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11:0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关键词:审美能力 探究性学习 地方课程 渗透 寓教于乐
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改革,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的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根据我进行课改的经验,美术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把时间机会留给学生
《标准》提出美术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求异同;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彻底地改变以前注入式的满堂灌程式。例如,在欣赏《步辇图》(中国画-唐代-阎立本,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P.5)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成公主进藏联姻的历史事实,使同学们在“贞观之治”的社会环境中感悟人物形象的美。
二、设置情景,诱导创新
美术课教学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感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绘画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学习《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时,我以电视剧《滇西往事》中有关惠通桥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让学生感悟桥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增强文化含量,树立文化价值观
《标准》中提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已从早期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因此,根据这一要求,在讲授《心灵的关爱》(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这一课时,我以刚刚发生在汶川的“5.12”地震为事例,让学生通过“我为灾区献爱心”为主题的招贴画制作活动,使学生关爱生命,关注民生,培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转变观念,让学生唱主角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彻底的转变观念,加强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如,在学习《远古的呼唤》(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时,我积极参与学生分组而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活动中,用“滑稽”的动作,巧妙的“对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轻松愉悦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
美术学科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如:在欣赏《山村小店》(油画-朱毅勇-现代,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P.3)时,首先让学生通过了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一段特有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点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同学们来欣赏不同的“背影”姿态,从而感悟那“过去的日子”中所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精神美和作者情感的“再现”美。
六、“请进来”
这里的“请进来”,并不是真正地把教育家、艺术家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而是学生通过观看名家的“光盘”,观看名家绘画的全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绘画水平,鼓舞的学生大胆尝试的精神,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观能动性。
七、“走出去”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感受与体验、造型与表现的一系列手段,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如:在学习《光影的交响》《多彩的风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8课)时,我依王家山冬季来的比较早这一特点,及时调换课时安排而提前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对校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爱。
八、运用地方课程,丰富课堂内容
我国蕴藏着丰厚的地方课程资源,涵盖了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艺术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地方课程能够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将会使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所以,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以当地的“黄河奇石”为课题,从欣赏、评述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欣赏黄河彩石的同时来感悟黄河精神,感悟做人的哲理;在八年级下册《大提琴》一课中,以“煤海情”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煤的感受和联想,联系自己周围的人(矿工―父亲)和事(矿山生活),感悟煤矿工人劳动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并运用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对煤矿工人、对矿山的爱。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互动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是近些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清明、端午、中秋等的过节气氛日趋淡漠,而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这种文化的错位是发人深省的。因此,本文针对反映出来的传统节日观的失落现象,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角透析原因,并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具体进行阐发:
第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现状。本次研究对南京市八所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97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市直属学校一所、主城区的学校两所、新城区的学校一所、近郊的学校两所、农村的学校两所,每所学校的初一到初三的每个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2份,回收问卷969份,回收有效问卷958份。其中初一发放问卷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初二发放问卷329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初三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通过这次对部分初中学生传统节日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模糊,那份融化在骨子里的感情越来越冷淡。而诸如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日趋受到初中生的喜爱与追捧。但不管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把握还是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了解,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入文化内部层面的还很少。
第二,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分析。造成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淡化,其根本在于它是与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农业文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业节日文明中的因素,如以温饱型的吃为主、交往的血缘关系属性、祭祀的家族色彩及其低参与度和娱乐性逐渐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2.洋节和人造节日的冲击。洋节(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的引入丰富了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但它在中国的升温和流行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了人们对过传统节日意识的淡化。此外中国一些商家和旅游景点又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人造节日,如“羽绒节”、“龙虾节”、“草莓节”等,使得人们审美疲劳,渐渐淡漠了过节的热情与期盼。3.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确实比较严重。我们的现行教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不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少有介绍传统节日的诗歌文章,即便有了,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对字词句、语段及篇章的理解、体会,无法实现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系统学习,更谈不上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体验和传承了。