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砌砖实训总结

砌砖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28 22:35:06

砌砖实训总结

第1篇

实训就是在实习中加强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培训,它是学生对所学的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宽、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

从实习开始就要把实习与就业挂钩,要从分认识到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要从理论到实践去充实完善自己。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视经验的行业,因此应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积累,确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基本点位,把社会需求与个人才能,爱好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把今天的实习作为明天上岗的准备。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她是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建筑施工实习是指建筑工程技术和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习。建筑工地是一个大课堂,工地的建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等就是学习内容,工地上的工人与技术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学习的榜样。只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才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获得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今天的实习工地就是明天的工作场所,应抓住这良好的实践机会,树立向实践学习的覌念,争取更多的收获。

施工实训实习无疑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使我们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施工实训学习这一实践学习,我们得到一个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将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以锻炼我们对社会的适应等的辨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将本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拓宽视野;学习施工现场生产与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

总之,施工实训学习对我们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作风,综合素质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等诸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大学学习快两年了。我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在这个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了我们去实习,安排我们到新余市欧亚城施工现场实践操作,给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锻炼机会。

二、实习单位简介

1、实习工程项目名称:新余市暨阳房地产有限公司

2、监理单位:新余市正大监理公司新余市正宏监理公司

3、工程概况:工程总概况:施工单位:武警水电二队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面积2000亩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标注单位:总平面尺寸及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他图纸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设计标高0。000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内容主要有

1、地基

2、防水层做法

3、模板制作

4、现浇钢筋砼楼板

在主楼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现浇钢筋砼楼板的现场施工。现浇钢筋砼楼板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

学校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主梁、次梁和柱形成的框架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梁和柱之间的连接为刚性结点。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砖墙的重量通过梁、板传给柱。有时填充墙的刚度大于竖向柱的刚度,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所以不宜采用实心粘土砖作填充墙,减少结构的自重和荷载,减弱隔墙的刚度。框架结构的特点是不受楼板跨度的限制,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框架结构构成:屋盖与楼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础、框架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工程项目监理部开始进行监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工程的事前质量管理,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图纸的会审和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审查。

(3)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

(4)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

(5)检查机械设备情况。

(6)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程,现浇钢筋混凝十结构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I-~2程,具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l所示。由于施工过程多,所以在施丁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施丁中应合理组织,各下种之间应密切配合。否则,将会影响施千进度和质量。

砌筑工程: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

施工工艺要求

1、砌体堆放

(1)装卸砖应堆放整齐,严禁倾泻丢掷;砖运到现场后应按不同规格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须做好排水。

(2)砖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米,垛堆间保持适当通道。

(3)砖堆置后,遇雨天施工应遮盖。

2、墙体砌筑

(1)砖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不能即浇即用

(2)纵横墙应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缝的厚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8mm

(3)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砌体施工缝处砌成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4)砌体砌筑至梁板底时必须隔日待下部的砌体变形稳定后斜砌,保证沙浆饱满和梁板底紧密接触,空隙处用沙浆填实。

(5)砌筑墙端时砖必须与框架柱面靠紧,填满沙浆,并将柱上预留的拉结钢筋展平,砌入水平灰缝中。

(6)当砌体墙的水平长度大于5m或端部没有钢筋砼墙柱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要。

求在墙中间或端部加设构造柱

(7)当砌体高度大于4m时,需根据图纸要求在。

(8)门窗洞口两侧砖宜为无槽端,保证洞周平直,在设计要求部位砌入预制砼锚固块。门窗框必须牢固地固定在锚固块上,如有间隙应用砂浆或密封嵌缝材料填实抹平。

(9)砌筑的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般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砂浆的标号和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程度及砂浆的饱满程度等,应随时检查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在砌完每一层楼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如有偏差,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必须返工。

3、关键部位砌筑

砖与墙柱交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竖向间距500mm,压埋2Ф6拉结筋伸入墙内。

(1)砖墙与楼板(或梁底)联结。

如楼板或梁底未预留拉结筋时,先在灰砂砖与楼板之间抹粘结砂浆,再用小木楔将灰砂砖与楼板底(梁底)楔牢,并用砂浆将缝隙塞实抹实。

(2)砖墙与门口联结。

当采用后塞口时,按洞口高度在2米以内每边砌三块预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2块,洞口高于2米时砌四块,安装门框时先在门框上钉孔,再用钉穿门框与混凝土内的木砖钉牢。

第2篇

关键词:房屋;砌体;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简介

该标段有站后房屋20座,建筑面积6900m2,主要包括了信号楼2座,乘务员公寓1座,站调楼1座,建筑工区、工务工区各1座及其他房屋共计20座。其中3层楼房3座, 2层楼房2座,其余均为平房,所建房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毛石基础,有部分房屋采用粉喷桩地基加固,结构设计为框架和砖混两种结构类型,

在房屋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根据宣杭指挥部确定的验交日期和集团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成立了房建作业QC小组,针对房屋施工中砌体砌筑质量通病等的难点,进行了科技攻关。通过活动,确保施工任务的完成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小组概况

小组属于现场攻关型,小组成员由项目部领导、安质科、施技科、试验室和施工队的管理、技术、操作人员组成。

本QC小组活动制度规定如下:

1、小组全体成员要互通信息,团结协作,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QC活动。

2、严格按PDCA四循环进行,要求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3、QC小组要如实做好记录,要求出勤率为100%,如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必须经组长批准。

三、方针目标

(一)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边施工、边试验、边总结。

(二)目标:

通过小组攻关,使房建砌体砌筑施工的质量通病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解决砌体施工砌筑砂浆质量低劣、砂浆强度波动较大、留槎不规范、框架结构填充墙的沉降裂缝、砌筑质量差等问题,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中砌体施工的质量。

四、选题理由

理由一:有效减少了施工中的返工。理由二:经济砖砌体施工工艺的提高,观感良好。理由三:安全保证了房建产品结构的安全。

五、现场调查

1、砌筑砂浆质量低劣,影响砌砖的操作质量,降低砌体砖缝中的砂浆饱满度,粘接性能下降;降低砌体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从建筑倒塌事故分析来看,发生倒塌事故建筑的砂浆强度等级一般都低于设计要求。

2、砂浆强度波动性大,主要是多数砂浆强度偏低,影响砌体强度和质量。

3、使用过时的砂浆。由于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自搅拌机中出机后超过3h以上,砂浆已初凝,强度与和易性显著降低,使用这种砂浆直接影响砌体质量。

4、用不合格的次砖砌墙受压、受潮后易酥松,使砌体产生裂缝,严重的还会产生倒塌事故。

5、用干砖砌墙,砂浆很难滩铺,灰缝不易饱满,干砖与砂浆的粘界性差,该墙体就容易渗水,砌体质量低劣,影响墙体的抗剪强度。有测试结果表明:用于砖砌的墙的抗剪强度比饱和湿砖砌的墙体低41.6%。

6、砌砖的水平缝失控,层高的水平误差大,常造成建筑的四个大头角之间高差一皮砖,使得四周的砌砖无法合拢;砖的水平灰缝不匀,影响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且造成门窗洞口标高不平等缺陷。

7、砌体的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在空缝处的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都有下降,砌体容易产生裂缝。由于空头缝,还影响使用功能,雨水从空缝中渗入,隔声效果差、保温隔热性能下降。

