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31 20:5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卵石画 艺术生活

“石中乾坤大,天然灵气多”。

石画作品,向人们传播着“和谐大美”的人生理念。

一、教学研究背景:

在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我作为一名房山区美术骨干教师,于2009年9月,由学校派往山区校──佛子庄中心小学支教。

作为一所山区学校,地处山区,最多的是石头,学生身边最多的也是石头,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学生从找山石、到画山石、爱山石,提高了学生绘画能力与技巧,培养了学生坚如磐石的意志品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热爱家乡的朴实教育。

两年的支教生活结束,回到房山二小,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启发下,我的教学研究思路被打开了。北京龙乡房山,自古就有汉白玉之乡的美称,蕴存在房山的各种山石资源极其丰富。房山二小的地理位置独特,北有燕山山脉,南临拒马河,东有大石河,西临西沙河,卵石资源得天独厚。我在山区支教时对“山石文化”的思考,既适合我校的基本情况,也适合整个房山区教育发展的格局。结合我区美术研究课题──“美术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身边的媒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颁发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设计制作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认识材料的材质、熟悉材料的性能、发现材料的美感,在动手、动脑中,在艺术创造的实践中,提高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善自身的素质,同时,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1.《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美术课程标准》的分目标又有具体要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分目标指出“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出“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指出“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3.农村自然方面的物质比城市学校更具有优势,农村有十分丰富的材料资源,这些材料学生易于收集,依托农村丰富自然资源开展的工艺课教学,是非常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深受农村学生们的欢迎。

4.以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五册第10课《卵石的想象》为依托:

5.古希腊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农村十分丰富的劳动生活、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都是非常好的美术题材。

三、研究实施过程:

自2009─2012年,通过向民间艺术大师白大成、杨玉栋老师的学习,三年的美术教学探索实践活动,与佛子庄中心校、南窖中心校两所山区校的联合教研,学生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了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学生从选石头―画石头―捡石头―画石头―想石头―爱石头,美化环境,回归自然,形成景观,服务于家庭、学校、社会,形成社会环境里的卵石文化理念。

卵石画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美术技能,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创造、热爱美化生活的情感。

(一)学习目标:

(二)实践操作:

1、面向全体学生,设立卵石画兴趣小组,固定时间、地点、成员,搞好活动。

2、认识卵石,收集卵石。

3、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层次,按照低、中、高年级分段,制定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每段可以有2、3课时的内容,课题的研究落入小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色泽、纹理,依石造型,创作自己喜爱的、能展示个性的作品形象,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作潜能。

例如:低年级可以了解卵石、学习用单独卵石来制作彩石、花瓣儿、树木、交通工具、学习用品等;中年级学生练习制作动物头像、人物头像,京剧脸谱等;高年级学生创作单独卵石绘制组合形象,多块卵石组合童话、寓言故事等场景作品;

4、石头上可以适当的添加,例如纸雕塑、毛线、软陶等,进行组合,成为一个场景,如童话、庙会等,由独立到整体,更要有主题的确立;

5、画面内容可以做出人物影像系列、山水画系列、佛教画系列、民族风情系列、世界名画系列、唐汉遗风系列、明星风采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童真童趣系列、艺术写真系列、漫画人物系列等;

6、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依石造型、精心描绘、集体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了思考、学习、动手所带来的乐趣,创作出一幅幅构思独特的卵石画作品;

7、底托问题的解决:泥塑造型、树根、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利用,如电线缠绕、秸秆儿、废旧纸箱做镜框(立体的)和底板;

8、综合的设计、综合艺术的体现,例如:制作成摆件;礼品;地面、墙体拼图,人文景观等,形成卵石文化氛围,来提升艺术品位。

(三)形成卵石画系统的操作流程

(四)形成不同风格的卵石画特色造型

四、作品展示:

1、依石造型

2、依势造型

3、色彩纹理

4、组合造型

5、摆件

6、地面拼图

7、礼品盒

五、活动成果:

1、部分学生参加了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的“两岸四地中国模范学生美术作品展示新闻会;

2、2010年6月,学生们参加“感动2010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获得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24名;

3、2011年2月,参加全国书画摄影作品评选暨《优秀作品集》有23人名学生获奖;

4、学校师生作品还曾被特邀参加了在北京东城区吴东魁艺术馆参加首届同仁堂杯民间工艺美术大赛,一名学生作品还获得“新苗奖”;

5、2011年3月,在2011年全国中小学生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活动中,学校荣获团体一等奖,学生金奖5人,银奖2人,铜奖11人。

6、2011年7月,佛子庄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还接受北京电视台卡酷频道“七色光”栏目专题采访、报道;

7、《卵石画》教学研究实施以来,得到了乡教委、教师进修学校、房山信息中心、房山教委、北京教育学院的领导及专家的好评,部分美术组的学生做客北京电视台;

8、卵石画课程,在2010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全国一等奖,并编入《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优秀教学应用成果集锦》一书;

9、卵石画课程视频被教育资源网站采用;

10、卵石画课程被北京电视台卡酷频道专题采访;

11、关于《卵石画教学研究》事迹,以《托起山区孩子的明天》为题,在《现代教育报》上刊登。

12、2012年9月,以我的卵石画教学研究为题材,参加房山区第五届党员教育电视宣传片的拍摄。

六、创新点:

1、突破了国家课程中对卵石画教学的局限,拓宽了卵石画教学的内容、框架。

此教学研究,针对远郊区县、农村、边远山区学校的地理位置、资源特点,挖掘、利用身边的最基本、最深邃的媒材―鹅卵石,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并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审美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并使学生玩中有学,学中有乐,乐有所得,最终能将所学美术技能应用到实践之中,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

2、丰富了卵石画的造型艺术。

通过3年时间,系统的教与学的实践研究,按照卵石的外形特点、色彩纹理,依石造型,塑造了人物、动物、树木、蔬果、交通工具等生活中所有能见到的物象,并且创造性地进行卵石组合,创作出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题材内容,并纳入设计包装,延伸到家庭、社区,既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能产生经济价值。

七、努力方向:

