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汉翻译

英汉翻译

时间:2022-12-16 12:0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汉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汉翻译

第1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陷阱;表层结构;深层含义

英语陷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学习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英汉翻译中,初学者往往从语法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做机械对比,有时还下意识地将词典释义不加斟酌,拿来就用。在审查译文表达是否准确时,又习惯于将自己的母语思维定势用作衡量正误的标准。这些做法实际上都很容易造成释义与原文真实含义的脱节,甚至南辕北辙,落入英语“陷阱”。

一、短语翻译中的陷阱

例子如下:

1、confidence man

误译:值得信赖的人

正译:骗子

2、sleep late

误译:睡觉很晚

正译:起床很晚

3、black tea

误译:黑茶

正译:红茶

4、gas mask

误译:赌气面具

正译:防毒面具

5、mad-doctor

误译:发疯的医生

正译:精神病医师

6、lightning rod

误译:闪电针

正译:避雷针

7、trouble man

误译:制造麻烦的人

正译:故障检修员

8、be in control

误译:被控制

正译:掌控……,控制……

9、flu mask

误译:流感口罩

正译:卫生器具

10、fire engine

误译:点火机器

正译:救火车、消防车

11、fire wall

误译:着火的墙

正译:防火墙

对这些短语均须准确理解,否则便会落入陷阱之中。

二、习语翻译中的陷阱

在翻译英语习语时,初学者有时总想找一个汉语的习语或成语,使之与英语习语相对应。虽然这种对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却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成功。英语陷阱的特点就是其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常常貌合神离,甚至南辕北辙,若抛开语言文化差异而不顾,盲目追求“形似”,就难免会落入英语陷阱。如:

1、Gild(或Paint)the lily

该习语似乎与“锦上添花”意思相近,但实际上却相差甚远。在汉语中,“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而这个习语的意思是指对已经很完美的东西做不恰当甚至过分的修饰,结果是破坏了原来的美。这有点近似于汉语的“画蛇添足”。

2、Strange bedfellows

这个习语不等于“同床异梦”。“Strange bedfellows”指走到一起的不同类型的人,萍水相逢的人;或有些人性格、兴趣、习惯等都不相同,本来不会碰到一起,而现在却成了伙伴。“同床异梦”指的是虽然共同生活或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各有各的打算,面和心不合。可见“strange bedfellows”和“同床异梦”所指很不一样。

3、Turn the table

这个习语很容易被误译为“把桌子掀翻”,而且好像还带有气愤至极的味道。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turn the table”在含义上并不带有这种激动的成分。譬如,一对夫妻吵架、闹离婚,经过调解之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丈夫的一位美国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当知道是这么一种结果时,便说:“Oh,thank God!You turned the table.”这位男士听后很不理解:朋友是不是以为自己对妻子动粗了?其实,这个习语的意思和掀翻桌子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带有什么负面的感彩,它的意思是“扭转了局面”。

4、The last straw

如:The service in this shop has been bad before,but this is the last straw.

误译:这家商店的服务一向不好,这可是救命稻草。

学习者对这句英文容易误译的原因就是在阅读时容易忽略中西方文化因素,望文生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容易把“the last straw”和“最后一根稻草(救命稻草)”联系起来。可是在英语中,“the last straw”指的是“the last in a series of bad events,etc.that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somebody to accept a situation any longer(令人忍无可忍之事;终于使人不堪忍受的最后一件事或一个因素等)”。该习语源于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最后添加的一根稻草压断骆驼脊背。)可见,它的指称意义与汉语的“救命稻草”大相径庭。所以,“The service in this shop has been bad before,but this is the last straw.”应该译为:这家商店的服务一向不好,这一次更是叫人受不了。

三、句型翻译中的陷阱

释义与原义南辕北辙,这种现象在某些英语句型和特殊结构的翻译中也很常见。当然,之所以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掌握英语陷阱的规律。由于英语中一些固定结构的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相反,所以,若仅仅按照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行翻译,那就很容易会落入英语陷阱之中。

1、For all 结构

如:For all I care,you can throw it away.

误译:你把它丢了,我很在乎。

正译:你把它丢了,我也不在乎。

2、It + be + adj.+ n.+ that 结构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教授认为像这一类的句型应从反面理解,以适应英语语言的独特意境。

如:It is a good workman that never blunders.

误译:一个好的技工从来不会犯错。

正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误译:聪明的爸爸会了解自己的孩子。

正译:聪明的爸爸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

3、being + a.

如:They are being friendly.

误译:他们现在很友好。

正译:他们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

“being friendly”之所以是“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或姿态)”,是因为从深层结构看,“being”表示的意思是“目前”或“现在”,其含义短暂。它说明这是主语有意识的一个动作,因而在这类句子里面就隐含着一个意思:他们平时并不这么友善,现在是故意作秀。在这个句型里,“being”的含义相当于“故意地”。

4、形式否定,实为肯定

(1)….cannot…….too

如: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when driving.

误译:你开车的时候不能太小心了。

正译:你开车的时候越小心越好。

此结构在形式上是否定的,但意义却是肯定的。表示一个人“无论怎么…..也不过分”,“越……越好”。

(2)……never……but……

如:I never go to that city but I want to eat the characteristic food there.

误译:我从来不去那个城市,但是我想吃那里的特色食品。

正译:我每次去那个城市都要吃那里的特色食品。

在“……never……but……”这个结构中,never和but是用来加强语气的,实表肯定的意思,可译为“每次……都/必……”。

(3)……nothing if not……

如:The book is nothing if not interesting.

误译:这本书没有什么意思。

正译:这本书相当有意思。

在这里,“nothing if not”是一个双重否定,实际上它是一个强调肯定意义的结构。“nothing if not”相当于“extremely”、“very”,意思是“极其……”,“非常……”。

5、形式肯定,实为否定

(1)……the last…… + 不定式短语/定语从句

如:This is the last thing I expect him to do.

误译:这是我希望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正译:这是我最不希望他做的事。

在这个句型中,“last”应理解为“最不可能的”。

(2)……anything but……

如:This math text is anything but easy.

