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隧道施工个人总结

隧道施工个人总结

时间:2022-07-07 08:0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隧道施工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隧道施工个人总结

第1篇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2017转瞬已经过去了,在各位领导的领导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和配合下,本人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在这里将自己在这一年的思想、工作情况等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7年,本人担任土木总工以来,团结带领分部技术管理团队、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全力以赴,研究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讨论二次经营,指导服务于施工现场。这一年,分部在计划任务艰巨、检查观摩异常频繁的情况下,全年共完成隧道开挖5612.5米,衬砌6004.9米,仰拱5774.6米,桥梁58.8成桥米,涵洞109.76成涵米,站场、路基挖填122.67万方,实现产值22912.34万元,开累产值39322.52万元,且安全质量稳定可控,在全线树立了标杆,其中,隧道出口获 铁路局“样板文明工地”、 公司“安全质量文明工地”荣誉称号。

二、紧密配合、严密部署、科学管理。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我深知岗位责任重于泰山、工程质量高于一切。在项目中以项目班子为核心,把建好工程实体作为重心,紧密配合项目班子、各部室、现场管理人员等,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制定各项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计划。

严格遵照上级技术文件规定要求,认真执行施工规范。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及时编制各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认真审核,及时报批监理,保证方案到位、计划得体、施工连续。

本年度工程部编制并报批完成了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共计28份,落实完成了技术交底会签及培训,共计交底75份,培训802人次。

三、贯彻落实基本建设方针、政策、指示;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则、标准。

贯彻执行公司上级领导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遵照业主方关于衢宁铁路建设的指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款,并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配合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管理工作,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加强对重要工序、关键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确保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加强与参建各方的沟通交流,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则、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程,落实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原材料、施工工艺、实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加强技术管理,严控工程质量,落实各项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全面细致地审核施工图纸,做到施工前的“三个及时”,及时发现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情况,及时提交建设方进行变更处理,及时报告监理方、建设方确认并相应增减工程量和造价。

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明白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和难点,确定技术难题,拟定解决方案;并组织计量人员详细核算工程数量,编制工程量清单,并对照设计方提供的工程数量,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工程签证工作。

根据要求,认真组织编写施工日、周、月报,合理制定施工月、季度、年度计划,并对工程进度跟踪检查,实行动态控制管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科学合理地计划安排技术员、试验员、质检员等工作人员到施工一线,分别指导施工、进行安全管理与督促文明施工、做好质量检测记录。严格落实铁总文件要求,做好二次衬砌分窗浇筑,带模注浆等施工工艺。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掌握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偷工减料”、“豆腐渣的工程”及“三违”现象。对于不合格工程,坚决整改重做。

认真审查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冬、雨期季节性施工方案、施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制定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技术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与施工相关的环境保护等措施,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四、全面梳理,开源节流,深化二次经营。

根据施工过程自身情况及项目部变更策划会要求,2017年完成二次经营情况有如下方面:

1、 隧道及 隧道存在裂隙水,设计要求注浆止水,施工过程中已完成注浆会议纪要及工程量签认单,预计增加变更701.64万元。

2、 隧道出口跨省道,为保证施工安全需封闭道路并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现目前洞口防护初步方案工程量已确定,正在出图纸,内部核算增加防护费用283万元。

3、 斜井、 隧道Ⅰ级机械化配套施工。投标承诺使用机械化配套施工,但概算按照正常爆破施工编制,过程中已收集影像资料,预计增加变更费用1296.58万元。

4、 隧道高地温已发生1517.5m,岩爆已发生1287.5m, 隧道高地温及岩爆已发生3963.8m。已有批复的专项施工方案,已签认隧道掌子面高地温信息统计表和岩石温度测定表。

5、 隧道已签认抽排水量512186m3, 隧道已签认抽排水量121421m3。已有批复的专项施工方案,已签认隧道反坡排水量记录表。

6、征地拆迁基础资料已经梳理,相关资料已经报业主及审计公司,业主和审价还在审核。预计发生4230万元。

7、全年共完成负Ⅱ类变更43份,合计减少投入746万元。

五、工作体会:

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的转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岗位职责,端正态度,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好事前规划、事中检查监督、事后验收总结。千方百计为各项工作创造施工便利条件,不能等、靠,今日事今日毕,避免拖拉。

2、计划的重要性:在做每一项工作之前,应提前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做好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的需求计划。对比各种施工计划的优劣,选取最经济适用的计划进行施工。以避免杂乱无章,减少施工费用增加,缩短工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施工现场的合理性:施工现场的布置必须考虑便于施工,包括材料的堆放区位置,施工机械的安装位置,运输通道的设置等。避免由于布置不合理而造成施工困难,材料周转时额外增加人工费用。

4、材料节约:项目部最终的施工目的在于盈利,我们能做的一是通过技术手段,二就是减少浪费,节约材料。现今物价普遍较高,小到一根扎丝,一枚铁钉,大到一块防水板,一节钢筋,都是我们节约的对象。积少成多,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施工垃圾,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人工清理及垃圾转运费用,还节省了材料,成本相应下降,利润空间也就相应增加了。

第2篇

关键词:地铁隧道;河流;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随着我国地铁隧道施工面积的不断加大,施工技术的提高已成为领域里热点话题。然而,在不断加大施工面积过程中,施工环境也出现了新的挑战,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就是一项关键技术。河流和桥梁施工环境尤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出严密的规划,防止工程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1]。对于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要形成独特的施工体制,分析出施工中重点环节和需要注意细节,采用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于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研究,我国相关专家和工作者已经探究了具体施工内容,并且结合具体的工程也说明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但是,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与施工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该技术仍需要结合更多的工程实例和工程经验[2-3]。因此,本文结合个人探索了解决施工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确保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都能采用科学的分析和管理技术,从而研究出符合工程实际的安全和高效率施工机制,为我国的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2 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特点及存在问题

地铁建设在我国掀起了施工,施工过程中出于综合方面的考虑需要穿过河流和桥梁,这就给我国地铁隧道施工带来了挑战。

2.1 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特点分析

分析我国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

(1)地理环境复杂。由于所施工环境处于河流和桥梁下,地质情况恶劣,并且在进行侦探中难度大,不可测因素多,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河流和桥梁下的施工环境复杂还体现在存在施工不稳定,从而导致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2)盾构机施工要求严格。盾构机在进行施工中,必须保证施工的可靠性,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和失误必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工程的进度。可以看出,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对盾构机施工要求严格,应把控每一环节的施工细节,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质量。

(3)施工风险大。河流和桥下地铁隧道施工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复杂的施工条件可能引起局部出现问题,导致施工出现风险。并且,河水通常和地下水联通造成很高的水头,极易造成隧道上浮变形破坏,同时河床下的地质通常非常松软,很容易造成流砂,这些均是增加施工风险的环境因素。

2.2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存在问题分析

在我国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施工经验欠缺,方案设计存在问题。我国实施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的时间不是太长,施工单位也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方案设计存在过分保守的情况,并且不能分析施工中重点,导致施工进度受到限制,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2)施工防护工作不到位,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多地因为防水和支护工作不到位,导致人员伤亡,给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施工管理人员不能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从而导致工期加长,并且不能根据施工特点安排施工内容,这些现状在我国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较为常见。施工管理者必须把握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时间,有机的分析工程的进度,给施工人员指导。

(4)施工完成质量达不到要求,容易引发塌陷和局部变形过的结果,导致工程不能正常使用。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环境,采取最合适的措施来完成工程。实际中工程施工技术不能满足施工条件,就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3 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改进技术

针对我国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技术进行改进,本文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的改进方法主要包括:

3.1 提高施工分析技术,准确计算力学参数

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的分析技术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改善施工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1)基于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藕合分析基本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施工过程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重点分析施工过程采取降水措施后桥基的变化,给出分析结果来提出改进。

(2)为了深入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场、应力场及地表变形情况,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预设计参数进行相关的模拟,根据仿真结果来检验盾构机的施工速率和施工对周围的影响等结果。

3.2 加强施工重点内容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城市地铁隧道当需要同时下穿河流和桥梁时,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很大,一方面如何防止河流水下渗,避免施工作业面发生突泥突水等工程灾患;另一方面隧道开挖施工将不可避免导致地层变形,当变形过大时将危及近邻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营。采取的改进措施包括:

