月,远东租赁“远东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设立,募集资金人民币12.79亿元。本项目发行优先级受益凭证总规模为人民币10.89亿元,发行次级受益凭证总规模为人民币1.90亿元。

2012年11月,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工银租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成为国内金融租赁企业首支获批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计划总规模16.3亿元,优先级规模15.9亿元,次级0.4亿元。

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伴随整个经济的发展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等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经过前期的试点与总结,该产品将逐渐成为企业常规融资品种,监管机关与市场投资者对该产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资产证券化意义何在

中航租赁近年来努力在融资方式上追求创新突破,不断拓宽资金渠道,通过增资扩股、拓展境外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为飞机、船舶及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资产证券化作为当前深化金融改革重要的金融创新形式之一,将有效地为租赁公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来源困局,进一步促进租赁资产流动性,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实施资产证券化将有利于公司增强资产的流动性,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收益性。根据《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建发[2004]560号)第九条的规定,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风险资产(含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以现有发展速度,融资租赁行业在不立即增资的前提下,公司发展普遍将受到限制。另外,大量应收租赁款的未来现金流目前只能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无法立即产生价值。

资产证券化方案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性途径,简而言之,通过把这些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打包销售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以实现真实销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提前下表以给后期业务发展提供空间。即使资金加速回笼,又有效地锁定了风险。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投入新一轮资产生息的业务当中,在做大自身收益的同时,为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领域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增值服务。公司要想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收益,须统筹运用多方资源,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盘活这些数额巨大的未来现金流,让这只“金蛋”提前孵化。

其次,实施资产证券化将有力地拓展公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目前,融资租赁公司运营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产证券化方案,可以拓宽公司资金的来源渠道,提高公司资金的筹集能力,优化融资结构,使得资金更好地与租赁项目相匹配。目前该计划产品利率成本普遍低于市场利率,这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再次,实施资产证券化将增强公司的知名度,提升公司在行业和客户中的地位。能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表明了公司在治理结构、发展潜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符合了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准。与银行保理、信托产品不同,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一种直接融资产品,该产品向境内符合购买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发行,发行后将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可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知名度,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如何实现资产证券化

融资租赁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操作方式是通过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资金流动方向是:租赁债权的拥有者租赁公司将其所持有的租赁债权卖给租赁债权证券化的机构,从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那里取得销售租赁债权的资金。SPV以这些债权为基础发行租赁债券,由二级市场的中介机构把租赁债券销售给投资者,并从最终投资者那里取得销售租赁证券的资金。这种租赁债券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公开发行或通过私募形式推销给投资者。中航租赁本次发行的ABS以券商通道设立SPV,为标准产品,按照规定和流程于2014上半年拿到正式批文,也是在证监会资产证券化产品改为备案制之前被批准的最后一批标准项目。

具体来说:假设原始权益人按5%(为商业银行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4%的78%)的折现率将余额为5亿元(假设应收账款的支付频率为每月883万元,共60个月)的应收账款销售给资产管理计划,计划付给原始权益人44,159万元,具体计算过程参见下表:

公司5亿元应收融资租赁款实现真实销售,在产品销售完毕即可一次性获得全部募集款项44,159万元,同时需修改承租人支付的租金账户,通知承租人直接支付给约定的支付管理计划专项账户。

该方案顺利实施后将实现以下有利因素:

1、表外融资,降低财务风险,减轻发展规模受限压力。若利用银行贷款负债融资,会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不断增加,财务风险渐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使公司实现表外融资,在销售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同时可以继续新增租赁资产,即在不增加自身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融资,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收益,以减轻注册资本对租赁资产规模的限制压力。

2、节约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难度。发行相关成本费用为: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50万元左右;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50万元左右;银行托管费约0.1%每年;计划管理费0.5%~0.9%每年。该产品取得的综合融资成本为6%左右,等于取得银行的五年期贷款利率下浮7%。

3、真实销售,违约风险转移。租赁公司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经过审慎决策,但无法确保每笔业务都会按时足额地还款,公司面临着承租人的违约风险。本方案则是将租赁资产打包,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出售给投资者,将公司面临的违约风险部分转移,达到真实销售。

4、增加资本充足率,为业务发展打开空间。因为将风险权重的“应收租赁款”转变为风险权重为0的“现金”,使得公司资本充足率有所增加,为公司未来业务打开更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方案所隐含的不利因素:

1、资产证券化提前实现收入的同时亦减小了公司租赁资产规模。资产证券化销售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同时减小了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规模,虽然提前实现收入,但公司总租赁资产规模也有所降低。可能会对公司在社会中介评级或行业资产排名等方面有所影响。

2、产品发行失败带来的风险损失。由于方案设计、审批、销售等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产品最终不能成功发售。前期需支付证券公司、律所及信用评级机构相关费用,如不能成功发售将成为公司损失。

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蕴含一定风险,因此在必要的风险分析后还要对一定的资产组合进行风险结构重组,并通过额外的现金流对可预见的损失进行弥补,因此几乎所有公开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交易都使用了某种形式的增信措施来提高信用等级。证监会也《关于通报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情况的函》指出资产证券化项目应有外部信用增级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选择高资信等级的关联企业为该产品提供担保,一方面有利于主管机关对本产品的顺利审批,提高发行成功率,另一方面能大幅提升本产品的信用等级。信用增级的手段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内部信用增级主要由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自身设计来完成,外部信用增级主要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支持。

第5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企业年金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证券行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作为高度知识密集型的证券公司,愈发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而且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内外先进的实践表明,激励和保障机制是激发人力资本效能的两个重要手段,保障机制强调公平性,激励机制强调差异性成为机制设计的原则,而在证券公司缺失长期激励机制的制度环境下,如何进行有益的尝试?亦或“创新”,亦或“拿来”,就现阶段的实践来看,企业年金是一项有益尝试,它作为保障机制填补了国家现有养老保障替代率不高的不足;它作为长期激励机制让人力资本分享了企业剩余索取权,提升了企业内部顾客的体验值和满意度,增强了企业内部顾客的忠诚度。

一、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的意义与内容

(一)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代,人的知识、技能、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智力资本核心的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而且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能来自可持续的高效劳动生产率,正是人力资本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过程中有效劳动投入的增加、物质资本利用效率的改善,也正是人力资本的积累促使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质量的提升,因而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对于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生存之道,对于企业来说,资源配置能力、战略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是其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这些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拥有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效能发挥。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二)激励与保障是引爆人力资本效能的两把“金钥匙”

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至少包括:人力资本选择(招聘)、人力资本投资(培训)、人力资本激励和人力资本价值计量(考核)四个内容框架。其中,激励与保障是引爆人力资本效能的两把“金钥匙”①。顾名思义,人力资本效能就是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程度。人力资本效能越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就越高,人力资本浪费就越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员工发挥其能力的20%~30%,就可以保住饭碗,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激励与保障可使同一名员工所发挥的作用提升3~4倍。因此,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人力资本尚未发挥的积极性和潜力就像被掩埋的宝藏,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去努力挖掘,制定与执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就可以增强人力资本的内驱力,激发人力资本高效完成工作、追求卓越业绩,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提升。

(三)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的内容

1.公平性保障机制

人力资本的保障机制通常被称为福利制度,以公平性为前提,由企业(或者企业支付一部分,政府、保险公司或医疗保障机构支付另一部分)在直接工资以外支付给人力资本的任何形式的补偿,包括法定强制性部分和企业自愿补充服务部分,前者是法律要求企业必须向员工支付的法定基本保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后者是企业为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自主向员工发放的补充保障,包括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人寿保险、住房补贴、实物补贴、过节费等等。完善的保障机制能够间接对人力资本产生激励作用,增加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度,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创新能力。

2.差异性激励机制

现代公司的激励机制,体现差异性,主要包括短期现金激励和长期产权激励。其中,短期现金激励机制广泛采用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和年薪制两种,而股权激励是长期激励机制最主要的形式,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其较完美地实现了股东财富增长与管理者利益提升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很普遍,其中美国的股权激励工具最丰富,制度环境也最完善,典型的股权激励模式可以分为持股类、延期类、业绩类、期股类和增值类五大类,细化为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股票奖励、延期支付、业绩股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期股、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和分红权等十多种具体模式。