加上我们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自身文化素养有待不断学习提高,在没有教材依托的情况下,对传统节日文化又知之甚少,上课时如果碰到相关内容,尽量一笔带过。这样的教育现状,又如何让学生亲近、喜爱甚至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三点内容:1.开拓课程资源的途径。古往今来,中国就是一个多节日的国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沉淀了无数智慧的文化瑰宝,传统节日民俗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节日民俗都蕴涵着无数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与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色彩斑斓。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2.解读语文课程的钥匙。语文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挖掘传统民俗背后丰富的意蕴,就能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从而帮助学生解读那些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3.深挖教材文本的把手。有些作家“善于选取和征用一些饱含人文意义又相对静态和独立的时间刻度,如节日等,将之糅合到小说的文本当中,从而使文本的人文厚度历时显著加浓、加深”。[1]P110我们教材中的有些小说也将人物的性格、命运置身于着独特的时间刻度之中,增加了小说的深厚之感。如: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小说在具体回忆孔乙己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一共有八个时间节点:①有一天,即大约中秋前的两三天;②中秋过后,即将近初冬的一天的下半天;③自此以后;④到了年关;⑤到第二年端午;⑥到中秋;⑦再到年关;⑧到现在。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向后时间节点出现越多,拉的跨时加长,节奏加快。使矛盾急转直下,加速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发展。这样把一个穷困落魄的封建文人的命运和富有浓厚文化意味的“端午”、“中秋”、“年关”等传统节日联系起来,直到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大约的确是死了,更见其悲剧色彩。
第二,传统节日文化融铸了语文课程文化。包括三点内容:1.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学科有着宽广的文化情怀,学习过程也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启发学生的思维,必能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唤醒功能,丰富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能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开阔语文学习的视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前“文化类试题”在各种语文试卷中不断出现,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的考题也层出不穷,在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教育功能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综合培养。3.促进学生的文化创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是对生活的感悟,对智慧的学习。它引导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传承文明”,启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开拓创新”。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有效载体,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文化创新。
三、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重视课堂教学。笔者主要是以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岁时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按时间顺序分类的方法进行梳理,有常见的节日也有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传统节日,意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节日文化学习的平台:1.元旦、新年:如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阿长与〈山海经〉》有涉及。2.元宵节:如八年级上册的《夜宿卢沟》:“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3.春社日: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萧鼓追随春社近。”4.花朝节:如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花朝节,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5.上巳节:八年级上册的《欣赏王羲之书法》有涉及。6.清明节:七年级上册的《山塘棹歌》:“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7.端午节: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介绍了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8.七夕节:七年级上册的《天上的街市》、八年级上册的《秋夕》等文有涉及。9.中秋节:八年级下册的《月》、八年级下册的《明月几时有》等文有涉及。10.重阳节: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九年级上册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文有涉及。11.腊月忙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我的母亲》等文有涉及。
第二,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依托的载体,能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进而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等有所涉及。以《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现在,请你以中秋节为主题,围绕着中秋节的起源,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古今诗文作品中的中秋节等来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先查书名索引,查一查中国传统节日、各地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史、风物志、地理等方面的书目。还可以翻翻工具书、索引、书目提要之类的书。根据这些线索,借阅有关的图书。发现有用的资料,可以摘录、作札记,有的还可以复印。也可以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把搜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加以整理,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尽量说得简洁、生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节日来做搜集资料的训练,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第三,关注作文训练。要建立习作训练体系,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不失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理由如下:1.传统节日里蕴涵了无限的写作资源,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写作活动,不仅能有效的开拓学生作文的题材,挖掘作文的主题,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他自身的写作素养与文化涵养。2.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拓展作文教学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文章品味的提升。3.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资源开发的策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体验,让学生在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润泽的同时,积极表达出心中的感悟。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最后根据传统节日主题的不同,精选优秀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分享,可以进行橱窗展示、校刊发表,甚至投稿到报社发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四,依托考试强化。依托考试强化,在当前的形势下仍然是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掌握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省市的中考试卷中,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命题就层出不穷。大多是以诗词积累、综合性学习和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试题以活动为载体,既考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更加了解到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文化,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卷第7题: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具体包括了走近端午、情系节日、弘扬传统三个环节。此外,还可以通过诗词积累、对联赏析、按例仿写、材料探究或现代文阅读等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语文课程与学生的文化创新。