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17:0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运维项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临近岁末,又是紧张忙碌的一年即将过去。今年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建设服务部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协调与管理
预算项目:应急通信运维服务政府采购项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输体系方案及试点政府采购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维护项目、无线政务专网调度系统软件运维技术保障与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应急突发公共事件通信资源紧急调用条例》编制及政务网络通信保障演练项目以及政务专网规划、制度、标准、测评与培训项目中的政务专网用户满意度测评、制定《接入有线政务专为单位的局域网建设指南》等几个子项目。预算项目:无线政务网调度网运维管理政府采购项目的全部四包项目。
目前预算项目大部分项目均以基本完成并正在进行项目收尾相关工作,预算项目已开始正常进行。
二、对外培训
今年我先后参与了无线部和应急办联合搞的应急培训、对委办局的政务网络运维管理培训及对运营商的政务网络运维管理培训。其中政务网络运维管理培训,共为为74家委办局及运营商举办了4次,此外还为XX公司举办了1次专场培训,培训效果良好,共计151人通过考试并取得证书。
三、用户大会
去年年底我部门牵头组织了有线的用户大会,今年9月我部门又配合无线部组织召开了无线的用户大会。这两次会中我主要负责的都是参展商的协调工作。
四、对外宣传
1、配合部门领导进行中心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
2、完成了科博会参展的相关事宜。
五、新增其它事项
1、与XXXXXXXXXXX研究院联合举办了首届IT外包管理论坛的相关工作。
2、与XXXXX大学XXXX学院项目管理中心合作,组织市属委办局、区县信息办的同志参加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班相关工作。
六、其它日常工作
1、负责配合部门领导进行文件收集、整理、归档,项目进展督办等工作。每周完成部门各成员周工作汇总及项目进展汇总等工作。
2、办系统CA证书运维。全年完成办系统CA证书新作、更新、吊销等总计近250人次。
七、配合其它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一、运维制度建设。根据2007年工作指引完善运维流程,推动应用支持管理制度在全系统执行,提高服务满意度的要求,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制定了《生产用软件系统的运行支持修订建议》及《生产用软件系统运行支持实施细则》。这个制度将做为运行维护工作的一个要求,在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逐步完善,提高全国运行维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流程化。
二、上海自有系统向CBPS8转换支持。前期参与了上海需求的确认了解,后期全力参与了上海系统上线后的运行支持。2007年5月4日起,在袁处带领下对上海分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服务支持。为CBPS8上线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通过该项工作把为分公司为一线服务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定位以及和核心开发处、开发商的交流对系统逐步加深了了解。后续工作中应该加深入对程序逻辑的了解,不应该局限于具体的一个个问题中。同时对上海的运维提供了现场支持服务。在现场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分析和解决,提供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总结了分公司的先进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针对精算、团险等部门对系统的取数需求,协调核心开发等资源,提供取数脚本。
五、参加了福建财务、业务对账项目的研讨。该项目针对日常工作中对账的要求,提供一个中间平台实现业务、财务数据的逐笔核对,为积累已久的财务、业务对账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探索。目前基本确定了业务系统核心表与财务系统原始凭证表进行核对的对账方案。
六、版本程序的测试组织工作。为提高下发版本的质量,掌握版本情况,每个下发版本均在分公司进行前期测试后下发。该项工作得到浙江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七、参与组织了核心业务系统运维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宣导了应用管理处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介绍了运行维护工作的一些经验,并和各个分公司进行了充分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参与了总部物理集中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安排集中计划表、监督集中过程、应用问题技术支持。2007年11月份完成总部物理集中工作。
九、工作建议
(1)随着分公司的全面上线,运维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经验也原来越多,希望有更加有效的工具对问题和经验进行有效的归纳和管理。形成运维知识库。
(2)希望有类似集中开发这样的环境,能在封闭的条件下结合分公司经验,对运维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
关键词:变电运维;模式;一体化
作者简介:许艳阳(1975-),女,宁夏银川人,银川供电局运维检修部,高级技师。(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144-02
笔者所在的供电局属于地市局,管辖56座变电站,其中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37座,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19座。所有变电站分由三个运维班进行管理,站多片散,加之35kV变电站大多较为偏远、运维成本较高,传统模式下的35kV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35kV变电站现有设备和人员组织情况已经与当前检修运行管理不相适应。为了改变现状,该局有必要进行35kV变电站运行维护、常规检修的一体化模式探索。
一、现有模式的弊端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有的35kV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已突显出不适应现代电网发展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现有模式下工作效率低下。随着银川电网的不断升级改造,各运维班所辖220kV、110kV变电站改造扩建工作较多,再加上35kV变电站的运行操作维护会导致运行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原有农网管理的35kV变电站大多设备老旧、型号不一,初期建设标准较低,交由主网管理后一次、二次设备都面临大量改造工作。35kV变电站会有大量检修、改造工作。
现有模式下人力、物力资源浪费。35kV变电站一般地处城市周边、路途较远,到达工作现场的运输成本很高。在现有模式下,一次停电检修工作时运行单位、检修单位要分别赶到工作现场,对于人员、车辆来说都是资源的重复浪费。
运行人员巡视后,把巡视结果反馈给检修班组安排缺陷处理,这样不但延误了缺陷的处理时间,而且造成了工作任务的重复,检修费用相应增大。
运行和检修人员只对各自工作负责,长期会形成对设备、管理的认识“误区”,对人员的培训及适应不同设备、不同工种的能力有很大限制,不利于员工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运维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法
35kV变电站设备相对单一,操作简单,具备开展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条件。所谓运维一体化,就是改变传统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将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C、D类检修)业务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通过实行运维一体化模式可以极大缩短停送电操作时间,提高检修工作效率。35kV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结合设备状态检修、全寿命管理力求达到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生产业务管理模式。在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一次工作只需要一批人一部车就可以完成,对于运输成本来讲至少节省了50%左右,对于人力资源也是极大的节省。
三、实施策略
根据运维一体化的工作特点以及银川局的实际情况,35kV变电站运维一体化采取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策略。35kV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间原有工作流程、职责范围、人员配置等的变更。在此过程中,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的风险。通过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有助于规避工作流程不规范、权责不明晰、人员配置不当等风险。同时,35kV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需要分步实施,有利于提高实施效率和成功率。
四、实施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逐步推进。实施运维一体化要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
坚持培训先行,素质提升。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多技能人才、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
坚持合理引导,激励保障。运维一体化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人员劳动强度加大,安全责任加大。必须鼓励和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激励政策上,应对现有的岗位薪金制度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员掌握和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岗位薪金梯度,促进多技能业务的融合。
坚持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生产业务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以集约、整合生产业务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五、实施方式
1.实施工区、班组运维职能融合的工区一体化
将变电运行、维护性检修业务统一纳入变电运维中心,在管理层面实施运维一体化。班组一体化:在变电运维站内将运行和维护职能归属同一班组。通过员工技能培训,培养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某方面的C、D类检修的技能人才,经考试合格后可独立承担运行和维护职责。
2.实施运维人员技能和业务的融合
实施运维一体化对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和职责都将有很大的调整,因此,各单位应根据设备装备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分阶段稳妥推进。
(1)实现设备D类检修的运维一体化。调整部分一次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中心,并入变电运维操作站,配合开展设备的D类检修和运行操作。通过检修人员的培训和带动促进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护技能。在此阶段,要求实现运行与设备不停电维护、消缺工作(含D类检修)的运维合一,由同一运维组人员承担设备巡视、操作和维护、缺陷处理任务,自行落实设备维护、消缺过程的危险点分析和风险控制措施,自行完成设备维护、消缺的质量控制和修试、验收记录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因此,关键工作是明确设备维护、消缺工作的项目,培训运维人员熟练掌握巡视操作和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业务技能,及时编制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现场作业控制卡,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
