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知识传播论文

知识传播论文

时间:2022-03-01 01:2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识传播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传播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识沟;扩散

所谓的“知识沟”(Knowledge-gap)(有的文章也称为“信息沟”)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差距。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但这并未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预期般地等同受益。相反,一些研究者指出:“信息流的增长往往产生负效果,即在某些群体知识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群体;‘信息沟’将会出现并扩大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在某一特定问题上的知识距离。”最早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Tichenor)、多诺霍(Donohue)和奥利恩(Olien),他们指出,“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量增长时,那些受过较好教育,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比教育较少、地位较低的人们更好地吸收信息。这样,信息增长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而不是缩斜。

网络的出现曾使传统大众传播时代长期处于信息匮乏,信息接受不均,形成严重知识差距的人们充满了憧憬:传播技术的改进将会缩减传播成本与费用,节省资源,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与信息流量的增大使受众面临着一个更易接受与丰富的界面,从而提高个人的知识与信息总量;国外一些学者甚至勾画出“网络大学”、“虚拟教育”、“知识超文档”、“模拟系统”、“自动学徒系统”等设想,并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然而,令人遣憾的是,现实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般理想。也许在某些特定知识方面,网络确实缩小了人们的知识差距;但从知识总量来看,不得不悲哀地承认网络以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大众媒介下业已形成的知识分布的不均衡。

一、进入网络的经济和文化壁垒

当一种新的传播技术产生并试图普及时,面临最严峻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的制约。报业如此,广播如此,电视如此,网络更不会例外。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民主与自由常常只是针对那些能挣脱经济束缚的进入者而言。这样,在媒介可进入者与不可进入者之间便形成了和媒介接触程度及几率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可避免地导致“知识沟”的形成。显然,与传统大众媒介相比,网络所面临的经济壁垒要坚固厚实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成为有经济能力者享有的特权。据了解,目前网络的普及率仅约为1%,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成为网络普及的瓶颈:70%以上的农村人口造成了中国大量文盲、半文盲的存在,他们甚至不知电脑为何物;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区性网络接触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上网费用仍较高,用户也不得不考虑其有限的经济支付能力。正如美国旧金山一位咨询专家所言:“我们很难想象不花很高代价就能普遍访问计算机服务。对于计算机行业的人来说,每月支付17美元的服务费不算一回事,但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来说,可能成为负担。”据2002年1月《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分别为10.4%、9.8%、9.2%,而在经济落后的、青海、宁夏等地分布极少,分别为0.1%、0.2%、0.3%。特别是在某些贫困山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与实际需要还有相当一段差距,计算机普及难以提上教学日程。因而,这种媒介分布率与接触度的强烈反差,引起知识、信息接近程度的差别,从而形成地区间的“知识沟”扩散。

除去上网费用,地区性经济差别因素之外,额外服务费用的支付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也是一个难以攻破的经济壁垒。随着技术革新的日益发展,新的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价值将逐渐为受众所接受。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建立在这些基础设施上的软件内容、服务成本使人望而却步,某些网站在接纳新用户时以高昂的进入费用作为条件,从而设置了又一道经济关卡。为此,美国传播学者马克·利维如此悲叹:“我常常为传播与技术正日益冷酷无情地把世界隔离成两个营垒而深感忧虑。一座营垒由那些受到良好教育而且极具经济实力的信息贵族把持据守,他们是计算机系统的经营者,控制着传播工具与条件。另一座营垒则属于传播圈的‘下层阶级’,这里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巨大的传播机器的摆布下过着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生活。”

从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网络传播中“知识沟”扩散的趋势也在所难免。前文已述,中国农村仍存在大量的文盲半文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仍相当低,而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较之于传统大众媒介,在使用与操作方面,对用户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阅读能力。网络虽然具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画面、图像、音乐等,但总的说来,文字是基础,其他手段是辅助,很难想象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仅从画面中能领悟出某些东西,更何况文字往往又是搜索网站、资料的必然途径。2)语言能力。网络90%的信息使用的是英语,虽然在中国,英语被作为一个重点科目加以普及,然而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到位和学习目的偏差等多种因素,到底有多少人能通畅流利、毫不费力地阅读英文网站并获取信息还得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即使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英文网站时也会显得手足无措,更何况尚未接触过英语的人不计其数。3)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简单地打开机器,阅读新闻,收发邮件,这是每一个接触过网络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然而如何高效、快速、准确地从网上获取特定资料就不会显得那么轻松,势必要求使用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对网络的充分认识。同时,文化水平高的人一般接受新技术也较快,且他们有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而文化水平低者囿于自身能力所限,无法充分利用或有效利用网络来获取资源。然而,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网络使用有效与否并不是一个全然正比的关系,实证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年龄、学习状况等原因,最善于使用网络的是高中、大专与本科生,而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仅为0.4%。在这里,知识的专业化成为知识总量增长的阻碍。

二、进入者的错识与迷途

正如一位传播学者所说:网络可以提供平等机会和民主传播,但仅限于那些可进入者。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进入者在相同的硬件设备、社会条件下获取同质同量的信息与知识呢?当然不是。这里的平等、民主仅是指可能性意义上的平等、民主,而不是必然的平等、民主。也就是说,即使在进入者中,由于对网络不同的态度、观念及使用方式同样会形成知识与信息摄取的不均衡,这时,“知识沟”就会产生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散。

众所周知,传统大众媒介具有信息供应、娱乐休闲、文化教育、舆论监督等多项功能,但网络的出现将媒介功能的形式多样性发挥到极致,并扩展出许多新内容。这种功能选择空间的扩大为用户接触媒介的兴趣、动机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用户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或信息的获取,而是被分散到其他诸如时尚流行、娱乐等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上去。据了解,在中国相当一部分拥有电脑的家庭,其主要用途不是用来帮助学习,获取信息或处理文件,而是用来玩电脑游戏和看影碟。台湾学者在网络个案研究中发现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网虫”,他们连续20个小时在线而乐此不疲,然而并非在阅读或查询资料,而是昼夜不分地玩游戏或网上聊天。与此对照,那些非“网虫”的学生则主要通过信息检索系统和万维网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这种在线时间的过度和网络使用方式的后果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于是一条横亘在“网虫”与“非网虫”,“非理性者”与“理性者”之间的“知识沟”便形成了。前者非但未能获取有效的知识或信息,而且放弃了通过其他途径或媒介获得信息以缩邪知识沟”的机会。而能正确使用网络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正是那部分理性而有节制的人。

三、信息需求的差别与网络的反合拢力

第2篇

关键词:学报;传播者;信息;受众;反馈;媒介

传播学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仍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人类任何的信息传播都是传播学的研究范围。美国传播学者、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指的就是在传播途径上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和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以及现在的新兴媒介――互联网。高校学报是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学术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这就决定了期刊是传播思想、知识及信息的媒介特性。

