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科技

机械科技

时间:2022-05-07 19:4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科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科技

第1篇

    1查新工作的基本条件

    1.1较为完善的文献支持系统较为完善的文献支持系统,是保证查新工作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开展机械工业科技查新所需要的文献支持系统包括:

    1.1.1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包括《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金属文摘(METDEX)数据库》、《机械文摘(ISMEC)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数据库》、《中国机械工业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以上是查新中使用率较高的数据库,同时还要通过上网、联机检索等途径查找相关的数据库。

    1.1.2国内外主要检索工具包括各种综合性及专业性的文摘、索引、资料目录以及各类机械产品目录、样本等,由于机械产品种类繁多、专业庞杂,在此不一一列举。

    1.1.3一次文献包括机械工业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类科技期刊。

    1.2素质良好的查新人员查新工作是一项原则性较强而又比较繁琐的工作,它需要查新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如果原则性不强,就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或碍于情面写出不合事实的报告,如果查新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耐心细致,就使查新结果出现错漏,从而影响查新报告的严肃性。查新工作同时又是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查新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包括:

    1.2.1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笔者认为从事机械工业科技查新的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较为系统和扎实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因为这决定了查新人员能否对检出文献进行正确的筛选,对同类产品的技术特点、参数进行提炼、分析和对比,从而作出客观准确的评判。

    1.2.2较广博的知识面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工作装备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行业,机械工业科技成果应用范围可以说渗透了各行各业,如造纸、制糖、农业、水利、食品等,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日渐突出,都要求查新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1.2.3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查新论证是一个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推理过程,因此查新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1.2.4较熟练的文献检索技能查新人员应通晓文献检索原理,熟悉各数据库、检索工具所贮存的内容、收录的范围、文献的分布情况,并能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确定利用哪一种数据库、哪一种检索工具、采用哪一种检索途径、以及如何编写检索逻辑式等等。

    1.2.5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查新工作效率,确保查新质量,而且能在联机或上网查询时节省费用。

    1.2.6较高的外语水平查新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要强,这样才能在检索外文数据库和资料以及分析查出文献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1.3较完善的规范管理众所周知,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技术规范以及严格的产品标准,是生产一个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的重要前提。同样,查新报告作为查新工作的“产品”,应当有合理的工作程序、严格的工作规范作为其高水平、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工作规范。查新工作规范应包括:①查新工作程序的规范,②查新人员工作技术的规范,③查新报告格式、内容、用语的规范等。

    2检索查新技术探讨

    一个科研项目的检索查新基本工作程序为:熟悉待查项目背景资料——对项目进行科学归类,找出主题词——选择数据库及检索工具——制订检索策略,确定检索年限——检索——筛选检出的相关文献资料——与待查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撰写查新报告。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检索查新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对确保检索查新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有赖于高素质的查新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笔者分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检索手段的运用

    查新检索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主要手段,机检速度快、效率高,是手检无法比拟的,但手检同样重要,多年的实践证明,机检和手检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不可偏废,这是因为:①各数据库存在收录内容差异的情况,没有哪一个数据库可以保证百无一漏,尤其是机械行业科技成果的产品形式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在一些产品目录、样本、更容易查到同类产品,这些必须通过手检进行辅助。②各数据库的主题词标引存在差异,如果选词不当或组配不力,极易造成漏检甚至扑空,而手检直观性强,可以灵活调整检索词,通过上机前的手工试检以及手检与机检之间的不断修正,才能确保查准率和查全率。同时,如果是上网或联机检索,通过手检定好检索词及检索策略再上机查询,可以达到省时省钱的功效。③数据库相对于原文存在一个滞后期的问题,许多数据库都存在滞后期,少则3~5个月,长则半年甚至1年,手工检索工具滞后期短一些,但也有时间差问题,必须结合检索最新几期的核心期刊,才能更好地保证查全率。总之,只有将手检和机检相结合,才能确保查新范围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2.2检索途径的探索

    根据我中心多年承担的机械行业科技查新项目来看,以产品形式出现的占了90%以上。目前科技文献对产品整机报道的较少,因此要注意查找产品目录、样本类载体,必要时甚至要有“大海捞针”的勇气,逐年查阅核心期刊或非核心期刊,所要查的数据有时就在封页的广告上,或行业性的综述里。此外,由于机械产品的应用领域极其广阔,检索时一定要弄清所涉及的领域属于什么学科,该学科的主要检索工具及核心期刊是哪些,检索时要查全,不可遗漏。比如电除尘器,它在水泥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又有环保学意义,查找时就要通过化工类的“水泥工业”及环保科学中的“除尘”两种途径查找,而《水泥》、《水泥技术》、《通风除尘》、《环境保护》等核心期刊也是必查刊物。

    2.3对检出文献、数据的筛选

    在对检出相关文献、产品数据进行筛选时,所选择的对比文献、产品数据应当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可比性。在机械类产品中,有的在国内已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这种产品的开发往往是出于市场的考虑),在选择与之对比的同类产品时,应选择那些行业公认的有代表性的、技术性能较先进的产品,才能体现这一领域里的先进水平。同时,选择对比的产品应具有可比性,如柴油机,应选择型式、用途、冷却方式等相同、排量相近的产品进行比较,排量相差太远的则不具备可比性。此外,选择的对比文献应根据查新重点体现出针对性,这需要查新人员仔细地鉴别,如果不分主次把一般相关或密切相关文献罗列出一大堆进行比较,不能突出重点,势必影响查新结论的明确性。

