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05:4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景观改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张家界城区段澧水堤岸全长约7km,为东西走向,曲线型。堤顶面宽5~8m,堤面铺装为青石板或广场砖,堤上修建了亭、架、围栏等园林建筑,且布置了条凳等休闲设施。堤的背水坡长8~13m,坡度有缓有陡,一般为1:3~5,坡面上主要以图案的方式成片、成带栽植了大量的灌木。滨河大道依堤而建,人行道宽3m,行道树香樟栽植于人行道上,株距为6m。可借景观有:天门山、回龙观、子舞台、澧水以及少量渔船等;需屏障的景观为两岸拥挤无序的城市建筑。如果从安全、功能和景观的角度来分析,尚存在如下问题:
1.1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澧水堤岸景观尚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行人横过滨河大道缺乏天桥和地下通道而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滨河大道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根系极其发达,白蚁好啃,若根系穿堤生长,招引白蚁危害,则易形成管涌,从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1.2休闲功能难以发挥
澧水堤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的是确保张家界市区免遭洪水危害,而澧水堤岸是一个很好的滨水空间,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为张家界市民提供一个户外休闲环境。然而,现在的堤岸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缺乏乔木植物景观,以致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烈日炎炎,根本不利于市民休闲。
1.3堤岸景观单调乏味
澧水堤岸作为一个休闲环境,一是必须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游赏其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人精神振奋,得到启迪和熏陶。然而,目前僵直无起伏的堤身,加上层次单一和带型模纹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堤岸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美感产生不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设计总体构思
2.1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不影响防洪功能要求的,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带状休闲公园。
2.2设计原则
2.2.1安全性原则堤岸景观改造应以确保大堤安全为前提。现有的大堤防洪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堤上无论是营造园林建筑,安放雕塑,还是栽植树木,都必须考虑大堤的安全,只有在加强大堤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如堤上栽植乔木,必须考虑乔木根系对堤的安全影响,设法控制根系的生长范围,树种最好选择浅根性的和抗白蚁危害的树种。
2.2.2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尽量改变现在以灌木为主和大量采用带型模纹的配置方式,多选择乡土乔木树种,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配置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堤上的树木夏能遮挡烈日,冬能减缓寒风。
2.2.3艺术性原则主要讲究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以天然植物群落为模本,注重艺术构图,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虚实和主次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充分运用障景和借景的手法,通过密林屏障视野范围内较近的城市建筑,采用开辟透景线和抬高视点的借景手法欣赏澧水和天门山之美景。
2.2.4文化性原则澧水以西主要为大庸古城,景观设计应以土家文化为背景,以健康向上为主题,河堤硬质铺装坡面可采用大型浮雕的形式,刻上名人的诗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土家名人轶事、重大传统祭祀活动等。
2.2.5功能性原则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
2.3地形改造设计
2.3.1堤面改造大堤堤顶面,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硬质铺装和硬质景观设施,堤面通过建造树池和花池,改变堤面僵硬和缺少变化的人工景观。树池边高50~60cm,树池内栽培土厚50~70cm,池内置石种树,池边安放条凳,供人休闲。
2.3.2坡面改造大堤朝滨河大道的一面为平直的斜坡,堤高2.5~3.0m,坡面长8~12m。本设计采用护石加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地形起伏变化有致的缓坡地,以便成丛、成群、成片栽植树木,创造高低、疏密、层次变化有致的林带。堆得较高的土丘采用本地产的青石作挡土墙,外形力求变化自然,石墙上安放大理石板,板上刻诗文或做浮雕。
2.3.3堤内改造为了确保大堤安全不受影响,采用在堤上深埋(1.2m)钢筋混凝土挡板的方式阻止乔木根系穿堤生长。
3植物配置
堤岸上现有的植物尽可能利用,只是改变现有的部分配置方式,在改造地形后能够栽植乔木的地方,分别选择广玉兰、杜英、锦烈白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作基调树种,以形成终年常绿的林带;选择银杏、栾树、椿树、无患子、重阳木、白玉兰、乌桕等落叶树种作配调树种,以丰富乔木树种的色彩季相变化;栽植灌木的地方选择红枫、鸡爪槭、紫薇、红桎木、杜鹃、茶花、含笑、南天竹、碧桃、樱花、紫玉兰、紫荆、夹竹桃、木芙蓉、木槿、南迎春、四季桂等树种,每处以一种灌木为主景,采用成丛、成群的栽植方式,灌木的大小规格讲究变化,配置力求自然。宿根花卉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类,采用成群、成片的配置方式,讲究花卉植物的群体美。堤上树池内的植物主要选择木芙蓉、孝顺竹、夹竹桃、鸡爪槭、紫荆、四季桂、棕榈、蚊母、油茶、女贞等,另在节点或入口对景等主要位置选种红桎木、罗汉松、中华蚊母、榆树、白桎木等树木桩景,以形成堤上局部的主景。
4建筑与小品
>
大堤上现有的风景建筑与小品原则上保留,另外根据造景和休闲功能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布置亭、花架和临江观景台等。在林下布置游路和小型的休闲广场,安放桌凳等休闲设施。可选择某节点位置修建踏步和各级亲水平台作为休闲戏水景观。
5小结
人类具有亲水特性,因而城市多傍水而建。江河生态功能退化无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城区段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威胁更加严重。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加固堤岸,抗拒洪水;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剧增,公园绿地紧缺,加之滨水空间倍受城市居民亲睐,将其作公园绿地建设,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达到功能兼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兆祯,毛焙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园林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
[2]唐学山,李右德,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3]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Abstract: Marina squares are the best "reception rooms"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In some sense, they embody the features and souls of the coastal cities and show the life patter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astal cities.In this paper,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for marina squares in Qingdao are done, evaluation for the use status of marina squares are made, the marina squares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re acknowledg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modificat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关键词:滨海广场;规划与设计;研究与分析;青岛
Key words: marina square;planning and design;research and analysis;Qingdao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75-02
0引言