传播学是关于信息传播规律以及人与信息、媒介之间关系的学问。我国传播学家张隆栋教授较早对传播学进行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郭庆光教授认为:“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自从传播学建立以来,传播学研究者就对传播过程及其要素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基本认为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是每一个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媒介,为受众提供的是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深层次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学报也遵循传播学过程及规律。

一、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因素,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主要起着一种交流社会文化信息的作用。因此,传播者决定着传播内容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形式与方式。从学报的传播过程来看,学报的传播者包括提供原始稿件的作者、对文稿进行加工的学报编辑、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等几个方面,他们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是学报传播过程的开端。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反映高校教师整体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的一个窗口,担负着反映和交流高校科研成果、活跃高校学术思想的重任。学报价值的大小,是评价和衡量学报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而学术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学报的主体,也即学报的传播者。学报质量和作者及编辑是密不可分的,学报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学术理论水平、专业水平、写作水平,同样取决于编辑水平的高低,只有高水平的作者,较高修养、学识、才能的高素质编辑才能有高质量的学报。邵培仁教授认为,传播者的特点之一是代表性,“职业传播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也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他一旦从事职业传播(进行采、写、编、导、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1]74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高校学术水平、科研成果交流窗口的学报也代表了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二、信息

信息,也就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互动的介质。从学报的内容上看,科技信息是学报的主要传播内容。高校学报的根本特点是学术性,如果没有学术性,学报就不能反映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也就失去了学报的价值,而学术性主要表现在所刊发的论文上,所刊发的论文就是传播的内容。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论文的质量是学报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高质量的稿件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质量的高低反映出高校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取决于编辑水平的高低,编辑要运用所学知识,将作者稿件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有序化,通过编辑、整理、加工和再创造,使信息得到调整、重组与最佳组合,从而提升论文质量,并且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学术关、编辑质量关,才能保证学报的质量。一份学报受到读者认可,不但要有较强的学术性,还要有高的质量。为了提高学报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权威性,那么在内容上就要尽可能的传递学术性、专业性强的信息。

三、受众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者“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开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积极的信息寻求者和信息反馈者。传播学的受众理论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是针对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信息内容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受众得以体现的。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也是传播活动的源动力。学报的受众,也就是读者,即大中专院校的师生、高校的科研人员、部分行政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较大部分是论文的作者,作者在创作之前首先是读者,所以作者会以读者的角度向学报反馈信息。从这个层次来讲,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发行量是与学报的受众(读者、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报的受众,也即很多读者参与学报传播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新的科技动态信息,增加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为了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物用文字符号在学报上表述出来,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得晋职资格;也是为了提高和锻炼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文字修养和写作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学报都是综合性期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栏目,这种千刊一面的现象,忽视了读者需求,对读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报甚至不考虑读者群体,仅仅从编辑、作者出发,很多学报成了教师职称评定、学生毕业的工具,从而弱化了学报的学术性。“开展受众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学报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术争鸣的氛围。所谓‘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是指高校学报通过刊载学术创新的研究论文,服务于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作者及读者群。换言之,在学报的服务对象中,不仅包括作者,还包括读者(受众)。”[3]

四、媒介

“传播媒介是介于传者和受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1]148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借以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学报是传播思想、知识及信息的媒介。实体性,也就是学报的开本大小;中介性,也即介于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负载性,也就是学报作为媒介负载的符号以及通过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和意义;还原性,也就是学报的传播者――编辑、作者,尤其是编辑将通过编码后的符号在受众――读者那里能够还原为传播者所编码的符号;扩张性,即学报通过信息传递将作者、编辑的思想、知识扩张后为许多人所共享。“目前,围绕科技期刊所进行的学术评价,一般表现在3个层面上:对科技期刊本身的评价;对科技期刊所载的论文的评价;对科技论文作者的评价。”[4]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报反映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报本身、学报所载论文、学报作者都代表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所以高校必须注意学报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反馈

反馈,指受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众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传播活动中的反馈信息源。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有反馈的发生,学报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同样也有反馈的发生。反馈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信息,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种。积极反馈是鼓励传播行为继续进行的反馈,而消极反馈是影响或制约传播行为。“虽然受传者所发出的信息是在原来信息基础上产生的‘再生信息’,但它却可以决定某一传播过程或继续、或转向、或中止,是一种很具权威性的信息。”[5]学报的受众,即读者向传播者反馈信息,通过学报或者直接向作者反馈信息,或者向编辑反馈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学报的传播者编辑、作者、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必须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学报的质量以及在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认知。

六、结语

从以上对于学报传播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术信息传播的职业媒介,是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体。

但是由于高校是以教学为主,很多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忽视了学报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学报在学校中的地位还是教学辅助单位;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学术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中往往单纯依据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来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而对于在本校学报的作者在学术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中给予较低的奖励和分值,这在教师中难免会产生误导作用,导致学术上的功利性,这也限制了教师对本校学报投稿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本校一些优秀稿件外流。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定、年终奖励而将优秀的稿件投到核心期刊,而将水平一般甚至质量很差的稿件投到本校学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本校学报的质量,那么作为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学报就不能正确地反映本校的水平,从而也导致外界对于本校教学科研能力的认知。国家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将学报工作置于同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同等的地位,“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6]著名教育家王亚南曾指出:“要办好大学,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学报。”而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更是强调,“没有学报就没有学报最高的学术代表性刊物。没有学报便没有学校。”[7]因此,高校应该把学报作为科研单位来建设,把学报当作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重视学报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3] 虞晓骏.高校学报受众研究初探[D].学报编辑论丛,2006:267-270.

[4] 闫玉玺.科技期刊出版的传播学特征[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97-300.

[5] 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44.

第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 学术影响力 心智模式 文化自觉 电子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91-02

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是其最重要的生命线。从学报办刊规律来讲,并非学报背后依托的大学是重点知名大学所办学报就一定是核心刊物,也并非学报依托的大学是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就一定质量平平。比如开设“土家族文化研究”专栏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开设“沈从文研究”专栏的《吉首大学学报》,开设“船山研究”专栏的《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三峡研究”专栏的《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等[1],都以独特的栏目视角、鲜明的学术特色、充满历史感的文化争鸣精神而在中国学术期刊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见具有前瞩性、优势整合性的栏目策划增强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良好的学术影响力意味着良好的学术声誉、一定的品牌积累、对特定读者的号召力和优秀的编校质量。正是这些合力,吸引着作者将学报视为某领域研究的权威,而不计得失地向其聚拢,奉献优质稿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关注并锁定学报,吸引着同行专家为审稿工作无私地贡献着智慧和脑力激荡。至此,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汇成一条大河,进行着良性循环,生生不息,为繁荣学术、传播科学做着有益的工作。正值学报改革疾风劲刮之际,对于学报质量走低、稿源匮乏的反思,我们不要一味地归结所属院校师资薄弱或论文评职、评审政策的导向性问题,而应审视自身,多从学报内因上寻找解决办法,向那些本归属地方普通院校却入选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的学报学习取经,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集思广益,早日走出学报发展的瓶颈,找到未来希望之路。