    2.4查新报告的撰写

    一份有价值的查新报告应当包含检出的相关文献或同类产品的概述、对检出结果的对比分析并有结论性意见,能使科技管理部门和成果持有者了解同类研究的现状及查新项目所处的真实地位及技术水平。笔者曾接触过一些查新报告,在罗列了所有检出相关文献及同类产品之后,就简单地下“经鉴别与本查新项目不同”或“未见相同产品报道”的结论,这种只有查新结果而无分析过程的查新报告是肤浅的、没有说服力的。应当将查新产品与查得的同类产品的技术参数、结构性能、采用新技术的多少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比较,才能对产品的新颖性、先进性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对新产品的对比分析可以采用表格方式,在一张表格上对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等各项目进行对比,直观性强,并能省却大量说明文字。查新报告的撰写应当客观、公正、正确,做到条条有出处、款款有依据,既不能主观臆断、望文生义,也不能受委托人影响而避重就轻、弄虚作假。此外,查新报告提供的是基于文献检索的对比性结论,因此切忌越位代替专家对产品的水平下结论。

    3对机械科技查新工作现存问题的思考

    随着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其对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行业的查新量逐年上升,立项、鉴定前进行查新已成为科技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的自觉行动。相比之下,机械行业的科技查新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新产品未经查新即可立项、鉴定,甚至已完成鉴定再补充查新,查新在某些程度上流于形式,成了“马后炮”,使科研项目或成果的严肃性、先进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研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的查新意识外,还应进一步提高检索查新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增强科技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对查新报告权威性、准确性、公正性的信任度。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3.1进一步加强查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尽管各查新机构都制定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一些综合性的查新机构无法制定出有行业针对性的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因此执行起来伸缩性、随意性很大。同时查新管理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查新质量监控措施,没有形成不断反馈、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这些都制约了查新水平质量的提高,建议查新管理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

    3.2不断提高查新人员的素质

    有的部门查新人员缺少起码的专业知识背景,其查新工作质量可想而知。各查新机构应当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查新人员,加强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查新工作高质量。

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机械电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一部不断创新、追求发展的历程。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机械制造行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虽然我国的机械电子系统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在很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一、机械电子技术简介

1、机械电子技术概述

机械电子系统是在机械学的基础上,加入一系列的辅助科学,如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等,融合在一体的多方位的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技术基础、技术原理在内的,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或系统得到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极少数。机电一体化产品指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机械系统与微电子系统相互置换或有机结合而构成新的系统,且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新一代产品。

2、机械电子系统的特征

2.1机械电子系统控制智能化

机械电子系统在我国大部分行业中应用相对广泛,无论是低高端行业在使用上都有着不错的效果。当前,机械行业都在发展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有着很多实用的功能,为机械电子系统控制的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整体结构最优化

机械电子系统有着独特的技术模式。为了更好的掌握机械电子控制系统,在机械、电子、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要有所实现,并且保证结构合理,这样才能实整体效果达到最好。

2.3经济效益最大化

机械电子系统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方面,机械电子系统不仅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在销售上也有了量的变化。人们在使用机械电子系统时相对其他机械产品带来的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对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从2O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械电子技术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国内许多设置机械及电子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机械电子技术专业或机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机械电子技术专业又称作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它们协同研究机械及―些大中型企业对机械电子技术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产业也在不断的升级,同时,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也同样遇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未来要着重关心的问题。

1、自动化水平较低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在机械电子领域的水平还处在中级阶段,很多技术水平还没达到世界高端领域。核心技术和相关设备也相对落后。

2、新技术研发进展缓慢

核心技术与世界的高端水平还有一定的落后,在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上虽然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相对缓慢。很多机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相对也很低,技术人才的投入上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大投入,保证机械电子行业的技术水平加速发展。

3、技术应用水平低

一些关键技术如智能化技术、网络化技术以及集成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机械电子技术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机械电子技术是科技产品的技术的一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应该同步,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加大机械电子核心技术的创新,同时加大投入研发,把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发展成高端领域。机械电子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实用性遥遥领先于很多技术,并且其中包含了很多相关行业的技术。因此,其他行业发展的同时,机械电子技术也应当有一定的进步。

1、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在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没有创新就等于淘汰,企业必须在创新上作出一定的成绩。使用机械电子技术是最迅捷、最有效的手段。这是因为这种技术充分利用电子部件和微处理器及软件,从而大大增加了开发的灵活性并加快了开发时间。家用电器、现代武器系统的迅速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机械电子技术完成的。

2、产品智能化的基本途径

机械电子系统的智能化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它是各国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所谓智能机械电子系统,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我们理解为最终它能执行和完成与人类智能有关的一些功能,如分析、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思考、设计、规划、学习和求解问题等思维活动。应该注意的是:机械电子系统的智能化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能要求在一个具体系统中,具备上述全部智能(至少在近期);另外,机械电子系统的智能应有层次(或者说程度)之分,即从初级到高级,可以分许多等级。