8、用探尺铺摊的水平砂浆上面已经刮平,砌砖时很少挤揉,则砖的底面和砂浆面的粘接度低。在砖浇水不足的情况下,用探尺铺灰时吸取砂浆中的水份而使砂浆硬化。根据测试对比,铺灰砌砖法的砌体抗剪强度比挤揉法砌的砌体低48.2%。

9、砖混建筑施工中,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没有同时砌筑,加上没有按照规范要求砌成斜槎,留直槎时又没有加设拉接条。则存在着普遍用直槎,砌法为阴槎,接槎马虎。并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10、框架柱中留的拉接筋位置、数量、长度、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框架梁底与填充墙顶常产生水平裂缝,造成沿梁底渗水等缺陷。六、确定目标

六、确定目标

1、目标制订

从以上现场调查情况分析造成砌体砌筑质量的问题主要是砌筑所用的砂浆、砖的质量和砌筑的方法,因此我们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提高砂浆质量,把好进料关口,控制砌筑方法,提高房屋砌筑分项的优良率。

2、目标依据

(1)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砌体施工的质量得到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QC小组成员多为技术骨干。

(2)、技术措施、施工方法与施工现场对开展公关提供了物质和理论保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七、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对砌体的砌筑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讨论,将影响砌体砌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人员: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低,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足。

(2)、材料:进场的材料差,所选材料的厂家不合格、进场后没有复检,

(3)、工艺:层高误差大,砌墙不立皮数杆。水平灰缝失控,灰缝不饱满,砖与砂浆粘接性差,砖没有浇水饱和,砂浆强度低,用探尺铺灰砌筑,砌筑方法不对。接槎处的砌砖不平、不直,灰缝中砂浆少,转角和交接处没有同时砌筑,没有留斜槎或留直槎没有加设拉结筋。

(4)、质量:框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框架柱中留的拉接筋位置、数量、长度、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八、对策实施

1、由组长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理论学习和实地技术水平考核。并学习了《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标一体化》,使职工都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2、针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副组长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并请有经验的砌体砌筑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3、砌筑用的砂浆强度不稳定,材料的进场检测降低。为此,由物资科长、试验室主任和试验员负责在检测原材料是否达标,控制砂浆的配合比。

4、按照要求立皮数杆和挂通线砌筑,保证砌砖的灰缝。

5、砖浇水湿润由专人负责,保证砌筑用的砖湿润达到饱和。

九、效果检查

通过QC小组短时间的技术攻关,不但解决了砌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砌体的施工质量,而且积累了建筑施工中对砖砌体工程通病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法的经验,并对单位产生了经济效益,完成了课题的预定目标,从安全、质量、进度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十、制定巩固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2)坚持职业道德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

(3)加强QC小组自身建设,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素质。

第3篇

关键词:砖混结构;砖混建筑;设计;策略探讨

一、前言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构造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承重模式有横墙承重和纵横墙共同承重两种: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

由于砖混结构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的优点,因此,砖混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90%以上均为砖混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成为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正是由于砖混结构应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砖混结构设计中更应严肃谨慎,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在实际操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使设计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多快好省的进行砖混结构建筑建设,提高建筑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单位企业形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砖混结构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1、现浇楼盖开裂和温度裂缝问题突出

在砖混结构房屋设计施工中,现浇楼板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裂缝大多数是非受力裂缝,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但其对美观度、渗漏度等建筑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引起的收缩,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另一方面,温度因素、现浇楼盖的开裂除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周、拆模过早、现场施工条件较差等施工因素也会对裂缝产生存在一定影响。而引起砌体墙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墙体材料干缩以及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等原因造成,较常见的是“八”字形裂缝、水平裂缝、女儿墙裂缝三种,对于居住舒适性和实用性造成很大影响。

2、砖混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大多过于依赖计算设计,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进行构造设计。同时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办公室、医院、教学楼等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布置往往不能满足此要求。

三、完善砖混结构设计中构造问题策略探讨

1、完善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使“计算设计”很难有效地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因此,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以概念设计为主,计算设计为辅,设计人员必须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进行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一方面要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及大的洞口两侧、楼(电)楼梯间增设抗震构造柱,提高砌体墙的极限变形能力,增强内外墙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可使砌体墙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约束砌体的坍塌崩裂,阻止砌体突然倒塌,刚度退化慢。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先砌墙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其上下连续性,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且不宜大于4.2m。

另一方面,要设圈梁,使其箍住楼板,贯穿墙身,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发挥各片砖墙在平面内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抵抗地震和其他振动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采用配筋砌体,能够使房屋抗震能力增强,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使其尽可能的简洁、规则,使各部位受力均匀,减少薄弱环节,也可通过设置防震缝将负责的建筑分成规则的单元,从而减轻震害。

2、加强现浇楼板裂缝和温度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对于砖混结构的现浇整体式砼楼裂缝的预防,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当现浇板内敷设电线暗管时,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10,否则电线暗管应敷在垫层内;其次,屋顶应设置足够厚度的保温层,不低于屋面、热工规范及节能标准的要求,一些通用图集中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选用时应注意调增其厚度;再次,现浇混凝土屋盖长度大于40m的区段中部宜留设板端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弹性嵌缝膏,板端支撑面做滑动层,如铺两层油毡中夹滑石粉或刷冷底子油等,此外,对于屋面板还应双层双向布置通长钢筋;最后,暴露在外的现浇混凝土挑檐、雨篷,当长度大于15m时,也应留设伸缩缝,缝宽为10,挑檐分布筋可断开。

对于温度裂缝的预防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设置墙体伸缩缝;其次,要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时间,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到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在屋面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再次,屋面的温度变形与长度成正比,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对于钢筋现浇挑檐,宜每隔13―18m设置一道温度伸缩缝,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顶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在房屋两端单元外墙阳角处设置构造柱,并伸至女儿墙压顶内,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最后,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顶层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拉结筋,钢筋锚入两侧构造柱内,防止外纵墙出现“八”字形裂缝和水平裂缝。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砖混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大量的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以及食堂、仓库等,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因此,完善砖混建筑结构设计,提高砖混建筑设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加强对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从而提高建筑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不断参加培训学习,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出符合相关标准的砖混结构,提高设计质量和房屋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秋云.砖混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3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砖砌体;质量问题;施工措施

0前言

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飞速向前,建筑材料也在不断更新,砖砌体因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单、耐久性好等优点,使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砖砌体材料与其施工质量都存在各种问题,如施工操作技术不当、材料调配不规范等,会导致工程质量隐患,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寿命。对此,下面就砖砌体施工中容易忽视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进分析,并提应对措施。

1原材料问题与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的材料,都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砖砌体施工的原材料亦是如此,但不少施工企业却忽视了这些,如水泥、砂、钢筋、外加剂应具备进场复验报告。原材料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控制,水泥应复验其安定性和强度,使用过程不得混合不同品种;砂中的含泥量和有害杂质要严格控制并符合要求,如强度等级大于M5的混合砂浆,含泥量应小于5%,小于M5的混合砂浆,含泥量应小于10%;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除锈并采取防腐措施;外加剂的使用如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要进行使用前的检验和试配并符合相关要求。

2孔洞留置问题

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预留,若随意留置,就会严重影响到砌筑的施工质量。在砌筑洞口、管道和沟槽时应该按设计要求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相关单位的同意,不得进行施工。脚手眼必须在在宽度大于或等于1m的窗间墙和转角处45cm范围外设置,或120mm厚的墙、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cm范围内设置。