二、我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现状与新趋势

(一)我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证券公司普遍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由董事会成立的人事薪酬委员会对人力资本的保障激励机制进行战略统筹,人事薪酬委员会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金融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定和考核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将人力资本报酬与公司业绩、人力资本的职位以及公司风险相挂钩的激励机制,以此来加强证券公司的人才吸引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由基本年薪、效益年薪、特殊奖励(部分证券公司执行)和保险福利构成,前三者为差异性激励机制,后者为公平性保障机制。一般来说,基本年薪的确定主要通过员工的岗位职级工资标准套定得到,岗位职级工资标准主要根据工作职责、承担责任、重要性、经营规模、同业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效益年薪与公司当年经营业绩挂钩,是为了平衡业务风险和财务目标所采取的分享制年薪激励机制。特殊奖励一般用于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创新、协助精神而设立的特殊奖励(此种激励机制并非所有证券公司都采用),效益年薪和特殊奖励多采用延迟支付形式。而作为公平性保障机制的保险福利,证券公司一般会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缴纳,基本能够完成法定强制部分的保障,而公司的自愿补充服务部分并非每一个证券公司都设置,主要跟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理念以及对人力资本效能作用的认识有关。

(二)我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作为知识资本密集型行业,证券公司对人才和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以提高人力资本效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保障激励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人力资本保障水平偏低,既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也有公司保障机制设计出发点的原因

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的基础是拥有一个良好、无忧的生活保障,保障水平的高低对于公司的人力资本来说,取决于前文提到的法定强制部分和公司自愿补充服务部分,其中法定强制部分与国家现行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因为这一部分通常由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例如,医疗和养老两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国家本身所给于的保障程度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本对保障水平的感知满意度,如果说企业在这个部分是被动参与,那么可以体现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发挥企业主动性的,是公司对自愿补充服务部分的机制设计,而取决于这部分对人力资本效能激发效果的因素是设计出发点,是基于成本角度还是投资角度,大多数公司将出发点建立在成本角度,而非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它们最先考虑的因素是成本,将给与人力资本的保障支付视为一种负担,那必然会导致费用投入有限,整体人力资本的保障水平偏低。

2.保障机制的设计缺乏多样性、针对性,内部顾客体验值和满意度不高

目前多数证券公司的保障机制采取的形式仍然比较单一,即使从全部各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全国也就为数不多的企业提供可选择的保障福利形式,向人力资本提供完全弹性保障计划的就更为少见。目前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采用的方法是: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例如高管一套,普通员工另一套。从机制设计来说,忽略了保障机制强调公平性、激励机制强调差异性的根本原则。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公司提供的标准化、单一的保障计划,只是满足了作为内部顾客(公司的人力资本)的基础共性需求,提供的是同质化产品,是一种较为低端的竞争战略,对于内部顾客而言,未能满足人力资本的个性化需求,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本对保障计划的体验值与满意度不高,更无从谈及提升内部顾客的忠诚度。

3.激励机制轻长期,重短期,导致短期行为严重

证券业作为高度知识密集的行业,从业者综合素质较高,业内外竞争激烈,人力资本的争夺和留住成为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课题。就国际先进经验来看,国外证券公司特别注意激励制度的建设。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投资银行对高级人力资本的激励设计采用了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期限互不相同的多元化金融工具,并通过这些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认股权证、高息公司债和可转换债券等等。而在我国,证券公司的激励机制设计呈现出重短期,轻长期的特点,造成人力资本激励效果短期化。甚至出现部分员工,包括一些管理层抱着炒短线的心理,不重视个人技能的发展,不顾及股东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短期行为严重,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规划,在各个证券公司之间流动。这种频繁流动和流失现象与证券公司激励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是有一定关系,当然证券公司未采用长期激励手段与监管机构未放开管制密切相关。

(三)创新背景下的证券公司需要创新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

2012年是证券行业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的元年,回归金融中介本质的证券公司,要想真正胜任市场组织者、产品开发者、流动性提供者、风险管理者和财富管理者的角色,又要在业务转型和竞争加剧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产品创新、经营范围扩大,更需要组织创新,要依靠完善的公司内部制度、创新的激励保障机制、创新的企业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依靠专业人才,这些都为创新背景下的证券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的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应该在保障机制设计方面强调公平性、多元化、灵活性、针对性、多方面反映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最大程度地满足人力资本在保障方面的需求。同时调整企业现有福利成本结构,整合成可选择的福利模块。这些模块里包括各种具体的福利项目,以满足特定员工群体的需求。例如,针对员工年龄设置的模块;针对员工家庭状况的福利模块;针对员工身体健康水平的福利模块;甚至是考虑到员工文化背景,宗教习惯等专门设立的特色福利模块等。第二,在长期激励机制尚未达到制度设计要求时②,不能坐以待毙,可以选择或发挥其他激励机制来替代其发挥作用,考虑到人力资本对保障的基础需求,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延伸需求,考虑到我国证券公司对紧密联系公司长远利益和人力资本长期利益的激励机制设计需求,在证券公司建立企业年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年金在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在证券公司转型创新的时点上意义重大。第三,帮助人力资本真正认知企业提供保障激励机制的价值,强化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使机制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和人力资本诉求的双赢,避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出现。

三、企业年金是现阶段证券公司创新背景下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的有益尝试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它是由企业雇主自愿为本企业人力资本设计的一种养老金计划,在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方面,既属于保障机制的企业自愿补偿服务部分,又具有长期激励的性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养老金替代率(企业年金可以有效地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养老金的总体替代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未来的养老水平,同时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激励手段,进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计划。企业年金在我国出现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在各个行业人力资本保障与激励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效,尤其是对于缺乏长期激励机制,处于创新背景下的证券公司来说,企业年金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提升证券公司企业形象,增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证券公司设立企业年金可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声誉,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品牌效应,增加其无形资产价值,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本。对于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来说,企业年金这种品牌效应传递出这样一种信号:设立了企业年金的公司比没有设立企业年金的公司具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完善的保障激励制度,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因为通常只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才有能力建立和维持企业年金计划。据调查,在美国,70%以上的大中型私有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而只有40%左右小型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我国也不例外,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亦通常是大企业、垄断企业或集团或行业,小企业一般未考虑建立企业年金。由此可见,证券公司建立企业年金,不仅完善了人力资本的保障激励机制,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吸引优秀人才,降低企业获取优秀人力资本的成本,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公司人力资本的竞争力。

(二)可以减少证券公司优秀人力资本的流失,提升内部顾客体验值

前文提到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源泉。稳定的人力资本,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过于频繁的人力资本流动,只会加重企业的管理成本。管理学家认为,在现代企业里,影响人力资本流动的因素有两个: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那些愿意为企业效劳的人力资本大多数是满意企业的激励因素,而那些离开企业的人力资本往往是不满意企业的保障因素。我国的证券公司如果缺乏长期激励机制,而一味增加短期现金激励,会使人力资本对现金激励的阈值增大,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差;而企业年金为证券公司提供了兼有保障和激励双方面因素的机制设计,企业年金的延迟支付和差异化支付,使得参与年金计划的人力资本,获得了企业剩余所有权分配的机会。证券公司可以设计灵活的企业年金方案,差别化对待人力资本,为不同服务年限、级别、岗位及贡献的人力资本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以激励人力资本的长期行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为了拿到足额的企业年金会安心稳定地工作,也会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努力,从而避免了关键岗位人才的流失。因此,设立企业年金的证券公司可以降低优秀人力资本的流失率。除此之外,企业年金是公司主动提供的补充服务,体现了公司对内部顾客的服务意识,体现了公司的人才意识,也为公司进一步设计灵活的、弹性保障激励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必然会提升内部顾客的体验值和满意度。

四、企业年金在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

(一)成立背景与运作模式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为了体现企业的人才意识,服务意识,提升人力资本的体验值与满意度,提高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人力资本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积极探索人力资本保障激励机制的设计,于2010年率先在证券公司中筹划设立企业年金计划,并在同年10月,完成了年金管理机构选择,年底,方案获得财政部和人社部相继批复。2011年5月,成立企业年金管委会,制定管委会章程、议事制度等。2011年8月,就完成了存量资产的集合和到账,正式开始投资运作。

银河证券在企业年金的日常管理上采用了“统一管理、集中运营”的模式,即:银河证券企业年金管委会及总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整个集团年金计划的统一管理监控及汇总各缴费单位(营业部)的日常业务申请操作,由总部财务部门统一划款。在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模式上,选择了国际上成熟的信托制的基金管理模式(见图1),明确界定受托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独立性,控制了基金运营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受益人的根本权益。采取分权制衡的基金管理结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运营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为基金安全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二)运作成效

企业年金的运作成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投资收益成效,截止2012年12月31日,企业年金的参与人数约6000多人,比成立初期增加了近27%,2012年实现投资收益率5.06%。截至2013年3月31日,实现累计投资收益率7.87%。二是对人力资本效能的激发,随着企业年金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体现了银河证券人力资本对企业文化及保障激励机制的认同感提高,随着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参与人个人账户的资产价值,为提高未来养老水平奠定了基础,而且让参与人间接分享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实现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效益的分配与管理,将企业与人力资本的利益更加紧密的相联,而且创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升了内部顾客的满意度。当然,作为一个长期的激励保障机制,成效的显现需要一个渐进且长期的过程,但它对人力资本效能的激发作用将无容置疑。

注释:

①林泽炎.激励与保障是引爆人才效能的两把“金钥匙”[J].中国发展观察,2012(10):60.

