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cbi教学理念论文

cbi教学理念论文

时间:2022-09-09 06:5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cbi教学理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cbi教学理念论文

第1篇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19-02

CBI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幼儿英语沉浸式教学实验,该实验的成功使得CBI理念为更多的外语教育者所关注,此后它被广泛使用于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尝试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CBI教学理念的定义与内涵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不是围绕着语言大纲或者其他形式的大纲组织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它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学习学科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时,自然地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当学生学习的是某种知识而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将显著增强,学习效果大为改善。

二 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

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而不同,戴庆宁和吕晔归纳总结出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分别是主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 courses)、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和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主题模式主要围绕目标语原创的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话题展开教学。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围绕主题的综合训练中得到语言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而课程模式选材于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目标语来学习其专业课程。在此过程中语言成为专业学习的工具,学生在专业课程的理解性输入过程中习得语言能力。因而该课程模式的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而非语言教师。辅助模式是将专业课和语言课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语言课服务于专业课,课程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负责。语言教师要熟悉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并根据专业课的内容安排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目标语言的水平。教学评估分为专业测试和语言测试两部分,同时也有过程评价。专题模式则是开设某一行业或专业的相关课程,不制定任何具体语言学习计划或系统,教师借助各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业学科内容提升目标语言的技能,教学评估以专业测试加过程评价来进行。

从以上的四种模式不难看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点:即以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习得目标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热情和自主性,这种方式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国内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CBI教学理念和模式一经引入就受到外语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王士先于1994年初次介绍CBI基本概念及原始模式,从理论上探讨它在中国外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认为结合专业进行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学习结束以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若干篇。国内对于该教学模式有深刻理论探讨的主要是戴庆宁、吕晔、袁平华和俞理明等学者,2005~2006年国内CBI研究达到了,CBI理念在教学中的使用也日趋广泛。

1.CBI教学理念与英语专业教学

在中国英语专业教学领域内,常俊跃教授主持了一系列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项目,发表了数篇论文,并编写了21世纪CBI内容依托系列英语教材。常教授2008年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索》一文中介绍了国内英语专业的教育现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同年他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总结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2010年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该文对于英语专业内容依托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些许借鉴性的经验。

2.CBI教学理念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袁平华在2008年发表《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一文,该文旨在考察该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讨论了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和对学生语言水平的作用。通过对某大学149名学生的实验教学总结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该教学方法总体上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袁平华2010年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并力倡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这一先进理念。

四 结束语

综述以上可知,CBI教学理念提倡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语言学习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从而达到内容和语言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水平和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无论是在大学英语还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都可运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形成高效化的英语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

第2篇

【关键词】CBI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 应用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CBI教学模式能够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及就业的需求。

二、CBI教学理念及其模式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简称 CBI)即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指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进行,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的是,CBI教学理念强调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或主题的讨论,把第二语言作为探索知识的工具,最终发展第二语言的语言能力。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主题模式。其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课程模式。其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难度要符合学生语言水平及 专业的接受能力。三是辅助模式。指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的一种模式,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和配套语言课的教学。四是专题模式。其授课内容与某一行业或专业有密切关系,教学材料来源于实际工作岗 位或相关学科领域。

三、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目标是“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下,要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大量的语言输入是有必要,也很重要。而英语阅读就是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大量语言输入、积累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但由于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困难:词汇量缺乏,句法结构混乱,造成阅读困难;背景知识缺乏,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阅读障碍;欠缺有效的阅读策略,造成阅读不畅;阅读材料缺乏吸引力,造成学生不感兴趣等。此外,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以上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和期望值之间存在较大距离。

四、CBI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将CBI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

1.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首先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及时沟通,考虑个体差异、兴趣爱好,选用符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材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其次教师要通过网络、报刊等查找收集原文语篇和最新信息,结合实际选择材料,把握语言的准确性、难易度和趣味性,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情感需求的真实的原文材料。

2.培养多种阅读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相应的阅读技巧,如通过细读、略读、跳读,猜测词义等技巧快速、准确地获取文本信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3.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启发及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缓解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学习者自然进入。其次,在阅读作品之前,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注重理解和赏析,阅读之后分小组讨论,最后课堂汇报。

4.鼓励有效的学习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1909年提出了学校教育中要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说明培养科学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深入思考,自主查询、收集、整理资料,将获取的知识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观点,整理成 ppt,在课堂上做 presentation,开展班级讨论,课后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撰写成论文提交。这样既能广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科研能力。

五、结语

CBI教学理论者认为,当语言学习者把语言当作是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时,语言学习会更加地成功。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CBI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语言的需求,而且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能成功地完成《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单菲菲.CBI教学理念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2):165-167.