1、从卵石画着手,大到山石,小到沙子,形成山石文化系列。

(1)面向幼儿园、小学、初中,将卵石画教学研究,作为美术校本课程,进行立项研发;

(2)山区学生开展山石拓印画;

(3)开展沙画艺术研究。

2、研制成具有房山特色的美术校本教材。

八、参考文献、资料

1、参考书籍:

2、孙宝玲、李纯华画卵石画视频

3、四川山村教师林永宏的校本美术课程教学案例----卵石画

4、网络收集图片

第2篇

1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作为世界各国的一种通用语言,其重要地位更是毋庸置疑。近年来,许多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外籍教师(简称外教)的作用,并不断引入外教。就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而言,聘请外教的做法在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对于外教外语教学的各种研究也应运而生。本研究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从研究基本趋势和研究内容两大方面回顾和总结CNKI中外语类核心期刊1985年-2017年间关于外教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掌握未来外教外语教学的研究趋势及前景。

2关于外教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

2.1研究的基本趋势

纵观30年内外教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其相关研究成果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该研究领域所受关注度仍不是很高。从总体上看,其研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2000年间,外教外语教学的研究增长缓慢且不稳定,17年期间仅发表相关期刊论文6篇,只占总数的28%。2002年后则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研究成果量逐年增加。2002-2017年共发表相关期刊论文15篇,占总数的72%。可见,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外教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但就其研究总量而言,国内学者对于外教外语教学的研究仍很稀缺。

2.2研究内容

以研究视角的不同,笔者把外教外语教学的研究分为4个类别:外教外语教学方法及模式、中外教师教学对比、外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外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管理。在此基础上回顾分析了国内不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2.2.1外教外语教学方法及模式

西方教学向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著称。这恰恰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灌输学习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外教外语教学方法及模式便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胡立家,刘同珙(1985)以一名英籍女教师的口语课为案例,探讨了电影教学在口语课堂上的可行性。根据对电影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满意度及其最终成绩的分析,笔者提出,正如电影教学此类可通过发扬外教长处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做法在外语教学中是可行、可靠的。但外教在进行电影教学的同时也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苏翊翔(1998)通过观察美籍教师Annie的一节交际口语课,分析讨论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表现,笔者总结了由本族语教师进行交际口语课的优势及不足。外教进行交际口语教师使教学更为真实,外教幽默风趣且课堂教学也不拘泥于教材,这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周玉忠、王辉、王奕文(2004)提到了中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上的差异。外教受西方教育观的影响,在教学中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以促使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而中国教师课堂气氛相对枯燥沉闷,教师是课堂中心,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以教代学,忽视了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此外,最广为推崇的教学方法莫过于中外教师合作教学(CCFT)。合作教学(Co-teaching)是由“美国中学之父”——WilliamM.Alexander提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指一位或多位中国教师(以下简称“中教”)和一位或多位外教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教学模式,包括双方教师共同备课、同时上课、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等。郭尔平、顾超美、鲍静音(2002)从立项动机、理论框架、实践过程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外教师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合作这一课题研究中的收获。口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弱项,因此笔者期许合作课题的研究能给中国外语口语教学带来好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合作教学且认为其有积极影响,学生的口语提高明显。朱金花(2006)也采用此模式在上海大学新生中的33个班进行了试点教学。其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的CCFT试点班的各单项平均成绩均高于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且试点班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更明显优于非试点班学生。合作教学中中外教师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各展所长,与此同时合作教学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柏桦、牟宜武、LydianneLoredo(2009)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大学英语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及其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相关作用。通过对208名兰州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测试及问卷调查,笔者对比了合作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合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最为明显。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有利于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效果持续走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能地增进中外教师、师生间的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及主动性。

2.2.2中外教师教学对比

因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人在思维与行为、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中西方教师之间在授课方式、课堂组织方式、提问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二者外语教学间的差异性研究,能找出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以达到提高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周玉忠、王辉、王奕文(2004)从教学方法、教材使用、课程计划、测试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外籍教师与中国师生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外教与中国师生在外语教学上存在的差异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应规范外教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外教教学任务、定期对外教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此外还应加强外教与中国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双方的文化了解,提高教学质量。徐锦芬、李斑斑(2007)基于Feuerstein的中介作用理论,对湖北省高校的96名中教和42名外教对教师课堂中介作用的看法以及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中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比研究,并就如何充分利用及管理外教资源,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提出了见解。根据实验结果,笔者得出中外教师都有良好的中介意识,外教的中介意识比中教要高,但中外教师在具体课堂中的实践水平因为各种原因使得课堂实践情况不理想。胡青球(2007)通过采用自然调查的方法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位外籍教师与一位中教的英语课堂话语进行录音并对其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外教师的总话语量相似,但外籍教师话语量与学生话语量的比例高,而中教的提问总数明显高于外教。李素枝(2007)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以上海两所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8个班为受试,对英语本族语外教和中国教师的大学英语课堂交互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学生——教师(TST)交互模式更多地被运用于中国教师课堂。

2.2.3外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与本籍教师相比,外教在英语语言驾驭、西方文化理解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孙洪丽,2008:76)。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外教的个人素质差异等,外教在外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朱维芳、SarahTrenholm(1997)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外教与中国学生在课堂内交往中所发生的“文化诧异现象”。陆璐、董金(2015)以79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定型理论,分析学生对外籍教师的正面定型对其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吴殿龙、胡振伟(2015)指出大部分外籍教师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外籍教师很难真正了解中国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合理安排外教教学任务、建立合适的外教监管、评估体制,同时也要加强中外教师教的交流合作。DengJing(2004)提出了外教外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两大挑战。第一个是外教需要提前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进行测评,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及课堂语言。第二大挑战是中国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在课堂上都表现得相对内向与含蓄,外教需要鼓励学生拓展其开放性思维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做到这两点,外教的教学效果才会更为凸显。