3灰缝内砂浆饱满度问题

砌体垂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根据相关规定必须大于或等于60%,水平灰缝大于或等于80%,从砖砌体受压应力可知,灰缝的均匀性和饱满程度与砌体强度相关。在施工操作中,如果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达不到80%及以上,垂直灰缝也就相应较差,可能出现透缝、瞎缝、假缝现象等,从而就难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另外,在垂直灰缝处的砖内,还会产生剪应力和拉应力,会导致砌体强度、抗震性降低,从而还会加快砖的开裂。因此必须保证灰缝内砂浆饱满度达到要求,才能保证砌体强度。

4砌体灰缝厚度问题

相关规范规定,砖砌体灰缝应薄厚均匀,水平灰缝应在8~12mm,以10mm最佳。若过厚,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砖,在荷载作用下会增大其横向变形,还会降低砌体的极限抗压强度,同时也造成浪费;若过薄,使砖砌体受力不均匀,弯曲应力加大,承载能力则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因不立皮数杆、砂子粒径、砖体质量以及操作技术等原因,致使灰缝厚度出现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重视。

5干砖的影响和砂浆的使用问题

经实验测试,干砖砌体比湿砖砌体的抗剪强度低40%,砂浆砌筑后,水分很快就被砖吸收,和易性就会降低,铺砌就会产生困难,从而降低砌筑质量,一旦砂浆失水过多,水化作用难以进行,影响到砂浆的正常硬化,降低了强度,使其粘结力减弱,因此严禁干砖上墙。即使在冬期施工,在不冻结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润砖,砖在砌筑前也应浇水湿润,一般提前1d~2d,水浸入砖周边15mm深为宜。

砂浆的制作不用过多,做到随拌随用,应考虑任何会降低砌体强度的不利因素,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的等级。拌好后的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4h内使用完毕,当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3h内使用完毕,如延长至4h~6h,砂浆的强度将下降20%~30%。

6砌体留槎问题及处理措施

施工中应同时砌筑外墙转角处和交接部位,在遇到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非抗震设防为6度、7度地区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以砂浆填实,以水湿润,清理接槎处表面,同时保持灰缝平直。拉结筋使用前必须调直,按120mm墙厚设2根,240mm墙厚设2根,370mm墙厚设3根的规定,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0d,搭接长度不小于55d沿墙高的间距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抗震设防为6度、7度地区应不小于1000mm。构造柱的大马牙槎要避免进退不一致、上下不顺直,位置偏移、断面过小等问题。

7砌合方式使用不当及处理措施

砖砌体的组砌方法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常用的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和梅花丁。一顺一丁砌法因为有较多丁砖,从而加强了在墙的厚度方向的连接,所以砌体的抗压强度比其他砌法高。而三顺一丁砌法因砌体搭接方式有所不同,导致其弯曲受拉和沿齿缝截面受拉要比一顺一丁高,而在施工中常因围护墙体和非承重墙体而优先考虑三顺一丁,来增强砌体的抗风、抗震能力。三顺一丁砌法常用于砖混结构,由于易产生裂缝的温度应力作用,可令墙体的抗拉能力增强。

8冬期施工温度影响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砌体工程采取掺盐砂浆法、冻结法等冬期施工措施时,室外日平均气温必定是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在此因素下,砖可不浇水,同时也应适当增大砂浆稠度应。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每日砌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护性覆盖,不得留有砂浆。

砌筑时砂浆应注意的温度:当室外气温低于-10℃时,砂浆温度为5℃,当低于-10℃时,砌承重墙的砂浆标号,应比常温时提高一级,当在-10℃~-20℃时,砂浆温度为10℃。砂浆应用水泥砂浆,拌制时,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拌和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季节增加0.5倍~1倍。砂浆必须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以保证一定温度,不致立即冻结。因此,在冬期砌砖时,必须严格按照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墙体质量。

9技术操作人员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某些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提高施工进度而随意招收一些业务素质差、理论水平较低的农村工匠,不能正确理解图纸和操作规程,导致砌筑质量差。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业务、理论的培训,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水平。

10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除了注意原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等要求外,还有一项主要的控制手段就是要让责任主体各方如材料、施工、监理、质检的尽职尽责,同时主管部门严格管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创出高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徐祥.砖砌体整体质量的保证措施[J].山西建筑,2007,33.

[2]崔芳.浅谈砖砌体施工中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J].山西建筑,2008,05.

[3]侯广智,柳永刚,陈世峰.浅谈砖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陕西建筑,2010,09.

第5篇

【关键词】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托墙梁框架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我国砌体房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是由底部托墙梁框架—抗震墙和上部砌体结构所组成。这种由上下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结构,其抗震性能存在明显的不利因素。事实证明,在历次地震震害中,这种结构的震害是相对比较重的。结合新规范,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点如下:

一、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

历次震害调查说明,体型复杂或结构构件(墙体、柱网等)布置不合理,将加重房屋的震害.对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抗震性能相对于多层钢筋砼房屋要差一些。因此,这类房屋平、立面布置的规则要求应更严格一些,即房屋体型宜简单、对称,结构抗侧力构件的 布置也应尽量对称,这样可以减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二、严格限制房屋层数和高度。

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底层没有设置为框架抗震体系。在震害较为严重的底层框架砖房中,底层为半框架沿街一 跨为框架另一跨为砖墙承重体系,底层为内框架体系以及底层大部分为框架体系而山墙与楼梯间墙处不设框架梁柱等。基于总结震害经验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以下简称2010规范)结合砌体的种类,按设防烈度对房屋的总层数及高度给予了强制性的限制。2010规范特别规定了乙类建筑,以及丙类建筑8度0.30g和9度设防时不推荐采用此类底部托墙梁框架—抗震墙上部砌体结构的房屋。

三、严格控制底部框-墙结构和上部砌体结构的侧移刚度比。

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和减少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 弹塑性变形集中,能够能够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2010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和弹塑性位移以及层间极限剪力系数进行了分析,强制性规定: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砌体刚度与底层托墙梁框架—抗震墙的侧移刚度比,6、7度不大于2.5,8度不大于2.0,同时不小于1.0;底部两层托墙梁框架—抗震墙时,除底部一二层的侧移刚度应相互接近外,对第三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砌体刚度与第二层侧移刚度比,6、7度不大于2.0,8度不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四、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限值。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墙间距分为底层和上部砖房两部分,上部砖房备层的横墙间距要求应和多层砖房的要求一样;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由于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要通过底层的楼盖传至底层抗震墙,楼盖产生的水平变形将比一般框架抗震墙房屋分层传递地震作用的楼盖水平变形要大。因此,在相同变形限制条件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底层抗震墙的间距要比框架—抗震墙的间距要小一些。

五、合理布置上、下楼层的墙体。

首先应尽量使上层承重墙体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即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对齐”。不能落在框架梁上的砌体改为非抗震墙;若确实有困难时,可以部分落在框架次梁上,但是数量不能过多,以利于荷载传递。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的中心有偏差时,底部框架梁应考虑偏心引起的扭转。

六、加强拖墙梁及其楼盖和过渡层的墙体。

承托上层砌体墙的托墙梁,由于所受的荷载比较集中,在静力作用下可以考虑为墙梁的作用,使墙梁荷载由于内拱作用而有所分散。但是在地震作用下,尤其是抗震设防原则允许墙体裂而不倒,因此,对其墙梁作用的程度和荷载的大小,在计算上和静载下有不同的假设,可以参考有关资料确定。对于过渡层,作为刚度变化较大的楼层,理应加强处理,如考虑底部框架柱与上层构造柱的连接,楼盖水平刚度的加强,墙体适当配置水平钢筋等措施,以利竖向刚度的渐变。

七、提高底部托墙梁框架及抗震墙的抗震等级。

对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抗震等级来确定其主要抗震措施。对于抗震墙,一般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对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原则上都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但对于抗震墙可针对低矮墙的特点设计或开设竖缝形成带缝混凝土墙。托墙梁框架的抗震等级要高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的等级且接近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框架的要求。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除了按上述要点进行抗震设计外,尚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只要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结构的破坏和倒塌。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 10.