3、产品创新的重要条件

前面提到,产品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机械电子技术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本来是典型的机械产品,但是自从采用机械电子技术以来,便产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汽车已进入机械电子产品行列,并成为其重要家族之一。

四、机械电子行业创新的方法探讨

1、研究市场,开拓创新

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只是单纯的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由国家包销,企业没有或很少有市场意识,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产品几十年不变。在市场经济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推出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企业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分析市场、开拓市场,从市场和客户处取得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造的需求信息,通过技术创新不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产品。要求做好产品规划,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和技术创新研究,以增加企业的实力、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2、资源创新

资金、信息及高水平人才是产品创新开发的基本保证。必要的资金是开展科研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保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集中用于企业技术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等的资金需求。市场、技术、经济及法规等信息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来源和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加速产品创新开发的助推器。人力资源是影响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能力,建立吸引高层技求人才并让其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用人机制,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使用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实现企业的近、远期目标,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体系,实施多层次的技术开发,并有相应机构对技术开发经费的使用及项目进行管理和评估。

3、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

企业产品创新开发就是要应用和体现自身的专有技术,并以专利的形式来保护创新成果。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对专利应有强烈的意识。决策技术开发方向时,要广泛解国内外专利发展动态;研究开发新产品时。应检索专利文献。以提高创新开发起点,确保项目具有先进水平;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过程中,要注意技术保密,并及时申请专利,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应利用新技术为企业服务。

结束语

新时代,技术的革新已经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死线。科技的进步同样伴随着技术的革新。传统的机械制造已经跟不上科技的进步,终将被逐渐淘汰,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到发展力度,同时保证技术的更新,为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课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顺.浅谈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J].技术与市场,2011(08).

第3篇

建国后,选煤机械工业自起步以来,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短短几十年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在跳汰机方面,能够制造比较大型、自动化的设备。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研制10m2筛下空气跳汰机以来,目前我国生产的筛侧跳汰机主要由LTG型、LTW型、BM型和CTW型。最大跳汰面积40m2和35m2,效率一般在88%~90%。在重介质选煤机械方面,20世纪末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我国重介质选煤厂中使用的重介质选煤机械,大部分都是国产设备,特别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JL型立轮分选机,成为目前较为常用的重介选煤设备,有效地提高了选煤工作的效率;在浮选机械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目前已生产了许多煤厂都应用较广泛的XJM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而且许多国产浮选机设有自动控制装置;在筛分机设备方面,筛子是选煤厂使用最多的设备之一,我国已先后成功地研制生产出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共振筛等许多设备产品,并逐步使这些筛分设备来走向大型化。如由平顶山选煤设计院完成的筛宽2.4m以上的直线振动筛,虽然制造工艺与国外设备还有较大差距,但产品已充分结构上也吸收了国外产品的优点,参数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选煤机械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选煤设备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主要现在:

(一)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

质量是效率的保证,特别是对于选煤工作来说,由于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往往配置多系统或备用系统、备用设备,而国内有些选煤设备还存在制造时质量的不过关,这样会直接造成选煤生产过程中事故效率,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所以设备的质量可靠性绝不容忽视。

(二)选煤功能不强,与国际水平差距大

特别是缺乏大型功能强大而全面的选煤设备,如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动筛跳汰机设备的处理能力,单槽16m3浮选机处理能力,强力破碎机破碎强度,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筛篮直径与处理能力都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有待尽快提高。

(三)选煤机械普通的科技含量不高

前面介绍多年来,虽然我国的选媒工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也有不少自主研发的产品设备,但多半还是以仿造国外设备为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和设备较少,特别是科技创新、科技含量方面均不理想。所以,未来在选煤机械行业发展方面,着重开发研制大型、高效选煤设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的优势,开发自身所需的模块组合式选煤厂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用于选煤工艺过程参数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的相关仪器和设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主要的任务。

三、选煤机械未来发展建议与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国内选煤行业经重住未来更加激烈残酷的挑战,选煤机械未来的发展可从考虑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研发大型的功能强大、科技含量高的选煤设备

就具体的设备而言,对于浮选机,我们应努力提高其处理能力并实现主要参数的自控;对于跳汰机,我们要努力扩大其跳汰面积,并加强其自控和提高分选效率的研究;对于重介旋流器来说,我们要继续努力研制设备的大直径,并提高其分选精度、效率和耐磨性,还有提高大型振动设备的可靠性;研制选煤过程机电一体化自动设备控制技术等等,都是应当关注努力的方向。

第4篇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目前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被广泛推广,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在近几年也正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主要论述了CAE方法中的动态仿真。以往的产品设计,往往是根据设计经验,确定产品的结构形式,待样机产生后再根据环境试验的要求做各种例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机械振动常常会由于设计不当,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这样只好重新设计。而采用CAE方法后,可以在设计的初期,样机出来之前,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样机的结构形式,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动态模拟,这样就可事先了解样机在机械振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于设计的初期进行修改,使样机一次设计成功,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二、基本原理