2.2.4外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管理

外籍教师作为一种外语教学资源,在许多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高校对于外教的管理普遍存在问题,影响并制约了外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外教管理,优化外教资源的利用,做好外教资源与国内教师资源的互补共鉴,可以切实提高外教的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外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管理问题成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王长荣(1986)提出搞好外教教学管理工作,培养师资队伍是教学管理和外语专家工作的主要课题。他认为外教的聘请应该严格且多层次,且外教应遵守管理制度,各司其职。对于外教所引进的国外教材、影音视频、录像等书面、试听资料应积极合理应用,将外教作为本族语者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王辉、袁晓陆(2014)发现外教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方面由于教育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外语教学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协作性反思教学则在集体范围内、学科间融合了不同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校外教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外教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中外教学理念融合互补及教师专业化,从而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DuanPinghua和DengLiping(2002)以67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外教在外语教学中的真实作用。实验结果得出外教对于学生习得外语能力、外语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温晋方(1994)以输入假说为基础,就外籍教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对某高校外语系93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得出外教的教学活动符合输入假说,他们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所使用的“外国腔”是学生可以理解的、高于学生语言水平的可懂性输入,对于学生习得外语具体进程起积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外教的优势,解决其带来的相关问题与矛盾,高校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及评估体制,努力打造外教与中国本土教师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最大限度去发挥外籍教师的优势。

3关于外教外语教学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前景

国内学者在外教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无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3.1从研究对象上看

关于外教外语教学研究的对象过于单一。相关的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学生,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生如博士及硕士研究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及学前班学生的研究较少。但目前许多初高中、甚至小学都有外教课程,因此未来关于外教外语教学研究的对象应该多样化,而不应只局限于本科生。

3.2从研究内容上看

目前,外教教学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引发了多方面的关注,但更多的是中外教师的对比研究(周玉忠等2004:79)。在很大程度上,许多研究仍是将外教视为外国人,而非教师。因此,对外教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研究亟待开展。

4总结

第3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主动学习是获取知识最大的动力。相比被动学习,迫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可能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不能自主地、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去,最后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而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因为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的知识充满好奇,可以更加快乐地学习。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有了,也能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尝试,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来源,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有一定的保证基础。如对于知识性较强的教学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尝试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正是自主尝试手段的教学这么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当代教育的重点和初衷,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就拿美术教育来说,其不同于主科的教育,它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主学习的教学培养,可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因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更好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发展,这是一种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代美术教学正朝着求立体、多层:次、重效果、讲效益的方向发展。自主学习是当今美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小学美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构建以“动态、开放、参与”为特征的“自主学习”课堂,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我们过分注重: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分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控制,很容:易导致教师主宰课堂、师生“角色错位”,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近年:来进行了小学美术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美术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动态、开放、参与”为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能力,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的一种美术教学模式。教学中实施“强化学:生自、提供成功的机会、鼓励合作竞争、分层激励评价、引导求异求新”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设计了小学美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师提供材料――启发诱导――组织讨论以点导面――总结评价;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差异发展――调整完善。

三、小学美术自主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实现创新。同时作为一种手段。自主学习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而现阶段,我国的大多小学的小学生美术学习缺乏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这其中与美术不是一个考试科目,属于非主科学习科目有关之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关。首先一些美术老师自己本身对于美术的教学认识不正确,单纯地认为作为非考试科目的美术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其次,一些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单凋、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只要完成美术作业,就把美术学习当初一种应付差事,调剂娱乐的行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最后是美术的课时较少,在有限的美术学习时间里,美术老师往往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传授,只顾着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体验、自主选择、自主创作的空间,造成学生兴趣不高。

四、小学美术自主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美术教帅的认识水平,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能否有着正确的认识,是决定其教学态度的关键,也是决定其能否积极开展自主教学研究的首要前提。基于美术自主学习教学中,一部分由于美术教师认识不正确导致的其对于自主教学的研究不积极的原因,提高美术教师的认识水平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可以对美术教师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教师并进行表彰。

(二)以教定学。教师的立足点应从考虑“我怎么教”,转到更多地考虑“我如何让学生学习得更活、更有效”上来.要花更多的时问积极聆听、研究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创作时问,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水平、个性特点等,为学生创设美术“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按座位前后4人组成,也可以通过性别、爱好、能力、学习风格的差异去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可以自由组合,尽量注意能力匹配,以便更好地开展讨论交流。

(四)主动参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要“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得到大家的赞赏”;要选择多变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和专注操作的状态之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交流体验和进行创作性的实践。

第4篇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对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命题考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这种传统的教学研究,显然不适应面向21世纪的教学要求。本文就如何更新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的挑战,谈几点思考。



物理教学研究是指,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物理教学现象、探索物理教学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是在面临无现成对策的前提下,探索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或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成就中探索尚未被认识的规律;或探索某些新理论、新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形成良好的教风;二是为了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为了用新的教学理论体系来促进教学工作。

一、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国有多种大同小异的阐述,我赞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得到主动发展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由偏重智育转向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即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让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主动发展;三是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即由以“分数”评价定论学校、学生的质量水平,转向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校、学生的质量水平;四是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即花费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教育成果。

二、研究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思维素质,让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物理人才。物理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可归纳如下:

1.知识目标

(1)了解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和基本特征,能从主体的角度理解物理学及其各成熟分支的基本观点、体系、结构与主要方法。

(2)掌握物理学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理解它们是如何建立的。能够熟练或较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3)知道对物理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物理实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根据物理实验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法。

(4)了解物理学和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理解物理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技术应用和社会作用的综合高度,全面认识物理科学的发展、作用和影响。

(5)培养物理的观察、实验能力,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初步了解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状况、成果与前景。

2.能力目标

(1)养成求索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意义的习惯,善于通过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与外延完成知识的学习。

(2)养成质疑的习惯,并能较自觉地依据物理的科学概念和规律,使用逻辑的方法(包括数学方法)释疑,掌握物理因果思维程序。

(3)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并运用从具体中抽象,于普遍中归纳,在比较中区分、鉴别等思维方式解决物理问题。

(4)能够在必要时提出假说,具有处理假说的正确思路。

(5)具有用物理模型处理实际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修正物理解答的明确意识;具有对较简单问题正确选择模型、作出必要近似、获取相应结果的本领。

(6)在运用物理模型和相应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能够区分答案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具有用语言进行较准确描述的本领。