一、优化编辑心智模式,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是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彼得·圣吉将其定义为: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可见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是无法完美的,有其成见、推理、想当然的部分,也有理解力、经验随岁月叠加的优越性。

作为学报编辑,需要不断地学习甚至是无时无刻的学习,来优化自己的心智模式,屏蔽不科学、不端正的理念部分,而努力使自己的心智模式像一面透镜,放大的是真实信息,科学、清晰地判断这个世界。学报编辑是学报所有稿件的初审者,是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沟通之门,如果这扇门不能阻止学术质量和道德低劣的稿件,不能保证有学术见地和高级水准的稿件畅通无阻地通行,那么学报势必良莠不齐,遭人垢病,而最终人心涣散,无法聚拢优质稿件。

众所周知,学报的价值在于呈现学术研究成果,引导读者思考,启迪读者心智,培养受众创造性,配合高等教育造就知识智能型人才。这种价值的隐含性作用还在于它传播知识、确立思想和培养人才的时候,已将对未来决策者的影响、对包括作者与读者在内的专业人才的吸引、对受众的知识构成和精神世界的辐射,都悄然完成在编辑者的思想前瞻、学术敏感的默默劳作中。[2]可见实现学报的社会价值是超越一切的。但目前个别学报编辑部存在不正之风,将收版面费走市场营销作为第一要务,收上来的稿子不论质量一律刊发,这其实悖离了学报办刊的逻辑起点。学报要走内涵之路,提升编校质量和论文质量为生存之本,这也是每个学报编辑的工作要义,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优化心智模式,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二、打造特色栏目,彰显学报核心竞争力

邹韬奋先生曾说:“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还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寻找并塑造刊物的特质和个性需要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周期,但并非没有捷径可走。比如依据学报依托院校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甚至深厚的历史基因去打造优势栏目,用实力栏目说话,彰显学报核心竞争力。如地处偏远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根据其地域和民族的复杂性及其壮族、瑶族等民族研究学科的实力,设置了“人类学研究”专栏,经过专家、作者和编辑的多方合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名刊建设工程。这是典型的特色栏目带动整个学报提升的案例。

在打造特色栏目时,要充分考虑地缘优势、空间和时间因素,更要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刊物作者群的学术水准及科研实力后再研究栏目设置,不要设置高难度栏目,以致稿件成为问题,或千方百计约来的稿件研究方向有偏差,价值难以贴近栏目诉求。作为内向性特点的高校学报,还是要想方设法挖掘本校学术优势和学科优势。在这种特色学科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成果做基础的前提下,开发特色栏目,更容易事半功倍。

另外,编辑应创造自由、兼容并蓄的宽松投稿环境[3],要给优秀稿件更多版面和空间。同时也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投稿环境,要有策划意识,前瞻性地看待学报生存与发展,去主动邀约一些贴近学报价值观的学者论文,有计划地组织专栏,用这些动态的栏目去体现学报的人文精神和自由的学术精神。[4]

三、树立品牌意识,肃清学术不端

学报要树立品牌意识,一个重要的作为就是肃清学术不端。学报长期以来,受人情稿、关系稿的困扰,当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看到名不符实的稿子堂而皇之地发表在刊物上,会质疑学报的质量、编辑的素质,会急速产生疏离感,一旦对学报形成疏离感,信任就会缺乏,排除功利性的需求,作者很难会把倾注精力的精品论文投向有疏离感的学报。这是一个心理选择。另外,学术不端的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存在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拆分成多篇论文、低水平重复、复制他人核心思想或成果、引手脚等,这也需要学报编辑通过学术不端检索系统、人工二次分检方式以及同行审稿专家的共同鉴别,才能及时发现并坚决地退稿。

真正还学报学术净土的氛围,才谈得上品牌的确立和塑造。不要小看学术不端的杀伤力,理所当然认为哪本学报一年不得发几篇人情稿或失察的复制比超标论文,但正是这些低水平论文给学报造成了短期内无法消除影响的硬伤。也正是因为这些低水平论文的泛滥,一些失望的学者极端地称学报是“学术垃圾”生产地。对于学术不端论文,毫无疑问要做退稿处理,即便作者删除全部复制比超标部分。因为产生学术不端的论文,已经背离了学报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和科学精神,贴上再美的画皮,从内涵上也不够资格在学报刊发。而对于处理人情稿,还是需要一定的交际技巧的。因为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但要用一个原则来刊发人情稿,即不论论文是哪级领导推荐的,在复制比通过两次检测的前提下,要一直改到符合刊登的最低标准才能予以发表,任何论文不能免审走捷径。

四、利用互联网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

利用互联网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这是一个新课题。就目前普通高校学报的传播力来讲是很低的,纸质学报主要是通过个别读者征订、邮局交换、赠阅的方式发行,除了一些核心刊物和重点大学学报,普通高校学报的起印量一般低于一千册,这样的发行基数是很难真正做到传播学术精神、提升学报影响力的。网络迅速推广和应用,可以说给学报的发展带来了全新契机,学报正在从“印刷传播型”向“电子传播型”转变。[5]

学报编辑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发展新契机,充分做好“电子传播”的技术准备工作,比如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知识,做好学报专业网站的初期工作,建立有效的在线审稿机制和完善审稿专家数据库。学报要提升学术影响力,关键是做到开放阅读,让所有热衷科学、热爱知识的学术人和非学术专业读者都能无障碍无条件地共享学报资源,这是真正的办刊大视野和大境界。在此基础上,学报进一步接触并研究港澳台和国外一些数据库的特点和传播影响力等,尽快进入他们的检索视野,以提高学报的知名度。要克服传播中的语言障碍,要给予全英文文章一定的版面,也要做好全中文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的翻译工作。总之,网络是目前传播信息最强大的传播媒介,学报编辑一定要尊重它的传播规律,学习并掌握它的信息传播技术,通过强大的网络推手,扩大学报的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努力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鹏.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设置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8.

[2]彭晓庆,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内容性能之比较[J].出版发行研究,2011(5):67.

[3]郑可为,等.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4):143.