如一些学者所言,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由于强调稳定、贬抑变化,于是,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人们只是‘身’存于‘现在’而生活于‘过去’”。[2]P96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编制者更多地是把对传统节日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多是从搜集资料、节日探源这样的角度设计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3]P97如果只是以对节日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学生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一味地重复过去,谈不上与时俱进,更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第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笔者通过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1.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挖掘两大形式下生机盎然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重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例如在今年寒假前,我班同学响应校少先队“雏鹰小队”活动的号召,积极参加“充满?摇?摇 ?摇?摇的除夕”的征文活动,很多同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吃了多少美味佳肴、穿了什么新衣新帽、拿了多少压岁红包,更多的是挖掘出了除夕团圆的深层文化体验。2.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冠以“传统”的名称,就表明它的身上有历史的烙印,有传统的底蕴。但是,传统的底蕴绝对不是凭借一成不变的节庆习俗来表现的,而是依靠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来体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不管在当今还是未来都是必然的趋势。如: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2011年的秦淮灯会的新观法就是先“上墙”后“下河”再“进庙”。先在中华门登临城墙看灯展,而后在东水关下城墙乘坐画舫欣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后在夫子庙上岸,进大成殿观灯。这样一来,既创新了老南京“爬城头走百病”的习俗,又拓展了人们的欣赏视角与欣赏范围。3.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教育资源。古都深厚的内涵是我们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教育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较少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忽视了传统节日活动的优势,造成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的空白和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上,有学生就对南京的中秋节、七夕节等民俗进行了深度的研究,还有的结合《红楼梦》里的节日庆典研究南京的元宵花灯、清明放风筝、中秋赏月等节日习俗,还有人把书中的端午斗百草和九年级上册学习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的“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结合起来,共同挖掘老南京的民风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满怀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我们应努力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创新。
综上,笔者从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和融铸语文课程文化两方面入手,将传统节日文化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做出了细致的剖析。并从重视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关注作文训练、依托考试强化四方面就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并有大量实践的案例辅助说明。在此基础上,还就如何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希望能从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因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仅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肖太云.时间人文化的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0.
1.利用图片导入,来呈现学生们即将学到的单词和主题, 从视觉方面加深认识,使一些陌生、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而直观,便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引入主题。比如八年级下册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我就是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记忆单词,并了解太空知识以及中国宇宙飞船太空旅行的情况,学生们这一模块学得非常的投入,记忆深刻不忘,并引发对宇宙及太空旅行的讨论和探索的兴趣。还有在学习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时,我给学生们导入了世界奇观的图片,他们边欣赏图片边学习,感觉新鲜生动,如临其境,学习专注投入,效果极好。
2.利用谜语导入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去努力思考,积极探讨知识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学期Module 4 Unit 1时,我就导入了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自行车、公共汽车、 轮船等的英语谜语。That is a big bird in the sky.Some peple in that can fly east and fly west.What is that? (a plane)
It has two wheels,and it dosen?蒺t need oil . It’s more convenient than going on foot. What is it? (a bike)
It looks like a long dragon It doesn’t have any legs or feet,but it goes very fast on rails. What is it?(a train)
It looks like a moving house on the street, people gets on and off when it stops. What is it?(a bus)
It can sail on the river,lake and sea. What is it?
(a ship)学生们很感兴趣,很快把这些单词连同谜语全都记住了。
3.利用新闻导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引出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Module 3 Unit 1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情况,我就导入了有关的新闻如下:北京时间2003年6月11日1点58分,美国的“勇气”号(Spirit)火星探测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上天。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2004年1月4日中午12时35分,“勇气”号成功地在美丽而充满未知的火星表面登陆。火星与地球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这个导入使学生们了解了火星之旅,很容易地掌握了课文的对话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神秘的火星的探索的兴趣。
在九年级上册Module 8 Sports life中谈到了篮球比赛,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话题。鉴于学生们都羡慕美国篮球巨星科比,我就给学生们导入了科比的666魔鬼训练法。每周6天,每天6个小时,每次6个阶段的魔鬼训练。以下是6个阶段: 投篮中距离+三分 共6000次!跳箱6000次!100米冲刺训练 6000次!举杠铃 600!600深蹲600俯卧撑每天投篮练习:投中!3000个跳投。记住是投中。5组仰卧起坐,每组200次,3组杠铃弯举,每组15次2组杠铃卧推,每组15次,再来折返跑20次,20米,休息投中300个擦板跳投,四组弓步挺举,每组15次四组三头肌推举,每组10次2次800米疲劳后再来5次四百米3组小腿腓肠肌训练,每组12次 休息 10组深蹲,每组2次,4组反身腹部训练,每组10次 3组抢篮板接跳投训练 再来10次100米跑紧接着要投中100个罚球 休息四组肩部推举,每组8次5组韧带拉伸,每组12次4组器械下拉,每组10次4组低位划船训练,每组10次 3组俯卧腿弯举,每组10次再来3组17米折返跑 休息,反复观看比赛录象最后3组自杀式训。学生们看完都惊呆了,没想到科比的训练是如此的超辛苦、高强度,明白了心目中的天才也并非天生的奇才,无非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超常刻苦训练的结果,从此好多学习英语劲头不足的学生都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了。
4.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机智巧妙地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可以是口头回答的,也可以是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 造成悬念,从而引入新课。我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6 Hobbies就是由问题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爱好,进行畅所欲言积极讨论,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学生们学习效果很好。还可以导入学生不假思索便容易答错的英语习题,如
(1)He _____(not do ) his homework yesterday.
