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治安整治论文

治安整治论文

时间:2022-11-12 03:0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治安整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治安整治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式下,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源及稳定农村治安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总体形势是和谐稳定的。但是,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人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下面,就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当前影响农冲翎啥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各类矛盾纠纷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个体或家庭之间的矛盾纠纷。主要是由于邻里关系和田边地角、地界、沟渠和宅基J也等琐事引发的。由于这类矛盾纠纷是常见性、多发性的,如果不及时调处很容易造成积怨加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恶性刑事案件。二是农民个体与村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主要是由于土地承包、税费征收等原因引起的。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隆,农民争地现象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农村矛盾的中心。三是农村集体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主要表现为她征用、环境污染等方面。特别是随着城镇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征地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二)干群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因干群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的矛盾。二是村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少数村因为家族势力、宗派势力斗争而产生选举矛盾,甚至大动干戈。特别是有的村干部为选举拉帮结派,滋生敌对晴绪。三是村民与其他政府机关干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因税费征收等问题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些现象近年来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三)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各类侵财案件高发。二是各类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三是治安案件发案较多。特别是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案件的发案居多,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而且,偷鸡摸狗等案件时有发生。四是涉农经济犯罪危害巨大。

二、当前农村不稳定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部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当前,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人,大多青壮年男性涌人城市打工,农村年龄结构失衡,导致村干部年龄偏大,工作没有积极睦。正是由于村委会和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才造成不少村风气不正,治安混乱,经济发展缓慢。

(二)农村群众思想意识复杂多变。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实化。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很多农民产生了不平衡心理,于是就出现了不少“钉子户”和“刺头”。

(三)基层基础工作不到位。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不少地右还停留在文件上、口号上、形势上,各利!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中唱“独角戏”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地改观。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法律知识还比较匾乏,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

三、做好当前农村稳定工作的建议

(一)极积极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农村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点多、线长、接触面广的工作优势,以派出所和农村警务区依托,各警种分工合作,在驻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教育、土地、工商、司法、法庭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做好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干群矛盾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要把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与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用发展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发展来化解多年的积怨,用发展来密切警民关系,不使小矛盾演变为大矛盾。

(二)积极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要做大做强农祠}J}出所和农利警务责任区。把派出所作为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充实警力,加大投人,完善机制,真正把派出所建成维护农村稳定的第座平台。要为责任区民警配备}L要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和警用装备,明确责任区民警的职责,真正把农村警务责任区打造成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层基石。二要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要积极争取各乡镇党委的支持,加强丰打台保会建设,将抬保主任的工资纳人镇级财政保障,解决治保主任的后顾之忧;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建立户户联防的形式,共同防范违法犯罪。三要加强技防建设。大力推广安装镇区动态监控系统、厂企内部动态监控系统、重点场所区域动V监控系统,并实现与派出所监控中心的联网;要大力推广安装报警器、远红外线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全面提高农小月台安防控工作的现代水平。

第2篇

摘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在赛会前夕和举办期间,均通过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其经验做法对南京正在开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南京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环境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赛会;城市;环境整治

为迎接青奥会,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形象,南京市正在开展“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旨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南京环境“脏乱差”现象。青奥会开幕在即,要在100天内彻底解决城市顽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筹办大型赛会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国际大型赛会举办城市环境整治经验

1.精细的目标任务是环境整治的行动指南

城市环境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且任务繁杂,需要理顺部门关系、健全相互协作机制,制定精细目标任务,逐个攻破,逐期推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了成功举办大型赛事,有效对城市环境集中整治,均较早地提出了精细目标和实施任务。北京市确立了三年三部曲的工作计划,提出“2006年治乱、2007年见新、2008年添彩”目标,制定出“三净、四新”标准,即:乱搭乱建拆干净、乱贴乱画刷干净、乱堆乱摆清干净,两侧楼房粉饰一新、沿街门脸修葺一新、广告牌匾设置一新、绿化植物改造一新。上海市出台了《市容环境建设600天行动纲要》,确定了“三大工程30项任务”,纲要具体细化到任务、配套项目和季节性项目。深圳制定了《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纲要》,分别就水治理、大气治理、绿化美化市容等采取十项行动计划。

为了迎接青奥会,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先后开展了“千日行动计划”、“动迁拆违治乱整破”行动、“363”计划和“9322”行动,但城市“脏乱差”现象并未根除。很大程度是由于在城市环境整治上,没能较早地、系统地提出整治目标和实施任务,并围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和实施。因此,全市“百日大扫除”应该制定详细目标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地区和相关责任人。

2.抓住重点是环境整治的有效手段

城市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特别是要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需要政府各部门采取各项专项整治活动。2008年,北京市将环境秩序整顿治理作为工作重点,着重开展了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建设、治理重点大街和重点地区、整治广告牌匾、开展新农村环境建设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2010年,上海着力加强了对乱设摊、乱张贴、乱发小广告等市容环境“顽症”进行综合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推进,主要包括建筑立面粉饰,社区雨污水分流改造,园林、绿化美化,道路升级改造,夜景光亮工程,社区综合整治等六方面内容,共计919个具体项目。

城市环境治理职能分属在市政府的不同部门,城市环境改善需要涉及环境治理职能的各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其他城市经验表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全面突击,更需要各个击破,各相关部门和地区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好各项专项整治。当前南京主要围绕城市环境中存在的卫生死角、污水横流、城市“牛皮癣”、乱搭、乱建、乱摆现象以及高速公路两侧绿色通道和快速道路、进城进区主要出入口道路两侧、青奥会场馆附近城市环境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

3.公众广泛参与是环境整治的力量源泉

群众是优美城市环境的最大受益者,城市环境的整治应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响应。北京召开“2008”环境建设志愿行动万人誓师大会,动员社会单位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同时,还启动了万个“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上海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根本方法,力求环境整治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一个半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集中清洁城市环境行动,2010年全市约有610 万人次参与“环境清洁日”及其他迎世博清洁环境行动。广州在亚运会举办前和举办期间,发动“我的门前我清洁”行动,重点加强了主要道路沿街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管理,积极发动沿街商店和居住小区市民积极参与。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针对当前南京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在于政府包办一切,没有把整治环境变成老百姓自己的行动。老百姓身边的琐事政府部门没当回事,而只重视面子上的事情。”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举办赛事过程中,城市环境之所以能得到明显改善,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还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通过全市的宣传和发动,南京市民已发动到“百日大扫除”行动中来,对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和监督,配合政府各部门做好整治和改善工作。但当前南京市民的参与度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市民相比还有差距,在提高环境意识、规范环保行为和参与环境整治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长效制度设计是环境整治有力保障

筹办大型赛会是提升城市环境的催化剂,举办城市应以赛会为契机,摒弃短期行为,着眼长远功效,突破体制机制制约,完善长效制度设计,推进环境整治常态化。广州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秉承“办赛事”与“办城市”并举的理念,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整治、建设和管理的各项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实施了两部地方性法规、18个政府通告以及一系列工作方案。上海市从机制、制度入手,重点完善和推进了“深化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七个方面,包括长效管理制度,为持续改善环境秩序提供了机制保障。深圳在筹备大运会期间,制定了深圳城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和12个专项方案,从法规层面保障了深圳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南京历次城市环境整治收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长效机制,环境治理措施缺乏可持续性。由于标准、规范和制度的缺失,一些部门、街道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时好时坏,力度时紧时松,未达到白天黑夜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城市环境管理上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经验表明,南京“百日大扫除”要取得成效,不能把这次行动看作是赛会前的简单“大扫除”,而是短期内探索长效制度,研究制定相应法规和行政管理措施,促使全市城市环境管理从“根”上得到提升的机会。

二、南京城市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当前开展的全市城市环境整治,需要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目标再明确、协调再一致,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全面改善市容市貌,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青奥会。

1.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确保环境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好目标任务。建议制定全市统一的城市环境行动计划,并将计划分解到各项任务,确保做到整治有计划、无盲区。二是明确责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与各部门、各区、各街道,与社区和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防止出现遇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强化督查。市纪委要根据《关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中加强监督执纪强化纪律保障的意见》,对全市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做到铁面执纪、严肃问责。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

围绕城市环境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开展好各项整治行动,力求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一是开展集中清理垃圾死角行动。以背街小巷、开放小区、农贸市场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全面清除各类垃圾、渣土和废弃物,确保不留卫生死角;二是开展整治流动摊贩行动。坚持严格管理,对市区主干道的摆摊设点要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缔,同时对经营市民生活必需的早点、修配、餐饮等摊点,要实行定点经营,统一管理;三是开展拆违整治行动。针对破坏城市环境的各种违法建筑、违法广告和占道经营等违法设施一律要无条件拆除,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责;四是开展整治流浪乞讨人员行动。制定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有效措施,严格限制重点街区和行车路面的违法乞讨行为,做好救助、劝离工作。

3.制定标准,完善法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好城市环境整治标准。南京要以“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作为城市定位的名片,制定较高的城市环境标准,力争使全市总体环境面貌与自身定位一致,与国际大都市和国内先进城市接轨;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在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广告管理等领域制定临时性行政管理措施,一些措施在青奥会之后可上升为政府规章;三是建立整治工作常态化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当前各项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不搞刮风式的花架子,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4.注重宣传、广泛发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是广泛开展城市环境治理宣传。全市新闻媒体、各单位宣传部门要通过典型案例,对城市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脏乱差”等现象进行曝光,努力使人人知晓环境治理、人人支持环境治理、人人参与环境治理;二是积极开展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城市市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三是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积极发动城市志愿者,设立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对全城环境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开展“我的门前我清洁”和“城市环境集体大扫除”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还要积极鼓励公众对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各项合理化建议,政府要充分听取和吸收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参考文献

[1]赵凤桐.全力以赴做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确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02).

[2]陈建华,李晓晖.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2010(03).

[3]程清文,高翔.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环境的优化[J].第8届中日韩国际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10).

[4]王晓东.城市市容环境治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2(12).

