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扩展训练总结

扩展训练总结

时间:2022-08-15 03:3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扩展训练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扩展训练总结

第1篇

1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了,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应从低年级口算教学开始,低年级就该满足基本教学大纲要求,这也将直接关系到以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口算的好处。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4-6=?”,问学生“14-6等于几呢?”“等于8。”“是如何想出来的呢?”“先做减法,再想加法。” “那有没有其他的口算方法呢?”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一共几种计算方法,归纳出口算的计算方法,再多做练习。口算方法还有“凑十法”、“凑整法”、“基准数速算”、“分解法”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适当组织变换训练,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

2应用巧妙的计算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会学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在掌握了基本的一些计算的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做到做得对、快的目的,所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实行数学计算方法的技巧性,同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用多种技巧和思维来解决计算问题,或者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解答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倡算法技巧性,可以在学生的技巧多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技巧化的思维方式,鼓励和提倡独立技巧的学习。

对于一些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有时候会觉得很复杂,也很耗时间,甚至算不出结果也有可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某些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运算规律,把复杂转化为简便的计算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活跃性思维,所以学会巧算各种各样的方法,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要怎样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巧算能力呢?首先教师在计算数学的课堂中,应该多强调巧算的应用,多练习,变式练习,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巧妙的计算。主要还应从下面类似方法上下工夫,才能让巧算更出彩,演绎出其中的真谛。

案例:计算“3+5+7+………+97+99=?”,可以计算为:3+5+7+……+97+99=(99+3)??9??= 2499。我们要注意它全是奇数,只是没有1,所以是49个数。1+3+5+7+……+97+99,大家应该能算出来了吧?巧算的方法还有凑整等,多做便可快速的找到适合题目的巧算方法。其实学习巧算也就是为了化繁为简,使计算快捷、正确、活跃、合理。

3高度重视心算与笔算的结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估算对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师,曾在多次实践过程中走过弯路,通过研究思考发现:估算是与精确计算并存的计算。例如创造一个情景案例问题:妈妈带了250元钱去超市购物,要买生活用品138元,买零食100元,请问妈妈带的钱够不够?面对此类现实情景,学生会有两种算法,精确计算和估算。此时便可利用估算大概知道妈妈的钱够不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其实是一种简化运算,如此便可提高学生估算兴趣,加强估算能力。把数据看成整十数,整百数……使其利于进行口算,可以节约计算时间,还可以验算计算大致是否正确。所以加强估算对于学生计算来说必不可少,新课程标准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着重加强。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开始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珠心算,将这种心算与笔算的结合应用在数学计算的课堂学习中,培养孩子对于数的认识以及数感,也有利于计算数学的基本练习。心算与笔算结合教学,其本质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比如:对心算和笔算来说四则运算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都是共有的基础。把心算和笔算同时应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有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其运算技巧和实践的呼应。在以后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掌握心算的技能,不但方便而且正确率也有所提高,而且还减少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对孩子的数学计算思维的开发有很大好处。

4回顾反思,扩展练习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回顾反思,而不是做完题目就撒手不管,这是计算教学算法中最重要的策略,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有所提高和进步,做完题目就丢一边,这样还不如不做,掌握好好的方法,解题的兴趣自然也会提高。回顾反思是学习巩固的一大步骤,通过一系列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奥秘,总结出经验,吸纳知识。这样处理是为了使学生把知识都总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变成自己脑袋里专属的记忆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总结经验,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内部存储。实践出真知,回顾反思得结论。展练习对于学生计算能力优化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学生对于学习是不具备主动性的。只有在教师不断的练习扩展中才能有所提高和改变。教师在计算数学的教学中应注重提升训练,扩展思维,一般教师会从中发现不一样的思维。不仅如此,扩展练习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误区和短处,发现学生学习的进展和情况,从而共同进步。回顾反思,扩展练习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学的误区;对于学生来说还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加以运用,也能检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如此,还可以改变教师古板的观念,改变教师认为多做重复就能掌握知识的错误思想,所以教师和学生应一同反思,共同扩展。

第2篇

利用多元化理论为指导原则,采用国内外不同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适应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前提下,把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部分融合,取长补短,设定工作类型和场景进行专题训练,同时进行基础知识的查疑补漏,以免学习中掉队。以实用性为原则,因材施教。以社会属性为根本,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借鉴雅思与华尔街英语的成功经验指导教学。并由既有师范专业背景的又有各行各业商务英语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英语教师来主持和实施课题项目。同时,有各专业英语教学经历的中青年教师的配合,以任课班级为实验对象,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研究思路

把商务英语和公共英语实用部分进行有机结合。按内容和工作场景分为10~12个专题进行口、笔双向模拟实践训练。按不同情境来设计实用际主题并按照英语学习实践应有重现率的规律,使学习者主体在体验过程中,手、眼、口并用前提下进行重复模拟实践,用合作互动的方式,以强带弱互助学习,在引导者指导教师引领下,共同完成模拟实践演练,最终达成未来学习者的工作环境下有效交流,商务场合下贸易环节的洽谈沟通。日常的工作环境能大胆面对。尤其在面试时,可以描述某一贸易工作环节和实习岗位。实验中,以个人、甲乙或团队的展示结果作为考核目标。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学完就能用,一用还就行。张口就能说,提笔就能写。以案例、模拟实践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引导、体验、实践、归纳、再体验、再重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形成教师情绪饱满,学生兴趣浓浓的一种课堂氛围,把控学生有效体验和模拟实践训练方向,最终达到引导者与学习主体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

三、主要内容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形式下,高职英语教育要想高端大气上档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内容就要注重时代的普遍意义和公共通用意识的实践性、实用性结合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因此,整合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把外贸函电内容与高职英语有效结合以补充材料及课件辅助的形式来制订教学计划及学习方法。选定实验对象。

主要内容:把公共英语和商务英语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筛选,按照实用性、可操作性、社会属性、可实践性进行学习交际训练。内容按10个交际情境进行:(1)新生交流自我介绍、专业介绍扩展到商务英语工作情境下的相互认识———从递交名片到建立贸易关系。(2)学生班会谈实习体会。如酒店实习的商务英语、商品交易会的产品介绍、商务邀请。(3)从A、B级实用文体信件扩展到外贸函电写作———询价、报盘、还盘、内容。(4)商务礼仪到商务英语的贸易谈判内容。(5)e-mail、传真、有效交际工作语言电话、电话业务联系。(6)摩托罗拉一天的工作总结到商务英语的合同条款确立。(7)应聘申请、简历、面试技巧扩展到着装礼仪、面见客户、贸易谈判确立合同。(8)酒店预订流程到合同确立后订单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运输、保险方式、付款方式、交货条件、投诉与索赔。(9)演讲、口语表达到商务英语贸易流程某一环节的谈判分甲、乙方进行。(10)守时与履行合同的义务。附加商业合同种类与国际贸易方式。考核内容:英语演讲与贸易环节谈判展示;商务信函结构与建立贸易关系信件的书写。评价标准:语言的社会属性———时代性与实用性。遵循语言的功能———交际能力:口语、笔试能力展示。首先,实践初期进行课堂实践训练的基础性训练。语音、语法、朗诵、对话、问答、谋篇布局、专业术语的介入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及听力训练。实践中期。结合性扩展训练阶段。加入商务英语、贸易函电。以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为背景素材进行交际训练。实践后期以阶段性实验总结报告。结题报告实验结果数据量表来证实实践结果。预期研究成果:学习者口语、笔头实用际能力普遍提高。就业能力范围广。工作后继续学习能力增强。公共英语是培养学生母语之外的培养学生第二语言的综合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外贸英语函电》是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对外贸易业务活动的专业工具。用人单位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是基于学生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展示为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因此,课堂教学应体现的是,对学生未来就业更具职业导向性和实战性的训练。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学生工作目标达成而服务的。如果违背这一点,再完美的课程也没有效率。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工作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重点。真正实现教学实践水平是学生的应用能力的体现。多组织学生模拟实践活动,加强训练力度。