(2)实现单一间隔设备的运维一体化。在设备D类检修运维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运行、维护的专业融合,从较低电压向较高电压等级逐步开展单一间隔设备的维护检修、例行试验、二次系统设备(继电保护和站端综合自动化)检验等C、D类检修工作,通过运行与各专业的相互渗透和作业协作,逐步实现变电设备单一间隔的运维一体化。在此阶段,要求实现操作与检修工作的运维合一,由同一运维组人员承担巡视操作和维护检修职责,自行完成“设备停役—检修—复役”的检修全过程工作。因此,关键工作是培训运维人员熟练掌握运行操作和有关检修试验业务技能,成为运行、检修的全能型人才,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全部变电设备的运维一体化。在实施前两个阶段运维一体化的基础上,变电运行、维护已有较好的专业融合,大部分运维人员都已掌握运行、维护的双专业技能。通过对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的换岗交叉业务培训,最终实现变电设备的运行巡检、操作、维护检修(C、D类)的运维一体化。实现设备运维业务的完全融合应注意综合分析运维人员对运维业务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运维工作强度和作业风险的高低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运维合一的检修试验项目和专业化检修试验项目。原则上,应把检修技术难度高、专业协调复杂、规模大、工作量大、作业风险高等类型的项目纳入专业化检修项目,由专业队伍承担。
六、实施效果
该市电网现有变电站56座,变电运维一线运行维护人员共123人,人均2.196人/站,并且多数35kV变电站都在距离银川较远的地区。相对来说检修操作比较简单,检修人员由于平时对一次设备较为熟悉,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为有效降低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提高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农网规模扩大和专业分工细化后变电运维人员不足的矛盾,实施运维一体化运行模式。此外,随着运维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将分阶段减少一线生产人员。
运维培训是指企业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个人发展,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训练,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进而使员工胜任本职工作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现代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组织运维人员培训正是提高运维质量、改善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
由于运维人员能力水平及所掌握的技能不同,因而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培训。
一、运维人员的培训方案
Ⅰ、运维培训的实施
(一)运维人员的类型和培训对策
运维人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标准型的运维人员,他们工作兢兢业业,但是技术能力一般。大多数运维人员(75%)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拔尖型运维人员,他们工作成绩显著,技术能力出众。第三类是入门型运维人员,他们刚接触运维工作不久,技术能力基本为零。
我们可根据每类运维人员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对策。对于标准型的运维人员,应组织切实有效的技能提升培训。对拔尖型运维人员,应给他们时间,以积累经验,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
入门型运维人员,培训应从理论知识入手,强化了理论认知,然后再进行技能提高的培训。
(二)运维培训的内容
1、运维人员的培训重点
运维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的运行维护工作,发现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用户工作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为他们设计培训内容应着重于运维工作的技能、技巧,如怎样更快速的处理故障;如何避免故障,为营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2、发展培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面培训阶段。受训者通过对运维人员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及理论型知识的掌握,对整个运维工作有较完整和明确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定向培训阶段。根据他们今后的具体运维方向,进行定向培训,加强他们所在岗位的针对性专业培训。
第三阶段是实习培训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受训者跟着现任运维人员一边观察学习,一边参加实际管理工作。
(三)运维培训的方式
发展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式
(1)讲授法。主要是请单位相关人员给学员讲课,着重讲解运维人员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及相关设备的
概念、构成、工作原理等,并通过书面答卷或口头答辩的形式来检测受训者的学习成绩。
(2)讨论法。讨论或称为研讨,由培训者提出一些问题(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受训者运用设备的概念、构成、工作原理来分析这些案例,并鼓励每个受训者积极投入讨论。最后,对讲座的问题应该提供清晰而明确的结论。
2、操作式
(1)实物讲解法。首先由指导者操作实物,并结合理论知识为受训者逐一讲解,并提出常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模拟故障处理。这种培训方式的做法是由指导者人为制造一些常见故障,让受训者根据所学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问题的记忆。然后,由指导者对受训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并说明正确操作流程。
Ⅱ、企业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定受训对象
正确选择受训者首先要考虑受训者是否有学习的动机。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受训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第三,要考虑受训者的健康状况、身体特征、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兴趣爱好等。
此外,运维培训内容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跳跃。因为过于超前的培训。
2、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更为适合。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以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此外,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易记易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工具,采用视听材料、实物操作等,以增加受训者的感性认识。
Ⅲ、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通过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二、运维部培训实施流程
Ⅰ、培训目的
1、改善运维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运维的综合素质,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好的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
2、加强公司各级各类员工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增强员工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打造高绩效团队,减少工作失误,提升销售额,提高工作效率。
3、提升公司凝聚力、吸引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储备相关人才。
4、完善公司各项培训制度、培训流程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实现各项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Ⅱ、培训原则
1、以公司战略与员工需求为主线。
2、以素质提升、销售技能、专业知识强化、行业前景、能力培养为核心。
3、以针对性、实用性、价值型为重点。
4、以项目式培训和持续性培训相互穿行。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总结相结合。
6、坚持公司内部培训为重点、内训与外训相结合。
7、坚持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
Ⅲ、培训职责
由运维部自行发起各项培训工作,包括培训制度的拟定、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流程的完善、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通知的发送、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跟踪与反馈、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总结等工作。
三、2017年度培训计划
此培训计划是根据公司2016年年度工作计划与发展目标,以及运维部对运维人员培训需求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制定的培训计划方案。具体包括《2017年新员工入司培训计划》、《2017年度应用运维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2017年度运维产品培训计划》等3项培训,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有所调整。
2017年新员工入司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课程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企业简介、企业文化》
新进员工
第一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入职后5人以上集中培训,连续5天
书面考试
2
《金融行业知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5:4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3
《应用运维规范和流程》
新进员工
15:50—17: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4
培训合格考试
新进员工
第二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5
模拟故障处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7:20
内部培训
心得总结
6
《运维技巧培训》
新进员工
第三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7
实战演练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7:20
内部培训
心得总结
8
《IDC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第四天
上午
9:20—10: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9
《服务器硬件知识》
新进员工
10:30—11:3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0
《计算机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5: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1
《Linux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15:30—17: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2
《公司规章制度》
新进员工
第五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日常考核
13
《职业礼仪》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4:4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14
《公众演讲及结业典礼》
新进员工
14:50—17:2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2017年度应用运维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Linux