(1)河流水下渗防护必须得到保证,通常情况下河流不能因为工程施工而断流,但又要防止施工期河水下渗,这就要求施工前一定要进行河水引排,通过分幅施作围堰在河底铺上防水毯。当完成了河水引排后,然而在地层饱和含水,工程要防护施工中出现突泥突水工程灾害。因此,在地铁隧道施工到该地段之前,就需要在河床上平行隧道线路方向进行管井降水,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河流水下渗的可能。

(2)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出现底标过大变形,保证施工不会对周围产生过大的影响,就要考虑采用洞内预加固。主要的洞内超前支护措施包括旋喷桩、大管棚、深孔注浆、小导管加密注浆及增设临时仰拱。在工程中要综合考虑施工的成本、可执行性、施工时间和安全性等因素进行方案选择。

在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所采用的每一种方案,并密切关注施工细节,保证河流水下渗防护和洞内超前支护施工质量,进而避免工程发生河流水下渗和地层过大变形。

3.3 施工质量监督系统,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积极承担质量监督的责任,保证施工技术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施工质量监督系统,录入施工过程的具体信息,包括: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和负责人等信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信息汇总,从而实现质量监督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4 总结

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是最近地铁施工的研究热点,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了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给出进行改进施工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人员更加熟悉河流和桥梁下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波.地铁隧道过河过桥施工技术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08(05)

第3篇

关键词:岩溶隧道;超前探测;预报技术;地质灾害

1 前言

隧道与其他工程相比,其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大大增加了隧道建设的难度和施工风险[1-3]。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岩溶发育地区往往是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破碎的地段,兼具富水、高水压、不同规模岩溶(溶洞、暗河、溶隙、溶槽等)发育,地下水流通条件好、围岩破碎等诸多施工不利因素,施工中稍有不慎,常常发生突水、突泥、坍方、地表塌陷等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安全。例如渝怀铁路武隆隧道岩溶涌水,圆梁山隧道岩溶涌水、涌泥,宜万铁路野山关隧道涌水等岩溶灾害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进程,而且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和施工机具的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4-7]。目前,避免岩溶地质灾害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8-9],提高预报的精度,准确预报出开挖前方不良地质体的类型、位置、规模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因此,超前探测预报在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中的作用非常有价值,笔者主要探讨了几种常见的超前探测预报技术方法。

2 超前探测预报技术方法研究

2.1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任务是准确探测出隧道开挖前方不良地质体的类型、位置、规模、特征,为隧道顺利施工和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因此,良好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应该包括以下2个方面。

(1)准确预报出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具置和规模。这一点对于预报结果非常重要,如果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在位置和规模上相差太多,则对现场施工很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准确预报出不良地质体的类型和规律。不同类型的不良地质体对应着不同的预防措施,如果不良地质体的类型预报错误,预防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比如将充填型的地下岩溶误认为是洞穴型的地下岩溶,会造成高压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重要超前探测预报技术方法

目前,国内外的隧道施工都把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视作为隧道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根据大量的工程实际,目前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探测方法已有许多种。按照是否使用仪器进行分类,可以分两类:地质分析法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其中地质分析法是隧道超前预报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常见种类有: 地面地质调查、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超前钻探、断层预测法和地质经验法[14]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主要以电磁反射波理论为主,主要仪器包括:TSP隧道地震探测、地质雷达探测、瞬变电磁法等。

2.2.1地质分析法

主要是根据隧道洞内外地质调查和隧道施工期掌子面地质条件调查结果,通过地质作图及其构造相关性分析,从而推断出掌子面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情况[18]。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地质人员,该法是最为可靠的方法,有的文献甚至将其它一切探测技术列为地质分析法的辅助手段。

地质分析技术优点在于适用任何地质条件,方便快捷,结论可靠,性价比高。但是需要专业地质工程师,且工作量大,并且只能探测前方5m左右。个人专业素质和隧道作业条件对探测结构影响大。

2.2.2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被定向送入地下,经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地层或目标体反射后返回地面,由接收天线所接收。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的介质的电性特征及几何形态而变化。故根据接收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通过对时域波形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确定地下界面或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及结构。

但是地质雷达技术作为一种岩溶隧道的超前探测预报技术,也有其使用范围:1)目前国内还没有为隧道超前探测预报而专门设计制作的地质雷达,仪器密封性差,洞内不易防水、防潮、防尘,易造成仪器损坏,特别是没有专门的天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2)探测距离太短,一次只能探测5~30m;3)隧道内的环境条件与地质雷达的理论基础一半无限空间不吻合,加之洞内钢拱架、钢筋网、锚杆、钢轨等金属构件的影响,探测结果一般不太理想。

2.2.3 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探测的原理为用红外测温原理探测局部地温异常现象,并藉此判断地下脉状流、脉状含水带和隐伏含水体等所在的位置。红外探测属非接触探测。

红外探测技术优点在于适合含水岩层,操作灵活,费用低,对含水体、脉状流有较高的识别能力[31-32]。但是对水量及断层破碎构造不能预测。探测范围在30m左右。受作业环境(如灯源、风筒等)影响大。

2.2.4 TSP技术

TSP硬件系统主要由接收单元、记录单元和附件三部分组成,和其它各种反射波法一样,采用弹性波回声测量原理来探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波,所产生的地震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在围岩中传播。由于波的传播是一个球面扩散过程,所以一部分波会传到掌子面前方的围岩中去,当地震波遇到波阻抗有差异的地方,一部分波会被反射回来,一部分波会继续向前传播,波将依次传递下去,直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和球面的扩大,能量足够小不能被接收到为止。通常,两侧介质的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回来的能量越强,探测效果也越好。

TSP系统是专门为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预报研制开发的设备,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技术[34-36]。具有如下的优点:1)使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地质情况;2)预报距离长,能预报掌子面前方100~350m范围内的地质状况,围岩越硬越完整预报长度就越大。3)对隧道施工干扰小,它可在隧道施工间隙进行,即使专门安排此项工作,也不过30min左右。4)预报精度高,它所能反映出的地质体的宽度是根据采样间隔和岩体弹性波速来确定的,如采样间隔取40us,弹性波速度为5000m/s,则能预报出的地质体的宽度为0.2m。

3结论

(1)根据每种预报技术方法的特点,有机地选用或结合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该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如地质分析法、地质雷达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超前水平钻孔技术、TSP技术等有机结合,可以使岩溶预报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施工要求。

(2)任何单一的预报手段都有其适用性与局限性,无法以不变应万变;而物探法也只有在以地质分析为基础的情况下,才能有的放矢,发挥更大的作用,忽略任何一方都将使预报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这两方面都是我们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叶樵. 长大复杂地质隧道大涌水地质灾害分析 [J]. 铁道工程学报, 2008(7):65-68.

第4篇

关键词:盾构 管片 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5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盾构施工的区间隧道,管片衬砌是隧道防水的重要环节。管片拼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隧道寿命及永久防水能力,因此严格控制管片安装质量至关重要。

2管片拼装的施工工艺

2.1管片拼装流程

管片拼装的流程见图1所示。

图1管片拼装流程图

2.2管片拼装的关键工序

(1)防水等材料的安装

①在弹性密封垫粘贴安装前应清除管片上预留凹槽接触面的灰尘,防止安装后剥离、脱落。安装时应特别注意,弹性密封垫必须精确的粘贴在凹槽的正中位置,以保证管片拼装时弹性密封垫能以紧大接触面积。

②在存放管片进行密封垫粘贴的场地应配备防雨、防潮设备,避免密封垫或软木传力衬垫淋雨、受潮而损坏;

③在管片拼装前,若因故导致弹性密封损坏或水膨胀条发生了预膨胀,则必须重新更换弹性密封垫;

(2)管片的运输与堆放

管片由运送车辆从管片生产工厂运至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安装弹性密封条、传力衬垫等,然后根据管片运输指令经工地门吊垂直运送到编组列车上,再经电瓶车运至隧道内工作面进行拼装。在这个过程中的各工序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管片的存放物场地必须平整,并用枕木或其它材料铺设成管片堆放垫墩;

②管片的堆放层数不可超过三块,以免造成管片压坏,堆放时块与块之间应以方木支垫;