滨海广场指城市中濒临海洋的广场,既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又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外来旅游者开展观光活动的场所。滨海区是滨海城市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区域,是海陆两大生态体系的边缘区,强烈的生态“边缘效应”造就了其景观资源丰富、空间开放、方向性强、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1青岛滨海广场现状研究与分析
1.1 调查对象青岛滨海区分为西部老城区和东部新城区,西部老城区的风貌反映了青岛建制至德、日侵占青岛的历史,东部新区的风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历史。本论文研究了青岛四个滨海广场,分别是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汇泉广场、峡广场,四个广场是在城市不同时期建设的,见证了青岛百年发展的历史。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 区位环境和历史背景分析四个广场位于青岛滨海西部老城区和东部新区(如图1),南临黄海,纵向上自然地理环境略有差异,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复杂。但横向上因为位于城市的不同地段,且建设的时间不同,致使广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
汇泉广场位于青岛老城区汇泉湾,其原为德国人的练兵场,后建跑马场,日本人占领后,继续沿用。青岛解放以后,跑马场改为人民广场。2002年为迎接08年奥运会,汇泉湾地区进行城市空间改造,广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形成了以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五四广场与音乐广场是1997年和1999年随着青岛东部新的中心区发展而兴建的;峡广场是“人工造角”形成的广场。四个广场周边多以公共服务设施、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用地为主,居住区规模小且不集中(表1)。
1.2.2 使用情况结果分析
1.2.2.1 使用者偏爱的广场景点从使用者偏爱的广场景点分析比较受人们喜欢的广场空间如下:①具有标志物和雕塑的空间;②能够亲近大海、观赏大海的空间;③能够休息聊天和进行个人活动的空间;④能够进行集体活动的空间;⑤体育运动和休闲健身的空间。不受使用者喜欢的广场空间主要是空旷的硬质场地,没有座椅,没有遮阴植物,没有标志物的空间,这些空间不舒适且不利于形成场所感。
1.2.2.2 使用者来广场的时间、方式、频率和目的分析广场早晨、下午和傍晚活动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晚上和上午,中午活动的人数最少。中午广场地面温度比较高,广场上遮阴的树木比较少,因此活动的人数最少。广场固定活动人群是周边城市居民,每天步行5~15分钟到广场休息、聊天、放风筝、钓鱼、遛狗、唱歌、锻炼身体、观赏风景;流动人群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坐公交或开车20-60分钟到广场观赏风景、戏水捡贝壳挖螃蟹、轮滑等。调查发现,到达广场需要1小时的使用者很少,不经常来广场的人比较多,原因主要集中在没时间、距离较远和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三方面原因。由此可看滨海广场最重要的是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滨海广场的日常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不能便捷到达广场和娱乐休闲内容少是广场使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造建议
2.1 广场建设成功之处
2.1.1 突出海滨特色音乐广场音乐之帆、观海廊等软雕塑与海上的点点白帆相映成趣,通透轻盈,与海滨环境融为一体;汇泉广场通过“山―海”景观轴线,突出了青岛“山、海、城”特有的城市风貌,广场的“融海性”得到加强;五四广场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雨水井盖,体现了广场浓郁的海洋风情。
2.1.2 注重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临海的空间开敞,视线通透,满足人们公共活动和观海的需求。不临海的空间采取建筑围合或植物围合空间的方法,营造了较封闭的空间形式,满足人们私密性的需要。
2.1.3 重视文化特色的表达五四广场主题雕塑“五月的风”以红色火炬之造型,弘扬了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音乐广场的数字钢琴王、地面乐谱书、五线谱鹅卵石铺装、琴键式坐凳和全场背景音响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氛围;峡是国家级健身基地-青岛黄金海岸健身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英派斯风帆系列黑白健身路径,形成市民健身的良好聚散地。
2.1.4 注重广场的防灾功能2006年峡广场在已有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功能基础上,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增建了应急避难系统,如发生自然灾害,附近居民可快速疏散到广场中,得到物资、医疗、供电等方面上的基本救助。峡广场增建的应急避难系统增加了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体现了现代城市广场不仅追求“姣好的面容”,而且已经开始注重广场的实用功能。
2.2 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建议
2.2.1 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缺少亲和力,给人一种空旷、不安全的感觉,忽视了小尺度空间的魅力。汇泉广场中心广场空间过于开敞,且没有吸引人逗留的景观,给人一种想马上离开的感觉。汇泉广场可以通过以下处理方式减弱过大尺度带给人的空旷感和不安全感:①设计良好的视觉中心景观来丰富景观层次,吸引人们的视线;②通过建筑物或植物对过于空旷的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形成开敞与封闭相结合的人性化空间。每个广场都应根据周围环境特征、城市现状和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其主要性质、规模和形式。
2.2.2 对地域文化体现不够青岛是一座典型的滨海踞山的近代侵入型城市,海洋文化、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地方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滨海广场对青岛的历史文化体现不够,汇泉广场位于最具青岛老风貌的汇泉湾地区,记载了青岛被侵略的历史,可是目前的汇泉广场不仅凸显不出青岛老城市风貌,而且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后感受不到任何历史痕迹,只是一个“面容娇好”的城市广场。很多老人亲身经历了汇泉广场的一次次变化,对广场有比较深的记忆和感情。他们对广场的现状感到“惋惜”,他们表示汇泉广场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休闲广场,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师应该通过广场设计让市民了解青岛的历史、汇泉广场的历史。因此设计师应对汇泉广场的历史文化加以提炼创新,通过标志物、雕塑小品、指示牌等设计将其有机的融入到广场中。
2.2.3 缺乏人性化设计广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休息坐凳、垃圾箱、公厕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普遍缺少遮阳挡雨、饮水处等设施。尤其在夏季,天气比较热,在广场活动时间长容易口渴除花钱买矿泉水别无他法。没有遮阳挡雨设施,遮阳的乔木又少,炎热夏季人们只能暴晒在阳光下或在林下席地而坐;突然下雨,人们无处躲藏,只能被雨淋。因此广场应完善服务设施,创造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广场。此外广场的亲水性比较差,海侧防浪堤的设计比较单调,应该考虑亲水平台和观景平台的设计,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2.2.4 施工和管理维护水平较差汇泉广场施工存在问题导致水池干涸、喷泉不喷;管理维护水平差导致广场夜晚路灯不亮,存在安全隐患。垃圾桶、指示牌、坐凳破损比较严重,雕塑被人为地破坏,有的被盗走,导致设施使功能消失和景观不完整;不合理、不规范的管理导致广场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摩擦,与城市和谐生活主旋律不协调。广场应普遍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强广场的管理维护,保证充分发挥广场的功能。
3结语
滨海广场赋予了滨海城市丰富的情态,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一个成功的滨海广场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向游客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正确科学地把握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滨海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就能够创造一个既体现历史文化传统,体现时代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的市民广场,创造一个使市民满意的“城市会客厅”。
参考文献:
[1]郁珊珊.城市滨海环境景观设计表现海洋文化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19.
