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13:1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学习个人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49-01
当前农村初中生源现实是: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无法跟进,特别是“初二现象”两级分化,到初三将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初中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是课程太多,无法应付,导致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再加之社会不正确思想的干扰,读书无用,致使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上没出路就应该早介入社会,提早挣钱,这导致相当多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得过且过,特别是对数学科的学习更是这样。
根据近年教学的感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衔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小学要重视学生们学习习惯、自主性、自律性方面的培养。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贪玩,厌学,懒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慢慢掉队,使其缺漏越拉越大。中小学的老师在新生入学后,要从思想、纪律方面入手,搞班级活动,使同学们在溶入新班集体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强制性学习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中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二、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和合作
提高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他是整个人生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要争取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靠拢。家长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和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与时俱进,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用科学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指导,让农村家庭教育更上新水平。父母应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身心、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都予以关注,而不是单纯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了解赏识自己的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建立心与心的沟通,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文化教育氛围,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更好发展。
三、将数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今天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从何而来?学习期间,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能力课”,主要靠各科教学来培养,数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可能记不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但是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以教材为基础的英语课堂拓展形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笔者依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措施,以求抛砖引玉。
一、报告拓展
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来说,报告主要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人进行的报告,另外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小组合作形式。在学习完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和目标语言给学生布置做一个报告的任务。
二、对话拓展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现代英语教材的编排大多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多的英语语言知识在对话中呈现出来。除了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可模仿的对话范例之外,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篇章内容重新组织,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生动活泼,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短剧拓展
英语短剧以其形式活泼有趣、参与性高、语言操练切实有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青睐。英语课堂上利用英语短剧进行拓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检测学生对于目标语言的掌握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同时又能够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英语教材中可供拓展为短剧的材料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设计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四、讨论、辩论拓展
《标准》对各级英语语言学习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学生的产出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辩论机会将大大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胆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来积累经验。
五、写作拓展
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写作拓展也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必要手段。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写作的要求也势必要降低。为了培养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用语及模仿策略,笔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六、辩论拓展
辩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7-9年级完成语言目标3-5级,但对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说,语言目标应该达到6-7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能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积累的信息来表达看法,能澄清意思,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七、课外活动拓展
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的重要形式。语言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某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做不完的练习中度过的话,那么他的英语能力也许也会像一张英语练习一样形式单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玩” 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当然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需要不同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趟,欣赏一番她的 “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讲授周国平的《家》(家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假如没有家会怎么样?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家?)和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课文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前提在于备课
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现在已经临近期末了,各位教师是时候写工作总结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党员幼儿园教师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教学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一时间如水,岁月如梭,这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工作方面业务更加熟练,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我将这学期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这样好使自己迅速成长,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我现将这一学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
我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加强自身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虚心求教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是做到虚心求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
我踏上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__级3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麽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
1、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
3、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021教学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二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的数学老师和副班主任的工作,虽然刚刚教过六年级,教学内容我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学生变了,我要依据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教案,所以教起来并不轻松。本学期又面临着统考,我更是在教学中一点不敢马虎,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上完数学课都有所得,不留隐患。教一个班的数学,使我更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教学。
1、培养学生做数学笔记的习惯。
在开学初,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数学笔记本。在这个本上记录着老师上课讲的重点,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上课试做的习题等等,只要一上数学课,就要准备笔记本,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也为他们升中学能很快适应中学生活建立桥梁。
2、教给学生多种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每周有两个数学早自习,我就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每个早自习做5道题,都是学生易错,有点难度,又是考试容易考的题,学生将题写在思维训练本上,左边抄题,右边写解题思路,在讲解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如:设数法、画图法、假设法、推理法、列方程解等解题策略。坚持了一个学期,做了将近一本的题,学生的解题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训练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做到全员都要会。
