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1 17:3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审计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课程体系重构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通过我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多方面给学生实践学生创造实践条件,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学生能真正“脚踏实地”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实务中也更加自信,不是仅仅会编制“记账凭证”,通过走访多届学生就业单位,普遍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良好评价。
作者:王亚静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顶岗实习
近年来,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章非常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见解。闫灵萍(2007)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的观点。张文林(2006)提出了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的会计专业财务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吕秀娥等(2010)提出按照贯穿一条主线、设计两个层次、实现三个结合、达到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来构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使实训环境、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对接,实训过程与教学过程整体贯通,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培养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在借鉴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提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进行系统重构的思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体系,同时提出实施该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一、实训教学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训教学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技能会计人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到岗即能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的业务处理能力均有赖于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支撑。
2.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最佳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耕。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回访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是会计理论学得再好,没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学生也不可能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操作,更谈不上正确的操作;很多会计技能无法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掌握,如最基本的原始凭证的审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学生,主要应该从合理性和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核,但是面对具体的业务,也就是放在面前的各种原始凭证(发票),学生一开始根本无法分析判断凭证合理、合法性的关键点在哪里,因为实务中的即使同一类业务也有很多种凭证,且始终处于变化中;同样的对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实训的过程,学生也很难真正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勾稽关系,所有这一切,只有让学生置身具体的职业环境,告诉其具体的判断要点,并不断重复,才能让学生逐步明白和掌握;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更是如此。这也造成学生即使在校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一想到去工作就觉得心理没底的原因所在,他们无法想象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实施让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特别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或到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对走上工作岗位也很有信心。
3.实训教学也是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八个方面。无论从会计的基本职能的要求,还是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严重后果和经济犯罪案例都让我们明白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怎样使这些抽象的要求具体化为会计人日常工作的行动?教育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会计实践却更具有说服力,以爱岗敬业、提高技能为例,通过具体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从一笔笔的业务审核和处理、报表编制以及纳税申报事项中明白其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疏漏,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从中体会作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严谨工作作风,以及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如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期末结账的时候账对不上了,试算平衡的时候平衡不了,于是开始检查,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往往花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原因所在,但这种挫折却让他们体会到严谨工作作风和扎实专业技能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
因此,实训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如何具体安排学生的实训教学,怎样使实训教学体系做到既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又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并最终能与学生毕业就业顺利衔接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实训内容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梯次进行的实训体系。说明如下:
1.校内实训室的单项实训和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
这是建立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基础之上的初级实训,既包括课程内的分项目和模块实训,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需要进行技能操作实训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以及纳税申报等。在课程安排上,一般第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技能实训,第二学期进行财务会计实训和管理会计实训;第三、四学期进行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审计实训以及纳税申报实训。这些课程中的分项目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均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加以解决。在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后,对同样的内容再进行一次电算化实训。
本梯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论与实务之间进行衔接,明确会计理论与实际账务处理之间的关系,如正确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使用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会计岗位所需的技能按照岗位需要进行实训,达到学生对同样的业务能从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操作的目的。实实在在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做账,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情况。
2.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与工科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由于专业性质、特点的原因,一直以来,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只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即上述校内实训室的仿真实习,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差的尴尬,但它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实务中的很多内容并不能象模拟实训那样可以由教师向学生交代的非常清楚和规范,而且很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可能都不是老师在上课时甚至教材中能涉及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职业判断,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要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际做账的操作,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一个循环(即一个月)的全部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至少做连续3个月,即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进行手工账的处理,也能通过电算化完成,以进行验证。而且是完成全部从凭证取得到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全部过程。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主要操作技能,可以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际的会计做账,也即进入第三个梯次――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实训
在完成了校内的模拟实训和实际做账的训练后,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以及纳税申报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际操作。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习不同,校外实训基地多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性质决定了一是不可能让一个学生进行账务处理全过程的操作,二是一个企业不可能安排太多的学生。每个学生也只能分解到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岗位工作的操作,这时轮岗和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为校外顶岗位实训的一个重要条件。
经过以上实训教学体系的实习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中小企业基础性会计岗位所需技能,到岗后立即就可以开展工作,对学生本人而言,其工作信心会更强,对用人单位而言,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到岗就能进行工作,省却了培训环节,对学校而言则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施该实训教学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实施上述实训教学体系,必须要解决的实训条件包括:一是实训基地建设,二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训教材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
这也是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中难度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如果说校内实训基地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对学生是否具备会计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验和更进一步的实习,实习环境很多就是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该环境完全不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由于一个企业接收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数量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取得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能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从上到下都在倡导高职学生应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实训、去体验,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学校有很迫切的要求,而企业却不太欢迎。怎样使校外实训由学院的单向需求变成学院与企业的双向愿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可能会使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上更多地倾向使用高职学生;同时政府在其中更是大有可为。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为高校与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到2011年为止已确认四批共计264家企业作为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为方便管理和联系,杭州市政府还建设了专门的网络平台。据悉,报名参训的大学生经过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双向选择后签订协议书,杭州市人事局将统一为每位上岗实训的学生及时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企业实训结束后,给予实训后留用的毕业生以实训期间市区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生活补贴。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校内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际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任务,首先必须取得真实完整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其他基本资料,而且必须是多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鉴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一般企业都不可能提供自己的会计资料作为教学之用,更不能是连续几个月的会计资料,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引企入校,特别是成立目前市场上运作已比较良好的记账公司的校内子公司或分公司,这样就可以拥有很多客户的会计资料,也就有了学生校内实训的条件,可以满足学生连续几个月对一个公司的账务进行做账和纳税申报等的需要,达到实训的目的。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记账公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兼有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双重身份。
2.师资队伍建设
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会计专业技术过硬并擅长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校内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专业上的动手能力;而校外兼职教师不仅要懂技术懂专业,还得懂教学。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校内专业教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通过下企业锻炼得到提升,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和与校内专业教师沟通协商中得到提升。
3.教材建设
目前校内实训中的单项模拟实训和岗位课程综合实训的教材已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一个提高和完善的问题,校外企业的顶岗实训不涉及教材建设问题,主要是校内实训基地上所需教材的建设问题,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本人以为从引企入校的企业具体业务中进行不断的筛选、完善和更新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闫灵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的探旁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36-37.
