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07:4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课后作业辅导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目前物理课后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量大,机械重复。调查研究表明,不少教师通过大量机械重复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利用各种教辅资料提高学生成绩,学生的课后生活空间几乎完全被课后作业所占据,负担过重,导致他们作业质量低,甚至相互抄袭。
2.作业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目前教师布置作业,多以书面形式手段来完成,探索、实验等手段少之又少,书面形式手段只能以知识接受为中心,忽视了其他能力素质,这与目前的素质教育不符。大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很统一,这势必在一个班级里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现象。
3.作业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通常情况下,多数学生在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都不愿主动完成课后作业,问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对作业有厌倦和懒惰情绪,主要原因有:作业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无法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二、确立物理课后作业新理念
有效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这样的课后作业才是真正有效的作业。整个课后作业过程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到独具慧眼的评价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新理念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1.作业精简化。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白,只有精简化的作业才是最有益的。什么样的作业才算精简?首先,教师对物理教学大纲要非常清楚,按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出作业的适宜度;其次,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品味到思维的乐趣、知识的升华。第三,将作业题目活页印刷化,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学生书写负担,减少教师翻作业本时间。
2.作业层次化。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将作业分A、B、C三类,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
3.作业多样化。在这一年中,我常常试探性地在作业中加入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以及一些讨论探究。形式多样化的作业,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发扬,也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作业合作化。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通过作业,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学习的动力。
5.作业的兴趣性、实践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更是如此,有兴趣的东西易于接受、掌握。实践性就是使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6.作业的综合化、时代化。《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义务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要考虑数学、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之间的渗透,使学生能有机地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各方面知识。
7.作业评价人文化。在一年的课后作业有效性探索中,我试探性地使用了多种评价手法:自我评价法、小组评价法、当面评价法。事实证明,多种评价手法综合使用对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非常有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将智力优势领域发扬光大,更能促使其弱势领域的发展。
四、初中物理课后作业有效性探索反思
探索表明,提高作业有效性,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而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习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的认知过程。高效地参与作业,能使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学会总结知识、归纳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增效减负 策略
当今社会,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外,学校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分数和成绩,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高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省教育厅颁发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增效减负”是当前形势下的教育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贯彻落实“增效减负”精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前――精心备课,删繁就简
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育理念,备课时删繁就简,找准教学重点,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树立有效备课理念。有效备课,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形成有亮点、有创意、有效率的教学设计。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学理念,关注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整体接受状况,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备课时就要预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应怎样总结和处理这些问题等等。
2.删繁就简,找准备课重点。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的意思;二是指导学生剖析乌鸦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狐狸的陷阱的;三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理解。明确了重点和难点之后,在上课时就可以围绕这一中心讲解课文内容,化繁为简,学生也更容易把握重点了。
二、课堂――精讲多练,当堂掌握
课堂教学是“增效减负”的主要阵地,要想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做到“堂堂清”,老师要精讲、细讲,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课后不会为上节课的包袱所累,全身心地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
1.少讲精讲。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上课的45分钟里,小学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兴致盎然地听课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少讲精讲,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一般说来,老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这就要求老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将最核心的部分教授给学生。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以及刻舟求剑的涵义和应用方面,而不应在课文细节中深究。
2.随堂练习。如在讲解完《刻舟求剑》的重点知识以后,就要留出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字词的写法和应用,并让学生练习运用“刻舟求剑”来造句,加深学生对这一成语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做到“本堂课,当堂毕”。
三、课后――合理安排,增效减负
要想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后作业的多样性。课后作业不一定全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有口头作业、动手操作性作业、思考作业、观察类作业、记忆性作业、互动性作业等等。多样性的课后作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控制好作业总量。课后作业不宜过量,对于小学语文作业,严禁惩罚性的大量抄写类作业,因为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性作业会使小学生感到厌烦,从而迁移到作业科目甚至科目老师,长久下去,便会产生厌学倾向。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数学老师等其他科目老师的作业量,要给孩子预留出玩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们对“增效减负”认识的加深,这一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任务之艰巨、路途之遥远,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增效减负”真正贯彻落实下去,使其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江小姜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郝近烈校长、王小波主任的领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 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 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 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创新性 层次性 实践性