第3篇

民生是最大的警务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介德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我们的公安工作。

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有三项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真心畅通民意渠道,这是前提和基础。沟通渠道畅通了,才能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在制定警务方针、确定工作重点时才有客观、真实的民意依据,公安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二是真情服务人民群众,这是核心和关键。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第三是要建立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这是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抓队伍建设、抓警民互动、抓舆论引导,全面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从而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化,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尽心办好群众的小事

浙江省台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陈棉权

公安机关化解矛盾、服务民生,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尽心尽力办好群众的小事。

小事连民心,小事连全局,小事连稳定,小事连和谐。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打造民生警务,必须牢固树立“破小案有荣誉感,办小事有幸福感”的理念,把群众的每一个呼声、每一起诉求、每一点意见都当成大事来看待,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如近年台州市立足“老百姓最关注什么,公安就整治什么;老百姓最痛恨什么,公安就打击什么;老百姓最期盼什么,公安就服务什么”,建立了“既要破大案也要管小案、既要破案件更要防案件”等一系列机制,开展了“反盗抢、促和谐”等行动,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举措,尽最大努力从群众最需要的小事做起,尽最大限度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有效增强群众安全感的同时,提升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四大策略支撑“三项建设”

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跃进

为保障转型形势下推进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等三项建设的健康发展,工作导向和支撑手段也必须及时调整,重点要从目标要求、实现路径、奖惩措施、队伍精气神等方面支撑“三项建设”。

一是完善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五个度”绩效考核导向。这“五个度”为:人民群众满意度、社会治安掌控度、警营和谐度、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度、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认可度。

二是把创意警务作为破解难题、深化“三项建设”的路径。不能一味靠增警力、添装备,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是建立激励奖惩制度,努力实现固本强基的目标。

四是要以警队“精气神”支撑“三项建设”,理顺“心气”,提高“士气”,炼就“豪气”,弘扬“正气”,增强“底气”,培养“雅气”。

信息化是警务改革“第一支点”

云南省曲靖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胡祖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实践证明,公安信息化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不仅是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警务机制改革的“第一支点”。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黑车” 出租车管理制度 出租车行业

一、目前在打击“黑车”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出租车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行政审批制,和其他行业一样,出租车行业可以自由发展。但由于当时经济不够发达,市场需求不足,而且当时的车价偏高,故发展缓慢。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后,全国出租车行业成井喷式发展,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各地的城市感觉到出租车发展势头太强劲,就采取了以”数量管制”控制发展的手段,并实行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2004年开始采取公司化运营,不允许个人经营。2004年国务院81号文件出台是一个标志的事件,之后经营权纳入到行政许可范畴内,经营权停止永久转让。建设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当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有类似规定,就是通过公司来稳定市场。

这意味着个人是无法合法取得出租车经营权的。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出租车公司管理的不透明,希望从事出租车行业又不愿加入公司的人,特别是到大城市打工的外地人,用自己的车从事客运服务,从而产生了“黑车”问题。

针对“黑车”,全国各地的交通执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开展了多次打击和整治“黑车”的行动。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上海市松江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联合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的交警、治安、派出所等多个部门采取了多次联合执法措施。为全方位打击“黑车”,上海市成立了市级联合执法队和区级联合执法队。联合执法队包括很多成员单位,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各区的下属部门等,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大型的整治行动。由交通执法大队牵头,对重要的地方进行排摸,比如说交通要道、交通枢纽站,针对这些地方开展专门的整治行动。另外,松江区下属的各乡镇,实行属地化管理,专门派队员到乡镇进行管理,称之为“大联动”,并设置部门驻扎于此,以便开展长期整治行动。

在打击“黑车”的过程当中,监控设备功不可没。利用监控设备拍摄到经常从事非法客运的人,对这部分人员建立“黑车”资料库,执法时对资料库里的人员进行重点打击。在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牵头的新一轮全市非法客运集中专项整治中,执法部门除开展联合打击、驱赶等常规工作外,还将对疑似“黑车”司机统一发放一份署名“上海市整顿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整顿交通联席办”)的《致非法客运从业人员的劝告书》,奉劝其主动放弃这一违法职业。如果继续非法营运的话,可以对其拘留,严重者可以以扰乱公共秩序罪判处刑罚。另外,执法部门非常重视宣传,通过海报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讲乘坐“黑车”的危害,“黑车”在安全方面的无保障,引导群众自觉拒绝“黑车”。

(二)完善公交系统

总体来看,“黑车”毕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取缔“黑车”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的出行造成了不便。此时就需要采取疏堵结合,通过完善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线路等办法保证一个城市的交通运力。

在城市客运当中,公共交通仍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出租车仅仅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因此,完善公交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发达的公共交通,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因此,仍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在上海市松江区政府网站的通知公告栏中,经常能够查询到增加和调整公交线路的公告。在公交线路的设计中,充分结合轨道交通和市政建设等方面,以方便居民出行为原则。居民张女士说:“松江24路就经过我家小区门口,有了公交,就再也不用坐‘黑车’了。”可见,“黑车”是居民出行的最后选择,如果公共交通方便的话,更多的人选择了公共交通,“黑车”的市场就会萎缩,部分从业人员也就不得不放弃经营“黑车”。

另外,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一定程度上,“黑车”挤占的是正规出租车的市场。居民在不便打到出租车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黑车”。取缔了“黑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增加正规出租车来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上海市出租车管理部门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向各区下放一定的出租车经营权额度,出租车公司一般会积极申请新设的额度,增加出租车数量,从而解决打车难的问题。

(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有效引导“黑车”主合理就业

对于一个竞争的市场而言,仅仅靠政府的规定以及直接的处罚来限制“黑车”的数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调查,高校周边的大多数“黑车”主也是为了获取基本生活来源才被迫从事“黑车”运营的,所以政府更加需要采取的措施应当是疏导“黑车”主到正规的就业渠道,只有“堵”与“疏”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黑车”问题。具体地,政府应当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通过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失地人员创业优惠政策等方式,把“黑车”运营人员向自主创业、再就业等方向引导,使其能合法地自食其力,从本质上杜绝“黑车”。同时对“黑车”司机加强法制教育,认识到“黑车”的危害及非法性,主动改行,进入新的行业。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降低乘坐“黑车”满意度

充分利用广播、张贴标语、开展交通安全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积极在广大学生中以及社区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对“黑车”危害性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黑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乘坐“黑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提高高校学生对“黑车”的警惕性程度,使学生不仅能够自己潜意识里抵制“黑车”,而且能够帮助其提醒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来抵制“黑车”,达到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拒绝“黑车”,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笔者调查的松江大学城周边的公交车站公告牌、学生宿舍楼外都有张贴宣传“黑车”危害的海报和横幅。对帮助同学抵制“黑车”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现行出租车管理制度的弊端分析

“黑车”的产生与出租车制度的弊端不无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政府监管出租车行业至今,公司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但公司的管理并不透明,出租车公司作为一个“食利”的中间环节,从中攫取大量利润,出租车司机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工作时间长但取得的收入并不高,出租车司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出租车行业一度疲软。出租车运力不足必然导致市场空缺,嗅觉敏感的“黑车”司机们便趁虚而入。

从外部来看,出租车公司在出租车行业的经营管理中主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有:首先,配合政府政策,协助政府调节交通运力。其次,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如:公司组织针对性地开展车况车貌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对车辆二级清洗的监控力度,注重标识完好,在检查中细化各项目要求,做到及时清理并对缺损的各类标识、脚垫、搁板等进行整改等。相对于个体经营,公司运营比较规范,服务质量也有保障。再次,驾驶员把关,聘用符合要求的驾驶员,尽量避免事故发生。

但是利益问题仍是核心问题。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服务就价值那么高么?司机每个月上交给公司的“车份钱”和其他费用,买来的是什么? “份儿钱”主要使用在人工成本、车辆相关费用及管理费用(含营业费用)上,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费、工会经费、补充保险、劳保、供暖费等11项,车辆相关费用包括车辆折旧费、燃料费、维修保养费、车辆保险费、燃油补贴、事故费支出等13项,管理费则包括房屋租赁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务费、残疾人保障金等约30项。2005年8月,北京市嘉信达会计事务所受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委托,对北京市首汽等六家出租汽车公司、接近10000辆出租车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评审,在2006年5月之前公布的出租车公司利润2005年是3.61%。但这说法外界均很难接受,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系某教授的说法,出租公司的经营利润则应该至少在30%以上,3%的利润并不符合这一行业的盈利水平因为这是个垄断行业,有垄断,就必然会有暴利。这一观点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专家贾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出租车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需特许经营权才能进入,只有不到4%的利润很难令人相信。”于是,一边是出租车司机们辛苦劳作抱怨收入不高,另一方面是出租车公司坐收渔利。司机每天一睁眼就欠了公司三五百,而公司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和保障,好像不值一天三五百这个价,司机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但是目前的政策是不允许出租车个体经营,即便允许也需要挂靠公司,等于换汤不换药,司机们依赖于公司却对该公司有诸多不满。

三、国(境)外出租车管理模式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刑侦基础工作;问题;对策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刑侦基础工作

刑侦基础工作是打击罪犯并成功破案全过程的根基所在,在打击破案过程中发挥着扎实基础、创造条件和提供线索的重要作用,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刑事特情与刑事侦查技术是刑侦基础工作的三大基础,而且是全面提高刑侦工作整体战斗力与工作效率的根本性工作。当前,我国刑侦基础工作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充分运用刑事技术勘察现场开展刑嫌调控和运用刑事犯罪情报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案情的综合能力较差,这项基础性工作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打击犯罪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侦查方式

所谓侦查方式是指侦查主体综合运用各类科学如:社会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及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在侦破刑事案件过程中所运用的措施、手段、谋略和途径的总称,侦查方式并不是指侦破某一起(类)案件所运用的某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指将侦查理论和侦查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论体系。

为了顺应当前刑事犯罪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各级刑侦部门始终要以“科技、信息、证据、事实”等为重点,不断进行侦查方式和侦查观念的转变与创新,不断提高侦查水平、侦查理念和办案水平,努力达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的刑事工作目标。

二、刑侦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刑侦体制不适应实战需要

侦查工作机制,是指侦查机关通过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组织,并就案件侦查工作进行分工的工作机制的统称,主要包括侦查方法的选用、工作人员的激励、执法质量的监督、技术与情报支援等方面。我国在前些年曾经进行试点采用了命案招标制、探长负责制等等侦查方式方面的有益探索,但是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高效的侦查工作机制。所以说我国当前的侦查工作机制,任然沿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较为传统的侦查工作机制。

(二)基层侦查机构设置不合理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过去计划体制的影响以及各部门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较不合理。部门设置重叠交叉,职能单一,各部门分工过细,而属于应由多警种、多部门共同完成的综合性业务则经常出现职责不明确、互相推诿扯皮、责任不落实的现象,部门苦乐不均,阻碍了整个公安机关合力的发挥。

(三)侦查违法现象突出

随着刑事犯罪案件的增长,公安部领导对相关方面越来越重视,在公安部领导的带领下,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广泛开展了对侦查活动中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治理和整治的活动。通过此类整治活动,使公安队伍人员更新了执法观念,摒弃错误认识和以暴制暴的做法,使得执法办案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但是,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三、对策研究

(一)确立信息整合的理念

所谓信息整合,是指在展开刑侦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应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一体化、可以实时更新并且资源共享的刑侦基础工作信息平台。信息整合一般包括几点以下含义。