[2]明文卉.宜人化市民城市广场规划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15-16.
[3]潘丽珍,高军.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J].城市规划,2003增刊,11.
[4]王娜.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5]黄明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以“厦门岛―鼓浪屿”地区城市广场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37.
[6]李真.青岛市滨海开放空间使用状况及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3-60.
[7]褚世新,鲁洪强,别继艳.青岛市汇泉湾广场改造市政工程设计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5.
关键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廊道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1课程基本信息
单周6学时,双周4学时,16周,总计80学时,5学分。本课程主要以实际景观设计的各类别项目为导向,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培训和引导,强调各种软件绘图的动手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
2课改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问题——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疏忽专业的创新应用。(2)课程内容问题——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未与目前最新实际项目接轨。(3)课程教法问题——师徒制虽提出由来已久,但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执行力度不够。课程效果问题——学生技能掌握不牢,知识也不够全面,甚至对自身专业岗位的参与度不高。
3课程改革思路
该课程对接的职业任务可以描述为“组织景观项目的设计工作,控制工期和景观实施效果”,需要在就业能力上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施工、管理等多重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研究时,将熟悉设计成果的制作流程,并能利用做作业提交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作业进度,对后续实施效果做简单的预估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将知识目标定位具备支撑园林设计岗位执行任务的技能与知识广度,了解当前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在素质培养上注重时间管理意识,善于支配利用好既定计划,并按步实施,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沟通协调。因此,整体上是“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为改革导向。本课程以园林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本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具体安排如下:模块一园林要素及设计(10学时)、模块二园林规划布局分析(以东湖三角池公园为例)(10学时)、模块三别墅庭院园林规划设计实践(16学时)、模块四校园小游园景观设计(以校图书馆前中心绿地为例)(38学时)。
4全课实施过程——项目情境设计
本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园林景观设计师,本学期具体学习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如下。任务一:小组完成一份公园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①工作描述:对海口新建成的东湖三角池公园进行考察学习,分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素与空间布局特点,选取一处景观节点绘制分析图、总平面图、景观细部做法、手绘效果图等,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并完成5min~10min的调研成果汇报。②基本要求:有认真进行调研并做记录,描述条理清晰,辅助配图表现精炼。任务二:小组完成别墅庭院设计方案。①工作描述: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别墅庭院的设计,查找案例资料,收集各式庭院设计风格的设计元素,完成草图方案的手绘,并上机用CAD描图,Photoshop渲出总平面。①基本要求:设计方案应满足地块功能要求,考虑问题较全面。任务三:小组完成校园景观改造某个节点的创意方案。①工作描述:调研分析以人工湖为核心的校园绿地的景观现状,手绘表达出地块形状,四周道路的走向、宽度、路名,相邻地块的建筑性质,地块内的园路走向、园林建筑及设施的布局、现状的植被群落等。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地块内的一处场地做景观改造,列出改造的缘由及思路,绘出节点方案,写出设计说明。②基本要求:现状调研系列分析图及改造后的意向图及设计说明表达清晰。
5实施过程与评价
(1)基础理论梳理——以具体项目为导向,将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通俗易懂、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两周课时。(2)具体任务解读——将设计任务书分解成若干具体信息,例如总体指标以及风格要求、成果要求等。并选取自己做过的项目来做案例分析讲解。(3)实践模拟绘图——设计步骤讲解、角色模拟、传统设计表现与现主流绘图软件的结合。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激发他们的创作。(4)阶段性汇报——将整个作业完成的阶段设置若干个时间节点,并设定每个阶段的考核重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每个节点汇报小组进度与成果。
6结束语
关键词:文化规划;旧城改造;白沙街改造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带动了城市推陈出新,旧城改造无疑成为改善旧城区风貌、注入新城活力的必然过程,然而旧城改造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本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尊重、传承、创新同城市高速发展的尖锐矛盾,成为了决策者们与规划师们开始探寻的新出路。
1 文化规划释义
关于文化规划的定义最早出现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英国DeMontfort大学国际文化规划和文化政策研究室认为:文化规划是城市和社区发展中对文化资源战略性以及整体性的运用[1]。这是最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文化规划是以带动城市经济及其他产业规划发展为目标,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市民休闲娱乐、市民住宅及公共领域密切关联,是城市与社区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规划应重心突出、立足主要矛盾、合理部署、分期进行。
