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勤工俭学论文

勤工俭学论文

时间:2022-08-15 01:01:44

勤工俭学论文

第1篇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5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A)―0009―01

一、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中小学要根据其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域因素,在勤工俭学工作上突出当地特色,在特色上做文章。要结合当地经济,积极发展种植业,如种菜、培育苗木等,这样投入少宜操作,对内补充师生生活不足,对外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2. 服务性原则。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服务,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创新的着眼点。

3. 育人原则。勤工俭学工作要以育人为宗旨,为育人服务。在其内容的选定与决策时,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保持一致,有冲突的内容要严格管理,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收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的双丰收。

4.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要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蛮干。要选择具有市场潜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5. 安全性原则。中小学的勤工俭学项目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经常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将安全防范贯穿于勤工俭学工作的始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师生安全。

二、对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政府对勤工俭学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 要规范管理,引导勤工俭学工作健康发展。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要保证安全,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时间。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对学校勤工俭学活动下指标,不能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乱摊派、乱收费。

2. 要加强舆论宣传。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勤工俭学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勤工俭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形成支持、鼓励勤工俭学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社会氛围。

3. 要加强协调,营造中小学勤工俭学的良好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对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支持,在土地划拨、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减免税费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 政府部门应给予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普及教育阶段勤工俭学工作得到基本保证。进一步为落实勤工俭学条例奠定基础;进一步规范普及教育阶段勤工俭学活动,加强勤工俭学管理等;进一步完善扶持教育财源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制定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确保勤工俭学自身的良性循环。

5. 人才支持。政府对勤工俭学人才支持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对勤工俭学人才的培养。鼓励勤工俭学人员大胆创新,提高业务能力,大胆选聘有知识、有魄力、愿意献身勤工俭学事业的人员,并给予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发挥能力。

6. 要进行科技支持。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是核心。选择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让校办产业有更高的起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科学管理引导,帮助学校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密切与科技站(农业站)的联系,加强对校办企业项目的改造。

(二)中小学对勤工俭学要有正确的态度

1. 全面的效益观。所谓全面的效益观,即坚持创新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创收是基础,服务是方向,育人是目的。首先学校通过勤工俭学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其次勤工俭学在给学校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俭学通过项目辐射,有效地影响着当地经济建设,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最后勤工俭学对促进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2.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勤工俭学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最好途径。学校要通过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验证和加深理解书本知识,有效解决书本上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这个窗口观察社会,了解大量书本以外的知识,并且让学生的意志、体力、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第2篇

关键词:图书馆 勤工俭学 培养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56-01

勤工俭学是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贫寒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而在学校众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中,图书馆又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备受学生的青睐,笔者发现,图书馆几乎是各高校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共同部门,而且是一个需求量相当大的用人单位。随着学校扩大规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图书馆藏书的也不断增加,图书馆除了延长开放时间.还增加了大量其他工作,而工作人员基本上很少增加。因此众多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既为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也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1 学校学生勤工俭学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图书馆勤工俭学不是一项单纯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勤工助学的“基地”,这对于学生和图书馆双方直接需求有关。勤工俭学学生的出现,缓解了图书馆人手紧张和工作量日益加大之间的矛盾。图书馆提供的岗位虽然报酬不高,但是因为在学校内部,安全省时,很受学生青睐。同时由于办学经费的短缺,图书馆越来越显得人手不足,以我校为例,学校藏书由二万多增加到现在的快二十万,学生从一千多发展到现在的六千多,图书馆工作人员没增加一个。学校一直是靠聘用学生来馆管理,减轻图书馆事务性工作负担。正是因为善于利用勤工助学的学生,才使得我们图书馆能正常运行。

2 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培养

学生到图书馆勤工俭学,就有了怎样培养、管理好这些学生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实行并轨制后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这次勤工俭学的机会,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协助图书馆老师把学院的图书管理工作做好。学校为实现“只要分数够,决不让你辍学”的承诺,首先是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有的学生做事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沟通能力差;有的学生知识面窄;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有的学生不愿干脏活、累活。所以在学生的挑选上尽可能要挑选热爱图书馆工作,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能团结同学,能热忱为读者服务,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办事认真负责,普通话标准,表达能力强,成绩好,并遵纪守法,关心集体,有合作精神的学生,让这样的学生优先录用。通过参加各种劳动和实践,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事物的能力和自立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另外还能增强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图书馆的环境十分安静,在那里可以边工作边看书学习,根本感觉不到郁闷。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对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身修养、锻炼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非常有好处。

其次是业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岗前培训工作。各校的勤工俭学中心,一般为设在学生处或团委的下属职能部门,并制订有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基本素质培训着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工作热情以及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热爱图书馆工作,遵守劳动纪律,树立敬业爱岗的良好品质。

3 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

勤工俭学学生流动性大,学生到一定阶段就要出去实习,准备毕业考试,毕业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出去找工作,参加一些招聘考试,这时就不再适合从事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工作,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是长期的,需要稳定的流程,人员流动性太大,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工作。因此图书馆几乎每个新学年都有新老勤工俭学学生的更替,特别需要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来管理好他们。

3.1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关键

要使学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工作需要认真、细心、耐心同时具备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学生,特别是电子阅览室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处安排的学生很大部分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这也给学生到图书馆后的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岗位责任制度的制定由各部负责,根据各部室的工作要求,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班次、每个人员,只有责任到人、任务明确,不至于因分工不明而贻误工作。图书馆在制定奖惩制度时,一般以奖励为主,比如工作表现好、热心图书馆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不但在每月的工作总结会上口头表扬,同时还作为留任的重要条件;但对表现不好或违反纪律的学生,及时指出,但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一错再错者予以解聘。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3.2 交流管理

