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2:2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南京市文明办将根据中央文明委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全市各区县的公共文明指数进行不定期的测评。根据雨教[2009]30号,现将本督查组对关于做好迎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高度重视。
成立迎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查工作计划、措施以及责任分工。
充分利用校园网、升旗仪式、晨会、班会广为宣传迎查工作意义,出一期以“关于做好迎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的宣传橱窗。
2、创设环境。
环境布置:得体、大方,寓教育性、观赏性、特色性为一体。在各场所、教学区、专用教室悬挂、张贴名人名句、师生书画作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警示牌需造型美观,提示语寓人文化;乔木、灌木按品名、科属挂牌,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
校园洁净:校园整洁美观,无裸土,绿化无践踏痕迹,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尿垢、无异味,食堂设置分明,清扫及时,门窗、楼梯扶手无破损,墙壁、过道无污迹、水渍、灰尘,垃圾桶及时清理无残留,体育器械、水电路完好无隐患,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阅览室、食堂等)有禁烟标识,有人现场管理(劝阻)吸烟。
室内布置:班级环境干净整洁,桌椅排放整齐,教学用品放置有序,抽屉无杂物,饰物美观大方,张贴平整;专用教室制度上墙,仪器设备放置规范、完好,保证正常使用,使用记录齐全,专用教室环境布置到位,无人吸烟、无烟具、无烟头。
校园周边:(1)无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筑物;(2)没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污染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3)没有在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设立歌舞、电子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4)无在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五十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杂物;(5)没有设置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6)依法应当制止和查处的其他行为。
公共场所:集会着装整齐,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言语文明,安静有序,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和斗殴。
倡导“文明排队、文明乘车、文明护绿”,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不进网吧,不闯红灯。
3、师生常规。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区里研究动员大会后,立即召开班子会研究工作,并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安排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号召全局上下要充当创城工作的主力军,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对区创建办交办的工作任务要高效率、高标准办理,对其他部门分管的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协调处理。
2.强化措施,压实责任
把创城迎检工作放到首位,并积极为迎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力条件。为确保迎检工作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成立了创城迎检工作领导小组,由黄宇清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中层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宋晓晖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牵头负责迎检工作的推进的落实。在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迎检工作任务,并按照相关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全力做好迎检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市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意见》、《区2019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和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方案》及《关于深入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秋冬战役”》通知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1.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公交车运营秩序整治,重点整治拒载、超载等违规现象;二是公交站台(亭)卫生整治,重点整治站亭脏污、线路牌破损、垃圾广告、站牌不规范等现象;三是汽车站和火车站周边秩序以及环境卫生整治,完善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公交车车容车貌整治;五是完善和维护公交站台设施,规划延伸公交车路线,增加公交车数量,更新公交车辆;六是开展汽车站和火车站无障碍设施缺损情况排查,完善和维护汽车站和火车站等无障碍设施;七是督促铁建社区、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常态公益广告,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和提示牌。刊播有显示屏的滚动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
2.志愿服务拓展常态化。一是规范志愿者队伍,广泛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二是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按照全市统一、规范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三是定时安排交通志愿者在交通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工作。
3.组织干部职工不定期到铁建社区帮扶,整治街面车辆停放秩序和小区内环境。
关键词:公共文明 公共精神 市民素质
现代公共文明是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在公共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环境面貌、公共秩序状况、社会服务水平、城市文明风尚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北京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交往和国际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北京的公共文明程度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3.02,与2005年相比,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上升了17.81个分值,实现了大幅提高。①随着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对公共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公共文明体系,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公共文明的基本内涵
“公共文明”是社会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既包括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又包括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的公共生活行为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习惯、公共服务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的表现等。城市文明程度主要包括城市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服务水平、风俗习惯的文明等等。
1.公民文明素质
公民文明素质是公共文明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公德水平。公民意识以崇尚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建设民主法治为价值取向,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共精神以利他方式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公共道德则是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城市优美环境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公民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所,环境文明是城市公共文明的名片。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在人的活动作用和影响下的环境,是一种打下了深深的人的文化烙印的城市自然环境,环境文明实际上是人的行为文明的结果,同时又对人的行为文明产生反作用。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加脏现象”:在环境优美的大剧院,人们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少有人乱吐乱扔,但是在小商小贩拥挤不堪的街边马路,很多人会毫无顾忌地乱吐乱扔。正所谓“越吐越脏,越脏越吐”。
3.优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公民社会生活顺利展开的基本保障。当前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市民生活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并由此产生享用有限公共资源的空间和时间顺序问题。按照一定的制度和原则,公平地分配机会和资源给每一个公共生活参与者,而不是按照人所具有的自然体力大小无序地抢先占有资源,是城市运行和城市文明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公共秩序一方面靠公民的自律,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效供给,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公共行为。
二、公共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1、福建人口最多的县级单位是晋江市(县级市)。在2017年,晋江市常住人口为210.3万人。
2、晋江市(古属泉州府晋江县)雅称刺桐、瑞桐、泉安。为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与台湾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
3、它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县市之一,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名列县级市第一。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文北京;监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6-5954(2012)06-58-04
一、“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分析