③管片的供应顺序、型号等必须根据施工需要按工程师下达的管片运送指令进行,避免因管片运送错误导致工序时间的耽误。

(3)管片拼装及螺栓连接

①按设计区间工程管片均采用错缝拼装方式,拼装时先拼装底部标准块,然后按左右对称顺序逐块拼装两侧的标准块和邻接块,最后拼装封顶块。封顶块拼装时先搭结二分之一环宽,径向推上,再纵向插入。

②管片连接是保证管片拼装质量的重要环节,连接件的质量十分重要。施工时对管片连接件应按0.2%的比例进行抽查,连接件还应经防腐处理,盐雾试验每个区间做两次。管片连接螺栓必须拧紧,螺栓紧固采取多次紧固的方式。管片拼装过程中安装一块初紧一块螺栓,拼装结束后应及时对环纵向螺栓进行二次紧固,盾构掘进下一环时,借助推进油缸推力的作用,再一次紧固所有螺栓尤其纵向螺栓。隧道贯通后,必须对所有环纵向螺栓进行复紧。

3管片拼装的质量控制

(1)管片拼装质量要求

管片表面不得出现裂缝、破损、掉角等现象,根据技术规范要求。

管片拼装精度要求表

(2)管片拼装的控制要点

隧道衬砌由六块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而成,成环形式为小封顶纵向插入式。管片在拼装过程中控制以下几点:

①拼装过程中严格把握好衬砌环面的平整度,环面的超前量以及椭圆度的控制。

②严格控制管片成环后的环、纵向间隙。

③管片在作防水处理之前对管片进行环面、端面的清理,然后再进行防水橡胶条的粘贴。

④在拼装过程中清除盾尾处拼装部位的垃圾和杂物,同时注意管片定位的正确性,尤其是第一块管片的定位。

⑤根据高程和平面的测量报表和管片间隙,及时调整管片拼装的姿态。

⑥拼装结束后,伸出千斤顶并控制到所需的顶力,再进行下一管片的拼装,这样逐块进行完成一环的拼装。

⑦拼装后及时调整千斤顶的顶力,防止盾构姿态发生突变。

⑧严格控制环面平整度:自负环做起,且逐环检查,每块管片不能凸出相邻管片的环面,以免管片接缝处管片碎裂。

⑨环面超前量控制:施工中经常抽检管片圆环环面与隧道轴线的垂直度,当管片超前量超过控制量时,用楔子给予纠正,从而保证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垂直。

⑩相邻环高差控制:相邻环高差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成隧道轴线的质量及隧道有效断面,因此严格控制环高差不超出允许范围内。

4结束语

(1)盾尾间隙是管片选择的依据之一。如果间隙过小,则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盾尾会与管片发生干扰。轻则增加盾构机向前掘进的阻力,降低掘进速度,重则盾尾将管片损坏,造成隧道渗漏水或地表沉降。

(2)通过选择标准环和转弯环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选择转弯环的不同拼装点位,来实现盾构隧道的调向和纠偏,使隧道实际线路满足平曲线及竖曲线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隧道施工;塌方;泥石流;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隧道施工中塌方出现的因素

隧道出现塌方是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所构成的,概括来说,其主要因素有:地质条件不良、施工措施与方法不妥以及设计不合理这三个方面。

隧道出现塌方的围岩一般较软弱,风化的程度严重,在风化以后很容易构成流砂状的松懈层,在加上地下水的损坏,岩层的稳定性下降的非常严重。从岩体的构造来看,其和塌方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旦岩体的构造不够稳定,塌方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联系隧道施工的地质条件能够看出,隧道的施工首要要将岩层进程爆炸,这样就会使用很多的炸药,强力轰动之下就致使了塌方的发生。在施工的进程中,假如事先没有将隧道洞口的仰坡和边坡治理好,工程人员对施工的地质条件认识度不足和缺少全面的分析研究,也会引起塌方的发生。

任何一项工程的施行都需求依照设计的图纸来进行,隧道施作业为一项高强度的工程项目,其危险性非常的高。因此,规划人员在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合理掌握的根底之上就开始施工,那么其就无法对对地质的特殊性和不良性做到正确的估量,这样就会把隧道设置在一个不应该穿越的方位上,支护的参数也无法合理的调整,这样就致使了施工中塌方的呈现。

2;泥石流问题

2.1地形条件。泥石流一般发生在高山险峻、地形陡峭等地,由于这种地形十分便于水流的集聚,从而能够形成泥石流发生的首要条件。在具体的泥石流发生地段中,会形成三个不同部分:形成区、流通区以及堆积区。在形成区段,往往呈现为三面环山的状况,在出口面的山体较为破碎、植被等发育不好,有利于一些碎屑物的堆积。在中游地带,表现为十分陡峭的峡谷,形成较大的坡度,从而带来泥石流滚动而下的较快速度。在其下游地段,其地形是较为开阔的平原,这也是在泥石流发生之后碎屑物堆积的地方。

2.2碎屑物条件。泥石流发生时,碎屑物是其中的重要成分,这些碎屑物主要是在地表岩层的不稳定结构中发生的,并且在一些自然外力的作用下,会形成相关地面结构的改变,使其发生断裂、断层等,从而为泥石流准备良好的碎屑物条件。同时,在一些土质结构较为松散、结构组成不完整的地区,较为容易受到损害。而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类行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对森林等原始地带的滥开发,带来了大量的碎物来源。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碎屑物条件,这些碎屑物会在泥石流发生过程中滚动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破坏。

2.3水流条件。泥石流过程是需要水流条件的,水流是进行泥石倾泻和冲击的主要作用者。水流是泥石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这些也主要是在一些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例如,一些连续的降雨或者大暴雨都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水流裹挟大量的碎屑物,最终带来泥石流情况的发生。

3;防止隧道施工中塌方、泥石流的措施

面临塌方这个突然性的事件应该以一个“防止为主”的情绪来施行,由于塌方一旦发作,对其的处置会消耗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首次处置的进程中假如施行不妥,会引起二次塌方的发生。

3.1对施工地质环境详细的了解与剖析

从隧道施工中塌方、泥石流的发生因素来看,对其地质环境的了解是一个要害的进程,对隧道的构筑方位进行合理的挑选关系着隧道工程的全体安全性。施工人员和规划人员在施工前期,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做好勘测作业,将需要注意的问题详细的罗列出来,这样在施工的进程中就能够注意到哪些是安全地带,哪些是塌方、泥石流容易出现的地方。对于塌方、泥石流的防治而言,地质勘探人员选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了施工中的安全性。

3.2明确施工的手段与方法

隧道施工的完成是依靠施工人员的,全体施工的质量也由施工人员决定着。从这个视点动身,施工人员必定要对隧道施工的手段与方法进行明确的掌握,减少人为因素所构成的塌方。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进程中要对于施工现场的地域环境而采用不一样的施工手法,在引爆岩层时,控制好炸药的量,使用好引爆的方法,由于方法不对和炸药用量的不合理都会致使塌方的发生。前期隧道逐步的构成时,其支撑工作的实施和监管也是整个预防工作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的对支撑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的出现就要及时的采取治理的措施,减少因为事故出现所给施工人员带来的人身危害。

3.3做好施工后的检测作业

隧道构建竣工以后并不代表着勘测作业的结束,从塌方、泥石流产生的过程来看,工程后期和竣工后发生塌方的频率仍然很高,这和后期检测力度的不足有着很大的联系。勘测人员在有效防止隧道塌方的过程中,即便在竣工后也要定时的对隧道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勘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的处置,防止塌方及泥石流的发生。

同时,隧道施工中对塌方的预防不是一个人和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每个施工人员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所以每一个部门和工程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最大化的避免塌方的出现。

4;处理隧道施工中塌方、泥石流的方法

4.1处理的及时性

不论是在隧道施工的进程中,仍是隧道竣工后期,一旦有塌方的出现,相关的营救部门就要迅速的作出行动,在第一时间对塌方进行处理。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首先要在塌方方位设置一个显著标志;其次就要做好营救工作,加固塌方周围的安全地带,减少塌方的扩大。有关的工作人员,在塌方发生之时,除了做好相应的营救措施外,还要对塌方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与探查,对塌方的规模、岩层状况进行主要的探查,及时的对塌方发生的原因和小进行有关的处置,减少二次塌方的发生。