Shell》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
《JAVA
SE基础》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3
《JAVA运维故障排查技巧》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4
《HTML5
基础》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5
《MAVEN
使用技巧》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6
《MAT
分析JAVA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7
《线上故障分析》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8
《系统调优案例》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9
《Mysql
基础知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0
《Oracle
基础知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1
其他
兼职讲师
外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017年度运维产品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Tomcat》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
《Nginx》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3
《Apache》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4
《Weblogic》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5
《Docker》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6
《SVN》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7
《Redis》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8
《Jenkins》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9
《ELK》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0
《MQ》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1
其他
兼职讲师
外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四、运维人员培训后的提升策略
1、单位要联系自身实际,从战略高度认识运维培训的价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认识运维培训的战略作用:一是从培训对推进单位战略的角度,认识提高运维人员胜任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从培训对适应单位变革的角度,认识提高员工运维能力的重要意义;三是从培训对加快组织融合的角度,认识提高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2、企业要树立明确的培训理念,做好长远规划。学会“从长计议”,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虽然培训给单位带来的效益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培训的收益是长期的,也是高回报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不能保证,必将危及企业生存。所以,单位要高瞻远瞩,胸怀培训的大局观。
3、建立健全单位培训制度,用制度为单位培训保驾护航。单位必须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培训,保证培训资源,进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落实运维人员培训的控制和管理。
4、完善单位的培训体系。单位要对员工培训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做好培训方案设计,改进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方式,做好培训效果评估,使培训内容与员工要求在知识、能力和技巧等方面协调一致,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培训工作有助于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5、单位培训应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培训的本质就是学习,未来单位必须成为学习型企业,单位员工必须成为学习型员工,这样才能比对手学习得更快,让单位具有最持久的竞争力。
要做到系统学习,终身学习。
6、员工培训应注重单位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单位要将单位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运维人员个人品格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运维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使员工充分体会到培训是单位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增强运维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运维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使运维人员不断提升技能,和单位同舟共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7、单位应把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视作自己的义务。员工加入单位,希望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希望得到较高的报酬和待遇,希望得到符合个人志趣的工作岗位,希望得到赏识晋升,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拓展员工的职业空间,增强员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所以,单位应尽一切努力,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好的培训,让每位员工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附件一
员工培训签到表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讲师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人数
出勤率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备注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备注
1
7
13
19
2
8
14
20
3
9
15
21
4
10
16
22
5
11
17
23
6
12
18
24
评估项目
好
一般
差
培训总评
课堂纪律
学习态度
讲师表达
课堂氛围
评估人/日期
附件二
员工培训考核成绩表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讲师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
序号
部
门
姓
名
理论得分
课堂得分
序号
部
门
姓
名
理论得分
课堂得分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说明: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70%)与课堂考核(30%)两部分;考核标准为:80分以下为不合格,80分为合格,80-85分为一般,85-90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
附件三
内部培训效果评估表
部
门: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
培训内容:___________
培训时间:______________
请就下面每一项进行评价,并请在相对应的分数上打“√”:
课程内容
很差
差
一般
好
很好
优秀
1.课程目标是否符合我的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
5
6
7
8
9
10
2.课程知识是否深度适中、易于理解
5
6
7
8
9
10
3.课程内容是否切合实际、便于应用
5
6
7
8
9
10
培
训
师
4.培训师表达是否清楚、态度友善
5
6
7
8
9
10
5.培训师对培训内容是否有独特精辟见解
5
6
7
8
9
10
6.培训师是否鼓励学员参与,现场气氛很好
5
6
7
8
9
10
7.培训师对学员提问是否所作出的回答与指导
5
6
7
8
9
10
培训收获
8.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和新理念
5
6
7
8
9
10
9.获得了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
5
6
7
8
9
10
10.促进客观地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帮助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
5
6
7
8
9
10
其它收获:
11.整体上,您对这次课程的满意程度是:
A.不满
B
.普通
C.满意
D.非常满意
12.您给予这次培训的总评分是(以100分计):
13.本次培训你认为那些内容对你的帮助最大?
14.您认为课程或讲师最应改进的地方?
15.请您提出其他培训建议或培训需求:
说明:
1.填写完整后及时将本表交培训部;
2.请给予您真实的评估意见,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附件四
培训训后总结检讨报告
培训主题
培训讲师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不合格人数
不合格率
检讨内容
异常原因
改善方案
备注
二、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哭哭啼啼和别别扭扭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
心子开一点,认真地该干啥干啥,反倒走得顺畅许多。扛得住多少东西,最后就会得到多少东西,大致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四、爱怕沉默。
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五、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六、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七、有些决定,只需要一分钟,可是,却会用一辈子,去后悔那一分钟。
八、“忽然想通了”,这五个字说来简单,要做到可真不容易。
我佛如来在菩堤树下得道,就因为他“忽然想通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八年,才总算“忽然想通了”.无论什么事,你只要能“忽然想通了”,你就不会有烦恼,但达到这地步之前,你一定已不知道有过多少烦恼。
九、如果他总为别人撑伞,你何苦非为他等在雨中。
十、我对前任的感觉很简单,哪怕他的女朋友来我面前秀恩爱,我也不会觉得烦。
就像在看别人吃一碗很香的卤肉饭,吧唧嘴巴弄得很大声,但我自己心里是明白的:我吃过那种饭,其实没那么好吃。
十一、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
十二、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
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我心里有过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十三、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十四、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当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
十五、现在男女之间的恋爱,总是答应太快,结果分手也快。
人性的规律是容易得到的就容易放弃。凡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不管是感情还是物品,都会使人顿生珍惜之感。所以在感情上,当
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十六、我从来不会在分手很久后才会哭,因为不值。
十七、高兴呢,就允许自己高兴一天;
难过呢,也允许自己难过一天。关键是这一天过去了,你得继续往前走。
十八、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
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TA的整个世界。
十九、我们渐渐的放开了对方的手
