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新教师研修总结

乡村新教师研修总结

时间:2022-10-09 13:59:03

乡村新教师研修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乡村教师;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112-02

开展校本研修,不但可以增强乡村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实现乡村教师反思、成长的关键措施。视频案例作为校本研修的关键,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可以给校本研修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给落实校本研修工作创造条件。当前,学校在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3种方式:第一,现场观摩,可以更好地体会教学氛围;第二,录像分析,反复观看,不会受到时间制约;第三,文本案例,突出重点,调动思考问题和反思问题的积极性。这三种方式有利有弊,当作校本研修工具,都会存在一定不足。目前,广泛应用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将这三种方式的优势进行结合,利用技术方式,全面发挥自身优点,是当前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工具。

一、校本研修和视频案例的基本概述

1. 校本研修

“校本”主要是指把学校当作基本,在学校的管理范畴内处理学校存在的问题。“校本”主要是以学校本身存在的不足为起点,终点是处理学校存在的各项问题,把学校全体人员当作进程和主体。所谓校本研修主要是指,把学校当作基本研究和学习对象,如果其内涵可以拓展,还应包含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主要对于学校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与乡村教师为主体的参与人员实现研究学习,同时将科研成果运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校本科研维度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标准,第二方面是主体,第三方面是进程,第四方面是成果。其中,标准指处理学校各项问题,主体指学校管理人员及乡村教师,进程指校本活动的流程,成果指实践应用。

2. 视频案例

视频案例主要把视频当作工具,把主题当作核心,把存在问题或者难点的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制成作品集,可以把视频延伸成超媒体,其中包含了视频、语音、图片等。视频案例教学主要是利用超媒体方式对教学中典型案例进行讲解,进而落实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主要是通过教学设计,利用现代化技术,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专业性意见、通过评价的方式进行整合,它不是教学活动的简单记录,而是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后得出的产物。

二、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主要作用

1. 有利于资源整合,给内隐知识展现提供条件

课堂教学作为一项具备一定繁琐性的文化活动,教学方式及策略一般隐藏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同能够讲述的外显知识一样,可以放置在书本里被人了解。所以,教学方式及策略需要融合其所处的真实背景。一个完备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需要包含6项基本内容,第一项是案例背景,第二项是教学规划,第三项是乡村教师思索,第四项是专业评估,第五项是同行评估,第六项是学生反映。其内容多样,层次分明,不仅含有实践知识,还具备理论知识,把理论运用多种方式融合到实践中来。借助视频案例,引导乡村教师建立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和知识,同时将其和教学理论结合,进而给乡村教师在应对新型或相似教学案件时整合相关的知识提供便利,起到展现内隐知识的效果。

2. 扩大乡村教师认知空间,调动其研修自主性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给乡村教师营造真实、多样的展现环境,提供一个更直截了当地观察教学方式的平台,对乡村教师进行全方面调动,极大限度地延伸其认知空间,激励其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思考,让乡村教师研修动力由外在驱动逐渐演变成自主参与,也就是说由内而外形成自主学习动力。

3. 提供探讨平台,让乡村教师成为研究者

案例研究作为一项具备可操作性的行动探究,根据案例信息对其进行多方面分析和探讨,这也是把乡村教师当作主导的研究过程。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需要融合乡村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的思索和疑惑、同行和学生的真实反映、专业人士的意见等,其内容多样、情景真实,能够给乡村教师教学探索和思考提供空间。除此之外,乡村教师不单单作为案例受益者,也是案例的营造者。我们可以把视频案例当作一个探究项目,需要有乡村教师、培训人员、教研人员、专业人士共同合作,落实任务。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需要具备多项能力,其中包含教学流程规划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内容探究能力、教学理论修养等。所以,在制作视频案例时,也可以当作乡村教师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三、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相关措施

1. 做好课堂教学评估工作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内容做好评估工作,并结合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开展校本研究、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手段。课堂教学评估主要是利用评估人员对教学全过程的听、看、问等方式,在理性探究的条件下,对乡村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特性、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要想在n堂教学评估中应用视频案例,首先应准备完善的教学课堂,这样能够让观课人员不用身处教学现场也可以观看教学全过程,因为视频案例含有非线系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以多方位的视角全面地掌握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的真实情况及教学标准的落实进行合理评估,进而提出改善措施。教学评估不仅具有阶段性,还具有不间断性,它可以对实际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估,还可以实现发展性评估。利用视频案例具备的链接能力,把被评估人员多个时期的教学视频及评估结果进行衔接,对其发展和完善过程进行观察,从而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性发展。

2. 提升乡村教师自我反思意识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乡村教师对之前教学情况的重新认识,对之前教学方式及表现出来的教学策略的扬弃。每个乡村教师,都需要对之前教学活动中的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科学规划。只有乡村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将反思自身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实现自我超越。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主要是借助真实教学环境及教学情境,调动乡村教师学习及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实现其自主反思。乡村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案例中的超媒体功能,自主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含义的分析,将思索的问题集中在由外显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内在教学理念。乡村教师还能借助数字视频技术结合自身需求暂停在某个画面上,采用不同脚本,预留充足的反思时间,重复播放精彩画面,提高乡村教师反思深度。乡村教师自我反思框架见图1。

3. 构建校本研修资源库

和文本案例及课堂录像进行比较,视频案例在资料信息库构建方面具备较强潜力。一个完备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涉及较广泛的教学内容,同时资料分配合理,这给学习人员搜索与调用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乡村教师主动学习、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主要资源。

超媒体视频案例可以借助自身的非线性能力,随时收集新型的教学资料,将其列入案例框架。只有在满足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借助超媒体技术给乡村教师开展教学研修活动提供有效的资料链接。

总而言之,在乡村教师校本研修中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校本研修载体更加鲜明和具体,同时也将视频案例具备的价值进行展示和应用。利用视频案例来构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信息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还实现了教学资料的丰富性,调动了乡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机会,对教研共同体进行优化。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除了可以推动职前乡村教师培养之外,还对乡村教师更好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左明章,雷励华.面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案例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9):77-84.

[2] 陈欣.乡村教师研修模式改革:课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73-76.

[3] 单丽,杨金勇,蔡建学.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践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68-71.

第2篇

一、景洪市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历程回顾

景洪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于“”结束后的1979年,其前身为景洪县民族师范学校,是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的分校,有普师专业两个班。1982年7月正式更名为景洪县教师进修学校,期间主要承担小学教师(脱产)进修两年制中师学历和小学教师(在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及培训。进修班到1993年结束,先后开办6个班,毕业300余人。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到1988年结束,全县共有近600人通过了全省统一的考试。198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验收,认定为合格的教师进修学校,是全省63所教师进修学校中第一批认定的学校之一。

在此之后,经过不断努力,景洪市教师进修学校逐步发展,1992年评定为省二级进修学校,1999年晋升为省一级进修学校,2007年晋升为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期间,进修学校主要承担景洪市小学在职教师的各种培训,包括:民办代课教师学历培训、教师轮训、待岗教师培训等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村完小的骨干教师培训、教导主任培训、校长培训、部分学科教师等短期集中培训;分别与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开办函授本、专科学历培训;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景洪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承担过国家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即“西发”项目)、“国培计划”等项目培训工作。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于2011年12月进入景洪,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主要执行单位,更直接地通过导师团队,服务于乡村小学尤其是村完小、村小、教学点的教师。几年来,进修学校与乡村教师建立起深厚的情谊,成为他们亲切的、可以信赖的朋友。

早在“学历补偿教育”即将完成之际,进修学校就面临“靠什么生存”“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全省各县进修学校纷纷展开探索。景洪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尝试办过职业高中班后,于1991年正式成立景洪市民族(初级)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但未能坚持下来,2002年市民族中学与进修学校剥离,进修学校依旧独立存在,是目前云南省仍保持独立建制的为数不多的进修学校之一。虽然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与教研室、电教室整合,成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但在实践层面,仍有许多进修学校或与职高,或与党校,或与技工学校等学校合并,五花八门,不伦不类,其教师培训职能被大大削弱,地位显得可有可无,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处于教师培训最末端的即“最后一公里”的乡村教师群体,其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其情感生命现状也“可堪忧虑”。久而久之,他们成了一个最需要培训,又最难培训(既难有培训机会,又难有培训效果)的群体。

二、“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实施情况

1.总体情况

2012年6月,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在景洪正式启动。景洪市首次承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培训项目,其先进的培训理念、务实的培训风格、科学的培训方式,严格的管理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技术、资金、资源的多重支持更是令乡村教师们欢欣鼓舞。项目最初选定19所乡村小学作为第一批项目学校,其中8所是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90%的村完小。2014年,项目扩大到全市所有55所乡村小学,服务学生29 26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 171人,占72.4%;服务教师1 765人(2014―2015学年统计报表数)。三年来,县乡两级导师接受国家级培训353人次;走访项目学校,到校指导336所次;上示范课830节;组织县级培训14次,培训教师4 629人次;县级导师到项目学校开展培训51场次,为乡村教师进行培训。项目扩展以后的两年里,每年都有1 700余名乡村教师和29 000余名乡村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受益,项目覆盖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包括最偏远的一师一校的江边寨教学点。

2.主要措施

成立市级项目领导小组,明确教师进修学校为项目执行机构,负责项目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明确1名校级领导为项目负责人。组建县乡两级导师团队,县级导师团队主体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基本为专职(可根据需要随时抽身下乡);乡级导师选自本乡镇小学的优秀教师,主体为精通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教师,均为兼职。为便于及时沟通协调,进修学校为每个乡镇小学指定一名县级导师为联系人。

第3篇

【关键词】国培;常态;研修;培训模式

根据国培精神,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常态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针策略为,思想重视(省级政策宣传到位,领导督促到位,个人思想认识到位,有利于调薪,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方法对点(抓准热点,找准痛点,发展重点,攻克难点)、行动有力(读准政策,整合团队,四级协同,课程准确,经费保障,机制得力)。

一、项目整合设计,培训下行走向

认识:骨干研修(置换研修、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工程)

全员研修(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级送教到县达到名师示范,县级送教下乡指导校本研修)

研修一体是前提,初期由教师管理股牵头,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三部门共同编制培训规划,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是关键,建立团队资源库,选聘首批培训库,依据文件制订切实培训管理方法。课程体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领,优选途径,依据标准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县级经费是保障。

行动:实行省县镇校四级联动,层次化管理团队,切实做好培训下行。落地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击课堂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协同研究,县级主责学校主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培养区域团队校级骨干。

通过“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选择县直学校――乡村片区进行横向对接试点,实施创新教、学、研组织形式、三级教师(入职型、合格性、成熟型)培养项目、丰富“试点项目”五大培训项目的资源建构和优配方式的实践形态。

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充分发挥省、县两级培训师的引领作用,在各乡镇进行纵向“教、学、研、做”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同时,通过两级培训师的传带,引导乡村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学案等系统性学习。

二、机构支持体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校研修社区成为团队骨干再跨校研修成为优秀培训者。

