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5 10:1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程序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法 范式
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桥梁,随着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等因素而发生着变化。根据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情况,笔者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了时空认知与程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优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进而提出运用程序教学法与时空认知相结合的体育教法进行范式构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程序教法与时空认知的相互融合理论依据
程序教学与时空认知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依据是由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认知心理学、行为科学、自我评价理论、动机理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所构成。程序教学以步步反馈为主线,把控制、反馈、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提倡学生“发现—解决—记忆”的学习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空认知教学法通过理论知识或技术动作的初步了解,形成时空感觉,训练时空表象,进行信息反馈的强化和巩固。因此,这两种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有一致性,这是两种教法融合的内在核心。
1.体育教学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动性尤为重要。主动体育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地去体验运动的乐趣,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养成自主的体育兴趣、习惯与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2.体育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体育教学理论是研究体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学说,它能为体育设计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体育教学设计是科学地解决体育教学问题,使体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实施方案,是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是互动的。需要是体育学习动机的源泉,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为了满足个人对体育学习的需要,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的互动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心理学基础。(1)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是根据已有知识对新知识加以组织,是指与个体现有认知结构相适应并被其吸收,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造。人的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由于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有限,人不能同时应用一切可能的信息。人必须采用一定的行动方案、计划或策略,从而体现出人的主动性和智慧性。(2)条件作用原理。斯金纳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学派,他以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强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程序教学和生物反馈训练理论,对学校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改变和研究有深远的意义。他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骤,学习者在完成每一步的课业后,就会知道每个学习结果,即得到强化,再按顺序进入下一步骤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和学习进度逐步达到总目标。
4.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从运动技能的形成机制来看,形成运动技能就是要在刺激反复作用下建立“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联系”形成动力定型。运动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外部刺激,然而人的学习不同于动物的学习,两者在学习机制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外部刺激外,其内在的心理如态度、动机、思维、情感等的作用对学习也产生重要影响,如情感在技能认知中的作用在于活动定向,意识的作用在于支配动作的执行。只有学习者在情感上接受了教师的教学信息,并能够充分认识学习的价值,他才能在练习中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意识控制作用才会增强,虽然在练习中经常出现错误动作,但由于能得到及时动作反馈,在主观上却始终能朝向练习的目标。随着练习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形成熟练的技术动作。因此,我们将运动技能从开始学习到形成熟练技巧,全过程可以分为“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自动化过程”四个时相,这四全时相是相互交错、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二、体育教学中程序教法与时空认知相融合教学法的范式构建
1.程序教学与时空认知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程序与学生时空认知的时空感觉,建立、巩固和发展时空表象,提高练习成功率,缩短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保持动态姿势的能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2.程序教学与时空认知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及其优点。(1)结合教学法的教学原则。第一,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的行为来表示。第二,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化物。这种强化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对所操纵的材料具有强烈兴趣的强化物;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奖励,如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赞语等。第三,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即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保持行为的强度,使强化的效果提高到最大限度。第四,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是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2)结合教学法的优点。程序教学与时空认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不同体育技术项目的教学程序,与学生的时空感觉、时空表象及时空认知的建立、发展和巩固的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对体育教学训练中基本动作的教学非常适合,能够减少失误率,缩短教学时数,增加课时密度和运动量,对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这两种教学法的结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分成若干逻辑顺序单元,使学生对技术认知和技术的掌握逐步进行,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做出反馈,这可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学习,并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改进。学生的学习不会因为个体素质及基础的差异而影响整体的学习进程。学生可以按照教学程序的要求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速度上进行学习。
一、兴趣为先导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化学内容有了兴趣,才能勤学苦练,想象横生,记忆深刻,成绩优异。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以艺激趣”的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改进教法,巧用言、色、形,用艺术语言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设计引言时,做到一上课就引起学生的兴趣。象在讲一氧化碳一节时,我用谜语导入新课:“左边半个圆,右边整个圆,半圆能取暖,整圆能助燃,来去无踪影,有毒还能燃”。学生听后迅速看书,学习兴趣浓厚。巧比喻,使枯燥、抽象的内容,讲起来生动,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我还借助“化学史”、最新科技信息,召开化学晚会,晚会内容有:“趣味化学实验、化学童话、化学相声、化学家故事、化学谜语”等,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自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目标
1.提出问题。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自觉主动地到教材中去寻找解答和结论。