4.2具体问题具体实施

隧道施工中塌方呈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临不一样性质的塌方对其的处理也不能用同一种办法来处理。面临塌方地段没有阻塞的坑道和持续塌落的小塌方,对其的处理能够趁未塌落的时间段到隧洞中施行处理和营救,而面临塌方地段呈现严峻阻塞和不间断的大塌方,营救人员在无法进入隧道施行营救的基础上能够经过先护理后挖掘的次序从塌体重传过去的办法来实施,在加固塌方首位支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衬砌,其支撑力的设备选择木板或钢钎,这样就可以通过插板的掩护来实施处理和营救的工作。

4.3多方位的处理方法

在对现场状况的详尽掌握前提下,采纳的处理方法也应该是多方位的、全部的,然后才能非常好的保证对塌方以及泥石流状况的处理。例如,在沙田坝隧道进口DIK57+782~DIK57+787.6段洞内前期支护崩塌处置计划中,首先采用了地表处置以及洞内处置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地表处理方案中,首先对地表的塌陷处进行了夯实处置,在隧道中线两边铺设钢板,保证行车顺畅和安全,做好地表状况的监测。而在进行洞内状况的处置中,状况则更为杂乱,为了放置崩塌体进一步滑落,在其拱脚处进行了沙袋堆码处置,在其坡面进行喷射密实。采用小导管对崩塌体进行注浆加固。比及注浆完结,需求对支护物进行拆换。在整个拆换过程中有必要做好时时检查,严格空之每一步技术,从而最终确保施工处理的安全和高效。除了这种地理层面上的多方位,施工处理措施的多方位还表现在其工期的前中后期阶段,从前期的规划到中期的工程实施再到后期的防护等过程,形成塌方以及泥石流处理方案上的多方位、多角度。

结束语;

隧道施工中的塌方以及泥石流问题是一类常见问题,而做好对其的了解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第6篇

本人xxxx年7月毕业于xxxx大学xxxxxx学院xxxxxx专业,毕业后先后工作于xxxxxxxx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生产工作。在此期间,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将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了满腔热情。所在项目部先后被业主单位评为“优秀项目部”称号。在施工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了业务能力。作为项目部的技术管理部门,在项目部经理及总工的直接领导下,对技术管理一丝不苟,对工程质量从严控制。几年来,在为项目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总之,自己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

    现对这一年多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精品工程

    xx高铁XXXX承担着从XX隧道(IDKXXX+XXX)至XXXX隧道(IDKXXX+XXX)之间共计13.8km的包括17座桥梁,7个隧道的路基、隧道、桥梁工程。

    面对我分局第一条投入施工的的高速铁路,我深知建好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里不但能接触到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铁路隧道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桥梁的基础桥墩及连续梁施工,路基开挖、填筑施工,将为分局储备更多的技术参数和经验。然而,从XXXX年XX月投入在新的环境里,一切都要重新打鼓另开张谈何容易,看看图纸的工程量,再看看现场的实际情况,没有施工便道、没有办公条件和场地、征地拆迁量大等重重困难,个个都是张牙舞爪的拦路虎,我别无选择,就像张弓的箭,只有一往无前,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为了完成这项光荣而圣神的任务,我白天和技术员一起到施工现场检桩放线,晚上在临时出租屋里重新复核工程量、翻看项目上下发的设计施工方案,这几年XX七月的XX,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炉,连每天吃饭都光着膀子还得流下一身汗,每隔1~2个小时就要用水冲洗一下身上的汗水,就这样他们硬是扛过了3年,终于将XX高铁一分部的工程基本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征地拆迁、地质原因、设计变更等因素影响,XX大桥成为了整个一分部最大的通车断点,被XX公司、XX建设指挥部列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而在设计方案明确的情况下,XX大桥从桩基施工到桥墩顶的连续梁施工最快需要9个月时间,更是引人格外关注,每次的安全质量检查,该工程为必检项目。眼看架梁工期迫在眉睫如何干好本项目且保证安全、质量,成为我吃不好、睡不着的心病。对于工程的困难我是有思想准备的,然而工程的难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工期紧、任务重。XX大桥5#墩与6#墩桩基施工时,由于地质情况不好,在桩基打孔时经常性出现塌孔、卡钻,耗时最长的一根桩足足打了一个月。在一次回填片石与混凝土混合且加长钢护臂的情况下重新打孔非常顺利后,我心中顿时豁然一亮,立即组织人员改变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制定全新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从项目经理到部门成员全力为大磨2#大桥提供后勤援助,从施工班组到单项工序作业层层交底,层层保证安全质量,保证施工生产的稳步推进,给XX大桥墩身施工和连续梁施工保证了充足的施工时间。

为确保安全质量万无一失,一是要在安全措施上加大监控力度。制定桥梁施工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技术员在进行技术交底时,交底书安全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安全员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形成"人人管安全"的施工氛围。

    在XX大桥连续梁完成后,为保证架梁通道,我又充当了调度的角色,整天忙着为各个工作面的设备协调;在路基附属施工中又充当了质检的角色,为路基附属保证了质量,从而为南广高铁的顺利通车保驾护航!

    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绘图时变得异常轻松。

第7篇

关键词:盾构法,大规模应用,解决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so get great development. Shield law as a new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projects get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However, in the shield tunneling applications,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words: shield law,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solu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U455.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需求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来说,其生活节奏也越来越紧凑。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地下铁路的建设工程。因为在这类地下工程中施工场地、道路交通等城市环境因素对施工有着诸多限制,一些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逐渐提高的施工要求。盾构施工法作为新兴的施工方法,在对城市正常机能影响很小的隧道施工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盾构法(Shield Method)作为一种暗挖法施工中的全机械化施工方法,主要是在地中推进盾构机械,利用盾构外壳和管片对四周围岩的支撑避免往隧道内的坍塌发生,并使用切削装置在开挖面前方开挖土体,使用出土机械将挖土运出洞外,在后部利用千斤顶加压进行顶进,同时将预制的混凝土管片拼装,使隧道结构形成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一、盾构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盾构法已经在城市地铁、公路。铁路等诸多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快速安全、对地面建筑物影响小等诸多优点使得其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作为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在其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施工中盾构选型的不合理、盾构法施工劳务外包、管片设计不合理以及安装与设计人员分离、专业的人才队伍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等。

1、对盾构选型认识不足

通常在隧道施工中盾构法的采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盾构机本身需要适应工程的施工条件,在施工中对盾构机的合理选型直接影响着掘进施工的成效。盾构机主要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应用,而因为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铁隧道直径,这就造成不能使用同类的盾构机进行施工。另外,部分施工企业对盾构法及其选型的认识存在不足,对于盾构机的选择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施工条件,其经济性较差。除了这些,盾构机刀盘的驱动功率、扭矩等的储备不足,叶片的耐磨性较差等,都会造成在一些特殊地层中的掘进较为困难,在施工中增加风险。

2、盾构法施工劳务外包存在弊端

目前,施工的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的是劳务外包模式,这种模式有着一定的弊端:

(1)在施工中,工作意见不统一、做法不一致的现象极易出现,使包工队与盾构机操作人员之间极易产生矛盾,造成所有的施工人员间的相互配合不能积极有效的进行,不能形成有效统一的整体,对整个工程的正常施工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2)因为劳务外包是总价包干,包工队为了使成本节约,通常减少施工人人员,使得施工人员的数量出现不足,特别是在拼装管片人员不足时,不但会增加劳动强度,还会造成一些质量问题,比如错缝、错台等,对隧道质量和施工效率产生影响。

3、管片的设计施工不合理

(1)管片的设计不合理

盾构法施工对多个环节有所涉及。对施工实际情况的考虑不充分,会造成不合理的管片设计。另外,由于每个人的地质知识和施工经验存在差异性,有时候对地质很可能会出现误判,造成盾构机卡在施工隧道内,在处理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拼装人员和操作人员信息交流不通畅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采用盾构法时,往往存在着管片拼装人员与操作人员缺少沟通,相互之间没有流畅的信息交流。在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或施工是在夜间时,极易出现施工疲劳,在盾构机操作人员施工时,拼装人员会进行短暂的休息;而拼装人员进行管片拼装时,操作人员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休息,甚至会出现一个工班都没有交流信息,使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4、人才队伍不完善