[2]张文林.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J].辽宁高职学报,2006,8:62-64.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信息安全;分梯度
作者简介:康晓凤(1978-),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讲师;鲍蓉(1968-),女,上海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江苏 徐州 2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2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07-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发展更新最快的专业之一,而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又是本专业技术更新最快的课程之一。为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跟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强化动手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主动学习新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个思想和所倡导的学以致用和应用指导学是一致的。
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学生最初学习的积极性会比较高,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只有在CDIO 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构思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着重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内容方面要求与当今的技术发展同步,将热点问题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2013年“3.15晚会”曝光的和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可以融入到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其成因、原理和解决方法。课程设计要能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竞赛的水平同步,同时定期与相关的企业和院校交流,保证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省级以上信息安全竞赛的主要获奖者,本课程就可以免修。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经过课程组的讨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实体安全、网络数据库与数据安全、数据加密和鉴别、防火墙、网络攻防技术与应用、Internet安全和VPN技术等,实验项目包括密码学(置换、替代、DES和RSA)、PKI、多级安全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VPN和安全审计等内容。课程设计遵循以赛带练的指导思想进行开展,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安全作品和模拟攻防。安全作品由教师指定参考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来实施,这些题目主要参考各级信息安全竞赛而不断更新,如文件透明加解密、基于Android平台的安全通信录、基于Android平台的绿色浏览器、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防护系统等。模拟攻防由教师提前创建一个模拟环境,在此环境中预留一些漏洞和层层关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关卡越多,则完成质量越高,环境和关卡的设置参考各级攻防赛的相关设置。
二、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出了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一个核心是指以从业职位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人才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设定了三大类职位:安全软件开发、安全顾问和红客。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拟定职业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个方面的能力。一个导向是指以项目经理训练为导向,即与网络安全充分结合的综合性的团队式项目训练,从团队人员的确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的推广整个过程都有项目经理来执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次是指本课程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上分为基础模块、项目模块、企业模块三个层次。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模块是项目经理训练,企业模块是实训基地的企业项目实训。
三、分梯度的学生培养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没有设置信息安全专业,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只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网络工程方向开设,而信息安全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仅仅在网络工程方向的学生中去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人才是困难的。学生仅仅学习这一门课程远远达不到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技能要求,所以我校一般从大一开始进行选拔和培养。首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选拔一些有兴趣的同学,进入学院设立的学生网络技术学会,然后再从中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学院与企业共同设立的信息安全小组。进入信息安全小组的同学采取导师制的方式进行培养,指导老师对信息安全小组的每个同学制订一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指导这些学生去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请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再把这些学生送到相关的实训基地参加实训项目,形成了四年分梯度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四、基于情景模拟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在CDIO的12条标准中,标准5和标准6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依据CDIO的指导思想和企业项目需求,课程组老师进行多方考察和筛选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本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课程实验,同时也能模拟各种信息安全应用案例,实现各类安全项目的实施。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学科竞赛、教师科研、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等环节有效地融入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每一个实验都进行应用情景设计,按照“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经验推广”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进入实训基地学习,和校外工程导师一起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这样学生掌握的技能就能和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校外实训期间参与企业各类工程集成项目多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CDIO理论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深对CDIO的认识,并把这个理念带到教师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要求课程组的教师认真学习CDIO的理念,同时积极参加国内组织的CDIO教学研讨活动。现在很多大学教师在自己专业知识和科研方面都是专家,但在实际工程和产业中的经验非常有限,CDIO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实战动手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组教师积极争取学院委派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实际工程和产业经验。现在本课程组教师都具有工程项目经历。
六、结语
在充分研究与吸收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对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从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和实训体系的设计,以及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0年起,学生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在国内的各类期刊9篇,在省级以上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学科竞赛中获奖11余人次、申请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10项。在此基础上,将继续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 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2]林英,李彤.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安全方向”CDIO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6):94-97.
[3]徐剑,王学毅,谭振华,等.基于CDIO的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8):61-68.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就业能力;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41
1工商管理类专业及其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1.1专业界定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和资产评估物业管理共八个专业。本文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设置情况,选择了三大高校交叉最多的,即: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五个专业作为研究主体。
1.2就业能力概念
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是指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实践及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要、熟练应用本专业技能,并能持续学习的能力集合。本文,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涵盖就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前沿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社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和就业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两方面。
2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2.1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剔除了无效问卷,包括不完全回答问卷、明显错误答案问卷、由于被访问人缺乏兴趣而做的搪塞回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达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中国矿业大学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37.31%,徐州工程学院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32.60%,江苏师范大学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30.07%。
2.2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问卷主要从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质量评价、对自身就业能力与知识的评价和对母校教学及就业工作的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就业基本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是受雇全职工作,工作类型为商业和服务人员且多为中小企业,就业地点多集中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其对自身的就业质量评价多为“比较满意”,且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度高的行业。对母校教学及就业工作的评价总体上也是“比较满意”,主要欠缺在于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下面,我们重点对就业知识与素质进行分析。
从表1可看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等就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都集中在4分,其次是3分,说明其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比较扎实。
而对专业前沿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掌握的评价在3分的占大多数,由此可知:大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掌握一般,但专业前沿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各种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使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能够更理智的选择以后的学习研究以及工作方向,因而学好专业前沿知识对提升就业能力至关重要。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熟练程度的一种能力,是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而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对其掌握程度仅3分,大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还远远不够。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大多数持“较强”的观点,达到“强”程度的比例微乎其微,可见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然而,令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在事业心、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上,持有“强”和“较强”观点的人数比例占大多数,说明大学生还是肯吃苦的,并且有一定的事业心、责任心。此次调查虽然没有结合系统的企业视角,评价可能有失偏颇,但作为此次调查主体,站在大学生视角下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3就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前沿知识掌握不达标。学科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淘汰迅速,工商管理类又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大学生如果不能掌握其专业前沿知识,在职业道路上无法长远发展。