“作业的有效性”这一概念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指教师遵循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设计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的一项主体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挥。怎样才能使作业丰富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呢?我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课后作业的质与量
数学课后作业的总量如何控制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作业量越大越好。研究表明,作业的数量和学习成绩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关的,但是过多的作业量往往会产生负面甚至抑制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应有的效能。
2.科学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适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努力达到练一题而知一类,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中脱离出来,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创新作业布置形式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和思考价值的作业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1.布置研究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布置能力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原始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学活动技能,如:数学式子的变换技能、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技能、作图技能、运算技能、论证技能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既能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可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所谓层次,就是指作业题有深有浅,有根据每次作业的构成、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提高题分配到每次作业中,以便给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的需要。布置的作业如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势必影响其兴趣和情绪,挫伤其自信心。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即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当,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在我们给学生布置练习时,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由于每个学生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其他学生却处于“吃不下”的状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困生身上自卑和害怕,而自卑多了就变成无所谓,害怕多了变成无畏惧,最终使得他们真正成为大家眼中的“差生”。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改进教学”。要把握基础教学的要求,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在数学作业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归纳、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及时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反思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是否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课后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是否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是否让学生在数学课后作业中了解数学,体味数学中的美学价值,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对每次的数学课后作业都进行深刻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这是提高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深刻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系统钻研教材,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还要讲究作业的趣味性,控制作业总量,力求做到作业量少而精,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实践意识等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双基的能力。
关键词:多元化作业;分工形式;知识点
作业作为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我认为对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单调的书面课后作业往往提不起学生完成的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我将针对初中生物作业,对多元化的生物作业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多元化作业的重要性以及生物教学中作业的现状调查
完成课后作业是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着辅导巩固的作用,同时是教师考查学生吸收知识情况如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随着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作业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的课题,而作业形式多元化也逐渐开始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平均每位教师担任6~8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由于作业的批阅量比较大,所以生物作业基本以书本习题形式进行,多为现成的教辅练习题,虽然教辅练习的知识面全,但无法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形式比较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生物作业多元化的形式研究
通过对生物教学中作业形式的调查,发现目前生物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探索技能。根据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我对生物作业的多元化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具体叙述如下:
1.利用新颖的书面作业,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
减少教辅练习题形式的作业,如有练习题形式的作业多为课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的巩固与记忆加深。其他的书面形式作业多以提高学生动脑、创新和使用知识点为主。比如学习关于绿色植物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写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一间教室或是一个校园的绿化设计等等。
2.利用趣味性的实践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留的作业感兴趣,那么他一定能学习好相关的知识点。我们多增加一些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到其中的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边娱乐边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事物所存在的现象,这样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加深记忆,便于理解。
3.利用分组合作的分工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当堂课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对学生分组留课后作业,可
以将一个问题分成若干个步骤,每个小组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最
后将所有同学的完成情况汇总到一起,看达没达到预期问题所要求的效果,并分析结果,总结经验。这样不但可以让每个同学参与到其中来,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不想让试验的失败出在自己的环节上,每个人都会很认真地做准备。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元化作业的效果