误译:这次数学考试很容易。

正译:这次数学考试一点也不容易。

“……anything but……”应理解为never,意思是“决不”。

6、貌似全部否定,实为部分否定

如:All of the students did not turn up.

误译: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出席。

正译: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出席了。

Both of us are not teachers.

误译:我们俩都不是教师。

正译:我们俩并不都是教师。

英语中,当all,both,every,each等表示整体意义的代词与否定词not连用时,一般只表示部分否定,而不是全部否定。

7、否定转移

如:He was not ready to believe something just because Aristotle said so.

误译:他不会相信此事,因为亚里士多德这样说过。

正译:他并不会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如何如何就轻信此事。

否定转移结构往往貌似一般否定结构,not的位置与一般否定结构中的not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部分否定,not由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英汉翻译中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意思南辕北辙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四、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从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不难看出,英语陷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习者可谓一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学习者对英语的词句、语义应努力克服机械理解,不能简单照搬辞典上的释义,更不能想当然。在翻译时,望文生义是最要不得的。

第二,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不同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有时,英汉翻译之所以会掉入陷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者忽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和掌握,这种忽视势必会使学习者误入歧途,掉入文化的“陷阱”。只有在文化中去探寻词语或某些特殊表达方式的真实内涵,才会有效地避免翻译中的“南辕北辙”;只有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才不会落入陷阱。正如王佐良先生所指出的:“在寻找与原文相对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的含义、作用、范围、感彩、影响等各个方面都相当。这当中,陷阱是不少的,如果我们望文生义就会出毛病……译者做的文化比较远比一般人细致、深入。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由此可见,学习者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何其重要。

第三,对英语陷阱的规律要多注意、多分析、多体会。英译汉有时可以做到形式结构上的对等,但并不是每个英文习语、短语都能在汉语中找到意义对等且形式结构也相当的习语或惯用法。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意译、增译等其他技巧来表达某些英语特殊结构或词语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避免误入一些似是而非的“盲区”或“陷阱”。

参考文献:

[1]孙海运.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

[2]鲁迅.准风月谈[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A.S.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4]董乐山.英译汉理论与实例[M].北京出版社,2005.

[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01).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 词序比较

吕叔湘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指出:“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所以说比较的方法无论对汉语研究、汉英对比研究,还是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都有着深刻的启示。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英汉翻译中的词序方面(定语、状语)通过列举实例进行比较。

一、定语

汉语中的定语总在被修饰的中心词前,英语则不一定,单词定语一般在中心词前,但短语定语大多数在中心词后,而定语从句则总在中心词后。例如:

a beautiful dress: 一件漂亮的连衣裙

a difficult problem: 一道难题

the president elect: 当选总统

the days to come: 未来的日子

anyone who has been to the place: 任何到过那个地方的人

an outstanding young American singer: 一位杰出的美国年轻歌手/一位年轻的美国杰出歌手/美国一位杰出的年轻歌手

a modern powerful socialist industrialized country: 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一个强大的、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以上例子中,英语修饰语的词序不能改变,相对而言,汉语修饰语的词序比较灵活。英语定语中,如果一个中心词有单词(前置)和短语或从句(后置)同时修饰,译成汉语时原来后置的定语反而在前。例如:

the second import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要考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the first man who stepped on this new continent: 踏上这个新大陆的第一个人

英语中一些由分词组成的短语和对应的汉语词序也不一样。例如:

ill-tempered: 脾气不好 well-conducted: 行为端正的

absent-minded: 心不在焉

broad-minded: 宽宏大量

另外,在时间和地点方面,英语由小到大,汉语则相反。例如:

52, Heishijiao Street, Dalian, China: 中国大连黑石礁街52号

20th, October, 2012 (October 20, 2012): 2012年10月20日

英语里说Mr. Smith, Chairman Mao, 称呼在前,姓名在后,汉语则相反,“史密斯先生”“”。提到人物时,一般人名在前,表示身份的同位语在后,汉语则相反。例如:

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二、状语

英语中的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在句中的位置相对灵活。两者同时存在时,一般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汉语中的时间和地点状语则往往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而且通常时间状语在地点状语之前。例如:

He came yesterday: 他昨天来的。

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new restaurant last Saturday: 上星期六我们在那家新餐馆尽情地吃了一顿。

英语中修饰动词的状语有时放在动词之前,有时甚至放在全句之首,但是多数情况下放在动词之后,尤其是短语状语;而汉语中修饰动词的状语一般都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例如:

We have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dozen rockets.

我们成功地发射了十余枚火箭。

Did you come from San Francisco to Beijing by this plane? 你是坐这架飞机从旧金山到北京的吗?

Sincerely I offer you my apology.

我真心地向你道歉。

We don't eat with chopsticks.

我们不用筷子吃饭。

三、结语

英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词序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和进行翻译工作时,要留意词序方面的异同,有意识地摆脱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提高英语的翻译及交际能力,防止英汉对应关系的过分强化,从而学到地道的英语及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1-01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语言本身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并且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亦是如此。

2.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文化语言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概括为: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人仰马翻。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另外,由于东西文化形态及心理因素的不同,人的尊卑概念及表达尊卑要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富有竞争力,而年纪大的人却常常被嫌弃。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老”就意味着风独残年,来日无多,人们都忌讳“老”字。如某院校的学生陪外籍教师乘车旅游,一位学生一上车便热情地给外教让座并用英语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可别累着了……”这位外教听后心中十分不快,心想自己才五十多,中国人就把他当作不中用的老头子了,而这一误读,正是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 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差异

l.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感性思维。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更适合处理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容易产生凝聚力;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则更利于人类探索物质世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互有短长,互有利弊,只有相互借鉴、吸收、扬弃,才是明智之举。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2.颜色文化的差异

颜色词除了能表达所固定颜色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可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因此,如果不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派生出来的深层次涵义,就算知道颜色词的固定颜色意思,也知道句子中的语法,也会翻译错误,闹出笑话,在交际中就会引起歧义,产生误解,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如green-eyed,大部分人都知道,green是绿色,eyed具有眼睛的意思,因此直译就是绿眼睛,其实意思指的是眼红。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