从接班开始,就渗透画线段图,先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再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画,再模仿着画,再自己独立画出简单的图,再由会画简单图到会画复杂图,可以说是我手把手教给学生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画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看似浪费时间的画图,其实使学生受益颇多。分百应用题只要一画出图来,数量关系就一目了然,画图把枯燥的文字,变成了形象的线条,利于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帮助学生解答复杂应用题,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养成遇题画图的好习惯。
4、迎接区统测,做好充分准备。
平时的教学按部就班,我们并没有因为要统测而加快速度赶课,留下时间大量练习,而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做到每节课都让学生学的扎扎实实,明明白白。这样一来,复习时间满打满算就两周的时间,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现在的考试不单单是在考学生,也是在考老师,只有老师见多识广,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我先自己做了很多的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学生做的题,分块复习,先后出了10多张卷子,主要是以出小卷子为主,一张小卷子题量不多,学生从心底里易于接受,老师也容易判。在此我也想代表六年级的老师们谢谢校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信任,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5、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补课。
在临近期末的两周时间里,我自愿为学生补课,每天都要到晚上7点才能离开学校,我觉得既然补课,就不能仅限于让学生改写卷子上的错题,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解疑,因此每次补课我都有明确的目标,我先后出了6张补课小卷子,希望补课的学生每次补完课都有所收获。实践证明还是很有效的。
6、补差、培优双管齐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本学期的每周五第三节课是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根据学校规定每班选15到20名学生参加,我一开始就选了20名,第二次活动就全员参加了,因为我不想丢下任何1个学生,我讲的题要求每个学生尽量听懂听会,整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复习试卷的编排上我也是先易后难,让后进生能够掌握基本题型,同时又给好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
7、教学、教研两不误。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我们也不忘进行教研活动,每位老师都讲了1节组内听评课,我讲了一节《圆的认识》,虽然原来讲过,但是我并没有把原来的拿来再上一遍,因为学生变了,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仔细研读教材教参,精心备课,在与组员说课、磨课、试讲、再说课、磨课,最后再正事讲,讲完再修改教案,教案就改了4遍。虽然很累,但是值得的。在年级组汇报课中,我讲了《工程问题》,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节课受到了区教研员孙老师的好评。
作为数学老师、年级组长,我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爱生尊师,广泛联系群众,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在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期望。
2021教学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三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初一、初二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年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2021教学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四本学期任教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使用的是人教版刚出的新教材。新的教材内容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小结如下: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我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每个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搞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也联系家长开展家庭活动。另外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情景教学和课堂游戏,教学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重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知道科学探究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若器材不足或没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学生自制,起初探究课很难把握课堂,感觉有些杂乱,经一段时间懂得坚持发现收获较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比较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四、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星期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给他们信心,不搞偏难题。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物理到喜欢,由差到好。
五、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民主、平等、轻松中学习。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的小节,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如:怎样建立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和进取,力求精益求精。
2021教学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五不知不觉,担任高一音乐教学工作已经半年。现在,我将本学期高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政教处、年级组搞好各种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二、音乐教学
努力通过高中音乐欣赏课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关注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处理好培养审美能力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从而完善人格。
三、课堂教学
本学期的音乐课以音乐欣赏为主。既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重点介绍世界音乐文化以及音乐文化与其他人文文化的同构关系,有益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好音乐课,经常采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力求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和谐、欢快的学习音乐欣赏环境。
四、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国庆节在高一年级开展了“迎中秋颂祖国”红歌赛;元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音乐会,既展示个人特长,同时也分享了艺术的愉悦。
本学期组织起了高一音乐兴趣班,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从中发掘人才。
五、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存在不足之处就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忽略了高一新学生对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只有更好地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六、其他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学校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参加茂南区合唱团,和团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等。
一、活动主题:携手禁毒 构建和谐颍上
二、活动主办单位:县禁毒委员会
三、活动协办单位:县公安局、县公益志愿者联盟协会
四、活动目的:通过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的开展,全面推动我县禁毒工作,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措施,不断加大禁毒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在我县掀起全民禁毒热潮,营造浓厚的国际禁毒日宣传氛围。
五、活动时间:20__年6月26日(周日上午8:30分至11:30分)
六、活动地点:县邮政广场
七、活动安排:
1、制作现场宣传主横幅2条:“颍上县6.26国际禁毒日大型宣传活动(县禁毒委、县公安局、县公益志愿者联盟协会)”、“共携手远离 促和谐珍爱生命”
2、举办万人签名活动:制作“珍爱生命 拒绝”大型签名横幅,现场组织参加活动领导、禁毒委成员单位与会人员、公益志愿者、市民群众进行签名。
3、开展禁毒知识图片展:设立禁毒知识图片展区,利用图片展示向市民宣传危害。4、散发宣传传单:印制3000份禁毒宣传传单,在活动现场由禁毒志愿者向市民散发。
5、禁毒志愿者招募:设立招募台,向社会公开招募禁毒志愿者。(由公益联盟负责)
6、设立禁毒宣传咨询台:就禁毒方面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现场接受群众咨询。 (由县公安局负责)
7、娱乐场所禁毒宣传:组织禁毒志愿者走进各娱乐场所张贴禁毒宣传挂图。
8、协助公益联盟协会开展禁毒公益短片的拍摄,做好禁毒社会宣传工作。
9、利用现场音响向市民进行禁毒知识宣传。(由公益联盟负责)
10、邀请政府有关领导、禁毒委各成员单位、新闻媒体等参加。
11、利用公安内网、互联网、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好活动的后期宣传报道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和《禁毒人民战争预防战役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要求,掀起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高-潮,切实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防范和抵御的能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禁毒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紧紧围绕“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主题,以党的__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实施《禁毒法》为契机,遵循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以提高全民预防和抵御的能力为核心,各有关部门参加、发挥各自优势,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形式,掀起全镇禁毒宣传教育的热潮,最大限度地遏制发展蔓延势头,开创我镇禁毒工作的新局面。
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从__月16日起到__月3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月16日-*月31日)。各单位要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对20__年禁毒宣传月活动认真进行组织和周密部署。为开展好这项活动,各单位要制定出切合本单位实际的禁毒集中宣传活动计划安排,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宣传阶段(*月1日-*月15日)。在这个阶段,各单位要按照《关于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各自制定的禁毒宣传工作计划,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对危害的认识和自觉参与禁毒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
