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1:3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亲爱的妈妈:
嗨!这一次,我要以朋友的口吻和书信的方式来和您交流。
每一次的晚饭时间,您总是默默地承受着我的唾沫星子,从来没有打断过我的侃侃而谈。只是在我讲完后,提出你的意见,说出你的部分心里话,有时候,你也像一个知心朋友那样直言不讳。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吗?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您不像朋友那样指出我的不足,而是一边说我一边撩起我的裤子打我的小屁屁,双手来了个交替双打。那时的我心里仅仅是埋怨你为什么对我下此狠手。可是,被泪水模糊了双眼的我却大意的忽略了你眼底的心痛。
时过境迁,那时的记忆已经慢慢变淡。你也慢慢的变化,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的额前出现了细细的皱纹,你的白发慢慢密集,多到要让我不时的给你染发。
妈妈,朋友,这时我才明白,明白你对我的容忍。容忍我的坏脾气,容忍我的一切。你总是能够很习惯地容忍我发脾气时乱扔东西的坏毛病。因为你知道,我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你知道我,就是一个孩子,什么东西,都是像六月的天孩子的脸。我才明白,现在,才明白。
多么了解我的您,朋友。一个“爱”字我想也道不尽对您的感情。感恩,不是说说而已的,现在的许多人,不论是学习有多好的优等生还是子里有多么高的几级教师,嘴边总是把感恩放在嘴边。可是,妈妈,我想一点点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你应该从我这收到的滴滴真情。让我回报给你一切一切。朋友,可以吗?
我真想看到,当我实现了我的承诺后,你会挤眉弄眼地调皮的对我说:
“我看好你哦!”
初中:上海市嘉定区黄读中学六年级:邢梦然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钢在
成功的尝试,我心中的世园会,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给小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钢在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钢在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的历史人物,再见了,母校,家
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屈指一算,母亲今年已四十岁了,多快啊!打开相簿,看见母亲年轻时,身材苗条,脸庞细嫩漂亮。无情的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下一条条的皱纹,如今母亲已略有中年妇人的身材。这时,我发现,是我们使母亲劳累成今日的样子。
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
一、感悟生活,品味人生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使学生练就一双慧眼,采撷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直抒对生活的热爱。同学们已经在人生的旅途中走过了十几个传奇,这短短的人生路,洒下了成功的欢笑,也洒下过失败的泪水,有过鲜花,也有过荆棘,同学们可以拿起笔,思考人生,阐发人生哲理。例如学生习作《品味失败》,作者遭遇到了一连串失败:期中考试数学不及格;体育50米达标考试不及格……我变得烦躁、自卑,最终正确认识了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轻易就被它吓倒,从而一蹶不振。一位伟人说过:“如果命运的方舟给了我一千次的风波,我也要自己一千个理由对它微笑。”的确,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暂时的一个港湾。有人会与成功无缘,但是没有人会逃脱失败的打击。正视失败,才是对失败最有力的回击。你只要不懈地走过一个个沟沟坎坎,经受住海风巨浪,才会走得希望的峰巅,成功的彼岸。用富有哲理的语句写出了自己对失败的认识。
二、叙事后画龙点睛的抒情
单纯的叙述不容易打动人心,如果在叙事后添加适当的抒情,就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如学生习作《让我走远看看你》,叙述了从小到大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最后直接抒情“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得太近,因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三、在文章的处做激情式抒情
例如,唐弢的散文《琐忆》,在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小事后,写道:“真的,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呼喊,我想大声呼喊:我热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这几句昂扬的抒情表现了鲁迅的伟大思想给予我的深刻教育和巨大感召,鼓舞人心。
四、借助修辞来表达激越的情感
常用的修辞有呼告、反复、排比,运用这些修辞能增强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写文章时,对着不在眼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她说去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呼告。如郭沫若的《屈原》中著名的“雷电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诗人把风拟人化,直接对风进行呼唤,尽情宣泄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愤怒之情。
五、采用书信体,直接展开对话
他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北一个贫寒的小村。村里人世代为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拼了命似地在那片贫瘠的黄土地里刨,仍然把日子刨得山寒水瘦。抱着饿得瘪瘪的肚子,那些或薄或厚纸质发黄的书,就成了他最好的食粮。
十来岁的孩子,已是家里的劳力。白天是没有时间来看那些宝贝的,只有等夜里,严厉的父亲睡熟了,他才能悄悄从床上爬起来,找出事先藏好的书,躲在一豆灯光里如饥似渴地读。那年月,家里点的是油灯,一大家子,只有主屋里点一盏。太阳一落,天一黑,父亲便赶着他们上床。为的是省些煤油。他要半夜起来读书,只好趁父亲出门时偷偷地钻到他们屋里去倒一些煤油出来,然后再倒点水加进去。那点儿事,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竟然一直那样坚持着看下去,父亲也从来没有问过。
他是村里第一个走出村子到县城上中学的孩子。临行那天,母亲担着他的行李担子,亲自送他到小村口。“娃儿,到了学校,可别再半夜里爬起来读书了,把眼睛看坏了怎么办?”母亲轻轻地替他掸去衣角的土,眼睛里有隐隐的泪光。他把头扭向一边,装作听不见。原来,他偷灯油,夜读书,母亲全都知道。
离开家的他,如一条游进大海的小鱼,一路游着向海天深处去了:中学,大学,后来又幸运地参了军,从一名普通飞行员到一名高级军官,他的人生路越走越开阔,他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彼时,他已住上了部队给安置的二层师干房,家里楼上楼下,一应的电器化了。手头不再窘迫,每年逢年过节,他都会让妻子给老家人寄去好多东西,漂亮时兴的毛衣,各种各样的地方小吃,捎带着也寄数目不等的生活费回去。那时,父亲因病已去世几年,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他更不愿意亏待了她。把那些东西寄走,他的心便安宁。闲来无事,甚至会替自己的母亲骄傲自豪一番,方圆数十里,哪位母亲会如她一样荣光呢?