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因此,进行英汉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要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运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内容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应乐于语用移情,尊重、适应译语文化。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地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以达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语用移情

“移情”(empathy),又称为感情移人,指“设身处地”的行为,即超越自我,对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能够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Ruben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他认为在语用学上,“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即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地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移情主要表现在语言语用移情和社会语用移情两个方面。跨文化交际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语言是移情体验的主要手段。语言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总是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社会语用移情现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当然也涉及到语境,主要指交流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听者和读者应持一种合作态度,在信息数量、信息内容、信息传递方式上做合理推论,即遵守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具体来讲,“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强的陈述”;“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Leech谈到听者和读者的任务时说,理解是一个“问题一解决”的启发性的过程,即听、读者通过形成假设,并利用可及的证据验证假设,来识别话语的语用含义。形成假设的过程突出了理解过程的语用移情。这表现在听读者努力调用相关的语境信息,补全语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说、写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关的推理即假设。操汉语的本族人对操英语的本族人说英语往往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语用习惯,见面打招呼时,他们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yourmeal?”而用“Itisaniceday,isntit?这种摆脱自身文化习惯的语用移情,实际上是“人乡随俗”的一种普遍现象。反过来说,当操英语的本族人身处中国这块异地,听到中国人用英语冒出一句带中国味儿的寒暄话:

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会反感,也许还会感到异国情浓而欣然接受。这显然是语用移情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缘故。

二、汉英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语用移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要求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摆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模式中,主动如实地领悟和欣赏该语言和文化,从而帮助交际获得成功。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必须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融合。

孙致礼先生认为,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基本策略有两种:一是“融化”,一是“活现”。这两种策略也就是对待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以目的语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去替代原文中的文化形象,结果使原文的文化意象发生了顺应改变,以目的语形象替代源语文化形象的目的在于使译文适应目的语读者,顺应译语文化而被接受,这种替代和调整的翻译策略称之为归化(domestication)。将源语的文化意象或形式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其结果将使译语的语言文化由于进人了外来文化因素而产生某种变异,这种变异称之为异化(foreignization),异化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与母语不同的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文化意象和相对陌生的表现形式。两种翻译策略各有其利弊。先说不利的一面,如英国学者Hawks翻译《红楼梦》时把“阿弥陀佛”译成“Godblessmysoul!”,这也是译者移情于译语读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样造成的弊端是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很可能让西方的普通读者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做法“以假象,假信息蒙骗译文读者”。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会要求译语读者适当地运用移情的办法来理解译文中的文化因素,要不然会使读者容易误解。再说利的一面,在英译汉时,译者会移情于汉语文化的读者,会尽可能地把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在汉译英时也一样,由于心理上的移情作用,译者作为交际的一方,会尽可能把希望表达的思想(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文化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从交际的角度阱,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中国语言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事情或者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英语或汉语展现出来,难免出现一些译文读者感到怪异、生疏的“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但这些“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则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Venuti)认为,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有一种陌生和疏远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异,外国文本在目的语中就获得了一时的解放。译文的读者作为交际的另一方,他们知道自己读的是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事和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设身处地,尊重异国的国情和文化,“移人感情”到译作中去。语用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使原文和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如果译者认为译文读者虽然不熟悉某种语言现象或意境甚至对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来理解该现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将该现象或意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例如:

(1)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

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为汉语,中国读者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讲在罗马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又为什么要按罗马人做的那样去做?如果我们了解这句谚语的用意,我们就可以不理会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说法,直接传达出其用意:人乡随俗。

(2)他跟老人招呼了一声:“吃过没有,老爹?”汉语中的“吃过没有”是用来打招呼的,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关心对方是否吃了。知道了两种语言的语用习惯,我们就可摆脱原文的羁绊,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决定某些词语的替换和取舍,将之译为:“Goodmorning,Grandpa”,hegreetedtheoldmail.

(3)“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这个标语的意图是祝愿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平安回家。如果将之译成“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说英语的本族人是不会领会这句话的真实信息的。我们用一个简单的“oGodluck!”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理的是使用中的意义,译者必须通过语用移情,才能决定采取那种翻译策略,从而准确翻译。

再比如,《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

(4)“癞蛤蟆想天鹅吃”(曹雪芹:165)

Atoadhankenngforatasteofswan.(Yang:164)

Acaseof”Thetoadonthegroundwantingtoeatthegooseinthesky”(Hawkes:242)这里,霍克斯用“鹅”(goose)的形象,替代了“天鹅”(swan)的形象,是为了适应英美读者的审美观。因为再英美文化中,“鹅”和“天鹅”是有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的。这从英语成语“aswanamonggeese”中足见差别。可见,译者的语用移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翻译的准确性。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95)

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Yang:90)

Manproposes,oGddisposes.(Hawkes:152)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杨宪益先生利用了一个英语的谚语,但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却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未作任何改动,这样,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这对英美读者来说当然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当然,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可见,过度的移情于译语读者,而不考虑原文的文化内涵会造成一定的误译。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杨宪益基本上移情于原文作者,目的是想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多用了异化策略,而霍克斯则移情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为了取悦于译文读者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其实,从语用移情的角度看,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该说,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补充的。如翻译“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可以异化译为“Herbeautywouldmaketheifshsink,thewildgoosefalldownandthemoonhideherself,andputthelfowerstoshame.”以便让中国文化被英美读者理解,接受,也可以在不需要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的情况下,去掉比喻归化译为“Herbeautyisbeyonddescription.”通过异化的译法,英语中很多比喻I生的词语已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如:Crocodiletears,angel,Pandora’Sbox,darkhorse,sourgrape,coldwar,forbiddenfruit等等,但是汉语中被移植到英语中的比喻性的词语相对来说要少,如“纸老虎”,thepapertiger,“半边天”Halfthesky等。翻译中的移情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如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进而会影响到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的独立性。可见语用移情在翻译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虽然归化式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另一需要,即阅读通畅的需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伤及文化的交流,无意中蒙骗了译文读者。Venuti认为,通顺式的翻译策略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不仅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而且还要有文化平等的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并恰当的进行语用移情,会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第5篇