总结阶段(*月16日-*月25日)。各单位要对各期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于*月20日形成书面材料报镇综治办。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禁毒法》学习宣传活动
为推动全镇学习贯彻《禁毒法》,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 《 禁毒法 》颁布 的重要意义,了解《 禁毒法 》的主要内容,遵守《 禁毒法 》的有关规定。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 禁毒法 》。负责单位:派出所、司法法。
(二)举办集中宣传活动
由镇宣传、派出所、司法、卫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于*月26日在城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分别为禁毒图片展、吸毒与传染疾病咨询、美沙酮维持治疗咨询、分发禁毒宣传单等。负责单位:司法所。
(三)结合“三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把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与“三下乡”等公益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镇辖区村组、社区、社区、企业、
学校等地组织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禁毒、的危害,使公众深刻认识到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提高公众防范、抵御的能力。负责单位:文体站、派出所。(四)继续开展旨在保护在校学生的“不让进校园”活动
按照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禁毒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预防专题教育,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的目标。集中宣传教育期间,各学校要继续开展“六个一”禁毒主题教育活动,即读一本禁毒书籍;观看一部禁毒专题教育片;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禁毒墙报、橱窗、专栏;举办一次“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书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开展一次禁毒拒毒宣誓签名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进我家”的宣传活动。我镇民族中学、思茅四中、思茅技校、思茅五中、二孝五孝热作学校6所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预防教育水平,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切实发挥示范作用。负责单位:各院校、派出所。
(五)继续推进“社区青少年远离”行动
进一步发挥密切联系青年的优势,在广大青年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远离。要依托青年中心、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站、点)、青少年维权服务站等阵地,切实加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和外来务工青年的禁毒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青年禁毒志愿者”行动,举办图片展、知识问答、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和分发禁毒宣传品,使青少年进一步认识危害,提高他们防范的能力。负责单位:共青团。
(六)继续深化“不让进我家”活动
充分发挥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不让进我家”活动,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禁毒教育模式,不断深化“不让进我家”活动。要把存在问题的社区和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涉毒家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帮教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负责单位:镇妇联。
(七)开展旨在保护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禁毒教育
要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拒绝零计划”活动的部署,大力推动面向企业、单位和广大职工的禁毒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无毒单位”活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农民工增强禁毒意识,自觉抵制,参与禁毒。负责单位:镇总工会。
(八)加强对社区群众和外来工的禁毒法制教育
派出所、司法所要在社区和外来人员密集区域利用法制宣传栏、黑板报编写一期有关常识、危害和典型案例的禁毒教育专刊,同时在社区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等,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广大群众识别、防范和抵御的能力。负责单位:派出所、司法所。
为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营造“6・26”国际禁毒日浓厚氛围, 深入推进我镇禁毒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市、县有关通知精神,我镇决定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全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方针,以中小学生、社区闲散青少年、外来员工为重点宣传教育对象,开展禁毒公开宣誓签名游行等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掀起新一轮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防毒、拒毒、禁毒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全民禁毒的工作氛围,深入推进禁毒专项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我镇成立“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名单如下:
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综治办,由李伟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新辉、李庆文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协调、统筹指挥、情况综合。
三、活动安排
(一)内容:举行禁毒公开宣誓签名游行大会
(二)时间:初定6月25日上午9:00时
(三)会场:白花中学
(四)主持:田建容镇长
(五)参加人员:
1、镇领导班子成员
2、镇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
3、镇属部门全体干部职工
4、村(社区)两委会全体干部
5、重点村(长沥、联丰、居委、夏竹园、田屋、坦塘、西山、明星、莆田、福田)各村民小组长
6、学校学生(镇中心小学、第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白花中学、联进中学初一、初二学生)
(六)活动议程:
1、游行:联进中学(起点)――白花中学(终点)
注:联进中学师生(第一方阵)先从本校出发;镇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镇属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会全体干部(第二方阵)在镇政府集中出发;白花中心小学、白花二小师生(第三方阵)在二小集中出发;白花中学师生则在本校集中。三个方阵先后出发,一个
接一个,待三个方阵汇合后,沿平深公路向白花中学方向行进。2、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老师代表、村干部代表依次发言。
3、何书记作动员讲话
4、进行誓师活动(由主持人领誓)
5、进行签名活动
四、工作安排
为确保这次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充分、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特成立活动筹备小组。组长由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伟忠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黄新辉、党政办主任李庆文同志担任,成员由白花派出所所长林主强、太阳坳派出所所长何伟光、交警中队队长冯俊军、交管所所长田添洪、白花中学校长张中明、联进中学校长严锦东、白花中心小学校长张惠光、第二小学校长许伟忠、白花卫生院院长彭育志及供电公司经理刘汉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活动筹备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会务组
组 长:__
副组长:__
成 员:党政办、综治办相关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统筹协调、人员安排、会务组织等工作。(通知县电视台拍摄)
(二)资料组
组 长:__
成 员__
工作职责: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录像、拍照。
(三)保卫组
组 长:__
副组长:__
成 员:__
工作职责:负责维护道路交通以及会场秩序等
(四)后勤保障组
组 长:__
成 员:党政办、综治办、卫生院、供电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党政办职责:负责车辆调度、参会人员车辆摆放、水等
供电公司职责:负责电力保障
卫生院职责:负责卫生应急
(五)物资组
组 长:__
成 员:综治维稳中心相关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固定禁毒宣传牌、横额、签名幅、旗子、誓词、笔等物料的准备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我镇的禁毒工作形势,切实把这次活动作为禁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各自的职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好队伍参加大会。
(二)密切配合,加强协作
各部门、各中小学校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主动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密切配合,保证签名游行活动有声有色、有序圆满地进行,推动我镇禁毒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主要工作回顾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成立机构,健全制度,保证义务教
育课程改革实验顺利推进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实验工作。
*年9月,我市成立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课程
改革的宏观决策,统筹规划,组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
责课程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年9月,我市召开全
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副市长李卓彬、教育局局长华同旭、教
育局副局长陈茂林到会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市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作了
动员和部署。*市教育局先后颁发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意见》、《关于我市中小学*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通
知》、《*市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制
定和颁发,为我市课改工作提供了依据。
参照市的做法,各区、县级市也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般由区、县级市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加强领导的力度。颁发各种文件指导、监控和规范课改实验工作。截止*年1月,我市各区、县级市共出台关于课改的有关文件153项,从制度上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我市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课改通讯》,目前已出9期,登载课改文件,宣传课改理念,报道课改动态,交流课改经验,对促进课改信息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认真学习,强化培训,把握课改精神实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坚持新课程实验的正确方向