2.解惑排难。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实验中发生的意外变化现象等,我就让学生从书本上找,让他们自己解惑排难,以提高自学的自信心。例如:在鉴别物质时一般只注意物质的特征反应,忽略排除干扰因素。如果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只想到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也有的同学想到要加入稀硝酸,以防止某些杂质的干扰,但哪些杂质会干扰,他还有疑问,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有针对性阅读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和步骤,还要阅读盐的溶解性知识,查阅溶解性表,学生就会明白,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都能与钡离子作用生成白色沉淀,若不排除它们的干扰,就可能导致错误结论。
3.测评巩固。每教完一章知识后,每个学生都要对全章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和相互测评。先把每章内容按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尔后拟一份全章测验题,经抽签,同学们之间相互考试,相互批改、分析;每次换人,使命题、批改新鲜、有趣。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同学协作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实施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将规定的学生实验全部开出,而且将大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把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另外组织实验兴趣小组,看实验录像,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以提高实验技巧。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即行动定向、行动的模仿和行动的熟练。行动的定向主要是要同学们知道各项操作“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就需要注意教师的示范性操作并且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掌握操作要领和操作原理。例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教师就可先利用课堂演示的机会,向学生讲清楚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每一步骤应该如何操作及操作中应该注意哪能些问题,并且教师亲身向学生做出规范性的操作,取制出O2,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仿效,转变成规范的动作,这才是操作能力掌握的开端,再通过反复的强化和训练,然后达到行动的熟练。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开放实验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的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的构思,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寻找同一问题的不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四、讲练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88-01
美国学者曾明确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的根本不在于大量知识的积累,而在于智力开发,学会学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作用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师真正的教学目标。
1.教师的观念从化学教学向教学化学转化
高中化学的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也相应有下降。化学教学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更清醒,充分体现化学教育的功能。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更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让学生愿意学,才能达到学会学的前提。如新教材选修中有关合成材料专题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知识的载体。新教材增加的拓展视野栏目的目的也是丰富学生的化学应用面并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对先进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内化,离不开教师对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与提升。
2.学会学化学要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学生本身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产品不断出现等这一切作为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成为化学问题的探究对象。化学教学中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1 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根据课改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活动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2 让学生在学习评价上自主多参与。为了巩固和检测课堂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听见考试就头疼,作业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转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动脑筋,尽量使作业和检测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采取课前五分钟小测验、分组竞赛等形式;化学小论文、化学实验竞赛。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找同学的不足,体验自身的不足。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2.3.让学生多参与化学各类实验。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实验、演示试验,在教学可多发挥实验的功能,不仅做好大纲要求的实验,还可以包括活动与探究中的探究实验和需要探究的实验。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包括就实验现象展开问题的讨论,如实验检验某个结论的正确或错误,设计某一实验使现象更加完美或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后将演示化为分组,或选派学生参与。总之,实验可在激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
3.重视知识的呈现形式
时代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化学课堂教学更广阔的空间。模拟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已成为可能,通过模拟试验过程使学生获得仿真操作的技能和体验,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多媒体制作及操作,不但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截取电视相关资料,利用录像、投影等,还可建立习题库、实验录像、课件库等。作为化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发展的步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对话者"教师必须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
参考文献:
排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排球教学则是体育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排球教学开展的情况还远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阶段所要求的效果,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在课程设计上,比较单一,并且课程设置是重技术、轻理论;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缺乏整体优化,条块分割严重,层次安排不合理;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当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有引用,但是应用普及的较少;在教学考核与评价上,很多的体育专业院系几乎都只从技术和理论这两部分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手段上比较单一;在师资力量方面,各大院系师资队伍的规模、执教水平参差不齐;在运动场所及器材上,还存在在不足或是分布不公的现象等。
2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开展的因素
2.1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院校,其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偏重于技术和战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是以技术、战术为主;看轻或是忽视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在阴雨天没办法到球场安排技术课时,才会安排一两节理论课;更少的教师能做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当中去。这样的课程设置会直接导致了学科知识狭窄,相关的学科知识无法涉及,培养出来的并不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是“专才型”的排球人才,最后则导致与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2.2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与目前的课程目标要求不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体育院系排球教学内容侧重于技、战术的教学,理论的教学所占的比例则较少,理论结合实践则少之又少了。教材的方面还是选择以竞技性教材为主,这就直接反映出教学竞技化特征。以至于存在“所需的没学”、“所学的无用”的现状,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数毕业生只懂技术,综合知识欠缺,无法适应日趋发展的社会需求。