(2)专业技能不够。专业技能在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个体发展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发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不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表现在无法适应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要求上。
(3)团队合作精神薄弱。所谓团队合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团队合作能力层面,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是否有为团队服务与奉献的意识。根据调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过于拘泥责任归属,缺乏团队服务与奉献精神。这使得他们不善于解决团队内的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也不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这成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4)组织管理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发现,很多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过于依赖他人指导。之所以企业青睐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中的党员和学生干部,看中的就是其组织管理能力强。
(5)实际动手能力欠缺。实际动手能力就是实际工作能力即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理论为生产服务。实际动手能力欠缺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工作中的通病,根源在于其在大学生活中缺乏实践操作。
(6)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创业创新能力一直被高校老师,用人单位及国家所看重,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仍存在着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不强,创业创新素质和技能不足等。究其原因,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缺失和传统就业观念的羁绊使得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创业创新信心。
3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这些不足,本文给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应解决措施,为工商管理类高校寻求适合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1)优化课程模式,扩充专业前沿知识。高校要优化课程模式设置,在教学内容上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前沿性,还可以定期邀请业界精英人士或有相当资历的教授来学校进行讲座。如:请高校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院院长、当地知名企业高层(徐州有徐工集团、维维集团等)来校开展讲座,他们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所学专业的兴趣,更多地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以此加强其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学习。
(2)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模拟实验教学。学校管理层,一方面应继续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更应该加强工商管理模拟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对模拟公司的管理决策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提升其专业技能做好高校管理工作。
(3)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建立小组合作考核模式。学校应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素质拓展活动,从而加强小组成员间专业知识的沟通与互动,并把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期末考核时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以此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要过分强调管理的一致性即以辅导员为代表的管理人员的行政化训导管理,而应当把焦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另一方面,提升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鼓励其主动参加学生会、社团等校园组织,把握当“官”的机会,开放思想,积极组织校园活动,如组织排球赛、举办节日晚会,或寝舍之间友谊竞赛活动等等,参与到活动策划、组织、总结的全过程,锻炼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优势;劣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新的重要力量。
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在校生190万人,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这一大背景下,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于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体系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调研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探讨提升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在80%以上,总体达到了较高就业水平。在2010年全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研讨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公布该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28%,其中独立学院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独立学院还有很多,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在93%以上;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就业率平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北邮世纪学院第一批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达到了98.19%。笔者在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进行普遍了解的同时,也对一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重点了解。某独立学院2004到2009年连续六年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得到92.2%的平均就业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该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这些数据可见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良好。
从笔者调研的某独立学院连续六年毕业生就业数据中我们还了解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为76.35%;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9.78%;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率为0.86%;教育、医疗卫生、科研的就业比例为4.5%;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从2006年的20人,09年达到118人,逐年攀升;历届毕业生目前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了已毕业人数的10.34%;省内就业的人数达77%。该校的调研数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就业,为地方经济服务,且呈现出就业多样化的特点,逐步向高层次就业方向发展。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就能展示较高的就业水准,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优势和经验。
(一)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服务
独立学院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因此,稳定的生源是学校生存的保证,这就使各独立学院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就业率。据了解,各独立学院均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部分独立学院还是开设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来引导学生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同时,各院实行大学生就业全员目标责任制,要求人人关心大学生就业,人人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各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并与各岗位紧密挂钩。
(二)毕业生就业观念务实
作为新生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同时注重调整毕业生的期望值,要求毕业生不急功近利,要有“骑驴找马”,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找准就业定位。期望值不高,定位准确,是独立学院毕业生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个突出特点。首师大科德学院党委书记、主管就业的常务副院长周立明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刀切,众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实用人才,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会优先考虑这些单位,恰恰给独立学院的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就业空间。”正是这些就业观念的教育,使得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能准确认识到自已的就业定位,就业观念十分务实,使得就业工作能顺利推行。
(三)专业设置努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大多为母校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热门专业,热门的专业能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市场。目前就业市场专业冷热差距大,跨行业转专业就业比较普遍,热门专业毕业生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同时,部分独立学院还不断研究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如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与经营等专业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
(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多为应用型专业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类型的人才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因此,毕业生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毕业生在中国十五冶公司工作中的良好的实践表现,得到该公司的认可。十五冶公司把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作为每年选聘优秀毕业生的定点高校之一。6年来,十五冶公司已从该校选聘优秀毕业生200余人。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但是,独立学院毕竟是新生的高校,十年发展也不算太长, 因此,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高。
第一,从大环境上看,市场早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广阔的选择面前,用人单位总有理由挑剔,要求高校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有实力的企业就更有选择的资本,用本科生够了的选研究生,能选一本、二本就不考虑三本。显然,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自身的就业难度。
第二,从独立学院本身来看,社会认可度不高。独立学院作为新生力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无法与传统高校相比,甚至不少单位对独立学院的了解几乎为零或持顾虑态度。这样的现状,无疑增添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压力。不少门槛较高的用人单位直接将三本的学生拒之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第三,专业设置和生源集中的问题。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母体院校近几年就业较好的热门专业设置。热门专业一方面有利于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因为专业设置的重复和相对集中,同一专业的学生量过大,加之独立学院学生本省就业比例较大,如前述某独立学院本省就业占到了77%,生源过于集中必然使就业竞争加剧。
第四,毕业生个体就业能力有待提高。个体层面上的就业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力市场上脱颖而出。独立学院学生仍要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使竞争具有优势。
四、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从目前的情况看,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保证质量与提升层次、增强优势与突出特色等方面关系,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的增设要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之上,以满足市场需要为最终目的,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运行机制,保证学生既能“招得进”,又能“出得顺”。
(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让学生成为“成品人才”,即一上岗就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开展工作。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将成为抢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从实验、实训、实习三方面入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实训项目带头人,继续拓展构建校内、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及竞赛的引导和指导力度,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挖掘学生自身优势或发挥专业特长,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般独立学院均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仅依靠临近毕业的“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指导课是不能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笔者认为,有关就业的指导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大一”应开设结合本专业的《大学生生涯设计》,帮助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规划和设计;开设《演讲与口才》和《社交礼仪》,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二”开设《创新学》,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新项目实训。“大三”开设《就业指导》,包括正确的就业观、求职技巧、就业心理的调试和创业指导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职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四”则重宣讲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并把精力放到个体的辅导上,针对不同个体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体辅导。