勤工俭学学生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他们在图书馆工作,了解图书馆文献的管理方式和检索利用,也真切地了解图书馆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劳动。读者对图书馆有什么意见或误会都可以通过他们得到及时的解释。他们又生活在读者群中,最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最能代表读者的呼声,为图书馆开辟了一条最直接、最方便的搜集读者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从而有目的地完善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质量。因此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宣传和言论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图书馆对他们的对外言辞要进行有效管理。

3.3 心态管理

勤工俭学学生大都家境贫寒,有些自卑,但又特别自尊,特别敏感。高职校学习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转折期。图书馆的每一位管理者同时也都是教育者,对勤工俭学同学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将对他们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勤工俭学学生的学生在图书馆不仅仅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还多了一项立足社会的技能,更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勤工助学学生在工作中图书馆老师要随时进行激励、关爱和引导。耐心向他们传授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他们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作为学生的实践测评;在工作期间对表现优良的学生进行表扬,在工作期满后为他们颁发荣誉奖状等等。这样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工作热情,使图书馆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何建荣.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聘用在校大学生馆员的必要性及效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6).

[2] 梁克可.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第3篇

关键词:勤工俭学;实践;思考

勤工俭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形势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以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为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偿的实践活动”[1]。《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高等学校应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勤工俭学因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及高等院校的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勤工俭学将逐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是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模式,具体因人而异,各有所长。近几年,我系组织学生利用每年暑假约2个月时间,集体到广东东莞、深圳和江门等地的电子企业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均取得了成功,这是一种新型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勤工俭学途径和模式。

一、组织大学生暑假到企业勤工俭学的实践

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生产不平稳。一年之中,有淡旺季之分。相应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淡旺季之别。一些企业在每年6-8月需要特别多的劳动力;而由于自立意识增强或家庭贫困,许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活动来锻炼自己并获取劳动报酬。这二者相辅相成,为暑假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创造了客观条件。

1.与企业签订协议是前提

学校既是勤工俭学活动劳动力的供应方,又是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者,学校与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签订一份合情合理、符合实际、不违犯法律的协议,是确保学生与企业双方利益、确保勤工俭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为此,我系成立了勤工俭学办公室。系党总之书记任办公室主任,下设干事一名,秘书一名,以及带队老师若干名。办公室主任总管全局。在每次组织学生到企业勤工俭学之前,通过劳务中介获得用人企业的信息,了解其基本情况,从中筛选出拟勤工俭学企业。系部派人亲临这些企业调查、考察,了解它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信誉程度等等。然后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协议对勤工俭学学生人数及工作岗位、工资及发放方式、食宿、作业时间及加班、厂证、工伤事故处理等细节作了详细的约定,同时规定了厂方不能安排学生从事险、毒性质的工作,为学生争取合法的经济权益和人身安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协议双方只能是学校和企业,而不是中介公司与企业,也不是中介公司与学校。一定要让准备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看到学校与企业所签订的协议书的原件或复印件,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自愿报名。

2.组织好学生报名是基础

我系自2005年开始组织大学生暑期到企业勤工俭学活动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参加该活动的大学生由2005年的280人,增加到2006年的800人,今年又进一步增加到2000余人。其中既有本系的,也有其他系的,甚至还有其它高校的学生。这一成果的取得除了与我们确保组织勤工俭学中介费透明、确保学生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前两次勤工俭学学生获得可观的工资性收入的带动效应以外,作为勤工俭学的组织方,最基础的工作是要组织好学生报名。在与企业签订协议之后,办公室干事或秘书就通过网络、海报等形式发布勤工俭学时间、勤工俭学企业、提供的岗位数、从事的工作性质、工资的计算方式和有关注意事项等信息,组织学生自愿申请、报名。以班为单位,班中的主要学生干部负责本班报名。对于外系或外校学生,采取“连带关系报名法”,即通过其在我系的同学到该同学所在班报名。这样便于勤工俭学过程的管理。报名汇总后,再根据与各企业所签协议的岗位数作适当调整。

3.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是关键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工作过程和旅途过程。至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由带队老师通过监督企业按协议不安排学生从事有安全隐患的工作来解决。因此,旅途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最令人担心的,如掉队等。为防止该类情况发生,除了要求大学生在报名时即与系部签订《勤工俭学安全协议》外,还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每10人编一组,每10组编一队。每组选定一个组长;每队指派一个老师负责,并指定两个得力学生干部协助。第二、要求提前一个半小时到站乘车,人员先到齐的组先上车;下车后人数不缺的组先出站。第三、每队队首高举队旗,队旗上有醒目的标志。另外,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还统一着装,便于识别。

4.做好思想工作是保证

虽然勤工俭学活动完全是大学生自愿而为,他们也作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是到了企业后,天天面对同样的环境、重复的工作,三四天下来,感觉又累又困,枯燥乏味;加上住宿条件、饭菜口味、工作时间等或多或少地与他们原来想像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企业急于交货的时候,每人都必须加较长时间班,一些没吃过苦的大学生,易产生烦躁情绪和思想动摇,因而可能会产生中途退厂念头。在勤工俭学期间,大学生与公司之间建立了“准雇佣”的劳动关系,大量学生中途辞工,将违反协议。此时就需要带队老师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给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关心、爱护。特别是要找有问题的学生谈心,正是这极少数学生的动摇,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勤工俭学队伍的稳定。要和他们多交流思想,分析原因,要多引导少强求、多理解少责备、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明白,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也要让他们明白,艰苦的环境可以培养人的毅力、磨练人的意志,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还要让他们明白,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要明确告诉学生,提前返回是违反学校与企业所签协议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只要坚持五、六天时间,就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同时对个别实在坚持不了的,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设法让他们安全返回。