教师是直接推动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新一轮课改成败的关键。切实抓好新课程实验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工作,决定着课改实验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市对新课程师资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截止*年1月,各区、县级共举办培训1585场次,培训665706人次。其中,*区共举办培训328场次,培训588900人次;番禺区共举办培训82场次,共培训13444人次;海珠区共举办培训550场次,培训11538人次……。我市新课程教师培训内容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大类,通识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改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现代课程理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评价改革等内容。学科培训内容包括:学科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说明,新教材的教学建议,新教材的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
在培训方式和培训策略上,强调培训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突出参与式,体验式培训。许多区、县级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芳村区采取“由点到面、辐射互动、研训结合、保证实效”的原则,实施三级培训的策略;*区把新课程培训分为“两段”、“三类”,即“岗前培训”和“后续培训”两段,“通识培训”、“学科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三类;荔湾区以先导性培训、全员性培训、同步性培训、研究性培训、骨干培训构成集中性培训,通过业务部门经常性到校调研指导等方式开展过程性培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实质,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为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教研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实施
各级教研部门是引领与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以课改作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课改参谋部、指挥部的作用,使教研室成为课改工作的研究室和指导室、教学管理的业务室、教师培训的导师室、收集与传递信息的情报室,教研员成为课改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和促进者。特别是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的听课调研活动,通过面对面与教师、学校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的肯定与欢迎。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宏观指导,*市教研室中小学各学科针对我市课改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目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评价方式、课程资源开发、保障条件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指导意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提供指导。
中小学各学科教研会是经常性开展新课程实验教研工作,促进课改工作深化发展的一支重要队伍。近三年来,中小学各学科教研会为实施新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作好理论准备。各学科教研会都组织了全体理事以及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了多次的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去认识本次课程改革的实质,使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义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如:地理教研会采用了“集体学习、科组学习与个人学习”三结合的方式,音乐教研会先后在*城区和番禺组织教研员进行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学习。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新课程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例如,中学数学教研会在市教研室中数科直接指导下,制定了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引领和常规的教材教法研究这两个互动的平台、互动的策略去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在*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的引领之下,对其中包含的一百多个子课题分成6个子课题组,开展了深入的专题研究。同时,以这些专题研究为依托,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了教材教法分析,到农村薄弱学校对口“扶贫”等工作。化学教研会加强对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由市教研室化学科牵头,成立了“*市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中心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大课题;沟通各区(县级市)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信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到学校听课调研,及时提出对教学质量提高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策略。三是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教师上岗培训。三年来我市实施的市、区、学校及教研会举办的四级培训中,市教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外,还开展了一些专题学习,例如英语教研会开展的英语课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教学方式的转变、任务型学习的模式、教与学的策略、评价测试理论、合理处理教材等。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建立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化学教研会提出了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研究。英语教研会成立了5个专题理论研究小组:高考备考策略研究小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小组、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研究小组、初中新教材教法研究小组和竞赛小组。每年召开年会,为教师们提供了宣读论文、交流心得的平台,并开展了论文评选活动。音乐教研会启动了《开展中小学生音乐创造活动的研究》课题。目前各区已基本完成选点、确定实验班级和实验人员、进行方案研究等实验工作。五是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许多教研会向教师提出了要求:在每堂课的实施过程中在要对照新课标认真备好课,在课程实施中做好课堂空间的管理、课堂时间的管理、课堂行为的管理。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进行课后反思,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进,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许多教研会还不定期地举办优质课的观摩、学习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录像”、“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五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教研会在教研活动上多次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指导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例如英语教研会通过举办“初一英语词汇竞赛”、“初一英语手抄报”、“初二英语听力竞赛”、“初三英语综合能力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TopShow”表演等活动来刺激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是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会按照*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规划,组织各区、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探讨与研究,构建适宜本区教学实际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以校为本开展教研,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是打造学习型学校,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举措,是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困惑,实现理念与实践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活动在各区、县级市学校蓬勃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区以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举办了“*区小学校本教研研讨会”;芳村区积极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新模式,如对比教学模式、课例分析模式、课题研究模式、观摩研讨模式、学校沙龙模式、论题答辩模式等,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从化市召开了“以校本教研为主线,以案例研讨为突破口,推动农村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现场会;荔湾区全区启动了“校长负责、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个人反思”的校本教研;白云区构建了以区教研室为指导、以学片为核心、以学校校本教研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天河区采取“以点带面、滚动发展、从局部到整体、层层推进”的工作策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如“联系人工作制度”、“区域校本教研评估制度”、“校本教研沙龙与开放日交流制度”、“教研员体验教学制度”、“联片教研工作模式”等,被教育部定为《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项目》国家基地。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反映出来。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点,截止*年1月,各区、县级市组织开展新课程观摩课、优质课、研讨课共8683节,其中,海珠区多达3476节,从化达1030节,*区达888节。这些活生生的课例一方面反映了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课例的研讨,又推动了新课程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课题引领,深化科研,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化水平
以科研带动课改,以科研提升课改,把教育科研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实验中来,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策略。课改实验启动以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以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校校有课题,人人勤钻研已蔚然成风。截止*年1月,各区、县级市申报立项关于新课程实验的科研课题共计1894项。其中番禺区达686项,*区达638项。越秀区以区域性三大重点课题《教学行动研究与现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性评价研究》统领新课程实验的教育科研工作。天河区颁布了《新课程实施研究课题指南》,开展课题负责人培训,并通过评估、规范全区的科研工作。*区实施课改实验与与教育科研同步,形成“实验过程课题化,实验总结科研化”的经验。黄埔区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为思路,从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理解和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花都区在全区各校建立和完善科研制度,加强立项课题管理,把集体备课和一般教研活动纳入科研轨道,开创了“一般教研科研化”的新思路……
(五)加强课程管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课改实验损失,保证课改实验质量