1.有限元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单元是把连续弹性体看作有限个单元体,在有限个结点处联结而成的结构,而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弹性体,它具有合法的某些特征。有限单元法的特点在于其分析对象不是整个结构或子结构,而是以单元的特点位移,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结点力一般则表示为结点位移的函数,由于各单元可根据需要取得很小,所以它们的函数关系可表达得非常简单。有限单元法,原则上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结构问题,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数值方法,这种方法可将各种问题的分析结果归结为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就为利用计算机解题提供了便利条件。

2.虚功原理

在固体力学中,有限元法一般采用虚功原理。虚功原理具体表述为:如果质点系在外力作用下是平衡的,则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力在平衡位置算起的任何虚位移上所作虚功的总和等于零。

三、SAP软件简介

SAP是一个专门用于有限元分析的CAE系统,目前已发展到SAPg.O,它提供了一个人机对话的图形一菜单一提示一命令环境,使人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自动或半自动地构造复杂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可以用各种方式观看、检验构成的有限元模型。此外,它可以把自动或半自动生成的有限元模型的图像对应的二进制码文件自动转换为ASCll码,以供有限元分析之用。在分析过程中,它提供不同的求解工具,以满足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是线性分析还是非线性分析。该软件的运行结果已被工程验证。此外,该软件还提供了后处理系统,可以在屏幕上直观地观看运行的结果。

四、具体应用实例

以某发射机机架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为某发射机的外形,该机器高为817.smm,宽为545mm,深为55omm,机架底部装有四个JGI一3型减振器,背部装有两个E25型减振器,整个机架加各个分机箱,共重140公斤。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机械振动的计算机仿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目前,国内一些科研院校及有实力的企业已将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汽车、飞机及雷达的研制,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预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该方法的应用还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第5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高科技;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水平的不断增强,作为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必然要加大投入,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要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充分了解当前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征,并对未来发展提出憧憬。

一、机械工艺制造发展特征

1.1 智能化

智能化的发展特征是机械制造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它运用在各个制造环节中,利用人工智能,通过柔性技术将系统整合,并仿真模拟人类的活动,取代制造系统中的脑力劳动部分,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通过应用模块化方式,实现人机友好性发展。

1.2 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普及发展,给企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变革,而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跃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作用,以此推动信息技术的交流发展,实现产品开发与协作。

1.3全球化

当前,机械制造技术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广泛拓展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企业之间已经从过去单一化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竞争与合作相结合,以此实现全球一体化发展目标。但也应意识到,全球一体化必须奠定在网络化技术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

1 具有高科技的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技术,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它是一个由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使用、维修、回收再利用组成的循环大系统,机械制造工艺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投资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因此,机械制造工艺作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高科技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高科技和制造业是相辅相成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应用,高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没有机械制造业为其提供平台。

2 高科技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2.1 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已经在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也是机械制造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激光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1 激光热处理

在机械制造中使用经过热处理的零件能够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机器的性能,尤其是对机械中磨损较多的零件,更有必要对其进行热处理。给零件表面覆上一层熔点更高的材料来提高耐磨性是热处理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而激光正具有高温这一特性,在机械制造中正是利用了激光的这一特性对一些零件进行热处理,使零件更具耐磨性。另外还可利用这一特性对机械制造中的生产模具进行修复,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并可保持机器原有的性状。

2.1.2 快速切割成型

激光的另一特性―――快速切割,在机械制造中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的CAD模块相互配合使用,使激光自动快速地对材料进行切割和成型。这一特性的使用不仅能制造所需零件的模型,对一些复杂的零件还可以直接进行制造加工。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使激光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得到普及。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利用外部的控制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按照预定的设定规律运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这一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大大地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2.2.1 自动化制造单元

在机械制造中已得到逐步普及的一种小型自动化系统―――自动化制造单元,它是自动化生产和节约成本相结合的产物,其最大的优势是可实现单机自动化。自动化制造单元可以加工多种产品,由一台或多台的加工设备组成,比如数控机床、物料输送设备等。

2.2.2自动化制造生产线

在机械制造中另一种比较实用并广泛推广的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这个系统由多台自动化设备构成,由计算机系统集中统一控制,通过物料运输设备,形成一个简单的加工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的形成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生产多种小批量的产品。而在此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实现另外一种在机械制造业中比较完善的,且进入实用阶段的技术自动化流水线。自动化流水线处于非自动化与中小规模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之间,它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对物料输送设备的自动化要求有所降低,这一技术可以说是较完善与实用的。

2.2.3 自动化制造工厂

自动化制造工厂,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等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的运转都是“自动化”的,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它在全部的制造过程中由多个自动化制造系统联合起来,再配上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物料运输系统,并由计算机系统统一调度与指挥。但是,自动化工厂在当今的机械制造业中并不多见。

2.3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高精度技术

在现代化机械制造工艺中,精密加工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微型机械、超精密切削技术、研磨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当前,纳米技术正逐渐在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技术等方面广泛应用,而纳米技术也推动了光学科学、机械科学等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高精度技术也朝向纳米技术方向发展。因此,纳米技术与微型机械的发展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而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智能技术,也正步入高速率、高精度发展时代。