(2)Tom read this book, ____he?(反义疑问句)
(3)He has used to _____(get) up early.
以上类似的问题,经过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点拨,学生们觉得很有趣,很喜欢老师出这样不能不假思索、掉以轻心的问题。
5.通过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也是很好的方法。如果课文是某个著名作家写,介绍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果课文就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就能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整个故事和作家的详细资料。我在八年级上册Module 5就是利用介绍作家老舍的生平、以及老舍的作品主题及风格来导入Laoshe Teahouse, 使得学生对作家老舍和小说《茶馆》都很感兴趣,学得津津有味,并且急切想了解老舍的所有资料。
6.通过播放英文歌曲作为课堂导入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们不喜欢沉闷的课堂,喜欢轻松愉快的氛围,我就找些欢快的英文歌曲来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精神振奋些。每逢圣诞节,我都会给同学们放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和Jingle bells, 听这些欢快的英文歌曲,孩子们心情愉快,课堂气氛迅速活跃,都愿意积极谈论中外的节假日及礼仪,所学的重点词组和句子大家记得很熟练。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三十八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三十八分钟分成三份:前五钟到六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分钟左右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关键词]图片资料;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701
历史与社会课程系统地将历史、政治、地理三者合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图片资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辅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图片资料有多种途径,笔者试作如下探讨。
一、以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历史感
人教版(下同)《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图片资料起到的效果是将其中具体描述的场景通过画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图片具体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增强历史感。比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给学生展示“汉武盛世”和“贞观之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时的繁荣昌盛。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盛唐时信佛尚佛的社会现象。或者通过展示阎立本的《步辇图》,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唐朝和吐蕃交往盛况。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图片能具体了解到盛唐时的繁华街景、人们的着装风格等。
二、以图片资料提升学生观察力
一张图片中往往隐含多种信息,比如某个人物的生活照,我们从中可以提取照片的年代、人物、事物的信息。照片和纯文字相比,往往需要观看者投入更多的观察时间,才能很好挖掘出其中隐含的信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采用图片资料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更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比如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教师在上课之前先不讲述课本知识,而是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知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哪个洲处于什么地带,哪个国家处于什么洲等知识。教师等学生观察结束后,再根据世界地图提出问题,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处在哪个经纬度,哪个时区,属于什么气候带。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会主动寻找华盛顿的地理位置,根据经度知道华盛顿的时区是西五区,根据纬度知道华盛顿是北温带。可见,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恰当应用图片资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三、以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图片资料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这些信息刺激他们思考,从而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十五课《专制帝国》时,可以要求学生先不翻开课本,而是结合课程内容将几张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的图像。学生看过这几张图片之后会感到疑惑和吃惊:堂堂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居然是个身材矮小、满脸麻子的人。和刘邦、李渊等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的气势对比,朱元璋显得很不像皇帝。面对这样的“惊吓”,学生会向老师请教。教师这时可以顺势提到,古代画家会有意将皇帝的画像丑化。学生听闻后会引出疑惑:古代画家为什么会丑化皇帝画像?为什么只有朱元璋被丑化?学生因为好奇会对问题追根究底,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行从课本或课外的知识中寻找答案。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以图片资料辅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忧患意识教育 渗透式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课程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基本内涵。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社会偏见与教育观束缚,对地理学的巨大教育功能认识不足。表现在初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方面,由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考大多不直接考地理而使许多学校的地理课名存实亡,有时甚至出现其它学科挤占地理教学课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阶段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高二文理分科后,理科不开设地理课,更严重地削弱了地理学科应有的素质教育功能。鉴于这种情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忧患意识难度就变得更大,而且目前忧患意识教育没有单独开课的可能。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发展,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忧患意识教育的内涵
忧患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能使他们形成经常地从外在环境中体验到危机或挑战的心理习惯,并由此产生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忧患意识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科学地讲解全球和国家地区的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可以看出,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不但是对中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同时又是对他们进行观念与思想的教育。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客观、科学地讲解全球、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现状及其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一系列值得忧患的问题,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等观念。
二、渗透式教学的含义
“渗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一般多用于抽象事物,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极好的概括。那种对事物影响很深,却又悄无声息、潜移默化,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式教学就是把教学策略与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与过去单纯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渗透式教学方式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书育人目的。在充分考虑落实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忧患意识教育内容通过渗透的方式贯彻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达到地理知识的有效迁移的目的。同时,通过渗透“有形”或“无形”的忧患意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中学生获得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怎样把忧患意识教育渗透于中学地理教学中