二十、为爱投入不应该被苛责,只是忘记自己却是爱情里的最大弊病,也许,爱情里最好的状态不是牺牲与忍让,而是站在可以看到彼此的位置里,在对方的眼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二十一、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二十二、“做自己”很难,但更难的是遇到能接受你“做自己”的人。
二十三、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是为你担心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二十四、老天在送你一个大礼物时,都会用重重困难做包装。
二十五、很奇妙的一种感觉是,曾经的陌生人,突然之间成为了你的整个世界。
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不可能再有一个初中;不可能再有一个初恋;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
二十六、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
二十七、再多的“我爱你”也抵不过一句“分手吧”
二十八、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二十九、当生活给你设置重重关卡的时候,再撑一下,每次地咬牙闯关过后,你会发现想要的都在手中,想丢的都留在了身后。
1外委团队管理的现状
1.1外委团队管理的内容
信通公司的外委团队管理是指在外委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1]信通公司外委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含:(1)对项目的前期调查,资料收集,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决策,项目立项材料的审核;(2)对项目需求报告的评审;(3)项目计划的评审,项目进度的把控;(4)项目的跟踪和项目成本的分析;(5)管理项目中的问题、风险和变化;(6)项目团队建设;(7)项目的协调工作;(8)项目人员和项目供应商的考核。
1.2外委团队管理的方式
供应商与信通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按照服务合同规定的人数,录入运维人员信息,信通公司组织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安规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者重新组织补考。同时信通公司还负责运维人员的考勤、加班、请假和变动等日常管理工作。项目组每周上报项目组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汇总统计所有项目组的每周周报工作量,生成总工作量报表。因项目需要,项目组需要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需申请办公资源,管理人员按照申请需求分配办公资源,在项目结束后回收办公资源。项目是整个业务的主线,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合同管理、人员管理、周报管理、安规考试和办公资源分配等业务。外委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人员管理、周报管理、办公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业务。
1.3外委团队管理存在的问题
1.3.1完全信息化的运维流程尚未建立
信通公司和供应商签订服务合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人员需要查阅纸质合同文档才能知道哪些合同需要付款,哪些合同即将到期,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日常考勤数据是项目组负责人使用Excel表格手工上报运维人员的出勤、加班和请假数据,管理人员根据上报的考勤数据进行手工汇总统计。目前项目运维人员大约有300人,传统的手工考勤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考勤数据还有可能有误;同时不便于统计查询。
1.3.2规范、有效的集中的运维流程和制度有待完善
运维人员的加班、请假和变动等情况,填写相关纸质工单,项目主管签字确认,最后将纸质工单传递给管理人员。随着纸质工单的增多,不便于管理人员查找、统计人员的请假、加班等信息。原有的运维制度和流程已不能适应集中环境下的运维工作,必须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流程以适应集中后系统和用户的需求,通过运维流程和制度的建立,改变现有管理信息资源的模式,由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由分散管理转化为统一管理,可以使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流程化,人员职责角色更加清晰化,便于指导人员合理安排相关工作[2]。
1.3.3人工辅助统计安排运维工作及资源
运维人员的保密协议签订和安规考试分数,都是以纸质文档的方式备案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便于查找运维人员的保密协议签订情况或安规考试情况。项目组每周手工上报项目周报,管理人员根据项目周报手工计算统计项目组每周工作量,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不便于统计项目组月度、季度甚至年度的工作量。项目组需要办公资源时,需要向管理人员手工申请,管理人员分配办公资源。项目到期后,项目组忘记归还办公资源,导致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回收办公资源;项目组临时增加人员又不申请办公资源,占用其它未分配的办公资源,导致在管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办公资源被占,影响办公资源的分配。管理人员不能实时了解办公资源使用情况。
2外委团队管理问题的对策
2.1新的外委团队管理模式的建立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通分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对管控团队职责重新梳理、完善规范了外委项目管理,从制度、责任、管理上重新建立了外委项目管理模式。
2.1.1建立统一管控制度,实施双经理制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管控团队重新仔细梳理、完善、规范实施厂商管理流程,与公司运维团队相互协同,从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方面保证所有项目按期、保质、合法完成。规范人员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人员进场、离场、变更和请假等流程,落实责任到每个管控经理与技术经理身上。
2.1.2做好运维责任与团队分工,实现外委项目全面管控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管控团队重新仔细梳理、完善、规范实施厂商管理流程,包括人员进场、离场、变更和请假等流程。落实责任到每个管控经理与技术经理身上。
2.1.3规范外委项目驻场人员管理
驻场人员管理是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规范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将管控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才能确保项目的成功,使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侧面支撑项目全过程管理。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的驻场运维支撑人员管理,借鉴了“五位一体”管理机制,将管理的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相结合,做到统一、优化、奖惩,使人员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2.2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绩效考核是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是在员工价值创造和价值回报之间构建公正合理、适度激励的价值评价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绩效。[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在外委项目管理方法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2.2.1进行外委人员多维度绩效考核
。外委人员绩效考核实行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供应商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外委人员绩效考核主要以工作量饱和度维度、安全事故次数维度、考勤维度、综合维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维度包还任务绩效、管理绩效、周边绩效。任务绩效主要包含协作性、响应时间、服务质量等。
2.2.2将供应商考核结果运用到供应商等级评定中
进行供应商绩效考核时,将外委人员考核结果作为供应商考核得分的一项重要评分,供应商考核还包含供应商外委人员稳定性维度,项目资料提供准确性、及时性维度,供应商服务质量维度等。对于评定等级为A的供应商进行奖励,对于评定等级为C的供应商进行处罚。将外委人员考核与供应商评定进行挂钩从而协调供应商绩效与外委人员绩效的关系。
2.2.3将供应商考核结果计入外委人员绩效考核结果
供应商在考核外年底进行,将考核结果评定为A的供应商奖励部分按比例奖励给外委人员,从而在外委人员年度考核时表现优异的外委人员将得到进一步奖励。
2.2.4建立积极、协作团队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使组织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个体与供应商之间的绩效目标并在二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外委人员之间形成协作、互助、友爱的关系,在合理的竞争的同时强调外委人员之间的配合。[4]
2.3用信息化开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之路
在规范化、精细化外委管理目标实施过程中,信通公司以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构建“省信通运维管理规范平台”,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技术助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规范信通公司外委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拓展管理方式和手段,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从“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从注重事后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外委项目管理水平和外委项目质量。
2.3.1进一步规范外委人员入职流程
外委项目人员入职时,通过信息平台将人员信息、人员的办公资源、项目信息同步到系统中。
2.3.2加强人员考勤制度
外委项目人员考勤记录通过考勤系统直接与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对外委人员请假、加班流程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人员考勤制度。
2.3.3做好项目过程管理
外委项目建设进度维护到平台中,根据项目里程碑平台提醒相关项目人员需要提交项目文档,帮助外委项目管理人员把握好项目质量。
2.3.4规范外委项目组人员周报制度
外委项目人员每周根据项目组填写项目周报,平台汇总项目周报,通过横向纵向数据分析项目组人员工作质量和项目进展情况,为外委项目管理人员过程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3.5利用量化数据对供应商进行考核
在年度对供应商评价时,系统根据人员考勤、工作量饱和度、服务质量、文档完整率等信息自动给出供应商量化得分,避免过去凭借印象或和莫个人的关系对供应商打分的方式。
2.3.6利用平台辅助决策工具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外委项目情况
通过平台的辅助决策平台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外委项目的人员工作情况,工作饱和度以及与其他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外委项目(见图5)。
3结论
文章分析了当前信通公司外委团队管理的现状,通过对外委团队管理的内容、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外委团队管理模式的建立、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和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外委团队。在信息化管理外委团队方面,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中整合,将原有的分散的运维信息资源,建设成为了新型的、集中的运维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了维护质量、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控制了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管建超 马永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质量管理;问题;管理方式