(一)“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人文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里的人,不是指一部分人,而是全体公民;不仅指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的发展政策和战略。北京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文发展作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北京市人文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框架:一个中心(以人为本)、四大支柱(改善民生、弘扬文明、繁荣文化、构建和谐)、十大工程 。其中,民生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基础,文明是人文北京建设的标志,文化是人文北京建设的载体,和谐是人文北京建设的目的。四个领域相辅相成,共同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成为当前人文北京建设的重点领域。
为促进人文北京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北京市统计部门围绕“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结合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参考城市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了“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实证监测,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维度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其中,维度层突出体现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领域,包括“民生保障、城市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四个方面;指标层是对目标要求的细化,是评价体系的支撑和在基础工作层面的任务分解,在四个维度下选取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指标22项(见图1)。其中,民生保障评价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保基金收入、新农合及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性住房投资、社区医护人员比例、轨道交通长度6个指标;城市文明评价包括市民行为文明程度、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市容环境公众评价4个指标;文化繁荣评价包括文物财政支出、文化设施活动情况、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体育产业比重、旅游综合收入、国际会展规模6个指标;社会和谐评价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基尼系数、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群众安全感、食品药品合格率、非正常上访批次6个指标。
(二)“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分析
本文以2009年为基期,对2010年北京市人文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北京市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人文北京战略,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提升城市文明,构建社会和谐,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总指数为106.13,比2009年上升6.13(见图2)。
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对总指数贡献最大。北京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就业水平、社保基金、农村社保、政策性住房、社区医疗、轨道交通6个分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进步。其中社保基金和轨道交通发展较为突出。2010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达到1011.2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扩大8.2个百分点;轨道交通累计达336千米,比上年增长47.4%,每万人拥有轨道交通长度为0.17千米,比上年增加0.04千米。此外,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7%,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2.0%,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2.0个百分点。全年政策性住房投资达412.7亿元,在上年83.2%的高增速基础上,又增长38.2%。基层医疗队伍进一步充实,每千人拥有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0.65人,比上年提高0.06人。
城市文明建设取得进展,环境文明状况仍需改善。北京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城市品牌建设,提高居民各项素质,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平均预期寿命均稳步增长,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北京市“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达到83.02分,比上年提高0.11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比上年提高0.4年,是拉动“城市文明”综合指数上升的决定性因素;《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8岁,比上年提高0.3岁。但2010年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市容环境卫生公众评价满意度分别为69.8%和71.7%,比上年下降1.5个和0.4个百分点。
文化发展持续繁荣,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地位仍需提高。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活动开展、体育产业和旅游发展、国际会展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步。其中,2010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23.6%,增幅比上年扩大15.2个百分点,是拉动 “文化繁荣”指数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贡献率达64.7%。同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现价),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大型国际会议达到98次,国际展览数量达到291次,分别比上年增加2次和39次。
政府文物财政支出规模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2010年,北京市文物财政支出总额为7.2亿元,比上年下降18.0%,降幅比上年扩大5.5个百分点;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697.7亿元,虽比上年增长13.9%(现价),但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与行动计划中2012年比重达到13%以上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社会秩序整体保持和谐稳定,基层群体性矛盾化解力度仍需加强。北京市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基尼系数与上年持平。但基层群体性上访批次有所上升,是影响“社会和谐”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2010年,北京市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形势良好,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9人/亿元,比上年减少0.01人/亿元;群众安全感、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均与上年持平;药品质量监督抽验合格率为99.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期,全市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26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9,比上年下降0.04。但2010年,北京市每万人到市以上机关集体上访和到重点地区非正常上访批次有所上升,相应指数下降0.94,是影响全市“社会和谐”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人文北京”发展状况国际比较
在对“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从人口状况、文化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把北京与世界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北京人文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北京人文发展的方向。
(一)人口基数庞大、结构复杂,是北京人文发展的现实背景和难题
与世界城市相比,北京人口规模庞大、分布不平衡的特点较为突出。受历史、制度、区域发展差异等复杂的现实因素影响,北京人口规模庞大,2010年常住人口达到1961.9万人,高于东京、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巴黎6个城市(见表1)。从人口密度来看,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195人/平方千米,与上述城市相比偏小,但其人口相对集中于中心城区,区域分布不均衡。
人口流动性持续增加但国际化特征不明显。从人口结构来看,北京市城镇化率逐年升高,2010年达到86.0%,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外来人口比重达到35.9%,比1980年提高33.8个百分点,人口流动性持续增加。北京吸引着各地人口集聚,人口结构逐渐多元化、复杂化。但其外籍人口比重明显偏小,2010年仅为0.5%,与国际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虽与东西方文化地理差异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其国际化程度仍然偏低。
人口红利较大但未来呈现减弱态势。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现阶段北京仍具有较大的人口红利,少儿、老人抚养比例较低,2010年北京15~64岁人员占82.7%,稍高于其他城市,但0~14岁人口比重低于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5个城市(见表1)。虽然近年来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的快速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老龄化进程,但从中长期来看,北京中青年人口比重将会有所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仍然明显,人口红利将减少,这会成为影响未来北京城市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二)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化实力和国际文化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北京人文发展提供积淀。目前,北京拥有6个世界文化遗产,而伦敦和纽约分别为4个和1个,东京、新加坡、香港、上海则均为零。
现代文化实力和国际文化交往能力有所增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现代文化方面,近年来北京发展形势良好,文化设施年接待人次不断提高,文化活动开展日益丰富。但与纽约和伦敦等城市相比,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在文化交流方面,北京市会展和旅游稳步发展,但国际交流机构总部较少。在大型国际会议方面,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公布的全球城市排名,2006~2010年北京分别位居第13、第8、第14、第10和第12位,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但始终低于维也纳、巴黎和新加坡。
从旅游来看,2010年北京拥有A级以上及重点旅游景区200个,接待入境旅游者490.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4亿美元,是2001年的1.7倍。但与其他主要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市入境旅游人数仍然偏小,不到伦敦的三分之一。从国际交流机构总部来看,2008年,北京拥有4个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总部,远低于同期的巴黎(63个)、纽约(62个)、伦敦(40个)和东京(13个),但高于新加坡(3个)、香港(1个)和上海(0个)。