[2]王冬梅,袁玲.CBI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31-32.

第3篇

【关键词】CBI 英语口语 前测 后测

一、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但就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来看,和这一要求还相距离甚远。主要存在问题有3点:1.学生可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但不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2.中式英语表达较多,语法错误较多;3.不能灵活使用现有的词汇量表达清楚观点,不能举一反三。

二、CBI简介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其理念是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假说,是把语言学习和学科专业相结合,促进外语学习者在学科学习中习得语言,而非把语言作为独立学科。基于专业内容的外语教学模式,即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本质上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特点,CBI把外语学习的焦点从以往传统的注重学习外语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专业内容来掌握某一外语技能,是外语和专业内容学习的综合。CBI外语教学理念路子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而指导学生用英语做报告(presentation)是实践这一外语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诸多问题,CBI教学法能有效结合专业知识与口语技能的同步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动力。

三、CBI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研究设计。本论文选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5届新闻本152班的29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对她们采取为期3个学期的跟踪研究,第一学期每节课2名同学轮流进行2分钟左右 “free talk”,教师随机挑选talkers,不限定话题,第二学期由教师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及新闻专业特色设计 “situations”,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2-3人合作完成“role-play”。第三学期上升为难度较高的 presentation,根据每个单元口语练习的内容,学生自行选择话题,制作ppt并独立就该话题进行5-8分钟左右的英文presentation. 口语练习任务的难度从易到难,逐渐上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监测学生每个阶段的进步。通过该研究,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第一、CBI教学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二、CBI教学法是否适合不同语言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困难。

2.研究过程。在15级学生入学初期,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水平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对29名同学的口语水平进行前测试。

测试分为2部分:2个问答题和2分钟左右的自我陈述,即学生简单自我介绍并对大学四年的生活做出规划和设想。测试老师依据标准打分。测试结果如下:

口语水平前测之后任课教师依据最初的研究设计,训练学生从“free talk”开始练习上台说英Z,在第一阶段的“free talk”中,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讲述简单的生活话题,只要能说出来,不去过分评价学生的流利程度、发音问题、语法问题等。在第二阶段的“role-play”中,鉴于学生课前可以选择 “situations”合作练习,教师开始强调学生口语的流畅度,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汇、句型表达想法。每组的会话结束之后,教师用3-4分钟的时间点评。在第三阶段,教师提前设计与新闻专业有关的话题,学生自行选择做 “presentations”,报告时长5-8分钟,例如就某一社会话题发表看法,或谈论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等。三个阶段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报告成绩对口语水平进行后测,结果如下表:

3.结果分析。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前测数据显示58%的学生口语水平达到70分以上,但后测数据显示,口语成绩达到90分以上,观点明确、调理清楚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0.7%,提高了7个百分点;同时,英语交流自然流利,能较好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5.1%,75%的学生口语水平达到70分以上。由此可见,使用CBI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为期3个学期的训练后,大部分学生的口语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

CBI教学法的应用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着显著和积极的影响,但它的应用也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例如,在人数超过35人的班级很难实施该方法,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发言的机会,部分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从未开口说过英语。其次,CBI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既具备扎实的英语技能又了解跨专业知识的“双师”型英语教师,而目前在各个高校符合这种条件的教师少之又少,这给CBI教学的推广又造成了难度。

第4篇

关键词:CBI;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105-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28

众所周知,在当前职业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然而,职业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这些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职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使中职英语教学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广大中职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用武之地是非常值得我们中职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备受外国语言学家、教育工作者欢迎、推崇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论也受到了我国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CBI就是基于内容的教学法。它是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这就意味着把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被公认为是当今将外语学习同内容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这种教学理论达到既学习专业知识,又获得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双重功效。因此,目前CBI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各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有见及此,本论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工作,基于对CBI外语教学理念的研究,也尝试探讨CBI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CBI)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内容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是一种语言与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语言学习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语言本身为中心。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学习一些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二)教学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并完成真实的任务;(三)掌握新的信息;(四)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活动应该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并适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CBI遵循了两个重要的原则:(一)当学习者把语言作为获得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作为学习目的时,二语或外语学习会更成功。(二)CBI教学理论更好地反映了学习者学语或外语的需要。