首先,为了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刑侦基础工作必须走信息化道路。刑侦基础工作必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以信息资源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刑侦基础工作的成果并实现实时网络资源共享,使其完全摆脱过去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破案方式和运行模式,节约人力、时间成本,大大提高刑侦基础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其次,刑侦基础工作必须坚持走一体化整合道路。一方面,应该将各项具体刑侦基础工作项目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整体优势、系统效益和综合效益,克服过去刑侦工作中各自为战,彼此分离的低效率做法。另一方面,刑侦基础工作在整个刑事侦缉工作中并不是封闭、孤立的,只有将刑侦自身的信息资源与外部信息资源充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因此,在信息采集和利用等基础性环节,必须树立开放的观念,提高侦查信息采集的质和量,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刑事基础工作所获得和整理到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其他政法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

第三,在刑侦基础信息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对工作内容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不断地剔除各类干扰信息、整合有用信息。当前,刑侦基础工作的成果主要体现为各种类型的侦查信息,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信息整体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的真伪程度高低以及信息有效性程度的高低。因此,要想获得实时高效有用的信息,刑侦基础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是一个动态建设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刑侦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框架是相对稳定的,但根据社会背景的发展变化和犯罪情况的发展演变及侦查工作需求的发展变化,刑侦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应该借助刑侦基础工作信息平台不断扩充、调整,最大限度地获取侦查可用信息并不断扩大其范围、扩充其数量,切忌因循守旧。当然,对于已经采集到的和已经获得、充分掌握的信息,应该及时地予以更新,最大限度地确保其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规范刑事案件受理、立案、办案工作机制

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基础工作、防范工作、群众工作和治安管理,及时发现、依法打击辖区内的刑事犯罪活动。

(三)加强刑事情报工作

首先对各基层所队刑事情报监管员进行强化培训,着力提高其刑侦阵地控制、情报信息运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刑事情报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交流、探讨当前我国刑事情报工作出现的各类新状况,并提出应对措施。再次积极争取各基层所队对全国刑事情报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认真研究综合分析改进措施。最后是对刑侦工作考核细则进行详解,指导基层所队开展新时期刑事情报工作。

(四)加强刑事技术建设,走技术强侦之路

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可以说是第一破案力所在。所以,在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加强现场勘查,提高痕迹物证特别是微量物证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强化刑事侦破新技术的推广和研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1.把好现场勘查关,努力提高取证率。破案公式≈细致的勘验+深入的访问+神奇的推理+保护现场+领导(媒体)重视。犯罪现场保护是指对犯罪现场进行警戒、封锁等,使其保持案件发生或发现时的状况。加强对犯罪现场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现场勘查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其次可以为搜集证据和第一手犯罪信息提供保障,再次可以为现场分析提供依据,并有利于保守犯罪现场及现场勘查的秘密。

对罪案现场的保护一般可以采用多层警戒法,首先,在第一层应当设置一个或多个检查岗,进行交通管制或限制无关人员通行,并且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设置新闻中心;其次,第二层设在紧邻罪案现场处,只有警方人员、急救人员、后勤人员及官方的车辆可以进入该区域,该区域可以安排级别较高的人员进入,可以接近罪案现场,但是不得进入现场,更不能破坏物证,在这一层内设立指挥中心;最后,对于进入第三层的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的管控,在理论上只有罪案现场勘查人员方可进入第三层。

刑事案件现场是重要信息源和证据源。破案线索基本上都是来自犯罪现场。目前,公安机关多个职能部门在侦办犯罪案件,但是有许多案件我们都忽略了对罪案现场的勘查,往往存在“重大案现场勘查,轻视小案现场勘查”等现象;因此,必须树立刑侦人员良好的现场勘查观,要普及现场勘查知识,培训大批现场勘查人员,把常规勘查器材配备到责任区刑警中队和派出所。

2.强化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微量物证是指能够证明犯罪的微小的物质材料或痕迹。微量物证的检验,需要借助科学仪器进行物理或化学分析,以确定材料的分子特性、化学成分或者外观形态。在我国司法鉴定中,微量物证是指在案件中提取的体小量微、能以其自身结构属性等证明其与犯罪嫌疑人、事、物、时等存在客观联系,从而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微量物证一般多运用于刑事案件,此类证据对罪案的侦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确定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能够印证案件中的其他证据。

第6篇

2012年上半年,我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方针,紧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法履行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树形象,打造廉洁、高效质监

队伍素质有新提高。以“迎创推”活动为载体,完善了学习制度。继续坚持局中心学习组每月集中学习理论文章,在检查落实全体干部职工政治业务学习笔记,调研文章撰写制度,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上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制订《2012年干部职工学习计划》,集中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质监会议精神、县“两会”精神。选派出10多名业务骨干到省、市局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干部职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状态意识逐渐强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作作风有新改观。一是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以落实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为重点,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党风廉政责任。修改了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局12名党员干部注册了电子廉政学堂开展廉政教育,并对学习情况做好记录登记,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县反腐倡廉示范教育基地——黄粮镇革命烈士纪念碑接受反腐倡廉教育。坚持季度发送廉政警句到每一个干部职工手机和对新配置的电脑设置廉政屏保等活动,三是深化“治庸问责”活动开展。在去年省局组织的治庸问责基础上,结合今年全县组织的活动,局党组将进一步深化此项活动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并确立以服务企业,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通过进一步深化“治庸问责”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纪律作风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形成了人人关注问责,人人参与问责的良好氛围。工作纪律有了明显好转,遵章守纪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

质监文化有新发展。开展质监文化建设,促进了干部职工行为的规范,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态度和作风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开展了假日野炊、观看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电影等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意识不断提高。加强了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单位人际关系的和谐,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

机关党建工作有新举措。加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下发了活动方案,按照局实施方案,制定了全年的“迎创推”活动安排,3月15日在县文化中心广场以“抓质量、保安全、质监卫士亮利剑”开展了“激情跨越发展·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成果展。3月19日,局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干部开展“下乡走基层、知民情、办实事”活动,深入帮扶村榛子育林村开展了“五访五问五送”活动。

二、重服务,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支持规模企业。认真落实《县2011-2012年质量兴县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工作,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对5个名牌复审产品和2个新申报产品积极上报争创名牌产品;组织兴发和葛洲坝水泥两家规模企业参加市局卓越绩效管理宣贯培训,积极支持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争创“三峡质量奖”和“长江质量奖”;引导兴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服务中小企业。上半年以“三抓一捉”活动为契机,落实四项举措,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培优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软环境”。党员“联企”。建立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走访企业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做好针对。调查了解设备、产品生产、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情况,帮助把好设备采购关,指导企业正确采用标准、使用标志标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生产企业,告知办证有关要求,提供办证服务。今年来,局机关党员干部在“联企”活动中为3家食品生产企业、34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厂房改造升级,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现场指导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政策“惠企”。在清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制定惠企惠民政策,创造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对新办企业首次产品质量委托检验只收取成本费用,首次办理代码证书免收办证费,企业标准备案免收备案费;对于下岗职工、残疾人新办企业免收产品质量检验费,食品生产企业免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其它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按收费标准低限收取;企业办理执行标准证书免收工本费,并及时免费提供有效标准,坚持无标不生产,积极落实小微型企业代码证书减免政策。技术“帮企”。定期对食品、建材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法律法规、标准知识和基本生产要求培训,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免费为企业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105批,组织古夫镇7家豆制品加工作坊业主培训会议,邀请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专家为兴发集团、峡晶电子等17家企业、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提供注重实效的岗前培训。积极争取省特种设备检验院、市局支持,为峡晶公司超高压水晶釜的定期检验、注册登记降低收费,减少审批时间,确保企业特种设备正常运行。执法“规企”。在执法过程中,对恶意、严重的制假售假行为,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由于对法律法规不了解,不知晓造成的轻微违法行为,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帮助整改规范,免予处罚。抓好产品不合格企业和作坊的帮扶和整改,对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帮助分析原因,同时为企业提品标准、标识、质量管理、计量等信息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今年来,帮助3家白酒厂、5家菜籽油小作坊整改,复检全部合格。防患于未然,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对我县新建的全省唯一的兴发汽运LNG加气站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详细指出气站存在的问题,增强该气站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促进标准示范站建设。

三、严监管,全力保障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小作坊基本生产条件改造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指导大自然豆制品厂整理资料、设计厂房,为其办理生产许可证提供服务。帮助四海纸塑制品厂换证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白酒、豆制品、菜籽油、糕点、肉制品、纯净水等专项检查,共检查了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84家。两节检查中,对不符合相关条件的12家小作坊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到期复查;开展了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巡查。共巡查食品企业30家次,小作坊115家次;组织召开了乡镇协管员会议,会上通报了2011年我县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以及今后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了讨论;开展亚硝酸盐和肉制品专项整治活动,结合部门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开展检查,宣传有关亚硝酸盐方面的知识;开展茶叶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茶叶加工企业7家,9个加工点,其中获证企业4家,小作坊3家。

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检验特种设备77台(件),送检气瓶714只,培训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49人。开展了日常安全巡查,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7家,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重点开展了学校锅炉、电梯专项检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3处,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督促进行了整改12处。与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各5份,进一步明确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对2起特种设备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四、促发展,推动质监事业开创新局面

业务工作实现新突破。上半年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4415台(件),其中强检计量器具3985台件,非强检430台件,受检率达98%,完成产品检验208个批次(监检105批次、委检103批次),产品合格率81.5%;企业标准备案2家,登记产品标准23家。督促2家食品企业进行企业标准备案;办理组织机构代码556家,其中新办代码115家、年检100家、变更78家、换证215家,注销10家,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减免36家,迁址2家;扎实开展了以食品、农资、建材等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专项执法检查6次,办理行政案件12件,已结案8件;通过“12365”投诉平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起(其中立案查处1起)。

信息宣传工作新加强。加强了与新闻媒体和政府信息部门的沟通协作,严格遵守局宣传工作制度,及时维护和更新局网站,及时报送政务信息,上半年新闻媒体、省市局网站采稿102篇。上传政府信息公开125条,树立了质监良好社会形象。

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加强了机关内部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荣获2010-2011年度县级文明单位,县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积极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严格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认真贯彻“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对接待、采购、考勤、文印等加强管理,厉行节约,打造节约型机关。进一步加强了人事、档案、保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完成了移民档案整理移交进馆工作,加强办公环境整治,优化干部职工工作环境。

五、存在的不足

1、在创新监管体制,完善监管制度上还需下功夫,不断探索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监管和服务的能力。

2、基础薄弱,经费困难,设备投入不足,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

3、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六、下半年主要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县”工作,帮助兴发集团创建三峡质量奖,支持和帮助企业抓好名牌产品的培育,搞好标准计量基础工作,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第7篇

关键词:银滩景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银滩景区的概况

北海银滩位于北海半岛南部,距市中心约8公里。银滩东起大冠沙,西至冠头岭,陆域面积约34平方公里。按地理位置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大冠沙至冯家江东岸为东区,冯家江西岸至侨港镇以东为中区,侨港镇以西至冠头岭为西区。银滩是呈沿海岸分布的弧型带状旅游资源区。海岸带全长24公里,地域上连续分布,是一个范围广阔、容量巨大、主题突出的巨型旅游资源分布区,海滩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面积的总和,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五大特点而著称,是公认的中国最大、最理想的海滨浴场和休闲度假胜地。