第5篇

关键词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授权

著作权即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学位论文是指在校的学生为获取学位资格而撰写和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论文的数量剧增。一般而言,学位论文都较为成熟,其学术价值具有高、新、专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某学科领域最新研发动态及水平,因此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位论文的使用和传播的日益频繁,使得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笔者将通过对国内外某些高校具体做法的比较,对学位论文版权问题中的归属和授权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 学位论文的价值

学位论文是学位制的产物,是学位申请者在研究导师指导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选题上一般都是本学科需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运用方面的课题,代表了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涉及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一般具有质量高、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参考文献多而全、助于对相关文献进行追踪检索等特点。

正是学位论文所特有的优势,使得它在该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成为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对学术论文的利用也愈发频繁,因此包括论文的作者、论文的保管者和利用者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关注如何才能在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其中的版权归属及版权授权的问题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问题分析

2.1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归于学校还是作者之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保护自动产生,即论文完成的时候,著作权就已经产生。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包括以特定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不论是否发表,都属于合法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均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包括了人身权和财产权,而著作权人分为两类,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外……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其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并没有做出明确或专门的规定。令人意味深长的是,无论伯尔尼公约还是世界版权公约,都几乎毫无例外对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做出了“回避”。因此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学生自己做的选题和研究,应当属于学生的个人作品;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并有导师进行指导,其作品应当属于职务作品,版权应该归属于学校。而国内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做法。

例如清华大学规定:“研究生学习期间凡教学计划内安排的研究课题(如学位论文、课程专题等)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科技活动所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为学校职务成果。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研究课题虽属研究生自选,但利用学校的条件(如名义、指导、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所完成研究成果,也属学校职务成果。学校职务成果属清华大学所有,未经学校审核同意,不得自行转让或做其他处理,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本科生。”

学校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显然是将著作权法的第十六条规定做了过分有益于学校的扩大解释,是有悖于法的公平与正义精神的。据了解该校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签署了遵守知识产权规定的保证书,如果不能用“失学的胁迫”去解释学生签订合同的情形,就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生在法律方面的无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无非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完全的版权;二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学位论文的署名权,学校享有学位论文版权的其他权利;三是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版权,但学校在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后两种情况是在学位论文被视为职务作品的情况下,才得出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学位论文认定为职务作品是非常牵强的。

按照法理学者的观点,学生就读期间和学校所形成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同关系,那就是学生支付学费而学校要提供教育。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是为了完成“教育”这个特定的合同义务。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是为了“自己”获得专业学位,而不能认定为是为了完成学校所交给的“任务”。如果说写作学位论文也算完成任务的话,那也是毕业生自己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只有完成了得到学校认可的学位论文,才能取得学位。一言以蔽之,学位论文的版权应毫无异议的属于作者本人所有,即使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仅是学校大项目中的一个部分,他仍应该就他所负责的部分享有完全的版权。如果学校在相关学位论文的研究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学校可要求享有该作品的优先使用权或者免费使用。

国内很多高校目前的做法已经证明了笔者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如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毕业生离校前要求毕业生对自己的学位论文出示“独创性声明”或“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这事实上等于已经承认了学位论文的版权由作者享有。

2.2 关于导师是否拥有署名权之争

近期,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复旦大学药学院闻韧教授与其学生张建革博士的署名权之争又在网上掀起了关于学位论文导师是否拥有署名权的热烈讨论。

部分人认为导师从学生的选题,到研究思路的指导,直至论文的写作完成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此学位论文中包含了导师的劳动,在学位论文完成时应当让导师拥有署名权。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导师只是出于指导,学位论文完成期间整个研究过程。论文的作者都是亲力亲为,许多有用的数据,大量的实验都是作者独立计算和实践的结果,因此导师不应当具有署名权,作者只需在文章中表示感谢之情即可。

笔者在中国律师网络联盟论坛中看到与后者相同的观点。在知识产权部分关于导师署名权的咨询中,律师们普遍认为虽然导师对论文的最终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学位论文不享有任何著作权。但作者可以在出版物上以适当的方式提及论文导师及其所作出的贡献。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而许多学校的做法也是默认作者为唯一拥有署名权的权利人,但均要求作者在论文封面写明指导教师,而作者自身也会自觉地在论文当中提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大部分学校又在《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中都有导师签名一栏,可见学校在默认学位论文为个人作品,著作权归属作者本人之外,还默认了导师拥有一部分著作权。但在中国律师网络联盟论坛中,律师们普遍认为作者应当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3 学位论文版权授权分析

在承认了学位论文属于个人作品后,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学位论文是未发表作品和版权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施行自动保护原则,即只要作品完成并符合著作权法独创性的要求就给予保护,学位论文自写作完成就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发表权。在学位论文作者未公开其学位论文之前,学位论文就属于未发表作品。许多人认为答辩是作者发表的一种方式,但笔者认为答辩不能算作发表,学位论文的答辩具有强制性,是取得学位证书的必经过程,并且答辩只局限于一定范围,并没有为公众所感知,因此不能视为发表。

另外,国内外的大学都要求作者声明所提交的论文为自己撰写的,并且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综上所述,学校、个人和其他组织在利用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必须获得作者的许可和授权。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学生的学位论文采取的主要授权方式是与作者签订使用授权书,下面就是授权书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姓名): 学号: 专业:

所呈交的论文(论文题目):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自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笔者认为作者授权学校作为优先的使用者和保管者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没有学校资源的支持和导师的指导,作者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将有所降低。而学校多是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和交流为目的进行公益性模式的运作,其传播的范围也都局限在校园网内,不会造成作者利益的损害。且学校图书馆这样的论文保管机构有更好的能力保管和最大化论文的参考和学术价值,授权与学校合作的方式是双赢的。

然而在学位论文提供利用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侵权行为的就是在商业模式的运作当中,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在与数据库运营商的合作时侵害作者的利益。

在一个案例中,某中心与某数据公司签署协议,共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库称以“国家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的论文为依托,将利用网络技术“向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公众提供学位论文的全文信息服务。”又称该公司拨出专款数百万元,希望广大硕士、博士尽快“联系授权并领取版权使用费”。而对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跃跃欲试的公司绝对不在少数,上述案例是一个引子,暴露了当前在学位论文数字化开发中存在的一些版权问题。

首先,该数据库运营商只是与收藏中心合作建设数据库,然而,收藏中心虽然是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但没有权利越过著作权人把著作权人的作品交由数据库运营商开发利用。因为收藏机构的职责是收藏特定论文的文本,而不是上网发表,上网发表的使用至少涉及作者的发表权和网络传播权,对它们的行使和论文收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唯一有权决定运营商可以使用学位论文的,只有著作权人本身,即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在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之前,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开发利用。

其次,著作权人的获酬上。在弄清上述问题之后,不难推断出真正有权利定价的也是著作权人。“领取版权使用费”这样的说法显得该开发商居高临下,欠缺合作的诚意,许多论文是在获得授权之前,开发利用之后作者才得以知晓。在定价上也存在问题,一个学术论文数据库,只拨出几百万的经费来付作者的稿酬。我国每年有大约10万篇的学位论文产生,假定该数据库收录10年内的论文,总数就有近百万篇,平均下来每个作者只能领到几块钱的稿酬,这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每千字20元的最低标准相去甚远。显然,作者不论是否授权该数据库进行开发,其获酬权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许多数据库运营商在具体使用某篇学术论文或某批学位论文的时候试图以公众需求为由挤压著作权人利益。许多数据库商宣称利用它们的平台传播科技知识能够使有关资源更好的发挥作用,作为一己之私的著作权理应让步。但是这样的说法本质经不起推敲,因为商业运营的本质就是营利,因此数据库运营商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廉价甚至免费利用他人的成果来实现自己的营利。实际上在维护公众利益和保护著作权这一平衡上,《著作权法》已经规定了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公众的利用是学位论文价值实现的最好途径和方式,但是不应当用这样的幌子来侵害著作权人的利益,不论是在保管还是在开发利用之前,都应当首先尊重作者的权利,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第6篇

>>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 互联网政治的新变化 无政府与大政府:互联网时代的全球政治 互联网政治时代 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社会预期的变化与引导 “互联网+ ”时代带来的变化,你了解多少? “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的变化及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传播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互联网+时代”传播行业的N种趋势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广播电视传播 互联网时代对华传播的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途径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科 技传播思维创新 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王建磊.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及影响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1.