(四)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一要稳定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建立综合型与市场型就业服务梯队;二要大力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开发家长、教师、校友等特色资源,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机制;在培育特殊资源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就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他渠道所的就业信息,保持信息收集渠道的多样性,加强对信息收集渠道的整合;三要做好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一部分人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就业,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五)升学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就业分流
近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研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分流渠道。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小部分是直接冲着考研来的,可在了解他们的意愿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考研提供帮助。
自主创业是学生就业的另一分流渠道。大学应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独立学院要利用自身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计划大赛,为有创意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和创业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使更多人就业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大学生前就业状况在今后将进一步发展。独立学院应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质和量就会有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2]赵南江.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南京审计学院,2008(1).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通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潜力。同时,通过本次实训的学习,可以全面考察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潜力,为自己即将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一开始拿到培训资料,看了一系列问题,不知所措,甚至想过放弃。之后拿出自己的理财书籍,逐一查阅了解知识点,然后应用到具体题目中。最后,我完成了每个案例的问题,完成了这个培训报告。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培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潜力,给了我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培训资料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这里总结以下几点:第一,作为未来的从业者,你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潜力,这是每一份工作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未来的人,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准确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不一样的。可能你学习成绩很好,但工作潜力可能不是很强;也有可能你成绩一般,但工作潜力极好。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但是现实和理论的差距很大。在实践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上需要假设,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假设,所以没有实践经验我们无法解决很多问题。
现代社会讲究速度,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快。企业当然希望员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说白了,他们必须既有经验,又有高学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训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虽然训练时间短,只是在学校的自我训练,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财务管理的综合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财务管理的本质。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体验,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培训是对每个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考验。它让我们在课堂之外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它为我们将来进一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培训可以说是对我四年大学知识的一次复习,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我坚信这次培训会为我以后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哦,你办公室门槛真高。”一个在财务室门口差点摔倒的同事调侃道。事实上,在公司财务部实习期间,这种尴尬是经常发生的。的确,无论什么企业单位,财务部门基本上都有门槛。在我看来,这个门槛不仅仅是为了防盗,还象征着更多的其他含义。
所谓“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会计循环是资本运动的链条和环节,所以俗话说“财务不是小事”。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点——严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得到一点知识。所以,我们的耳朵里经常能听到领导和前辈们勤奋的教诲:任何细节你都必须“知道为什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想当然,不能碰运气。严格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合格财务人员的必要条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细心”是公司所有财务人员的共同特点。
仔细回想半年来与财务工作的接触,感觉财务工作很繁琐,小而乱,同时工作量也很大,需要财务从业人员时刻保持头脑清晰,思路清晰,做事有条不紊,反应迅速,计算准确。财务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但是如果不去思考工作,不去深入了解工作,简单的像流水线一样重复工作,永远不可能有进步。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记性不好,工作粗心的人。所以,我深深地意识到,如果真的要踏入这个“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有形的门槛让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看到了财务的不同,而无形的门槛存在于所有财务人员的心中,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份责任,一份骄傲,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是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二是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三是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四是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
六是对内进行一次审计,目的是对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七是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八是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二)审计工作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宾馆报表进行会计审计,要求财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自查工作,经过10天奋战,完成了自查工作。在自查申报过程中,认真对待税务机关的查询,在统一部署下顺利通过自查申报。能过这次税务自查,我们感到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会计规范化,特别是对会计制度和税务政策有差异的问题
多咨询研究,尽可能做好会计处理,在对每笔会计核算都要有统盘考虑和长远的观念。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工作已开展,但仍处在账面上说明分析,分析深度不够。为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把财务分析纳入日常工作中去。要求日常做好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每月有在《会计报表会签单》对财务主要情况进行说明;报表按季度对财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为了提高公司的财务分析能力,较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对财务分析内容作了概要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资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资产负责表为主,对资产负债的分析、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分析、长短期负债和偿还能力的分析,对资产分布和资金营运是否合理、资本结构的是否正常、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2、损益情况的分析,以损益表为主,对盈利目标是否完成进行分析,对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的配比进行分析,评价其经营活动的绩效和经营结构,反映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对利润的影响。
3、收入情况的分析,对销售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反映当期销售与回款情况;签约情况;分析存量资源的原因、影响回款的因素;其他收入的分析。
4、成本、费用支出的分析,对成本的、费用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际支出与预算异动的原因分析,成本、费用支出对资金的影响分析,费用之间的比例分析。
5、对外投资变动情况的分析,长、短期投资的收益分析,投资结构的变动原因分析,长期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分析。
6、固定资产变动情况的分析,新增、减少、损坏、报废固定资产情况,固定资产的净值率,固定资产的结构情况,完好情况等。
7、往来情况的分析,关联企业之间往来、协作单位之间的往来分析,变现能力与帐龄分析,催收情况。
8、税赋的分析,税费计缴情况,税费对企业和影响,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四)资金管理
认真做好资金结算的日清月结工作,及时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存量情况,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继续与银行密切合作办理协定存款业务,通过采用“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提高公司存款资金增值率。
三、职能服务
财务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要做好热情服务工作,这是两种不同角色的转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失笑容,在热情服务的同时不失原则,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要求。
1、在会计审核中,严格按规定办事,一就是一,对审核中发现的非原则问题仔细地向经办人员说明,并告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财务信息的服务,在工作年度初期就向各事业公司征询,需要财务部提供那些信息,由于各公司均未提出要求,所以信息的提供是按财务人员的思路归集的,不一定能满足事业公司的需求,新年度我们将继续做好征询工作,把信息服务工作做得更到位。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内涵界定
1.1工商管理专业涵盖范围界定
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都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管理专业。根据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所列示的具体学科类别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才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并且在该专业下设若干子类专业因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是集合多门学科的管理专业,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门学科综合为基础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应该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来看.如北京大学MBA项目的专业方向就包括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决策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②: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1、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③。
由此可见.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从一般工商管理类技能考虑.根据技能培养需求进行设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1.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界定
从上述专业界定来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范围对应的综合能力,从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来讲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故此,其对应的综合能力培养,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综合个体基本素质能力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审美观、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的是个人基本素养.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其培养过程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入高校之后.主要培养方式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拓展: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训练。