二、对组织大学生暑假到企业勤工俭学的思考

大学生为何愿意放弃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尤其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偏偏选择到企业勤工俭学,且参加的人数逐年迅速上升。作为每年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对这三年来勤工俭学活动进行了剖析,引发了许多思考。组织大学生暑假到企业勤工俭学有如下意义:

1.勤工俭学的普遍意义

如同其它勤工俭学模式一样,大学生暑假到企业勤工俭学不仅具有解困助学的经济作用,也扩展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空间,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条育人的新途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的思想素质有很大提高。另外还增强了他们的节俭意识,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后都体会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不乱花钱,而是把劳动所得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实践证明,目的明确管理完善的勤工俭学,通过“工”“学”结合、实现“教”“劳”结合,是新时期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实践。

2.到企业勤工俭学的意义

到企业勤工俭学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因为该活动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零距离接触机会,让大学生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到企业勤工俭学有利于企业人才的招聘,因为勤工俭学结束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留用毕业生,获得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从而节约人力工资成本和教育培训成本。大大缩短了企业与大学生双向选择的时间,提高了就业和招聘的效率。

3.暑假勤工俭学的意义

大学生平时勤工俭学如家教、兼职、零工等,常常与学习发生矛盾,此时许多学生都选择兼职上班,由于耽误了上课和自习,成绩自然会受到影响。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克服兼职对学业带来的冲击,不会出现“勤工逃学”和“打工误学”的现象;更不会为了赚钱而参与非法传销、在歌厅陪酒陪舞等活动,因而可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学业。尤其是暑假勤工俭学活动返校后,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减少了,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了;上网聊天、睡懒觉的减少了,到图书馆、教室自习的增多了。

4.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的意义

学生个人利用假期到社会勤工俭学,因阅历浅,容易上当受骗,如一些中介机构或个人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取押金、信息费等;一些雇佣者把大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使大学生应得利益得不到保障,身心也受到伤害。由学校统一组织大学生到企业的勤工俭学,具有团队优势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管理和沟通。由于校企双方签有协议对各方利益进行保障,且有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监督执行,因而可以防止上当受骗,确保学生利益。前两年,我系利用每年约2个月的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到广东企业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生们共创造了约4000万元的生产总值,带回了约400万元的工资收入。

大学生暑假到企业勤工俭学组织工作可从一下两方面进一步完善[2]:第一、设置勤工俭学管理部门。建议高校安排主抓勤工俭学的校领导,每个系部配置单独的场地,由专职老师负责;教育部门或其它政府机关要成立勤工俭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勤工俭学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学生完成工作时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对工作表现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肯定、给予表扬,同时将勤工俭学情况作为参加社会实践和思想品德考核的内容之一,以增加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主人翁精神。

作者:李玉秀  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调查 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的重要性变得越加明显,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充当了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平台。同时,由于高校扩招下贫困生的增加,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可以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也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使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及职业道德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对大学在校生勤工俭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调查

1.大学生获得兼职机会的途径。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及对部分高校生的抽样调查可以知道,大学生获得勤工俭学岗位的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种:(详见图1)

(1)通过与家人、同学或者老师等相互交流,从而获得推荐、介绍的机会,得到勤工俭学的岗位。

(2)通过互联网进行查找,如赶集网、58同城网、武汉兼职网、华中兼职网、前程无忧等兼职网站。

(3)通过寻找中介机构获得勤工俭学的岗位,在大学校园内经常会有张贴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是中介机构的,可以通过电话等取得联系。

(4)其他方式或自己去餐饮、超市、麦当劳等需要招小时工的场所自己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

据调查,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比较单调,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小时工等几种类型(见表1)。其中从事勤工俭学活动最为普遍的是家教,占参加人数的32%以上,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也有51%左右,涉及推销员、发传单、服务生等。这些职位大多属于劳务性、服务性和事务性工作。对这些岗位的理解如下:

(1)家教。家教是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勤工俭学方式,因为家教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属于知识型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便于沟通和交流。但是家教市场僧多粥少,存在非师范类学生不如师范类学生、男生不如女生受欢迎等现象,因此女生占着岗位的绝大多数。

(2)小时工。小时工主要有发传单,去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各大酒店做服务员等,这类工作流动性和自由性比较大,报酬不多,属于体力上的劳动,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

(3)其他方式。许多大学生选择寻找与专业有关的兼职,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工作比较固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寻找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以后到公司谋职做准备。但相对专业要求较高,因此此类型人员较少。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分析

1.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及分析。

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如下:

(1)部分学生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不同:他们有的人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有的人是想获得多点经济来源享受生活,有的人是想弥补自己花超的钱,等等。

(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多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生活,而钱对他们不是主要的(占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得到能力上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有不同看法。

从这些人中可以看出,有的人是为了挣到钱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有的人把它看做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不一而足。总的来说,“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其中也有少数大学生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挣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自食其力,锻炼自己,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证明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经验,为将来的工作积蓄能量,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兼职影响学业。学生兼职时间并不仅仅局限于课余时间。面对上课时间与兼职时间的冲突,有的学生选择继续上课,有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观念中课程的重要性决定,还有的学生宁愿请假也要去工作。结果,有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都投入兼职中,兼有多份工作,为了兼职而不得不连续逃课,精力无法集中在学业上,造成“兼职过多,影响学业”的现象。