借力国培,立足区县,整合资源,培养队伍,创新机制搭建体系育县域指导团队,聚外部资源,抓全体研修,带团队业绩。实行海陆空的全面支持体系。建立36 个县站,120个校站。按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0:1比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选派对象为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培训团队要紧紧围绕承担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任务,积极参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用两年时间为我县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三、统筹三类培训,引领常态研修

规划二三年培训持续性培训,用置换育种子,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促常态,通过访名校校园长培训抓重点,统筹送培送教,协同机构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细研磨过程,注重资源建设。

以“助力教师常态研修,服务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网+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师培训骨干团队+县优秀中小学的培训体系,构建通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预设主题:

第一年主题――工作触发学习 尝试解决策略

聚焦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遴选团队成员,并组织成员参加脱产置换培训、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培训团队。围绕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难点问题,触发教师的兴趣,由教师选择基于自身工作场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等)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自身的解决策略,形成优化课堂教学课例资源包和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包。在名师工作坊中通过梳理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提供示范解决策略、设计研修活动计划等培养全县学科坊主研修领导和指导力,并在县级学科坊中进行实践,引领全县学科教师重点开发微课资源包。

第二年主题――互联网聚智慧 汇聚解决策略

聚焦重难点,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主体作用,通过国培建立的网络研修社区,采取任务驱动、示范引领、成果导向等模式,汇聚一线教师智慧,继持续引导参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并能就不同层次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积极参入全国优化课堂课例资源库与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跨县、市、省的资源共享,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具体到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

第三年主题――创新改变课堂 形成解决策略

以优化课堂教学与转变学习方式为目标,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过去汇聚而成的优质课例与微课资源,在乡村,特别是村小与教学点普遍实践适应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四、提供组合资源,促进混合学习

组合资源(视频案例研修),理论引领,行动导向,实践给与,跨镇校,跨学科,跨年级,基于问题解决,“三备两磨”,精心及时生成课程资源。

第4篇

不久前接到一位乡村中学校长的电话,邀请我给他们学校老师做个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谈谈教师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是个时髦的话题。从规划纲要到教师标准,没有不提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但是,在乡村教育一线,教师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仿佛不是教师自己的事,往往“上头”很热,“中间”很急,“下面”很冷。设计炫美,实施很难,效果较差。教师不买账,学校干着急,如果不是“继教”学时要求,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校本研训,就很难招到兵,买到马。至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高大上”研修,就只是少数教师的自娱自乐。因为在当前教师管理体制下,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正常晋升,大学毕业十年就是高级教师,40岁不到,高级职称一评,就没有什么动力了,至于特级教师和正高级职称,那都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极少数教师的事,一般教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吃好教学“主食”,专业研修是“补品”,可以不要,一副优哉游哉的幸福模样。再者,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教育布局进一步调整,乡村学校办学规模缩小,加上不少民办教育良性发展,农村学生也在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向管理体制灵活、办学条件良好和教学质量优质的县城私立学校集中,农村公办学校在校学生锐减,教师的教学任务奇轻,教学压力全无,教学评价跟进不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是许多乡村教师的职业心态。在专业发展上,他们没想法,没追求,更谈不上远大的抱负。

最近在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上流行着一个《抱歉,我不收没有学术抱负的博士生》的故事:一位博士毕业后不愿从事学术研究而去当公务员,被导师作为没有学术理想的典型来教育后学者――搞学术也是一门信仰。这个故事被许多媒体转载,其倡导的学术信仰、抱负和研究品格,博得了许多人的喝彩。中小学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倒不需要多少高深的学术,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应该是相通的:教育生活应该有点研究味,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信仰和抱负。信仰是一种诚惶诚恐的膜拜和敬畏,抱负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追求和理想。不客气说,一个没有专业信仰和抱负的教师,就是一名懒散的教书匠,难以成为名师和专家,更遑学者。

面对稀稀拉拉的参训教师,我想起了庄周的“鸟”。

庄周曾在《庄子・山木》里津津乐道:“东海有鸟焉,名曰意怠。其为鸟也,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意怠鸟因为喜欢栖居于其它鸟群中间,需要头鸟引领才飞,而且栖息时又喜欢跟别的鸟挤在一起,任何事情不先不后,最后竟然无害免患。这种“不为功名”的态度和“随大流”的观念正是许多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思进取”的生存状态――“居中不争”,“人为我为”,“可为可不为”。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缺少拼搏向上、舍我其谁的职业欲望。

但其中“引援而飞”启发我们,头鸟引飞,尤其重要――专业抱负需要外力推引,专业信仰需要渐进养成。乡村学校校本研修首先就应该培养“引援而飞”的头鸟,作为管理者就是要为乡村教师创造和提供专业成长的场所和路径,为教师的终身发展垫底子,夯基础。设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培养骨干教师团队,根据教师喜欢“迫胁而栖”的心理特点,通过集体研修,逐步引领乡村教师发展,养成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氛围。乡村教师要从师范生(甚或民师)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乃至教育行家,需要经历不同的专业阶段和发展要求。师范新手规矩要立好,入门要端正,重在熟悉教材和教法,初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骨干教师重在探索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由成熟走向成功。教育行家不仅要自己独树一帜,还要站在教育科学的前沿,与其他教师共享教育资源,引领本校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育规模效益。

从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和教育对象变幻莫测的规律来看,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无限的――成长成熟是相对的,发展进步才是绝对的,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意识。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是实施专业抱负的基本要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阵地在资源相对欠缺的校园,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是文化相对贫弱的教育,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则是职业理想和人生愿景。自主发展,内生发展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发展,“引飞”只是起点,要从“赶着飞”“引着飞”,发展到“主动飞”“高效飞”。我们要唤醒乡村教师的“飞行意识”和“高翔意识”,把专业发展变成自己生命成长的组成部分,只有内需,才能内生。“不满―困惑―追寻―探索―改变”,是乡村教师专业内生力的基本路径。乡村教师的专业内生力主要在乡村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学校和课堂是其专业成长的锤炼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只有在乡村薄弱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能得以渐进实现。乡村教师只有对标城市教育,在持续不断的专业探究、反思和改进中才能逐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自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能感悟课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和取舍。乡村教师要一头接天线――心有课标,一头接地线――脚踏乡村教育实际。只有在以新理念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以乡村教育情境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中,在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改变自己思维习惯的痛苦蜕变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庄子的另一只“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此类鸟,非高枝不栖,非甘泉不饮,让我们想起了鲲鹏之志――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此鸟还让我们想起了善于借势――“抟扶摇羊角”而直上青云――教育内生力需要以人化人,以智启智,抱团取势,注重氛围营造和文化养成。乡村教育要突破“篱笆”,放眼田园。跳出“小我”,走进“大家”,以协助同伴成功为快乐,以帮助学校腾飞为光荣。让“大鹏”引领“意怠”,浩荡奋飞,“水击三千里”。

面对“迫胁而栖”的乡村教师,我又想起了泰戈尔的“鸟”。

泰戈尔说过:“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此句禅语可能比较难以领悟,但结合他的另一诗句可能会更好理解。“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们的窗台,我们的天空,留过什么,飞过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曾经留过什么麻雀,飞过什么大雁,但我们就是什么也没有见过,仿佛也真的没有留过什么,飞过什么。如果联想教育人生,我们何尝不是那只飞鸟,在我们丰富鲜活的乡村教育履历中唱过歌,飞过天,自己记得,熟悉的人依稀记得。但随着岁月流逝,时光磨洗,若干年后,还有谁记得?不记得不代表我们没唱过,没飞过,就像这鸟一样,只是没有留下“痕迹”。于是等我们离开教育舞台,或灰飞烟灭时,就真的什么也没有留下。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既然我们选择了相对贫瘠的乡村教育,就该为乡村教育做些什么,给自己留些什么。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看好孩子,站好课堂,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留下我们的思想,固化我们的成果,才会流芳不朽。“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卢梭来过我们的“窗前”,因为他留下了“自然教育”的《爱弥儿》;陶行知飞过乡村的“天空”,因为他留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浩荡乡村教育历史长河,繁华芸芸众生,只有寥寥无几的教育文化名人闪现,就是因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教育遗产。后世子孙,因作品而想见其人,于是其人栩栩如生。如果没有这些“痕迹”,谁还能想起这样的“飞鸟”。而通过专业写作,缕析自己的思想,固化反思成果,可以深化教育生活,美化职业生态,指导自己教育实践,促进专业内生发展。因此你我教师,说白了,正如天空的鸟,飞都飞过,想也想过,关键看能否留下什么“痕迹”。因此教育反思与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抱负与信仰的具体表现。

以语文教师为例,作为语言工作者,作为乡村教研活动比较活跃的文化群体,相对见多识广,能说会写,要担负起乡村教育传承与创新的责任,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或多或少要有自己创新的东西,突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变成论文(教育叙事),传播开去,影响他人,就是留下了人生的“痕迹”。如果就当教书匠,不从专业发展角度要求自己,反思自己,提炼自己,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只做不想,不归纳,不提升,永远不会成为行家,专业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职业品位就难以提升!在地方教育史上,学校发展史上,或学生的心灵史上没有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痕迹”,那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育反思总结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乡村教育实际。作为乡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重点是要围绕农村学生“语言表达”实际来思考教学,要想语言与文字,逐步引领学生理解汉语的独特魅力;要想语言与文章,指点农村学生逐步领悟读写的方法门径;要想语言与文学,培养农村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还要想语言与文化,努力提升农村学生博雅的生活品位。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就要围绕农村学生的“数学思维”来思考教学,思想方法胜于题海战术,学生主动探究归纳胜于教师喋喋不休。在凋敝的乡村,是班主任更要关心留守儿童,要有“小心眼”,善于耍“小手段”,使用“小技巧”,开启学生心灵的“小窗户”,因为乡村教育非小事,孩子成长皆大事。在乡土专家的引领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胆预想,小心探究;用心,用情,用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个中滋味,稍纵即逝,有心才会反思改进;然后善于捕捉,勤于提,巧于梳理,美于表达,就是专业进步,就是内涵发展。如果记录成章,发表出来,启发他人,不仅是自我激励,更是惠及同仁。乡村教师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规律,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实现自己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又想起了《水浒》里“鸟不离口”的李逵:“莫说那几个鸟汉,就是杀了几千,也打甚么鸟不禁!”此时之“鸟”已不是彼时之“鸟”,但总是耐人寻味,似乎二者也有某些联系。明清白话小说里,凡看不惯、瞧不上,作风散漫、不遵守纪律、没有生活追求的人都可以称其为“鸟人”。如此说来,一个优秀的乡村教师就不该做个“鸟人”,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自生自灭。更不能跳出“国民教育”三界外,不在“专业成长”五行中,要做教育桃源中人,“怡然自乐”,“往来种作”,精心耕耘自己乡村教育的“良田”,把教书育人当作“心”上事业来做――做一名有信仰、有追求、有抱负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的专业内生力源自于专业自省和职业自觉,需要教研外力推动,更需要养成主动创新的教研文化心态和职业素养。