3 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发展趋势

高度自动化所带来的是集成化的发展,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已经由原来的分散型加工转变成了集成化、连续性加工和生产。当前的集成化主要是利用机电一体化、制造工艺的连续性一次性加工完成零件的生产,而未来的集成化则是要将整个成品进行集成化生产。

3.2 微纳化发展趋势

使用材料的进步和加工手段的提高是机械制造工艺发展必不可少的,精密化的加工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工艺必将完全进入微纳化。

3.3 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机械制造业中自动化设备将成为主导,大规模的产量需要一条更加完善的自动化制造生产线,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准确性是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也将指导自动化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并实现建立完全的自动化制造工厂。

3.4 数字化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数字化。在机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设计环节要数字化,而且生产过程也要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化保证了生产的准确性,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以便更好地完成整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同时,数字化的管理也是生产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指挥和规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也应意识到,传统技术是机械制造新工艺的基础,因此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应用高新技术,极大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水平,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晓虎.浅析机械制造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0,(12):146-146.

第6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技创新;素质模型

Quality ModQuality 安徽理工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该校“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之一,学校积极借鉴了先进国家和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特色的工程教育和实践模式。近五年,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共获得国际机器人大赛冠军、亚军、突出成就奖各1项;“挑战杯”系列全国级竞赛等获奖63项,省级竞赛获奖100多项等,学生获得专利授权100多项。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主体成员的我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2014年成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专项经费资助。通过在校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使得这些机械类毕业生走向社会,更有可能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学科专业。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多数高校卓越机械工程师本科阶段学生主要采取“3+1”的培养模式,我校机械类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统一安排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学生签订工作单位后的单位实习等累计1年的学习实践,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机械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机械类专业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工程技术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上,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然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应具有:(1)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2)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3)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4)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为此,对于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在本科培养阶段应重视以上方面的培养要求,在具备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更高层次的素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作用

我校机械类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共青团等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对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养的学生起到了重大作用。具体体现在:

1、科技创新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国家重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各高校都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则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本领域的先进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在竞赛的前期准备阶段学生要学习知识、拓宽知识面、掌握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如熟知ppt的制作、作品动画的制作、实物模型的制作等;进而,在竞赛的每一轮选拔中,如“挑战杯”系列竞赛要经历校赛、省赛和国赛的层层选拔,其中的每一轮晋级都要对作品和计划书等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和提升;这对提高大学生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方面,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创新活动是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2、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能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把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放在突出的位置,构建了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如学院每年花大量实习经费用于学生深入厂矿车间、生产一线实习实践,在校内建立大学生金工实习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实现对大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机械类大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常见的“挑战杯”系列竞赛和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都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实现作品的科学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技巧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企业普遍认为“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最大软肋。如今的社会,每一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常是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取得的。科技竞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多数都是以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队参加,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发挥各自所长的同时,都需要与其他组员积极沟通、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以使整个团队发挥最优效能,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促使学生有更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意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中,将自己融入团队,在集体环境中,学会与人相处,容易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一个明确的集体的奋斗目标,在团队协调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自身使命感;在团队分工中,任务的认领和协调,需要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加之创造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般都具有的一定科学性,或资源保护,或节能减排,大都具有造福社会等性质,这些都使的参赛成员都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四、依托科技创新,对持续提高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建议

1、充分利用校共青团组织平台

近年来,学校团委把“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列入每年的共青团工作要点。每年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为主线,组织举办好 “挑战杯”系列竞赛、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其他校内科技竞赛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社,为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了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排专门的场地与指导老师,为学生创新制作提供电脑、制材、制作工具、图书资料,并提供经常性的指导。创新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创新欲望和潜力的学生,涌现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他们在各类科技竞赛屡创佳绩。

2、继续依托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平台

为了培养在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从2010年开始,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开始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已增至30个。学院制定《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考核办法》,每个团队须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要求各团队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要求认真落实本团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指导教师需积极指导相关学生参与创新与科研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学院依据年底各团队计划完成情况和取得成绩,给予团队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此,机械类专业学生可以联系老师或学长,申请加入相应的团队参与科技创新与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构建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上,以创新应用能力培养要求为主线,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按照一条主线(工程创新应用能力)、两个支撑点(机一电)、三个教学阶段(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四个能力训练模块(零部件识图绘图能力、零部件技术测量及运动和受力分析能力、机械设计能力、机械制造能力)、五个实践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学期,大学生创新实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方案。

4、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着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创业素质,近年来,学校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资助工作,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申报,指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指导热情的教师参与指导,并对获批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为继续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并列入“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金预算报省教育厅审批, 鼓励支持本科大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大学生通过组织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对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周军,陈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32-34.