CBI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科学理论、交际功能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合作性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CBI模式是专业内容与语言的有机融合,可真正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CBI模式以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作为语言输入。学生在使用语言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信息、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语言。CBI模式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考虑在内,即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最终达到利用语言进行交流与学术研究的目的。

2 . CBI的主要教学模式及特点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CBI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和教师的作用提出不同的要求。CBI有四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2.1 主题依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由语言教师授课。教材选自目标语,所选主题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授课过程围绕主题,结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展开综合训练。教学评估以语言知识测试加过程评估等手段进行。该模式对学习者语言水平要求较低,常用于基础阶段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综合水平。

2.2 保护式内容教学模式(Sheltered subject matter instruction)。由专业教师授课。教材选择目标语的各类专业教程,难度符合学习者的语言及专业水平。教学视语言为学习专业的工具,要求学习者掌握专业知识而不是语言知识。

2.3 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Adjunct courses)。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是指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的一种模式,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模式,要把特别设计的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结合起来,语言与专业在同一门课中相辅相成,并分别由专业课和语言课教师讲授。

2.4 专门用途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授课内容与某一行业或专业有密切关系,用于该行业或专业中高级的课程。教学材料来自实际工作或有关学科领域。教学可以由专业教师或语言教师负责,还可以是语言教师加上一位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合作教学。教学评估以专业测试加过程评估进行。该模式常常没有具体的语言学习计划或体系,学习者通过学量的专业内容来提高语言技能,并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技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等。

3 . CBI教学模式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3 . 1 CBI理念指导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

大多数职业中学的学生都对专业知识感兴趣,而对于英语的学习却出现畏难情绪。这主要是由于从小学到初中传统的学校教育还在延续着陈旧的英语教学模式,依然为我们的社会输送着哑巴英语。学生们不会说也不敢说更别说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用英语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很多专业课程(如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烹饪、国际商务等)都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这些课程的专业英语教学都属于ESP教学。由于CBI倡导将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教授,能起到有效地衔接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作用,满足从基础阶段转入专业阶段学习的学生的特殊要求,因此CBI理念可以用来指导ESP教学。这些专业课程的内容正好成为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和载体。而英语却正好成为学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的媒介。学生通过英语获得专业的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3 . 2 CBI教学模式的师资来源

CBI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的要求较高,即专业英语教师既要懂英语,又要了解专业。目前在中职学校中,有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还有外籍教师以及向社会聘请的专业人士。而各中职学校都大力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即要求教师除了本专业的文凭外还鼓励教师考取另一技能证书。如我校的三十多名英语教师中就有二十名是“双师型”的教师。有的英语教师取得了“餐饮服务证书”、“宴会师证书”、“会计证”、“导游证”、“烹饪名师证”等等。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对于实现CBI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职学校还可以从专业老师中挑选有较好英语基础的教师,进行语言的培养;挑选适合于转型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培养,使其能承担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另外,中职学校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大招聘有其他专业技能证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比例。

3 . 3 CBI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3.1 侧重主题依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

CBI教学模式的四种模式中,主题依托模式适用于任何语言层次的学习者,保护式内容教学适合中级和中高级语言层次的学习者,辅助式语言教学以及专门用途模式适合中高级语言层次和高级语言层次的学习者。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显然在教学中适宜选择主题依托模式。例如在餐饮服务课程中讲授餐厅点餐的章节时,教师可以用英语结合课件、图片、录像等媒体向学生呈现菜牌的设计、点菜的程序、点菜的礼仪,也可以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这些资料,并用英语在课堂上作汇报。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情景(如假设学生在伦敦最著名的餐厅做服务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去亲身经历点餐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活动表面上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无异,其实教师在上课时要把侧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看餐牌、如何帮客人点餐、待客礼仪等专业技能上,让英语淡化成为只是为了学习这些技能的一种工具。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英语有用武之地,感受到英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使他们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授以上所述的餐厅点餐的章节时曾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教学实验:在A班进行以在餐厅用餐、点餐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形式如上所述),而在B班只是根据课本的章节顺序用英语讲述点餐服务用语和注意事项。结果显示,A班的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达到98%,而B班的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不到40%。很明显,这种以学生生活内容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活动是大受中职学生欢迎的,这更进一步证实了CBI教学模式当中主题依托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可行性。