(7)能够熟练运用某些常用数学方法、技能、技巧来解决物理问题。

3.德育目标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研究的精神。

(2)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了解和热爱祖国科学文化和传统遗产;了解和尊重外国的科技文化;了解物理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科学家的生活意义和高尚情操;理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自身主动探索、创造性实践及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热爱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情感。热爱故乡和祖国。

(4)具有对物理学和科学的浓厚兴趣,求知欲强,有创造精神。

4.美育目标

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学的形式美揭示了自然界的真谛,鼓励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

5.劳动技术教育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实例,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明确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能够举出物理学的成果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一些实例。

(2)了解技术和科学的差异。

(3)能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劳动技能,提高对某些劳动的适应程度,并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适当表现出一定的成果。

三、探索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和谐统一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展课堂教学“四优”模式研究活动是探索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物理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大纲、教材和社会的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力求使知识目标达到难易适度,内在联系自然,不“揠苗助长”;能力目标从领悟、理解会模仿能适当地独立操作有一个带创造性的活动,达到层次分明;素质教育目标达到简单明了、到位、易操作。

2.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根椐一定的社会需求与教学目的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尽可能使每堂物理学科的内容和过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构建错落有致的教学层次序列,将知识学习和对学生的能力、态度、行为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当地物理学科教学实际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

4.优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幻灯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加大课堂教学密度,高效率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目的。

四、研究提高物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强化师德教育,讲究奉献精神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2.转变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论、超前的意识武装物理教师,是提高教师良好思维素质和炽热情感的有效途径。

3.抓好新教师基本功创优活动,开展以老带新、以能带新活动,是提高新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4.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如说课、评课、上公开课、示范课,进行基本功大比武、专题研究、微格教学等活动)。

5.开展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是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思维素质、组织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6.提倡物理教师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李白诗歌;教学价值;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和价值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李白诗歌的比重有所不同。比如:人教版课标本中一共选入了五首,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四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望天门山》、第七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第八册的《独坐敬亭山》。人教版课标本是辽宁一些地方使用的语文教材,如北票等地。而沈阳市以前用的语文课本是北师大版,现在只有六年级在用,它包括的李白诗歌比较少,课内只有两篇,分别是第四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十册的《秋浦歌》。而现在沈阳市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学生都用的是语文S版,它囊括的小学李白诗歌比较多,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二册的《古朗月行》、第三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九册的《望天门山》。还有一些语文版本,但它们的课内选材都离不开上面所提到的诗歌。此外,即使在课内没有选入的,在课外读物中也能见到。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价值

(1)追求生命的自由。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立功和享受;他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2)展现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李白为世人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创作过程中,他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其间包裹着强大的力量。放荡不羁的气质、傲世的人格、易于触动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歌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二、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现状

小学教师在教小学生学李白诗歌时,比较注重小学生的背诵。这对小学生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小学所选的李白的诗歌都是经典,反复诵读又是孩子的喜好,这样就能很好地利用小学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朗读随意化。语言精练、节奏感强、饱含感情,格律诗还讲究平仄对仗,这些都是诗歌所独有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读应该有讲究,不能等同于散文。

(2)诗意理解表面化。诗歌是通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常借用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表达诗人的意愿和感情,往往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学李白诗歌更应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意趣,体会真挚情感,把握诗的“意境”所在,从而受到启迪熏陶和感染。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有待改变。在中国,教育理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过去中国基础教育应试风气盛行,不仅由于考试制度,它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从很早时候起,中国人就把读书做官等同起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读书,功利性强,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李白诗歌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光把诗歌简单地背下来,会使李白诗歌的教学失去很多韵味和乐趣,使小学生不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神韵。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对于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教师要理解其特点,就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学背景应该有深入的了解。

三、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改革措施

1.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诗歌中的“意”就是指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内心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卷。在教学小学李白诗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

(2)有感情朗读,感受音乐美。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诗歌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富有音乐美,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李白对选韵很讲究,选用的韵都与所表达的内心感情相切合。富有感情的诵读,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2.课外教学改革措施

第6篇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课堂研究 自然课堂研究 实验课堂研究 动作研究

一、引言

人们对第二语言课堂研究的认识总是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达到新高的。根据语言学理论的指引,人们不断地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一)“课堂研究”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课堂研究”,存在很多种不同的定义。“课堂研究,是对第二语言教与学的研究,其全部或部分数据都来自对老师和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Long,1980)“课堂研究,即调查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课堂”。(van Lier.,1990)除了以上两种定义外,课堂研究也是课堂教师或是外来研究人员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课堂的调查研究,也叫课堂为基础的研究。

(二)“课堂研究”分类设计方法

关于课堂研究的分类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易懂的方法之一是Bailey(1999)对于以下三种课堂研究分类设计方法的区分,即自然课堂研究(Naturalistic Classroom Research)、实验课堂研究(Experimental Classroom Research)和动作研究(Action Research)。以上三种研究方法并不互相抵触,这对课堂研究的深入理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种课堂研究分类设计方法

(一)自然课堂研究

在自然课堂研究中,第二语言研究者观察和描写完整课堂中的教与学;在不干预学生学习过程的前提下,获得关于课堂现象的详细信息。为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经常利用各种观察法进行研究,也会利用其他方法获取信息,如学生的态度和思考过程(通过收集数据的过程,如刺激记忆、调查问卷和采访等)。

在课堂研究中收集数据使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法。观察法,顾名思义,“是将观察者置身于研究背景之中,系统地观察其中的背景、互动、关系、动作和事件等各个方面”(Mason,1996)。课堂观察,能够有效观察课堂,有效思考课堂,有效提升课堂。课堂观察设计有很多种,相对来讲,Nunan的观察设计具有低推理性。而Ullman和Geva(1985)的目标语言观察设计(TALOS)则属于具有高推理性的观察设计,要求观察人员对课堂上某些特殊行为的意义或功能进行判断。观察人员在课堂环境中进行观察时,通常会采用一些方法收集数据。这些方法通常包括记笔记、实验设计和记录课堂状况的机械方法,如录音或录像等。机械方法在复杂的课堂背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观察人员回顾整个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既能关注学习者的行为,又能关注教师的行为。在课堂环境中,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录音。麦克风有两种,即内置麦克风和外置麦克风。如果被观察者可以直接对着录音机讲话,内置麦克风(录音机)足够,内置麦克风装置有利于应对小孩或是担心存在技术故障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时使用;然而,当班级进行小组或是小规模互动时,外置麦克风是首选。当开展记录大型的班级活动时,应选用具有高敏感度的麦克风。