义务教育新课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课程管理,以保障新课程的正常、良性、有效运转。我市按照广东省关于“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课程设置模式”的要求,确定课程设置,认真做好教材选用工作。各区、县级市根据*市教育局制订的《*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试行)》,制订本区、县级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实施意见,并指导学校编制科学可行的周课程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市和各区(县级市)由教育行政领导、教研人员、校长和教师代表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从有利于课改的稳定推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认真确定本区、县级市的选用教材。各区、县级市按规定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积极开发地方与校本课程,截止*年1月,各区、县级市共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549门,其中番禺区多达171门,海珠区达152门。
评价是加强课程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教育局颁发了《*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意见(试行)》,以发展性评价作为*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核心主题,推进了我市在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力促进新课程在我市的全面实施。一批试点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两年来先后在市六中、南武中学、人民中路小学、*市卫生学校召开了四次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现场会,以《*课改通讯》为阵地,出版了三期《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专刊》,多层面、多角度展示了我市中小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防止课改过程中轻视知识,忽视质量的倾向,切实保证和提高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市教育局*年6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通知》,建立全市性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抽测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控。到本学期为止,我市已在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进行34科次纸笔质量抽测,在二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组织英语口语和生物等学科的非纸笔抽测。并对已进行抽测科目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发现问题,改善教学,有力地保证了我市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了课改所带来的质量损耗,确保了课改实验的质量。
(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形成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验的策略与特色
我市区域广阔,不同区、县级市之间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新课程实施。各区、县级市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逐步形成了区域性推进课改实验的不同策略和特色。*区以“整体启动,同步推进”为原则,以“分段视导,全程跟进,全面指导,分点突破”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策略,注重试点带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试点检测校、学科试点和中心备课组的示范、辐射作用。天河区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等组成课改专家组指导课改实验,以评价改革研究作为推进新课程实验的突破口,深入开展学生成长记录袋研究、口语评价研究、学生学业多元评价研究;建立由教研室牵头,基础教育科、督导室、区进修学校、电教站参与的联合督导工作机制,全方位了解课程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和解决课程改革实验进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确保课程改革依法规、按计划、创造性地实施。从化市针对农村山区县市的特点,提出了“着眼整体、着力乡镇、以城带乡、以研促改”的工作思路,采取“以校本教研为主线,以案例研讨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农村课改向纵深发展”的工作措施,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山区推进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番禺区确定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培训提升、研究推动;评价导向、典型引路;专项突破、深化改革;把握契机、实践创新的总体思路,构建了“区—片—镇—校本”和“教研员—特约教研员—中心教研组成员”的教研网络及督导评估机制,开展教学新秀、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案例等评比活动,促进大区域课改工作。……
(七)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课改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交流借鉴是提升课改实验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编制、出版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论文集、案例集,召开报告会、研讨会、现场会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总结、交流的重要途径。截止*年1月,各区、县级市编制、出版反映课改实验成果的论文集、案例集共计544件,其中,*区、海珠区分别多达162件。各区、县级市在课改实验中组织召开新课程专题报告会、研讨会、现场展示会共计1437场次,其中海珠区达379场次,*区达234场次,从化市达157场次。这些类型会议中,现场展示会因其准备充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研讨深入而辐射范围广,影响力较大。如:*年4月*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场会在*区召开,700多人参加了大会,*区的做法及经验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大推进了我市课改实验的进程。*年4月的“*区小学校本教研研讨会”,200多人参加了现场研讨活动,*区校本教研的做法及经验得到推广,也进一步推进了对校本教研的研究与探索。从化市于*年3月和*年12月的两次课改现场会,展示了他们在农村地区推进课改实验工作的探索与突破,参加研讨人数均超过1000余人,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各区、县级市的课改现场会不仅在全市范围内搭建了一个探讨问题、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发展水平和工作成效。
二、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步成效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课程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
新课程实施以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内容与实质逐步理解、认同,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改革之中,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校长的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观的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仅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得到体现,这与以往教学中“目中无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发现,很多实验教师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始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结论,同时注重学生思考、比较、选择、判断、质疑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衡量学生。
其次,课程观的转变。新课程实验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对课程内容不断解读、不断创新,对课程资源不断开发、不断整合,增强了课程调适意识与课程创生意识,新课程让教师感到了一种民主、开放的文化氛围,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再次,教学观的转变。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不再把教学过程当成简单的“讲授——接受”过程,而是成为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对话与交往的过程,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分享的过程,师生成为了“学习共同体”。
教师观念的更新,课程意识的增强,端正了教学指导思想,大大改变了教学面貌。正如*三中在总结中所说:我校在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以来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互动教学、开放式考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日益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迸发出积极投身课改的热情,学校的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中在总结中写道:课改以来学校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教师启发式教学多了,学生提问和发言多了,课堂气氛也变得十分活跃起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被大量使用,往日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象已基本得到遏制。形成多种多样的学生评价方式,考试分数已经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个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理念和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大的动力,也是促进课改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市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课标的理解日益加深,对新课程实施的自觉性日益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验在我市正积极推进和稳步实施。
(二)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新课程实施的中心,促进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角色有所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沿着有效的方向发生积极的变化
课堂上的变化是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市继续深化课堂教学优化研究,探索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设计—实施—评价”全过程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优化活动。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大量的课堂教学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市不同层次的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并积极地尝试和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途径与原则。可以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总体面貌在新课程推动下还是发生了较大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课堂教学目标的变化。老师们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试验、质疑、发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经历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结论与过程有机融为一体,知识、能力与情感和谐发展。