四、研究的特色与评价

外贸函电各环节的实物模拟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非常理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模拟外贸业务往来,大大缩短理论和实际工作技能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贸英语函电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五、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恩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时过多地对阅读文章进行扩展,反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结果学生连课文内容都没有理解。所以,笔者对英语阅读教学扩展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扩展活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更好地保证扩展的有效性。

二、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优化阅读方法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已经意识到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要做到从学生“学会”进入到学生“会学”的现实。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抓主旨。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比较适合他们的一定词数的文章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或者让老师提供材料。进行阅读,教师要限定时间.规定他们在所规定的时间里阅读完毕。接着是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检测,再重新阅读一遍,进行交流。进而把握文章的大意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综合归纳能力,就会使学生会阅读。会迅速地理解文章的作者意图。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大意。来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

2)分析词。在阅读文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这时有些学生就会常查阅字典,这种习惯对阅读是很不利的。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要学会分析词义。这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分析词义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单词的记忆。因为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更深刻.同时也能提高阅读速度。文章中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以及词的构成方法等形式获得。

3)研究作者。当学生看完课文之后。就会理解文章的大意了。作为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的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能力,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去阅读文章并且提高阅读效率。

2、传授解题技巧

英语阅读篇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类型化的划分,同时针对不同的阅读提问方式,教师也应当注意进行总结归纳,将得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以“推理判断型题目”的解题技巧为例:

1.常见的提问方式

We can infer/deduce/assume from this passage/paragraph.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intends to――.

The write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is to――.

2.常见的推理词汇

suggest,conclude,appear…

3.常要求的推断类型

细节推断:推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故事中人物的关系等。

态度推断:主要是要学生根据文意来揣测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进而作出选择。常见的态度词汇有:negative(否定的);neutral(中立的);positive(肯定的)。

4.分析

推理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抓住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符合原文意思的答案。还有很多别的类型的题目。笔者认为只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就能够有效地找出相关的方法进而找出规律提升学生的答题效率。

3、注重思维训练

有效的扩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注重了表面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在,那么此种扩展训练只能是形式上的迁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展。教师要透彻地研究教材,挖掘和提炼阅读课文的精髓,精选扩展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能力需求、方法应用和意向兴趣等认知活动的要素,并进行有效的调控。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着学生阅读的好坏.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去很好的读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作为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更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和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说,有的学生读书时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自主,边读边玩:有的用眼也不科学,一个一个单词地看;有的边阅读边查字典,一字、一词和一句地分析;还有的回头看着别人等等。还有在读课文的时候,好重读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这极大地影响读速和对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文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及时更改学生这些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帮助他们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从主观上讲,要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善于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讲要克服各种无意识形成或由来已久的坏习惯。所以。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者要有意识地按照阅读的要求进行大量的训练.脚踏实地地进行。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以教委专家每四年评估为标准。为保证我院英语课堂评估达标及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且满足英语课堂之后教学改革的持续性稳定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而进行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以此满足扩大高职学生的第二语言的交际实践能力及职场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立项;意义;现状;分析;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86-03

一、项目的意义

为保证我院英语课堂评估达标及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为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而进行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以此满足扩大高职学生的第二语言的交际实践视野。因此,在保证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发第二课堂。意在培养、练就一批新时期我国及滨海新区对高职人才的职业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培养以英语实践为目的、语言功底扎实的高技能人才。继第一课堂之后,继续实现、扩展高职学生职场英语能力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是此次申请立项的关键。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广泛性及思想性是英语第二课堂实践的重点。实践性、实用性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讨论稿)中强调,“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职场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要增强听、说、写、译能力,真正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展示交际实践的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力。依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精神,此立项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英语才艺展示能力,入职面试交际能力,预约见面,预订机票、宾馆,产品广告,公司介绍能力,贸易谈判及合同条款确立能力及技术交流及谈判等语言交际能力。因第一课堂的局限性而选择利用多媒体支持,继续第二课堂的扩展训练。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我院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同时,以趣味性、生动性、实践性、情境展示性并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在指导教师因材施教的引领下,培养出一批适合未来职场需求的,有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学习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可持续性良性发展提供保证。通过训练,学生可增强使用英语的自豪感,在未来职场英语应用及继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也为同步英语教学继续深化改革打开新的局面。

二、现状分析

招生难度较大,生源质量较差,水平参差不齐。现有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各层次要求,无法实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我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虽然经过教师的不断引导教育,对学习英语有了一定兴趣,但对未来职场英语的用处认识肤浅,虽然有教师的不断指导且兴趣不断提升,学习状况已有好转,可训练时间少,力度不够强,学习动力还是不够足。读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没有好的阅读就没有好的语感,进而影响篇章理解。因而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也较低。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学习英语有为难情绪,口语练习及阅读量有限。只有少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相当一部分学生渴求进一步学习,并想通过学习展示自己的平台,并想在未来职业中受益。由于课堂展示机会毕竟有现,受教学计划及考级约束,无法得到职场交际能力扩展。为此,为了增加学生高薪职业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的职场就业能力,展示我院的英语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职场未来继续学习能力的提高而申报了本课题的研究。目前我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仍然强调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忽略学生的纠音训练。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也不重视职场相关的口、笔、译训练。同时,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群定位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各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侧重点没有差异。包括考核形式、内容完全一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发挥。我院的公共英语课程对于各专业安排的差异仅仅体现在课时方面。这不仅不利于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无法体现高职公共英语实用为主的要求。新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高职公共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们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我们应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完成时间及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就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整合和提炼,研究现行天津版教材内容的职业需求特点。对教材结构进行整合及优化补充,形成符合职业特征的相关材料,挑选有利于各岗位群共同职业诉求需要的素材及确定要补充的资料范围。制定框架计划:我们邀请了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师和学院内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对现行天津版教材结构内容同本专业(由带头人以机械专业为例)相关知识结构以及企业实际要求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重新组合。在保持现行教材体例的基础上,将每个单元中的实践部分进行调整提炼,制定训练时间和训练方法。方法和素材要与职业能力相关联并与现行课本每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相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第二课堂的训练方案。实施方法:整合提炼法。整合《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天津版)的内容加大课堂实践力度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扩展训练。步骤如下:①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了解学生原始情况、特长、爱好等,为培养实验班学生英语才艺表演打基础,及时修补知识缺陷,纠正语音、语调,为更好的交际打下基础。②展示特长,唤起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兴趣。③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④按计划展开实践活动。以工作为导向进行情景设计,如新生问候、询问校园的有关事宜、自我介绍、相互介绍、交际礼节、打一个快捷有效的业务电话。训练学生的入职面试知识要点,培养其入职面试交际能力,预约见面,预订机票、宾馆,产品广告,公司介绍能力,建立贸易关系、贸易谈判及合同条款确立等能力及技术交流及谈判等语言交际能力。因第一课堂的局限性而选择利用多媒体支持,继续第二课堂的扩展训练:在口语训练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基础上进行翻译训练;翻译训练基础上进行谈判训练;合同签订整个实施过程训练。以具体实施计划邀请为例:先观摩后由教师展示,然后学生进行模拟。制定主题:邀请业务关系单位参观公司并进行公司或部门简介及产品介绍。邀请展示:一组学生扮演参观者另一组扮演部门经理或主管。邀请交际:由部门经理致欢迎词并进行公司情况介绍。布置任务:学生完成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纠错训练,经理或主管负责陈述,参观者进行提问。任务准备:参观流程介绍,公司或部门背景介绍,问询的表达方式,企业文化知识。实施步骤:多媒体教室内,学生分组选择角色,用英文在卡片上标上身份名字。先听后练习基本表达式。小组自行练习后分别展示。教师观摩后总结并引导进行重复训练直至任务圆满完成。评估检查:学生随机配组对话,或者进行师生、人机对话。任务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及时鼓励。可行性分析:时间、地点、实践对象可行。都在本校业余时间进行。应用方法可行。利用第二课堂实验班进行扩展训练不影响正常教学反起促进作用。对其他学生有引领和指导作用促进考级能力。与课本能有机结合不脱离实际。提升学生职场语言应变能力,扩宽其就业渠道。综合素质提高,增强自信心,继续学习能力提高。训练方法可行有跟踪评估。科学实验法:案例法、逻辑记忆法、情景展示法、模拟训练法。具有创新性,普及推广性。效果评估及效果论证。本试验笔者拟在2012级学生部分机械专业部分班级课堂实践基础上扩大2013、2014级新生第二课堂实践力度与实践内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项目成型后,可以在全院学生中推广,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认同度。应用调查法、问卷法对学生的结果进行量化评价、数据分析:为了证明公共英语职业化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我们使用英语学习兴趣量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经修订的职业认同度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职业化英语训练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度的提升效果,以及各自变量之间的差异。论证效果方法:对两组水平相当的班级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一个为正常的教学模式,另一个为职业英语扩展训练模式),通过对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预计接受职场英语教学训练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度方面与对照组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进而证明公共英语职场化教学训练模式优于正常的教学模式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职场英语及A、B级的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证明实际效果可做公开展示。第一阶段:对选定专业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及高考分数做数据统计并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学生的兴趣及爱好所在。解决问题存在的关键和突破瓶颈的方法。第二阶段:确定人选实施训练,实施实验研究方案,收集试验数据,包括学生学习记录,学习兴趣、职业认同度和自我效能感转变,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观察记录,开展学生学习问卷调查。第三阶段: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确定人选实施训练并对其效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第四阶段:提交相关研究论文以及结题。