2.3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教学方式。目前,就体育专业院校排球专业教学方法而言,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占主导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教学内容多、难、重,场地少学生多,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并产生的厌倦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2.4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影响因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可以用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检验的,那就是课堂的考核与评价。它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衡量的尺度,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科学、公平考核与评价教学。而影响考评的因素则有考评的内容、考评的形式以及方法。
2.4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
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专业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也是如此,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排球基本技、战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还须具备从事基层社区群众性排球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排球教学训练工作的能力。老师工作的状态就是他们学习和以后工作从教努力的模范和榜样。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时刻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5场地及器材的影响因素
体育场地及器材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物质保障。据了解,很多学校出现场地拥挤、设施不足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随着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现象,就会造成场地拥挤的情况,尤其是阴雨天气,拥挤的场地设施会直接影响到排球专选课的上课质量。
2.6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行,就业的形式就越发严峻,扩招以后大学生的毕业人数迅速的增加,然而就业率就在直线下降,社会的岗位趋向于饱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外加上毕业生对市场的不了解,以及在就业观和择业标准都很模糊不清,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的时候没有方向,无论是学什么都是抱着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
3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改革策略
3.1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课程设置策略
体育专业排球课程设置则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其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以及时展的要求和前沿。同时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我们排球课程设置中,首先要紧扣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培养的目标,其次则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在排球课程设置的单一的问题上,我们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大众所喜爱的或是社会需求的项目,例如气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少儿排球、水上排球等等,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排球课程设置重技术、轻理论的问题,技术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该分配合理,在技术课上多灌输理论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引导学习。
3.2制定合适的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排球的教学内容有理论部分、技战术部分、教学与训练、竞赛与裁判以及排球运动的科学研究。排球课程开课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排球的教学内容也做了很多的增减,为了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则需要要求老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在教学内容的结构上则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打破以前封闭、单一的格局形式,使学生能获得一个富有弹性的教学体系。
3.3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排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分为程序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讲授法、反馈教学法、示范法、重复训练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掌握学习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微格教学法、情感式教学法等。但是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传统教学流程:宣布本课内容,动作示范与讲解、教师布置练习、学生学习与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集合小结)仍占主导地位,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根据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现状,结合排球教学的特点与现代教学理论,将其转化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排球教学实践中去,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发展个性,力求提高体育教育专业院系排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4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改革策略
目前多数高校体育专业院系的排球课程成绩的考评,一般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法,主要是由期末排球专项技能考核、排球理论以及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组成,而每部分所占的分数比例则由该校的任课老师自行设定。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技能考评,还是论文考核上都没有一个明确而严格的标准,另外评分者都是由本科的教师担任,所以有很大的主观性因素存在,这样会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上述情况,各体育院系应结合本校的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例如,不单单采用终结性评价一种方式,而是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分别在学期中、末期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也可以实行集体评分的标准;还可以采用针对不同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学生,进行人性化面试等考评方式,这样可以使排球教学的考评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不再是单一的了,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4结论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激活生物 教与学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开放的教育体系,教师应该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交叉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氛围,就要求教师激活教学观念,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全面发展;激活教学手段,让实验和多媒体充实课堂;激活教学形式,使课堂课堂教学形式、检测方法多样化,学习内容更丰富;激活学生思维,设计开放性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善于联想,利用有效设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活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会观察、阅读、反思、记忆,从而激活教与学。
教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教学过程应是教师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要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交叉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氛围。就要求我们激活教学观念,激活教学手段,激活教学形式,激活学生思维,激活学习方法,从而激活教与学。
一、激活教学观念
1、教师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