1.2.2综合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基本管理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这些能力最终表现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运作.属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能力培养的重心而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阶段的综合能力训练.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综合管理能力培养。
1.2.3战略与决策管理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的能力项目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做好铺垫。此项综合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的拓展部分,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1-3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简评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各方面的能力.体现在专业上应该是以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能力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为若干专业,分别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方面同样分专业由各个专业教研室独立承担此类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只懂某一个方面知识面.限制了学生多向发展空间,从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根据本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范畴。本文认为就学生能力培养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除了各个专业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系部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形成“精~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综合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设计
对于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学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把整个培养阶段分成三个部分。
2.1理论积淀阶段
在理论积淀阶段.各个专业分别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将本专业技能从精尖目标出发.完成各个专业本职技能的培养.完成总目标中的“精一项技能”要求在此阶段可以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将基础理论与本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化”模式反复锤炼学生的本职技能.同时为后期综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论铺垫
2.2校内实践阶段
本阶段则是以实践为主导,时间跨度设计在一年左右.在这一年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本职技能的反复锤炼.使其进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技能。对于其他专业技能,同样按照本专业技能知识一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培养.效果不十分明显.且容易反客为主,缺乏专业重点,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若能够实践锻炼中进行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主要通过大量实训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将校内实践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
(1)分项实训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本专业技能的提高训练,主要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学生主动进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师为辅助.在实训中的作用占20%左右通过反复不断锤炼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让学生在操作中反复理解操作原理内涵,从而真正掌握本专业技能。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实训.通过教师制定详细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训,了解相关专业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应用效果。此阶段教师辅导在初期要占到50%。随着实训的进行.教师辅导比重逐渐减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样分项实训锻炼,完成了对相关专业的“通多项技能”目标。
(2)综合技能实训阶段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将工商管理专业所有的专业能力进行整合,通过综合实训完成综合能力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也给学生提供认识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接线图及日光灯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项目器材的准备和确定项目实旌步骤等内容
按照省、县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从业者农业技能水平,大力推进技能强县建设,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取得较好成效,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实际,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目标要求
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农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农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0年度我县下达农业技能培训任务300人。
二、工作任务
树立“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理念,遵循农民需求,遵循客观规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农业技能提升培训。
(一)明确重点培训对象。
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返乡农民工等。
另结合本地扶贫产业遴选部分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培训。
(二)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我县按照“县级申报、设区市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了3家培训机构(XX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心、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和XX县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协会),并录入机构库。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2020年农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由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并签订培训合同,按方案和合同要求严格实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培训教师原则上从师资库中遴选,及时将生产能手、管理精英、经营能人、专家学者等补充入师资库;及时将优质的区域教材录入教材库。
(三)按需实施精准培训。
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推广围绕产业周期的课堂教学、实训操作、参观考察等分段式培训模式。灵活运用“田间地头式”、“头脑风暴式”、“点单式”、“互动式”、“拓展式”、“模拟实战式”等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有效性。培训累计时间≥60学时(含跟踪服务10学时,每课时40分钟,约8天),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1-1:2,每班人数60人左右。培训于合同签订之日开始开展,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四)合理使用培育资金。
要按照经费标准合理用好项目资金。培训补助标准具体为:1500元/人,全县共45万元。
专项资金用于培训的全过程支出。培训经费补助标准的90%用于教育培训,由承担培训的培育机构按规定列支;10%用于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由县农业农村局按规定统筹使用。主要支出范围包括:
1.教材支出,主要指文字教材、教辅资料和声像教材等方面支出。
2.师资支出,主要指用于授课教师(含实训指导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课时费、课件制作费、交通费、食宿费(或误餐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3.学员及工作人员支出,主要指用于学员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食宿、交通、实习、参观交流、学习用品、实训材料(耗材)费、考试考核等方面支出。
4.信息化支出,主要指用于在线教育培训、在线信息技术支持及信息器材购置等方面支出。
5.其它费用支出,主要用于培训对象遴选、场租、宣传、档案整理、资料印刷、跟踪服务及认定管理等方面相关支出。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认识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蜜桔产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县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要求、资金使用、进度安排,完善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运行机制,保障培训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二)严格资金监管。
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坚持“钱随事走”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培训资金,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培训教师授课费按财政部门规定发放,采取预拨制(不高于总培训费的40%)和报账制相结合方式,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
(三)强化督导考核。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指标任务。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管,提高培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建立按月调度督导和抽查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训;对策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会计工作的职业技能。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加强会计实训,提高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面对企业会计实务工作“无从下手”,而会计是企业中的关键工作,企业希望聘用已有实际工作经验,能胜任该岗位工作的人才,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培训仅仅学过理论知识的学生。为了改变此现状,要先认清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
1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实训教学认识不够。中职会计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核心,以讲解教材内容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训课大都是在理论课完成的学期末时才花一点时间匆匆练习,实训效果得不到保障;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没有认识到会计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以为只要通过从业考试就可以了,对实训环节缺乏兴趣,平时不加强练习,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2)师资力量薄弱。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来看,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职校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但是没有真正从事过会计工作,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很多中职学校不设置专职的实训课老师,而是由理论课老师同时担任。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很多老师没有时间参加社会的会计实践工作,也没有完整地经历过一整套的会计工作流程,其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脱节[1]。在会计实训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只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忽略了迅速更新的会计知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实训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3)实训教学环境不完善。许多学校建设经费短缺,实训设施不足。部分中职学校虽然建立了电子模拟实训室,但是由于没有真实的数据来源,实训资料缺乏,实训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得不到系统的练习;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的电子模拟实训室,只能进行手工账实训,但是手工账工作量较大,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占据了学生很多时间。市面上推广的一些小型的会计软件价格较低,随着企业对会计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运用会计软件做账日益普及。实训教学环境不完善,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差较远,学生对会计岗位的工作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不能快速地适应会计实务工作。
(4)实训内容陈旧。实训内容陈旧,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近几年,《个人所得税法》、社保的计算及国家劳动法规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生了变化,但会计实训教材的内容还没有更新;现在会计岗位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广,除了进行日常的核算外,还要做纳税申报、工资计算和社保办理等,而学校里的会计实训只是选取理论考试中重点来讲授,如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存货核算等,主要集中于会计核算部分,而税收内容、审计内容和管理会计的实训较少,忽视了会计监督的实训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其他方面工作;目前服务业在我国三大产业中比重日益增大,但会计实训内容仍旧集中于对流通行业和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因而对增值税内容实训较多,对属于服务业范畴的营业税训练不够。
2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效果的对策