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实证分析;均衡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经费上实现均衡发展。在教学设备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平衡,最终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衡的教育机会以及教育条件;在师资力量上追求教师的相对平衡,城乡的教师配备也该均匀;在经费上应相应的增加农村学校,因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差太远,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下面将选择江苏省为个案,随机抽取180所公办初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100所高校的校长以及教师进行访谈以及研究,问卷数据采用的是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分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1.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资源水平亟待提高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农村义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城镇的整体办学条件优于农村办学条件,在农村义务办学中,又发现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在这中间,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学校已经加紧修建办公教学楼以及宿舍。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省2011―2013年学校建设统计总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最近两年小学学校在扩建,比中学学校多20所。城区学校的生均面积要比农村的生均面积小,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面积比较广,同时人数比较少,进行征地修建学校比城区要方便得多,看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不仅要看学校的建设面积,更应该看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以及图书馆设置等,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很多的学校计算机教师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或者在一部分农村学校的计算机不能够正常使用或者是使用次数比较少。

2.城乡教师力量差距比较大

长期以来,江苏省对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仅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城乡教师力量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影响了农村教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表2所示:

表2 江苏省2011年―2013年教师年龄以及职务结构分析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年龄上来看,差距最大的就是40-55,56-60岁这两个年龄段,因此,农村教师老龄化的趋势比较严重,应该对农村教师的格局进行调整。

3.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差距有所减少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价值理念,因此,在学校的教育经费上得到了很大地体现,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城乡学校的像美术室、音乐室以及心理辅导室之类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对农村学校大多设有相应的室内体育馆以及篮球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通小学的城乡差距在发展上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初中的差距还是有待进一步缩小。

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的城乡义务教育上还存在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尽早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1.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增强师资力量

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实现师资力量的平衡,通过上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同时年轻教师慢慢流失,年轻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城镇的教师工资高于农村的工资。在农村,教师的自身利益得不到重视、居住条件也比较简陋、福利待遇没有城镇学校的待遇好,因此,更多的年轻教师愿意留在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村的教师队伍缺少生机,应该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只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保障,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打破当前农村教师老龄化的格局,从而留住优秀的年轻骨干教师,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因为年轻教师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观念比较新潮,对现代的新型教学设备比较熟悉,能够熟练使用教学设施。最终才能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同时应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在闲余时间送教师到国内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进修,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投资

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补贴,要构建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从而规范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通过借鉴英国的经验,可以设立农村学校的最低预算标准以及预算最低保证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政府统筹安排。其次,应该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广泛地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可以采取集中资助、定点资助以及按时资助等,开展多样的捐助活动。最后,对农村的资金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主要是实行好“收”和“支”这两条管理,最大限度地做到专户专存以及分账结算等。

3.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要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平衡。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首先,政府、学校、教师等应该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应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其次,农村学校应该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培养优秀教师,引进年轻骨干教师;最后,教师应该不断自身能力加强,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好地适应农村教学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莉,万春.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其收敛:基于江西省的数据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2).

[2]彭青.从教育经费视角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3]沈卫华.兼顾公平与效率:英国基础教育拨款政策的调整[J].教育科学,2007(9).

[4]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2).

第6篇

教育一体化 城乡外语教育 均衡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的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外语教育的发展同样令人鼓舞,但在现实中,在城乡外语教育均衡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城乡外语教育发展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且,外语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整个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切实找出其问题所在并探索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一、城乡外语教育发展中所凸显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发现,在城乡外语教育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中学师资结构呈现“两低,一少”现象

对城乡中学师资结构的差异研究由来已久。过去,许多研究发现,农村中学教师结构的突出问题在于:农村教师编制紧,呈老龄化趋势,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亟待提高。但此次研究笔者发现,由于政府部门的努力,特别是由于实施“特岗教师”和“支教”政策,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趋于年轻化,但突出问题却是学历低、职称低、名师少的“两低,一少”现象。城市中学教师队伍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而农村中学教师大专学历者占总数的39.4%,中、高级职称比例之和比城市中学低了33.5个百分点,城市教师中的名师比例比农村的高出一倍。全面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农村名师的快速成长、实现职称结构分布合理化已成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农村的生源少、差,造成新的城乡外语教育发展非均衡

通过问卷和访谈获知,80名农村英语教师教授102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人均为50人,而城市110名教师教授212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是55人以上。也就是说,农村每名教师的平均授课班级为1.28个班,班额是50人,城市教师每人平均教授1.93个班,班额为55人,农村中学班级少、班额小,大量的生源涌入了城市中学,城乡中学生源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教育质量落后,“很多农村家长不惜血本把子女送到城市学校去读书”。另外,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出现较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观念落后的家长就不支持孩子读书,致使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辍学。农村学校生源较少,加之城市学校生均公用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农村,造成新的城乡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中学生不仅数量少而且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农村学校与教师对此十分担忧。在开放性访谈问题“如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回答中,70%的农村中学教师关注的不是加大资金投入,不是加快师资培训,也不是校舍维修,而是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太差的现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英语学习过于滞后和学习资源的缺乏。如上述调查所示,农村学生实际上初中一年级才开始正式学习英语,小学要么不开英语课,要么开了不重视,基本上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多数是语文和数学老师兼教英语,使学生前学后忘,缺乏必要的英语基础。

3.农村教学设备、课程或学习资源严重不足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城乡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分别为50︰ 1和80︰ 1,图书生均占有量仅一本或不足一本。城乡中学教学设备、课程或学习资源都不能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要,但是农村中学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即便是在学校无法获得的设备与资源,城市学生可以借助于校外众多的书店、图书馆、网吧、MP3等播放器、光盘与CD/VCD机、家庭电脑或学习机等获取丰富的课程或学习资源;但是由于城乡文化、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差异,农村学生无法像城市学生那样方便快捷的接触到校外资源,特别是想要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显得非常困难。

4.农村中学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仍不给力

此次调查发现,城市中学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呈现多样化,获得培训的机会也比农村教师多很多,城市教师中的名师比例比农村的高出一倍。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在参加教师进修、培训方面,城市中学英语教师比乡镇中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且参加培训的级别较高,培训多为地市级以上,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参加的培训多为县市级或学校内部的培训;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教师接受在职继续教育困难很大。

二、促进河南省城乡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

本次调研反映出了河南省城乡外语教育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之以前有了相当的改观,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城乡外语教育差距虽然在缩小,但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农村中学师资结构呈现“两低,一少”现象;农村的生源少、差;农村教学设备和课程资源紧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受挫。这些问题反映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要想促进城乡外语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实现中原崛起,振兴河南,更快地推进城乡外语教育一体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

缩小城乡差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全力支持与配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者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国家应遵循公共资源从富裕流向贫穷的原则,将公共资源向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倾斜。这符合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顺应了我国现阶段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潮流;这也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外语的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促进河南省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外语的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要全面提高农村外语教师的素质,在师资培训和中、高级职称比例上对农村学校采取倾斜政策和扶持机制。政府要加大“特岗教师”和“支教”政策的实施力度,继续为广大农村学校输送学历高、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新的大学毕业生;同时,还要制定优惠政策留住教期期满的合格“特岗”和“支教”教师,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在职外语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师资培训工程,力求实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修养、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知识的外语教师”的培养目标 。政府还要在农村中学外语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评定上给予指标倾斜,这有利于促使农村教师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化,更能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要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建立教育设施投入保障机制。如针对农村学校划拨购买外语学习资源和教学设施与设备专款,用来购买外语图书资料、外语影视等影像资料、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的装备,尤其要给各个农村中学配备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为农村外语教师提供更丰富的备课资料和更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也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有趣的外语学习资源和更适合他们口味的学习外语的方式。只有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使他们学好外语。尤其有了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声音、影像资料,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其学习质量,尤其是可以促进农村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可见,政府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加大教育设施投入既能很好的解决农村课程资源紧缺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农村的办学条件,为农村学校吸引、留住更多的学生以及培养更好的学生创造条件,农村中学生源少、差的问题就有能较好地解决了。

第三,要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倡“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教育”,充当城市和农村学校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推行城乡教师切磋沟通的机制,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带动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陈旧,也少有专家指导。因此,应积极鼓励优秀的学科骨干组建名师团到农村学校讲课并参与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通过当面指导,开专题讲座,或教学示范等形式把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实现先进理念共享、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成果共享,迅速有效地帮助农村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城市学校亦可定期选派抽调综合素质较高的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帮扶,定期组织城市与农村骨干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逐渐建立健全城市中小学教师若要提升职称需要到乡村任教服务的制度。

第四,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当今社会,物价疯涨,房价偏高,然而教师的工资却增幅微小,尤其那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靠着一千多的月工资维持一家人的开销,贷款买房,紧衣缩食,因此政府应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工资的积极性。

令人欣慰的是,在最新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地规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2011年3月,河南省政府又做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细化了《纲要》中政府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要达到的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职称比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和改善教师待遇的具体路径。这对于有效解决城乡外语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主要问题、提高农村外语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外语教育差距都能起到政策保障作用。

2.学校和教师应各尽其责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外语教育均衡发展,除了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具体的工作是由广大农村中学的校领导和外语教师来完成的。

首先,农村中学校领导要担当起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学校要执行省政府的规定将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经费,通过师范生实习的方式来顶本校教师的岗位,让农村外语教师有机会积极参与脱产进修、培训。在学校内部形成讲学习的良好风气,组织外语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校领导要为本校外语教师与城市学校教师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通过外语教学上的频繁交流可以促使本校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取长补短、快速成长。

其次,农村外语中学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还要学习政策、法规,维护学校、学生和自身利益。外语教师首先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名师培育工程”,利用好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使自己的外语知识结构更完整、自己的外语教学方法更丰富。另外,广大外语教师还不能仅仅等、靠学校或上级的外援,更要通过自己读书或使用网络来学习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理念、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政府为后盾,以法规政策为依据,关心国家及省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如本校的基础实施建设、教学设备与课程资源的配备标准、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及教师自身的培训、工资、职称评定等,因为只有本校的软硬件都跟上,才能真正地促进城乡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结束语

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今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目前,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的城乡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任务还相当艰巨,亟需包括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方艳梅.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26.

[2]蒋笃君.论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8.

[3]刘慧,.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对比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01):67.

[4]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9-20.

[5]朱迎春.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2011-03-10.

[7]张静茹,苑淑娇.保定市唐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现状调查[J].保定学院学报,2011,(02):128.