②2013年3月,中国证监会刚刚了《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这在之前,证券公司是不允许进行股权激励的。

参考文献

[1]柯刚,赵敏.企业年金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J].企业管理,2012(6):50-53.

[2]袁权.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功效的思考[J].经济师,2005(6):153-156.

[3]张建宁.国际证券行业激励制度发展与变迁研究[J].特区经济,2011(5):122-123.

[4]林泽炎.激励与保障是引爆人才效能的两把“金钥匙”[J].中国发展观察,2012(10):60.

[5]王卫红,张牧云.国有企业福利制度改革初探[J].社科纵横,2012(6):62-63.

第6篇

关键词:银证合作;银行;证券公司

一、银证业务合作创新的思路及根源

(一)从证券公司角度来看

银证合作是证券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正如保险公司有单独的银保部一样,证券公司也会设立专门对接银行的部门。首先,银行有着证券公司需要的两种资源,一是客户群体,二是廉价资金。其次证券公司在进行业务转型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比方说近年来为证券公司带来巨额盈利的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往往无法满足客户旺盛的需求,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银行与证券公司的授信业务合作。最后,2012年,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以后,证券行业创新的力度、深度和层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证监会的大力推导下,各家证券公司都把业务创新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证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证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资产收益权转让、收益凭证,债券借贷、债券投资等多种手段为证券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两大行业的资金流动管道初步形成。

(二)从银行角度来看

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是银行稳定的负债来源,存款大户又是银行的重点客户,往往在业务创新上,会受到银行高度重视。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传统负债业务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通过银证合作,银行一方面可以增加佣金、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另外一方面,由于证券在资产管理、另类投资等专业领域的优势,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来,增加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行创新的思路主要还是从证券公司业务入手,紧跟证券公司创新业务步伐,借鉴行内行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进方法,元素,路径等等,使之符合证券公司业务需求,客户的需求是我行创新的源泉。

二、我行银证业务合作现状

目前我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合作在三个层次上展开:

(1)较浅层次的普通业务合作,如传统三方存管、资金清算等;(2)投融资深度合作,如法人账户透支、资产收益权转让、债券投资,债券借贷等;(3)在战略合作基础上的协同合作,形成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

(一)较浅层次的普通业务合作

证券公司在证券发行和上市保荐、承销、证券买卖时,存在大额资金汇划,调拨等。我行为证券公司提供了丰富的结算产品,有效满足客户高效、快捷、实时清算的需求。证券公司普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融资融券客户资金、发起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均需要委托具备资格的商业银行进行托管。在资金清算和资金存管方面,我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历史悠久,关系融洽,并取得双方共赢。

(二)投资与融资的业务合作

首先是投资方面,证券公司与我行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涵盖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券交易,本外币存款(活期、定期)等;在创新业务投资合作包括资产管理业务、信托理财、理财资金委托券商投资等。其次是融资方面,证券公司由于其自身资产配置结构以及债券交易,客户资金交收等原因,在临时性资金匹配方面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头寸短缺,继而产生了同业拆借和隔夜透支的业务合作;再次是为盘活资产,补充营运资金,存在股票质押融资和转让资产收益权的合作;最后是为满足金融市场上交易需求,存在债券承销,债券投资、债券借贷、黄金租借等新型融资合作。

(三)其他方面的合作

银行是证券公司客户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在资产管理计划、新三板、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领域,我行与证券公司相互提供项目推荐,双方共同开展联合营销,共同推进客户数的增长;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方面,我行为证券公司代销产品,成为证券公司产品销售的可靠渠道。简单列一下,我行银证合作如下所示:1、基础类金融服务:1)同业理财;2)本外币结算;3)现金管理;4企业年金;5)工资;6)第三方存管;7)融资融券存管;8)股票期权存管。2、资金及融资:1)同业存放;2)同业拆借;3)法人账户透支;4)金融债券;5)同业存单;6)结构化证券;7)上市公司股权收益权;8)资产收益权转让;9)券商短融、短期公司债、公司债,次级债等;10)收益凭证;11)委外业务。3、资产托管类:1)证券管理资产托管;2)直接股权投资基金;3)QDII/QIFF/RQIFF托管;4)私募基金托管。4、投行业务:1)联席承销公司债券;2)资金监管;3)并购贷款、并购财务顾问;4)主承销/联席主承销金融债;5)项目资源推荐;6)第三方存管客户联合营销。5、客户共享:1)产品引入代销;2)券商代销银行理财;3)券商代销实物黄金;4)商品交易IB。6、国际业务:1)自贸区业务合作;2)境外子公司合作。7、银证创新类:1)互联网金融;2)贵金属租借;3)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4)利率互换;5)债券借贷;6)其他创新业务合作。

三、拓展银证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有效融资机制银证业务合作的重中之重

在于资金融通,证券公司从我行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股票质押贷款、发行金融债券、资产收益权转让融资、证券回购、债券借贷、黄金租借、法人账户透支,同业拆借等。融资的期限涵盖从隔夜到长期。建立有效融资机制的关键是要打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通道,银行信贷资金应当成为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的重要媒质,并且合理有效的银证融资应该受到支持。当然也需要建立风险防火墙:一是商业银行不能直接作为投资主体进入资本市场,例如发生在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这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是灾难性的。二是在银行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方面,区分银行信贷资金,自有资金,表外资金等,允许进入的资金宜疏,禁止进入的资金必须堵。

(二)拓宽银证业务合作的范围

最近几年,我行与证券公司的业务合作范围在逐步拓展,为此,我行专门成立负责证券方面业务的机构——同业业务中心。但是从目前合作范围来看,仅仅是从传统业务拓展到客户共享、资金融通。银证双方合作的范围可以更加广泛,未来,我行逐步向资本市场的边缘业务、核心业务甚至衍生业务等新的业务领域拓展,我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开展利率互换、利率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等创新型等,同时银证双方应根据自身的业务优势和特点,将各自的业务进行重新组合。比方说资产证券化,债券业务领域等,另外,银证双方也可以通过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拓展海内外市场,开拓国际业务。

(三)组建银行与证券公司战略联盟

具备资源互补优势的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间组成的战略联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行已经与部分证券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已签署战略协议的证券公司。虽然国内银行目前不被允许开展证券业务,但较大的银行也都通过转道外资公司等方式,设立或参股证券公司,也有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公司,在事实上存在混业业务。从国外经验看,从分业到混业是个逐渐渗透的过程,美国自1994年开始逐渐从个案渗透混业,直到1999年底才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确立金融混业经营。未来的发展不管是金融控股公司还是全能银行,这种战略联盟不仅会提高行业集中度,还会使同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眼下,成立战略联盟,或许是应对竞争加剧,拓展银证业务合作的良好契机。

四、未来银证创新合作的探索

(一)证券公司作为银行资产的管理

人多年来通道型资产管理是银证合作的主要方式,目的是绕过存贷比限制,提高银行利润。在当前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铺开背景下,非主动型券商定向资管计划(俗称“通道业务”)被证监会全面叫停,银行委外资金“大撤退”,银证合作受到监管的冲击。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积极发展主动管理,既是未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积极响应监管号召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银行参与券商主动管理资产管理计划,是顺应行业发展的潮流。对证券公司而言,券商可以利用自身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的优势,设计发行一个独立的产品以控制风险,参与银行资产的管理。对银行而言,参与券商主动管理资产管理计划不仅拓展业务范围,而且还能整个资本市场,提高资产收益率。未来银证合作的主流,或是主动管理型的产品。在这种模式中,券商可以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人,而银行则成为产品的发行方和托管人

(二)加大投行类业务合作。

目前银行、证券公司各自都有投资银行部进行一级市场承销,但二者功能有所差异。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偏向于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和类信贷业务,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倾向于交易所市场,新三板等。加强银证投行类业务合作,能够拓展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范围,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融资服务,包括现金管理、短期融资券、中长期抵押贷款以及IPO和定向增发等。另外,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巨大,并购市场方兴未艾。未来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领域业务机会的爆发式增长可能重塑各类投行的竞争优势,银行与证券公司在投行领域有效结合并对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将对原有投行业务单一服务模式造成颠覆,开启银证业务合作全新增长点。