第6篇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砌筑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填充墙体具有平面布局灵活、室内空间大等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虽然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住宅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填充墙体往往被作为“非结构”构件,但是从结构体系分析上,它仍然参与了结构剪力分配,与框架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作为非结构构件的填充墙体的损坏不仅影响建筑的实用功能,增加维护成本,严重时会影响人员疏散等。所以对填充墙体的质量与安全是不容忽视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管理要求,对施工中的各项工序进行细化处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下面就以某一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对其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点进行简要论述。此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万余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建筑为17层,地下建筑共1层,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为七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二、砌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2.1 砌体施工准备

本工程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所用砌块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品种应规格一致、尺寸准确、表面完整、棱角整齐、颜色均匀。砌块运输、装卸要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2.0m。砌块砌筑前,应检查原材料产品合格证书、检测报告以及进场复验资料保证齐全。砌块堆场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雨天因排水不畅造成砌块浸泡。水泥采用R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明,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如果超过3个月应重新做复试。砌筑砂浆所用中砂需要进行过筛,级配良好,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应超过3%。砌筑砂浆所用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砌筑施工前,框架模板已经拆除,墙体拉结钢筋应该按照施工平面图和设计要求施工,并与监理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提前二天进行浇水湿润。在砌体施工前要加强土建与安装的协调工作,应先预留管线,后砌筑墙体,经检查确定管线预埋完成后再进行砌筑施工,避免凿槽、凿洞。

2.2 砌块砌筑要点

砌筑砂浆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砂、石灰膏配料精度控制在±5%以内。本次砌筑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拌和砂浆投料顺序为:砂水泥石灰膏水,拌和时间是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砂浆要拌合后应立即使用,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4小时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隔夜砂浆。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1.0fm・k,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fm・k。

正式砌筑施工前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工作,弹好建筑物的主轴线及砌体的控制边线,经过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否则施工后会出现墙身轴线偏差。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砌块尺寸、门窗、过梁、预留预埋件等因素绘制砌块排列图,并且根据规范要求,砖规格以及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灰缝、门窗洞口、过梁、圈梁、预留预埋件等,皮数杆间距控制在10m以内。砌筑最下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c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如果出现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皮数杆不能与砖层相吻合时,必须先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砌筑施工,否则同一砖层的标高会出现较大出入,影响砌筑效果。

在砌筑过程中,根据皮数杆的设置,先砌筑下部5皮页岩砖,砌筑时先进行试摆。灰缝应双面勾缝,缝深4-5mm,应保证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但不应小于8mm,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不得小于80%,本次外墙砌筑为防止外墙渗漏,我们对其砂浆饱满度的标准进行了提高,要求不得小于95%,并且墙体在砌筑过程中严禁出现透缝和瞎缝。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若不能同时砌筑时应临时留斜槎,临时斜槎的长度不小于斜槎高度的2/3。砖墙留置脚手眼应按规定存置,严禁随意留洞。砖墙每次砌筑高度不超过1.8米。砖砌体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而且预埋宽度超过30mm的洞口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过梁,小于200mm的附于混凝土柱的砖垛,应该直接用混凝土浇筑。框架填充墙砌到顶部前应控制好上口斜砖位置和斜砖的下一皮页岩砖的厚度,在计算皮数时应予以考虑。顶部斜砖的砌筑时间为填充墙砌筑后二天后方可进行。顶部斜砖要要求做到顶贴挤紧,如果控制不严格,后期墙体顶部与梁、板连接处会出现裂缝。砌筑时水电安装工应密切配合,严禁以后在墙体上开横向槽或斜向槽。

对于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进行砌筑施工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构造柱应该设门子板,用以检查混凝土的浇灌质量。砌体工程中的构造柱应该采用二片定形木模组装,宽40cm,采用Ф14的对拉螺杆固定,间距500cm,在马牙槎边口上贴双面胶,以控制漏浆而污染墙面,如图1。浇灌构造柱前,必须将马牙搓位置的砖墙体和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清除。构造柱分段浇灌时,在新老混凝土接搓处,必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以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灌混凝土。

图1

2.3 施工注意事项

在填充墙砌筑时,必须做好砌体与墙柱的接续。为避免拉结钢筋的漏埋、移位而造成拉结不能满足砌体要求的情况,在浇筑钢筋混凝土前,应先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的位置,这样既保证拉结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结筋与砖砌体水平灰缝一致。同时,在规定的位置将拉结筋与同一标高的箍筋焊牢,如在同一标高无箍筋,可将在±20mm 内的箍筋移至与拉结筋在同一标高并焊牢,如在±20mm 内无箍筋,可加设箍筋再行焊牢。拉结筋预留要紧贴模板内侧,易于拉出调直。对拉结筋的设计不明确的,可以设置2φ6@500,伸入砌体不小于1000mm。 在预留完成之后,要严格地进行拉结筋的检查验收,验收柱内钢筋时,同时检查验收拉结筋的预埋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隐蔽工作验收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在整改并重新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混凝土。

在安设施工脚手架时,当需要安装在地面,地面必须要求平整坚实,当需要安设在楼板时,如果高低不平则应采取措施保证稳定,如果用红砖作垫层则不应超过两皮砖,在大雨过后地面上的脚手架应检查有无变动。脚手架的间距按照脚手板的长度和刚度而定,脚手板不得少于两块,其端头须伸出架的支承横杆约为20cm,但也不许伸过太长做成悬臂,防止重量集中在悬空部位,造成脚手板倾覆的危险。两脚手板相搭接时,每块板都应伸过架的支承横杆,注意不要将上一块板搭在下一块板的悬空的部分。脚手板每块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两人,堆放砖块不应超过单行3皮,一般是一块板站人,一块板堆料,脚手架的高度应低于砌砖高度。

第7篇

关键词:蒸压粉煤灰砖;粉煤灰;生产工艺;技术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TU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1-0022-02

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厂排出的废渣,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将逐年增加,截至目前,仅东营市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0万千瓦,发电量65亿千瓦时,每年烧煤量为310万吨,可产生的粉煤灰为85万吨,对于粉煤灰的应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用粉煤灰作原料生产粉煤砖,到了60年代,已基本大量生产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可以说,作为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蒸压粉煤灰砖是我国最早利用粉煤灰生产房建材料最早出现的品种。笔者就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工程建设中蒸压粉煤灰砖,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研究其生产制成及应用。

一、开发蒸压粉煤灰砖的技术经济价值

1.蒸压粉煤灰砖可以和普通黏土砖一样作为承重材料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时使用蒸压粉煤灰砖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生产黏土砖用的黏土,并避免生产黏土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近几年实际的建筑应用是一种极具社会价值的绿化建筑材料。