在当前的盾构法施工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能及时排除盾构机的故障;对盾构机的维护保养不能使盾构法施工需要得到满足;不能严格执行掘进命令;对于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或是经验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源于盾构法施工队伍的不完善。随着盾构法施工的普遍应用,其中专业人才不足、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操作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维修力量不符合要求等都是在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施工管理经验不足

盾构法施工是一种流水线式的工厂化作业,由多个环节构成,对其要有严格的施工管理。然而在部分的施工企业中,对于盾构法的管理相对较为薄弱,这除了是由于盾构法施工项目较多,专业的管理人员存在不足之外,盾构法施工管理的经验相对不足,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在施工中决策的不及时或失误很可能使工程出现事故隐患。

除了上述这些问题之外,在盾构法的应用施工中,盾构设备的利用率较低、施工工期的延误、施工额外成本较多、施工区间分散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1、对盾构法选型要有正确认识

第一,要根据施工对象对盾构机选型准确选择。在施工中,水文地质、地貌特征、建筑物等特征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所以在盾构法施工中,要对盾构机使用地域的地质特征和工程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做到盾构机的准确选型,使其使用可以和工程实际相互配合。

第二,盾构机的刀盘功率、扭矩及耐磨性等要有一定的储备系数,螺旋输送器的耐磨性要高,使一些特殊地段的施工要求得到满足。

第三,在盾构机的使用设计中,不但要对某一标段的地质状况适应,还要对大部分的地层适应,使使用周期内的不同标段的稳定配置和改造要求得到保证。

第四,对盾构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显著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2、制定符合盾构法施工实际的要求标准

盾构法施工的直径标准不统一,对盾构法施工的标准化有着很大的制约。因此,相关的部门需要对盾构法施工隧道直径制定规范的要求标准,对地铁隧道施工市场进行统筹规划。

3、对已积累的施工经验进行借鉴

盾构法施工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在施工中,对城市已有单位的盾构施工经验虚心请教并仔细借鉴。另外,根据对地质条件和相关施工规范的了解、分析,对盾构法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详细制定,对施工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制定,对盾构机掘进的模式进行确定,按照施工方案和参数严格施工。但要注意的是对总结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4、对人才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要使隧道质量得到保证,就要使盾构法的施工人员队伍稳定,对于人才的选用要非常重视。首先,通过以薪酬为主的激励管理体制,对操作人员在施工中的成绩予与肯定,提高他们的工资效益,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保持人员队伍的长期稳定;此外,在工程管理中,要做好和施工人员的沟通,对他们的意见建议多多听取、关注,为他们提高一定的培训,使他们积极的展示自己,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其产生成就感,增强工程项目中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总结:

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施工技术,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发展,盾构法施工己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地铁工程建设。这就对其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其大规模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的学习、实践,进一步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监测重点进行熟悉掌握,有效保证盾构法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使其大规模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岚,李刚.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原因分析[J].河南建材, 2011,(03)

[2]任怀志.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8)

[3]朱伟,陈仁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现状及展望(第1讲)——盾构隧道基本原理及在我国的使用情况[J].岩土工程界, 2001,(11)

第8篇

关键词: 隧道机电安装 桥架及灯具 安装定位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1、首先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对隧道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进行核对,并测量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实物尺寸,计算确定(含安装件高度)地面到安装面的实际距离。根据多年高速公路的施工、维护经验,为保证车辆和隧道设备安全,为防止车辆的柔性超高造成的设备损坏和行车事故,一般隧道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件最低点应高于公路限高要求200毫米以上或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及计算确定的路面至安装面距离对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在现场初测。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总体上是按行车方向左高右低有一定的坡度,加之土建工程施工偏差大多数在10—20厘米范围,有的在30厘米,为保证施工安装件最低点满足公路限高和设计要求,应对隧道纵向行车方向左侧每隔30—50米安装位置进行一次测量。找出隧道左侧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最低点位置,以保证隧道最低点满足高度要求,并确定左侧最低安装点在地面的投影与隧道中心线的距离。

3、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两侧有一定的坡度,由于人体对不同的参照物会产生视觉误差,如利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按水平安装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当我们站在隧道中心线观察时会由于路面的倾斜产生错误的判断,影响美观和安装效果,为此我们采用隧道行车方向右侧的桥架和照明灯具比左侧低一点(按水平),实际从路面到安装物的垂直距离为右侧的桥架和灯具比左侧高,(其高差值可利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计算隧道内两侧路面平均高差取其一半)。

二、定位、划线方法分析

1、对于隧道照明工程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的安装,直线段隧道划线时,一般采用由隧道中心线向公路两边延伸(推荐)或沿隧道边沿等距平行向隧道顶部垂直投影的方法。按照前期测量和计算的两侧安装件至隧道中心线的距离,分别利用吊线垂定位来确定桥架及灯具的位置,桥架及灯具在定位前要认真翻阅设计图纸,严格按照桥架及灯具设计间隔尺寸进行,同时在隧道壁上做出相应标记,以保证后期放缆及灯具接线的准确性。

2、曲线段隧道划线定位常用方法:是以公路中心线长度按照桥架及灯具设计间隔尺寸向隧道两边垂直延伸的办法,由于是曲线,公路中心线距离的测量、定位要适当缩短,一般可放在1-2米为易,不可过长;如过长将会出现桥架或灯具的拐弯死角,影响其外观效果及美观。

三、实例分析

某隧道工程概况: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隧道,其中左线隧道长6946m,右线长6956m;隧道位于平曲线上,左线隧道进口平曲线半径2600m,出口曲线半径2500m;右线隧道进口平曲线半径2500m,出口曲线半径2700m;左右线隧道纵坡均为人字坡,进口段为+1.14%的上坡,长约400m,其余地段为-0.95%下坡。隧道建筑限界净宽9.75m;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整体式路基宽24.5m;分离式路基宽2×12.5m。

隧道桥架和灯具定位、划线具体方案如下:

1)划线基准为隧道混凝土路面切割中心线(本切割中心线是路面单位定位测量过的隧道中心线,经过复测,数据相当准确,可以作为桥架和灯具定位、划线基准,这一步很关键,需要认真核实,防止误导)。

2)桥架划线方法:每隔15~20米,从路面切割中心线向弱电缆沟侧垂直量2.66m确定一个点,将此点垂直投影到隧道衬砌上即得到桥架的一个划线点,最后将这些点用棉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弱电缆沟侧桥架的划线位置(即桥架底座安装的横向中心位置线);强电缆沟侧桥架的划线方法与此类似,只不过其划线位置在地面的投影距路面切割中心线的距离为2.81。本划线间隔取点15~20米取1个点,适合直线段,如果出现曲线段,应尽量缩短取点间隔,曲线越大,间隔越短为宜,避免出现折线。

3)灯具划线方法:每隔15~20米,从路面切割中心线向弱电缆沟侧垂直量3.36m确定一个点,将此点垂直投影到隧道衬砌上即得到桥架的一个划线点,最后将这些点用棉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弱电缆沟侧桥架的划线位置(即灯具底座安装的横向中心位置线);强电缆沟侧桥架的划线方法与此类似,只不过其划线位置在地面的投影距路面切割中心线的距离为3.35。本灯具划线取点方法与桥架划线取点间隔类似,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取点间隔。

4)桥架和灯具定位、划线过程中,为了避免视觉误差,出现左右侧桥架和灯具出现高差,影响整体效果。在划线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修正措施。由于路面行车方向左侧路面与右侧路面有25cm的高差,为了减少视觉差,我们采取右侧比左侧水平降低12cm(左右侧路面高差的一半),通过这样的修正划线即可解决视觉偏差造成的视觉感影响,行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看出行车方向左右侧桥架和灯具高度不一致、一边高一边低的视觉误差。

5)通过以上方法可得:

a、隧道两侧桥架和灯具划线位置成四条平行线(即安装完毕的桥架和灯具呈现四条平行线),线形好、视觉效果好。

b、根据以上方法并结合隧道实际情况,目前的桥架划线位置最低点对地面距离为6.08m(桥架槽盒安装在托臂的最高位,此最低点槽盒距路面距离实际为5.88m,没有超隧道限界,满足设计要求);

c、根据以上方法并结合隧道实际情况,目前的灯具位置最低点对路面的距离为5.2m(满足设计要求);

d、综合以上结果,实际灯具与桥架划线位置测试相距0.88m,此种划线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桥架、灯具后期调整量要小的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四、注意事项