1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切实强化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本文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案例,在全面分析该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及要点,希望为类似道路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项目概况
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南起江滨东大道,路线沿东北方向延伸,终点位于儒江大道东侧,标段起讫点桩号分别为K0+000、K0+269.985,线路施工里程总计269.985m,路面设计净宽为24m,本道路工程从道路功能分区角度划为城市支线道路;本道路工程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30km/h,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设计基准期均为10年,道路横断面(半幅)布置形式为:人行道(3m)+路缘绿化带(1.5m)+混合行驶车道(7.25m)+中央分隔带(0.5m)。道路横断面(全幅)布置形式详见图1所示。
3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1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1)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织载体,不仅决定了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组织效率,同时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第一张名片,从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分析,城市道路与普通道路之间存在众多差异,城市道路路基施工需穿越众多的既有管道线路,一旦现场施工控制不当,极易引发管线故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城市道路的路网密度较大,导致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作业空间较小对施工承包方的技术能力和现场施工组织能力要求均较高,且城市道路施工对工期有着严格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承包方具备道路工程“快修”能力[1]。(2)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定管理方式和举措前,必须全面总结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特点,从而提高道路工程管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本文结合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全面总结了城市道路的质量管理特点。具体详见表1所示。表1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3.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工程实地调研及总结大量既有工程案例发现,在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施工过程管理精细化程度不足:城市道路建设里程较短,但单位里程的投资较大,为了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和效率,则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程度则至关重要;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程度普遍较低。首先,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整体跟进工作严重不到位[3],质量管理缺位情况严重,质量管理与道路工程倡导的全覆盖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差甚远,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的“窝工”、“返工”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问题频发;此外,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未根据项目特点和总体情况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导致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较落后,以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不适应;最后,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安全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由于施工过程中伴随征地、拆迁等于地方协调的事宜,需要质量管理团队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置和协调能力,但绝大多数的质量管理组织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2)道路主体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突出:对于道路施工主体工程的路基路面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突出。首先,对于高填方路堤段,由于填方量较大,由于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路基填料容重不达标,路基顶面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陷病害,因路基沉陷造成的路面反射开裂则严重破坏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刚度;此外,在摊铺和压实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因现场施工组织不到位,导致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摊铺层数与设计不符,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施工质量。最后,给排水管道密封性不达标问题则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路面的积水外排效率,在给排水管道铺设过程中,因管道接口密封性不良,导致管道内气密性改变,进而影响到管道内的排水效率,管道内积水沿管道接口处持续外渗,大量积水留置在路基填土内,在车辆荷载和土体自重的长期作用下,致使路基承载能力持续下降[2]。(3)城市道路后续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不到位:对于城市道路而言,除了应保证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外,后续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也非常关键,如果该阶段出现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必然会影响整个城市道路的总体运营质量。首先,在城市道路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问题,由于对养护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与之配套的养护管理体系则相对陈旧,大部分管养措施的先进性较差,与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严重不符[3];此外,道路管养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极大,由于财政资金拨付到道路管养领域的额度极其有限,造成了目前管养资金长期紧缺的局面。
4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分析
4.1强化城市道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能力,摒弃传统的粗放式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以切实加强城市道路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建议采用PDCA循环法和三阶段控制法,以实现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转变。(1)PDCA循环法:该方法的核心是目标导向,质量控制人员结合项目在施工及运维期的质量管理工作特点和偏重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基本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项目质量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及处治四个阶段拆分,通过PDCA循环,以驱动质量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既定的质量管理目标。PDCA循环模式示意详见图2所示。(2)三阶段控制法:三阶段控制法的精细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非常符合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特点,三阶段控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将质量管理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部分,上述三个基本过程构成了质量控制的基本阶段;其中,事前控制应制定周密翔实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案应突出道路工程特点,事中控制应强调对质量控制行为的约束和结果管控,事后控制则应涵盖质量控制的成果及偏差校正内容。
4.2加强施工原材料及过程控制能力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作为整个控制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应重点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两方面。(1)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严密、完善的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体系,实现质量检测对原材料的全覆盖,根据原材料的类型和使用量,科学选取质量检测方法,优化抽检、普检、复查等各种检测方式的组合;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必须坚决清退,同时追究供应商责任,严把原材料供应商渠道,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2)施工过程控制:首先,应优化现场施工人员和机具的组织能力,避免“窝工”、“返工”等问题的出现,提高现场施工组织效率;此外,针对填方路堤、路面摊铺压实、给排水分项工程等关键施工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同时组建专业化的质量管理团队,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4.3重视道路运维管理和融资渠道
(1)改变以往“重建轻养”的管理理念,树立道路工程全寿命运维管理理念,均衡分配质量管理资源,将有限的管理资源向运维阶段倾斜,同时制定配套的运维管理方案,以提高道路运维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2)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的运维融资渠道,打破投资门槛,疏通社会资本向城市道路运维阶段的投资路径,缓解城市道路运维养护资金紧缺的局面,为城市道路在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奠定资金基础。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由内设的技术部门负责,从泉州地区法院的实践情况看,技术部门负责的主要事务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化办公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会议音响与视频会议设备的调试,科技法庭建设,以及门禁、安防等系统的维护,还包括完成上级法院布置的信息化建设事宜,中级法院还需负责指导和解答各基层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问题。
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应用系统和配套的硬件基础设备已具备,各应用系统跑得也比较顺畅,但在运维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以泉州中院为例,其1名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为1:100,即1名技术人员要面对100名工作人员,平时光处理各类琐碎的日常运维事务已耗尽人力,难以抽出人力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和实施。