(三)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合作

目前无论是大型券商还是中小型券商,均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的拓展以及在线客户资源争夺的重要性,其布局的力度也超出以往。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证券方面的尝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上开户、开设网上商城售卖理财产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导入流量,这些举措都使得证券公司的服务离目标客户更近、更便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后证券销售、理财产品销售更加实时便捷,而且未来金融理财产品需求更加个性化、专门化。银行业在在线支付产品、P2P网贷、余额宝等冲击下略显颓势,如果银行还不加大与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合作,那么互联网证券时代,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当前条件下,互联网金融领域可以开展理财产品在手机银行与证券公司app终端的相互代销。银行拥有客户海量理财行为数据,可有条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服务。证券公司拥有互联公司合作导入流量方面的经验,这些都使得证券公司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渠道更大范围、更精准地接触到目标客户。银证双方合作,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和忠诚度。

(四)创新融资工具在债权模式下的创新

融资业务是指利用一种或者多种标准化或者非标化的债务工具为融资方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解决方案,其基础还是已有的债务融资工具。但是可供选择的工具不仅仅包括证券公司具有业务牌照的产品,还包括证券公司不具有业务牌照的产品。对于前者,证券公司可以直接开展业务;而对于后者,则是需要与外部机构合作,尤其是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今后银证业务创新合作将集中在创新融资工具方面,一方面能为证券公司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另外一方面也能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从所有可以利用的债务融资工具中选取一种或者多种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为契合其需求的综合性的、定制化的融资需求解决方案。

(五)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境外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大型券商拓展海外市场的热情高涨。尤其2015年以来,QFII、RQFII、QDII不断扩容,沪港通、自贸区FT账户逐步完善,跨境投融资、基于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经纪业务、做市交易、资产管理领域的产品创新不断丰富。国内券商“立足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的国际化路径日渐清晰。目前,在香港的中资券商已突破七十余家,此外,在日本、新加坡,以及欧洲也逐渐看到中资券商的身影。国内券商的海外资源整合视野更加开阔,涉及的金融产品服务领域更加宽广。但是国内银行的海外分行布局更加完善,以建设银行为例,建行在境外设有26家一级机构,各级机构总数133家,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国内大型券商与银行而言,聚焦海外市场,提升海外经营的空间和能力,是深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昊,鲍剑.商业银行视角下的银证业务联动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期113-118页.

[2]李星星.我国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及其监管研究[J].时代金融,2014(04):64-65.

[3]石磊,首航.浅析银证合作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4(05):58-59.

第7篇

[关键词] 融资租赁 租赁资产证券化

证券化作为金融市场上创新的融资工具,业已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租赁资产证券化作为证券化项目中的一类,是租赁公司一种新的融资创新方式。租赁资产证券化不仅转变了传统的融资方式,而且实践上证明是增强公司现金流有效手段之一。在我国,由于租赁公司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且存在着资产的流动性问题,租赁资产证券化恰好解决了融资难与流动性问题。

一、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基本概念

1.融资租赁,是一种即是融资,又是融物的,两者相结合的融资、投资的手段。而作为租赁的交易方式,两者在业务形式与实质上无有差别。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组合,对风险与收益重新重组,在进行一系列的对其信用评级与增级措施,转换成为在融资市场上可以出售流通,并给投资者带来利益的证券过程。它具有融资成本低,周期灵活,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等特点。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组合了性能,租期相近或是相同,并可以在未来产生大规模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评级、增级,将其转换成可以在融资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化的过程。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使租赁企业拓宽了融资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信托贷款和银行贷款,使公司的租赁资产和负债更加的匹配,进一步解决了流动性的问题。

2.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对资产证券化发展研究始于上个世纪末,证券化的规范化发展,完全得益于政策和市场经济条件的良好支持。虽然我国的证券化工作在政策的支持,和管理层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繁荣的融资市场。同样也和税法、会计、法律、监管的完善分不开。

时至今日证券化产品也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41.77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的证券(ABS);中国建设银行30.17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联通的32亿CDMA网络租赁固定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莞深5.8亿元给高速公路收费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设计融资规模20亿元的“华能澜沧江水电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多个方面。

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远东租赁)资产证券化方案在2006年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后,成为我国融资市场上,继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行国内首支R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和ABS―“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后,将租赁资产证券化设计的第一单,是我国融资租赁发展20年来首次进入证券市场。

在我国入市后,随着社会对资产的需求的逐步强烈,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新的衍生工具成为证券市场增加资产流动性,促进资产需求的有力手段,开拓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二、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运行结构模型分析

从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看,融资租赁公司有资格作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机构,在准入门槛方面不存在障碍。《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融资租赁公司是指经央行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融资机构,而根据相关规定,资产证券化业务只能由融资机构开展。由此可知,融资租赁公司是具备担任发起机构资格的。

在证券化的流程中,主要角色是不变的。包括,发起人、发行人(特定服务机构SPV)、投资者、评级机构,增级机构、资产管理者、债务人(承租人)。

目前在我国现有公司制度下,无法设立资产证券化要求的SPV机构性质的公司,只能通过商业银行或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基于政府主管机构的特许而设立。

其流程如图1所示:

在模式中的增级机构的特点:一是我国没有专门的信用增级机构;二是能提供外部增级一般是依靠保险公司保险或金融机构担保。因我国信用保险业处于发展阶段,一般增级受到限制。而金融机构的担保行为同样受到限制,所以我国租赁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依靠内部增级,或是实行对现金流偿付担保形式的增级措施。

三、我国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实践及评价

1.案例分析

“远东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基础资产为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所拥有的部分特定融资租赁合同项下,因将租赁物件出租于各承租人而对各承租人享有的租金请求权及其相关的附属担保权益。该部分租赁合同共计31份,截止2005年12 月31 日,应收租金余额的总规模为52075.62 万元人民币。此计划由申银万国担任财务顾问,东方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交通银行作为托管机构。远东租赁计划在担保方式、基础资产真实销售、和现金流的设计等方面有突出的创新之处。

2.远东租货资产证券化结构模式分析及评价

(1)结构模式分析(如图2)

本计划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实施项目中成功的案例,其在资产池资产的“真实销售”,破产隔离,资产担保与现金流设计上均有所创新。

(2)结构模式分析评价

①证券化资产的“真实销售”。该计划设立完毕后,有东方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用全部募集的资金购买远东的租金请求权和部分担保权益,使之成为对租赁债务人新的债权人。这样计划设计中的31份权益就可以免于在原始权益人破产后被追索。从而成功实现专项资产证券化资产池里的资产与原始权益人资产风险相隔离。

②资产担保。该计划采取了不同于国内外的信用增级措施: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增级方式。

内部信用增级采用基础现金流优先级方式,以次级收益凭证作为对优先级的保障,只有在优先级信用凭证偿付完毕后在进行其收益分配;外部信用增级上,计划以远东的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提供担保,并出具单方面的保函,目的为优先级收益偿付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担保责任,形成一个非银行担保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此担保的特点:担保的对象是计划管理人对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付款义务。而其他收益计划里,担保人担保的是原始权益人及时并足额的把资产的收益划入专项账户,远东的担保方式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③投资收益偿付。本计划采用“过手”投资偿付方式,所谓“过手”,即将当期获得的现金流(无提前偿付情况下)在扣除计划应缴税费(如有)、完成当期收益分配和填补储备基金后,全部用于向受益凭证持有人支付本金,预期本金可每三个月支付一次,使的投资者提早收回投资本金。

此计划的不足之处在于: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不能作为基础资产的受让人,因此由东方证券代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购买基础资产,其记在东方证券名下,虽然有托管人托管,但是如果在计划存续期内东方证券出现需要清算的情况,也会危及到专项资产投资人的利益,这也就是管理计划中的风险。

“远东首期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标准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在真实销售、担保方式以及现金流的设计方面均仿照成熟市场的做法,此模式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设计,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为以后租赁资产的证券化提供了经验上借鉴。

参考文献:

[1]赵静: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07,5

[2]戴娟:我国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模式[J].浙江金融,2004,第1、2期

[3]徐飞陈洁:金融租赁债权证券化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第1期

[4](美)安德鲁・戴维森安东尼・圣德斯兰玲・沃尔夫安妮・钦:资产证券化――构建和投资分析[M].2006年

[5](美)扈企平: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借鉴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探讨中国资产证券化[M].2007年

第8篇

一般认为,198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证券市场的诞生之年,即以叫停多年的国债发行为标志。当时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央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和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为缓解这一问题,国家以行政摊派的方式恢复了停止多年的国债发行,通过行政手段来聚集资金,但是这些国债并不允许再转手,因而也不存在国债二级市场。然而,随着国家多期国债的发行,国债一级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债自身的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特点,国债二级市场自发产生并开始扩展。