(1)更新观念,重视实训教学。学校要积极更新观念,重视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增加会计实训环节的经费投入,支持教师参与会计实践工作。合理确定专业教学目标,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使实训课教学的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一半,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练习。作为会计实训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认识到实训环节的重要性,这是中职学校教学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实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其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心态。
(2)提升师资水平。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实务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批懂理论会操作的学生。学校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到企业轮岗学习,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深入车间了解成本核算的步骤,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会计专业技能;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会计知识的培训,以了解最新的会计行业法
规和知识,参加会计方面的技能比赛,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校可以聘用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训教师,指导实训工作,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
(3)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学校应加强对会计实训室软硬件的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实训室建设应按照会计工作场所布置,努力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逼真具体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环境的氛围。可以按照岗位职责设置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如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应收会计等,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各个工作岗位是如何联系、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提高学生在该岗位工作的适应性。应配备专门的电算化软件、ERP软件,如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方便学生熟悉电算化做账。
(4)改进会计实训内容。教师平时应多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出台,如《个人所得税法》、新的会计准则、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等。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应注意与实际会计岗位需求结合,运用最新的知识,适当弥补会计实训教材的滞后和不足;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增加多种行业的经济业务的实训,除了流通行业、制造业的经济业务外,适当地让学生训练与服务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餐饮行业、娱乐行业、文化传媒行业、证券投资行业等,让学生可以了解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2];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工资的分配和计算很重要,会产生许多税费,如个人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社保、职工福利费等,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补充与会计相关的知识,例如职工工资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保等。
(5)以比赛促进学习。会计专业技能比赛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比赛有国家比赛、省级比赛和市级比赛,学校还可以和兄弟院校联合比赛,也可以组织校赛,班级分小组比赛[5]。教师在比赛前指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弱点,处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参加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
(5)实行轮岗制的综合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是对之前各个阶段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能一人处理全套账务,而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会计工作流程设置不同岗位,每人负责一个模块的工作,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场景,避免了一人独揽造成的牵制作用不够和审核不准确等缺点。小组中一人负责填制原始凭证;一人负责审核凭证、记账等;一人负责银行存款和现金的管理,登记现金收支和日记账;一人负责总账的登记、编制报表和财务分析说明书。在模拟实训中,严格按照审核制度及核算程序处理账务。对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退回并纠正。每隔一段时间,就交换岗位,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到会计职业不同的岗位要求及其相互监督的重要性。
总之,加强会计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只有优化会计课程设置,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实训教学环境,创新会计实训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中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刚才,明学书记结合地区“两会”和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创新机制、狠抓管理、优化环境、争创一流,努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工作回顾和总结
(一)招生、就业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年,在全省偏远地市高职高专院校招生数量全面下滑的状况下,经过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院招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建校以来又一个新的佳绩。20*年,我院招生范围扩展到北方10个省区,新生报到1271人,比07年增加了227人,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20*年,学院共有毕业生295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在全省75所高校中列第23名。在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又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二)学生管理效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去年9月,我们将原学生处的部分职能和团委合并,成立了学生工作部,专门负责全院学生管理工作。半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怀着关心爱护学生的真情,带着服务敬业的热情,全身心无私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从每天的早操开始,到晚上熄灯就寝,校园里到处闪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仅想引用一位家长在给我来信中的一句话来描述这种变化“……您们用什么样的力量使我的孩子脱胎换骨,过去我总认为生他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开始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同志们,看到这封信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价值,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管理工作对学院社会形象的意义所在。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对全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教学在规范和发展中得到提升
20*年是我院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年,我们通过评建整改过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相关教学制度。我们先后根据《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和《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评建工作任务落实表》,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评建责任;我们出台了《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评选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学院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学工作也有几项量化的发展成果可圈可点:一是医学技术系胡雪芬老师领导的《病原生物及免疫》课程教学团队,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成功;二是申报国家林业局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后审批阶段;三是有17名教师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使我院作为大兴安岭计算机人才的中心当之无愧;四是19名毕业生考入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数量比2007年提高了50%。
(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成果显著
20*年,我们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生6人,从根本上缓解了医学技术系师资不足的难题,为林业管理系顺利开设矿产和防火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批人才的到来?刮以旱慕淌峁沟玫搅私徊降挠呕醵塘宋颐怯胧∧谕飧咝Jψ实牟罹啵涌炝宋颐茄г嚎虐煅У慕取N颐腔褂肓赡こ碳际醮笱А⒍绷忠荡笱У雀咝A习煅В扇∮行Т胧だг?45周岁以下教师通过在职教育达到研究生学历,去年10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院报考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科研工作和实训基地建设有序开展
科研是学院持续发展的支撑。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全面启动了科研的各项工作。一是我们成立了科研部,制定了科研发展规划,统一指导和管理全院的科研工作;二是科研立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去年,学院共向国家、省、地申报教科研课题22项,有12项课题申报成功,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首次面向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学院王恩久老师申报的“越橘适生立地条件研究”就获批准立项;三是出版书籍产生广泛的影响。组织全院教师编写的宣传大兴安岭旅游与文化系列丛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扩大了大兴安岭和学院的知名度;四是经过努力争取,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望落户我院,建成后将推动学院产学研结合的进程,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院存在的基础。一年来,我们创造条件,加快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了校企合作。学院与来我区投资的云南冶金矿业集团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学院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由学院承担。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提速。建筑面积1471平方米的护理实训基地可随时投入使用。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和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占地面积48600平方米,部分设施和设备已经采购。三是基地成果初见端倪。我院以工艺品为主,在去年的第哈洽会设独立的展厅。会上,与石家庄三联礼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工艺品销售和加工意向;会后,进一步与大山神木工艺品公司、广诚商贸公司和阳光家具厂洽谈合作事宜。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完成接种9个品种的黑木耳和2个品种的蘑菇5万袋,经生长特性和产量对比,效果良好。
(六)办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20*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北校南迁工作。学院校园新增了原林管局林田公司亚麻厂区域,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9万平方米增加至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由合校初期的3.4万平方米增加至9.1万平方米。我们还新建了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等实验室,实验室数量由07年的38个增加至45个,多媒体教室也由14个增加至16个。女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综合服务楼、食堂等一批工程相继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工程也已经完成。我们还改造了160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楼,居住条件可与星级宾馆媲美。我们还配备了校园110警车,购买了排污车,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创造了条件。从反馈的信息看,师生们对学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客观分析学院发展的不足
20*年,是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里饱含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努力。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未雨绸缪,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一)我们学院与同类院校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从四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是在校生规模。据近期召开的省高校基建工作会议获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4700人,全国平均6000人,而我院目前是3000人,远低于省和国家的平均值,在校生数量仍然是制约我院进入重点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因素。
二是从师资结构看。根据教育厅【2004】16号文件要求,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最低要占35%,双师素质比例达70%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最低要占35%,我院上述三项指标分别是27%,21%和17%。
三是从教学硬件来看。我们这里只谈一个指标,就是人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16平方米是底限,我们目前只有8平方米。
四是从不同系部和专业的发展来看。一个成熟的高职高专院校,至少有3个以上势均力敌的专业均衡发展,而我院80%的学生集中在医学技术系,医学技术系90%的学生又集中在护理专业,这不能不说是学院发展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管理制度的缺失和落实问题突出