(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高,民生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与世界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北京教育资源丰富,2010年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9家,普通中小学1883家;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0年提高为2010年的11.5年。但北京教育投入低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水平(见表2)。2010年,北京市拥有轨道交通336千米,比上年增长47.4%,但仍低于纽约、伦敦等城市(见表3),且主要线路集中于中心城区,与东京等城市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北京在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就业压力大,养老、就医难,房价高等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人文北京”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北京市民生建设稳步推进,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多元复杂的人口结构、不均衡的人口布局等,给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是难题。应进一步改善城乡和“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双重二元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统一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政策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重点关注养老、农村就业、社会保障对接转移、公共租赁住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庭医生服务、交通拥堵治理等,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更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
(二)推进文明建设进程,树立城市品牌形象
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中需要展示其开放包容、热情友好、富有活力的文明形象,应进一步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培训,实施礼仪、环境、秩序、服务、网络等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提高广大市民的首都意识和首善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文明建设,重点推进对环境薄弱地段的整治,改善市容市貌,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地位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着力优化、疏解中心城功能,促进旧城保护与发展,确保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进一步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充分利用首都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资本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重构,塑造北京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提升北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化影响力。
(四)加大基层矛盾化解力度,提高社会管理精细化水平
应继续推广等成功经验,着力化解历史积案,增加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应更加重视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注重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协调适应,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管理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促进不同群体利益的均衡与协调。
■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北京离世界城市有多远》,人大信息普刊第10期,2010年。
[2]鲍宗豪,国际大都市文化发展政策,《红旗文稿》,2010年8月。
[3]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
[4]林广,上海与纽约文化形态比较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
[5]刘玉芳,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城市经济》,2008年02月。
[6]李宝元,人本发展经济学要义——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思想的一个理论拓展,《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9期。
[7]倪鹏飞、克拉索(美),《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8]王力丁、王鸿春主编,《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决策研究》,同心出版社,2010年1月。
[9]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左学金、王红霞,大都市创新与人口发展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城市面貌明显变化,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成为某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门户城市地位更加巩固,和谐社会创建成果惠及百姓。
(一)第一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月)。
以迎接____年亚运会和城市环境面貌“到____年一大变”为契机,认真落实重点项目督查专项整治工作计划,迎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各专项及子项工作按季度分解行动目标计划,以便评价与考核。
(二)第二阶段(____年__月—____年__月)。
增加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巩固第一阶段创建成果,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整改力度,全面迎接____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综合考评。该阶段目标计划于____年_月前制定完毕。
二、工作任务
《××市____-____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点督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共包括__个专项整治项目,主要涉及公共安全管理、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及公共秩序管理等内容。既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在创建过程中市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我局作为责任单位之一的项目共_项,分别是: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整治,报刊亭规范管理,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公交营运秩序管理,规范“五小”企业经营,落实卫生保洁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三、职责分工
(一)市局创建办:承担督办和协调责任,督办各子项工作的推进,协调有关单位,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计划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推进。定期向市专项牵头单位报送子项进展情况,反映问题。并按市创建办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各子项工作会议,检查计划方案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季度考核。
(二)牵头责任单位:承担组织、协调牵头子项工作计划的执行和处置责任,负责制定子项工作安排,按计划推进工作,及时查找问题,反映情况,主动攻坚,保证工作顺利推进。迎检和迎接考评时负责提供材料及考察地点。
(三)配合责任单位:配合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责任单位,按计划实施相关项目专项整治工作。市创建办要求提供文档资料进行审核,各配合单位要按牵头单位的要求及时报送,由牵头单位统一整理后,报市局创建办综合上报。
四、工作督查
根据市创建办的考核方案,按季度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作为督查的重要依据。考核由各单位自我评价和市局创建办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
(一)牵头单位自我评价。各牵头单位根据考核方案进行自查自纠,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底,向市局创建办报送本季度完成工作计划情况。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为指导,以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为核心,以优质服务创建为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阳光便民行动,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使机关服务窗口逐渐成为密切联系师生和为师生办实事的形象窗口、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的快速通道、反腐败关口前移和作风整治的源头阵地。以正确履行服务职责为核心、以加强服务员工建设为关系、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师生满意为标准,加强服务行风建设,推进创建文明服务行业,树立良好的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形象。
二、工作目标
1、改进作风,服务师生。要按照“争创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要求员工换位思考,走进师生,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零距离”服务。
2、了解师生,服务师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服务基层、服务师生为宗旨,打响品牌,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心声,切实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师生访贫问困,及时掌握民情,做好对困难师生的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制度、服务程序、服务标准,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充分发挥“为师生、便师生、利师生”的窗口效应。
3、围绕师生,服务全校。要增强大局意识,着眼全校谋划各项服务工作,根据服务需求的变化改进工作方法,服务师生发展、服务师生健康、和谐服务关系,做到服务循环经济发展有新途径、服务教学有新举措、服务师生有新办法。