Abstract: USA famous Sinologist Li Sanduo (John Deeney)professor pointed out: "every language get life and nutritionfrom the culture, so we can't only pay attention to how alanguage content translat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must also strive to express two kinds of culture in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al habit." ("familiar with the two kinds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关键词:历史文化 语境 风俗习惯

翻译不仅仅对语言与词句进行转换,还承载着传播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可以说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语言文化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由于其地理位置、风情民俗、历史传统、经济生活、社会制度等方面上的差异,形成了该国家与民族特有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上的差异。下面就影响翻译的因素谈谈我的看法:

一、不同的历史文化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制度、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语境,翻译不仅需要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定位,联系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还需再现其在新文化当中的认可度,将译本确定在一定的历史性地位中,使处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目的语读者能感知 同样的阅读及审美效果。例如,英语中有"to meet one's Wa-terloo"这个说法,被译为"受到失败和挫折",熟悉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Wa-terloo"是拿破仑惨遭失败之地,又如,中国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有了"鸿门宴"这个历史典故,如果译者对此不甚了解,仅仅将这一词简单地译为Hongmen Feast,将会误导读者,使之认为这仅仅是一般的宴席,而无法准确理解个中涵义,达不到翻译的良好效果。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多以成语或短语的形式流传下来,例如,汉语的"三顾茅庐""完璧归赵" "愚公移山" " 精卫填海" "东施效颦"等,多为动宾式、连谓式、对偶式,英语的"burn ones's boats" "Achilles' heel" "stick to one's gun"等,多与人称有关,更注重对个人功绩的宣扬。译者只有准确了解译本所负载出的历史文化及其历史底蕴,掌握各自的表达技巧,例如汉翻英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英翻汉时注重用主动动词,从而使译本更具内涵性,更为准确。

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影响着语言的运用,中西方时常会运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汉语文化习惯视虎为百兽之王,有 "虎踞龙盘""龙腾虎跃"等,而英语文化习惯将百兽之王颁给狮子,有诸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share(最大份额)等说法,可见,中西方在风俗习惯上,分别将"虎"和"狮"寓意为百兽之王。又如,汉语将猪视为愚蠢的象征,而英语也有俗语as stupid as a goose,这里的goose是鹅,与汉语的"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相同的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习惯赋予"龙"这一动物以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认为龙是万兽之首,善于变化,能兴风唤雨,利万物,我国古代更是将其视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明为龙,皇帝使用以龙作为装饰图样的器物,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可见龙在我国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然而西方文化中,视"龙"为一种凶残的魔鬼,认为龙是一种巨型怪兽,凶猛异常,破坏了很大,象征着邪恶势力,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即大龙。英语有俗语"plant dragon teeth",是挑起战争的意思,源自希腊神话中,国王种下的龙牙长成了许多互相残杀的武士。西方还有不少有关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可见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邪恶的,恨不得诛之而后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区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用法上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味,才能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下准确地翻译。例如,上个世纪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亚洲经济体: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考虑到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这个词译为英语是"Four Asian Tigers",即"亚洲四小虎",而并没有直接译为"Four Asian Dragons "。

三、不同的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各自的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不断衍生出与此相关的文化语境。中国自古信奉佛教、道教,尤其是佛教,一度在我国古代非常盛行,对我国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中国人相信人的一生会得到佛主的庇佑,由此衍生出许多与佛相关的文化习语,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大慈大悲""阎王爷"等,此外,还有道教衍生出的"玉皇大帝",开辟地衍生出来的"老天爷",中国人认为老天爷主宰着自然界。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万物,无所不知、无说不能,西方国家有"God help these who help themselves""God be with you"等说法。中西方在上的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11-0017-01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入A is B的基本语言框架(句型)中去时,两者的逻辑关系就通过“is”发生相互作用。“is”用来表示一种等值。所以从字面上看,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从听者对表述层的理解来看就应该推理为:“舌头是火”。“是”表明两个意义集合在某方面来说是等值的。然而,从上面我们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的理解来看,它们显然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将它们之间用“is”连接后,进行常规的等值逻辑推理的是行不通的,于是从表述层上我们能够辨别出这是一个隐喻,从而完成隐喻理解的第一部分。当听者明确说使用的是隐喻式的言语行为之后,就要对隐喻所表达的真正意义进行推断,那理解当然就要进人二级阶段,理解该言语行为的施行性部分,即理解“说话人的思想的原始的,或内在的意向性”。

可以这样假设,如果“The tongue is a fire”是说给一位正受媒体指责的艺人听的,那么说话人可能含有一种同情或瞥告的意向。艺人总是倍受媒体关注的,由于种种原因,媒体可能片面地、夸大地报道了某些事实,而这样的报道传播开来便演变成了某种绯闻和谣言,它们将或多或少地给艺人本人或其事业带来一些麻烦。这种语境为舌头与火的等值逻辑推理提供了一种可能:舌头―人类的语言器官―人的言语行为―媒体的报道―人们对报道的负面反应(绯闻和谣言)―给艺人本人或其事业带来麻烦(毁坏名誉或阻碍事业发展),火―会发光发热的化学物质―光和热过度会引发火灾,毁坏东西,甚至造成人员死亡,这样二者在毁坏这一功能上找到了相似性,逻辑推理就站得住脚了。“The tongue is a fire”的意思是大众对艺人的多种看法和言论中不乏绯闻或谣言,它们也许会攻击其人格,甚至会因为它们的存在,公司解除雇佣关系,或者没人敢请这位艺人演出。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说话者是在发出人言可畏的感叹,或是在告诫演艺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被媒体捕捉到后进行炒作,从而自毁前程。至此,听者才完成了对语言语行为的有效理解,导致了听者与说者的某种认同。

完成对隐喻的理解,必须经由一级理解(对言语表述内容的理解)到达二级理解(对言语者内在意向性的理解)。在同一语言体系中是这样,在不同的语言体系间也应该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往。我们应该怎样操作隐喻翻译就不言而喻了,或保全源语隐喻,或进行译语隐喻替换,或使译语语言显性化都具有可行性,只要它能够帮助听读者完成意向性理解。

第7篇

关键词: 关联语义; 模糊理解; 英汉翻译; 灰色关联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P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2?0049?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fuzzy ambiguous sentences existing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 optimum design method of transla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semantic is put forward, and an evaluation set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binary fuzzy semantic understanding method. The AHP grey correlation model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 semantic fuzzy analysis factor. The fuzzy decision goal func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s designed with the relevance semantic feature index method. The solution space adap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semantic registra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accuracy rate. The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of high relevan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better translation accuracy.