1、在隧道安装划线时一般应从两头隧道口向洞内划线安装,同时严格按设计要求针对不同的洞口形式确定起点和终点,保证隧道出入口的安装误差最小,尽量将土建和测量造成的误差推延到隧道基本段加以调整解决。

2、在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的直线段隧道划线时,由于每个人在测量划线过程中的误差有所不同。特别是在隧道两侧对称安装时,应每划几十米要和对面已划好的桥架和灯具底座位置校核和调整,以减少各种误差造成的不对称和错位。

3、桥架与灯具有相对视觉关系,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做好试验段的工作,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将许多桥架与灯具的相对关系、测量数据、材料选型、方案确定都会解决掉,能很好的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宝贵经验和数据,避免很多不该出现的技术问题、方案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通过多年的施工总结,隧道机电安装工程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前的测量、定位、划线在安装施工中显然是很重要的。但测量、定位、划线只是电缆桥架和照明灯具安装的第一道工序,要想得到优良的质量和良好外观效果需要在施工中严格作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只有真正做到“作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保证各工序的很好的衔接,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

第9篇

关键字:地下工程 施工技术 现状分析 信息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地下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此外,地下工程建设不仅包括民间个人行为,也包括政府行为,例如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这些工程中隧道工程占据的比例相当大。与此同时,城市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地下部分多配备有停车场或商场等。以上所谓的个人行为或政府行为均涉及到地下工程问题,且其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均牵绊着每一个社会人的心。本文就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予以讨论。

一、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努力,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或方法的发展令人欣慰。目前,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包括盾构法(泥水平衡盾构/气压平衡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新奥法、TBM法、浅埋暗挖法、非开挖施工、顶管法、沉管/沉井/沉箱法、ECL法、明挖法/盖挖法等。本章节就沉井法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及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展开讨论,以探明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沉井法施工技术

沉井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时间较长,但就现代地下工程建设中,沉井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依然较广。沉井法施工技术的优点包括:技术简单、占地面积小、挖土量少、造价低等。此外,沉井结构可用作地下构筑物的围护结构,这样一来,沉井结构的内部空间亦可被利用。钻吸法沉井新工艺是传统沉井法施工技术的创新,其由上海隧道工程公司首创。中心岛式槽挖法也是基于传统沉井法发展而来,其亦是由上海隧道工程公司首创。实践证明,钻吸法沉井新工艺及中心岛式槽挖法在地下工程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二)顶管法施工技术

水下长距离顶管施工方法是在地下水位以下直接长距离顶进管道,该施工技术的优点包括:无需在水下开挖土方或挖槽、无需任何降低水位的辅助措施、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降低特殊环境中的施工难度系数等。现阶段,水下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国外多个国家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地下工程施工规模的扩大及施工要求的提高,我国钢质管道长距离顶进施工方法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三)盾构法施工技术

盾构法施工技术多用于隧道掘进施工中,尽管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则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就盾构法施工技术掘进隧道而言,占据世界前两位位的国家包括:日本、德国,该两国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当高。盾构掘进隧道对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特别是施工难度系数较大的纵长地下结构,亦可正常施工,且其覆盖层浅,尽管在含地下水的底层或稳定性较差的底层施工,其均不会引发大面积沉陷或地表断裂。根据盾构法施工技术的施工特点,其亦可用于高压强地层或松散土质的底层(例如:流动地层或软塑性地层等)。此外,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暂时稳定的地层亦可正常施工作业,但此时的盾构仅发挥顶部保护作用。总而言之,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就盾构法施工技术的优点及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

(四)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

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源自于对工程实践的总结,其首创者为中国学者李世辉。实践证明,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适应中国国情,且其应用效果较佳。典型类比分析法属于一项初步的综合集成技术,其是用于预测与控制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在特定时刻的行为。此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特点包括:信息不完全、不一致且不确定,数据匮乏、机理不清,不支持从整体角度使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预测或控制;系统整体行为,允许通过量测个别宏观参数来实现有效控制等。

典型类比分析法组成成分包括典型分类与类比、个体测试数据、理论分析等子系统,且三者间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典型类比分析法在获取、表达或处理信息时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特点知识,其亦是一种人机结合的智能化系统。

二、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技术

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与岩土体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作用、围岩构造等因素有关。现有设计方法多以事先确定的影响因素为基础创建数学及物理模型,并以各数值方法及解析方法等为手段对工程的稳定性予以判断,从而得到最优开挖方案。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受到岩土体、地应力的分布及岩土应力与渗流间的耦合关系制约。通过对现有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应用而生。

研究结果表明,若把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结合原有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使用,有助于把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融合了力学计算、监测技术及经验评估等,其是一种以施工监测、监测信息为显著特征的地下工程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对围岩开挖过程的稳定性及支护过程的施工状态予以全程监控,并将获取到的信息准确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仅需对相关信息予以分析研究,便可准确掌握支护的作用及围岩的稳定性,并获取支护参数及围岩参数,从而为设计决策技术施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在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阶段,量测信息可对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予以反演计算,从而对地质信息的正确性予以检验,再通过反演分析法获取围岩力学参数,并利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计算分析围岩的稳定性,以此对工程后续施工发挥指导性作用。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技术包括信息采集-施工监测、信息处理-反演分析、信息反馈-稳定分析等三个环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或方法多样,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努力,我国在部分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盾构法等应用前景较广的施工技术,对其的研究及创新应该进一步加强。此外,就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法而言,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在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国地下工程施工企业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在研究及发展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时,应该始终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环境良好、经济合理”的原则及理念,对各种可能技术手段予以灵活搭配、综合运用,以适应我国地下工程综合化、大型化、复杂化、深层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49-655.

[2] 陈锋.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 梁波,洪开荣,梁庆国等.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类和发展[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2008:20-26.

第10篇

关键词: 基层 ;企业文化; 创新; 建设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文”化“人”,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

二、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不论是“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还是“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支柱,是企业项目管理的“软”环境,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气”与“神”。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项目文化被公认为是基础性企业文化,只有企业文化融入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文化“落地生根”,才能直接实现既定的安全、质量、进度目标,创造出合格工程和精品工程。本文借鉴中铁十二局集团太古高速公路项目部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套路。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太古项目积极贯彻“大统一,小自主、小创新”的原则,首先坚决贯彻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主体文化,他们坚持使用统一的企业标志、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歌曲,打造“中国铁建”品牌,秉持中国铁建企业价值观: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企业管理方针: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企业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统一员工服装,规范标识标牌、旗帜、信笺、徽章、印刷品,提出了“铸造百年精品工程,建设和谐西山隧道”的发展战略目标口号等等,有力的避免了企业文化上各行其事的分散主义倾向。

在大统一的同时,他们注重结合项目实际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努力形成既规范统一,又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在主体文化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安全文化、人本文化。

1、安全文化。

西山隧道左线长13654米、右线长13570米,设计为两座分离式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是国内罕见的高难度、高风险隧道,项目部施工的管区要穿越11条断裂带和5条高瓦斯聚集区,并伴有岩溶区、膨胀岩、采空区、大量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管段下设1号竖井347米,1号斜井763米。隧道进口顺坡独头掘进达4500米, 1号斜井坡度为25°,属全国少有的长大陡坡辅助导坑,施工协调十分繁杂,安全管控难度极大。针对风险高、难度大的特点,项目部以安全文化为突破口,打牢安全工作基础。

(1)强化安全制度文化。

工程项目文化的制度层也叫制度文化,包括项目部组织机构和项目规章制度。项目部在上场初期就成立“平安工地”创建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和党委书记任组长,项目安全总监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安质部部长任安全副总监,每个工区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名,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0名,同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及施工人员安全职责,形成项目部工区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项目部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实际,建立各种安全制度和办法共28项,从项目经理到各职能部室、工点、施工队、班组和工人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各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任务,在管理上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具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施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演练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施工生产和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积极培育安全文化。

项目部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安全管理的有效载体,使安全施工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不断升级。针对施工特点,在施工一线制作张贴了多幅隧道安全宣传画和安全生产宣传标语,编写了安全生产三字经和七字歌,并分别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团省委联合开展了“平安工地”和“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项目部还邀请山西省安监局领导、业主相关领导来隧道进行安全巡视,并召开座谈会,悉心听取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①狠抓安全培训。