(2)兼职导致身心健康受损。调查结果显示,21%的学生认为兼职有益于自己的健康,42%的学生认为兼职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37%的学生认为兼职导致自己的健康状况下降。对于“外出兼职对同学关系影响”这一问题,有25%的学生感到与周围同学在交往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陌生感。这是因为一些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忽视了与同学的交流,造成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从而导致他们心理压力积聚。

(3)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面临信用危机。“大学生单纯、好骗,他们不出来打工,我们骗谁去”,“大学生劳动力便宜,人也老实,让干什么干什么!少给点钱也没关系嘛”等声音在社会上的流传,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拖欠工资或者干脆不付工资等行为,导致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

3.大学勤工俭学的发展趋势。

(1)勤工俭学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并开始迅速发展。在调查中,虽然还有部分大学生持反对或无所谓态度,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接受并赞同勤工俭学,愿意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而且现在中介费用虽然比较高,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中介,毕竟学校的工作工资相对较低,而网络上的也不太安全,所以大部分学生宁愿去一些中介公司,为自己增加一份保障。从中介公司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勤工俭学的前景宽广,并且以后中介服务应该会被更多的人员接受。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不再单一,工作内容向锻炼自己的脑力开始发展。在勤工俭学目的方面,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勤工俭学补贴学杂费,解决经济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想抓住勤工俭学的机会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勤工俭学时更侧重知识性或能力性工作,比如家教、设计、主持人等工作。所以在未来,和专业接近的一些兼职会变得更加受到青睐,比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愿意去一些辅导班甚至参加支教来锻炼自己,平面设计的同学也更愿意去广告公司里打一些下手,这些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帮助。

三、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建议

1.端正勤工俭学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兼职。

勤工俭学首先要端正目的,那种把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的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当代大学生生存意识明显增强,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功利化的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还是要尽可能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

其实,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常常上当受骗,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分辨,建立起自我防备的心理体系,防止上当受骗。要选择那些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判断一个中介机构是否合法,主要看它有无营业执照,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等等。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更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尽管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势必能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使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中收获人生,成就自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琳.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9).

[2]曹楠楠.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2014.12.

[3]井国骞.浅谈大学生勤工俭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潘菊莲.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5(9).

第5篇

为贯彻执行区委关于在全区开展“学习十六大,建设现代化”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局开展“改革创新,勤俭持家”大讨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机关事务工作,把“三个代表”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举措”的要求,继续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按照增收节支的要求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始终保持和发扬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为我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改革创新,勤俭持家”大讨论活动的领导,局党组研究决定,建立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创新,勤俭持家”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星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副局长谢东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本局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确保大讨论活动深入人心,卓有成效。

三、方法步骤

(一)学习教育阶段(2013年3月初至2013年4月底)

在本阶段,局机关各科室要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掀起学习十六大和改革创新、勤俭持家大讨论活动的热潮。重点要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通过读原文、听辅导、论专题、写心得等方式,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全局能力得到提高。

(二)讨论实施阶段(2013年5月初至2013年11月底)

各科室要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改革创新、勤俭持家”这一总体目标,联系实际,开展大讨论,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改革创新、提高效率和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各科室都要选定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制定有效措施,分步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

第6篇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留学生;勤工俭学

近代中国有两次大规模留学运动:甲午战争后的留日大潮和前后兴起的赴法勤工俭学活动。甲午战争后的留日大潮受到挽救民族危亡思想的影响,而赴法勤工俭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文化运动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新文化运动号召学习法国,其主要阵地《新青年》积极宣传留法勤工俭学,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也为工读留学奔走呼号,早就了新文化运动对赴法留学的深刻影响,成了重要的舆论导向,其意义是积极而深远的。

一、新文化运动号召学习法国

新文化运动起始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在《青年》(《新青年》曾用名)杂志第一卷就发表了《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号召青年以法为师,“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新文化运动运动从救国、强国的角度,提出了学习法国科学、自由、民主的精神。以法国为学习模式,竭尽全力宣传法国文明的先进性、民主科学性和独立性。新文化运动鼓励青年赴法学习,《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学习法国的《人权宣言》,文章极力称赞“法兰西文明之美”(2)。中国近代史上,陈独秀第一次向青年推介法国文明史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位主要人物蔡元培则直截了当指出:青年把应效法法国和留法勤工俭学相结合。他还发表演说,大力倡导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对于法国的科学技术,蔡元培是极力推荐的,“德国人往往采用法国的发明作精密的研究”(3)。事实上,很多中国青年正是在这样的号召下赴法勤工俭学的,在诗中写道,“法国人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徒”(4)。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赴法勤工俭学有了时代意义。赋予了留学活动新的时代特征,更是把无政府主义、新农村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空前扩大了。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具体的救国方案,那么勤工俭学就是前者的实践活动。大部分留学生是出于对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奔赴法国,探索救国方案的。

二、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以及《新青年》为工读留学奔走呼号

工读主义的盛行也推动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这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蔡元培和等人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

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期也是改良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盛行的时期。这种思潮包括了发对压迫、反抗剥削,提倡教育和实业,倡导重视体力劳动。通过王光析等人的加工后,产生了风靡一时的工读主义。1919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就刊登了周作人的《日本的新村》,积极为工读主义呼号。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和等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给予了工读主义大力支持。他们为王光析在北京成立的工读团撰稿募款,宣传这种职业和教育合一的形式,可以推行全国。蔡元培还专门撰写了《工读互助团的希望》一文来肯定北京工读团的成绩。