生物新课程理念主张“教”要服务于“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生物教学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从“权威”、“主宰”的神坛上走下来,要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一新的角色是“促进者”!“促进”意味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使学生科学素养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
传统生物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生物新课程教学是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如在学习“受精卵的形程过程”时,我引申到每个人都是父母最优秀的和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同学之间虽然成绩有差异,但都有自己的优点或闪光的一面,一定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握自己,把握人生。虽然教师只说一句话,但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由关注少数学生向全体学生观念的转变。
生物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我总是偏爱他们,平时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以微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激活教学手段
1、 让实验成为生物教学的催化剂。
生物实验能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生物实验成为生物教学的催化剂。如,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亲自动手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热情,师生共同利用各种手段查询和收集DNA模型的相关资料;成立合作小组,设计制作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制作过程;课堂上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其他同学作评价;参照同学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通过这样的互动、合作、交流,完成了学习任务,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使每个学生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地发展。
2、 让多媒体课件成为生物教学的“运载体”。
如“基因工程”这一节,按课本图示讲解,同学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于课本知识只是暂时记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操作的基本过程”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既能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问题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十分良好,使多媒体课件成为生物教学于送知识的工具----运载体。
三、激活教学形式
1、课堂形式多样性。
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检测方法多样化。
作业和检测应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采取课前五分种小测试,分组竞赛,生物小论文等形式,使学生对生物感兴趣,自觉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愉快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3、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教学中不但要完成基本生物知识的教学,要尽量使生物知识存在于生活的背景中,能够使之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激活学生思维
1、 设计开放性教学情境。
开放性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血糖地调节”时我提问:如何检验尿中含糖?同学们共同回答:验尿。我又继续发问:用什么试剂?有的同学回答:用斐林试剂。有的同学回答:用班氏试剂。我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分组讨论,各自设计不同实验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最后设计比较完美的实验方案。
2、指导学生善于联想。
例如,矿质代谢教学中学生们就联想农作物施肥和化学中无机盐知识,教学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跨学科联想,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有意。
3、 有效设问。
勇于提出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如学习了“微生物和发酵工程”,我提出质疑:如何提高谷氨酸产量?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回答:改变细胞膜透性;C:N=3:1;把谷氨酸排放到细胞外去;运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等。通过有效设问,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激活学生方法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多接触大自然。在观察具体事物时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过程、方法。如“观察花的结构”,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
2、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将图表信息转换成文字,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牢固的记忆对于生物学习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许多生物学知识点比较零散,我编成口诀。如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特点,用四句话概括:膜仁消失显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再如“植物对矿质元素利用”用两句话概括:缺游(N,P,K,Mg)老叶老;缺固(Ca,Fe)新叶黄。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记忆效果自然显著。
4、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和思维偏差,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情境,让学生的“常见病”充分暴露,从而产生内驱力,激活思维,自觉去探索出现问题的根结所在;而且让同学们建立错题改措本,并及时翻阅。
总之,生物教学必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发展的步伐,从而激活教与学。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恩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生物学通报2003.6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教师自我解放,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多煤体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其重点和难点。我们应该在“交互”功能和智能化上多下功夫,尽量给学生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给教师提供增、删内容和编辑个性化教案的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是针对大学新生开设的德育必修课程,授课时间比较集中。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的学校该课教师的人均授课时间达到每日6学时,负担相当沉重。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想听现象。教师不愿讲又不得不讲,上课成了空洞的照本宣科;学生为学分勉强去听,听得毫无感情。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修养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河北5所高校联合,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先后两次出版了多媒体课件,并且被全国19个省市的百余所高校采用,反映良好。下面,就我们两年来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
按照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总的设计思想是:使教学“资源多起来,手段新起来,内容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腰杆硬起来”。旨在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把教育的灌输功能、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选择愿望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现代化教学。
1.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特点
其他课程的教学,重在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问题,本课则要在学生信不信与做不做上下功夫。信:一是真理的信仰问题;二是证明真理的资料和论述的可信度间题;三是对个人实用价值的可信度问题。要使学生“信”,并在信的基础上坚持去“做”,就必须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校教育学生做人与学生走上社会做事一致起来。我们非常注重资料的权威性,论述的逻辑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力求把学生们熟悉的信息资源,整合到本课的教育意图之中,用来反映我们的教育内容。既保证课程的方向性、规范性,又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现实,不断更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课有涉及学科广泛,行为指导功能突出的特点。它决定了教材必须内容丰富,时代感、现实感和实践性强。我们利用辩论、讨论、人生经验交流、模拟现实的游戏等不同形式,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达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提高修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是必修课,我们把课件定位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兼顾校园网络教学和学生自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分为授课和备课两个子系统。授课系统设有“教学基本要求”、“要点”、“教案”、“实例”、“讨论”和“练习题”五个部分。“要点”和“讨论”部分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实例”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精选了部分典型事例,是品德课教学难得的好素材。“练习题”按章分列,每章有40余题。题型有单选、多选、简答、论述、讨论、思考、正误分析、材料分析等.;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了备课系统软件和功能强大的素材资料库,文本量达40万字,典型材料40。余例,图片、图表60。多幅,动画、音频、视频资料300分钟。