4、创新载体,争先创优。在所有窗口开展“比规范管理环境好、比文明优质服务号、比师生满意形象好”三评比活动,积极推行科学规范化服务管理,优化便于师生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要以服务为宗旨,改进服务工作作风、增强服务透明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以强化为全体师生服务为切入点,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面提高为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建成一个服务业务精通、制度管理健全、服务优质高效、服务公开、热情透明、工作作风优良、监督机制完善的全力保障的优质服务窗口。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创建优质服务窗动是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全体师生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成立院校网点服务中心创建优质服务窗动工作领导小组,由业务经理任组长,窗口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窗口售货员任成员,齐抓共管。
2、健全制度。建立服务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服务公开制,绩效考评制,否定报备制等项服务制度。
3、扩大宣传。通过横幅、摆摊、窗口设立价格咨询等方式,明码标价,积极宣传服务保障要求,广泛开展创建服务宣传活动,让广大师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4、强化监督。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建立健全全校评议、投诉举报、工作考评、自查整改、责任追究等监督机制。
首问责任制:凡学校领导、各系主任莅临我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工作,所询问的第一位职工为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人要热情介绍服务情况,并积极引见到各服务窗口。
服务承诺制:服务窗口制定文明服务承诺,每位职工均应按要求实行承诺服务。
岗位责任制:每个员工均是岗位上责任人,责任人要对服务负起全部责任。
服务公开制:服务要公开,指定服务窗口负责,服务工作运作情况等。
绩效考评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地原则,各窗口服务情况、工作态度等,对员工工作进行量化评分,采取平时考评与年终测评相结合,作为年终员工测评的重要依据。
师生评议制:对对服务各项实行全体师生民主评议制,在召开评议大会前,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了解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评议会上,受评对象暨服务员做简要工作发言,然后参评人员分组讨论并做中心发言,最后进行师生测评。
投诉举报制:设立服务意见箱和投诉电话,接受师生监督,对师生举报和投诉情况经查属实的,坚决追究其责任。
服务工作考评制:采取平时服务考评与年终测评相结合,将平时工作作为年终测评的重要依据。
自查整改制:每季度对本股室的工作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
责任追究制:在自身业务和岗位范围内,因服务工作态度等主观原因师生不满意的或给后勤服务中心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其各负责人责任。
5、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师生提出的意见我们及时改正,做到有不足的则改之,全面开展优质服务。
一、分片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
针对我区网吧布局分散的特点,我们采取分片负责制,对辖区分成解放路以南片区、解放路以北片区和乡镇3个管理片区。为了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改革原来的管理体制,调整科室结构,成立了三个稽查科室,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将执法人员重新组合,全员竞争上岗。
为使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主要抓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硬件建设上,投资近15万元,为每个科室配备了执法车辆、摄像机和照像机,为执法人员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二是在管理分工上,我们实行划片责任制,市场办主任与各稽查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科室负责人与执法人员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执法责任,将网吧管理个数分解到片区,每个科室为片区管理责任单位。片区又将具体的网吧分解到每一位执法人员,每一名执法人员平均负责管理16个网吧。执法人员是这些网吧的管理责任人。三是在业绩考核上,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所在片区出现问题追究科室负责人责任,所负责网吧出现问题追究执法人员责任,年终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职称晋级挂钩。由于科室划分、人员分配合理,职责范围、责任分工明确,执法人员的责任心、集体的凝聚力和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巡查,加大检查力度
提高巡查频率是有效打击少数网吧经营者违规经营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区大部分网吧经营者都能做到守法文明经营,但仍有个别网吧业主存有侥幸心理,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进行违规经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行动、静态管理与动态查处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网吧的日常巡查。
在保证每周对辖区内每家网吧巡查2次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周边及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大重点时段的巡查。我们调整作息时间,巧妙打好“时间差”,在12点至14点、18点至20点、5点至8点等时间段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经营行为。去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零点行动”、“午间行动”、“晚八点行动”、“六一特别行动”15次,对八一路南段和临西三路等区域的重点网吧进行了突击检查,查处违规经营网吧65家,其中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10家,进一步规范了网吧经营。
三、严管重罚,严查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行为>
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是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老师关注的问题。总的来讲,随着对网吧专项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区网吧经营呈现出健康、有序发展的态势,但仍有个别网吧昧着良心,赚孩子的“黑心钱”。作为网吧的主管部门,我们重拳出击,对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实行严管重罚。
为迎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我们制定有效措施,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公布举报电话“12318”和“8183256”,由专人24小时接听举报电话,做到举报有记录,查处有结果。1-5月份,接到群众举报32件,办结案件32件,结案率100%。二是统一制作了“禁止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警示牌,要求悬挂在网吧经营场所入口的显著位置。告诫网吧经营业主,不要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这根“高压线”,接纳17岁零364天的未成年人上网就是严重违规,就要受到重罚。三是制定严管重罚量化标准。根据文化部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不进行上网人员入场登记、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等违规行为的处罚进行了具体量化,一次接纳1名未成年人的,罚款2000元;一次接纳3名以上8名以下未成年人的,责令停业整顿15天,并处罚款10000元;一次接纳8名以上未成年人或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被查处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具体行政处罚标准印制了“明白纸”,发放到每家网吧经营业主手中。2008年,我们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15家,行政处罚罚金44万元。1-5月份,我们查处违规经营网吧65家,行政处罚罚金23万元。
四、加强培训,教育网吧业主文明经营
目前,区共有网吧从业人员1200多人,网吧经营者、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守法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对网吧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4月27日,我区召开了净化文化市场工作会议,全区252名网吧经营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全区网吧经营业主学习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文化部等14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收看了《网梦醒来》电视专题片,执法人员同全区每家网吧经营业主签订了《网吧守法经营责任书》。6月份,我们分3批对全区1000多名网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网吧管理人员《工作证》,实行持证上岗,提高了网吧业主和网管人员的素质,增强了守法经营意识,网吧违规经营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全力以赴,确保测评不出问题
6月17日至20日,省文明委对我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测评,区作为重点区域,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没在测评中失分,得到了省测评组的肯定。
一、开辟注册登记便民通道,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实行公司设立登记网上自助办理,提高公司登记注册工作效率。认真贯彻落实“1+8”、“科技九条”、“创业七策”等政策体系,大力支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服务助推科技创业创新工程和“321人才计划”;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增收;降低企业市场准入成本,吸引企业投资。2013年力争新增个体工商户3000户,私营企业1500户,新增注册资本30亿。
二、不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创造性地开展股权出资出质、债转股、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工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指导企业将股权、动产、商标专用权等存量资产或无形资产通过抵押、质押和转让的方式实现融资贷款,力争实现融资达到10亿元的规模。
三、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工程,为企业提升创新驱动竞争力服务
以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服务商标战略。扎实推进“商标进园区、进企业、进乡镇”工作,着力培育商标战略实施示范街道(镇)和示范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打造自主品牌。继续加大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推荐申报力度,力争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市著名商标7件。同时加大驰(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四、全力整合工商职能,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服务
以创建“工商综合监管示范街(区)”为突破口,着力整合证照、广告、食品安全、消费创建等监管职能,推进各业务条线监管工作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效能。地区证照管理与街道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相结合,纳入街道社会管理考核体系,对辖区经营户实现网格化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市场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文明诚信市场评比,强化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指标的落实;以打击虚假广告和维护食品安全为重点,教育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