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证明了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后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枯燥的知识点记忆得更加准确,在亲自的体验、观察与动脑设计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后作业是学生复习课堂知识、巩固知识点的重要保障,多元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多元化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地开发和探索,形成更加适合学生的多元化作业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游文玲.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改革的思考[J].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广告提案软件设计》是一门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该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广告提案软件制作动手能力及广告提案现场控制能力。以往的大班授课,仅能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课堂总结作业情况,学生课后单独辅导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实践。然而,该教学方式往往难以较好的平衡各个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的时间精力等都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历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以及小班教学改革的机会,我在教学方法,课程实践,课程考核等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尝试,现将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定制化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班授课要求教师需要花费心思去思考如何设置课程才能更有利于让学生的接受,如何安排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实用性也很强,与其反复强调几个理论知识点,不如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该课程设置了多个不同的实践项目,例如:通过阅读自选的文章或者书籍,将读书笔记转化为视觉效果良好的PPT作品;通过课堂随机抽选,即兴进行广告提案展示演讲等。在众多的实践操作过程之中,教师能有机会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学习进度,因材施教,及时给予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如果班级人数较多,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但在小班授课过程中,这种方法能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传统大班教学,一个班级当中有八十几位学生,十五周的教学周下来,老师都难以轻易记住每一位同学的名字,更别说能够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性格了。然而,小班授课这一改革,给予了老师更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影响,师生心理相容能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在大班教学中,师生近距离交流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授课中则更为觉得得心应手。小班授课,班级人数少,教师能利用师生的近距离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在课程实践操练过程中,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交流。
此外,广告提案软件设计课程的小班授课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挑战,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要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处于活动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此次小班授课,安排了很多由学生自选命题的实践项目。比如选择一本喜欢的书完成读书笔记PPT设计制作,比如选择喜欢的电影、明星或地点进行全图型PPT设计制作等等。其实,进行小班授课的改革,教师除了理论知识的输出,更多的开始思考实践互动该如何够加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学生与教师交流密切,老师能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以此,便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的程度,在实践指导教学中定制化的进行指导。
三、拒绝一刀切,注重公平考核学生学习效果
广告提案软件设计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最终成绩综合作业实践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给出。其中,作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第二部分为期末实践作业。所有作业形式均为个人完成作业。若发现直接拷贝网上模板者将直接取消该次作业成绩。其中课堂表现成绩占15%,考勤成绩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45%,期末实践作业成绩占30%。
拒绝一刀切,凭借最终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有时候将无法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有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伤害。而小班授课后,多元化的考核使得学生的最终成绩能够有一个较为公平的反馈,每一次的作业教师均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评阅点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有基本的认识。
四、总结此次改革的不足
其实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数学基础薄弱,自信心也不强,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太陈旧,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使得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而“20+25”的教学模式刚好给我们提供了探索的方向。探索过程中我们初一级四位数学教师经历了从疑惑―实践―收获的过程,通过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课堂备课,上课方案。
一、集体备课
分工――开学前,我们备课小组就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分配好任务,每位老师负责一至两章内容。
各自备课――设计学案,每位老师把该章的每节课设计为课堂小测,预习自学,练习交流,检测达标,课后作业五个环节。
集体讨论――我们把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4位老师当节不用上课)设定为集体交流,讨论时间,相关的老师把下周的授课计划、学案展示给每位老师,大家一起交流,必要时可作出调整修改。
资源共享――相关老师把修整后的学案一式四份印发给4位老师,实现资源共享。
这样基本通过“分工―各自备课―集体讨论―资源共享”这四步骤来完成一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既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又避免了把大量课后作业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
二、按“20+25”的教学模式上课
1.课堂小测是每堂必测(学生5分钟左右完成),主要是上节课的内容,印在32开纸上。对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允许其边看书边做。教师巡视指导,课后全部批改,小测效果作为课后辅导的依据。
2.预习自学(学生一般10~15分钟完成),任课教师要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学案提前一至两天印发给学生,堂上教师巡视指导,有目标地选择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自学任务或准备展示的内容。学生通过看书、查阅资料完成。原则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部分学生可同桌讨论。
3.练习交流(一般安排10~15分钟)教师根据每班实际情况,事先将全班学生划分8组,每组中均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明确组长工作职责,做好分工。堂上让学生通过提问、对话、复述等形式进行生生交流(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教师适当讲解,主要讲重点、难点、学生疑惑点,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4.检测达标(一般安排10分钟集中进行纸笔检测)基本形式有:提问、小结、书面练习等。无论是必做题还是选作题,都要当堂解决,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讲评等不同方式灵活处理。教师可以收上来了解学生的达标情况,并即时记录,以便以后总结和
奖励。
5.课后作业(每科不超过30分钟)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当天所学内容。分层要求,避免过多、过难,保证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全批全改。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01-01
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拿出百分百的责任心和耐心,充分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要想让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让学生们有所收获,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努力做好。
备课是保证教师上好一堂英语课的重要保证,只有教师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英语教学的有序开展。而实际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传递知识和教授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要尽力而为,确保课堂学习效率。课后辅导也十分关键,对于课上的疑惑和问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同时课后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涉猎更为广泛的英语知识。总之,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是十分关键的教学环节,缺一不可。