与国债相比,股票在这一时期一直未得到官方和学者的队可,人们对股票的认识总是与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关联的,因而股票一直是当时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过,随着人们对股票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国债市场的不断发展壮人,股票交易也自发地产生了。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发行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第一张股票,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从此诞生。

证券市场的诞生和发展促使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和监管体系的出现。由于证券市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为适应其不同阶段监管的需求和特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也适时做出调整,其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85年以前,无明确监管主体阶段

(一)证券市场方面

这一时期,我国证券市场主要表现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和股票几乎没有。国债市场的规模比较小,1981年国债发行总额为73.08亿元,到1985年,发行总额也仅为89.85亿元,并且交易呈分散和零星状态。发行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等。

(二)监管主体与监管范围方面

财政部负责对国库券发行的管理,国债交易几乎呈自发状态,并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实施监管。

(三)监管法规方面

与证券市场监管相关的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条例》

二、1986年―1992年,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地方政府为主要监管主体的阶段

(一)证券市场方面

国债方面,198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额为138.25亿元,到1991年,国债发行规模达461.40亿元。股市方面,截止到199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仅为54家,股本总额仅6亿元,市价总值仅110亿元,全年成交额仅43亿元。到八十年代末,全国已有证券中介机构l 563个,其中证券公司63家,证券交易柜台743家,证券交易代办处757个。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次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两个交易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始。至此,我国证券市场呈现出投资者、股份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中介机构、交易所并存的完整体系。

(二)监管主体与监管范围方面

1.中央政府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监管和证券交易市场的管理以及对金融机构设立和股票公开发行试点的审批,处主导地位;财政部仍然负责国债的发行监管;1998年以后,原国家计委开始参与证券市场的管理,其会同中央银行制定国内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额度和计划,并负责企业债券发行额度的审批;1990年以后,原国家体改委开始负责股份制试点企业的报批;1991年,由中央银行牵头,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原国家休改委等八个部门成立了股票市场办公会议制度,负责证券巾场的日常监管工作。

2.地方政府方面

随着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证券交易呈现出集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由于地方政府在监管方面拥有更便利、低成本的优势,因此,沪深两地的政府在监管工作中扮演厂极其重要的作用,町以说他们是当时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线监管者,许多具体、实质性的监管工作都由他们来执行。

3.总体方面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形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共同监管局面。中央政府,尤其是中央银行,居主导地位,负责宏观监管,地方政府,作为当时主要的监营主体,发挥着具体的监管职能。

(三)监管法规方面

这一阶段重要的证券市场监管法规有:上海市政府颁布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时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办法》、《上海市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办法》、深圳市政府颁布的《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巾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改委颁布的《股份公司规范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等。可以看出,这些法规侧重于对市场准入、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监管。

三、1992年10月―1998年,以地方政府监管为主向中央政府监管为主的过渡阶段

(一)证券市场方面

1993年至1998年我国证券概况见表1、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1993年至1998年六年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从1993年的183家增加到1998年的851家,上市股票数、总股本数、流通股本、流通市值、市价总值、成交金额和成交量飞速增加,分别增加了3至9倍,股市呈现小一片繁荣的景像;与此同时,国债市场也不逊色,实际发行数从1993年的381.4亿元增加到3808.7亿元,增加了近9倍。

(二)监管主体与监管范围方面

应该说,从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实权逐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聚集,土要监管主体也由地方政府逐渐向中央政府转换,初级集中监管的雏形已现并日益明显。

1.中央政府方面

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步入一个新阶段。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由14个部委的领导组成,足采用委员制与例会办公形式的决策管理机构,也是我国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监管的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订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提山计划建议;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邓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各项工作;归口管理证监会。

证监会是证券委监管执行机构,由有证券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按事业单位管理,主要职责是根据证券委的授权,拟订有关证券巾场管理的规

则;对证券经营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特别是股票自营业务进行监管;依法对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实施监管,对境内企业向境外发行股票实施监管;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证券统汁,研究分析证券市场形势并及时向证券委报告工作,提出建议。

原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的计划建议进行综合平衡,编制证券计划,审批和管理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归口管理证券机构,同时报证券委备案,审批和归口管理各类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货币市场;财政部归口管理注册会计帅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从事证券业有关的会计事务的资格由证监会审定;原国家体改委负责拟订股份制试点的法规开组织协调有关试点工作,审批中央企业的试点等。

2.地方政府方面

地方政府在这一阶段的前期,仍然相当深人地介入了证券巾场的监管丁作之中,它们负责选拔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审批地方企业的股份制试点,管理当地的证券市场,沪深市政府还分别管理两地的交易所。到这一阶段后期,随着对两地交易所管理权力的划出,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明显削弱。

3.总体方面

总体米看,这一阶段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形成了以证券委和证监会为主导、各部委共同参与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监管格局。不论是宏观监管力面还是具体监管方面,中央政府都表现出一种向地方政府“收权”的行为,然而“收权”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元集中监管体系的出现。事实上,尽管当时明确规定了证券委的主管地位和证监会的执行机构地位,但是国务院各大部委、尤其是中央银行、原国家计委和体改委等仍掌握着某些重要监管方面的实权。不过从动态过程来看,作为当时主管机构证券委的执行机构,证监会在不断地扩大着的自己监管权力范围,突出表现在:将深沪交易所的直接管理权揽人手中,向地方派遣自己的特派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证监会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的地位的以突出,为后来的集中型监管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监管法规方面

1993颁布了《股票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转批证监会(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1994年颁布了《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1995年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关于报送公开发行股票企业申报材料的通知》、《关于对股票发行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依照

四、1998年7月一至今,以证监会为主导的集中监管阶段

(一)证券市场方面

1999年至2003年我国证券概况见表3、表4: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1999年至2003年这五年期间,我国证券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国债市场,其成长的速度相对于1993年至1998年六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均大幅下降,上市公司数量、上市股票数、发行总股本,流通股本、流通市值、市价总值、成交金额和成交量分别只增加了1至2倍;国债市场增速相对于1993年至1998年六年期间的增速也急剧放慢,五年期间,国债实际发行数只增长了约50%。

(二)监管主体和监管范围方面

1.中央政府方面

1998年,国务院撤消了证券委员会,将其所属职能并人证监会;将中央银行对证券公司设立和审批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财政部对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从业资格的部分审定权划归证监会;明确规定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批准了证监会职能、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按1998年颁布的《旺券法》规定,证监会的主要职能如下:(1)依法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审批或者核准权;(2)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进行监督管理;(3)依法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4)依法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监督实施;(5)依法监督检查证券发行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况;(6)依法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7)依法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8)掖律、行政祛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地方政府方面

原地方证券市场管理部门脱离地方政府的领导,划归证监会,实施垂直管理。同时,地方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合并成九大区域,由证监会设立证券监管办公室,各证券监管办公室之下又设有证券监管办事处。

3.总体方面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证监会一元监管的集中型监管体系已在我国形成并得以巩固。证监会在继续向地方延伸和扩充自己权力范围的同时,开始了在中央“聚权”的过程,最后促成证监会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大一统的局面。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信息披露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现状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截止到2007年5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478.01亿元,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所占比例最大,其发行规模为263.45亿元,占到总规模的55.11%,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占到27.04%,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占13.91% ,另外还有占比较小的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准REITs产品和准ABS 信托产品。对于新长宁集团来说,可以采取的资产证券化形式基本上是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自2007年以来,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缓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引发了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以银行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莱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过去大量购买了此类产品并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的下落以及利率的走高产生了大量的次级按揭贷款坏账,而这其中的损失主要由购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承担,导致了许多大型投行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受之影响,全世界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在2006年资产证券化的全盛时期,美国发行在外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达到8万亿美元,仅次于国债成为了最大的债券品种。但是这两年市场大幅度的萎缩。受之影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以来先后12次升息,其中自2006年升息2次,2007年升息6次,这都大幅度的增加了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这也从负面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我国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对五类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第一,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第二,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商业物业的租赁,但没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档公寓除外;第五,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政府将鼓励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化发展,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近来,监管层推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脚步明显加快,这意味着停滞已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即将再次开闸。该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管理者提出更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与此前业内讨论的旧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计划管理人的职责,对证券公司的职责、宗旨、移交、风险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新版征求意见稿,计划管理人必须履行七项职责:发行受益凭证,设立专项计划;为受益凭证持有人的利益,受让、管理专项计划资产;按照约定向受益凭证持有人分配收益;按照约定召集受益凭证持有人大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聘请专项计划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约定的其他职责。征求意见稿还对基础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可以为债权类资产或收益权类资产;可以是单项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同一类型多项财产权利构成的资产组合;基础资产的收益可以来源于基础设施收入、交通运输收费收入、租赁收入、应收账款等。从征求意见稿对投资者的规定来看,该市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但也不排除个人投资者。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而此前该市场并未对自然人开放,也没有对认购设置较高门槛。[NextPage]