五、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为进一步改善民生服务
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加大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平台和消费者投诉维权服务站建设,深化12315“五进”工作。实现12315与政府12345工作平台的无缝对接,积极研究破解新型业态、新兴行业、新型消费方式带来的监管难题,努力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今天这次大会,是专门就迎接省文明县城创建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而召开的动员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朝着一个目标——夺取省文明县城的牌子,精心准备、狠抓落实,打好最后一战,务求创建成功。等下,县长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迎检各项准备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省检查组到我县检查的时间行程安排
(一)检查时间
月日至日
(二)检查内容
以《省文明城市测评细则》(年版)确定的基本指标9项和特色指标3项为依据,逐一考察打分。其中基本指标135分,特色指标15分,总分为150分,到达135分以上才为合格。
(三)检查方法
1、听汇报、审查资料。
2、现场考察、问卷调查。(分2个组同时进行,主要对象是各街道、社区和窗口单位)
3、交换意见。(参加人员:县主要领导、创建文明县城有关单位领导)
二、我县迎检工作安排意见
(一)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
顾问:市委副书记、
组长: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省检查验收工作安排,结合我县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完成情况,做好迎检工作主要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两办已专门下文进行安排,具体任务见文件,请按文件和任务分解表落实):
1、认真做好迎检各项材料的准备。根据省文明县城测评细则要求,文明县城主要是考核迎检单位在9个方面的基本指标和3个方面的特色指标完成落实情况,其中9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涉及“四个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多达133条,基本上是每一条就是一分,而这133条考核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各种材料来体现,因此材料齐不齐全、扎实不扎实,是得分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迎检材料绝大部分已经完成,并且严格按测评细则进行整理归类。但我们的工作还要过细,还要对所有材料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每一条都要认真对照,确保不能因此材料自身的原因而失分、丢分,力争满分。其次,我们还要认真做好专题汇报片和综合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次检查在我县的检查时间只有半天,主要是通过听汇报、审查材料和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各位检查组领导专家对我县文明创建工作有深刻认识至关重要,创建办、文明办和广电局要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时间,拍摄出充分展现我县文明创建特色、亮点的汇报片。第三,创建办、文明办要组织人员认真总结我县文明创建工作、提炼经验、挖掘特色,高质量的完成综合汇报材料的撰写。
2、认真做好迎检宣传氛围的营造。这次迎检工作是对我县文明创建工作的一次综合验收,也是体现我县文明创建工作“全民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理念的重要平台。文明创建工作要实现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和全面参与,必须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来实现。为此,全县各单位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迎检宣传工作。首先,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两办下发的“关于做好省文明县城迎检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迎检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宣传动员工作。其次,县内各新闻媒体要从今天开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做好迎检工作的宣传发动,要在全县居民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提升广大居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第三,创建办、文明办要及时更新县城各主要街道的创建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大力营造迎检的社会氛围。第四,霞阳镇各社区居委会、房产局物业公司以及其他各小区物业公司,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各社区、居民小区的宣传发动工作,在这次检查中,社区、小区是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的一个重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因此,县房产局物业公司、各居委会、各小区物业公司一定要把对本小区居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做扎实,确保不出任何意外和差错,督察组将在月25日至26日组织专项督查,对落实工作不力的要给以通报批评。
3、认真做好现场考察、问卷调查迎检点的准备。这次检查是明察,并且提前了一定的时间通知我们,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各项准备工作还不能做充分、做扎实,那么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为做好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要认真确定好各个迎检点,并且做好各个迎检点的前期准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分两组进行,主要对象是各街道、社区和窗口单位,因此请城管局负责街道迎检点、房产局和各居委会负责各社区小区迎检点的选择确定,所有窗口单位都要做好迎检准备。各单位确定迎检点后,要及时通知创建办、文明办,并且严格按照《省文明县城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在月25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窗口单位都要按《省文明单位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的要求抓好准备工作的落实,窗口单位名单见《省文明单位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
4、认真做好迎检环境卫生及其他各项工作。环境卫生质量如何,是评价一个地方整体印象的重要因素,我县创国卫即将成功,因此要把我县的国家卫生县城的形象充分展现。为此,县爱卫办、创卫办要在月27日组织全县各单位开展一次县城卫生大清扫,通过卫生大清扫,营造一个清新、整洁、文明、卫生的县城环境,迎检省检查组的到来。其次,县公路局、交通局要认真做好井冈路改造的各项扫尾工作,县交警大队要迅速做好井冈路交通标线的划定工作,建设局要做好市政设施建设施工的环境卫生维护,确保迎检期间县城各主要街道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第三,建设局要做好县城中心广场、县府路等地的美化装扮工作,县供电公司要做好县城的亮化工作,要通过县城的美化亮化来突出炎陵县城秀美特色,为特色指标的加分打好基础。第四,县城各公共设施责任单位,城管局、邮政局、电信局、建设局、民政局等要做好各自所属公共设施的维护、更新、修缮,确保无人为损坏、弄脏现象。
5、认真做好市民文明素质检验的准备工作。市民文明素质高低是衡量一定地方文明水平的核心指标,我县创文明县城,必然要有高素质的市民,因此我们要通过一定的举措来展现炎陵人民文明热情、大方好客的特点。城管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容市貌整治促使广大市民在爱护环境卫生、不乱吐乱贴、不讲脏话粗话、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能主动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等方面的良好素质,县交警大队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交通规范管理,促使广大居民和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章秩序,各行其道,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机动车不超行、插行。各窗口单位,要在服务规范,热情周到,依法行政等方面充分体现文明素质。
三、几点要求
同志们,年月我县正式启动“五创工作”,从此全县干部群众围绕创建目标、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文明县城的创建也是如此,在省市文明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文明县城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顺利通过了今年6月份的市初检和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文明办和省市调查队暗访组的肯定。现在省检马上就要开始,我县的创建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五创”之中文明县城的创建能否成为第一个通过的项目,就看我们这一次的迎检工作是否做得充分、扎实。为做好上述迎检工作,我提几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此次检查是省文明办对我县两年来文明创建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我县“四个文明”建设的一次省级检查,更是事关我县创建省文明县城夺牌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役,这次检查验收,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单位,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各项迎检工作,凡是涉及到各单位的工作一定要按两办的文件和任务分解表的要求抓好落实,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更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
(二)要狠抓落实。工作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成败的关键就看执行力,因此各单位一定要明确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为责任人,严格工作时限、工作标准,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从细节入手,对照任务、逐项逐条落实,确保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另外,22日至24日,正值传统节日中秋节休假,因此,时间非常紧,希望大家一定要统筹安排好,做到工作落实和节日休息两不误。
一、当前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情况