第7篇

突破制约教师研培工作的瓶颈,要改变以往“吃大锅饭”的培训模式,大胆实施“点菜式”培训,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改变以往所有培训都到进修学校集中培训的形式,结合集中培训内容全面开展以村小为基本单位的以校为本的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做到具体学校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村小研培工作集中研培区片研培校本研培吉林省长岭县是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县,学校分散(村小有200余所),骨干教师多集中在中心校,村小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些因素制约了全县小学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如何克服上述的诸多不利因素,突破制约教师研培工作的瓶颈,开创全县小学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行之有效的新路径,是我县小学教师研培工作面临的新考验。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把着眼点放在最基层的村小,因为村小相对于中心校教师学习、进修机会更少。所以,要改变以往“吃大锅饭”的培训模式,大胆实施“点菜式”培训,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改变以往所有培训都到进修学校集中培训的形式,结合集中培训内容全面开展以村小为基本单位的以校为本的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做到具体学校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培训成了深受基层教师欢迎的“及时雨”。

一、集中研培,面向村小

为了合理设计培训菜单,最大限度地满足培训需求,及时把广大一线教师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培训课程,学期初我们统一印制下发《培训内容征集意见表》到每一名村小教师手中,让所有教师都参与意见的征集,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情况,并根据教师需求,精选培训内容、形式及主题,确保以需定培。根据广大教师的意见建议,在准确分析和把握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县当前教育发展大局和各小学实际,科学设置了适应小学教师特点的10多个专题培训项目。并将具有针对性、普遍性的培训专题作为“主菜”,进行全员培训,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下一节好课的思考”等。除了主菜之外,我们根据地域的不同和城乡差异分别安排了“学、教具在课堂中的应用”“情境教学研究”等几个主题。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了数学学科主题是“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语文学科主题是“长春版语文教学方法研究”;科学学科主题是“如何让科学课更有科学味”;英语学科主题是“操作训练”……努力做到“菜式”丰富,满足广大教师的学习需求,真正达到了营养均衡。

二、区片研培,立足村小

区片研培,我一改过去把培训点设在中心校,面向少数骨干教师的作法,把培训点设在村小,让教师全员参加。我们本着“小问题深研究”的教研思想,每次活动都确立了鲜明的主题。例如,去年中部片会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为主题;西部片会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主题”;“送教下乡”以展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特色为主。活动的针对性强,利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每次活动,各科教研员们都对作课教师进行了认真指导,每位作课教师至少在学科教研员的指导下试讲两次。尤其是在三团乡中心校六十三村小举办的西部教研片会中,我们小学部的教研员们在会前深入该校指导多达四批次。对教材的细致研究为教研活动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保证。课后,首先由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和课后反思,然后在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所有听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研主题进行了互动研讨。因为这些教研主题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任课教师在研讨中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坦诚直言,通过相互学习、反思和教研员的点拨,不但研讨了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或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更主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思想意识、教研理念和教学技能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主题教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通过研讨,不仅让教师参与了教研、投身于教研,而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真正享受了主题教研带来的乐趣。

三、校本研培,根植村小

年初,我们召开各小学教导主任和兼职教研员会议,会议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讲座,例如学科疑难问题解答;如何利用QQ、UC进行学习与研究等,让他们回校后进行二级培训。并在会议上公布新一年的培训及教研主题,并让各学校根据公布的主题确定本学校的教研主分题。而且,开学后要组织全体教师以村小为单位组织大家反复学元昌老师的《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文章,并组织大家反复观看李元昌老师的讲座录相,为实施主题教研做好充分理论准备。针对我县多数村小年级不全,一名教师教学几个学科的实际情况,各村小根据具体年级数和教师数安排班主任研究一个教研主题,科任教师研究一个教研主题;教师人数多一些的村小,班主任的教研主题可以再具体到学科或年段,科任教师的教研主题具体到学科。这样,从最基层培养教研氛围,让主题教研的春风吹遍每一所小学校园。立足完小一级的主题教研,不但要求每位教师按照“集体备课五步走”的要求每学期在校内上一堂主题研讨课,还鼓励完小与完小间的教学联谊活动。全乡(镇)性大型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村小开放不少于2所。新课程研究活动每月增加一次,达到每两周活动一次。不光要研究,更重要的是总结反思,每个学期末各村小都组织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评比,按比例上报中心校,进行全校的评比。这就让一线教师实践与总结并行,边耕耘,边反思,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主题教研针对性强,能针对教师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主题教研活动富有典型性,每次活动只研讨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能启发大家思考,激发集体智慧;主题教研活动具有真实性,它来自于真实的课堂,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例如有次教研活动长岭一小的曲红影老师和周国华老师选择的数学学科主题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在明确主题的同时,业务领导大胆开展同课异构,让两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去教学相同的课。

为加强对村小主题教研活动的指导和引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实行包大学区、包校制度,每人包4至6所薄弱村小。实行三包:包学校的教学管理、包主题研培活动开展、包薄弱教师跟踪。每年包校时间近两个月,听课超百节,深受村小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把研培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村小,不但给基层学校节省了大量旅差费用,更使得许多基层教师在家门口就可以听到专家的讲座和看到名师的课堂教学,并和专家、名师面对面地进行互动交流。现在各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普遍增强,主题教研的风气亦已形成,通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分析表明,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在今后的研培工作中,我们将力求在发展中寻求新思路,在改革中争取新突破,在实施中落实新举措,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我县小学的研培质量。

第8篇

上海中学师范科停办后,卢绍稷改任教务副主任,1935年2月升为教务主任。在其所任职务中,以教务方面任职时间最长、所作贡献最大。其间,他除了于每学期开学前制订教务进展计划及周历以作为实施的准绳、充实教学设备、办理招生等一些常规性的教务工作外,较为重要的有:(1)修订中学课程标准。他认为课程编制必须依据三条原则:第一,根据教育厅颁布中学教育之目标。第二,适合地方与学生之需要。第三,注意中小学及大学教学之衔接问题。具体来说,初中阶段从第三学年开始,酌设选修课以试探学生兴趣与能力。高中各科课程中,凡关于公民基本训练之重要学科以及切于实用之学科,而为学生继续求高深学问所必需者,均定为必修科,同时于二、三年级酌设选修科,以适应学生个性与社会需要。此亦为上海中学课程特色所在。(2)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各种相应的指导。其中高、初中一年级学生以入学指导和生活指导为主,二年级学生注重修学指导,三年级学生注重升学及就业指导,尤以升学及就业指导最为重要。(3)成立学科研究会。先后成立了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等学科研究会,就各科教科用书、补充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征文比赛、学科比赛等,经研究会决定后再分别实施。(4)协助校长推广教育事业。卢绍稷认为,学校教育的功能,从青年学生方面来说,在谋他们身心的发展与经验的改造;但从社会方面来说,就在于帮助他们去适应社会以求发展,并能改造社会与促进社会,以增进人类的福利。所以“学校不仅须能为培养人才的场所,须能为实施教育的主要机关;并且须能为改造社会与促进社会的中心机关,对于社会须有各种推广事业的措施”。其实上海中学在建校初,就十分注重实施推广教育事业。如开办暑假学校、举办民众学校、联络附近教育机关、组织中等教育研究团体等。卢绍稷的各项教务工作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赞扬,19

37年《视察省立上海中学报告》一文中指出:“教务主任卢绍稷‘任事得力,各项教导行政均能有条不紊’,均应予以嘉许”。于行政职务之外,卢绍稷在上海中学还兼任高中教育、史学、党义、公民等科目的教学,其中教育科主要教授三民主义教育法、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社会问题等课程,并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他在讲授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等课程时,将平时所用教学讲义整理成论著发表出来,如《乡村教育概论》《教育社会学》《中国现代教育》等学术著作皆是如此。与此同时,卢绍稷还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于校内组织师范科教育研究会,以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及教育实际问题,并组织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等科教学研究会;于校外曾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文化建设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会等学术团体。1930年,与大夏大学校友孙亢曾、程宽正等十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建设社,是发起人兼任第一届理事,该会以研究教育之实际问题为宗旨。综合观之,卢绍稷在上海中学是结合自己“所学所教所办”来从事教育学术的研究,这便是他与上海中学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正是以上海中学为主要平台,致力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初试

同近代大多数学者一样,卢绍稷也非常关注乡村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他认为乡村教育非常之重要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关于“改良乡村教育”与“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之主张明载于“中国政纲”,所以“今日乡村教育之重要,夫人而知之矣”;二是实施乡村教育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素以农立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而整顿一国教育,乡村与城市应相提并论通盘筹划,断不宜有畸轻畸重之措施。多年来城市教育多有人注意,相比之下乡村教育却加意乏人。如此农民弃农入市为工,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引起诸多社会问题。欲求解决或防微杜渐,皆应注意乡村教育。

然而,近代参加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探讨的学者,由于各人切入点的不同,理论学识和所处环境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理论信仰的不一,导致有关乡村教育的理论学说也是各式各样。就卢绍稷而言,他坚持认为教育应当“社会化”,因为“教育的目的,是替社会谋共同幸福,不是仅替少数人谋知识,谋生计”,否则“学校与社会,便有一道鸿沟为界,不能收到圆满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倾向于运用教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乡村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乡村教育概论》一书便是他这种理论研究结果的集中体现。在书中,他强调道:“自‘教育社会学’发达以来,学校之设立于乡村者应‘乡村化’,设立于城市者应‘城市化’,已成为定论”。而反观中国乡村教育的实际,中国向来不注重乡村教育,近年来大学、高中才有“乡村教育”课程之设置,从前认定乡村教育为专门事业而研究者甚少;即使在乡间服务教育事业者,亦无所谓乡村教育方针。

这种乡村教育确有改造的必要,改造的目标则“须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与活的国民”。直言之,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化”为最终目标,至于乡村学校教育、乡村社会教育、乡村教育调查等问题均要以此为指导原则。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育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卢绍稷有着同样的认识,指出学校教育是“社会最好的事业”;“学校的生活是最适应的生活;学校的事业是最正当的事业”,乡村学校教育是乡村教育事业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关乎乡村教育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城市教育无区别的现实,他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师资训练等方面论述了乡村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其“乡村化”的目标,其中尤以课程与师资为重点。他说:“夫课程为求达教育目的之工具(欲有良好之乡村学校教育,必须有最完善最适用之课程),其编制须随教育目的而定。乡村学校教育目的,今既以重新规定,则现在学校课程,自亦有修改之必要”。编制乡村学校课程须依据六项原则:(一)须意农业训练;(二)求其最能适合乡村社会之需要者;(三)求其能适应乡村儿童之个别者;(四)须采择乡村实际生活之材料并须促进环境;(五)须谋足以增进乡村与城市之关系者;(六)须顾及乡村学校之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乡村学校应设置的课程为:(1)必修之科目:公民与党义、国语、算术、社会、卫生、自然研究、园艺与农业、艺术、家事、体育;(2)选修之科目:外国语(英语)、职业指导。除课程设置外,乡村学校师资的训练与培养同样重要:“乡村教育之改良,须先培养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教师,一方面为乡村小学之教师,他方面为乡村人民之指导者,换言之,即为乡村社会之领袖”。然而,乡村教师培养之实际情况与此目标相去甚远,“现今造就教师之学校,十九设在都市,学生感于都市之文明,毕业后,皆愿意服务都市,不愿意到乡村去,其到乡间者鲜不为都市中之落伍者”。面对乡村师资遭遇的困境,卢绍稷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使其能安心乐业于乡间。其次,学校必须解决乡村教师住宿问题,供给其家庭生活,唯此教师才能真正关心学校和社会上的事情。再次,要多设乡村师范学校或师范科以培养乡村教师。具体办法是:(1)高中部师范科设乡村教育组。(2)省立中学附设乡村师范部。(3)设立乡村师范学校。(4)普通师范学校,附设乡村师范部。(5)设立农业学校。(6)设县立乡村教师养成所或年限一至二年的乡村师范讲习所。这些学校都是培养适合于乡村生活之小学教师以及指导乡村教育改进乡村社会人才的重要机构,“然有时恐其不足,故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科或高等师范科,亦宜同负此责。虽其所培养者未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但直接间接均有裨益也。直接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或主持人员,间接则为乡村师范教师,或辅导员”,多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乡村师资培养“乡村化”的目标。