文化规划分为:区域(宏观)文化规划、城市(中观)文化规划、社区(微观)文化规划[2],作为一种聚焦于文化资源、文化需求和发展机会的公众化过程[3],在各个国家的实际应用情况也不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多而杂,居住方式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国内对于文化规划理论研究及实际成功案例多集中于宏观文化规划与中观文化规划,因为中国式社区平行空间尺度窄、垂直空间单一而无法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文化结构体系,加之中国式社区自身条件复杂和文化需求不一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导致中国式社区(微观)文化规划的应用不足,理论研究更是少之甚少。
2 研究对象及技术路线
2.1白沙街概述
白沙街位于长沙市中心,湘江东岸,属于天心区地界内,东北――西南走向,连接劳动西路与芙蓉路,周边商业气息浓厚。白沙街以长沙古玩城、白沙公园为辐射中心,老社区穿插其间,多年来的历史沉淀与人文风貌形成了其他街区不可效仿的社区环境。然而,街区历史悠久,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考虑多方面的矛盾:(1)文化继承与城市发展的矛盾;(2)改造片区资源与周围环境的矛盾;(3)民众需求与旧区多层次保护的矛盾;(4) 局部改造与城市长远利益的矛盾。
2.2 技术路线(如图1)
2.2.1特色文化提取。白沙街是长沙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走廊,以长沙古玩城、白沙古井为中心辐射节点,利用交通门户优势及文化资源重点展现本土文化特色――茶文化,打造有别于黄兴路步行街的商业机制,加强便利的活动设施与休闲活动中心,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通过茶文化精神来创造人与社区和谐环境。
2.2.2改造因子评价。(1)活动空间:主要包括绿地空间和商业空间,绿地空间小,分布散,1级(改造可能性最大,下同)为白沙井公园,中心节点辐射范围广,联通至体育馆,2级(改造可能性较大,下同)为两端入口处,但范围都较小,3级(改造可能性一般,下同)为街道绿化,街道绿化单一。商业空间较密,1级以劳动西路入口处为主,2级为天心阁古玩城,简牍博物馆,3级商铺向街道两端蔓延。
(2)建筑类型及建筑层数。建筑类型分为四类:1级居住型建筑、2级商居混合建筑、3级商业建筑及其他。1级建筑为1~3层,2级建筑为4~6层,3级建筑为7~12层及12层以上。
(3)商铺类型。商铺类型分1级茶庄、特色餐饮类占37%,2级普通餐饮与副食类占20%,3级服务类(银行、诊所)、其他及非商业建筑占44%。
(4)停车位分析。停车以1级(改造可能性最大)免费停车位为主约占80%,3级(改造可能性一般)为收费停车位为20%,收费停车位包括小区地下停车位、商家停车位、桥底收费停车位。
(5)基础服务设施。据实地调查,白沙街整条街道服务设施(道路灯62个、垃圾箱28个、电话亭7个、触地变压器箱17个、公交停靠站6个)陈旧、老化,亟待更换、创新,都是是1级(改造可能性最大)改造对象。
2.2.3建设策略分析。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文化规划的白沙街改造模式,首先,能够充分立足主要矛盾,从历史文化资源及当代文化资源出发,深入挖掘白沙街的文化内涵。其次,根据地方部门要求及民众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文化脉络,突出重点,将城市功能联系起来,增强社区中人们的联系,创造和谐社区。再者,将茶文化渗透到白沙街区品牌当中,提高茶文化气息,建立一个风格统一、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景观街,以期建成国内独具盛名的文化街,引领文化街区复兴潮流。
2.3 街区改造实施方案
2.3.1整体空间格局分层分级分期治理。白沙街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然而空间平行尺度窄,每天人口流动量大,车辆多,基础设施落后,建筑立面单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规划把整体空间格局分为活动空间层、建筑类型及建筑层数层、商铺类型层、停车位规划层、服务设施规划层,并分为1级、2级、3级分别进行分层分级整治,根据现状问题大小及空间秩序进行分期改造。
2.3.2确定旧城区文化空间脉络。规划以茶文化为主线,把现在居民活动分布及各种现状条件串联起来,从劳动西路入口处设置景观,以茶的功能切入景观节点,分布形成“以茶思源”、“以茶会友”、“以茶入画”、“以茶兴文”、“以茶致富”的连续景观,层层递进,直至景观。
2.3.3特色文化和节点设计。(1)以茶思源。在劳动西路入口处,在原有景观基础之上,设置动态倒茶水景,以迎八方宾客。(2)以茶会友:以白沙公园景观营造,创造一种交友气氛浓厚、休闲娱乐活动广场,塑造成为吸引游客的主题性茶文化公园,在这里不仅可以品茶、交友,更能解决居民取水难的问题,游客还能亲自体验自己舀水的乐趣。(3)以茶入画:通过建筑立面改造,统一商铺招牌,使整个街区如诗如画般。(4)以茶行文:对街道细节改造,融入茶因子,提高整个街区品味。包括街道植物、街道夹角景观、围墙栏杆及景观小品。(4)以茶致富:通过对改造的设想,展望街区的未来,引入科技手段,如电子公交LED站牌,节约地面空间,对于街区停车服务进行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推动未来白沙街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 基于文化规划的白沙街改造模式, 能够很好地缓解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但中国式社区空间格局更复杂,人文资源种类多,就国内各种旧街区自身条件也大不相同,以上提供的改造模式只是提供借鉴并不能完全效仿,这还需要在新的实际改造过程中以文化规划为指导工具进行系统的探索。
(收稿:2013-11-15)
参考文献
[1]DMU.CourseProsPeetusforMAinEuroPeanCu1turalPlanning.Leieester: De Mont for University, 1995
[2] 李伟伟,杨永春.文化规划引入我国城市规划的机制及其层系构建[J].规划师,2013,02:88-92+98
[3]CraigDreeszen.TheCommunityCulturalPlanningHandbook:Aguideforcommunityleaders.Washington:Americans for the Arts,1997:4
[4]吴义士,王红扬.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 ―西方文化规划进展与编制方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7,(5):75-80.
[5]黄鹤.西方国家文化规划简介: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发展途径[J].国外城市规划,2005,(1):36-42.
[6]黄瓴,肖洪未.文化转向:城市规划体系中文化规划的引入[A].转型与重构―2011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何强为,苏则民,周岚.关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5,(4):28-34.
[8]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2001,(5):29-34
项目介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城乡综合整治设计大赛一等奖.