2.项目内容及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预期效果。此研究旨在形成公共基础英语与职场特色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学过程。同时,能帮助学生提升职场认同度、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促进我院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企业的合作,并为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及学生未来就业及继续学习的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并能加以推广。具体成果:(1)关于我院继公共英语教学的课外扩展训练探索的研究报告(2000~3000字)。(2)公共英语职业化训练系列研究论文1~2篇,主要研究下列主题:①高职公共英语职场化的意义。②培养兴趣是英语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3.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研究继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之后的职场化训练为研究角度,将公共英语的学习加以延续、扩展并与未来就业、企业实际相结合,通过学习者对未来职业认同、增强英语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科学地得出结论和建议。在实施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导并参与研究以保证研究可信度和可行性。学习语言和专业学习都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强化训练达到预期效果缩短学习周期。唤起学习兴趣和认同学习效率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让学生从公共基础课扩展训练及体验中受益,增加他们对于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并真正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形成英语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习者终身受益并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推广意义。

第5篇

全面实施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做了许多改革探索。几年来,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发现校内外都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

1.课堂教学总是前宽后紧,大部分课未能完成教案设计的内容

2.在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差异较大,大部分教学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3.教师在教学中总不能克服四多(问得多、讲得多、写得多、做得多)弊病,学生在学习中的主置无法确立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和实施新《课标》时,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1.“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混淆不清

新课的问题一出现,就用自主探究代替独立思考。“探究”属于“深究道理”的教学环节,它应该放在独立思考的后面,独立思考是前提。独立思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它应有一定的思维程序和时间安排。所谓“自主探究”,应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你怎样理解,他怎样理解,说出来,交流一下,进行深入的研究。

2.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准确

新课教学中,在复旧引新、出示例题后,有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几种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进行“自主学习”。《课标》指出:教材中设立的“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等栏目,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说明,学生只有掌握了新知后,有了知识技能,才有自主的基础。当学生还没有掌握新知识的时候,我们不能提倡“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3.“合作交流”力度不足

《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这里,第一是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去交流。一般性问题不交流,不讨论;第二是要引导。我们往往没有做到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也没有明确的指向去引导学生讨论。由于合作交流的力度不足,所以,许多小组合作或同桌互动教学活动便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教学形式。

为改变上面的一些教学弊端,纠正教学偏向,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小学数学主体探究五步式课堂结构研究。

二、主体探究五步式课堂结构的课题析义

1.“主体探究”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主体,第二是探究

第一,确保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途径是保证两个前提:一是强化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保证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和集体探究打开思路:不搞转弯抹角的提问,不设计思维重复的教学内容,不进行没有经过独立探索的“主体探究”,不组织“没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之合作交流;二是保证学生有20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堂上练习。

第二,“探究”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确保的途径是强化新课思维指向后的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二是在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仍然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2.五步式课堂结构含义:强化指向―独立探索―集体探究―概括总结―形成能力

三、五步式课堂结构的理论依据

1.五步式课堂结构的五个步骤组成一个整体系统

从上课第一分钟开始的强化指向,到独立探索、集体探究,最后形成能力,始终贯穿的一条线就是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运用,并且,每一步都是可以控制的、互相配合的和螺旋式上升的。强化指向设计得好,则独立探索有思路;独立探索有思路,则集体探究能深入;集体探究能深入,则概括总结水到渠成,然后便是新知识的巩固、运用。五步教学环节一步紧扣一步,步步推进,反馈的信息畅通。

2.五步式课堂结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感知:强化指向―独立探索;

理解:集体探究―概括总结;

巩固、运用:形成能力(对口性、阶梯性、扩展性训练)。

3.五步式课堂结构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

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长,最佳的集中注意时间是上课后的前10~20分钟时间(低年级10,中年级15,高年级20)。五步式课堂结构保证在上课后10~20分钟内完成新课教学,再用20分钟以上时间进行三个层次(对口性、阶梯性、扩展性)的课堂训练,使课堂教学紧张有序。同时,规定20分钟以上的训练完成或大部分完成课后练习,能扎实提高学习能力,亦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老师课后大量批改作业的负担。五步式课堂结构面向全体学生,能“使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各个阶段时间安排:

强化指向―独立探索――上课后10分钟内完成(因内容而定,可提前)。

集体探究―概括总结――上课后20分钟内完成(因内容而定,可提前)。

形成能力――20分钟以上的时间,含三个台阶:对口训练;增加一点难度的训练;扩展性训练。

四、五步式课堂结构的创新

1.在改革教法上创新

五步式课堂结构依据《课标》要求,在新课题的引入和教学内容的展开时,都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方法是强化指向,设计新旧知识衔接的“区间套”,令问题“逐步逼近新课内容”,力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在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上创新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一个新课题都配有一幅生动活泼的主题图。编者的意图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五步式课堂结构的“强化指向”中,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做好对课本主题图进行独立探索的指向性引导。主题图的设计有几个特点:

(1)画面的人物生动,语言简练。

(2)画面所反映的事情有层次性:一幅幅之间有先后,有承接,有铺垫,有发展,有明显的思维指向。

(3)画面有发展的思维阶梯:一句句话之间隐含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小学生年龄小,如果在主题图教学中不加以引导,会陷入观察的不定性和思维的盲目性。“强化指向”要求教师分析主题图的特点,发现主题图所揭示的新旧知识联结点,创设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全体学生能迅速沿着新知识的方向去展开思路,进行深入的探索。

新课前的指向性铺垫和主题图的指向性引导,就是新旧知识衔接的“区间套”设计。

3.在培养能力上创新

五步式课堂结构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联系紧凑。由于指向清楚,启发的问题情境到位,所以,学生的思路清晰,思维能力增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和推理。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概念教学的比较法和归纳法,应用题的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广角的估算法、推理法、判断法等)能得到运用。新课知识教师还没有教,学生却往往会解决问题了。

五、五步式课堂结构的操作程序和要求

1.强化指向,简而精

这一阶段包括:(1)对新课内容有指向性的口算或试题运算或应用题。(2)生活中的实际材料或故事。

其中,(1)是新课教学前的基本训练,集中学生注意力,着眼于设计迁移新知的指向性问题,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题量不能多、思维不重复。(2)是教材的主题图。主题图的教学要突出问题焦点,简明精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学:

(1)新课教学前简易应用题指向:苹果和雪梨的单价都是每斤3元,小明买了2斤苹果,4斤雪梨,一共多少元?(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A产生两种计算方法:3×(2+4)

3×2+3×4

B观察两种计算的结果:3×(2+4)=3×2+3×4

(2)进入课本主题图:同学们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A独立探索:产生两种计算方法:25×4+25×2及25×(4+2)

B合作深究:联系课前指向的简单应用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C引导概括:乘法分配律

上面例题有两个指向:(1)新课教学前的应用题指向,数字简单。(2)新课教学时主题图的问题指向――舍弃另一个框框里的非本课时的内容: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独立探索,快而全