1.教师备好每堂教学内容,为渗透做好准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中学阶段各个学科备课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中学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按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求和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渗透的时候,首先,在备课之前,我们教师要通读课本进行备课。每册书的哪些章节包含有哪些忧患意识教育渗透因素,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渗透,都要列入教学目标,最好把每章节的忧患意识教育渗透因素、渗透的方法和采用的手段都细分出来,做到“定点到位”,为忧患意识教育的渗透做好准备。比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时,课前需要收集长江在历史上的几次较大的洪涝灾害资料,寻找资料证明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面积缩小会造成的后果,为课堂渗透环境和发展忧患意识教育做准备。在带领同学们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暖和适应对策”时,就需要在备课阶段收集各种相关的事实材料:森林的被毁、植被的破坏、温室气体甲烷、CO2等的排放、人口的增加等方面,来揭示全球变暖的趋势。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安排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忧患意识的教学目标。
2.寻找适当的教学切入点,适时渗透
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忧患意识教育内容的学习,使青少年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观念。把忧患意识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认真做到以中学地理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找到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渗透的切入点,就能够与地理教育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时,首先让学生知道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接着,提问:为什么日本不用自己本国的木材来生产一次性筷子呢?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生态环境,他们把生态环境当作立国之本,对自己国家的树木不会、也不允许随便砍伐一棵,为了防止建筑毁掉树木,还专门开办了“树木银行”,施工单位在清理场地挖出的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工程结束时必须从“银行”取出来栽到附近规划好的地方,保持原有的绿地面积。日本国土上完好生长的树木,比进口的木材还要粗,甚至把用过的卫生筷子打成纸浆再出口赚钱,也可能卖到中国。讲到这里,在学生们的愤怒中,适时指出全球的森林资源的忧患意识,以及我国令人忧患的森林资源现状,学生自觉地会想到应该:少砍树,多植树。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西双版纳旅游”的过程中,首先把西双版纳的美景介绍一番,当学生们陶醉在美景之中,学习情绪高涨的时候,把话题一转,把教学重点转到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与发展方面,使中学生认识到想让美景长留人间,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还有,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的第二节“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的时候,使同学们认识到河流开发所带来的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到此话锋一转,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问题研究中的问题:“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通过对比教学指出尼罗河流域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益,从而达到进行环境、资源忧患意识教育的目的。再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的“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的内容时,与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热带雨林的危机”联系起来学习,可以使中学生真正意识到亚马孙河流域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性,把忧患意识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进去,使中学生对热带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做出选择。同样,在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变化过程”与初中八年级下册中第八章第一节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联系起来学习,可以使中学生加深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现状和严重性的认识,对环境忧患意识教育的紧迫性有了更新的看法。
3.把握忧患意识教育内容,适度渗透
能否把握好地理课堂教学“度”的问题,不仅关系和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教学的整体效益。一节课的教学时间45分钟,如果较多地渗透忧患意识教育,势必冲淡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应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适度渗透。但是,如果很少渗透或放弃渗透忧患意识的教学环节,会导致教学深度不够,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比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要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必须通过了解地震波的情况,要对地震的震中、震源和地震烈度进行一定的介绍,以帮助同学们领会地震波的有关内容。如果在此处过多地分析讲解地震的原因、世界地震带的分布以及重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等方面的内容太多,势必冲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突出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还有在学习必修3的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迁移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时,对印第安人的历史、生活状况和文明进化阶段等内容可以稍加补充,但是不能过多地讲述,要不然就把地理课变成历史课了。所以,地理课程的忧患意识教育要坚持适度原则,并非越多越好,掌握好所渗透的内容所占课堂教学的比重,不宜过分展开,冲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善于寻找契合点,科学地把忧患意识教育内容切入进去,真正做到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实施忧患意识教育渗透,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启发学生思维,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建海. 中学地理忧患意识教育的探索,省略 /zhiye /080306 /1030269-2. html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编. 地理七、八年级上、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探索且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教学效果优异,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培育和提高势在必行。戏剧教学法是综合、有机运用戏剧元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全面考虑戏剧、戏剧教学法、历史与社会学科(以下简称“历社”)的本质及特征,本着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戏剧教学法在历社学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是不是所有学科都可以或需要运用戏剧教学法?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任何一门学科,适合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而历社学科本身的特质,决定了戏剧教学法可在该学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一方面,历社学科是关于“人”的学科,关注、研究人的活动,特别是历史、社会部分,人物、情节、冲突等都具备,具有丰富的戏剧元素,转化成戏剧教学具有现成资源;另一方面,历社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社会性、体验性相当强的学科,与戏剧教育性、社会性的特征十分契合。因此通过戏剧教学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就十分可能。
戏剧的种类很多。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容量、复杂程度、学生对象,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戏剧形式。