银滩景区于2003年5月1日起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相关部门对银滩海水浴场12项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银滩的自然特质和健康指数仍是无与伦比的,拥有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基础。景区经过将近10年的开放式管理,在增加游客人数、扩大银滩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景区也面临着旅游环境资源恶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管理难度加大、旅游服务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银滩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制约了银滩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银滩景区现状问题调查

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银滩管理处和银滩管理区旅游派出所相关同志,结合相关资料及多次反复实地考察调查,银滩景区管理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银滩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来,银滩的沙质明显逐渐变黑,水质变差,这与有机物大量排放至该区域有很大关系。银滩沿线居民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废水没有达到有效收集处置,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部分直排入银滩区域。涌入景区的游客猛至急增,特别是每年的“五一”旅游黄金周和7、8月旅游旺季期间,大量游客涌入银滩,银滩景区人山人海,人满为患。据统计旺季高峰期最高一天达到12.8万人次。由于游客不断增多,产生污染及垃圾增多,加上相关的配套设备及管理跟不上,游客随便把食品带进景区,产生的垃圾随意乱丢,随地抽烟等,银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开放式管理造成景区秩序混乱

由于银滩景区的管辖范围广阔,仅陆地和沙滩就有46万平方米,而景区内的夜巡人员及秩序管理人员有限,加上景区周边没有防护设施,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在景区任何一处进入景区。景区内精神病人时有进入,还曾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存在陪泳女拉客等不良行为。同时村民三五成群无序地在景区内兜售工艺品、矿泉水等商品,或与周边大排档的拉客人员为牟取暴利,恶意竞争,到处拉客、宰客,欺骗游客,严重侵犯游客权益,损坏银滩形象。在对游客调查中,有58.1%认为自己遇到拉客宰客现象,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车辆、猪、狗等牲畜也能随便进入景区,破坏景区绿化,严重影响景区的形象。对此,景区管理人员虽然非常努力,但是仍然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3、公共安全保障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景区游客每年多达200万人次,景区海域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专门设置的游泳区达18万平方米,近年来虽然不断增加救生人员,但很多游客不服从管理,对海滨浴场安全知识缺乏,不知道其危险性,执意在泳区外的海域游泳,同时很容易被摩托艇碰撞,发生危险系数非常高。同时救护监控t望塔,分布不合理,退潮时离泳区较远,没法观望清楚,因此溺水事件不断发生,溺水人数及被救活人数均较景区开放前大幅增加。新闻媒体经常报导发生溺水事故,由于没有购买保险,也没有赔赏,发生纠纷也相继而来。有的游客甚至把车开到沙滩上,到涨潮时,车被海水淹没,这几年都相继发生过此类情况。

4、治安秩序不稳定导致案件高发

银滩景区自2003年免费开放以来,景区内治安秩序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发案率一直在高位运行,2003年至2010年重大刑事案件年均保持在15起左右,比开放前上升250%,治安案件年均保持50起左右。此外,游客纠纷及陪游女利用陪游之机敲诈勒索等案件不断上升,景区管理人员配合景区内的公安机关多次打击,并在景区内设立警务室,进行联合整治,但依然未能根本上扭转发案势头。2008年初在景区发生四名犯罪分子持枪抢劫游客汽车等特大案件,给银滩景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5、景区基本设施逐步老化,管护经费缺口巨大

景区经过多年的免费运营,由于管护经费不足,部分设施逐渐老化,无法正常维修与开放。根据银滩景区免费开放后管辖的范围和需要的经营管理人员,统计出景区基本维护的经费开支需1700多万元/年。自2003年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后,景区又没有主要收入来源。并且目前的景区为免费开放状态,土地为公用地,无有效的现金流,无法实施土地抵押和收费权质押。由于缺乏融资平台,招商引资也成为了一句空话,因为缺乏对投资商的收益保障体制,导致投资景区开发建设停滞不前。根本无法解决景区职工工资的正常足额发放和景区的正常管理和维护。

三、解决银滩景区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采访相关人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措施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银滩的生态环境。(1)尽快建设银滩大冠沙污水处理厂,加快银滩雨污水管网的建设及截污步伐,污水处理后要向更远、更深处大海排放。要充分考虑鲤鱼地城市雨水向冯家江排放后对银滩海水质量的影响问题,建议对城市地表雨水在鲤鱼地水库集中须经有效沉淀与过滤达标后才予以排放。(2)尽量减少海堤等建筑物建设,保证沙滩的天然和谐,修建海堤要进行海洋沙滩运动的模型试验,避免海堤建成后对沙滩运动的不良影响。(3)加大南万渔港、电建渔港的管理力度,减轻渔港污染程度。一方面要加强渔民的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使其逐步树立保护环境、不向港池倾倒垃圾的意识;在渔港沿岸设置垃圾箱,引导船员和居民将产生的垃圾集中到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及时清除渔港内漂浮的垃圾及其它废弃物,避免污染物对港池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船舶的管理力度,改进工作方式,动员渔民和群众积极举报,进一步扩大渔港的监督面,提高监督效果,严厉查处船舶向渔港内倾倒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并由有关部门联合制止渔港沿岸工厂向渔港排放不达标的污染物,对排入港池内的污水源进行整治,尽量减少未达标的废水排入渔港。(4)加大对银滩沿线企事业单位(包括水产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开展对沿岸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海上养殖的污染整治,严禁畜禽养殖废水直排入银滩海域。(5)加大对红树林及防风林的保护力度。在城市规划和银滩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红树林和防风林的种植工作,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种植红树林,以进一步恢复和巩固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项目必须经过红树林研究中心评估、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准入;银滩开发需要砍伐红树林或者防风林的,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与评估,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对破坏红树林和防风林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给予处罚;对排污影响红树林生长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要予以停产。

2、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方法措施

由于银滩景区实行免费开放,项目单调,景区所需的费用基本上依靠财政拨款,而目前北海市的财政有限,没办法保障景区开支费用的需要,局面很尴尬。近年来各种理论文章及部分人士要求重新封闭收费的呼声也很高,这也是解决经费问题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我认为这样做不可取,不符合时展的潮流,目前从国外及国内大部分海滩都是不能收费的,如果收费走回头路,政府也失信于民,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银滩景区免费开放后,大大推动景区周边的房产、住宿、饮食业的发展,这点是不容置否的,虽然门票的直接收入没有了,但其间接推动其他产业的收入是巨大的。通过分析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解决景区经费问题。

(1)把银滩景区划为若干个功能区对国内外进行招商合作。目前银滩景区还是由政府主导经营,管理滞后,观念不新,资金不足,严重阻碍了景区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进行合作开发,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雄厚的资金,建设更有序美丽的银滩。北海银滩有得天独厚的养生资源。在经营上要主打养生休闲牌。可以把银滩划分为养生休闲功能区、娱乐功能区、运动功能区和渔家风情功能区。在各个功能区配备充足的设施,使各个功能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通过这些活动,收取适当的经费。在养生休闲区要配备足够全面的设施,如医疗保健设施、锻炼设施、吃住玩设施等,突出其的安静休闲性。冬天北海的气温虽然不低,但有相当一部分时间也不适合游泳,可以考虑在海边建泳池,通过加热海水,解决冬天也能游泳的问题,吸引游客到来,解决北海冬天人气不旺得出问题。

(2)对景区的服务性行业征收景区税,或者政府在征收银滩周边与旅游有关的行业的税时,按一定的比例返回给银滩景区。银滩周边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是依靠银滩景区进行生存的,其的繁荣与景区的繁荣息息相关,为此把一定的税收返给银滩景区进行维护和开发,也是维护景区其他行业的利益。这样可以使它们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杭州西湖就是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也极大的促进了西湖景区的服务业大发展,通过税收的形式也补贴了西湖景区的管理。

3、解决景区安全秩序问题的方法措施

(1)把银滩东区派出所与咸天边防派出所合并,集中调遣警力,加强巡逻,减少案件的发生。目前两个派出所与公路为界,银滩东区派出所只管银滩景区内的区域,景区外的由咸田边防派出所管辖。游客来银滩旅游,车辆两边都有停放,发生案件报案有时有的游客说不能清在那边,110派警有时不知派那边的派出所出警。同时两个派出所的警力才10个人,分散执勤,警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很大的被动。如果把两个派出所合并,警力得到集中调遣,不但加强警力了,还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2)建设大型停车场,加强监控。景区目前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型停车场。所拥有的临时停车主要是银滩中路沿线及外碧园、、小广场。总停车位不到500个,而且分散,难于监控。每到黄金周期间,景区接待游客量平均每天约8万人次,时高峰期需要1000多个停车位。目前景区可以使用的停车场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增设停车位,集中管理,便于监控,防止案件的发生。

(3)对银滩摩托艇、游艇和太阳伞出租经营实行统一管理,合理控制,达到正规化、规模化、公司化管理,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档次,防止拉客宰客现象的发生。

第8篇

――福建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议

【本刊讯】4月15日,福建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议。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会长邓云贞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协会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开展论文征集、“安全生产八闽行”等活动,承担省安监局委托的非煤矿山,危化品许可证办证,接受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协会还将重点做好“十佳科技兴安成果”评选;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和加强非公企业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的调研工作;接受省安监局、省政府委托开展乡镇“基础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资格培训”;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召开“安全生产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高峰论坛;组织对外考察等活动。

福建向出租房隐患开刀

【本刊讯】针对近来居民居住场所特别是出租房火灾多发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状况,日前,福建各地以出租房为重点,对出租房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居住建筑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检查,整治出租房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4月8日,龙海市一民宅出租房发生重大火灾,,造成九人死亡、四人受伤。这是福建省今年以来发生的第四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居民居住场所火灾事故。目前全省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对出租房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严格依法督促责任人进行整改,并依法严厉查处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加强对租赁房屋的日常消防安全监管,要求出租人不得出租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房屋;严禁将租赁房屋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严禁在居住住宅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

今后,公安派出所在办理租赁房屋申请登记手续时,将审核出租房消防安全条件,进一步明确出租人的消防安全责任。各地公安机关也将房屋消防安全条件列入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审查内容,从源头上把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关。

全省建筑施工严控死亡人数

[本刊讯] 日前,福建省建设厅下发通知强调,从今年起,福建省将对重大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实行社会曝光制度,对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将强化事故查处,严肃责任追究,提高事故处理的时效性和威慑力。

据介绍,2006年我省建设系统质量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杜绝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基本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或重伤20人及以上重大事故;全省建筑施工死亡总人数控制在48人以内等。

我省还将出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城市桥梁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石狮:坚持不懈开展“创安日”活动