关于录像。除录音之外,观察人员通常会对观察到的过程进行录像。录像有助于对课堂交际的非语言形式进行观察。既要捕捉到教师的行为,又要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人员就需要利用多台录像机对课堂活动进行录像。

另外,在进行课堂观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礼仪,即课堂观察礼仪准则:

(1)尽可能地提前亲自联系班级教师。

(2)提前做好课堂观察时间表,时间表须与学生的课堂进度保持一致。

(3)商定观察人员在课堂观察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提前拜访时间、到达时间、开场白和座位安排等,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

(4)如需要,就可在观察期间或观察结束后,向教师了解研究结果。

(5)收集数据后,向老师、同学和管理人员表示感谢。

(二)实验课堂研究

实验课堂研究与自然课堂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会对课堂学习过程进行干预。实验课堂研究把班级分为两个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干预课堂学习过程,继而对干预效果进行研究,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反思更具有科学性、解决问题更有时效性。需强调的是,实验课堂研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要求研究人员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实验课堂研究中存在三个变量: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到目标语言的多少及其接触途径,学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学习情况差异,以及学生不同的课堂与教育背景差异。“因为像这种研究(实验课堂研究),有意地与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环境相分离,它会限制将研究结果延伸到现实学习中去的可能性”(Hulstijn,1997)。实验课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但不局限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遵守研究人员规定的准则。

(三)动作研究

动作研究与自然课堂研究和实验课堂研究不同,它不需要外来研究人员的参与,其主要研究人员是课堂教师,教师通过观察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与其他形式的研究一样,动作研究通常起源于一个问题或疑问,一般由教师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非常实际和具体的问题,是值得思考,并且有价值的研究。它往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中某一方面的细节或某一专题,力求从某一点切入,进行剖析。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往往带着任务进行,带着明确的、微观的问题去观察,使观察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很多动作研究是“困难的、麻烦的、令人质疑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什么说服力”(Nunan,1993),但是,动作研究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结论及展望

当前,尽管以课堂为基础的研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毫无疑问,这类研究使研究者和教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影响学与教的过程还存在许多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二语言课堂研究的几种常见分类设计方法,希望研究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和延伸。

第7篇

武义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了空间李娅莉

福建省台江第六中心小学是怎样开展科技活动的

研究性学习的五种模式初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王少华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7个基本规律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浅析李克源

让小学生习作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王静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张武升

作文教学三步曲曹留仙

立体教学法王增昌,孙春成

一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彭文冲

小学开设英语课问答李建平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巧

一节英语研究课的分析和体会孙隽蕾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目标教学中的运用杨琼英

创新的概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动因王建萍

浅析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教育石忠萍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构想董祯祥

"夸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桃联梅

由『作文太难改引发的思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刘琳

自然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袁萍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计算概念郑琼会

体现素质教育落实教学目标邵莉莉

为边疆民族教育作出贡献的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边疆民族教育做出贡献的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

云南省研究性学习培训班在昆举行文萍

梯读法刘美春

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简介陈玉翠

用新《大纲》指导课堂教学陶德明

赢得创新机会获取实践能力--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随笔李岚

来到农家当会计李艳芳

应为考试正名

收集塑料包装袋黄永兴

跆拳道朱明,谷晓华

外星人朱永江,谷晓华

数学乐园何奕锦

简面图形剪拼戚焕英

公开课应重实效

火柴游戏活动戚雁芬

尝试教学的基本程序邱学华

一笔画陶伟彬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李凤华

北京市朝阳区推出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王钰德,庞孝瑾HtTp://

彩球问题周根莲

春天的畅想李鹃

相遇问题刘梅,王琨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李惠萍

论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段勇

引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磁铁的性质》一课教法的启示朱加富

体育课中的审美教育曹丽芳

课堂教学中的『四个解放罗新琳

走向新世纪的关上第一小学陈晓红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李燕

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涂顺琴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尹娟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指导方法李颖玲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朱秀琼

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何加荣

语文教学不一样的看点杨耀兰

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范读质量张照萍,何友华

语文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和运用苏佳琴

《不轻言放弃》教学设计刘波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施利红

"统计"教学设计杨斯美

黑龙江省中小学2010年普及毛笔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戈淑云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设计陆章甫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几个误区杨凤仙

浅谈小学教师『情商的重要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邓石莲

以"情"朗读创造"情感课堂"陈早

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普保翠,赖凤全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四个立足"付春芬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五个环节"鲍秀红

如何抓好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三部曲李梅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趣提效何丽翚

不应放任网络语言出现在孩子的作业中

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张继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冯树云

第8篇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重要阶段,是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物理学科中的理论内容较为深刻,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物理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初中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将其探索热情以及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师的教学有成效,使学生的学习有效果.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策略进行讨论与总结.

一、悬念设置

兴趣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思想,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将自身的知识面拓展、更新,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深刻晦暗的理论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制造悬念,以历史故事或实验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并积极思考,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教学知识.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吸管和纸张等.教学中教师提问吸管吸水的道理,随机选择几个学生来演示实验,再由教师提问吸水这一行为在嘴巴不接触吸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完成,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注意力、好奇心均被调动起来,主动发散思维解答问题,出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讲解其中的原理,学生恍然大悟且兴致高涨,提高了教学效果.悬疑设置要求教师将教学的方式多样化、丰富化,并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其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其好奇心理.在设计教学悬念时精心把握细节,紧抓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焦点,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相结合,由浅入深深化课程教学.