自2007年我市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文明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经全市共同努力,2011年我市顺利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10月,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后,全市各级各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绿满家园”全民行动、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整治行动和“文明城市、美丽汕头”文明主题活动等为抓手,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行动,创文工作有序开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对此普遍比较重视,大部分区(县)和市直单位基本能按照《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的要求行动起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相关创建工作。其中,金平区、龙湖区等区(县)以及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等30多个责任单位都以召开动员大会或学习贯彻会议、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等形式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城管局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部署实施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环境绿化、市政设施优化以及市容环境综治等“四大行动”,开展“绿满家园”全民行动,促进创文工作的开展;市环保局着力加强城市防污减排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住建局进一步部署
“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和城乡宜居水平;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出“五个融合”,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华能海门电厂、市地税局、中国建设银行汕头分行等单位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推动各项创文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管理加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围绕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市各地、各职能部门不断采取措施,在城市绿化、环境净化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均超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市政道路改造、灯光工程建设、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环境。广泛开展“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城区环境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特别是在探索城市卫生保洁服务市场化方面,龙湖区、澄海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龙湖区目前大部分街道、社区已采用卫生保洁服务市场化运作,澄海区中心城区的三个街道也实现了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虽然成本相较以前略有增加,但保洁效果明显,城区的各主干道、街道社区等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管建并举,交通环境逐步优化。
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多年来一直是我市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通过打击非法营运、取缔后三轮车、规范出租车运营、加大对机动车辆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等一系列整治行动,以及随着城市智能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中心城区的交通秩序有了一定改善。同时,近两年我市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全市新投入一批小型公交运营车和新开通多条公交线路,对缓解城市拥堵、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市的公交车拥有量也从全省第14位提升至第7位,万人公交车拥有量、公交出行分担率等公共交通服务指标都有相应提高,全市交通环境逐步优化。
(四)活动引领,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开展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社会氛围,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围绕“文明城市、美丽汕头”的主题,我市积极开展“文明生活进万家”、“汕头道德讲堂”、“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了“感动汕头十大人物”评选、寻找“汕头最美的人”等活动,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目前,好人文化、广场文化、经典阅读、志愿服务等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尚已基本形成。通过几年来的创建,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汕头市文明区”称号。自2009年以来,全市约有33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全省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涌现了庄宜生等一大批感动汕头的道德模范,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组织力度、城市卫生、交通秩序、市民素质和基层文体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是组织力度问题。
个别区(县)和单位对创文工作还不够重视,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力度不够大,有的责任单位甚至尚未制定工作方案,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创建工作在不同区(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很不平衡。
二是环境卫生问题。
城市卫生死角还比较多,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区域脏乱差、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现象较为突出;沿街商铺“门前三包”落实效果不明显;垃圾处理设施特别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街道、马路的垃圾箱布局不均衡,密度也有待提高。
三是交通秩序问题。
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标识出行,闯红灯、横跨隔离栏、乱停乱放等现象还比较严重;部分道路改造和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影响交通顺畅,交通秩序仍是影响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成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瓶颈。
四是市民素质问题。
部分市民文明意识、创文参与意识不强,不守秩序、乱丢垃圾、不讲公德等生活陋习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尚未真正形成,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五是基层文体设施问题。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80%以上的街道和乡镇有科普活动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大于1.08平方米等。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在这些方面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未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二、下一阶段重点创建工作
为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扎实开展,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根据汕头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此次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下一阶段,我市创建工作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必须加大组织力度,增强创文工作合力。
我市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各级各地大多数单位对创文工作比较重视,但也有部分单位对创文工作缺乏热情,被动参与甚至马虎应付。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组织动员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各区(县)以及各相关责任单位的组织动员,建立相关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一是召开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动员各区(县)、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提高对创文工作的重视,推动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健全创文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文工作所涉及到的所有责任单位都列为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九大项目,成立九大“工作协调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工作和督查督办工作,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三是建立创文工作日常运作机制。要建立创文工作联络员、信息员和建档资料员等制度,分别落实专人负责创文工作的联系沟通、工作信息的提供以及创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障创文工作的常态化运作。四是完善创文工作督查督办机制。深入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活动,编发《汕头市创建文明城市简报》,加强常态性督查督办,特别是要把各区(县)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创文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实行奖优罚劣。
(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指标多、任务重,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创文工作的成败。在下来的创文工作中,我们必须抓住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着力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一是要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治理和改善城乡结合部、内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状况,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严肃整顿乱丢垃圾、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行为。二是要完善环卫设施建设。要加强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站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城市主要区域合理布点,新增一批垃圾箱,逐步提高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能力;要及时加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解决垃圾出路问题。三是要探索构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总结我市部分城区卫生保洁市场化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将城市卫生保洁等一些管理项目逐步推向市场,缓解政府管理压力,实现管理效果提升,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净化问题。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绿满家园”全民行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切实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