(2)课堂上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变得和谐与活跃。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出现了平等、民主的关系,课堂的气氛格外活跃与和谐,大大克服了原有课堂上教师“一言堂”与“一讲到底”的沉闷状态。
(3)教与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纵观全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日趋灵活多样,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有所尝试和运用,照本宣科、单纯说教的现象正在减少。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中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价值引导者、新课程的探索者与研究者。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教师不再拘泥于按教案的程序机械展开教学,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在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得有趣味,学得有成效。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重组内容,整合资源,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搭建阶梯、拓展思维、引导探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4)课堂日益走向开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在新课程实验的课堂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思想有所解放;教材不再是死的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调整、拓展,使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突破了课堂的时空局限;学生与老师更加紧密地交流与沟通,可以有各自独立的理解与个性化的表达,可以有热烈的讨论与辩析,师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在课堂上教师注重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成份,运用教育机智,适时调整预设环节和改变教学策略,展现了师生活动的真实性与鲜活性。
(三)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缩小了实施的课程与学生获得的课程之间的落差,保证了大面积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中,始终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理解各门课程的育人目标与内容特点,认真钻研新教材,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努力掌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我们一致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市教研室在充分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市教学实际,制定了《*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现阶段研究专题,以及教研方式改革等等,帮助教师更好理解新课程,把握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这些学科指导意见,可以说是我市教研人员与实验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进行积极探索的阶段成果。
除此之外,各学校、各学科在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图书资料、网络媒体、社区家庭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建成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库,教师的教学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重要转变。在这方面,我市大部分学校都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将网络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开发、积累、创造了大量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超越了狭隘教学内容的束缚,激活了师生经验,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尤其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智慧,不断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力支持了新课程的实施。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与技术得到广泛普及与运用,新的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正在建立
两年多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与支持作用。发展性评价功能的全面性、评价目标与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及重视过程、重视评价对象的接受性等先进理念逐步为广大教师所理解,多元评价技术与方法得到普及,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与学生、教师的发展过程自然融合,使评价真正发挥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发展性评价理论与方法,在新课程的实践探索活动中积极尝试,改革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创造了大量鲜活的、有一定价值的评价研究经验。比如,我市初中历史学科的开放性考试实验,小学数学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探究,中大附中的多元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华康小学的“表现性”评价探讨,广大附中运用发展性评价进行作文分点升格训练的经验,南武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123中学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方式”,协和小学为学生建立“小学生品德发展评价手册”,109中学“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六中开展初中语文听力水平发展性测试与评价的探讨,等等。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步步探索的足迹,标志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正不断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所运用,并在新课程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调控、促进等作用,一个包括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以及相关评价在内的、具有*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正在发展中逐步构建。这个评价体系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理念、内容、形式方面都带有创新性,重视了传统评价方式与现代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成果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方法与技术已在我市众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成为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杠杆。一些学校以发展性评价研究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学校内部考试改革,初见成效。
(五)适应新课程实验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课程创生与开发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开设,涌现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新的学校文化正在建设之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赋予了学校和教师较大的自的同时,也对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市基层学校在努力重建学校管理方式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表现在校长管理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充分信任教师,依靠群体力量和智慧,增强教师自主意识创新评价制度,都是大家共同的做法。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各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制定了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保证了新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比如,越秀区豪贤中学就十分注重探索在新课改视角下的学校管理策略,在新课改中重建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再生学校课程文化;海珠区实验小学则以过程管理、教师管理、质量管理为内容构建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有效推动了新课程实验目标在基层学校的有效实施与达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课程设置中给予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空间,一方面体现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中某些内容的开放性,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国家设置、地方指导,更重要的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另一方面是三级课程管理概念下提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这都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应该说,*市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市教研室对*年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专项调研结果分析,我市有很多学校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比如海珠区52中学、芳村区何香凝纪念学校、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区中星小学、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白云区江高镇中心小学等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做了深入、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学校的实施策略与课程体系特色。作为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的增城石滩港侨中学确定了《增江河流域探究》作为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主课题,该课题主要结合增城的母亲河“增江河”沿岸的文化、历史、环境、生态、风土人情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学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究现实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的精神;海珠区教研室中学部以群体力量参与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指导,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外,我市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资源优势,依据学生发展需求,积极开发富有个性的学校课程。比如,广雅中学就有《简明校史》、《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指导》等十多门校本课程的开发,89中学的《科技·人文·绿色》综合课程,97中学的《艺术人生》、《健康人生》和《情系珠江》,番禺区星海中学的《心理健康》,白云区矿泉中学的《校园文化》课程,南武中学的活动类课程等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市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个做法是用课题引领的方式进行试点,作为广东省和*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广东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及其开发策略”和“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市教研室牵头,在*市内15所中小学进行试点,通过“培训——总结——开发——研制——推广”的程序,开发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总结出不同的开发路径与模式,在国内相关领域和一定范围内产生很大反响,其课题也纳入了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之中。近日,作为该课题研究的首批成果——由东川路小学、协和小学、京溪小学、环市西路小学、石湾中心小学编写的五本著作正式出版,体现了我市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另一个在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滚动立项的课题——“*市中学语文学科教师编制实施校本课程的研究”是从学科角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十多所中学开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也在整理之中。从全市范围看,尽管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仍有很多误区,开发的课程的水平也有高有低,但是仍不乏一批有一定价值与水准的校本课程涌现,为新课程实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将为学生个性张扬、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促进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将大大推动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