“快”是迅速投入思考,“全”是人人都能思考,有兴趣。独立探索着眼于学生的想和做,想和做是无声的思维活动。问题指向明确后,教师不提示,不引导,不怕学生入“歧途”,为进一步多角度深究道理做准备。

3.集体深究,深而明

“深”是思维深入,“明”是能说明道理。集体探究着眼于说,让学生进行发言争论。

4.概括总结,准而清

概括总结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归纳概括的措词要准确,知识体系要清楚。

5.形成能力,实而活

“实”是扎实,进行对口性的训练和增加一点难度的训练;“活”是灵活设计要动脑才能解决的问题,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步课堂结构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列成下表:

六、实施五步式课堂结构的实验步骤(一年扎实打基础,二年稳步上台阶,三年全面迈大步)

第一学年

1.第一学期(2011/3~2011/7)

(1)全面深入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加强学习《课标》,确立研究课题,研究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

(2)深入进行“主体探究五步课堂结构”研究,初定高、中、低年级各一个课进行公开教学。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做到三个有:有课题的课堂结构;有基本准确的教学时间;有充足的课堂训练。公开课后及时进行总结。

(3)各老师同时按照课题的基本结构进行备课探讨。

2.第二学期(2011/9~2012/1)

(1)从各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课开始,认真做好“主体探究五步课堂结构”的备课工作。至学期结束,编辑夏西小学《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强化指向基础训练汇编》,教研组定期做好检查和交流工作,促进研究,提高效益。

(2)开展每人两次实践课研究活动。

(3)加强新课教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研究,保证能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在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同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至学期结束,编辑完成夏西小学《小学数学上册教材课堂多层次训练汇编》。

(4)及时总结教研经验,撰写教学心得体会文章,提高教研效果。

第二学年(略)。

第三学年(略)。

第6篇

下面,请同学们将“我喜欢诗歌”这个短句,扩展成不少于30字的长句。(板书)

提示和要求:这个短句结构简单,但主谓宾俱全;表意简洁,但笼统。扩展后的长句可进一步明确“我”为何喜欢,喜欢的程度怎样。诗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无论表现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从古到今,都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可将“我”喜欢的对象再具体些。

(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发言。)

生:酷爱文学的我,十分喜欢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慷慨悲凉、沉郁清峻的乐府诗歌。

生:我很荣幸地生活在一个同学们都喜欢舒婷和艾青用真性情抒写诗歌的班集体中。

生:从小就热爱文学的我,尤其喜欢能强烈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和理想的中国古代诗歌。

生:在父母的熏陶下,我十年如一日地喜欢源远流长的特别是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中国唐代诗歌。

生:在语文老师的影响下,我开始喜欢感情浓烈、意蕴深远、语言质朴、节奏明快的现代抒情诗歌。

师:(面带微笑)不错。扩展后的一、三、四、五句,各有有千秋,都符合扩展的要求。但第二句表面上虽然出现了题干中的“我喜欢诗歌”,但改变了原句的基本结构,即将原来的谓语“喜欢”换成“生活”,宾语“诗歌”也成为补语介宾结构“在……中”的一个成分。所以,我们根据要求扩展语句,要保留原句主干,多增加枝叶。比较原句,扩展后的这几个长句表意丰富,结构复杂。但句子太长则显得臃肿,理解起来有困难。下面,我们试着把第四个长句变换为三个短句。

要求:可增删某些词语,可调整语序,但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不能遗漏主要内容,三个短句要语意连贯。

(沉寂,同学们陷入思考中。)

生: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诗歌。

我十年如一日地喜欢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

特别喜欢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唐代诗歌。

师:很好。三个短句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可见,由长句变为短句,我们可总结如下规律(板书):抽主干,分枝叶,按次序,求连贯。如果在这三个短句的基础上,我们再分别续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两个由因到果和由果推因的因果复句,即(板书):

1.①+②+③所以(续写表结果的句子)

2.①+②+③因为(续写表原因的句子)

(学生窃窃私语:老师在存心“为难”我们。)

生:所以,我经常秉烛达旦地捧读《唐诗三百首》。

生:所以,我在平时的作文中经常引用唐诗。

生:因为,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极品。

生:因为,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顶峰。

师:(满意地微笑)续写很合理。看来我们还能达到更高的要求。例如,我们在由果推因的句子后再续写一个比喻句来赞美唐诗,就会把“我”喜欢唐诗的理由表现得更充分。

要求:同学们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尽显才情,但要合理。其次,在结构上是一个单句,并且要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生:它就是镶嵌在皇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以明珠喻唐诗,说明唐诗的历史地位、文学成就极高。

生:它是巍巍群山的巅峰。“巅峰”不仅说明唐诗雄伟壮丽,而且其艺术成就后人难以逾越。

生:它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跳动最激越的音符。说明唐诗是扣人心弦、催人奋进,感染力很强的文学艺术。

生:它是雄奇壮丽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说明唐诗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生:它是大海中洁白晶莹的一朵浪花。有的唐诗纯净、透明、激越、欢快,富有生命力,像美玉一样让人喜爱。

生:它是高高昆仑山上的一棵千年雪莲。在世界文字宝库中,唐诗珍贵,独具魅力,是抚慰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良药。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强,比喻恰当生动,能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唐诗的特点,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假如让我们的视野再开阔些,想象再丰富些,用异国他乡的名胜或建筑史上的杰作来比喻唐诗,即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续写一句话来赞美唐诗,内容会更充实、丰富。同样,需要说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生:它是蓝色多瑙河上迷人的夜景。二者都迷人,有一种朦胧美、神秘感,以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

生:它是法国埃菲尔铁塔的塔尖。二者分别是建筑史和文学史上的奇迹,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生:它是法国凡尔赛宫中的阿波罗厅。二者都高贵典雅,是珍品中的极品。

师:精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出我的预想。比喻得都很贴切,尤其达到了神似的境界。说明我们抓住了本体的特点,能进行准确、形象的描绘。至此,我们再从这些续写句中分别任选一句,和前面扩展后的句子再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比较全面、生动地表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教师口头总结,学生书面整理。)“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唐诗。我十年如一日地喜欢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特别喜欢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唐代诗歌。因为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极品,是镶嵌在皇冠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最激越的音符,是蓝色多瑙河上迷人的夜景。”

假如我们再换一个话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或物,诸如“我喜欢球赛或看电视”等,并仿照这个现成语段,重写一段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生:从小在奶奶讲述的故事中,我最喜欢旅游,我做梦都喜欢到江南旅游,特别喜欢夏日到绿树绕堤、草长莺飞、清风徐来、湖光潋滟的杭州西湖旅游。因为西湖是我国旅游胜景中的佳境,是江南水乡晶莹剔透的一块碧玉,是世界奇观――东非大裂谷中一面水波不兴的明镜。

生:为了增强体质,我喜欢体育运动。我喜欢刚柔并济的球类运动。特别喜欢你推我挡,左冲右杀、银光闪闪、战术灵活的乒乓球运动。因为乒乓球是我国所有体育竞赛项目中的“国球”,是最能体现体能和智慧的试金石,是横渡大西洋的一叶扁舟。

师:“我喜欢旅游”的语段仿写得不错。我觉得第二个语段中将乒乓球比作“一叶扁舟”有点欠妥,二者既谈不上“形似”,在本质上也缺乏相似之处。如果将其改为“是奥运会球类比赛中观众们聚焦的镜头”,比喻就贴切一些。要力求比喻形神兼备。当然,我仅是抛砖引玉,同学们还可奇思妙想,仿写出更漂亮的语段。

第7篇

1适用性和先进性

① 本书第4版删除了第3版中有关16位微型机的大部分内容。

② 将Pentium的中断机制、描述符机制、保护技术、段页两级存储管理机制、指令系统,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原理,PCI总线技术,作为重点更新内容,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有些章节从初稿到定稿,曾修改12遍之多。

③ 在对各个技术进行深入讲解之后,介绍Pentium微型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对系统控制芯片组和BIOS进行重点讲解,前者是联系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枢纽,后者是联系硬件和软件的纽带,由此使学生建立关于微型机系统的整体观念。