母亲找人写给他第一封信,也是此生中唯一的一封信时,他正为工作的事忙得焦头烂额。那时,他已整整五年没有回家了。母亲的信,很短,只有数行:儿啊,都五年没回家来了,娘知道你一定是很忙才如此的。还要点灯熬油地晚上加班么?注意你的眼睛啊。娘知道你从小就爱读书,娘给你攒了些灯油,等你回来时就带上。读完那封信,他笑笑就将它随手放进了抽屉里,边放边在心里给母亲回了信:我那可怜可爱的娘哟,现在都啥年代了,还用那玩意儿?也只是在心里跟母亲说了那些,他很快就把那封信忘到九霄云外了。
却不曾想,那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一番叮嘱了。半年后,老家发电报来,那里竟连电话都还不曾有。电报上说母亲出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再没有醒来。接到电报的那刻,他才傻了眼,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没回过神来。在他的印象里,母亲还是那个走路风风火火、说话掷地有声健康壮实的老太太,他以为她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的岁月在等着他,她却那么猝然地走了。年近不惑的他,眼泪抹了满脸。
那66瓶灯油,是在收拾母亲的小屋时找出来的。在母亲的床底下,涮洗得油光锃亮的玻璃瓶子,被码得整整齐齐,摆了整整三排。在场的人一下子呆住了,竟然无人知道,老人是何时积攒下的那些东西,积攒那么多油,又是何意。他也愣了,片刻,像被什么狠狠地抽了一下,一下子清醒过来,眼泪也在那刻倾盆而下:“娘啊!”
那是母亲为他积攒的灯油啊!一辈子没有走出那个小山村的母亲,一辈子不知道电灯为何物的母亲,把一个又一个思念儿子的长夜,浸泡在那66瓶灯油里了。
摘自梅寒新浪博客
刚刚放学回家的我,随便把书包扔在一旁,扭开电视机。电视正在播放卡通片《长腿爸爸》。
看着看着我想起今天老师给我们的家课,是《长腿爸爸》阅书报告。我不禁皱起了眉。心想《长腿爸爸》这本书,我看了许多遍,但我应写什么读后感呢?我真不知道自己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接着,我走进书房找原稿纸做阅书报告。可是,爸爸的书桌凌乱不堪,我找不着原稿纸,倒找到一封信。信封写着:“给亲爱的爸爸”。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从没有写这样一封信。是谁写给爸爸的呢?但我不敢偷看爸爸的信,爸爸说这样做是没礼貌的。然而,别唤自己的父亲作爸爸,这事岂能不理!我实在抵受不住那封信的引诱。我仿佛听见那封信叫我打开它。于是,我从信封拿出一张薄薄的信纸,默读纸上的文字。亲爱的爸爸:您好吗?承蒙您的照顾,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五年级的学生要二年级的同学补习语文,因为老师人手不够,我们只好充当小老师。想不到,原来为善是乐趣无穷的。怪不得课本说:“为善最乐”了。我想,爸爸您一定明白个中道理。爸爸,谢谢您!您寄来的图书我都看完了,它们替我打开了文学作品之门。由于朋友们家中没课外书,所以我把书都借给他们,希望与他们分享读书之乐。爸爸,您不介意我这样做吧!夜了,就此搁笔。祝身体健康女儿雨阳敬上。我愣住了,呆呆地站在书房里,很久吐不出一句话。我真不敢相信,我的好爸爸在中国还有一个家!我的心很乱,不知应否将此事告诉妈妈。就在此时,我发现父亲正站在我面前。我连忙把那张信纸揉成一团,藏在手心,紧紧捏住。“你的手里拿着什么?”爸爸问。“没有……”“没有?快拿出来!”爸爸的眼真灵,一眼看出我在撒谎,我只好乖乖伸出手,将事情和盘托出。爸爸的脸涨红了,说:“乐施,你怎可擅自偷看别人的信?我没告诉你这是很无礼的行为么?像你这样没礼貌的孩子不配做我的女儿!”我被爸爸骂哭了,我从未见过他如此凶。但我不甘心,为何爸爸对妈妈不忠就不用受罚?我流着泪扑进母亲的怀里,把信递给她,告诉她我发现爸爸在大陆另有一个家。妈妈搂着我,笑了。她说:“傻孩子,雨阳是你爸爸的‘茱迪’,他捐钱帮助雨阳读书,当了她的‘长腿爸爸’。乐施,你怎会把爸爸想成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我终明白了,原来是我误会了爸爸。
我拭去眼泪,向父亲道歉,开始写阅书报告。经过这件事,我已清楚自己该写些什么读后感了。“人人都能成为‘长腿爸爸’。只要他们拿出爱心,乐于与人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就可……”几天后,我拿着得到“甲”的《长腿爸爸》阅书报告,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爸爸。
本来想换个新口袋再把它们放回原处就行了,可是当我看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发黄的信件时,就不自觉地一封封地打开,由于年头太久,有的纸张已经变得很脆,稍微不小心它就被碰碎。看着那熟悉的笔迹,静静地读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时空仿佛回到了昨天。
轻轻地翻开一封封发黄的家书,默默地读着父母的信,父母的声音回响在耳畔。虽然信里边写得都是平常百姓家的事,但是,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父母对离家在外的孩子在工作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关心。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我们双方父母的家都在外地,在八十年代初期,完全靠书信与父母家人联系,如果遇到极特殊情况就到邮局发电报。
现将几封家书中记载的事简单叙述一下。