一、充分备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一些列的准备工作,而不是临场发挥。英语课上的好不好,多年的教学经验是一个方面,课前准备还是十分关键的。在备课之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每一节英语课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期望该节课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学生们能收获到什么。
之所以要备课,具体来说比如在某一节英语教学当中,如果单纯地依照课本授课,学生学习的就不深入,如果教师能提前备课,充分准备一下该节课可以涉及到的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等,就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所以备课十分关键。
有人说“备课就是备人”,备课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负责。
二、课堂教学
充分备课就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备课充足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相对轻松,只要按照备课的方案进行就可以。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师生的互动性,采取提问式教学。师生活动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气氛变得愉快起来。不难理解当人在心情愉悦、放松的时候接受知识的能力比抑郁、烦躁时更强。所以教师要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要大声苛责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有耐心,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同学生做朋友。
教学流程教师可以这样把握:一是自学;二是讨论;三是教师点拨;四是练习;五是进行小结。当然方法和流程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视情况而定,可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自己教学特色也是好事。
一般在课堂结束前的十分钟至二十分钟,老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夯实课堂内容,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后工作
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及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在临近考试之时,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试卷的题型和题目数量,把它们输入电脑,做详细的排版并打印出来。排版是一项认真性的工作,排版不仅要校对试题是否有打字错误的地方,还要力求试题版面美观整齐。这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学生的作业是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写上对学生有帮助的评语,必要时鼓励学生。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绝对不能以一个“阅”字就带过,一定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率来评分。教师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使用:good、excellent、so-so等来点评。老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要及时地纠正并做好登记。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学。
针对个别有需要的孩子教师可以无偿地给孩子们进行一下辅导,辅导学习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内容都需要教师认真负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把努力做好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把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当做自己的光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单靠以上意见还远远不够,希望大家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和进步,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本着“扎扎实实抓常规,不遗余力提质量”的原则,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特对本年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做出如下的修改:
一、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个人教研教学计划,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学教研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3、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三、上课
1、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第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科学要按质量完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未经教学处允许不得私自调课或换课,发现有此类现象者追究双方教师的责任。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3、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数学、低年级语文每天一次,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次)。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忌粗放式的批改,多鼓励性批语。
6.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在微信里留作业、不得在微信群里完成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批改作业。
五、辅导
1、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潜能生转化记录;(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五六年级学生建立阅读笔记及图书角。
2、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3、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帮扶。
4、加强学生课后服务指导,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六、考试
安排期中、期末测试,要求做好质量分析,每个年级组可以组织月考、限时训练等活动,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提升数学知识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如利用FLASH制作精美的动画,并在动画中突出显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等。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效应比其他方法都好,对于提升数学知识魅力、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相当好的效果。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数学学习中来。
在教学前注意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问题情景的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中展开,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
二、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其次,对于课堂活动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忽视学生的思维。时刻要求学生能积极投入、善于合作;勇于发现、敢于表达;善于交流。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世界。
再次,教师能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沉默、压抑的状态,应该注重互动、有序的教学秩序。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发生,这时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便强行打断,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必定影响下面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降低,学生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发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因材施教,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时,经常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提高作业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题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新课标的要求精心选题,适量布置。做基础题和选做题,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期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于是,对于学生的作业,我每次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批改后当面讲评,使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建立和用好错题本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错误”,解题错误是其中的一种。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正是这些“错误”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要高度重视。