继北京工读团之后,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也陆续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工读团。随着工读主义思潮在全国的蔓延,很多留学生也深受影响。他们为自己的留学找到了新的方向――靠自己的工作去换取教育经费,从做工的苦中找到教育的乐趣,从教育的乐中体会做工的动力,通过“勤工”与俭学实现留学的目的。为了培养工读人才的后备力量,各地工读学校还号召中学生投身工读学习中去(5)。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对各地的工读团高度重视,经常发表相关文章,跟踪报道工读团的消息。

显然,《新青年》刊载工读团的文章是在为赴法勤工俭学造势,这与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关注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样让《新青年》关注的是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在北京帮助勤工俭学的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在湖南引起了连锁反应。1919年,受新民学会的影响,“游法机械科预备班”在湖南成立。第二年,“女子留法预备班”在长沙成立。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留法预备班如雨后春笋纷纷开班。就是受这一时期的预备班影响准备赴法留学的,由于种种原因,毛浙东赴法未能成行。但是毛浙东等湖南精英分子赴京本身就标志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这一兴起离不开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支持,离不开《新青年》的宣传。《新青年》关于勤工俭学的宣传很有连续性、计划性的特点,各地赴法预备班的开办正是受到《新青年》的鼓舞。

三、结语

在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下,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号召仅受过初级教育的平民,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年龄层都可以参加赴法勤工留学。新文化倡导以勤工和俭学为中心实现留学的目的,前后有将近1700多人赴法国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自由的教育。新文化运动还启发人们对于法兰西文明的崇拜,自赴法运动后,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社会主义开始蓬勃兴起。赴法留学运动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邓小平、聂荣臻、徐特立、王若飞、李立三、赵世炎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人力基础。

注释:

(1)《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135页。

(2)《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139页。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页。

第7篇

一、坚持俭学与教育并重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助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对各类人才需要发生了变化,各学校在安排勤工俭学活动以前,要搞好市场调研,围绕市场开展工作,坚持把勤工俭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促进勤工俭学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和学生都要树立勤工俭学新理念。勤工俭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使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接轨,教育学生讲诚信,重诺言。学校要把勤工俭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结合勤工俭学工作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能有效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理论说教、脱离学生实际、工作手段单一等问题,有助于增强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化勤工俭学的内涵,可以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到勤工俭学各个领域,在更新观念、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勤工俭学的附加值。学校要坚持做好勤工俭学的主题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现实意义,使他们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其养成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要发现学生对勤工俭学认识不足的问题,及时处理一些不太好的心理和思想,使学生树立勤工俭学的新理念。勤工俭学要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大批急需的管理人才、经济人才和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

二、坚持助学与扶志并举的方针

学校要大力开展自强自立的宣传教育和树典型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勤工俭学是自我成长、自我历练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自食其力、省吃俭用是一种美德,克服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明确自己应该坚定的信念,要让他们感到社会的关爱、国家的厚望。勤工俭学是一种荣耀,是一种资本,是一种成就,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持之以恒,认真去做,用心去做,为自己的青春写下辉煌的一笔。

勤工俭学要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创新中求突破,要求广大同学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提升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学校要本着“经济上扶贫,精神上扶志”的宗旨,坚持助学与扶志并举的方针,使同学们一致认同勤工俭学工作并非是一件有损颜面的事情,靠自己的劳动来赚取生活费用和减轻家庭负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勤工俭学工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使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加强勤工俭学的制度化建设

勤工俭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各学校应建立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对学生的勤工状况进行数据化管理,将每一名勤工俭学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根据其专业、特长、爱好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管理,再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用人信息筛选,建立勤工俭学岗位信息库,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班主任每学期应将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学习情况报送中心,对在工作中诚实劳动、表现突出的同学要作好记录,报学校予以奖励。学校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调整,将表扬奖励和批评教育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逐步建立和健全勤工俭学活动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

学生从事勤工俭学活动必须坚持学有余力,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加的原则,不得影响正常学习;学生每周参加勤工俭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学校要积极收集勤工俭学信息,开拓勤工俭学岗位,特别注重开拓适合学生参加的科技和文化教育服务等岗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应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在参加完勤工俭学活动后,要认真填写《勤工俭学考勤表》,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经学校审核后,统一造表发放酬金。

四、加强勤工俭学的监督和考核

学生组织或个人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必须经学校勤工俭学管理部门同意,并接受学校的管理、监督。在勤工俭学过程中,按照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定时定岗的工作制度,派专人按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量、劳动表现等情况进行考核、记录。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工作作风。对不负责任的学生要予以批评教育,对表现好的要予以表扬,并建立专门的见习档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挂起钩来,记录一定的学分。

第8篇

五年制高职其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中专和高职的无缝对接。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身份转换和角色定位,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校的做法是建立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近年来,我校通过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组织了“大学生辩论会”、“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论坛”、“大学生情感论坛”、“大学生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学校而言,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立,是学校对五年制高职阶段学生大学生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它帮助学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学生的水平,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在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对学生而言,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他们的第二课堂,是提高和拓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展示自我风采、施展横溢才华的绝佳舞台。

二、增设校内勤工俭学岗位,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五年制高职阶段的学生在年龄上都已经进入了成年人行列。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完全有能力进行勤工俭学。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增设了一些校内外勤工俭学岗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根据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求,在如后勤处、图书馆、餐厅等地方增设如内务管理、报刊分发、卫生清扫等常规性公益性岗位。