④ 对第3版中所有保留的章节,从文字上进行三遍以上修改,以期望更加条理清晰、更加深入浅出。

⑤ 对教材中的内容,笔者不但基于教学中的实践经历,而且大多数章节还基于笔者的科研实践,如汇编语言一章,就是笔者在设计了20000多行汇编语言程序基础上所总结编写;而“模/数和数/模转换”一章,则基于笔者多年讲授“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课程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生论文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再吸取和结合当今最新的技术编写而成。

2特色与创新

① 本书在选材、内容组织和讲述中尽量注重认知规律,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系列重要的微机技术。基于笔者和Intel公司多年技术上的直接联系,本书在国内外首次准确地剖析和阐明了多个精巧而重要的技术的由来、设计方法和优化思路,并且纠正了美国一本著名教材中的重要错误。由此,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有学生在扉页上写了这样的话:“一本价值大大高于价格的书”。

② 有配套教材《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实验题和综合训练题集》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微型机软件硬件开发指南》。前一本书的习题针对本书相应章节的关键技术,实验题则针对微型机技术中最重要和实用的内容,另外,提供了一套综合训练题集,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切合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情况,最后附有两份模拟试卷及答案;后一本书对前一本书中的全部实验题给出了加注释的源程序,这些程序都经过调试和运行,其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参考,他们由此可做出更精良更有创意的设计。

③ 配套教材中提供的综合训练题有经过特别考虑的实践背景。在进行许多调查和实践基础上,本书第3版首次推出了综合训练题集,此后受到不少同行的称赞。有老师说:“将依托于扩展板的实验代之以综合训练题,是一举多得的改革,不但避免了必要性不大而投入产出比很大的实验系统开销,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第4版对综合训练题作了更全面的技术考虑,使其尽量配合和覆盖主教材中讲述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同行感受到,通过做综合训练题,可以起到比扩展板实验更好的作用。

④ 有配套的演示文稿作为教学课件用以协助教学,此课件在听取许多兄弟院校同行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含48学时和64学时两种教案,每章的演示文稿列出了本章的教学重点。此外,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给出了关于教学的体会和总体建议。

3对于微型机实验的考虑

对于“微型机原理”或“微型机技术”课程的实验安排,多年来,笔者和同行以及学生们进行过很多讨论和交流,几乎一致的意见是,在计算机集成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用扩展板做硬件实验,其实价值甚小。因为,一是扩展板上所有的实验,实际上是既不需要实验者设计、也不需要实验者连接和检测的线路实验,而不是计算机实验;二是这些实验所用的线路其实与当前的计算机接口技术和系统技术差距很大,并不能由此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领悟力;三是即使一些厂商推出的所谓改进型扩展板,实际上也仅仅是扩展板和主机之间的连接作了改变,实验内容仍然是老框框和老模式,和当前实际的计算机系统技术相去甚远。

第8篇

关键词:诗歌;方法;单元整体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06-02

对于以一、二年级为首的低年级,儿童诗歌是非常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具有训练语言、丰富情感、培养审美、丰实想象、创新思维的作用。而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富有想象喜欢童趣,所以诗歌学习很适合他们的口味。诗歌教学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再仿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与规划。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突显诗歌教学的目标、方法,借助预习单、总结单,鼓励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欲望,还能使他们在合作中创生智慧。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时,我进行了以下整合和设计: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

二、单元教学策略

1、导读课实施策略

(1)借助预习单,知特点。用预习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内容的初读,除了基础性要求读准读通课文之外,听读时引导学生关注五篇课文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对该单元的内容有整体感知,如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儿童诗歌。儿童诗歌,虽篇幅短小,但读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极佳文字材料。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年级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深刻、丰富起来。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领略诗歌创设的美好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隽永情感,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激发学生诵读诗歌、创作诗歌的冲动,应该是教学诗歌的一个美好境界。在“我知道或我学到”栏目中,学生就会把自己初读诗歌的感知表达出来。教师则把学生这些初读感知作为导读课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单元特点,并且依据这些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附:预习单

①初读课文

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二听:借助磁带听课文,边听边想,这四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标:标小节,把新学到的词语划出来,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出来。

②填写下表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2)比较古代现代诗歌,明异同。通过诵读《日有所诵》上的现代诗和已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现代诗和古代诗的异同点。相同: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节奏鲜明。不同:现代诗每行字数不等,行数不等,空行分段,讲究反复;古代诗每行字数相同,行数一般为4行(以后会学到8行)。在辨析的同时,渗透学习新知时可以和旧知相比较的方法。

(3)积累类结构短语,做铺垫。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有时句式整齐一致、常运用反复,所以课文中经常会有一些结构相同的短语,例如数量+名词短语(一条渠、一条河),形容词+名词短语(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还有形容词+动词短语(喜滋滋地送、乐呵呵地捉),这些结构相同、词性一致的短语,我们称它为类短语。在诗歌的导读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类短语,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诗歌的后续多样朗读训练做了铺垫。

2、推进课实施策略

(1)在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凸现风格。

诗歌是朗读教学的好题材。无论是在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我们始终把朗读贯穿其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适时辅以技能的指导,长句的停顿,题目与正文,每一部分间的停顿,齐读时的整齐和谐,读书与说话时用声的不同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体悟,展示诗歌朗诵的魅力。

(2)在创作中,拓宽诗境,扩展诗意,内化语言。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又像歌曲那般上口。许多学生是听着儿歌,唱着儿歌长大的,他们有时不仅喜欢随口溜两句,而且颇为自己的创作而得意。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找准教学的切入口,不仅能帮助拓宽诗境,扩展诗意,而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在《水乡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模仿创作的水乡桥多、鱼虾多、笑声多不仅意境美,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水乡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喜爱之情。《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的模仿写两句学生可谓兴趣盎然,信手拈来。

(3)在合作中,思想交汇,辨别筛选,焕发激情。诗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所以非常适合学生合作朗读。每个学生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参与讨论,在辨别筛选过程中,他们思想交汇,意见碰撞,最后的合理分工,巧妙组合,足见学生对诗歌内容、结构的体悟和把握。所以,给学生合作朗诵的时空,展示他们对诗歌独到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既能更好地凸现诗歌的特点,也使学生与诗歌,主体与客体进行再一次交融。

3、总结课实施策略

(1)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收获。运用总结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程跟踪,并在回顾中提炼学习收获。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收获或最有感触的体验。总结课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基础性的知识、态度层面的总结外,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和具体诗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后续对诗歌内容段落的仿写创作能力。

附:总结单

①回顾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②课外阅读:你读了哪些诗歌?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写下来吧!

③口语交际:向同学朗诵一个课外的诗歌,并请他们给你涂色打分,写上他们的评价吧。

(2)在赛诗会中,学用结合,兴趣和能力共长。开展赛诗会,四人小组合作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朗诵表演。结合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评出“优秀小诗人”小组。课内学诗歌,课外诵诗歌,活动课赛诗歌,学生兴致勃勃,大有显身手之势。

第9篇

本文作者:李辉宋红燕那顺巴图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以往公文写作类应用型课程教学中,仅仅重视传授基本原则、技能和规范。例如,公文写作课程多数课时用以讲授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要求等,并未注意从中总结和升华教学理念。这与素质教育中强调掌握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策略的宗旨不相符合,也在实践中导致“舍本逐末”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注重调整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1.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课程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笔者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出发,总结出社会科学类本科生的“四位一体”课程学习目标,即在每一门社会科学课程中,应紧紧围绕“搭建学科框架—夯实理论基础—培养思维方式—修炼基本技能”这四项任务,完成上述任务,即为达到本门课程学习目的。在公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笔者仍旧坚持贯彻这一宗旨。以培养思维方式为例,笔者总结出在公文写作课程中应着重培养“高度决定视野、角色决定行为、细节决定成败”三项思维。具体而言,公文作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外沟通的主要方式,必然具有全局性、政治学和严谨性。这要求公文写作者具有全局意识,站在整个组织的高度思考问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树立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注重细节锤炼,不得有半点疏忽。这些特点都使得公文与一般文学作品写作存在差异,需要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上述思维。2.注重培养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学会角色转换。“受领导之命、代机关之言”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①,这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时刻明确:公文起草者与公文主体之间的角色差异,即每一份公文不是以公文起草者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公文主体(所在机关及领导)意志为转移,切不可在公文中盲目体现个人偏好。3.进一步夯实写作基本功、强调写作规范。写作功底和写作规范是写好公文的根本,但现有教材框架对写作功底的训练较少,对写作规范的强调也基本停留在每一种公文的构成和格式规定上,而未从根本上使学生明确写作规范的重要意义。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写作功底的训练、始终强调基本规范对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扩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具体实践这一理念。例如,通过“字—词—句—段—篇—章”的训练夯实写作功底;通过反复修改公文草稿、对比优秀公文和错误公文等方式强调写作规范的重要性,这在后续段落中会进一步解释。