每月28日,石狮市都要开展“创安日”活动,由在岗的市五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领市直各单位到所挂钩的乡镇(街道)开展“三合一”企业,道路交通、商场超市、公共娱乐场所、学校、食品卫生、液化气、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同时邀请有关新闻媒体共同参与进行舆论监督。此项活动从2002年9月开展以来,从未间断,收到良好的成效。

(石狮市安监局)

困扰集美石鼓路周边居民 多年的重大隐患彻底排除

随着集美城区建设的日益发展变化,作为集美区唯一合法,始建于1992年的集美煤气供应站,现有的硬件已经不能适应集美城区发展的需要。同时,供应站气瓶库与周围居民区、市场等生活区域安全距离严重不足,如果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厦门市、区有关单位部门多次积极协调,市安监局李新民局长对该供应站进行调研后要求专题上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厦门市燃气总公司在集美污水处理站旁已新建完成一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并通过验收。4月7日后,所有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被要求到新的供应站换气。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重大隐患得以彻底排除。 (厦门市安监局)

丰泽区四项措施促进创建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活动再深入

泉州市丰泽区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创建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活动的工作成果,采取四项措施,推进全区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一是层层再发动。区安委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活动的通知》文件,区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对2006年的创建活动提出工作要求,各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再层层贯彻落实。

二是责任再落实。区委、区政府把创建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活动的考核标准作为街道办事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主要内容下达给各街道,并明确规定对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整改再深入。根据区政府提出的高标准、上档次的要求,尚未达标的单位一方面抓好基础建设,认真解决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另一方面结合各自的实际,突出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对历史遗留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

四是协调再加强。区安办以获得省政府表彰的创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组织奖为动力,充分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组织力量深入街道、社区和企业,了解情况,帮助、指导开展工作,及时协调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

(丰泽区安监局)

三明市质监局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为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三明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近日,在泰宁召开的三明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研讨暨表彰会上,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福建雪津啤酒(三明)有限公司等15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关心宇等46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

≌庑┫冉ノ缓透鋈耍际窃?004~2005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有效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完成特种设备检验任务、完善特种设备台帐数据、积极整改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全面持证上岗的安全管理要求。具体表现:在2004~2005年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健全,贯彻执行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制订年度检验计划并有效落实,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严格按照检验规程等要求完成定期检验工作,无超期未检设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规范,数据库有效准确详实,管理记录完整,并能够及时核对更新;安装、维修、改造设备及时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以及注册登记,停用报废设备及时向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备案,各项相关资料齐全;发现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处理和消除,对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特种设备积极报废更新;落实隐患监控机制,对暂时不能停止使用的隐患设备挂黄牌警示并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对所有停用设备能按要求进行封存管理,并在设备显著位置张贴特种设备停用封存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配置有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并持有相关上岗证件,每年积极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每台设备严格按相关规程规范配备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希望通过本次表彰先进,树立一批典型,既鼓励管理好的使用单位,也督促其他使用单位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为完善三明市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监管机制,创建平安三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明市安监局)

厦门卷烟厂提出2006年五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2006年厦门卷烟厂将认真贯彻落实行业安全管理制度,以完善各企业的安全体系为重点,不断细化过程管理,认真落实工作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督查力度,建立岗位履行安全责任反馈、评价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的管理和跟踪,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强化各企业对经济投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不同形式开展好安全管理的培训教育,努力培植“以人为本、人人有责”的企业安全文化,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完成以下五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1、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八个零一控制”。即:实现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食物中毒、无重大霉变事故、无重大盗窃事故、无重大二氧化碳大面积泄漏事故、控制工伤责任事故人数在2‰以下(重伤人数1‰以下)。

2、内部治安案件发案率小于职工总数的2‰,全年实现五个100%。(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特殊工种复审率100%,特种设备检测率100%,持证动火率100%,外来施工人员办证率100%。)

3、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深入人心,安全意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安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4、积极宣传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达到全过程的控制,并持续改进。

5、做好企业剥离后成立的三支队伍(厦天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华烟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海沧保安分公司驻厂保安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协调管理,搞好队伍的稳定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思想情绪,确保三支队伍的稳定。

(海沧区安监局)

集中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城厢区突出“五个重点”

为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管理,莆田市城厢区政府把4月份确定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突出对五个重点开展联合执法:一是道路交通。由交警大队牵头,区交通局、农业局等部门配合,重点查处拼装车、农用车非法载客营运及超载、超速等违章行为;二是消防安全。由消防大队牵头,区经贸、工商、建设等部门配合,重点督促重大隐患整改,打击取缔城乡结合部“三合一”场所;三是危险化学品。由区安监局牵头,区经贸、工商、农业、教育等部门配合,重点对存在隐患的危化品生产性及销售企业、农药等剧销售网点、学校实验室进行整治;四是非煤矿山。由区国土资源分局牵头,区安监、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重点打击查处无证非法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开采;五是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区安监、供销社、工商等部门配合,重点查清各储存点,各类库存危险物品的安全防范工作。

(城厢区安监局)

计算机上考安全规程

【本刊讯】3月30日,福建省三明电业局首次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力安全规程考试,这是该局创新安全生产学习方法所采取的一项措施。据了解,该局是福建省供电系统首家采用计算机考安全规程的单位。

传统的安全规程考试都采用书面测试,可能会出现考前泄题、考试中互相抄袭等问题,以致安全规程考试流于形式。为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三明电业局开发了职工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系统,组织专业人员编制了2600多道安全规程试题,存入题库。

第9篇

摘要: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和深层走访等方式,掌握了较为详尽的一手数据,将在京韩国人的构成分为四种类型,分析非法就业的现状,指出非法就业带来的破坏就业秩序、逃避个税缴纳和造成治安隐患三大危害,并提出了细化法律法规、营造守法氛围和弥补管理漏洞三点对策。

关键词:韩国人;非法就业;望京

1996年1月22日,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联合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该规章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1]。也就是说,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华合法就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在合法入境的基础上取得合法居留证件,其次要取得工作签证或其他工作许可,同时还要求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地域在许可的规定范围内。因此,笔者将在京韩国人非法就业的概念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韩国人未取得合法居留证件及工作许可就在京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行为;另一方面,韩国人在京从事社会劳动的领域和地域超过了工作许可的范围也属于非法就业。

一、在京韩国人非法就业的现状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到中国来留学、工作、投资。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几个有一定规模的韩国人口聚居区,如望京地区、亚运村地区、五道口及顺义别墅区等地。在北京居住的韩国人已接近10万,其中约有6万韩国人聚居在望京地区,这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韩国城”。

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和深层走访等方式,笔者掌握了较为详尽的一手数据,进而分析和总结在京韩国人的基本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8份,虽然数量不多,但调查范围较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真实现状。调查问卷共有20道选择题,主要包括来华动因、有无家属、有无住房、职业构成、留置时间、是否有侵权事件、是否了解外国人就业管理规定等方面。参与答卷的韩国人中女性较多(59%),主要原因是女性空闲时间较多,而且更容易沟通、交流。年龄层中,31—40岁的人最多(39.5%),其次是21—30岁的人占28.1%,且他们的学历普遍较高。

在京韩国人的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韩国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及其他机构的派遣人员。韩国在北京有很多派出机构,所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韩国政府部门有韩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驻华韩国文化院等十多个派出机构;韩国朝鲜日报、东亚日报、韩国日报、中央日报等多家新闻机构都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场所;韩国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等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韩国外汇银行、韩亚银行等还在北京设立了分行[2]。众多派遣机构的设立需要大量的韩国人来京工作,而且派出时间多在一年以上。

二是留学生群体。北京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著名大学,学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而且北京诸多大学的对外交流也早于其他地方的大学,因此,北京市韩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三是投资实业进行贸易的商人,这并不单纯的指一些投资金额较大的公司,还包括创办餐馆、美容、理发、医疗、服装店等。据韩国驻华协会透露,韩国人在望京地区经营的餐厅、超市、茶馆、美容院等超过了500家[3]。这些富含韩国特色的店铺不仅为来京的韩国人提供了便利,还受到了许多国人的追捧。

四是各类来京人员的随行家属,这些家属多是为了照看家务才背井离乡的,经济条件允许的人们也会在空闲时间里观光旅游,有能力的人们还会做些兼职打发时间。其中,第二、三、四类在京韩国人都较易参与非法就业。

二、非法就业的危害

我国对于外国人就业实行许可制度,目的是引进国家需要的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而在京韩国人的非法就业挤占了原本就非常狭小的中国公民的就业空间。由于非法就业的大量存在,劳动力供应量增大,而市场的需求量是一定的,这就使得劳动力价格下降。如果我国公民不接受降低的劳动力价格,就会失业。由此可见,非法就业冲击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破坏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这不仅给我国的社会治安带来危害,还侵害了我国公民的合法利益。

根据《财政部关于外国来华工作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外国来华工作人员,在我国服务而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我方支付、外国支付、我方和外国共同支付,均属于来源于中国的所得,均应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4]根据这一规定,在京非法就业的韩国人不仅逃避了相关部门的监管,逃避相关管理费用的缴纳,更是违反了我国的税收规定,逃避了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使我国的税收工作产生了不应有的漏洞,给我国的税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在京非法就业的韩国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的保护。当其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其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为了逃避主管部门的处罚,往往会放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劳资纠纷,非法就业者就会受到我国主管部门的查处,若其失去工作,没有其他收入,一些素质低下、自控能力不强的韩国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理。这些非法就业的韩国人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我国社会治安领域构成了新的威胁。

三、整治非法就业的对策

随着在京韩国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出现了非法就业、涉外违法犯罪案件、涉外等种种问题。我国现行的外国人管理法律法规较为笼统宽泛,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明确界定法律概念、细化各项管理规定正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增加外国人工作签证的种类。我国现有的签证种类过粗,不利于区分与管理,应在现有的签证类别基础上增加一些类别,这种管理方式使签证范围更具有针对性,更加明确签证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对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发放的外国人就业许可证进行职业划分及明确标注,如政府派驻工作许可证、科技人才工作许可证、企业管理工作许可证、外教工作许可证等,这样有利于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控制一般岗位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公安机关对在京韩国人非法就业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这就造成了查处这类案件时存在着发现难、界定难的困境。在发现非法就业问题上,应逐步完善在京韩国人的信息管理制度,利用准确的信息资源为监管非法就业服务,并实现多个韩国人主管部门在入境、居留、就业、出境等方面情况的资源共享。目前,公安机关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精准的数据,新闻媒体的报导也各不相同,这对公安机关的监管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不仅如此,公安机关还应严格依照《外国人就业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调查和取证,以界定是否属于非法就业。公安机关应检查雇佣方是都具有聘用外国人的资格,检查韩国人的就业许可证,检查其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和地点是否与就业许可证相符合等。

参考文献:

[1]李茂峰.外国人在华非法就业管理制度探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52-58.