2、专职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问题,很多法院并不重视专职技术人员的配备,要么采取聘用临时工的方式,要么让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的人负责这类事务,在进行系统运维和建设方面就存在较大隐患。
3、法院内部对信息化运维的认识不清。长期以来,法院内部对信息化运维服务的认识只停留在维修电脑、处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小故障、更换打印机耗材、处理电话网络故障等琐碎事务上,既缺乏对运维服务的概念,又没有加强这方面认识的机会。
二、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的基本属性
正确认识服务外包在政府信息化进程中的支撑点和约束性,明晰服务外包解决什么问题、获取什么服务、服务方承担哪些风险等一系列服务外包的基本属性,是法院运维管理部门启动服务外包时一项重要的前置业务。
第一, 成功的服务外包不但可以将有限的人力从繁杂的运维基础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为本单位乃至本系统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的IT环境注入专业化技术与管理元素,为业务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环境提供更好的技术和安全保障。
第二, 内部技术部门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和关注能够为法院核心业务提供更强功能和更好体验的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第三, 运维服务外包是一种以预期的方式约定,以过程的形式来实现的服务产品。为了确保服务交付成功,双方的互动将会贯穿于整个合作期限,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责任以及一些无法事前载明的事项需要不断进行协商和调整。
第四, 运维服务外包作为一种市场化活动,市场规律自然蕴涵其中,管理意识一旦弱化,会导致服务方减少供给、压缩成本、放大业主方的业务风险。
服务外包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更不可将服务外包理解成或等价为“职能外包”,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的本质属于劳务化、操作层范畴,服务方的责任以市场的方式给予调整和界定,并不会对技术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层面带来任何改变。
三、法院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的技术要求与安全保障
实施运维服务外包后,法院作为业主方,客观上将面临因外包而形成的技术与信息安全风险。笔者认为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信息,如业主内部的网络配置、网络访问控制权限、防火墙策略部署等网管业务全部掌握在服务企业手中,将削弱业主技术部门的控制能力和主导地位,过于依赖外部力量的结果将是力量失衡引发的技术风险;二是由于法院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内部的硬件设备和业务系统既有涉密部分也有非涉密部分,如果没有制定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并切实执行到位,会带来严重的涉密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风险,笔者认为,法院在进行运维服务外包时,应该对外包项目进行严格分类,明确什么可以外包,什么不可以,什么项目可以放心交给外包方做,什么项目需由自己的技术人员带队处理,什么项目必须由自己的技术人员独自处理,也就是要认真设计服务外包的内容、范围和活动边界,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同时对业主服务人员的素质、保密意识应有严格要求。
四、运维服务供应商的选取策略设想
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价值在于给社会公众更好的诉讼服务体验,为内部人员提供更强更方便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因此,法院在进行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招标时,除了投标人的技术实力,更应该关注投标人的企业形象、资质、认证以及内部的管理情况,尤其是要对具体服务人员实行严格的遴选,同时加强业主单位的内部管理,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要牢牢把住底线,把握住技术主权,保护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关键岗位和涉密信息集中点,在服务外包业务活动中应给予严格的审查和管理。
笔者认为,运维服务的供应商至少应具备如下几个要素:
①信息运维服务是该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有专门的团队和相应的建设机制,有广泛、可靠、快速的应急资源,能快速处置服务中的突发需求;②供应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以此作为企业 存在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的途径;③供应商拥有专门的质量管理体系、完整的业务流程和控制 性良好的操作规程;④供应商有良好的案例经验和技术储备,能基于用户业务变化及时更新和优化服务方案;⑤供应商有不断与业主分享新技术和共同成长的愿望。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应用分析
1BIM概述
1.1BIM简介
信息建筑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即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以信息为突破口,对其物理和功能属性进行数字化表达,打破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之间的屏障,使设计、施工、运维中各种过程和结果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1],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减少各种项目问题,避免无端浪费及争议,实现工程建筑信息透明化和准确性,实现实时共享,便于各环节、各参与方之间信息地传递,并且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
1.2BIM的发展历程
1975年,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BIM之父”ChuckEastman提出未来可以对建筑体以计算机系统仿真,并命名为“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系统,BIM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2]。20世纪80年代后,芬兰学者提出“ProductInformationModel”系统,1986年,美国学者RobertAish提出“BuildingModeling”。2002年由Autodesk公司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这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新的重大突破,但尚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缺乏实践案例,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高速发展,采用64位引擎GPU的专业绘图芯片同多核处理器协同作用,可执行类并行计算机运算,BIM研究和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全球三大建筑软件开发商,都推出了自己的BIM软件,BIM逐渐成为产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工具。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此后很长时间内,BIM经历一个很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型项目的增多、国内外合作更加密切,近十年迎来了我国BIM技术的较快发展,业内对BIM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应用范围日渐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1.3BIM的技术特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基本特点[3]。(1)可视化:“所见即所得”,建筑物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便于在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进行沟通、讨论、决策。(2)协调性:在项目施工前期,综合各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自动检查,进行碰撞检测,系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4],并生成报告,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冲突,协同施工进度计划、便于物业化管理。(3)模拟性:在方案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各种模拟,除了三维模型外,还包括4D模拟(3D+发展时间)、5D模拟(4D+造价),如模拟组织施工,节能模拟、进度模拟、造价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消防人员疏散模拟、地震逃生模拟等[5]。(4)优化性: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时,现代建筑物的复杂性大多超过了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参与人员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6],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BIM技术即具备这样的优势。(5)可出图性:可快速需要的各种生成平、立、剖图纸,生成明细表,及体积、面积等数据,并且“一处更改,处处更新”,避免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
2我国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管理手段存在局限性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多集中在较为偏僻的地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仍以传统的纸质资料和CAD图形作为信息载体,对工程资料进行保存、归档、调用,来保存信息进行设备管理,这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六七十年代所建的众多闸涵,很多是纸质手绘图纸,并且由于年代久、易丢失、材质脆、难储存、字迹辨识困难,其中很多工程只能找到部分图纸,这些资料很难完整表达工程的具体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在逐步完善电子图表影像资料和推进数字档案工作,可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是以相对静态的、独立的传统粗犷形手段为主,信息独立,难以关联、整合,很难将工程管理工作系统化、动态化,影响了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和维养作业的效率及质量,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2运维过程中存在技术障碍
一般水利工程建筑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可能只需要0.5~3年时间,但交付使用后,运行、维护、改善和更新的时间将长达20~100年。工程的维护运营阶段占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工程运维涉及工程管理方、水利勘察设计院、工程施工建设单位等多个专业或团队,多方之间很难对工程做到及时有效地协同管理,工作内容烦琐、效率较差,如在传统的物业管理中采用指派联络员填写表格、参照工程现场照片示意、情况说明等自成体系的独立管理模式,信息相对孤立,各个专业之间沟通不顺畅,信息流动性差,存在一定的技术对接障碍。
3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养更加智慧、高效。随着BIM应用的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也在逐渐遇到机遇和挑战,工程运维管理与工程的设计、施工一脉相承,将BIM模式嵌套入工程运维管理之中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效率,在现行的物业化的维养方式的基础上,将BIM模型与之相结合,对于在设计、施工阶段已装配了BIM系统的水利工程,可以实现BIM技术地直接对接管理,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尝试将BIM模式地工作思维渗透到其运维管理工作之中,根据具体条件,分阶段推进BIM化管理。