除乡村学校教育之外,卢绍稷认为乡村社会教育也是乡村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且两者应该同样注重。他说,教育一般可分为学校与社会两种,一方面,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生历程中“时间最短,内容最简单”之一部分,而社会教育,则凡人自生至死,均须涵濡熏陶,且学习的内容繁复广博;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学校时间非常短,而在社会上时间不仅长,且凡人生活所具有之知识、技能、习惯、理想等等,多来自社会教育,“此社会教育之所以宜与学校教育并重也”。但乡村社会教育与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途径不必强同。以此为出发点,卢绍稷强调指出,乡村社会教育在以“乡村化”为目标的前提下,还应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即:(1)使认识中国之主义及政策。(2)使明了中国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之意义及其关系。(3)使明了中国在国际上之地位,国内外之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及其趋势。(4)使明了自己在地方上国家上及世界上之地位。(5)使有党治下公民生活之训练。(6)使乡村人民皆有相当之职业。(7)使有公共卫生与公共娱乐之知识与习惯。(8)使有守纪律、结群体、尚协同、善互助等之美德。(9)使能热心社会活动与改良家庭生活。(10)使能自动举办乡村各种公共事业(如选举、政治、教育、卫生、娱乐及各种社会事业)。(11)使有建设并发达乡村经济组织之技术。(12)使有改进乡村社会生活之理想与能力。如何贯彻这些目标,他认为,须设立乡村补习学校、通俗演讲会、乡村图书馆、妇女讲习会、卫生讲习会、乡村娱乐等组织。

“教育与社会为至有密切之关系,今无论乡村教育,欲适应社会或改进社会,皆非先举行‘乡村调查’不可”,这是卢绍稷论述乡村教育调查的理论基础,并强调:“盖不调查,则不知乡村人民之需要,与乡村教育进行上困难或阻碍之所在也”。他认为,第一,要进行乡村社会调查。调查的项目主要有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组织及风纪、教育。第二,即着手乡村教育调查。具体办法有:制作好“全县乡村教育概况调查表”“乡村学校概况调查表”“乡村校长调查表”和“乡村教员调查表”,并令办事人员、各校校长及教员分别填写后汇寄调查人员手里进行统计;为谋便利起见,教育局组织“乡村教育调查委员会”,由各委员分任调查;调查某项事情,勿以少数为依据,须求多数之平均为标准。调查结束后,要就乡村教育调查之结果,研究今后办理乡村教育应采取的方针、决定进行之秩序,以使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人们有所依据,循序渐进。值得庆幸的是,当时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已有人进行调查,但在卢绍稷看来,这种以个人的名义调查,“容易被人看轻,收效皆未宏耳”,并呼吁今后调查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最好由教育行政机构(包括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或教育团体主持其事,如此定能收到实效。由上述可知,《乡村教育概论》一书是在“乡村化”的目标之下,对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种“乡村化”的主张在当时众多的乡村教育理论学说中亦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尽管如此,该书仍只能算是卢绍稷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次理论初试,是他运用西方的教育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中国乡村教育的一次理论尝试,距离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最终实现还很遥远。而他坚持认为,一门学科的真正确立,最关键的因素是有良好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于这种方法的实践更是其题中之意。继《乡村教育概论》之后,他编撰了《教育社会学》专著,对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调查的论述是该书的最大特色。此外,他又以上海中学为中心,开展“中学教师健康问题”的实际调查,他的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意识不断向前发展。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意识的发展

与《乡村教育概论》一样,《教育社会学》也是由卢绍稷在上海中学所使用讲义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该书是近代国人所撰写的为数不多的教育社会学著作之一,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唯我国今日对于社会心理学之专著虽多,而关于教育社会学之著作尚少。余乃依据美国有名教育社会学家斯密士(W.R.Smith)、斯纳登(D.Snedden)与比德(C.C.Peters)等之学说,编著是书,以应学术界之需要”,由此亦奠定了作者在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全书在体例上分为“基础”“原理”及“应用”三编。“基础”编论及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何为社会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用社会学的观点去观察教育等。“原理”编是全书的重点,专论何谓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原理是什么,包括教育社会学的意义、重要性、思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

“应用”编强调如何将教育社会学的原理应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上来,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教学法社会化、训育社会化以及社会教育民众化等。上述这些应用领域正是我国教育社会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领域。而该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对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的强调和论述,作者认为教育无论“欲适应社会或改造社会,皆非先行调查社会入手不可”,而社会调查则是“应用社会科学于人类各种势力与社会现象之研究,以指示社会改良之步骤”,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组织及风纪、教育五项内容,各项调查,“皆有(由)专家,分析或比较现状,而指示改进之标准与方法,以求增进效率”。为了在实践中能有效地推广社会调查等各项事业,作者又特别强调道,担任社会调查的人选“非智慧高,知识甚,存心甚公,希望甚切之人难为功。如调查得法,则可根据科学资料(scientificda-ta)指示改进方法而革新社会”。而作者本人即有这方面的尝试。

如前所述,卢绍稷主要是以“中学教育”作为教学和工作的重点,这使得他深切体会到中学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教育期间是“青年身心发展最速,变化亦最快。如能获得良好教育,建立良好基础,将来毕业后,无论升学或就业,对于个人定有远大前途,对于国家民族亦必有贡献”。在此前提之下,他强调指出,中学作为训练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的重要场所,它固然要有宽大的校舍、充实的设备和优美的课程,同时也须有良好的师资,而良好的师资所应具备的条件,除了广博的学问、精湛的教学技能和高尚的人格外,还须有健康的身体,“教师的身体若不健康,精神必不振作,时常要患病,要请假,教育是办不好的”。联系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一方面,近年来教育行政当局关于小学教师检定的制度中,已注意到体格检查并作出明确规定,凡身体不健康的人,就不准充任小学教师。而对于中学教师,则尚未加以这方面的注意;另一方面,现今一般中学,只顾及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不曾注意教师身体的健康。如学校能积极提供学生在课后充分的运动设备,而对于教师的运动设备则不太负责;又如学校对于学生缺少睡眠能够注意到,而对于教师的过分工作则视为当然,殊不知,中学教师的健康,“在教学上、训育上、校风上、社会上以及民族复兴,都大有关系,绝不容疏忽的”,中学教师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中学教育亟待解决的十个实际问题之一(这十个实际问题分别是:(1)初高中课程衔接问题;(2)会议问题;(3)公文问题;(4)膳食问题;(5)性教育问题;(6)毕业会考问题;(7)毕业生出路问题;(8)教师健康问题;(9)教师进修问题;(10)教师保障问题)。为了能唤起教育界人士意识到中学教师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卢绍稷遂以上海中学为平台,开展“中学教师健康问题”的实际调查。他首先根据在上海中学担任教务的工作,将历年教师缺课和患病状况,分别制成了三个统计表(见表1、表2、表3)。在对各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卢绍稷统计出:中学教师每个学期都有人因病请假而缺课;中学教师每学期患病人数,多的时候几乎占教师人数的1/2,最少的时候也要占教师人数的1/4;中学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与服务年限成反比。随后,又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教师身体不健康的原因在于课务忙碌、他校兼课、身体瘦弱、环境恶劣、心里烦闷等等。

第9篇

关键词:晏阳初;重庆北碚;大学教育;改革;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032-06

改革大学教育,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下简称平教)一贯的精神。晏阳初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严重的失败,在于盲目模仿西洋大学,极少顾及中国本身文化背景或中国人生活的需要。因此,办一所能解决中国乡村的实际问题、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是晏阳初及其平教同仁的宿愿。

1940年冬,平教总会由四川成都迁往重庆北碚,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晏阳初决定创办一所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乡村建设育才院。

一、由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到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晏阳初创建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人才的设想,在当时不但是平民教育总会出于改革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发动民众抗战、建设后方支援前线与控制农村的迫切需要。

校址选在重庆北碚歇马场大磨滩龙凤溪畔,当时距重庆约60公里,离战时新聚成的文化中心青木关也只有20多公里。在政府的支持下,平教总会在北碚歇马场买了约500亩土地,准备建立乡村建设学院。

但在申请立案时,国民政府教育部认为“乡村建设学院”的院系设置不符合《大学法》规定,于法无据。后几经周折,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与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才作特例批准,把校名改为“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学制二年,第一届先办乡村教育与农业经济两个专修科。1940年10月28日,私立乡村育才院正式开学,办好育才院成为当时平教总会的中心工作。

育才院对晏阳初及其平教同仁来说,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学校,只是由于创建不能符合《大学法》的有关要求,因而不能命名为学院。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以加快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

1945年8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扩大为独立学院,改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乡村教育、农学、社会学、农田水利四个系,修业年限4年,并获准该院本科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使中国首次有了专门为农村培养从事实际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是中国教育史上学术的新纪元”。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办学11年(1940-1951),后被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共招收学生1 180人,修业期满,并经教育部核准毕业的学生共计379名。其中专科毕业生134名,本科毕业生245名。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学生,在新中国建立后,分散在祖国各地的不同工作岗位上,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特别是水利和农学两系的学生,早在20世纪50与60年代,在中央和省市一级有关部门中都已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其中许多人虽然历经种种坎坷,但大都矢志不渝,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如此,1985年,晏阳初应邀回国考察期间,邓颖超在会见他时,还特意称赞他解放前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人才。

二、晏阳初改革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晏阳初从事平民教育20多年,无时不感到乡村建设实用人才非常难得。因而改革大学教育,为乡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成为晏阳初及平教同仁的首要任务。

(一)根据“平民教育”的理论和乡村建设的实践,改革大学教育科系设置和课程设置

l、按平民教育理论来设立各科系

晏阳初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严重的失误,在于模仿东洋和西洋大学,极少考虑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人的生活需要。因此,他建立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首先就是要改革科系的设置,不但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符合平民教育的需要。

学院四个系的设置,完全贯穿晏阳初四大教育的思想和宗旨:

乡村教育系培养治“愚”的文化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教农民读书识字,促进农民的文化生活,以此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农学系和农田水利系培养治“穷”的生计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指导农民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培养农民的生产力,提高其经济生活水平。社会学系聚焦治“私”的公民教育,培养地方行政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与合作精神,增强农民的判断力和正义感,以此来培养农民的团结力,提高其道德生活水平。