(六)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新课程实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契机。所以,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1)课程理念与课程意识的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体精神的确立,整体意识的增强,不局限于学科知识的理解与传授,使老师们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教学中的问题。
(2)专业知识的扩张,学习能力的提高。按照新课程实验的要求,老师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真正地成为终身学习者,不仅向书本学,向同伴学,还要向学生学,到社会实践中去学,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
(3)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提高。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习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学习选择和利用书本之外的课程资源,学习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他们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4)教研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实验所提倡的校本教研已在我市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学校创设的一种新的教研文化和教研方式。广大教师在理论引领之下参与到学校课程实施的研究之中,发挥集体的力量,互帮互学,开展研讨,探讨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性、普遍性的问题,并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策略,这种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不仅创造了一种合作、探究的教研文化,也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外,在新课程实验中各区县、各学校围绕着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广泛地开展行动研究,使这种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蔚然成风,逐渐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工作的需要,由此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并以科研带动课改,以科研提升课改实验水平,这应该说是新课程实验带给我们的可喜变化,也是课改深入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这次课程改革由于时间紧迫,涉及面广,理论上准备不足,实践上各种条件不够充分,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与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特别是学校一级课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这次课改,国家在课程管理体制上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明确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在学校,因此,学校的课程管理意识和水平,将对新课程实验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旧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当前在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课程管理的意识不强,课程管理水平仍然不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把课程管理简单视为课程执行,把课程管理过程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传下达”的被动过程,从而在课程实施中以标准划一的课程内容要求学校和教师,使不少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出现了趋同的倾向。二是在课程管理上存在有厚此薄彼,随意加减课时的现象。某些学校在管理上仍然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目标,把管理的重心过多地向某些传统的考试科目倾斜,同时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削弱了对“非考试科目”的投入,使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得不到全面落实。有部分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最能体现学校课程管理自主性,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具有不可低估作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整体规划,课程实施或是有名无实,或是以课外活动取代课程的实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脱离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重形式轻内容、重材料编写轻开发过程等现象不在少数。在新课程实验中,学校如何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有选择地开设地方课程和有针对性地开发学校课程,提高学校管理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对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结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尚有偏差
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理念的更新,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都较以前历次课程改革的力度大,触及面广,然而,不少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差。
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一方面是混淆了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区别,常常把理想的课程目标当成标签,机械地把它贴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以至许多课堂教学常常缺乏学科特点,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难点不清楚;另一方面是人为地肢解课程三维目标,某些新课程实验课例把教学过程割裂为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若干个阶段。把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割裂开来,看不到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是需要统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时实现的。
在对新课程内容结构的把握上,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方面是改革步子不大,拘泥于教材,过分偏重知识教学的情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是矫枉过正,出现了过多以学生活动取代知识学习的现象,如部分课堂教学削弱间接知识传授的力度,把课程实施重点放在学生通过体验构建知识体系,把获得直接知识与接受人类发现、整理的间接知识的过程人为地割裂开来;部分教师把教学内容的重点过多地偏向与学生兴趣和经验相联系的生活内容,而忽视了学科内在的规律,把强调课程面向生活、教学联系现实与重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对立起来。
在教学资源的处理上,存在着过于依赖文本和忽视文本两种倾向。一方面不少学校和教师仍然把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视生活资源,缺乏充分利用文本以外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信心,以致学生所关注的教学内容比较匮乏,课堂教学成为搬运教材和教参的过程;另一方面,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网络资源和其他非文本资源的作用,而忽视了文本资源包括教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常常忽视了我国传统教学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尽管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但是一些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活动,形成不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在对待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在摒弃了过去的“满堂灌”的做法之后,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由于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忽视了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要,不加区别地一律把“讨论”、“互动”派上用场,甚至在难以形成问题的内容上也让学生去开展“探究”和“发现”,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课程实验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广大的一线教师。但从当前面上的情况看,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成为阻碍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绊脚石:一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在专业修养和学习能力、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专业素养还有待加强。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是脑袋指挥不了身体,思想上认识了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但陈旧的教学手段仍在使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东西仍然残留在教学过程之中,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还不太多,形成了新课程要求与实践之间的较大的落差。二是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学科型的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目标落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正确地把新课程目标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融合成有机整体,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将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经验、面向生活与社会的变革和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需要等方面,我们的办法还不多。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办学条件困难的学校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或因缺编而随意顶替,甚至不能正常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三是当前教师的负担普遍过重。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的学习任务、教学任务不断加大,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有所缩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束缚。