[3]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1.1原有的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过去,按照引进、试验、示范的程序,由各级农机部门为主体,全面实施,对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体的机械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机制由农机部门单独操作,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很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速度和需要。工作没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观念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打破原来的框框。农机部门对有些产业、有些机械连自己也不清楚,因此,改变现有机制,势在必行。

1.2农机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经费得不到保障,县财政除拨给农机人员的工资外,没有安排专项的农机经费,因此,农机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向着高产低耗多样性方向发展,全县的农机力量明显匮乏,投入的经费不能满足机具从引进到示范的各个环节的开支,无法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1.3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农机队伍专业素质低,人员结构和文化结构也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技术力量较弱。同时,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工作无硬性指标,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1.4农机工作内容滞后 长期以来,辉南县的工作只注重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而忽略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重视粮食作物机械化,而忽视经济作物机械化;只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化,而忽视农业工程等领域机械化,使得农机的产品与农民需求脱节,造成部门想推的推不动,农民想要的又没有,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机工作的开展。

1.5供求信息脱节,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因乡(镇)一级农机信息渠道基本闭塞,县级农机部门很少听到来自基层农业机械的需求信息,加上县农机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供求信息掌握不尽真实,有些农机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乡镇农机力量的削弱,使县农机部门最需要的农机供求信息得不到充分反馈,更难找到发展农机化的切入点,仅凭农机部门掌握的信息和经验来,是十分有限的,有些新技术、新机具农民已用于生产中,而农机部门还不知道,信息滞后,常处在用户之后。

2.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农机体系 要理顺农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机体系,大力加强机构建设,增强机构实力,探索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活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技术精、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健全县、乡、村三级机构,注重培养村级技术人员。并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吸收一批热爱农机事业、年轻有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一线队伍。要把“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作为农机工作理念,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面向生产一线,借助人才推动和市场牵动的合力,加速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应用。

2.2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关注 一方面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农机作业现场会,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机工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重视和支持,确保农机机构经费足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及时把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现场示范让广大农民了解新技术,新农具的效果、作用,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引起全社会对农机事业的关注。

2.3改进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在模式上应更多的深入基层农户,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农民所需要的技术、机具送到家中,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以恰当的方式在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应用,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三是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部门的联系,解决购机难、机具难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机械电子;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以对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研究也开始重视起来。对于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技术来说,具有标准化,模块化以及能够可编程的集成系统是极有利于加速电力电子的系统级水平研究和设计,不仅如此,这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电子产品本身的标准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和产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任何生产领域特别是现代工业生产领域中若想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必可不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技术能够给当前社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极其深远和革命性的影响。

1、机械电子系统的概念

机械电子系统比较复杂,它包含众多专业知识,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系统。机械电子系统是由日本的一位学者提出来的,日本人将它解释为“: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要功能、主要动力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系统”。 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使用“现代机械系统”这一术语来描述“机电一体化”的复杂机械系统,他们的专家组在 1984 年向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交的报告中,才明确提出现代机械系统术语的涵义为“: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传递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2、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很多领域出现了趋缓的态势,譬如机械电子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据统计,2012 年国内机电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加快, 前三个季度累计进口的机电产品为 168.2亿美元,而进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国产的机械电子设备占有率下降,科技成果在市场的转换率低下。目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设备较为传统 ,大多数的机电产品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都比较低,而且鲜有成套的设备。

(2)新技术的研究发展进度缓慢 ,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还处于低位水平,譬如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在覆盖市场率比较高的品牌产品,科技含量很低,不利于科技成果在市场的转换。

(3)企业对机械电子行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少 ,仅仅停留于低端产业阶段,而且大部分在“模仿”其他国家的产品,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产业附加值。

(4)智能化 、网络化 、集成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别非常大。

(5)高新科技的应用,需要升级和改造传统的机械电子传统行业,但目前对传统产业的研发和改造力度不佳,无法发挥高新科技的应用优势。

3、机械电子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系统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革新的周期明显的缩短,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新型技术之一。

3.1机械电子系统的高速、高精度、高效化趋势

高性能化就是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有机结合。由于机械电子采用了高速 CPU 芯片、RISC芯片、多 CPU 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得到提高。

3.2机械电子系统的实时智能化趋势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现在的机械电子系统就是人工智能的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可以说在人工智能在电子机械系统建设的当今社会,运用机械电子系统可以充分吸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等学科,从而使机械产品得到更大的进步。

3.3机械电子系统的科技创新趋势

3.3.1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传统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新主体是政府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对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政府需要转变以往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能,以激励创新的手段,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机械电子系统的主体。

(1)目前中国的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主体 ,但这些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投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能力,以核心技术的优势,消除企业在机械电子领域的发展障碍,同时提高企业在行业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2)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为了奠定科技创新的基础,需要在技术研究开发的阶段,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并重新分配好企业的利润,尤其是那些比较成熟的机械电子企业,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工作, 合理将获得的利润注入到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当中,发挥资金链在科技研究开发当中的效用水平。

(3)加大科技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和科

技创新工作的主体, 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研究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其知识结构和实践工作经验。

3.3.2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为了提高后续科技开发应用的水平, 需要对科技的成果进行转化,提高其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效果。 很多国家在机械电子行业发展中,通过转化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的质跃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转化,企业和工科院校的合作,互相交换科技研究开发的资源,譬如企业为工科院校提供更多就业的岗位,而工科院校为企业推荐更多的机械电子人才,两者进行某项科学技术的共同研究开发;二是间接转化,机械电子行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深入技术交流,通过行业协会,推动技术转化工作的发展。

3.4机械电子系统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微控制器的发展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尽可能的为技术发展的提供良好的平台。而数字化也成为了机械电子系统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3.5机械电子系统的集成化趋势

集成化要求各中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同时集成化又包含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时处理管理、检测、装配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目前小批量生产的目标,使得系统的管理更具有弹性。首先,将系统进行分解,协调各个分解之后的部分的运转,进而促进系统高效、协调的发展。

3.6机械电子系统的网络化趋势

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普及,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各个学科技术中最为依赖的基础工具之一。远程控制终端在生产中也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技术,利用计算机计算,通过局域网技术使得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电器链接成为一个系统。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表现为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低、新技术研发进度缓慢、机械电子行业研发投入少、关键技术应用程度低等,其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的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了,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机械电子系统,通过机械电子系统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红坤,a大斌,曲宴良.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研讨[J].电子世界,2012,(8):83-84.