晏阳初为了适应战后建设的需要,决心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扩大为平民大学,设置四个学院:平民教育学院、平民生计学院、平民卫生学院、平民政府学院。

卫生学院培养治“弱”的卫生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村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求公共的卫生,使农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此来培养农民的强健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晏阳初对乡村建设学院四个系的设置,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民“愚、穷、弱、私”的问题,四大教育是连环进行的,当然四个系也必须相互配合,来培养综合性的实用人才,用平民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的伟大使命。

2,按乡村建设需要来设置各系的课程

由于乡村建设学院在国内是首创,所以课程也无先例可供参考,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建设学院的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在农村工作的经验,不得不重建学院的全部课程,使之适应于乡村社会的需要。

在课程的设置上,教育部给予了晏阳初相当大的自,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公共课程以外,他可以根据平民教育、乡村改造的需要,根据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科系的设置来开设专业课程。如从1940年至1944年,列为四科共同必修的课程有:乡村建设概论、农业概论、乡村教育概论、农村经济、社会工作方法、公共卫生等。

(二)改革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力行两者的有机统一

1,通过“社会实验室”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针对当时大学教育脱离实际的通病,晏阳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实验室”的概念。他认为研究化学的要有化学实验室,研究生物的要有生物实验室,研究社会科学的同样也要有社会实验室,定县就是平民教育的社会实验室。只有通过社会实验室,才能从这个社会实验室的整体上考虑教育问题,才能把教育打进真实的生活中去。

教授要接受所教科目实际生活的洗礼,一定要先到社会里用过实际功夫,才能把现实中的材料当做教材,然后去教学生,才会说得出中国现实的问题,讲教育的才会知道现实的教育问题是什么。

因此,晏阳初在距离学院约15公里的璧山县,建立起“平教总会”的“社会实验场”,不仅是实验和表证场,也是学院学生接受实地训练所在。建设学院各年级各专业都必须实习,实习的方法和内容包括参观见习、调查研究、乡建工作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等,时间有一天的短暂实习,也有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长期实习,形成一个“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循环过程。

“1947年3月,这样的‘社会实验室’在璧山县有4个乡,北碚有8个乡,同年9月,又在巴县增加5个乡,到1948年8月,璧山的实验区已遍及全县35个乡镇。”

2,通过“社会实验室”来改变学生的价值观

晏阳初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一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平民的伟大,才会发现平民中蕴藏的巨大力量。

当时乡村建设学院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是非常自负骄矜的,把自己视为中国的精英,而把农民视为中国的负担。但当学生深入乡村,开始明白愚昧无知的乃是自己而不是农民,开始发现苦力的不易,才开始尊重农民,热爱农民。

晏阳初认为:发现农民,热爱农民,才是今日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你想拯救中国,就得走向民间。“我们开始高等教育革命,将这些有为的青年投入到乡村,而不是置于大教授的足下,将他们置于地位低下而伟大的中国农民足下。这时,他们开始学习,开始明白生命的价值。这时,他们才能抓住生命的真谛并去做些造福民族的有价值的事业。”

(三)改变人才观与改革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是:一方面是人找不着事,另一方面是事找不到人。乡村建设学院就是要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乡村建设人才。

1、改变人才观:晏阳初确定人才的六大特征

一是劳动者的体力。晏阳初要求大学生要有农民的身手,千万不要以为劳动有损于人格,要养成劳动、运动的习惯。二是专家的知能。即一技之长,有了知识还不够,还要能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教育者的态度。做人师的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四是科学家的头脑。晏阳初要求学生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五是创造者的气魄。他要求学生不苟安,求进步;不享受,不畏难;敢作敢为,任劳任怨。六是宗教家的精神,认为这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他提出四点与学生共勉:(1)有信仰,坚定不渝。(2)临大难,处之泰然。(3)重博爱,爱人如己。(4)能牺牲,舍己为人。晏阳初的人才观,可以说是他自身的生动写照。

2、大学教育培养目标:通识人才

晏阳初认为:中国需要的是通识人才。他针对当时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太窄・因而确立乡村建设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成为一个通才。

他说医学院的学生不懂教育,教育系学生也毫不知农业,农学院的学生对地方政府的知识也非常有限,他认为中国需要的不是呆板的机械化专家,而是思想开通的专家,他们不是片面知识的专家,而是对国家全盘问题有一般了解的人才。

因此,医学院的学生不但需要以医学与公共卫生学作主修,如果要在农村有效地实现他的医疗计划,那么,医学院的学生就必须以教育、农业、地方政府为辅修科目,才能真正达到消除农民“弱”的问题,达到提高农民强健力的目的。乡村教育系不仅教授农民识字读书,还要教授他们如何谋生计,如何熟悉公民的职责,以参加中国的建设。教育系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如何教育的技能,也要辅修农业生产技能及如何进行公民训练。

(四)改革大学教育的教风教法与学风学法

1、以“做、教、导”三结合及“研习法”来改进教风教法

一是要做。晏阳初认为:“改造大学教育必须从自命为大学教授的改革起,请他们跑出教室,走进社会,如果自己不去求真理,怎么教人求真理?自己没有生命,拿什么去教人?”教师不仅要到图书馆去,更要钻到农民生活里面去研究、认识、解决农民本身的问题,做学生的活教材。二是要教。要把平教会及自己多年辛苦经营所得的办法、方案传授给学生。三是要导。教师不要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而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应该“做”、“教”、“导”并进,才能收获。

在“做”、“教”、“导”三结合的基础上,乡村建设学院创造出“即讲即学即习即教”的教学方法。1947年秋,乡村建设学院院长梁仲华认为组织学生到较远的地方去实习,常常影响了课程的安排,更不利于在全学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因而提出建立“即讲即学即习即教”的教学方法,简称“研习”。

“研”包括即讲即学。“习”包括即习即能。“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阶段。“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阶段,要求手脑并用。“习”是教师领导学生共同活动阶段。虽然在“学”中已有做的活动,而“习”则是进一步的实践。“能”是整个学术研究最重要最高境界的阶段,学生要在这一阶段中,将讲、学、习的研习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推进、领导、改进和创造的“能”力。所以,最后的阶段,是在能的基础上完成的。

2、以“四自”教育和教学实习来改进学风学法

晏阳初在育才院建校开学典礼上说:“育才院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校,我们要造就新的学风,有特别的风度、精神和能力。”因此,他力行“四自”教育和学生实习,以改变大学生唯师唯书,死记硬背,独立工作能力差的情况。

育才院的“四自”教育是指:以自习来培养知识力,以自给来培养生产力,以自强培养强健的体力,以自主培养纪律和战斗力,要求学生四力兼备。晏阳初多次强调:“将来你们离开了育才院,其它差一点不要紧,可是人格不能打折扣,这句话你们要好好牢记。”在“四自”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民主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从根本上改变学风问题。

晏阳初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现场实习,暑假也用来在农村实习,在乡村改造的实际过程中去研习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科目。“在大学方面,注意于基本训练,由我们提供实习场,把大学中所要研究的问题,叫学生下乡去找材料,去认识问题,实验问题,解决问题。技术不妨用西洋的,但材料必须在国内找;这种学问才是切合实际的学问。”

(五)改革管理大学生的方式,建立学生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1941年,教育部专门派人来育才院担任训导处主任,并想建立、三青团组织,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晏阳初多次强调:“育才院是无偏见,超党派的学术机关,不建立任何党派组织。”在晏阳初的坚持下,教育部允许乡村建设育才院废除训导处,而代之以有更多自的学生会。

1940-1945年,各系学生会组织中队长由学院指定,每系为一个中队,每年级为一个分队,每分队(年级)学生分成自习、自主、白强、自给4个组,分队长和各组正副组长由学生推选,任期2个月,不得连任,确保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1946年起,晏阳初为了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何为民主,体验民主,决定让学生通过民主选举成立全院学生“四自会”,“四自会”所有成员,一学期改选一次,形成制度,学生辅导员也是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这种选举方法,晏阳初不仅把自“五四”运动以来倡导的民主与科学介绍给学生,更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实践科学与民主,“社会实验室”就是科学的方法,而学生会领袖的选举和学生会的运作就是民主的方法。

晏阳初让学生自由地选举自己的领袖,给学生民主实践的机会,学生在真正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在谈到学生民主与国家民主的关系时说:“在我们学院实行了学生‘四白’以后,有力地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当然,我们中国人谈论民主太多。但我

强烈地感到,如果这些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在学院里不给予民主的实习机会,那么,我们国家能够实现真正而生动的民主的希望是很小的。如果这样,这些青年焉能适当地引导文盲大众走向民主的道路?”

三、晏阳初改革大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温晏阳初对大学教育的改革更具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笃行创办中国特色的大学,对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1898年京师大学堂,一开始就打上了公办的、国立的烙印,没有独立办学的传统,只有西方大学之表,没有西方大学之灵,西方理想的大学是“求真的生存共同体”。我国大学解放前是英美体制,解放后是苏联体制,没有中国特色。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都是从东洋西洋抄袭而来的,什么系开了一大套。结果,毕业的学生,东洋的西洋的诚然知道了不少。中国的呢?却一点也不知道。以后到社会上去做事,与未进大学的,无所分别,只多了一张文凭。改革大学教育,就是使大学教育就本国环境找材料,不再去沾人家的便宜,而要自己来创造,这才是中国的大学教育。”

“中国大学改革并没有现成的制度可以照搬,在大学改革问题上,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理念’问题。”理念是前进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大学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改革。

晏阳初根据“平民教育”理论,设置大学的科系与课程;确立新的人才观,面向乡村,深入乡村。形成乡村建设学院独特的教风与学风;改革大学管理,倡导学生自主,培养有责任感的一代新民。现在大学千校一面,缺乏办学特色,就是因为大学缺乏晏阳初先生独特的教育理论,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理念,总理多次强调应该由教育家办学,就是强调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教育。

因此,晏阳初先生的“改革大学教育,就是使大学教育就本国环境找材料,不再去占人家的便宜,而要自己来创造,这才是中国的大学教育”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技能与修养:晏阳初人才培养目标对改革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启示

现在中国大学的最大问题是:实用学科扩展太快,评价标准因而发生严重倾斜,本科教育的目标不清晰,大学变成了“职业”与“技能”的培训场,忽视学生作为完整人的发展,忽略个人德性和创新品格的养成,这种功利主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晏阳初先生确立人才的六大特征,简言之,就是技能加修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他要求学生要有专家的智能,要有宗教家的精神,学生要成为有信仰、勇于创新的新民。他通过在大学建立学生“四自”会,建立“社会实验室”,让师生深入乡村,和农民亦师亦友,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晏阳初先生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培养有社会理想和责任感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他们心中充满博爱,不仅装着农民,而且装着民族的复兴;与此同时,师生又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晏阳初“这种教育不是中国式的古董教育,也不是西方舶来教育,而是一种全新的‘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育者走出书斋深入到农村实际中去,共同改造生活,创造生活”。