    与此前的只有创新类券商才可以开展此项业务不同的是,未来大部分券商都有机会开展此项业务,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券商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规定,受益凭证的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可以由计划管理人以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同一计划中相同种类、期限的受益凭证,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应当相同。而同一专项计划,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及收益分配顺序,发行不同种类的受益凭证。 根据征求意见稿,受益凭证可以通过担保等方式提升信用等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最近一年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及以上的主体信用评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非金融机构的,评级机构应对其进行主体评级,未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AA级或者AA级以上评级的,不得作为担保人。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当设立专项计划,并担任计划管理人。专项计划资产为信托财产,专项计划财产独立于原始权益人、计划管理人、托管人、受益凭证持有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机构的固有财产。《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面向境内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管理人身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按照约定用募集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活动。

    二、监管和信息披露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对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情况,对原始权益人(新长宁集团)、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还可以查阅、复制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电子设备予以封存;约谈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要求计划管理人、原始权益人、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就有关事项作出说明、在指定期限内提供有关业务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在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有实质性影响的临时性重大事件时,受托机构(证券公司)应在事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提交信息披露材料,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项:(一)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受托机构不能按时兑付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等影响投资者利益的事项;(二)受托机构和证券化服务机构发生影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的违法、违规或违约事件;(三)资产支持证券第三方担保人主体发生变更;(四)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发生变化。

    《工作指引》第四章“信息披露”规定,计划管理人应当指定一名信息披露联络人,负责专项计划的信息披露。

    计划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的约定,履行定期披露、临时披露等信息披露义务。

    定期信息披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自专项计划设立日起,每三个月披露最近三个月的资产管理报告及托管报告,每十二个月披露年度管理报告、托管报告、信用评级报告;受益凭证每次收益分配前,披露收益分配报告;计划终止时,披露清算报告等。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信息披露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现状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截止到2007年5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478.01亿元,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所占比例最大,其发行规模为263.45亿元,占到总规模的55.11%,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占到27.04%,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占13.91% ,另外还有占比较小的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准REITs产品和准ABS 信托产品。对于新长宁集团来说,可以采取的资产证券化形式基本上是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自2007年以来,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缓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引发了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以银行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莱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过去大量购买了此类产品并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的下落以及利率的走高产生了大量的次级按揭贷款坏账,而这其中的损失主要由购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承担,导致了许多大型投行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受之影响,全世界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在2006年资产证券化的全盛时期,美国发行在外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达到8万亿美元,仅次于国债成为了最大的债券品种。但是这两年市场大幅度的萎缩。受之影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以来先后12次升息,其中自2006年升息2次,2007年升息6次,这都大幅度的增加了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这也从负面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我国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对五类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第一,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第二,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商业物业的租赁,但没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档公寓除外;第五,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政府将鼓励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化发展,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近来,监管层推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脚步明显加快,这意味着停滞已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即将再次开闸。该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管理者提出更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与此前业内讨论的旧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计划管理人的职责,对证券公司的职责、宗旨、移交、风险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新版征求意见稿,计划管理人必须履行七项职责:发行受益凭证,设立专项计划;为受益凭证持有人的利益,受让、管理专项计划资产;按照约定向受益凭证持有人分配收益;按照约定召集受益凭证持有人大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聘请专项计划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约定的其他职责。征求意见稿还对基础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可以为债权类资产或收益权类资产;可以是单项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同一类型多项财产权利构成的资产组合;基础资产的收益可以来源于基础设施收入、交通运输收费收入、租赁收入、应收账款等。从征求意见稿对投资者的规定来看,该市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但也不排除个人投资者。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而此前该市场并未对自然人开放,也没有对认购设置较高门槛。  与此前的只有创新类券商才可以开展此项业务不同的是,未来大部分券商都有机会开展此项业务,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券商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规定,受益凭证的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可以由计划管理人以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同一计划中相同种类、期限的受益凭证,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应当相同。而同一专项计划,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及收益分配顺序,发行不同种类的受益凭证。 根据征求意见稿,受益凭证可以通过担保等方式提升信用等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最近一年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及以上的主体信用评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非金融机构的,评级机构应对其进行主体评级,未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AA级或者AA级以上评级的,不得作为担保人。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当设立专项计划,并担任计划管理人。专项计划资产为信托财产,专项计划财产独立于原始权益人、计划管理人、托管人、受益凭证持有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机构的固有财产。《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面向境内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管理人身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按照约定用募集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活动。

二、监管和信息披露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对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情况,对原始权益人(新长宁集团)、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还可以查阅、复制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电子设备予以封存;约谈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要求计划管理人、原始权益人、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就有关事项作出说明、在指定期限内提供有关业务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在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有实质性影响的临时性重大事件时,受托机构(证券公司)应在事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提交信息披露材料,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项:(一)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受托机构不能按时兑付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等影响投资者利益的事项;(二)受托机构和证券化服务机构发生影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的违法、违规或违约事件;(三)资产支持证券第三方担保人主体发生变更;(四)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发生变化。

《工作指引》第四章“信息披露”规定,计划管理人应当指定一名信息披露联络人,负责专项计划的信息披露。

计划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的约定,履行定期披露、临时披露等信息披露义务。

定期信息披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自专项计划设立日起,每三个月披露最近三个月的资产管理报告及托管报告,每十二个月披露年度管理报告、托管报告、信用评级报告;受益凭证每次收益分配前,披露收益分配报告;计划终止时,披露清算报告等。

第11篇

【关键词】BT项目 资产证劵化 会计处理

一、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比如贷款或应收账款,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债券型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特设机构(SPE),SPE将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且以发行收入购买证券化资产,最终以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入偿还投资者。

二、发展BT项目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的必要性

2005年8月,我国首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联通收益计划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端。2013年3月15日,我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至此,经历了近9年政策演变,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终于实现常规化。而基建项目相关资产证券化项目在目前存在较强的市场需求,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平台问题近期受到监管层高度关注,原有的融资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地方政府的基建计划短时间内又不会出现明显放缓或收紧,资产支持证券这一创新业务可以有效脱离银行体系,因此成为填报基建领域融资缺口的热门工具之一。本文预对基建项目的BT运作方式下的资产证券化的计划管理人与特定原始权益人的会计处理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方便财务人员在实务中的应用。

三、BT项目资产证券化简介

BT是指投资者通过政府BT项目招投标,中标取得BT(即“建设——移交”方式)建设的投资者(承包人)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和项目建设,并在项目完工经验收合格后立即移交给建设单位{通常为政府),建设单位向BT建设的投资者(承包人)支付工程建设费用和融资费用,支付时间由BT建设双方约定,即在规定时间建成后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项目业主按协议回购。由于公路、桥梁的投资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因此投资者面临的资金压力重。BT项目的投资者有关政府回购款的债权性投资具有现金流稳定、风险小,信用等级高的特点,适合作为基础资产推行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为企业融资。

四、以实例说明会计处理

(一)专项计划投资形式

管理人与特定原始权益人签订《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买卖协议》,约定管理人代专项计划购买基础资产;特定原始权益人在专项计划成立、且收到管理人代专项计划支付的专项计划资金后,即应将其合法所有的基础资产转让给专项计划并由管理人代为持有。专项计划存续期内,特定原始权益人须开设专门的银行账户接收基础资产的现金收入并向专项计划专用账户全额划转。

(二)专项计划实例

某公路建设公司(以下简称Z公司)以BT项目回购款及其从权利发起设立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按照Z公司与专项计划管理人某证券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签订的《基础资产转让协议》,Z公司将其拥有的4个BT项目回购款及其从权利转让给×公司,且不带追索权。根据资产管理计划系列法律文件安排,Z公司对回购现金流量已放弃控制,在专项计划存续期内,《基础资产转让协议》所涉及BT项目回购款的现金全部由×公司收取。该专项计划发行的受益凭证有优先级和次级两种。次级受益凭证由Z公司全额认购、持有,在计划存续期内不得转让。专项计划在进行现金流分配时,先偿还优先级受益凭证持有人的本金、预期收益及专项计划相关费用,剩余金额再偿付次级受益凭证持有人。