1. 简单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简单的课本剧(一幕场景、角色2—3人、故事简单)应该是应用最多、最广、也最方便的一种戏剧教学法形式,它可突破时间、地域、道具等条件的限制,因地、因时、因事、因人地灵活运用。如在初中八年级下册《面临挑战的中国》中“专制帝国”这一课主要是讲明清帝国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加强对臣民控制,强化专制统治的。因时代久远,距学生的生活感受遥远,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材中提到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大臣改诗歌的故事,改编成一场简短的课本剧,通过皇帝、大臣的角色演绎,学生对明清特务机构的无孔不入有了切身感受和深刻体悟,对明清皇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和措施也就有了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课堂效果比单纯、简单的讲授法要好得多。
2. 小品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一些综合性、探究性强,内容跨度、容量大的教学专题,可运用小品的形式予以体现。如工业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初中八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其跨度长、内容多、知识点杂,是学生记忆和理解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以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八十天环绕地球》为蓝本,创设了一个穿越性的喜剧小品。剧中,“卓别林”式的主人公通过各种交通(如马车、牛车、雪橇、火车、轮船、宇宙飞船等)、通讯(纸质信、电报、电话、手机、QQ、视频上网等)手段,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回到家乡。小品通过主人公回家的过程,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小品表演,师生既会心而笑,更知晓了历史知识点,理解了时代背景,从而突破了学习重点和难点,取得很好效果。因容量较大,这样的小品一般不适宜在常规课堂上进行,最好在探究课或综合课上开展。
3. 多幕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幕剧一般而言,人物较多、情节曲折、线索复杂,表现形式也不仅限于对话或简单的肢体语言,还包括音乐、歌舞、绘画等。一般应用在大型的学习专题进行全面复习、知识梳理、融会整合的时候。如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这两个主题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点,经常被用来对比学习。传统的教学法中,一般采用图标法的形式进行,即将两者的目的、时间、人物、路线、过程、各自不同的影响等一一呈现出来,然后要求学生记忆。因缺乏直观性和体验性,学生往往会对两者造成混淆,效果不佳。而我们采用多幕剧的戏剧教学法,提前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编创剧本,制作道具。在这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再学习、再加工,不仅强化了记忆,更加深了理解。在剧本中,设置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两个不同的场景,在两个场景的不同切换中,师生鲜明、真切地感受到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多方面的区别,进而正确理解到两者对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影响,也激发了学生对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对历史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为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奠定基础。
一、 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学科交叉联系
思想品德课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这样说,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整合资源,从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八年级下册教材中使用的罗中立的《父亲》、米勒的《拾穗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能够让学生透过直观的画面,审美地解读经典画作背后的深刻含义,这是人文艺术带来的情感体验。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里面涉及了食物链、土地荒漠化、沙尘暴、能源危机、空气污染、环境保护……很显然是我们生物和地理学科中的重点内容。这是自然学科为我们的教材做的科学诠释。
《在同一片土地上》整个一个单元回顾了我国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历史;“一国两制”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也必能解决;《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是对人类文明史的一次精炼的追溯。浓浓的历史底蕴既是我们文明古国的骄傲,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必须逐渐形成的基本能力。
《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毫无疑问,这三个单元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学上相关内容。“异性效应”、“毛虫实验”、“从众心理”……都是从人性本身做的行为分析。
当然,纵观整个思想品德教材,运用最多的还是语文学科中的相关内容。无论是古今诗歌的选摘、经典故事的重温,还是名言警句的引用以及一些名家名篇的赏析都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津津乐道的内容。
二、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综合性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修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尽量避免简单说教而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而“少教多学,赢在课堂”的一线教学经验几乎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一个成功典范。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体现的不仅是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更是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文关怀。
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课程难度不大,基本上都是对学生思想素养和生活常识的简单引导,因此考试内容也多数属于常识性的问答。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花少量时间将学生归纳、整理的学科知识系统呈现就好,更广阔的平台应该提供给学生展示。
教材所提供的“活动”环节可以充分让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平等交流中培养他们参与、实践的能力;“思考”环节可以让学生沉下心来真正深入感悟,变教材内容为自己的内心体念;而“讨论”环节则应该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的场所,在民主辩论中明辨是非;最后通过反思,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就必须通过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真正培养具备坚定信念、较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模式的转变不仅关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所以说,思想品德课的人文关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编订者对内容的选择上,更应该体现在一线教师如何恰当地呈现所要传达理念的方式上。
三、 注重情感体念,潜移默化渗透品德教育
课程标准认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是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因此,在整个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必须妥善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首先,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告别幼时的懵懂和无知,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发展,他们开始批判地看待师长的教育,一味的枯燥说教很难得到他们的信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叛逆期的到来更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尤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最大可能消除代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自然信其道,有效德育才能得以实现。
八年级下册专门用一个单元――《跨越代沟》来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成长过程中与师长的交流问题,既是对学生的帮助和要求,也是对教师的关注和督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效果