第9篇

1、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优势

机械自动化是机械的运用,通过电力或其他形式的能源来使其工作运行。和以前的手工制作或者是半自动制造相对比,能很清晰的得出很多机械自动化所特有的优势。机械自动化具有管理统一化,纯粹的机器,不会像人一样出现各种意外,更加利于一个内部的管理。机械自动化能解放工人的双手,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机械制造的人力成本,不会为工人发放薪资,不会为员工福利而做过多的烦恼。机械自动化更大程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力量,一个企业机械制造的机械自动化有利于公司内部处于一个十分良好公司氛围,会使管理者不在为公司人员的变动而一筹莫展。机械自动化制造能够使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更加精密、准确,通过机械的尺量,能更大程度的提升零件的合格率,可以更加有效的节约生产制造的原料成本。

2、机械自动化带来的问题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会有很多的便利,但是在优势产生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事物总是好与坏同时存在的,所以机械自动化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我国人口多,所以工作问题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大问题,而机械自动化的出现使得工厂和企业都辞退了大量员工,使得原来很多的工作岗位都消失,没了存在的必要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本就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更加的危急。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还会使得机械生产制造产业变得门槛更低,让原就火热的行业会有更多的人迅速涌入,造成行业的一时崩溃,然后大量的人又会流走,造成机械生产制造的颓败。

3、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阶段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都着眼于发展机械自动化,但是其发展不是很成熟完善,很多地方还需要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现在的机械自动化很多的制造精准度还有一定的欠缺,所生产的产品的精细程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机械自动化的低技术限制了制造生产的效率,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前进。

二.机械自动化的意义

1、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分类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根据不同功能需求的生产制造出现了很多的形式,其中分别有一些虚拟系统应用、集成化的投入、柔性生产线的生产等。智能的机械自动化能够做一些精密、小巧的生产制造,能更大程度提高制造的工艺,更多的应用于医学仪器及科技研发仪器的生产。而柔性的生产自动化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机械生产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大需求的机械产品的制造。

2、机械自动化的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的快速成型会使的采用自动化的机械制造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够让一个企业的行业话语权更加快速的提升,也会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度。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其本身的规模范围很大,如要将企业提升到一个较可观的高度,就必须要注意企业生产转型为机械自动化的类型,这其中不仅会因为转型研究成本高昂,还需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动化类型,只有这样的变换才能够让企业具有更超值的转型。我国的科技研究相对落后,需要在自身不断的研究发展下,引进国外的机械自动化相关的科技技术作为借鉴参考,以此来让我国的这个方向的发展产生蜕变。增强行业中智能科技的研发,以此让机械自动化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使机械制造业在机械自动化下能制造出更为复杂、精密的物品。

三、结束语

第10篇

1.1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以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从而使得翻土平地、抗旱抗涝和播种施肥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农业活动的效率能够大幅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农业活动中的复种指数能够大幅提高,许多地方能够从原本的1a1熟的模式,升级转变为1a2熟甚至1a3熟,大幅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从而整体上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后,相比于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更有效准确地把握播种、施肥和喷洒药剂的时机,从而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产品质量,进而也能够间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化的基础条件。在农业活动中实行了机械化后,能够有利于农业活动中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作业量,降低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损耗量,从而更好地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效益联系在一起。通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可以有效突破我国传统的以家庭的农业经营规模为限的小农生产模式。通过大型的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运作,进行农业规模化的生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单位规模的成本。农业机械化的采用势必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相互促进,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能够在规模化的条件下,更好地配置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要素,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益,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必将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进而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降低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为农村生产力提供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进而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农村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有效地解放农村生产力,这些农村生产力可以脱离土地,在农村内部从事养殖和培育等高附加值的非种植类农业活动。这些农村生产力也可以转移到城市中去,参与城市建设,既能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最终不仅起到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2通过农业机械化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2.1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深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在充分结合实际农业机械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进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自我研发与技术引进共同发展,不仅实现农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和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入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先进的科技,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有突破性的进展,促进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项目,促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的提升。升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装备规模,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科技水平的整体优化升级,最终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仍旧很多偏远的农村区域没有充分实现农业机械化。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让广大农村都能够充分地实现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村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产出效率,进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上,对于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成立农业机械化的专项基金进行运作,给农业机械化以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提供切实有效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保障以及资金减免和补贴。也要根据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同格局和不同特色出发,结合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水平,最终促使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2.3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社会发展态势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机制,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引起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将农业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也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对于农业机械化进行管理,因此,应当建立明晰的规章制度来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进行规范与管理,以更好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农民的学识水平普遍不高,目前还存在着对于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与使用能力,提升农民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的目标,使农业机械化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28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具体做法。