有一封信,父母嘱咐我,不要挑拣工作。我毕业时,父母知道我留校非常高兴,但是,当时尚不知道学校能把我分配到哪个部门,例如教学、附院、机关等,我给父母写信说了想要做教师的想法,但是又难以对学校领导启齿,父母来信嘱咐我:“不要挑挑拣拣,学校培养了你,要听从学校安排,学校让你干啥就干啥,不但不能有情绪,而且还要干好,你赶上了好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哪个岗位都需要人,不要向学校说出你的想法。”庆幸的的是,学校最后把我分配到了中医系内经教研室做教师,我高兴至极,并乐此不疲地工作至今。工作后,我从第一个月的工资中拿出20元寄给了父母(此事我已经彻底忘记了),我当时是助教,每月的工资是46元,父母当时很激动、也很心疼地给我写了这封信。信中表扬我懂事、心里装着父母,但是,又担心我花费不够不认真吃饭会弄坏身体等等。
有一封信是父母告诉我们:父亲托人在吉林弄到一张自行车票,在吉林给我们买了一辆28型飞鸽牌自行车,在当时购买自行车非常困难。父母信中说,假期我们回家时,自行车就能买回家了,可以随我们乘坐的回长春的火车托运,托运费价格是4.6元,我们在长春站下火车后,取出自行车,就可以骑着车从火车站回家了。后来,实际上我们是扛着没拆封的自行车乘长春站至红旗街的62路电车回家的。自从有了这辆自行车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丈夫骑着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带孩子参加校外的图画班、买米买菜、托运煤气罐等,到了周末,丈夫带着我和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到南湖公园或地质学院广场游玩或放风筝。这辆自行车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让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我刚刚留校任教时,做教师的父母曾多次来信指导我的教学工作,“要认真备课,不能糊弄学生;要为人师表,言行举止像个老师样;要关心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学要有针对性,要讲究方法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很重要。”等等。父母的及时指导,以及自幼的耳濡目染对我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记忆中的父母,经常在家里研究教学改革和方法创新,母亲经常带着学生来到长春(附小、解放大路小学、汽车厂小学等)做公开课,发明的快速算法还获得了省里奖励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将一个弱智又残疾的脏兮兮的男学生领回家,与我们一起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还将我们的衣服帽子给他穿戴,好似一家人,后来听说他长大后在残疾人纸盒工厂上班了,他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后,买了水果回到母校去看望了我母亲。
有一封信是母亲在1982年写的,也很有时代特征。母亲写到,她要去哈尔滨出差,打算给我和妹妹各买一件新衣服。随后,又一封信上说:“出差时,曾去了哈尔滨的商店,衣服多是黑色的或灰色的,想给你们姐妹俩买带点颜色好看的衣服,可是没有买到。”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男人女人还多穿着黑色或深色的衣服,母亲是想打扮一下我们姐妹俩,让我们漂亮一点,可是,没能如愿。后来,母亲买来花布,自己裁剪,为我们做了花格子的衣服,我大学毕业的标准照片上,穿的小格子的衣服就是母亲那次做的。那个时候,经济上不宽裕,生活水平不高,母亲经常自己裁剪,用缝纫机为我们做衣裤,单的棉的都有,漂亮又舒服。记得母亲曾为我做过一件玫瑰红的金丝绒旗袍裙,我特别喜欢,但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是在登台演出或有重要活动的时候才拿出来穿。
在好几封信中,父亲都写到:“出站时记得从最东边的出口走出”,我看了一下日期,是我结婚生了小孩以后父母写给我的。“从最东边的出口走出”,这是自从我1978年离家来到长春上大学那天起我与父母的约定,即放假回家时,下火车后一定要从东边的出口走出,以免错过,或互相找来找去耽误时间。
从1978年至2005年的27个年头里,下火车时,我(还有我的丈夫和我的孩子)和接站的父母一直都遵守这个“规定”。每次回家的时间当然是靠写信约定,我们每一次都对父母说不要去接站,但是,根本不管用,无论春夏秋冬何时回家,只要父母知道消息,必定接站,风雨无阻。还有,二十多年,每一次回吉林时父母给的长春到吉林往返车费我们必须拿着,不拿着那肯定是要挨批的。
值得高兴的是2006年我们有了私家车,这样就能自己开车回家了,我们方便了许多,也不用父母到火车站接我们了,但是,年迈的父母还是要下楼迎接,或拿个小垫坐在自家楼下的石凳子上等待,或站在楼前的大路口处张望,遇到天气好的话,父亲还拿着录像机或照相机将接到和送别的情形拍摄下来,我们也非常乐意配合父亲的拍摄,常常对着镜头举手示意或说着问候的话,记得一次我们说父亲是老顽童,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父亲自豪地说:“我是80后。”
还有一封妹妹的来信,也反映了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生活有了些改善的情况。妹妹在信上说:“我们单位组织去哈尔滨旅游,妈妈给了三十块钱,可是,不小心弄丢了10元,除去车费、吃饭,只剩下2.3元了,原本想给每位亲人买件小礼物,现在谁都顾不上了,用这2.3元只给佳佳(我儿子)买了个礼物,请大家谅解不要有意见啊。”我立即把这封信念给在另一个房间看照片的儿子听,儿子得意地说:“那是啊,二姨对我最好。”