1.特定原始权益人的会计处理。(1)出售基础资产:按照管理人支付的购买基础资产款项与账面基础资产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权转让收入”。特定原始权益人购买的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对应的基础资产,不应视作相应资产的风险报酬已全部转移,相关基础资产未实现的转让收益设置“其他应付款-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受益”科目进行核算,我们认为该部分收益可按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占总资产支持证券总额的比例确认,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xxBT项目

营业外收入——债权转让收入

其他应付款——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收益

(2)购买次级资产支持证券:

借:持有致到期投资——次级资产支持证券

贷:银行存款

(3)专项计划存续期间,特定原始权益人收到基础资产现金收入的会计处理:专项计划存续期间,特定原始权益人收取的基础资产现金收入将直接进入监管账户,并由监管银行于收款当日全额划转至专项计划专用账户,原始权益人可设置“其他应付款——代收基础资产现金”科目进行核算。相关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基础资产现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基础资产现金

贷:银行存款

(4)专项计划存续期满时收回专项计划专用账户剩余金额时,专项计划账户余额中包含了原出售基础资产时未确认的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包含的投资收益,亦包含历年账户的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收益

贷:持有致到期投资——次级资产支持证券

投资收益

该笔业务核算时需要考虑到因该专项管理计划仅针对计划成立次日起四年内对项目回购方要求的基础资产现金收入,故特定原始权益人在该计划成立时应对与计划有关的四个项目分别设立台账,详细核算自项目开始进行至审计确认基础资产现金收入以及历年项目回购方已支付的基础资产现金收入,以保证原始权益人账面结存的有关BT项目余额和已确认投资收益的正确性。

(5)支付一次性相关费用:可在转让收益中扣除,但与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费用可按比例记入“其他应收款-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收益”,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债权转让收入

其他应收款——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收益

贷:银行存款等

以上基础资产的转让不影响特定原始权益人根据有关税务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金。

(6)对专项管理计划的收益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投资收益——债权转让收益

贷:应交税金

2.管理人的会计处理。关于管理人的会计科目设置:

(1)专项计划设置“实收基金”科目,核算募集到的资金本金及期末募集资金本金的余额。

(2)专项计划设置“专项投资”科目,核算专项计划对BT项目合同债权的投资额及期末的投资余额。

(3)专项计划设置“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收入及原始权益人根据《资产买卖协议》的约定向专项计划账户支付的差额款项。

(4)专项计划设置“利息收入科目,核算专项计划存续期间收取的基础资产现金收入在专项计划专用账户中存款利息。”

(5)专项计划设置“管理人报酬”、“托管费”、“其他费用”科目,核算由专项计划支付给计划管理人的管理费、托管人的托管费及银行结算费和手续费、专项计划审计费等。

(6)专项计划设置“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专项计划专用账户中的款项收付。

(7)专项计划设置“应负收益”科目,核算期末应支付优先级投资者和原始权益人的收益。该科目按照优先级和次级设置明细科目。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募集资金募足,专项计划成立时: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基金

2.将募集到的资金本金支付给特定原始权益人,即用募集资金购买基础资产时:

借:专项投资

贷:银行存款

3.收到每期回购款及特定原始权益人差额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专项投资

4.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利息收入

5.支付相关费用时:

借:管理人报酬

托管费

其他费用

贷:银行存款

6.期末,结转收到的项目资金、银行存款利息及发生的费用:

借: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贷:应付收益——优先级

应付收益——次级

管理人报酬

托管费

其他费用

7.期末,支付优先持有人的本金及利息时:

借:应付收益——优先级

实收基金

贷:银行存款

8.专项计划结束时,将剩余资金支付给次级持有人时:

借:实收基金

应付收益——次级

贷:银行存款

管理人保证Z公司BT项目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与公司自有资产、其他客户的资产、不同集合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相互独立,单独设置账户、独立核算、分账管理。

五、结论

第12篇

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企业都在努力地提高自身绩效水平以增强竞争能力。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管理活动。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估,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从绩效管理的本质出发,绩效管理是以员工绩效管理为基础,实现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整合,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

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个完整系统,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这使得绩效管理具有战略导向的意义,同时,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发展,使绩效发展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而?T工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一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绩效管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高员工绩效的方法提高部门绩效与组织绩效,结合了企业文化,企业目标,是一种战略的高度,并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

2.招商证券的绩效管理模式及成功经验

2.1 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

招商证券在国内券商中业务范围涉及广泛齐全,包括了证券代理买卖,证券发行与承销,收购兼并,资产重组,财务顾问,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这要求公司在不同领域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了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招商证券以人为本,任人为贤,注重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及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招商证券重视员工发展,努力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共进步。基于证券行业知识密集型的特点,招商证券采用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Y型模式,即在基层职位重点发展专业能力,只采用单一的专业通道,在中高级职位,设立专业和管理的双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根据个人特点与价值导向联系公司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与发展,在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员工可继续在本身技术职位上不断发展,谋求提升,也可以选择进入管理岗位进行发展。除此之外,公司鼓励员工多样化发展,为员工创造性提供多种发展渠道,如交叉发展,跨通道发展等。在公司内部,大力培育后备干部,一直采用干部竞聘制度,使员工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管理职业生涯并在管理方面展现自己的能力。

在员工反馈与沟通方面,招商证券也践行了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即积极建立员工与管理层双向沟通的平台。多年以来,招商证券在业内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著称,经常举办征文比赛,体育比赛等鼓励员工参与,增强员工的企业团队归属感。公司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征集机制,并采用及时奖励,鼓励员工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这成为了公司与员工沟通的最佳平台。同时,公司注重各部门、各地区间的互帮互助,经验分享,同事之间毫无保留的分享金融服务经验与技巧。这些活动不仅加强了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服务质量。

此外,在员工培训方面,公司推行了“三个一人才工程”即三年内建立起一支拥有100位高级管理人才,100位高级专业人才,100位高级理财顾问的优秀团队。为了完善培训体系,公司建立了分级别分岗位的课程培训体系,并逐步形成了内部讲师制度,对于高端人才则送往海外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员工的管理方式上,招商证券秉持”以人为本” 的理念,考虑到了员工的需求因素,满足了其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更加注重的是员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重视双向沟通,鼓励员工参与,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种优秀的管理模式在公司的绩效方面也有所体现,有利于公司目标的实现。

2.2 全过程的封闭式绩效管理体系

招商证券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基础上,其绩效管理也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招商证券采用了闭环式战略体系,运用各种理念和工具,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开展战略分析,建立了具有证券行业特色的战略管理体系。招商证券运用相关理论,通过制定战略,转化战略,规划运营,监督和学习,检验和调整战略等五个阶段的循环往复制定公司战略,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战略制定,沟通与分解,并采用动态调整。

制定战略阶段,招商证券综合运用了SWOT分析,PEST模型,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分析行业内外部环境及自身的能力特征。由于证券行业波动性较强,变化快,所以短期战略的制定显得尤为必要。招商证券将短期战略区间定位为1年,中长期战略区间设为3年,每隔3年就会将战略重新修订一次,这样战略规划可以时时跟进市场变化,适应行业特点。

在战略的实行上,招商证券主要运用了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将公司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身上。运用平衡计分卡,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运作及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综合衡量了企业绩效。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需要进行转型,基于服务模式与客户导向的券商正不断形成,所以运用平衡计分卡作为证券公司绩效考评的工具,尤其是其客户和创新学习的维度,对于证券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招商证券运用平衡计分卡,使得员工清楚的了解了公司的规划及自己的绩效目标。在考核之前,根据工作说明书,结合对员工的日常考核,确立关键绩效考核指标KPI。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由管理队伍阐明公司愿景,并化为了可沟通的战略;第二,与中层经理进行沟通,讨论新战略,并进一步开发各营业部的平衡计分卡;第三,取消非战略投资,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可以识别出许多对公司战略不起作用却正在实施的方案,针对这一点,便提出了公司的改革方案,这一点在地区营业部的应用上很广泛;第四,考察各部门的平衡计分卡,招商证券采用了“绩效执行情况跟踪报告系统”来实现各项目标及各级目标的时时跟进,以防部门目标出现偏差;第五,重新定义愿景,根据考察的结果与反馈,对公司的平衡计分卡进行改善,之后将这一改善的平衡计分卡向全公司推广;第六,更新长期规划和预算,招商证券将自己的中长期战略区间定为3年,根据这3年内的目标确立预算,并提供资金;第七,进行月度和季度考察,并制定季度考察报告,及时发现问题;第八,进行年度战略考察,进行年度总结,在有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战略更新;第九,将个人的业绩与平衡计分卡相联系进行了总体评价,并确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与传统的证券公司考核只采用财务指标的方式相比,导入平衡计分卡,并按科学的步骤实施,有助于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与整体素质的提升。