传统的公文写作教学一般以教材为基准,以国家规定的十三种公文②为基本内容,以“规章制度类”、“公布知照类”、“请示商洽类”等六大模块③为教学主线,以传授每一种公文的构成要件、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为教学任务。此做法的弊端在于:一是实用性不强。国家规定的常用公文中部分公文是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很难遇到的生僻公文,例如“命令”、“决议”等公文,在一般基层和中层单位并不常用。二是教学枯燥。以六大模块为教学主线,以每一种公文的构成要件、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为教学任务,使得整学习课程设置单一、枯燥。学生普遍认为,公文写作课程就是记要件、记格式的课程。为此,课题组主要成员突破教学和国家规定公文的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1.将教学内容从国家规定公文扩展至常用公文甚至一般应用文。国家规定公文包括命令、决议、请示、批复等;常用公文则可更多地包括简报、简讯,计划、总结,讲话稿、致辞等;一般应用文还可涉及到简历、学术论文撰写、组织文化设计中的文字工作等等。这些文体在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也使学生对公文写作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提高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打消学生的公文写作“无用论”想法。2.以“字—词—句—段—篇—章”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揣词造句、组织段落、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基本功。将上述常用公文和常用应用文分为“不出错的”和“见水平的”两大类文体。“不出错的”一类,如通知、通报等,注重强调写作规范;“见水平的”如计划、总结,讲话稿、致辞,学术论文等,注重写作功底的修炼。按照“字—词—句—段—篇—章”的顺序,以广告语、组织文化设计等精炼句子为载体,训练学生揣词造句能力;以简报、简讯等短小段落为载体,训练学生组织段落、明晰层次的能力;以学术论文、讲话稿、计划、述职报告等较大篇幅为载体,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教学全过程均重视表情达意基本功的训练。3.适当增加图像、PPT、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的运用。传统公文仅以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现代公文写作则更多需要图像处理、PPT制作、音乐甚至视频功能的组合。课题组尝试通过PPT和视频制作训练学生多种媒体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传统教学大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对于公文写作类应用型课程,仅以讲授公文构件、格式和写作要求,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又面临着学生无兴趣、无积极性、被动完成的尴尬。为此,课题组本着平等、互动、参与的原则,尝试以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1.增加课堂参与,尝试即兴互动。课堂互动参与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又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课题组采取课题即兴互动方式,设置了广告语、团队文化设计、论文标题设计、通知撰写等训练环节,以分组讨论、即兴发言和课后完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例如,广告语设计环节某小组即兴以红旗轿车、三星手机、MP3等产品为目标品牌,设计出“红旗轿车,龙的本色”等广告语。在团队文化设计环节,某小组以“公文天下,文以载道”为团队口号,既彰显了团队特点,又切合公文写作课程主题。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也产生了很多精彩的创意,为揣词造句、锤炼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训练。2.转换教学空间,推行实验教学。笔者所在学院具有MBA、工程硕士等教学资质,并能提供实验、拓展训练等专业场所。课题组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适时为学生安排了2课时的实验课程。主要针对简介、通知等简单文体写作,实现讲解、资料搜集和撰写的同步完成,并通过这一方式实现教学空间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表示文科生也能上实验课,这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公文写作学习的可操作性。3.组织实习实训,增加实践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公文写作实际工作有更切身的体会,课题组在公文写作48课时内安排了4个学时的实践课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选题目的方式,选择实践调研项目,针对学校所在区政府机关、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依托课题组教师在区政府部门的横向合作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例如,《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研究》这一课题,针对Q市K区科技三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研,最终形成的文本包括《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调研报告》、《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两部分。通过实习实训,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了机关公文写作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则及规范,基本掌握了调研报告和实施办法的写作要领。4.组建学习小组,强化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高校本科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组在学期初对所学班级学生进行自主分组,组建学习团队,并为团队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教学内容中的视频宣传片制作、项目调研、团队文化建设等环节均以团队形式实现。对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如,视频短片制作中,团队分别完成了《公共管理系风采》、《黄岛印象》、《美丽的唐岛湾》等视频短片制作。其中,团队在短片主题确定、视频拍摄、解说词与宣传语、后期剪辑与制作等既集中讨论、又各有分工。《黄岛印象》视频短片在搜狐视频中展示,得到学院教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肯定,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尝试。5.辅以佳作赏析,强化模仿学习。在每一次布置训练任务之前,课题组并未让学生盲目准备,而是首先提供佳作赏析,让学生首先了解优秀作品的核心特征,有遵循和模仿的依据。例如,在报告撰写训练环节,课题组多方搜集资料提供了《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报告》等例文,从注重政治觉悟、学会谋篇布局、明晰写作层次、推敲锤炼语言等方面作以讲解;在视频短片制作环节,任课教师提供了Q市电视台视频宣传短片,以及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视频制作的蓝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往的社会科学类本科生课程考试多采取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的做法。平时成绩多以控制为导向,以课堂考勤和回答问题为主要依据。期末试卷多以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为主。针对公文写作课程对实践操作的较高要求,课题组尝试以平时成绩25%,团队作业25%,期末试卷50%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时成绩中,以课堂即兴互动为主要考核依据;团队作业以视频短片制作、调研报告等全过程的参与情况和作品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期末试卷则做了较大的题型修改,增加了《申论》、实用公文撰写等题型,以此考察学生现场制作公文的基本功,并为公务员考试提供练兵机会。考试方式调整的意义在于实现由控制到引导的转变,即考试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程的学习要点;实现由考试到学习的转变,即考试不仅是为了成绩,更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

第10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校;日常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0;G807;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63-01

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无形中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体校学生在生理上处于发展的最好阶段,为此,体育教学必须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从拓展训练引入体校日常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其可行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的含义是一艘小船离开宁静安详的港湾,随着清风,一如既往地投入未知的旅程,去迎接狂风暴雨、巨浪滔天的挑战。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者利用崇山峻岭、江河湖海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达到提升情商的目的。后来,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迅速被各国所采用,并扩展到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训练的目标也由体能和生存训练为主,扩展到个人心理素质、人格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和培养。对于体校而言,拓展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体育日常学习与训练方式。学生在经过专门设计的有一定针对性与挑战性的课程中,通过一系列难以预测的挑战,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拓展训练融入体校体育日常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是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改革的需要。当代青少年要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当前必须全方位完善体育教学,加快改革步伐,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若拓展训练融入体校的日常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其次,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主要是机械地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枯燥的学习会让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如果体校学生不能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难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舒畅,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则要求教师给学生以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性解决,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实际才能,由此充分调动体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拓展训练引入体校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拓展训练与体校教学目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校是一所专门性的教育机构,是为了传承体育竞技,挖掘人的潜能而设立的。体校注重培养学生集体协调能力、瞬间爆发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知与认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强,性格更加开朗,心理更加阳光。而拓展训练注重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强创新思维的人才,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形式,都与体校的教学目的相一致。其次,拓展训练所需的硬件设施符合体校日常教学活动要求。拓展训练包括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和管理训练,而体校日常教学中重视竞技性较强的跑、跳、投、攀、跨等基本技能,在硬件需求上有相同之处。体校有广阔的场地空间,这些可以作为一些拓展训练地面项目的场地;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可充分利用各种课外硬件环境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户外生存技能。再次,拓展训练与体校教学在教学内容和使用的原理途径上有很多相同点。拓展训练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断自我探索、自我挑战的学习方式,因此,与体校教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是从体育项目中挑选出来的,只不过经过一番精心改造,甚至是以游戏的模式进行,或者是在训练过程中侧重点不一样。也就是说,在拓展训练中,其实可以随处看到体育技能基本训练的影子。在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时候,我在很多地方采用的是体育训练的方式。比如在准备部分,语言简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基本部分,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学生的举止行为,记录他们的表现,以便最后总结;在结束部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让学生自由交流心得体会。因此,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是把拓展训练分成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这几个部分。充分利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上的相同点,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参与,在本质上都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拓展训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推动体校教育改革;拓展训练与体校体育教学目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符合学校的日常教学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应该将拓展训练引入体校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健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11篇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四、扩展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实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而富有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掌握了这种策略后,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能力去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