2.蒸压粉煤灰砖的粉煤灰利用量大,粉煤灰用量最高占到75%以上,是处理燃煤电厂废渣―粉煤灰的一条有效途径。

3.生产蒸压粉煤灰砖可以使用质量较差的和长年积存在灰坑中的湿排灰,由于工艺中采用了轮碾、分段加压成型、高压蒸养(蒸汽绝对压力为9~14个大气压即0.9~1.4MPa,正常工作温度可相应达到174.5℃~194.1℃。等工艺措施,即使粉煤灰质量较差,只要确保工艺流程也能确保产品质量,这为一些老电厂及热电厂的已排和现排的粉煤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许多长期排放粉煤灰的储灰场,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极需处理,由于过去的电厂受生产条件所限,其粉煤灰质量大多都不太理想,不可能用作水泥掺和料,而墙体材料对任何地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作为废弃物粉煤灰的再利用生产蒸压粉煤灰砖应该成为首选方案。

二、生产工艺的研究

生产蒸压粉煤灰砖的工艺和设备都比黏土砖的工艺要复杂,因为生产蒸压粉煤灰砖首先要将部分胶结材料进行磨细,然后各种原材料经过计量进行配料、搅拌和消化,再经过碾压后才能压制成砖坯,压制后的砖坯要送入高压釜中用高压蒸汽进行恒压、恒温养护,经过养护后的成品砖需在露天静放一周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其工艺设备流程应控制好:材料磨细、搅拌、消化、轮碾、压砖、高压养护等6个环节。

(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设计

蒸压粉煤灰砖是以电厂废渣粉煤灰(占68%)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粗骨料炉渣(20%)、石灰(占10%)、石膏(2%),加适量的水混合充分搅拌,经消化后再轮碾,由压砖机压制成砖块,由蒸养车送入蒸压釜内,在1.0MPa饱和蒸汽下蒸养10小时,即制成抗压强度12~20MPa的蒸压砖。蒸压粉煤灰砖具有强度高可承重、性能稳定、外形整齐、尺寸准确、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引进现有成熟技术的条件下,其外观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完全达到国标(GBJ3-88)中同等强度等级的实心红砖(即黏土砖)砌体的指标,在建筑工程中完全可以替代且优于黏土砖,并减少建筑自重128kg/m,整个建筑自重约减少10%,从而降低结构与基础费用,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前段时间通过实地考察外地一批70年代初用蒸压粉煤灰砖建成的楼房(均为清水墙面),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至今仍完好无损、不怕潮、不脱落,充分体现了蒸压粉煤灰砖的抗老化性和耐久性。

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蒸压粉煤灰砖可适用于砖混结构的承重及自承重墙体;框架填充墙;框架及高层建筑填充墙的踢脚线、墙顶塞砌、局部加强等部位。特别是在砖混结构中,蒸压粉煤灰砖是取代实心黏土砖的主要新型墙体产品。正因如此,蒸压粉煤灰砖在建筑工程墙体与基础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产品设计方案

蒸压粉煤灰砖依据建筑市场的需求,目前可以定制Mu10及Mu15两种标号的产品,规格为(mm)240×115×53或240×115×55,也可以依据用户需求定制。

(三)产品工艺流程

由以上工艺流程图来看:控制好产品质量的第一关是混合料配合比:原料性能如粉煤灰和骨料的化学成分和粒径大小、石灰的化学成分、活性氧化钙含量、水化速度及温度等由于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混合料配合比理论值和设计值存在的一系列差别,因此在批量生产时,都要进行原材料试验及配化试验调整,其次要对砖坯的蒸养前静停放置时间掌握好,使其体内的未消化完全的石灰粒粉在养护前继续充分消化,达到在蒸养时以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裂缝、层裂。最后要掌握好蒸压养护的压力和温度及其恒温养护时间,控制好以上三关,那么生产的粉煤灰蒸压砖的质量指标就达到标准要求了。

三、蒸压粉煤灰砖的应用技术

为确保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质量,针对蒸压粉煤灰砖的特点,全国各方面、各地区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设计和施工规程,其中国家有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和GBJ《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及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行业标准JC239-2001《蒸压粉煤灰砖》,还有北京地方性标准DBJ/T01-52-2001《北京地区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其应用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

1.自生产之日起,应放置一个月后,方可用于砌体的施工。

2.用于基础或用于易受冻融和干湿交替作用的建筑部位必须使用MU15及以上强度等级的蒸压粉煤灰砖,严禁使用MU7.5的砖。

3.长期受热(200℃以上)、受急冷急热和有酸性介质侵蚀的地基上不得采用蒸压粉煤灰砖作基础和地下室。

4.蒸压粉煤灰砖的干燥收缩值不应大于0.6~0.5mm/m。

5.砌筑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的含水率宜为8%~12%,严禁使用干砖和含水饱和的砖,至少应提前2天烧水不得随浇随砌。

6.由于蒸压粉煤灰砖的粘结力较低,砌体的过梁应采用钢筋砼过梁。

7.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易超过1.5m或是一步脚手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ith the hope that the same field.

Key words :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砌砖工程质量通病

1.1水平灰缝不饱满

水平灰缝不饱满砖与砂浆粘结力低,使得砌体强度低,整体性差,抗震能力削弱。

预防措施:(1)砖提前浇水,含水率重为10%-15%;(2)砌砖时采用“三一”砌筑法;(3)合理控制工作面,避免两人同时砌筑短墙,造成两人同时砌交界处瞎缝,丁字墙交接处不留直槎;(4)对低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掺入外加剂,增加砂浆和易性,且竖缝采用挤浆法。

1.2组砌方法错误

组砌方法混乱,碎砖应分散使用搭接长度小于25mm出现多处同缝,使墙体整体性降低。

预防措施:

(1)砌筑时采用一顺一丁,承重墙底部、顶部采用丁砖砌筑;(2)断砖、碎砖应分散使用在受力较少的砌体中,宽度小于1m的墙应用整砖砌筑;(3)留槎。砖块搭接长度应不小于60mm。

1.3 留槎错误

拉结筋少放、漏放、伸出长度不足,任意留直槎成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使墙体接槎明显,接槎筋少放漏放,使墙体整体性抗震性降低。

预防措施:

1.3.1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先退后进,采用 4 皮退 4 皮进,每 8 皮放拉结钢筋,砌筑前事先按使用部位,分别加工钢筋堆放在操作层附近。

1.3.2 严格控制留槎数量转角及纵横墙交叉处不留直槎,非承墙严禁留阴槎。

2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2.1 钢筋表面锈蚀

钢筋露天堆放时,采用钢筋垫枕木架空堆放,避免钢筋受雨雪侵蚀。

2.2 钢筋同截面接头过多, 钢筋同截面接头百分率超过规范规定。

预防措施:由熟悉规范的专业工程师负责钢筋配料工作,钢筋配料时考虑原材料的长度和规范规定的接头位置,必要时购买定尺的钢材。

2.3 钢筋保护层不足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不满足规范要求。

预防措施:

保证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位置、尺寸准确,同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设置垫块数量,加设定位梯子筋、定位箍筋。

2.4 钢筋挤压连接

两种通病:钢套筒表面有裂缝、折叠等缺陷;挤压接头的强度不合格。

预防措施:

2.4.1 要认真检查钢套筒的质量,材质不符合要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钢套筒,不得使用。

2.4.2 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确保接头长度,以防压空。被连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保持同一轴线,防止偏心和弯折。

2.4.3 在压接接头处挂好平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起动超高压泵,调节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取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连接套中,插回下模,锁死卡板,压钳在平衡器的平衡力作用中,对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控制挤压机换向阀进行挤压。

2.4.4 挤压时,压钳的压接应对准套简压痕标志,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最后检查压痕。最小直径及压痕总宽度需符合规定。