3.注重内涵和功效,不求花架子
开题之初,我们曾得到了许多多媒体制作业内人士的劝告:“思想品德课最不适合做成多媒体教材,弄不好就是文本搬家。”我们认为,多媒体只是激发学生感官的一种强化手段,本课的关键还是要引发学生思考,是教材的针对性及其内涵和功效。分析我们当时的修养课教材,薄薄的一本,面面俱到,相关背景、史料、解释性的语言、可供理解的例子寥寥无几,几乎每句话,每一段都是一个命题。课时有限,教师课上也没有时间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想听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我们坚持“充分、恰当地利用媒体,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组织”的原则,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现实化。用大量真实、新颖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大背景中,思考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间题;思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问题;思考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问题等等。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只是上课认真听,课下还要找老师借课件接着看。
二、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
1999年,我们从市场上搜集了大量的CAI课件,又浏览了近20个中外网上教育站点,发现市场上的CAI课件主要适宜于学生自学,而不适宜于教师课堂教学;网络课程则普遍内容很少,并且基本上是传统课本的延续,在课程学习部分,交互作用和反馈功能几乎没有。两年来,各类课件迅速发展,但交互功能和智能化程度仍显不足。
1.建设内容博大的“活”的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的是“思想”,人的思想是活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活”的,一本教科书使用多年的状况显然不适应本课的教学需要。我们新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基本上打到了“活”的要求。首先,课件博大的容量,为教师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素材,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其二,课件积件型的结构,使教师可以随意对现有资料进行排列组合,方便地建立个性化教案;其三,课件的开放型设计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用的编辑功能。教师可以随时增、删内容,满足教学的时效性和创造注。
2.功能强大,操作简便
在首次进行课件的程序结构设计时,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使用者不把知识点看完就走不出来。这种方式影响了课件的操作灵活性,限制了使用者的二次设计。新版课件具有明确的导航结构,可以任意查找教学内容,并且所有按钮均为常效,界面美观友好,操作灵活简单,易学易用,完全适应修养课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时,课件的背景音乐、配音分别另置开关,并可进行音量控制。载体由一张光盘增加到8张。
3.集中力量,力争最好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开发人员既要懂计算机,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根底,这样的人才现在还不多。现实情况是,一线的学科教师,都有着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迫切愿望,但无奈计算机知识匾乏,一时难以成为制作高手。为此,我们在一线学科教师中广泛选择,集中了既有实力又有积极性的优秀教师资源。在创作组中,有横跨计算机工程和思想品德教育双学科的博士,有资深的思想品德课教授,有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和专业设备。大家精诚合作,力争最好。首版课件完成之后,自身的第一感觉是“间题太多”,再版感觉“还是有问题”,“最好”的目标总是达不到。实践告诉我们,系统的学科课件,决不是某个教师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组合。在这个组合中,要有一个复合型的人做导作,其他人最好知识面宽些又各有特长。做好了一张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也就等于把优秀的教师引进了使用者的课堂。
三、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模式
实践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
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授课时,我们由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确定当堂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基本如下:
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变为教师和学生平等地探讨和实践“道德规范”的修养过程,效果极佳。在网络条件下,教师由信息源变为导航员,由主讲人变为“催化”者,教师的作用非但不能被替代,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只是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大量利用网络教室教学还不太现实。
2.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模式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是以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实现了有机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教学目标的特定性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课堂上,计算机可以同时与教师和学生实现交互,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使得教学信息表现方式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这是我们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模式。
3.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应是一种非替代的关系,在修养课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师利用声音、表情和手势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小,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媒体可以把大量信息通过时间、空间立体地传递给学生,正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授课时,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必要时适当板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有时也可以组织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这种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模式,最适合现阶段修养课的教学。
四、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依存、互为促进,在实现教学终极目的上达到统一。如何将现代媒体应用于已有的教学方法,哪些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哪种媒体更恰当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课件中提供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间题导向法”、“广播教学法”、“插播教学法”、“视听强化法”、“程序教学法”等等。由于课件是积件型、开放式的,教师们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
一、创新教育要有自觉性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是教师有意识、自觉的行为。教师只有长期有计划、自觉地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健康乐观、积极进取,既具有创造能力,又独具个性。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几年来,地理学科在学校基本处于被排斥、被忽视的地位。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有的教师自暴自弃、自惭形秽,去埋怨、去等待,这样不仅适应不了环境,更谈不上有所变革、有所创新。而有的教师却能抓住时机,挣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率先着眼于创新教育,坚持面对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对学科功能的认识。地理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创新教育的自觉性还源于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如果教师能履行职责,刻苦钻研,奋力拼搏,那么才有可能去自觉进行创新教育。
二、创新教育要有艺术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改革,在于别具一格。创新教育也只有“艺术化”,才能有成效。