有一封是我的婆婆在1984年10月的来信。那个学期,我的丈夫去成都参加全国助教进修班学习,婆婆来长春看望已经怀孕的我,这封信是她回到白城的家后的来信,信上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最后说:“我的一双袜子晾在你宿舍的绳子上忘记拿了,帮忙收好,有人回白城的话就给带回来”。信中,不光是反映了婆婆一向的勤俭,而且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生活水准。再看看现在,别说一双袜子了,就是一双鞋子也不会太在意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的缘故啊。
尘封的家书,反映了二十五年前的普通百姓生活,记载了我的父母对儿女的特别关爱和付出,也记载了青年时期在父母的支持关心下不断成长进步的我。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有事情打个电话几分钟就能把事情办好或解决。想想当年,一封信再加一封回信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今非昔比呀。
时年20岁的张倩是浙江工业大学的大一学生。“我能为这位大哥做些什么呢?”她的目光落到书架上的明信片上,对,给这位大哥写一些话,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
这位大哥名叫阙祖发,时年29岁。
张倩开始提笔,一百来个字娟秀工整:“阙大哥,你好!我是一名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看了电视台对你英勇事迹的报道,我异常感动。随信寄去的20元钱,我知道对你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希望你知道在远方还有人为你祝福,还有人关心支持你。请相信我,今后我每个月会给你寄20元钱,祝早日康复,合家欢乐,心想事成。”
三天后,乡邮递员给阙祖发一封信。“怎么会有人给我写信?”阙祖发很惊讶。因为眼睛受了伤,信是邻居念给他听的。
深夜,阙祖发就着昏暗的灯光,一遍遍地重“读”来信。泪水打湿了信纸。这个夜晚,他没有合眼。
2001年2月20日,张倩给阙祖发寄来了第二封信,信里面还是夹着20元钱:“阙大哥,你收到我的来信了吗?为什么没给我回信?”阙祖发何尝不想回信呢?但他仅存的一只右手也只剩下三根手指。
通过一段时间练习,阙祖发终于提笔给张倩写了第一封信。写完短短的几百字,他全身都在战抖,往事也重现在眼前。
2000年3月27日傍晚,一场山火席卷了松阳县大东坝镇树梢村,阙祖发勇闯火海,与火魔抗争。大火最终被扑灭,他却被烧得容颜尽毁,骇人的模样连家人看了也心里发毛,孩子们更是惊呼“鬼来了”。
残缺的面容,让阙祖发一度感到“比死了还难受”。那时候,家里人谁也不敢进他的房间,他也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模样……“张倩妹妹”的出现,给生活在阴暗角落里的他带来了一线光明。
2002年2月3日,张倩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从杭州来到了阙大哥的家。
在阙祖发破旧的家里,张倩毫不拘谨,她进了阙祖发的“鬼屋”,坐在床边与他聊天。午饭时,她的一句“你们家烧的油豆腐真好吃”,乐坏了阙祖发的母亲。阙妈妈忙烧了满满一大锅油豆腐,感动得张倩直想落泪。
2002年7月15日,张倩再次来到阙祖发的家,这一次,她不仅带来了很多礼物,还带来了她募集的两万多元捐款,陪她一起来的还有几个大学同学。阙祖发这才知道,从第一次来他家后,张倩就积极行动起来,一边在校园里募捐,一边给杭州的媒体写信,以引起关注。在这期间,杭州一位好心的老板得知阙祖发全身皮肤烧伤,没有毛孔和汗腺,受不了夏天的酷热,便委托张倩给阙祖发买来一台空调。
阙祖发让张倩不要再寄钱给自己,这时候的他心中有一种信念,一个人只要奋斗就能有出息。他说:“我的生活里,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2005年6月,阙祖发来到一家福利企业工作,短短数月,勤奋工作的他多次获得表扬和奖励,同事们称他为“三根手指的拼命三郎”。这年春节前,阙祖发把自己获得的第一份劳动奖状仔仔细细地叠好,塞进一个大信封里寄给张倩。他说:“这份荣誉是属于张倩妹妹的。”
这两张脸,一张脸丑陋怪异,常被人误以为“鬼来了”;而另一张脸甜美清秀,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你无法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然而,11年来,他们靠着书信串起了友情,善良的女大学生用书信让被严重毁容的救火英雄看到了希望的春天。
2012年5月1日,衢化医院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阙祖发与张倩。自从阙祖发被大火烧伤后,因为经济原因,11年里他再也没有接受过治疗。这一次,张倩联系了医院,阙祖发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接受治疗,而医院也准备免费为他整形。
现在,阙祖发不论走到哪里,一个黑色皮包总不离身,那里面不是钱,而是张倩写给他的100多封信。阙祖发说:“有了这些信在身边,什么手术我都不怕了!”
当时,父亲受伤养病,纵队司令员到医院来看望他,恰好,一位年轻女同志也来看望他。司令员让警卫员以我父亲的名义,送上一双小号胶鞋,是师以上领导才能领取的那种,但被那位年轻女同志从窗口扔了出去。
司令员又在家设宴,请那位年轻女同志吃饭,他语重心长地说:“老冯是放牛娃出身,从小没有爹娘,打了大半辈子仗,这样的老同志,不该照顾吗?”