关键词:城市滨水驳岸景观生态化设计
Abstract
Water as the source of life, is the survival of all things. Revetment as the demarcation of the urban land and waters, its design processing the border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domai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is paper mainly take the urban waterfront reve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ati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revetment, design and ecological design tren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Basic the ecological design theory of expounded on the urban waterfront, the classification of all levels, respectively from the visual sense, ecological effect, and human psycholog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r generous face waterfront ecological design of contents of research; And summary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draw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Urban waterfront RevetmentLandscape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的生存之本。早在我国古代,那些诗人画家就已经将其山水融为诗词歌赋的精髓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也成为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驳岸作为城市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其设计处理对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很多城市滨水区的驳岸都只兼顾了防洪防、排涝、蓄水等功能,丧失了驳岸设计对城市的景观化和生态化设计,因此滨水城市应该好好利用驳岸这一滨水岸线,来营造良好的景观和亲水空间,吸引游人,既能保护好这一带的生态环境,还能通过这个有力的平台向外界展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
城市滨水驳岸建设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状况
驳岸作为城市滨水区的重要景观,在设计上要涉及城市规划、景观学、生态学、心理学、人文历史、旅游等多门学科,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改造。摩内港(InnerHarbour)就被认为是滨水区再生改造中最早、最优秀的案例之一。
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还有瑞士、日本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强调“以人为本”、“资源共享”、“整体营造,从根本处理” 的原则,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再是以前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采用无混凝土护岸或者是在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视性护岸,因此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生态驳岸的实践和理论。
国内的滨水区改造起步比较晚,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引导城市复兴,增加滨水区用地功能,从而提高城市吸引力;改善滨水区活动空间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联合组织滨水区的交通;宣传城市滨水历史文化,突显城市特色;综合整治水体,改善景观生态环境。在实际的改造中,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的黄埔江岸线规划、成都府南河公园的整治、开封滨水区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等。
城市滨水驳岸生态化设计的理论与原则
(1)构建生态合理与持续发展的滨水驳岸模式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环境改造的最终目的。城市水体维系整个城市生命的纽带功能必然带动滨水区驳岸生态化空间的构建,可以保证城市整体环境的生态稳定。(顾程华,2006)
(2)完善滨水驳岸生态化景观设计要素,创造优美的滨水环境
城市滨水驳岸景观的不断改建与完善,人们对城市滨水驳岸景观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在不断改建的同时完善其生态化设计,创造优美的滨水环境。
(3)实现滨水驳岸公共活动场所人性化的科学营建
在未来的城市滨水驳岸建设中,将会不断的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城市滨水驳岸空间更人性化。
因此在设计上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驳岸的生态化创建包括整个滨水空间的水、植物、动物、土壤等资源的保护,在这个博大的空间里,不注重驳岸的生态化建设,就很可能导致其生态化系统失衡。因此生态化的驳岸建设应加强恢复自然景观,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驳岸生态化的和谐发展。
二、地域性原则
驳岸生态化设计不是简单的水边园林工程建设,结合城市地势、地理等创建和谐特色的城市驳岸。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在城市滨水驳岸景观设计中注重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城市文化历史遗产,在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向众人展示了城市的乡土特色。
三、安全性原则
驳岸的修建基本目的就是满足防洪、抗洪功能。城市滨失去的防洪设施对人们的安全财产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驳岸的安全性原则也是驳岸建设中的基本核心。
四、亲水性原则
在滨水区驳岸生态化设计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人在滨水环境中的主人翁地位。从人的行为、心理、健康及文化等特征及需求出发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塑造动静、个体与群体的观水、亲水、触水等游憩环境和设施(树全,2007)。
五、美观性原则
如今人们对城市滨水驳岸生态化的设计有着很高的要求,即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更追求其景观的视觉心里效果,线条流畅优美的驳岸给人通透的视觉效果,根据视觉审美的要求,在人群频率使用大的地方加强其景观视觉效果,有一定的引申效果。
城市滨水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的内容
人体感官
关键词 居住小区;绿化施工;植物选择;原则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居民对居住区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居室,对居室外部的环境和人文气息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购房时也开始考虑到周围的园林绿化质量和小区的绿化率,因此建造一个充满自然人文气息的绿化景观式小区是设计前期不可缺少的考虑因素[1]。居住区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之中与居民最为接近的绿化小气候,对于调节居住区环境、缓和交通和人流压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各方面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区绿化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室外休闲、交流、放松、娱乐的场所[2]。在新社会新住宅理念的带动下,提高居民小区的景观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 居住小区绿化施工原则
不同的居住区对于绿化率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改造的旧居住区绿地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 0.25,相对于新的居住区则不能小于 0.30,购房者在采购房屋时也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的绿化率是否达标。对于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具体环境和要求来设计规划,例如公园、景观小品、组团绿地诸如此类,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当根据该地域的人文氛
围和文化基调因地制宜,并有效结合地块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进行设计,力争设计出最为自然、亲切而又有凝聚力的公共景观区[3]。居住区绿化应当对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进行重点考虑。当地的特色植被景观配合一些具有适应性和观赏性的外地植物,在某方面来说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形成居住区的独特景观,在植物搭配上,应当科学搭配、合理种植。例如,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都需要搭配种植。迎合居民心理需求来进行相关设计规划,创造出一个闲适而又充满亲和力的交流休闲空间,设计师在景观设计时不应忽略公共景观所带来的凝聚效应,注意休憩区和观赏区、交流区相结合,设计出拥有点、线、面等多样构成元素的艺术性景观。
2 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应当慎重,一方面应迎合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尽量选择居民喜好的植物进行种植和搭配, 在心理上就会让居民对小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如果居民组成大多是年轻夫妇或者单身白领,就应考虑园林风格的现代化和西化,适当种植整齐有序的植被和灌木,若是老年人较多,则可以中式园林的种植模式,形成一种“曲径通幽”的含蓄之感,从园林性格上深入人心。另外,也应考虑当地的民俗风情,比如有的地方认为槐树不吉,则应当尽量避免种植槐树,最大化尊重地域文化和人文需要。
小区景观树中,必须选用无毒安全的乔木或者灌木,在居住区内保证美观、遮阳等,也要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类似樟树、松树、枫树、玫瑰、栀子、牡丹等均可种植,但夹竹桃、曼陀罗、风信子、相思豆等有毒的物种就极可能对居民造成伤害,在选择植物过程中,必须慎重,因为居住区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不能保证每个居民都能与某类植物完全隔离开来。另外,花期较长或者四季常绿的植物也是较佳的选择,如迎春、桂花、海棠、樱花等,同时也应考虑植物品种所具有的观赏价值,例如春末的樱花、夏初的栀子、深秋的枫叶等,都可以营造出与小区建筑设计风格相呼应的自然园林景观。
乔木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一般较高大,如银杏、柳树、杨树、水杉等植物,均属于乔木科。乔木由于其高大的景观特质和高质量的生态效益而被广泛采纳。在乔木种类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搭配比例不应相差太多,落叶乔木由于其特殊的古典与写意之美而被应用于中式园林中,常绿乔木的优势在于四季常青而能塑造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绿色生态圈。设计师应当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小区内不应只有落叶乔木而忽视了常绿乔木,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两者搭配种植往往能营造出特殊的景观氛围,加强小区的景观竞争力,从而提高居住区的居住水平。
3 结语
总体来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及施工是以完善居住区内部的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4]。良好的居住环境 ,也可以为开发商带来更多的商机,为居民提供更加愉悦的心灵体验,因此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中,景观设计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优美的景观环境也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提升城市质量和水准有重要作用,也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使居民更自然地融入环境体系之中,避免完全脱离于自然,也避免了各类城市病的产生[5]。
4 参考文献
[1] 郭国勋.上街亚星盛世广场住宅小区规划的探索[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10 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2] 向明.宋继红 .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初探 [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 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土木业建筑学会,2010.