二、趣味设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录像或实验等环节进行趣味设置,不但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保有兴趣,也能转变教学氛围,使其轻松有趣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装作一时不察而以黑板擦的背面来对黑板进行擦拭,黑板会因教师的擦拭而发出尖刺的声音,黑板上的字依然会存在,学生会因教师的举动而感到有趣好笑.这时教师再纠正自己的动作,以正面进行擦拭,黑板很快就擦拭干净了.通过趣味设置的方式引起话题,带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可提问:为什么擦黑板时必须要用正面才能擦干净,为什么用背面擦没有作用?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也许学生并没有关注过擦黑板这一小小的行为中蕴涵的道理,擦黑板的动作也并没有人做过专门的教授,好像自然就学会了,殊不知生活中许多不起眼又非常寻常的事情中都蕴涵着许多的道理.教师可以类似的事情为例,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多思考,也许就能得到许多不同的收获.趣味设置的基础是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熟悉与掌握,教师要抓住其中的闪光点,将学生心理需求与教学需要有效融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知识获取的乐趣.

三、情境趣引在教学中,开门见山是不少

教师常用的方式,教学通常是按部就班的,学生容易对单调的语言解说产生疲劳感,难以以正面积极的状态去参与课堂教学.而通过情境趣引符合学生喜爱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将物理知识生动形象地以情境创设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融化与凝固”时,教师可在备课时准备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中以多媒体形式播放,将真实的情境展示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情境解释理论知识.或者,教师也可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或真实的图片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多样化.总之,物理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就如黑板擦中蕴涵着摩擦力的知识,就如苹果的掉落中蕴涵着万有引力的知识.因此,兴趣教学策略的使用需注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冰饮料取出后瓶壁上的水珠,雪糕取出后出现的气体等是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指甲刀、钳子、旗杆等的使用是滑轮、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与生活相结合进行兴趣教学,不再将教学目标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成绩,能够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使学生明白物理知识中所蕴涵的乐趣,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中所具有的生活性、重要性与实用性,不再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而是为了兴趣、为了知识而学习.

作者:宋丹 单位:江苏睢宁县姚集中学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研究

第9篇

高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实践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和自控力都进入了一生的鼎盛时期,教师应该放心让其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培养起学习兴趣使其热爱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大部分学校美术学科的老师也同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学生选定其为课题指导法老师时,由于其经验不是很丰富,都会感到茫然,但是有了前几年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铺垫,在这一站的指导教学过程中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分析

1.美术研究性活动的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中要求“研究性学习”其为学生们“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并不是少数英才生的专利,也不是科学院院士的国家高精尖课题的“科学前沿的创造”。他的选题要贴近生活实践,要富有趣味使人主动参与,并且选题阶段就要显示出学生们的集体智慧。

美术研究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人的提高而是团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孩子们集思广益发挥团体力量,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只要确定好课题学生们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就成功一半了。学生们在美术学科范围内选题教师一定要做好把关者,千万不要把范围定的过大,过宽。例如曾指导过的高一学生,学生们对雕塑感兴趣,并列举了选择课题的理由:特别喜欢雕塑作品;从小到大见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图片,想感受一下实物所带来的精神与视觉的冲击;进一步了解雕塑的相关情况。

帮助学生审题时发现,如果单纯从“雕塑”着手范围太大,就“雕塑”这个框架没有一两年根本填不满,如果从网络上看还是没有现场观看的视觉冲击效果,但要想现场观看还需计划才可实施……经过同学们开会讨论决定,把范围缩小到我们身边环境,活动主题《城市雕塑与我们周围环境调查研讨》便确定了,这次活动所观赏的雕塑就在我们身边,既方便又亲切,并且活动不会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及休息,更重要的是雕塑作品的作者大多生活在这座城市,方便联系与学生交流。

2.美术研究性活动的管理

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美术研究性学习,大部分是因为小时候有过美术方面的理想,但随着课业的加重放弃了,可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却不会削减。某届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共同选择了“美术”这一研究课题,我告诫他们课题太大会影响结题,但他们讨论之后还是坚持选此课题,他们坚持己见,迎难而上,我想经过他们共同的研究与学习他们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都知道美术这个学科其教育功能性在于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辅佐。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时要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及年级高低不同灵活选定,要照顾到小组中的所有成员使其都能积极参与,并让学生的特长有所发挥。研究性活动主角是学生,其本着培养孩子自理自主能力社会适应力及意志力的思想所以教师不要包办会使学生依赖,只要做引导者,协助者。在活动中我始终是跟踪者、引导者、协调者及陪伴者,美术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得到了主动、活泼、生动的发展,使其学会生活、学习及做人,学生们的收获也是我的收获、我们在活动过程收集的资料为今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师生交流评价等活动的影响分析

美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制定,影响着美术探究活动的成败。其目标制定应针对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天赋好的个别人,其是实践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堂美术技法课;主要考虑的是思想上的收获与学习,而不是智商美术技法的高低;是一组成员美术学习与社会实践收获。而不是个别人美术技法上的收获。

计划活动首先步骤明确,目标清晰教师在活动过程加强指导,不要紧盯结果。学生要经过探究学习实践的过程经过思维多样化认识,情感态度升华,才会得出扎实的结论。例如前面所提的做《城市雕塑与我们周围环境调查研讨》的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的学生,在活动开始研究交通工具安全性和观赏雕塑方便性时,我提出全程乘坐公交车,他们提出反驳意见:按雕塑点分布安排交通工具,分散的雕塑点乘公交车;雕塑较为集中的坐公交车费时费钱;有一路段人行道宽敞可骑自行车,自行车停走自如,方便停走拍照。

最后实践证明学生是对的,在一次观赏完沿湖雕塑后,回来的路上一同欣赏了沿湖风景美不胜收。假如我坚持己见又如何看到如此美的一幕。雕塑与环境的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美,尽在我们的眼底。通过这站的活动之后。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顺畅。

在调查实践活动中,资料收集学生们主要通过记录和摄影形式。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对收集到的资料分类,使之系统化便于以后操作。在访问大学美术教授及社会上一些美术人员他们对美术理想的看法,学生们用笔记本记录和相机拍摄获取信息,把听到的和发生的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平时美术书上达不到的。活动中教师应做到注意小节,动员所有学生参加,让其大胆发表意见踊跃发言从而促进他们成长。