(2)结合校内师生消费需求,从规范市场入手,培育和发展教育市场,开辟了校园超市等主要为师生生活服务的产业形式,以此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

(3)发挥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师资力量雄厚、实习实训设备完善等优点,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如我校与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张家港国泰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通过设备租赁、技术合作等方式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回报,企业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为了规范学生的勤工俭学行为,保护学生、学校、企业的合法利益,我校建立了规范有效的勤工俭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勤工俭学行为、效果等进行检查、监督、反馈。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全体师生正确看待勤工俭学,在全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勤工俭学环境。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

长久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是被高等教育忽视的一环,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指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五年制高职阶段在校时间只有一年,即第四学年,第五学年即进入社会实习阶段,因此对他们强化创业教育就显得更为紧迫。

(一)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我校开设了涉及创业和自谋职业、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学科课程,如创业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并以创业需要为切合点,结合专业特点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和生产管理知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课堂创业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良好创业精神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成功的喜悦。切切实实地投入创业实践中去,才能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第一,我校积极开展了各种创业计划竞赛。如开展“金点子”商务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网站设计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其创业进行了热身。第二,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多个创业教育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去相关的行业、企业参观、实习,让其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业务流程与市场营销定位,为学生创业奠定了基础。第三,鼓励学生以专业为依托组建“创业工作室”,形成团队。如我校的计算机专业,专门成立了学生创业工作室,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教师加以指导,鼓励他们勇于承接企业外包业务,帮助他们积累创业经验,增长创业才干,减少将来创业的盲目性。

(三)建设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我校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内形成了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形成了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第9篇

以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例,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管理模式规范化的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加强勤工俭学队伍的建设,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的需求,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各项服务,同时也为促进我国高校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为勤工俭学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1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管理模式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1.1 管理模式规范化对现教中心的意义

勤工俭学队伍的规范化建设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总结管理经验,根据已发现问题,做针对性的、全面的管理规划,从制度上要求勤工俭学同学需要做些什么,这样就需在工作中根据制度规定有序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有效地避免管理的随意性,提高勤工俭学的工作效率,有效加强管理。同时规范化建设对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工作职责都做具体的规定,有效地避免了岗位人员的无序使用,节省了经费支出。

1.2 管理模式规范化对勤工俭学学生的意义

勤工俭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工作环境给予的压力和动力,积累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加强工作中时间、效率和劳动的观念,而且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立方面均可得到提高,另外还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经历过勤工俭学磨砺后,还能有效地培养职业道德,认识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就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学生来看,优秀的勤工俭学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和踏入工作后,表现都非常优秀,获得了学校和单位的认可。

2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勤工俭学学生素质及知识背景参差不齐

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般均要求家庭贫困、学有余力、工作认真的同学参加。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同学的招聘有一大批是来自于新学年大一或者研一新生,对于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以及专业背景、专业能力都无从了解,往往经一段时间的初步考察,人员定岗后,发现某些人的素质不够,不一定适合现教中心提供的工作岗位,从而影响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工作状态不稳定、流动性大

首先,勤工俭学学生往往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补贴,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被无故拖延,造成补贴不能按时发放,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辞职不干。

另外,有些学生刚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时兴致很高,以为工作很轻松,上岗后才知道工作比较辛苦,常常中途退出。因为学生从了解到熟悉一项新工作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提供的这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

再者,在考试期间,勤工俭学学生需要复习迎考,勤工俭学的同学们往往会出现中途辞职的现象,这样人员流动较大,而中途加入的同学需要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这些都影响各项工作安排。

2.3 态度消极被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

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工作中都显出非常被动,需要值班老师指定安排工作,某一工作任务结束后,便采取躲避的方式,尽量少干活,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涉及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中,往往缺乏服务者的姿态,很少用劝诫、协商、请求的服务态度去规范学生与老师行为,而是用比较生硬、直接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部分教师与学生的不满,影响现代教育中心的形象。

2.4 缺乏岗前培训,不熟悉工作

很多勤工俭学的学生通常在上岗一个月后,仍不能单独处理在教学或者日常维护中的工作,这种情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形象与工作效率,因此,对新进的学生工进行岗前培训是管理好勤工俭学学生的必要条件。

2.5 个人职责不明确,分工混乱

在勤工俭学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职责不明确,有时多个人同时做一种工作,而另外的工作却很少人或者几乎没有人负责,这样在工作任务来临时,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学生们相互推脱,从而影响现教中心的工作效率。因此,明确和落实各岗位职责对于勤工俭学学生来说可以明晰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减少管理中交叉管理、重复管理、无序管理等的情况出现。

3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建设

3.1 加强勤工俭学学生的思想认识及安全教育

1)加强思想认识。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工作往往被定位为一项单纯的解困措施,没有上升到培养人才及训练技能的高度。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但仍有一些学生对勤工俭学活动在认识上有偏颇,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有失自己的身份,对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不积极、不配合,还有些学生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只盯着困难补助、学院减免学杂费和社会的资助,对中心给他们安排的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地认真完成,怕苦怕累、怨言很多,甚至半途而废[1]。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勤工俭学的组织管理中相当的重要。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勤工的目的在于助学,决不是“减学”,更不是“逃学”,使学生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材的角度认识到活动对自我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勤工助学是提高学生应对市场应变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和自立、自强、自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坐标。

2)安全教育。对勤工俭学学生的岗前、岗中安全培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做好一些安全预防措施,避免不安全的情况发生,例如:在维修和检查多媒体教室的电路时一定要做好防止触电的措施;在安装、调整或者手动开关投影机时要注意安全;等等。这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学生本人负责。