创新教育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创设一种愉悦、和谐、民主、科学、互助、进取的教育氛围,把学生置于被关心、理解、信任的情境中;现代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融为一体,自然、生动、真实,不露痕迹,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现代、新颖、独创,使学生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积极参与模仿与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恰当巧妙、引人入胜,使学生主动思维与想象、学习与探索,并在积极的学习追求中,体验成功的欣喜和失败的焦灼,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地理教材中,同样有创新的内容,不同的处理,效果会迥然不同。有的教师所谓的创新,是空洞说教,强迫命令,揠苗助长,让学生摘永远摘不到的苹果,这不仅会使学生兴趣索然,而且还会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有的教师超越常规,大胆进行艺术创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质疑时,诱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愤悱时,讲其所需,疏其所阻,导其所难。在学生渴求新知时,给他们介绍新观念、新技术、新思路,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求新意识以及无穷的创造力,使教学过程充满艺术魅力。
比如,在复习“太阳和太阳系”一节时,就可以打破旧模式,实施艺术化的创新教育。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用电教手段,先形象展示关于“宇宙爆炸”的一些荒谬理论,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其逐个批驳。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如果批得不彻底,或论据不充分,其他学生可以自由上来补充。由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据理力争,教室里洋溢着愉悦、民主、科学的气氛。学生既感受到源于科学的力量,又体验到源于自身才能的满足。为了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继续追问:地球如何抵御来自宇宙天体的撞击?如果地球真要爆炸了,那人类该如何应付呢?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应着眼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往往兴趣浓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回答五花八门,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空间奥秘的信心。
三、创新教育要有实用性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学校为未来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培养人具有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据专家预测,未来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其核心素质是自我更新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中学学科领域中实施创新教育,不能搞花架子,要实实在在,要有实用性,要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句格言说道:“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
因此,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教“学会”,而且更要教“会学”。不仅要传授某种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是未来获取新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不竭源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采用程序教学法,或者以自学为主的五步教学法,通过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分组讨论、综合演绎、自测自得等,创造条件引导、训练学生自学,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让学生看到自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2)重视训练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而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或“开放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地理教材中,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素材比比皆是。例如,“地球如果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地球如果直立绕日公转,地球上还有四季吗”,“如何解决地球上的淡水危机”,“如何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让学生自由思考、逾越常规,让学生想象猜测、异想天开,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当然,对于创造性思维过程来说,仅有求异思维是不够的,浮想连翩之后,还要经过收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选择最合理的思路,最有说服力的假设,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3)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地理学研究范围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课本容量有限,不能穷尽全部。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教材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与创造欲望。因此,必须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接触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锻炼自己的地理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素材。
论文摘要:传统的篮球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相关资料的调研和问卷调查,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教学模式理论为框架,以创新思路为主线,建构了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
本文拟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教学模式理论为框架,以创新思路为主线,建构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为以后的实践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1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技术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分析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255份,有效问卷中学生203份,篮球教师27份,教练级和篮球相关人员25份,有效率98%。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很多弊端。下列问题尤为严重:在教育学相互适应问题上,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力量;学生们对自然分组以及集体授课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并且大多数学生反对讲解示范的传统教学手段以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普遍感觉学习的技术比较单一等等。
2创新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2.1篮球选项技术课程的教学原理
从宏观上看,篮球技术教学必须符合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技术、智力等最佳发展邻近区的现状。从微观上说,“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亦就是使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和是否具备了能力、性格,又要看学生能否将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转化出来,成为现实的力量。
2.2篮球选项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
根据篮球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依据篮球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对球性、动作技术和攻守关系的认知规律,遵循技术多样性以及高强度、高速度攻防直接对抗的现代篮球运动竞赛发展趋势,篮球课程技术的教学原则应该有:(1)注重基本功的教学原则;(2)注重基本动作规格的教学原则;(3)注重弱手弱脚运用技术的教学原则;(4)注重技术组合的教学原则;(5)注重对抗中运用技术的原则;(6)注重适度内部与外部负荷相结合的教学原则;(7)注重智能开发的教学原则;(8)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原则;(9)注重竞争与合作的教学原则;(10)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3创新教学模式建构的操作层面