(三)必须强化交通管治,突破交通管理瓶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交通管治,着力解决各类交通管理“顽疾”,突破交通管理瓶颈。一是要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加强交警的日常执法管理,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交通拥堵时的疏导能力。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路段、时段,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道路交通违规违章行为特别是摩托车、泥头车的违规违章行驶行为,保持严管态势。二是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增强智能化交通管理能力,缓解交通阻塞。加强中心城区道路的建设、改造和维护,不断美化和拓宽城市主干道,提高道路车辆通过率。三是要完善城市公交服务系统。要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力度,加大公共汽车运力投入,增设公交运行线路,完善公交站点布局,加强公交设施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必须深化文明区(县)创建活动,夯实文明城市基础。
实践证明,文明创建的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进一步推进文明区(县)创建活动,夯实文明城市基础。一是要实现文明区(县)的全覆盖。目前,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已成为我市的文明区,潮阳区也获得创建文明区(县)工作先进区。已经取得文明区或创建工作先进区称号的,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争取蝉联文明区称号并努力争创“汕头市文明标兵区(县)”;目前还未启动文明区(县)创建工作的,要及早启动这项工作,实现文明区(县)创建活动的全覆盖。二是要推进基层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区(县)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实现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的有效提升;在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提升单位文明程度和文明服务理念;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家庭美德的知晓率和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的比例;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文明美丽新农村。三是要完善基层文体设施。要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科普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设,确保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确保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定期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市、区、街道各级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均体育场面积和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加强社区市民学校建设,确保80%的社区都建成市民学校,并常态性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五)必须开展全民文明行动,形成全民创文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要围绕“文明城市、美丽汕头”的主题,广泛开展全民文明行动,提高民众对创文活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一是开展社会公德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社会公德,开展“十大拒绝、十大倡导”宣传实践活动,举办“汕头道德讲堂”,开展《汕头公民道德歌》征集活动,推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道德读物,引导广大市民告别陋习,培育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和公共秩序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动”和“网络文明行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三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动各慈善机构、义工团体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寻找“汕头最美的人”评选活动,着力树立一批事迹感人、贡献突出、心灵美丽的道德典型,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四是开展文明礼仪学习实践行动。针对我市110多万未成年人,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营造百万学生学礼仪、全民共建文明城的热潮。五是开展全民阅读行动。围绕“快意阅读、美丽心灵”的主题,大力开展“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校园和书香乡村,推进学习型城市、智慧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六是开展创文宣传行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手机信息、户外广告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创文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办好汕头文明网,编印出版《汕头市创建文明城市系列丛书》,加强窗口行业和建筑工地的创文宣传,营造浓烈的创文活动氛围。
三、建议集中协调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各单位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
(一)关于交警、交通部门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的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成倍增加,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对交通秩序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此,市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建议,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希望能征求交警、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相适应,从源头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二)关于加快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龙湖区、市城管局都反映,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许多建成小区都没有配套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小区的生活垃圾因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经常造成二次污染,甚至成为卫生死角。此外,我市的雷打石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已接近使用年限,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是全市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建议市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并制定具体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规划建设各类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三)关于市区道路改造拓宽的问题。
在调研中,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当前一些实行改造的市区道路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拓宽,其改造后对缓解当前交通压力的作用不大。为此,建议我市下来在市区道路的改造拓宽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对摩托车道进行改造,将摩托车道并入主机动车道,达到拓宽道路、提高道路车辆通行能力的目的。
(四)关于规划建设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的问题。
经调研了解,我市目前还没有一块由政府机构控制的户外大型公益宣传广告牌,遇重大活动、事项需进行户外公益宣传时,俱由各相关单位向广告公司或企业租赁。因此,为加大创文等公益宣传力度,落实上级关于公益广告宣传不得少于广告宣传20%的要求,建议在城市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规划建设十几块大型户外LED公益宣传广告牌,宣传公益事业,彰显城市文明形象。
(五)关于完善创文工作机制的问题。
为加强对创文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对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作了调整扩围,并根据《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的规定,在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九大“工作协调组”,分别由分管的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的领导为成员。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九大创建项目,建议由各大“工作协调组”负责抓好对应创建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另外,为加强创文工作的组织协调,2011年市编委已下发文件(汕机编〔2011〕30号)明确市文明办主任、副主任高配为正处职、副处职,但目前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建议落实组织部门尽快配齐配全市文明办班子,以便开展工作。
关键词:公园;管理;养护;包头市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72-03
1 包头市城市园林绿化现状
包头市园林绿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生态优先、造绿惠民”的原则,有序推进园林绿化。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包头市园林绿化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市、区政府两级每年投入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逐年加大,各类绿地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形成了线性景观网络化、局部景观个性化、整体景观生态化的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 390hm2,其中绿地总面积达到7 801hm2,城市绿化三大指标分别为:绿地率39.84%,绿化覆盖率42.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m3。截至目前,共建成社区运动公园28个,各级各类公园、广场及游园景点185个,绿地面积达到3 187hm2。对于改善包头市人居条件、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头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在2005年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华环境奖”的称号,并成功摘取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桂冠,2008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地级城市第一名的成绩。
2 包头市公园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包头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百姓市民休闲健身、文化娱乐需求的增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已由原来注重绿化面积、数量的扩张转向注重建设质量、景观效果提升,转向在养护质量和管理上更注重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