3.2 招聘方式、对象和要求规范化

1)招聘方式。招聘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做到招聘的规范化,重视审查考核、竞争上岗,这样才能让那些真正需要工作的贫困生得到机会,适应岗位需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等在勤工助学活动组织与开展中的作用,谋其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2]。

2)招聘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勤工俭学的招聘,对象为:从专业上来看,一般较多的选择与计算机、教育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的专业;从思想认识来看,一般较多考虑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态度积极、责任心强的学生。

3.3 确保实施岗前培训,加强学生的业务能力

培训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

1)基本素质一般是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工作责任心,能准时到岗,能认真做好本岗位要求的工作,让其养成爱岗敬业的习惯[3]。

2)基本技能培训内容有多媒体教室使用申请的流程、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与维护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基本程序等。在技能方面应该从简单的工作入手,手把手的指导,提倡采用“边干边教”和“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体验来提高,直到能独立操作为止,使其能够快速地加入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队伍中。

3.4 明确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

1)明确岗位职责。学生的性格以及知识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之前首先应对各类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哪些工作不能由学生去做,哪些工作可以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去做,哪些工作适合交给活泼好动的学生去做,而哪些工作适合交给有耐心的学生去做。只有做好这些分析、明确了学生的工作范围之后才能根据工作本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明确划分工作岗位、合理定岗,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心的工作效率。

2)考核标准。实行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表现较差者予以辞退。因此,平时各部门应做好学生的出勤、排班、计酬等工作,定期抽查学生工作质量。同时,中心有关人员应将其工作表现存入学生工学籍档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工作的热情,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5 工作、上课时间冲突时的解决方案

管理部门对学生工作时间的安排要灵活机动,尽量考虑学生的课程安排。在期末考试临近期间,工作和学习会发生冲突,现教中心可适当减少学生的工作量,待其考试完成后再集中完成工作任务,平衡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3.6 健全管理制度

只有健全管理条例,细化和完善工作流程,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要认真制订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利于规范管理,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J].中国科学信息,2010(24):168-169.

[2]王志辉.试论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报,2010(4):125-127.

第10篇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目前社会上就形成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办公室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复印纸张用了一面就仍掉,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导致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通过学习,反省自己,结合边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对励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新晨:

一、严格公务车辆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出差开会能达便车的就不要填报差旅,三人以下能不带车尽量不带车出差,领导干部提昌坐班车出差开会,严格控制维修费支出。

二、严格公务接待制度。公务接待实行主管领导或一把手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接待一律不予报销。公务接待由办公室严格按规定统一安排,严禁超标准安排住宿和就餐,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和次数。

三、精简各种文件、会议,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文稿审签程序,规范公文报送程序,从源头上精简文件,切实转变文风。同时,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功能,严格控制纸质文件、简报等的印刷数量,提倡无纸化办公,降低文印费支出。

第11篇

一、部分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迸发出极大的活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但随之而来的奢侈浪费却深刻地刺痛了我国尚未发展完好的经济社会。全球化既是经济的交流,也是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碰撞。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宣扬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放的大学校园为这些思想的生存和蔓延提供了土壤,这对部分缺乏全局意识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思想指导行为。这些观念一旦侵入脑海便很难拔根而起,从而导致勤俭节约意识的退位以及奢侈浪费现象的盛行。

(二)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社会转型期是各种思想并存的时期,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思想在极短的时间、极大的范围形成较大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等政策的实施,国外的众多思想观念纷纷涌入,许多人接受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逐渐抛弃中国传统道德,缺少诚实守信,损人利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贪图享乐,过度追求荣华富贵等。”[2]媒体对消费主义的过度宣传更加营造了消费至上、享受生活的社会环氛围。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使嫌贫爱富等不良风气进入大学校园,部分大学生追求名牌,热衷于炫耀、攀比,求“新”求“异”,盲目追求外在的个性,浪费不必要的金钱和物质资源,使勤俭节约变成小气、寒酸的代名词。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思想政治课程应承担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职责,但是传统的“两课”理论性强,政治教育偏多,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比重相对较少,传统文化也未被思想政治课程很好地吸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略有欠缺,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做到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与时代需要有机地结合。在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学校对勤俭节约的不重视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客观上也纵容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高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的形成。

(四)家庭对子女勤俭节约教育的减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父母几乎都会走入职场,老一辈会承担更多抚养小孩的责任。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之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多数父母不愿让子女吃苦受累,不愿子女在同辈群体中“丢脸”,他们千方百计地满足子女的多种物质要求,很少对其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隔代抚养更容易滋生家长对小孩的溺爱,并随着新生入学带进大学校园。入学后,部分家长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会额外给子女拨款,在金钱上的大力支持和勤俭节约教育上的忽视使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行为愈演愈烈。

(五)同辈群体的影响。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同时思想意识也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建设理念教育的薄弱使大学生在生活方面容易受到同学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他们盲目跟风,追求时尚,“不服输”,害怕被别人评价为小气、寒酸而影响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的教育尤为重要。应从整体入手改善周围环境和风气,同时加强大学生个人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二、强化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路径探析

“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它表现为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社会责任、治国方略,它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3]重拾勤俭节约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将长期处于斗争状态,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增强危机感,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西化与和平演变。党和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危机意识和警觉心理,警惕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大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媒体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媒体应成为宣传勤俭节约意识的重要载体。然而有部分媒体奉行金钱至上的原则,甚至牺牲职业道德以获取经济利益和知名度,为企业做广告,大量宣传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使消费者形成不理性的消费观。天天与网络最新信息接触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各种诱惑,产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因此,应该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使媒体贯彻落实十精神的要求,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极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