2.4.5 要注意钢筋插入钢套筒的长度,认真检查钢筋的标记线,以防压空。

2.4.6挤压时严格控制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3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3.1砼裂缝现象

砼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出现贯通裂缝。砼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大体积砼纵深裂缝。

3.2主要原因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位置厚度不符。砼浇捣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高温干燥情况下产生干缩裂缝。预埋管线末放在钢筋网片之上,沿管线方向未增设Φ6@150,宽500电线管补墙筋。

3.3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砼时,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沿管线方向设置管线补强筋。现浇板浇筑时,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砼浇筑完毕后 2h 内加以覆盖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大体积砼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压实。

3.4 砼收缩裂缝的预防

3.4.1 砼配制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良好的级配和砂率,搅合均匀,振捣密实。浇筑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浇筑后及时的认真的养护,可在砼表面喷一度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浇筑后应及时喷水养护,但不宜使用温度太低的水直接浇砼表面。

3.4.2 砼振捣要充分,但又不能过分。

3.4.3 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但避免在砼表面撤干水泥刮抹。

4 卫生间、屋面渗漏质量通病

4.1 现象:卫生间墙面楼面渗漏。

渗漏主要原因:垃圾杂质清理干净,底糙粉刷末浇水湿润,刮糙马虎,以至造成底糙与基层粘结不牢,脱壳龟裂。四周除门洞外未按规范浇筑200 厚砼反边。在卫生间器具部位,未用防水砂浆做好防水层,从而导致渗漏。楼面清理马虎,砼不密实,粗糙、龟裂、导致渗漏。

4.2 渗漏防治

砼在卫生间部位应比四周(门洞口除外)返高 200。粉刷前,对卫生间墙面彻底清理,按粉刷要求做好粉面厚度和垂直灰饼,并同时做好墙面预留孔,槽的镶砌。

塌饼好后,应对每只卫生间进行验收,核对,避免预埋管道的遗留。底糙粉刷之前,应隔夜对墙面浇水湿润,刮冷糙用水泥砂浆内掺防水剂,隔夜第二次刮糙至塌饼,刮糙采用水泥砂浆内掺防水剂,并用木蟹平,打毛,使底糙平整与基层墙面有足够的粘结力,做到不脱壳,不龟裂,并加强养护,浴缸以下部位应高出地面2cm,坡向外侧并粉平紧光,以增加防水能力确保卫生间墙体防潮不渗漏,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做防水层,四周返上300。做地坪前,先对卫生间地坪清理干净,并按排水要求坡度,做好冲筋。

5 施工缝结合不好处理措施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浇筑柱、梁、楼板、墙、斗仓及类似结构时,如间歇时间超过有关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也可以采取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二次振捣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应先进行试验,找出规律后方可实际应用。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期施工时,如有冰雪等,要用热气喷化后清理干净,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高压空气吹扫。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渗漏;预防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推广范围越来越广,外墙饰面砖、外墙涂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设计、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扰着用户的使用。笔者现根据近年来对工程外墙渗漏的经验总结,分析外墙渗漏产生的类型、原因,并简要地介绍其防治措施。

2 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

2.1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砌体结构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在相同温度环境下,前者的伸缩值要比后者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

2.2 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其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渗漏。

2.3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会留下渗水通道,造成砌体渗漏。

2.4 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勾缝不认真;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均会引起渗漏。

2.5 基层过湿、过干裂缝引起的渗漏

饰面抹灰时由于浇水过量,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

3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3.1 建材的原因

(1)墙体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等)但缺乏相应的经验,造成了渗漏;另一方面,现在建筑多为框架的结构,外墙砖仅起到填充作用,而由于实心红砖的温度膨胀系数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温差作用下,砖与混凝土柱之间容易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2)外墙装饰材料。如现工程多采用的外墙饰面砖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灰浆的不饱满或勾缝水泥浆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细小的裂缝,这样水在风压的作用下就可钻进饰面砖内的空腔,造成渗漏。

(3)外墙抹灰。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其强度、刚度均比砖墙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4)铝合金窗铝。铝合金窗台最低处没有泄水孔,让进了铝材空腔的水自动流出;推拉窗底框内缘板没高过外缘板,水在风作用下也易越过导轨,进入室内;铝材之间接缝没用扣接,也没用密封胶密封,造成雨水沿这些孔洞进入框内空腔而渗入墙身,引起漏水。

3.2 设计的原因

(1)现在的很多设计方案,设计者不设窗楣线和滴水线,只做鹰咀构造,窗一般置于墙中,这样外窗楣就只有5-6cm,所以雨水在风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过鹰咀线,造成漏水。

(2)有些设计外墙饰面砖设计成拼缝,砖之间就没填缝材料;更易造成漏水;女儿墙根部是易开裂的部位,如果设计一道反梁,女儿墙砖墙砌在其上,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造成的漏水。

(3)外墙饰面为涂料的,缺少保护层,由于温差变化大,涂料层和抹灰层的冷缩热胀比较频繁而产生裂缝,而设计对此类墙面没有具体的抗裂要求;外墙预留洞口没有防水设计,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施工的原因

(1)施工不当引起裂缝。在砌体施工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砌筑砂浆不饱满;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砖吸收,造成砂浆强度偏低,从而砖与砂浆分离;砌体墙面、凝土墙面等基层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没有清除干净使打底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差;在干粘石、水刷石施工时,有时由于拍打过分出现翻浆或面层流动滑动而产生裂缝;阳角结合处,由于抹灰时间间隔过长、操作方法不当,封口结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2)混凝土构造柱与砖墙结合处渗水。在梁柱与砖墙交接处由于砂浆不饱满而产生缝隙,并且钢筋混凝土线胀系数比砖墙约大1-2倍,在相同温度下两者变形不同,交接处漏放拉结筋,就会产生裂缝引起渗漏;框架结构外墙砌砖梁底、墙体与柱之间的连接部位嵌填未密实,此处是漏水的多发区;打底砂浆标号过高或太低,光滑基层不毛化、基层浇水湿润不足,均会导致开裂。

(3)外墙饰面砖和打底层砂浆粘结力不足。外墙面没有留置分隔缝;穿过外墙的管道和预留没作仔细的密封处理;外墙窗安装没做好防水密封处理;饰面砖缝多采用擦缝形式,灰浆难以进入饰面砖内;砖缝存在不密实,有砂眼、孔洞、开裂;外墙抹灰层一次性太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

(4)在粘贴瓷砖时,由于施工时砂的密实性和饱满度不够,形成许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进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贴面瓷砖是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本身具有密实性,通常情况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缝不密实,雨水通过瓷砖勾缝处的微裂缝会慢慢地渗透至建筑物的内部,产生局部的渗漏,导致室内墙壁潮湿的情况。  4 外墙渗漏的预防措施

4.1 设计层面的预防

(1)外墙的设计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设定,并在设计图纸上明确分隔缝留置。

(2)对外墙涂料饰面要进行打底砂浆和涂料层的抗裂措施。

(3)工程要有伸缩缝、变形缝的设计及其防水细部要针对施工实际的可行性确定等。

4.2 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1)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介绍,同时加强检查。如在砌筑前要对砖浇水,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

(2)对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3)施工人员要加强砌砖工程质量检查,要求每一皮砖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4.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混合砂浆中强化使用石灰膏;加强框架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外墙砖外侧需随砌随收缝,保证灰缝密实;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外墙砌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避免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出现,采用在顶层窗台加通长配筋混凝土封顶窗盘的方法,增强刚度,消除裂缝。