Keywords: relevance semantics; fuzziness comprehensi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grey relational degree model

0 引 言

随着翻译软件的革新,对英语机器翻译软件的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用英语翻译软件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受到英语语句的歧义性和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英汉翻译中出现模糊语句,对语义的分析准确性不好,导致翻译质量下降,需要进行英汉翻译模型的优化设计[1?2]。英汉翻译是一个多属性的语义决策问题,需要通过关联度和语义相似度分析,结合模糊决策模型进行翻译的语义表达优选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方法,实现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

1 英汉翻译模型的语言评价集构建

1.1 二元语义模糊理解方法

为了实现基于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设计,首先采用二元语义模糊理解方法进行英汉翻译中的语言评价集构建[3]。英汉翻译过程中把所有二元语义评价节点split分布到各个语言评价映射上,通过语义模糊特征提取和排序,结合基本块文件的灰色关联度解析,进行语义配准,输出英汉翻译的结果[4],在信息管理中间件(Middle Ware)进行翻译目标语言的套索检索和二元语义模糊决策[5?6],对歧义语句和模糊语句进行自适应的智能翻译匹配,得到基于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的总体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的英汉翻译模型的总体设计流程,采用二元语义模糊理解方法构建语言评价映射,假设为二元语义信息决策过程的源语言自相关数据,采用非结构化理想解方法得到语义特征解向量之间的目标(或对象、准则)[7]。其中,语言评价集中第k个语义元素利用率为:

2 英汉翻译模型的优化设计

2.1 英汉翻译中的模糊决策目标函数

在上述进行了英汉翻译模型的语言评价集构建的基础上,进行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关联语义特征索引方法进行英汉翻译中的模糊决策目标函数设计[9],假设最佳语法分析方案的语义关联解析的合理权重系数,把语义块的n个词汇当作信息包的有向图节点,在语法规则约束下得到第个近邻样本隶属样本,对于一个简单语义单元,个近邻样本的广关联语句的重传包,,…,,任意词汇Wi的快照窗口应与n个词汇形成完全图子序列,子序列为…,选择具有最佳语义相关度值的二元语义模糊理解评价集作为语义分析的模糊决策函数,语义特征为,简单语义单元的模糊决策权系数,简单语义单元的英汉翻译语义修饰目标向量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2.2 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

在采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关联语义模糊化解析因子计算和决策模型函数构建的基础上,通过解空间自适应寻优方法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在二元语义决策的灰度模型中,进行英汉翻译的语义特征子序列模糊决策融合,英汉翻译的语义模糊管理属性为,二元语义多属性决策的相对索引结果和松弛查询结果,在翻译决策过程中,评价方案Pi重传语义模糊度融合系数,如果各评价指标权重已知,得到英汉翻译的准确信任关系表示为,根据评价指标Ij的重要程度在上执行最优指标和最差指标的模糊关联语义控制,设,与是综合评价的特征向量。根据已有的语义结构分析简单语义单元的语义特征[10],特征值为,,,,,,,进而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实现步骤为:

(1) 根据从句的权重系数进行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得到模型,计算关联语义模糊化解析因子,通过词汇之间的语义相关度分析,将广联语义模糊决策方案作为AA,PD,AB的英汉翻译的最佳决策划分方案。

(2) 迭代翻译过程中任何词汇Wi的语义修饰目标函数,将的值更新为,进行内部语法结构的最优语义配准求解,得到分解是否翻译合理的判决准则为:

(3) 根据从句的语义相关度进行简单语义单元分析,被处理完时,锁住关联模型,计算每个子句的指令,简单子句集合{CS1,CS2,…,CSm}插入结点中,并获得其词性,操作结束,执行时间设为。

(4) 计算每个子句前置定语的语义配准约束向量,每次选择一个简单子句CSi,归结CSi,通过解空间自适应寻优方法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

(5) 采用二元语义模糊理解方法找到所有子句,语义结构为:LAAPDAB。假如有某个词汇W,在英汉翻译中将一个语句的多种语法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综上分析,得到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的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3 实验测试分析

对英汉翻译模型的性能测试实验建立在C++仿真环境中,以CWT200G金山词霸中词汇数据库作为英汉翻译的词汇来源,测试集中包含15个语义等价概念集和1 024个实例集,AHP?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阶数设置为5,采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关联语义模糊化解析因子实现英汉翻译的模糊决策融合,得到英汉翻译的模糊决策属性表见表1。

根据表1中结果计算关联语义模糊化解析因子,通过解空间自适应寻优方法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和英汉翻译的最优化决策。图3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英汉翻译的关联失准率Ρ冉峁,分析得知,采用本文方法进行英汉翻译,失准率较低,说明进行英汉翻译的关联度较高,翻译的准确性较好。

4 结 语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的智能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语义模糊化分析的英汉翻译模型优化设计方法。其采用二元语义模糊理解方法进行英汉翻译中的语言评价集构建,利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关联语义模糊化解析因子,通过关联语义特征索引方法进行英汉翻译中的模糊决策目标函数设计,通过解空间自适应寻优方法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准确性语义配准,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英汉翻译的关联度较高,说明翻译的准确性较好,性能优越于传统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强,何友,李新德.一种快速DSmT?DS近似推理融合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37(9):2040?2046.

[2] 舒婷,刘泉,艾青松,等.基于梯形模糊数与二元语义需求权重确定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3(12):111?114.

[3] HERRERA F. A model based on linguistic 2?tuple for dealing with multi?granularity hierarchical linguistic contexts in multi?expert decision?mak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2001, 31(2): 227?234.

[4] 孙晓东,焦h,胡劲松.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4):63?68.

[5] 王欣荣,樊治平.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一种语言群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3,6(5):1?5.