3.1创新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当前篮球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课程的任务”与“课程的目标”不分,课程目标的陈述含糊不请的现状,可采用“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理论和技术,即教学设计者自觉运用分类学习论思想,通过任务分析(终点目标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进而确定由若干教学单元组成的终点目标的技术制定课程目标。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其次,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最后,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和类型。例如,“通过本次突破技术课的学习(可省略),学生能够在紧逼盯人的条件下,至少突破3次。”谁?——学生;做什么?——突破过人;在什么条件下?——紧逼盯人;做到什么程度?——至少突破3次。这是一个标准的动作技能形成领域的教学目标,它的构成要素齐备,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3.2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首先,在选择诸如最为基本、最常用又易掌握的个人技术中的徒手动作——急停、侧身跑、变向跑、滑步、持球技术——胸前双手传、接球、头上双手传球、体侧传球、单手勾手传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转身、体前变向运球、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投、低手上篮、抢篮板球、交叉运步、持球突破等篮球技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突出诸如接球一急停一投篮;接球一急停一突破一上篮;接球一急停一突破分球等一个动作按攻守情况组织成几套组合技术的教学。其次,通过概念模式充实篮球意识的培养的教学内容。所谓概念模式是运动员的知识和比赛经验整体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运动员对赛场变化的分析,以概念模式为依据,经过瞬间判断,迅速做出高度预见性和目的性的反映行动的一种策略。因此,通过诸如强调冲抢篮板球、防守首先判断落点、卡位后再抢篮板球、抢到篮板球落地后缓冲保护球、准备攻击的进攻行为概念模式以及控制对手直接运球上篮得分,迫使其向边线、场角或拥挤的地方运球,运球者一停球,应立即上前封堵其传球或投篮的防守行为概念模式等内容的教学,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3.3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将篮球选项技术课程教学合理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基本掌握主要教材内容为目的。第二阶段是在复习提高第一阶段所学内容基础上,增加组合技术和对抗练习的内容,提高运用的能力。第三阶段主要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技术达到能运用的目的。3个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循环组合阶梯”式教学基本形式,即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篮球技术的单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循环练习,使动作之间的转化有连贯性,更有实用价值。
3.4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思想,解决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更紧密更协调地相互配合,有利于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身心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一代大学生,采用正式授课前,对学生进行专项技术、身体条件等方面指标的测试,将测试结果实行综合评定。然后根据成绩,分为若干层次,将篮球水平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组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与创新能力 现状 培养途径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1]。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的问题,然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如何尽快形成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书记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2],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对高等学校提出历史性要求。
(2)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更迫切。我国基础教育的欠缺导致在校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较强,而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挑战杯”、创业大赛等为标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3)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人才招聘已经成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虽然对文凭和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特殊才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加青睐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突出,或者有过工作经历的应聘者。而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拥有高文凭而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07万剧增至2010年的630万人,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仅达到70%。对大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显示,在校参加过“挑战杯”或创业大赛的大学生求职成功率和薪金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本科毕业生[3]。
2.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探索及实践现状
我国关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剖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局限性,关注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等方面。同时,在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方面,还要关注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正确合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避免注入式的教学,等等。总的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研究和实践相当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感知―理解―深化”的三阶段教学理念,并致力于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构建。如北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元培计划”,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加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上海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KAP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4]。
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来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分为四类:一是开设专门的创造类课程,从创造学、心理学等角度使学生了解创新,发掘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意识,如部分院校开设了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技法等课程;二是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性教学、湖南大学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创新设计等;三是设立多种单科和跨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四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其形式和途径多样,但除学科竞赛有一定规模外,其它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个别高校甚至院系等小范围内进行,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体的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于具体理论和技能的导入还较多地停留在注释、说明性阶段。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
(1)以知识传播为目的的目标体系导致学生实践与创新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实行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式,以学科本位设计为主线进行刚性设置,以特定专业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对专业知识的纵向关系考虑较多,而对各类课程构成的横向关系考虑较少,这种“链式结构”模式学科之间缺乏适度的交叉及合理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条件的能力匮乏。另外,由于大部分学生忽视与同学的交流协作及与教师的沟通,缺乏创造性思维,即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也会转瞬即逝。硬性的课程设置和沟通的贫乏阻碍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遏制其创新动机。