3.1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利用BIM良好的可视化和协调性特点,能够更形象、准确、全面、快速地掌握和传递工程运维管理信息。现行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在每年维修养护项目开始前,根据工程情况上报维修养护方案,审批后进行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工程情况,管理单位需要与设计院和施工方进行多次接洽,而BIM技术具有“所见即所得”得可视化效果,将岁修养护需求、方案等通过参数化赋予在三维模型的族构建中,工程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利于相关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在维修养护施工前,通过4D模型(三维模拟叠加项目的发展时间)和5D模型(4D模型叠加造价)模拟组织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安排来指导施工。这样将技术设施、工艺做法、用料、工程量、资金预算等问题信息打包集成,便于管理方同设计院、施工方等各方精准、高有效对接,利于工程后期管控。
3.2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统筹调度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管理。在进度管理方面,通过不同颜色来细分标注施工状态,将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生成时间轴,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并形成记录,提高速度的总体控制。利用BIM技术形成成本控制,通过添加施工日志、工程量月表、项目清单、明细表等信息,实现成本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施工人员、实施时间、新增或更换的配件信息等及时上传到BIM中,形成质量和安全工作的动态记录,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时效性、可溯性。基于BIM技术建立的协同工作的平台,有利于各方面人员或团队可协同合作,例如在出现现场变更问题时,一方在授权内做出的变更可同步到其他参与方,具有“一处更改,处处更新”特性,协同施工进度计划,BIM技术模型能够打破CAD时代各专业独自作业、工作流线交错复杂、设计难以更改的壁垒,有效避免了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便于物业管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3.3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交付使用后,会有很多的文档资料以及数据信息,采用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需要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与时间对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并且可有效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还不方便及时调取使用。建立BIM模型,可以将复杂烦琐的图纸、影像资料、坐标参数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全面掌控工程各个数据信息之间的相连关系,提升了文档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保存时间和调用价值。由于BIM技术模型包含了水利工程的各种构件的规格大小、安装时间与顺序以及出厂信息、启闭机以及水利工程建筑物等多方面的信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能够有利于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故障造成的损失。通过导入水文信息、远程监控、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模型等技术手段,综合利用整合平台,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另外,有防洪防汛、输水、引水功能的水利工程,还可通过BIM技术进行对闸门开度、流量、洪水过程等任务模拟,以及与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消防疏散模拟、地震逃生模拟等,作为紧急预案的模拟演练。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 终端运维 桌面远程运维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20-01
0 引言
随着国网公司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终端已成为电力生产作业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在电力生产、营销、管理等业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终端操作系统版本不同、使用人员技能差异及应用运行环境的不同,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类维护需求[1]。但着电力信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终端设备的不断增加,终端运维工作成为信息专业运维工作的重点、难点,但目前仍旧采用终端使用人员电话报修、运维人员现场排查得方式开展运维工作,自动化程度低,给桌面远程运维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为此通过桌面远程运维管理工具的建设,在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桌面终端有效管理的同时,保护公司信息内网的安全,为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优质及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并且有效的获得了该项目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工具架构
利用成熟的MVC模式设计工具技术架构,架构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及应用层构成,具有很好的扩展性[3]。其中业务逻辑层以服务的方式实现运维服务管理、运维服务协助、运维服务评估及运维服务监查等系统核心业务,并通过应用层进行,提供远程协助、运维报表及即时通信功能。工具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工具采用了C/S与B/S混合模式设计,工具将通过客户端发起远程桌面运维请求,服务器端运维人员通过接收“远程协助”请求方式进行远程桌面技术支持。
服务器主要由系统数据库、WEB管理平台组成。客户端主要是由浏览器程序组成。内网中的客户端用户通过WEB管理平台可下载客户端程序,进行安装与注册。用户注册程序时,注册程序将自动采集系统的硬件设备信息,经过区域管理器处理后存入数据库。通过探头、内网客户端托盘、浏览器等实现操作。
1.2 功能设计
工具实现远程协助、即时通讯、文件传输、运维审计等基本功能,实现桌面终端远程运维。充分利用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统一规范运维操作流程,共享运维知识及经验。提高桌面终端维护效率,降低运维工作成本。
1.2.1 事件预约
桌面用户发起事件请求,系统管理员登记后调配运维人员处理问题,若运维人员离线无法及时接收任务,将以预约的方式进行离线事件预约推送,运维人员在线后立即联系桌面用户,以保证服务效率。
1.2.2 远程协助
部分终端问题源自于系统缺少组件、软件没有正确配置,为此维护人员不需要现场解决,可在终端用户允许的前提下通过远程桌面的方式对终端进行维护升级;并由工具持续对整个维护过程进行录像作为事后审计依据。 屏幕抓图:在桌面用户允许的前提条件下,运维人员对桌面用户当前的屏幕进行截图,并存储到其计算机中的指定位置,以帮助分析桌面用户遇到的问题。
1.2.3 即时通讯
传统情况下终端用户与运维人员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运维人员同时只能服务于一人,为实现“共同解决”模式,工具基于HTTP SOCKET技术实现基于浏览器网页的文字、图片交换模式,实现一对多的运维沟通模式。
1.2.4 文件传输
为实现远程运维,文件传输是重要支撑,以支持软安装包、系统补丁包等各类文件、资源的推送,为此工具基于HTTP协议实现了支持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功能,实现终端与运维端之间的双向文件传输。
2 总结与展望
桌面远程运维管理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各级网省、地区公司,运维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向所有桌面用户提供远程协助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与终端用户进行即时通讯,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运维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量做出公正的统计及评估。能够指导运维人员优化服务过程,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了桌面运维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联网 信息机房 智能巡视 管控平台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78-01
1 引言
当今通信运营商,在动力设备的使用方面越发注重全面性,且各动力设备的性能也普遍向着智能化转变。伴随着设备种类及数量的增加,维护及抢修工作量越来越重,传统的维护模式已经不堪重用,人为抄表的年代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对电信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集中监控的应用己经形成一种趋势。
2 项目研究必要性
信息机房的巡视重要性决定了项目研究很有必要,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设备,信息机房和机柜作为设备运行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巡视运维水平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服务能力的高低,因此,强化机房机柜的巡视工作管控水平能够促进信息化能力。
信息机房机柜的运维复杂程度决定了项目研究的迫切性,信息机房机柜承担着企业各项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日常维护、扩充和退运工作十分频繁,一个机房、机柜中的软硬件设施可能涉及着多个专业、多个应用和多个厂家,运维工作不可能完全由一个固定的队伍承担,势必会有各类人员在各个时段进出机房、机柜进行操作。
3 项目建设原则
(1)“四统一”原则
坚持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四统一”原则,以保证项目建设高效、顺利地完成。
(2)“先进性”原则
基于业界通用开放性标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遵循紧密结合电网企业自身特点,使项目研究成果能够满足信息机房机柜安全提升具体需求,同时适应未来一段时间业务需求及发展变化的需要。
(3)“经济性”原则
严格遵照实用、经济的原则,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坚持在先进、高性能前提下合理投资,保证成本最佳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易用性”原则
采用模块化设计,界面友好、易用,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直观的操作和管理。
(5)数据共享原则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与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共享。
4 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结合物联网智能锁、机房管控上位机和信息平台,形成信息机房“管、控、营”一体化管理,全局管控信息机房的日常、定期和特殊巡检等运检工作执行情况,各类运维人员、厂家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出入许可、出入时间、机柜操作过程及顺序和逗留时间等,并将工作内容与工作设备情况写入RFID射频卡便于随时查询。明确机房内部各机柜开闭操作原则,防止人员随意开闭无关机柜引起的安全事故,与现有软硬件安全措施相结合,全面提升机房智能、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1)信息机房智能化改造
项目的研究主要为强化信息系统机房巡检质量和操作规范性性,尤其是巡视人员巡检质量、各类人员进出不可控、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操作不可控及操作范围时间不可控等问题,通过安装物联网型门禁一体化机柜锁实现机柜操作、人员进出门禁的有效管理。将选取山西省电力公司本部范围重要机房机柜为试点,安装门禁、视频监控和机柜智能锁,并与机房管控上位机和信息平台共同实现机房智能化管控。
2)研发管控信息系统