(1)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
只要是错题都要认认真真记录下来, 对错题进行分类:第一种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犯的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或者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对于这样的题要做好错题分析。
(2)引导学生用好错题本
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学生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回顾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会有显著提高。
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学生能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较大的提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纠错、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加强课后辅导
摘要:培养人才的基础关键在于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直观的,但是,长期以来,教师都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事实上,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自主创新对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不仅仅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外的自主学习中,因此,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培养自主创新非常重要。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实现高效创新?本文详细阐述了教师课外作业布置的相关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在新课改教学的今天,为了使学生能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课后都需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加深记忆。在教学工作中,一些课后作业使学生深感乏味,如课后要求死记硬背的题目,作为小学生只能产生任务心理,结果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工作中,我探讨了小学生的心理分析,针对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方面进行了探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主动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让学生克服了机械重复的弊病,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勤动嘴。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学中有乐。知识学得活,知识面拓得宽。积极性高,兴趣浓。复习旧知引进新知,发展思维。研发气氛浓,相互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得到良好的发展。 提高效率。通过尝试,总结如下:
一种是“考考你”。由成绩相仿的同学结成对子,相互批改。要求试题灵活,难易适中,定时完成,按时批改,及时订正。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以小老师的姿态收集材料,翻阅课本,认真出卷答卷。这样不限于教师的指挥圈,试题内容多样,类型多变。学生露一手,旧知不忘掉。
二种是“请你欣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多读书,读好书是重要途径之一。要求学生读书时摘要优美的句子,积累词汇,定人定期交流,并说明欣赏之原因,让同学共享其乐。有时写在“欣赏栏”内,有时个别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有时在小组内相互欣赏,水到渠成。学生自觉备有“集优簿”,做学习的有心人,写作水平有高。
三种是“今天我‘执政’”。学生轮流“执政”—布置课外作业,规定每次不超过十分钟。学生都有自尊心,谁都愿意把作业设计得新颖一点,灵活一点。因此,作业质量高,有智力题,有趣味题,有听的,有说的,有读的,有写的,听说读写不偏废。
在一段时间训练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有了提高,特别是写作上,总体比以往写得得心应手。现总结归纳如下: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兴趣较浓,发展思维空间广,复习旧知识引进新知较快。
2、研究气氛浓,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得到良好的发展。
3、克服了机械重复的弊病,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去勤动嘴。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学生学中有乐,灵活性高,知识面总之,在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突出点,在学生作业中出现比较创意的思路教师就要加倍鼓励,并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有利作业布置的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作业思维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做,让其成为其他学生的模范,从而影响到全体学生的作业效果,达到教师作业布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一、教学贴近生活,做到“玩”中“学”
很多数学的案例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成为贴近数学生活教学的第一要素.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着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对学习数学充满激情.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秀资源,特别是要挖掘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紧密的案例.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将教材的数学知识想象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思考日常事件中学到数学知识.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由日常生活中的“玩”而联想到数学学习中的“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把对学生的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的生活指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就会得到提升,也使学生养成勤于反思、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重大意义.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便是为学生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快乐天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课后复习巩固,做到知识迁移
目前,数学教师上课结束后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是机械地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去做,而没有起到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以至于出现按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样就能在教学中发挥预习效应.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方法上的指导,如教育学生在做课后作业时要认真回忆课堂内容,同时记忆住公式、定理,进而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学习反思.再次,教师要进行作业的“写法”指导,教育学生要按照规范格式答题,语言要精练.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巩固学习的方法,如要看书、看笔记、列出知识点,标出难点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习题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应用中.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做到综合素质
的提升
数学学习能力是学生从事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等.这些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观察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进行观察力的辅导时,特别要做到细致、全面,从而发现各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用差异寻求不同点,找出事物的性质.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就容易发现问题,进而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五、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
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力的呈现和自由意识的树立.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憾,溅起个性化联想启迪.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让教师异常惊讶,却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独特的思维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探究活动也有重要影响.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