论文摘要:"景观形态"一词最早来源于风景形式,所以对风景形式系统的研究也就是对景观形态学构想所希望解答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困扰人们的常常是愿望与可能性、质量与数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本文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1引言
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对于前者,设计者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者通过了解大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以实现其与规划设计达到和谐统一。
2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
首先,"景观"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汤姆的说法,"景观"一词是随同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一起来到英格兰的。最初"景观"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17世纪,"景观"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意为"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到了18世纪,"景观"同"园艺"联系起来,因为"景观"和设计行业有了密切的关系。
3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
3.1形式
把"形式"定义为所有被设计物体和空间的状态,包括物体的外观,但又不至于此,它不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且是影响着和被整个设计气氛影响的。设计思考需要形象,这些形象的核心就是形式,形式不只是图形,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有两种形式,"可见的形式"和"不可见的形式",两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2形式与逻辑
形式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它来组织设计思想以及设计语言的逻辑,称之为设计语言的逻辑。只选用一种设计准则、风格或强调可见形式的某些偏好绝不是真正的设计思想。只有注重设计场所的内在结构,在不可见形式的指导下发展可见形式及其关系、结构和平衡时,才有可能触及设计工作的根本。
3.3形式与情感
因为人类环境存在着压力、不快和烦闷等密集的人为因素,当人们被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所困扰时,就产生了对原始、自然事物的向往,希望面对无伪装的自然环境,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种规划设计的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随意的穿行、游憩工作和生活。人们更接近真实的自我。
4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
4.1景观之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之一观念的基础上的。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在这意义上,美意味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想和谐平衡的产物。
4.2道家哲学与设计方法
作为完整的设计体系,所有的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例如空间的组织、尺度的设定和位置的调整等。研究的主体将分为:布局和"意";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交流的途径;无中生有;形散神聚;画意。
5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研究
5.1自然与人工
"自然"不仅标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宇宙天地万物(即自然界),而且也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没人为处理或显现出人为痕迹的情况,自然意味着原朴、原在、本色。"人工"主要标指人的行为、思想意识及创造,它也指与"自然"相反的、具有人为处理的、显出人为痕迹的状况,意味着变异、转型、非自然。
从人类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尽管人工改造着自然,自然制约着人工对它的改造,尽管自然是人工的"母体"和"故乡",人工是自然的升华和高级形态,自然与人工之间永远存在着无休止的矛盾冲突,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倾向上,却偏向于执著的笃信和追求"自然"与"人工"之间的亲契合一,而不是象西方那样在意识倾向上表现出一种"人工"战胜和压倒"自然"的"天人相分"。
5.2设计中的"意"
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在遵从自然的基础之上,所应表达的必然应为人们对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感受。这就要求各个景观要素之间产生一种交互式的联系方式,这便是景观的脉络肌体,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形式。景观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是人为和自然过程中一组事物的整体结合。作为环境设计的交流媒介,"气"在场所中无处不在,通过外观形象、联想、视觉效果甚至声音、气味和颜色传递着信息。不论这种交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微妙的或简单的,它都为成功使用包含了以上所有形式方法的设计语言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5.3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天人合一
今天,"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不管其首倡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现代人的"天人合一"观,指的是可以通过人们已经取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通过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日常生活环境,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
6.1基础格局
空间格局并非完全是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空间格局。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景观规划中第一优先考虑和建设的格局是:处于大地上具有整体和谐性;有足够的空间供生物运动;对个体而言,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异质性。这应该作为任何景观规划的基础格局。
6.2最优景观格局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被认为是景观形态学意义上的最优景观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是人们要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表现。这一景观格局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以人的感受为第一要旨,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
7结束语
景观形态学为景观及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它是在追求生态适应性的规划方法论之外的又一次思想回归与转变。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对人性再认识的深入的必然。但是同其他规划理论和模式一样,景观形态规划也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尽量发展完善这种规划方法,以使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与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 刘健 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0-64
[2] 施朝阳 试论城市郊区化[J]理论界,2006(2):11-13
[3] 杨继瑞 城市郊区住宅发展的思[J]长江建筑,2001(5):16
[4] 陈波 对比中美城市郊区化[J]小城镇建设,2005(1):97-99
论文关键词:红(润)楠,景观林改造,栽植技术,探讨
1.自然概况
神仙居景区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山区,120°34′16″至120°37′30″E,28°40′26″至28°44′4″N。距县城约25Km,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区域面积1450hm²。景区以侏罗纪流纹岩形成峭壁地貌,山体多为悬崖、峭壁、深沟,多岩石裸露,土壤砾石含量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每年7月至9月有台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443.8mm,年蒸发量1189.6mm,年日照时数1785.5h,年日照率40%。≥10℃年活动积温2909℃,全年无霜期246天,年相对温度81%,是县域内年降水较多的地带。其森林植被以马尾松为主,杉木次之,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占4.9%,多布于景区的边缘地带。飞天瀑、将军岩、西天门入口处景点位于沟谷地带,多为松林、杉木林和少量的柏木。其相对湿度高,日照时间较短,具有冬暖夏凉的立地环境。
2.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思路
飞天瀑、将军岩、西天门入口处景观林改造按照森林生态学、群落学的要求,结合森林景观美学原理和景区游览观赏的实际需求,给游客一种愉悦的视觉享受。运用营造林技术措施,参照本区域地带性植被或邻近生境条件相似、保存较完好的俞坑自然保护区次生性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类型来确定,但必须顾及以满足旅游、观光的需求进行。使遭受台风严重损毁的杉木、马尾松、柏木林经改造后,达到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以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良好的生态景观满足观光、休闲。[2]