为实现信息机房“管、控、营”一体化管理目标,项目将基于物联网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全局管控巡检工作和各类操作,提升信息机房运维单位运检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机房内部各机柜开闭操作原则,防止各类人员随意开闭无关机柜引起的安全事故。构建支撑后台全局管控信息机房的日常、定期和特殊巡检等运检工作执行情况,各类运维人员、厂家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出入许可、出入时间、机柜操作过程及顺序和逗留时间等,并将工作内容与工作设备情况写入RFID射频卡便于随时查询。
3)研制智能化管控上位机
为实现库房内各机房、监控和门禁状态的现场展示、预警和查阅,项目将依托智能设备研发管控上位机,购置安卓系统平板电脑并在其基础上研发上位机软件,与库房内物联网智能锁、门禁和视频相连,构建库房内各机柜实时开闭情况一览、需操作机柜导航、机柜长时未闭预警、操作与工单不符预警、历史开闭情况查询、门禁进出情况查询、历史视频回放等功能。
4)与IMS系统接口实现工单与机房操作对应
研究安全防护设备与运维工单结合方法,完成IMS系统接口,实现“一工单、一授权”的管理方式,机房巡检工单、机房进出、机柜开闭将严格执行IMS派工内容,发现不符立刻预警并全部记录,便于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发现作业内容偏差,及时进行调整,明确机房内部各机柜开闭操作原则,防止人员随意开闭无关机柜引起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电网 运维费 管理
一、运维费管理取得的进展
运行维护费,指的是维持电网企业设备正常运行的费用,主要包括材料、修理、人工及其他费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电力公司投入80亿元用于沧州电网建设,沧州电网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期。随着电网的加速发展,电网资产的修理、维护、检测、更改任务日趋繁重,运维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何控制好电网运维支出,给新时期的会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近几年,经过公司财务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运维费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费用管理体系
沧州供电公司经过多年实践发展,以预算为指导,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资金控制为重点,强化工作督导,奖罚并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维费管理闭环体系,覆盖了公司成本支出的方方面面。形成目标成本指标分解实际控制信息反馈措施对策争取最大的效益的完整管理流程。
(二)实现费用的可控在控
工作中坚持不断规范日常基础资料,强化成本分析,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各项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及时全面查找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及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可控在控。
(三)费用节约意识明显增强
电网企业运维费用按照支出对象细分为修试、运行、配网、线路、通信、房屋几个大类进行归集。对比分析费用支出动因,积极优化生产性支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费用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主管领导按照预算指标要求执行成本计划,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做到费用支出合理、发生均衡。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费用节约意识、效益观念明显增强。
二、运维费管理中的不足
经过不断实践,尽管运维费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与企业自身建设一流管理现代公司的长远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缺乏细致的支出标准体系
运维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大多依据原始设计手册和工作经验定期进行,未能与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相结合。目前公司的预算管理其实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循环,最后形成一个刚性相对较强的指标,对某一项支出的核定主要依靠经验估计和历史成本。而运维支出与设备本身服役年限、运维人员管理水平、生产厂家的设计工艺等都有很大关系。结合公司技术指标、管理指标、计划值等研究制定一整套细致合理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为公司管理指标的分解和考核提供坚实依据,是目前运维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费用控制精细化程度不够
账上可以体现某项工程、某座变电站、某类设备、某个工区的全部运行维护成本,但无法细分到每一个具体设备。例如,某年在某台变压器上消耗的材料、修理、工时等成本是多少,很难找到相应的统计数据。账务数据只能单纯反映价值量信息,难以与实物信息直接挂钩,造成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加大了费用控制难度。另外,归口责任部门管理,各管一摊、各唱各戏,各环节人员较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没有形成整体最优的合力。
(三)运维费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公司运维费分析与评价体系侧重于指标的完成,而对于成本支出是否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等核心问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手段。
(四)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性不够
就费用支出部门而言,费用控制目标简单化,把费用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成本指标上,既不要超支,也不要节约;费用控制责任单一化,从省公司到供电公司再到部门、班组,存在把成本控制责任向上往财务部门推的思想,加之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独立,缺乏工作的紧密协同,使得成本控制职能相对弱化,尚达不到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三、运维费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运维 大数据 自动化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34-01
1 运维工具简介
1.1 工具应用阶段
就运维工具总体情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纯手工阶段:手工操作重复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无运维工具使用,完全依赖个人经验。(2)脚本阶段:通过编写脚本、方便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个人的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运维工具体系,经验很难系统的传承,运维成本高。(3)工具阶段:借助第三方工具高效、方便地进行软件部署和运维。又分半自动化阶段和全自动化阶段,半自动化阶段主要对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控,对运行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处理过程主要依赖于人工处理;全自动化阶段对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自动化运维,运维人员不再处理具体问题,而是对运维知识库的扩充和修正。
1.2 国内外运维工具应用现状
国外IT服务管理的规范及标准建立较早,经过逐步完善,已成为世界性的规范标准和最佳实践。国外大多数企业的IT部门以ITIL为最佳实践参考,以IS020000作为规范,实施自己的IT服务管理。多数处于以服务、价值运维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实现了运维的高度集中化,运维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
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实现运维自动化,如百度已实现作业和管理两大领域自动化。搜狐公司提出“Smart IDC”的概念,实现数据中心运维自动化。
2 运维工具分类
2.1 运维流程管理工具
运维流程管理工具是结合实际运维工作中的流程管理需要,通过工作单、操作票、申请单等方式规范运维实际流程,对运维资源、运维人员、运维事件进行管控。
运维流程管理工具包括:(1)变更流程管理工具流程管理工具并不负责具体的业务操作的执行,只是作为单据系统跟踪流程和确保闭环,是事件流程汇总角色工作关联关系的体现,为风险规避提供审批控制。(2)告警和突发管理工具。通过建单管理告警和突发确保流程的闭环,从而确保故障中提炼总结出经验教训,为度量业务的可用性提供指导,通过人工辅助手段进行风险缺陷知识库管理。
2.2 运维监控告警工具
运维监控告警工具是通过对系统运行涉及的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软件等的监控指标进行多种采集,并以图像、声音、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通知相关运维人员进行告警的体系工具,该部分也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工具类型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运维工具。
运维监控告警工具主要是zabbix,作为一个基于WEB界面的提供分布式系统监视以及网络监视功能的企业级开源工具。Zabbix主要被用于监控网络上的服务器/服务以及其他网络设备状态,可与多种数据库搭配使用,提供各种实时报警机制,采集数据速度较快。
就目前来看,其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各项监控工具的采集指标往往不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对于脚本化、接口化的第三方监控数据集成效果不太理想,对于采集到的大数据存在重存轻读和重读轻存的取舍矛盾,需要合理化的设计数据采集及转移读取机制,后续的数据知识库建设和自完善目前尚缺乏较成熟的方案,导致了数据价值的降低。
2.3 运维变更工具
运维变更工具是对资源、配置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并根据需要进行批量下发的工具,既有主动发现变更,也支持被动获取下载变更功能。
目前主流的包括puppet、cobbler、docker等工具集成了以上各项功能点。就目前来看主要的技难点在于相关工具学习周期较长,使用方便程度较差,对于配置内容的自动化获取更新尚未有成熟的实现模型。
3 运维工具发展方向
未来的运维工具价值不应该仅仅只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故障处置,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强化运维工具的价值所在:
3.1 事前干预运维工具
对系统建转运过程即开展运维工具干预,通过对系统的源码、试运行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对系统所需资源通过与其他系统横向比较及系统自身运维数据变化的纵向比较,从而对系统的转运控制、资源分配进行预防式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系统预检监测工具:通过对系统的运行指标的数据监控以及对代码的智能化分析,排查项目建设过程中遗留下的隐患,目前主要侧重于代码的性能与安全问题。(2)系统资源合理分配策略制定:通过建立系统运行的知识库,以系统运行的资源占用情况的同比数据为依据,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不够的情况出现。
3.2 事中知识库智能运维工具
事中知识库智能运维指的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解析与判断,而这些判断与解析则是根据知识库进行智能的选择。与平常的应用程序或者工具不同的是,基于知识库的智能运维可以将某一领域的问题求解通过相应的知识显示的表达出来,而非是通过程序段中隐藏的代码来解决问题。
通过知识库方式的智能运维,可以很好的解决某一层次或者某一领域所对应的问题,因为其知识库相对比较单纯,并且知识库将知识与信息进行了有序化,其寻找和利用时间大大的减少,从而可以构成较高效的系统。
3.3 事后大数据挖掘运维工具
通过运维工具所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比如监控资源的信息,告警信息,日志信息等数据,对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实现运维数据的再次利用,从而分析预测出各监控资源的运行情况,从而给运维人员一些合适的建议,这就是事后大数据挖掘工具的特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