开工伊始,项目部就把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做好项目施工安全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总公司、集团公司有关安全制度和隧道施工安全常识,尤其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点和要求。项目部先后与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煤管局、古交市马兰煤矿等单位联手,对爆破工、瓦斯检测员、隧道掘进施工员以及绞车司机、信号工等关键岗位的特殊工种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70余人次。同时,项目部也自行组织各种集中培训、讲座十余次,先后对471名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施工队每新到一名工人,都必须由项目部专职安全人员及瓦斯专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将本岗位的工作特性、操作要领、安全风险对其讲解透彻;特种人员如电焊工、瓦检工、爆破工、调度车司机、信号工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并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方法,熟悉本工种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杜绝了因工作失误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②高科技保安全。

项目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培育安全文化,采用和安装了施工过程全程可视监控及人员信息芯片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全程可视监控系统可对施工各工序全过程进行全程不间断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施工工程中的各种违规操作,有效遏制各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员信息芯片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内输入了所有施工人员个人详细信息,通过洞内信号收发器与安全帽上无线标识芯片的配合工作,能够准确掌握施工作业面的施工人员的数量、到离岗时间、工种、位置等具体信息,甚至在作业面的活动轨迹,科学严控现场安全管理。

项目部严格按瓦斯隧道施工,洞口设值班房,严格检查出入人员,确保无烟火进洞。隧道电气设备全部采用防爆阻燃型。在实际施工中,采用KJ78N全自动瓦斯监控系统与专业人员实时监控相结合的瓦斯浓度监控方法,对施工面瓦斯浓度进行“双监控”,确保瓦斯段隧道施工安全。

2、人本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员工。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本文化建设到位,才能有效避免员工的忠诚度不够、流动率过高、工作满意度低,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涣散,生产率和绩效水平下降等诸多问题。 尤其在现今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人本文化必须包含满足员工求知、求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自我表现舞台和发展个人才能、提升机会。

(1)创建学习型项目部,建设职工书屋。

项目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宗旨,积极发挥项目“职工书屋”的载体作用,在项目部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项目部“职工书屋”使用面积66平方米,藏书2102册,报刊17余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多种(张),并设专职人员管理,2010年12月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

(2)鼓励自学成才,提高技能。

项目注重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办职工夜校,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适时更新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定期集中学习和日常自主学习相结合,灵活采取“轮流讲学”、“座谈交流”、“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形成互动共享学习氛围;项目部还鼓励广大青年员工在太原科技大学等邻近学校进行“专升本”、“本攻研”的学位深造活动,组织职工参加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邀请太原科技大学的老师前来授课指导,项目部统一报名、培训、考试,至今已有十余名青年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极大提高了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项目部还不定期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推行“导师带徒”,多次开展技能比武,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建立网络平台,开展多种活动。

项目部结合年轻人多,青年员工喜爱上网浏览获取信息、交流感情这一特点,建立了项目部博客网站,开设了 “项目施工动态”、“项目照片”、“项目视频”、“工程概况”、“媒体聚焦”等一系列栏目。建立项目部QQ群,使项目部员工增进感情,自由交流。利用节假日,先后开展了“太古杯”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和拨河呼啦圈、跳绳比赛等,组织多场大型文艺晚会,利用投影仪每周为广大员工放电影,组织开展星级员工评比、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等活动,不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

三、对基层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

1、企业文化,必须先传承后创新。企业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科学, 对固有企业文化进行传承的同时,随着客观环境和企业内在因素的变化, 我们不能抱守传统而一成不变,要扬弃不适应时展的,不断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博采众长,不断从企业领导价值观、员工主体价值观、团队价值观和管理价值观中提取精华,内外并举,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健康完备的企业文化。

2、大力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扎实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工作重心不断下移,在基层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及个人”、 “项目文化示范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评选活动,将优秀的项目文化总结形成经验推广,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企业发展创新的主体是职工,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创造,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锻炼人,使企业文化深入企业实践。

3、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文化将始终伴随企业的扩展和国际化,伴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中铁十二局集团企业生产经营大步跨越,技术能力显著提升,海外项目不断增多,在市场的打拼中,积淀了被业内称颂的优秀企业文化。形成了和谐、领先、实干、创新、诚信、竞合、人本、勤廉文化等十项主体文化,被行业称为“十二局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到实处,使企业战略随着企业文化的推进更好地实施。基层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强本固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稳健发展,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吉鹏.企业文化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6: 1.

〔2〕 李睿.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民用航空, 2007,(06) .

〔3〕赵铁成.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A〕. 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 2007 .

〔4〕万江心 .张静. 企业文化的包容性《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1年01期.

〔5〕李喜生 .《创新特色基层企业文化完善四航文化建设体系》.

〔6〕陈莹莹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索》.

〔7〕郁月玲 . 《企业文化建设常见的六个误区》.

〔8〕祖似杰 .庄卫民 《试论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企业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深基坑 钢板桩支护 土压力计算

一、工程概况

人民西路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是承担区内东西交通联系等的主干道,人民西路改造工程第Ⅱ标段为迎宾北路交叉口隧道标段,隧道下沉最深处为7.6米,此方案为泵房支护方案,即在隧道开挖最深处再下挖4米浇筑泵房。

二、工程地质

整个隧道地质情况从上往下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冲淤积层、第四纪残积层和第三纪风化基岩,其中泵房及其桩基础建在第四纪冲淤积层上。

三、施工方案选定

深基坑开挖或挡土结构的常用方案:①放坡大开挖②松木桩护坡脚③水泥土搅拌桩 ④钻孔桩排或地下连续墙⑤钢板桩支护

1、放坡大开挖

采用放坡大开挖方案,放坡坡比按经验和试挖时边坡滑移情况取1:3.5,则地表影响范围宽45米,整个人民西路西向行车路线及迎宾路北向通道将全部在开挖范围内。按照业主要求,即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行车通顺,按照此方案施工不可行。

2、松木桩支护坡脚

采用松木桩支护的方案,因市场上松木桩最长为6米,而泵房开挖中会有粉砂层及淤泥土等地质,开挖深度即有4米,打入2米的土层,从松木桩的承载土压力来看,基本上不具备条件。本工程上不试用该方案。

3、水泥土搅拌桩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方案,先施工水泥土搅拌桩,待达到水泥硬结的龄期后开挖基槽。每侧布单排搅拌桩挡土,因桩体抗剪、抗弯力差,无法抵抗整体滑动而边坡失稳。在土体滑动范围内布置多排搅拌桩,加强土体的固结,以及增强抵抗力,该方案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四周布置多排搅拌桩,其工程造价必定较高,且施工工期以及龄期较长。因此不试用。

4、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排

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排造价高。工期长、施工复杂、在本工程上不予以采用。

5、钢板桩支护

采用钢板支护方案,采用悬臂式支护,支撑体系用电焊固定。

采用该方案是依靠钢板桩之间的锁口扣按,形成一道整体性强的挡土墙,既能挡土,又能止水。基坑开挖期间可通过变形观测对板桩墙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充分保证在基坑内的作业安全,该方案具有下列特点:施工简便、工序简单,容易控制质量,同时施工快捷工期短,且现场文明整洁,完工后即可开挖基坑。

在图纸会审研究后,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研究决定全部采用钢板桩围堰。

四、主要施工材料及设备

1、施工材料

钢板桩围堰主要材料选用每根9m长的拉森Ⅲ型钢板桩及其附件。双面导梁采用30H型钢,围檩立柱用拉森Ⅲ型钢板桩,围檩用36H型钢,支撑采用¢600mm钢管和36H型钢。

2、围堰形状与尺寸

钢板桩围堰根据受力计算成单层矩形,其尺寸为15.8m×10.6m,钢板桩插入土中5米,每边中间设置一条立柱,在桩顶下2米设置一道围檩。

五、受力计算

1、参数信息

重要性系数:1.10;开挖深度:4.00;基坑下水位深度:4.50;基坑外侧水位深度:0.10;桩嵌入土深度:5.00;

2、主动土压力计算

求所有土层总的主动土压力:

每一土层合力作用点距支护桩底的距离为hai;

则所有土层总的合力作用点距支护桩底的距离为ha;

根据公式计算得,合力作用点至桩底的距离ha=2.37m。

3、验算嵌固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的要求,验证所假设的hd是否满足公式;

因此入土5米满足公式要求!