3.3.2 分层次英语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分班而不考虑学生实际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会对开展CBI教学模式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很难同时兼顾英语基础好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长此以往,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又疲于应付课堂内容。如果学生在入学后参加分班考试,按照英语成绩或外语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再因材施教开展CBI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在教授烹饪专业厨房安全知识的时候,在英语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厨房常见的安全警示牌,并用英语向学生解释其含意,指引学生操作规范。而在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去解释各警示牌的含意,并让学生示范正确的操作程序。其实两个班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课后学生们都学会了厨房的安全操作规范。只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要求程度上有所区别。这样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既满足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又可以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一些基本的英语表述方式,从而增强他们的英语语感。早在10年前广州就已经有职业中学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班无论是会考平均分还是会考及格率都明显比非实验班高。

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在中职学校实施CBI教学模式时,如果能在学生当中实施分层教学,那教学效果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3.3.3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

采用CBI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保护内容的活动,如小组或大组活动、学生展示、借助各种视听帮助等。教师要给每组学生分配任务,小组又要给每个学生分配任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每一位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激发其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小组活动可以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当学生被分配给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问题时,他们会感到更安全、学习效果更有效。教师应鼓励、调动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保证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某一任务。如导游专业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搜集一个广州著名景点的解说词并配以PPT课件,然后用英语向全班作景点介绍。学生接到任务后自然就根据各自所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上网找资料、有的负责草拟讲解词、有的负责制作电脑课件、有的负责在堂上呈现。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中有机会互相讨论英语的某些词汇或措辞,也能从中增长英语的词汇量。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发挥自己所长为小组作贡献增光的同时既学到了学科专业知识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使用英语的乐趣。小组活动的实施需要通过适当设计的、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来完成。教师要在其中充当课堂设计师的角色。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使用双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以此来完成专业学科的任务。务求使学生感到英语是可以快乐地学习的。

4 . 结语

CBI教学模式同时关注内容和语言,把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以英语为媒介,系统教授专业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专业内容为依托,在使用英语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把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结对子、小组活动、课堂展示、多媒体手段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与学科内容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中职英语的教学中,CBI教学模式实现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这是一种基于内容的、“意义优先”的专业课与外语课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满足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一定要给他们真实的语言环境和长期的系统化的训练。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了,他们有一天就会像讲母语方言一样自如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常俊跃.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陈莉.CBI教学模式与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

广州黄埔职业高级中学英语科组.“分层教学模式”试验结题报告[R].2003.

何建菊.CBI教学理念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

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J].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雷春林.内容教学法(CBI)与复合式外语专业教学——以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06(6).

廖春红、杨秀松.《高等教育中的CBI模式》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3).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欧文婷.基于CBI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初探[J].中国教育科研杂志,2009(167).

魏哲峰.CBI教学模式与《新视野大学英语》[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第5篇

关键词: 文化 依托式教学 认知语言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在就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对外交流中缺乏深度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总体来说,中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现象,投入的精力和收获不成正比。多数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重视不够,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语言知识讲解上,而不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上。另一方面,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应付了事。此外,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基本是“粉笔加黑板或PPT,教师满堂灌”的“讲解”式授课。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剥夺了积极创作思考的机会,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在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消极对待。到了语言输出阶段,学生不知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种教学不但有违语言教学的初衷,同时不符合语言认知的过程。200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依据《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指导方针,提出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以文化为依托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一方面,研究尝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扩展认知教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丰富和完善依托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将认知语言学和文化依托教学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现代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把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依托教学,重在提倡语言教学的多元化,为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外语教学提供有价值参考。重要的是创新模式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学生的语言能力将有显著提高,满足了21世纪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要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文化素养。

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借助内容依托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语言教学基于多元文化内容展开,研究这种模式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影响的有关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它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研究知识如何被获取,储存和使用[1]。二语习得是一种认知技能,该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一般认知机制从输入中习得,把语言看成与各种不同认知能力及各种经验相联系的系统而不再是彼此封闭又分割的子系统[2]。语言理解分为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信息先进入人的认知系统,然后学生构建信息的意义,最后将新意义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结合应用,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相互切换。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CBI)主张将语言教学基于某种主题内容或某个学科,结合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近几十年来,这一教学理念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获得了广泛认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容依托模式,但它又是这种模式的灵活应用。