三、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当中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开放性教学,边走边教,边走边学,改变了以往教室教学的概念。学生们从教室里走出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还可以放眼看生活、看社会,虽然迈出的是一小步,却收益良多。通过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收益良多,看到了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不再代言真理,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引者,参与者及启发者。对教师的要求要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课要求高,要求教师不但要把握全局还要深入细节,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某个人或自己,对教师素质也有较高要求,许多把握不准及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请教专家,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也给教师提高知识面的机会。并且会让学生收获在校园美术课所学不到和感触不到。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必须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吸收精神营养去思考,这是别人无法弥补或替代的,即使教师也不行。

参考文献:

第10篇

随着中国中小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地方院校开始重视商务口译教学和人才的培养,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着教学定位不明确、师资问题、生源问题、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地方院校;问题;教学定位;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近年来,许多中小城市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笔者所在的衡阳市在201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并建立了湖南省首家综合保税区——衡阳综合保税区,前来考察洽谈的客商纷至沓来,提升了对外贸易的新通道。同时也有更多的衡阳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境外投资。中小城市国际商务活动的飞速发展使其对在对外经贸交流合作中起到桥梁作用的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愈加凸显。社会急需大量既懂得商务知识又具备英语口译技能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来协助完成外资引入、贸易往来、现代物流等国际商务活动。为此,地方院校开始设立相关课程,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培养商务口译人才,协助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

1现状

为了培养口译人才,2000年5月份教育部将口译课程列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2007年本科高校开始设立商务英语专业,随后,一些高校开始设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专门培养商务口译人才来满足实际的国际商务沟通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重视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也开始兴起,有许多学者对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和商务口译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中小城市日益频繁的国际商务活动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地方院校开始设立相关课程来教授商务英语口译,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很多学生甚至无法通过课程的评测考试。为了探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笔者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搜索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并走访了一些地方院校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定位不明确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翻译专业或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中涉及一些商务材料的口译训练,二是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商务英语口译选修课程。目前大多地方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只是在通用的口译课中安排几个学时利用商务英语材料进行口译训练。在这种没有专业化定位的口译教学中,商务口译教授和训练学时太少,不能涵盖丰富的商务内容,而学生更是由于受到专业背景知识和词汇的限制,在口译实战训练中经常卡壳,甚至难以开口,严重制约了其口译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商务口译的重要性,因此专门开设了商务口译课程,将其与一般口译课区分开来,培养商务口译人才,但其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定位不适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课程结束后收获甚少。

2.2师资问题目前地方院校大都没有专门的口译教师,其商务口译课程主要由语言学或笔译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口译技能训练,更没有商务口译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时,这些老师只有通过自己钻研相关的理论书籍,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口译实践训练则变成词汇、句法、笔译技巧讲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引进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口译人员来教授商务口译课程。但这对于地方院校却很难。地方院校无法引进专业的口译教师有其现实原因。实际口译工作的薪水比教师要高很多,因为这一点大多口译员不愿选择教师职业,而高校招聘教师的高学历要求更是将重实践轻学历的口译员挡在了高校门外。因此,专业师资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商务口译教学效果甚微。

2.3生源问题口译活动要求译员在一瞬间完成信息听取、记忆、信息提取、意思表达这一系列过程,这对译员的反应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商务口译还需要译员具备商务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储备,这就对商务口译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地方院校生源不及重点院校,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基础,笼统采取重点院校本科甚至硕士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学效果甚微等问题。

2.4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口译工作要求译员具备熟练的口译技能和行业背景知识。而目前的口译教学多着重于口译技能的教授和训练,忽视了专业知识在口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口译的实践性。笔者认为商务口译的教学内容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口译技能的教授和训练,二是商务口译实战训练。随着商务口译需求的增长,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商务口译教材,与其他口译教材有所区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材内容陈旧,配套资源少;二是提供的训练材料太难,不适合口译初学者特别是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口译训练。

2.5学生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由于缺乏专业的商务口译教师,目前地方院校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以老师课堂教授为主,主要讲解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辅以口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而学生真正的口译实践很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译能力,实践老师介绍的口译技能,锻炼自己的口译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口译本身的特点,教出来的学生在口译考试中都开不了口,更别说进入真正的口译现场担任口译任务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地方院校的商务口译教学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教学定位、师资、生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问题。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中小城市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为了服务于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商务口译人才培养应引起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重视,尽快改革商务口译教学,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

[1]陈志新.论商务英语口译教学[J].现代商贸工业,2010,9:226-227.

[2]段常瑞.以“实践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3):119-120.

[3]徐敏.复合型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1):107-109.

[4]徐小贞.商务现场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曾昭艳,曾华.释意理论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6):

[6]张慧婷.论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与实践[J].前沿,2009,1:201-202.

[7]张礼贵.高级商务口笔译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19(9):147.

第11篇

关键词:案例;创新;探究;合作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互补互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案例的搜集、呈现

地理案例隐含的地理规律、原理可以由不同载体呈现:地理文字材料形式(包括案例情节数据),地理图形、图片及多媒体主要以图形符号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直观、形象、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师描述、学生描述是以语言形式;学生表演、模拟再现形式等等。用不同方式呈现信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象等特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呈现,教师应尽可能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地理案例具有典型、直观、形点,例如,教学“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案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美国的地理位置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把农业的区位因素,美国农业的发展概况等主要教学内容以文字方式呈现出来。同时,美国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大国,“近年农产品出口情况”的数据统计图等呈现方式,再配以高中地理教材上“美国的沙尘暴“”“农药污染集聚示意、美国农业机械化等景观照片。除此之外,在学校的资料库或网络上,还能找到关于美国农业的教学录像资料。以上多种呈现方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

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阶段

(一)设置疑问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

该过程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和探索。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启发学生思考: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让学生主动尝试探索,去挖掘案例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对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先展示美国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1、分析美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2、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3、分析美国西部地区发展畜牧和灌溉农业的条件?4、美国农业的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5、美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如果学生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合作学习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能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人文地理;交互多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38-03