(四)新课程实验的保障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支持系统尚需完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支持,应该把课程改革当作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当前仍有一些政府部门,在思想上对课改重视不够,把课改等同于一般的教学业务工作,认为那仅仅是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在经费投入、教师工作量计算、学校资源配备、班额控制等配套措施上给与的政策保障还远远不够。部分地区对新课程实验的投入不足,新课程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较为突出。当前,适应新课程要求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场室、实验设备、活动器材,在许多一般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显得严重不足;实验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等)的实验仪器标准迟迟没有下达,使学校实验设备的配置滞后;另外,中学新教材要求部分学科的实验量和实验内容较原教材要增加3倍左右,但教学所需要的实验室却没有增加,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的要求。
由于对新课程实验重视程度有差距,我市当前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新课程实验工作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这种不平衡表现在受地域、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学校办学条件所致外部条件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思想观念、工作态度、改革措施等内部原因带来的差距。个别区、部分学校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培训走过场,措施不落实,对新课标、新学科、新教材的研究缺乏力度,新课程实验工作推进缓慢,与先进的地区、学校存在较大的反差。
课程改革并非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因为它关乎到整个国家今后的发展水平,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是,当前社会各界对课改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均较低,家长对课改的理解也远远不够。学校在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的活动中,难以得到社区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机构的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服务场所等配套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社会舆论尚未形成有利于课改健康发展的氛围,常常出现学校轰轰烈烈搞课改,社会和家长却对学校的做法大泼冷水的现象;社会和家长均不同程度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偏向。保障条件不完备和支持系统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开展。
下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对策与意见
针对前一阶段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今后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将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深化”的推进策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理解新课程实验的精神实质,把握课改大方向,积极探索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级政府要更主动、更积极地支持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开展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促进教育发展是政府所承担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放在本地区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上,充分调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加大对新课程实验支持的力度,继续在人力、物力和各种配套政策上为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纲要》的精神,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新课程实验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要积极、主动协调社会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要通过各类媒体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报道,为新课程实验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关心、支持课改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
(二)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和中小学,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继续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作
各级教育职能部门,要尽快拟定新课程实验设备设施配套计划,逐步充实新课程实验的各项物质条件;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强化管理者的培训,努力把校长培养为认识明确、引领到位的课改先行者;市、区(县级市)教研部门要积极做好新课程实验的调研、指导工作,继续完善市、区(学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的建设,为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创设空间,为新课程实验提供保障。
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各学科教研会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作用,各学科教研会要在新课程培训、教学研究、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期,*市教育局教研室准备颁发《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学科指导意见》,各级教研部门和学科教研会要认真抓好指导意见的落实,以促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
中小学要继续提高课程管理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制度;要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能力;要善于利用学校在社区的优势,利用家长学校和学校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家长展示新课程实验的过程和成果,争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对新课程实验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正确把握新课程实施的内涵和把课改工作重心向薄弱环节倾斜
正确把握新课程实施的内涵,要求学校和广大教师要正确认识课改的方向和课程实施的内涵,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教学内容改革与课堂教学优化为重心,促进我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当前,我们要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存在的落差问题,在努力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同时,积极开展对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的关系、学生主体参与与教师正确引导的关系、各种教学方式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课程实施中文本资源和各种课程资源的关系及其综合运用、开展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和加强质量监控的关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促进广大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
把课改工作的重心向薄弱环节倾斜,是根据课改需要而提出来的一项工作策略,指的是为推动课改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把新课程实验的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学生倾斜。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基础性教育,新课程实验决不是为了培养少量优秀的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因此,下阶段新课程实验的工作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要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促进我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采取政策倾斜、对口帮扶、分层指导、分科突破等手段,努力缩小我市各类地区、各类学校之间在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差距。另外,对部分困难学生,要注意调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等,鼓励他们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发展,通过课改大面积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
(四)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感到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仅仅把它局限在教科书、教参、教辅资料上,而不注意组织师生挖掘和利用符合学生经验、易于形成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了大量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成为课程内容,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一方面是继续充分运用学校现有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与的学习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如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是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等等,将其转化成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各级行政部门要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的互相联系与共享。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促进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使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成为可能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完善*教育科研网、*教研网、*名师网和各学科教研网的功能,强化它们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五)深化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其导向与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