年轻女同志只是低头不语。
“下个星期天结婚。”司令员的话近乎命令。
年轻女同志将司令员倒的一杯酒,一口喝了下去,那年她18岁。
那位年轻女同志就是我的母亲。
新婚之夜,父亲才知道她叫寒英,纵队某团团长唐克是她的恋人。
为了这个家,母亲自从结婚以后,再也没有提过以前的事,她希望父亲能够心安,她把一切藏在自己心里,让时间淡忘一切。
父亲去世后,这件事情又浮出水面。
母亲病了,住进总医院二楼的病房。她当年的恋人唐克也病了,住进总医院四楼的病房。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50年后,竟会在这里相遇。
在病床上,母亲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唐克的妻子陶馨馨。她以自己的宽容与真情,激励着母亲和唐克坚强地活下去。她买了一摞明信片,在我母亲与唐克之间传送着相互鼓励的话语:
“寒英同志,你要为了孩子们坚强地活着。”
“唐克同志,你有那么一位优秀的妻子。我为你欣慰。”
陶馨馨每天在二楼与四楼之间奔走着,为两个相爱过的人传递着友谊,传递着坚强,传递着爱。
母亲被真挚的情感感动着,她努力地活着,但,唐克走了。
唐克在临终前,托陶馨馨将我父亲在11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转交给了我母亲。
唐克同志:
这些年来,寒英跟我南征北战,没有享过多少福……我要走了,请你有时间多给她写写信,打打电话,劝她再找一个靠得住的人,能给她幸福的人―就像你这样的男人。拜托了。
老 冯
母亲把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流淌下来。
信是用细小而绢秀的字写在学生作文本上的:
尊敬的女士:
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名字,所以只能这样称呼您了。(虽然我们在楼道上打过无数次的照面,彼此已很熟悉)
我给您写这封信的目的,首先是谢谢您那天送给我女儿这盒巧克力,它很美,也很精致,是我女儿来到人间8年以来收到过的最美礼物,最初的两天夜里,她是抱着巧克力盒睡的,梦里都在笑。
最初,我也因为她得到这样的一个礼物而开心。因为这些年来,除了看到她偶尔的笑容之外,我确实不知道什么事能让我开心了。但直到有一天,她爸爸来看望我们,打开盒子,我们俩分尝了一个巧克力之后,我们在咂摸完那幸福的美味之后,突然有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巧克力那酥软甜蜜的温暖滋味,是我三十多年来尝过的最好滋味,相信我女儿也一样。在这高级的舒服感觉之下,以往吃过的包括枣、甘蔗、红糖和高粮饴奶糖之类零食,一下子就变得索然无味。而这些,正是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给孩子的东西,在没有尝到过巧克力之前,她一直喜爱着那些东西,每一次得到,都能让她高兴很久。
这就让我和她爸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些担心:在吃完这盒高级巧克力之后,她会不会对以往那些东西失去兴趣?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份巧克力带给她的快乐,就打碎了她更多更多的快乐。她会因为得不到更多的巧克力而不舒服不快乐。她也许还会因此,对不能给她买巧克力的父母,产生轻视和绝望的感觉。
您知道,依她爹和我的经济状况,偶尔买一次巧克力,虽然奢侈,但也不是承受不起。但如果长期坚持,显然不行。我们要攒钱供她读书,我们要让她知道,父母虽然穷,但一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她。但您的巧克力,使我们的“最好”变得不好了,我们惟一能做的,便是将它还给您,并希望您今后不要再给她任何超出我们消费能力的东西。我们希望她平静而知足地成长,只要长大成人读好书,一切美味迟早都会吃到的。
请您原谅一个没出息母亲的多虑!
谢谢你的好意!
看完这封信,我满头雾水,不知怎么回事,返回卧室问妻子。妻头天晚上夜班,睡得半梦半醒,说:那天加班,领导慰问,发了一盒巧克力,我怕女儿吃多了长太胖,就给了清洁工的女儿,那孩子住在地下车库里,怪可怜的!
想不到一次不经意的馈赠,竟让这个可怜的母亲产生了如此奇特的联想。更想不到的是,生活在同样一片天空我们和他们,在思考问题角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他们想得太多,还是我们想得太少?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一直难以释怀。
墓地的管理员们觉得很是好奇,因为除了节日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每周都来扫墓,而且每周都写几封信。虽然很好奇,可没有人去打扰姑娘。就这样来来回回,姑娘一如昨日,风雨未曾间断。管理员们都很是钦佩姑娘的这种坚持。
在六月的一个周三早上,墓地像往常一样的安静,除了一对老年夫妇来过就再也没有人来了。管理员们各自打扫着各自负责区域的卫生,这时不知谁发出了说了一声:“咦?”打破了墓地的平静。人们看见那姑娘又来了,可今天不是周天啊,大家觉得姑娘真是越来越奇怪了。
姑娘挎着一个篮子,当姑娘走到墓前的时候人们才发现那墓碑前已经放了好些东西,原来已经有人来祭拜过了。这时人们才想起早上的那对老夫妇,一定是他们。姑娘从篮子里拿出了一只百合,还有几盘水果,上了一炷香。做好这一切后,姑娘拿出了一封信像往常一样的读起来,信还没读完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管理员们都往休息室跑去,因为那是园陵中唯一可以躲雨的地方。姑娘无法也向那里跑去。
也许姑娘是有些害羞,也许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她没有进休息室,她只是躲在外面的屋檐下,等雨一停她就想离开这。可是管理员们不忍心看姑娘一个人在外面躲雨,再三邀请她进屋子来躲雨,姑娘实在是拗不过,只好进屋去。一位阿姨给姑娘倒了杯热水,在一阵沉默后忍不住好奇的老甲——墓地的管理员都这么叫他,终于开了口。
“姑娘你是来看你男朋友的吧!”姑娘摇了摇头。
“那一定是来看你的亲人的。”姑娘还是摇了摇头。
老甲实在是憋不住了,“姑娘他到底是你什么人啊?”