2.1 园林绿化景观建设 包头市在公园设计建设过程中,从设计环节上引导公园建设走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发展道路,引进全国知名设计公司,严把设计方案审查关,提升公园建设质量。“十二五”时期比“十一五”时期增加大型绿地7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60hm2、建成区绿地面积1 463hm2、绿化覆盖面积1 717hm2,特别是2015年全市建设了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生态效益明显的公园绿地,如奥林匹克公园、市民公园等,社会影响力广泛,受到全市市民群众的好评,在主城区基本实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的要求。同时,按照“提升景观、完善功能”的要求,城建委分期分批对老旧公园实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2015年新改建公园公厕25座、硬化铺装2万m2左右,栽植乔灌木11万株(丛)。
2016年包头市重点推进21项公园广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1.7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4.24亿元。加大奥林匹克公园、市民公园、召庙公园、环赛汉塔拉自行车道等中心和重点区域的公园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城市“绿核”,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提升整体绿化建设水平;本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营造景观、健全配套”的理念,吸纳海绵城市的设计新要素,对劳动公园、八一公园、植物园、银河广场等8个老旧公园、广场进行基础设施和绿地景观的升级改造,稳步提升城市绿地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质量;以彰显地域风情,传延历史文化,突出主题特色为原则集中开展军工文化主题公园、赛汗塔拉公园扩园提质、井坪公园等主题公园建设,赛汗塔拉公园作为包头市最大的力争多建精品,多出亮点,凝练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绿地建设品质,有序拓展城市绿地覆盖半径。
2.2 绿地维护管理
2.2.1 修订、落实完善园林绿地方面的规程制度 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行业统筹”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按照“责任明确、方便管理、全面覆盖、互相衔接”的原则,在公园内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绿化养护任务分解到位,细化到人,形成人人监督、人人负责的管理体系。同时,健全绿化养护检查考核网络,积极推行“互联网+监管”方式应用,利用智能手机便捷准确传递养管信息,养护管理的即时性、便捷性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形成了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年考评的考评体系;在对区属绿地的监管服务上,主要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下发年度工作安排、组织全行业绿地检查、开展培训交流等方式推动,出台了《公园管理规定》《公园游乐设施管理办法》,启动了《包头市公园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公园经营项目管理规定》即将修订完成;在公园管理中,以专业养护队伍为基础、以三级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考评制度为保障,逐步建立起专业、规范的公园管理体制,使公园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2.2 实施精修剪、细养护的绿地植物养护方案 公园乔灌木的整形修剪、地被草坪的修剪除杂、花坛花带的维护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卫生管理都有统一严格的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对绿地内所有苗木和设施进行了登记造册,对园林建筑、雕塑喷泉、园路广场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垃圾桶井盖指示牌等公园设施的完整安全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营造了市区公园“精、细、秀、美”的绿化环境。
2.2.3 推行依法执政的管理模式 始终贯彻《包头市城市绿化条例》,严格绿线管理,针对城区3hm2以上绿地进行基本信息普查统计,并以地理坐标的形式确定绿地边界,建立城区绿地的电子档案,并拟申请进入人大立法程序后正式公布,为城区绿地的依法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在《包头市绿化条例》《赛汉塔拉湿地管理条例》实施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草拟《包头市公园管理办法》,已列入包头市年度立法计划,健全绿地保护法制体系。同时,按照住建部《城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暂行条例》要求自查,全市公园未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未利用“园中园”等变相经营。也不存在违规增添游乐康体设施设备以及将公园内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行为,确保了公共资源的公益属性。
2.2.4 遵循“以人为本”的建管思想 包头市注重城市爱绿护绿和绿化法规常识的宣传,开通了园林公众号、建立了网络平台,推动“城市绿化认养”活动、“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扩大了园林服务半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活动为契机,加强服务意识、服务礼仪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利用公园绿地服务窗口的优势,通过悬挂宣传板、文明条幅,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形式,引导游客文明游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公园、广场志愿服务工作,增加文明引导员的数量,完善志愿者服务站建设,积极吸纳各类社会团体监督园区管理工作,并与社会团体和各大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绿色环保理念,使包头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攀升,促使公园成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阵地。
3 加强城市公园维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目前,城乡统筹发展对公园类型、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道路改造、地铁修建、房地产开发对公园用地范围、公益属性及健康发展造成威胁,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市民群众对公园数量、内涵、品质功能、开放时间与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全市公园除包头乐园、北方兵器城外,全部实行开敞式免费开放,公园游客数量急剧增长,公园管理难度日益增加。针对公园事业面临的上述挑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规划建园,建设精品绿地 按照《包头市园林绿化十三五规划》的建设要求,着重加强“包头市城市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16类主题公园建设,突出人文内涵和地域风貌,避免“千园一面”,使公园建设与彰显城市个性,延承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形象相适应;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立足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一批“精品公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绿色名片;重点加快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和郊野公园的建设步伐,发挥新建公园主动导流游客密集园区的作用,减轻大型公园、中心公园、老旧公园的管理压力;在新建公园时因地制宜地增设调蓄防涝、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发挥公园绿地生态调节作用;分阶段、有步骤的推动老旧公园提档升级改造,拟对劳动公园、八一公园、阿尔丁植物园、银河广场、迎宾公园等进行改造,主要是开展基础设施更新完善、优化园容景观、提升服务功能,增强绿地承载能力。
3.2 改革创新,探索先进管理模式 借鉴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经验,积极探索研究公园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公园等级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在资金投入、考核检查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在标准完善、考核和监管机制健全的基础上,参照已有实例,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对公园卫生保洁、安全保卫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日常养护作业探讨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推动公园管理创新。
3.3 多措并举,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管理困境,要逐步建立公园长效管理机制,绿地日常管理、考评要在现在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公众服务热线的功能建设,对市民投诉快速反应,重视媒体的“曝光”,认真整改存在问题;探索建立“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共建模式,充分依托社区资源,积聚广大绿化志愿者力量,共同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市民游园的文明素质和形象;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使公园广场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
[1]李丰生,张文茜,曹世武.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进展与述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5(6):142-147.
[2]朱明,史春云.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9):24-33.
[3]袁南果,杨锐.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5,21(7):27-30.
[4]任晋锋.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园林,2003(11):46-48.
[5]林晶,李岳.浅议公园的建设与管理[J].现代园林,2006(10):33-34.
[6]张翔宇.探讨现代城市园林管理创新[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1(11):73-74.
[7]施德法.用园林人才推动行业发展[J].园林,2012(6):18-21.
[8]赵宏彬.城市园林绿化管养的市场化探讨[J].中国城市化,2016(3):78-80.
[9]张英丽.浅谈园林绿化市场化管护[J].河北林业科技,2013(4):86-88.
[10]李金柱.浅议城市绿地养护产业化趋向[J].宁夏农林科技,2007(4):26-27.
[11]何向东.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与养护管理之浅见[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4).
[12]张芳,赵强,赵瑞清.创建园林城市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J].技术与市场,2012(05).
[13]王慧君,韩永清.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12(10).
[14]陆小成.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管理学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