[6]朱啸天.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修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26-29.

[7]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81.

[9]诺姆·乔姆斯基,戴维·巴萨米安.宣传与公共意识[M].信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

[10]十特刊评论.激发中国前行的最大力量[N].人民日报,2012-11-3.

[11]2012年第三季度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

[12]Old and New Media Both Make News,But Economy Tops the Agenda,July19-25,2010.

第7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有效“反馈”

 

反馈,在传播学上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教学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一方就教学内容发出信息,另一方对接受到的信息作出反应。可见教学反馈是双方面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师生间信息的互动交流活动。教学反馈是构成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得以继续与深入的基础,没有教学中的双向反馈就没有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承担着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任务,把握好教学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获得准确、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方法的获得情况,洞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进行有效分析与判断,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方法,修正教学行程,进行有效教学。免费论文,有效课堂。因此,如何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就反映着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获取的教学反馈应该全面、准确并富有生成性,注意到反馈信息“面、点、线”的结合,用立体的反馈信息整合来为教学“把脉”,为后续教学提供服务。免费论文,有效课堂。免费论文,有效课堂。

1、面――注意反馈主体的全面性。免费论文,有效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学生间在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应对能力等方面总有一些差异,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讲解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免费论文,有效课堂。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他们做出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来源就要注意到学生主体的全面性。估量式的教学评估如表情观察、学生举手情况估量统计等,教师观察的对象要是全班所有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来确定当前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分析其中不足,切不可为少量学生的热烈反馈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定量式的教学评估如课堂板演、随机抽测等,教师选取的学生,要注意优秀、中等与后进生的搭配,男生与女生的组合,位置前部、中部与后部学生的选择。保证教学反馈信息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准确性,并据此作出适时的教学调整与决断,提高教学实效。

2、点――确定反馈内容的代表性。课堂上,教师收到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是多方面的,教师据此一一作出回应,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其中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反馈内容,进行有的放矢教学,减少在无意义的教学反馈上耗费精力。这常常反映着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能力和对学生知识基础的了解程度,体现着一个教师教学经验的丰富性。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练习中,很多学生将72×99这道简算题做错了,错误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没有简算的;有简算方法正确而计算出错的;有将数字抄错而导致结果不正确的;有将式子变形为72×(99+1)进行计算的……。在这些错误中,将式子变形为72×(99+1)是其主要错误,它既反映着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计算方法有所了解,又透视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算理理解的不到位。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反馈中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讲解,并进行形如99=100-1、98=100-2、101=100+1、102=100+2……的专项式题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算理,完善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3、线――延拓反馈资源的生成性。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很多时候,实际教学流程并不遵从教师的教学预案,会出现许多动态生成的

摘要看除数而不是看被除数?”“看被除数难道就不可以吗?”可以说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对小数除以小数算理教学的有益补充。这是一个难得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于是他灵机一动,反问学生说:“你们说行吗?”并引导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结果学生自己通过举例说明,如果除数的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多时,还是不能直接计算;如果除数的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少时,会使计算变得复杂,因此还是以除数作为标准比较好。教师在这里抓住了反馈信息的生成性这一宝贵教学资源,延伸下去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反馈。免费论文,有效课堂。课堂,看似随意的反馈交流,其实蕴含着教师极大的教学智慧。教师只有练好“教学反馈”这门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听诊”课堂,使教学有的放矢,造就高效课堂。

第8篇

一、适应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媒介将是多样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科技期刊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社交网络等搭建交流平台,实现纸媒科技期刊和网络学术数据库资源同步以及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的资源共享。在这个平台上,学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领域的学术资源,随时随地发表个人学术成果,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及交换意见等。大数据更易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一些国外期刊与facebook和twitter等集成,深化了期刊的服务内涵;也有一些期刊增加了数字技术,例如读者可通过扫描期刊上的二维码观看一场手术视频等。这些全新资源使学术交流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同时也推动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

就大数据时代而言,青年编辑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青年编辑对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社交网络等平台较为熟悉,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②青年编辑的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好奇心更强,适应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更快。正因为青年编辑具有新时代的种种优势,所以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于青年编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青年编辑要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收发稿件、编辑加工、稿件校对、图文编排等编辑出版环节中的应用,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编校效率、拓宽思路。为此,在基本编辑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素质。青年编辑应该熟练应用一些基本软件:主要的绘图软件Visio、Origin7.0、Chemoffice、AutoCAD;图片效果处理的常用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数学公式编辑软件MathType以及排版软件Latex等。青年编辑要了解编辑行业不断更新的新技术:DOI作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是云计算背景下最佳的“大数据”样本存储和应用技术;CrossRef推出的CrossMark可使读者了解该篇论文的“前世今生”,包括这篇论文是否更正或修改过,哪篇博客或哪些媒体介绍过该论文,以及该论文被下载的次数等;ORCID使作者能够跨学科、跨机构地将自己的身份连接到研究对象,如数据集、设备和引文等,且该身份是唯一的;Cited-by引文追踪服务可以使出版商和作者了解该论文或期刊的引用情况;FundRef主要用于资助情况(机构、项目名称等)的规范化,也可让资助者了解产出情况。青年编辑应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英语,只有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能力,才能迅速地了解并跟踪国际学术发展的走向和国际科技期刊的前沿信息,及时发现并纠正英文摘要和英文题目中出现的错误并检查英文文献的引用是否恰当,才能使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二、积极面对改革

在我国科技期刊编辑还埋头于日常繁琐的编辑业务时,国外期刊的经营模式和出版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期刊这种规模小、实力弱的发展状态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国际化”趋势,更无法与国际出版集团相抗衡。为此,、教育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等一直在积极推动科技期刊改革。面对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青年编辑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思想观念,认清科技期刊的改革形势和政策环境,不再闭门造车,从传统的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走出来,努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改革做好准备。

三、结论

青年编辑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学术发展的大问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青年编辑的基本任务,但若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科技期刊正在面临国际化的冲击和期刊改革的挑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转企改制”和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为期刊的发展“推波助澜”。

作者:闫妍 齐霁

第9篇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4.1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第10篇

1利用科技新闻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

科技新闻传播在前沿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了科技期刊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方式。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而言,他们除了要对一些拟在本刊发表的高质量科技论文进行关注的同时,也需要在科普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自2007年1月起,中国科协启动了“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见面”的制度。从科技新闻的选题、组织和撰写等方面入手,对科技新闻编辑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让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1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突出科学价值