3.造林(补植)改造
3.1林地清理、块状整地、栽植配置
伐除松、杉、柏木的折断木、无枝条的光干木、翻蔸木和严重倾斜的树木个体,暂时保留微倾斜的个体,使林地不太多地裸露。保留正常冠形、干形的个体和阔叶乔木树种。对阔叶树的萌蘖丛做好选育定株工作。在游步道两侧10m内的采伐剩余物全部搬移以防火灾隐患,10m以外的林地每隔2m清理出一条1m宽的栽植带,将采伐剩余物堆积于栽植带的外侧,任其自然处理。块状整地规格:80×80×20cm,栽植穴规格:50×50×30cm,拾除穴内石块、草根。栽植配置:2×2m。在保留木(马尾松、杉木、柏木)较多的地段,则采用不规则栽植配置,即见缝插针式栽植配置。
3.2 造林(补植)
造林栽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中旬。在飞天瀑景点采用红楠,西天门入口处、将军岩景点以红楠为主伴以雪松、银杏、桂花、山杜英、樟树、山茶、木荷、枫香等树种。在游步道两侧50m以内地段和飞天瀑景点,采用大规格苗木,苗高1.5m至2.5m,地径粗3cm至5cm,带土球,土球直径30cm以上。在游步道两侧50m以外地段,选用一年生苗木的超级苗或一级苗。大规格苗木采用截顶或截干栽植,常绿阔叶林苗木摘除80%以上的叶片。雪松和银杏未经截干处理。岩石崩积堆采用加客土栽植,做到苗正,适当敲实。
3.3新造林抚育
造林后3年内每年块状松土除草一次,大苗栽植的林地每年采用化学除草一次,以草甘磷为除草剂,采用10kg清水加250g10%草甘磷商品量和5g洗衣粉的配方,摇匀后作林下低位定向喷治,避免药液喷到幼枝和一年生枝条、叶片,其除草成效较好,每年在5月至6月施肥一次,采用尿素每株用肥量10g至20g,在雨天或雨后时段撒施在幼树的根际部。
4.成效分析
4.1红楠生长势恢复
红楠栽种后6年发现,截顶截干的造林保存率高达95%以上,其生长势较好,也基本恢复了飞天瀑景点的森林景观,郁闭度达0.6以上,局部地段高达0.7左右。
4.2红楠小苗造林保存率
红楠小苗造林保存率较低,只有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受冻害的影响,叶片受冻枯黄而死亡。根据神仙居景区外低丘山地造林也有类似情况。或许物种特性所决定。
4.3红楠大苗截干造林其干形恢复
在飞天瀑、将军岩和西天门入口处等景点移栽的红楠大苗,由于经截顶截干处理后,截顶处理的主干较易恢复,基本达到物种固有的特征,主干挺拔。截干处理的主干难以恢复,呈多主干状态,或呈伞状。从郁闭度和造林保存率角度而言,应作截干处理为宜,从树木本身的美学而言,应作较轻微的截顶处理为妥。如能采用全冠栽植可保持物种的自然美,可提高森林景观效应。
5.讨论
①红楠在神仙居景区的沟谷地带造林具有较强的适生性,这与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环境条件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红楠树形优美较适于景区的景观林改造(针叶林阔叶化改造)。以采用2年至3年生苗木为好,苗高100cm至150cm,带土球,土球直径35cm以上。推广应用全冠栽植技术,剪除二级侧枝,适当剪除过密处的一级侧枝,适当短截过长的一级侧枝,摘除85%以上的叶片,每个小枝条留1至3片叶子即可,但不能截顶更不能截干,以保持物种原来的自然特征显示美感。在交通便捷的景区(点)亦可采用大苗栽植,即苗高3m以上,地径粗5cm以上,所带土球直径35cm至50cm。运用全冠栽植,在有用机械浇水保苗的条件下,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效果。
②红楠在景观林改造中,保留阔叶乔木树种和少量的松、杉、柏针叶树,形成多树种混交林,实现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达到符合当地立地环境条件下的多物种、多层次组成稳定性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增进景观美。在迹地更新造林中,拟采用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使各树种在林地分布较均匀,避免机械混交的不足,达到天然次生林的物种分布,充分体现森林景观的自然美、和谐美。[3]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m],第1卷,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9.第4次印刷,813-814.
2、彭佳龙、沈宝江、潘建勇,神仙居景区景观林改造技术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69-72.
关键字:生态主义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中国古代早有精辟的论述。如《管子形势解》中认为人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否则就会“天不予时,地不生财。”随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设计师在设计中都要考虑到设计的生态型,遵循生态性准则。园林的生态性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准则。
自然优先原则
尊重自然是景观设计的首要准则。保护自然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要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因为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系统来维持生态平衡。其中水分循环、之辈、土壤、小气候、地形等在这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原有资源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原有景观的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要设计一块场地,我们就应从这块场地开始,首先分析其自然形成的过程,如风、水、生物,生态条件,土壤条件,周围的山水格局、山水环境,它们跟气候的关系情况,现状的植被情况以及地下水等诸多问题。其次还要对这块场地进行系统的自然背景分析,然后再做整体设计分析这块场地的适应性。景观设计必然从整个场地的自然属性开始分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如果场地有水,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水;如果场地周围有山,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山;如果场地有良好的植被,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植被。尽量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设计改造这块场地。大自然本身有它天生的美、天生的功能在其中,人的活动应该在自然的背景下去完成。
真正的园林设计并不是任意去破坏自然,破坏生态,而是自然和人文的完美统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的原有风貌,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维护生物多样性
大自然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园林景观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应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型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
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气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花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整体设计准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对人类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要保证一个地区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综合研究其土地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相地合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美好的景观环境既是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记忆,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景观设计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三、以人为本准则
各种各样的景观因素都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活动需要而建筑的。英国规划家W·ALonso曾指出,规划师犹如一个翻译,他的职责就在于把公众的需要"翻译”成物质的环境。人类有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等五个基本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人类的基本需求。
人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以在做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在景观设计中,应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要留出一定的活动场所。往往做一些展示性的、不为人考虑的事情,过分的人工化、过分展示的做法都是给人看的,这些设计手法都是不冷静的。
四、地域性准则
现代的城市建设,总体趋向于同一个模式,绝大数的城市规划已经或正在丧失其他地域特色,同一模式的景观随处可见,从而丧失了景观的独特性,没有体现潜在的地域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保持地方历史性、文化性和自然地理特质显得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处的地域。地域性准则是对局部环境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地域的精神和地方文化,适应地域自然过程,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创造具有自然特性、文化特性的尽管,突出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
结论
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性是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性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已经成为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陆海树 余长渐 王厚俊,浅谈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24期.