1、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引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0无疑是有理论基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意志倾向胜,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布鲁纳曾指出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两种本质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则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在七八年级学生眼中,数学比历史难学得多,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叙事性思维,而故事恰恰顺应了这种思维,这也是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根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性,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愉快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七八年级的初中生来说,学习需要和兴趣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同样学习内容越是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越是吸引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因此,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非常必要和有用,也适合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它使得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引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能,另外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里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以用情商来表示,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如今有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后,智商虽然较高,情商却很低,他们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较差,尤其是家境较好的独生子女,他们可以说是/温室里的花朵0,在现实社会容易受挫折加重心理负担。初中学生一般处于12一16岁之间的青少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生中较特殊的时期,可以说是/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0,是幼稚与成熟并存的时期。初中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萌芽的时期,同时又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不成熟,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图表、漫画、地图较多,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具体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运用图示教学法的第一手素材。在课堂上,简单的图片、图表经过巧妙地运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如教科书涉及的人物事件和诸侯国非常多,尤其要让学生准确记清楚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以利于后面秦灭六国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刚上初中开始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说,如此大的信息量,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二) 有助于化难为易,解决难点,突出重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为图示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堂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示,能化难为易,解决难点,突出重点,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讲述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中的秦灭六国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学生回忆战国七雄的位置,再出示图示,让学生观察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然后设置问题“通过秦灭六国的顺序,能够说明秦使用了怎样的战略方针?”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秦灭六国的战略方针是“远交近攻”。图示把秦灭亡六国的先后顺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既帮学生记忆了“七雄”的位置,又掌握了六国灭亡的顺序,化难为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课程的现代化越来越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科结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除非把一件事物放在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在这里,“构造得很好的模型”就是指我们通常说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还提出,任何一个学科有基本结构,不管教什么学科,都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里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就是知识网络或知识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体系,才能最终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 有助于教师理清上课思路,提高教学能力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新课改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难度降低,对教学要求却更高了,这对广大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做到“授之以鱼”,乃至“授之以渔”,首先自身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解掌控和驾驭教科书的能力。
结语:
文史结合法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经之路,历史教学不能只依靠自身的知识进行全部教学,必须进行学科整合,最好的整合学科就是文学,虽然在笔者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在笔者的尝试中,发现学生真的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一、影视作品收集与整理
虽然历史教学手段在不断创新,但影视作品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的方法却很少被一些历史教师采纳。而影视作品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历史课堂上有着巨大的用途,所以影视作品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应用影视作品的前提是要在课前搜寻、整理好相关的作品资料。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关于这篇课文的主题有着大量的影视资料供师生去选择。教师在筛选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可以进行师生分工式地进行影视作品收集。比如学生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收集两部左右的作品上交给老师,然后老师通过学生上交的影视资料进行筛选,把最合适的资料最为课堂播放资料供同学们一起观赏和学习。这个课前进行影视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为学生最开始接触历史事件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对相关历史有着粗略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解历史,推动学生学习的发展。还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的“的十年”这一课,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收集外,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关于的的故事,把这个过程录成视频,成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在与其他同学分享时,会更有真实性和说服性。
二、影视作品在课堂上的利用和欣赏