[6] 卫贵武.基于二语义多属性群决策的投影法[J].运筹与管理,2009,18(5):59?63.

[7] 张震,郭崇慧.一种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26(12):1881?1884.

[8]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 词类 转换

词类转换(conversion)是常用的英汉翻译技巧。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就叫词类转换(或词类转移)。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在英译汉中尤其重要,因为如果处理不当,译文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类是译文语义基本符合英语原文,但汉语表达有欠正确;另一类是汉语表达尚有可读性,但译文语义却与英语原文不符。如果机械地按原语的词性去“对号入座”字字翻译,就会造成译文文理不通、寓意不明、语意含混。

一、英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形容词、副词

1. 英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

在现代英语中,名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常用作主语、 宾语、表语、同位语,还可以用作定语或状语。按照英语句法,每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包括并列谓语动词的情况),因此动作名词的使用和动名词的使用是很经常的。英语限定动词只能用作谓语,但是在汉语中就没有一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动词的限制,因此汉语中动词出现的频率要比英语高。汉语动词除了作谓语,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等之外,还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补语。这种客观情况决定了英语中的一部分名词应当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因此与动词同根的名词、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含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动名词等均可视情况转换为汉语的动词。笔者注意到,这些名词大都是抽象名词,而在其后一般都有一个介词短语,并与介词宾语之间有着逻辑动宾关系。此外某些“介词+名词”及“介词+名词+介词”的短语也可转换成汉语动词。

二、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副词、动词或名词

1. 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副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有些英语形容词可以转换为汉语副词,这种转译法在由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转译成汉语动词时经常运用;另外,如果译成汉语动词的是英语中的动作名词,那么这个动作名词原来所带的形容词也相应地转移成汉语中的副词;还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有些英语形容词难以转换成相对应的汉语形容词,可将其译成汉语的副词。

2. 英语形容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英语中由系动词加上某些表示情感、知觉、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构成的系表结构,形容词后常接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或从句,这类形容词常转译成汉语动词,而其后的内容则相应地成为它们的宾语。

3. 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名词

可以转换成汉语名词的英语形容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加上定冠词表示某一类人的形容词;另一种是用来表示特征或性质的形容词在汉译时,往往在其后加“性”“度”等字而译为汉语名词。

三、英语副词可转换成汉语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英语中副词使用频繁,有的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用来修饰动词;有的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有的起连接作用引导从句;有的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英语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有时在句首,有时在动词前后,有时在词语中间。翻译时首先要弄清它的修饰关系,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根据汉语习惯灵活处理。

四、英语动词可转译成汉语名词或副词

1. 英语动词可转换成汉语名词

英语中一些由名词派生或转用的动词,其概念很难用汉语动词来表达,翻译时可将该英语动词转义成汉语名词,通常在其前加个“的”字,使其相关词语成为定语;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受到…+名词”或“加以+名词”结构时,该英语动词则转换成汉语名词。

2. 英语动词可转换成汉语副词

英语中有些动词具有汉语副词的含义,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副词。

五、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转换为汉语动词

虽然英、汉语介词都是封闭词类,但是与汉语相比,英语介词用法多样,且使用频率高。英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往往不用介词而用动词来表达。与动词搭配使用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不译,如:arrive at/in (到达),look afte r(照看),persist in (坚持),put up with (忍受),take care of (照管)等。但是,具有动作意味的英语介词或介词短语在翻译时往往转换成汉语动词。

总之,上面所归纳出来的五种词类转换法都是在英汉翻译中经常用到的,因而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和英汉翻译的探索者来说,也是必须掌握的。至于在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方面,是否还有其他更好更准确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各种各样的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和探索。只要这些方法是建立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是基于句法和修辞的需要,是出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应该说,都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创新的,同时也是对翻译这门学科有益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正话反说 反话正说 正反译 反正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英汉翻译中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

事物总有正反两方面的属性,肯定其正面就意味着否定其反面,肯定其反面就意味着否定其正面。对有些事物,英语习惯于从正面说,汉语习惯于从反面说;对另一些事物,汉语习惯于从正面说,英语则习惯于从反面说。这源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同。在翻译实践中,原文中有些正说的句子在翻译时必须处理成反说,反之亦然。因此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是英汉翻译中一项重要的翻译技巧。正话反说是指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中可从反面来表达;而反话正说则是指英语里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中又可从正面来表达。这里所谓正面和反面表达主要是指在英语里是否用not,never,nothing,none否定词或者带有de-,dis-,im-,in-,un-,-less等否定词缀的词,在汉语里是否用“不”、“非”、“无”、“没(有)”、“未”、“否”等字。无论是作为一般的翻译技巧或是作为翻译的修辞技巧,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在英汉互译中都是很重要的。英汉翻译时恰当地运用正反译的转换,不但可避免死译、硬译所造成的生硬、牵强,而且可使译文语义明晰,文从字顺,既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又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正话反说(正反译)

翻译时正话反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源语的正话目的语无法正说,也就是在技术上做不到,只能转换为反说。这种情况占正话反说的大多数。另一种情况是源语的正话目的语既可以正说,也可以反说,但反说比较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正说虽然也可以,但不太合乎表达习惯,或表达效果不及反说。这时还是以反说好。

正话反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汉英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不同;二是为了加强语气;三是为了更加准确;四是有些情况下无法直译,如betterthan,knowbetter,aliento,superiorto,free from。下面通过实例来探讨一下该翻译技巧的具体运用:

2.1正话反说(正反译)汉英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不同

(1) His hint escaped me.

他的暗示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不译为:他的暗示逃离了我。

(2) Make yourself at home。

不用客气。不译为:让自己在家里。

(3) The project is as yet all in the air.

这个计划尚未落实。 不译为:这个计划还在空中。

(4) She was over 70, but she carried her years lightly.

她七十多岁了,可并不显老。 (不可直译。)

(5) Please tender exact fare.

恕不找零。

(6)A bad book can go on poisoning people’s minds for any length of time.

一本坏书能无限期地毒害人的思想。

2.2为了加强语气

我们讨论问题时,不能忘记这些基本观点。

These basic concepts must be kept in mind in our discussion.