三、文化依托教学模式课堂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的思路是:文化依托教学不是按照僵硬语言大纲或类似的大纲安排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内容的相关文化背景信息组织教学[3]。因为以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对知识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背景文化给予了充分关注,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目的语言思考学习新知识和多元文化。这样做学生能更好地锻炼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语言技能,又可以帮助他们学到未来需要的专业和社会知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操作中,课前,学生和老师按要求准备教学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材料的真实性对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结果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弥补教材内容枯燥、深度不够和不真实的缺点。课上,学生反馈背景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核:1.课上请学生展示相关背景或课前收集的信息。2.在课上充分展示及讨论之后,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专题的作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们进行课前课后交流。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由于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如果缺乏语言技能输入,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监督,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很可能因为表达障碍出现消极对待的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课前保证学生沟通、交流必需的语法知识和语言交际需要的相关技能,而互联网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同时建立相应的形成性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体现为教学重点不是探求语言本身,把语言学习作为封闭且分割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传授给学生。相反,英语习得是一个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过程的主体,应该主动学习和应用语言,而不是老师强加灌输。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利用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浸透式学习,完成语言认知过程。

尽管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比较关注依托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比如:常俊跃、刘晓渠、邓耀臣从对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做了调查分析[4]。袁平华、刘婷、王丽娟从依托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及英语水平角度作加以探究[5]。但是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文化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至今还鲜有人尝试。虽然公共英语教学偶尔涉及英美文学知识,但是由于大学英语阶段各种考级测试的反拨作用,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体验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文化依托教学模式不但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方面填补空白,而且能解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问题,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推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O’Malley,J. M. and A.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W.H.Freeman,1995.

[3]Richards,J. c. &amp:Rogers,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常俊跃,刘晓渠,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国外语,2009(3).

第6篇

[关键词] 四级后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1—0068—04

目前,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教学问题受到了社会和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认为,英语课程应该覆盖整个学习阶段,增加英语专业课程,开设多门选修课,培养学生修养[1]。尤其是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要予以重视,打破以教授专业词汇为主的传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突出专业英语的特点,锻炼实际应用能力[2]。本文试图根据我校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对大学英语四级后拓展课程的设置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大学英语四级后课程设置的原则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各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3]。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即英语课程不应局限于培养基本语言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应该通过英语语言学习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拓展课设置有必要多元化,覆盖面要广,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所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是连续性和系统性原则。连续性是指大学英语教学要持续四年不间断,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系统性是指课程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英语到专门用途英语。

二是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英语知识,训练语言运用技能,更要传播英语语言文化,培养强烈的文化意识,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本身的文化素养不足,而且对人文课程不够重视,所以在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更要体现文理并重。

三是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要开设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后续课程,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后,或者继续深造,或者就业,从事技术性工作,适当的实用的英语课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根据国内学者对四级后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和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语言技能型,如高级视听说、高级阅读、高级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翻译等;二是社会文化和文学类,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英美历史、英美社会与文化、报刊选读等;三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论文写作、商贸英语、科技英语等;四是考试辅导课程,如英语六级辅导、英语考研辅导、托福及雅思辅导等[4]。

四是多样化原则。多样化是指授课内容、课堂活动和评估模式多样化。丰富的授课内容和广泛的题材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了解英语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各自的专业需求和个性差异。大多理工科学生逻辑性强,思维严谨,但有的学生不善表达,在英语课堂里不爱发言,不参与讨论,因而运用语言的能力未得到锻炼,英语水平无法提高。针对以上特点组织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采用形成性评估模式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使其获取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际能力。

五是强制性和灵活性并重原则。对于语言技能类基础课程和文化素养类课程,要求学生必修,以保证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训练的持续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也避免一些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欠缺的学生由于不会规划学习和未来而忽视甚至放弃英语学习。灵活性是指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需求灵活选课,如根据喜好从多种文化类课程中选取一至两门必修,依据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从多种专门用途类的课程中选修。

二、大学英语四级后课程设置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除了要符合教育部的《大纲》要求,发挥专业优势,还应兼顾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求,根据以上课程设置原则,贯穿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第7篇

Abstract: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s for postgraduate English level, thus the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also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perf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cademic English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 our college and to equip them with academic English skills match their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s' academic English learning requirement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academic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creating learning platform, teachers' training and practice effect are summarized.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课程体系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nglish;academic English;requirements analysis;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79-02