关键词:景观;废弃物;循环;生态;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的处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等资源,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对与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这些工艺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并为环境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仅关注生活废弃物进行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人们开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从源头及物流组织上解决生活垃圾带来的问题。
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的物质、设备、设施、人员等若干相互制约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根据城市管理的需要,完成生活垃圾从产生源头向专门处理场所转移”功能的有机整体。
1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与废弃物利用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使用。它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简单来说,它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协调的“发展”。其中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废弃物,是指特定条件下对某一活动而言无用、不要被丢弃的物品、物质。广义上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狭义上多指固体废弃物或含多量固体的废弃物。但废弃物不表示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当技术、环境或活动方式、方法、目的等改变后,废弃物也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这也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基础。本文中所指的废弃物指固体废弃物。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涉及多个领域。景观设计是在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的背景下产生,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设计师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努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其中对废物、旧物的循环利用在此表现的尤为突出。
2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利用的几种途径
废弃物除可被回收利用的部分,大多被直接运往郊区或乡村,采取露天堆放或填埋的处理。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景观中通过更新、循环、再利用的开发形式和设计理念,可减少一部分废弃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景观中对废弃物的利用有多种途径,简单介绍如下:
(1)用废旧材料创作雕塑或景观小品。通过艺术家或设计师对废弃物的筛选,运用艺术的手段使废弃物具有审美的功能。例如,央美教授的作品《凤凰》,就是利用了建筑的废弃材料创作的。从“凤凰”上,我们可以看到废弃的铁锹,工人们带的安全帽,废弃的管材等。还有一些艺术家用生活中淘汰的日用品、电子产品或是工厂的废旧机器、金属材料来创作雕塑或景观小品。从审美意义上来说,废弃物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烙印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2)作为施工材料使用。例如,在建设施工中开挖出的坑土碎石等可在景观中用于对地形或空间的塑造。在建筑的拆除过程中,相对完整的砖石、瓦当等可以用于景观的铺装;不规则的一些混凝土或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可以用搅拌机绞碎用做简单的填充材料。
(3)废弃不用的旧厂房或不易拆除的巨型机械可看成是大型的废弃物,对它们的处理,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国西雅图的煤气厂改造、纽约的高架桥改造,都是在废弃的旧址上进行改良和美化,重塑景观环境,取得了不凡的生态、经济效益。对废弃工业建筑物或是构筑物进行功能置换,既保存了地区的历史记忆,也为地区经济和景观活力的再现做出了贡献。
(4)城市中的历史古迹或历史街区在城市的快速建设中是一类特殊的“旧物”。它的使用功能可能已经跟不上现展的步伐,但却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精髓,延续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对它们的处理不是一味的拆迁重建,在规划与设计中尊重原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重新创造可以体现城市文脉的景观是最好的再利用。
此外,针对废弃物不同的材质、形态、特征等,对应景观的设计、施工,我们还可找到多种的循环利用途径。同时,景观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在景观设计中,废弃物的利用一直有被提及,但在现实中的使用却并不普遍。设计时真正要做到有物可用、有效利用,还需要一些先决条件。这也是目前废弃物在景观中很难大批量使用的原因。
(1)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机制不完善,缺乏规模经济性。可再生废弃物的回收多靠个人走街串巷低价收购。回收到的可再生废弃物直接进入二手市场,或被手工作坊拆卸二次使用,或是卖给相关企业。回收利用的各个环节在经营上分散,行业组织协调性差,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不可再生废弃物一般直接填埋,利用率更低。这就给设计师带来了困扰:材料的收集选择不明朗。
(2)废弃物的数量、规格及危险程度不确定。碎石、砖块、玻璃、塑料制品、废旧机器、旧家电,乃至建筑垃圾等等,这些物品很难有可直接使用的,绝大多数材料需要经过二次加工。数量与规格的参差不齐,危险隐患、污染程度的不确定,二次加工费用的不清晰,也造成了批量使用上的困难。
(3)废弃物在形态、色彩等因素上变化较大,难免受场所环境、施工周期、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也为废弃物的利用带来了难度。
(4)审美取向上造成的偏差。利用废弃物创造的艺术作品或景观小品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而这时,最怕的是打着生态环保的幌子购买不是废弃物的材料制作所谓的生态艺术品。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一定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相违背。 简单来说,对废弃物的处理没有完善的流通、加工体系,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整体的提升。废弃物再利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4废弃物利用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真正遵循生态化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句华丽的口号。针对如今景观中废弃物再利用出现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对可循环、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应有针对废弃物分类、收集、整理、加工的高效管理机制,保证顺畅的流通环节;其次,政府的大力鼓励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的规范行业运行,废弃物或废弃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开发应走向制度化;最后,利用信息媒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景观设计中,形成对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及开发形式,是设计师对环境和人的真正关怀。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贡小雷.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 徐建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杨娜.城市废弃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关键词]乡村景观;历史园林;现代园林设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6]韩选棠.农村社区更新规划之基本理念与实务[J].台湾:农业工程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