自主创新是科技期刊在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朱倩蓉等[1]以《中国药理学报》杂志为例,介绍了该刊所采取的创新模式,他们针对中药领域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从中药现代化、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模仿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等多个方面入手,推荐了一批具有研发性的新闻。标准化问题是中药研究领域的一大关键问题。《中国药理学报》与其他医学期刊所共同推出的与丹参制剂有关的新闻稿,就在对淡粉酸盐化合物活性研究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规模化、产业化的丹参多酚酸盐制备技术。该刊倡导自主创新、突出科学价值的举措十分值得我们科技期刊编辑同行们借鉴。

1.2与知名科研工作者保持良好沟通

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科研有助于研究生毕业、晋升、基金申报与结题,这些不需要过多考虑公众的因素,因此科学家缺乏向公众沟通科研成果的意识和动力[1]。同行评议制度是科技期刊新闻素材的原创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保障因素。在对科学新闻的作者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需要对科研论文经由中外同行评审以后所得到的评审结果进行关注,并要对作者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关注,科研工作者在科技新闻的传播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借助科技新闻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科技新闻的编辑、出版人员也需要对一些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人员在中外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数量进行关注。

2对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体系进行完善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期刊的需求也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期刊领域始终把握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行业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方面的报刊需求进行满足。在对主流刊物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业还需要借助以下手段对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体系进行完善。

2.1对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强化

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对高级采编人才、管理经营策划人才很多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行强化。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团队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从市场需求对科技期刊的影响来看,如果编辑人员在论文出版过程中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学术刊物就会出现不符合市场需求、刊物积压和发行量降低的问题。在对学术刊物的受众群体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市场信息和读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可以在论文作者、期刊编辑和读者之间构建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对潜在的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进行充分关注,进而在对科技期刊的对外传播吸引力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期刊的科学传播能力进行强化。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部门也需要构建一种以“编辑”“策划”和“经营”为核心的工作模式。

2.2对行业期刊联盟的运作机制进行完善

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离不开中国近些年以来在文化出版,当然也包括期刊出版方面所开展的国际国内合作[2]。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构建,为出版集团与科技期刊编辑单位之间的战略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集团化建设是出版行业在新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能力与出版行业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未来一段时间,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会成为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机构的主要发展模式。目前中华医学会已经在对一些医学学术期刊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协同作战为主要特点的出版联合体[3]。科技期刊出版联合体可以在出版、印刷和广告发行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这就可以为不同科技期刊品牌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出版集团与期刊联盟之间的资源整合,可以让二者之间在产品生产、物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协同性得到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在对科技期刊的经营成本进行降低的基础上,对它们的传播能力进行强化。

2.3利用国际合作加快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科技期刊也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我国科研成果的载体。中国科技期刊等国际化可以让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国的学术市场具有相对良好的发展潜力,在一些国外出版商对我国学术市场表示关注以后,我国科技期刊可以在与外国出版商进行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由于目前我国在期刊出版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完善,因而我国的科技期刊在未来阶段仍然需要坚持自主发展的路线。在此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可以与外国出版商进行合作,对海外期刊的办刊经验进行吸收借鉴,进而在对自身的办刊理念进行提升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发行量进行提升。

3对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能力进行优化

3.1对科技期刊的网络增值服务进行优化

科技期刊网站的构建,是科技期刊经营机构提升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的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也表现出了多层次性、定制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科技期刊所提供的以科研文献的目次、摘要(关键词)、全文等信息为主的基本服务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期刊论文为核心,对服务项目进行拓展,是我国科技期刊网站所面对的一大重要问题。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单位可以在设置用户交流社区、内容推介区和文献资料计量分析统计等模块进行建构的基础上,对信息内容的学术性进行强化。在对内容服务的高容量性、新颖性和实效性等特征进行强化的基础上,科技期刊网站的经营者也可以在对用户跟踪学科前沿信息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以便在增加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针对知网、万方等常用的期刊数据库,相关机构可以对数据库的使用费用进行降低,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出论文下载以外的科学化的情报分析信息。

3.2对期刊网站的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强化

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涉及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科技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移动终端在电子期刊的传播等各种传播途径[4]。对于系统的运营管理人员而言,自身的管理能力的强化,也成为了促进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在期刊网站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网站的内容组织工作之中,也需要对一些重点论文进行点评。在多样化的文章体裁和多指向性的超链接的影响下,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层级结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并要借助契合的动静图像组合对科技期刊的生动性和活泼性进行提升。在相关网页构建以后,期刊发行机构需要对系统维护、数据维护和网页维护等问题进行关注。网站服务器和系统程序是系统维护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对网站服务器和系统程序等内容进行检查和更新,可以让这一系统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之中。数据维护涉及到了数据信息的导入、导出和数据信息的后台维护等多个问题。全面化的数据备份体系和数据恢复计划的构建,可以为期刊网站在突况下的运转提供保障。

4对数字化出版模式进行优化

4.1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进行强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也成为了期刊自身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它引领着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了科技期刊的发展主流[5]。科技期刊与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可以在对传统的出版方式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针对数字化出版模式给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影响。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人员需要在对自身视野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对利用数字化建设加强科技期刊建设的意识进行提升,以便在对最优化的数字化的传播模式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期刊的出版运营方式进行优化。为了让科技期刊的网络投稿平台和编辑交流平台得到优化,科技期刊的运营机构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进行协调的方式,对行业之间和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进行强化。随着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出版、按需出版和数据库出版等数字化出版模式会在科技期刊的出版领域得到应用。

4.2构建统一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

科技期刊出版业务在我国出版业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是我国科技文化领域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在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快资源整合,成为了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前文论述,对多家科技期刊在资源、设备、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整合,可以让相关单位对科技领域的专业化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挖掘,进而在对出版服务体系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产业规模进行扩展。在统一化的在线数字产品编辑出版营销平台构建以后,科技期刊的发行者可以对期刊的受众群体进行有效整合,也可以让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统一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让科技期刊发行单位的整体实力得到强化。

4.3对多种形式的产品服务进行完善

在统一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平台构建以后,产品内容和服务形式已经成为了科技期刊发行机构所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特色服务体系和延伸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让期刊发行机构从更多的渠道入手,为用户提供帮助,以便让读者借助计算机和数字电视等媒体对一些前沿技术进行了解。

5利用移动传播对科技期刊的信息服务能力进行强化

5.1利用公众号增强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从科技期刊的发展实践来看,只有不断提升期刊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推动期刊转型和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转换中的积极作用[6]。科技期刊与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结合,可以让移动平台在信息的持续传播过程中发挥持久效应,从而可以让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一些公众号中所推送的一些科研论文往往可以表现出阅读量大的特点。从公众号的合作形式来看,杂志社、专家与期刊发行机构的微信平台之间可以发挥出资源共享的作用。在一些实体学术会议中,微信平台可以通过现场互动、现场直播等方式,对学术会议中的新成果进行展示。