学院经过6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组建阶段和发展阶段,我们虽然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制定了学院管理制度汇编,但我们的制度很多是没有充分研究,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好的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难以落实;还有一些工作内容,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规则,随意性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管理缺位。这些表现,无论是在教学、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还是在后勤、科研、实习实训,也包括人事、监察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不浓厚
有些同志自信心不足,对工作缺少热情,对事业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主动地想事、干事;有些领导缺乏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实际,检查和督促力度不够;有些同志干点事情就想着好处,置学院的利益不顾。
(四)招生的外在条件急剧变化的状况将显现
一方面,从今年开始,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将越过高峰拐点;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的生源数量也正在逐步萎缩;可见,生源的竞争将会逐步升温,高校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也会逐步显现。
三、2009年工作安排
结合省地教育工作及地区两会会议精神,根据学院当前的实际,按照孙书记的讲话要求,2009年学院行政工作总的思路是“重制度、强实践、创特色、促发展”。
重制度就是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解决学院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学院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强实践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环节,提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创特色就是打造过硬的品牌专业,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发展就是增规模、调结构,加强学院的综合实力。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中,制度是保障,实践是方法,特色是基础,发展是目标。
同志们,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制度的重要性,大家可能以为制度是对自由的规范,以为我们学院制定各类各样的制度将减少大家的利益,将使大家感到不舒适,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你换个角度,站在个人的自身价值和学院的长远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条件下进行反省和思考,你就会了解它,你就会快乐地去接受它。在这里,我想把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哈耶克最经典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我对这句话的有更深的体会,那就是制度不是限制人,而是保护人,因此,我将哈耶克的话翻版,这样说:一种坏的制度会使能人变为庸人,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庸人干成事。同志们,人类历史也证明,要成为好人,要干成事,没有制度的保障是不行的呀。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呼唤一个个好的制度在学院出台。
为把制度、实践、特色、发展落到实处,我们对09年行政重点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为学院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学院发展的方向,也是学院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今年要完成学院建设规划,修改完善原来的发展规划。关于建设规划,我强调以下三点:一是要为学院向更高层次发展留有余地,二是学院建筑选址和风格要和周边的滑雪场、飞机场、橡胶坝景区、寒温带植物园、地区文体中心协调一致;三是充分利用好我们学院依山傍水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关于发展规划,我想强调以下三点:一是目标的问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高职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二是学院的特色定位问题,要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三是要密切关注现代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班子,专门的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全院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编好规划。
(二)提高招生和就业的质量,以就业促招生,实现招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校今年共有560名毕业生,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265名,80%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
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就业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责任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单一的学生工作变为全局性工作,由阶段性工作转变为全年性工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一条生命线;二是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联系就业,包括网络、校友和全院教职工及其他社会关系、就业基地等;三是用好毕业生应征入伍和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四是争取更多的专升本指标;五是落实地区两会宋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选派我院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村官计划,把真正要扎根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村官岗位,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六是向学生大力宣传“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七是继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招生就业部门要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提出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的招生工作任务也很艰巨,我们拟定今年的招生计划是1800人,生源地再增加两个省区,我们的目标是新生的报到人数确保1300人,力争1500人,这意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30人。另外,我们也提出在保证招生数量的基础上学生质量也要上一个新的层次,个别专业如护理录取分数线争取高于全省最低分数线10—30分。我们今年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做好招生工作:一是招生宣传方式要有效。我曾经让董刚将最近3年我院黑龙江省不同县区的新生数量进行统计,将我们派出宣传人员进行宣传的县区新生和没有派出宣传人员的县区新生做相关分析,结论是是否派出招生人员到各地进行宣传,对招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我们每年投入那么大,竟是如此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深思。我们今年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利用“五一”和暑期两个时段回家乡宣传,网络宣传今年也要发挥作用。二是关于招生奖励,我们要规范制度,对今年招生宣传有功人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过去遗留的招生奖励问题学院班子研究后要给出一个圆满、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今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全院工作的中心,教学要围绕职业内容和职业环节来设计和组织,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培养上。今年的教学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件事情。
一是抓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批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由专业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为核心,中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的优秀教学团队。今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们的任务是建设8门院级精品课,力争再能申报成功2-3门省级精品课,做好2010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的各项前期工作。
二是抓课堂教学环节。2009年,我们除了坚持教学督导外,还要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院系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的次数,增加教学督导组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示范课的次数,还要增加教授和副教授的课时,根据课程的特点调整授课教师的结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的互动程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我们还要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是抓教材管理。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的编制工作;关于教材的使用,省教育厅等三厅局前天已经联合下达黑教联【20*】73号文件,我们将按照文件精神,在教材选用和采购等环节严格把关,充分体现学生自愿、学生受益、成本补偿和不盈利的原则。
四是抓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和老师掌握实际的能力
我们将按有关规定,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课占教学活动总学时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我们将鼓励教师报考提高双师能力的各种资格考试,“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今年力争提高15个百分点;只有我们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强了,讲课才能落实应用型和技能型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将制定相关激励和考核的办法,采取硬性规定利用假期分批次将教师派到相应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培训;我们还将继续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举办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证率”,争取达到90%以上。
五是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兴校。今年,学院将建设护理、林业工程等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对护理专业,我们将开始筹划,以全省专科院校同类专业排名第一的标准为目标,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将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负责学院重点专业的建设、申报、审核和管理等工作。
六是以严格的制度抓落实。我们成立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不能是空架子,要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监督工作。今年,要严明奖惩制度,对好的典型,对那些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心扑在学生教育上的优秀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对那些不负责任、不能为人师表、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人,应当调整出教师行列。对调整出教师行列的人员要解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能享受教师职称待遇。
(四)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基地,我们的职业教育就缺少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就很难实施。今年将开工建设林产品实习实训基地,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投入使用,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的实训基地争取年内营业,动画片《小嘎仙带您游兴安》和《兴安导游词》夏至节前正式出版等,任务很多,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深化机制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孙书记前面已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会后我们将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我这里再补充三点:一是由人事、教务、总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学院工作组,负责各项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强监察审计工作。09年,监察部门要制定出一整套的、符合学院实际的纪检监察办法,并严格落实执行,切实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三是要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09年计划引进近50名高素质的师资,涉及食品科学、药学、旅游管理、冶金工程、地质矿产和林学等多个专业,人事部门要制定详实的引进方案,切实做到优中选优。对引进的人才,我们要继续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关于人才培训,要落实国内著名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能力建设。
(六)加强后勤和财务工作,为学院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学院是人口密集区,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下面几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关于饮食安全,后勤部门要制定详实的食堂卫生、食品监督检查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关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后勤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关于交通安全问题,要强化向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要联系有关部门,在学院门前道路设立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关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求所有建筑物安装监控设备,做到校园监控无盲区,春秋两季开学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大对学院的巡查力度,杜绝安全隐患,形成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是厉行节约措施。水、电、煤、油等消耗性物资的支出还有压缩空间,09年我们将对于上述物资的使用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后勤项目管理。今年主要抓去年申请的人工湖改扩建项目、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校园绿化等项目的落实工作,要制定项目推进工作表,落实责任人。新建图书馆要尽快验收并投入使用,基建部门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图书馆的搬迁要制定详实的搬迁计划,搬迁后要按现代图书馆的标准进行管理。对于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和图书的购买,要实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