[2]朴盛镇.北京望京地区朝鲜族与韩国人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3]华兹.聚焦望京“韩国村”[J].国际人才交流.2009(05)15-17.

[4]/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18&id=109454,2012-03-27.

[5]王涛.试论外国人非法就业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99-100.

第10篇

论文摘要: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综合症”。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家庭细胞”工程、“校园育苗”工程和“社会防护林”工程构建质量的高低关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实效。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是我们最不愿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是一种社会“综合症”。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必然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1.“家庭细胞”工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是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1]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基本形式。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子不善、养子不教是父母的失职甚至是犯罪。实施“家庭细胞”工程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

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素质直接影响子女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将影响全民族的素质。河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资料显示,青少年犯中父母未上过学的占10.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4.4%,初中文化的占45%,高中以上的占21.4%,本科的只占1.8%。父母自身素质低下,对子女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子女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作为父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法制素养,掌握科学的教子理论与方法,才能通过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把子女塑造成人格健全的守法公民。

1.2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夫妻关系和谐,父母子女关系和谐是和谐家庭环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提高婚姻质量,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父母子女关系是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的两个关键环节。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只有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才能随时把握子女的思想脉博,及时发现异常并加以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或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

1.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虐待、遗弃子女、教唆子女犯罪的要严格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校园育苗”工程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门场所。“儿童的发育成型期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化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2]一个人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如果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人;否则,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实施“校园育苗”工程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应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但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往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工作处于次要地位,甚至形同虚设,忽略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知读书,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独立思考能力差,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低下。端正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任务。

2.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品质及师德的培养。其次要注重教师良好法律素质的培养,杜绝教师侵犯学生权益行为的发生,如:体罚、劝退学习差的学生等。再次要注重对教师知识多元化的培养,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懂得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将对学生的教育寓于教学之中,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2.3搞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并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列入考核体系

中、小学应将法制课从思想政治课中分列出来,单独规划,编写专门教材,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并保证课时。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保障”。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安排教学的顺序。小学法制教育应多侧重感性认识,讲求形象、生动;初高中阶段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法制教育作用的同时,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如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图片展览、参观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8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列入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将学校的法制教育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工作效果列入对学校的考核体系,促使学校法制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2.4抓好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成长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理成熟年龄普遍降低,而心理成熟年龄却相对滞后。这种矛盾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好这个矛盾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分关键。有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青少年犯罪,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扭曲。河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资料也显示青少年犯中属欲型犯罪的占到了20%。这都说明学校传统的青春期教育方法,与青少年正常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就要求学校除改进生理、心理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到必要的生理、心理知识外,还应设立咨询室,结合青少年中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性偏差等,以平等的呵护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加以引导、疏通,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对一生都将发生重大影响的成长阶段。教学生正确地对待生理发育,合理控制性的欲望,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由于缺乏诱导和节制而发生性犯罪。教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压力,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防心理扭曲而走上邪路。

3.“社会防护林”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3]实施“社会防护林”工程,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大反腐败力度,优化社会大环境

目前,社会上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腐败现象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败坏着党的形象,污染着社会风气。那些思想尚不成熟、好奇心较强、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极易受到这些腐败现象的影响,走上通过盗、抢以获得钱财的犯罪道路。端正党风、、优化社会大环境,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

3.2健全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

根据中央综治委2003年制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街道要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规划,并督促落实与检查。社区要成立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以社区干事、社区民警、司法干部为核心,吸收驻区单位代表、离退休老同志、青少年工作志愿者、中小学校负责人、社区群众代表参加,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负责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4]

3.3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

社区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上,应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的要求,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如:“当一天社区道德监督员”、“一助一”帮困、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强化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体验和认同,知荣明耻,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法制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国家守法公民的重要途径。社区在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方面,应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活动。在讲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知识竞赛、故事会、展览、宣传栏、演讲等多种方式,开展社区系列普法宣传,让青少年唱主角,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警钟长鸣。

3.4加强社区建设,满足青少年需求

青少年生性好动,精力充沛。社区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小学生一年中也有160多天的校外活动时间。搞好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真正做到“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阵地,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释放过剩能量,消耗多余时间,充实课余生活,净化心灵,强化自控。活跃社区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是社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完善社区服务方面,社区还要根据社区青少年的就业需求,联合社区劳动、教育、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

3.5净化社区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毒害很深,是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催化剂。只有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环境,才能减少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针对社区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环境问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继续推动非法“口袋书”专项整治行动,“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制定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标准,与业主签订承诺书,建立网吧监督举报热线,聘请“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监督员,推动网吧经营者履行安全上网承诺;规范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室、录像厅等场所的经营,对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坚决打击。对“黄赌毒”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对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惩处。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中,作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把无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创建安全小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3.6建立社区青少年管理档案,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管理

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的管理。社区青少年工作人员要经常性地开展走访、调查,掌握社区内青少年的基本情况,为他们建立全面、准确的管理档案。尤其对履行教育义务、监护职责存在问题家庭的青少年、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刑满释放和解教青少年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并根据其行为的变化定期更新,做到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目前状况清,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社区辍学学生、待业青年和下岗青年等社会闲散青少年,帮助他们就学、就业是预防他们违法犯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与街道劳动、工商等部门联合,加强待业、下岗青年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增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就业上岗的能力,安置好他们的就业,变待业、下岗为上岗,消除他们违法犯罪的隐患。

对有不良行为和刑满释放、解教的青少年,社区要制定综合帮教措施,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可以采取“四帮一”的做法,即:一个派出所民警、一个老同志、一个青年志愿者和一个帮教对象的父母,四个人共同帮助一个对象的方法。对帮教对象每月坚持两次走访,通过走访、谈心,一方面开展正面教育,做好帮教对象的思想工作,感化帮教对象。另一方面,要为帮教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积极帮助他们就业,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把他们违法犯罪和再次违法犯罪的倾向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外,社区要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管理,建立进城务工青年档案。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工作重点,针对存在的拖欠工资、人身伤害、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标准等侵害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的突出问题,联合公安、劳动、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防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进城务工青年对社会产生反抗和报复心理,进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资料[G].

[2]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G].

第11篇

关键词:参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区域对口协作;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对于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宁波来说也是如此。①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推动相对欠发达地区跟上全市发展步伐,以乡镇为区域基本消除面上贫困和欠发达状态,不仅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各级党委、政府重大的政治责任,更是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的必要举措。

为推进相对欠发达区域②(简称为“16+3”区域)的发展,遵循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农村扶贫帮困工作思路,宁波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从2001年起,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帮困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十一五”规划期间,为进一步推进扶贫项目深入开展,又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区域对口协作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实施意见。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宁波“16+3”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显著提升,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能力和潜力不断加大。但总体上“16+3”区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制约因素仍较多,而且,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相同的扶持政策在不同的乡镇效果却有可能大相径庭,因此,该如何因地制宜,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类指导,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用成为现阶段关注焦点。鉴于此,课题组采取村民访谈、村干部调研以及主管部门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政府各类帮扶政策在不同区域做法和实施成效,挖掘成功案例和失败典型,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结合区域资源现状,提出扶贫政策优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宁波相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发达城市推进相对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指导。

二、具体做法与实际成效

回顾十余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针对相对欠发达区域的扶持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与式扶贫,逐渐从“救济式”分钱分物向“开发式”政策配套扶持转变

从2001年起,在原扶持的贫困乡镇全部达到脱贫目标的基础上,宁波市帮扶重点从贫困乡镇逐步向贫困村、贫困户转变,扶贫帮困工作以扶持薄弱村、贫困村、生产型贫困户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进村入户。该阶段扶贫特征为“参与式扶贫”,帮扶方式逐渐从救济式的分钱分物向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转变。

首先,政府每年通过安排一定的脱贫资金,重点支持其欠发达地区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选择当地适宜的项目,通过注入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对山海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开发。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产业技术改造、建立农产品商品基地方面,主要以资金支持为主。其次,在人口、劳动力下山转移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脱贫攻坚资金,重点实施下山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助。第三,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侧重于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公共服务支出较少。第四,在对农村弱势群体实施救助方面,大多也是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如发放农村社会临时救助资金,向农村五保困难群体支出供养资金,提高五保供养率。对于困难群体实行门诊、诊疗和注射费、护理费和手术费的减免政策,实为变相的资金补助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在该阶段采用“分钱分物”手段之余,已逐步开始探索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如在产业扶持方面,拨给贫困村调剂使用建设用地指标,鼓励薄弱村、贫困村在规划指定的城镇和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或经营性用房,培植稳固的村级集体收入财源开发。通过这些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手段,有些村级集体经济找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如将特色农业与当地旅游业相融合,成为山区、海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覆盖面不广,方式较为单一。

据统计,列入市级帮扶的经济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 906元增加到2006年的4 667元,每年平均以8.5%的速度递增;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初步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多数通水电的目标;标准海塘、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绿化造林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初步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与福利、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的目标。

第二阶段:进村到户,开发式扶贫为主,资金支持为辅

为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宁波市政府于2007年4月份出台了31号文件(即甬政发[2007]31号《关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扶持欠发达镇乡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16个镇乡和余姚市东南街道茭湖片、宁海县跃龙街道水车片和黄坛镇双峰片。该阶段性帮扶工作已由乡镇转入“进村到户”,工作重心以开发式扶贫为主,辅以资金支持手段,即以“造血型”对口扶贫为特征。

与第一阶段参与式扶贫方式相比,第二阶段“造血型”的扶贫方式则更有针对性。如在产业扶持方面,对耕地、林地集中流转期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的农户,分别按每亩50元和3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欠发达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养殖基地的企业,根据其投入规模和带动效益给予不同的补助;在基础建设方面,对欠发达村村内道路、小型水库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村联网公路”工程基础上,由交通部门安排资金,加强对欠发达村村内“泥巴道路”的改造。同时,加固扩容有供水职能的小型水库,对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补助标准。对达不到农村环境整治要求标准的村级卫生室,由卫生部门补助运行经费;在对低收入农户帮扶方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推行了“一户一策一帮扶”的扶持措施;按照不同档次、不同比例的原则,使用政府专项民政医疗救助资金对因病致贫低收入农户进行补助。针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受灾户分别通过自筹自建、购旧房、修破房的形式,逐步解决低收入农户住房困难问题。

“开发式”扶持政策成效显著:一是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得到完善。逐步建立以市为统筹、县负总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扶贫政策文件,帮扶工作由乡镇转入“进村到户”。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完成山区、海岛及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的农民移民搬迁10 498户、29 639人,拆并自然村271个,搬迁移民基本实现安居乐业。启动实施住房救助工程,6 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在该项工程中受益。实施机耕路和村内道路援建工程,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倾斜。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实施一些特惠措施,有效开展了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社会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收入农户生活状态。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10年“16+3”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598元,比2006年增长41.37%。