第11篇

一、科技期刊的功用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媒体,它的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是发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主要作用是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科技进步。期刊功能的大小由发文量决定,越多功能越大。从期刊发挥的作用方面考察,谁的读者越多,读者分布面越广,读者的知识层面越高,谁的作用越大。研究说明,即使同类型期刊或同名期刊,读者群的大小、读者的分布范围、读者的知识结构都存在明显差别。造成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期刊所发文章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即期刊的学术与技术水平。学术与技术水平是吸引读者的最主要因素。从作用方面考察,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越多,期刊的功用越大。但是,期刊功用大小还与期刊的语言、传播方式、市场营销等相关。语言决定读者的分布范围。在相同语言环境下,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其结果也有不同,市场营销和传播方式对期刊功能的发挥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期刊功用的大小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期刊的水平,论文的扩散度,学术思想的认同度。论文的扩散度即读者数量和分布范围;学术思想的认同度是指该期刊所被引用篇数和被引期刊的分布。

二、科技期刊功用评价的本源特征数据

英文科技期刊功用大小可以用期刊的水平、论文的扩散度、学术思想的认同度衡量,哪些指标或数据可以用来刻画期刊水平、论文扩散度、学术思想认同度?研究国内期刊评比和SCI,EI选刊条件,可以发现如下指标或数据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合理地刻画出期刊功用的大小,这些数据我们称之为期刊的本源特征数据。总被引频次①。期刊是论文的集合,高水平论文的集合铸就期刊的总体水平,总体水平的高低决定期刊功用的大小。总被引频次的多少反映期刊的总体水平和功用大小。它表现的是所发论文在一段时间内对读者的影响。期刊水平越高的,影响范围越大,对读者的影响越深,影响时间越长远,作者引用的次数必然越多,总被引频次必然越高。影响因子①。1963年,加菲尔德在对文章的被引用频次的研究中发现,期刊的分布也存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和一个比较分散的相关区,基于此提出了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影响因子可以看做某种期刊的被引增长速率。增长速率越来越大,表明现阶段期刊状况越来越好,越来越被读者认可和接受。但影响因子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期刊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影响因子会趋近某一常数。所以用影响因子的大小评价期刊的优劣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局限性。影响因子受单篇文章影响较大,特别对发文量不多,创刊历史不长的期刊尤为明显。篇均被引比。篇均被引用比用来分析单篇论文对期刊功用的贡献,篇均被引比反映期刊所发高水平论文与一般论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总体水平比较好的指标。篇均被引比越高,期刊所发高水平论文篇数越多,期刊总体水平越好。高被引比。高被引比同篇均被引比,是刻画期刊总体水平的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越多,高被引比越大,期刊的功用越大。高被引比可以弥补影响因子受单篇文章影响的不足。国内外下载比或下载范围比。下载范围比可以考察期刊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还是地区性的。下载范围越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越大。目前我们可以统计出哪些国家和地区在从事哪些科研工作,你的期刊是否对所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有影响,下载范围比可以检验出期刊的影响范围。好的期刊影响范围大,反之则小。被引期刊分布范围比。与国内外下载比相同,衡量期刊的影响范围的指标。被引用期刊分布范围越广,说明期刊的影响范围越广。被引作者分布范围比。同国内外下载比与被引期刊分布范围比一样,是衡量期刊影响范围的指标。国内外论文比。国内外论文比是考察作者的分布或论文的产地分布。但不能用作者的分布范围比来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作者分布面广只能说明期刊的论文国际化程度高,但不能代表期刊的水平高。因为高水平期刊的录用标准只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有关,高水平论文主要来源于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世界上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为数不多,主要集中于欧美亚洲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某份期刊的文章主要刊载科技发达地区的文章,且这些文章反映了该地区的科研水平,那么该期刊的总体水平就比较高。如果刻意追求国内外论文比,反而会降低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则这样的高国际论文比不要也罢。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国内外论文比来衡量期刊的水平。但它可以刻画期刊国际学者的认可程度。年发文总量比。不管哪门学科年发文量基本可以统计,期刊在该所属学科内每年的发文量可以反映期刊拥有的作者在该所属学科的多少,发文量大,拥有的作者多,影响大,被作者的认可度高。年发文量的排序可以确切地反映某学科内期刊认可度的高低。但发文总量比不能用年发文页码的多少代替,由于学科大小不同,学科拥有的文章数量的多少相差甚大,正如影响因子,年发文页码的多少不能用于学科间的横向比较,而年发文总量比则可以。

除了上述几个本源特征数据外,还有几个指标值得讨论,如CI指数、基金论文比、SCI,EI}Scopus数据库收录、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等。CI指数「s-e7oCI指数,即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计算法,是中国知网于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计算法从期刊近期和历年刊物的两个角度,等权重综合考察、衡量一个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期刊过度最求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对期刊评价造成的干扰,较单一评价指标更为全面、合理,是对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整体评估;第二,选用他引类统计指标,屏蔽了自引。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通过分析可见,它的结果同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但它的计算基础正是基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所以在选择评价期刊学术水平时要将三者分开使用,用CI指数就不能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反之则不能用CI指数。进一步分析可见,将CI指数作为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计算方法更为合适。基金论文比。一般认为,基金级别越高论文水平越高,这可能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论文水平与基金级别关系的研究成果。另外,作为国际化期刊,国际论文数量较多,然国外论文很少标明是否为基金资助,或者是哪一级基金资助,这种不确定性给基金统计带来的困难,使统计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建议不作为评分指标,如果一定要体现基金对期刊的价值,建议仅对中国作者的论文进行统计,这样比较结果才能体现公平。平均引文数与平均作者数的多少同基金论文比一样,没有研究论证得出平均引文数与平均作者数多的期刊一定学术水平高,反之则低的结论。故建议不作为本源特征数据使用。SCI,EI与Scopu,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将另设专节讨论。

第12篇

关键词: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资源 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181-02

1开放获取资源概述

1.1开放获取定义

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Open Access” 通常被译作:开放获取、开放存取、开放访问、公开获取、开放使用等。开放获取运动(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 )的概念,按照 Open Access News 上的介绍可定义为:把同行评议过的科学论文或学术文献等放到网络上,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得,而不需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开放获取运动旨在打破学术研究的人为壁垒。

1.2开放获取的基本特点

1.2.1信息的交流方便而快捷、信息易于获取

开放获取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对其具体交流的信息只有质量上控制,而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可以是学术论文、期刊全文、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文本文件、多媒体文件等,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自由地获取。开放获取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时效性,免去了传统出版模式过程中漫长的评审与出版过程,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开放获取的目标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术信息的广泛传播和自由共享,