(2)抹灰层。基层必须处理干净,尤其是残存木屑,并提前1天浇水湿润基层;混凝土面必须毛化处理;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处理,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罩面成活后第2天浇水养护,坚持7天以上;当抹灰层总厚度不小于35mm时,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执行;外墙抹灰的接槎,应留在与墙柱、墙梁、剪力墙和楼面的接缝处错开3-5cm的部位。

(3)贴砖施工阶段。抹灰前墙面浇水湿润透,砂浆具有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强度,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合比应基本相同;采用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填缝;镶贴时,在面砖背后满铺粘结砂浆,镶贴后,用小木槌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结牢固;贴完每一皮后须将砖上口灰刮平;收缝时使用圆形器具推缝,并要求砖缝光滑平顺,严禁有砂眼、孔洞;饰面块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净,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墙镶贴饰面块材要牢固。

(4)外墙涂料饰面。控制好基层的龄期、含水率及碱度,保持基层表面干净;底层抹灰砂浆和涂料底层腻子需掺加抗裂纤维,底层腻子使用耐水腻子;避免阴雨天或潮湿环境下喷涂作业。

(5)屋面、女儿墙、露台及浴厕外墙等混凝土翻边要求与楼面混凝土一次成型,高度120-150 mm;伸缩缝两侧的墙体随砌随抹灰;顶部需按图纸或图集大样封盖;外立面按图集或图纸大样处理;穿墙管道需设置套管,套管应里高外低。

第10篇

【关键词】砌块墙体;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砌块填充墙体裂缝虽然裂缝很小,但由于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如何做好填充墙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是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裂缝原因分析

1.1 材质问题

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有其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三是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只有粘上砖的50%;四是砌块质量不稳定。由于砌块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1.2 设计问题

1.2.1 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

1.2.2 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应用不熟悉。设计单位对新材料砌块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主要有:①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②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而开裂。③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④墙面开洞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1.3 施工问题

施工单位缺少培训和实践,施工方法、工具、砂浆等都沿用了粘土烧结砖的做法,对砌筑高度、湿度控制缺乏经验,加上施工过程中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饱满,减弱了墙体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稳定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轻质砌块更易于开裂,还存在下述原因:

1.3.1 由于砌块在28d龄期内收缩量很大,因此规范明文规定,施工时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而许多厂家忽视此项规定,生产紧张时,砌块往往提前出厂,而施工现场缺乏检测手段,在施工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基本是进多少用多少,直接造成墙体砌筑后收缩量大的问题。

1.3.2 施工时,忽视砌块含水率的问题,造成砌筑完成后失水,加大收缩量。

1.3.3 由于使用水泥砂浆的要求,无法避免湿作业环境。

1.3.4 当墙面抹灰时,砌体本身的裂缝往往已存在或正在发展,当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时,又加大了砌体的裂缝。

2 裂缝防治措施

2.1 材质质量的控制

在轻质砌块质量性能指标中,对于墙体裂缝的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收缩性,而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收缩性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求轻质砌块特别是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必须经28d养护方可出厂,且使用单位必须坚持产品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2.2 把好构造设计关

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设计者应根据《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2.3 施工防治措施

2.3.1 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

2.3.2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

2.3.3 砌块进场后,尽快运人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人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于15%时,方允许施工。

2.3.4 针对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做法。

2.3.5 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m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m,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末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2.3.6 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

2.3.7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

2.3.8 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墙体抹灰前,要做好如下几个步骤:

(1)保证墙体完成28d以上。

(2)认真检查墙体有无裂缝,有裂缝部位要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刻槽修补或加钉钢板网。对于切槽后预埋管线部位,需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将槽填塞密实,并钉大于槽宽200mm的钢板网。

(3)洒水适当湿润墙面,调制1:1水泥砂浆,其中108胶掺量应占用水量30%以上(砂浆稠度应适于使用滚筒)。用滚筒将砂浆在墙面反复滚涂两次,以封闭砌体气孔,并作为抹灰层基层。

(4)墙体与框架交接处,应钉200mm宽钢板网(钢板网丝梗应大于令115mm,网眼宜大于15mm),钢板网钉牢后,在钉网处宜用1:1水泥砂浆抹5mm厚,覆盖网体,增大网体与墙面粘结能力。

(5)对c、d两项养护7d后,再进行大面积抹灰施工。

(6)为减少抹灰层的收缩,一定要加强养护。

3 关于填充墙顶砖的改进

维修中,我们发现,填充墙尤其是200mm厚墙体顶砖易于出问题。其原因在于,市场缺少专用顶砖,而现场自行制作难度较大,往往采用红砖用180mm墙的方法斜砌顶砖。对此,我们认为,可改为使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法来解决墙顶收口问题。

3.1 墙体砌至梁(板)底50mm,作为预留缝。

3.2 待墙体砌筑完成28d后,用C20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干硬性混凝土的标准为用手可捏成团。

3.3 填缝分三次进行,每天塞填一次,用手将混凝土塞紧。最后一次应压实抹平。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 前言

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现就笔者多年的工程质量监督实践谈几点本地区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查处的体会。

2 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

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具体的机理可认为是: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35℃,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近似大一倍,则根据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计算理论和公式,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设砂浆强度M5.0、砖强度Mu7.5时,则其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仅为0.14MPa和0.12MPa,而沿齿缝通缝的弯曲抗拉强度仅为0.25MPa和0.12MPa,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300%不等。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如无相应措施上述裂缝在所难免cssci期刊目录。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字缝。其防治的主要方法: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 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缝)。

例如本市长途运输公司一号集资楼,砖混7层,面积4901m2,建于1994年10月~1996年4月,纵长56m,未设变形缝,屋面为多孔板灌缝找平后加小青瓦坡屋面防水,两侧纵长为宽2m现浇屋面板并作排水檐沟使用,当年夏季过后即发现东西两端顶层边套边间纵墙出现约45°斜裂缝。为此,决定先作石膏试饼观察,及至1997年夏季后裂缝加剧,并由边间向内二三间发展、顶层向六、五层发展。在查明施工、设计及现状后即采取了对症措施:①以每套为独立元,将屋面板间正对的每套之间的多孔板端缝,重新切开留缝;②将相对此端缝的现浇檐沟板切缝分开(减缓了动力源);③将其内一道空斗纵墙干脆拆除改实砌;④在不明显影响结 构安全的缝部位,铲除原抹灰后加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修补。一年后再检未见变化。

又如在此事例教训下的该单位第二幢集资楼,砖混7层,面积6037m2,建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为防治上述裂缝,在六、七层的两端1/3纵长上加设必要的构造栓,提高砌筑砂浆强度到M5.0,全部实砌处理,至今检查未见此类裂缝出现。

同理,温差裂缝尚有屋面结构与其下相应砌体之间的水平缝,包角水平缝,沿窗上下角水平缝,女儿墙根部水平缝以及出现在靠近外纵墙的横墙上的内高外低斜裂缝等等。 对于出现这类斜裂缝一般为:上几层多于下几层,轻微者仅在靠外墙端约0.5~1.0m位置上,有1~2条缝而已,严重者可达横墙1/3跨度及各层都有,尤其是那种层层设混凝土梁(如圈梁)和纵横墙交角设混凝土柱(如构造柱)的房屋,其产生裂缝的机理可以认为是:由于外墙柱及横墙 (包括填充墙)上下梁均为混凝土结构,其线膨胀系数大于砖砌体近一倍,再加上温差效应,受热胀时,柱向上伸长(下有地基约束),梁向外墙伸长(内约束大于外端),于是在横墙端部 产生竖、横向拉应力σy和σx合力为主拉应力σr,约45°,当σr超过砌体抵抗强度时,裂缝就出现了。与此同理出现的尚有如窗角“八”字缝以及沿窗上下脚的水平缝等。防治这类缝的有效措施是加设混凝土窗台盘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它不仅可以防裂缝,还可有效地解决铝合金等窗框安装配合问题,防止窗周渗漏水。