第三阶段:区域对口协作帮扶,以提高民生水平为主

2011年12月,宁波出台了《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区域对口协作帮扶活动的通知》等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动员慈溪、北仑、鄞州、江北、江东、海曙、镇海以及余姚市强镇对口协作帮扶“16+3”区域。这一阶段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措施以提高民生水平为中心任务,更加关注效率、公平和民生水平的提高。在产业扶持方面重点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加大对绿色生态环保优势、示范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以引进资本或合作参股的形式开发项目,打造专业化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功能,挖掘区域内山水、人文、自然资源内涵及综合优势,优先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积极探索“景区+农家乐”联动发展模式,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环境。① 另外,创造性地提出将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通过人口迁移引导农田、林地流转和集中连片开发。对集体经济扶持力度也开始加大。包括通过统一组织开发项目来开发厂房和三产用房,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城镇和工业区异地置业,稳步配置和增加村级集体物业经营资产,以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包括通过集中资金、土地资源统一组织合作开发项目。市级在专项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1 500万元用于村级运行经费及增强造血功能项目补助。

依据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要求,重点扶持建成区、中心村、特色村和集中居住点,整体实施房屋立面、道路饮水、垃圾处理、村庄绿化、村内河道、村级便民中心等内容的建设,力争欠发达地区村庄集体面貌的改观。同时,资金的安排较为合理,体现在使用专项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9 000万元,对60个左右村的村庄整治建设按中心村、全面小康村、特色村、规划保留的一般村分档实施特惠制补助。

提升低收入农户收入和保障水平方面,对区域内已建立的低收入群体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建档立卡、分类指导。将低收入群体引到相关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来料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业态以带动就业,对低收入群体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继续落实惠农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支持保护政策,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让更多农户通过直接补贴获得转移性收入。

三、典型案例

从2001—2013年,为推进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采取了“参与式”扶持、“开发式”扶持、到“区域对口协作”方式扶持等政策,“16+3”区域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截至2012年“16+3”区域人均纯收入8 581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陆埠、大岚、四明山、鹿亭、茶院人均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村级经营性收入平均18.35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鹿亭、胡陈、深甽、前童、高塘岛五个乡镇增长率超过60%。

同时,调查中发现,政府所推进的扶贫项目中,由于实际操作方面的局限性,实施效果并不一致,即同一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有些区域收效显著,有的区域收效甚微。宁海黄坛镇里天河村与奉化溪口镇东姜坑村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就是一个证明。

(一)绿色产业中不断壮大的里天河村

通过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政策。

黄坛镇里天河村地处白溪水库上游,全村共有305户,896人,其中外出创业务工人员229人。里天河村有耕地271亩,山林11 045亩,承担着水源地保护的涵养林建设任务。近年来,依靠森林资源优势,村两委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积极引导当地村民由传统的农田耕种为主向香榧等经济林规模种植转变,使经济林面积逐渐扩大,到目前,有茶叶150亩,毛竹2 500亩,香榧1 112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上升,2012年实现村民人均收入9 500元。

首先,该村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里天河村位于双峰山区。该山区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拥有山林面积120 948亩,海拔为200米~800米,是一个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较适合香榧的生长,而且双峰山区原本就是木榧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现仍存有野生木榧千余株。近几年,村里经过集体考察,将原为主导产业的梨树基地改为香榧基地,村里还将附近100亩产出率不高的山林进行了林相改造,改种香榧,专门雇员管理,鼓励村民种植香榧。目前,里天河村利用山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茶叶、毛竹、香榧等,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香榧基地,至今已拥有香榧种植面积1 112亩计5万株,是宁波市最大的香榧产业基地,其中村集体335亩,人均香榧种植面积达到1.4亩。

其次,投资资金的保障。长期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有效的积累机制,村集体年可用资金达到35万元,在维持基本运营费用的同时,还发挥了对村里主导产业的扶持、管理、服务保障功能。

第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兼顾。该村主要的产业茶叶、香榧的种植都属于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产业,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或重金属超标现象,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对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村里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逐一破解。如针对里天河村交通设施发展比较滞后的问题,村里积极开展机耕路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杨染自然村至大罗塘全长2公里、宽4米的资源型机耕路,沿线可开发香榧基地900亩。2012年又新建了2.5公里的资源型机耕路一条,不断扩面增量。针对香榧种植人才的缺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香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如村里积极与宁波市林业局等单位结对,带领香榧专业户到诸暨枫桥等香榧产区取经,并邀请浙江林学院教授等专家到村讲课,培养了一批本村的种植专家;针对产业链不够完善的情况,村里还建了香榧加工中心和上百亩香榧苗圃基地,定期收购村民的香榧。为了将香榧产业与市场对接,村里加大了香榧的标准化生产,不光配置了加工香榧的流水线,以高价收购香榧,还成立了专门培育香榧树苗的公司,节省村民到外地购买种苗的时间,里天河村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香榧产销一条龙。

目前香榧已成为里天河村人均收入的“半壁江山,随着香榧从幼林期不断走向始果期、盛果期,该产业成为里天河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该村分别被省、市、县林业部门授予林业产业特色村。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2012年销售产值达36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 000多元,比未种植香榧时翻一番。

(二)依然困境中的东姜坑村

奉化市溪口镇东姜坑村地处四明山腹地,现有农户157户,人口633人。山林总面积3 920亩,耕地面积143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主要来源于扶贫款利息、村集体花木销售、村级闲置房屋出租款。而刚性支出达14万元,包括干部工资、电费支出、保洁支出、办公经费等,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基本运营费用不足,其管理服务保障功能不能得到发挥。

2011年“区域对口协作”扶持政策规定加大村级运行经费补助额度,每村运行经费达到10万元,要求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集中资金、土地统一组织合作开发项目,集中开发标准厂房,有效配置村级集体物业经营资产等。但具体实施到村庄,又因为自然条件制约、生态保护限制、产业人才外迁等多方条件缺位的困难,使得政策的效益大打折扣。

首先,自然条件的制约使得开发项目落地难度很大。东姜坑村地处偏僻,建造物业用房、标准厂房缺乏优越的区位条件,寻找合适的项目难度很大;该村又地处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内,如果要引进工业项目,又要服从景区总体规划,难以统一;二轮土地承包后,村集体预留土地偏少,拟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增加指标,又受到该政策需优先满足本镇(街道)农村建设用地、工业的需要,难以落实。

其次,投资资金的制约。长期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机制,多是一次性投入,随后带来的集体收入一次性消耗完毕,缺乏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往往碰到好的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只能眼睁睁地丧失发展的机遇。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弱,正常运行经费即使通过财政补差,扣去应付的刚性支出,仍然停留在低下水平。村集体只能依靠向上争取扶贫款和结对单位帮扶来拓宽集体收入来源,缺乏创新发展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开发。

第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冲突。东姜坑村地处“生态屏障”地区,在执行产业政策方面受环保约束更严,自身发展所需的环境容量相对更小。该村村集体以及家家户户村民都种有苗木,包括樱花、红枫、茶花等。其中,花木是集体经济的大头,占了约2/3的年收入。但种植周期只有五年,如果对花木进行频繁移植,会破坏当地的土地植被,危及城市的饮用水安全。显然,扶植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时,如果不注意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会引起土地贫瘠化、水源地污染等后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限制了大型养殖业、工厂的进驻,选择的其他项目少了,同样制约了经济发展。总体来说,产业集聚、资金集聚的规模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难以在该村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压力仍将十分明显。

第四,建设人才的制约导致一些建设中的项目无法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中青年主力军外出打工,东姜坑村发展缺乏后劲力量,科技力量不足,缺少人才和专业技术指导。该村的花木产业起步较早,在业内已有些许名气,但主要处于产业初级阶段,花木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无法提升产业的层次和附加值。目前的花木销售主要依靠外来采购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自己的营销人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尚未建立全面的营销网络,品牌意识不强。

从里天河村与东姜坑村的对比中看出,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自身先发优势缺乏、发展模式传统、集体资金积累空白的原因,还有生态环境限制、产业人才外迁的因素,导致这些地区产业、资金集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难以形成。除此之外,农村集体经济实际上承担了过多的农村社会职能,面临财政实力薄弱与民生保障加强的双重压力。主要体现在集体刚性支出承担了多项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福利开支,包括补助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卫生保洁、治安民防、绿化养护、路灯照明、村级道路、基础设施维修、生活饮水、办公室、卫生室、活动室和便民服务点等各种开支。这些开支成为集体经济的一大负担,而村民对建设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政策优化建议

(一)因地制宜,按主体功能定位错位发展

即一村一策,寻求合适的发展领域、投资项目和经营模式,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来源。鉴于宁波欠发达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敏感区、水资源、森林资源保护区等的现实,在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时做到: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环境容量划定生态控制线,分成适宜—限制—禁止开发三个主体功能区,发挥其原有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功能。 其次根据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对具有山海资源欠发达村,可以采取自行开发、资源入股、使用权转让的方式来发展海塘养殖、特色种植、小水电等产业。对具有人文资源优势的欠发达村,可拓展红色旅游、花卉观赏旅游、农家体验旅游等休闲旅游产业。再者在加强农田保护的前提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名优特色产品,构建竹类、茶叶、花木、果树等多元化农业体系,以避免某些项目受到环境制约时产生的消极影响。

另外,生态保护区域因承担着诸多生态效益功能,与开垦耕作的矛盾突出,可供当地农民耕作的土地较少,对那些扶持产业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有冲突的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应继续落实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财政资金获得应与该区域承担的生态环保任务直接挂钩,对需要生态保护的欠发达区域倾斜,向保护生态的村民给予财政补贴,使之自觉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体。可由居住在生态保护区域、积极参与并履行保护生态资源职责的成年村民向村委会申请,根据生态区位、天然林及水源涵养林分布、国有林地与集体土地比例,农民收入等因素来拟定补贴区域和标准,报上级部门审定。当前,首先要逐年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提幅不能小于经济指标的增长和社会其他补助(如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的增幅)。

(二)挖掘潜力,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

随着城镇化的日益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遗留的宅基地、“空心村”、废弃山塘渔塘也日益增多。各级政府可以利用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的契机,拆除空心村,迁并自然村,进行宅基地的整理。同时开展农地改造升级、土地垦造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的使用面积,对宅基地进行复垦,获取非农建设用地折抵指标。对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项目内农村住房集聚、公共设施配套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需要,节余指标纳入交易市场,土地出让金收益全额留给所在镇(街道)、村,用于农民身份转换的保障支出和基建投入等。这样,就将拓宽集体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与美丽幸福新家园建设、中心村建设两者相结合,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其次,对于农业副业化、兼业化和小型化经营的村庄,可通过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补助的方式,鼓励当地的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参加小块种植、散状经营的耕地林地集中流转。这种土地流转模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有助于这些组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促进土地集约、资金集中和技术更新,从而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三)税收优惠,切实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

允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免缴村级工程建设的部份税费,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方式返还集体;将租用村集体土地开办的企业的税费收入(指房产税、营业税地方政府所得部份)按一定比例,以公共设施建设补助方式返还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建设居住小区所需自来水、有线电视、供气等市政设施安装,有关部门应根据农民建房有关政策给予优惠。

(四)增加预算,扩大公共财政农村覆盖面

增加各级政府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服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预算,减少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公共设施的压力,为集体经济减负,增强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 聂辉华.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欠发达区域的分工抉择[J].经济科学,2002,(3).