(2)以理论阐述和推导为主导的过程体系导致学生创新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识,因而知识传播效率较高。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知识学习是注入式的,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往往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主动性弱化,只会求同思维,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怀疑,分析、判断能力差,缺乏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5]。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硬件建设(如实验设备、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等)发展迅速,但实践性教学环节却呈弱化状态。第一,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创新实践环节,实践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实践课时数偏少,并且教师在实验课上多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被遏制;第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第四,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许多实践性环节收效甚微。
(3)以标准化、唯一性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创新期望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是标准化的、唯一性的。严格的格式化考试制度是评定人才的标准,并且现行考试制度并不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更多的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考试的目的仅仅在于“文凭”。以考试合格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但却明显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期望。另外,不同类型的高校均用同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单项评估或专业评估都是围绕唯一指标来制定指标体系),指标的唯一性导致人才培养内容和过程的趋同,丧失了各学校各专业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持续发展。
3.现代教育理论演进的启示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自1919年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把学的方法提到重要位置开始,一些先进国家把教学法研究不断推向现代化水平。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论,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就是典型,但其根本缺陷在于忽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了程序教学法,维果斯基研究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有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以及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等,集中反映了现展教学观代替传统知识教学观的思想。总的来说,现代教育理论是由教学本体论、教学认知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导向是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生产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强化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对培养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新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在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勇于挑战旧的知识体系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6]:第一,在校期间依照学校规定完成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学业要求,进行综合实验和技能训练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能力等;第二,在校期间借助学校条件或自己与同学合作创造的条件,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过程中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学生参与改造自然或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同社会主体(工人、农民、军人、教师、企业家、科学家,以及其他阶层群体)直面接触、通力合作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与作用而形成的彼此之间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大学生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能力和对外界知识吸收和转化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然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得以学习、锻炼和提高。
(4)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只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体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实践,更需要勇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所从事专业、事业的结合点,对社会的关注和观察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4.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应转变思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体系。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改革的目的正是强化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扩充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增强专业适应性;压缩传统学科内容,开设新型的综合化课程和高新技术基础课程,重视通识教育,实行学科交叉,尤其是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7]。
其次要改革课程体系,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的层次上升到想象、思维的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需要真正实现课程选修制,减少必修课数量,增加选修课数量,纠正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消除学生选课时“哪门课程容易拿到学分就选择哪门课”的现象。
最后要改进教学方法,变“输入式”为“启发式”,变“一言堂”为“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权威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思考和提问,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论能力等实践能力,使得大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其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8],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作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4)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必须以“实践与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以调整和修正,变革以往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以大学生为评价主体,是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途径,是高校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格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评价目标和评价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高校应根据不同课程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大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求采取多种具体而有效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激发创新欲望,挖掘创新潜能。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立足于实际,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业大赛、设计大赛、撰写学术创新论文等创新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设立创新奖学金和创新学分,对有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优先考虑因素[9],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期望。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敏.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12.
[2].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
[3]王沛,季长虹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4]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4-66.
[5]朱斌,陈呈频,何兴.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6-18.
[6]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VOL27,(7).
[7]杨晓,陈朝晖.国内外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若干启迪[J].文教资料,2009,9(中旬刊).
[8]邓志军,于睿.试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