3 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摪藬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根据本地区通病,如能在那些开大窗洞的教学楼底层窗台下设置构造圈梁与地梁构成刚度较大的复合墙梁结构,对防止所述裂缝有明显效果。治理的原则是,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

4 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等的砌体,前者致裂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一般使用温州地区蒸压灰砂砖,由于其本身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虽然外观、尺寸指标均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严格的灰砂砖砌体施工规程不熟悉,缺少使用经验,导致除存在粘土砖常见裂缝外,还常见在较长墙段中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其机理可以认为:①刚出厂的灰砂砖稳定性差。灰砂砖主要由细砂和石灰组成,蒸压养护后,一般不到一周即已出厂,但根据生产经验,灰砂砖在出厂的一月内其释放的热量较大,存在着反复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实际上一时难以完全反应,因此,体积极不稳定cssci期刊目录。 ②对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据有关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表明,含水率控制在7%~10%之间砌体可获得较好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否则影响明显。③砖体表面太光滑,粘结性能差,特别是当含水率不当致使砌体砂浆强度低劣粘结不良后,直接地导致了在缝间抗拉剪强度低下。 预防的主要方法:①确保使用前的稳定期;②严格控制含水率;③严格按温州地区有关灰砂砖操作规程和构造要求施工,如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统长构造筋等;④改善砖面造型 (如生产糙面灰砂砖)。如能切实落实这四类措施,在目前大力推广使用墙改材料的今天,灰 砂砖还是有广泛的生产和应用潜力的。

例如本市公改25幢商品房于1997年4月开工,1999年11月完工,采用灰砂砖砌体,由于缺乏使用经验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于今年检查中发现在较长墙段及窗台下、上下角等,无论上下层,普遍有竖、斜缝出现,为此加设钢筋网片修补后,未见再现。

5 其它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梁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纵墙之间的竖缝等;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砌体构 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 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这些裂缝形态各异,必须对症防治。

6 小结

综上分析,砌体裂缝因温差和砖的材质因素产生的较普遍,而以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须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防为主。 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坚持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砖砌体裂缝问题也是不难处理的。

参考文献

〔1〕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2期

〔3〕配置灰缝钢筋砌体的裂缝控制,第10届国际砌体会议论文集,1994.P719

第12篇

[关键词]新型砌块;开裂;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TU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037-02

1 产品出厂质量

砌块除了强度、外观、尺寸等满足有关标准外,收缩率、含水率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1)砌块出厂时自然养护期少于28天及放置时间不够。新型砌块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在自然养护条件下,如普通砼砌块在成型28天后,其收缩趋于稳定,一般线性干缩率在0.030%~0.035 %,相对含水率也稳定在54%~62%。砼砌砖筑后,在正常条件下,其含水率继续下降,最低可达10%左右,其线性干缩率可达0.045%~0.070%,其大小与砼砌块原有的含水率有关,也与湿度、温度条件有一定关系。砌体材料的选定,要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用于外墙的普通砌块,密度不大于1300kg/m3,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3mm/m,抗压强度不少于7.5MPa;用于内墙的普通砌块,密度和干燥收缩值指标同外墙要求,抗压强度不少于5MPa。

(2)砌块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少,约为第一次的80%。这种干缩变形引起房屋内外墙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门、窗洞口对称八字裂缝,屋顶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等。由于块材甚至整体砌块的收缩,形成6.0~7.0m一个收缩单元,收缩值为0.020mm/m左右,即产生竖缝开裂现象,降低砌体抗裂强度。因此砌筑时小砌块的相对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控制在40%以内。小砌块的吸水率和含水率应符合一般的要求。且吸水率不应大于22%。

(3)砌块表面。由于灰砖、砼砌砖等水泥制品在生产时为了美观,外表多为较光滑面层,造成与砂浆面层的黏结力下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使面层有1~2mm深的麻面,增加砂浆的黏结力。

在砌块的生产方面,必须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严格质量检验制度,禁止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砌块进入建筑市场。对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单位必须杜绝使用。进入现场的砌块应规定进行抽查,指标除了有强度,外观尺寸的检验,更应进行吸水率、收缩率等的检验。

2 设计构造的问题和措施

(1)设计人员重视强度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的应用不熟悉。长期以来,设计者重视构造安全方面的结构计算,而对于非安全的裂缝没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进行调查或总结。例如,①仍沿用黏土砖使用的砂浆,造成砌筑困难,砖与砂浆黏性不够。②非承重砌块是后砌填充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空隙过大容易开裂。③门窗洞口及预留洞边等部位在角部应力集中区,若无采取有效的拉接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震动及砌体收缩容易产生开裂。④与水接触的墙面未考虑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⑤墙体跨度过长或高度过高,没有竖向或水平方向的构造措施,造成墙体在两侧,墙顶或墙中部位产生开裂。⑥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造成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⑦蒸压加气砼砌块与灰砂砖等混合使用。

(2)设计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①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柱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②对砌体与砼梁柱的连接设置专门加固措施。③对不同品种砌块材料不能混用。④内外墙采用不同材料的砌块,应在交接处采取构造措施。⑤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长构造筋。⑥在长期浸水高湿的环境下不采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及轻集料砼砌块,底层砌体要设防潮、防水层。⑦对于门窗洞口尺寸大于900mm的,应在洞顶设置砼过梁,窗台下砌块用C20细石砼灌实等。⑧对外墙采用加挂钢网的措施,内部则在砌体与梁柱结合处和门窗洞边框处采用每边不小于100mm的钢网或耐碱纤维网。

3 施工问题及解决对策

(1)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灰缝不饱满,砌块干砌、瞎缝;使用断裂砌块;砌块早期受到扰动;接槎不合理;预留洞口填塞不严;门窗洞顶平旋模板刚度不足,使砌体下沉变形;使用了超过初凝期的砌筑砂浆。

(2)关于专用砂浆。①专用砌块砂浆,应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若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制时,搅拌时间每次不应少于4min,搅拌时间自投料结束算起。②专用砌块砂浆应随拌随用。砂浆自搅拌结束至使用完时间不应大于2.5h,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应在拌成后1.5h内使用完毕。

(3)关于灰缝。①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80%的砌块砖墙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75%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模板;②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度应控制在8~12mm,砌筑时的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严禁用水冲浆灌缝;③当缺少辅助规格小砌块时,墙体通缝不应超过两皮砌块;④清水墙面,应随切随勾缝,墙面要求平整,灰缝密实;⑤拉接钢筋或网片必须放置于灰缝和芯柱内,不得漏放,其外露部分不得随意弯折。

(4)专用铺砌工具。针对小砌块的壁肋铺浆面窄,竖缝面大且高等弱点,由于小砌块水平灰缝砂浆铺砌面较小,为保证砌体的灰缝质量,施工时尽量采用专用铺砌工具(铺灰器、橡皮、橡皮锤、瓦刀、大铲、钢丝钳),使灰缝厚度及饱满度得到满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