21世纪以来,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趋势。在中国,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训练,信息化普及和应用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砝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交互多屏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也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对交互多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用性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建构理论模型,以对该技术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探索。二是以交互多屏为技术支撑,探讨新型课堂关系的形成,尤以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为主要研究取向,以此进行理论概括和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交互多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均已开展了一段时间,研究主要集中于互动类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是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而就普及应用率及理论研究深度来看,中国在该领域还处于理论探索、实践研发以及试点实证研究等初级阶段,但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叶新东、陈卫东等对多屏与课堂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提出未来课堂理念,并直指多屏显示为该理念的主要指征,他们认为代表屏显技术发展趋势的交互屏的应用将给课堂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也为我们构建一个符合心流理论的学习空间奠定了技术基础。

人文地理主要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大学人文地理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认识、分析、解决人类活动与地理文化之间各种关系的能力。目前,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多是大班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加PPT演示为主,通过言语、图片等形式进行,授课内容均是对课本的一种重述和解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则认为当下大学人文地理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参与性不强,灌输、说教问题突出等。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寻求突破,充分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是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改善现状,我们需要对人文地理提出交互多屏教学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基于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教育观念的进步,我们需要以交互多屏为基础构建新式教学空间,探讨教学空间的变化以使教与学得到促进和升华。

一、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科技与教学融合

多屏,顾名思义,即多块电子屏幕。在现代教学中,屏幕大致可分为手写屏幕(如黑板、白板等)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投影(如电子屏幕、幕布等)两类。其中,电子屏幕涵义甚广,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多触点液晶屏幕等。本文侧重讨论的电子屏幕,主要是指由教师掌控的多块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以及由学生使用的无线终端电子屏幕组成的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在于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将带有传感器的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在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将传感器上的感应变成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显示器上的操作结果呈现在电子白板上,从而实现操纵电脑或屏幕中的各个系统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而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由多套信息系统组合而成的信息教学空间,该空间围绕教师对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的操作,形成一个基本的智能教学系统,从而使教师置身于移动讲台中。除此之外,活动桌椅、平板电脑(无线终端电子屏幕)与之形成一个互动反馈系统,从而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使教育与反馈系统在课堂中形成一个良性教学循环。

众所周知,人文地理学科内容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与应用也在逐年提升,在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每位学生都配备有自己的电子设备,与教师的主屏相连。通过终端设备,教师将教学信息输送给学生,学生也可随时发送反馈。同时,学生可以在多个屏幕中任选其一自行组队,进行研究学习。另外,若有条件,教室内还可配备VR系统或全息投影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

二、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提升学生参与度

本文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上课时按座位次序将学生分成三组,来讨论民工潮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影响,每小组均拥有独立的屏幕。同时,小组间也可完成交流和对谈,全班学生可以一齐体会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各小组根据教师提问利用无线终端屏幕浏览网络资源并进行讨论,由于多屏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极强的参与性,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课堂纪律也显著提升,每位学生都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也明显得以持续。课堂提问从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二维模式转变为教师提问―讨论―反馈、抢答、学生提问这一三维模式,教师因此也从授课者变成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者甚至是裁判员。另外,分组讨论、交流这一课堂模式也使得竞争机制得以在课堂内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代表了各自所属的组别。在此背景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从而使各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受网络技术支撑,各组别所讨论的问题均可通过登录网络来寻求答案,无线终端屏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信息获取、整理的学习平台,这一技术减轻了教师负担的同时也为学生探求系统性知识提供了便利。尽管讨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教学设计内容,但更有利于学科内容的延展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提升。

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交互多屏教学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普适性和活跃性得以发扬,增添了教学的感官效果,也为现今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带来动力。

三、交互多屏趋向于推动教学设计的改革

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互动教学活动在现实层面的延伸,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模式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教学策略体系也必须做出回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的出现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变革与发展。

在此同样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课纲,课纲包括课堂研究主题、人口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人口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教师仅提供课堂思路,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台主屏幕中一共出现三张图,分别为:繁华的夜上海,贫瘠的西部,辽阔的草原。同时,导入第一个教学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想住在哪里?

与此同时,讲台两边的侧屏幕分别依次播放展示上海、中国西部地区以及草原地区面貌的图片和小视频,以多种形式来体现三地的特点与差异,便于学生观赏。

(二)案例列举,归纳总结

从学生的选择中明显可知,上海这一繁华都市是大家的首选,从而引申出人口在居住上存在的迁移观念。因为人口迁移有多种因素,因此讲台三幅屏幕可分别展示出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屏一展示的是因为生态环境因素而进行迁移的中国三峡移民,屏二展示的是因为战争等政治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巴基斯坦难民,屏三展示的是因为民族歧视等社会文化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叙利亚难民。这一类社会政治问题由于均是或曾经是社会热点,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学生很快对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有所掌握。

(三)分组实践,分组交流

通过上文的展示,教师可以提问,引起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并作提示,希望学生兼顾考虑推力(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两方面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推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分别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讨论过程中,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从而可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来建立互动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左屏以PPT形式展示各个问题的理论、实例等,而右屏则通过投影方式展示部分学生的讨论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互相思考、补充、完善,最后通过中间屏来书写课堂总结。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习空间可以指任何学习发生的空间。虚拟空间在近年作为新环境为教育界所接受,更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沟通,从而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时间、地理的阻碍。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由于以信息网络作为技术支持,因此不局限于本校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通过远程教学,实现与不同地区的课堂相连接。课时结束,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后将作业至论坛。这一方面可方便教师检验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同时作业的网络共享模式也为下节课提供了备课参考,将学生反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使教学设计得以优化。

四、总结

交互多屏课堂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空间,满足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在此过程中,互动成为未来课堂设计的核心。多屏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多块屏幕,而是基于多屏式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下,使教室由原来的单向性变为多向性。多屏能更深层次地拉动课堂多角色之间的交流,尤具突破性的是其能满足学生间互动的需求,这对传统的课堂氛围和学习过程提出了挑战。同时,值得我们一再强调的是,在未来课堂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不再是单方面的教或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也正是在此类技术的支撑下,如此革命性的转变才得以迅速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叶新东,陈卫东.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