四是规范学院财务制度,严格管理财务活动,加强各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院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我们继续执行“前期不请示,后期不报销”的政策;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活动要向全院进行公示;对奖学金和助学金、学费等的发放和收取,纪检监察部门要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大宗物品招投标制度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制度,提高学院资源的使用率,防止资源的重复采购和流失。对于学生军训服等其它服务性收费与代收费项目,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采购小组进行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另外,要压缩差旅费和办公费等弹性支出,确保钢性支出和重点支出;科学核定办公用品指标;严格车辆管理,降低油耗。
(七)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今年学生管理部门要围绕“敬业爱岗,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学习教育法规,树立法制观念;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谦虚谨慎,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强化角色意识,做师德的表率”这五个方面开展自我教育,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交流心得等方式扎扎实实的开展上述活动,率先做全院师生的行动表率;二是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与学生和家长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三是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制。四是探索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教为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五是要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继续扩大助学贷款的数量,继续办好爱心超市,要采用长效的募捐机制、规范的管理办法、更广泛的募捐渠道,真正为家庭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六是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及校园网络,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八)继续拓宽办学渠道,进一步加强联合办学和培训班教育
学院办学将坚持走“多元化”办学道路,一方面办好全日制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联合办学、成人教育和专题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省内外大学的教育优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今年,我们继续鼓励各系部搞联合办学,开展“订单”教育。成教部要尽快与地委组织部、林产工业处等部门联系,落实好已经列为计划的短期培训班以及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办学的有关事宜。
(九)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本领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会计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高级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形成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使毕业的学生一进人工作岗位即能很快适应并能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要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要关注其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探讨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宁渡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对该校会计学专业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验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
(二)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后,又聘请了宁波市不同行业的9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素,主要包括6大能力,即:准则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遵循职业道德和养成职业价值观能力。以上6大能力领域又可细分为143项专项技能。其中的能力领域是相关专项技能的任意组合;专项技能是每个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有效地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能力。专业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仿效、学习、练习反馈等过程掌握各项专项技能,由不会到会到熟练,从而达到自动化式的定型。当然,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大学四年期间,通过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修正、优化、整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大部分专项技能。从而形成相应的会计职业能力,达到对接社会市场、培养有用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与内容
就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其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时,应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前提。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设计,具体可通过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进行。
(一)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可分为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两个环节。其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分为平时的课后模拟和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课后模拟是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验。它以会计理论课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以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课后模拟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它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专业课之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的实验室模拟就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来源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综合的实验室模拟的重点是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正确地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科且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设置并登记总分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能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模拟实验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验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组织学生利用会计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上根据模拟实验资料进行会计处理。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在目前会计信息化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应当学会在计算机上从记账凭证输入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处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二)棱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可通过以下环节实施: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诃研实训、毕业实习等。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以上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如下:第2学期安排2周的感知实践、第3学期安排2周的工商实训,以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实践能力;第4学期安排2周的文献检索、第5学期安排2周的调研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第6、7学期安
排4周撰写学年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书面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并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第8学期一般安排4周专业实习、8周毕业实习并提交毕业实习报告,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同时,第8学期还安排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其他实践环节作为对以上实践内容的补充。如:文献检索方法应用;经济大讲堂;ERP模拟训练;职业经理人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组织与实施
为了实验有效进行,有必要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制度保障对每个实验环节都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制订《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践环节,都要填写详细的实验手册,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为此编写了实习指导手册。在内容安排上,涵盖了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学生写出的实践总结报告,教师给予细心指导和批改,最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收获、谈改进,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二)条件保障加强校内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学校建成了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作为会计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本专业的会计电子模拟实验、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手工模拟、ERP模拟训练等。其中的《会计实验》和《会计信息系统》是校内实验的两门主要实验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验的特点,分别在第4、第5学期开设,采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应用软件不断修订、不断更新,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了实施以上实践环节,学院和教研室积极拓宽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的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签定合作协议。目前已与宁波地区近20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其进行科研攻关,向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企业则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场所。
(三)实施组织在每个环节的组织形式上,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行合作性学习方式。分组操作时,遵循混合编组的原则。既关注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又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注意组员必须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并分别制定各自的主要职责。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学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组织、实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提供建议、适当的介入与干预、游走与观察、总结评估与反馈等,是指导教师在实践管理中的职责。
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完成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宽容大度、团结合作、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增强自信与团队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与沟通。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合作性学习形式的实践环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实现。
(四)考评机制加强并优化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考核动手能力;主动性;熟练程度;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二是实践报告,主要考核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实践小组的组长和班委会成员对每位同学考核;对于第二部分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考核。考核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都将测试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方式多样化,一般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考核时间分为平时和实习结束后,并多注重平时的测试,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某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自由讨论的笔录。考核类型与题目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注重测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