2.3 创新的“管理五化“理念

招商证券绩效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更重要的原因是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了绩效管理中。招商证券遵循“敦行致远”的核心价值观,并创造性的提出“管理五化”的概念运用到其绩效管理过程中,即“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协同化”。

“专业化”是以员工激励为基础,通过构建职业发展通道及员工培训体系,逐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在员工队伍的建设上坚决走专业化道路。“精细化”是以制度优化,管理质量控制,流程标准化建设和强化执行力为主要内容,推进管理精细化并取得成效。例如,招商证券采用的三级分类客户管理,业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知识管理,品牌管理。零售经纪总部更是根据了业务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营销人员管理制度,细化了管理流程,完善了经纪人管制度。“信息化”是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持续领先的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优化信息技术系统,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优化顾客服务,提升竞争力。招商证券为此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建立了专门的需求规划团队,深入各部门各条线充分了解,全面整合信息。2010年,经济总部联合信息技术中心,推出新版TGA系统,优化了客户档案管理功能,完善客户群组管理,提升客户服务人员使用系统的便捷性,有效性。“集约化”指的是持续完善前台授权管理,中后台集中管理的公司运营管理组织体系,通过管理资源的集中,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招商证券具体体现在以交易集中,清算集中,财务集中,数据库集中,风险管理五大集中为依托,总部为资源管理运营中心,营业网点为销售和服务终端的集中经营模式。“协同化”内涵是加强业务间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业务协同效应。招商证券投行总部充分利用招商局股东,公司领导和其他业务资源,积极拓展了客户范围,投行部门还积极联合研发部,股销部等部门,针对不同公司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不断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管理五化”的思想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融合相互统一的。正是秉承着这种思想,招商证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绩效管理系统,并对绩效管理实际运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招商证券的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招商证券在推行全面的绩效管理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成果也得到了客户,同业乃至政府的肯定。但由于公司业务以及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公司内还是呈现了一些弊端。

3.1 人力资源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招商证券一直采用的是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员工强调“以人为本”

长期采取的是共同发展,重视培训的制度,但出现的问题就是淘汰率较小,造成了公司内人员冗余,机构庞大。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也有可能造成效率低下。在面对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公司内部更应采取竞争性的优胜劣汰的人员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适应了行业的发展。

柔性管理导致了员工知识结构单一,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不足。由于公司处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员工的专业化要求较高,但往往忽视了员工的综合能力发展,较为集中的是证券金融类的人才,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虽然员工的学历层次不低,但却体现了知识面,管理能力的缺乏。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公司??该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而招商证券目前的员工现状却难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具有国际化工作经验的人员缺乏,公司也没有将这一项列入考核指标,所以这可能构成了公司日后的发展的一项制约因素。

另外,在员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公司更为注重员工培训的环节而不是招聘的环节。事实证明,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更容易获得公司所需的人才,日后的培训也可以向更广泛的方面拓展,而不仅仅流于普及专业知识。所以,公司应进一步完善招聘制度,在招聘的环节同样借鉴绩效考核的思想,设立关键指标,以筛选出适合公司日后发展,与企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

3.2 差异化不足

这里的差异化是指两方面。第一方面,招商证券作为金融服务业的公司,业务涉及广泛,但这种公司普遍的问题就是业务同质化较高。基本上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证券公司都会提供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业务。如何在这一行打造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制胜的关键。而招商证券目前注重的也是在原有这些业务上综合发展,目标成为综合类券商,但却忽视了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招商证券推行的“精细化”只意识到了管理机制的精细,同样在业务发展方面也应该引入精细化的思想,在目前综合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招商证券更应突出发展某一项或某几项的竞争能力。比如,公司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可以突出证券技术方面的改进,结合自身的牛网系统,进一步招聘技术人员,将牛网打造成中国最好的证券信息化平台。第二方面是公司的管理也应做到差异化。由于公司业务部门较多,还涉及到子公司,分公司,绩效管理在公司层面具有良好的流程规范,但层层分解具体到各部门,各办公室,各营业部就难以突出差异化的特征,往往采取一套考核办法。招商证券组织机构较为庞大,部门之间差别也比较大,所以各部门,各营业部具体的管理措施肯定应体现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注重基层的绩效管理,而不是只关注公司层面。目前招商证券在这些具体的措施方面还有所不足,公司的各部门管理差别不是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应采取更精细更具差异化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员工的薪酬方面,根据目前佣金率下滑和投资顾问提成比例逐年递减,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应根据投资顾问的工作年限,逐年上调底薪标准,适当考虑降低提成在其收入中的比重。但对于营销业务人员,应根据其工作特点,保持提成的比例,甚至逐渐上调提成在收入中所占份额。

3.3 绩效管理方法持续性的问题

招商证券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从2007年起才开始推行这种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时间并不是很久。虽然使用这种管理理念,招商证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证券行业瞬息万变并且风险较大,证券公司能否持续推行这种绩效管理模式,采取哪些配套措施以保证实施,都是公司管理将要面临的问题。

证券公司往往都比较注重短期效益,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体现了时常改变的特点,这样容易造成急功近利,难以持续发展。招商证券在日后能不能一直持续推行这种全面的绩效管理模式,并不断改进发展也充满不确定性。若绩效管理的方法经常改动,不仅绩效管理的工作缺乏连续性,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反而阻碍了绩效管理的实施。所以招商证券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这种管理模式持续经营下去,遵循这种绩效管理模式的理念,对其配套的考核,反馈,沟通等方式进行不断改进。

4.招商证券的实践对其他证券公司的启示

招商证券将优秀的绩效管理模式嵌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实践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同行业其他公司借鉴和学习。

第一,很多公司也有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但却没有认真严格的推行下去,往往相关制度的制定只是流于形式。公司高层注重绩效管理,但缺乏的是与员工的有效沟通。虽然招商证券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积极改进探索的方式值得学习。特别是招商证券一套有效的双向沟通系统,可以加强公司内部的信息的交流沟通。其创办的各种杂志媒体平台大大方便了管理层与员工的信息交流。另外招商证券在业内以丰富的的文化活动著称,这种定期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员工之间情感的交流,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总之,招商证券在员工管理与双向沟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第二,应将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证券公司大多也都拥有自己公司的考核体系,但多数只停留与绩效考核,没有形成全面的绩效管理,考核之后也没有与薪酬等激励制度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的绩效管理就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绩效管理也没有落到实处。招商证券在正是注重了这一方面,将事前事后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绩效管理流程,并在行业内创新的引用平衡计分卡保证实施。在绩效管理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公司的目标,战略,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说明书,这样有利于员工明确自己的绩效目标,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来。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既可以参考招商证券采用平衡计分卡,也可综合关键指标法,平衡计分卡,360度考核多种方法共同运用,避免一种考核方法带来的不足,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考核之后应及时进行反馈沟通,并与相应的人力资源措施结合起来,例如根据综合的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业发展,岗位晋升的依据,并做到与薪酬挂钩。针对考核暴露出的问题,企业可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法解决。

第三,推行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绩效管理模式。虽然说证券行业具有其整体的特点,身处其中的证券公司也有很多的共性。但如果都采用相同的发展模式,没有自己的特色化经营,将很难在行业中立足。况且,每个公司的人员组成,资源结构各有不同,这决定了管理模式也不会完全相同。证券公司应具有整体的战略管理的思想作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具体处境,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公司战略和管理方法。招商证券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了具有招商特色的闭环式战略管理体系,并创造性的将“管理五化”的概念引入经营管理,这一内容是招商证券对于绩效管理的丰富运用。结合理论但又不只停留于理论,创新发展,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体系,并以此来丰富理论。所以,?⒋葱铝榛畹乃嘉?运用到管理活动中,对于证券公司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启发意义。

第四,当然,在总结优秀经验的同时更要关注招商证券的不足,以此作为警戒,避免类似问题发生,这也显得尤为重要。招商证券出现的人员冗余现象,其实是作为一个行业大环境都具有的问题,证券行业因其特殊性,对人员的管理大多采用这种柔性管理的方式,人员淘汰率低,但各专业顶尖人才和全方位综合人才却又缺乏。所以作为需要改进的证券公司应注重这一方面,完善公司的招聘体系,从引入环节就做好人才的把关。另外,注意到现在国际化的趋势,而我国证券行业在国际化视野的整体匮乏,作为想要进一步提升的证券公司就要重视具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人才的启用,并借助外部力量,引进国外的信息资源与管理经验。

招商证券近年来不断超越发展,在行业内的成绩斐然,与其采用优秀的管理思想,推行全面的绩效管理分不开。只有将管理理论创新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重视绩效管理全过程的运用,证券公司才能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成就,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振兴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