历史课堂上,影视作品是一种传达历史现象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能够更加直观地给学生讲解历史。而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影视作品所呈现历史的方式有着一定的欣赏价值,这对于学生客观看待历史问题也有着一定的促进影响。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影视资料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电影《鸿门宴》、《孔子》,电视剧《战国》、《东周列国——春秋篇》等都是比较合适的影视题材。学生在进行观赏时,通过片中情节能够容易地了解到人物性格、历史事件原因等传统历史课堂所无法表现出来的内容。在《孔子》这个电影中,孔子给弟子讲解“仁”的道理这个画面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孔子这个人物的魅力和性格特征,以至后代几千年沿用他的主张思想也是与他个人本身有一定关系,而学生只有通过这中画面才能体会到孔子这位思想家的魅力何在,从而才能理解孔子思想的魅力。这是影视作品在课堂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地去认识历史和欣赏历史。又比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课,《大汉天子》、《汉武大帝》电视剧作品就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影视资料。学生依靠对影视画面中情节的认识能够充分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从而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能够全面、客观的去看待。这也是影视作品欣赏给学生学习带来的第二大效果,促进学生在历史问题上能够辩证地分析。
三、课后对影视作品的交流与评述
历史的学习要注重课后反思的过程,学生虽然对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课后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历史思维,形成对历史评述和批判的意识。影视作品是历史再现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也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刻认识的方式。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开元盛世”这篇课文时,影视作品《大唐诗圣》作为资料题材,学生在观赏其中关于“开元盛世”的片段后可以形成小组进行讨论各种问题:为什么唐玄宗在位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执政有无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能够通过影视欣赏而得出的问题,所以影视作品能够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表演或者情节设置进行抨击,在出现于历史不符的地方学生应该及时提出并且更正,让更多学生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这也体现了学生对历史真实性地把握。在学习“”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以国外角度为第一角度的影视作品,学生在观赏完后能够更加客观地去认识历史。对于“”这个历史事实,虽然中国受到巨大的伤害,但在西方列强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民族扩张壮大国家实力的行为。所以辩证地去看待这个事件才是正确的途径,学生在观影过后也要意识到历史的客观性。
作者:李秀楠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
自课程改革以来,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已得到初中教师的认可,并被广大教师所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显示出较大的实效。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仍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思想品德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便与大家共勉。
问题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上没有动力。学生上课没精打采,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闻不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者马虎应付了事。没有学习计划,没有学习目的,对学习采取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对策: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讲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事例,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哭泣的自然》时,教师启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说说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资源与环境被破坏的严峻现实,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要注意关爱学生,在思想上多与学生沟通,努力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跟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来。
问题二:个别学生基础差,阅历浅,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教师上课的内容难以理解,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在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没有给予教师一定的配合,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对策: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阅历、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合理安排学生预习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做大自然的朋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1.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2.同学们参加了哪些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讨论创设学生易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感悟,降低题量和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比较容易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稍难一点的问题和习题,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思想品德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问题三:部分学生集体学习的观念淡薄,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对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冷淡,只喜欢一个人学习。又因为基础、阅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不大适应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没有合作观念,没有团队意识,缺乏相互学习的精神。
对策:教师要提倡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式学习。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时,在课前的预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几个历史事实,说明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正、反两方面历史事实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这一预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必须经过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课后的复习中,教师要布置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让学生必须通过集体的合作才能完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不断发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观能动作用。
问题四:有些学生不积极、不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自信,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担心“自主合作探究”后,有的同学的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所以不希望“自主合作探究”。
对策: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思想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例如在学习《关注弱势群体》时,让缺乏自信的学生按课文的内容回答下面一些简单问题:1.什么是弱势群体?2.弱势群体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什么?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通过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支持,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有意地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例如让他们说说因贫困或者其他原因而处于困境的同龄人的境况。让他们感觉到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乐趣也有收获,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团队意识。
只要我们认真、实事求是地对待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正确的分析,按其不同的问题和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