晏阳初对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是:“一定要使学生和公众理解大学不是提供获利的计谋和就业单位的场所,而现代大学最终和最基本的使命应该是要激发他们理性的光辉和力量,培养他们坚持长远地、全面地看待个人,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三)晏阳初实践“学生自主,培养公民”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晏阳初违背国民政府教育的规定,不同意在学院建立训导处、和三青团,坚持成立有更大自的学生会。为了充分发扬民主,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何为民主,体验民主,学生通过民主选举成立“四自会”,实现真正的学生自主管理。反观现在的大学,学生会更像学校的附属机构,学生的权益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大学民主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实行。

刘道玉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校长的传奇,奇就奇在他始终与学生一个立场,赞成学生自主管理、实践唯才是举。他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名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成才为出发点。”总理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并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大学要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大学必须有办学自。

第10篇

根据我国十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争取在21世纪前期实现全民全面的小康目标,这是基于前期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的新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是新的要求当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一部分,而教师作为最主要的教育资源,师资规模、学历和水平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均等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黑龙江省在基础教育师资均等化目前的情况,政府对有关基层教师薪酬及政策进行了阐述。发现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在师资的数量、学历、职称结构等上面存在问题,针对不均等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均等化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教育;师资

二元结构差异在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上显得尤为明显,不同区域之间及同地区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的问题。全国普遍如此,对于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均存在类似难题。所以了解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均等化现状,对比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城乡差异,对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的均等化,乃至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进程有着很大推动作用。

一、基础教育均等化理论

上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相关讨论,对基础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终对基础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讨论指出:基础教育的大众化理念,明确提出是每个公民均享有的、最低限度的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教育,而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充分接受教育机会的基础上,发挥个体优势、不断超越完成个人理想的过程,最终成就个人,造福社会的人。国际委员会也指出:基础教育对个人后期发展尤为重要,对于青少年来讲,在基础教育中要重视认识和情感的培养。在传授基础认知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感情上的培养,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技能,应进一步提升其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和欲望。国内有关学者从未来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和国家层次三方面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进行了阐释。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不仅对个体未来发展、赢得享受高等教育机会,还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均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所述,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论证,本文所指基础教育是指基于个体未来所进行的一些初始教育,即我们规定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义务教育层次,还包括中等教育。

二、基础教育师资均等化现状

教师作为最主要的教育资源,师资规模、学历和水平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为缩短城乡基础教育在师资水平方面的距离,黑龙江省政府积极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政策。

(一)城乡教师的差距在数量上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比率以及班级和教师之间的比率表现出了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水平。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与教师的比率高于城市,班级与教师之间的比率低于城市。如2010年,城市初中生师比是17.01:1、班师比3.23:1,农村的为18.12:1、2.72:1;城市小学生师比19.73:1、班师比2.54:1,农村的为21.02:1、1.93:1。这一数据体现出了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城乡之间师资力量还有较大距离。

(二)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在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上

学历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教学质量直接受着教师学历水平高低的影响。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比率明显低于城市。2012年,城市普通初中任课教师本科和以上学历比例占71.91%,农村的任课教师本科及以上的为56.17%。在小学方面,城乡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各为32.93%和26.25%。

(三)城乡基础教育的距离在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上

教师职称能够表现出教师的任课业务能力,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2012年,城市普通初中有57.35%的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乡镇的为51.03%;城乡普通小学有62.72%和59.35%的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者相比较来说,城乡差距在初中阶段更大一些。而致使这种距离出现的原因是城市良好的环境可以为教师晋升提供更多的空间,相比之下农村因受种种条件的约束,晋升难度相比之下更大。

三、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基础教育师资非均等化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政策偏失,教育管理体制障碍。

(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

黑龙江省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基础教育大省,到2014年年底,省内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2.0%。因为农产品价格比较低和没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相比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民的收入偏低。因为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所以,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就一定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失衡,所以,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就一定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失衡,城市学校拥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收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配套的教学设施,而农村在各个地方都与城市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教育政策偏失

“城市偏向”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教育政策优先城市人的利益考虑,制定政策的方向对城市人的发展有利。就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政府颁布的一些教师政策明显倾向于城市,具体体现如下:一是城乡教师的工资、福利不同。先是体现在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低于城市教师。由于城市教师的收入是由多方面而来的,不单单有基础工资,还包括一些奖金和补贴收入,可农村教师基本只有上课的工资,除了那之外的收入很少。此外,城市与农村教师在住房待遇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别。城市教师住房拨款是有政府财政提供帮助,而县乡政府农村教师住房解决的主体,和城市比较起来,财政实力不够,资源相比较为有限,让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解决难以落到实处。二是师资配备标准不同。这几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学校逐渐出现复式教学班和大额班,农村教师一个老师任教多门课程,这必定大程度的影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致使城乡教育的距离越来越大。

四、促进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师资均等化的对策

(一)制定教师优厚政策

固然是需要招到优秀教师人才,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难以招到高水平的、合格的优秀教师。所以,政府需要拿出有吸引力的政策引导、激励优秀人才教师、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政府为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优厚的政策。并且,还需要明确当前的城乡教师交流模式,明确教师在流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薪资恶化福利不变,行政关系也要保留在原来的单位。从城市到农村任职的老师在评定职称中具有优先权,需要把农村任教的经验作为硬性条件来评定职称,进而实实在在地将城乡教师交流当做一种制度,作为一个长期实施的政策。

(二)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

即是要教师发自内心的留在农村任教,进而尽量减少教师流动,尤其是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动向城市。为了让优秀教师留下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教师的投入资金,逐渐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工资水准,将福利待遇进一步完善,为老师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老师提供津贴,为老师提供丰厚的待遇,不单单让农村教师可以与城市教师获得基本相同的待遇,还要让农村教师有更高的待遇,并且还要使农村教师职业变成为大家中的争取的东西,如此一来,会有很多的教师想到农村任教,农村学校才能够有优秀人才。

(三)强化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

言下之意便是说在校教师要具备能力来承担教学需求以及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教育发展所需。对于城市与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差距等问题,黑龙江政府在当前的体系条件中,要不断为老师提供合理的培训和改造。在培训上,一是实行层级项目的培训。农村地区的基础教师有很多,需要根据学科层次对老师进行划分和培训,市级、县级、校际培训相结合进行,确保老师培训的参与度和实际的培训效果。二是不断强化校本的进修。在农村地区学校针对研修的规划和落实要不断强化,把农村学校在研修中的重点作用凸显出来。把“教研-培训-科研”融合起来,针对教研组、年级组等进行强有力的建设,推定教育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公共服务的一般特性,而基础教育事业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构建和完善社会特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师资问题又作为其中的关键内容。根据黑龙江省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师资均等化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在师资规模、师资水平等问题上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均等化早日实现。

作者:于海 单位:歌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谢延龙.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师流动机制建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1-5.

第11篇

一、构建先进理念――城乡结对的首要任务

教育本质上没有城乡之别。但是,现实生活中经济水平、物质条件、信息、交通、精神生活等的差异,导致了教育的差异。因此,构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自然成了城乡结对的首要任务。

(一)更新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校长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状况。校长要积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发展学校教育特色。

(二)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更新理念在于无形,高效率的教育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我们通过城乡结对这一培训模式,可以有效地更新农村教师教育理念。

二、搭建交流平台――城乡结对的主要载体

(一)“互动式”教学研究

农村教师在课堂操作层面最为欠缺的是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教

学的有效设计,以及对自我教学后的反思调整能力。

(二)“一课三备”提升能力

“一课三备”提升设计能力,有效提升农村教师业务素养。“一课三备”就是在结对双方的共同愿景下,农村教师在教材中选择相应教学内容,完成“独立备课”活动,在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中对教学预案进行“修正备课”,接着结对学校共同开展评课活动,在城镇学校名师的引领下“完善备课”。

(三)“一课三磨”加强练习

“一课三磨”历练掌控能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课堂的执行能力和调控能力。我们把“一课三磨”称之为“三度磨课”,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一度磨课――本校:独立备课上探讨课同备课组集体研讨;二度磨课――异校:二次上课专家引领、两校学科组研讨自我反思;三度磨课――本校:汇报展示博客交流总结提高。

(四)“主题式”的科学研讨

城乡结对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农村教师更多的是经验型教师,要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理论,必须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例如: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喜欢写作的问题。在主题式研讨活动中我们把这一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形成了“活动式”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结合结对学校的“想象作文研究”和“话题作文研究”组成了研究小组,在指导学校教师的参与下,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县级一等奖,成果也在两校得以推广,体现了结对共研的价值。

三、回归校本发展―城乡结对的主要价值

在结对捆绑中我们“借力”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校本。因此,在习得先进管理理念、教研方式、教学方式之后,我们开展了“三研”方法把“外力”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一)调研为发展“把脉”。

要想凸显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学校要形成“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以调研为抓手开展常规工作的过程管理与研究,使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每一个步骤中,每一个环节上。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各年龄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期中教学质量调研等调研活动,为学校发展找准起点,设计好发展规划。

(二)教研为发展“莫基”。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全面启动校本教研工程,利用“教研组”这个学习团队,采用“个人构思一集中交流一每人写出个案一交流讨论一达成共识一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集体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等;

(三)科研为发展“引路”。

第12篇

晏阳初创建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人才的设想,在当时不但是平民教育总会出于改革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发动民众抗战、建设后方支援前线与控制农村的迫切需要。校址选在重庆北碚歇马场大磨滩龙凤溪畔,当时距重庆约60公里,离战时新聚成的文化中心青木关也只有20多公里。在政府的支持下,平教总会在北碚歇马场买了约500亩土地,准备建立乡村建设学院。但在申请立案时,国民政府教育部认为“乡村建设学院”的院系设置不符合《大学法》规定,于法无据。后几经周折,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与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才作特例批准,把校名改为“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学制二年,第一届先办乡村教育与农业经济两个专修科。1940年10月28日,私立乡村育才院正式开学,办好育才院成为当时平教总会的中心工作。育才院对晏阳初及其平教同仁来说,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学校,只是由于创建不能符合《大学法》的有关要求,因而不能命名为学院。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以加快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1945年8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扩大为独立学院,改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乡村教育、农学、社会学、农田水利四个系,修业年限4年,并获准该院本科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使中国首次有了专门为农村培养从事实际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是中国教育史上学术的新纪元”[1]29。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办学11年(1940-1951),后被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共招收学生1180人,修业期满,并经教育部核准毕业的学生共计379名,其中专科毕业生134名,本科毕业生245名。[2]262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学生,在新中国建立后,分散在祖国各地的不同工作岗位上,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特别是水利和农学两系的学生,早在20世纪50与60年代,在中央和省市一级有关部门中都已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其中许多人虽然历经种种坎坷,但大都矢志不渝,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如此,1985年,晏阳初应邀回国考察期间,邓颖超在会见他时,还特意称赞他解放前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人才。[3]