2.3为了更加准确。

他上个学期一直是全勤。

He has never missed a single lecture last semester.

2.4无法直译

(1)I am wiser than to do it.

我还不至于干这种事。

(2)A wise man is superior to flattery.

聪明的人不为谄媚所动。

(3)But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because few areas of the country are free of water quality problems.

但这个国家没有水质问题的地区寥寥无几,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5为了加强语气以便获得较好的修辞效果

在一些情况下,翻译时使用“正说反译,反说正译”的翻译技巧,能使译文不仅充分体现原文的意思,而且还能有效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1) Catch me doing that!

我决不会干那种事!

(2)They had been in the city for a week, but had remained in seclusion.

他们来到这个城市已一周了,却一直不露面。

(3)He is a nice fellow who breaks promises.

他背信弃义,是个坏家伙。(注意此句的“break promises”,在这里两个词暗示了这家伙其实一点也不好。注意文中使用了反语。)

①His attempts proved predictably futile.

不出所料,他的努力白费了。

②He evidently thinks otherwise.

他显然有不同的想法。

③Hardly anybody likes him.

几乎谁也不喜欢他。

介词:without, above, except, beyond, instead of ,out of ,etl

① This problem is above me.

这问题我不懂。

② I want a pencil instead of a pen.

我要铅笔,不要钢笔。

③ It was beyond his power to stay here.

他无权呆在这儿。

3反话正说(反正译)

反话正说(反正译),即英语从反面表达,汉语从正面表达。英语中有些带有否定词缀的词语或者是有些词组、句型,虽有否定词,形式上是否定的,但在一定的句式或搭配中,常常含有肯定意义,译成汉语时需正面表达。这样做有时是为了将原文中某些否定形式所具有的肯定含义清楚地表达出来,有时是为了将译文组织得更加自然流畅,当然,这两种目的也常常兼而有之。

使用反话正说翻译技巧的原因与使用正话反说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的,无法直接转换时只好反话正说。但总的来说,英译汉时正话反说的时候多,反话正说的时候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尚待考察。反话正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源语的否定表达方式在目的语里没有,只能转换成汉语的肯定式。另一种情况是源语的否定表达方式在目的语既可用肯定式、也可以用否定式,但用肯定式比较地道,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时还是转换成肯定式较为合适。

3.1英汉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不同

(1) He slighted no one.

他对每个人都平等相待。

(2)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3) He is nothing short of a poet.

他简直可以说是个诗人。

(4) 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about it.

对此事你要特别小心。

(5) Don’t lose time in posting this letter.

赶快把这封信寄出去。

(6) No man can have too much knowledge and practice.

知识和实践越多越好。

(7) Those words did not die inarticulate on your lips。

那些话你是一板一眼亲口讲过的。

(8) They never work without helping each other.

他们工作时总是互相帮助。

3.2为了加强语气获得好的修辞效果

(1) Let me know without fail.

一定要告诉我。

(2) Isn’t that just like the man!

这个人就是这样,你对他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3) His speech leaves nothing to be desired.

他的演讲好极了。

(4) Students,with no exception, are to hand in their assignment tomorrow.

明天学生统统要交作业。

(5) We cannot undertake a new task without making adequate preparations.

我们在承担一次新的任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3.3为了使译文句子结构多样化

(1) He had something of a case.

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2)You are telling me.

还用你讲?不用你告诉我了。

(3) 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谁会想得到?谁也想不到的啊。

(4) No one remained unmoved by his spirit.

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所有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4结论

综上所述,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技巧,它能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它适用范围有多广,也只能来处理一部分语言现象,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该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法,正确使用正说与反说技巧,且不可机械地套用这些规则。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英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2009.

[2] 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第10篇

关键词:汉英翻译;翻译技巧

一、前言

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对不同类型的翻译,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翻译技巧不同于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是一种战略,而翻译技巧好比是一种战术,是具体的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大大提高翻译速度。翻译技巧有多种,其中对文章Obama,Hu Vow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Partnership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主要运用词性转化、分译、结构调整、增词、合并、省略等翻译技巧。

二、汉英翻译中的翻译技巧分析

1﹑词性转化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我们有时必须改变原文某些词语的词类或句子成分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

1) Adjective Converted into Verbs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例句一:We believe strong dialogue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U.S.and China,but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我们相信,加强对话不仅对美中,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

分析:此句,原文strong dialogue,strong为形容词,译文将其翻译为“加强对话”巧妙地将strong由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例句二:This will lead to increased U.S.exports and jobs on the one hand,and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on the other.这将使得美国的出口和就业上升,同时提高中国的生活水平。

分析:increased 和higher都是形容词,但在译文中将其翻译为动词。

2) Nouns Converted into Verbs名词转化为动词

例句 :And he went to some lenghs to assure the audience that the audience that the United State welcomes Chinas rise as a new power and has no interest in trying to contain it.他还竭力向听众保证说,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新的大国崛起,无意对它进行遏制。

分析:此句rise在原文中是名词,在译文中由于表达需要将其转化为动词。

3)名词转化为副词

例句:…the United States “ save more,spends less and reduced long-term debt.”美国“多储蓄,少消费,减少长期债务”。

分析:在英文原文中more,less都是名词,在译文中译为“多”“少”由名词转为副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Division 分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要将英语中的较长的句式进行拆分,即分译法。

如语言学家们所示,英语的定语从句呈右开放状,可以向右无限扩展;而汉语没有定语从句之说,不能像英语那样随意地扩展。因此我们在翻译复杂的英语定语长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切分为一个个短句再分别处理。

Obama said the two sides agreed to seek a “ more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 in the future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 save more,spends less and reduced long-term debt.”

奥巴马说,双方同意在未来寻求“更加平衡的经济增长”此前,美国“多储蓄,少消费,减少长期债务”。

3﹑Restructuring 结构调整

由于中西方表达习惯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要对句式进行一些调整。

例句:Human rights activists were alarmed when he did not meet with the Dalai Lama in Washington last month,and when Hillary Rodham Clinton appeared to play down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during her first official visit to Beijing as secretary of state eight months ago.他上个月没有在华盛顿与达赖喇叭见面,以及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8个月前作为国务卿首次正式访问北京时明显淡化人权问题,都让人权活跃分子担心。

分析: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在翻译时放在句子前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可以从中体会英汉的不同,英语一般按照句法规则组织句子,句子又根据重要性依次安排。而汉语相对较灵活,句子顺序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三、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技巧多种多样,无论是哪种翻译技巧,在英汉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灵活使用,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翻译技巧灵活掌握,不断提高翻译质量。(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1991.