4、结构计算

⑴、结构弯矩计算

悬臂式支护结构弯矩Mc=9.14kN.m;

⑵、截面弯矩设计值确定:

截面弯矩设计值M=1.25×1.10×9.14=12.56;

γ0----为重要性系数,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表3.1.3可以选定。

5、截面承载力计算

材料的强度验算:

γx-----塑性发展系数,对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偏于安全考虑,可取为1.0;

Wx-----材料的截面抵抗矩: 474.88 cm3

σmax=M/(γx×Wx)=12.56/(1.0×474.88×10-3)=26.45 MPa

σmax=26.45 Mpa

经比较知,材料强度满足要求。

根据连续梁计算,最大挠度为: 0.26 m。

六、钢板桩围堰施工

1、工艺流程

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为:准备工作沟槽开挖 插打钢板桩施工钢管支撑基坑开挖施工监控 钢板桩拆除

2、施工关键技术

⑴、单桩逐根打入法施打钢板桩

①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围堰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 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

②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③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

⑵、基坑开挖

采用长臂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基坑内的土方。施工时,按钢管支撑所形成的方格,先从一侧一次开挖到底,然后挖掘机边后退边开挖边装运,自卸汽车直接运到弃土场。开挖过程中,要用人工清除钢板桩槽内的土。

⑶、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控

为确保围护结构正常工作,防止钢板桩位移较大,施工中对钢板桩偏移进行跟踪观测,控制点选在较远处的稳定点。在挖土期间及挖土完成后每天2次观测位移,如果变形较快,需要连续观测。每天观测结果及时上报给主管工程师进行分析,确保动态掌握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⑷、拔桩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 ,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 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显获动1min~2min后再往下锤0.5m~1.0m再往上振拔,如此反 复可将桩。

⑸、钢板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①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 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②钢板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 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 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 桩的倾斜度。

③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 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 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④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当时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 接在一起,并且在施打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济减少阻力。

六、经验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本质安全 隧道光面爆破开挖 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的定义

本质安全主要分为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只要实现了本质安全和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应该注意的是,“不存在危险性”的生产实践并不存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本质安全只是存在的危险是可接受的,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人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四大要素。人的本质安全相对物、系统、制度这三要素,在整个系统中占有先决性、主导性、基础性地位。

在生产流程中对生命的珍爱就体现在本质安全,它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善。主要是在系统这个平台上,通过繁琐、复杂的现象,来掌握影响达到安全目标的原因,并找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通过紧张思想、加强管理、维护设备、畅通系统,实现最终无质量缺陷、无安全事故的目标。

本质安全人就是在整个企业生产流程中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也就是有自我安全意识,同时具有足够的安全技能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人,在安全环境系统完备的条件下,能保障人员的最终安全。

2 本质安全理论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百年人们才有本质安全的概念。主要分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事故致因理论,人与物的交互连锁论,和本质安全。

2.1事故致因理论

2.1.1 Heinrich的事故法则

50多年前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得到在机械生产过程事故中,死亡或者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即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330起意外事件中,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造成轻伤的事件和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事件分别为300,29,1件。在人们把这一比例叫事故法则。

Heinrich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Heinrich认为大多数的工业事故都是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人的失误,可是人的失误又同外界环境甚至遗传条件有关。它们的因果关系:遗传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之一结果。

2.1.2 F.Bird的事故因果连锁

F.Bird通过Heinrich危险事故因果关系结论,提出了对应于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关系。

1.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一种表面现象,如果只专注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无法杜绝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间接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动机问题,缺乏相关知识,生理或者心理的问题。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材料不合格,设备磨损及异常使用等,以及周围的状况等环境因素。

3.根本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缺陷的管理使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出现,所以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就应该从加强安全管理着手。

2.1.3 多米诺骨牌理论

该理论引用了多米诺效应的基本含义,认为事故的发生,就好象一连串垂直放置的骨牌,前一个倒下,引起后面的一个个倒下。最后一个倒下时,就意味着事故灾害的结果产生。它认为,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就好象一系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

结合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伤害事故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的顺序是: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意外事件——伤亡。也就是说,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是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是这种原因造就了人。这里强调了社会和管理的作用,但却忽略了人本身的先天和后天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

2.2人与物的交互连锁论

2.2.1轨迹交叉论

根据此理论的观点,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可以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入手。由于人的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故控制人的行为的安全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就要容易的多,譬如通过改进设备工艺,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等。但是由于受到实际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们应该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和物的各种不安全性才能够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的达到本质安全。

2.2.2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日本广泛以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作为指导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北川彻三技术、教育、身体和精神四个方面探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且认为管理、学校教育、社会或是最根本的原因。

3 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本质安全管理

在岩石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是经常应用的爆破技术,地下隧道爆破它自身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振动时间短,仅延续几秒,甚至不到1S,与天然地震相比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

(2)振动出现的时间间隔为7~12h,而且地面建筑物只在有限的时间内受到振动的影响,因而建(构)筑物受疲劳损坏的情况不会发生。

(3)振动强度可以通过爆破监测加以调整,使之满足安全要求。

为了达到在爆破前后和过程中本质安全的要求,我们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去考虑,从而提出本质安全下,隧道爆破开挖的安全技术要求主要如下:

3.1 爆破安全技术—物的安全状态

3.1.1 严格控制最大单响药量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2003)的规定[4],民房为砖混结构建筑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2 cm/s内,临近既有隧道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6cm/s内。隧道爆破引起的爆破地震波强度大小将直接影响民房的安全和临近既有隧道的安全,最大段药量由萨氏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为被保护物质点振动速度,cm/s;

为单段最大起爆药量,kg;

为爆源至被保护物的距离,m;

为地质参数,取;为衰减系数,取。

3.1.3 采取合理微差延时起爆

控制起爆时差及雷管段数,即炮筒之间有合理的时差间隔,避免主震频率和被保护建筑物的自振频率相近破坏建筑物,同时地震波段之间不产生叠加增强。前后段爆破时差要控制在25~50 ms,可避免前后地震波段叠加,减震效果更佳。

3.1.4 选用合理爆破装药结构

炮孔选用炮眼水压爆破装药结构,辅助孔和掏槽孔均为耦合装药,这样的选择是为了降低装药量,减少振动效应的影响。

3.1.5 进行爆破震动监测

结合每个测点测试的震动速度值和观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验算爆破震动,调整爆破参数和网路,以确保爆破震动的安全。

3.2 隧道爆破开挖本质安全管理要求—人的安全行为

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去理解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能遵照规章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

(2)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

1)非安全操作;

2)现场指挥失误;

3)失责;

4)决议不正确;

5)身体条件不好;

6)心理不正常。

所以对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要求就极为严格,除了要严格的避免上述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外,在隧道爆破开挖这一特殊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还要求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装药及堵塞操作

因为施工时间短、工期紧的特点,隧道爆破要求在装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设计好的装药量进行。尤其要考虑到,如果使用现场加工的铵油炸药,则应该增加计量,不然装药量就不能准确得控制,这样会影响爆破效果,严重得会造成安全事故。装药前的准备工作:1、清理炮眼,将其内水泥、石粉等杂物清理干净;2、堵塞炮泥,泡泥要选择摩擦系数、密度都大的材料并无夹杂碎石,以保证堵塞连续、密实。为了可以延缓炮泥的阻碍时间,阻塞长度也要做要求。装药不能选择开断层和破碎带,且这些地方要进行填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大于于20cm时,才能保证连线无漏连现象。

(2) 严格的施工管理

要杜绝在隧道爆破过程中由于人为造成的失误,就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破时需要很多的施工人员,如果管理不当,必然出现人为失误。在堵塞时特别要严格控制,杜绝偷工减料;在装药时,严格按照设计所用量,不得多装,不得少装,需要有专人清点计量;撤离时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 总结

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本质上要求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当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要作出明智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生产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处理突发问题的心理素质。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分析预测所有可能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未雨绸缪;另一方面,在遇到突况时,要做到临危不惧,及时合理的处理事故,从而降低事故的损失。最终,达到本质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荣生.城市地下隧道爆破震动的特性及控制措施. 福建建设科技,2007.No.5

[2] 徐顺香.超小净距交叉隧道爆破与安全技术.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年第36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