姑娘咬着嘴唇,好像在很努力的回忆,喃喃的说:“他是我什么人?”眼角有些迷离。这时大家都忍不住了。“姑娘你能给我们讲讲你们之间的事吗?”“姑娘你就讲讲吧!”看着大家都快哀求了,姑娘深深的吸了口气,可是可以看出还是难平心中起伏的心绪。姑娘讲起了他们的故事。
那是两年多前,姑娘被检查出得了白血病,不过不是晚期,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康复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很快姑娘就住进了医院,被安排在五号病房四号床。同病房的一号床还有一位病人,年龄和自己差不多,是一个小伙子,身体很是消瘦,不过透过脸部的轮廓一看就知道以前是一个大帅哥。听母亲说他叫徐彬,已经血癌晚期了,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骨髓进行移植可能活不过一年。
姑娘开始的时候很是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效果也不错。打化疗的时候姑娘都没吭过声,可是在剪她那一头长发的时候,姑娘还是心疼的哭了。
没事的时候他们会一起聊天,男孩是很少说话的,更多的时候是听姑娘说,而姑娘说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男朋友。说她男朋友怎么爱她、照顾她,还有很多他为她做过的浪漫的事情。看着女孩幸福骄傲的样子,男孩没有嫉妒反而觉得心里很温暖,这样的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仿佛她幸福他就会快乐。当然男孩从来没有告诉过姑娘自己的想法。
慢慢的他们成了好朋友。她了解到他以前是青年书法家,他能模仿任何人的字迹。她觉得不信,可当他把她的字和他模仿她的字放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分不出那个是她自己写的了。她很崇拜他,而他只是浅浅的一笑。他没有女朋友,她不信,他说真的没有,不是不想找,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对的人,缘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女孩的男朋友叫汪子棋,在她刚住院的时候天天来看她,给她剥桔子、削苹果,牵着她的手出去散步。每当看见他们牵手的时候,男孩总觉得心有点痛,他有时会想为什么牵她手的人不是他。还有一些其它奇奇怪怪的想法,以前从没有过的想法。他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他知道,只是他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承认他爱上她了。
后来女孩的男朋友来的越来越少,每次她问他为什么,他总说工作忙。有一天姑娘突然不再配合治疗了,甚至抵抗治疗。原来她的男朋友已经好多天没有来看她了,而且电话总是打不通,姑娘每天吵吵闹闹的,情绪很不稳定。医生说再这样下去以前的治疗效果算是白费了,病情还可能恶化。女孩的父母看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
晚上趁姑娘睡着的时候徐彬把姑娘的父母叫了出去,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谈了什么,但是第二天早上姑娘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尼日利亚的信。
信被叠成蝴蝶状很是漂亮,内容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小香寒——她叫李香寒而他男朋友喜欢叫她小香寒。我现在在尼日利亚,不要怪我离你而去,为了能给你赚更多的医药费我不得不暂时的离开,虽然我是那么的舍不得。我们公司最近有一个海外项目,要派遣几名高级工程师过去,你知道我是没资格去的,我只是一名中级工程师。可当我告诉领导你的情况之后他给了我一个额外的名额,我觉得我们是那么的幸运。
在这异国他乡我还不习惯没有你,但为了你我必须习惯。医生说你不适合再用手机有辐射,你要听医生的话,虽然你听不到我的声音,但我会经常写信的,我保证。让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表达爱情吧,也不失是一种浪漫。我在这里等着你康复的消息,等着你让我回去的信号。要多注意休息,勿回,爱你的子棋。
没等读完信姑娘就哭了,她觉得自己真不乖,像小孩子一样胡闹。突然她觉得自己必须快点好起来,为了能让他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她要给他回信,父母怎么说都不行,没办法只能把这件事告诉了医生,因为她最听医生的话。医生听了整件事之后,来到病房对姑娘说:“姑娘你要多休息,现在你能快快的好起来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信等病害好了再回。”姑娘果然听医生的话。她比以往还要积极的配合治疗。
那个男孩还是像往常一样很少说话,不过在夜深人静她睡熟的时候他会偷偷的拿出一些信纸来,不知道在写什么东西。他写写停停,偶尔会停下来休息一会。信写好之后他会很认真的叠成蝴蝶状,然后装进信封里。如果你仔细看不难发现,那信封不是普通的信封,在邮局你会看见那是尼日利亚邮往中国的专用信封。第二天他会偷偷的那信给女孩的父母。
时间真快,半年快过去了。他还没有等到合适的骨髓,他比以前更消瘦了。她的状况越来越好,医生说不用一年她就可以出院了,她觉得很高兴,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回到她身边了。
她现在多了一个爱好就是读他写的信,那信已经有厚厚的一摞了。她喜欢把信读给他听,她希望自己的幸福也能给他带来快乐,而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浅浅的一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眼神总是那么的温柔,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爱。每个护士、每个医生都看得出来他喜欢他,只有她沉浸在自己小小的幸福之中,再也看不见别人深情的眼睛。
他走了,在一个周三的清晨。他是带着微笑走的,没人发觉他的微笑中还有着一丝丝的疲倦。他比医生预期的走的要早的多,没有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看着空落落的一号床,不知怎么的姑娘觉得好像丢了什么。到底丢了什么呢?姑娘自己也说不清。只觉得和当初失去男朋友的消息时有一样的感觉。姑娘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
她还是每周都能收到他的一封信,只是再也没有人听她读了。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一个人的时候姑娘总是自由不住的会坐在一号床,回想他浅浅的笑。
一年后姑娘顺利出院了。出院的那天在病房收拾东西的时候,姑娘高兴的和爸爸妈妈说她要给尼日利亚的子棋写封信叫他回来。可母亲的话像在她身上泼了盆凉水。“他永远也收不到你写的信。”姑娘着急的问为什么,难道子棋出事了。“因为在你住院几个月后他就彻底消失了!”姑娘是那么的惊愕,她不敢相信母亲的话!“你骗人,姑娘把箱子里收拾好的信拿出来放在母亲面前,这是他给我写的信,姑娘几乎是喊出来的!”“那是小彬写给你的,为了能让你积极的配合治疗,他模仿了他的字,你平常总是和小彬讲你和他的事,小彬也能摸个八九分他的脾气。信和邮票是小彬让你爸去邮局买的。”“你们骗人,你们骗人,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姑娘哭着说。
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老两口也留下了眼泪。母亲塞给了她一封信,“如果有一天你健康出院了,小彬让我们把这封信给你。”然后父母就离开了病房,他们知道现在女儿一个人呆会更好。
姑娘用微微颤颤的双手打开了信封,还是折成蝴蝶样的信纸。
亲爱的小香寒,请允许我再这样叫你一次,虽然我没有资格这样叫你。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想你已经健康的出院了,而我已经不再这个世界上了。我骗了你,可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请不要责你的父母,他们也是情非得已。现在的你心情一定很复杂,也许你还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我希望你能和以前一样的笑,虽然没有见过天使的笑容,但我相信你的笑容一定比他们更美。
我喜欢你,可我终究没有说出口。我不想让你烦恼,更不想在我说了以后,你再也不理我。也许我根本就没有资格说爱你,因为我在这世界的日子已屈指可数。
有人说只要你给你爱的人写满675封信,你们来世就能在一起,不知道你信不信,我是相信的。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我拼命的写,可还是差了好多好多。谢谢你陪我走过人生这最后一段旅程,爱情的花朵我已闻过,真的好香,此生我已没有什么遗憾。
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我会变成天使守护着你。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会找到你,爱你、保护你。爱你的徐彬。
姑娘早已泣不成声。
生与死的距离,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隔着多少故事,隔着多少无奈。姑娘把那封信贴在胸口好久好久。窗外的天黑了,霓虹灯开了,她却全然不知。