1.2.2费用支付模式新颖,作者拥有版权

开放存取期刊与传统印本期刊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费用支付模式的不同。传统印本期刊的各种费用绝大多数都是由订户支付,开放存取期刊则采用“作者付费发表,用户免费使用”的经济运行模式。在传统出版模式下,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要在商业化学术期刊上发表,就必须把作者的版权,还包括网络传播权和长期保存权一并转让给出版商。但是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作品版权不再发生转移,作者可以长期拥有版权。

1.2.3学术信息可以自由传播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变化快,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自己的学术成果,可以在线与同行进行交流,也可以及时对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修改,具有很高的灵活度。

1.2.4开放存取作品形式多种多样

《关于开放存取出版的百斯达原则》明确规定只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文献都可以成为开放存取作品:(1)作者和版权人允许用户在尊重其版权的条件下,免费获取、复制或者传播其数字化信息;(2)完整的作品存储在至少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器中,以确保免费阅读、检索和长期存储。在开放存取这种学术交流模式下,只对学术信息进行质量上的控制,而没有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严格限制。开放存取作品不仅包括纯文本的电子出版物、电子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还包括视音频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学术信息等。开放存取作品形式比较多样,使用比较灵活。

1.3开放存取的实现方式

开放存取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开放获取仓储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A仓储);(2)开放获取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s);(3)其它开放获取资源如个人和机构网站、电子书、Blog、Wiki、BBS、P to P文件共享网络(file-sharing networks)等。

1.3.1开放获取仓储(也称自行典藏、作者自存档)

开放获取仓储通过作者自存档 (Self―Archiving)方式实现,即研究机构或作者,将未曾发表或已经在发表的论文作为开放式的电子档案存储在学科知识库(Disciplinary archive)或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中。依赖作者提交自有之作品的数字文档及相关元数据,对外提供查询、检索、浏览及下载服务。根据资源组织方式的不同,OA仓储又可分为:(1)学科 OA仓储,如物理学领域的arXiv、认知科学领域的 COAorints等等;(2)机构 OA仓储,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Seholarship、麻省理工的DSpace,等等。

1.3.2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是一种论文经过同行评审的、网络化的免费期刊,全世界的所有读者从此类期刊上获取学术信息将没有价格及权限的限制,编辑评审、出版及资源维护的费用不是由用户,而是由作者本人或其他机构承担。

1.3.3其它方式

开放存取也可通过其它方式 ,如个人或机构网站、Blog、Wiki、电子书、BBS、P to P文件共享网络等来实现。

2 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面临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期刊出版商在谋求最大化利润的驱动下,不断兼并中小型期刊出版机构,进而日益垄断期刊市场,大幅度地提高期刊价格 ,而图书馆本身的预算经费又有所减少,购买力下降,这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完整性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进而导致文献资源保障率滑坡。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主要是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传递、存贮、交流和利用,大学图书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递文献信息资源的中介角色。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高密度存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数据库和数字化的信息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用户获取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其中数据库出版商具有垄断的控制权,一方面对价格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决定着哪些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进入交流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兼并购买等商业行为,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尤其是重要的学术期刊的出版逐步被少数大的出版商垄断,出版商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竞争机会的锐减,使学术交流日益商业化,学术期刊价格大幅度地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最终成为出版商谋取进行谋求暴利的工具。这种出版商垄断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学术期刊危机。然而,作为支持科学研究主要机构、学术期刊的主要消费者的图书馆,则面临着资金的缺乏只能取消部分科技期刊的订购,大学图书馆无力继续维持科学研究所需资源,科研人员能够利用的期刊在日益减少,可获得的学术著作急剧下降,科学信息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这势必影响到科学研究的速度、效率以及品质。

学术期刊危机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学术交流危机”。学术期刊的具有内容专而精、新颖性、系统性强、时效性强等显著特点,是从事科研活动和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获取和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了解同行研究人员一些研究情况和学科发展的动态;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但“学术期刊危机”却限制了众多用户阅读科技期刊进而了解作者研究成果的机会,这与作者的利益初衷是不相符的。对整个社会的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学者希望通过尽可能多的读者阅读其论文而使研究成果得到快速传播,因为学者出版学术著作或,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术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读者则需获取尽可能多的相关科研论文进行研究阅读,基于现有的学术交流出版流通渠道不畅,可获得性差,满足不了现代大量而高速的信息交流需要。

基于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以消除学术信息资源存取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为宗旨、以实现学术信息的共享为理念的――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力图在网络环境下改变学术交流的方式,消除存取文献的一切障碍,使科研人员能及时、便利、迅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达到科学研究信息无障碍交流的理想目标。

3开放获取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对开放获取的认识

有关部门应宣传开放获取对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强培养对开放获取和机构库的意识,宣传开放获取的理念,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到开放存取。

大学图书馆应该充当宣传开放存取理念的排头兵,以专题讲座、展览、学术报告会、网站专题等形式,使科研工作者了解其运作模式和优点,打消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如付费发表、无法确认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发表出的成果可能不被认可等方面顾虑,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不仅仅作为开放存取的使用者,而且还成为这种模式的提供者,从而真正推动开放存取的发展。大学图书馆可以在其主页上宣传和推荐学术交流的开放获取的方式和可以利用的资源,尽量扩大开放获取的影响范围,争取更多的支持。鼓励本校科研人员尽量在开放获取期刊上,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机构知识库或学科知识库中存档,供用户共享使用。

3.2发现开发获取资源,丰富大学图书馆馆藏

大学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具体的研究需求以及学校的学科领域,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过滤,去粗取精,收集、整理网络开放存取资源,建立相应的超链接,通过链接来获取更多的网络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这样,实现文献资源的尽快流通和全面共享,也降低了和获取成本。同时,将网络的开放存取期刊与本馆订购的期刊进行比较,整合现有馆藏期刊资源,删减重复的期刊资源,以节省有限的书刊购买经费。

3.3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机构典藏库

机构典藏库收集本校研究人员的优秀作品稿源,包括教研人员的论文(包括已发表和待发表)、学术著作、会议论文、预印本、研究与技术报告、申报的科研课题、工作文稿和PPT演示稿全文等等。将开放存取、永久性保存、公益性信息服务与网络出版结合在一起,同时对开发获取的学术评价要有新的措施加以规范,打破传统的以发表学术期刊作为评判的标准,调动广大作者的积极性,对发表在开发获取期刊上的论文作者要进行一定的资金资助。

3.4深层次开放利用OA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学术资源的主要收藏基地,应将OA资源纳入图书馆的馆藏体系之中,图书馆可以利用 以往建立学科信息门户,特色数据库的经验,选择评价开放存取资源,按照高校的学科设置 ,对OA资源进行编目,组织,形成一个有序化的独立数字资源系统,将其整合至馆藏目录(OPAC)中,使资源全面、系统地展示给读者,提高OA资源的利用率。

4结语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的学术交流出版模式,对大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政策、服务方式等各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大学图书馆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深入研究开放存取,努力推动开放获取运动,积极整合开放获取资源与馆藏资源,变革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系统中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2]陈吟月.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2007,(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