[2] 屠高.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

[3] 江建英.政府主导下欠发达区域产业整合与发展对策[J].价格月刊,2011,(8).

[4]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5] 张落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3).

第12篇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自今年5月以来,东阿县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针对“满、旧、浮、难、小”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学习研讨,认真查摆整改,着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工作作风、工作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使思想观念更加开阔,全县形成了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东阿的强大合力。今年11月,东阿县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 

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 

在历时8个月的时间里,我县紧跟市委部署,坚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各阶段工作,基本达到了“观念上有新飞跃、思想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环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的目标要求。 

(一)搞好宣传动员,发动群众,营造氛围。 

5月份,市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会议后,我县立即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县委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于5月24日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并现场电视直播。在大讨论活动中,县委成立5个专项工作机构,10个督导小组,制订了信息上报、通报和检查考核等制度,共编发信息简报30期,在县电台、电视台和《东阿时讯》、东阿政务网站上开办专栏,累计播放、刊登相关新闻稿件600余篇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200余篇次;分别开展了送电影下乡、摄影图片展览、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并结合庆祝建党87周年、建军80周年、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了多场文艺晚会,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社会宣讲全市范围内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动员宣传,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精神和重要意义逐步深入人心,在全县营造了解放思想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丰富学习形式,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在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习,带头开展分析评议,带头抓好整改。县委召开了3次常委会,专门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就深入推进大讨论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党组成员共参加了36次集中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县领导除集中参加专题报告会、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外,还组织了6次理论读书会。制订公布了集中学习计划和参考篇目,每位领导成员集中学习时间均达到50个小时以上,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心得体会3篇以上。针对思想和工作实际,县委在理论学习活动中邀请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教授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大检察官--白云分别作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县域经济形势和十七大精神的报告,各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副书记、宣传委员以及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7月上旬,县委组织安排召开了解放思想理论研讨会和吉祥文化学术研讨会,理论研讨会上共征集论文50余篇,其中《关于东阿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和《交警服务社会发展初探》等14篇优秀论文分别获得全市解放思想理论研讨会一、二等奖。7月中旬,县委分3批组织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苏、浙江两地考察;组织50余名村支部书记赴泰安等地学习观摩先进经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另外,各乡镇、各单位也采取了同样方式进行了学习交流。同时,县委组织开展了向基层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推出了“感动山东十佳人物—陈金良”、“全国百佳医院院长”宋钢兵,“东阿阿胶管理模式”等先进事迹典型,并先后召开了3次农村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全县干部群众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境界,理清了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了解放思想学先进、科学发展创大业的的热情。 

(三)坚持查摆改进结合,转变作风,注重实效。 

1、现场观摩查改。7月13日—14日,县委召开了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现场观摩会议,全体副县级以上干部、各部门单位、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负责人共110人现场观摩了12个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的25个工业企业、商贸物流项目和17个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农业观光等示范点。会上当场梳理出了7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6项整改指导意见,各乡镇、办事处立即进行了整改落实;39个行政执法和事业服务单位提出了解放思想促发展的新思路,出台了便民利民的新措施,改善了形象,改进了作风,提高了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2、调查问卷查改。7月8日—25日,在全县范围开展了解放思想万人问卷大调查活动,共梳理出10大类20个小项的各种问题和意见建议,涉及经济发展、工作思路、行业作风、文明意识、执法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大讨论”办公室撰写了《东阿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摆分析报告》,在市督导组参加的全县民主测评中,群众满意率达100%。另外,县委“大讨论”办公室和督导组还认真组织了对各级各单位的民主测评。 

3、集中座谈查改。9月18日、20日、26日分别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个体工商业户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大讨论”办公室通过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稿,当面征求到各类意见300余条、书面意见100余条、电话征求130余条,其中合理化建议60余条,确保了整改方案切实符合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县委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和常委扩大会议,每个常委都根据自己所分管工作的实际对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各级各单位也都对本单位的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征求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整改方案切实可行。  共3页,当前第1页1

4、明确责任查改。为进一步确保整改目标落实到位,县委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明确整改责任制、公开整改承诺制、强化整改督办制、严格整改评议制等形式,制定了《东阿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整改方案》,并建立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的整改台帐,形成了长效整改机制。在具体工作中,31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12个乡镇办事处、7个县委工作部门和23个政府组成部门,县委各常委和政府副县长对十一个方面的问题负总责。各级各单位也分别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密切协作的整改工作责任机制。对需要立即、限期、长期整改的三大类十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整改措施

55条,落实责任部门68个。目前,立即整改的2项已经完成,限期和长期整改内容正在落实中。 

5、公开承诺整改。11月、12月份,对公安、工商、环保、交通、地税等重点单位的整改措施在《东阿时讯》进行了公示,各级各单位的整改措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公开张贴。并通过开展“十佳文明服务窗口”、“十佳文明和谐新村”、“十佳执法服务标兵”的“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检验了大讨论活动成果。到目前,全县所有责任部门单位均实行了承诺服务制。其中,县医院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全程就医卡”制度,将病人的病情、用药、费用等情况全部计入ic卡,将整个就医环节置于患者和社会监督之下,既为患者提供了完整的就医纪录,又提高了服务效率。12月份,县委在组织检查验收后,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十佳”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委始终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突出第一要务,着力实施“富裕东阿、文明东阿、生态东阿、和谐东阿”四大建设,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富裕东阿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企业发展座谈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利用各种会议,深入宣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引导鼓舞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加快发展。XX年年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9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23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1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同比分别增长7%、19.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在工作中,突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东昌集团、东阿钢球等骨干企业不断膨胀,阿胶、机械、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鲁西化工基地40万吨尿素、10万吨烧碱,东昌焦化80万吨焦炭,华通热电5万千瓦热电,金华钢铁45万吨钢铁联产,东阿钢球滚子及高精密度钢球扩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其中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7个,过亿元项目9个。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24户,实现增加值27.7亿元、销售收入104亿元、利税13.6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2户。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g5级瓷钢球、型煤粘合剂、水泥助磨剂等一批自主研发、拥有国家专利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山东名牌产品、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民营经济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充分激发民间创业活力。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110家,实现税收3.7亿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以钢球及其相关产品、阿胶系列产品、木材加工等为特色,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65.64亿元。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实际利用外资 1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被批准为“山东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工业园区建成区达到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循环经济园区”。 

以新的思维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委引导乡镇、农村基层干部努力破除“满、旧、浮、难、小”思想的种种束缚,以规划建设“两区一园”项目为平台,以培植林业、畜牧、蔬菜、桑蚕四大产业为重点,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带动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林木面积发展到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1%;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300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8万亩;推广“山农12号”优质小麦30万亩,粮食生产连续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家园、新型农机等一批科技兴农项目得到实施推广,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文明东阿建设稳步开展。县委把推进文明东阿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形势报告会、理论读书会、经济社会发展观摩会等一系列形式,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存在的自满、守旧、畏难等思想观念的禁锢,推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今年的县、乡两级干部考察调整中,全县上下表现出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顾大局的务实作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村级民主管理,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3处,落实了村级主职干部的工资待遇;“联村自治”、远程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干部3100人次;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举办大规模理论辅导班、报告会十多场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倡树“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保持了干部队伍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共引进科技成果88项,获得专利授权279项。鱼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进展顺利, “东阿阿胶”、“鱼山呗”被省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吉祥文化博物馆、东阿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设施正在实施。  共3页,当前第2页2

生态东阿建设持续发展。县委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生态立县”为基本战略,从创建“省级园林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入手,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城区道路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19.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洛神湖景区被授予“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施了曙光街、环球北路的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形成了以绿色为主体的生态框架,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把节能减排放在重中之重,严把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关,对落后生产工艺加大改造力度,第一批城区采暖锅炉治理完毕,工业园区和东昌集团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 

充分挖掘开发“一人、一山、一品、一鹊”的特色文化资源,基本形成了以鱼山曹植墓风景区、阿胶工业旅游线、洛

神湖景区为中心,以黄河旅游、农业生态观光为辅助的旅游格局。 

和谐东阿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召开座谈会110多次,并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县电视台对栏目进行了改版,推出了《点击生活》、《乡村四季》等关注民生的新栏目。针对群众反映的城镇就业保险、医药卫生、执法服务、干部作风等热点问题,分类梳理,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措施,立即进行整改,相继制定了《城镇就业、养老、医疗办法》、《加强药械集中招标采购十条规定》等规章制度,使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公路改造1600多公里,公路密度在全市最高,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改建新建乡镇卫生院11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54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全县新增就业61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6人;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实现扩面7174人,资助困难家庭学生4099人;针对6个药品价格方面的问题,对2100多种药品进行了集中招标,药价降幅达15%;城建系统制定了《建设系统社会服务公开承诺制度》,公开服务承诺11项70多条;工商部门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0多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投诉13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全县治安联防工作全面推开,截至到10月份,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9%,农村可防财案件同比下降32.4%,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三、主要体会和下步打算 

(一)解放思想应成为永恒的主题。只有思想的解放、才会有观念的更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的在学习中提高、在查摆中改进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的一系列学习和工作机制,应该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实现创新学习、创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和措施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应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应建立起经常学习知识、经常查摆问题、随时改进工作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边学边查边改”纳入日常工作中去,体现到干事创业上去,落实到岗位职责上来,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检查和评先树优,严格奖惩,严格管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切实改进的工作目标。 

(三)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应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牛鼻子”,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刺激和带动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以工业反哺农业,统筹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从万人问卷调查情况看,干部群众对发展民营经济、工业、农业和招商引资的支持人数分别占64.56%、60.98%、59.32%和56.08%。为此,要通过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园区建设,达到全县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应成为维护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政府职能部门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工作,文明办事,热情服务,自觉提高和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虽然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一是发展不够平衡。在少数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农村等党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大讨论”活动的一些工作要求仍然落实得不够好。二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问题的整改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任务仍然较重。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观念上有新飞跃、思想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环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把“大讨论”活动的成效引向深入。一是突出重点,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突出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二是坚持上下联动,继续抓好限期和长期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对照检查,查找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边查边改,不断扩大整改成果;三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制度建设和理论研讨,搞好舆论宣传,努力形成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有利契机,切实做好今后的工作。即突出“五个重点”:工业立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发展、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城镇化;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实现“三个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抓好“五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最终实现“五个目标”: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总之,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东阿和谐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