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农业生产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用机械化替代大量的劳动力和畜力,不但解放了劳动力,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使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成为现实,大大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步伐。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避免了传统的人力开展农业生产,由于多人多次操作带来的不标准问题,而人力开展的农事活动无法达到农业机械的标准,因此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保证操作快捷、标准,还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

2 农业机械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1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改变,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域和季节限制的问题,使农业生产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开发特色农产品。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运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正是科技不断发展的表现,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同时科技的发展及创新也促进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新的历史时期对农民有了新的要求,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新的历史时期土地要交到会种田、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手中,而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农民懂得新型农机具的操作,保养及维修,这就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且要经过培训和操练,在整个过程当中给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造良好条件,在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农机专业人才,造就高素质农民,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

3 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1 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逐渐高涨。政策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还应针对农机具抵押贷款、财政贴息、重点环节作业费用补贴、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用油保供、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出台一些鼓励技术政策。农业机械化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以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3.2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机科技水平

要大力推广成熟、实用的农机化新技术,保证这些技术为农民所用,农民有所收益。例如深松整地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收获技术及秸秆还田技术等。以技术推广促进农机推广,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更大的效益;要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抓好特色产业机械化的推广示范工作,要重视示范工作,示范作用会让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直观地意识到先进农业机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大大地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以增加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规模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平台,积极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开展适应性试验和机具配套化研究,集成和融合机具、品种、栽培等农机农艺技术,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让农民对农机化工程技术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并迅速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使之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农机技术人才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科技人才项目承包机制,努力提高农机科技示范水平。

4 结语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就要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科技水平。同时社会各界可以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帮助与支持,共同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朝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6,(10).

第12篇

关键词:医药设备机械技术现状应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508-01

医药设备是现代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医药设备,医药企业的发展就举步维艰。医药设备既是医药企业发展中的动力,同时也是医药企业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企业在医药设备的投资上占到了企业总投资的一半多。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之后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医药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医药设备并不仅仅应用于医药行业,它在能源工业、食品行业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国家鼓励医疗器械本地化的政策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它促使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运用,促进了机械技术和医药设备双方面的发展。没有机械技术,医药设备的生产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医药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1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到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制药大国,制药行业在短短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加上中国传统的中药以及现代中药生产培育基地的发展,中药的生产制作受到了广大外国人的喜爱。虽然说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主要是在中成药上占优势,在药品的研制开发、药品的质量、药品的品种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高端的药品制作中我国还很少有涉足,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必须认识到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医药设备在制药行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我国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水平,促进医药行业生产力的提高。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药品的品种少、以中低端药品制作为主、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等。在制作高端药品的医药设备中完全依赖进口,医药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力不够。在医药设备的自主研发中的科技投入较少,药品的品质不足。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运用是要跟着时展而不断发展的,要不断将最新的合适的机械技术运用于医药设备中,努力促进我国医药设备的自主创新,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2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应用

医药设备是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药品制作的基本设备,只有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医药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医药生产制作过程中,很多都是需要在高温或低温下进行,那么就必须依赖机械技术,利用机械技术来为制药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利用机械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使得制药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提高制药的生产力和品质,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同时,高科技的医药设备既能保证药品的品质,也能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药品服务。

2.1机械技术应用的设计阶段。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应用的设计阶段也就是优化制药工艺的过程,对医药设备的运转结构体系进行合理优化,运用机械技术改善医药设备的生产环境。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医药设备进行各个零部件各个细节的分析研究,根据制药原理提出合理化的医药设备改良意见,优化医药设备的制药流程和工艺。可以针对局部进行机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针对整体进行总体系统的机械技术的运用,最终达到一定的目标。通过对医药设备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布置和关系、运动的配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促进医药设备科技水平的提高。

2.2机械技术应用的整体规划阶段。在医药设备的整体规划阶段,考虑得更多的是机械技术要如何运用于各个环节的生产中,如何运用机械技术来保证医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首先根据医药设备的特性和使用年限、用途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医药设备的造价和制药的成本,选择合适的机械技术,选择合适的机械技术应用范围。

3机械技术促进医药设备的发展和创新

医药设备中运用机械技术不仅是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促进医药设备生产力的提高,也是促进机械技术发展创新的重要方面,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首先,机械技术是医药设备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没有机械技术,医药设备的发展创新就没有途径和方向,医药设备的生产力无法得到提高。只有将机械技术合理的运用于医药设备中才能提高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才能促进医药设备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机械技术的应用使得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逐步改善我国医药行业的产品结构,促进我国医药行业逐步朝着高端药品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制药强国的目标。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医药设备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使得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其次,医药设备的发展带动机械技术的发展。医药设备运用机械技术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对机械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加大对机械技术的科技投入,推动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4结束语

机械技术和医药设备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影响的。在当今机械技术快速发展和医药设备运用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医药设备的自主创新,提高医药设备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技术含量,促进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设备快速发展也必然带动机械技术的发展,促进机械技术的创新。在当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展下,我国的医药行业要看到自身发展形势,发现自身的问题,注重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应用和医药设备的创新,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辉.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