0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微弱,究其原因,这并非是单纯学术研究水平问题所造成的,英语能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用英语撰写论文、发表演讲、参加讨论的能力依然薄弱,这无疑成为制约中国学者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后备军,如何尽快提高他们在学术英语方面的写作、文献阅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种背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1 我国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及突出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通常都是开设一年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依然是强化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本科时类似,即对词汇、语法、课文结构进行反复的操练,教学内容不外乎是一般话题的听说、写作,普通英文题材的阅读,与研究生的专业、学术方面关联不大。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使研究生们普遍感到厌倦与懈怠,同时也导致研究生普遍缺乏专业相关的学术能力和素质,具体表现在无法用英语准确地翻译自己学位论文的摘要、学术会议上听不懂专业学术报告、无法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英语这门课程对研究生来说,只是为了拿学分拿学位而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拓展或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在通过仅开设一年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研究生英语一直被视为一门素质课程,英语本身很强的工具性特点却被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主要目的是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只培养研究生一般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用英语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要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1]。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长期坚持基础教育,教学重点一直是强化研究生的一般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社会和研究生自身的需求。

2 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2.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需求分析[2]。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变,首先,认真征求了各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深入到研究生及其导师中了解他们对英语的需求,并根据对我校2014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教改小组的教师对原有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地改革,进行了学术英语教学的试验。第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硕士研究生读写译》和《硕士研究生视听说》两门课程,教学素材主要包括符合医学学科特点的专业文献综述、经典的国际期刊以及医学科普类范文等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文章,让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在专业知识领域中带有特色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所选材料大多反映医学领域中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符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需求,这样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一学年下学期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英文专业文献阅读》等课程,研究生可以从中任选两门进行学习。整个课程设置涵盖了学术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使用的学术论文均来自医学专业领域的知名国际学术刊物或会议,逐步提高研究生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医学专业信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是决定学术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大部分研究生由于多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也就是说初步具备了运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因为我们以研究生的专业需求为中心,采用TBLT教学法、CBI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学术英语水平,并鼓励他们把学到的学术英语知识用于自己的专业实践。《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鼓励每位研究生选取自己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翻译,每周翻译一部分。学生们翻译的论文既可以是自己导师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权威人士所撰写的关于医学专业的最新发展论文,也可以是自己正在撰写未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学生们自己结成学习小组,首先由组间成员相互批改每次的翻译,然后再交由任课教师进一步进行修改。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同时倾听学生在自己写作或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小组成员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大家提出的都是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大家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学习兴趣高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教学中,让研究生自己模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查找会议信息,进行投稿,与会方通信联系等,课堂上学生借助PPT用英语宣读论文,即席对与论文相关的问题进行答辩,讨论交流等。通过这些实际演练,学生们对国际学术会议的每个环节印象深刻,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极大提高,而且提高了自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信心。

2.3 评估体系 对研究生的评定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70%,测试内容与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题型多样灵活,包括与医学话题相关的词汇、完形填空、阅读试题,医学英语论文标题优化、英汉摘要互译、社会医学热点问题写作等,综合考察研究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术英语的能力水平。学生课堂上的发言,为学习小组成员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模拟国际会议交流时的展示等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评估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满足了研究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期望,鼓励研究生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研究生期末试卷的成绩,更准确地了解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的进步程度,从而对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绩效作出精准的评价。

2.4 创建学习平台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3]。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上的学术英语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任课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及时反省、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为了配合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教改小组的成员创建研究生外语学习网络平台,及时补充教学资源,主要包括:①学术英语听力学习中心。为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包括专题研讨、讲座和专业公开课的文字及音视频材料;②学术英语写作辅导中心。提供各种在线的学术写作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写作辅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③学术英语资源共享中心。将学术英语的课程资源放置在共享中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同时增加学生讨论专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共性的问题。

2.5 师资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是学术英语教学建设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但是学术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英语功底,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学术英语涉及专业知识,即使是一般性的文献综述都有一定的难度,基础英语教师讲授学术英语课程无疑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基础英语到学术英语的顺利过渡,学术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研究生对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求和期望,去各医学专业学院认真听专业课程,并且积极与各专业学院沟通交流,尝试编写了具备医学院校特色,并受到研究生好评的学术英语教材。通过编写教材,任课教师不但熟悉了医学学术英语的特点及其特定表达,更重要的是为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与医学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的专业学术研讨活动,学术英语任课教师尝试将医学专业课程授课时用到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学术英语读写译的课堂教学中,不但使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提高,也极大提高了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开展证明,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的基础英语教师只要勇于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找好切入点,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完全胜任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3 结语

本项课程改革在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研究生在医学专业方面的学术英语读写译能力,教学效果反响良好。实践证明,以研究生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不仅符合未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科技人才。但是由于我校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学术英语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尽管在教改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相信经过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未来一定会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学术英语教学队伍,为医学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与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 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