出院几天后姑娘第一次来到他的墓碑前,她给他买了百合,她告诉他她会写完那675封信,她会在每个周末来看他。
姑娘讲完了她的故事,窗外的雨还在下,没有人说话。人们都背过去了头,耸动着肩膀,每个人都在抽泣,每个人都被姑娘的故事感动了。
一、鲁迅作品被中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热爱国家的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应该把鲁迅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
1.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和生存意义的寻求,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健全人性,骨气、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保持与培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鲁迅作品丰富的人文底蕴中,仁爱思想、怀疑批判思想及战斗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具当代价值。
2.鲁迅作品是好懂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的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类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大部分的鲁迅作品是可以被中学生所理解的,如,在《故乡》中,教师和学生对闰土肯定是十分惋惜的,小时候的闰土机灵,是“我”的偶像:中年的闰土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麻木不仁。“我”见到中年闰土时首先的感觉是隔膜,他们之间产生隔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自然会有隔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作品里的东西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迅的作品是好懂的。
3.当下社会鲁迅精神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里,许多中学生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在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儿鲁迅精神和气质,安逸的生活已经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当下,我们仍要提倡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二、当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艰难处境及原因
1.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艰难处境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作品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成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突出问题,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作品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2.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
(1)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疏于联系
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到鲁迅作品教学中,是造成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之一,在中学语文界,虽然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又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懂,这样一种现状使教师简单以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是去积极的钻研,深入领会鲁迅的作品,学生死记硬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直接影响了这份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承。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渐多,很多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专家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如,钱理群教授、王富仁教授等,但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新鲜的成果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身上。
(2)教师的个人因素
教师的问题是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是直接向学生传播鲁迅思想的人,他们对鲁迅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对于鲁迅的认可及接受程度。
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鲁迅,他们上课时往往照“参”宣科,所以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抹杀了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都惧怕鲁迅。
但在应试教育的狂潮下,很多教师把精力都用于应试,他们的精力已不在创新研究上了,也不敢轻易地讲授自己的观点,只能遵循着大众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鲁迅作品教学艰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
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是一个不易靠近与理解的丰碑式的人物,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对人充满爱的人。从鲁迅生命最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信中,我们就能读出他的诚实和温和,能感受到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浓郁的人情味。下面是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五月二日来示,昨已收到,丈量的事,即已中妥,总算了了一件事。
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男早已复原,不过仍是忙;害马亦好,可请勿念,上海虽无须火炉,但仍是冷,夜里可穿棉袄,这是今年特别的。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五月七日
这封信从内容到形式都平凡到了极点,这是一封中年男子写给母亲的一封家常信,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母亲的牵挂,对儿子、妻子的爱,读这封信,只要像读你的街坊邻居的家信一样,老老实实地念下去,不必反复猜测其中微言大义,更不必心怀这是读鲁迅著作的神圣感,去揣摩其中的文豪笔法,你读的越不经意,你就越接近鲁迅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在鲁迅作品教学上更要注意鲁迅真实生活的讲解上,从真实的鲁迅出发才会更正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这样才会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让教学有效进行。
2.突破教师本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想达到心理健康,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这些“历史包袱”,而放下“历史包袱”的最好办法就是原谅和道歉。
阿根廷一位诗人说过:今天将过去,明天也将过去,可是昨天最难过去。
确实如此,昨天最难过去,昨天就是过去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很多的阴影在昨天,你能让昨天成为过去的话,今天就很容易了。
解放自己!把包袱放下吧!