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阶段的深入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存储了充足的多媒体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在这个程序中阅读文本,倾听优美的朗读配音,同时观察相关的图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在一边欣赏中充分领略阅读材料所显示出来的美,去感受、体会这种美,继而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有了初步的接触,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哪怕这个认识十分肤浅。如在一年级自能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活动,"……像……"的名式学习为例,在比喻欣赏中有一句:"盛开着的金黄色的郁金香多象盛满美酒的小金杯啊!"学生自己阅读这名话,在配音中欣赏这句话,再观察美丽的郁金香图,就领略以了用比喻句说话时的美,也初步接触、认识比喻句。这种感性认识为下一个环节的学说打好了基础。利用计算机交互性能强大的特征学生的操作是自主的,喜欢欣赏哪一句就进入去进入哪一句,喜欢听几遍就听几遍。在这个环节前教师只要交代好本环节的学习任务,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不加任何干扰,这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适当的主导性。

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而在我们的自能阅读策略的主体环节中。我们让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自悟出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这里我们同样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为学生设置了大量的选择题,让学生在习题过程中加深第一环节中对新知识的原始认识,到最终,自悟出要学的新知识。我们在教学辅助软设计时,同样地题目文本,配好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图片提示下启动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自学自悟。设计中了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的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学生做出正确的答案选择时,发出"你真棒"的鼓励之声和个"笑脸",选择错误时发出"要努力!"的语音,再罚一个"哭脸",这些趣味性浓郁且带有一定强度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在不断深入的习题中,学生无形地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中概括出所学新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监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帮助与促进。

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

这个环节是自能阅读策略的巩固环节。在这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有关比喻知识去完成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应用中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在习题中分A、B两类。A类较容易,B类加大难度,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不同程度选择习题类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中加入了练读的内容,我们的设计意图是:一方面用多读的形式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另一方面解决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只重视人机交流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

四、扩展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扩展开来,说说在生活中怎么去应用。如一年级比喻句教学时,最后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迁移到平时生活中,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比喻句来说话,使我们所说的话更美。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对应用层次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运用师生之间的交谈形式来进行,就又解决了计算机教学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师生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让师生在交流中发展师生友好关系,这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让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再是冷漠的。

第12篇

笔者经过对少年变声期生理特点的分析和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如果声乐训练在变声期以后再进行,就会错过少年接受能力最强的最佳学习阶段,不利于学习和掌握声乐技能、技巧和歌唱器官机能的训练,更不利于优秀声乐演唱者的培养。实践证明,变声期的声乐训练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训练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积极探索变声期声乐训练的方法,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训练方法。对这些新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对声乐教师针对变声期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青少年学习音乐和歌唱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变声期的生理特点

变声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由少年时代进入青年时代的标志。从单薄娇嫩的童声变为丰满结实的成人声音,虽然变化很大,但它并不是一种突变,而是经过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末期三个阶段,大约一至两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逐渐完成的[1]。男性变声期约发生在13至15周岁,全过程约6个月至2年,因个体差异,所以变声的时间早晚与变声过程的长短也有所不同。变声期男孩的声带从幼童时的6~8毫米长,逐渐增长到20~24毫米,并且在增长的同时,相对变宽增厚。喉头前后径增长1厘米,喉结明显突出,这些变化导致了男孩的声音出现显著改变,稚气的童声逐渐消失了。发音频率低,声调变得粗而低沉。变声前,男女音色、音域没有太大区别,通过变声期,男性声音的音调频率要逐渐降低一个八度,与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女性变声期比同年纪的男性要早1~2年,大约在11至13周岁,这时女孩的颈、肩、胸部和四肢皮下脂肪逐渐增多而显得丰满起来,皮肤细腻。从声音变化上看,有些女孩虽然唱歌仍是童声,但说话时有的词语开始出现粗涩的声音,唱歌时本人觉得嗓子有些不听使唤,声音不稳定,发高音较困难,嗓子容易疲劳等。声带从幼童时的6~8毫米,逐渐增长到15~18毫米,并且同时相对变窄,但喉部突出不明显,声音变化也不明显,常不被人们所察觉。女性变声后音域约降低1至3度左右,也有个别人的音域与变声前相同。

二、变声期声乐训练的方法

从变声期的生理特点可以看出,女性变声期前后的变化幅度不大,音色及音域的变化都很微小,因此,女性的声乐训练在变声期前或变声期就可以开始。而变声初期和变声中期是男声嗓音变化最大的时期,声带严重沙哑、唱歌走调、声音不听使唤,声带和咽喉部充血、水肿严重,此时发声很困难。对变声初期和变声中期的男声不应进行声乐训练。变声末期的男声声音基本稳定,只是声音还不够成熟,可以进行声乐训练[2]。

男性变声期与女性变声期有较大区别。变声期前的男声和变声期前的女声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都属于童声类,但男声童声的训练也就是变声期前的训练有别于女声变声期前的训练,女声多用胸声加头声的歌唱训练手法,男声则只用胸声歌唱(即男声训练不加假声)的训练手法。

变声期是歌唱训练的一个特殊时期,它有别于成人的正常声乐训练。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指导变声期的学生歌唱,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歌唱的积极性,还可有效地起到保护嗓音,促进嗓音健康发育的作用,并且对锻炼声带的耐力、张力、弹性及呼吸肌肉群的协调配合、控制气息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好处[3]。要做到科学合理,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合适的教材,歌曲音域不能过宽。一般来说最好控制在八度以内,歌曲的调不能定的过高,要根据儿童的变声情况来定歌曲的调。唱歌时的音量和力度不宜过大。2、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气息训练。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气息支持来歌唱。平时练唱时尽可能用轻声。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先从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练起。可多练练“哼呜”练习,女声在唱到较高音区时,可引入假声。男声以练(中声区)自然音区为主。3、教给学生保护用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在唱歌以外的时间里尽量少说话,少用嗓子。采用一些无声练习法来对学生进行气息控制力的训练。4、合理安排教学,练唱时间适度。在少年变声期时练唱的时间应适度,不宜持续过长,否则很容易引起声带疲劳甚至受到损伤。5、讲授与嗓音健康相关的科学卫生知识。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向学生讲解变声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及噪音保护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变声问题。

三、变声期前及变声期训练的具体实践

在变声前的训练以及变声期的训练,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感。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变声期嗓音变化常识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变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少儿到成人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要正确对待变声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要符合变声特点,又要诱发歌唱积极性,只要细心观察、耐心指导、区别对待,就能使少儿的嗓音得到健康的发展[4]。教师要正确引导,教他们科学用嗓,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讲述少儿自然优美及科学的声音标准,使之明确少儿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1、正确的发声训练

少儿的声音实际上存在至少两个声区,据国内外专家的多方实践证明,训练少儿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把头声歌唱、追求音质的美放在首位。目前世界上少儿发声歌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胸声歌唱即全真声歌唱;一种是头声歌唱即真假声结合(混声)称为“美声”,这种歌唱方法是理想而科学的少儿歌唱方法。用头声一直下行使用到e1或d1,把g1和d1之间的声音训练得和胸声区的声音一样,具有相同的力度。这样最大的好处在于十分安全。