(三)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两课”,使“两课”更具有时代特征。现阶段应增强两课老师的与时俱进性,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教育。学校宣传部门可以制作简单、清晰、有活力的视频和漫画,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积极发挥社团的作用,社团以勤俭节约为主题,通过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图片征集、视频征集等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勤俭节约意识。“学校可适当地制订奖惩制度,建立节约制度,鼓励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应该精力集中在学业上,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且摒弃高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念。”[4]

(四)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素养和行为习惯对子女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已有形或无形地向孩子宣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只有家长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以身作则,注重言教与身教的结合,才能为孩子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营造勤俭节约的家庭氛围,节约粮食、水、电、生活用品等,通过家庭的熏陶作用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学校将无意识地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勤工俭学;问题;途径

校内勤工俭学是指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内参加各种体力或者是脑力劳动,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得劳动报酬维持生计、改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行为。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能获得最为有效的经济支持,当然有一些学生也不单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勤工俭学将逐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调查显示,在我国,勤工俭学已不再是贫困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陆续走进了勤工俭学的行列。

1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勤工俭学趋势越来越盛行的情况下,大学生校内勤工俭学存在一些问题

1.1 高职院校勤工俭学的信息应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否则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很多时候勤工俭学的信息还存在不透明的现象,个别岗位可能是辅导员、班主任自行安排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对其他学生而言,这个信息不透明,以至于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有这么一个岗位,也就无从谈到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了。

1.2 部分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的功利心太强。我曾经多次参加校内勤工俭学的招聘面试活动,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学生在勤工俭学面试现场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报酬,还有就是岗位问题。对于报酬,他们会不自觉地与在校外兼职打工的报酬进行对比,如果觉得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的报酬比校外勤工俭学的报酬少,就会在心里进行比较,最终的选择是哪里钱多去哪里。还有很多学生对校内勤工俭学的岗位也要进行挑选,比如食堂等比较辛苦的岗位,学生基本选择不去,比如在图书馆、阅览室的岗位,学生会争着去。

1.3 高职院校的勤工俭学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基本建立了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实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还不够健全,导致勤工助学的整体管理效果差。

1.4 高职院校所能提高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贫困学生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像笔者所在的学校,贫困生的比例高达40%以上,但是学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又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部分贫困学生的需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学生必然会选择到校外进行勤工俭学,那么接下来必定会存在安全、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1.5 社会对勤工助学的支持和参与度不够。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虽然得到社会的逐步认可,但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还很不够。社会对勤工助学的资助力度还很不够,目前尽管很多有识之士在各高校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并建立了基金会,但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个人或单位在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

2 高职院校重视勤工助学,勤工助学具有巨大的意义

2.1 通过勤工助学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经济困难的问题,但贫穷不是错,贫穷也不是丢脸的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从而减轻家庭的负担是一件光荣而美好的事,一定要让学生从心理认同并接受这种观念。

2.2 勤工助学有助于学生变得自立自强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差异等因素,许多家庭的经济变得非常困难,勤工助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所学专长服务于社会,同时用劳动所得的报酬来资助自己的学业,通过勤工助学的活动,大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回报,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成熟。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活动的育人作用十分显著,通过在各类岗位上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2.3 勤工助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笔者平时的工作接触,我校的贫困生数大概达到40%。多数贫困生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边远地区以及家庭成员有严重疾病的。贫困使他们交不起学费,贫困使他们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贫困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也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就是让贫困生有勤工助学的机会,无疑缓解了贫困生过重的经济负担,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学习中去,安心完成学业。

2.4 通过勤工助学增强学生与人交流、沟通以及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难题,这需要不断地与人交流、沟通,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绝对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和提高。

2.5 通过勤工俭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很多学生勤工俭学是在实验室、图书馆等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3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存在的问题

3.1 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信息及时公开,动态

高职院校应建立勤工俭学信息网站,对于各类用工信息要及时向所有学生公布,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有公平公正的机会获得用工信息。并将各勤工俭学岗位人员在岗信息作及时统计,在校内勤工俭学信息网站上动态,以便查缺补漏,及时填补岗位空缺,保证勤工俭学活动正常运行。

3.2 思想重视是更好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根本保障

思想保障应从两个层面进行端正和重新认识。第一个层面是高校层面。高校应将勤工俭学与学生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相结合,认识到勤工俭学的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勤工俭学活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一定的专职人员进行调研,加强和社会的沟通、联系,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创造更多渠道,搭建更宽广的平台,勤工俭学的管理机构也应提供足够的类型和项目供大学生有目的地选择,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成长成才。第二个层面是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在认识上,应克服“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赚钱”的偏颇认识,要将勤工俭学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应不断转变。要认识到勤工俭学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努力实现助学和成才的统一。

3.3 要建立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与直接的扶助资金相比,勤工助学作为间接的扶助形式在高校扶贫助困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配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职人员,全责负责管理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培训、考核等工作,促使勤工俭学工作走向有序有效,并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方面狠下功夫,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服务。

3.4 加大社会对学生勤工助学的支持力度和参与度。一些有识之士和单位可以通过出资在高职院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以此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让更多愿意通过自己的脑体力劳动获取报酬解决生活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扩大社会对学校勤工助学的资助力度和创新资助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军军,蔡福瑞.浅谈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科学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80):233-235.

[2]李桂鑫.论我国高校勤工俭学法律制度的完善[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3-185.

[3]李志军.高校勤工俭学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J].经济研究导,2011(2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