二、晏阳初改革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晏阳初从事平民教育20多年,无时不感到乡村建设实用人才非常难得。因而改革大学教育,为乡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成为晏阳初及平教同仁的首要任务。

(一)根据“平民教育”的理论和乡村建设的实践,改革大学教育科系设置和课程设置

1.按平民教育理论来设立各科系

晏阳初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严重的失误,在于模仿东洋和西洋大学,极少考虑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人的生活需要。因此,他建立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首先就是要改革科系的设置,不但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符合平民教育的需要。学院四个系的设置,完全贯穿晏阳初四大教育的思想和宗旨:乡村教育系培养治“愚”的文化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教农民读书识字,促进农民的文化生活,以此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农学系和农田水利系培养治“穷”的生计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指导农民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培养农民的生产力,提高其经济生活水平。社会学系聚焦治“私”的公民教育,培养地方行政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与合作精神,增强农民的判断力和正义感,以此来培养农民的团结力,提高其道德生活水平。晏阳初为了适应战后建设的需要,决心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扩大为平民大学,设置四个学院:平民教育学院、平民生计学院、平民卫生学院、平民政府学院。卫生学院培养治“弱”的卫生教育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村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求公共的卫生,使农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此来培养农民的强健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晏阳初对乡村建设学院四个系的设置,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民“愚、穷、弱、私”的问题,四大教育是连环进行的,当然四个系也必须相互配合,来培养综合性的实用人才,用平民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的伟大使命。

2.按乡村建设需要来设置各系的课程

由于乡村建设学院在国内是首创,所以课程也无先例可供参考,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建设学院的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在农村工作的经验,不得不重建学院的全部课程,使之适应于乡村社会的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教育部给予了晏阳初相当大的自,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公共课程以外,他可以根据平民教育、乡村改造的需要,根据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科系的设置来开设专业课程。如从1940年至1944年,列为四科共同必修的课程有:乡村建设概论、农业概论、乡村教育概论、农村经济、社会工作方法、公共卫生等。[2]2

(二)改革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力行两者的有机统一

1.通过“社会实验室”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针对当时大学教育脱离实际的通病,晏阳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实验室”的概念。他认为研究化学的要有化学实验室,研究生物的要有生物实验室,研究社会科学的同样也要有社会实验室,定县就是平民教育的社会实验室。只有通过社会实验室,才能从这个社会实验室的整体上考虑教育问题,才能把教育打进真实的生活中去。教授要接受所教科目实际生活的洗礼,一定要先到社会里用过实际功夫,才能把现实中的材料当做教材,然后去教学生,才会说得出中国现实的问题,讲教育的才会知道现实的教育问题是什么。因此,晏阳初在距离学院约15公里的璧山县,建立起“平教总会”的“社会实验场”,不仅是实验和表证场,也是学院学生接受实地训练所在。建设学院各年级各专业都必须实习,实习的方法和内容包括参观见习、调查研究、乡建工作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等,时间有一天的短暂实习,也有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长期实习,形成一个“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循环过程。“1947年3月,这样的‘社会实验室’在璧山县有4个乡,北碚有8个乡,同年9月,又在巴县增加5个乡,到1948年8月,璧山的实验区已遍及全县35个乡镇。”[2]256

2.通过“社会实验室”来改变学生的价值观

晏阳初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一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平民的伟大,才会发现平民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当时乡村建设学院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是非常自负骄矜的,把自己视为中国的精英,而把农民视为中国的负担。但当学生深入乡村,开始明白愚昧无知的乃是自己而不是农民,开始发现苦力的不易,才开始尊重农民,热爱农民。晏阳初认为:发现农民,热爱农民,才是今日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你想拯救中国,就得走向民间。“我们开始高等教育革命,将这些有为的青年投入到乡村,而不是置于大教授的足下,将他们置于地位低下而伟大的中国农民足下。这时,他们开始学习,开始明白生命的价值。这时,他们才能抓住生命的真谛并去做些造福民族的有价值的事业。”[4]328

(三)改变人才观与改革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是:一方面是人找不着事,另一方面是事找不到人。乡村建设学院就是要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乡村建设人才。

1.改变人才观:晏阳初确定人才的六大特征一是劳动者的体力。晏阳初要求大学生要有农民的身手,千万不要以为劳动有损于人格,要养成劳动、运动的习惯。二是专家的知能。即一技之长,有了知识还不够,还要能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教育者的态度。做人师的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四是科学家的头脑。晏阳初要求学生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五是创造者的气魄。他要求学生不苟安,求进步;不享受,不畏难;敢作敢为,任劳任怨。六是宗教家的精神,认为这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他提出四点与学生共勉:(1)有信仰,坚定不渝。(2)临大难,处之泰然。(3)重博爱,爱人如己。(4)能牺牲,舍己为人。[4]166-169晏阳初的人才观,可以说是他自身的生动写照。

2.大学教育培养目标:通识人才晏阳初认为:中国需要的是通识人才。他针对当时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太窄,因而确立乡村建设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成为一个通才。他说医学院的学生不懂教育,教育系学生也毫不知农业,农学院的学生对地方政府的知识也非常有限,他认为中国需要的不是呆板的机械化专家,而是思想开通的专家,他们不是片面知识的专家,而是对国家全盘问题有一般了解的人才。因此,医学院的学生不但需要以医学与公共卫生学作主修,如果要在农村有效地实现他的医疗计划,那么,医学院的学生就必须以教育、农业、地方政府为辅修科目,才能真正达到消除农民“弱”的问题,达到提高农民强健力的目的。乡村教育系不仅教授农民识字读书,还要教授他们如何谋生计,如何熟悉公民的职责,以参加中国的建设。教育系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如何教育的技能,也要辅修农业生产技能及如何进行公民训练。

(四)改革大学教育的教风教法与学风学法

1.以“做、教、导”三结合及“研习法”来改进教风教法

一是要做。晏阳初认为:“改造大学教育必须从自命为大学教授的改革起,请他们跑出教室,走进社会,如果自己不去求真理,怎么教人求真理?自己没有生命,拿什么去教人?”[5]538教师不仅要到图书馆去,更要钻到农民生活里面去研究、认识、解决农民本身的问题,做学生的活教材。二是要教。要把平教会及自己多年辛苦经营所得的办法、方案传授给学生。三是要导。教师不要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而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应该“做”、“教”、“导”并进,才能收获。在“做”、“教”、“导”三结合的基础上,乡村建设学院创造出“即讲即学即习即教”的教学方法。1947年秋,乡村建设学院院长梁仲华认为组织学生到较远的地方去实习,常常影响了课程的安排,更不利于在全学程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因而提出建立“即讲即学即习即教”的教学方法,简称“研习”。“研”包括即讲即学。“习”包括即习即能。“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阶段。“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阶段,要求手脑并用。“习”是教师领导学生共同活动阶段。虽然在“学”中已有做的活动,而“习”则是进一步的实践。“能”是整个学术研究最重要最高境界的阶段,学生要在这一阶段中,将讲、学、习的研习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推进、领导、改进和创造的“能”力。所以,最后的阶段,是在能的基础上完成的。[2]256

2.以“四自”教育和教学实习来改进学风学法

晏阳初在育才院建校开学典礼上说:“育才院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校,我们要造就新的学风,有特别的风度、精神和能力。”[2]257因此,他力行“四自”教育和学生实习,以改变大学生唯师唯书,死记硬背,独立工作能力差的情况。育才院的“四自”教育是指:以自习来培养知识力,以自给来培养生产力,以自强培养强健的体力,以自主培养纪律和战斗力,要求学生四力兼备。晏阳初多次强调:“将来你们离开了育才院,其它差一点不要紧,可是人格不能打折扣,这句话你们要好好牢记。”在“四自”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民主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从根本上改变学风问题。晏阳初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现场实习,暑假也用来在农村实习,在乡村改造的实际过程中去研习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科目。“在大学方面,注意于基本训练,由我们提供实习场,把大学中所要研究的问题,叫学生下乡去找材料,去认识问题,实验问题,解决问题。技术不妨用西洋的,但材料必须在国内找;这种学问才是切合实际的学问。”[1]190

(五)改革管理大学生的方式,建立学生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1941年,教育部专门派人来育才院担任训导处主任,并想建立、三青团组织,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晏阳初多次强调:“育才院是无偏见,超党派的学术机关,不建立任何党派组织。”[2]259在晏阳初的坚持下,教育部允许乡村建设育才院废除训导处,而代之以有更多自的学生会。1940-1945年,各系学生会组织中队长由学院指定,每系为一个中队,每年级为一个分队,每分队(年级)学生分成自习、自主、自强、自给4个组,分队长和各组正副组长由学生推选,任期2个月,不得连任,确保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1946年起,晏阳初为了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何为民主,体验民主,决定让学生通过民主选举成立全院学生“四自会”,“四自会”所有成员,一学期改选一次,形成制度,学生辅导员也是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这种选举方法,晏阳初不仅把自“五四”运动以来倡导的民主与科学介绍给学生,更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实践科学与民主,“社会实验室”就是科学的方法,而学生会领袖的选举和学生会的运作就是民主的方法。晏阳初让学生自由地选举自己的领袖,给学生民主实践的机会,学生在真正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在谈到学生民主与国家民主的关系时说:“在我们学院实行了学生‘四自’以后,有力地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当然,我们中国人谈论民主太多,但我强烈地感到,如果这些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在学院里不给予民主的实习机会,那么,我们国家能够实现真正而生动的民主的希望是很小的。如果这样,这些青年焉能适当地引导文盲大众走向民主的道路?”[4]325

三、晏阳初改革大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温晏阳初对大学教育的改革更具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笃行创办中国特色的大学,对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1898年京师大学堂,一开始就打上了公办的、国立的烙印,没有独立办学的传统,只有西方大学之表,没有西方大学之灵,西方理想的大学是“求真的生存共同体”[6]。我国大学解放前是英美体制,解放后是苏联体制,没有中国特色。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都是从东洋西洋抄袭而来的,什么系开了一大套。结果,毕业的学生,东洋的西洋的诚然知道了不少。中国的呢?却一点也不知道。以后到社会上去做事,与未进大学的,无所分别,只多了一张文凭。改革大学教育,就是使大学教育就本国环境找材料,不再去沾人家的便宜,而要自己来创造,这才是中国的大学教育。”[5]538“中国大学改革并没有现成的制度可以照搬,在大学改革问题上,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理念’问题。”[7]理念是前进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大学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改革。晏阳初根据“平民教育”理论,设置大学的科系与课程;确立新的人才观,面向乡村,深入乡村,形成乡村建设学院独特的教风与学风;改革大学管理,倡导学生自主,培养有责任感的一代新民。现在大学千校一面,缺乏办学特色,就是因为大学缺乏晏阳初先生独特的教育理论,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理念,总理多次强调应该由教育家办学,就是强调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教育。因此,晏阳初先生的“改革大学教育,就是使大学教育就本国环境找材料,不再去占人家的便宜,而要自己来创造,这才是中国的大学教育”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