用沉重的胸声大声歌唱,声音苍白而不圆润、音色发干刺耳,高音喊叫而吃力,脸红筋绷,甚至失声,久之就会对歌唱失去兴趣和信心,最终成为歌唱的牺牲品。用纯净、优美、轻松自如的头声歌唱,追求音质美,不强求音量,歌唱时声带与喉部负担较小,不易疲劳,优美而富有朝气,没有力竭之感,轻松自如,显然这才是应该采用的科学而符合少儿心理、生理的训练方法。

变声期的发声训练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由浅入深;坚持正确的歌唱姿势;运用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发出有气息支持流畅而饱满的歌声[5];科学地运用头声歌唱的同时,重视常用音域的训练,待常用音域获得美好声音后,再逐步向高、低音扩展;声音要上下统一,唱高音要注意喉头稳定,还要挂上胸腔共鸣,使声音稳定,不飘、不虚。唱低音要保持头声高位置不撑不压,放松自然,唱中音区要自然丰满;练声或歌唱力度要适当,声音要响而不躁,轻而不虚,高而不喊,低而不压,加强呼吸能力的控制力训练,使歌声能强、能弱、能渐强、能渐弱;扩展音域时,要训练学生声音走动灵活,行腔自如,高、中、低声音统一,音色圆润等。发声练习可从f2或e2开始,用头声唱,进行下行音阶或音程训练,训练次序可按下面的例子依次进行。

“哼鸣”练习

(1)

(2)

(3)

哼鸣练习最好放在每次练声的开头来做,可以用下行音阶或下行音程来练。一般从上往下哼比较好。容易找到“头声”的感觉;从中声区开始哼,然后逐渐向上下两头扩展;哼鸣练习有两种方法,一是闭口哼鸣,二是开口哼鸣,唱中低音区可用闭口哼鸣,唱到较高音区时可用开口哼鸣,但无论是开口哼鸣还是闭口哼鸣,唱出的声音应该是一样的、统一的才对。

“呜”字练习

(1)

(2)

(3)

“抖唇”练习(“打嘟噜”练习)

抖唇练习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横膈膜、小腹的支持力,而且也比较容易使学生找到头声的感觉。

(1)

(2)

(3)

在对男性少儿进行基本发声训练时,要把握好音域,变声期前发声练习的音域低音不要超过b,高音不要超过d2。变声末期的发声练习的音域低音不要超过g,高音不要超过d2,以中声区训练为主,发声练习与女性练习有所不同,可用上下行五度音阶或上下行五度音程来练声。歌曲选择要挑选一些音域幅度小的歌曲,定调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上下浮动。如:

“哼鸣”练习

(1)

(2)

“抖唇”练习

(1)

(2)

(3)

“呜”字练习

(1)

(2)

“母音”练习

(1)

(2)

(3)

以上发声练习共同的要求是尽量唱得要连贯、圆润、均匀,唱得要慢一些,加强横膈膜的锻炼,体会横膈膜的呼吸支持感。声乐老师还可根据少儿的特点编一些带歌词的练习,防止发声练习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少儿学习声乐的兴趣。

2、少年发声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纠正方法

由于少年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常常会在发声训练中产生一些错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少年发声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纠正方法:

(1)喉音,是由于失去气息支持,喉部肌肉紧张,舌根用力所导致。纠正方法:正确运用胸腹式呼吸法,运用呼吸支点和气息控制力发声,使舌自然放松,多练习闭口哼鸣。(2)鼻音,软腭塌下,声音闭塞,晦暗的重鼻音。纠正方法:提软腭,放松大舌根,多练习唱开口母音,调整声音着力点。(3)颤抖,由于紧张、气息控制不佳和盲目模仿所导致。纠正方法:加强气息控制,各部肌肉自然放松,使歌唱器官正常运动。严重时在教师指导下多练习直声或长音练习(就是把一个单音延长来唱,要求唱的平稳、均匀)。(4)白声,盲目追求高音、音量、喊唱所导致。纠正方法:控制音量,注意以头声位置歌唱,加强呼吸控制,使声音柔和圆润。(5)气声,是由于盲目模仿所导致。纠正方法:加强咬字及声带闭合,使声音结实明亮。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少儿训练的时间长短、音域幅度及歌曲选材上应该注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发声训练的练声曲,一定要科学选用,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方法性。如:哼鸣练习、抖唇练习、各母音练习、扩展音域练习、以情带声唱词练习等,都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严禁疲劳训练,每天训练半小时左右,即:发声1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再唱歌15~20分钟即可。这样既能使声带和呼吸肌肉群得到有效锻炼,又不使之过度疲劳而受到损伤。

训练时还要把握好音域的幅度,不能唱得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将会拉伤声带,要严禁创伤性训练。初学的学生,音域要控制在c1――e2之间。经过一段时间(大约半年以上)的训练,再逐步半音半音向两头扩展音域。

另外,从歌曲选材上要尽量挑选一些中外优秀的、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歌曲,在歌曲定调时要灵活一些,可根据学生的音域范围来定调。中国歌曲可选用如《二月里来》、《苏武牧羊》、《渔光曲》、《卖布谣》、《牧羊歌》、《牧羊姑娘》、《塞外村女》、《长城谣》、《大海啊,故乡》、《故乡的小路》、《高高太子山》、《飞吧,鸽子》等;外国歌曲可选用《握别》、《小蜜蜂》、《摇篮曲》、《土拨鼠》、《莎丽楠蒂》、《铃儿响叮当》、《樱花》、《可爱的家》、《小杜鹃》等。

4、不同阶段的不同训练方法

由于变声期分不同的阶段,针对各个阶段,其训练的方法也有区别。变声前或变声初期男女声训练时,可在学生自然音域内进行轻声短时间练习,减少或停止大音量和高音训练,提醒学生节约用声。女声在变声中期训练时,教师要在教学中耐心对学生嗓音变化予以关照,改变教法或内容,以训练中声区为主;可进行单纯的呼吸训练,同时多用听唱、欣赏等手段提高歌唱素质。单纯的呼吸训练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练习:第一种方法是发“Si”(嘶)拉长音,气息从舌齿之间缓慢有控制地均匀吐出(声带可不发声,只是气息经过舌齿的气流声),让学生体会呼吸时有没有支点,当发现学生发的“Si”声不能延长时,便证明了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气息支点,教师此时要多做示范,不要急于要求马上掌握,当学生能够找到气息支点发长音时,就进一步要求学生发出的声音要平稳、连贯、均匀,逐步体会气息支点,也就是呼吸肌肉群保持气息的能力。第二种方法是抖唇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嗓子不舒服时可采用无声练习。其方法是:嘴唇轻闭,用闻花香的方法深吸气,然后将气息有控制地吐出,上下嘴唇随之发出震动;这一练习能很快体会到气息的支点,因为没有气息支点,上下嘴唇便会马上停止抖动,若没有停止抖动,就一定会有气息的支点。此项练习是检验呼吸支点的最有效练习,可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习5分钟左右。变声后期,需解除学生思想负担,了解变声期的特点、规律及保护和训练相结合的益处,正常进行发声歌唱练习和高音训练。

四、健康的生活习惯

变声期除了正常的声乐训练以外,老师还应该经常提醒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有规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睡眠;注意身体健康,劳逸结合,精神愉快;不要大音量长时间的发声,因为变声期的喉头和声带变化较大,常出现充血、水肿,所以不能长时间过度地使用嗓子,如连续朗诵、演讲、唱歌和大声喊叫都是应该禁止的;注意饮食卫生,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还应摄入B族维生素和钙质,忌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咖啡、烟酒、辣椒、大蒜及过烫或过凉的食物等。伤风感冒时要及时治疗,并可适当停止训练。

五、结语

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和保护下,少年不仅可以安全顺利度过变声期,还因为进行了早期训练,能够使少年在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学习和掌握发声技能和歌唱技能的训练。早期对声带进行科学的训练,使声带的拉力、耐力、弹性等机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及共鸣腔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成人以后的声乐演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1] 陈石萍:《少年变声期合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 张春卉:《少女变声期的歌唱训练》,《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 王建蓉:《浅谈变声期学生的声乐教学指导》,《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 徐冬梅:《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与保护》,《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