第11篇

[关键词] 物称主语;人称主语;英汉翻译

一、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定义

从具体语言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指示范畴来看,句子的主语可分为“人称主语”(personal subject)和“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显而易见,“人称主语”指句子的主语是“人”;“物称主语”指句子的主语是“物”。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指出: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相反,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与我’做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因此,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同时,刘宓庆在《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一书中提出‘主体意识与非人称主语’。其基本意思是主体意识是一个思维哲学概念,指人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观。人的主体意识,属于一种意识倾向,既在思维中把自己(主体)从环境(客体)中区分出来,环境包括万物万事。主体意识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理解、演绎、描写客观环境这个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因而使语言表述带有各种特征的‘主体性’。汉语注重主体性叙述,英语兼顾主体性与客体性描述,倾向于客体性描述。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物称主语是指以表示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如实物、抽象概念和动作名词等;所谓人称主语是指以表示人或生物的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二、造成“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的原因

思维方式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尤其体现在哲学、语言、科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生产实践中。另外,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思维构成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语言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对语言的影响也非常直接和明显。

英语民族的文化主要源于爱琴海文明,主张“天人相分”,故有“西方人生则与自然划离,而求能战胜自然,客服自然”。(包惠南,2001:31)与之相反的是,汉族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指出:“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性,最富人文意识,最富人文精神,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李瑞华,1996:625)

三、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表现

汉语在表述上注重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频繁使用 ‘人称’主语(尤其是第一人称)、主动语态句、无主语句及主语省略句以及话题主语,使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很松散。”与之相反的是,英语在表述上不偏重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多使用非人称主语句;被动句与主动句并重;主语一般不能省略。本文将主要从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这一方面来加以说明。

英语用物称作主语的句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 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同时又使用本身表示人的行动或行为的动词作其谓语,因而这种句式往往带有拟人化修辞色彩,语气含蓄,反映了英美民族的幽默感。

2、用非人称代词“it”做主语。英语中常用it作形式主语,代替句中真正的主语而将实义主语置于句尾,防止“头重脚轻”,也能起强调作用,以增强语气。

例如:

(1)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is worthy couple never absolutely conspired and agreed together in so many words; the one to cajole the young gentleman, whilst the other won his money at cards: but they understood each other perfectly well, and Rawdon let Osborne come and go with entire good humor.

看来这对好夫妻并没有同谋协议,明白规定由女的哄着小伙子,再由男的跟他斗牌赢他的钱。反正他们俩心里有数,罗登听凭奥斯本出出进进,一点也不生气。

这句话的翻译采用了汉语中常见的无主语句或主语省略句,将it灵活化处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Hong Kong will continue to keep its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after its return to China.

人们普遍认为后会继续保持繁荣与稳定。

这句话的翻译则将非人称代词it 处理成人称代词“人们认为…”,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与习惯。

此外,英语的“There be”句式也具有非人称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是英语与汉语的一个很大很明显的区别。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特征,洞悉其结构背后所反映出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翻译时进行必要的结构转换,尽量使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语言形式,作出精彩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汉翻译 能力培养

一、英汉翻译能力培养的常见问题

1.英语基础不扎实

许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语法知识欠缺,基础词汇量不够,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区分一些近义词和近形词,对一些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型的掌握不够牢固,难以做到运用自如。

例如:Jane上周生了个女孩。很多学生译为:Jane bore a baby girl last week.而生孩子通常不直接用动词bear,而是用短语give birth to.因此,正确的译文应是:Jane gave birth to a baby girl last week.

2.中英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有时甚至引起误解。由于学生中英文化背景知识不足,缺乏对母语的驾驭能力,在翻译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不能最大限度找到表达相等内容的等值形式的情况。

如:The fox prays farthest from home.

[误译]狐狸在离家最远的地方祷告。[正译]免子不吃窝边草。

它与汉语习语所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同。再如:black sheep害群之马;green goods 新鲜货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时就会出现误解。

3.脱离语境,望文生义

英语中有许多词一词多义,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的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对应。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往往脱离语境,孤立地处理译文,致使译文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如:The record has been con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July.

[误译]自从七月份创造了这个记录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很柔软的。[正译]自从七月份创造了这个记录以来,它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soft”除了与汉语的“软的”“柔的”对应外,还有“好心肠的”、“(饮料)不含酒精的”、“可攻破的”等其他词义。如果学生望文生义,将其误译为“柔软的”,整句意思就不正确了。

4.缺少必要的翻译技巧

许多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各种句式及翻译技巧,翻译方法也比较单一,导致译文不生动、不准确,缺乏逻辑性和美感,不符合英美或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如: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rons.

[误译]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玫瑰花和刺。[正译]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和苦。

这里应将roses和thorn这两个具体形象引申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甜”和“苦”。

My paris in a perfume.该句应用借代修辞技巧,将paris译为“巴黎风情”,将读者引入到以时装、香水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那浪漫、风情万种的意境。

[正译]我的巴黎风情就在一瓶香水中。

二、英汉翻译能力培养的方法

1.扩大学生知识面

翻译既是在沟通两种语言,也是在沟通两种文化。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词组和句型,并在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主要语法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结合所学课文,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养成做卡片、记笔记、摘抄的好习惯,以达到积累词汇量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

2.教会学生必要的翻译技巧

教师应结合教学中的翻译练习,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如:意译、合译、分译、转译、顺译、反译、增译、减译,以及各种从句和长句的翻译技巧等。

例:他听到这话,心里一跳,脸色也白了。原文中“心里一跳”可用反译法“missed a beat”,字面意思完全相反,但表达了同样的含义。译文“At this his heart missed a beat and he became pale.”如果机械照搬原文形式,将“心里一跳”译为 His heart jumped就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了。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