学会原谅放下历史包袱
首先需要原谅的是自己。我们每一个人留给自己的包袱还少吗?每一个人都曾经“悔恨当初”,后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或不明智的判断。有的人后悔自己选错了职业;有的人埋怨自己错失了生意、恋爱、婚姻良机;有的人悔恨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等等。甚至,还有人责怪自己“投错了胎”“生错了年代”,当然,这不是在埋怨自己,而是在埋怨上帝,埋怨命运。
后悔本身有它的积极作用。比如,后悔自己以前的错误可以激励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和提高,但是,如果长期沉溺在悔恨之中的话,可就不好了。
李先生深爱着他的母亲,但和父亲关系不好。有一次,他太太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李先生解决问题。其实,李太太主要关心的不是父子俩和好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李先生和父亲的关系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的个性,也严重地影响了这个新的小家庭。我和李先生夫妇谈了很多次。最后,我说,今天晚上,我希望你们,当然主要是李先生,给父亲写一封信。
夜里3点时,电话响了。夫妻俩都在哭。他们改了又改,写了足足5个小时。写完后,两个人都被自己写出来的信感动得泣不成声……
现在李先生和他父亲的关系也正在渐渐向和好方向发展。修复这样严重的关系破裂,这样深的伤疤,这样历史悠久的怨恨,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先理解,再谅解,再缓慢恢复。如果操之过急,或者用传统大道理来逼他,比如,对他说:“不管怎么样,他是你爹!不听从他就是不孝,不孝就是没良心,是最大的犯罪!”这样做,不管你的动机多么好,也不管你觉得你的话是多么伟大的真理,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使父子关系更加疏远,更加不可救药。
要想把问题解决好,放下过去的怨恨,就必须通过交流来接受自己、理解自己,同样通过交流接受对方、理解对方,再通过原谅(或道歉)从痛苦、怨恨(或后悔、愧疚)中解放出来。
在前几步的基础上,经过时间流逝,让伤疤渐渐痊愈,感情重新建立,关系慢慢恢复。
通过单方面的原谅,我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这就足够了。原谅对方的信通常不要交到对方手中。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封信虽然名义上是写给对方,而实际是写给自己的。
第二,如果把信交给对方,有可能会造成新的冲突。比如说,对方可能会说:“什么?你原谅我?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啦?明明是你这家伙混蛋!我原谅你还差不多!”结果,本来是好意,却闹得一蹋糊涂。所以,原谅他人的信不要给对方,最好是烧掉或扔掉。当然,也可以先留一段时间,但没有必要永久性存档。原谅信应该是个句号,而不是个破折号。在一些复杂、混乱、纠缠不清的事情中,原谅信就好比一个“单方面永久性停火书”。人与人之间的多数是非纠纷是讲不明白、纠缠不清的。有一方先停火,另一方也就孤掌难鸣,闹不起来了。就是接着闹,独角戏很快也就乏味、没劲了。
放下历史包袱是心理解毒的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你想要幸福、想要发展,就绝不能让一件又一件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持续性地伤害自己、影响自己。的确,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这句话,在事情刚发生时还可以说,但是,几年后、几十年后,再用“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这句话,就不太明智了。再等几十年吗?你还有几个“几十年”?等得起吗?以我的经验,原谅才是最好的解药。
给你带来历史包袱的人恐怕不是个杀人犯,也不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让我再强调一下:原谅他不是你给他的恩赐,也不是你立地成佛、离地成仙的圣人之举。原谅是自我解脱,是心理解毒的一剂好药。只有原谅了过去,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他人,你才可以甩掉包袱,甩掉累赘,放松地、轻松地、健康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学会道歉从负罪感中解脱
有时,我们的心理包袱源于自己对他人的歉疚。在这种情况下,原谅自己的最好办法是向对方道歉。其实,我们往往知道自己应该道歉,但是,我们有两个顾虑:第一,自己知道,就是道歉了,对方也不会接受;第二,怕自己的自尊心受损,也就是面子问题。这两点都不应该成为问题。首先,道歉信名义上是写给对方的,而实际上是为自己写的,目的是让自己尽到义务,从而放下包袱,把过去的事留给过去。关于面子吗,其实,一辈子背着歉疚是最没面子的事情,不是吗?所谓道歉的“没面子”无非是一时的别扭,几秒钟也就过去了。道歉换来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面子问题,我才建议用写信,而不是面谈的方式。
文小姐和未婚夫订了婚,可是,在一切准备就绪,结婚的前一星期,她却突然“逃婚”了。具体原因我就不说了,问题是,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3年,虽然(前)未婚夫似乎已经从阴影中走出,但是,文小姐自己却始终走不出阴影。在交谈了一次之后,我让文小姐写了一封原谅自己的信,还让她写了一封向前未婚夫道歉的信。像这样严重困扰自己的大事,往往口头道歉了,自己还觉得划不了句号,而书面的道歉却经常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通常,困扰自己的事不一定是什么天大的事,相反,往往是件非常不起眼儿的小事。可是,事情虽小,但不知为什么,就是忘不掉,总是时不常地想起。自己对之欠疚的人有时也会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2003年年初,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不起眼儿的小事。可是,几个月后,尤其是当我看到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和问路的外地人时,我还经常想起它。为了摆脱这一困扰,我写了一封短信。
尊敬的无名先生:
几个月前,我们在北京的马路上偶然相逢。您问我这个北京人该坐几路车去火车站。我热心地看了看您的火车票,然后把您送上了开往北京站的公共汽车。我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多年来在海外的我不知道北京新建了一个西客站,而您的车次正是从西客站发车的。由于当时离发车时间还仅有一小时左右,从北京站再赶到西客站肯定来不及了。
一直以来,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虽然我给您带来了经济损失、精神伤害和巨大的不便,还可能给首都百姓带来了欺骗外地人的罪名,我的确不是故意的,但无论如何,我的错误给您带来了不少麻烦。对此,我衷心地向您道歉。
祝您顺心、愉快!